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攸關人類安全與前途 -...

9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九年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一月號 月號 論述 大陸現況 法令天地 資通安全 科技新知 健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傳播‧溝通‧新視野 其他 由於阿富汗遠比伊拉克複雜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面貌,使得歐巴馬意欲在阿富汗複製伊拉克經驗的成功機會不大。 美國在阿富汗進退兩難 美國在阿富汗進退兩難 ◎ 胡聲平 戰爭與和平是傳統國際關係研究的核心,所關切的議題為如何防止戰爭、維護和平。美國總統歐巴馬決定繼續增兵阿富汗,連白宮幕僚都承認歐 巴馬已成為名實相符的戰爭總統。然而歐巴馬卻領取諾貝爾和平獎,此實是對該獎項的莫大諷刺。雖然歐巴馬在奧斯陸辯稱其所興為正義之師,所打 的為正義之戰,其目的在以戰止戰;然而無論其飾詞為何,都無法遮掩美國在阿富汗已陷入進退兩難、左支右絀的窘境,近期內阿富汗也難以因美國 增兵而得到和平。 歐巴馬宣布增兵阿富汗 歐巴馬宣布增兵阿富汗 歐巴馬於競選時期,在反恐問題上所持立場,即是強化對阿富汗的軍事力量,打擊蓋達組織,並自伊拉克全面撤兵。去(2009)年1月20日就職後,他 也實踐了其選舉承諾,對阿富汗採取更大規模的增兵行動,於2月17日批准增派1萬7千名美軍前往阿富汗。然而去年阿富汗情勢卻有每下愈況之勢,故 而駐阿富汗美軍司令麥克里斯托(Stanley McChrystal)不斷要求再增兵4萬人。針對是否持續增兵問題,歐巴馬總統於去年9月17日表示,他將仔細考慮 之後再做決定。 過去2個月中,歐巴馬針對阿富汗問題召開了10次軍事會議。歐巴馬在反覆考慮後,終於在12月1日於西點軍校發表演說,宣布將增派3萬部隊進駐 阿富汗。但他也向日漸失去耐心的美國民眾保證,美軍將在18個月後,也就是2011年7月開始撤出阿富汗。歐巴馬在演說中並表示美國承擔不起也不應 承擔無止境的承諾,並強調阿富汗不會是另一個越南 。阿富汗境內現有約六萬八千名美軍,增兵後將超過10萬人,軍費每年可能增加150億至400億美 元。這項增兵將採分批進行,首批部隊可望今(2010)年春天進駐阿富汗南境或東境。美國國防部官員透露,國防部計畫增派3萬4,000名軍隊去阿富汗, 但只能緩慢增兵,每季派一個旅,整個增兵行動要一年多才能完成。 美國增兵的戰略目標 美國增兵的戰略目標 美國國防部長蓋茲於去年12月2日就歐巴馬政府對阿富汗的新戰略,在國會作證時指出,阿富汗戰爭若失敗,即代表塔利班(神學士)重掌政權, 將對美國和全世界帶來嚴重後果。他強調,美軍屆時撤軍將視各地區的安全狀況,再逐步減少兵力。而不願具名的白宮資深官員亦表示,總統歐巴馬 決定增兵阿富汗,目標是為了防堵蓋達恐怖分子與阿富汗激進反抗軍神學士死灰復燃,最終目標是儘快將安全防衛責任交還阿國政府。白宮資深官員 並指出,歐巴馬新策略的重點還包括,確保關鍵城市地區的安全,特別是阿國南方與東方區域,以及訓練阿國部隊,以建立國內之維安能力。 換言之,歐巴馬在聽取各方意見後,決定在阿富汗複製美國的伊拉克經驗。美國的伊拉克戰略大致上是先短期增兵,用重兵維護安全,分化伊拉 克境內的游擊武力,孤立極端恐怖組織,同時積極訓練、組織政府安全部隊,漸次取代美軍;另一方面,則促成伊拉克各派系的和解,舉行公正選 舉,使伊拉克表面看來有一個穩定的民主政府,為美軍撤離製造有利條件,然後分批撤軍。 伊拉克戰略難以複製於阿富汗 伊拉克戰略難以複製於阿富汗 然而,阿富汗與伊拉克完全不同,伊拉克幾乎成功造出了原子彈,而阿富汗還有四分之三人民是文盲;伊拉克有豐富的石油蘊藏,阿富汗人民卻 只能種植罌粟維生。美軍業已發現,處於農業社會的阿富汗,部族文化遠超過伊拉克,人民與政府間的紐帶關係難以建立,人民對部族的忠誠優先, 政府排在部族之後,美國扶持的卡札(Hamid Karzai)政府根本就不被人民看重。 歐巴馬想複製伊拉克經驗,除本身增兵阿富汗外,亦敦促盟國一同響應。但神學士是有組織、有戰鬥經驗的武裝部隊,不同於伊拉克境內零散的 武裝組織;伊國武裝團體的目標是困擾美國,逼退美軍而已,但神學士是要再度掌握阿富汗政權,由於得到部分阿富汗人民,尤其是普什圖族的支 持,美方難以將其削弱孤立。至於積極訓練、組織政府的安全部隊,美國在伊拉克獲致成功,但是阿富汗的安全部隊中每4人中就有1人會開小差,且 教育水準太低,要訓練有維安能力的專業安全部隊,恐難在一年半載內達成。然而歐巴馬計劃在1年半後分批撤離美軍,將維安任務移交給阿富汗軍 警,勢必難以完成目標。 國會表達疑慮 國會表達疑慮 在歐巴馬宣布增兵後,美國國會民主及共和兩黨議員都對此新戰略表達疑慮,歐巴馬所屬民主黨已有不少國會議員表明不支持。主要關鍵在於美 國已債台高築,其國債已近12兆美元,同時,政府還要負擔振興經濟和推動健保改革的支出。 美國已在伊拉克花了1兆美元,而從2001年至2009年,美國花在阿富汗的軍費亦已達2,270億美元。根據白宮預算分析師估計,美軍駐阿兵力每增加1 人,1年可能就要多花費1百萬美元。此外,美國還面臨嚴重的失業率問題,2009年11月的失業率為10.2%,且2010會計年度第一個月(2009年10月)的財 政赤字就已達1,764億美元。 歐巴馬增兵計畫,不但讓反戰的民主黨議員無法向選民交代,而他宣布的撤軍時間表,又讓主戰的共和黨議員跳腳,加上增兵3萬可能再花掉400億 美元,連美國國會都不知道這筆錢要如何籌措。為此,民主黨籍的國會眾議院撥款委員會主席歐貝(David Obey)已帶頭提案開徵戰爭稅,建議對中高 所得者開徵累進附加稅,稅率介於1%至5%之間,做為增兵經費,不過,這個提案過關的可能性不大。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Jun-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氣候變遷攸關人類安全與前途 - 法務部調查局...但神學士是有組織、有戰鬥經驗的武裝部隊,不同於伊拉克境內零散的 武裝組織;伊國武裝團體的目標是困擾美國,逼退美軍而已,但神學士是要再度掌握阿富汗政權,由於得到部分阿富汗人民,尤其是普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一一 月號月號

