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 centralre.com¼業社會責任/中央再... ·...

51
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013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May-2020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2013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目錄

編輯原則 1

董事長的話 2

永續經營 4

商品與服務 5

外部組織參與狀況 7

公司治理 8

公司治理 8

風險管理 18

CSR 管理 19

經濟 24

2013 年經濟績效 24

審慎的投資哲學 25

持續營運機制 25

環境 27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27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28

節省能源使用 28

社會 29

產品 29

客戶服務導向 29

完善個資管理 30

員工照顧 30

勞資關係 30

專業培育與訓練 36

健康職場 37

社會參與 38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38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39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41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42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43

1

編輯原則

報告時間

本報告書係揭露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央再保)2013年度(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經

濟環境保護社會參與各層面的管理思維以及關鍵議題的績效

報告書邊界與範疇

本報告書涵蓋中央再保主要營運區域台灣為本次揭露範疇核心

報告書撰寫原則

本報告書參照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於2013年新頒布之G4版網領

依循核心選項所撰寫並包含GRI指標金融業補充指標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本報告書所揭露的資訊及統計數據係自行統計財務數據部份係採用經會計師簽證後之公開發表資

訊所有數據之描述皆以一般慣用之數值描述方式若有特殊狀況亦會於報告書中特別說明

上一發行版本首次發行

下一發行版本預定 2015 年 4 月發布

聯絡資料

網站wwwcentralrecom 企業社會責任專區

emailcentralrecentralrecom

電話+886-2-25115211

傳真+886-2-25235350

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 53 號 12 樓

2

董事長的話

今年係本公司首次編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爾後

希望藉由每年製作報告書的過程重新檢視在企業社會

責任的作為是否能夠更好

保險對於國家經濟發展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而再

保險公司係扮演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的角色乃保險經

營非常重要的一環其衍生的功能包括擴大承保能量

穩定損失經驗等尤其台灣地區屬易受天災(地震颱風

洪水)侵襲地區國內保險業者十分依賴再保險來轉移及

分散台灣地區巨災風險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過去保險業於收取客戶保費後大多僅依合約消極

負責損害填補的工作但近年來則積極協助客戶進行損

害防阻的風險管理工作大幅降低災害發生的頻率與損失的幅度且一旦災害不幸發生則採取最

快速的方式理賠使受災客戶得以迅速重建降低負面衝擊

本公司身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承接國內外產物及人壽保險公司的再保險業務

主要客戶為國內產物及人壽保險公司並以安定健全維護保險市場分擔客戶之風險及促進

國內保險事業發展為宗旨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及因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本公司除積極加強國

內客戶服務以繼續深耕國內市場外同時亦穩健地朝國際市場拓展以達擴大營運基礎與分散業務

地域集中風險之效

我們的價值是維護最大誠信原則創造員工美好的遠景穩定保險市場的力量而樹立市場典

範提升客戶價值創造公司利潤則為我們的使命中央再保將透過具體作為朝我們的願景邁進

確保我們的價值達成我們的使命

國際信用評等公司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以及長

期穩定的獲利能力於 2013 年 6 月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至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公

司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2013 年 7 月另一國際信用評等公司 AM Best亦持續肯定本公

司的經營成果維持 A 級的信評等級如此優良的信用評等除了有利本公司優質業務之拓展與經

3

營亦顯示中央再保具有良好的清償能力以保障對客戶的承諾

展望 2014 年本公司經營團隊將持續秉持「挑戰創新團隊」的企業精神在面對充滿競

爭挑戰的經營環境善用在地優勢深耕國內市場聚焦客戶服務審慎擴展國際業務提升業務

品質並採取穩健的投資操作策略以達營收與盈餘持續穩定成長的目標

董事長 楊誠對

4

永續經營

我國政府為加強再保險制度促進國內保險事業之健全發展財政部於

1968 年 10 月 31 日設立「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為因應企業自由化及國際化的潮流並提升競爭力中央再保於 2002 年 7

月 11 日完成民營化

民營化後為擴大資本規模提升清償能力以提高競爭力分階段辦理

增資迄至目前為止本公司實收股本已達新台幣 562275 億元長榮

集團為本公司之最大股東

公司名稱 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 1968 年 10 月 31 日

企業願景 成為亞洲最佳再保險公司

企業精神 挑戰創新團隊

公司地址 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 53 號 12 樓

員工總人數 133 人

資產總額 新台幣 32937232 仟元

股東權益 新台幣 9033548 仟元

電話及傳真 Tel886-2-2511-5211

Fax886-2-2523-5350

信用評等

AM Best A Stable

Standardamp Poors A Stable

Taiwan Ratings twAA+ Stable

2013 07

2002 07

1968 10

5

股東結構

2013 年 4 月 15 日(股東常會停止過戶日)

股東結構

數量 政府機構 金融機構 其他法人 個人

外國機構及

外人 合 計

人數 4 3 28 6524 38 6597

持有股數 125445911 526240 326588371 83982220 14707258 551250000

持股比例 2276 010 5924 1523 267 10000

商品與服務

中央再保是專業再保險公司同時承作產險與壽

險的再保險業務業務之來源主要係直接簽單

的保險公司基於分散風險的原則保險公司將

所承保之風險向本公司再保以利分散風險並

於保險事故發生時共同分攤損失尤其發生巨

災時因損失甚鉅若未安排適當之再保險往

往會危及保險業者經營之安全因此再保險業

是風險環境中的穩定力量旨在維護保險市場之

健全發展

保險業之上中下游分別為被保險大眾保險業再保險業產壽險業者招攬投保人之業務後

為能分散承保損失之風險除依本身的風險承擔能力自留一部分外即直接或透過保險經紀人等安

排再保險予國內外再保險公司同樣地再保險業者為能分散所承受的風險除依本身的承保能量

自留大部分外亦直接或透過再保險經紀人等安排轉再保予國內外保險(或再保險)公司

6

中央再保主要承受國內同業之再保險業務經匯合並自留後優先轉分予國內保險同業其餘向國

外接洽轉再保險以換取交換業務之分入藉以分散地域集中風險並穩定保險市場之健全發展

台灣為本公司業務之主要發展市場然基於風險分散與擴大營運規模的考量穩健尋求國際市場開

拓之可能並在公司所制定的各地區風險容忍度範圍內審慎拓展國外業務

單位新台幣仟元

年度

業務來源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金額 比重 金額 比重

國內分入財產再保險業務 8121090 5189 8096586 5635

國內分入人身再保險業務 5863213 3747 4346617 3025

國內分入業務合計 13984303 8936 12443203 8660

國外分入財產再保險業務 1511443 966 1882326 1310

國外分入人身再保險業務 153947 098 43039 030

國外分入業務合計 1665390 1064 1925365 1340

合 計 15649693 10000 14368568 10000

單位新台幣仟元

年度

險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金額 比重 金額 比重

火險 1794472 1468 2109117 1468

船體險 331614 258 371331 258

貨物海上險 453283 359 515654 359

任意汽車險 3090949 2089 3001883 2089

航空險 3420 005 7585 005

工程險 315068 228 327804 228

其他財產險 1297948 936 1344595 936

漁船險 25162 015 21517 015

強制汽車險 1368038 930 1335474 930

強制機車險 903093 624 896087 624

住宅地震險 49486 033 47865 033

人壽險 2274962 1482 2130037 1482

傷害險 1456568 572 821936 572

健康險 2285630 1001 1437683 1001

合 計 15649693 10000 14368568 10000

7

外部組織參與狀況

關注產業營運現況參與研究開發與未來發展議題積極參與相關保險組織回饋保險市場

序號 外部組織名稱 參與狀況

1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協助調查統計及研究發展

配合政府政策暨參與相關社會活動

2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參與保險專案會議

參與課程與贊助中心舉辦之相關活動

3 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 參與危險分散費率分組會議

參與研討會等

4 財團法人工程保險協進會 加強參與產業並提升與同業互動

參與研發及提升核保理賠技術

5 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IAIS) 觀察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國際性研討會

6 中華民國精算學會

參與委員會等增加與同業互動交流

贊助研討會與會員大會

擔任理監事具有策略性意義

7 美國精算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國外派訓等

8 美國產險精算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國外派訓等

9 國際保險協會(IIS)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國際性研討會

10 財團法人保險犯罪防制中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1 中華民國保險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2 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 參與研究風險管理技術及推廣應用

參與訓練課程與研討會等

13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管理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等

14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核保學會 與業界核保理賠人員維持良好互動

參與研討會

15 中華保險服務協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6 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等

17 海上保險聯誼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8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

建立完善之公司治理係達企業永續經營之途徑透過法令遵循風險管理稽核制度之規範對於

企業落實充分公正即時揭露資訊有所加成

本公司公司治理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股權結構及

股東權益

公司處理股東建議或糾紛等

問題之方式 公司設有發言人代理發言人及股務人員處理股東問題

公司掌握實際控制公司之主

要股東及主要股東之最終控

制者名單之情形

公司依證券交易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對內部人所持股權

異動均按月申報「公開資訊觀測站」並於股票停止

過戶期間取得股東名簿以掌握主要股東名單

公司建立與關係企業風險控

管機制及防火牆之方式

公司訂有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關係人交易管理循

環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

與處理程序等以控管關係企業風險

董事會之組成及

職責

公司設置獨立董事之情形 公司已於 97 年股東常會選任二位獨立董事並於 100 年

股東常會辦理改選

定期評估簽證會計師獨立性

之情形

公司於聘請會計師或續約時均會評估簽證會計師之獨

立性目前之會計師係國內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執業之會

計師且非為關係人具有獨立性

建立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管道之情形

公司設有發言人及代理發言人並於公司網站張貼業務

單位電子信箱各險種聯絡電話及股東員工利害關係人

與監察人溝通電子信箱作為股東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溝

通管道公司亦設有勞資會議及申訴制度以為員工溝通

管道

資訊公開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財務業

務及公司治理資訊之情形

於本公司外部網站(wwwcentralrecom)揭露資訊有

1財務財務概況月營收及財務報告等

2業務業務概況及各險種業務介紹等

3公司治理內部稽核之組織及運作情形等

9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之方

本公司設有英文網站並指定專人負責蒐集及揭露相關

財務及業務資訊為落實發言人制度規定所有對外之

發言均透過發言人本公司並無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情

其他有助於瞭解

公司治理運作情

形之重要資訊

員工權益僱員關懷投資

者關係供應商關係利害

關係人之權利

本公司訂有工作規則等人事規章並依規定設置職工福

利委員會及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並於公司網站

設置投資人專區及設有專責人員處理股東查詢事宜

另業務部門依險種成立客服團隊積極服務客戶

董事及監察人進修之情形

為提升董事會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

本公司專責人員協助辦理董監事進修事宜2013 年本公

司共計 2 位獨立董事3 位董事及 1 位監察人完成至少

三小時的訓練進修(受訓內容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9 及 30 頁)

經理人進修之情形

不定期提供經理人(副協理級以上人員)有關保險風險管

理財會等專業訓練機會求經理人全方位之技能提升

2013 年共 10 位經理人外訓時數合計達 2135 小時

客戶政策之執行情形 提供客製化的再保險保障以符合國內外保險業者的需

法令遵循

法令遵循為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之重要環節為落實及強化法令遵循工作之推行公司設有法令遵循

主管負責法令遵循制度之規劃管理及執行並置法令遵循主管一人綜理法令遵循業務現已

建立完備之法令遵循制度

本公司法令遵循主管之重要任務如下

1 建立清楚適當之法令傳達諮詢協調與溝通系統

2 確認公司內部規章及各項營運活動均符合法令規定

3 擬訂本公司年度法令遵循計畫

4 擬訂法令遵循制度並配合法令隨時修正

5 督導各單位定期辦理法令遵循自行檢核作業

6 對各單位人員施以適當之法規訓練

10

本公司內部各項管理及作業規章均符合現行法令並隨時檢討修正法令遵循主管對於相關之法令

規章均適時明確地傳達予各單位並對公司員工施予適當之法規訓練使公司員工於辦理各項業

務時皆能恪遵法令經營階層亦時常強調法令遵循之重要性以上措施皆有利主管機關法令政策之

推行並維護公司信譽及形象

為有效防制洗錢及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活動除即時轉知主管機關發布或函轉外國政府所提供之恐怖

分子或團體名單或未遵循或充分遵循國際防制洗錢組織建議之國家或地區等訊息以辨識可疑交

易是否存在俾便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外每年亦定期舉辦防制洗錢之教育訓練並積極派員參加

外部機關所舉辦之相關課程汲取防制洗錢相關知識以加強辨識潛在不法或可疑交易之能力

稽核制度之執行情形

內部稽核組織

本公司董事會下設稽核室以超然獨立之精神執行稽核業務並定期向董事會及監察人報告稽

核室置總稽核其聘任解聘或調職應經董事會全體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稽核室之稽核人員

須由總稽核簽報董事長核定任用

內部稽核之運作

1 訂定內部稽核工作手冊

協助稽核人員檢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運作對經營活動作稽核與分析適時提供

改進建議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

2 擬訂年度稽核計畫

每年依風險辨識與評估結果擬訂年度稽核計畫對各單位每年至少辦理一次一般性查核並

依實際需要辦理專案查核

3 執行稽核作業

實地查核各單位業務管制措施是否健全與周詳並就業務實際處理情形研究內部控制制度之

缺失提出改進建議查核結果並編製成稽核報告

11

4 覆核自行查核報告

各單位依本公司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及自行查核作業手冊規定每年辦理自行查核查核報告送

交稽核室覆核如發現缺失即要求改善

5 追蹤覆查改善辦理情形

對主管機關會計師內部稽核與自行查核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或查核缺失事項及內部控制制度

聲明書所列應加強改善事項持續追蹤覆查按季作成追蹤報告

年度稽核計畫執行情形

稽核室業依2013年度稽核計畫辦理各單位一般查核並完成所有專案查核查核結果並未發現重

大缺失各項作業均能依規定辦理內部稽核所提之建議事項並按季追蹤覆查直至缺失改善為

止有關稽核報告及追蹤報告均依規定交付獨立董事及監察人查閱並提報董事會

會計師內部控制制度查核

本公司簽證會計師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半年度財務報告及年度財務報告均辦理內部控制制度

查核2013年度查核結果並無查核意見

主管機關一般業務檢查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3年對本公司一般業務檢查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業經稽核室洽請相關單位切

實改善改善辦理情形已依規定格式連同佐證資料陳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

12

公司組織圖

13

董事會的運作

2013 年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共 10 人分別為董事 5 人獨立董事 2 人及監察人3人任期自 2011

年 6 月 15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止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之選任採提名制度並由股東由候選人

名單中選任之任期 3 年一任得連選連任

董事及監察人平均年齡為 599 歲(70 歲以上佔 2060-69 歲佔 2059 歲以下佔 60)男女比例

為 41其均具有豐富的金融保險財會法律等領域之豐富經驗及專長(列表如下)另董事及監

察人為提升能力掌握國際趨勢不時參與進修2013 年董事及監察人平均進修時數為 43 小時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董事長

楊誠對 紐約保險學院碩士

經歷財政部保險司副司長

本公司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董事長

副董事長

張國政 美國波士頓大學

經歷長榮海運董事長

現職本公司副董事長

獨立董事

吳金順 政治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執業會計師

現職昂寶電子(股)公司獨立董事

中國砂輪企業光隆實業等公司之監察人

獨立董事

姚思遠 美國愛荷華大學法律博士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

現職東吳大學學術交流長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執行長

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董事

李宜芬 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碩士

經歷財政部秘書室專門委員

現職財政部綜合規劃司專門委員

董事

林士朗 美國猶他州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副局長

現職行政院財政主計金融處處長

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常務董事

董事

莊忠蒼 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經歷長榮國際風險管理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總經理

監察人

廖述源 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系主任

現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保險經營學會理事長

14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監察人

吳光輝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經歷長榮航空(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長榮集團管理集團財務執行長

長榮海運(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財團法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

長榮航空長榮國際儲運長榮鋼鐵台灣碼頭服務長

陽開發翔利投資等公司之監察人

監察人

古賴美雪 銘傳商專

經歷長榮國際財務本部協理

現職長榮國際(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長榮海運長榮空廚立榮航空長友營造長榮物流

環世旅行社長榮國際機電等公司之監察人

董事獨立董事及監察人之報酬授權董事會依其對本公司之營運參與度及貢獻價值並參酌同業

通常水準議定之

董事監察人薪酬與組織經營績效之連結說明如下

本公司董事監察人及董事長之報酬依本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由薪資報酬委員

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報酬係依董事會核定之薪資表標準辦理並提

經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

依據本公司章程第 29 條規定本公司每年度決算如有盈餘除提付應納稅款外應先彌補以往

年度虧損次就其餘額提出百分之二十為法定盈餘公積並依規定提列或迴轉特別盈餘公積加

計前期累積未分配盈餘後由董事會擬定分配案提請股東會通過後分配之自分配數額中提撥

董監酬勞不得高於百分之一

2013 年度本公司支付董事監察人酬金總額占稅後純益比例為 340

本公司董事會至少每二個月召開 1 次2013 年度董事會開會 7 次整體出席率達 8714(含委託出

席則為 9857)董事監察人出列席情形如下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長 楊誠對 7 0 100

副董事長 張國政 0 7 0

獨立董事 吳金順 7 0 100

獨立董事 姚思遠 7 0 100

15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 李宜芬 7 0 100

董事 林士朗 6 1 86

董事 莊忠蒼 7 0 100

監察人 廖述源 6 0 86

監察人 吳光輝 7 0 100

監察人 古賴美雪 7 0 100

本公司董事會配合公司法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等規定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

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重

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

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依本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第十六條有關董事對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規定2013 年度召開董事會 7

次其中需迴避案件均依規定迴避(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執行情形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4 頁

至 26 頁)

另董事會於 2013 年亦完成各重要規章制度之制定與修訂包含公司章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董監事薪酬架構及績效制度等

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為健全公司管理董事會之專業機能並與國際制度接軌本公司自 20112012 年分別於董事會

下設有薪資報酬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等二個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薪資報酬委員會

本公司於 2011 年 9 月 21 日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由二位獨立董事及一位董事

組成由獨立董事召集薪資報酬委員會之職責係就下列事項做成建議並提請董事會議決議

1 訂定並定期檢討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績效評估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

2 定期評估並訂定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

16

另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說明如下

1 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計 3 人獨立董事吳金順姚思遠(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董事莊忠蒼(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3 月 19 日)

2 2013 年度薪資報酬委員會開會 4 次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均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對建立公司風險管理制

度及運作負最終責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各單位主管共同組成並由獨立董事

擔任召集人風險管理委員會之職責為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組織功能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報

告執行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

2013 年共召開 4 次會議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已完成風險管理委員會

組織規程之訂定以及制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準則風險管理作業處理程序及風險管理機制並

訂定風險胃納容忍度及限額

倫理與誠信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專業再保險公司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

定力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目前本公司刻正研擬誠信經營守則外其他為落實

誠信經營之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訂定誠信 經

營政策及 方

公司於規章及對外文件

中明示誠信經營之政

策以及董事會與管理

階層承諾積極落實之情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

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

重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

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本公司訂有「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

部作業規範」規範利害關係人交易上述利害關係人包括公司

負責人及大股東公司之關係企業與其負責人及大股東及公

司之子公司與其負責人所謂負責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總經

理副總經理協理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之情形以及方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除與保險業務往來有關或單筆未超過新台幣 500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目錄

編輯原則 1

董事長的話 2

永續經營 4

商品與服務 5

外部組織參與狀況 7

公司治理 8

公司治理 8

風險管理 18

CSR 管理 19

經濟 24

2013 年經濟績效 24

審慎的投資哲學 25

持續營運機制 25

環境 27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27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28

節省能源使用 28

社會 29

產品 29

客戶服務導向 29

完善個資管理 30

員工照顧 30

勞資關係 30

專業培育與訓練 36

健康職場 37

社會參與 38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38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39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41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42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43

1

編輯原則

報告時間

本報告書係揭露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央再保)2013年度(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經

濟環境保護社會參與各層面的管理思維以及關鍵議題的績效

報告書邊界與範疇

本報告書涵蓋中央再保主要營運區域台灣為本次揭露範疇核心

報告書撰寫原則

本報告書參照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於2013年新頒布之G4版網領

依循核心選項所撰寫並包含GRI指標金融業補充指標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本報告書所揭露的資訊及統計數據係自行統計財務數據部份係採用經會計師簽證後之公開發表資

訊所有數據之描述皆以一般慣用之數值描述方式若有特殊狀況亦會於報告書中特別說明

上一發行版本首次發行

下一發行版本預定 2015 年 4 月發布

聯絡資料

網站wwwcentralrecom 企業社會責任專區

emailcentralrecentralrecom

電話+886-2-25115211

傳真+886-2-25235350

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 53 號 12 樓

2

董事長的話

今年係本公司首次編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爾後

希望藉由每年製作報告書的過程重新檢視在企業社會

責任的作為是否能夠更好

保險對於國家經濟發展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而再

保險公司係扮演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的角色乃保險經

營非常重要的一環其衍生的功能包括擴大承保能量

穩定損失經驗等尤其台灣地區屬易受天災(地震颱風

洪水)侵襲地區國內保險業者十分依賴再保險來轉移及

分散台灣地區巨災風險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過去保險業於收取客戶保費後大多僅依合約消極

負責損害填補的工作但近年來則積極協助客戶進行損

害防阻的風險管理工作大幅降低災害發生的頻率與損失的幅度且一旦災害不幸發生則採取最

快速的方式理賠使受災客戶得以迅速重建降低負面衝擊

本公司身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承接國內外產物及人壽保險公司的再保險業務

主要客戶為國內產物及人壽保險公司並以安定健全維護保險市場分擔客戶之風險及促進

國內保險事業發展為宗旨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及因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本公司除積極加強國

內客戶服務以繼續深耕國內市場外同時亦穩健地朝國際市場拓展以達擴大營運基礎與分散業務

地域集中風險之效

我們的價值是維護最大誠信原則創造員工美好的遠景穩定保險市場的力量而樹立市場典

範提升客戶價值創造公司利潤則為我們的使命中央再保將透過具體作為朝我們的願景邁進

確保我們的價值達成我們的使命

國際信用評等公司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以及長

期穩定的獲利能力於 2013 年 6 月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至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公

司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2013 年 7 月另一國際信用評等公司 AM Best亦持續肯定本公

