뫻ꝊꙨꅅꗋꡆ륰ꝑ靽楣瑯爠噡獡r敬礩莥麕9꙾ꇐ趫麕꙾...

16
55 維克多‧瓦沙雷利(Victor Vasar ely) 1929 年-1992 年 藝術作品之造形應用研究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Shape of Victor Vasarely’s Artifacts, 1929-1992 Sue-Ya Huang* Tao-Chi Yu** (Optical Art) (Victor Vasarely) 1929 1992 720 / / / 1929 1992 1966 1970 1971 1975 Abstract The study is an advanced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hape applied on the artifacts of Victor Vasarely, one of the progenitors of Optical Art. The study analyzed 720 artifacts of Victor Vasarely from year 1929 to 1992 by the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and Expert method. The analysis and statistic are proceeding based on five portions: Construct of Shape, Shape Element, Visual Perception, Principles of form and Principles of Composition. The analysis is generalized to a result that the trend of the application of shape applied on the artifacts of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May-2020

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55

維克多‧瓦沙雷利(Victor Vasarely) 1929年-1992年

藝術作品之造形應用研究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Shape of Victor Vasarely’s Artifacts, 1929-1992

黃琡雅* 郁道琦**

Sue-Ya Huang* Tao-Chi Yu**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助理教授

**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 研究生

摘要

本研究針對歐普藝術(Optical Art)先驅維克多‧瓦沙雷利(Victor Vasarely) 1929 年至

1992 年共 720 件的藝術作品中有關造形應用情況之研究。採專家法與集群分析法,依

下列五大部份進行分析統計。研究結果可歸納出瓦沙雷利作品各年代造形應用之趨向

為: 一、構成形態:依使用次數多寡之排序依序為:抽象、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具象。 二、造形要素:依使用次數多寡之排序依序為:複合組合(點、直線、曲線、面、體)、

單一組合(點、直線、曲線、面、體)。 三、視覺效果感知:依使用次數多寡之排序依序為:空間感/質感、立體感、量感、速

度感、透明感。 四、美的形式原理:依使用次數多寡之排序依序為:比例/秩序、平衡、調和/統一、

反覆、律動、對比、單純、對稱、漸變。 五、構圖原理:依使用次數多寡之排序依序為:分割、比例、透視、數列與級數、變

形、連接、擴散、集中、繁殖、分離、疊紋、重疊。 綜合上述歸納結果可知維克多‧瓦沙雷利 1929 年至 1992 年之畫作,在各年代中,

抽象、複合組合、空間感與質感、比例與秩序、分割原理等項目,呈現出造形應用次

數最多之趨勢。同時均以 1966 年至 1970 年期間出現頻率最為顯著,而 1971 年至 1975年期間則次之。

關鍵詞:歐普藝術、造形、維克多‧瓦沙雷利、專家法、集群分析法

Abstract The study is an advanced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hape applied on the artifacts

of Victor Vasarely, one of the progenitors of Optical Art. The study analyzed 720 artifacts of Victor Vasarely from year 1929 to 1992 by the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and Expert method. The analysis and statistic are proceeding based on five portions: Construct of Shape, Shape Element, Visual Perception, Principles of form and Principles of Composition. The analysis is generalized to a result that the trend of the application of shape applied on the artifacts of

維克多‧瓦沙雷利(Victor Vasarely) 1929年-1992年

Victor Vasarely for different years is as below: 1. Construct of Shape – list by the frequency of using:

Abstract、between Abstract and Concrete、Concrete. 2. Shape Element – list by the frequency of using:

Compound Combination(Point、Line、Curve、Plane、Solid)、Single Combination(Point、Line、Curve、Plane、Solid).

3. Visual Perception –list by the frequency of using: Space、Texture、3 Dimension、Volume、Speed、Transparent.

4. Principles of form – list by the frequency of using: Proportion、Order、Balance、Harmony、Unity、Repetition、Rhythm、Contrast、Simplicity、Symmetry、Gradation.

5. Principles of Composition – list by the frequency of using: Division、Proportion、Perspective、Series and Progression、Deformation、Connect、Spread、Centrality、Reproduce、Separate、Moire effect、Overlap.

To generalize the analysis result listed above. We can get a trend from the 720 artifacts of Victor Vasarely since year 1929 to 1992. The items of Abstract, Compound Combination, Space、Texture, Proportion、Order, and Division are applied most frequent in the trend of the application of shape. Besides, these items get the most application frequency of shape during year 1966 to 1970 and the second application frequency of shape during year 1971 to 1975.

Keyword:Optical Art, shape, Victor Vasarely, Expert method,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一、 前言

1. 研究動機

維克多‧瓦沙雷利(Victor Vasarely)是歐普藝

術(Optical Art)先驅之一,有歐普藝術之父之稱。

其藝術作品之造形應用不但承襲包浩斯(Bauhaus)教育理念,並對蒙德里安(Mondrian)與康丁斯基

(Kandinsky)的作品深入研究,其獨特觀察造形之

特質,與巧妙運用,創造出另一種視覺感知,為

歐普藝術奠定重要基礎,影響之後歐普藝術創作

的藝術家。瓦沙雷利在造形與科際整合中如數學

的運用得到了相乘效果,基於數學的計算,全盤

機械化[3]。展顯表現層面的深度,刺激衝擊人們

的視覺,使視覺產生種種的錯視或動的視覺感知

效果,單獨形成獨特之風格,讓觀賞者有參與其

中之感受。瓦沙雷利在幾何抽象 (geometrical abstraction) 、星球民間傳說宇宙觀 (Planetary Folklore)、完形理論(Gestalt theory)、二維平面

(two-dimensional surface)、可塑性造形動態的統一

(Plastic Unity)、錯視(optical illusion)等理論,重新

詮釋造形在藝術中真正價值。 本研究探討維克多‧瓦沙雷利 1929 年-1992

年藝術作品之造形應用,研究項目就構成形態、

造形要素、視覺效果感知、美的形式原理、構圖

原理等造形理論經分類統計,歸納出維克多‧瓦

沙雷利各年代創作之藝術作品的造形使用趨向,

以作為各相關領域研究之參考。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以下列五項造形理論為主要分析依

據,探討瓦沙雷利造形應用情況:(1) 構成形態(抽象、具象、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2) 造形要素(單一點組合、單一直線組合、單一曲線組合、單一

面組合、單一體組合、複合點組合、複合直線組

合、複合曲線組合、複合面組合、複合體組合)。 (3) 視覺效果感知(立體感、空間感、透明感、質

感、量感、速度感)。(4) 美的形式原理(反覆、漸

變、律 動、比例、對比、平衡、調和、對稱、單純、

秩序、統一)。(5) 構圖原理(離心構成部分:重疊、

集中、連接、分離、擴散、繁殖;向心構成部分:

分割、數列與級數原理、比例;其他部分:變形、

透視、疊紋)。 3. 研究限制

本研究主要針對造形因素作深入探討。而色

彩因素則不列入本研究討論範圍內。

二、 文獻探討

1. 造形相關理論 (1) 構成形態 造形一詞,見於德文 Gestaltung,意義是完形

(完全形態),物體造形除視覺可察覺的形象外,尚

涵蓋知覺所能領悟的範疇在內;一個形態具有統

一的整體感,凡透過視覺方式所表達的可視、可

觸等知覺成形活動,皆稱「造形」。 丘永福(1990)認為,「造形」包羅人類有形的

部分,是心物合一的活動,不論平面、立體、抽

象、具象等活動皆稱造形。造形係存在具體形態

裡,包括過程、行為等一種有意志的創造形態。

林崇宏(2002)認為,抽象是以符號、圖案或色彩等

元素,所組成的樣式不具實體的人、物形式,需

靠解讀或思考上的判斷才能了解構圖的意義;具

象則是具體描素人、物的事實現象為構圖元素,

使該視覺現象的整體效果完全存在於形體的感

受,觀看者並不需使用思考上的判斷,就可明瞭

圖像的表達。抽象的構圖元素,只要是有形式出

現,就可成為抽象的條件。具象形式在平面視覺

圖案中的出現常為最高,主要原因是不用花太多

思考力就可完成圖形,且具象形式的表達較抽象

形式為明確、生動。夏勳(1979)、大智浩著王秀雄

譯(1984)、翁英惠(1984)、丘永福(1990)、林品章

(1990)、林書堯(1991)、林崇宏(1991)、黃才郎主

編(2002)、羅夫‧梅耶著(2002)等人對抽象、具象、

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等名詞之論述可參見表 1。表

2 為相關文獻中有關維克多‧瓦沙雷利作品運用

「構成形態」所創作的作品。

表 1. 各著作者對於抽象、具象、介於抽象與具象等名詞釋義的相關文獻一覽表 著者 出版日期 書名 抽象、具象、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主要內容 頁數 出版商