論述 大陸現況 法令天地 資通安全 科技新知 健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傳播‧溝通‧新視野 其他

由於阿富汗遠比伊拉克複雜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面貌,使得歐巴馬意欲在阿富汗複製伊拉克經驗的成功機會不大。

美國在阿富汗進退兩難美國在阿富汗進退兩難

◎ 胡聲平

  戰爭與和平是傳統國際關係研究的核心,所關切的議題為如何防止戰爭、維護和平。美國總統歐巴馬決定繼續增兵阿富汗,連白宮幕僚都承認歐

巴馬已成為名實相符的戰爭總統。然而歐巴馬卻領取諾貝爾和平獎,此實是對該獎項的莫大諷刺。雖然歐巴馬在奧斯陸辯稱其所興為正義之師,所打

的為正義之戰,其目的在以戰止戰;然而無論其飾詞為何,都無法遮掩美國在阿富汗已陷入進退兩難、左支右絀的窘境,近期內阿富汗也難以因美國

增兵而得到和平。

歐巴馬宣布增兵阿富汗歐巴馬宣布增兵阿富汗

  歐巴馬於競選時期,在反恐問題上所持立場,即是強化對阿富汗的軍事力量,打擊蓋達組織,並自伊拉克全面撤兵。去(2009)年1月20日就職後,他

也實踐了其選舉承諾,對阿富汗採取更大規模的增兵行動,於2月17日批准增派1萬7千名美軍前往阿富汗。然而去年阿富汗情勢卻有每下愈況之勢,故

而駐阿富汗美軍司令麥克里斯托(Stanley McChrystal)不斷要求再增兵4萬人。針對是否持續增兵問題,歐巴馬總統於去年9月17日表示,他將仔細考慮

之後再做決定。

  過去2個月中,歐巴馬針對阿富汗問題召開了10次軍事會議。歐巴馬在反覆考慮後,終於在12月1日於西點軍校發表演說,宣布將增派3萬部隊進駐

阿富汗。但他也向日漸失去耐心的美國民眾保證,美軍將在18個月後,也就是2011年7月開始撤出阿富汗。歐巴馬在演說中並表示美國承擔不起也不應

承擔無止境的承諾,並強調阿富汗不會是另一個越南 。阿富汗境內現有約六萬八千名美軍,增兵後將超過10萬人,軍費每年可能增加150億至400億美

元。這項增兵將採分批進行,首批部隊可望今(2010)年春天進駐阿富汗南境或東境。美國國防部官員透露,國防部計畫增派3萬4,000名軍隊去阿富汗,

但只能緩慢增兵,每季派一個旅,整個增兵行動要一年多才能完成。

美國增兵的戰略目標美國增兵的戰略目標

  美國國防部長蓋茲於去年12月2日就歐巴馬政府對阿富汗的新戰略,在國會作證時指出,阿富汗戰爭若失敗,即代表塔利班(神學士)重掌政權,

將對美國和全世界帶來嚴重後果。他強調,美軍屆時撤軍將視各地區的安全狀況,再逐步減少兵力。而不願具名的白宮資深官員亦表示,總統歐巴馬

決定增兵阿富汗,目標是為了防堵蓋達恐怖分子與阿富汗激進反抗軍神學士死灰復燃,最終目標是儘快將安全防衛責任交還阿國政府。白宮資深官員

並指出,歐巴馬新策略的重點還包括,確保關鍵城市地區的安全,特別是阿國南方與東方區域,以及訓練阿國部隊,以建立國內之維安能力。

  換言之,歐巴馬在聽取各方意見後,決定在阿富汗複製美國的伊拉克經驗。美國的伊拉克戰略大致上是先短期增兵,用重兵維護安全,分化伊拉

克境內的游擊武力,孤立極端恐怖組織,同時積極訓練、組織政府安全部隊,漸次取代美軍;另一方面,則促成伊拉克各派系的和解,舉行公正選

舉,使伊拉克表面看來有一個穩定的民主政府,為美軍撤離製造有利條件,然後分批撤軍。

伊拉克戰略難以複製於阿富汗伊拉克戰略難以複製於阿富汗

  然而,阿富汗與伊拉克完全不同,伊拉克幾乎成功造出了原子彈,而阿富汗還有四分之三人民是文盲;伊拉克有豐富的石油蘊藏,阿富汗人民卻

只能種植罌粟維生。美軍業已發現,處於農業社會的阿富汗,部族文化遠超過伊拉克,人民與政府間的紐帶關係難以建立,人民對部族的忠誠優先,

政府排在部族之後,美國扶持的卡札(Hamid Karzai)政府根本就不被人民看重。

  歐巴馬想複製伊拉克經驗,除本身增兵阿富汗外,亦敦促盟國一同響應。但神學士是有組織、有戰鬥經驗的武裝部隊,不同於伊拉克境內零散的