司的經營成果維持 A 級的信評等級如此優良的信用評等除了有利本公司優質業務之拓展與經

3

營亦顯示中央再保具有良好的清償能力以保障對客戶的承諾

展望 2014 年本公司經營團隊將持續秉持「挑戰創新團隊」的企業精神在面對充滿競

爭挑戰的經營環境善用在地優勢深耕國內市場聚焦客戶服務審慎擴展國際業務提升業務

品質並採取穩健的投資操作策略以達營收與盈餘持續穩定成長的目標

董事長 楊誠對

4

永續經營

我國政府為加強再保險制度促進國內保險事業之健全發展財政部於

1968 年 10 月 31 日設立「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為因應企業自由化及國際化的潮流並提升競爭力中央再保於 2002 年 7

月 11 日完成民營化

民營化後為擴大資本規模提升清償能力以提高競爭力分階段辦理

增資迄至目前為止本公司實收股本已達新台幣 562275 億元長榮

集團為本公司之最大股東

公司名稱 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 1968 年 10 月 31 日

企業願景 成為亞洲最佳再保險公司

企業精神 挑戰創新團隊

公司地址 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 53 號 12 樓

員工總人數 133 人

資產總額 新台幣 32937232 仟元

股東權益 新台幣 9033548 仟元

電話及傳真 Tel886-2-2511-5211

Fax886-2-2523-5350

信用評等

AM Best A Stable

Standardamp Poors A Stable

Taiwan Ratings twAA+ Stable

2013 07

2002 07

1968 10

5

股東結構

2013 年 4 月 15 日(股東常會停止過戶日)

股東結構

數量 政府機構 金融機構 其他法人 個人

外國機構及

外人 合 計

人數 4 3 28 6524 38 6597

持有股數 125445911 526240 326588371 83982220 14707258 551250000

持股比例 2276 010 5924 1523 267 10000

商品與服務

中央再保是專業再保險公司同時承作產險與壽

險的再保險業務業務之來源主要係直接簽單

的保險公司基於分散風險的原則保險公司將

所承保之風險向本公司再保以利分散風險並

於保險事故發生時共同分攤損失尤其發生巨

災時因損失甚鉅若未安排適當之再保險往

往會危及保險業者經營之安全因此再保險業

是風險環境中的穩定力量旨在維護保險市場之

健全發展

保險業之上中下游分別為被保險大眾保險業再保險業產壽險業者招攬投保人之業務後

為能分散承保損失之風險除依本身的風險承擔能力自留一部分外即直接或透過保險經紀人等安

排再保險予國內外再保險公司同樣地再保險業者為能分散所承受的風險除依本身的承保能量

自留大部分外亦直接或透過再保險經紀人等安排轉再保予國內外保險(或再保險)公司

6

中央再保主要承受國內同業之再保險業務經匯合並自留後優先轉分予國內保險同業其餘向國

外接洽轉再保險以換取交換業務之分入藉以分散地域集中風險並穩定保險市場之健全發展

台灣為本公司業務之主要發展市場然基於風險分散與擴大營運規模的考量穩健尋求國際市場開

拓之可能並在公司所制定的各地區風險容忍度範圍內審慎拓展國外業務

單位新台幣仟元

年度

業務來源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金額 比重 金額 比重

國內分入財產再保險業務 8121090 5189 8096586 5635

國內分入人身再保險業務 5863213 3747 4346617 3025

國內分入業務合計 13984303 8936 12443203 8660

國外分入財產再保險業務 1511443 966 1882326 1310

國外分入人身再保險業務 153947 098 43039 030

國外分入業務合計 1665390 1064 1925365 1340

合 計 15649693 10000 14368568 10000

單位新台幣仟元

年度

險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金額 比重 金額 比重

火險 1794472 1468 2109117 1468

船體險 331614 258 371331 258

貨物海上險 453283 359 515654 359

任意汽車險 3090949 2089 3001883 2089

航空險 3420 005 7585 005

工程險 315068 228 327804 228

其他財產險 1297948 936 1344595 936

漁船險 25162 015 21517 015

強制汽車險 1368038 930 1335474 930

強制機車險 903093 624 896087 624

住宅地震險 49486 033 47865 033

人壽險 2274962 1482 2130037 1482

傷害險 1456568 572 821936 572

健康險 2285630 1001 1437683 1001

合 計 15649693 10000 14368568 10000

7

外部組織參與狀況

關注產業營運現況參與研究開發與未來發展議題積極參與相關保險組織回饋保險市場

序號 外部組織名稱 參與狀況

1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協助調查統計及研究發展

配合政府政策暨參與相關社會活動

2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參與保險專案會議

參與課程與贊助中心舉辦之相關活動

3 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 參與危險分散費率分組會議

參與研討會等

4 財團法人工程保險協進會 加強參與產業並提升與同業互動

參與研發及提升核保理賠技術

5 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IAIS) 觀察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國際性研討會

6 中華民國精算學會

參與委員會等增加與同業互動交流

贊助研討會與會員大會

擔任理監事具有策略性意義

7 美國精算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國外派訓等

8 美國產險精算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國外派訓等

9 國際保險協會(IIS)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國際性研討會

10 財團法人保險犯罪防制中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1 中華民國保險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2 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 參與研究風險管理技術及推廣應用

參與訓練課程與研討會等

13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管理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等

14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核保學會 與業界核保理賠人員維持良好互動

參與研討會

15 中華保險服務協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6 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等

17 海上保險聯誼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8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

建立完善之公司治理係達企業永續經營之途徑透過法令遵循風險管理稽核制度之規範對於

企業落實充分公正即時揭露資訊有所加成

本公司公司治理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股權結構及

股東權益

公司處理股東建議或糾紛等

問題之方式 公司設有發言人代理發言人及股務人員處理股東問題

公司掌握實際控制公司之主

要股東及主要股東之最終控

制者名單之情形

公司依證券交易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對內部人所持股權

異動均按月申報「公開資訊觀測站」並於股票停止

過戶期間取得股東名簿以掌握主要股東名單

公司建立與關係企業風險控

管機制及防火牆之方式

公司訂有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關係人交易管理循

環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

與處理程序等以控管關係企業風險

董事會之組成及

職責

公司設置獨立董事之情形 公司已於 97 年股東常會選任二位獨立董事並於 100 年

股東常會辦理改選

定期評估簽證會計師獨立性

之情形

公司於聘請會計師或續約時均會評估簽證會計師之獨

立性目前之會計師係國內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執業之會

計師且非為關係人具有獨立性

建立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管道之情形

公司設有發言人及代理發言人並於公司網站張貼業務

單位電子信箱各險種聯絡電話及股東員工利害關係人

與監察人溝通電子信箱作為股東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溝

通管道公司亦設有勞資會議及申訴制度以為員工溝通

管道

資訊公開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財務業

務及公司治理資訊之情形

於本公司外部網站(wwwcentralrecom)揭露資訊有

1財務財務概況月營收及財務報告等

2業務業務概況及各險種業務介紹等

3公司治理內部稽核之組織及運作情形等

9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之方

本公司設有英文網站並指定專人負責蒐集及揭露相關

財務及業務資訊為落實發言人制度規定所有對外之

發言均透過發言人本公司並無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情

其他有助於瞭解

公司治理運作情

形之重要資訊

員工權益僱員關懷投資

者關係供應商關係利害

關係人之權利

本公司訂有工作規則等人事規章並依規定設置職工福

利委員會及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並於公司網站

設置投資人專區及設有專責人員處理股東查詢事宜

另業務部門依險種成立客服團隊積極服務客戶

董事及監察人進修之情形

為提升董事會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

本公司專責人員協助辦理董監事進修事宜2013 年本公

司共計 2 位獨立董事3 位董事及 1 位監察人完成至少

三小時的訓練進修(受訓內容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9 及 30 頁)

經理人進修之情形

不定期提供經理人(副協理級以上人員)有關保險風險管

理財會等專業訓練機會求經理人全方位之技能提升

2013 年共 10 位經理人外訓時數合計達 2135 小時

客戶政策之執行情形 提供客製化的再保險保障以符合國內外保險業者的需

法令遵循

法令遵循為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之重要環節為落實及強化法令遵循工作之推行公司設有法令遵循

主管負責法令遵循制度之規劃管理及執行並置法令遵循主管一人綜理法令遵循業務現已

建立完備之法令遵循制度

本公司法令遵循主管之重要任務如下

1 建立清楚適當之法令傳達諮詢協調與溝通系統

2 確認公司內部規章及各項營運活動均符合法令規定

3 擬訂本公司年度法令遵循計畫

4 擬訂法令遵循制度並配合法令隨時修正

5 督導各單位定期辦理法令遵循自行檢核作業

6 對各單位人員施以適當之法規訓練

10

本公司內部各項管理及作業規章均符合現行法令並隨時檢討修正法令遵循主管對於相關之法令

規章均適時明確地傳達予各單位並對公司員工施予適當之法規訓練使公司員工於辦理各項業

務時皆能恪遵法令經營階層亦時常強調法令遵循之重要性以上措施皆有利主管機關法令政策之

推行並維護公司信譽及形象

為有效防制洗錢及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活動除即時轉知主管機關發布或函轉外國政府所提供之恐怖

分子或團體名單或未遵循或充分遵循國際防制洗錢組織建議之國家或地區等訊息以辨識可疑交

易是否存在俾便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外每年亦定期舉辦防制洗錢之教育訓練並積極派員參加

外部機關所舉辦之相關課程汲取防制洗錢相關知識以加強辨識潛在不法或可疑交易之能力

稽核制度之執行情形

內部稽核組織

本公司董事會下設稽核室以超然獨立之精神執行稽核業務並定期向董事會及監察人報告稽

核室置總稽核其聘任解聘或調職應經董事會全體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稽核室之稽核人員

須由總稽核簽報董事長核定任用

內部稽核之運作

1 訂定內部稽核工作手冊

協助稽核人員檢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運作對經營活動作稽核與分析適時提供

改進建議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

2 擬訂年度稽核計畫

每年依風險辨識與評估結果擬訂年度稽核計畫對各單位每年至少辦理一次一般性查核並

依實際需要辦理專案查核

3 執行稽核作業

實地查核各單位業務管制措施是否健全與周詳並就業務實際處理情形研究內部控制制度之

缺失提出改進建議查核結果並編製成稽核報告

11

4 覆核自行查核報告

各單位依本公司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及自行查核作業手冊規定每年辦理自行查核查核報告送

交稽核室覆核如發現缺失即要求改善

5 追蹤覆查改善辦理情形

對主管機關會計師內部稽核與自行查核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或查核缺失事項及內部控制制度

聲明書所列應加強改善事項持續追蹤覆查按季作成追蹤報告

年度稽核計畫執行情形

稽核室業依2013年度稽核計畫辦理各單位一般查核並完成所有專案查核查核結果並未發現重

大缺失各項作業均能依規定辦理內部稽核所提之建議事項並按季追蹤覆查直至缺失改善為

止有關稽核報告及追蹤報告均依規定交付獨立董事及監察人查閱並提報董事會

會計師內部控制制度查核

本公司簽證會計師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半年度財務報告及年度財務報告均辦理內部控制制度

查核2013年度查核結果並無查核意見

主管機關一般業務檢查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3年對本公司一般業務檢查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業經稽核室洽請相關單位切

實改善改善辦理情形已依規定格式連同佐證資料陳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

12

公司組織圖

13

董事會的運作

2013 年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共 10 人分別為董事 5 人獨立董事 2 人及監察人3人任期自 2011

年 6 月 15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止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之選任採提名制度並由股東由候選人

名單中選任之任期 3 年一任得連選連任

董事及監察人平均年齡為 599 歲(70 歲以上佔 2060-69 歲佔 2059 歲以下佔 60)男女比例

為 41其均具有豐富的金融保險財會法律等領域之豐富經驗及專長(列表如下)另董事及監

察人為提升能力掌握國際趨勢不時參與進修2013 年董事及監察人平均進修時數為 43 小時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董事長

楊誠對 紐約保險學院碩士

經歷財政部保險司副司長

本公司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董事長

副董事長

張國政 美國波士頓大學

經歷長榮海運董事長

現職本公司副董事長

獨立董事

吳金順 政治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執業會計師

現職昂寶電子(股)公司獨立董事

中國砂輪企業光隆實業等公司之監察人

獨立董事

姚思遠 美國愛荷華大學法律博士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

現職東吳大學學術交流長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執行長

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董事

李宜芬 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碩士

經歷財政部秘書室專門委員

現職財政部綜合規劃司專門委員

董事

林士朗 美國猶他州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副局長

現職行政院財政主計金融處處長

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常務董事

董事

莊忠蒼 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經歷長榮國際風險管理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總經理

監察人

廖述源 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系主任

現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保險經營學會理事長

14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監察人

吳光輝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經歷長榮航空(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長榮集團管理集團財務執行長

長榮海運(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財團法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

長榮航空長榮國際儲運長榮鋼鐵台灣碼頭服務長

陽開發翔利投資等公司之監察人

監察人

古賴美雪 銘傳商專

經歷長榮國際財務本部協理

現職長榮國際(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長榮海運長榮空廚立榮航空長友營造長榮物流

環世旅行社長榮國際機電等公司之監察人

董事獨立董事及監察人之報酬授權董事會依其對本公司之營運參與度及貢獻價值並參酌同業

通常水準議定之

董事監察人薪酬與組織經營績效之連結說明如下

本公司董事監察人及董事長之報酬依本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由薪資報酬委員

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報酬係依董事會核定之薪資表標準辦理並提

經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

依據本公司章程第 29 條規定本公司每年度決算如有盈餘除提付應納稅款外應先彌補以往

年度虧損次就其餘額提出百分之二十為法定盈餘公積並依規定提列或迴轉特別盈餘公積加

計前期累積未分配盈餘後由董事會擬定分配案提請股東會通過後分配之自分配數額中提撥

董監酬勞不得高於百分之一

2013 年度本公司支付董事監察人酬金總額占稅後純益比例為 340

本公司董事會至少每二個月召開 1 次2013 年度董事會開會 7 次整體出席率達 8714(含委託出

席則為 9857)董事監察人出列席情形如下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長 楊誠對 7 0 100

副董事長 張國政 0 7 0

獨立董事 吳金順 7 0 100

獨立董事 姚思遠 7 0 100

15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 李宜芬 7 0 100

董事 林士朗 6 1 86

董事 莊忠蒼 7 0 100

監察人 廖述源 6 0 86

監察人 吳光輝 7 0 100

監察人 古賴美雪 7 0 100

本公司董事會配合公司法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等規定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

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重

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

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依本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第十六條有關董事對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規定2013 年度召開董事會 7

次其中需迴避案件均依規定迴避(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執行情形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4 頁

至 26 頁)

另董事會於 2013 年亦完成各重要規章制度之制定與修訂包含公司章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董監事薪酬架構及績效制度等

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為健全公司管理董事會之專業機能並與國際制度接軌本公司自 20112012 年分別於董事會

下設有薪資報酬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等二個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薪資報酬委員會

本公司於 2011 年 9 月 21 日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由二位獨立董事及一位董事

組成由獨立董事召集薪資報酬委員會之職責係就下列事項做成建議並提請董事會議決議

1 訂定並定期檢討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績效評估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

2 定期評估並訂定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

16

另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說明如下

1 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計 3 人獨立董事吳金順姚思遠(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董事莊忠蒼(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3 月 19 日)

2 2013 年度薪資報酬委員會開會 4 次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均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對建立公司風險管理制

度及運作負最終責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各單位主管共同組成並由獨立董事

擔任召集人風險管理委員會之職責為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組織功能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報

告執行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

2013 年共召開 4 次會議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已完成風險管理委員會

組織規程之訂定以及制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準則風險管理作業處理程序及風險管理機制並

訂定風險胃納容忍度及限額

倫理與誠信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專業再保險公司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

定力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目前本公司刻正研擬誠信經營守則外其他為落實

誠信經營之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訂定誠信 經

營政策及 方

公司於規章及對外文件

中明示誠信經營之政

策以及董事會與管理

階層承諾積極落實之情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

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

重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

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本公司訂有「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

部作業規範」規範利害關係人交易上述利害關係人包括公司

負責人及大股東公司之關係企業與其負責人及大股東及公

司之子公司與其負責人所謂負責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總經

理副總經理協理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之情形以及方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除與保險業務往來有關或單筆未超過新台幣 500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1

編輯原則

報告時間

本報告書係揭露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央再保)2013年度(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經

濟環境保護社會參與各層面的管理思維以及關鍵議題的績效

報告書邊界與範疇

本報告書涵蓋中央再保主要營運區域台灣為本次揭露範疇核心

報告書撰寫原則

本報告書參照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於2013年新頒布之G4版網領

依循核心選項所撰寫並包含GRI指標金融業補充指標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本報告書所揭露的資訊及統計數據係自行統計財務數據部份係採用經會計師簽證後之公開發表資

訊所有數據之描述皆以一般慣用之數值描述方式若有特殊狀況亦會於報告書中特別說明

上一發行版本首次發行

下一發行版本預定 2015 年 4 月發布

聯絡資料

網站wwwcentralrecom 企業社會責任專區

emailcentralrecentralrecom

電話+886-2-25115211

傳真+886-2-25235350

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 53 號 12 樓

2

董事長的話

今年係本公司首次編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爾後

希望藉由每年製作報告書的過程重新檢視在企業社會

責任的作為是否能夠更好

保險對於國家經濟發展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而再

保險公司係扮演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的角色乃保險經

營非常重要的一環其衍生的功能包括擴大承保能量

穩定損失經驗等尤其台灣地區屬易受天災(地震颱風

洪水)侵襲地區國內保險業者十分依賴再保險來轉移及

分散台灣地區巨災風險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過去保險業於收取客戶保費後大多僅依合約消極

負責損害填補的工作但近年來則積極協助客戶進行損

害防阻的風險管理工作大幅降低災害發生的頻率與損失的幅度且一旦災害不幸發生則採取最

快速的方式理賠使受災客戶得以迅速重建降低負面衝擊

本公司身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承接國內外產物及人壽保險公司的再保險業務

主要客戶為國內產物及人壽保險公司並以安定健全維護保險市場分擔客戶之風險及促進

國內保險事業發展為宗旨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及因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本公司除積極加強國

內客戶服務以繼續深耕國內市場外同時亦穩健地朝國際市場拓展以達擴大營運基礎與分散業務

地域集中風險之效

我們的價值是維護最大誠信原則創造員工美好的遠景穩定保險市場的力量而樹立市場典

範提升客戶價值創造公司利潤則為我們的使命中央再保將透過具體作為朝我們的願景邁進

確保我們的價值達成我們的使命

國際信用評等公司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以及長

期穩定的獲利能力於 2013 年 6 月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至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公

司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2013 年 7 月另一國際信用評等公司 AM Best亦持續肯定本公

司的經營成果維持 A 級的信評等級如此優良的信用評等除了有利本公司優質業務之拓展與經

3

營亦顯示中央再保具有良好的清償能力以保障對客戶的承諾

展望 2014 年本公司經營團隊將持續秉持「挑戰創新團隊」的企業精神在面對充滿競

爭挑戰的經營環境善用在地優勢深耕國內市場聚焦客戶服務審慎擴展國際業務提升業務

品質並採取穩健的投資操作策略以達營收與盈餘持續穩定成長的目標

董事長 楊誠對

4

永續經營

我國政府為加強再保險制度促進國內保險事業之健全發展財政部於

1968 年 10 月 31 日設立「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為因應企業自由化及國際化的潮流並提升競爭力中央再保於 2002 年 7

月 11 日完成民營化

民營化後為擴大資本規模提升清償能力以提高競爭力分階段辦理

增資迄至目前為止本公司實收股本已達新台幣 562275 億元長榮

集團為本公司之最大股東

公司名稱 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 1968 年 10 月 31 日

企業願景 成為亞洲最佳再保險公司

企業精神 挑戰創新團隊

公司地址 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 53 號 12 樓

員工總人數 133 人

資產總額 新台幣 32937232 仟元

股東權益 新台幣 9033548 仟元

電話及傳真 Tel886-2-2511-5211

Fax886-2-2523-5350

信用評等

AM Best A Stable

Standardamp Poors A Stable

Taiwan Ratings twAA+ Stable

2013 07

2002 07

1968 10

5

股東結構

2013 年 4 月 15 日(股東常會停止過戶日)

股東結構

數量 政府機構 金融機構 其他法人 個人

外國機構及

外人 合 計

人數 4 3 28 6524 38 6597

持有股數 125445911 526240 326588371 83982220 14707258 551250000

持股比例 2276 010 5924 1523 267 10000

商品與服務

中央再保是專業再保險公司同時承作產險與壽

險的再保險業務業務之來源主要係直接簽單

的保險公司基於分散風險的原則保險公司將

所承保之風險向本公司再保以利分散風險並

於保險事故發生時共同分攤損失尤其發生巨

災時因損失甚鉅若未安排適當之再保險往

往會危及保險業者經營之安全因此再保險業

是風險環境中的穩定力量旨在維護保險市場之

健全發展

保險業之上中下游分別為被保險大眾保險業再保險業產壽險業者招攬投保人之業務後

為能分散承保損失之風險除依本身的風險承擔能力自留一部分外即直接或透過保險經紀人等安

排再保險予國內外再保險公司同樣地再保險業者為能分散所承受的風險除依本身的承保能量

自留大部分外亦直接或透過再保險經紀人等安排轉再保予國內外保險(或再保險)公司

6

中央再保主要承受國內同業之再保險業務經匯合並自留後優先轉分予國內保險同業其餘向國

外接洽轉再保險以換取交換業務之分入藉以分散地域集中風險並穩定保險市場之健全發展

台灣為本公司業務之主要發展市場然基於風險分散與擴大營運規模的考量穩健尋求國際市場開

拓之可能並在公司所制定的各地區風險容忍度範圍內審慎拓展國外業務

單位新台幣仟元

年度

業務來源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金額 比重 金額 比重

國內分入財產再保險業務 8121090 5189 8096586 5635

國內分入人身再保險業務 5863213 3747 4346617 3025

國內分入業務合計 13984303 8936 12443203 8660

國外分入財產再保險業務 1511443 966 1882326 1310

國外分入人身再保險業務 153947 098 43039 030

國外分入業務合計 1665390 1064 1925365 1340

合 計 15649693 10000 14368568 10000

單位新台幣仟元

年度

險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金額 比重 金額 比重

火險 1794472 1468 2109117 1468

船體險 331614 258 371331 258

貨物海上險 453283 359 515654 359

任意汽車險 3090949 2089 3001883 2089

航空險 3420 005 7585 005

工程險 315068 228 327804 228

其他財產險 1297948 936 1344595 936

漁船險 25162 015 21517 015

強制汽車險 1368038 930 1335474 930

強制機車險 903093 624 896087 624

住宅地震險 49486 033 47865 033

人壽險 2274962 1482 2130037 1482

傷害險 1456568 572 821936 572

健康險 2285630 1001 1437683 1001

合 計 15649693 10000 14368568 10000

7

外部組織參與狀況

關注產業營運現況參與研究開發與未來發展議題積極參與相關保險組織回饋保險市場

序號 外部組織名稱 參與狀況

1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協助調查統計及研究發展

配合政府政策暨參與相關社會活動

2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參與保險專案會議

參與課程與贊助中心舉辦之相關活動

3 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 參與危險分散費率分組會議

參與研討會等

4 財團法人工程保險協進會 加強參與產業並提升與同業互動

參與研發及提升核保理賠技術

5 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IAIS) 觀察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國際性研討會