夏勳著 1979 設計的 基礎練習

從形態的類別看:分「理念的形態」和「現實的形態」兩方面。「理念的形態」它並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經由人的理念所思考出來的,叫做純粹的形態

或抽象的形態;「現實的形態」,是自然中實際存在的形態,在人們的視覺、觸覺以及知覺的經驗體系內,它是可以直接察覺到的,叫做具象的形態。就抽

象的形態與具象的形態而言:抽象的形態包括有「幾何學的抽象形」、「有機的抽象形」和「偶然的拙象形」;而具象的形態,則包括了自然形與人為形兩

方面一切具體而真實的形態。

頁22-23世界文物

出版社

大智浩著

王秀雄譯 1984 美術設計

的基礎

抽象:抽出共同之性質以及精神。對視覺藝術的表現而言,指不再根據具體的自然形象,而以具象毫無關係的線、形、色,依據表現目的直接構成出來。 具象:具象與具體是同意語。實在性之表現謂之。以寫實為主體之表現,根據吾人之視覺經驗,把它再現於畫面上。 抽象美術的新的繪畫特性,就設計界的觀點來看,從具象的表現轉移到抽象的表現,是完全順應這二十世紀機械化時代的精神,是人類內部精神所必然變

化的結果。

頁 24、307

大陸書店

翁英惠著 1984 造形原理 平面與立體、靜態與動態、抽象與具象等活動皆稱造形。廣義的形態包含事物所謂的外形、形狀、形式、樣式、現象、模樣、輪廓、狀態、情況、方式、

儀式、作法、態度、形象等單元性或多元性的具象或抽象之視覺效應。 頁 2、30、 正文書局

丘永福著 1990 造形原理

人為造形分為,1.具象造形:即具有客觀意義的形象,以模仿客觀事物為出發點,使人能夠判別它的實質意義的造形,稱之「現實造形」,分為「寫實的

造形」「變形的造形」兩種基本造形。 2.抽象造形:是不具客觀意義的形象,純粹以幾何觀念運用基本線形而構成的形體,或是把現實造形逐一變形並昇華至非具象的程度,而無法判別它的本

來面目或說明它的原始意義的形象,都可謂之,稱之為「觀念造形」或「純粹造形」,分為「知性的造形」「感性的造形」兩種基本造形。

頁 9-10藝風堂 出版社

林品章著 1990 造形原理 「造形」除了是靜態的一種形體之外,亦可當作動態之「創造形體」的一種行為與動作。與「造形」相似的英文有 Form、Shape、plastic 等等。造形藝術

上,有所謂「抽象造形」、「具象造形」、「幾何學造形」等分別。以「具象」與「非具象」來說明自然形態的繪畫與非自然形態的繪畫之區別。 頁 8、23、138

全華科技

圖書

林品章著 1990 最新平面

設計基礎 模仿自然物有關的造形稱之具象的造形,反之變為非具象的造形,而最具代表性的非具象的造形,便是幾何學造形。非具象的表現,主要以幾何學造形構

成為主,20 世紀以後成為藝術創作中之一項重要的表現。 頁 45 星狐 出版社

林書堯著 1991 基本 造形學

在純造形藝術上形的意義有具象和抽象之分。抽象(Abstraction)要素是現代造形的重要特徵。造形的本能有兩個傾向,一個是想把對象的客觀性,做合理

的掌握的一種寫實的本能。另一個就是離開了自然形象的抽象衝動。普通論抽象表現有下列幾種式樣:1.把自然現象單純化的造形法。2.從實際對象出發,

變形變化重組合的造形。3.機能主義講究合理性的純幾何性的構成造形。4.意象的自動表現與行動造形。

131、514

三民書局

林崇宏著 1991 造形基礎

1.造形涵蓋自然造形與人工造形,具象造形與抽象造形。人工造形分(1)具象造形:所造出的形,具有實質的意義,而不是盲目的模仿自然形態,其最終目

的是在描述事物的真實狀況。(2)抽象造形:所造出的形可能具有某種意義,它是不具客觀意義的形象,純粹以創作者的主觀意識,運用基本形的要素所構

成的形體,或把現實造形逐一變形並昇華至非具象的程度,導致無法判別它本來的面目及原始意義的形象。抽象造形是一種具有「新的美感」的造形,它

的條件來自於比例、秩序、律動或調和的美的形式原則,也來自創作者的思想與觀念,屬於感覺和情緒的創意表現,因而抽象造形有其內在美。 2.人為形態中的「具象形態」具客觀意義形象,使人能夠直覺辨識其本來現實意義的象徵。具象形態區分為「寫實形態」和「變形形態」,寫實形態是描

述客觀事物之真實面貌,變形形態是應用誇張省略的手法,表現客觀事物在主觀感覺中的特殊表象。「抽象形態」是不具有客觀意義的形象,不論是以純

粹幾何觀念運用基本的線形、面形或塊形構成,抑或是將現實形態逐漸變形,使人無法辨識其本來面目,而需要用思考去推敲其所代表的真正含義。

頁24-31 藝風堂 出版社

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黃才郎 主編 2002

西洋美術

辭典

抽象藝術其一是將自然的外貌約減為簡單的形象,可分為成兩種傾向 :(1)消除事物的殊相和偶然變貌,捕捉其最根本或類屬的形象。(2)另一種從自然景

色和客體而來的抽象模式,是以個別的和特殊的事物為對象,創作形與色的獨立構成,有自主的美感呈現。其二是指不以自然形貌為基礎的藝術構成。 不論變形或形式化 ,都是一種抽象,但是抽象藝術卻不一定要經過形式化或變形。二十世紀抽象藝術的第二種層面 ,是非具象 (或非物象)的構成,它的

美感對象並不從自然外貌中抽取,而是將非具象的形狀或圖式構築而成。雖然這種模式有「抽象」或「純粹抽象」之名。但事實上,它並末涉及由形貌抽

取形象的過程,僅是指它的構築方式。

頁18-19 雄獅圖書

公司

羅夫‧梅

耶著 2002 藝術名詞

與 技法辭典

抽象藝術,指任何將現實自然物象的描寫予以簡化,或完全抽離的藝術。此種藝術的美感成分表現在形狀、線條和色彩的形式組合或結構上。抽象藝術的

主題有時仍為現實事物,只不過將其風格化、模糊化、重複疊蓋,或者分解成基本形式,使其無法辨認。用上述將實物局部分解變形,稱之為半抽象

(Semiabstract)藝術;如果畫作上現實事物的形象完全喪失時,則稱之為非表象(nonrepresentational)藝術或非具象(nonobjective)藝術。 頁 5

貓頭鷹 出版社

(本研究整理)

