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花样过国庆 -...

1
长江日报公益广告 山河无恙 家国情深 4 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责编:乐健 美编:马超 版式:三刚 责校:刘谏 长江日报讯 (记者施政)在 10 月 1 日举行的武汉首届 环东湖皮划艇马拉松赛中,来自武汉市中法新城外国语学 校的“师生联队”特别引人注目。该校三对“师生组合”在 “皮划艇微马赛”上分别以第一、第二、第五的成绩冲过终 点。5日,中法新城外校校长同时也是参赛选手的李悬 说,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跟学校每周一次的皮 划艇课程有很大关系,学校也想通过皮划艇运动和比赛, 来磨炼孩子们的意志和品格。 据了解,皮划艇课程是中法新城外校个性化发展课程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贴合了学校“会健身、有教养、爱学习”的育 人理念。学生每周去后官湖训练一次,请专业皮划艇教练指 导,已经坚持了一年半。得知武汉举办首届“艇马”比赛的消 息后,学校提前进行了选拔和备战,最终三名校队成员卜宥 尊、毛凯旋、陈默脱颖而出,和三名教师一道报名参加“皮划艇 微马赛”。 “皮划艇微马赛”以体验为主,选手从东湖梨园长天楼 广场出发,抵达东湖行吟阁折返回到出发点,全程2公里。 “那天学生们真的很棒。”李悬自豪地说,“孩子们的表现超 出了我的预期。像跟我搭档的卜宥尊,今年9岁读四年级, 全程一下都没停桨,从头奋力划到尾,最终我们第一个抵 达终点。划完以后,他下艇都下不了,可以说是竭尽全 力。这样一种向上和不放弃的精神,对他以后的成长非常 有帮助。”三位小选手赛后也非常开心: “很高兴代表学校参 加比赛,我觉得皮划艇运动一定要团结协作,同时也不能 害怕困难。” 谈到这次环东湖皮划艇马拉松赛,李悬校长说:“我觉 得这不仅是一次比赛,更代表着一种追求和活力。疫情之 后的武汉更加需要动起来,大家都动起来了,武汉就会变 得更好。” 长江日报讯 (记者杨枫 通讯员齐莹 )双节期间,正逢水 稻收获季,湖北省水果湖高中高二年级学生来到湖北省农 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走进试验田,学习水稻培育的基础知 识,品尝水稻科研成果,感受“粮食每一粒,都来之不易”。 10 月 5 日,水果湖高中高二(5)班的学生们向长江日报 记者介绍了他们在双节期间的独特“旅程”。 李钟琦同学说,10月3日,她和班上同学来到湖北省 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深入试验田,听专家在田间地头 介绍水稻知识。“有白色、紫色、绿色,还有细长状、圆润饱 满状……让我第一次了解到水稻还有如此多样的种类。” 专家还给学生们“出题” —计算如果每人省下一粒米, 一天能省下多少千克,那庞大的数字让学生们感叹,让孩 子们了解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听完水稻知识介绍,学生们还品尝了秋天收获的成果。 专家们现场给学生们煮饭,邀请他们品尝科研成果。 “一粒小 小的稻米,晶莹剔透,质感软糯而有嚼劲,散发着独有的清 香,是无数科研人员无数日日夜夜辛劳研究,勤奋培育的结 果。每一粒,都来之不易。”学生刘锦怡说。 班主任说,这次特殊的双节行,让学生对节约粮食有了 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同学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长江日报讯 (记者易岚 )“十一”长假,一群孩子在黄陂 木兰营地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生存 32 小时,野外 绝地求生。 雨水天气并没有阻挡住孩子们对野外求生的兴趣,反 而激发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欲望与克服困难的勇气。 平时总在书籍里、电视上见识野外生存的探险家 们应对极限条件下的“超能力”,这次,孩子们在雨天要 怎么去应对挑战,完成一次荒野求生呢? 在营队教练的指导下,大家分工协作,先在室内设 计图纸、测量尺寸、确定树屋框架结构,通过多次演算获 得准确数据,接下来进入实操,运用力学知识完成树屋搭 建。准备木材,搬运物料,锤子钉子一起上。 野外求生,孩子们还要面临更高挑战—利用指南 针和地图完成野外救援任务。陌生的地理环境,还未熟 悉的营友,在经历一个个挑战,渡过一次次难关后,孩子 们的友谊迅速升温。