6 中華民國精算學會

參與委員會等增加與同業互動交流

贊助研討會與會員大會

擔任理監事具有策略性意義

7 美國精算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國外派訓等

8 美國產險精算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國外派訓等

9 國際保險協會(IIS)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國際性研討會

10 財團法人保險犯罪防制中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1 中華民國保險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2 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 參與研究風險管理技術及推廣應用

參與訓練課程與研討會等

13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管理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等

14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核保學會 與業界核保理賠人員維持良好互動

參與研討會

15 中華保險服務協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6 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等

17 海上保險聯誼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8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

建立完善之公司治理係達企業永續經營之途徑透過法令遵循風險管理稽核制度之規範對於

企業落實充分公正即時揭露資訊有所加成

本公司公司治理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股權結構及

股東權益

公司處理股東建議或糾紛等

問題之方式 公司設有發言人代理發言人及股務人員處理股東問題

公司掌握實際控制公司之主

要股東及主要股東之最終控

制者名單之情形

公司依證券交易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對內部人所持股權

異動均按月申報「公開資訊觀測站」並於股票停止

過戶期間取得股東名簿以掌握主要股東名單

公司建立與關係企業風險控

管機制及防火牆之方式

公司訂有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關係人交易管理循

環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

與處理程序等以控管關係企業風險

董事會之組成及

職責

公司設置獨立董事之情形 公司已於 97 年股東常會選任二位獨立董事並於 100 年

股東常會辦理改選

定期評估簽證會計師獨立性

之情形

公司於聘請會計師或續約時均會評估簽證會計師之獨

立性目前之會計師係國內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執業之會

計師且非為關係人具有獨立性

建立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管道之情形

公司設有發言人及代理發言人並於公司網站張貼業務

單位電子信箱各險種聯絡電話及股東員工利害關係人

與監察人溝通電子信箱作為股東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溝

通管道公司亦設有勞資會議及申訴制度以為員工溝通

管道

資訊公開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財務業

務及公司治理資訊之情形

於本公司外部網站(wwwcentralrecom)揭露資訊有

1財務財務概況月營收及財務報告等

2業務業務概況及各險種業務介紹等

3公司治理內部稽核之組織及運作情形等

9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之方

本公司設有英文網站並指定專人負責蒐集及揭露相關

財務及業務資訊為落實發言人制度規定所有對外之

發言均透過發言人本公司並無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情

其他有助於瞭解

公司治理運作情

形之重要資訊

員工權益僱員關懷投資

者關係供應商關係利害

關係人之權利

本公司訂有工作規則等人事規章並依規定設置職工福

利委員會及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並於公司網站

設置投資人專區及設有專責人員處理股東查詢事宜

另業務部門依險種成立客服團隊積極服務客戶

董事及監察人進修之情形

為提升董事會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

本公司專責人員協助辦理董監事進修事宜2013 年本公

司共計 2 位獨立董事3 位董事及 1 位監察人完成至少

三小時的訓練進修(受訓內容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9 及 30 頁)

經理人進修之情形

不定期提供經理人(副協理級以上人員)有關保險風險管

理財會等專業訓練機會求經理人全方位之技能提升

2013 年共 10 位經理人外訓時數合計達 2135 小時

客戶政策之執行情形 提供客製化的再保險保障以符合國內外保險業者的需

法令遵循

法令遵循為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之重要環節為落實及強化法令遵循工作之推行公司設有法令遵循

主管負責法令遵循制度之規劃管理及執行並置法令遵循主管一人綜理法令遵循業務現已

建立完備之法令遵循制度

本公司法令遵循主管之重要任務如下

1 建立清楚適當之法令傳達諮詢協調與溝通系統

2 確認公司內部規章及各項營運活動均符合法令規定

3 擬訂本公司年度法令遵循計畫

4 擬訂法令遵循制度並配合法令隨時修正

5 督導各單位定期辦理法令遵循自行檢核作業

6 對各單位人員施以適當之法規訓練

10

本公司內部各項管理及作業規章均符合現行法令並隨時檢討修正法令遵循主管對於相關之法令

規章均適時明確地傳達予各單位並對公司員工施予適當之法規訓練使公司員工於辦理各項業

務時皆能恪遵法令經營階層亦時常強調法令遵循之重要性以上措施皆有利主管機關法令政策之

推行並維護公司信譽及形象

為有效防制洗錢及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活動除即時轉知主管機關發布或函轉外國政府所提供之恐怖

分子或團體名單或未遵循或充分遵循國際防制洗錢組織建議之國家或地區等訊息以辨識可疑交

易是否存在俾便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外每年亦定期舉辦防制洗錢之教育訓練並積極派員參加

外部機關所舉辦之相關課程汲取防制洗錢相關知識以加強辨識潛在不法或可疑交易之能力

稽核制度之執行情形

內部稽核組織

本公司董事會下設稽核室以超然獨立之精神執行稽核業務並定期向董事會及監察人報告稽

核室置總稽核其聘任解聘或調職應經董事會全體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稽核室之稽核人員

須由總稽核簽報董事長核定任用

內部稽核之運作

1 訂定內部稽核工作手冊

協助稽核人員檢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運作對經營活動作稽核與分析適時提供

改進建議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

2 擬訂年度稽核計畫

每年依風險辨識與評估結果擬訂年度稽核計畫對各單位每年至少辦理一次一般性查核並

依實際需要辦理專案查核

3 執行稽核作業

實地查核各單位業務管制措施是否健全與周詳並就業務實際處理情形研究內部控制制度之

缺失提出改進建議查核結果並編製成稽核報告

11

4 覆核自行查核報告

各單位依本公司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及自行查核作業手冊規定每年辦理自行查核查核報告送

交稽核室覆核如發現缺失即要求改善

5 追蹤覆查改善辦理情形

對主管機關會計師內部稽核與自行查核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或查核缺失事項及內部控制制度

聲明書所列應加強改善事項持續追蹤覆查按季作成追蹤報告

年度稽核計畫執行情形

稽核室業依2013年度稽核計畫辦理各單位一般查核並完成所有專案查核查核結果並未發現重

大缺失各項作業均能依規定辦理內部稽核所提之建議事項並按季追蹤覆查直至缺失改善為

止有關稽核報告及追蹤報告均依規定交付獨立董事及監察人查閱並提報董事會

會計師內部控制制度查核

本公司簽證會計師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半年度財務報告及年度財務報告均辦理內部控制制度

查核2013年度查核結果並無查核意見

主管機關一般業務檢查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3年對本公司一般業務檢查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業經稽核室洽請相關單位切

實改善改善辦理情形已依規定格式連同佐證資料陳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

12

公司組織圖

13

董事會的運作

2013 年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共 10 人分別為董事 5 人獨立董事 2 人及監察人3人任期自 2011

年 6 月 15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止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之選任採提名制度並由股東由候選人

名單中選任之任期 3 年一任得連選連任

董事及監察人平均年齡為 599 歲(70 歲以上佔 2060-69 歲佔 2059 歲以下佔 60)男女比例

為 41其均具有豐富的金融保險財會法律等領域之豐富經驗及專長(列表如下)另董事及監

察人為提升能力掌握國際趨勢不時參與進修2013 年董事及監察人平均進修時數為 43 小時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董事長

楊誠對 紐約保險學院碩士

經歷財政部保險司副司長

本公司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董事長

副董事長

張國政 美國波士頓大學

經歷長榮海運董事長

現職本公司副董事長

獨立董事

吳金順 政治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執業會計師

現職昂寶電子(股)公司獨立董事

中國砂輪企業光隆實業等公司之監察人

獨立董事

姚思遠 美國愛荷華大學法律博士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

現職東吳大學學術交流長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執行長

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董事

李宜芬 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碩士

經歷財政部秘書室專門委員

現職財政部綜合規劃司專門委員

董事

林士朗 美國猶他州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副局長

現職行政院財政主計金融處處長

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常務董事

董事

莊忠蒼 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經歷長榮國際風險管理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總經理

監察人

廖述源 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系主任

現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保險經營學會理事長

14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監察人

吳光輝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經歷長榮航空(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長榮集團管理集團財務執行長

長榮海運(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財團法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

長榮航空長榮國際儲運長榮鋼鐵台灣碼頭服務長

陽開發翔利投資等公司之監察人

監察人

古賴美雪 銘傳商專

經歷長榮國際財務本部協理

現職長榮國際(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長榮海運長榮空廚立榮航空長友營造長榮物流

環世旅行社長榮國際機電等公司之監察人

董事獨立董事及監察人之報酬授權董事會依其對本公司之營運參與度及貢獻價值並參酌同業

通常水準議定之

董事監察人薪酬與組織經營績效之連結說明如下

本公司董事監察人及董事長之報酬依本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由薪資報酬委員

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報酬係依董事會核定之薪資表標準辦理並提

經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

依據本公司章程第 29 條規定本公司每年度決算如有盈餘除提付應納稅款外應先彌補以往

年度虧損次就其餘額提出百分之二十為法定盈餘公積並依規定提列或迴轉特別盈餘公積加

計前期累積未分配盈餘後由董事會擬定分配案提請股東會通過後分配之自分配數額中提撥

董監酬勞不得高於百分之一

2013 年度本公司支付董事監察人酬金總額占稅後純益比例為 340

本公司董事會至少每二個月召開 1 次2013 年度董事會開會 7 次整體出席率達 8714(含委託出

席則為 9857)董事監察人出列席情形如下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長 楊誠對 7 0 100

副董事長 張國政 0 7 0

獨立董事 吳金順 7 0 100

獨立董事 姚思遠 7 0 100

15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 李宜芬 7 0 100

董事 林士朗 6 1 86

董事 莊忠蒼 7 0 100

監察人 廖述源 6 0 86

監察人 吳光輝 7 0 100

監察人 古賴美雪 7 0 100

本公司董事會配合公司法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等規定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

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重

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

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依本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第十六條有關董事對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規定2013 年度召開董事會 7

次其中需迴避案件均依規定迴避(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執行情形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4 頁

至 26 頁)

另董事會於 2013 年亦完成各重要規章制度之制定與修訂包含公司章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董監事薪酬架構及績效制度等

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為健全公司管理董事會之專業機能並與國際制度接軌本公司自 20112012 年分別於董事會

下設有薪資報酬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等二個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薪資報酬委員會

本公司於 2011 年 9 月 21 日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由二位獨立董事及一位董事

組成由獨立董事召集薪資報酬委員會之職責係就下列事項做成建議並提請董事會議決議

1 訂定並定期檢討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績效評估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

2 定期評估並訂定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

16

另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說明如下

1 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計 3 人獨立董事吳金順姚思遠(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董事莊忠蒼(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3 月 19 日)

2 2013 年度薪資報酬委員會開會 4 次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均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對建立公司風險管理制

度及運作負最終責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各單位主管共同組成並由獨立董事

擔任召集人風險管理委員會之職責為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組織功能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報

告執行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

2013 年共召開 4 次會議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已完成風險管理委員會

組織規程之訂定以及制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準則風險管理作業處理程序及風險管理機制並

訂定風險胃納容忍度及限額

倫理與誠信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專業再保險公司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

定力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目前本公司刻正研擬誠信經營守則外其他為落實

誠信經營之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訂定誠信 經

營政策及 方

公司於規章及對外文件

中明示誠信經營之政

策以及董事會與管理

階層承諾積極落實之情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

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

重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

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本公司訂有「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

部作業規範」規範利害關係人交易上述利害關係人包括公司

負責人及大股東公司之關係企業與其負責人及大股東及公

司之子公司與其負責人所謂負責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總經

理副總經理協理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之情形以及方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除與保險業務往來有關或單筆未超過新台幣 500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2

董事長的話

今年係本公司首次編製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爾後

希望藉由每年製作報告書的過程重新檢視在企業社會

責任的作為是否能夠更好

保險對於國家經濟發展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而再

保險公司係扮演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的角色乃保險經

營非常重要的一環其衍生的功能包括擴大承保能量

穩定損失經驗等尤其台灣地區屬易受天災(地震颱風

洪水)侵襲地區國內保險業者十分依賴再保險來轉移及

分散台灣地區巨災風險以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過去保險業於收取客戶保費後大多僅依合約消極

負責損害填補的工作但近年來則積極協助客戶進行損

害防阻的風險管理工作大幅降低災害發生的頻率與損失的幅度且一旦災害不幸發生則採取最

快速的方式理賠使受災客戶得以迅速重建降低負面衝擊

本公司身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承接國內外產物及人壽保險公司的再保險業務

主要客戶為國內產物及人壽保險公司並以安定健全維護保險市場分擔客戶之風險及促進

國內保險事業發展為宗旨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及因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本公司除積極加強國

內客戶服務以繼續深耕國內市場外同時亦穩健地朝國際市場拓展以達擴大營運基礎與分散業務

地域集中風險之效

我們的價值是維護最大誠信原則創造員工美好的遠景穩定保險市場的力量而樹立市場典

範提升客戶價值創造公司利潤則為我們的使命中央再保將透過具體作為朝我們的願景邁進

確保我們的價值達成我們的使命

國際信用評等公司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以及長

期穩定的獲利能力於 2013 年 6 月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至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公

司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2013 年 7 月另一國際信用評等公司 AM Best亦持續肯定本公

司的經營成果維持 A 級的信評等級如此優良的信用評等除了有利本公司優質業務之拓展與經

3

營亦顯示中央再保具有良好的清償能力以保障對客戶的承諾

展望 2014 年本公司經營團隊將持續秉持「挑戰創新團隊」的企業精神在面對充滿競

爭挑戰的經營環境善用在地優勢深耕國內市場聚焦客戶服務審慎擴展國際業務提升業務

品質並採取穩健的投資操作策略以達營收與盈餘持續穩定成長的目標

董事長 楊誠對

4

永續經營

我國政府為加強再保險制度促進國內保險事業之健全發展財政部於

1968 年 10 月 31 日設立「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為因應企業自由化及國際化的潮流並提升競爭力中央再保於 2002 年 7

月 11 日完成民營化

民營化後為擴大資本規模提升清償能力以提高競爭力分階段辦理

增資迄至目前為止本公司實收股本已達新台幣 562275 億元長榮

集團為本公司之最大股東

公司名稱 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 1968 年 10 月 31 日

企業願景 成為亞洲最佳再保險公司

企業精神 挑戰創新團隊

公司地址 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 53 號 12 樓

員工總人數 133 人

資產總額 新台幣 32937232 仟元

股東權益 新台幣 9033548 仟元

電話及傳真 Tel886-2-2511-5211

Fax886-2-2523-5350

信用評等

AM Best A Stable

Standardamp Poors A Stable

Taiwan Ratings twAA+ Stable

2013 07

2002 07

1968 10

5

股東結構

2013 年 4 月 15 日(股東常會停止過戶日)

股東結構

數量 政府機構 金融機構 其他法人 個人

外國機構及

外人 合 計

人數 4 3 28 6524 38 6597

持有股數 125445911 526240 326588371 83982220 14707258 551250000

持股比例 2276 010 5924 1523 267 10000

商品與服務

中央再保是專業再保險公司同時承作產險與壽

險的再保險業務業務之來源主要係直接簽單

的保險公司基於分散風險的原則保險公司將

所承保之風險向本公司再保以利分散風險並

於保險事故發生時共同分攤損失尤其發生巨

災時因損失甚鉅若未安排適當之再保險往

往會危及保險業者經營之安全因此再保險業

是風險環境中的穩定力量旨在維護保險市場之

健全發展

保險業之上中下游分別為被保險大眾保險業再保險業產壽險業者招攬投保人之業務後

為能分散承保損失之風險除依本身的風險承擔能力自留一部分外即直接或透過保險經紀人等安

排再保險予國內外再保險公司同樣地再保險業者為能分散所承受的風險除依本身的承保能量

自留大部分外亦直接或透過再保險經紀人等安排轉再保予國內外保險(或再保險)公司

6

中央再保主要承受國內同業之再保險業務經匯合並自留後優先轉分予國內保險同業其餘向國

外接洽轉再保險以換取交換業務之分入藉以分散地域集中風險並穩定保險市場之健全發展

台灣為本公司業務之主要發展市場然基於風險分散與擴大營運規模的考量穩健尋求國際市場開

拓之可能並在公司所制定的各地區風險容忍度範圍內審慎拓展國外業務

單位新台幣仟元

年度

業務來源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金額 比重 金額 比重

國內分入財產再保險業務 8121090 5189 8096586 5635

國內分入人身再保險業務 5863213 3747 4346617 3025

國內分入業務合計 13984303 8936 12443203 8660

國外分入財產再保險業務 1511443 966 1882326 1310

國外分入人身再保險業務 153947 098 43039 030

國外分入業務合計 1665390 1064 1925365 1340

合 計 15649693 10000 14368568 10000

單位新台幣仟元

年度

險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金額 比重 金額 比重

火險 1794472 1468 2109117 1468

船體險 331614 258 371331 258

貨物海上險 453283 359 515654 359

任意汽車險 3090949 2089 3001883 2089

航空險 3420 005 7585 005

工程險 315068 228 327804 228

其他財產險 1297948 936 1344595 936

漁船險 25162 015 21517 015

強制汽車險 1368038 930 1335474 930

強制機車險 903093 624 896087 624

住宅地震險 49486 033 47865 033

人壽險 2274962 1482 2130037 1482

傷害險 1456568 572 821936 572

健康險 2285630 1001 1437683 1001

合 計 15649693 10000 14368568 10000

7

外部組織參與狀況

關注產業營運現況參與研究開發與未來發展議題積極參與相關保險組織回饋保險市場

序號 外部組織名稱 參與狀況

1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協助調查統計及研究發展

配合政府政策暨參與相關社會活動

2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參與保險專案會議

參與課程與贊助中心舉辦之相關活動

3 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 參與危險分散費率分組會議

參與研討會等

4 財團法人工程保險協進會 加強參與產業並提升與同業互動

參與研發及提升核保理賠技術

5 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IAIS) 觀察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國際性研討會

6 中華民國精算學會

參與委員會等增加與同業互動交流

贊助研討會與會員大會

擔任理監事具有策略性意義

7 美國精算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國外派訓等

8 美國產險精算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國外派訓等

9 國際保險協會(IIS)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國際性研討會

10 財團法人保險犯罪防制中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1 中華民國保險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2 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 參與研究風險管理技術及推廣應用

參與訓練課程與研討會等

13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管理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等

14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核保學會 與業界核保理賠人員維持良好互動

參與研討會

15 中華保險服務協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6 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等

17 海上保險聯誼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8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

建立完善之公司治理係達企業永續經營之途徑透過法令遵循風險管理稽核制度之規範對於

企業落實充分公正即時揭露資訊有所加成

本公司公司治理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股權結構及

股東權益

公司處理股東建議或糾紛等

問題之方式 公司設有發言人代理發言人及股務人員處理股東問題

公司掌握實際控制公司之主

要股東及主要股東之最終控

制者名單之情形

公司依證券交易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對內部人所持股權

異動均按月申報「公開資訊觀測站」並於股票停止

過戶期間取得股東名簿以掌握主要股東名單

公司建立與關係企業風險控

管機制及防火牆之方式

公司訂有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關係人交易管理循

環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

與處理程序等以控管關係企業風險

董事會之組成及

職責

公司設置獨立董事之情形 公司已於 97 年股東常會選任二位獨立董事並於 100 年

股東常會辦理改選

定期評估簽證會計師獨立性

之情形

公司於聘請會計師或續約時均會評估簽證會計師之獨

立性目前之會計師係國內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執業之會

計師且非為關係人具有獨立性

建立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管道之情形

公司設有發言人及代理發言人並於公司網站張貼業務

單位電子信箱各險種聯絡電話及股東員工利害關係人

與監察人溝通電子信箱作為股東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溝

通管道公司亦設有勞資會議及申訴制度以為員工溝通

管道

資訊公開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財務業

務及公司治理資訊之情形

於本公司外部網站(wwwcentralrecom)揭露資訊有

1財務財務概況月營收及財務報告等

2業務業務概況及各險種業務介紹等

3公司治理內部稽核之組織及運作情形等

9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之方

本公司設有英文網站並指定專人負責蒐集及揭露相關

財務及業務資訊為落實發言人制度規定所有對外之

發言均透過發言人本公司並無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情

其他有助於瞭解

公司治理運作情

形之重要資訊

員工權益僱員關懷投資

者關係供應商關係利害

關係人之權利

本公司訂有工作規則等人事規章並依規定設置職工福

利委員會及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並於公司網站

設置投資人專區及設有專責人員處理股東查詢事宜

另業務部門依險種成立客服團隊積極服務客戶

董事及監察人進修之情形

為提升董事會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

本公司專責人員協助辦理董監事進修事宜2013 年本公

司共計 2 位獨立董事3 位董事及 1 位監察人完成至少

三小時的訓練進修(受訓內容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9 及 30 頁)

經理人進修之情形

不定期提供經理人(副協理級以上人員)有關保險風險管

理財會等專業訓練機會求經理人全方位之技能提升

2013 年共 10 位經理人外訓時數合計達 2135 小時

客戶政策之執行情形 提供客製化的再保險保障以符合國內外保險業者的需

法令遵循

法令遵循為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之重要環節為落實及強化法令遵循工作之推行公司設有法令遵循

主管負責法令遵循制度之規劃管理及執行並置法令遵循主管一人綜理法令遵循業務現已

建立完備之法令遵循制度

本公司法令遵循主管之重要任務如下

1 建立清楚適當之法令傳達諮詢協調與溝通系統

2 確認公司內部規章及各項營運活動均符合法令規定

3 擬訂本公司年度法令遵循計畫

4 擬訂法令遵循制度並配合法令隨時修正

5 督導各單位定期辦理法令遵循自行檢核作業

6 對各單位人員施以適當之法規訓練

10

本公司內部各項管理及作業規章均符合現行法令並隨時檢討修正法令遵循主管對於相關之法令

規章均適時明確地傳達予各單位並對公司員工施予適當之法規訓練使公司員工於辦理各項業

務時皆能恪遵法令經營階層亦時常強調法令遵循之重要性以上措施皆有利主管機關法令政策之

推行並維護公司信譽及形象

為有效防制洗錢及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活動除即時轉知主管機關發布或函轉外國政府所提供之恐怖

