这个国学班坚持开了10年 徐州首座装配式 初中教学楼建成 ——马...

1
张朝友退休后每天都坚持学习。 通讯员 祖三轩 摄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作 霖 通讯员 葛剑桥 吕军强) 9 月 2 日,2019 年秋季开学第 一天,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 庙 中 学 的 3000 多 名 中 学 生,搬进了新建成的综合教学 楼,与传统的混凝土框架建筑 不同,这座矗立在学校正北面 的新教学楼,采用钢结构装配 式建设而成,大庙中学也成为 徐州市首个使用装配式教学 楼的初中。 据介绍,大庙中学新综合 教学楼是徐州经开区为民办实 事之一。该教学楼共六层,总建 筑面积 3.2万平方米,由中建钢 构江苏分部徐州片区于去年 9 月采用钢结构装配方式建设, 今年 8 月 30 日交付使用,整个 建设工期仅一年时间。“装配式 建筑类似于 ‘先把房子在车间 建好,然后再搬去组装’,可以 减少 80%的现场建筑垃圾和 60%的材料损耗,显著降低施 工噪声和扬尘等,成本也比混 凝土降低 20%左右,由于工期 缩短,其安全性能也得到了有 效提高。”中建钢构江苏分部徐 州片区大庙中学项目部生产经 理李伟介绍说。 中建钢构江苏分部徐州片 区党支部书记闫冬说,中建钢 构承建了徐州经开区校舍建设 一期工程 EPC 项目:该项目以 大庙中学为中心,包含开发区 高级中学综合楼教师公寓工 程、新建金龙湖小学工程、桃园 路小学(杨山路校区)扩建工 程、李庄小学迁建工程、大庙中 学扩建工程、徐庄中学迁建工 程 6所学校。其中,桃园路小学 (杨山路校区) 是徐州市第一 所装配式建筑小学,于去年建 成投入使用。 瓦窑镇瓦窑村乡村美景。 本报全媒体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冬梅 楚惠 摄 04 责编:李辉 美编:张昊 校对:谭娜 2019年 9 月 4 日 星期三 1000万徐州人的掌上家园 ◎本报全媒体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冬梅 楚惠 位于新沂市双塘镇大沙河 边的集装箱民宿成了家庭出游、 朋友聚会的“香饽饽”,每逢节 假日, 30 套集装箱都要爆满。 吸引游客前来的是双塘镇 大沙河湿地公园的美,这里的三 孔桥、河心亭、西岸广场、音乐喷 泉、玻璃栈桥、二级瀑布等景观, 错落有致,美不胜收。但这条流 经双塘镇区的重要河流,一度因 为垃圾和畜禽养殖的污染,成为 村民厌恶的臭水河。 在公共空间治理中,双塘 镇从美化大沙河入手,开启了 “治水” 新实践。各村奏响了 “拆、伐、清、刷、挖、栽”六 部 曲,即拆除乱搭乱建、砍伐水域 周边杨树、清理存量垃圾、粉刷 水体沿线房屋、高标准开挖疏 通沟渠、沿岸栽种绿化树种。同 时,在整治后的水体中栽种睡 莲、荷花等水生植物1万余株, 美化水面。 经过这一轮“梳妆打扮”, 镇区水域找回了水体本身的秀 美与清畅,实现了有村之处皆 有水体流通、有水之处皆是花 红柳绿的美丽生态景观。 近两年,新沂全面推进农 村“环境革命”,推进农村垃 圾治理。按照“城乡环卫一体 化、全覆盖”的目标,探索建立 “户投放、组保洁、村收集、镇 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 理体系,新沂市财政每年支付 运营费用 5650 万元,实现了 保洁覆盖面、生活垃圾收运 率、无害化处理率 “三个 100%”。试点推广农村生活垃 圾分类处理,积极推行“四分 四定”模式,即分类投放、分类 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 定时上门、定人收集、定车清 运、定位处置,不断提升垃圾 分类处置能力和水平。去年,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在全省县 (市) 综合考评中位居第二 位。推进污水治理。坚持以生 活污水、河道疏浚整治为重 点,加快推进镇村截污纳管和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开展 水环境治理,农村水环境质量 得到明显改善,初步实现了 “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俗话说,“三分整治、七分 管理”,为保证空间治理的成 果长效,新沂定期召开现场推 进会,通过现场点评、实地“盘 点”工作进展情况,倒逼各级 各部门狠抓工作落实,形成了 重抓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出 台《进一步下倾财力全力支持 镇级真抓实干加快发展的意 见》等含金量足的政策,充分 调动了基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去年以 来,新沂市财政累计投入近 4 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其中公共空间治理方面,在 2018 年每行政村 10 万元工作 经费的基础上,2019 年又给予 每行政村 20 万元工作经费; 农村道路方面,每公里给予补 助 15万元;绿化方面,5厘米 以上“三化树种”每株给予补 助 20 元。 