表 2. 維克多‧瓦沙雷利運用構成形態所創作的作品 非具象造形做為表現的形式

幾何學主義之抽象繪畫裏講究豐

富之色彩效果,加上心理表現或

幻想等

幾何學主義之抽象繪畫裏講究豐

富之色彩效果,加上心理表現或

幻想等

林品章著、1990、最新平面設計

基礎、台北、星狐出版社、p. 47 大智浩著、王秀雄譯、1984、美

術設計的基礎、台北、大陸書店、

pp1-3

大智浩著、王秀雄譯、1984、美

術設計的基礎、台北、大陸書店、

pp1-3 (本研究整理) (2) 造形要素

以下就點、直線、曲線、面、體之單一組合與

複合組情形作概略敘述。康丁斯基(Kandinsky)曾說:「在抽象或想像中,點是完美的小,完美的圓。

它是完美的小圓圈。其邊界就是它的大小」。大智

浩(Hiroshi Ohchi,1984)提及:「點」在幾何學上,

只有位置,不具有大小的面積,是無次元要素。具

有空間位置的視覺單位,並沒有上下左右之連接性

與指向性。其次,「點」與「形」之區別並無具體

尺度,而是從點有關係的其他要素或與背景條件的

相對性比較下,才能決定出「點」之性質。點集合

在一起時,其集合狀態,有時可看成線或面。由點

線或網紋所造出來的形,其造形單位雖然是個個

點,卻失去點之性質,具有線與形之視覺效果。點

之基本特徵,無關乎形而關係到大小的問題而已。

在一空間上,有兩個同大的點各自具有其位置時,

點與點間就產生心理緊張或張力(Tension)。點與點

的關係有點之間隔、點相互間之張力及點之集團

化。點成為集合體時,會造成單獨之點所沒有之特

殊感覺。另有論述也曾說「線」是點的軌跡,指具

有點開始移動的位置到它終止的位置這段距離。

「線」具有長度,為一次元要素。「線」可分為具

有明確方向性的直線,與不具有一定方向的曲線兩

種。直線與空間之關係有分離、區分、分割等性質。

直線增加其寬度就帶來線構成之變化;使用斜方向

之線,具有空間感與深度感;若改變成灰色調子的

面積,又直線間之距離有累近似地漸增或漸減時,

就產生明暗之漸移現象。線之相關文獻見表 3。

表 3. 線的類別、線的造形特性、線的視覺心理相關文獻一覽表 著者 日期 書名 造形特性 視覺心理 頁數 出版商

楊清田著 1991 構成

(一)

直線造形特性:●粗直線:強力、鈍重、粗笨、近的。●細直線:纖細、敏銳、神經質、延伸。 ●楔形線:尖銳、頑固、前導性。●凸直線:圓潤、堅韌、收縮。●凹直線:堅硬、擴散。 ●纜形線:圓潤、連續、前進。●鋸齒線:不安定、焦慮。●雙直線:平行、堅固、延續。 曲線造形特性:●圓圈線:張力、圓滿、循環。●橢圓線:豐富、圓潤、高貴、柔軟。 ●拋物線:簡要、華麗、柔軟。●迴轉線:優雅、魅力、迂迴、高貴。●渦形線:壯麗、不明瞭、渾然。 ●波浪線:豐富、前進、反復。●不規則曲線:無法描述。

P.71 三民書局

丘永福著 1990 造形原

理 直線造形特性:●粗直線:剛強、穩健、遲緩。●細直線:銳利、敏感、快速。●鋸齒線:焦躁不安。 曲線造形特性:●幾何曲線:明確、規律。●自然曲線:柔娩中附有變化、優雅。

直線:單純、明確、剛硬、理智、男性化 曲線:優雅、圓滑、柔軟、抒情、女性化 pp.8-9 藝風堂

朝 倉 直 巳

著,呂清夫

譯 1984

藝術‧設

計的平

構成

●粗線:有力、前近感。●細線:銳利、纖細、神經質、速度感、後退感。●折線:凹凸感。 P.58 北星圖書

大 浩 智

著,王秀雄

譯 1984 美術設

計的基

直線造形特性:●粗直線:力強、鈍重、粗笨。●細直線:神經質、敏銳、尖銳。●鋸齒直線:不安定、焦慮。

曲線造形特性:●幾何曲線(圓、橢圓、拋物線):明確、明瞭、高貴、易於理解。 ●自由曲線(C、S 曲線、渦線):複雜、富變化、華麗、柔軟、優雅、魅力、高貴、壯麗、不明確、

渾然。

直線:硬直、明確、強性、明晰、單純、頑固、

直接、男性性格 曲線:優雅、柔軟、高貴、速度變化、運動感、

年輕活潑感、女性

pp. 48-94 大陸書店

(本研究整理)

朝倉直巳(1999)曾道:「形」分為點、線、面、

體。點移動成線,線移動成面,線移動成立體。

「面」,有平面與曲面分別。面的主要特色是範圍,

即邊際性格。單純的形較能感覺出塊體(mass)的力

量及量感的充實性(volume)。「面形」可用各種方

法來表現立體感,讓人有韻律、動態或透明之感;

「體」,立體形態的二次元空間表現,可以利用透

視圖、正投影圖法、等測圖、斜投影圖等方式表現。

對立體形態而言,深度的表示是很重要。立體形,

在二次元的形來說,其輪廓具有重要的意義。表 4為相關文獻中有關維克多‧瓦沙雷利作品運用「造

形要素」所創作的作品。 表 4. 維克多‧瓦沙雷利運用造形要素所創作的作品

點與面構成的作品 點與面構成的作品 由線構成的面形效果

丘永福著、1990、造形原理、台

北、藝風堂出版社、pp.154 丘永福著、1990、造形原理、台

北、藝風堂出版社、pp.154 丘永福著、1990、造形原理、台

北、藝風堂出版社、pp.140

立方體疊置構成的作品 點的疏密和大小配置構成的面有

光影變化的效果 以波紋線表現立體感的構成作品

丘永福著、1990、造形原理、台

北、藝風堂出版社、pp.145 丘永福著、1990、造形原理、台

北、藝風堂出版社、pp.137 丘永福著、1990、造形原理、台

北、藝風堂出版社、pp.131 (本研究整理) (3) 視覺效果感知

關於視覺效果感知根據文獻可歸納為「立體

感」、「空間感」、「透明感」、「質感」、「量感」、「速

度感」等項。林品章(1996)認為,對於一件二次元

的作品,除了美的形式可給予我們客觀的評價之

外,如果畫面上又具有某些特殊的視覺效果時,也

能引起觀賞者的注意力,產生特殊的視覺與心理的

感受,能增加作品的深度感。視覺效果,並非指繪

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畫上對於自然再現或是寫實的技巧所產生的幻

覺,也就是說不需要觀賞者在他的腦海中去組織以

前的視覺經驗。純粹以幾何圖形或色彩,做一些抽

象的構成來刺激視覺,造成特殊的幻覺及視覺效

果。相關文獻歸納於表 5。表 6 為相關文獻中有關

維克多‧瓦沙雷利作品運用「視覺效果感知」所創

作的作品。

表 5. 視覺效果感知相關文獻內涵一覽表

視覺效果感知 相關文獻內涵

「立體感」 具長度、寬度、高度的形態。立體是實際上占有空間的實體,利用各種技法表現立體形態於平面的畫面上時,稱立體感。運用點的大小、點與點之間疏密關係產生立體感;或斜線、水

平線、垂直線之透視效果;或平行線的粗細、間隔變化產生凸狀的立體效果;或以線的中途曲折表現凹凸感;或在線的粗細及間隔運用上配合漸增的方法可造成圓柱的立體效果。利用

面的規則與不規則配合明度的漸層變化能產生圓柱或球面的立體效果。

「空間感」 即是繪畫上的幻影空間,亦即在平面上表現的空間深度效果。空間感和立體感具有某些共通的性質。空間感以多數的個體來表現畫面的深度及空曠的效果,將造形要素點、線、面之各

要素,產生前後的距離關係,即造成空間感,如重疊、透視、放射狀、漩渦狀等均為表現空間感的形式之一。

「透明感」 具有透明性的物體,必須互相或和另一種物體重疊時,才能顯其透明性,換言之,透明性須以透明物背後的物體來襯托。透明感的產生必須具備二個前後重疊的構成要素。在造形上,