分子或團體名單或未遵循或充分遵循國際防制洗錢組織建議之國家或地區等訊息以辨識可疑交

易是否存在俾便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外每年亦定期舉辦防制洗錢之教育訓練並積極派員參加

外部機關所舉辦之相關課程汲取防制洗錢相關知識以加強辨識潛在不法或可疑交易之能力

稽核制度之執行情形

內部稽核組織

本公司董事會下設稽核室以超然獨立之精神執行稽核業務並定期向董事會及監察人報告稽

核室置總稽核其聘任解聘或調職應經董事會全體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稽核室之稽核人員

須由總稽核簽報董事長核定任用

內部稽核之運作

1 訂定內部稽核工作手冊

協助稽核人員檢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運作對經營活動作稽核與分析適時提供

改進建議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

2 擬訂年度稽核計畫

每年依風險辨識與評估結果擬訂年度稽核計畫對各單位每年至少辦理一次一般性查核並

依實際需要辦理專案查核

3 執行稽核作業

實地查核各單位業務管制措施是否健全與周詳並就業務實際處理情形研究內部控制制度之

缺失提出改進建議查核結果並編製成稽核報告

11

4 覆核自行查核報告

各單位依本公司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及自行查核作業手冊規定每年辦理自行查核查核報告送

交稽核室覆核如發現缺失即要求改善

5 追蹤覆查改善辦理情形

對主管機關會計師內部稽核與自行查核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或查核缺失事項及內部控制制度

聲明書所列應加強改善事項持續追蹤覆查按季作成追蹤報告

年度稽核計畫執行情形

稽核室業依2013年度稽核計畫辦理各單位一般查核並完成所有專案查核查核結果並未發現重

大缺失各項作業均能依規定辦理內部稽核所提之建議事項並按季追蹤覆查直至缺失改善為

止有關稽核報告及追蹤報告均依規定交付獨立董事及監察人查閱並提報董事會

會計師內部控制制度查核

本公司簽證會計師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半年度財務報告及年度財務報告均辦理內部控制制度

查核2013年度查核結果並無查核意見

主管機關一般業務檢查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3年對本公司一般業務檢查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業經稽核室洽請相關單位切

實改善改善辦理情形已依規定格式連同佐證資料陳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

12

公司組織圖

13

董事會的運作

2013 年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共 10 人分別為董事 5 人獨立董事 2 人及監察人3人任期自 2011

年 6 月 15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止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之選任採提名制度並由股東由候選人

名單中選任之任期 3 年一任得連選連任

董事及監察人平均年齡為 599 歲(70 歲以上佔 2060-69 歲佔 2059 歲以下佔 60)男女比例

為 41其均具有豐富的金融保險財會法律等領域之豐富經驗及專長(列表如下)另董事及監

察人為提升能力掌握國際趨勢不時參與進修2013 年董事及監察人平均進修時數為 43 小時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董事長

楊誠對 紐約保險學院碩士

經歷財政部保險司副司長

本公司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董事長

副董事長

張國政 美國波士頓大學

經歷長榮海運董事長

現職本公司副董事長

獨立董事

吳金順 政治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執業會計師

現職昂寶電子(股)公司獨立董事

中國砂輪企業光隆實業等公司之監察人

獨立董事

姚思遠 美國愛荷華大學法律博士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

現職東吳大學學術交流長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執行長

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董事

李宜芬 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碩士

經歷財政部秘書室專門委員

現職財政部綜合規劃司專門委員

董事

林士朗 美國猶他州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副局長

現職行政院財政主計金融處處長

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常務董事

董事

莊忠蒼 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經歷長榮國際風險管理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總經理

監察人

廖述源 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系主任

現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保險經營學會理事長

14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監察人

吳光輝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經歷長榮航空(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長榮集團管理集團財務執行長

長榮海運(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財團法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

長榮航空長榮國際儲運長榮鋼鐵台灣碼頭服務長

陽開發翔利投資等公司之監察人

監察人

古賴美雪 銘傳商專

經歷長榮國際財務本部協理

現職長榮國際(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長榮海運長榮空廚立榮航空長友營造長榮物流

環世旅行社長榮國際機電等公司之監察人

董事獨立董事及監察人之報酬授權董事會依其對本公司之營運參與度及貢獻價值並參酌同業

通常水準議定之

董事監察人薪酬與組織經營績效之連結說明如下

本公司董事監察人及董事長之報酬依本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由薪資報酬委員

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報酬係依董事會核定之薪資表標準辦理並提

經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

依據本公司章程第 29 條規定本公司每年度決算如有盈餘除提付應納稅款外應先彌補以往

年度虧損次就其餘額提出百分之二十為法定盈餘公積並依規定提列或迴轉特別盈餘公積加

計前期累積未分配盈餘後由董事會擬定分配案提請股東會通過後分配之自分配數額中提撥

董監酬勞不得高於百分之一

2013 年度本公司支付董事監察人酬金總額占稅後純益比例為 340

本公司董事會至少每二個月召開 1 次2013 年度董事會開會 7 次整體出席率達 8714(含委託出

席則為 9857)董事監察人出列席情形如下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長 楊誠對 7 0 100

副董事長 張國政 0 7 0

獨立董事 吳金順 7 0 100

獨立董事 姚思遠 7 0 100

15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 李宜芬 7 0 100

董事 林士朗 6 1 86

董事 莊忠蒼 7 0 100

監察人 廖述源 6 0 86

監察人 吳光輝 7 0 100

監察人 古賴美雪 7 0 100

本公司董事會配合公司法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等規定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

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重

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

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依本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第十六條有關董事對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規定2013 年度召開董事會 7

次其中需迴避案件均依規定迴避(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執行情形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4 頁

至 26 頁)

另董事會於 2013 年亦完成各重要規章制度之制定與修訂包含公司章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董監事薪酬架構及績效制度等

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為健全公司管理董事會之專業機能並與國際制度接軌本公司自 20112012 年分別於董事會

下設有薪資報酬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等二個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薪資報酬委員會

本公司於 2011 年 9 月 21 日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由二位獨立董事及一位董事

組成由獨立董事召集薪資報酬委員會之職責係就下列事項做成建議並提請董事會議決議

1 訂定並定期檢討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績效評估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

2 定期評估並訂定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

16

另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說明如下

1 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計 3 人獨立董事吳金順姚思遠(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董事莊忠蒼(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3 月 19 日)

2 2013 年度薪資報酬委員會開會 4 次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均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對建立公司風險管理制

度及運作負最終責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各單位主管共同組成並由獨立董事

擔任召集人風險管理委員會之職責為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組織功能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報

告執行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

2013 年共召開 4 次會議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已完成風險管理委員會

組織規程之訂定以及制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準則風險管理作業處理程序及風險管理機制並

訂定風險胃納容忍度及限額

倫理與誠信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專業再保險公司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

定力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目前本公司刻正研擬誠信經營守則外其他為落實

誠信經營之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訂定誠信 經

營政策及 方

公司於規章及對外文件

中明示誠信經營之政

策以及董事會與管理

階層承諾積極落實之情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

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

重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

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本公司訂有「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

部作業規範」規範利害關係人交易上述利害關係人包括公司

負責人及大股東公司之關係企業與其負責人及大股東及公

司之子公司與其負責人所謂負責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總經

理副總經理協理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之情形以及方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除與保險業務往來有關或單筆未超過新台幣 500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3

營亦顯示中央再保具有良好的清償能力以保障對客戶的承諾

展望 2014 年本公司經營團隊將持續秉持「挑戰創新團隊」的企業精神在面對充滿競

爭挑戰的經營環境善用在地優勢深耕國內市場聚焦客戶服務審慎擴展國際業務提升業務

品質並採取穩健的投資操作策略以達營收與盈餘持續穩定成長的目標

董事長 楊誠對

4

永續經營

我國政府為加強再保險制度促進國內保險事業之健全發展財政部於

1968 年 10 月 31 日設立「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為因應企業自由化及國際化的潮流並提升競爭力中央再保於 2002 年 7

月 11 日完成民營化

民營化後為擴大資本規模提升清償能力以提高競爭力分階段辦理

增資迄至目前為止本公司實收股本已達新台幣 562275 億元長榮

集團為本公司之最大股東

公司名稱 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 1968 年 10 月 31 日

企業願景 成為亞洲最佳再保險公司

企業精神 挑戰創新團隊

公司地址 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 53 號 12 樓

員工總人數 133 人

資產總額 新台幣 32937232 仟元

股東權益 新台幣 9033548 仟元

電話及傳真 Tel886-2-2511-5211

Fax886-2-2523-5350

信用評等

AM Best A Stable

Standardamp Poors A Stable

Taiwan Ratings twAA+ Stable

2013 07

2002 07

1968 10

5

股東結構

2013 年 4 月 15 日(股東常會停止過戶日)

股東結構

數量 政府機構 金融機構 其他法人 個人

外國機構及

外人 合 計

人數 4 3 28 6524 38 6597

持有股數 125445911 526240 326588371 83982220 14707258 551250000

持股比例 2276 010 5924 1523 267 10000

商品與服務

中央再保是專業再保險公司同時承作產險與壽

險的再保險業務業務之來源主要係直接簽單

的保險公司基於分散風險的原則保險公司將

所承保之風險向本公司再保以利分散風險並

於保險事故發生時共同分攤損失尤其發生巨

災時因損失甚鉅若未安排適當之再保險往

往會危及保險業者經營之安全因此再保險業

是風險環境中的穩定力量旨在維護保險市場之

健全發展

保險業之上中下游分別為被保險大眾保險業再保險業產壽險業者招攬投保人之業務後

為能分散承保損失之風險除依本身的風險承擔能力自留一部分外即直接或透過保險經紀人等安

排再保險予國內外再保險公司同樣地再保險業者為能分散所承受的風險除依本身的承保能量

自留大部分外亦直接或透過再保險經紀人等安排轉再保予國內外保險(或再保險)公司

6

中央再保主要承受國內同業之再保險業務經匯合並自留後優先轉分予國內保險同業其餘向國

外接洽轉再保險以換取交換業務之分入藉以分散地域集中風險並穩定保險市場之健全發展

台灣為本公司業務之主要發展市場然基於風險分散與擴大營運規模的考量穩健尋求國際市場開

拓之可能並在公司所制定的各地區風險容忍度範圍內審慎拓展國外業務

單位新台幣仟元

年度

業務來源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金額 比重 金額 比重

國內分入財產再保險業務 8121090 5189 8096586 5635

國內分入人身再保險業務 5863213 3747 4346617 3025

國內分入業務合計 13984303 8936 12443203 8660

國外分入財產再保險業務 1511443 966 1882326 1310

國外分入人身再保險業務 153947 098 43039 030

國外分入業務合計 1665390 1064 1925365 1340

合 計 15649693 10000 14368568 10000

單位新台幣仟元

年度

險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金額 比重 金額 比重

火險 1794472 1468 2109117 1468

船體險 331614 258 371331 258

貨物海上險 453283 359 515654 359

任意汽車險 3090949 2089 3001883 2089

航空險 3420 005 7585 005

工程險 315068 228 327804 228

其他財產險 1297948 936 1344595 936

漁船險 25162 015 21517 015

強制汽車險 1368038 930 1335474 930

強制機車險 903093 624 896087 624

住宅地震險 49486 033 47865 033

人壽險 2274962 1482 2130037 1482

傷害險 1456568 572 821936 572

健康險 2285630 1001 1437683 1001

合 計 15649693 10000 14368568 10000

7

外部組織參與狀況

關注產業營運現況參與研究開發與未來發展議題積極參與相關保險組織回饋保險市場

序號 外部組織名稱 參與狀況

1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協助調查統計及研究發展

配合政府政策暨參與相關社會活動

2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參與保險專案會議

參與課程與贊助中心舉辦之相關活動

3 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 參與危險分散費率分組會議

參與研討會等

4 財團法人工程保險協進會 加強參與產業並提升與同業互動

參與研發及提升核保理賠技術

5 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IAIS) 觀察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國際性研討會

6 中華民國精算學會

參與委員會等增加與同業互動交流

贊助研討會與會員大會

擔任理監事具有策略性意義

7 美國精算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國外派訓等

8 美國產險精算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國外派訓等

9 國際保險協會(IIS)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國際性研討會

10 財團法人保險犯罪防制中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1 中華民國保險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2 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 參與研究風險管理技術及推廣應用

參與訓練課程與研討會等

13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管理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等

14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核保學會 與業界核保理賠人員維持良好互動

參與研討會

15 中華保險服務協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6 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等

17 海上保險聯誼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8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

建立完善之公司治理係達企業永續經營之途徑透過法令遵循風險管理稽核制度之規範對於

企業落實充分公正即時揭露資訊有所加成

本公司公司治理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股權結構及

股東權益

公司處理股東建議或糾紛等

問題之方式 公司設有發言人代理發言人及股務人員處理股東問題

公司掌握實際控制公司之主

要股東及主要股東之最終控

制者名單之情形

公司依證券交易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對內部人所持股權

異動均按月申報「公開資訊觀測站」並於股票停止

過戶期間取得股東名簿以掌握主要股東名單

公司建立與關係企業風險控

管機制及防火牆之方式

公司訂有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關係人交易管理循

環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

與處理程序等以控管關係企業風險

董事會之組成及

職責

公司設置獨立董事之情形 公司已於 97 年股東常會選任二位獨立董事並於 100 年

股東常會辦理改選

定期評估簽證會計師獨立性

之情形

公司於聘請會計師或續約時均會評估簽證會計師之獨

立性目前之會計師係國內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執業之會

計師且非為關係人具有獨立性

建立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管道之情形

公司設有發言人及代理發言人並於公司網站張貼業務

單位電子信箱各險種聯絡電話及股東員工利害關係人

與監察人溝通電子信箱作為股東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溝

通管道公司亦設有勞資會議及申訴制度以為員工溝通

管道

資訊公開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財務業

務及公司治理資訊之情形

於本公司外部網站(wwwcentralrecom)揭露資訊有

1財務財務概況月營收及財務報告等

2業務業務概況及各險種業務介紹等

3公司治理內部稽核之組織及運作情形等

9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之方

本公司設有英文網站並指定專人負責蒐集及揭露相關

財務及業務資訊為落實發言人制度規定所有對外之

發言均透過發言人本公司並無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情

其他有助於瞭解

公司治理運作情

形之重要資訊

員工權益僱員關懷投資

者關係供應商關係利害

關係人之權利

本公司訂有工作規則等人事規章並依規定設置職工福

利委員會及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並於公司網站

設置投資人專區及設有專責人員處理股東查詢事宜

另業務部門依險種成立客服團隊積極服務客戶

董事及監察人進修之情形

為提升董事會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

本公司專責人員協助辦理董監事進修事宜2013 年本公

司共計 2 位獨立董事3 位董事及 1 位監察人完成至少

三小時的訓練進修(受訓內容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9 及 30 頁)

經理人進修之情形

不定期提供經理人(副協理級以上人員)有關保險風險管

理財會等專業訓練機會求經理人全方位之技能提升

2013 年共 10 位經理人外訓時數合計達 2135 小時

客戶政策之執行情形 提供客製化的再保險保障以符合國內外保險業者的需

法令遵循

法令遵循為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之重要環節為落實及強化法令遵循工作之推行公司設有法令遵循

主管負責法令遵循制度之規劃管理及執行並置法令遵循主管一人綜理法令遵循業務現已

建立完備之法令遵循制度

本公司法令遵循主管之重要任務如下

1 建立清楚適當之法令傳達諮詢協調與溝通系統

2 確認公司內部規章及各項營運活動均符合法令規定

3 擬訂本公司年度法令遵循計畫

4 擬訂法令遵循制度並配合法令隨時修正

5 督導各單位定期辦理法令遵循自行檢核作業

6 對各單位人員施以適當之法規訓練

10

本公司內部各項管理及作業規章均符合現行法令並隨時檢討修正法令遵循主管對於相關之法令

規章均適時明確地傳達予各單位並對公司員工施予適當之法規訓練使公司員工於辦理各項業

務時皆能恪遵法令經營階層亦時常強調法令遵循之重要性以上措施皆有利主管機關法令政策之

推行並維護公司信譽及形象

為有效防制洗錢及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活動除即時轉知主管機關發布或函轉外國政府所提供之恐怖

分子或團體名單或未遵循或充分遵循國際防制洗錢組織建議之國家或地區等訊息以辨識可疑交

易是否存在俾便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外每年亦定期舉辦防制洗錢之教育訓練並積極派員參加

外部機關所舉辦之相關課程汲取防制洗錢相關知識以加強辨識潛在不法或可疑交易之能力

稽核制度之執行情形

內部稽核組織

本公司董事會下設稽核室以超然獨立之精神執行稽核業務並定期向董事會及監察人報告稽

核室置總稽核其聘任解聘或調職應經董事會全體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稽核室之稽核人員

須由總稽核簽報董事長核定任用

內部稽核之運作

1 訂定內部稽核工作手冊

協助稽核人員檢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運作對經營活動作稽核與分析適時提供

改進建議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

2 擬訂年度稽核計畫

每年依風險辨識與評估結果擬訂年度稽核計畫對各單位每年至少辦理一次一般性查核並

依實際需要辦理專案查核

3 執行稽核作業

實地查核各單位業務管制措施是否健全與周詳並就業務實際處理情形研究內部控制制度之

缺失提出改進建議查核結果並編製成稽核報告

11

4 覆核自行查核報告

各單位依本公司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及自行查核作業手冊規定每年辦理自行查核查核報告送

交稽核室覆核如發現缺失即要求改善

5 追蹤覆查改善辦理情形

對主管機關會計師內部稽核與自行查核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或查核缺失事項及內部控制制度

聲明書所列應加強改善事項持續追蹤覆查按季作成追蹤報告

年度稽核計畫執行情形

稽核室業依2013年度稽核計畫辦理各單位一般查核並完成所有專案查核查核結果並未發現重

大缺失各項作業均能依規定辦理內部稽核所提之建議事項並按季追蹤覆查直至缺失改善為

止有關稽核報告及追蹤報告均依規定交付獨立董事及監察人查閱並提報董事會

會計師內部控制制度查核

本公司簽證會計師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半年度財務報告及年度財務報告均辦理內部控制制度

查核2013年度查核結果並無查核意見

主管機關一般業務檢查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3年對本公司一般業務檢查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業經稽核室洽請相關單位切

實改善改善辦理情形已依規定格式連同佐證資料陳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

12

公司組織圖

13

董事會的運作

2013 年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共 10 人分別為董事 5 人獨立董事 2 人及監察人3人任期自 2011

年 6 月 15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止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之選任採提名制度並由股東由候選人

名單中選任之任期 3 年一任得連選連任

董事及監察人平均年齡為 599 歲(70 歲以上佔 2060-69 歲佔 2059 歲以下佔 60)男女比例

為 41其均具有豐富的金融保險財會法律等領域之豐富經驗及專長(列表如下)另董事及監

察人為提升能力掌握國際趨勢不時參與進修2013 年董事及監察人平均進修時數為 43 小時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董事長

楊誠對 紐約保險學院碩士

經歷財政部保險司副司長

本公司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董事長

副董事長

張國政 美國波士頓大學

經歷長榮海運董事長

現職本公司副董事長

獨立董事

吳金順 政治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執業會計師

現職昂寶電子(股)公司獨立董事

中國砂輪企業光隆實業等公司之監察人

獨立董事

姚思遠 美國愛荷華大學法律博士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

現職東吳大學學術交流長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執行長

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董事

李宜芬 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碩士

經歷財政部秘書室專門委員

現職財政部綜合規劃司專門委員

董事

林士朗 美國猶他州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副局長

現職行政院財政主計金融處處長

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常務董事

董事

莊忠蒼 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經歷長榮國際風險管理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總經理

監察人

廖述源 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系主任

現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保險經營學會理事長

14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監察人

吳光輝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經歷長榮航空(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長榮集團管理集團財務執行長

長榮海運(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財團法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

長榮航空長榮國際儲運長榮鋼鐵台灣碼頭服務長

陽開發翔利投資等公司之監察人

監察人

古賴美雪 銘傳商專

經歷長榮國際財務本部協理

現職長榮國際(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長榮海運長榮空廚立榮航空長友營造長榮物流

環世旅行社長榮國際機電等公司之監察人

董事獨立董事及監察人之報酬授權董事會依其對本公司之營運參與度及貢獻價值並參酌同業

通常水準議定之

董事監察人薪酬與組織經營績效之連結說明如下

本公司董事監察人及董事長之報酬依本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由薪資報酬委員

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報酬係依董事會核定之薪資表標準辦理並提

經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

依據本公司章程第 29 條規定本公司每年度決算如有盈餘除提付應納稅款外應先彌補以往

年度虧損次就其餘額提出百分之二十為法定盈餘公積並依規定提列或迴轉特別盈餘公積加

計前期累積未分配盈餘後由董事會擬定分配案提請股東會通過後分配之自分配數額中提撥

董監酬勞不得高於百分之一

2013 年度本公司支付董事監察人酬金總額占稅後純益比例為 340

本公司董事會至少每二個月召開 1 次2013 年度董事會開會 7 次整體出席率達 8714(含委託出

席則為 9857)董事監察人出列席情形如下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長 楊誠對 7 0 100

副董事長 張國政 0 7 0

獨立董事 吳金順 7 0 100

獨立董事 姚思遠 7 0 100

15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 李宜芬 7 0 100

董事 林士朗 6 1 86

董事 莊忠蒼 7 0 100

監察人 廖述源 6 0 86

監察人 吳光輝 7 0 100

監察人 古賴美雪 7 0 100

本公司董事會配合公司法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等規定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

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重

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

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依本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第十六條有關董事對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規定2013 年度召開董事會 7

次其中需迴避案件均依規定迴避(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執行情形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4 頁

至 26 頁)

另董事會於 2013 年亦完成各重要規章制度之制定與修訂包含公司章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董監事薪酬架構及績效制度等

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為健全公司管理董事會之專業機能並與國際制度接軌本公司自 20112012 年分別於董事會

下設有薪資報酬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等二個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薪資報酬委員會

本公司於 2011 年 9 月 21 日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由二位獨立董事及一位董事

組成由獨立董事召集薪資報酬委員會之職責係就下列事項做成建議並提請董事會議決議

1 訂定並定期檢討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績效評估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

2 定期評估並訂定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

16

另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說明如下

1 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計 3 人獨立董事吳金順姚思遠(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董事莊忠蒼(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3 月 19 日)

2 2013 年度薪資報酬委員會開會 4 次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均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對建立公司風險管理制