武裝組織;伊國武裝團體的目標是困擾美國,逼退美軍而已,但神學士是要再度掌握阿富汗政權,由於得到部分阿富汗人民,尤其是普什圖族的支

持,美方難以將其削弱孤立。至於積極訓練、組織政府的安全部隊,美國在伊拉克獲致成功,但是阿富汗的安全部隊中每4人中就有1人會開小差,且

教育水準太低,要訓練有維安能力的專業安全部隊,恐難在一年半載內達成。然而歐巴馬計劃在1年半後分批撤離美軍,將維安任務移交給阿富汗軍

警,勢必難以完成目標。

國會表達疑慮國會表達疑慮

  在歐巴馬宣布增兵後,美國國會民主及共和兩黨議員都對此新戰略表達疑慮,歐巴馬所屬民主黨已有不少國會議員表明不支持。主要關鍵在於美

國已債台高築,其國債已近12兆美元,同時,政府還要負擔振興經濟和推動健保改革的支出。

  美國已在伊拉克花了1兆美元,而從2001年至2009年,美國花在阿富汗的軍費亦已達2,270億美元。根據白宮預算分析師估計,美軍駐阿兵力每增加1

人,1年可能就要多花費1百萬美元。此外,美國還面臨嚴重的失業率問題,2009年11月的失業率為10.2%,且2010會計年度第一個月(2009年10月)的財

政赤字就已達1,764億美元。

  歐巴馬增兵計畫,不但讓反戰的民主黨議員無法向選民交代,而他宣布的撤軍時間表,又讓主戰的共和黨議員跳腳,加上增兵3萬可能再花掉400億

美元,連美國國會都不知道這筆錢要如何籌措。為此,民主黨籍的國會眾議院撥款委員會主席歐貝(David Obey)已帶頭提案開徵戰爭稅,建議對中高

所得者開徵累進附加稅,稅率介於1%至5%之間,做為增兵經費,不過,這個提案過關的可能性不大。

Page 2: 氣候變遷攸關人類安全與前途 - 法務部調查局...但神學士是有組織、有戰鬥經驗的武裝部隊,不同於伊拉克境內零散的 武裝組織;伊國武裝團體的目標是困擾美國,逼退美軍而已,但神學士是要再度掌握阿富汗政權,由於得到部分阿富汗人民,尤其是普

盟邦意興闌珊盟邦意興闌珊

  歐巴馬宣布其增兵計畫後,去年12月2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發表聲明,「歡迎」與「支持」美國總統歐巴馬的阿富汗新戰略。潘基文尤其「欣

賞」歐巴馬將新戰略重點,放在強化阿富汗國家機構與安全部隊。他認為,建立體制是一個長期進程,最終確保國際援阿的可持續性。

  美國盟邦的反應卻不同於潘基文。美國國務卿希拉蕊與駐阿境美軍司令麥克里斯托,於去年12月3日至4日在布魯塞爾向「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外長

會議作簡報,要求各盟國另外增兵1萬人,使駐阿富汗盟軍增兵總數達到駐阿美軍司令麥克里斯托主張的4萬人。

  然而各盟國普遍反應冷淡,法國與德國排除立即承諾增兵的可能性。波蘭考慮增兵600人,義大利暗示可能增兵,人數仍未公布,英國則表示將施

壓要求其他盟邦繼續增兵。然而英國國內反戰聲浪亦日益高漲,英國工黨內部亦已有從阿富汗撤兵的聲音,故而英國可能是口惠而實不至。北約秘書

長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則表示,希望盟邦至少增兵5,000人,可能的話,再增加數千人。拉斯穆森並指出,一項關於阿富汗問題的國際會

議今年1月在倫敦舉行。預期會後就會看到北約增兵阿富汗。然而北約各盟國出兵數字,顯然與美國所期待的1萬人有相當差距。

歐巴馬政府的困境歐巴馬政府的困境

  綜合來看,歐巴馬所宣布的新阿富汗戰略,原意是想面面俱到,各方討好。歐巴馬為了不使軍方失望、避免共和黨攻擊及不讓盟國撤兵,決定增

派3萬部隊去阿富汗。歐巴馬為了紓解民主黨的不滿及民意反對,宣布從2011年起撤軍,且增加的兵員不是軍方要求的4萬,而是3萬。

  但矛盾在於,既然局面需要增兵,為何1年半後又要撤軍,實則1年半的時間,不可能使阿富汗局勢有太大的轉變。更根本的問題是,增兵並不能

扭轉局勢,因為阿富汗問題並不單是靠軍事行動所能解決的,阿富汗問題是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因素所共同形成的。