同时,不断加大农村基础 设施投入力度,重点抓好“四好 农村路”建设,累计投入11.47 亿元,新建“户户通”道路 710 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 816 公里,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 实现全覆盖,新沂市被省政府 授予“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 号;累计投入10.61亿元,构建 了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基本 实现了城乡居民饮水“同源、同 网、同质、同服务”。推行镇 (街)为责任主体、村(居)为 管理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第 三方为服务主体 “四位一体” 的长效管护机制,切实做到 “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 人员看护”。养成习惯树新风。 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 重,把环境治理纳入村规民约, 引导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 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 活方式,共同珍惜和维护好农 村人居环境。 ◎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明慧 8月 28 日,刚走进马坡镇 大新庄村部院内,就听见“高 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 伦”的朗朗诵读声。在院中的 一座两层小楼里,统一着装、从 一年级到六年级不等的 30 多 个孩子正在上国学课。 这节课讲的是《三字经》, 开学五年级的李尚宸算是班里 的大孩子了,但她还是很愿意 和学弟学妹们一起上课,“爸 爸在外打工,妈妈也忙,来这 里,比自己呆在家里有意思,还 能学习很多做人的道理。” 45分钟的国学课后,接着 是一节书法课。教书法的老师 叫赵翼民,虽然已年近八旬, 但一身白衫,国学范儿十足。 赵翼民练了几十年的书法,年 轻时在外工作,如今是关工委 的成员。大新庄村刚开国学班 的时候,他就自荐来这里教书 法,10年来,每周六风雨无阻, 从未间断。 据大新庄村党总支书记赵 松玲介绍,马坡的这个国学班 已经开了10年,最多的时候有 100 多个孩子,今年的暑假班 招了四五十名学生,基本上都 是本村或周边村父母在外打工 的留守儿童。孩子们来这里学 国学,不交钱,发统一的服装, 提供笔墨纸砚,还给辅导功课, 家长们都挺乐意。 提起 10 年前开办这个国 学班的初衷,赵松玲说,大新庄 村临近马坡镇玻璃工业园区, 2007、2008年,玻璃工业园区 起步,带动了大新庄村一批妇 女干起了电子商务。开淘宝店, 让原本在家赋闲的妇女们有了 新的收入来源,同时也带来了 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原先有 人问的孩子,现在没人管了。有 人夜宿网吧,有人下河摸鱼,连 着几家人来村部找孩子,赵松 玲觉得,这样下去可不行,村里 为了支持新兴产业,也得帮着 家长们把孩子们给管起来,让 大人们放手去干自己的事业。 开班学啥?赵松玲的想法 坚定,就学国学,“别看俺们村 不大,但有文化底蕴。很早以 前,我们5个自然村,村村有私 塾,出过不少位科学家、画家。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 和魂。我们想,通过开国学班, 把村里的文化底蕴给一代一代 传下去。” 2009 年,书法班开课。之 后,这个国学班又相继开设了 国学课、舞蹈课、音乐课、手工 课,也有了正式的名字—— 贤国学班。从一人授课,到现在 有 5 名志愿者,圣贤国学班的 规模不断扩大,名声也越来越 响,吸引了不少外村的孩子主 动来学。 村里的每位大学生村官都 来义务上过课,虽然志愿者们分 文不取,但对于村集体收入不多 的大新庄村来说,贴钱办国学 班,着实不易。在区总工会等上 级部门的支持下,通过村里一点 点地省、一点点地抠,圣贤国学 班有了崭新的教室,添置了各种 硬件设备,学生们“拎包上学”, 暑假班还管免费的午饭。 聚沙成塔,久久为功。10 年坚持干一件事,时间效应在 这个小小国学班里产生了意想 不到的效果。班里的孩子懂礼 貌、孝父母,这几年,村里始终 保持青少年零违法犯罪的纪 录。不仅如此,孩子还成了传统 文化的宣讲员,家里人之间有 点啥矛盾,孩子们便主动劝解, 用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 最大的变化,来自于干群 关系的转变。小小一个国学班, 拉近干部与村民彼此之间的距 离。