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 月 日星期五 编辑 徐蓓执行编辑 张克伟 对我们而言 文学到底有 … ·...

1
”, 10 2019 8 16 www.jfdaily.com WEEKEND :“ 。” 》。 。《 ”。 。” ”。 》:“ 。” ”。 :“ 。” 96 》, 。“ 。” ”, 》:“ 。” 150 9 》。 :“ 。” :“ 。” 》, :“ 。” :“ 。” 》。 。《 。” 》, :“ 。” 》, :“ 。” 》, 15 25 》, 》。 :“ 。” 。” —— 95 。” —— ”。 ,‘ 。” —— 92 1944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1600

Upload: others

Post on 14-Oct-2019

2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年 月 日星期五 编辑 徐蓓执行编辑 张克伟 对我们而言 文学到底有 … · 目叫《别问我这是为什么》。诗里写道:“妈妈给 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一块,你别问这是

对我们而言,文学到底有什么用演讲 汤素兰 整理 本报记者 徐蓓

外音话

(本报记者 徐蓓 整理)

不久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汤素兰来到“齐鲁大讲坛”,以“文学的力量”为题,讲述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文学之于我们的意义。

10 言讲2019年 8月 16日 星期五

www.jfdaily.com

编辑:徐蓓 执行编辑:张克伟WEEKEND

陶渊明的诗意世界

讲座听

我们都是“吃”故事长大的

在北京的中国现代文学馆门前有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巴金先生的一段话:“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让我们做得更好、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是使人变得更好。”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 还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去阅读文学作品,还会有那么多作家愿意从事写作的原因。

文学为什么会让我们变得更好?因为作家是会讲故事的人。故事像面包一样,我们吃了面包会长身体,而我们“吃”了故事则会增长智慧。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听故事,并沉浸其中,是故事哺育了我们,让我们弄懂了这个世界。在建构世界的过程中,故事也建构了作为其中的存在者的我们,然后我们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故事塑造出一个自我。所以,我们都是“吃”故事长大的。

在很小的时候, 家长告诉你不要说谎,你可能记不住这句话,但当家长告诉你《狼来了》

的故事时,你一下子就记住了。而故事如何塑造了我们自己呢?有一部文学作品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一千零一夜》。故事说的是有一个非常残暴的国王,每天晚上要杀一个姑娘。后来,一个勇敢的女孩进了王宫,每天晚上给国王讲故事,而每当讲到故事最精彩的时候正好天亮了, 国王想知道故事的结局,得第二天晚上继续听。就这样,她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这些故事都是惩恶扬善的故事,最后国王被感化了,娶了这个姑娘做他的王后。《一千零一夜》 是阿拉伯民间故事的全集, 而民间故事正是代表了我们人类自身、我们集体的一种道德和情感。其实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文学可以塑造我们的文化,文学可以塑造我们自己。

观察就是“眼睛的采访”

我想说说文学的“七种力量”。

文学的第一种力量,是让我们拥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有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话: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文学作品正是作家用自己的眼睛发现这个世界,然后再把这些发现写出来。作家格非说过,作家就是观察者。当然,这个观察者要有足够的敏感性,需要有一定的学识,也需要有自己的思想。

当你学会了像作家那样观察时,你也就有了一双发现这个世界的慧眼。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方向的,也是比较持久的。

所以,我们把观察叫作“眼睛的采访”。

比如, 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小朋友这样写《躲猫猫》:“太阳,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和他一起躲猫猫。晴天的时候,我们躲他,阴天的时候,他躲我们。雨天的时候,嘘,我们都躲了起来。”这是小朋友对世界的发现,对人和太阳之间关系的一种发现。

每家门前都有一个鞋垫,我们通常回到家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脱鞋。但是,有一位台湾作家却发现了鞋垫的“秘密”。他写道:“我回家把鞋脱下,姐姐回家把鞋脱下,哥哥、爸爸回家也都把鞋脱下。大大小小的鞋是一家人,依偎在一起,说这一天的见闻。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 回到安静的港湾, 享受家的温暖。”作家用他的眼睛发现,门前的鞋其实就是一家人。所以,文学让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了对生活的发现,你才能用心去感受。