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孩子们收获 了友谊,学会自我独立思考,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树屋营是我参加的第一个独立营,第一次离开 家 3 天 2 夜,第一次当‘包工头’,第一次拿起锤子钉 钉子,第一次和小伙伴合作搭屋子,最后还真的成功 搭起来了。我给自己打100分。” 9 岁的营员笑笑回忆起 树屋搭建经历,很骄傲。孩子们了解树屋构造并动手搭 建,遵守安全规章,正确使用工具,一座树屋在茂密的森 林中拔地而起,也在团队协作中收获自信和友谊。 子明妈妈回忆道: “说实话,气温骤降和恶劣天气让 我们很担心孩子,但孩子们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问小 家伙是否要放弃,孩子电话里说,要继续。”孩子们迎难 而上,坚持跟团队在一起,在真实的困难中迸发出的勇 气和强大的适应能力,让家长们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 深受触动。 “有时候,反倒是大人放不开孩子的手,局限 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 长江日报讯 (记者覃宇红)10 月 1 日至 3 日,2020 海峡两岸写作国学训练营秋 季营在汉商银座知音站台举行,此次活动是楚才竞赛委员会和中国台湾《联合 报》携手主办的第六期训练营的第三次活动。此前,该营在武汉和深圳均推出过 夏令营和冬令营,此次首推秋季营。活动得到了武汉市青少年宫365科学实验室 大力支持。 10月1日,恰逢国庆和中秋佳节,训练营吸引了来自武昌实验寄宿小学、南湖第 二小学和武汉澳洲国际学校等近 10 所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代表。 武汉澳洲国际学校五年级的杨思琪同学说,楚才名师的课堂生动活泼,思路开 阔,能启发自己的创新思维,非常有意思;而中国台湾国学名师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 文化底蕴,在课堂上循循善诱,能激发学习中国古代经典名著及古人智慧的强烈兴 趣。和杨思琪同学一样,来自武昌实验寄宿小学的吴明轩同学也爱上了别开生面的 训练营课堂,他眼中的楚才系列综合素质课堂是灵动飞扬的,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 让自己元气满满。 长江日报讯 (记着周锟 )10 月 5 日,武汉汉南通用 机场奔跑着一群萌萌哒的孩子,他们是来自楚才精英 训练营的小营员,最小的6岁,最大的也才12岁。他 们的航空梦将在这里启航。 这几天,孩子们在这里深入探索航空领域的方方 面面,从轻型运动类小型飞机到运输直升机,从神秘 机库到各类航空器,从模拟驾驶到真机实操飞上蓝 天,无一不让孩子们兴奋称奇,跃跃欲试。 训练飞行员抗眩晕的三维太空环里,总能听到惊 叫声,360度的全方位环形晃动带来的失重感和刺激 感绝无仅有,孩子们坐在上面,感受着飞行员体能训 练的严酷与坚韧。 模拟器驾驶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普及,效率最高 的飞行员训练设备。在专业航空讲师的讲解后,孩子 们终于有了上机操作的机会,他们个个睁大眼睛,紧 盯屏幕,右手紧握操纵杆,左手指挥键盘,结合飞行理 论知识,模拟仿真飞行。 降落伞阻力训练、“轻骑士”飞机制作与飞行、机 库解密……丰富的飞行项目和航空知识,让孩子们双 节假期丰富多彩。 本次活动的重头戏,莫过于与飞机的亲密接触 —真机操作冲入云霄。一人一个教练一架飞机,学 员乘上阿若拉固定翼轻型小飞机,戴上墨镜,系好安 全带,按照教练指示操作,随着螺旋桨转动,孩子们的 飞天梦得以实现。 “飞机比过山车还刺激,螺旋升天、俯冲……每一 个动作我都感觉要被甩出机舱似的。降落的时候,我 很紧张,但没想到,飞行员技术高超,降得很稳,下来 的时候,我还想再坐一次,真是太好玩了。”铁四院学 校五年级的王梓丞激动不已。 “坐在飞机上横跨田野与江河,还有微小的风从 窗户的缝隙中吹进来,这种感觉你不亲身见证是体会 不到的。”华中师大一附中美联实验学校八年级的杨 礼骏感慨道。 生活在健康干净安全的武汉 孩子花样过国庆 六岁娃娃飞上蓝天 写作国学训练营元气满满 高中生体验“粒粒皆辛苦” 同学们深入试验田,听专家介绍水稻知识。 一人一个教练一架飞机,学员乘上阿若拉固定翼轻型小飞机飞上蓝天。 通讯员郝君 供图 长江日报讯 (记者龚萍 通讯员刘增 )昨天白天,短暂的阴天让大家的心情 舒畅不少,虽然时不时“掉下”几颗豆大 的雨滴,相比之前大风大雨降温天气,天 气整体趋势转好。 