度及運作負最終責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各單位主管共同組成並由獨立董事

擔任召集人風險管理委員會之職責為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組織功能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報

告執行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

2013 年共召開 4 次會議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已完成風險管理委員會

組織規程之訂定以及制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準則風險管理作業處理程序及風險管理機制並

訂定風險胃納容忍度及限額

倫理與誠信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專業再保險公司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

定力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目前本公司刻正研擬誠信經營守則外其他為落實

誠信經營之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訂定誠信 經

營政策及 方

公司於規章及對外文件

中明示誠信經營之政

策以及董事會與管理

階層承諾積極落實之情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

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

重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

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本公司訂有「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

部作業規範」規範利害關係人交易上述利害關係人包括公司

負責人及大股東公司之關係企業與其負責人及大股東及公

司之子公司與其負責人所謂負責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總經

理副總經理協理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之情形以及方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除與保險業務往來有關或單筆未超過新台幣 500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4

永續經營

我國政府為加強再保險制度促進國內保險事業之健全發展財政部於

1968 年 10 月 31 日設立「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為因應企業自由化及國際化的潮流並提升競爭力中央再保於 2002 年 7

月 11 日完成民營化

民營化後為擴大資本規模提升清償能力以提高競爭力分階段辦理

增資迄至目前為止本公司實收股本已達新台幣 562275 億元長榮

集團為本公司之最大股東

公司名稱 中央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日期 1968 年 10 月 31 日

企業願景 成為亞洲最佳再保險公司

企業精神 挑戰創新團隊

公司地址 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 53 號 12 樓

員工總人數 133 人

資產總額 新台幣 32937232 仟元

股東權益 新台幣 9033548 仟元

電話及傳真 Tel886-2-2511-5211

Fax886-2-2523-5350

信用評等

AM Best A Stable

Standardamp Poors A Stable

Taiwan Ratings twAA+ Stable

2013 07

2002 07

1968 10

5

股東結構

2013 年 4 月 15 日(股東常會停止過戶日)

股東結構

數量 政府機構 金融機構 其他法人 個人

外國機構及

外人 合 計

人數 4 3 28 6524 38 6597

持有股數 125445911 526240 326588371 83982220 14707258 551250000

持股比例 2276 010 5924 1523 267 10000

商品與服務

中央再保是專業再保險公司同時承作產險與壽

險的再保險業務業務之來源主要係直接簽單

的保險公司基於分散風險的原則保險公司將

所承保之風險向本公司再保以利分散風險並

於保險事故發生時共同分攤損失尤其發生巨

災時因損失甚鉅若未安排適當之再保險往

往會危及保險業者經營之安全因此再保險業

是風險環境中的穩定力量旨在維護保險市場之

健全發展

保險業之上中下游分別為被保險大眾保險業再保險業產壽險業者招攬投保人之業務後

為能分散承保損失之風險除依本身的風險承擔能力自留一部分外即直接或透過保險經紀人等安

排再保險予國內外再保險公司同樣地再保險業者為能分散所承受的風險除依本身的承保能量

自留大部分外亦直接或透過再保險經紀人等安排轉再保予國內外保險(或再保險)公司

6

中央再保主要承受國內同業之再保險業務經匯合並自留後優先轉分予國內保險同業其餘向國

外接洽轉再保險以換取交換業務之分入藉以分散地域集中風險並穩定保險市場之健全發展

台灣為本公司業務之主要發展市場然基於風險分散與擴大營運規模的考量穩健尋求國際市場開

拓之可能並在公司所制定的各地區風險容忍度範圍內審慎拓展國外業務

單位新台幣仟元

年度

業務來源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金額 比重 金額 比重

國內分入財產再保險業務 8121090 5189 8096586 5635

國內分入人身再保險業務 5863213 3747 4346617 3025

國內分入業務合計 13984303 8936 12443203 8660

國外分入財產再保險業務 1511443 966 1882326 1310

國外分入人身再保險業務 153947 098 43039 030

國外分入業務合計 1665390 1064 1925365 1340

合 計 15649693 10000 14368568 10000

單位新台幣仟元

年度

險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金額 比重 金額 比重

火險 1794472 1468 2109117 1468

船體險 331614 258 371331 258

貨物海上險 453283 359 515654 359

任意汽車險 3090949 2089 3001883 2089

航空險 3420 005 7585 005

工程險 315068 228 327804 228

其他財產險 1297948 936 1344595 936

漁船險 25162 015 21517 015

強制汽車險 1368038 930 1335474 930

強制機車險 903093 624 896087 624

住宅地震險 49486 033 47865 033

人壽險 2274962 1482 2130037 1482

傷害險 1456568 572 821936 572

健康險 2285630 1001 1437683 1001

合 計 15649693 10000 14368568 10000

7

外部組織參與狀況

關注產業營運現況參與研究開發與未來發展議題積極參與相關保險組織回饋保險市場

序號 外部組織名稱 參與狀況

1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協助調查統計及研究發展

配合政府政策暨參與相關社會活動

2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參與保險專案會議

參與課程與贊助中心舉辦之相關活動

3 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 參與危險分散費率分組會議

參與研討會等

4 財團法人工程保險協進會 加強參與產業並提升與同業互動

參與研發及提升核保理賠技術

5 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IAIS) 觀察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國際性研討會

6 中華民國精算學會

參與委員會等增加與同業互動交流

贊助研討會與會員大會

擔任理監事具有策略性意義

7 美國精算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國外派訓等

8 美國產險精算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國外派訓等

9 國際保險協會(IIS)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國際性研討會

10 財團法人保險犯罪防制中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1 中華民國保險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2 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 參與研究風險管理技術及推廣應用

參與訓練課程與研討會等

13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管理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等

14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核保學會 與業界核保理賠人員維持良好互動

參與研討會

15 中華保險服務協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6 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等

17 海上保險聯誼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8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

建立完善之公司治理係達企業永續經營之途徑透過法令遵循風險管理稽核制度之規範對於

企業落實充分公正即時揭露資訊有所加成

本公司公司治理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股權結構及

股東權益

公司處理股東建議或糾紛等

問題之方式 公司設有發言人代理發言人及股務人員處理股東問題

公司掌握實際控制公司之主

要股東及主要股東之最終控

制者名單之情形

公司依證券交易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對內部人所持股權

異動均按月申報「公開資訊觀測站」並於股票停止

過戶期間取得股東名簿以掌握主要股東名單

公司建立與關係企業風險控

管機制及防火牆之方式

公司訂有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關係人交易管理循

環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

與處理程序等以控管關係企業風險

董事會之組成及

職責

公司設置獨立董事之情形 公司已於 97 年股東常會選任二位獨立董事並於 100 年

股東常會辦理改選

定期評估簽證會計師獨立性

之情形

公司於聘請會計師或續約時均會評估簽證會計師之獨

立性目前之會計師係國內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執業之會

計師且非為關係人具有獨立性

建立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管道之情形

公司設有發言人及代理發言人並於公司網站張貼業務

單位電子信箱各險種聯絡電話及股東員工利害關係人

與監察人溝通電子信箱作為股東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溝

通管道公司亦設有勞資會議及申訴制度以為員工溝通

管道

資訊公開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財務業

務及公司治理資訊之情形

於本公司外部網站(wwwcentralrecom)揭露資訊有

1財務財務概況月營收及財務報告等

2業務業務概況及各險種業務介紹等

3公司治理內部稽核之組織及運作情形等

9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之方

本公司設有英文網站並指定專人負責蒐集及揭露相關

財務及業務資訊為落實發言人制度規定所有對外之

發言均透過發言人本公司並無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情

其他有助於瞭解

公司治理運作情

形之重要資訊

員工權益僱員關懷投資

者關係供應商關係利害

關係人之權利

本公司訂有工作規則等人事規章並依規定設置職工福

利委員會及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並於公司網站

設置投資人專區及設有專責人員處理股東查詢事宜

另業務部門依險種成立客服團隊積極服務客戶

董事及監察人進修之情形

為提升董事會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

本公司專責人員協助辦理董監事進修事宜2013 年本公

司共計 2 位獨立董事3 位董事及 1 位監察人完成至少

三小時的訓練進修(受訓內容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9 及 30 頁)

經理人進修之情形

不定期提供經理人(副協理級以上人員)有關保險風險管

理財會等專業訓練機會求經理人全方位之技能提升

2013 年共 10 位經理人外訓時數合計達 2135 小時

客戶政策之執行情形 提供客製化的再保險保障以符合國內外保險業者的需

法令遵循

法令遵循為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之重要環節為落實及強化法令遵循工作之推行公司設有法令遵循

主管負責法令遵循制度之規劃管理及執行並置法令遵循主管一人綜理法令遵循業務現已

建立完備之法令遵循制度

本公司法令遵循主管之重要任務如下

1 建立清楚適當之法令傳達諮詢協調與溝通系統

2 確認公司內部規章及各項營運活動均符合法令規定

3 擬訂本公司年度法令遵循計畫

4 擬訂法令遵循制度並配合法令隨時修正

5 督導各單位定期辦理法令遵循自行檢核作業

6 對各單位人員施以適當之法規訓練

10

本公司內部各項管理及作業規章均符合現行法令並隨時檢討修正法令遵循主管對於相關之法令

規章均適時明確地傳達予各單位並對公司員工施予適當之法規訓練使公司員工於辦理各項業

務時皆能恪遵法令經營階層亦時常強調法令遵循之重要性以上措施皆有利主管機關法令政策之

推行並維護公司信譽及形象

為有效防制洗錢及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活動除即時轉知主管機關發布或函轉外國政府所提供之恐怖

分子或團體名單或未遵循或充分遵循國際防制洗錢組織建議之國家或地區等訊息以辨識可疑交

易是否存在俾便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外每年亦定期舉辦防制洗錢之教育訓練並積極派員參加

外部機關所舉辦之相關課程汲取防制洗錢相關知識以加強辨識潛在不法或可疑交易之能力

稽核制度之執行情形

內部稽核組織

本公司董事會下設稽核室以超然獨立之精神執行稽核業務並定期向董事會及監察人報告稽

核室置總稽核其聘任解聘或調職應經董事會全體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稽核室之稽核人員

須由總稽核簽報董事長核定任用

內部稽核之運作

1 訂定內部稽核工作手冊

協助稽核人員檢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運作對經營活動作稽核與分析適時提供

改進建議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

2 擬訂年度稽核計畫

每年依風險辨識與評估結果擬訂年度稽核計畫對各單位每年至少辦理一次一般性查核並

依實際需要辦理專案查核

3 執行稽核作業

實地查核各單位業務管制措施是否健全與周詳並就業務實際處理情形研究內部控制制度之

缺失提出改進建議查核結果並編製成稽核報告

11

4 覆核自行查核報告

各單位依本公司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及自行查核作業手冊規定每年辦理自行查核查核報告送

交稽核室覆核如發現缺失即要求改善

5 追蹤覆查改善辦理情形

對主管機關會計師內部稽核與自行查核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或查核缺失事項及內部控制制度

聲明書所列應加強改善事項持續追蹤覆查按季作成追蹤報告

年度稽核計畫執行情形

稽核室業依2013年度稽核計畫辦理各單位一般查核並完成所有專案查核查核結果並未發現重

大缺失各項作業均能依規定辦理內部稽核所提之建議事項並按季追蹤覆查直至缺失改善為

止有關稽核報告及追蹤報告均依規定交付獨立董事及監察人查閱並提報董事會

會計師內部控制制度查核

本公司簽證會計師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半年度財務報告及年度財務報告均辦理內部控制制度

查核2013年度查核結果並無查核意見

主管機關一般業務檢查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3年對本公司一般業務檢查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業經稽核室洽請相關單位切

實改善改善辦理情形已依規定格式連同佐證資料陳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

12

公司組織圖

13

董事會的運作

2013 年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共 10 人分別為董事 5 人獨立董事 2 人及監察人3人任期自 2011

年 6 月 15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止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之選任採提名制度並由股東由候選人

名單中選任之任期 3 年一任得連選連任

董事及監察人平均年齡為 599 歲(70 歲以上佔 2060-69 歲佔 2059 歲以下佔 60)男女比例

為 41其均具有豐富的金融保險財會法律等領域之豐富經驗及專長(列表如下)另董事及監

察人為提升能力掌握國際趨勢不時參與進修2013 年董事及監察人平均進修時數為 43 小時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董事長

楊誠對 紐約保險學院碩士

經歷財政部保險司副司長

本公司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董事長

副董事長

張國政 美國波士頓大學

經歷長榮海運董事長

現職本公司副董事長

獨立董事

吳金順 政治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執業會計師

現職昂寶電子(股)公司獨立董事

中國砂輪企業光隆實業等公司之監察人

獨立董事

姚思遠 美國愛荷華大學法律博士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

現職東吳大學學術交流長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執行長

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董事

李宜芬 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碩士

經歷財政部秘書室專門委員

現職財政部綜合規劃司專門委員

董事

林士朗 美國猶他州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副局長

現職行政院財政主計金融處處長

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常務董事

董事

莊忠蒼 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經歷長榮國際風險管理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總經理

監察人

廖述源 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系主任

現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保險經營學會理事長

14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監察人

吳光輝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經歷長榮航空(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長榮集團管理集團財務執行長

長榮海運(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財團法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

長榮航空長榮國際儲運長榮鋼鐵台灣碼頭服務長

陽開發翔利投資等公司之監察人

監察人

古賴美雪 銘傳商專

經歷長榮國際財務本部協理

現職長榮國際(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長榮海運長榮空廚立榮航空長友營造長榮物流

環世旅行社長榮國際機電等公司之監察人

董事獨立董事及監察人之報酬授權董事會依其對本公司之營運參與度及貢獻價值並參酌同業

通常水準議定之

董事監察人薪酬與組織經營績效之連結說明如下

本公司董事監察人及董事長之報酬依本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由薪資報酬委員

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報酬係依董事會核定之薪資表標準辦理並提

經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

依據本公司章程第 29 條規定本公司每年度決算如有盈餘除提付應納稅款外應先彌補以往

年度虧損次就其餘額提出百分之二十為法定盈餘公積並依規定提列或迴轉特別盈餘公積加

計前期累積未分配盈餘後由董事會擬定分配案提請股東會通過後分配之自分配數額中提撥

董監酬勞不得高於百分之一

2013 年度本公司支付董事監察人酬金總額占稅後純益比例為 340

本公司董事會至少每二個月召開 1 次2013 年度董事會開會 7 次整體出席率達 8714(含委託出

席則為 9857)董事監察人出列席情形如下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長 楊誠對 7 0 100

副董事長 張國政 0 7 0

獨立董事 吳金順 7 0 100

獨立董事 姚思遠 7 0 100

15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 李宜芬 7 0 100

董事 林士朗 6 1 86

董事 莊忠蒼 7 0 100

監察人 廖述源 6 0 86

監察人 吳光輝 7 0 100

監察人 古賴美雪 7 0 100

本公司董事會配合公司法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等規定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

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重

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

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依本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第十六條有關董事對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規定2013 年度召開董事會 7

次其中需迴避案件均依規定迴避(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執行情形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4 頁

至 26 頁)

另董事會於 2013 年亦完成各重要規章制度之制定與修訂包含公司章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董監事薪酬架構及績效制度等

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為健全公司管理董事會之專業機能並與國際制度接軌本公司自 20112012 年分別於董事會

下設有薪資報酬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等二個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薪資報酬委員會

本公司於 2011 年 9 月 21 日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由二位獨立董事及一位董事

組成由獨立董事召集薪資報酬委員會之職責係就下列事項做成建議並提請董事會議決議

1 訂定並定期檢討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績效評估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

2 定期評估並訂定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

16

另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說明如下

1 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計 3 人獨立董事吳金順姚思遠(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董事莊忠蒼(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3 月 19 日)

2 2013 年度薪資報酬委員會開會 4 次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均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對建立公司風險管理制

度及運作負最終責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各單位主管共同組成並由獨立董事

擔任召集人風險管理委員會之職責為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組織功能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報

告執行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

2013 年共召開 4 次會議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已完成風險管理委員會

組織規程之訂定以及制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準則風險管理作業處理程序及風險管理機制並

訂定風險胃納容忍度及限額

倫理與誠信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專業再保險公司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

定力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目前本公司刻正研擬誠信經營守則外其他為落實

誠信經營之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訂定誠信 經

營政策及 方

公司於規章及對外文件

中明示誠信經營之政

策以及董事會與管理

階層承諾積極落實之情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

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

重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

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本公司訂有「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

部作業規範」規範利害關係人交易上述利害關係人包括公司

負責人及大股東公司之關係企業與其負責人及大股東及公

司之子公司與其負責人所謂負責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總經

理副總經理協理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之情形以及方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除與保險業務往來有關或單筆未超過新台幣 500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5

股東結構

2013 年 4 月 15 日(股東常會停止過戶日)

股東結構

數量 政府機構 金融機構 其他法人 個人

外國機構及

外人 合 計

人數 4 3 28 6524 38 6597

持有股數 125445911 526240 326588371 83982220 14707258 551250000

持股比例 2276 010 5924 1523 267 10000

商品與服務

中央再保是專業再保險公司同時承作產險與壽

險的再保險業務業務之來源主要係直接簽單

的保險公司基於分散風險的原則保險公司將

所承保之風險向本公司再保以利分散風險並

於保險事故發生時共同分攤損失尤其發生巨

災時因損失甚鉅若未安排適當之再保險往

往會危及保險業者經營之安全因此再保險業

是風險環境中的穩定力量旨在維護保險市場之

健全發展

保險業之上中下游分別為被保險大眾保險業再保險業產壽險業者招攬投保人之業務後

為能分散承保損失之風險除依本身的風險承擔能力自留一部分外即直接或透過保險經紀人等安

排再保險予國內外再保險公司同樣地再保險業者為能分散所承受的風險除依本身的承保能量

自留大部分外亦直接或透過再保險經紀人等安排轉再保予國內外保險(或再保險)公司

6

中央再保主要承受國內同業之再保險業務經匯合並自留後優先轉分予國內保險同業其餘向國

外接洽轉再保險以換取交換業務之分入藉以分散地域集中風險並穩定保險市場之健全發展

台灣為本公司業務之主要發展市場然基於風險分散與擴大營運規模的考量穩健尋求國際市場開

拓之可能並在公司所制定的各地區風險容忍度範圍內審慎拓展國外業務

單位新台幣仟元

年度

業務來源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金額 比重 金額 比重

國內分入財產再保險業務 8121090 5189 8096586 5635

國內分入人身再保險業務 5863213 3747 4346617 3025

國內分入業務合計 13984303 8936 12443203 8660

國外分入財產再保險業務 1511443 966 1882326 1310

國外分入人身再保險業務 153947 098 43039 030

國外分入業務合計 1665390 1064 1925365 1340

合 計 15649693 10000 14368568 10000

單位新台幣仟元

年度

險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金額 比重 金額 比重

火險 1794472 1468 2109117 1468

船體險 331614 258 371331 258

貨物海上險 453283 359 515654 359

任意汽車險 3090949 2089 3001883 2089

航空險 3420 005 7585 005

工程險 315068 228 327804 228

其他財產險 1297948 936 1344595 936

漁船險 25162 015 21517 015

強制汽車險 1368038 930 1335474 930

強制機車險 903093 624 896087 624

住宅地震險 49486 033 47865 033

人壽險 2274962 1482 2130037 1482

傷害險 1456568 572 821936 572

健康險 2285630 1001 1437683 1001

合 計 15649693 10000 14368568 10000

7

外部組織參與狀況

關注產業營運現況參與研究開發與未來發展議題積極參與相關保險組織回饋保險市場

序號 外部組織名稱 參與狀況

1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協助調查統計及研究發展

配合政府政策暨參與相關社會活動

2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參與保險專案會議

參與課程與贊助中心舉辦之相關活動

3 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 參與危險分散費率分組會議

參與研討會等

4 財團法人工程保險協進會 加強參與產業並提升與同業互動

參與研發及提升核保理賠技術

5 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IAIS) 觀察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國際性研討會

6 中華民國精算學會

參與委員會等增加與同業互動交流

贊助研討會與會員大會

擔任理監事具有策略性意義

7 美國精算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國外派訓等

8 美國產險精算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國外派訓等

9 國際保險協會(IIS)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國際性研討會

10 財團法人保險犯罪防制中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1 中華民國保險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2 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 參與研究風險管理技術及推廣應用

參與訓練課程與研討會等

13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管理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等

14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核保學會 與業界核保理賠人員維持良好互動

參與研討會

15 中華保險服務協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6 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等

17 海上保險聯誼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8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

建立完善之公司治理係達企業永續經營之途徑透過法令遵循風險管理稽核制度之規範對於

企業落實充分公正即時揭露資訊有所加成

本公司公司治理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股權結構及

股東權益

公司處理股東建議或糾紛等

問題之方式 公司設有發言人代理發言人及股務人員處理股東問題

公司掌握實際控制公司之主

要股東及主要股東之最終控

制者名單之情形

公司依證券交易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對內部人所持股權

異動均按月申報「公開資訊觀測站」並於股票停止

過戶期間取得股東名簿以掌握主要股東名單

公司建立與關係企業風險控

管機制及防火牆之方式

公司訂有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關係人交易管理循

環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

與處理程序等以控管關係企業風險

董事會之組成及

職責

公司設置獨立董事之情形 公司已於 97 年股東常會選任二位獨立董事並於 100 年

股東常會辦理改選

定期評估簽證會計師獨立性

之情形

公司於聘請會計師或續約時均會評估簽證會計師之獨

立性目前之會計師係國內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執業之會

計師且非為關係人具有獨立性

建立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管道之情形

公司設有發言人及代理發言人並於公司網站張貼業務

單位電子信箱各險種聯絡電話及股東員工利害關係人

與監察人溝通電子信箱作為股東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溝

通管道公司亦設有勞資會議及申訴制度以為員工溝通

管道

資訊公開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財務業

務及公司治理資訊之情形

於本公司外部網站(wwwcentralrecom)揭露資訊有

1財務財務概況月營收及財務報告等

2業務業務概況及各險種業務介紹等

3公司治理內部稽核之組織及運作情形等

9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之方

本公司設有英文網站並指定專人負責蒐集及揭露相關

財務及業務資訊為落實發言人制度規定所有對外之

發言均透過發言人本公司並無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情

其他有助於瞭解

公司治理運作情

形之重要資訊

員工權益僱員關懷投資

者關係供應商關係利害

關係人之權利

本公司訂有工作規則等人事規章並依規定設置職工福

利委員會及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並於公司網站

設置投資人專區及設有專責人員處理股東查詢事宜

另業務部門依險種成立客服團隊積極服務客戶

董事及監察人進修之情形

為提升董事會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

本公司專責人員協助辦理董監事進修事宜2013 年本公

司共計 2 位獨立董事3 位董事及 1 位監察人完成至少

三小時的訓練進修(受訓內容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9 及 30 頁)

