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分析哲學觀點看教育隱喻—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

1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第六十二期 2012.09 6 從分析哲學觀點看教育隱喻—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從分析哲學觀點看教育隱喻—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一、前言 教育工作者時常面臨一些根本性問題,例如教育 的目的、教育的價值等,這些問題無法以科學量化的 方式,例如,跑統計或做實驗加以解答,也不容易在 短時間內看見其對教育活動的影響。但卻不可因此忽 略這些問題的重要性。為了探究這些問題,我們可以 藉諸「分析哲學」的做法,透過反覆思辨與批判,釐 清這些重要概念的核心意義所在,以期對教育思維與 實務做出貢獻。 二、教育分析哲學簡介 20世紀西方哲學思潮中的分析哲學,藉由對一些 重要概念在我們日常語言中的使用方式所做的解析, 來把握這些概念的意涵與核心所在,繼而在面對與這 些概念相關的問題時,提出個人立場並予以證立。它 是一種強調做哲學(doing philosophy)的哲學取向, 對於「教育哲學」這門學科方法論的建立貢獻卓著。 有別於傳統教育哲學,分析取向的教育哲學本諸其紮 實的方法論,為教育哲學奠定更穩固的學術地位。在 此取向下,透過對教育領域中重要概念(譬如,教育 、教學、課程等)的次元性分析,使得詞語表達的意 涵更清晰、明確,有助於減少誤解或誤用的情形。 三、分析哲學對教育實徵性研究(empirical studies)之貢獻 教育分析哲學家強調對語詞、概念之意義的分析 ,而教育實徵研究者則強調藉由實徵研究的方法(包 括質性與量化)來發展教育理論、解釋或解決教育問 題。論及兩者可能的合作模式,首先,可使用分析哲 學的方法,先對實徵研究者所提出的命題及其組成概 念進行分析,藉以掌握研究問題的清晰意涵,減少研 究者錯用或誤解語詞的可能性,繼而進行後續的實徵 性研究。其次,可藉由實徵性研究,分析不同背景的 個體對於特定教育詞語的用法或理解是否有所不同, 探討可能的影響因素與機制,這對於教育分析哲學家 探討概念意涵之演變的課題有所裨益。 舉例來說,就前者而言,當教育社會學家與教育 分析哲學家合作時,可以先請教育分析哲學家分析「 好/壞的教育」、「成功/失敗的教育」等詞彙可能 包含的面向與意義,協助教育社會學家能以較周全完 滿的方式來設計問卷或訪談題綱。再就後者而論,可 由教育社會學家選取不同社會背景(如階級、年齡、 城鄉、性別、國家、文化)的對象,詢問他們何謂「 好/壞的教育」、「成功/失敗的教育」,研究各種 背景下,成員所理解的教育圖像是否有所差異。 四、分析哲學對教育宣稱的剖析 愛爾蘭詩人葉慈(W. B. Yeats)曾說:「教育不 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從分析哲 學的觀點而論,這是對教育所做的「隱喻」(metaphor ),意在使用譬喻的方式(教育彷彿/好像⋯,但「 隱喻」以「是」、「即」取代常見的喻詞「彷彿」、 「好像」)強調「教師的教育觀點會影響教學作為」 。這個隱喻認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身為主動者,可以 選擇成為知識的「灌輸者」或「引導者」,前者視學 生為水桶,把知識當水流一般注入,注滿為止;後者 則把學生當火柴,教師引發學生的求知慾,就如同點 燃火柴般,使火柴能夠自行繼續燃燒。 再者,就該隱喻所欲傳達的教育意涵而言,屬於 一種評價性/規約的宣稱,論者認為教育「應該」( should)是引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內在動機),而非 只是強灌知識,或利用壓力來督促學生學習(外在動 機)而已。 五、對於教育隱喻的反思 前例顯示教育隱喻的力量與魅力,非但能使人輕 易地把握論者所欲傳達的觀念,而且往往令人印象深 刻、回味無窮。但若詳加探究,將會發現教育隱喻仍 有其缺失或可議處。首先,在教育過程中,學生並非 全然地被動,因此,即使教師選擇成為「灌輸者」或 「引導者」,學生也不見得就會依照老師的意圖,而 變成「水桶」或「火柴」。再者,人類學習知識的能 力並不像「水桶」或「火柴」一樣「填滿為止」、「 燒完輒止」。而且,對於知識的熱情也不一定需要旁 人有意的「點燃」,反而可能在偶然間,受到人、事 、物的觸發就興起了好奇心。 最後,筆者認為,此隱喻所提到的兩種態度似乎 不是全然對立的。其實教師應該而且可以同時身兼「 引導者」和「灌輸者」的角色。「好奇使人開始,壓 力使人完成」,學習過程並不一定是全然快樂的,有 時也會因為挫折而感到低落,興起放棄學習的念頭, 或者因為惰性而不思學習,此時便需要一些壓力或鼓 勵,使學生度過低潮期並持續前進,最終的成功經驗 會帶給學生成就感,成為持續下一階段學習的原動力 。因此,如果教師能同時利用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使學生樂在學習,又能有始有終,不是更能發揮教育 的功能嗎? 國立臺灣大學101學年度物理科楊凱評實習學生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Aug-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從分析哲學觀點看教育隱喻— 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 對於「教育哲學」這門學科方法論的建立貢獻卓著。 有別於傳統教育哲學,分析取向的教育哲學本諸其紮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第六十二期 2012.096