没有了发现,生活是索然无味的;而你有了发现,生活就变得充满滋味。

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定要有好奇心,所以,像孩子那样保持好奇心是极其重要的。任溶溶先生今年已经 96岁了,他曾经写过一首诗《狗叫》,写他到香港讲学时的经历。“我对门是一排别墅,偶然一声狗叫: !猛一下子到处狗叫,从别墅这头到那头。难道对门家家养狗?我忍不住往外瞅瞅。不不,养狗的只有一家,其他叫的,是小朋友。你看他们伸长脖子,大叫特叫,把狗来逗。他们越叫越是来劲,

汪汪汪汪, !大家倒是看看那狗,它好奇地侧转了头,干脆静下来‘听’热闹,竖起耳朵,闭上了口。”任溶溶先生教会了我们要有好奇心,才能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在书里读到新鲜的想象

文学的第二种力量,是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力是五官之外的第六感官,想象是人在以往认识的基础上创造形象的心理过程。有想象力的人,就有创造力。但想象不是无中生有的,阅读是最好的方式,尤其是文学阅读,能够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是一个童话作家,大家经常问我:为什么你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 因为我喜欢阅读,

我在书里读到那些新鲜的想象,就经常会思考作者是怎么想出来的,然后我会去学习。而且,

我特别爱做“白日梦”,我的很多童话故事都是做“白日梦”时想象出来的。

比如,去年一位东北的朋友给我寄来了榛子。我一边吃一边想:要是有一天我的牙都掉光了,我该怎么吃榛子?我想这个世界上最爱

吃榛子的就是松鼠了,如果我朋友给我寄榛子时,同时快递来一只松鼠,当我打开箱子,一只松鼠从里面跳出来帮我剥榛子, 那该多好啊。

后来我根据这个想象写了一篇童话故事。

这是一位小学四年级小朋友写的 《锯春风》:“春天,我在家里种凤仙花。种子,那么小,

过了几天,小种子长出了小苗,叶子的边缘长着锯齿。原来小苗用自己的锯子把大风锯成了小小的春风。”读了这篇短文,我每次看到凤仙花,都会想到那些叶子上的锯齿。

在我看来, 想象力的来源其实有三个,第一是书籍,第二是生活,第三是大自然。而文学阅读是激发想象力、创造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阅读让心灵得到熏陶

文学的第三种力量,是能让我们的心灵更加丰富。

我们人类的生命长度都差不多,哪怕科学技术再发达, 人类的预期寿命也不过 150岁。

但是,人的心灵宽度是无限的,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非常丰富的心灵世界。通过阅读文学作品,通过阅读别人的故事,我们恰恰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阅读是让心灵得到熏陶的过程。什么叫熏陶?熏陶是一个接触的过程,是被一种思想、品行或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的过程。我们在书里会寻找到很多共鸣。

曾经有一个 9 岁的小朋友读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写了一首小诗,当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比赛中获得了大奖,题目叫《别问我这是为什么》。诗里写道:“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一块,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哥哥给我一盒歌片,我选出了最美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晚上我把它们放到床头边,让梦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把棉衣送给她去挡风雪,再和她一起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吗?请你去问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小姐姐。”

阅读,让我们的心变得更加柔软,更有同情心、更有爱心,让我们的心灵世界变得更加丰富。

好的故事会让我们反省

文学的第四种力量, 是能让我们获得智慧。智慧和知识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人有很多知识,却没有多少智慧。

作家沈从文先生的墓非常朴素,只有一块小小的石头,石头上刻着这么几个字:“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也就是说,

像他一样思考,可以认识自我,也可以认识他人。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会认识世界、认识生活,获得智慧。

有一个故事叫《爱心树》,讲的是一个男孩和一棵树的故事。一个男孩和一棵树是特别好的朋友,男孩和树一起慢慢长大。男孩要到远方去,树有什么可以给男孩呢?树说,你把我的果子拿走吧。 于是男孩摘下了所有的果子。男孩需要房子,树说,你把我的树枝都拿走吧,于是男孩用树枝建了房子。男孩想到更远的地方去,离开故乡。树说,你用我的树干做一艘船吧。于是男孩拿走了树干。多年以后男孩回来了,回到了树的身边。树说,我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了,我只有一个树墩子,你可以坐下来。男孩说,我也不需要什么,我恰恰需要一个树墩坐下来休息。

在阅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会不断问自己:你是那个男孩还是那棵树?对于家长、对于长辈、对于这个社会,你索取了什么?

