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干预伦理yxllx.xjtu.edu.cn/__local/6/9c/fe/ffb499af3a3220247d604...教育学$医学$精神卫生学$社会学$人口学$社会工作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5
中国医学伦理学 !"# $%&%'% (#)*+,- "#)& . /012 / 3% 45 /012 . /6 卷第 1 78+5 /6985 1 网址与投稿! "-- :!! ;<++<5<=- >5% (>5) $ !专家笔谈! 编者按 自杀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敏感而又不能被忽视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 国际预防自杀协会主席布莱恩!米沙 拉指出*全世界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 ?100 # 大学生则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其自杀率是同龄人的 / ][ " 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预防大学生自杀$珍爱生命"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伦理学$ 心理学$ 教育学$医学$精神卫生学$社会学$人口学$社会工作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了促使自杀干预研究不断深入" 引起伦理学及心理学家$教育系统的管理工作者及社会各界对这一敏感问题的高度重视"预防及减少自杀"本刊 发表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范瑞平教授$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马强主任委员$教育部医学人文教学指 导委员会张金钟主任委员的笔谈"其结合1 大学生自杀与干预2 一书"从不同视角对自杀干预伦理进行诠释"以飨 读者# 自杀干预伦理 范瑞平*.直面大学生自杀问题 ..自杀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但近年来#自杀已经成 为全球精神卫生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是全球性的公 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1*E#16 自杀研究已经成为一门 学科#即自杀学' 系统的现代自杀研究# )/* 始于法国社会学家迪尔 凯姆' 迪尔凯姆将自杀定义为#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 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 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 他认为所谓的自杀就是指一个 人找不到再活下去的理由而采取的行动' 迪尔凯姆在 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精神层面把自杀分为四种 类型!!躁狂性自杀#"忧郁性自杀##强迫性自杀#$ 冲动性或不由自主的自杀' 他又从社会的视角将自杀 分为三种类型!!利己主义自杀#"利他主义自杀# # 反常的自杀' 二战以后#美国学者施耐德曼根据三个领域的研 究构建了其自杀学理论!一是自杀分布学$二是自杀行 为的理论考察$三是自杀的临床救治与防止及预防教 ' 1G26 #施耐德曼等人在洛杉矶创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国家资助的自杀预防中心" Sa! %' 1GB0 #- 国际 自杀预防协会." XHSa % 在奥地利维也纳成立#此后#两年举行一次国际自杀预防学术会议' 1G60 年第一 个关于自杀的专业学术刊物+ 危机," !M- A- A % 在荷兰 创刊' 此后- 国际死亡学和自杀协会." XHKS % 1GG/ 年在墨西哥成立' /00? G 10 #国际自杀预防协 会联合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做出了将每年的 G 10 定为- 预防自杀日. 的决定#以促使世界各国发展国家 一级的自杀预防策略#加强社区预防干预#明确各方在 自杀预防及干预中的责任#并将早期发现和治疗抑郁 症作为预防自杀的重要内容' 我国内地的自杀学研究起步较晚# 长期没有进行 自杀的统计学调查' /0 世纪 60 年代后#自杀研究才逐 渐增多' 1G6? B /? ]/2 #- 防止自杀问题研 讨会. 在南京召开#表明自杀研究已不再是禁区' 这次 会议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1G66 #+ 广东 电视周报, 编辑部成立了中国首家自杀防治中心((( - 培爱自杀防治中心.#志愿者用信函咨询方式进行公 益服务' 1GG/ 1/ #首届- 全国危机干预暨自杀预 防研讨会. 在南京召开' 此后#- 全国自杀干预研讨 . 基本上每两年召开一次#对推动我国自杀问题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 1GG[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 专业委员会成立' )?* 大学生自杀研究在 /0 世纪末才逐渐走入公众的 视野' 因此#有关研究较为分散# 理论成果缺乏' )[* 接引用国外的理论和经验居多#加之自杀事件的特殊 #使学者难以接触到自杀事件本身#所以有关研究局 限性也较大' 如较多采用社会学方法#进行人群研究$ ( 2 1 1 (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Jan-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中国医学伦理学

!"#$%&%'%(#)*+,-"#)&

.

/012 年 / 月

3%45/012

.

第 /6 卷第 1 期

78+5/6 9851

网址与投稿!

"--:!

!

;<++<5<=->5%(>5)$

!专家笔谈!