細密的線條組合或網點,是表現透明感最容易利用的圖形之一;錯開的造形技法,也具有表現透明感的功能。透明感的表現,從前後關係上,一是構成要素相互間緊緊相貼,沒有間隔

的存在;二是構成要素之間具有間隔存在。在透明的感覺上,有完全透明和半透明等兩種不同的視覺效果。

「質感」 即材質感。在造形上,指視覺上對物體表面之感覺的感受,這感受往往與過去的經驗具有聯想作用,依感覺程度上的不同,產生愉快或不愉快等心理反應,也就是形成美與不美的感受。

「量感」 指對象的大小、物體的厚度等,是實際上占有三次元的空間,並具有體積之要素者,亦是視覺上的感受。量感,並不特別強調其立體之具體效果,而在於表現圓厚、粗大等效果,另在

表面粗糙或其他各種不同之質感效果,雖是平面,但也能感覺出量感。

「速度感」 平面構成中,於二次元限定下,利用點、線、面表現四次元效果,只求畫面動感並不特別強調四次元的實際效果。利用構圖本身特性及構成方法表現的運動感,會有程度上的不同,當

運動感覺達到某種程度時,會使我們感受到速度的狀態,稱速度感。當運動的方向和構圖本身的方向一致時,亦可產生速度感,如平行線方向和箭頭的方向一致時,具有速度感知效果。

(本研究整理)

表 6. 維克多‧瓦沙雷利運用視覺效果感知所創作的作品 立體感表現加上矛盾反轉效果 立體的錯覺效果 由線構成的面形效果 2 次元平面表現出三度空間效果 紋理交織產生凹凸的錯視現象 黑白反置的效果

林品章著、1996、商業設計、台北、

藝術家出版社、p.142 丘永福著、1990、造形原理、台北、

藝風堂出版社、pp.154 林品章(1999,造形原理,pp.164) 翁英惠著、1984、造形原理、台北、

正文書局、p.42 丘永福著、1990、造形原理、台北、

藝風堂出版社、pp.130 丘永福著、1990、造形原理、台

北、藝風堂出版社、pp.130 (本研究整理) (4) 美的形式原理

針對美的形式原理表 7,就「反覆」、「漸變」、

「律動」、「比例」、「對比」、「平衡」、「調和」、「對

稱」、「單純」、「秩序」、「統一」彙整列表於下。 呂清夫(1991)提到,美的形式原理自希臘時代

以來就一直在探關於許多造形的基本條件互相具

有重疊之處,其共同目標為追求「多樣的統一」 (Unity of Multiplicty)的話題。表 8 為相關文獻中

有關維克多‧瓦沙雷利作品運用「美的形式原理」

所創作的作品。

表 7. 美的形式原理相關文獻內涵一覽表 美的形式原理 相關文獻內涵

「平衡」 在造形上,其重量、大小、質料、上下、左右等要素均衡。就形態來講,可分為對稱平衡與不對稱平衡。 「對稱」 有左右對稱、上下對稱、放射對稱。造形上,對稱容易獲致平衡,具有安定感;採用對稱的形態通常有莊嚴、靜謐、安定之感。 「比例」 就是部分與部分,或是部分與整體的數量關係,這種關係如能給人以美感的,即為優美的比例。 「律動」 亦稱為節奏,指同一現象的周期反復,多半與時間或運動有關。在造形上指形態、色彩、質感等的規則反復。 「漸變」 是一種漸強、漸弱、漸大、漸小的表現法。 「反覆」 指同一單位出現兩次以上,充滿秩序感與整齊之美。 「對比」 指一個造形中包含著相對的或矛盾的要素,亦即兩種質量相差懸殊的要素並列起來之意。在造形上有形、色、質的對比,對比也具有強調(emphasis)作用,是對比的機能之一。 「調和」 是一種和諧狀態,指兩個以上的造形要素之間的統一關係,能能給人快感,毫無矛盾、分離之感。

「統一」 是將造形諸要素加以統整化,使得整體之造形要素彼此產生關聯,而形成富有秩序、單純而和諧的美感效果。造形者本身要先理解整體造形架構,其部分與部分之間,或部分與整體之間的實

質關係,將同質與異質諸要素在造形運作之間得以統一,不致於產生鬆散,零亂的感覺。 「單純」 指有意將形態的特質發揮,而把其餘不重要的部分服從於它,使其成為更簡潔、明確而有力的感覺。造形藝術的單純化,並不抹煞原質之特性,捨棄細節而強調本質的一種方法。 「秩序」 為「理性的組織規律,在形式結構上所形成的視覺條理」。就是在形式架構上具有規律性的組織時,即能產生一種井然有序的美感。

(本研究整理)

表 8. 維克多‧瓦沙雷利運用美的形式原理所創作的作品 ◎色彩或造形都具有數學秩序的漸變效

果 ◎運用簡單的造形構成向內

或向外膨脹的視覺效果 正方形與圓弧圖形之構成

� 林品章(1999,造形原理,pp.158-159) 丘永福著、1990、造形原理、

台北、藝風堂出版社、pp.121 Onyx-1, 23x23cm tempera, on

cardboard 1966 (本研究整理)

(5) 構圖原理

根據文獻構圖原理可歸納為「離心構成」

(Composition of Centrifugal) 、「 向 心 構 成 」

(Composition of Centripetal)、「其他」三大類。第一

類區分為重疊原理、集中原理、連接原理、分離原

理、擴散原理、繁殖原理;第二類區分為分割原理、

數列與級數原理、比例原理;第三類區分為變形原

理、透視原理、疊紋原理。楊清田(1997)、林品章

(1996)、藺德(1997)等認為在形態構成(構圖)方面,

其基本形式分為兩種:(a)離心構成,(b)向心構成。 離心構成,是由內而外,面積逐次擴展,屬於

「集積」式的構圖;其方法包括:位置的配置與類

形的繁殖兩種。「配置」的基本形式,包括分離、

集中、擴散與重疊等;「繁殖」則以單位形的再生

為重點。向心構成,則是在一定面積上,由外向內

規劃充實,屬於「分割」式的構圖。相關文獻歸納

於表 9。表 10 為相關文獻中有關維克多‧瓦沙雷

利作品運用「美的形式原理」所創作的作品。

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表 9. 構圖原理相關文獻內涵一覽表 構圖原理 相關文獻內涵 「分離原理」 即兩形具有相當距離,彼此形均保持原狀狀態,兩形之間即使很接近但仍有距離。配置的原形沒有改變,只經由距離、位置的調節或大小、份量的變化及排列的規則性等,產生豐富的構成效果。

「重疊原理」 是兩形已產生交集,有合併或增減的狀態。一形遮蔽另一形的狀態。重疊是利用圖形複合方法,以創造新圖形,無論規則或不規則,經由聯合、透疊或覆疊,都可產生更複雜的圖形。

「集中原理」 指許多單位圖形在一個區域集結的構成。即基本形在空間中散佈時,形成稀疏或濃密之不均勻配置,而有向一定方向或區域集中之現象,亦是個別的元素一個個逐漸組合成具有完整性的全體之

意。集中的要件,主要都是以數量的多寡作為配置的依據,同時具備密集的中心與方向性,其各形之間可以分離,也可以接觸或重疊。

「擴散原理」 擴散是和集中相對的一種配置形式,其構圖的感覺是由中央向四周分散。即眼睛的視線先集中於中央,然後再移向四周的構圖特徵。擴散就是基本形或骨格單位環繞在一個中心。而向外發展的

構成,由於向四面八方擴散,又稱為「發射」。 「繁殖原理」 「多量生殖」的意思。即由一已知的形,經由「反復」大量使用,使多數的形藉由接觸或重疊的複合作用,產生各種相關的新圖形。 「連接原理」 指形的輪廓有重覆、接觸的部分。通常連接若含有許多間隙空間的話,原先的形多半仍可以看得出來。若接觸的部分大,顏色又一樣,則原來的形可能就看不出來,而變成了另一種形。 「分割原理」 指把整體分成部分,在構成的基面上,以線條劃分空間格子,將整體分化成數個應有的部分之方法。分割構成中以垂直線或水平線的分割最為基本。 「比例原理」 指部分與部分或部分與整體間的關係。就構成而言,比例(Proportion)就是形態上的量(長度、面積等)之比率。不同比例關係的形,給人不同的視覺感受。如黃金比例(Golden mean)。 「數列與級