又有多少回报? 这样的故事会让我们反省,会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然后探究真理和真相。

“从歧路上观察到正路上去”

文学的第五种力量,是让我们变得更加勇敢和正义。

我们的世界要变得更好,需要勇敢和正义,

而且要敢于批判,促进变革。文学往往就有这样的作用。虽然文学家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社会学家,但他们可能更敏锐地感觉到社会的变化。

所以,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教育他的时代,是每一个作家应该向自己提出的任务, 否则他只是

一个逗乐的人罢了。” 郁达夫也说过:“善于观察的人,虽不是神仙,虽不是预言家,但他却能从现在观察到将来,从歧路上观察到正路上去。”

安妮是一个犹太女孩,她用短暂的生命写下了《安妮日记》。所有知道她故事的人,没有不对纳粹的残暴表示愤慨的。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美国南北战争结束的时候, 林肯总统说:引发这场战争的不是他,而是一个女人。她就是《汤姆大叔的小屋》的作者斯陀夫人。《汤姆大叔的小屋》 第一次把美国黑奴的悲惨生活呈现出来,激起了很多人的愤怒,同时也激起了北方很多人对黑奴的同情。所以,好的作家总是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时代精神,推动社会进步,甚至超越时代、

预见未来。

正因为作家的作品里有这样一种力量存在,

所以它会教我们去关心社会和他人,同时学会思考,去承担责任,改变社会。

让我们感受语言的魅力

文学的第六种力量,是让我们感受语言的魅力。

文学终究是语言的艺术。而我们的存在和思索,都会以语言的形式反映出来。

看上去写作是最不需要天赋的,因为会说话就会写作,但恰恰文学是最难的。英国作家康拉德说,一个作家“必须力求达到雕塑的造型,达到绘画的色彩,达到最高的一种艺术,就是音乐所能激发联想的魔力。也只有坚决彻底地致力于形式和内容的融为一体,只有毫不懈怠、永不气馁地注意词句的结构和音调,才能接近造型、色彩之美,才可以迫使千百年来被人随意滥用,以致棱角磨尽、面目全非的老词旧字,暂时在平庸的字面上闪现一下神奇联想的光辉。”所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但不是所有的语言都能成为文学。

只有语言表达得够艺术,才能成为文学。

台湾诗人林良有一首诗叫 《公共汽车》,诗是这样写的:“这个有轮子的艺廊, 挂满了一幅幅充满个性的人像画。这个巡回图书馆,装满了一本本人的故事。民俗学社会学现代文学,这个旅行学府为你开了好几门课。 只要缴上小小的一张申请书,你就能得到最平等的接待,成为这个铝房子里的人。 沙丁鱼罐头的想法, 是错误的。”诗人把我们习以为常的公共汽车,用特别艺术的文字描述出来,但是一般人想不到。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能够让生命永恒

我认为,我们的文学写作和艺术表达,最终是为了让我们的生命能够存留下来,让生命能够永恒,因为我们的生命注定是要消失的,但是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 通过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解读,那些曾经存在过的生命会一直留在我们的文化中。比如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借石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所以,

文学的第七种力量,是让我们的生命能够拥有永恒的力量。

我自己写过一个童话,叫作《长生不老的故事》,也是来自于自己对生命的感受。故事讲的是三个姐妹都渴望长生不老,大姐听说生命在于运动,就不停奔跑,最后她成了风的一部分。二姐听说生命是静止的,最后成了山上的化石。最小的妹妹在家里等姐姐们归来,她就结婚生子,把大姐、二姐的故事告诉她的孙女,这样故事代代流传了下来。在我看来,故事才是长生不老的,因为故事代代相传,所以他们的生命才流传下来。