来自市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今天 阴天转小雨,天气与昨天差不多,低温持 平,高温比昨天会上升1℃。 尽管雨水变弱,我市的气温并没 有回升,昨天早晨的最低温仅有 12.8℃ ,截 至 16 时 ,最 高 气 温 升 至 15.7℃。 近期频受高空波动和中低层切变 影响,我市仍将维持多阴雨天气。从 今天开始,雨水将逐步减弱至停止,转 为阴天直至多云,未来三天的天气将 越来越好。 武汉市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10 月 6 日 :阴天转小雨,偏北风 3 级,12℃~15℃;10 月 7 日:小雨转阴 天,偏北风 2 到 3 级,12℃~19℃;10 月 8 日:多云,偏北风 2 到 3 级,13℃~ 22℃。 长江 日 报 讯(记者史伟10 月 2 日 上午,在小区内巡查了一圈后,社区民 警许成林来到87岁的居民李老家,陪 两位空巢老人聊天。这是许成林每周 的“必修课”。 许成林是汉阳区公安分局鹦鹉派 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22年的军旅生 活炼就了他一身正气。参警15年来, 许成林一直工作在社区警务室,主要 工作就是在管辖的 7 个小区里“散步”, 宣传各类法律知识,帮助化解邻里矛盾 纠纷,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被居民亲 切地称为“知心户籍”。许成林深有体 会:社区民警的工作主要是与居民群众 打交道,为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有效的 帮助和服务,做居民群众的“知心人”, 才能真正得到理解和支持。 国庆长假期间,许成林每天都要到 管辖的小区里转一转,察看有无安全隐 患;到熟悉的居民家里坐一会儿,陪空巢 老人们聊聊天,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需 求。说起国庆长假,许成林说:“居民平 安,就是我的快乐。” 疫情防控期间,许成林坚守警务室 87 天,每天步行 2 万余步,穿行在管辖的 7个小区之间,转运救助病患80余人次。 “知心户籍”: 居民平安 就是我的快乐 今起三天 雨水逐步退场 天气预报 许成林在小区宣传预防电信诈骗。 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编者按 8天的超长双节假期,武汉伢们 在做什么?用辣椒、树叶、果蔬搞创作,用创 意拼图表白祖国,走进田间地头体验“粒粒皆 辛苦” ,参加航空营圆蓝天飞行梦,学礼仪读 经典上国学,野外训练求生本领……生活在 健康、干净、安全的武汉,孩子们尽情享受着 假期的快乐和放飞的幸福。 孩子挑战野外生存 长江日报讯 (记者杨幸慈 通讯员李翠 瞿佩 )国庆长假前,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新区 分校以“秋天的硕果”为主题,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实践活动,请学生利用农作 物、种子、果蔬、落叶等材料制作贴画。10 月 5 日,该校的“人人通活动广场”里已收到了 不少创意作品。 孩子们用绿豆、红豆、玉米制作出国旗和中国地图,用树叶和果皮制作出丰收的美 景,用稚嫩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四(1)班李天洋同学用干辣椒、树叶和小米拼出 一幅花好月圆图景。一(2)班赵芯怡同学用胡萝卜和树叶拼贴出象征着秋天的菊花,妈 妈帮她记录:“这橘色,温暖,热情,炙热!祖国的花朵,少年强则国强,如太阳般耀眼!” 还有学生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向日葵,诠释学校“朝向阳光,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 钟小新区分校校长黄芳介绍,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大胆地运用多彩的树叶、 种子及各种材料拼贴出千姿百态、形状各异的作品,不仅提高了绘画、动手、动脑能力, 还激发了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的美好情感。 创意拼图表白祖国 师生冲进“艇马”前五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孩子花样过国庆 - cjrb.cjn.cncjrb.cjn.cn/images/2020-10/06/4/06R04C.pdf校五年级的王梓丞激动不已。 “坐在飞机上横跨田野与江河,还有微小的风从