编者按'

自杀是一个世界范围内敏感而又不能被忽视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 国际预防自杀协会主席布莱恩!米沙

拉指出*全世界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 ?100 万# 大学生则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其自杀率是同龄人的 / ][ 倍"

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预防大学生自杀$珍爱生命"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伦理学$心理学$

教育学$医学$精神卫生学$社会学$人口学$社会工作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为了促使自杀干预研究不断深入"

引起伦理学及心理学家$教育系统的管理工作者及社会各界对这一敏感问题的高度重视"预防及减少自杀"本刊

发表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范瑞平教授$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马强主任委员$教育部医学人文教学指

导委员会张金钟主任委员的笔谈"其结合1大学生自杀与干预2一书"从不同视角对自杀干预伦理进行诠释"以飨

读者#

自杀干预伦理

范瑞平*.直面大学生自杀问题

..自杀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但近年来#自杀已经成

为全球精神卫生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是全球性的公

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1*E#16自杀研究已经成为一门

学科#即自杀学'

系统的现代自杀研究#

)/*始于法国社会学家迪尔

凯姆' 迪尔凯姆将自杀定义为#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

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

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 他认为所谓的自杀就是指一个

人找不到再活下去的理由而采取的行动' 迪尔凯姆在

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精神层面把自杀分为四种

类型!

!

躁狂性自杀#

"

忧郁性自杀#

#

强迫性自杀#

$

冲动性或不由自主的自杀' 他又从社会的视角将自杀

分为三种类型!

!

利己主义自杀#

"

利他主义自杀#

#

反常的自杀'

二战以后#美国学者施耐德曼根据三个领域的研

究构建了其自杀学理论!一是自杀分布学$二是自杀行

为的理论考察$三是自杀的临床救治与防止及预防教

育' 1G26 年#施耐德曼等人在洛杉矶创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国家资助的自杀预防中心"Sa!%' 1GB0 年#-国际

自杀预防协会."XHSa% 在奥地利维也纳成立#此后#每

两年举行一次国际自杀预防学术会议' 1G60 年第一

个关于自杀的专业学术刊物+危机, "!M-A-A%在荷兰

创刊' 此后-国际死亡学和自杀协会. "XHKS%于 1GG/

年在墨西哥成立' /00? 年 G 月 10 日#国际自杀预防协

会联合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做出了将每年的 G 月 10 日

定为-预防自杀日.的决定#以促使世界各国发展国家

一级的自杀预防策略#加强社区预防干预#明确各方在

自杀预防及干预中的责任#并将早期发现和治疗抑郁

症作为预防自杀的重要内容'

我国内地的自杀学研究起步较晚#长期没有进行

自杀的统计学调查' /0 世纪 60 年代后#自杀研究才逐

渐增多' 1G6? 年 B 月 /? 日]/2 日#-防止自杀问题研

讨会.在南京召开#表明自杀研究已不再是禁区' 这次

会议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1G66 年#+广东

电视周报,编辑部成立了中国首家自杀防治中心(((

-培爱自杀防治中心.#志愿者用信函咨询方式进行公

益服务' 1GG/ 年 1/ 月#首届-全国危机干预暨自杀预

防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此后#-全国自杀干预研讨

会.基本上每两年召开一次#对推动我国自杀问题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 1GG[ 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

专业委员会成立'

)?*

大学生自杀研究在 /0 世纪末才逐渐走入公众的

视野' 因此#有关研究较为分散#理论成果缺乏'

)[*直

接引用国外的理论和经验居多#加之自杀事件的特殊

性#使学者难以接触到自杀事件本身#所以有关研究局

限性也较大' 如较多采用社会学方法#进行人群研究$

(211(

网址与投稿!

"--:!

!

;<++<5<=->5%(>5)$

中国医学伦理学

!"#$%&%'%(#)*+,-"#)&

.

/012 年 / 月

3%45/012

.

第 /6 卷第 1 期

78+5/6 9851

多采用媒体调查报告#作为研究依据的材料等' 这有

悖于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教育效果与预期目的相距

较远' 目前尚未有一套具有系统性&针对性的指导纲

要#

)[*从而导致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系统的指导和科

学的发展规划#可参考的理论成果非常缺乏#思想政治

工作者基本上是凭借个人的工作和生活经验来开展生

命教育#主观性强#教育效果不明显'