  阿富汗一向是外來勢力的墳場,19世紀的英國和20世紀70至80年代的蘇聯,都在阿富汗吃足了苦頭。而今為數超過十萬的各國聯軍,陷在廣漠無

垠、山川險惡的阿富汗,難保不會與英國、蘇聯得到同樣的命運。如果論面積、人口、種族、部落和文化,阿富汗的情況比伊拉克還複雜,且難以處

理。美國和北約想要以時間換取空間,希望在短期內訓練40萬阿富汗安全部隊以取代美軍和盟軍,幾乎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總而言之,做為一個戰爭總統,歐巴馬領取諾貝爾和平獎,是一件令各方難堪的事。而歐巴馬的阿富汗新策略,意欲面面討好,但卻也顯露出其

終究只是一名政客,而非一位政治家。不論其說詞如何文采華麗,理由如何正義凜然,其所做所為,無不是為自身連任小心的綢繆經營。就美國的新

阿富汗戰略本身來看,由於阿富汗遠比伊拉克複雜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面貌,使得歐巴馬意欲在阿富汗複製伊拉克經驗的成功機會不大。因

而,當18個月後,美軍開始撤出阿富汗時,結果極可能是白忙一年半,並再平添許多美軍及阿國人民亡魂,卻一事無成。

氣候變遷是真實的,持續暖化的後果將會使人類面臨一個不安全與不確定的未來。

氣候變遷攸關人類安全與前途氣候變遷攸關人類安全與前途

  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於去(2009)年12月18日落幕。此次會議的主要目的,是針對氣候達成全球性的共識,以建構在2012

年京都議定書(the Koyto Protocol)期限屆滿之後,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新架構。然而無論外界如何評價此次會議,最重要的是各國今後能否實踐其溫

室氣體減排承諾;由於部分國家反對,此次會中並未通過強制檢查各國減排溫室氣體成效的機制,故而除非各國信守承諾,否則全球氣候變遷勢將進

一步威脅各國安全與人類前途。

溫室氣體與氣候變遷溫室氣體與氣候變遷

  研究氣候的科學家發現,大氣中日增的溫室氣體(特別是二氧化碳)正在改變全球的氣候。大量證據顯示,當前地球的二氧化碳濃度是空前的。

科學家檢視由凍原深達數英哩深處挖出的冰核,顯示地球二氧化碳的濃度不斷地改變,其範圍大約在200 PPM(百萬分之二百)至300 PPM(百萬分之

三百)之間。在地球過去的80萬年中,科學家們從未發見二氧化碳濃度明顯地超過300 PPM。1950年代,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超過300 PPM,此後大氣二氧

化碳濃度持續增加,目前已接近400 PPM。

  在1900年至1950年期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加一倍;而在1950年至2000年期間,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三倍。今日,人類的活動每年製造2,000億噸

二氧化碳。其中大約45%二氧化碳仍存留在大氣中,另外55%由植物、土壤及海洋吸收。

  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及其他溫室氣體與氣候變遷的關聯性,已成為科學上不爭的事實。溫室氣體將熱能存留在大氣中,導致全球氣候上升,而在

南北極的氣溫上升最為顯著,高溫減少結冰的範圍。在北半球,2006年從北極南下至太平洋的西北通道,是數世紀以來頭一遭完全沒有結冰;在南半

球,過去十年間,多次大塊的南極冰棚崩落並朝北流動,使得各界日益關切南極廣大冰原的狀況。地球結冰地區面積的減少,將使得地球反射進入太

空的陽光減少,使得陽光被沒有冰層遮蓋的土壤及海洋吸收,並使地球進一步暖化。

氣候變遷對全球各區域的可能影響氣候變遷對全球各區域的可能影響

  面臨氣候變遷最大風險的區域,也是國家間衝突、激進主義,與恐怖主義事件發生次數最多的區域。這些區域包括南亞、北非、撒哈拉沙漠以南

非洲,與中美洲。氣候變遷將進一步惡化區域緊張、升高衝突、大規模移民,與人道緊急狀況的風險。

  在南亞,預期氣候變遷將會對亞洲產生嚴重且破壞穩定的影響。預期中的海平面上升,將會造成沿海地區淹沒,並使南亞及東南亞約一百萬人口

無家可歸,同時造成霍亂、瘧疾及其他疫疾發生次數增加。氣候變遷的影響,也會危害亞洲部分地區的發展與穩定。國家間因水資源而產生緊張將可

能發生,特別是南亞地區。喜馬拉雅冰河─地球上第3大的冰川─預期將會持續融化,導致亞洲大多數地區淡水供應的劇烈減少,特別是巴基斯坦,以

及中國廣大地區及印度。南亞業已是危險的區域,然而印度及巴基斯坦依舊因長達數十年的仇恨而對抗,而且雙方持續製造核武。印度、巴基斯坦、

阿富汗極端主義者的暴力行徑,將會破壞此區域的穩定,而且這3個國家都被列入美國海軍陸戰隊認定不穩定,且可能發生衝突的10個國家中。

  此外,根據預測,亞太大多數地區都將面臨日增的水資源減少壓力。與氣候相關的災難對人口的干擾,將會在一國之內或是國家之間發生,使得

Page 3: 氣候變遷攸關人類安全與前途 - 法務部調查局...但神學士是有組織、有戰鬥經驗的武裝部隊,不同於伊拉克境內零散的 武裝組織;伊國武裝團體的目標是困擾美國,逼退美軍而已,但神學士是要再度掌握阿富汗政權,由於得到部分阿富汗人民,尤其是普