长江日报公益广告

山河无恙 家国情深4 2020年10月6日 星期二

责编:乐健 美编:马超 版式:三刚 责校:刘谏

长江日报讯(记者施政)在10月1日举行的武汉首届环东湖皮划艇马拉松赛中,来自武汉市中法新城外国语学校的“师生联队”特别引人注目。该校三对“师生组合”在

“皮划艇微马赛”上分别以第一、第二、第五的成绩冲过终点。5 日,中法新城外校校长同时也是参赛选手的李悬说,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跟学校每周一次的皮划艇课程有很大关系,学校也想通过皮划艇运动和比赛,来磨炼孩子们的意志和品格。

据了解,皮划艇课程是中法新城外校个性化发展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贴合了学校“会健身、有教养、爱学习”的育人理念。学生每周去后官湖训练一次,请专业皮划艇教练指导,已经坚持了一年半。得知武汉举办首届“艇马”比赛的消息后,学校提前进行了选拔和备战,最终三名校队成员卜宥尊、毛凯旋、陈默脱颖而出,和三名教师一道报名参加“皮划艇微马赛”。

“皮划艇微马赛”以体验为主,选手从东湖梨园长天楼广场出发,抵达东湖行吟阁折返回到出发点,全程2公里。

“那天学生们真的很棒。”李悬自豪地说,“孩子们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期。像跟我搭档的卜宥尊,今年9岁读四年级,全程一下都没停桨,从头奋力划到尾,最终我们第一个抵达终点。划完以后,他下艇都下不了,可以说是竭尽全力。这样一种向上和不放弃的精神,对他以后的成长非常有帮助。”三位小选手赛后也非常开心:“很高兴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我觉得皮划艇运动一定要团结协作,同时也不能害怕困难。”

谈到这次环东湖皮划艇马拉松赛,李悬校长说:“我觉得这不仅是一次比赛,更代表着一种追求和活力。疫情之后的武汉更加需要动起来,大家都动起来了,武汉就会变得更好。”

长江日报讯(记者杨枫 通讯员齐莹)双节期间,正逢水稻收获季,湖北省水果湖高中高二年级学生来到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走进试验田,学习水稻培育的基础知识,品尝水稻科研成果,感受“粮食每一粒,都来之不易”。

10月5日,水果湖高中高二(5)班的学生们向长江日报记者介绍了他们在双节期间的独特“旅程”。

李钟琦同学说,10 月 3 日,她和班上同学来到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深入试验田,听专家在田间地头介绍水稻知识。“有白色、紫色、绿色,还有细长状、圆润饱满状……让我第一次了解到水稻还有如此多样的种类。”专家还给学生们“出题”——计算如果每人省下一粒米,一天能省下多少千克,那庞大的数字让学生们感叹,让孩子们了解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听完水稻知识介绍,学生们还品尝了秋天收获的成果。专家们现场给学生们煮饭,邀请他们品尝科研成果。“一粒小小的稻米,晶莹剔透,质感软糯而有嚼劲,散发着独有的清香,是无数科研人员无数日日夜夜辛劳研究,勤奋培育的结果。每一粒,都来之不易。”学生刘锦怡说。

班主任说,这次特殊的双节行,让学生对节约粮食有了直观的认识,也激发了同学们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

长江日报讯(记者易岚)“十一”长假,一群孩子在黄陂木兰营地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生存32小时,野外绝地求生。

雨水天气并没有阻挡住孩子们对野外求生的兴趣,反而激发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欲望与克服困难的勇气。

平时总在书籍里、电视上见识野外生存的探险家们应对极限条件下的“超能力”,这次,孩子们在雨天要怎么去应对挑战,完成一次荒野求生呢?