數原理」 比例關係中,不只限於兩個形之間的關係。當涉及三個以上多項關係時,成為數列或級數比。級數,就是具有規則性的數列關係,與漸變的形式有關。採取逐次增大或減少的比例,在變化中具

有統一性,成為構成分割的重要依據。如等差級數(Arithmetic Progression)、調和數列(Harmonic Progression)、等比級數(Geometric Progression)、費波納齊數列(Fibonacci Series)、貝魯數列(Pell’s Series)。

「變形原理」 是將平面圖形故意扭轉或摺曲等,超出常態的誇張姿態,以獲取較大的動態效果。而誇張的極度就成了扭曲或變形。扭曲或變形之形,觀察時心理自然產生張力,因此,變形可以產生強烈的動

感。就造形而言,誇張或變形實意謂造形特色的強調,乃是藝術家個性的發揮。

「透視原理」 由點、線、面、形狀的變化,表現出三次元透視效果。透視與表現立體感具有密切關係,透視本身等於空間的另一種解釋。將三維立體物體表現在二維平面的繪畫方法。畫出的物體看上去就如

同在一個視點看到的實際情形,具有三維向度的立體感。透視畫法是西方藝術表現手法的基本要素。表現透視,有幾何法與錯覺法。藝術家常採取幾種不同的方法以產生空間秩序及深度的效果。

「疊紋原理」 取自法文 moiré,指「波狀的紋樣」,其現象是由兩組細密且規則的點、線圖形相重疊後,所產生之猶如光波的干涉條紋現象,除現有的圖形外,會產生如旋轉紋樣的圖形,及具有律動感或速度

感的迷樣途形效果,通常是具有數學秩序的造形。 (本研究整理)

表 10. 維克多‧瓦沙雷利運用構圖原理所創作的作品 類 似 形 的 規 則 性 集 合

(progressive 數列的應用) 垂直、水平、斜線的分割;混合各種方

形結構所作的平面構成 規則與規則的重疊

Quivar-Na席 爾 特 MC 60x60cm 1970

林品章著、1995、基本設計、

台北、藝術家出版社、p.20 丘永福著、1990、造形原理、台北、藝

風堂出版社、pp.145 林品章著、1995、基本設計、

台北、藝術家出版社、p.68 (本研究整理) 2. Victor Vasarely 簡介

維克多‧瓦沙雷利(1908-1997)生於匈牙利,曾

在布達佩斯的包浩斯學院學習,受那基(Moholy Nogy)的薰陶。1933-38 年研究創造出以二維平面

所 引 起 的 視 覺 運 動 代 表 作 品 有 棋 盤 格

(Checkerboards),丑角(Harlequins),斑馬(Zebras),老虎(Tigers),火星人(Martians)等作品。1940 年,

從事歐普藝術的創作和視覺理論的研究。他有系統

的探討蒙德里安與康丁斯基的作品和理論後,再對

整個造形理論、視覺及幻視的歷史做一貫性的研

究。他是歐普藝術的先驅及代表者,歐普藝術的理

論及作品的特徵,大多能見於他的作品上。在 1940-43 年期間,摸索各種方向,追求真正形、色的

抽象表現精神,並非如未來派僅以具象抽象化表現

而已,他自稱為「錯誤的路」(wrong roads)。1947-54 年是瓦沙雷利創作歷程重要的時期,首先對

Denfert Rochereau 車站牆上的瓷磚線條領悟宇宙

的主題。1947 年夏天在 Belle Isle 海灘發現自然內

在幾何的肯定。1948 年在法國南方 Gordes 山城,

對圖和地反轉之抽象變形的完形心理學得到啟

示,自稱 Crystal period(結晶期)。1950 年,完全專

注於抽象幾何的風格,開始對平面的「時間」與「動」

之表現,產生濃厚與趣。1955 年,他出版的「黃

色的宣言」(Yellow Manifesto):「繪畫和雕刻的分

法,是極落伍的觀念。正確地說,應該分為二度或

三度、或多次元的造形藝術。」因此,他把自己的

藝術命名為「多次元的錯視藝術」(Cinetic Art)。由

於只用黑白兩色,故他也稱為「黑白與動力表現時

期」。1960 年前後,瓦沙雷利擺脫機動藝術的影

響,傾向於嚴謹的二次元世界,大量地將其著名的

造型組合和行星傳說系列作品運用在都市環境與

景觀設計上,在他的美學思想中,形成所謂的「原

型分佈場所」[18]。1969 年之前,大部分時間都花

在造形元素的研究上。1970 年後,其風格仍運用

上列原理。整體而言,瓦沙雷利的創作經歷有:結

晶期(Crystal Period)、動力時期(Kinetic period)、白

-黑時期(White-Black)、可塑性造形組合(Plastic unity)、行星傳說時期(Planetary Folklore)等時期。

瓦沙雷利也提出現代建築裝飾繪畫的可塑

性,許多公共建築物中壁畫作品都可見到他的作

品,將「造形」和「城市」的建築景觀合而為一,

成為「歐普是純藝術也是應用藝術」的歐普藝術崛

起先師。

3. Victor Vasarely 作品中造形的特性

根據維克多‧瓦沙雷利的藝術作品中平面構成

的造形特性,分別就構成形態、造形要素、視覺效

果感知、美的形式原理、構圖原理等敘述如下: (1) 構成形態方面

1930-40 年是瓦沙雷利生動寫實具體的作品

期(Graphic work) 。1947 年瓦沙雷利發覺抽象的真

正啟示,於是他專注於 form-color(形狀-顏色)的純粹構成,認爲形式和純粹顔色能符號化這個世

界。他運用各種不同造形的排列與組合來追求顫動

運轉的視覺錯視現象,並善用黑白兩色對立的關

係,配合「動」與「時間」的效果。他使用 form (形)的元素,依照一個形狀的複合性,將之變成一個「可

塑性造型的統一」(Plastic Unity)[20]。1947年後他的作品都稱為「原型」,而「抽象」的觀念真正顯

現在瓦沙雷利的心中,帶來可塑性造形組合(Plastic unity)的創作概念以及 1948 年瓦沙雷利進入他自稱的 Crystal period(結晶期)。1955 年,他著手研究

形與色的單位機能組合。兩形 (biform)與兩色

(bicolor)的相互支配,完全根據形色自身的本質

[14],發展成為瓦沙雷利後期豐富多變的風格。

1956 年他發表「造形城市」宣言,這時期的作品

大量應用在建築與景觀設計上不計其數。他的藝術

都是用幾何抽象圖形,經過種種不同的安排來追求

顫動、運動或變形的錯視現象;尤其是他的立體作

品,這種錯視現象來得更強,但他極不贊成平面與

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立體之分[10]。「歐普藝術」是在平面或空間(立體)的作品中,使用黑白對比或色彩的相互關係,再配