“村民们觉得,咱们村支部 真心实意办好事。这几年来,村 里日渐和谐起来,村里想干啥 事,大家都齐心协力一起上,没 人拖后腿、挑毛病。”赵松玲说。 关于未来的打算,赵松玲 说,虽然这个国学班规模不算 大,但自己却有个大梦想。他谋 划今后让村民们也加入国学班 学习,让他们成为弘扬传统文 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这个国学班坚持开了10 年 —— 马坡镇大新庄村用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 经历九死一生 始终无怨无悔 —— 记爆破专家张朝友 新沂建设宜居乡村系列报道之四 常态长效,打造魅力持久的“宜居家园” 徐州首座装配式 初中教学楼建成 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设而成,有节能、降耗等特点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郑微 通讯员 尹娜) 8月29日,泉山 区王陵街道组织开展 “践行初 心、再创佳绩”观摩活动,组织 辖区离退休老干部、党委书记、 基层党支部书记、商圈党组织 党员代表,到辖区的汇邻湾党 员实景课堂、淮海新天地进行 集中观摩学习。 观摩结束后,王陵街道又 组织开展座谈活动,大家各抒 己见,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建 言献策。王陵街道党工委副书 记杨海波在座谈会上表示,要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查找工作差 距不足,进一步坚定信念,加强 党性修养,以优异的成绩向新 中国成立 70 周年献礼。 践行初心 再创佳绩 王陵街道组织开展观摩活动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旭 东 通讯员 林朝辉) 贾汪区新 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开展群 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 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 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 养、增强精神力量。今年暑期, 贾汪区文艺志愿者服务队在多 个村(社区)开展了丰富多彩 的文艺演出活动,为当地老百 姓送去了欢乐,送去了温暖。 8月 23 日,贾汪区文艺志 愿者服务队戏曲曲艺家协会服 务分队在泉河社区举行演出活 动。演出以歌舞 《美丽的中国 梦》开场,演员们如花的笑脸、 绚丽的衣裙,伴着优美的乐曲 翩翩起舞,让观众心情振奋。京 剧“铡美案”选段《包龙图打坐 在开封府》、柳琴清唱《断桥》、 豫剧小品《抢公公》、柳琴戏小 品《老娘的晚年》、沙家浜选段 《军民鱼水情》、广场舞《戏曲 串烧》等等戏曲节目精彩不断, 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8月 26 日,贾汪区文艺志 愿者服务队戏曲曲艺家协会服 务分队又走进白集村,举行夏 日慰问演出,获得村民欢迎。舞 蹈《又唱浏阳河》拉开了活动 序幕,歌声优美,舞者衣裙翩 然,给村民耳目一新的感觉。戏 曲 《光辉照儿永向前》《梨花 颂》《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智斗》,歌曲《峡江美》《梅州 美》《美丽的辰星》《芦花》,古 筝曲《渔舟唱晚》《我和我的祖 国》《塑风吹》《共产党员》,朗 诵 《走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 等精彩节目让村民笑颜逐开, 掌声不断。 贾汪区文艺志愿者服务队 坚持将各种优质文化资源延伸 到农村基层,持续把优秀精神文 化产品和服务送下乡,让文化种 子在基层开出更灿烂的花。 戏曲进基层 群众乐开怀 贾汪文艺志愿者服务队送戏下乡 本报讯(文 /图 全媒体记 者 杨旭东 通讯员 杨玥) 前,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 院的志愿者到贾汪区开展 “艺 术点亮童心—— 大学生志愿者 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 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们 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耐心指 导孩子们进行书法、音乐、美 术、手工制作等艺术技能培训, 为乡村的未成年孩子们提供了 一个难得学习的机会。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实践 活动,不仅进一步加强了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了未成年 人的艺术素养,同时也是引导大 学生服务基层、贴近群众、成长 成才的有效途径。