)[*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王明旭&李小龙两位学者结合

近三十年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潜心钻研#

围绕大学生自杀这一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与社

会问题#撰写并出版了+大学生自杀与干预,一书#从

而促进了国内关于大学生自杀与干预全面&深入及系

统的研究' 加强-关爱生命.教育#有效预防大学生自

杀既是本书的写作初衷#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体现

了作者敢于直面社会敏感问题及难点问题的担当与责

任及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关心' 笔者印象深刻的是

/010 年王明旭教授在美国的+医学与哲学,杂志上发

表的+中国死囚犯器官捐献的儒家伦理反思,在国际

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该论文发表的同期#有两

篇论文是专门评论王明旭教授的这篇文章的#这种同

期进行评论的情况在该杂志的办刊历史上未有先例'

大学生自杀#一个都太多2 只有透彻研究大学生

自杀问题#才能有效避免或者减少大学生自杀' +大学

生自杀与干预,一书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观点#对大学生

自杀流行病学&自杀案例&自杀特点&自杀的诊断&自杀

预防及干预等#从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精神卫生学&

社会学&人口学&社会工作等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

阐释和分析#对预防或减少大学生自杀具有一定理论

价值和现实意义'

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具有独特性' 因此#该书介绍

了大学生自杀行为的特点#包括自杀行为特征&类型和

手段#以及大学生中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的高危群体'

引发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因素具有其特殊性#该书

从社会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对诱发大学生自杀行为的

原因作了深入分析' 重点从心理学方面总结了大学生

的心理特征和常见心理问题#对容易产生自杀行为的

人格特质作了探讨#对大学生培养良好心态具有一定

的启发意义'

精神障碍是自杀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大学生

中较为易发的精神障碍是人格障碍&抑郁症&精神

分裂症&物质滥用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书中用较大

篇幅对这些精神障碍的病因&引发自杀行为的机制

进行了探讨'

在所有精神障碍中#抑郁及抑郁症发病率最高#也

是导致自杀的最危险因素' 因此#该书在介绍抑郁症

的身心症状的基础上#从生物学角度#尤其是心理学角

度分析了抑郁症的病因#以及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心理

机制'

诊断鉴别一个人是否存在自杀倾向#以及自杀倾

向的程度#一直都是很困难的事情' 因为这里有许多

为人们所熟知并且卓有成效的治疗流程来针对各种不

同的自杀情况' 书中介绍对自杀意念进行评估的方

法#包括晤谈的技术&心理测量的方法和常用的量表#

十分实用'

对自杀行为进行干预是书中的重点' 在介绍心理

危机干预理论与技术的基础上#该书总结了对大学生

自杀行为进行干预的知识#包括如何消除人们对自杀

行为的种种偏见与误解#如何认识和识别大学生自杀

的危险信号#如何对大学生自杀倾向进行干预包括应

采取的技术和步骤#指导人们在大学生准备自杀时如

何通过沟通解救#自杀行为发生后如何就地抢救#如何

通过救助热线挽救有自杀倾向的大学生' 随着管理医

疗在 /0 世纪 60 年代的出现#治疗计划变得更加重要

了'

)2*根据美国学者的经验#书中总结了我国大学生自

杀行为干预的计划#对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具

体路径#意义重大'

进入 /1 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更加突

出' 在 /0/0 年的疾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

名第一' 因此#加强精神疾病的防治#预防心理和行为

问题"自杀%的发生#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和十分紧迫的

任务#

)B*为自杀高危人群和受此类问题困扰的人们提

供相应的服务已是当务之急#必须引起重视'

马.强*.大学生自杀干预的新探索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青年人#尤其是大

学生的-自杀.总量曲线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深入地

研究和讨论#客观地分析和寻找个中的原因#是寻找预

防和干预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年人自杀&降低自杀总

量和比率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我国的自杀率主要来自原卫生部主管的死因登记

(B11(

中国医学伦理学

!"#$%&%'%(#)*+,-"#)&

.

/012 年 / 月

3%45/012

.

第 /6 卷第 1 期

78+5/6 9851

网址与投稿!

"--:!

!

;<++<5<=->5%(>5)$

系统"样本约为总人口的 10D%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主管的疾病监测系统"样本约为总人口的 1D%'

/010 年 B 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精神病医院管理理

论与实践高级研讨会.上#原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从原卫生部设在全国的 1[B 个疾病监测点提供的数据

看#1GG1 年到 /002 年期间#农村男性的自杀率下降了

约三成#农村女性的自杀率更是下降了约四成#但是在

十几年间#城市男女的自杀率却逐年上升#其中男性在

最近几年尤其明显'

)E*专家认为#现代生活带给人们的

压力不断增大导致自杀的增加#与发达国家自杀率与

文化程度成正比的规律逐渐吻合'