合幾何造形的構圖,達到使觀賞者的眼睛受到強烈

的刺激,因而造成圖形或色彩的顫動變化,或產生

前進後退的矛盾錯覺,因此又被稱為「網膜藝術」

(Retinal Art) [5]。 (2) 造形要素

瓦沙雷利巧妙使用點、線、面的構成,表現出

很多不同的視覺效果,他的藝術作品構成是建立在

基本的幾何學形狀所安排的畫面,創造出人眼對形

象的無限反應,形成一個永久的眼睛視覺作用運

動,使作品看來有深度、運動的感覺。如點的構成

產生凹凸感、點的疏密和大小配置構成「面」形成

有光影變化效果與點集合重疊產生面的感覺。瓦沙

雷利也利用線條轉折後的錯視效果,發揮在欄杆的

創作上,使得欄杆的排列看起來具有立體的視覺效

果[5]。 (3) 視覺效果感知 1950 年,他完全專注於抽象幾何的風格,他

開始對平面的「時間」與「動」之表現,他認為空

間是一種「時間意義的環境場所」,也就是「動」

的結果,而不是只藉著體積來表現。所以他運用各

種不同造型字母的排列與組合來追求顫動運轉的

視覺錯視現象。瓦沙雷利的作品中對於立體感的表

現非常豐富,利用純粹的抽象幾何圖形,加上矛盾

反轉效果的作品,創造矛盾圖形作品。瓦沙雷利也

使用格子曲線化或局部單位的曲線化造成立體

感,在相同形中加入相似形,產生韻律豐潤感。或

利用形色漸變造成律動以構成立體感,並混合各種

圖法所作的平面構成如作品「席爾特 MC」見表 10 [12]。利用線條與顏色的安排,讓觀賞者產生一種

空間與景深的錯覺,錯將兩度空間看成三度[21]。他也運用簡單的造形構成向內或向外膨脹的視覺

效果、以波紋線表現立體感、紋理交織產生凹凸的

錯視現象、或黑白反置的視覺效果。像「柏格拉」、

「維嘉-諾荷」、「無題」等作品,僅是在方格與圓

形中的造形變化,製造逐漸突起或向外擴張的視覺

效果,彷彿由二次元的平面繪畫中突起的立體結構

[15] 見表 11。 (4) 美的形式原理

瓦沙雷利的作品,運用錯視現象,在視覺藝

術及設計創作上,造形都具有數學秩序的漸變效果

[5]。對於視覺的追求,以複雜錯綜的線條及方塊

構成,利用簡單的形象排列,創造出人眼對顏色和

形象的無限反應,使作品看來有深度,有運動的感

覺 [11]。瓦沙雷利早在他的抽象繪畫裡就採用Topography畫法,則表現地形用的「等高線構成」

應用在他的作品裡,加上漸層理論,再注重錯覺的

視覺生理研究而發展成的。使得歐普藝術在視界造

形分野內,掀起一陣革命性的旋風是不可否定的事

實[1]。 (5) 構圖原理

瓦沙雷利也善用數列表現。他的作品大都以平

面的繪畫為主,使得造形變化具有數列的漸變效

果。作品中的線條與塊面,讓人看了有眼花撩亂的

感覺,並且產生了錯覺的現象[5]。對於歐普藝術

的欣賞,他說:「我們已經隔絕舊的靜的抽象畫,

歐普是視覺的新嘗試」。瓦沙雷利用「波紋模型」

技巧,把平行線、曲線相互重疊,在人們視感上,

使畫面呈現出實際上下存在的陰影和波紋[4] 。 根據以上瓦沙雷利作品中造形的特性,列舉相

關作品於表 11。

表 11. Victor Vasarely 作品中造形的特性 構成形態 造形要素 視覺效果感知 美的形式原理 構圖原理

Vega. Oil paiting.

150x185cm.1957

ZEBRES,

70x50cm 1944

Zebegen. Gouache.

33x31.5in 1964

Zett-Kek

140x140cm 1966

Vega-Nor,Oil on

canvas198.9x198.9cm 1969

無題160x160cm 1965Boo 200x200cm

1978 VEGA-TEK 1968

Gestalt-Tri,

200x198cm 1978 PAUCK 1969

(本研究整理) 4.完形理論(Gestalt theory)中的造形

1960 年代歐普藝術正處於顛峰時期,也正是

研究傳統心理學的學科逐漸轉向開始對人類視知

覺(Visual perception)的注意時期,如色彩、空間

感、運動、錯視、圖像等由生理之物理現象的研究

漸轉向大腦認知的深入探討。「歐普藝術」的英文

為「Optical Art」,直譯為「視覺藝術」又稱「網膜

藝術(Retinal Art)」,有許多的歐普藝術家及他們的

作品則與視覺心理學有密切的關係如「遠近矛

盾」、「前進後退」、「圖地反轉」、「錯視」、「補色殘

像」、「Moire(水絹紋,英文為 WaterSilk)」等之「視

知覺」的問題[5],見表 12。 表 12. 維克多‧瓦沙雷利運用視覺心理學所創作的作品 遠近矛盾 前進後退 圖地反轉 錯視 Moire

Harom 31.5x31.5in

media: serigraph 1978 0776-OERVEGN 11

1968 CATCH-1,2

45x30.5cm 1945 Capella. Gouache

64x32cm 1964 Transparency. Collage.

42.5x39in. 1953 (本研究整理)

完形心理學自十九世紀末起,由德國心理學家

維特海摩(Max Wertheimer1880-1943)等人發展而

來,目的在研究形成知覺對象之統一性構造,亦即

完全形態、或完形(Gestalt),並理出所謂「完形的

法則」(Gestalt gesetz)。在完形組織法則(Gestalt laws of organization)中,相似性法則解釋,同樣的顏色

或質地常常是屬於同一個東西。而完形學派對一個

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形狀經過各種顏色、視網膜上的位置及大小的轉

換,我們還是認得出來[19]。觀者欣賞歐普藝術作

品時,是不需要從觀者的腦海裏組織以前的視覺經

驗解讀,觀者只要以視覺觀看強烈的色彩和幾何抽

象圖形,刺激觀者的視覺,使得觀者不得不產生錯

視空間、顫動或變形等幻覺產生,來達到視知覺的

知覺分離(Perceptual segregation)效應。 瓦沙雷利處於戰後多元性的時代中,科學家

開始注意人腦中色與形的真正辨識區與眼睛視覺

判讀的差別,他認為抽象的完形心理學在創作中有

重要關係:『Thus identifiable things are transmuted into abstractions, and, passing over the threshold of the Gestalt, begin their own independent life.』[20]。

瓦沙雷利體認抽象圖形在平面上的視覺認知

現象,無論是運動錯視、空間錯視、圖地反轉錯視、

平面立體化錯視等等,將抽象形體和可塑性造形組

合(plastic unity)的觀點作爲個人整個的創作主軸,

打破舊有繪圖的慣例,突顯出作品是認知心理學錯

視原理的延伸應用。有許多的歐普藝術家及他們的

作品則與視覺心理學有密切的關係。

三、 研究方法

本研究蒐集維克多‧瓦沙雷利從 1929 年至

1992 年的畫作共 720 件,採專家法與集群分析法,

依構成形態、造形要素、視覺效果感知、美的形式

原理、構圖原理五大部份進行分析統計。研究結果

可歸納出維克多‧瓦沙雷利作品各年代造形應用之

趨向。 1.研究步驟

本研究分四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首先以專家

法依構成形態、造形要素、視覺效果感知、美的形

式原理、構圖原理五大部份之造形理論進行 720件畫作分類;第二階段:以排序法統計出最高次數

分配結果,得造形應用多寡之排序;第三階段:統

計結果與年代分佈情形進行交叉統計,歸納出瓦沙

雷利作品在各年代的造形應用趨向;第四階段:使

用集群分析法將 720 件畫作歸類為 8 群造形群體,

統計出各年代在 8 群造形群體中,其出現頻率最為

顯著之年代時期趨向。 2.研究實行 (1) 蒐集畫作與年代劃分

本研究蒐集維克多‧瓦沙雷利從 1929年-1992年的畫作共 720 件(表 13),將所蒐集畫作之年代,

以 5-7年為單位,區分為 12部分,即(a)1929年-1935年;(b)1936 年-1940 年;(c)1941 年-1945 年;(d)1946年-1950 年;(e)1951 年-1955 年;(f)1956 年-1960年;(g)1961 年-1965 年;(h)1966 年-1970 年;(i)1971年-1975 年;(j)1976 年-1980 年;(k)1981 年-1985年;(l)1986 年-1992 年。

表 13. 維克多‧瓦沙雷利 1929 年至 1992 年藝術作品 編號 1

1929 至 1935

編號 2 1936 至

1940

編號 3 1941 至

1945

編號 4 1946 至

1950

編號 5 1951 至

1955

編號 6 1956 至

1960

編號 7 1961 至

1965

編號 8 1966 至

1970

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編號 9 1971 至

1975

編號 10 1976 至

1980

編號 11 1981 至

1985

編號 12 1986 至

1992

(本研究整理)