今后,将在贾 汪区部分学校建立大学生实践 基地,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交流与 合作,并通过实践实现双赢。 艺术点亮童心 矿大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 ◎本报全媒体记者 范海杰 通讯员 祖三轩 今年 63 岁的张朝友说, 如果人生能有选择,仍然想回 到绿色的军营,想让牺牲在背 上的战友苏醒过来,想再点燃 一次炸药架桥铺路。多年来, 张朝友以鲜为人知的付出与 奉献,多次圆满完成国家、军 队和地方建设的重大任务。 1956年 11 月,张朝友出生在 河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4岁时父 母相继去世,乡亲们把他送到孤 儿院。1974 年底,18 岁的张朝友 怀着“一颗红心、我要参军”的愿 望,应征到原武汉军区某部特务 连服役,并于 1976年 6月加入中 国共产党。 军旅生涯中,张朝友多次完成 重大任务,厚厚的履历上写满了奉 献国家、奉献军队的感人事迹: 1975年和 1990 年,他分别参加了 河南驻马店地区和苏南皖南抗洪 救灾,在抢险中几次差点被洪水冲 走;1976年,他参与唐山大地震救 援,并多次为伤员献血;1979年 2 月,他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血洒 战场;1988年,他带领部队投身徐 州多项重点工程的建设中;1991 年之后,他先后参与了铜山新区改 道、京九铁路黄河特大桥浮桥拆 除、徐州观音机场障碍物清除等 40 多项爆破拆除工程……张朝友 为部队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出 了突出贡献,多次被上级评为技术 能手、训练标兵、优秀共产党员。 1979年,张朝友奉命参 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攻打 某高地时,战况异常惨烈,牺 牲了数十位战友,有入伍仅 3 个月的通讯员,有刚刚还 在身边为战士包扎的卫生 员,有一直跟着部队的文书, 还有吴连长…… 当时,一颗炸弹在不远 处炸响,张朝友眼睁睁地 看到一直与自己并肩作战 的吴连长倒下了。失魂落 魄的他顶着炮火,疯了似 地去救连长,却只找到连 长的上半身。张朝友用身 上唯一的一件雨衣包裹好 连长,下定决心要带他回 营地! 到达营地的那一刻,政 委邓义田一把抱住已经瘫 坐在地上的张朝友,打量 着他身后的包裹问:“小张 ,你 背 的 什 么 ?”他缓缓地 打开雨衣,恍惚地说:“连 长,我带你回来 了 …… ”年 仅 32 岁 的 连 长 牺 牲 了 , 在场的指战员们无不悲 痛万分。 吴连长牺牲后,留下了 两个儿子和一个出生刚 19 天的女儿,还有年迈多病的 父母和尚未成年的妹妹。张 朝友见到吴连长的父母时 说:“吴连长牺牲了,今后我 就是你们的儿子。”从那以 后,张朝友每年都自己出 资,定期给吴连长家寄生活 费和生活物资,并经常利用 休假时间,到连长家慰问, 替吴连长向老人尽孝。他 说:“我时常能感到,连长还 在背上……” 由于爆破技术精湛、经 验丰富,张朝友利用所学所 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 出了重要贡献。 新生里市场改扩建工 程,张朝友负责爆破两栋 7 层住宅楼。在勘察设计爆破 方案时,发现该楼房两侧 2 米处各有一个万伏高压线 杆。他回忆说:“当时比参加 对越自卫反击战还紧张,因 为周边有万伏高压线,有很 多建筑群、车辆和群众,这时 出现一点差错,后果不堪设 想,必须打起万分精神!”他 没有退缩,仔细研究、缜密调 度现场,细化爆破方案。两栋 楼房在一声巨响后轰然倒 塌,经过勘探,爆破十分成 功—— 倒塌物距高压线只有 15 公分。 张朝友还负责过国内 一些重大爆破任务。南京市 世纪塔上部分塔身拆除任 务复杂艰巨,施工期间不能 交通管制,工期紧、人流大。 塔的钢筋结构密集,炸药放 少了炸不开,炸药放多了会 碎石满天飞,影响安全。张 朝友大胆决定打破常规,实 行全程不下塔的塔上连续 作业,每天 24 小时连轴转, 在塔上点续炸药,让原本十 几天的工期缩短到九天,受 到南京市领导和项目部的 一致好评。 退休到军休五所以来, 张朝友还积极参加“扶贫助 学”“医疗义诊进乡村”“百 千万大走访” 等各种活动, 经常捐款捐物、奉献爱心。他 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 “我是一个苦孩子,没有党 和部队就没有我的今天,我 要为社会多作点贡献。” “一颗红心,我要参军” “连长,我带你回家” “为社会多作点贡献”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Jul-2020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张朝友退休后每天都坚持学习。通讯员 祖三轩 摄