/0 世纪中叶#居高不下的自杀率逐渐引起了部分

学者的高度关注#并开始了分析和研究#逐步形成了专

门的-自杀学.学科' 我国的大学生自杀研究起步较

晚#近年来才逐渐受到学界重视'

/0 世纪 G0 年代末#笔者曾经浏览过何兆雄教授所

著的+自杀与人生,#感悟颇深' 如今#品读王明旭&李

小龙编著的+大学生自杀与干预,一书#尤如亲诊自杀

者之脉动#亲耳聆听其心声#亲临远行者之环境' 在写

作过程中#该书作者于 /011 年 [ 月选取陕西省两所医

学院校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以班为单位#共调查 /01B 人#应用基本信息调查表&自

杀意念自评量表&自我控制量表&简易应对量表对资料进

行收集#发现医学生自杀意念率为B5ED#其中男生G50D#

女生 250D'

)1*B I11

回归文献发现#使用不同的自杀意念量表调查得

出的自杀意念率波动极大' 自杀意念率存在一定的波

动性是一种正常现象#毕竟不同地区文化风情&社会习

俗以及传统理念是存在差异的$使用不同的自杀意念

量表#不同的自杀意念鉴定标准等人为因素#也使得自

杀意念率大范围波动'

和其他人群一样#大学生自杀是极具个体性的

行为#自杀心理错综复杂#真伪难辨#个体差异性很

大' 目前的研究也比较分散#大多局限于社会学方

法的研究#缺乏针对大学生自杀做全面&系统和深

入的研究#尤其是缺乏全面指导大学开展预防和干

预自杀的可操作性的著作' 该书可为高校的心理

咨询中心及庞大的辅导员队伍提供理论支持和具

体的干预策略'

该书在目前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侧重

采用了医学和生物学研究方法' 较多介绍了国外自杀

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并采用国外先进技术开展研

究#如对自杀和自杀未遂者采用心理解剖的方法研究其

自杀心理#以及生理机制和社会机制' 不同于以往的案

例分析#多采用媒体记者的调查分析#作者对在工作中

处理过的自杀和自杀未遂者#深入到其生活的各个范

围#作医学&心理学及社会学方面的研究#分析更为真实

全面&细致科学#因而对了解自杀心理和影响因素更有

价值'

这是第一部系统研究大学生自杀行为的专著#有利

于今后高校教育者从生命伦理观的角度加强对学生的

教育#使其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不走向生命的极

端$

)6*有利于高校管理者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升到政策层面#从而将心理健康教

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G*同时#在日常工作&生活

中共同参与#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环境#提高大学生的心

理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预

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有效地挽救每一个可能失去

的生命'

张金钟*.大学生自杀干预研究的新视角

..自杀不仅是对个体身体和生命的损害#更严重的

是#它可能会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安全的一大隐患'

据世界卫生组织"Wcg%调查统计#/000 年全球约有

100 万人死于自杀#而企图自杀但没有成功的人是这

个数字的 10 ]/0 倍' 针对于此#/00? 年国际预防自杀

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将 G 月 10 日定为世界预防自杀

日#目的在于引起公众对自杀现象的关注#呼吁世界各

国政府&自杀预防协会&机构以及医务人员和志愿者加

入到预防自杀的活动中#提高公众的健康生命理念和

降低日渐增高的自杀率' 目前#青少年自杀现象更值

得社会关注' /00[ 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表公

告指出#全世界青少年自杀率日渐增高#应引起世界各

国政府的高度重视$/006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公告指

出#自杀是 12 ][[ 岁年龄段人群的三大主要死亡原因

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同时表示#自杀是一个导致过早死

亡的主要的&可预防的原因#有必要引起世界各国的重

视$各国政府应该制定国家预防自杀战略和策略框架#

地方&社区应落实政府策略和使相应研究成果得到

应用'

)1*? IE

我国平均每年约有 /65E 万人自杀#平均每天至少

(E11(

网址与投稿!

"--:!

!

;<++<5<=->5%(>5)$

中国医学伦理学

!"#$%&%'%(#)*+,-"#)&

.

/012 年 / 月

3%45/012

.