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2) 專家分類 本研究由教授造形理論課程達 3 年以上的教師 5 人,依據造形理論之相關文獻對維克多‧

瓦沙雷利 720 件畫作之造形特性整理出集群分析要素表(表 14),專家(相關專業者)透過直觀法判

斷,依每幅畫作之造形特性,凡符合於集群分析要素表之項目相關屬性,即予以勾選,進行分類。

分類所得並以 SPS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分析。

表 14. 造形集群分析要素表

構成形態 1.抽象 2.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 3.具象

造形要素 1.單一組合(點、直線、曲線、面、體) 2.複合組合(.點、直線、曲線、面、體)

視覺效果感知 立體感、空間感、透明感、質感、量感、速度(動態)感

美的形式原理 反覆、漸變、律動、比例、對比、平衡、調和、對稱、單純、

秩序、統一

構圖原理

1.離心構成(重疊原理、集中(合)原理、連接原理、分離原理、 擴散原理、繁殖原理)

2.向心構成(分割原理、數列與級數原理、比例原理) 3.其他(變形原理、透視原理、疊紋原理)

(3) 集群分析結果

將維克多‧瓦沙雷利 720 件畫作,經專家法分類後,以 SPS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集群分析,

歸類為八群,各群顯現特性為:第一群凸出空間感;第二群矛盾分割感;第三群線紋集合感;第

四群交錯重疊感;第五群幾何錯視感;第六群圖地反轉空間感;第七群群化抽象感;第八群圖像

複合感。表 15 為各群之代表畫作。

表 15. 八群造形群體之代表畫作

第一群

第五群

第二群

第六群

第三群

第七群

第四群

第八群

四、 研究結果與分析

1. 分類統計結果

將 720 件畫作依構成形態、造形要素、視覺效果感知、美的形式原理、構圖原理五大部份進

行分類,以 SPS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次數分配統計,統計結果見表 16∼表 20。

表 16. 構成形態之次數分配情況 構成形態 抽象 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 具象

出現次數總和 622* 70 28

圖示說明:*代表次數最高

表 17. 造形要素之次數分配情況

造形要素 單一點

組合

單一直線組合

單一曲

線組合

單一面

組合

單一體

組合

複合點

組合

複合直

線組合

複合曲

線組合

複合面

組合

複合體

組合

出現次數總和 91 47 1 0 0 283 463 337 500*

274

圖示說明:*代表次數最高

表 18. 視覺效果感知之次數分配情況

視覺效果感知 立體感 空間感 透明感 質感 量感 速度感 出現次數總和 649 682* 383 682* 631 563

圖示說明:*代表次數最高

表 19. 美的形式原理之次數分配情況

美的形式原理 反覆 漸變 律動 比例 對比 平衡 調和 對稱 單純 秩序 統一

出現次數總和 652 554 628 672* 614 662 655 565 575 672

*655

圖示說明:*代表次數最高

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表 20. 構圖原理之次數分配情況

離心構成 向心構成 其他

構圖原

重疊

原理

集中

(合)

原理

連接

原理 分離

原理 擴散

原理 繁殖

原理 分割

原理

數列

與 級數 原理

比例

原理

變形

原理

透視

原理

疊紋

原理

出現次

數總和 369 532 585 454 569 531 670* 594 651 586 601 393

圖示說明:*代表次數最高

依據上述造形理論五大部分之造形應用次數多寡進行排序,統計結果:(1) 構成形態:依

使用次數多寡之排序依序為抽象、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具象。可看出瓦沙雷利創作作品以抽象

造形為主,突破以往抽象與具象之舊有平面表現方式。(2) 造形要素:依使用次數多寡之排序依

序為複合面組合、複合直線組合、複合曲線組合、複合點組合、複合體組合、單一點組合、單一

直線組合、單一曲線組合、單一面組合/單一體組合。瓦沙雷利用點、線等複合組合形成「面」

的視覺效果,使畫作產生獨特的錯視與視覺顫動之效果。(3) 視覺效果感知:依使用次數多寡之

排序依序為空間感/質感、立體感、量感、速度感、透明感。瓦沙雷利利用多次元空間創作概念,

在二次元平面中創造多層次的立體空間感。(4) 美的形式原理:依使用次數多寡之排序依序為比

例/秩序、平衡、調和/統一、反覆、律動、對比、單純、對稱、漸變。瓦沙雷利使用美的形式原

理,如比例原理創作,使人的視覺感知畫面的排列與顫動效果。(5) 構圖原理:依使用次數多寡

之排序依序為分割、比例、透視、數列與級數、變形、連接、擴散、集中、繁殖、分離、疊紋、

重疊。瓦沙雷利擅用分割幾何圖形方式,依比例與透視原理造成畫面變形、重疊或種種視覺效果。

2. 年代分佈情形與造形理論五大部分之交叉統計

依上述統計結果與年代分佈情形進行交叉統計,結果如表 21∼表 25。

表 21. 構圖原理與年代分佈交叉比較表 構成形態 抽象 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 具象

有效次數出現最多次年代編號 編號 8 (1966-1970)

編號 7 (1961-1965)

編號 2 (1936-1940)

有效次數出現最多次 150* 15 18 圖示說明:*代表次數最高

表 22. 造形要素與年代分佈交叉比較表 造形 要素

單一 點 組合

單一

直線

組合

單一

曲線

組合

單一

面 組合

單一

體 組合

複合 點

組合

複合

直線

組合

複合

曲線組

複合

面 組合

複合

體 組合

有效次

數出現

最多次

年代 編號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5 (1951 -1955)

編號 11 (1981 -1985)

無 無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8(1966-1970)

編號 8(1966-1970)

編號 8(1966-1970)

編號 9(1971-1975)

有效次

數出現

最多次 38 17 1 0 0 84 74 52 96* 88

圖示說明:*代表次數最高

表 23. 視覺效果感知與年代分佈交叉比較表 視覺效果感知 立體感 空間感 透明感 質感 量感 速度感

有效次數出現最多次年代編號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8(1966 -1970)

編號 8(1966 -1970)

編號 8(1966 -1970)

有效次數出現最多次 156 163* 90 162 162 156

圖示說明:*代表次數最高

表 24. 美的形式原理與年代分佈交叉比較表 美的形式原理 反覆 漸變 律動 比例 對比 平衡 調和 對稱 單純 秩序 統一

有效次數 出現最多次 年代編號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8(1966-1970)

編號 8(1966-1970)

編號 8(1966-1970)

編號 8(1966-1970)

編號 8(1966-1970)

有效次數 出現最多次

163* 133 160 162 148 163

* 162 153 157 163*

163*

圖示說明:*代表次數最高

表 25. 構圖原理與年代分佈交叉比較表

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離心構成 向心構成 其他

重疊

原理

集中

(合)原

連接

原理 分離

原理 擴散

原理 繁殖

原理 分割 原理

數列與 級數 原理

比例

原理

變形

原理

透視

原理

疊紋

原理

a 編號 9 (1971 -1975)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8(1966-1970)

編號 8(1966-1970)

編號 8(1966-1970)

編號 8(1966-1970)

b 84 143 135 103 157 162* 161 162* 161 136 153 108

圖示說明:*代表次數最高(a:有效次數出現最多次年代編號 b:有效次數出現最多次)

統計結果,歸納出維克多‧瓦沙雷利作品:(1) 構圖原理,以抽象在 1966 年至 1970 年期間

出現頻率最為顯著;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則以 1961 年至 1965 年期間出現頻率最為顯著;而具象

在 1936 年至 1940 年期間出現頻率最為顯著。顯示「抽象現象」於 1965 年歐普藝術時期最為顯

著;「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為瓦沙雷利於歐普藝術前期實驗研究抽象與具象之間之時期;「具象」

於 1936 年至 1940 年期間,正是瓦沙雷利創作早期畫作風格現象。 (2) 造形要素,單一點組合在 1966 年至 1970 年期間出現頻率最為顯著;單一直線組合在 1951年至 1955 年期間出現頻率最為顯著;單一曲線組合在 1981 年至 1985 年期間出現頻率最為顯著;