志愿者辅导小学生练习书法。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刘作霖 通讯员 葛剑桥 吕军强)9月 2 日,2019 年秋季开学第

一天,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庙中学的 3000 多名中学生,搬进了新建成的综合教学楼,与传统的混凝土框架建筑不同,这座矗立在学校正北面

的新教学楼,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设而成,大庙中学也成为徐州市首个使用装配式教学楼的初中。

据介绍,大庙中学新综合

教学楼是徐州经开区为民办实事之一。该教学楼共六层,总建筑面积 3.2 万平方米,由中建钢构江苏分部徐州片区于去年 9月采用钢结构装配方式建设,

今年 8 月 30 日交付使用,整个建设工期仅一年时间。“装配式建筑类似于‘先把房子在车间建好,然后再搬去组装’,可以

减少 80%的现场建筑垃圾和60%的材料损耗,显著降低施工噪声和扬尘等,成本也比混

凝土降低 20%左右,由于工期缩短,其安全性能也得到了有效提高。”中建钢构江苏分部徐州片区大庙中学项目部生产经理李伟介绍说。

中建钢构江苏分部徐州片区党支部书记闫冬说,中建钢构承建了徐州经开区校舍建设一期工程 EPC 项目:该项目以大庙中学为中心,包含开发区

高级中学综合楼教师公寓工程、新建金龙湖小学工程、桃园路小学(杨山路校区)扩建工程、李庄小学迁建工程、大庙中学扩建工程、徐庄中学迁建工

程 6所学校。其中,桃园路小学(杨山路校区) 是徐州市第一所装配式建筑小学,于去年建成投入使用。

瓦窑镇瓦窑村乡村美景。 本报全媒体记者 骆耀明 通讯员 冬梅 楚惠 摄

04责编:李辉 美编:张昊 校对:谭娜2019年 9月 4日 星期三1000万 徐 州 人 的 掌 上 家 园

◎本报全媒体记者 骆耀明通讯员 冬梅 楚惠

位于新沂市双塘镇大沙河边的集装箱民宿成了家庭出游、朋友聚会的“香饽饽”,每逢节假日,30套集装箱都要爆满。

吸引游客前来的是双塘镇

大沙河湿地公园的美,这里的三孔桥、河心亭、西岸广场、音乐喷泉、玻璃栈桥、二级瀑布等景观,错落有致,美不胜收。但这条流经双塘镇区的重要河流,一度因

为垃圾和畜禽养殖的污染,成为村民厌恶的臭水河。

在公共空间治理中,双塘镇从美化大沙河入手,开启了“治水” 新实践。各村奏响了

“拆、伐、清、刷、挖、栽”六部曲,即拆除乱搭乱建、砍伐水域周边杨树、清理存量垃圾、粉刷水体沿线房屋、高标准开挖疏通沟渠、沿岸栽种绿化树种。同

时,在整治后的水体中栽种睡莲、荷花等水生植物 1 万余株,美化水面。

经过这一轮“梳妆打扮”,镇区水域找回了水体本身的秀

美与清畅,实现了有村之处皆有水体流通、有水之处皆是花红柳绿的美丽生态景观。

近两年,新沂全面推进农

村“环境革命”,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按照“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的目标,探索建立

“户投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新沂市财政每年支付运营费用 5650 万元,实现了保洁覆盖面、生活垃圾收运