什么样的故事最具有撼动心灵的力量?英国作家钱伯斯说, 没有哪一本教科书可以教会我们如何写作,但是一个 15 岁的犹太女孩却教会了所有人如何写作,她就是安妮。第一,她是一个出色的讲故事的人, 她当年为了逃避纳粹的追捕,被关在一个狭小的密室里,记录了自己充满恐怖的 25 个月的密室生活。第二,她写自己的故事,以自己为标本来研究生命。她热爱写作,因为写《安妮日记》,她忘记了恐惧,忘记了密室外面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所以《安妮日记》才具有如此震撼心灵的力量。如果说故事的根是真实的生活和真切的体验, 那么故事的生命取决于作家在故事中所彰显的生活信仰和价值观念。

长沙有一座洗心禅寺,寺里的一位和尚写了一首《炭火》。诗是这样写的:“燃烧一夜,灰烬如雪。只需一吹,炽热如昨。谁会心上,拨灰觅火。”我相信文学也是一样,它是一个用心灵点亮心灵的过程。

“我说与不说,高考是一定要恢复的,只是我有幸碰到这么一个机会与小平同志一起参加这个座谈会,我在当时把它(恢复高考的建议)说了出来,促使恢复高考尽早发生。”

———不久前,被誉为“倡导恢复高考第一人”的我国著名电化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查全性因病去世,享年 95岁。

查院士生前曾亲口对他的学生这样讲述那段风云历史。

“中国以西方不认可的模式迅速崛起了,我们大踏步地迈向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的中央。西方之所以对中国产生如此多的误判, 除了有意识形态的偏见之外,还有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本身存在的许多缺陷。我们尊重西方,但决不迷信西方,决不迷信西方创立的各种指标体系。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决不人云亦云,西方的东西只能是参考,永远只能是参考。”

———在大型思想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中,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这样解读中国崛起,破除“西方模式迷恋”。

“在我看来,‘演员’是最尊敬的称呼。

我特别激动,赶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给了我这个机会,让我参与进去,能为党的文艺事业多做一点事。”

———近日,92岁的北京人艺 “老戏骨”

蓝天野入选“最美奋斗者”候选人。从 1944

年开始投身话剧事业,蓝天野至今仍活跃在话剧舞台上。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

“我们今天的教育有很强的竞争色彩,

甚至可以说是彻底竞争化了。但是,只为了‘赢’的教育目标,会让年轻人夭折。所以,

要留住孩子们单纯朴素的心, 让他有能力去喜欢他喜欢的事情、 去追寻他所敬仰的人,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不是在每一次的竞争中,‘赢’得只剩下了孤家寡人,只剩下疲惫的身体和残破的心灵。”

———近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二届“大学—中学”圆桌论坛上,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在演讲中这样表示。

“其实中西方文化还是有相通的地方。我们中国画有长卷,外国音乐有套曲,

中国画是移步换景,他们的套曲则在讲一个个故事,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像小说《红楼梦》里有许多人物,错综复杂,但每个形象都栩栩如生,从音乐角度讲这就是交响乐。所以文化需要相互了解、相互交流,只要是美的艺术,大家都会喜欢。”

———近日于上海静安文化馆静剧场举办的“艺道大咖”系列访谈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这样谈自己对东西方艺术的理解。

■ 李剑锋

近日,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剑锋教授来到“扬州讲坛”,

以陶渊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为主题,为人们打开了陶渊明的另一个世界。内容有删减。

勤恳和劳动是陶诗的底色

“勤靡馀劳,心有常闲”,这句话来自于陶渊明的一篇《自祭文》。其大致的意思是,

一辈子勤勤恳恳,没有闲暇的时间,但是心中经常有闲暇,很飘逸。沉重是生命的必需,

但只有沉重的人生,还不是完美的人生。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之一。通常我们从陶诗中读出的是飘逸,但要知道,陶诗的飘逸是从劳动中而来,这是它与其他田园诗的最大不同,陶诗的底色是勤恳、是劳动。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选择“勤靡馀劳”是为了坚守自己的志趣,但归田后也要养家糊口。他有 5个儿子,每个儿子的名字都有“单立人”作偏旁,是希望他们成人、成才,至少吃饱穿暖。作为父亲,他通过勤恳耕种自食其力,从中收获一种闲逸的满足。