各國面臨一夕之間湧入大量難民的可能性。面對日增的海平面上升,亞太地區的許多大城市都十分脆弱,包括上海、天津、雅加達、東京、橫濱及曼

谷,居住在這些城市的人口極易受到洪災的影響。氣候變遷將會製造出更多的經濟不確定性,雖然從短期來看,亞太地區的貧窮國家將會是最不具能

力去適應此種經濟不確定性的國家,但是此種不確定性不光只會影響亞太地區最貧窮的國家。

  在北部非洲,預期氣候變遷將為北部非洲及中東地區帶來明顯的影響,主因是淡水的供應減少。這個地區原本就對水源短缺及乾旱十分敏感,其

間貧困的自耕農將承受最嚴重的打擊,但對於那些業已勉力處理快速增加的人口,及落後經濟發展的國家而言,其影響亦相當廣泛且顯著。預期的海

平面上升,將會使尼羅河流域的數百萬居民流離失所。水資源的缺乏將迫使北非向南歐的大規模移民,結果將使得歐洲各國內部面臨社會緊張。

  北部非洲同時也是暴力激進運動的大本營,該區域貪腐及不具合法性的政府,已面臨高程度的公眾不滿;而氣候變遷將使局勢更形惡化,使得該

區域更傾向於暴力,並加劇激進團體使用恐怖主義,以尋求其利益的風險增加。威權政權、激進主義、暴力,與氣候變遷間的關聯性,將會在未來的

日子中,於該區域的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預期氣候變遷對此一地區將會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在此區域居住著全球最脆弱的人民,氣候變遷將會惡化貧窮、增加

疫疾的傳播、並使得僅具備有限治理能力的該區域國家難以負荷;國家將會崩潰、大量難民以及日增的衝突隨之而來。

  非洲將會發生某些的傳統資源衝突,特別是針對水資源;但是更嚴重的風險,是源自於國家崩潰或部落間衝突所衍生的暴力。例如,研究顯示,

盧安達的種族屠殺最嚴重的區域,正好是那些人口成長增加與土壤侵蝕惡化的地區,造成農地面積低於維持生計所需的危機。氣候變遷將會為整個撒

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帶來諸如此類的各種壓力。

  在中美洲,預期因氣候變遷所導致的中美洲與南美洲人民向美國遷徙,將會影響北美的安全;其間移民將會持續對美國南方邊境形成壓力,當地

勢將成為毒品走私、人口偷渡及幫派暴力的渠道。對業已因快速的人口增長、貧窮及政府貪腐,而導致政治不穩定的墨西哥政府而言,氣候變遷將構

成該國明顯的風險。

氣候變遷對國家安全的可能影響氣候變遷對國家安全的可能影響

  美國已著手研究氣候變遷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美國的軍事與情報分析家認為,全球氣候的改變將在未來數十年中對美國構成深遠的戰略挑

戰,並使得美國必須出動軍隊去處理嚴重暴風、乾旱、人類大規模遷徒及疫病的可能上升。此種氣候引發的危機可能會使政府垮台、並給予恐怖主義

活動的可趁之機,甚或使區域動盪。

  美國五角大廈及情報機構的專家們最近首次嚴格檢視氣候變遷對國家安全的意涵。根據美國戰爭模擬及情報研究得到的結論是,未來20至30年內,

脆弱的地區,特別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中東、南亞及東南亞,將面臨由氣候變遷所引起的糧食短缺、水資源危機以及災難性的大洪水,需要美國

的人道救援及軍事行動因應。2008年12月在美國國防大學進行的一場兵棋推演中,探討了孟加拉發生毀滅性洪水的可能影響,兵棋推演顯示此場災難造

成數以萬計的難民湧入印度,引起宗教衝突、傳染病的散播,並造成大量基礎建設損壞。

  變遷中的氣候亦對美軍構成巨大挑戰,許多軍事設施都經不起海平面上升及暴風雨的考驗。在佛羅里達州的荷姆史代空軍基地,於1992年的安德魯

颶風中被摧毀;而海軍航空隊潘薩扣拉基地亦在2004年的伊凡颶風中遭受嚴重損失。許多美國軍事計畫制訂者正致力於研究保護位於維吉尼亞州的海軍

諾福克基地,以及位於聖地牙哥的海軍基地的方法,以使這些基地免於受到因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及嚴重暴風的影響。

  北極冰層的溶解亦對美軍造成新的問題。北極冰帽縮小的速度遠快於幾年前的預測,使北極海上開通了船隻可航行的航道,而美軍必須確保這些

通道的安全;同時,北極冰洋下之資源亦已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2007年俄羅斯的探險隊將俄國國旗豎立在北極的海床上,毫不令人意外的,加拿大、

挪威、丹麥及美國,這所有接鄰北極的國家,都強烈指責俄國的行動;但俄羅斯沒有因而退卻,最近俄國宣布其空降部隊將在極地進行空降演習。

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如何因應氣候變遷

  就現狀而言,如果各國能確實減少碳排放,地球將會更安全。除了減少對石化燃料的依賴,達成減排目標的最佳方式,是加速發展替代性能源的

生產能力,包括風力、太陽能與核能,大量投資於這些替代能源,並將依賴內燃機以石油為燃料的車輛,轉化為以電力與氫動力為主的車輛。

  然而,我們也要有心理準備,無論採取什麼措施,氣候變遷終將影響人類,故而各國均應嚴肅思考因應對策並未雨綢繆。未雨綢繆意味各國都應

制訂大規模的應變計畫,如果可能,應變計畫中除了包括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外,還必須納入其他相關的措施,例如新的建築物必須減少熱能的損失,