率、无害化处理率 “三个100%”。试点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积极推行“四分四定”模式,即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和

定时上门、定人收集、定车清运、定位处置,不断提升垃圾分类处置能力和水平。去年,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在全省县(市) 综合考评中位居第二位。推进污水治理。坚持以生活污水、河道疏浚整治为重点,加快推进镇村截污纳管和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开展水环境治理,农村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初步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俗话说,“三分整治、七分

管理”,为保证空间治理的成果长效,新沂定期召开现场推进会,通过现场点评、实地“盘

点”工作进展情况,倒逼各级各部门狠抓工作落实,形成了重抓环境整治的浓厚氛围。出台《进一步下倾财力全力支持镇级真抓实干加快发展的意

见》等含金量足的政策,充分调动了基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去年以来,新沂市财政累计投入近 4亿元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其中公共空间治理方面,在2018 年每行政村 10 万元工作经费的基础上,2019 年又给予

每行政村 20 万元工作经费;农村道路方面,每公里给予补助 15 万元;绿化方面,5 厘米以上“三化树种”每株给予补助 20 元。

同时,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重点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累计投入 11.47亿元,新建“户户通”道路 710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 816

公里,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实现全覆盖,新沂市被省政府授予“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累计投入 10.61 亿元,构建了城乡一体化供水体系,基本

实现了城乡居民饮水“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推行镇(街)为责任主体、村(居)为管理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第三方为服务主体 “四位一体”

的长效管护机制,切实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养成习惯树新风。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把环境治理纳入村规民约,

引导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共同珍惜和维护好农村人居环境。

◎本报全媒体记者 胡明慧

8月 28 日,刚走进马坡镇

大新庄村部院内,就听见“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的朗朗诵读声。在院中的一座两层小楼里,统一着装、从

一年级到六年级不等的 30 多个孩子正在上国学课。

这节课讲的是《三字经》,开学五年级的李尚宸算是班里的大孩子了,但她还是很愿意

和学弟学妹们一起上课,“爸爸在外打工,妈妈也忙,来这里,比自己呆在家里有意思,还能学习很多做人的道理。”

45分钟的国学课后,接着是一节书法课。教书法的老师

叫赵翼民,虽然已年近八旬,但一身白衫,国学范儿十足。

赵翼民练了几十年的书法,年轻时在外工作,如今是关工委的成员。大新庄村刚开国学班

的时候,他就自荐来这里教书法,10 年来,每周六风雨无阻,从未间断。

据大新庄村党总支书记赵松玲介绍,马坡的这个国学班

已经开了 10 年,最多的时候有100 多个孩子,今年的暑假班招了四五十名学生,基本上都是本村或周边村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孩子们来这里学

国学,不交钱,发统一的服装,提供笔墨纸砚,还给辅导功课,家长们都挺乐意。

提起 10 年前开办这个国学班的初衷,赵松玲说,大新庄

村临近马坡镇玻璃工业园区,2007、2008 年,玻璃工业园区起步,带动了大新庄村一批妇

女干起了电子商务。开淘宝店,让原本在家赋闲的妇女们有了新的收入来源,同时也带来了

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原先有人问的孩子,现在没人管了。有人夜宿网吧,有人下河摸鱼,连着几家人来村部找孩子,赵松玲觉得,这样下去可不行,村里

为了支持新兴产业,也得帮着家长们把孩子们给管起来,让大人们放手去干自己的事业。

开班学啥?赵松玲的想法坚定,就学国学,“别看俺们村

不大,但有文化底蕴。很早以前,我们 5 个自然村,村村有私塾,出过不少位科学家、画家。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想,通过开国学班,

把村里的文化底蕴给一代一代传下去。”

2009 年,书法班开课。之

后,这个国学班又相继开设了国学课、舞蹈课、音乐课、手工课,也有了正式的名字———圣

贤国学班。从一人授课,到现在有 5 名志愿者,圣贤国学班的规模不断扩大,名声也越来越响,吸引了不少外村的孩子主动来学。

村里的每位大学生村官都来义务上过课,虽然志愿者们分

文不取,但对于村集体收入不多的大新庄村来说,贴钱办国学班,着实不易。在区总工会等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通过村里一点点地省、一点点地抠,圣贤国学