單一面組合、單一體組合無出現頻率;複合點組合、複合直線組合、複合曲線組合、複合面組合

均在 1966 年至 1970 年期間出現頻率最為顯著;複合體組合在 1971 年至 1975 年期間出現頻率最

為顯著。顯示出 1966 年歐普藝術興盛時瓦沙雷利大量使用「單一點組合」構圖,以及複合使用

點線面等構圖,達到視幻的效果。「單一直線組合」在 1951 年間顯現瓦沙雷利對於宇宙觀主題、

多次元錯視藝術使用直線特色。「單一曲線組合」於 1981 年為瓦沙雷利後期造形創作使用較多。

(3)視覺效果感知部分,立體感、空間感、透明感、質感、量感、速度感等,均在 1966 年至 1970年期間出現頻率最為顯著。突顯出瓦沙雷利於歐普藝術期間的作品最能表現立體感、空間感、透

明感、質感、量感、速度感。具有歐普藝術之代表者之稱。(4)美的形式原理部分,反覆、漸變、

律動、比例、對比、平衡、調和、對稱、單純、秩序、統一均在 1966 年至 1970 年期間出現頻率

最為顯著。表現出瓦沙雷利於歐普藝術期間的作品大量使用美的形式原理。(5)構圖原理部分,

重疊原理在 1971 年至 1975 年期間出現頻率最為顯著;集中原理、連接原理、分離原理、擴散原

理、繁殖原理、分割原理、數列與級數原理、比例原理、變形原理、透視原理、疊紋原理等,均

在 1966 年至 1970 年期間出現頻率最為顯著。瓦沙雷利亦於歐普藝術期間與後期,作品呈現構圖

原理等視覺效果,產生獨特畫作風格。 3. 年代分佈情形與 8 群造形群體之統計結果

將集群分析之 8 群造形群體與 12 組年代以 SPSS 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次數分配交叉分析,其

統計結果如表 26。

表 26. 年代分佈情形與 8 群造形群體之統計結果

分區 第一群 第二群 第三群 第四群 第五群 第六群 第七群 第八群

年代

編號

編號 9

(1971

-1975)

編號 9

(1971

-1975)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8

(1966

-1970)

編號 6

(1956

-1960)

編號 4

(1946

-1950)

編號 2

(1936

-1940)

編號 1

(1929

-1935)

次數 48 39 34 46 27 42 22 17

統計結果發現:(1) 1929 年至 1935 年期間最高次數分配以第八群最為顯著。顯示出瓦沙雷

利早期作品具有圖像複合感。(2) 1936 年至 1940 年期間最高次數分配以第七群最為顯著。顯示

出瓦沙雷利此時期作品具有群化抽象感。對抽象的實驗研究。(3) 1946 年至 1950 年期間最高次

數分配以第六群最為顯著。顯示出瓦沙雷利此時期作品具有圖地反轉空間感。(4) 1956 年至 1960

年期間最高次數分配以第五群最為顯著。顯示出瓦沙雷利此時期作品具有幾何錯視感,為歐普藝

術前期之創作預言先趨者。(5) 1966 年至 1970 年期間最高次數分配以第三群、第四群最為顯著。

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顯示出瓦沙雷利此時期作品線紋集合感與交錯重疊感有歐普藝術幻視代表之精神。(6) 1971 年至

1975 年期間最高次數分配以第一群、第二群最為顯著。顯示出瓦沙雷利歐普藝術後期作品呈現

凸出空間感與矛盾分割感。

五、 結論

綜合上述幾項結果可知維克多‧瓦沙雷利 1929 年-1992 年之畫作在各年代造形應用趨向

中,以抽象、複合組合(點、直線、曲線、面、體)、空間感與質感、比例與秩序、分割原理項目,

呈現出造形應用次數最多之趨勢。而造形應用出現頻率最為顯著之年代分佈趨向中,均以 1966

年至 1970 年期間出現頻率最為顯著,而 1971 年至 1975 年期間則次之。在集群分析中,八群中

以 1966 年至 1970 年、1971 年至 1975 年之時期的作品佔最多,由此可推論維克多‧瓦沙雷利於

此期間大量使用造形的基本理論特性進行創作實驗。

瓦沙雷利處於戰後多元性的時代中,體認抽象圖形在平面上的視覺認知現象,無論是運動錯

視、空間錯視、圖地反轉錯視、平面立體化錯視等等,他將抽象和 plastic unity 的觀點成爲個人

創作主軸,打破舊有繪圖慣例,追求造形的視覺震撼。

瓦沙雷利善用幾何圖形如正方形、橢圓形等並加入數學、比例的排序,使繪畫的技藝溶入科

學的精神,創造一個眼睛視覺作用成為永久運動的圖像,經過瓦沙雷利特殊形的安排,在幾何方

形體中產生獨特性。儘管瓦沙雷利與傳統繪畫想法對立,但將抽象真正的本質顯示在二維平面的

繪畫空間中,讓視覺感知的錯視效果達到極限。譬如在瓦沙雷利作品中,一個表面蓋滿圓形和方

形圖案的球體,從平面中隱然突起,利用線條與顏色的安排,讓觀賞者產生一種空間與景深的錯

覺,錯將兩度空間看成三度,創造出精準、幾何形狀、與視覺鬥智的圖像,利用簡單形象排列,

使眼睛對顏色和形象有無限反應,令作品看來有深度、運動的感覺。

本研究由此可推導出維克多‧瓦沙雷利其各年代時期作品在造形應用上的特徵,同時也建構

出維克多‧瓦沙雷利藝術作品之造形應用基礎的文獻資料。研究中也發現維克多‧瓦沙雷利與

1960 年歐普藝術在當代興起時所使用之抽象幾何造形特徵如空間感、比例、秩序、分割等造形

特徵大量運用,且十分相似,呈現出激烈的刺激觀賞者的視覺,產生顫動、錯視空間或變形等幻

覺的藝術風格。

六、 參考文獻

1. 大智浩著、王秀雄譯、1984、美術設計的基礎、台北、大陸書店、p.230.

2. 丘永福著、1990、造形原理、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3. 呂清夫著、1991、造形原理、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p.34.

4. 何政廣著、1998、歐美現代美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p.168.

5. 林品章著、1999、造形原理、台北、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pp.157-163.

6. 林書堯著、1991、基本造形學、台北、三民書局。

7. 林崇宏著、2002、造形與構成、台北、視傳文化 事業有限公司。

8. 夏勳著、1979、設計的基礎練習、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

9. 翁英惠著、1984、造形原理、台北、正文書局。

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10. 黃才郎主編、2002、西洋美術辭典、台北、雄獅圖書公司、pp.870-871.

11. 馮作民著、1998、西洋繪畫史、藝術圖書公司、pp.251-252.

12. 朝倉直巳著、呂清夫譯、1984、藝術‧設計的平面構成、台北、北星圖書公司、p.74.

13. 楊清田著,1997,構成(一),台北,三民書局。

14. 潘小雪著、1986、試探瓦沙雷利的創作歷程、雄獅美術月刊、183 卷期、pp.125-128.

15. 郭文堉著、1997、西洋古典近代現代畫巨匠、台北、藝術圖書公司、pp.118-119.

16. 藺德著、1997、基本設計、台北、正元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7. 羅夫‧梅耶著、2002、藝術名詞與技法辭典、貓頭鷹出版社。

18. 羅慧明著、1986、純美及應用的歐普藝術、藝術家、22 卷期、pp.242-246。

19. Henry Gleitman 著,洪蘭譯、1997、心理學、台北、遠流出版社、p.189.

20. Joray Marcel 編著、Chevalier Haakon 譯、1965、VASARELY:Plastic Arts Of The 20th Century

NO.1、ed, Griffon Neuchatel, Switzerland、4th edition 1974、p.4、p.29.

21. Phaidon Press Limited 編著、1998、20 世紀藝術大師、台北、閣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p.47。

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

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一卷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