第 /6 卷第 1 期

78+5/6 9851

有 E20 人死于自杀#几乎占全世界自杀人数的 ?0D'

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研究资料显示#自杀在我国的

众多死亡原因中位列第五#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恶性

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 而在 12 ]?[ 岁的年

轻人群中#自杀更是首位死因#其中大学生的自杀现象

更是触目惊心' 仅 /00E 年 2 月北京相继有 2 名高校

学生跳楼自杀身亡#来自哈尔滨的数据表明在 ?G 个自

杀人员中有约三分之一为高校学生'

)10*相关研究表

明#大学生的自杀率高于同龄人#是同龄人的 /5[ 倍#

并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11*

国外的情况是#美国大学生自杀率比非大学生自

杀率高 [0D ]20D' 在英国#? 个大学生死亡中就有 1

个是自杀的'

)1/*在美国#自杀是导致 12 ]?0 岁年龄段

死亡的主要原因#1G61 ]1GG0 年间#美国 10 所高校大

学生的自杀率为 E52b10 万'

)1?*在日本#自杀是大学生

死亡的首位因素#尤其是名牌大学#如 1GE2 年东京大

学自杀率为 [Gb10 万#京都大学则高达 66b10 万#立教

大学 ??5?b10 万'

)1[*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大学生自杀现象不断增多'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估算#一例自杀死亡可使大约 B 个

人受到严重影响#一例自杀未遂者可使大约 / 个人受

到严重影响#自杀死亡给他人造成的心理伤害持续 10

年之久#自杀未遂将持续 B 个月'

因此#积极预防&有效防控大学生自杀的意义是显

而易见的' 王明旭&李小龙编著的+大学生自杀与干

预,一书#不仅对自杀的有关概念&流行病学&发展历

史&有关理论#以及自杀行为影响因素&自杀与文化的

关系&自杀的类型&心理过程&中国人自杀行为的特征

和危险因素作了系统梳理#而且针对大学生自杀行为

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

回答了怎样积极预防&有效干预大学生自杀的问题'

该书不仅对提高高校学生管理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具

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尤其是针对大学生自杀与干预的

研究具有理论创新的意义#是一本很有新意的受到学

界重视和好评的理论专著#其特点有三'

一是全方位的视野' 作者对自杀研究的概括是整

体的&系统的' 该书广泛收集了国际&国内有关自杀研

究的资料#梳理了自杀学研究中的理论&观点#避免了

片面性' 该书从一般的自杀现象入手#从家庭状况&宗

教信仰&道德规范&职业&文化水平&经济状况等诸多因

素揭示自杀的社会原因#通过心理学&生理学&病理学&

精神病学和社会学&行为科学等方法#探寻自杀现

象背后的一般规律' 该书重视个体自杀行为的偶

然性&散发性和特殊性#重视对自杀现象的个案研

究' 在自杀的研究中#个案研究是基础性工作' 但

是#该书更重视对自杀现象的必然性&复杂性的研

究' 因为#任何科学的研究都不能停留在个案的水

平#而要在若干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得出

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二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通过跨学科研究方法#

采用多种理论#对大学生自杀行为开展深入的理论分

析是该书的一个特点' 我国关于大学生自杀的研究起

步较晚#该书介绍了国外关于大学生自杀研究的理论

成果#特别借鉴了法国学者的研究视角' 以法国社会

学家迪尔凯姆为代表的社会学研究成为自杀学的主

流' 迪尔凯姆主张将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他

批判了从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建立了用社会事

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

关系#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

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

本书作者均为高校管理学或医学心理学学者#同

时又是学校处理学生危机事件的参与者' 他们的工作

面对事件本身#具备通过专业技术获取全面&详实和深

入的材料的可能性$他们的理论功底使他们能够清醒

地分析#全面而贴近本质' 作者采用心理解剖的方法#

对其相关人员作深度访谈#还原其人生轨迹#分析其个

性特征与危机事件的关联#倒推干预策略#对有关理论

研究和自杀干预具有启发意义'

三是提出了防控自杀的原则&策略' 研究大学生

自杀问题的目的在于有效防控自杀' 该书具有很好的

应用价值' 它不仅为研究自杀的学者拓宽了理论视野

和大量的数据&资料#而且为相关的管理人员提供了操

作性强的方法' 比如自杀的社会学研究#可以寻找到

自杀行为的社会影响因素#对于规范社会秩序&完善社

会保障机制#有一定价值'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逐渐成

熟#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往往缺

乏解决问题&应对困境的能力和相应的认知技能#提高

他们对急性&负性生活事件的应对处理技巧&能力及其

生活质量是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关键措施'

+大学生自杀与干预,一书既可以帮助学者开阔

视野#拓展研究思路#促进有关部门合理制定制度和政

策#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深化人们对大学生自

杀的认识#推动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形成合

力#提升大学生善待自我&热爱生命的意识#促进大学

生心理健康#减少自杀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鲁5社会医学&''5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00[*1G2 I1GB5 #下转第 1/[ 页$

(611(

网址与投稿!