班有了崭新的教室,添置了各种硬件设备,学生们“拎包上学”,暑假班还管免费的午饭。

聚沙成塔,久久为功。10年坚持干一件事,时间效应在

这个小小国学班里产生了意想

不到的效果。班里的孩子懂礼貌、孝父母,这几年,村里始终保持青少年零违法犯罪的纪

录。不仅如此,孩子还成了传统文化的宣讲员,家里人之间有点啥矛盾,孩子们便主动劝解,用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

最大的变化,来自于干群

关系的转变。小小一个国学班,拉近干部与村民彼此之间的距离。“村民们觉得,咱们村支部真心实意办好事。这几年来,村里日渐和谐起来,村里想干啥

事,大家都齐心协力一起上,没人拖后腿、挑毛病。”赵松玲说。

关于未来的打算,赵松玲说,虽然这个国学班规模不算大,但自己却有个大梦想。他谋

划今后让村民们也加入国学班学习,让他们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这个国学班坚持开了10年———马坡镇大新庄村用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

经历九死一生 始终无怨无悔———记爆破专家张朝友

■新沂建设宜居乡村系列报道之四

常态长效,打造魅力持久的“宜居家园”

徐州首座装配式初中教学楼建成

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设而成,有节能、降耗等特点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郑微通讯员 尹娜)8 月 29 日,泉山区王陵街道组织开展 “践行初

心、再创佳绩”观摩活动,组织辖区离退休老干部、党委书记、基层党支部书记、商圈党组织党员代表,到辖区的汇邻湾党员实景课堂、淮海新天地进行

集中观摩学习。

观摩结束后,王陵街道又组织开展座谈活动,大家各抒己见,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建

言献策。王陵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海波在座谈会上表示,要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查找工作差距不足,进一步坚定信念,加强党性修养,以优异的成绩向新

中国成立 70周年献礼。

践行初心 再创佳绩王陵街道组织开展观摩活动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杨旭东 通讯员 林朝辉)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泛开展群

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今年暑期,贾汪区文艺志愿者服务队在多

个村(社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活动,为当地老百姓送去了欢乐,送去了温暖。

8月 23 日,贾汪区文艺志愿者服务队戏曲曲艺家协会服

务分队在泉河社区举行演出活动。演出以歌舞《美丽的中国梦》开场,演员们如花的笑脸、绚丽的衣裙,伴着优美的乐曲翩翩起舞,让观众心情振奋。京

剧“铡美案”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柳琴清唱《断桥》、豫剧小品《抢公公》、柳琴戏小品《老娘的晚年》、沙家浜选段《军民鱼水情》、广场舞《戏曲

串烧》等等戏曲节目精彩不断,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8月 26 日,贾汪区文艺志愿者服务队戏曲曲艺家协会服

务分队又走进白集村,举行夏日慰问演出,获得村民欢迎。舞蹈《又唱浏阳河》拉开了活动序幕,歌声优美,舞者衣裙翩然,给村民耳目一新的感觉。戏

曲 《光辉照儿永向前》《梨花颂》《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智斗》,歌曲《峡江美》《梅州美》《美丽的辰星》《芦花》,古筝曲《渔舟唱晚》《我和我的祖

国》《塑风吹》《共产党员》,朗诵 《走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等精彩节目让村民笑颜逐开,掌声不断。

贾汪区文艺志愿者服务队坚持将各种优质文化资源延伸到农村基层,持续把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送下乡,让文化种子在基层开出更灿烂的花。

戏曲进基层 群众乐开怀贾汪文艺志愿者服务队送戏下乡

本报讯(文 / 图 全媒体记者 杨旭东 通讯员 杨玥)日前,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

院的志愿者到贾汪区开展 “艺术点亮童心———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

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耐心指

导孩子们进行书法、音乐、美术、手工制作等艺术技能培训,为乡村的未成年孩子们提供了

一个难得学习的机会。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

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实践

活动,不仅进一步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了未成年人的艺术素养,同时也是引导大学生服务基层、贴近群众、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今后,将在贾

汪区部分学校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进一步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实践实现双赢。