在营队教练的指导下,大家分工协作,先在室内设计图纸、测量尺寸、确定树屋框架结构,通过多次演算获得准确数据,接下来进入实操,运用力学知识完成树屋搭建。准备木材,搬运物料,锤子钉子一起上。

野外求生,孩子们还要面临更高挑战——利用指南针和地图完成野外救援任务。陌生的地理环境,还未熟悉的营友,在经历一个个挑战,渡过一次次难关后,孩子们的友谊迅速升温。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孩子们收获了友谊,学会自我独立思考,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树屋营是我参加的第一个独立营,第一次离开家 3 天 2 夜,第一次当‘包工头’,第一次拿起锤子钉钉子,第一次和小伙伴合作搭屋子,最后还真的成功搭起来了。我给自己打100分。”9岁的营员笑笑回忆起树屋搭建经历,很骄傲。孩子们了解树屋构造并动手搭建,遵守安全规章,正确使用工具,一座树屋在茂密的森林中拔地而起,也在团队协作中收获自信和友谊。

子明妈妈回忆道:“说实话,气温骤降和恶劣天气让我们很担心孩子,但孩子们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问小家伙是否要放弃,孩子电话里说,要继续。”孩子们迎难而上,坚持跟团队在一起,在真实的困难中迸发出的勇气和强大的适应能力,让家长们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深受触动。“有时候,反倒是大人放不开孩子的手,局限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

长江日报讯(记者覃宇红)10 月 1 日至 3 日,2020 海峡两岸写作国学训练营秋季营在汉商银座知音站台举行,此次活动是楚才竞赛委员会和中国台湾《联合报》携手主办的第六期训练营的第三次活动。此前,该营在武汉和深圳均推出过夏令营和冬令营,此次首推秋季营。活动得到了武汉市青少年宫 365 科学实验室大力支持。

10月1日,恰逢国庆和中秋佳节,训练营吸引了来自武昌实验寄宿小学、南湖第二小学和武汉澳洲国际学校等近10所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代表。

武汉澳洲国际学校五年级的杨思琪同学说,楚才名师的课堂生动活泼,思路开阔,能启发自己的创新思维,非常有意思;而中国台湾国学名师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在课堂上循循善诱,能激发学习中国古代经典名著及古人智慧的强烈兴趣。和杨思琪同学一样,来自武昌实验寄宿小学的吴明轩同学也爱上了别开生面的训练营课堂,他眼中的楚才系列综合素质课堂是灵动飞扬的,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让自己元气满满。

长江日报讯(记着周锟)10月5日,武汉汉南通用机场奔跑着一群萌萌哒的孩子,他们是来自楚才精英训练营的小营员,最小的6岁,最大的也才12岁。他们的航空梦将在这里启航。

这几天,孩子们在这里深入探索航空领域的方方面面,从轻型运动类小型飞机到运输直升机,从神秘机库到各类航空器,从模拟驾驶到真机实操飞上蓝天,无一不让孩子们兴奋称奇,跃跃欲试。

训练飞行员抗眩晕的三维太空环里,总能听到惊叫声,360度的全方位环形晃动带来的失重感和刺激感绝无仅有,孩子们坐在上面,感受着飞行员体能训练的严酷与坚韧。

模拟器驾驶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普及,效率最高的飞行员训练设备。在专业航空讲师的讲解后,孩子们终于有了上机操作的机会,他们个个睁大眼睛,紧盯屏幕,右手紧握操纵杆,左手指挥键盘,结合飞行理论知识,模拟仿真飞行。

降落伞阻力训练、“轻骑士”飞机制作与飞行、机库解密……丰富的飞行项目和航空知识,让孩子们双节假期丰富多彩。

本次活动的重头戏,莫过于与飞机的亲密接触——真机操作冲入云霄。一人一个教练一架飞机,学员乘上阿若拉固定翼轻型小飞机,戴上墨镜,系好安全带,按照教练指示操作,随着螺旋桨转动,孩子们的飞天梦得以实现。

“飞机比过山车还刺激,螺旋升天、俯冲……每一个动作我都感觉要被甩出机舱似的。降落的时候,我很紧张,但没想到,飞行员技术高超,降得很稳,下来的时候,我还想再坐一次,真是太好玩了。”铁四院学校五年级的王梓丞激动不已。