經理人進修之情形

不定期提供經理人(副協理級以上人員)有關保險風險管

理財會等專業訓練機會求經理人全方位之技能提升

2013 年共 10 位經理人外訓時數合計達 2135 小時

客戶政策之執行情形 提供客製化的再保險保障以符合國內外保險業者的需

法令遵循

法令遵循為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之重要環節為落實及強化法令遵循工作之推行公司設有法令遵循

主管負責法令遵循制度之規劃管理及執行並置法令遵循主管一人綜理法令遵循業務現已

建立完備之法令遵循制度

本公司法令遵循主管之重要任務如下

1 建立清楚適當之法令傳達諮詢協調與溝通系統

2 確認公司內部規章及各項營運活動均符合法令規定

3 擬訂本公司年度法令遵循計畫

4 擬訂法令遵循制度並配合法令隨時修正

5 督導各單位定期辦理法令遵循自行檢核作業

6 對各單位人員施以適當之法規訓練

10

本公司內部各項管理及作業規章均符合現行法令並隨時檢討修正法令遵循主管對於相關之法令

規章均適時明確地傳達予各單位並對公司員工施予適當之法規訓練使公司員工於辦理各項業

務時皆能恪遵法令經營階層亦時常強調法令遵循之重要性以上措施皆有利主管機關法令政策之

推行並維護公司信譽及形象

為有效防制洗錢及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活動除即時轉知主管機關發布或函轉外國政府所提供之恐怖

分子或團體名單或未遵循或充分遵循國際防制洗錢組織建議之國家或地區等訊息以辨識可疑交

易是否存在俾便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外每年亦定期舉辦防制洗錢之教育訓練並積極派員參加

外部機關所舉辦之相關課程汲取防制洗錢相關知識以加強辨識潛在不法或可疑交易之能力

稽核制度之執行情形

內部稽核組織

本公司董事會下設稽核室以超然獨立之精神執行稽核業務並定期向董事會及監察人報告稽

核室置總稽核其聘任解聘或調職應經董事會全體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稽核室之稽核人員

須由總稽核簽報董事長核定任用

內部稽核之運作

1 訂定內部稽核工作手冊

協助稽核人員檢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運作對經營活動作稽核與分析適時提供

改進建議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

2 擬訂年度稽核計畫

每年依風險辨識與評估結果擬訂年度稽核計畫對各單位每年至少辦理一次一般性查核並

依實際需要辦理專案查核

3 執行稽核作業

實地查核各單位業務管制措施是否健全與周詳並就業務實際處理情形研究內部控制制度之

缺失提出改進建議查核結果並編製成稽核報告

11

4 覆核自行查核報告

各單位依本公司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及自行查核作業手冊規定每年辦理自行查核查核報告送

交稽核室覆核如發現缺失即要求改善

5 追蹤覆查改善辦理情形

對主管機關會計師內部稽核與自行查核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或查核缺失事項及內部控制制度

聲明書所列應加強改善事項持續追蹤覆查按季作成追蹤報告

年度稽核計畫執行情形

稽核室業依2013年度稽核計畫辦理各單位一般查核並完成所有專案查核查核結果並未發現重

大缺失各項作業均能依規定辦理內部稽核所提之建議事項並按季追蹤覆查直至缺失改善為

止有關稽核報告及追蹤報告均依規定交付獨立董事及監察人查閱並提報董事會

會計師內部控制制度查核

本公司簽證會計師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半年度財務報告及年度財務報告均辦理內部控制制度

查核2013年度查核結果並無查核意見

主管機關一般業務檢查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3年對本公司一般業務檢查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業經稽核室洽請相關單位切

實改善改善辦理情形已依規定格式連同佐證資料陳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

12

公司組織圖

13

董事會的運作

2013 年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共 10 人分別為董事 5 人獨立董事 2 人及監察人3人任期自 2011

年 6 月 15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止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之選任採提名制度並由股東由候選人

名單中選任之任期 3 年一任得連選連任

董事及監察人平均年齡為 599 歲(70 歲以上佔 2060-69 歲佔 2059 歲以下佔 60)男女比例

為 41其均具有豐富的金融保險財會法律等領域之豐富經驗及專長(列表如下)另董事及監

察人為提升能力掌握國際趨勢不時參與進修2013 年董事及監察人平均進修時數為 43 小時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董事長

楊誠對 紐約保險學院碩士

經歷財政部保險司副司長

本公司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董事長

副董事長

張國政 美國波士頓大學

經歷長榮海運董事長

現職本公司副董事長

獨立董事

吳金順 政治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執業會計師

現職昂寶電子(股)公司獨立董事

中國砂輪企業光隆實業等公司之監察人

獨立董事

姚思遠 美國愛荷華大學法律博士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

現職東吳大學學術交流長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執行長

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董事

李宜芬 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碩士

經歷財政部秘書室專門委員

現職財政部綜合規劃司專門委員

董事

林士朗 美國猶他州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副局長

現職行政院財政主計金融處處長

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常務董事

董事

莊忠蒼 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經歷長榮國際風險管理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總經理

監察人

廖述源 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系主任

現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保險經營學會理事長

14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監察人

吳光輝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經歷長榮航空(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長榮集團管理集團財務執行長

長榮海運(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財團法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

長榮航空長榮國際儲運長榮鋼鐵台灣碼頭服務長

陽開發翔利投資等公司之監察人

監察人

古賴美雪 銘傳商專

經歷長榮國際財務本部協理

現職長榮國際(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長榮海運長榮空廚立榮航空長友營造長榮物流

環世旅行社長榮國際機電等公司之監察人

董事獨立董事及監察人之報酬授權董事會依其對本公司之營運參與度及貢獻價值並參酌同業

通常水準議定之

董事監察人薪酬與組織經營績效之連結說明如下

本公司董事監察人及董事長之報酬依本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由薪資報酬委員

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報酬係依董事會核定之薪資表標準辦理並提

經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

依據本公司章程第 29 條規定本公司每年度決算如有盈餘除提付應納稅款外應先彌補以往

年度虧損次就其餘額提出百分之二十為法定盈餘公積並依規定提列或迴轉特別盈餘公積加

計前期累積未分配盈餘後由董事會擬定分配案提請股東會通過後分配之自分配數額中提撥

董監酬勞不得高於百分之一

2013 年度本公司支付董事監察人酬金總額占稅後純益比例為 340

本公司董事會至少每二個月召開 1 次2013 年度董事會開會 7 次整體出席率達 8714(含委託出

席則為 9857)董事監察人出列席情形如下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長 楊誠對 7 0 100

副董事長 張國政 0 7 0

獨立董事 吳金順 7 0 100

獨立董事 姚思遠 7 0 100

15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 李宜芬 7 0 100

董事 林士朗 6 1 86

董事 莊忠蒼 7 0 100

監察人 廖述源 6 0 86

監察人 吳光輝 7 0 100

監察人 古賴美雪 7 0 100

本公司董事會配合公司法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等規定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

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重

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

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依本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第十六條有關董事對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規定2013 年度召開董事會 7

次其中需迴避案件均依規定迴避(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執行情形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4 頁

至 26 頁)

另董事會於 2013 年亦完成各重要規章制度之制定與修訂包含公司章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董監事薪酬架構及績效制度等

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為健全公司管理董事會之專業機能並與國際制度接軌本公司自 20112012 年分別於董事會

下設有薪資報酬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等二個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薪資報酬委員會

本公司於 2011 年 9 月 21 日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由二位獨立董事及一位董事

組成由獨立董事召集薪資報酬委員會之職責係就下列事項做成建議並提請董事會議決議

1 訂定並定期檢討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績效評估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

2 定期評估並訂定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

16

另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說明如下

1 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計 3 人獨立董事吳金順姚思遠(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董事莊忠蒼(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3 月 19 日)

2 2013 年度薪資報酬委員會開會 4 次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均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對建立公司風險管理制

度及運作負最終責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各單位主管共同組成並由獨立董事

擔任召集人風險管理委員會之職責為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組織功能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報

告執行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

2013 年共召開 4 次會議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已完成風險管理委員會

組織規程之訂定以及制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準則風險管理作業處理程序及風險管理機制並

訂定風險胃納容忍度及限額

倫理與誠信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專業再保險公司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

定力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目前本公司刻正研擬誠信經營守則外其他為落實

誠信經營之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訂定誠信 經

營政策及 方

公司於規章及對外文件

中明示誠信經營之政

策以及董事會與管理

階層承諾積極落實之情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

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

重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

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本公司訂有「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

部作業規範」規範利害關係人交易上述利害關係人包括公司

負責人及大股東公司之關係企業與其負責人及大股東及公

司之子公司與其負責人所謂負責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總經

理副總經理協理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之情形以及方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除與保險業務往來有關或單筆未超過新台幣 500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6

中央再保主要承受國內同業之再保險業務經匯合並自留後優先轉分予國內保險同業其餘向國

外接洽轉再保險以換取交換業務之分入藉以分散地域集中風險並穩定保險市場之健全發展

台灣為本公司業務之主要發展市場然基於風險分散與擴大營運規模的考量穩健尋求國際市場開

拓之可能並在公司所制定的各地區風險容忍度範圍內審慎拓展國外業務

單位新台幣仟元

年度

業務來源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金額 比重 金額 比重

國內分入財產再保險業務 8121090 5189 8096586 5635

國內分入人身再保險業務 5863213 3747 4346617 3025

國內分入業務合計 13984303 8936 12443203 8660

國外分入財產再保險業務 1511443 966 1882326 1310

國外分入人身再保險業務 153947 098 43039 030

國外分入業務合計 1665390 1064 1925365 1340

合 計 15649693 10000 14368568 10000

單位新台幣仟元

年度

險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金額 比重 金額 比重

火險 1794472 1468 2109117 1468

船體險 331614 258 371331 258

貨物海上險 453283 359 515654 359

任意汽車險 3090949 2089 3001883 2089

航空險 3420 005 7585 005

工程險 315068 228 327804 228

其他財產險 1297948 936 1344595 936

漁船險 25162 015 21517 015

強制汽車險 1368038 930 1335474 930

強制機車險 903093 624 896087 624

住宅地震險 49486 033 47865 033

人壽險 2274962 1482 2130037 1482

傷害險 1456568 572 821936 572

健康險 2285630 1001 1437683 1001

合 計 15649693 10000 14368568 10000

7

外部組織參與狀況

關注產業營運現況參與研究開發與未來發展議題積極參與相關保險組織回饋保險市場

序號 外部組織名稱 參與狀況

1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協助調查統計及研究發展

配合政府政策暨參與相關社會活動

2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參與保險專案會議

參與課程與贊助中心舉辦之相關活動

3 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 參與危險分散費率分組會議

參與研討會等

4 財團法人工程保險協進會 加強參與產業並提升與同業互動

參與研發及提升核保理賠技術

5 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IAIS) 觀察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國際性研討會

6 中華民國精算學會

參與委員會等增加與同業互動交流

贊助研討會與會員大會

擔任理監事具有策略性意義

7 美國精算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國外派訓等

8 美國產險精算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國外派訓等

9 國際保險協會(IIS)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國際性研討會

10 財團法人保險犯罪防制中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1 中華民國保險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2 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 參與研究風險管理技術及推廣應用

參與訓練課程與研討會等

13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管理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等

14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核保學會 與業界核保理賠人員維持良好互動

參與研討會

15 中華保險服務協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6 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等

17 海上保險聯誼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8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

建立完善之公司治理係達企業永續經營之途徑透過法令遵循風險管理稽核制度之規範對於

企業落實充分公正即時揭露資訊有所加成

本公司公司治理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股權結構及

股東權益

公司處理股東建議或糾紛等

問題之方式 公司設有發言人代理發言人及股務人員處理股東問題

公司掌握實際控制公司之主

要股東及主要股東之最終控

制者名單之情形

公司依證券交易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對內部人所持股權

異動均按月申報「公開資訊觀測站」並於股票停止

過戶期間取得股東名簿以掌握主要股東名單

公司建立與關係企業風險控

管機制及防火牆之方式

公司訂有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關係人交易管理循

環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

與處理程序等以控管關係企業風險

董事會之組成及

職責

公司設置獨立董事之情形 公司已於 97 年股東常會選任二位獨立董事並於 100 年

股東常會辦理改選

定期評估簽證會計師獨立性

之情形

公司於聘請會計師或續約時均會評估簽證會計師之獨

立性目前之會計師係國內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執業之會

計師且非為關係人具有獨立性

建立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管道之情形

公司設有發言人及代理發言人並於公司網站張貼業務

單位電子信箱各險種聯絡電話及股東員工利害關係人

與監察人溝通電子信箱作為股東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溝

通管道公司亦設有勞資會議及申訴制度以為員工溝通

管道

資訊公開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財務業

務及公司治理資訊之情形

於本公司外部網站(wwwcentralrecom)揭露資訊有

1財務財務概況月營收及財務報告等

2業務業務概況及各險種業務介紹等

3公司治理內部稽核之組織及運作情形等

9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之方

本公司設有英文網站並指定專人負責蒐集及揭露相關

財務及業務資訊為落實發言人制度規定所有對外之

發言均透過發言人本公司並無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情

其他有助於瞭解

公司治理運作情

形之重要資訊

員工權益僱員關懷投資

者關係供應商關係利害

關係人之權利

本公司訂有工作規則等人事規章並依規定設置職工福

利委員會及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並於公司網站

設置投資人專區及設有專責人員處理股東查詢事宜

另業務部門依險種成立客服團隊積極服務客戶

董事及監察人進修之情形

為提升董事會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

本公司專責人員協助辦理董監事進修事宜2013 年本公

司共計 2 位獨立董事3 位董事及 1 位監察人完成至少

三小時的訓練進修(受訓內容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9 及 30 頁)

經理人進修之情形

不定期提供經理人(副協理級以上人員)有關保險風險管

理財會等專業訓練機會求經理人全方位之技能提升

2013 年共 10 位經理人外訓時數合計達 2135 小時

客戶政策之執行情形 提供客製化的再保險保障以符合國內外保險業者的需

法令遵循

法令遵循為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之重要環節為落實及強化法令遵循工作之推行公司設有法令遵循

主管負責法令遵循制度之規劃管理及執行並置法令遵循主管一人綜理法令遵循業務現已

建立完備之法令遵循制度

本公司法令遵循主管之重要任務如下

1 建立清楚適當之法令傳達諮詢協調與溝通系統

2 確認公司內部規章及各項營運活動均符合法令規定

3 擬訂本公司年度法令遵循計畫

4 擬訂法令遵循制度並配合法令隨時修正

5 督導各單位定期辦理法令遵循自行檢核作業

6 對各單位人員施以適當之法規訓練

10

本公司內部各項管理及作業規章均符合現行法令並隨時檢討修正法令遵循主管對於相關之法令

規章均適時明確地傳達予各單位並對公司員工施予適當之法規訓練使公司員工於辦理各項業

務時皆能恪遵法令經營階層亦時常強調法令遵循之重要性以上措施皆有利主管機關法令政策之

推行並維護公司信譽及形象

為有效防制洗錢及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活動除即時轉知主管機關發布或函轉外國政府所提供之恐怖

分子或團體名單或未遵循或充分遵循國際防制洗錢組織建議之國家或地區等訊息以辨識可疑交

易是否存在俾便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外每年亦定期舉辦防制洗錢之教育訓練並積極派員參加

外部機關所舉辦之相關課程汲取防制洗錢相關知識以加強辨識潛在不法或可疑交易之能力

稽核制度之執行情形

內部稽核組織

本公司董事會下設稽核室以超然獨立之精神執行稽核業務並定期向董事會及監察人報告稽

核室置總稽核其聘任解聘或調職應經董事會全體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稽核室之稽核人員

須由總稽核簽報董事長核定任用

內部稽核之運作

1 訂定內部稽核工作手冊

協助稽核人員檢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運作對經營活動作稽核與分析適時提供

改進建議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

2 擬訂年度稽核計畫

每年依風險辨識與評估結果擬訂年度稽核計畫對各單位每年至少辦理一次一般性查核並

依實際需要辦理專案查核

3 執行稽核作業

實地查核各單位業務管制措施是否健全與周詳並就業務實際處理情形研究內部控制制度之

缺失提出改進建議查核結果並編製成稽核報告

11

4 覆核自行查核報告

各單位依本公司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及自行查核作業手冊規定每年辦理自行查核查核報告送

交稽核室覆核如發現缺失即要求改善

5 追蹤覆查改善辦理情形

對主管機關會計師內部稽核與自行查核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或查核缺失事項及內部控制制度

聲明書所列應加強改善事項持續追蹤覆查按季作成追蹤報告

年度稽核計畫執行情形

稽核室業依2013年度稽核計畫辦理各單位一般查核並完成所有專案查核查核結果並未發現重

大缺失各項作業均能依規定辦理內部稽核所提之建議事項並按季追蹤覆查直至缺失改善為

止有關稽核報告及追蹤報告均依規定交付獨立董事及監察人查閱並提報董事會

會計師內部控制制度查核

本公司簽證會計師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半年度財務報告及年度財務報告均辦理內部控制制度

查核2013年度查核結果並無查核意見

主管機關一般業務檢查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3年對本公司一般業務檢查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業經稽核室洽請相關單位切

實改善改善辦理情形已依規定格式連同佐證資料陳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

12

公司組織圖

13

董事會的運作

2013 年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共 10 人分別為董事 5 人獨立董事 2 人及監察人3人任期自 2011

年 6 月 15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止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之選任採提名制度並由股東由候選人

名單中選任之任期 3 年一任得連選連任

董事及監察人平均年齡為 599 歲(70 歲以上佔 2060-69 歲佔 2059 歲以下佔 60)男女比例

為 41其均具有豐富的金融保險財會法律等領域之豐富經驗及專長(列表如下)另董事及監

察人為提升能力掌握國際趨勢不時參與進修2013 年董事及監察人平均進修時數為 43 小時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董事長

楊誠對 紐約保險學院碩士

經歷財政部保險司副司長

本公司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董事長

副董事長

張國政 美國波士頓大學

經歷長榮海運董事長

現職本公司副董事長

獨立董事

吳金順 政治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執業會計師

現職昂寶電子(股)公司獨立董事

中國砂輪企業光隆實業等公司之監察人

獨立董事

姚思遠 美國愛荷華大學法律博士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

現職東吳大學學術交流長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執行長

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董事

李宜芬 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碩士

經歷財政部秘書室專門委員

現職財政部綜合規劃司專門委員

董事

林士朗 美國猶他州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副局長

現職行政院財政主計金融處處長

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常務董事

董事

莊忠蒼 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經歷長榮國際風險管理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總經理

監察人

廖述源 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系主任

現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保險經營學會理事長

14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監察人

吳光輝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經歷長榮航空(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長榮集團管理集團財務執行長

長榮海運(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財團法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

長榮航空長榮國際儲運長榮鋼鐵台灣碼頭服務長

陽開發翔利投資等公司之監察人

監察人

古賴美雪 銘傳商專

經歷長榮國際財務本部協理

現職長榮國際(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長榮海運長榮空廚立榮航空長友營造長榮物流

環世旅行社長榮國際機電等公司之監察人

董事獨立董事及監察人之報酬授權董事會依其對本公司之營運參與度及貢獻價值並參酌同業

通常水準議定之

董事監察人薪酬與組織經營績效之連結說明如下

本公司董事監察人及董事長之報酬依本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由薪資報酬委員

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報酬係依董事會核定之薪資表標準辦理並提

經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

依據本公司章程第 29 條規定本公司每年度決算如有盈餘除提付應納稅款外應先彌補以往

年度虧損次就其餘額提出百分之二十為法定盈餘公積並依規定提列或迴轉特別盈餘公積加

計前期累積未分配盈餘後由董事會擬定分配案提請股東會通過後分配之自分配數額中提撥

董監酬勞不得高於百分之一

2013 年度本公司支付董事監察人酬金總額占稅後純益比例為 340

本公司董事會至少每二個月召開 1 次2013 年度董事會開會 7 次整體出席率達 8714(含委託出

席則為 9857)董事監察人出列席情形如下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長 楊誠對 7 0 100

副董事長 張國政 0 7 0

獨立董事 吳金順 7 0 100

獨立董事 姚思遠 7 0 100

15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 李宜芬 7 0 100

董事 林士朗 6 1 86

董事 莊忠蒼 7 0 100

監察人 廖述源 6 0 86

監察人 吳光輝 7 0 100

監察人 古賴美雪 7 0 100

本公司董事會配合公司法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等規定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

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重

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

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依本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第十六條有關董事對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規定2013 年度召開董事會 7

次其中需迴避案件均依規定迴避(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執行情形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4 頁

至 26 頁)

另董事會於 2013 年亦完成各重要規章制度之制定與修訂包含公司章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董監事薪酬架構及績效制度等

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為健全公司管理董事會之專業機能並與國際制度接軌本公司自 20112012 年分別於董事會

下設有薪資報酬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等二個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薪資報酬委員會

本公司於 2011 年 9 月 21 日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由二位獨立董事及一位董事

組成由獨立董事召集薪資報酬委員會之職責係就下列事項做成建議並提請董事會議決議

1 訂定並定期檢討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績效評估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

2 定期評估並訂定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

16

另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說明如下

1 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計 3 人獨立董事吳金順姚思遠(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董事莊忠蒼(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3 月 19 日)

2 2013 年度薪資報酬委員會開會 4 次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均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對建立公司風險管理制

度及運作負最終責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各單位主管共同組成並由獨立董事

擔任召集人風險管理委員會之職責為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組織功能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報

告執行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

2013 年共召開 4 次會議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已完成風險管理委員會

組織規程之訂定以及制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準則風險管理作業處理程序及風險管理機制並

訂定風險胃納容忍度及限額

倫理與誠信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專業再保險公司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

定力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目前本公司刻正研擬誠信經營守則外其他為落實

誠信經營之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訂定誠信 經

營政策及 方

公司於規章及對外文件

中明示誠信經營之政

策以及董事會與管理

階層承諾積極落實之情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

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

重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

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本公司訂有「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

部作業規範」規範利害關係人交易上述利害關係人包括公司

負責人及大股東公司之關係企業與其負責人及大股東及公

司之子公司與其負責人所謂負責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總經

理副總經理協理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之情形以及方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除與保險業務往來有關或單筆未超過新台幣 500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7

外部組織參與狀況

關注產業營運現況參與研究開發與未來發展議題積極參與相關保險組織回饋保險市場

序號 外部組織名稱 參與狀況

1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商業同業公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協助調查統計及研究發展