同時禁得起未來更極端天氣型態的考驗。

  總之,氣候變遷是真實的。由於工業活動與燃燒石化燃料,大氣的二氧化碳濃度目前正處於史無前例的高點,因而,地球的大氣與海洋正逐漸暖

化。持續暖化造成的後果必須嚴肅考量,不足的飲用水供給、降雨型態改變、農業中斷、人類遷徙、更多的國家崩潰、日增的極端主義,以及資源戰

爭。這些可預測到的後果將會使人類面臨一個不安全與不確定的未來,必須由各國確實做到溫室氣體減排,發展並使替代石化燃料的能源來因應,否

則,氣候變遷的嚴重後果,將由全體人類共同承擔。

(作者為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助理教授,美國波士頓大學政治學博士)(作者為南華大學國際暨大陸事務學系助理教授,美國波士頓大學政治學博士)

▲Top

Page 4: 氣候變遷攸關人類安全與前途 - 法務部調查局...但神學士是有組織、有戰鬥經驗的武裝部隊,不同於伊拉克境內零散的 武裝組織;伊國武裝團體的目標是困擾美國,逼退美軍而已,但神學士是要再度掌握阿富汗政權,由於得到部分阿富汗人民,尤其是普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一一 月號月號

論述 大陸現況 法令天地 資通安全 科技新知 健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傳播‧溝通‧新視野 其他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主觀意志客觀環境主觀意志客觀環境

◎ 朱言明

壹、前言壹、前言

  有人說:我一路走來,始終如一。是指他的意志力非常堅定,不受環境影響。也有人說:年齡愈長,經驗與閱歷愈多,以致其對一個人或一件事

的看法會改變。

  前一句就是通稱的「唯主觀意志論」,是說一個人內心的主觀意志,不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甚至可以說一個人內心的主觀意志,可以影響、

決定、改變外在的客觀環境。後一句就是通稱的「唯客觀環境論」,是說一個人內心的主觀意志,是會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外在的客觀

環境可以影響、決定、改變一個人內心的主觀意志。

貳、唯主觀意志論貳、唯主觀意志論

  唯主觀意志論的例子,可以說不勝枚舉:

  一、孫中山先生說:「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收效之期,心之為用大矣哉。

」這「心」指的就是一個人的精神、意志。

  二、古時有「精衛填海」,描述一隻名為精衛的小鳥,常常啣著小石子,立志要將東海填平;更為國人耳熟能詳的便是「愚公移山」的故事。兩

者的力量均是非常渺小與微弱,但展現出的意志力卻是無比的堅強。

  三、現代青年男女戀愛時,每每在花前月下會山盟海誓:「愛妳一千年、愛妳一萬年、愛妳到死為止,海可枯、石可爛、愛妳之心永不變」。又

謂「月亮代表我的心」,以示他對她愛情的堅貞。

  四、一般最常見勉人或立志的話語如:人定勝天;天下沒有克服不了的難事;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地藏王

菩薩為救苦救難,有「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志願。

參、唯客觀環境論參、唯客觀環境論

  唯客觀環境論的例子,也可以說不勝枚舉:

  一、時間能夠改變一切,時間能夠醫治一切,時間是最好的改變劑與 醫療劑;有道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男人怕床頭金盡;歲月催人 老,女人

則怕人老珠黃。物換星移之後,人心受其影響會跟著改變自己的想法。

  二、沒有永久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永久的利益。就國內 政治而言,選舉期間最為明顯,有些政治人物若未被自己的政黨提名,就倒

戈相向。就國際關係而言,更是如此,二次大戰時期,美、日是敵,戰後為抵抗共產勢力擴張,乃結為盟友。

  三、所有的外在客觀環境中(包括政治、經濟─宗教、藝術等等),又以經濟(或稱物質)因素對人們主觀意志的影響最大,如:

  夫妻幾乎沒有不吵架的,十之八九都是為了金錢,即經濟因素;故俗云:柴米油鹽醬醋茶,貧賤夫妻百事哀。青年男女談戀愛,憧憬大過實際,

每每陶醉夢幻中,但身為人父人母者,絕對會相信麵包是勝過愛情的。

  四、大學聯考,學生填寫志願,幾乎都是優先填寫熱門科系,卻不見得是自己的興趣所在。畢業後謀職,則是盼望錢多、事少、離家近;甲公司

給你的薪水3萬,若乙公司給你薪水3萬2千元,你就可能選擇跳槽。

肆、如何看待我們的一生?肆、如何看待我們的一生?

  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倒是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他說他的一生:「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

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人的一生,可以分成老、中、青三個時期:四十歲之前(青):是屬於唯主觀意志論者,或主觀意志論大於 客觀環境論者,

故須立志,作為生涯規劃。故孔子說:「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矣!」是指一個人若到了四十歲時,道德與事業還沒有基礎或好的表現,那他的一

生也算完了,就這麼渾渾噩噩過了。

  四十歲至六十歲之間(中):年齡漸長,歷練多矣,是屬主觀意志論與客觀環境論各居半者;認為人生仍須努力,但成功與否、仕途地位,則交

給上帝,盡人事,聽天命是也。

  六十歲之後(老):是屬於客觀環境論者,或客觀環境論大於主觀意志論者;別人對我的愛惡譭譽,一切隨它去,成為一個真正的自在人,猶如

報載某書畫大師家中的一幅對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是何等的瀟灑解脫,個中含意,可作為吾人年過六十

之後的自處之道。

Page 5: 氣候變遷攸關人類安全與前途 - 法務部調查局...但神學士是有組織、有戰鬥經驗的武裝部隊,不同於伊拉克境內零散的 武裝組織;伊國武裝團體的目標是困擾美國,逼退美軍而已,但神學士是要再度掌握阿富汗政權,由於得到部分阿富汗人民,尤其是普