在传统观念中,对体力劳动是有偏见的,“学而优则仕”, 这种儒家观念根深蒂固。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贵族的时代,贵族严重歧视体力劳动。而陶渊明把劳动纳入审美,并从中发现诗意,突破了儒家、贵族的劳动观。

秉承曾祖父陶侃的风范

对陶渊明影响最大的是他的曾祖父陶侃。陶侃是东晋时期的开国元勋,建立了很大的功业。

陶渊明在 《赠长沙公并序》 中写道:

“余于长沙公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深情地回忆了陶侃, 流露出浓重的宗族情结。

他在《命子》一诗中,历述陶氏先祖功德历史,还专门有一段赞颂陶侃。可以说,陶渊明的入世和功业思想主要是通过以陶侃为主的祖先而扎根心灵的。

陶侃虽然功勋卓著, 但随着他的去世,

陶氏家族迅速式微。 陶渊明这一支不是嫡系,父亲又去世早,经济上已经沦落到贫穷的地步,所以陶渊明自谦为贫而仕。但陶渊明走上仕途,还是沾了宗族的光。仕于桓玄幕府,是因为桓玄的父亲桓温与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有旧交;出任彭泽令是因为在朝廷做太常的家叔陶夔的推荐。可见,如果没有陶侃等先辈打下的“关系”基础,陶渊明出仕做官、入世求功名的机会恐怕并不多。

濡染外祖父孟嘉的自然玄远

关于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最著名的莫过于“孟嘉落帽”的典故了。当年,桓温带着属下重阳登高,孟嘉沉迷于美景中,一阵风吹过,连帽子吹掉了也不自知。趁孟嘉起身离座之际,桓温让人捡起孟嘉的帽子,取来纸笔,

在上面写了一篇嘲弄的文章。孟嘉回到座位时,才发觉自己落帽失礼,但他不动声色地拿起帽子戴好,然后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了一篇诙谐而文采四溢的答词,为自己的落帽失礼辩护,显示出其自然洒脱的非凡气度。

孟嘉更推崇自然和玄远,陶渊明顺应自然、崇尚自由、“心有常闲”的精神便是受到孟嘉的影响。这从陶侃、孟嘉和陶渊明三人对待饮酒的态度上可以看出。陶侃是把饮酒严格控制在一定规范之内,孟嘉则“逾多不乱”“仁怀得意”,陶渊明是“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可见其率性品格与孟嘉近而与陶侃远。

成就天人合一审美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而中国诗歌中天人合一的意境是从陶渊明的诗歌开始的。 为什么别人没写出这样的诗?我认为有两个核心原因:一是人的觉醒,向内发现了自我;二是自然的发现,

对待外物的态度从实用到审美的改变。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一个发现自我的历史时期。比如《世说新语》中桓公和殷侯有一段对话,桓问殷:“卿何如我?”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殷侯所说的“我愿意做我自己”,就是体现了一种自我觉醒。

有了自我觉醒,就容易摆脱僵化观念的束缚, 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外物的特性。在陶渊明的诗歌作品中,动物常常是他的审美对象,比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人的觉醒使他睁开了一双慧眼,发现了外在事物的美。

拟人手法是一种现在常用的修辞方式,但研究中国诗歌史后你会发现,直到陶渊明时才开始大量使用拟人手法。他在《读山海经十三首》 之一中写道:“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把“鸟的窝”和“我的茅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鸟的欢悦和他住茅庐的欢悦是同等的,这就是天人合一的世界。天人合一的思想从陶渊明的诗歌开始,经过发展、开拓,到后来的唐诗宋词中,这种境界不断得到丰富和深化。

虽然陶渊明距离我们有近 1600年时间,但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诗意人生永远不会过时。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仍然具有现实的意义,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