配合政府政策暨參與相關社會活動

2 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參與保險專案會議

參與課程與贊助中心舉辦之相關活動

3 財團法人住宅地震保險基金 參與危險分散費率分組會議

參與研討會等

4 財團法人工程保險協進會 加強參與產業並提升與同業互動

參與研發及提升核保理賠技術

5 國際保險監理官協會(IAIS) 觀察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國際性研討會

6 中華民國精算學會

參與委員會等增加與同業互動交流

贊助研討會與會員大會

擔任理監事具有策略性意義

7 美國精算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國外派訓等

8 美國產險精算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國外派訓等

9 國際保險協會(IIS)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國際性研討會

10 財團法人保險犯罪防制中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1 中華民國保險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2 中華民國風險管理學會 參與研究風險管理技術及推廣應用

參與訓練課程與研討會等

13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管理學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等

14 中華民國產物保險核保學會 與業界核保理賠人員維持良好互動

參與研討會

15 中華保險服務協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16 中華民國內部稽核協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參與研討會等

17 海上保險聯誼會 會員資格具有策略性意義

8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

建立完善之公司治理係達企業永續經營之途徑透過法令遵循風險管理稽核制度之規範對於

企業落實充分公正即時揭露資訊有所加成

本公司公司治理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股權結構及

股東權益

公司處理股東建議或糾紛等

問題之方式 公司設有發言人代理發言人及股務人員處理股東問題

公司掌握實際控制公司之主

要股東及主要股東之最終控

制者名單之情形

公司依證券交易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對內部人所持股權

異動均按月申報「公開資訊觀測站」並於股票停止

過戶期間取得股東名簿以掌握主要股東名單

公司建立與關係企業風險控

管機制及防火牆之方式

公司訂有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關係人交易管理循

環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

與處理程序等以控管關係企業風險

董事會之組成及

職責

公司設置獨立董事之情形 公司已於 97 年股東常會選任二位獨立董事並於 100 年

股東常會辦理改選

定期評估簽證會計師獨立性

之情形

公司於聘請會計師或續約時均會評估簽證會計師之獨

立性目前之會計師係國內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執業之會

計師且非為關係人具有獨立性

建立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管道之情形

公司設有發言人及代理發言人並於公司網站張貼業務

單位電子信箱各險種聯絡電話及股東員工利害關係人

與監察人溝通電子信箱作為股東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溝

通管道公司亦設有勞資會議及申訴制度以為員工溝通

管道

資訊公開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財務業

務及公司治理資訊之情形

於本公司外部網站(wwwcentralrecom)揭露資訊有

1財務財務概況月營收及財務報告等

2業務業務概況及各險種業務介紹等

3公司治理內部稽核之組織及運作情形等

9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之方

本公司設有英文網站並指定專人負責蒐集及揭露相關

財務及業務資訊為落實發言人制度規定所有對外之

發言均透過發言人本公司並無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情

其他有助於瞭解

公司治理運作情

形之重要資訊

員工權益僱員關懷投資

者關係供應商關係利害

關係人之權利

本公司訂有工作規則等人事規章並依規定設置職工福

利委員會及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並於公司網站

設置投資人專區及設有專責人員處理股東查詢事宜

另業務部門依險種成立客服團隊積極服務客戶

董事及監察人進修之情形

為提升董事會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

本公司專責人員協助辦理董監事進修事宜2013 年本公

司共計 2 位獨立董事3 位董事及 1 位監察人完成至少

三小時的訓練進修(受訓內容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9 及 30 頁)

經理人進修之情形

不定期提供經理人(副協理級以上人員)有關保險風險管

理財會等專業訓練機會求經理人全方位之技能提升

2013 年共 10 位經理人外訓時數合計達 2135 小時

客戶政策之執行情形 提供客製化的再保險保障以符合國內外保險業者的需

法令遵循

法令遵循為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之重要環節為落實及強化法令遵循工作之推行公司設有法令遵循

主管負責法令遵循制度之規劃管理及執行並置法令遵循主管一人綜理法令遵循業務現已

建立完備之法令遵循制度

本公司法令遵循主管之重要任務如下

1 建立清楚適當之法令傳達諮詢協調與溝通系統

2 確認公司內部規章及各項營運活動均符合法令規定

3 擬訂本公司年度法令遵循計畫

4 擬訂法令遵循制度並配合法令隨時修正

5 督導各單位定期辦理法令遵循自行檢核作業

6 對各單位人員施以適當之法規訓練

10

本公司內部各項管理及作業規章均符合現行法令並隨時檢討修正法令遵循主管對於相關之法令

規章均適時明確地傳達予各單位並對公司員工施予適當之法規訓練使公司員工於辦理各項業

務時皆能恪遵法令經營階層亦時常強調法令遵循之重要性以上措施皆有利主管機關法令政策之

推行並維護公司信譽及形象

為有效防制洗錢及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活動除即時轉知主管機關發布或函轉外國政府所提供之恐怖

分子或團體名單或未遵循或充分遵循國際防制洗錢組織建議之國家或地區等訊息以辨識可疑交

易是否存在俾便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外每年亦定期舉辦防制洗錢之教育訓練並積極派員參加

外部機關所舉辦之相關課程汲取防制洗錢相關知識以加強辨識潛在不法或可疑交易之能力

稽核制度之執行情形

內部稽核組織

本公司董事會下設稽核室以超然獨立之精神執行稽核業務並定期向董事會及監察人報告稽

核室置總稽核其聘任解聘或調職應經董事會全體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稽核室之稽核人員

須由總稽核簽報董事長核定任用

內部稽核之運作

1 訂定內部稽核工作手冊

協助稽核人員檢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運作對經營活動作稽核與分析適時提供

改進建議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

2 擬訂年度稽核計畫

每年依風險辨識與評估結果擬訂年度稽核計畫對各單位每年至少辦理一次一般性查核並

依實際需要辦理專案查核

3 執行稽核作業

實地查核各單位業務管制措施是否健全與周詳並就業務實際處理情形研究內部控制制度之

缺失提出改進建議查核結果並編製成稽核報告

11

4 覆核自行查核報告

各單位依本公司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及自行查核作業手冊規定每年辦理自行查核查核報告送

交稽核室覆核如發現缺失即要求改善

5 追蹤覆查改善辦理情形

對主管機關會計師內部稽核與自行查核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或查核缺失事項及內部控制制度

聲明書所列應加強改善事項持續追蹤覆查按季作成追蹤報告

年度稽核計畫執行情形

稽核室業依2013年度稽核計畫辦理各單位一般查核並完成所有專案查核查核結果並未發現重

大缺失各項作業均能依規定辦理內部稽核所提之建議事項並按季追蹤覆查直至缺失改善為

止有關稽核報告及追蹤報告均依規定交付獨立董事及監察人查閱並提報董事會

會計師內部控制制度查核

本公司簽證會計師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半年度財務報告及年度財務報告均辦理內部控制制度

查核2013年度查核結果並無查核意見

主管機關一般業務檢查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3年對本公司一般業務檢查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業經稽核室洽請相關單位切

實改善改善辦理情形已依規定格式連同佐證資料陳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

12

公司組織圖

13

董事會的運作

2013 年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共 10 人分別為董事 5 人獨立董事 2 人及監察人3人任期自 2011

年 6 月 15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止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之選任採提名制度並由股東由候選人

名單中選任之任期 3 年一任得連選連任

董事及監察人平均年齡為 599 歲(70 歲以上佔 2060-69 歲佔 2059 歲以下佔 60)男女比例

為 41其均具有豐富的金融保險財會法律等領域之豐富經驗及專長(列表如下)另董事及監

察人為提升能力掌握國際趨勢不時參與進修2013 年董事及監察人平均進修時數為 43 小時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董事長

楊誠對 紐約保險學院碩士

經歷財政部保險司副司長

本公司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董事長

副董事長

張國政 美國波士頓大學

經歷長榮海運董事長

現職本公司副董事長

獨立董事

吳金順 政治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執業會計師

現職昂寶電子(股)公司獨立董事

中國砂輪企業光隆實業等公司之監察人

獨立董事

姚思遠 美國愛荷華大學法律博士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

現職東吳大學學術交流長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執行長

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董事

李宜芬 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碩士

經歷財政部秘書室專門委員

現職財政部綜合規劃司專門委員

董事

林士朗 美國猶他州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副局長

現職行政院財政主計金融處處長

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常務董事

董事

莊忠蒼 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經歷長榮國際風險管理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總經理

監察人

廖述源 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系主任

現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保險經營學會理事長

14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監察人

吳光輝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經歷長榮航空(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長榮集團管理集團財務執行長

長榮海運(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財團法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

長榮航空長榮國際儲運長榮鋼鐵台灣碼頭服務長

陽開發翔利投資等公司之監察人

監察人

古賴美雪 銘傳商專

經歷長榮國際財務本部協理

現職長榮國際(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長榮海運長榮空廚立榮航空長友營造長榮物流

環世旅行社長榮國際機電等公司之監察人

董事獨立董事及監察人之報酬授權董事會依其對本公司之營運參與度及貢獻價值並參酌同業

通常水準議定之

董事監察人薪酬與組織經營績效之連結說明如下

本公司董事監察人及董事長之報酬依本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由薪資報酬委員

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報酬係依董事會核定之薪資表標準辦理並提

經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

依據本公司章程第 29 條規定本公司每年度決算如有盈餘除提付應納稅款外應先彌補以往

年度虧損次就其餘額提出百分之二十為法定盈餘公積並依規定提列或迴轉特別盈餘公積加

計前期累積未分配盈餘後由董事會擬定分配案提請股東會通過後分配之自分配數額中提撥

董監酬勞不得高於百分之一

2013 年度本公司支付董事監察人酬金總額占稅後純益比例為 340

本公司董事會至少每二個月召開 1 次2013 年度董事會開會 7 次整體出席率達 8714(含委託出

席則為 9857)董事監察人出列席情形如下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長 楊誠對 7 0 100

副董事長 張國政 0 7 0

獨立董事 吳金順 7 0 100

獨立董事 姚思遠 7 0 100

15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 李宜芬 7 0 100

董事 林士朗 6 1 86

董事 莊忠蒼 7 0 100

監察人 廖述源 6 0 86

監察人 吳光輝 7 0 100

監察人 古賴美雪 7 0 100

本公司董事會配合公司法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等規定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

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重

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

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依本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第十六條有關董事對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規定2013 年度召開董事會 7

次其中需迴避案件均依規定迴避(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執行情形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4 頁

至 26 頁)

另董事會於 2013 年亦完成各重要規章制度之制定與修訂包含公司章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董監事薪酬架構及績效制度等

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為健全公司管理董事會之專業機能並與國際制度接軌本公司自 20112012 年分別於董事會

下設有薪資報酬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等二個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薪資報酬委員會

本公司於 2011 年 9 月 21 日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由二位獨立董事及一位董事

組成由獨立董事召集薪資報酬委員會之職責係就下列事項做成建議並提請董事會議決議

1 訂定並定期檢討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績效評估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

2 定期評估並訂定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

16

另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說明如下

1 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計 3 人獨立董事吳金順姚思遠(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董事莊忠蒼(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3 月 19 日)

2 2013 年度薪資報酬委員會開會 4 次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均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對建立公司風險管理制

度及運作負最終責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各單位主管共同組成並由獨立董事

擔任召集人風險管理委員會之職責為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組織功能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報

告執行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

2013 年共召開 4 次會議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已完成風險管理委員會

組織規程之訂定以及制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準則風險管理作業處理程序及風險管理機制並

訂定風險胃納容忍度及限額

倫理與誠信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專業再保險公司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

定力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目前本公司刻正研擬誠信經營守則外其他為落實

誠信經營之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訂定誠信 經

營政策及 方

公司於規章及對外文件

中明示誠信經營之政

策以及董事會與管理

階層承諾積極落實之情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

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

重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

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本公司訂有「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

部作業規範」規範利害關係人交易上述利害關係人包括公司

負責人及大股東公司之關係企業與其負責人及大股東及公

司之子公司與其負責人所謂負責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總經

理副總經理協理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之情形以及方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除與保險業務往來有關或單筆未超過新台幣 500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8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

建立完善之公司治理係達企業永續經營之途徑透過法令遵循風險管理稽核制度之規範對於

企業落實充分公正即時揭露資訊有所加成

本公司公司治理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股權結構及

股東權益

公司處理股東建議或糾紛等

問題之方式 公司設有發言人代理發言人及股務人員處理股東問題

公司掌握實際控制公司之主

要股東及主要股東之最終控

制者名單之情形

公司依證券交易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對內部人所持股權

異動均按月申報「公開資訊觀測站」並於股票停止

過戶期間取得股東名簿以掌握主要股東名單

公司建立與關係企業風險控

管機制及防火牆之方式

公司訂有取得或處分資產處理程序關係人交易管理循

環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

與處理程序等以控管關係企業風險

董事會之組成及

職責

公司設置獨立董事之情形 公司已於 97 年股東常會選任二位獨立董事並於 100 年

股東常會辦理改選

定期評估簽證會計師獨立性

之情形

公司於聘請會計師或續約時均會評估簽證會計師之獨

立性目前之會計師係國內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執業之會

計師且非為關係人具有獨立性

建立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管道之情形

公司設有發言人及代理發言人並於公司網站張貼業務

單位電子信箱各險種聯絡電話及股東員工利害關係人

與監察人溝通電子信箱作為股東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溝

通管道公司亦設有勞資會議及申訴制度以為員工溝通

管道

資訊公開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財務業

務及公司治理資訊之情形

於本公司外部網站(wwwcentralrecom)揭露資訊有

1財務財務概況月營收及財務報告等

2業務業務概況及各險種業務介紹等

3公司治理內部稽核之組織及運作情形等

9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之方

本公司設有英文網站並指定專人負責蒐集及揭露相關

財務及業務資訊為落實發言人制度規定所有對外之

發言均透過發言人本公司並無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情

其他有助於瞭解

公司治理運作情

形之重要資訊

員工權益僱員關懷投資

者關係供應商關係利害

關係人之權利

本公司訂有工作規則等人事規章並依規定設置職工福

利委員會及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並於公司網站

設置投資人專區及設有專責人員處理股東查詢事宜

另業務部門依險種成立客服團隊積極服務客戶

董事及監察人進修之情形

為提升董事會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

本公司專責人員協助辦理董監事進修事宜2013 年本公

司共計 2 位獨立董事3 位董事及 1 位監察人完成至少

三小時的訓練進修(受訓內容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9 及 30 頁)

經理人進修之情形

不定期提供經理人(副協理級以上人員)有關保險風險管

理財會等專業訓練機會求經理人全方位之技能提升

2013 年共 10 位經理人外訓時數合計達 2135 小時

客戶政策之執行情形 提供客製化的再保險保障以符合國內外保險業者的需

法令遵循

法令遵循為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之重要環節為落實及強化法令遵循工作之推行公司設有法令遵循

主管負責法令遵循制度之規劃管理及執行並置法令遵循主管一人綜理法令遵循業務現已

建立完備之法令遵循制度

本公司法令遵循主管之重要任務如下

1 建立清楚適當之法令傳達諮詢協調與溝通系統

2 確認公司內部規章及各項營運活動均符合法令規定

3 擬訂本公司年度法令遵循計畫

4 擬訂法令遵循制度並配合法令隨時修正

5 督導各單位定期辦理法令遵循自行檢核作業

6 對各單位人員施以適當之法規訓練

10

本公司內部各項管理及作業規章均符合現行法令並隨時檢討修正法令遵循主管對於相關之法令

規章均適時明確地傳達予各單位並對公司員工施予適當之法規訓練使公司員工於辦理各項業

務時皆能恪遵法令經營階層亦時常強調法令遵循之重要性以上措施皆有利主管機關法令政策之

推行並維護公司信譽及形象

為有效防制洗錢及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活動除即時轉知主管機關發布或函轉外國政府所提供之恐怖

分子或團體名單或未遵循或充分遵循國際防制洗錢組織建議之國家或地區等訊息以辨識可疑交

易是否存在俾便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外每年亦定期舉辦防制洗錢之教育訓練並積極派員參加

外部機關所舉辦之相關課程汲取防制洗錢相關知識以加強辨識潛在不法或可疑交易之能力

稽核制度之執行情形

內部稽核組織

本公司董事會下設稽核室以超然獨立之精神執行稽核業務並定期向董事會及監察人報告稽

核室置總稽核其聘任解聘或調職應經董事會全體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稽核室之稽核人員

須由總稽核簽報董事長核定任用

內部稽核之運作

1 訂定內部稽核工作手冊

協助稽核人員檢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運作對經營活動作稽核與分析適時提供

改進建議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

2 擬訂年度稽核計畫

每年依風險辨識與評估結果擬訂年度稽核計畫對各單位每年至少辦理一次一般性查核並

依實際需要辦理專案查核

3 執行稽核作業

實地查核各單位業務管制措施是否健全與周詳並就業務實際處理情形研究內部控制制度之

缺失提出改進建議查核結果並編製成稽核報告

11

4 覆核自行查核報告

各單位依本公司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及自行查核作業手冊規定每年辦理自行查核查核報告送

交稽核室覆核如發現缺失即要求改善

5 追蹤覆查改善辦理情形

對主管機關會計師內部稽核與自行查核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或查核缺失事項及內部控制制度

聲明書所列應加強改善事項持續追蹤覆查按季作成追蹤報告

年度稽核計畫執行情形

稽核室業依2013年度稽核計畫辦理各單位一般查核並完成所有專案查核查核結果並未發現重

大缺失各項作業均能依規定辦理內部稽核所提之建議事項並按季追蹤覆查直至缺失改善為

止有關稽核報告及追蹤報告均依規定交付獨立董事及監察人查閱並提報董事會

會計師內部控制制度查核

本公司簽證會計師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半年度財務報告及年度財務報告均辦理內部控制制度

查核2013年度查核結果並無查核意見

主管機關一般業務檢查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3年對本公司一般業務檢查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業經稽核室洽請相關單位切

實改善改善辦理情形已依規定格式連同佐證資料陳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

12

公司組織圖

13

董事會的運作

2013 年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共 10 人分別為董事 5 人獨立董事 2 人及監察人3人任期自 2011

年 6 月 15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止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之選任採提名制度並由股東由候選人

名單中選任之任期 3 年一任得連選連任

董事及監察人平均年齡為 599 歲(70 歲以上佔 2060-69 歲佔 2059 歲以下佔 60)男女比例

為 41其均具有豐富的金融保險財會法律等領域之豐富經驗及專長(列表如下)另董事及監

察人為提升能力掌握國際趨勢不時參與進修2013 年董事及監察人平均進修時數為 43 小時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董事長

楊誠對 紐約保險學院碩士

經歷財政部保險司副司長

本公司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董事長

副董事長

張國政 美國波士頓大學

經歷長榮海運董事長

現職本公司副董事長

獨立董事

吳金順 政治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執業會計師

現職昂寶電子(股)公司獨立董事

中國砂輪企業光隆實業等公司之監察人

獨立董事

姚思遠 美國愛荷華大學法律博士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

現職東吳大學學術交流長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執行長

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董事

李宜芬 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碩士

經歷財政部秘書室專門委員

現職財政部綜合規劃司專門委員

董事

林士朗 美國猶他州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副局長

現職行政院財政主計金融處處長

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常務董事

董事

莊忠蒼 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經歷長榮國際風險管理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總經理

監察人

廖述源 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系主任

現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保險經營學會理事長

14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監察人

吳光輝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經歷長榮航空(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長榮集團管理集團財務執行長

長榮海運(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財團法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

長榮航空長榮國際儲運長榮鋼鐵台灣碼頭服務長

陽開發翔利投資等公司之監察人

監察人

古賴美雪 銘傳商專

經歷長榮國際財務本部協理

現職長榮國際(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長榮海運長榮空廚立榮航空長友營造長榮物流

環世旅行社長榮國際機電等公司之監察人

董事獨立董事及監察人之報酬授權董事會依其對本公司之營運參與度及貢獻價值並參酌同業

通常水準議定之

董事監察人薪酬與組織經營績效之連結說明如下

本公司董事監察人及董事長之報酬依本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由薪資報酬委員

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報酬係依董事會核定之薪資表標準辦理並提

經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

依據本公司章程第 29 條規定本公司每年度決算如有盈餘除提付應納稅款外應先彌補以往

年度虧損次就其餘額提出百分之二十為法定盈餘公積並依規定提列或迴轉特別盈餘公積加

計前期累積未分配盈餘後由董事會擬定分配案提請股東會通過後分配之自分配數額中提撥

董監酬勞不得高於百分之一

2013 年度本公司支付董事監察人酬金總額占稅後純益比例為 340

本公司董事會至少每二個月召開 1 次2013 年度董事會開會 7 次整體出席率達 8714(含委託出

席則為 9857)董事監察人出列席情形如下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長 楊誠對 7 0 100

副董事長 張國政 0 7 0

獨立董事 吳金順 7 0 100

獨立董事 姚思遠 7 0 100

15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 李宜芬 7 0 100

董事 林士朗 6 1 86

董事 莊忠蒼 7 0 100

監察人 廖述源 6 0 86

監察人 吳光輝 7 0 100

監察人 古賴美雪 7 0 100

本公司董事會配合公司法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等規定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

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重

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

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依本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第十六條有關董事對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規定2013 年度召開董事會 7

次其中需迴避案件均依規定迴避(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執行情形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4 頁

至 26 頁)

另董事會於 2013 年亦完成各重要規章制度之制定與修訂包含公司章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董監事薪酬架構及績效制度等

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為健全公司管理董事會之專業機能並與國際制度接軌本公司自 20112012 年分別於董事會

下設有薪資報酬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等二個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薪資報酬委員會

本公司於 2011 年 9 月 21 日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由二位獨立董事及一位董事

組成由獨立董事召集薪資報酬委員會之職責係就下列事項做成建議並提請董事會議決議

1 訂定並定期檢討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績效評估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

2 定期評估並訂定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

16

另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說明如下

1 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計 3 人獨立董事吳金順姚思遠(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董事莊忠蒼(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3 月 19 日)

2 2013 年度薪資報酬委員會開會 4 次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均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對建立公司風險管理制

度及運作負最終責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各單位主管共同組成並由獨立董事

擔任召集人風險管理委員會之職責為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組織功能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報

告執行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

2013 年共召開 4 次會議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已完成風險管理委員會

組織規程之訂定以及制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準則風險管理作業處理程序及風險管理機制並

訂定風險胃納容忍度及限額

倫理與誠信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專業再保險公司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