伍、結論伍、結論

  宋朝范仲淹(西元989─1052年)在其所作《岳陽樓記》一文中指出,人因受外在客觀環境之影響,致:

  一則登斯樓(岳陽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一則登斯樓(岳陽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也。

  故人的悲喜,皆因受到外在客觀環境的影響。范仲淹則勉自己道:「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盼不

因外物(外部客觀環境)的美好而高興或沾沾自喜,也不因個人的不順遭遇而失望或悲哀。期望自己能不受外在客觀環境的變化而影響到主觀意志,

這是極少數的仁人志士或賢者聖者方能達到的境界。

  絕大多數人,青年時代志比天高,中年時代仍力爭上游,晚年時代聽天由命,懂得由命不由人、知足常樂矣。願與我《清流月刊》的讀者們互勉

互勵:年輕的朋友,必須立定志向,勇往直前;中年的朋友,仍須戰戰兢兢,戮力以赴;老年的朋友,就如《聖經》提摩太後書保羅所說:「那美好

的仗我已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守住了。」悟得一切隨緣,無爭無求,方能福祿壽喜養天年,雖非神仙,卻猶如神仙矣。

(作者為明新科技大學教授)(作者為明新科技大學教授)

▲Top

Page 6: 氣候變遷攸關人類安全與前途 - 法務部調查局...但神學士是有組織、有戰鬥經驗的武裝部隊,不同於伊拉克境內零散的 武裝組織;伊國武裝團體的目標是困擾美國,逼退美軍而已,但神學士是要再度掌握阿富汗政權,由於得到部分阿富汗人民,尤其是普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一一 月號月號

論述 大陸現況 法令天地 資通安全 科技新知 健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傳播‧溝通‧新視野 其他

我國金融商品投資問題不斷,各相關單位責無旁貸,並應通力合作打擊經濟罪犯。

連動債衍生之犯罪問題探討連動債衍生之犯罪問題探討

◎黃先玨

  近年來國內金融市場受到發生於民國94年間的結構債事件以及97年間連動債事件的影響,造成國內若干證券投資信託業者、金融行庫、廣大善良投

資人的鉅額財產損失,除了受害民眾因此四處陳情抗議,醞釀走上街頭外,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財團法人證券投資人及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

暨相關公會為免事態擴大,極力居間協調債務評議、清償等問題。

  連動債爭議除衍生之民事求償問題持續進行外,其過程亦引發若干經濟犯罪問題,其中連動債商品於銷售過程中,衍生投資 人狀告銷售人員或代

銷公司涉及詐欺之罪嫌;另部分投資者將投資憑證、存摺、印鑑等資料委由金融機構人員保管,也因此衍生欺瞞客戶購買其他金融商品、盜賣客戶金

融商品、挪用客戶存款等不法情事;亦有因金融商品係由國外機構所發行,即有不法人士藉跨國之機,進行違法吸金或詐騙之行為;另有如部分投信

業者於處理結構債問題時,發生涉嫌非常規交易或背信等違反證券交易法等情事。

  法務部調查局經濟犯罪防制處為遏阻連動債暨其他結構型商品衍生犯罪問題之發生,期能達到維護市場交易秩序之目的,曾於去(98)年11月18日

舉辦「連動債衍生之犯罪問題探討與防制」研討會,邀請臺灣高等法院、法務部檢察司、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行政院金融監督管

理委員會銀行局等機關及民間專家、學者深入探討。調查局除相關內外勤同仁列席聆聽以增廣專業知能外,亦邀請法務部所屬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及

桃園、板橋、高雄等地檢署檢察官參加,擴大檢調人員共同打擊經濟犯罪之交流。

  研討會設定:一、連動債爭議之現況及影響?二、連動債衍生之犯罪類型?三、連動債衍生之犯罪,其法辦構成要件及偵查要領為何?蒐證過程

中遭遇那些困難?四、連動債商品之管理適用哪些現行法令?其規範是否周延?五、從連動債爭議看當前結構型商品於現行法令規範下有無可能發生

類似買賣糾紛或犯罪問題?六、主管機關對結構型商品現行之監、管理政策為何?其效能如何?七、主管機關暨執法單位如何有效防制企業藉結構型

商品持有或銷售從事不法犯行,以保障投資人權益?等議題,深入探討。

  與會者依據探討議題,分別從專業知能及實際工作層面,提出個人見解與防制建議。咸認我國金融商品投資問題不斷,不論是行政、司法等政府

機關,抑或民間各相關單位皆責無旁貸,應予正視,並通力合作;除及時著手相關法令之修訂、規範業者自律機制、立法保護善良投資人外,更應強

化市場監、管理功能,加強宣導國人投資風險意識,以健全我國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之環境。會議並具有教育訓練效應,列席的檢調人員得能充分了

解連動債衍生之犯罪問題與偵辦技巧,必將有助於彼等在工作崗位上,持續執行有效打擊金融犯罪,保障善良投資人權益的任務。

▲Top

Page 7: 氣候變遷攸關人類安全與前途 - 法務部調查局...但神學士是有組織、有戰鬥經驗的武裝部隊,不同於伊拉克境內零散的 武裝組織;伊國武裝團體的目標是困擾美國,逼退美軍而已,但神學士是要再度掌握阿富汗政權,由於得到部分阿富汗人民,尤其是普
Page 8: 氣候變遷攸關人類安全與前途 - 法務部調查局...但神學士是有組織、有戰鬥經驗的武裝部隊,不同於伊拉克境內零散的 武裝組織;伊國武裝團體的目標是困擾美國,逼退美軍而已,但神學士是要再度掌握阿富汗政權,由於得到部分阿富汗人民,尤其是普