從分析哲學觀點看教育隱喻—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從分析哲學觀點看教育隱喻—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一、前言

教育工作者時常面臨一些根本性問題,例如教育

的目的、教育的價值等,這些問題無法以科學量化的

方式,例如,跑統計或做實驗加以解答,也不容易在

短時間內看見其對教育活動的影響。但卻不可因此忽

略這些問題的重要性。為了探究這些問題,我們可以

藉諸「分析哲學」的做法,透過反覆思辨與批判,釐

清這些重要概念的核心意義所在,以期對教育思維與

實務做出貢獻。

二、教育分析哲學簡介

20世紀西方哲學思潮中的分析哲學,藉由對一些

重要概念在我們日常語言中的使用方式所做的解析,

來把握這些概念的意涵與核心所在,繼而在面對與這

些概念相關的問題時,提出個人立場並予以證立。它

是一種強調做哲學(doing philosophy)的哲學取向,

對於「教育哲學」這門學科方法論的建立貢獻卓著。

有別於傳統教育哲學,分析取向的教育哲學本諸其紮

實的方法論,為教育哲學奠定更穩固的學術地位。在

此取向下,透過對教育領域中重要概念(譬如,教育

、教學、課程等)的次元性分析,使得詞語表達的意

涵更清晰、明確,有助於減少誤解或誤用的情形。

三、分析哲學對教育實徵性研究(empirical studies)之貢獻

教育分析哲學家強調對語詞、概念之意義的分析

,而教育實徵研究者則強調藉由實徵研究的方法(包

括質性與量化)來發展教育理論、解釋或解決教育問

題。論及兩者可能的合作模式,首先,可使用分析哲

學的方法,先對實徵研究者所提出的命題及其組成概

念進行分析,藉以掌握研究問題的清晰意涵,減少研

究者錯用或誤解語詞的可能性,繼而進行後續的實徵

性研究。其次,可藉由實徵性研究,分析不同背景的

個體對於特定教育詞語的用法或理解是否有所不同,

探討可能的影響因素與機制,這對於教育分析哲學家

探討概念意涵之演變的課題有所裨益。

舉例來說,就前者而言,當教育社會學家與教育

分析哲學家合作時,可以先請教育分析哲學家分析「

好/壞的教育」、「成功/失敗的教育」等詞彙可能

包含的面向與意義,協助教育社會學家能以較周全完

滿的方式來設計問卷或訪談題綱。再就後者而論,可

由教育社會學家選取不同社會背景(如階級、年齡、

城鄉、性別、國家、文化)的對象,詢問他們何謂「

好/壞的教育」、「成功/失敗的教育」,研究各種

背景下,成員所理解的教育圖像是否有所差異。

四、分析哲學對教育宣稱的剖析

愛爾蘭詩人葉慈(W. B. Yeats)曾說:「教育不

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從分析哲

學的觀點而論,這是對教育所做的「隱喻」(metaphor

),意在使用譬喻的方式(教育彷彿/好像⋯,但「

隱喻」以「是」、「即」取代常見的喻詞「彷彿」、

「好像」)強調「教師的教育觀點會影響教學作為」

。這個隱喻認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身為主動者,可以

選擇成為知識的「灌輸者」或「引導者」,前者視學

生為水桶,把知識當水流一般注入,注滿為止;後者

則把學生當火柴,教師引發學生的求知慾,就如同點

燃火柴般,使火柴能夠自行繼續燃燒。

再者,就該隱喻所欲傳達的教育意涵而言,屬於

一種評價性/規約的宣稱,論者認為教育「應該」(

should)是引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內在動機),而非

只是強灌知識,或利用壓力來督促學生學習(外在動

機)而已。

五、對於教育隱喻的反思

前例顯示教育隱喻的力量與魅力,非但能使人輕

易地把握論者所欲傳達的觀念,而且往往令人印象深

刻、回味無窮。但若詳加探究,將會發現教育隱喻仍

有其缺失或可議處。首先,在教育過程中,學生並非

全然地被動,因此,即使教師選擇成為「灌輸者」或

「引導者」,學生也不見得就會依照老師的意圖,而

變成「水桶」或「火柴」。再者,人類學習知識的能

力並不像「水桶」或「火柴」一樣「填滿為止」、「

燒完輒止」。而且,對於知識的熱情也不一定需要旁

人有意的「點燃」,反而可能在偶然間,受到人、事

、物的觸發就興起了好奇心。

最後,筆者認為,此隱喻所提到的兩種態度似乎

不是全然對立的。其實教師應該而且可以同時身兼「

引導者」和「灌輸者」的角色。「好奇使人開始,壓

力使人完成」,學習過程並不一定是全然快樂的,有

時也會因為挫折而感到低落,興起放棄學習的念頭,

或者因為惰性而不思學習,此時便需要一些壓力或鼓

勵,使學生度過低潮期並持續前進,最終的成功經驗

會帶給學生成就感,成為持續下一階段學習的原動力

。因此,如果教師能同時利用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使學生樂在學習,又能有始有終,不是更能發揮教育

的功能嗎?

國立臺灣大學101學年度物理科楊凱評實習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