“坐在飞机上横跨田野与江河,还有微小的风从窗户的缝隙中吹进来,这种感觉你不亲身见证是体会不到的。”华中师大一附中美联实验学校八年级的杨礼骏感慨道。

生活在健康干净安全的武汉 孩子花样过国庆

六岁娃娃飞上蓝天

写作国学训练营元气满满

高中生体验“粒粒皆辛苦”

同学们深入试验田,听专家介绍水稻知识。

一人一个教练一架飞机,学员乘上阿若拉固定翼轻型小飞机飞上蓝天。 通讯员郝君 供图

长江日报讯(记者龚萍 通讯员刘增一)昨天白天,短暂的阴天让大家的心情舒畅不少,虽然时不时“掉下”几颗豆大的雨滴,相比之前大风大雨降温天气,天气整体趋势转好。

来自市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今天阴天转小雨,天气与昨天差不多,低温持平,高温比昨天会上升1℃。

尽管雨水变弱,我市的气温并没有 回 升 ,昨 天 早 晨 的 最 低 温 仅 有12.8℃ ,截 至 16 时 ,最 高 气 温 升 至15.7℃。

近期频受高空波动和中低层切变影响,我市仍将维持多阴雨天气。从今天开始,雨水将逐步减弱至停止,转为阴天直至多云,未来三天的天气将越来越好。

武汉市未来三天天气预报:10 月 6 日:阴天转小雨,偏北风 3

级,12℃~15℃;10 月 7 日:小雨转阴天,偏北风 2 到 3 级,12℃~19℃;10 月8 日:多云,偏北风 2 到 3 级,13℃~22℃。

长江日报讯(记者史伟)10 月 2 日上午,在小区内巡查了一圈后,社区民警许成林来到 87 岁的居民李老家,陪两位空巢老人聊天。这是许成林每周的“必修课”。

许成林是汉阳区公安分局鹦鹉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22 年的军旅生活炼就了他一身正气。参警 15 年来,许成林一直工作在社区警务室,主要工作就是在管辖的7个小区里“散步”,宣传各类法律知识,帮助化解邻里矛盾纠纷,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知心户籍”。许成林深有体会:社区民警的工作主要是与居民群众打交道,为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服务,做居民群众的“知心人”,才能真正得到理解和支持。

国庆长假期间,许成林每天都要到管辖的小区里转一转,察看有无安全隐患;到熟悉的居民家里坐一会儿,陪空巢老人们聊聊天,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需求。说起国庆长假,许成林说:“居民平安,就是我的快乐。”

疫情防控期间,许成林坚守警务室87天,每天步行2万余步,穿行在管辖的7个小区之间,转运救助病患80余人次。

“知心户籍”:

居民平安就是我的快乐

今起三天雨水逐步退场

天气预报

许成林在小区宣传预防电信诈骗。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编者按 8天的超长双节假期,武汉伢们在做什么?用辣椒、树叶、果蔬搞创作,用创意拼图表白祖国,走进田间地头体验“粒粒皆辛苦”,参加航空营圆蓝天飞行梦,学礼仪读经典上国学,野外训练求生本领……生活在健康、干净、安全的武汉,孩子们尽情享受着假期的快乐和放飞的幸福。

孩子挑战野外生存

长江日报讯(记者杨幸慈 通讯员李翠 瞿佩)国庆长假前,汉阳区钟家村小学新区分校以“秋天的硕果”为主题,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实践活动,请学生利用农作物、种子、果蔬、落叶等材料制作贴画。10月5日,该校的“人人通活动广场”里已收到了不少创意作品。

孩子们用绿豆、红豆、玉米制作出国旗和中国地图,用树叶和果皮制作出丰收的美景,用稚嫩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四(1)班李天洋同学用干辣椒、树叶和小米拼出一幅花好月圆图景。一(2)班赵芯怡同学用胡萝卜和树叶拼贴出象征着秋天的菊花,妈妈帮她记录:“这橘色,温暖,热情,炙热!祖国的花朵,少年强则国强,如太阳般耀眼!”还有学生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向日葵,诠释学校“朝向阳光,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

钟小新区分校校长黄芳介绍,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孩子们大胆地运用多彩的树叶、种子及各种材料拼贴出千姿百态、形状各异的作品,不仅提高了绘画、动手、动脑能力,还激发了爱祖国爱家乡爱劳动的美好情感。

创意拼图表白祖国师生冲进“艇马”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