清流月刊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一一 月號月號

論述 大陸現況 法令天地 資通安全 科技新知 健康生活 生態保育 文與藝 傳播‧溝通‧新視野 其他

阻卻非法運送核子及其他輻射物料進入我國,保障國民健康,並加強國際核能與輻射安全。

高雄港大港倡議簡介高雄港大港倡議簡介

◎ 吳勝楠

  高雄港大港倡議啟用典禮於民國98年11月18日在高雄關稅局舉行,由財政部關稅總局李茂總局長、高雄關稅局曾瑞育局長共同主持,美國能源部國

家核能安全署副主任艾莉米蘭,特別以美方代表身分與會,感謝臺灣協助美國執行貨櫃安全計畫(Container Security Initiative 簡稱CSI)、大港倡議

(Megaports Initiative)等反恐作為。

  高雄港大港倡議係緣起於民國95年5月25日臺美簽署之「大港倡議瞭解備忘錄(MOU)」,冀望藉由改善貨物運輸安全及措施,防止非法運送核子

及其他輻射物料,以加強國際核能與輻射安全。由美國能源部國家核能安全管理局(DOE/NNSA)對我國海關提供技術協助,包括設備、材料及訓練服

務,於高雄港進行偵測、阻絕、攔截非法運送核子及其他輻射物料。

  高雄港因幅員遼闊,大港倡議分兩階段建置,第一階段建置時程歷經三年多,包括美方派員實地勘查、提出概念設計、進行工程設計、機器建

置、測試、驗收及人員訓練等階段;陸續已於98年間完成位於第2、3、5貨櫃中心共23座門式輻射偵測器(RPM)的硬體建置、中央監控站(CAS)、3處

海關二次工作站(SWS)及無線通訊網路系統,在9月初完成系統驗收測試後, 9月19日起正式運作;為執行大港倡議,高雄關稅局共投入24名關員,

分三班制全天執勤監控。第二階段之工程建置,則於11月進行場地勘查,預定今(99)年3月開始建置22座門式輻射偵測器,6月底前全部完成。

  輻射偵測設備主要包括:固定式「門式輻射偵測器」(RPMs)、影像辨識系統(OCR)、個人輻射偵檢器(PRD)、輻射定位偵檢器(Survey

Meter)、 Thermo 與 Ortec 兩種手持式「輻射同位素辨識儀」(RIID)。其中,設在門式輻射偵測器攝影機所拍攝之影像與加馬及中子射線感知器所偵

測到的資訊,均可經由「傳輸控制協定/網際網路通訊協定」(TCP/IP)傳送至中央監控站。

  為了避免影響貨櫃流通及櫃場作業,進入貨櫃場的貨櫃即使引發警報,並未當場留置,車輛仍繼續前進至碼頭貨櫃堆放區卸下貨櫃。當警報產生

時,中央監控站關員會查核與警報相關的門式輻射偵測器資料,比對該貨櫃艙單、報單等資料,以決定是否需要進行二次偵測;若認定有必要進行二

次偵測時,中央監控站關員將協調航運業者將該貨櫃移至適當的地區,由二次偵測小組攜帶手持式輻射偵檢儀器至現場進行進一步偵測。

  二次偵測人員抵達可疑貨櫃存放處所,確認貨櫃號碼後,開啟個人輻射偵檢器,輻射強度以數字0至9顯示,數字會隨著接近輻射源而增加,讀數

達到6時不要繼續走近,以確保個人安全。接著利用輻射定位偵檢器標示可疑輻射源所在位置,開啟時需先遠離貨櫃以偵測背景值。移動偵檢器時,內

裝的開關會自動轉換為搜尋模式,隨著計數率增加而發出嗶嗶聲,以便幫助找到輻射源,在顯示最高計數率處貼上膠帶或以粉筆標示。接下來,開啟

輻射同位素辨識儀(Thermo RIID),靠近輻射源後啟動「辨識」模式,在1至2分鐘後,輻射同位素辨識儀會辨識出帶有信賴度評分的同位素,二次偵

檢人員將該能譜儲存。

Page 9: 氣候變遷攸關人類安全與前途 - 法務部調查局...但神學士是有組織、有戰鬥經驗的武裝部隊,不同於伊拉克境內零散的 武裝組織;伊國武裝團體的目標是困擾美國,逼退美軍而已,但神學士是要再度掌握阿富汗政權,由於得到部分阿富汗人民,尤其是普

  另一種輻射同位素辨識儀為Ortec,使用前需先確認儀器在「就緒」狀態才可使用。將Ortec放在已標示的輻射強度最大處,按下ID(辨識)鈕,約3

至10鐘,儀器可顯示找到可疑的同位素,儲存能譜後按下停止鈕以返回主螢幕。

  在二次偵測工作完成後,手持式偵測設備所偵測出的能譜資料,由偵測關員至二次工作站將該資料下載並傳輸至中央監控站系統,由中央監控站

關員複查,如警報不需要提高至「調查」層級,則貨櫃即可放行;若判定該貨物應予以提升至「調查」層級,則通知業者予以隔離並聯絡原子能委員

會派員協助處理。

  大港倡議的執行是政府既定的政策,此計畫不但可阻卻非法輻射物質例如輻射廢料走私進入我國,以保障國民的健康與安全,更能充分顯示臺灣

願意為世界反恐工作貢獻一份心力,共同促進世界的和諧與繁榮。

( 作者現任高雄關稅局儀檢組股長 )( 作者現任高雄關稅局儀檢組股長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