艺术点亮童心矿大大学生志愿者走进乡村学校少年宫

◎本报全媒体记者 范海杰通讯员 祖三轩

今年 63 岁的张朝友说,如果人生能有选择,仍然想回到绿色的军营,想让牺牲在背上的战友苏醒过来,想再点燃一次炸药架桥铺路。多年来,张朝友以鲜为人知的付出与奉献,多次圆满完成国家、军队和地方建设的重大任务。

1956年 11 月,张朝友出生在河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4 岁时父母相继去世,乡亲们把他送到孤

儿院。1974 年底,18 岁的张朝友怀着“一颗红心、我要参军”的愿望,应征到原武汉军区某部特务连服役,并于 1976 年 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军旅生涯中,张朝友多次完成重大任务,厚厚的履历上写满了奉献国家、奉献军队的感人事迹:1975年和 1990 年,他分别参加了河南驻马店地区和苏南皖南抗洪

救灾,在抢险中几次差点被洪水冲走;1976 年,他参与唐山大地震救援,并多次为伤员献血;1979 年 2

月,他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血洒战场;1988 年,他带领部队投身徐州多项重点工程的建设中;1991年之后,他先后参与了铜山新区改道、京九铁路黄河特大桥浮桥拆

除、徐州观音机场障碍物清除等40 多项爆破拆除工程……张朝友为部队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被上级评为技术能手、训练标兵、优秀共产党员。

1979年,张朝友奉命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攻打某高地时,战况异常惨烈,牺

牲了数十位战友,有入伍仅3 个月的通讯员,有刚刚还在身边为战士包扎的卫生员,有一直跟着部队的文书,还有吴连长……

当时,一颗炸弹在不远处炸响,张朝友眼睁睁地

看到一直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吴连长倒下了。失魂落魄的他顶着炮火,疯了似地去救连长,却只找到连

长的上半身。张朝友用身上唯一的一件雨衣包裹好连长,下定决心要带他回

营地!到达营地的那一刻,政

委邓义田一把抱住已经瘫坐在地上的张朝友,打量着他身后的包裹问:“小张

,你背的什么?”他缓缓地打开雨衣,恍惚地说:“连长,我带你回来了……”年仅 32 岁的连长牺牲了,在场的指战员们无不悲

痛万分。

吴连长牺牲后,留下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出生刚 19天的女儿,还有年迈多病的

父母和尚未成年的妹妹。张朝友见到吴连长的父母时说:“吴连长牺牲了,今后我就是你们的儿子。”从那以后,张朝友每年都自己出

资,定期给吴连长家寄生活费和生活物资,并经常利用休假时间,到连长家慰问,替吴连长向老人尽孝。他说:“我时常能感到,连长还

在背上……”

由于爆破技术精湛、经验丰富,张朝友利用所学所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

出了重要贡献。新生里市场改扩建工

程,张朝友负责爆破两栋 7层住宅楼。在勘察设计爆破方案时,发现该楼房两侧 2

米处各有一个万伏高压线杆。他回忆说:“当时比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还紧张,因为周边有万伏高压线,有很多建筑群、车辆和群众,这时

出现一点差错,后果不堪设想,必须打起万分精神!”他

没有退缩,仔细研究、缜密调度现场,细化爆破方案。两栋楼房在一声巨响后轰然倒

塌,经过勘探,爆破十分成功———倒塌物距高压线只有15公分。

张朝友还负责过国内一些重大爆破任务。南京市

世纪塔上部分塔身拆除任务复杂艰巨,施工期间不能交通管制,工期紧、人流大。塔的钢筋结构密集,炸药放少了炸不开,炸药放多了会

碎石满天飞,影响安全。张朝友大胆决定打破常规,实

行全程不下塔的塔上连续作业,每天 24 小时连轴转,在塔上点续炸药,让原本十

几天的工期缩短到九天,受到南京市领导和项目部的一致好评。

退休到军休五所以来,张朝友还积极参加“扶贫助

学”“医疗义诊进乡村”“百千万大走访” 等各种活动,经常捐款捐物、奉献爱心。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是一个苦孩子,没有党

和部队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要为社会多作点贡献。”

“一颗红心,我要参军”

“连长,我带你回家”

“为社会多作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