"--:!

!

;<++<5<=->5%(>5)$

中国医学伦理学

!"#$%&%'%(#)*+,-"#)&

.

/012 年 / 月

3%45/012

.

第 /6 卷第 1 期

78+5/6 9851

点解答等栏目#开设院长信箱&监督信箱&举报信箱和

设立留言板等#接受公众建言献策和情况反映#做好释

疑解惑工作'

?52.实事求是"主动推介网站

对医院网站的推广认识不足是大多数医院的通

病#既要认真地建设网站#更要全方面地包装和

推广'

)E*

做好医院网站推介工作的前提是实事求是#这体

现了医院网站对患者的尊重和信赖'

!

通过登录各大

搜索引擎&与其它网站友情链接来扩大影响$

"

通过信

笺&名片&宣传册&展板等载体进行宣传#使更多的群众

关注网站$

#

开展网上调查&网上评议等工作#征集群

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分析汇总#为提高网站道德水准提

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宋祥德"杜天翼"沈大伟"等5? 省市公立医院网

站建设状况分析&P'5中华医院管理杂志"/01?"

/G([)*?10 I?1[5

&/'.任璐5我国健康类网站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P'5现代商贸工业"/011"(1E)*/EG I/615

&?'.孙宏伟5高等医学院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实践与

探索&P'5中国医学伦理学"/01?"/B ( 1 )*GE

IGG5

&['.杜文霞"朱东屏"陈贞春5军队医院网站建设与

应用&P'5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00B"1? (E)*

B0E IB065

&2'.王向东5基于中国 20 佳医院的网站医院文化调

查报告&P'5中国医院"/01/"1B(E)*[0 I[/5

&B'.王倩飞"田永晓"宋国建5医院网站建设现状调

查及分析&P'5医学信息学杂志"/011"?/(B)*/B

I/65

&E'.赵立春"梁一平"梁健5医院网站设计和推广策

略研究&P'5医学信息学杂志"/01/"?? (?)*/6

I?05

!收稿日期./01[ I0E I/B"

!修回日期./01[ I0G I/0"

+编..辑.李恩昌

''''''''''''''''''''''''''''''''''''''''''''''

,

#上接第 116 页$

&/'.王明旭"李小龙5大学生自杀与干预&''5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01/5

&?'.费立鹏5中国的自杀现状及未来的工作方向

&P'5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00[" /2 ( [ )* /EE

I/EG5

&['.苏忠钊5从大学生自杀现象探析高校生命意识

教育&P'5集美大学学报"/01?"1/(/)*?2 I?65

&2'.P*)̀ d+8--"H@-">@,5P8$L&C*"P@5自杀与凶杀的

危险性评估及预防治疗指导计划&''5周亮"陈

继萍"罗丹"译5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002*/5

&B'.殷大奎5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P'5中国心理卫生志"/000" 1[(1)* [ I25

&E'.肖波5卫生部最新数据显示*城市男性自杀率逐

年上升&9'5新闻晚报"/010 I0B I/2 (H/ I

0G)5

&6'.金伟琼"陈庆健5从生命伦理学视角加强高校学

生社区自杀预防与干预&P'5中国医学伦理学"

/01/"/2(B)*6// I6/?5

&G'.郝雁"刘晓瑞"高小雁5大学生自杀的病因学及

预防对策&P'5中国医学伦理学"/01?"/B (?)*

?G/ I?G?5

&10' 戴景平5从自杀现象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必要

性&P'5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01["?0

(1)*/6 I?05

&11' 翟书涛5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5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GGE*1G[5

&1/' 郭黎岩"土冰5大学生自杀心理与行为及预防对

策的研究&P'5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00B"1[

(?)*/B[ I/B65

&1?' S#+Q%@C*$ ''" '%;%@a'" S+8*$%3" %-*+5K"%

4#L-%$ &->(%$-&>#)#(%&->(;* *10N;%*@&->(;8M

&>#)#(%&8$ '#(V%&-%@$ >$#Q%@&#-;)*C:>&%&&P'5

S>#)#(%_#M%K"@%*-e%"*Q%" 1GGE" /E ( ? )* /62

I?0?5

&1[' 樊富珉5日本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学生自杀预防

&!'5bb全国首届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学术会议

论文"1GG/5

!收稿日期./01[ I1/ I/6"

!修回日期./012 I01 I/2"

+编..辑.李丹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