定力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目前本公司刻正研擬誠信經營守則外其他為落實

誠信經營之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訂定誠信 經

營政策及 方

公司於規章及對外文件

中明示誠信經營之政

策以及董事會與管理

階層承諾積極落實之情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

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

重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

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本公司訂有「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

部作業規範」規範利害關係人交易上述利害關係人包括公司

負責人及大股東公司之關係企業與其負責人及大股東及公

司之子公司與其負責人所謂負責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總經

理副總經理協理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之情形以及方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除與保險業務往來有關或單筆未超過新台幣 500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9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之方

本公司設有英文網站並指定專人負責蒐集及揭露相關

財務及業務資訊為落實發言人制度規定所有對外之

發言均透過發言人本公司並無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情

其他有助於瞭解

公司治理運作情

形之重要資訊

員工權益僱員關懷投資

者關係供應商關係利害

關係人之權利

本公司訂有工作規則等人事規章並依規定設置職工福

利委員會及勞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並於公司網站

設置投資人專區及設有專責人員處理股東查詢事宜

另業務部門依險種成立客服團隊積極服務客戶

董事及監察人進修之情形

為提升董事會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

本公司專責人員協助辦理董監事進修事宜2013 年本公

司共計 2 位獨立董事3 位董事及 1 位監察人完成至少

三小時的訓練進修(受訓內容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9 及 30 頁)

經理人進修之情形

不定期提供經理人(副協理級以上人員)有關保險風險管

理財會等專業訓練機會求經理人全方位之技能提升

2013 年共 10 位經理人外訓時數合計達 2135 小時

客戶政策之執行情形 提供客製化的再保險保障以符合國內外保險業者的需

法令遵循

法令遵循為公司內部控制制度之重要環節為落實及強化法令遵循工作之推行公司設有法令遵循

主管負責法令遵循制度之規劃管理及執行並置法令遵循主管一人綜理法令遵循業務現已

建立完備之法令遵循制度

本公司法令遵循主管之重要任務如下

1 建立清楚適當之法令傳達諮詢協調與溝通系統

2 確認公司內部規章及各項營運活動均符合法令規定

3 擬訂本公司年度法令遵循計畫

4 擬訂法令遵循制度並配合法令隨時修正

5 督導各單位定期辦理法令遵循自行檢核作業

6 對各單位人員施以適當之法規訓練

10

本公司內部各項管理及作業規章均符合現行法令並隨時檢討修正法令遵循主管對於相關之法令

規章均適時明確地傳達予各單位並對公司員工施予適當之法規訓練使公司員工於辦理各項業

務時皆能恪遵法令經營階層亦時常強調法令遵循之重要性以上措施皆有利主管機關法令政策之

推行並維護公司信譽及形象

為有效防制洗錢及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活動除即時轉知主管機關發布或函轉外國政府所提供之恐怖

分子或團體名單或未遵循或充分遵循國際防制洗錢組織建議之國家或地區等訊息以辨識可疑交

易是否存在俾便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外每年亦定期舉辦防制洗錢之教育訓練並積極派員參加

外部機關所舉辦之相關課程汲取防制洗錢相關知識以加強辨識潛在不法或可疑交易之能力

稽核制度之執行情形

內部稽核組織

本公司董事會下設稽核室以超然獨立之精神執行稽核業務並定期向董事會及監察人報告稽

核室置總稽核其聘任解聘或調職應經董事會全體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稽核室之稽核人員

須由總稽核簽報董事長核定任用

內部稽核之運作

1 訂定內部稽核工作手冊

協助稽核人員檢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運作對經營活動作稽核與分析適時提供

改進建議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

2 擬訂年度稽核計畫

每年依風險辨識與評估結果擬訂年度稽核計畫對各單位每年至少辦理一次一般性查核並

依實際需要辦理專案查核

3 執行稽核作業

實地查核各單位業務管制措施是否健全與周詳並就業務實際處理情形研究內部控制制度之

缺失提出改進建議查核結果並編製成稽核報告

11

4 覆核自行查核報告

各單位依本公司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及自行查核作業手冊規定每年辦理自行查核查核報告送

交稽核室覆核如發現缺失即要求改善

5 追蹤覆查改善辦理情形

對主管機關會計師內部稽核與自行查核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或查核缺失事項及內部控制制度

聲明書所列應加強改善事項持續追蹤覆查按季作成追蹤報告

年度稽核計畫執行情形

稽核室業依2013年度稽核計畫辦理各單位一般查核並完成所有專案查核查核結果並未發現重

大缺失各項作業均能依規定辦理內部稽核所提之建議事項並按季追蹤覆查直至缺失改善為

止有關稽核報告及追蹤報告均依規定交付獨立董事及監察人查閱並提報董事會

會計師內部控制制度查核

本公司簽證會計師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半年度財務報告及年度財務報告均辦理內部控制制度

查核2013年度查核結果並無查核意見

主管機關一般業務檢查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3年對本公司一般業務檢查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業經稽核室洽請相關單位切

實改善改善辦理情形已依規定格式連同佐證資料陳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

12

公司組織圖

13

董事會的運作

2013 年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共 10 人分別為董事 5 人獨立董事 2 人及監察人3人任期自 2011

年 6 月 15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止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之選任採提名制度並由股東由候選人

名單中選任之任期 3 年一任得連選連任

董事及監察人平均年齡為 599 歲(70 歲以上佔 2060-69 歲佔 2059 歲以下佔 60)男女比例

為 41其均具有豐富的金融保險財會法律等領域之豐富經驗及專長(列表如下)另董事及監

察人為提升能力掌握國際趨勢不時參與進修2013 年董事及監察人平均進修時數為 43 小時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董事長

楊誠對 紐約保險學院碩士

經歷財政部保險司副司長

本公司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董事長

副董事長

張國政 美國波士頓大學

經歷長榮海運董事長

現職本公司副董事長

獨立董事

吳金順 政治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執業會計師

現職昂寶電子(股)公司獨立董事

中國砂輪企業光隆實業等公司之監察人

獨立董事

姚思遠 美國愛荷華大學法律博士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

現職東吳大學學術交流長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執行長

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董事

李宜芬 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碩士

經歷財政部秘書室專門委員

現職財政部綜合規劃司專門委員

董事

林士朗 美國猶他州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副局長

現職行政院財政主計金融處處長

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常務董事

董事

莊忠蒼 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經歷長榮國際風險管理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總經理

監察人

廖述源 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系主任

現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保險經營學會理事長

14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監察人

吳光輝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經歷長榮航空(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長榮集團管理集團財務執行長

長榮海運(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財團法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

長榮航空長榮國際儲運長榮鋼鐵台灣碼頭服務長

陽開發翔利投資等公司之監察人

監察人

古賴美雪 銘傳商專

經歷長榮國際財務本部協理

現職長榮國際(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長榮海運長榮空廚立榮航空長友營造長榮物流

環世旅行社長榮國際機電等公司之監察人

董事獨立董事及監察人之報酬授權董事會依其對本公司之營運參與度及貢獻價值並參酌同業

通常水準議定之

董事監察人薪酬與組織經營績效之連結說明如下

本公司董事監察人及董事長之報酬依本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由薪資報酬委員

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報酬係依董事會核定之薪資表標準辦理並提

經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

依據本公司章程第 29 條規定本公司每年度決算如有盈餘除提付應納稅款外應先彌補以往

年度虧損次就其餘額提出百分之二十為法定盈餘公積並依規定提列或迴轉特別盈餘公積加

計前期累積未分配盈餘後由董事會擬定分配案提請股東會通過後分配之自分配數額中提撥

董監酬勞不得高於百分之一

2013 年度本公司支付董事監察人酬金總額占稅後純益比例為 340

本公司董事會至少每二個月召開 1 次2013 年度董事會開會 7 次整體出席率達 8714(含委託出

席則為 9857)董事監察人出列席情形如下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長 楊誠對 7 0 100

副董事長 張國政 0 7 0

獨立董事 吳金順 7 0 100

獨立董事 姚思遠 7 0 100

15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 李宜芬 7 0 100

董事 林士朗 6 1 86

董事 莊忠蒼 7 0 100

監察人 廖述源 6 0 86

監察人 吳光輝 7 0 100

監察人 古賴美雪 7 0 100

本公司董事會配合公司法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等規定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

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重

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

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依本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第十六條有關董事對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規定2013 年度召開董事會 7

次其中需迴避案件均依規定迴避(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執行情形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4 頁

至 26 頁)

另董事會於 2013 年亦完成各重要規章制度之制定與修訂包含公司章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董監事薪酬架構及績效制度等

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為健全公司管理董事會之專業機能並與國際制度接軌本公司自 20112012 年分別於董事會

下設有薪資報酬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等二個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薪資報酬委員會

本公司於 2011 年 9 月 21 日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由二位獨立董事及一位董事

組成由獨立董事召集薪資報酬委員會之職責係就下列事項做成建議並提請董事會議決議

1 訂定並定期檢討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績效評估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

2 定期評估並訂定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

16

另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說明如下

1 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計 3 人獨立董事吳金順姚思遠(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董事莊忠蒼(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3 月 19 日)

2 2013 年度薪資報酬委員會開會 4 次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均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對建立公司風險管理制

度及運作負最終責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各單位主管共同組成並由獨立董事

擔任召集人風險管理委員會之職責為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組織功能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報

告執行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

2013 年共召開 4 次會議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已完成風險管理委員會

組織規程之訂定以及制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準則風險管理作業處理程序及風險管理機制並

訂定風險胃納容忍度及限額

倫理與誠信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專業再保險公司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

定力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目前本公司刻正研擬誠信經營守則外其他為落實

誠信經營之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訂定誠信 經

營政策及 方

公司於規章及對外文件

中明示誠信經營之政

策以及董事會與管理

階層承諾積極落實之情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

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

重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

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本公司訂有「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

部作業規範」規範利害關係人交易上述利害關係人包括公司

負責人及大股東公司之關係企業與其負責人及大股東及公

司之子公司與其負責人所謂負責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總經

理副總經理協理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之情形以及方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除與保險業務往來有關或單筆未超過新台幣 500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10

本公司內部各項管理及作業規章均符合現行法令並隨時檢討修正法令遵循主管對於相關之法令

規章均適時明確地傳達予各單位並對公司員工施予適當之法規訓練使公司員工於辦理各項業

務時皆能恪遵法令經營階層亦時常強調法令遵循之重要性以上措施皆有利主管機關法令政策之

推行並維護公司信譽及形象

為有效防制洗錢及打擊資助恐怖主義活動除即時轉知主管機關發布或函轉外國政府所提供之恐怖

分子或團體名單或未遵循或充分遵循國際防制洗錢組織建議之國家或地區等訊息以辨識可疑交

易是否存在俾便向法務部調查局申報外每年亦定期舉辦防制洗錢之教育訓練並積極派員參加

外部機關所舉辦之相關課程汲取防制洗錢相關知識以加強辨識潛在不法或可疑交易之能力

稽核制度之執行情形

內部稽核組織

本公司董事會下設稽核室以超然獨立之精神執行稽核業務並定期向董事會及監察人報告稽

核室置總稽核其聘任解聘或調職應經董事會全體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稽核室之稽核人員

須由總稽核簽報董事長核定任用

內部稽核之運作

1 訂定內部稽核工作手冊

協助稽核人員檢查評估內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運作對經營活動作稽核與分析適時提供

改進建議以確保內部控制制度得以持續有效實施

2 擬訂年度稽核計畫

每年依風險辨識與評估結果擬訂年度稽核計畫對各單位每年至少辦理一次一般性查核並

依實際需要辦理專案查核

3 執行稽核作業

實地查核各單位業務管制措施是否健全與周詳並就業務實際處理情形研究內部控制制度之

缺失提出改進建議查核結果並編製成稽核報告

11

4 覆核自行查核報告

各單位依本公司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及自行查核作業手冊規定每年辦理自行查核查核報告送

交稽核室覆核如發現缺失即要求改善

5 追蹤覆查改善辦理情形

對主管機關會計師內部稽核與自行查核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或查核缺失事項及內部控制制度

聲明書所列應加強改善事項持續追蹤覆查按季作成追蹤報告

年度稽核計畫執行情形

稽核室業依2013年度稽核計畫辦理各單位一般查核並完成所有專案查核查核結果並未發現重

大缺失各項作業均能依規定辦理內部稽核所提之建議事項並按季追蹤覆查直至缺失改善為

止有關稽核報告及追蹤報告均依規定交付獨立董事及監察人查閱並提報董事會

會計師內部控制制度查核

本公司簽證會計師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半年度財務報告及年度財務報告均辦理內部控制制度

查核2013年度查核結果並無查核意見

主管機關一般業務檢查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3年對本公司一般業務檢查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業經稽核室洽請相關單位切

實改善改善辦理情形已依規定格式連同佐證資料陳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

12

公司組織圖

13

董事會的運作

2013 年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共 10 人分別為董事 5 人獨立董事 2 人及監察人3人任期自 2011

年 6 月 15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止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之選任採提名制度並由股東由候選人

名單中選任之任期 3 年一任得連選連任

董事及監察人平均年齡為 599 歲(70 歲以上佔 2060-69 歲佔 2059 歲以下佔 60)男女比例

為 41其均具有豐富的金融保險財會法律等領域之豐富經驗及專長(列表如下)另董事及監

察人為提升能力掌握國際趨勢不時參與進修2013 年董事及監察人平均進修時數為 43 小時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董事長

楊誠對 紐約保險學院碩士

經歷財政部保險司副司長

本公司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董事長

副董事長

張國政 美國波士頓大學

經歷長榮海運董事長

現職本公司副董事長

獨立董事

吳金順 政治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執業會計師

現職昂寶電子(股)公司獨立董事

中國砂輪企業光隆實業等公司之監察人

獨立董事

姚思遠 美國愛荷華大學法律博士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

現職東吳大學學術交流長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執行長

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董事

李宜芬 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碩士

經歷財政部秘書室專門委員

現職財政部綜合規劃司專門委員

董事

林士朗 美國猶他州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副局長

現職行政院財政主計金融處處長

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常務董事

董事

莊忠蒼 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經歷長榮國際風險管理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總經理

監察人

廖述源 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系主任

現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保險經營學會理事長

14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監察人

吳光輝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經歷長榮航空(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長榮集團管理集團財務執行長

長榮海運(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財團法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

長榮航空長榮國際儲運長榮鋼鐵台灣碼頭服務長

陽開發翔利投資等公司之監察人

監察人

古賴美雪 銘傳商專

經歷長榮國際財務本部協理

現職長榮國際(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長榮海運長榮空廚立榮航空長友營造長榮物流

環世旅行社長榮國際機電等公司之監察人

董事獨立董事及監察人之報酬授權董事會依其對本公司之營運參與度及貢獻價值並參酌同業

通常水準議定之

董事監察人薪酬與組織經營績效之連結說明如下

本公司董事監察人及董事長之報酬依本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由薪資報酬委員

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報酬係依董事會核定之薪資表標準辦理並提

經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

依據本公司章程第 29 條規定本公司每年度決算如有盈餘除提付應納稅款外應先彌補以往

年度虧損次就其餘額提出百分之二十為法定盈餘公積並依規定提列或迴轉特別盈餘公積加

計前期累積未分配盈餘後由董事會擬定分配案提請股東會通過後分配之自分配數額中提撥

董監酬勞不得高於百分之一

2013 年度本公司支付董事監察人酬金總額占稅後純益比例為 340

本公司董事會至少每二個月召開 1 次2013 年度董事會開會 7 次整體出席率達 8714(含委託出

席則為 9857)董事監察人出列席情形如下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長 楊誠對 7 0 100

副董事長 張國政 0 7 0

獨立董事 吳金順 7 0 100

獨立董事 姚思遠 7 0 100

15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 李宜芬 7 0 100

董事 林士朗 6 1 86

董事 莊忠蒼 7 0 100

監察人 廖述源 6 0 86

監察人 吳光輝 7 0 100

監察人 古賴美雪 7 0 100

本公司董事會配合公司法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等規定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

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重

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

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依本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第十六條有關董事對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規定2013 年度召開董事會 7

次其中需迴避案件均依規定迴避(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執行情形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4 頁

至 26 頁)

另董事會於 2013 年亦完成各重要規章制度之制定與修訂包含公司章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董監事薪酬架構及績效制度等

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為健全公司管理董事會之專業機能並與國際制度接軌本公司自 20112012 年分別於董事會

下設有薪資報酬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等二個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薪資報酬委員會

本公司於 2011 年 9 月 21 日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由二位獨立董事及一位董事

組成由獨立董事召集薪資報酬委員會之職責係就下列事項做成建議並提請董事會議決議

1 訂定並定期檢討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績效評估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

2 定期評估並訂定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

16

另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說明如下

1 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計 3 人獨立董事吳金順姚思遠(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董事莊忠蒼(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3 月 19 日)

2 2013 年度薪資報酬委員會開會 4 次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均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對建立公司風險管理制

度及運作負最終責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各單位主管共同組成並由獨立董事

擔任召集人風險管理委員會之職責為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組織功能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報

告執行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

2013 年共召開 4 次會議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已完成風險管理委員會

組織規程之訂定以及制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準則風險管理作業處理程序及風險管理機制並

訂定風險胃納容忍度及限額

倫理與誠信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專業再保險公司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

定力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目前本公司刻正研擬誠信經營守則外其他為落實

誠信經營之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訂定誠信 經

營政策及 方

公司於規章及對外文件

中明示誠信經營之政

策以及董事會與管理

階層承諾積極落實之情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

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

重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

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本公司訂有「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

部作業規範」規範利害關係人交易上述利害關係人包括公司

負責人及大股東公司之關係企業與其負責人及大股東及公

司之子公司與其負責人所謂負責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總經

理副總經理協理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之情形以及方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除與保險業務往來有關或單筆未超過新台幣 500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11

4 覆核自行查核報告

各單位依本公司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及自行查核作業手冊規定每年辦理自行查核查核報告送

交稽核室覆核如發現缺失即要求改善

5 追蹤覆查改善辦理情形

對主管機關會計師內部稽核與自行查核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或查核缺失事項及內部控制制度

聲明書所列應加強改善事項持續追蹤覆查按季作成追蹤報告

年度稽核計畫執行情形

稽核室業依2013年度稽核計畫辦理各單位一般查核並完成所有專案查核查核結果並未發現重

大缺失各項作業均能依規定辦理內部稽核所提之建議事項並按季追蹤覆查直至缺失改善為

止有關稽核報告及追蹤報告均依規定交付獨立董事及監察人查閱並提報董事會

會計師內部控制制度查核

本公司簽證會計師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半年度財務報告及年度財務報告均辦理內部控制制度

查核2013年度查核結果並無查核意見

主管機關一般業務檢查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13年對本公司一般業務檢查所提列之檢查意見業經稽核室洽請相關單位切

實改善改善辦理情形已依規定格式連同佐證資料陳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檢查局

12

公司組織圖

13

董事會的運作

2013 年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共 10 人分別為董事 5 人獨立董事 2 人及監察人3人任期自 2011

年 6 月 15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止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之選任採提名制度並由股東由候選人

名單中選任之任期 3 年一任得連選連任

董事及監察人平均年齡為 599 歲(70 歲以上佔 2060-69 歲佔 2059 歲以下佔 60)男女比例

為 41其均具有豐富的金融保險財會法律等領域之豐富經驗及專長(列表如下)另董事及監

察人為提升能力掌握國際趨勢不時參與進修2013 年董事及監察人平均進修時數為 43 小時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董事長

楊誠對 紐約保險學院碩士

經歷財政部保險司副司長

本公司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董事長

副董事長

張國政 美國波士頓大學

經歷長榮海運董事長

現職本公司副董事長

獨立董事

吳金順 政治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執業會計師

現職昂寶電子(股)公司獨立董事

中國砂輪企業光隆實業等公司之監察人

獨立董事

姚思遠 美國愛荷華大學法律博士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

現職東吳大學學術交流長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執行長

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董事

李宜芬 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碩士

經歷財政部秘書室專門委員

現職財政部綜合規劃司專門委員

董事

林士朗 美國猶他州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副局長

現職行政院財政主計金融處處長

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常務董事

董事

莊忠蒼 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經歷長榮國際風險管理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總經理

監察人

廖述源 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系主任

現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保險經營學會理事長

14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監察人

吳光輝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經歷長榮航空(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長榮集團管理集團財務執行長

長榮海運(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財團法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

長榮航空長榮國際儲運長榮鋼鐵台灣碼頭服務長

陽開發翔利投資等公司之監察人

監察人

古賴美雪 銘傳商專

經歷長榮國際財務本部協理

現職長榮國際(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長榮海運長榮空廚立榮航空長友營造長榮物流

環世旅行社長榮國際機電等公司之監察人

董事獨立董事及監察人之報酬授權董事會依其對本公司之營運參與度及貢獻價值並參酌同業

通常水準議定之

董事監察人薪酬與組織經營績效之連結說明如下

本公司董事監察人及董事長之報酬依本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由薪資報酬委員

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報酬係依董事會核定之薪資表標準辦理並提

經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

依據本公司章程第 29 條規定本公司每年度決算如有盈餘除提付應納稅款外應先彌補以往

年度虧損次就其餘額提出百分之二十為法定盈餘公積並依規定提列或迴轉特別盈餘公積加

計前期累積未分配盈餘後由董事會擬定分配案提請股東會通過後分配之自分配數額中提撥

董監酬勞不得高於百分之一

2013 年度本公司支付董事監察人酬金總額占稅後純益比例為 340

本公司董事會至少每二個月召開 1 次2013 年度董事會開會 7 次整體出席率達 8714(含委託出

席則為 9857)董事監察人出列席情形如下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長 楊誠對 7 0 100

副董事長 張國政 0 7 0

獨立董事 吳金順 7 0 100

獨立董事 姚思遠 7 0 100

15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 李宜芬 7 0 100

董事 林士朗 6 1 86

董事 莊忠蒼 7 0 100

監察人 廖述源 6 0 86

監察人 吳光輝 7 0 100

監察人 古賴美雪 7 0 100

本公司董事會配合公司法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等規定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

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重

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

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依本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第十六條有關董事對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規定2013 年度召開董事會 7

次其中需迴避案件均依規定迴避(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執行情形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4 頁

至 26 頁)

另董事會於 2013 年亦完成各重要規章制度之制定與修訂包含公司章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董監事薪酬架構及績效制度等

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為健全公司管理董事會之專業機能並與國際制度接軌本公司自 20112012 年分別於董事會

下設有薪資報酬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等二個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薪資報酬委員會

本公司於 2011 年 9 月 21 日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由二位獨立董事及一位董事

組成由獨立董事召集薪資報酬委員會之職責係就下列事項做成建議並提請董事會議決議

1 訂定並定期檢討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績效評估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

2 定期評估並訂定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

16

另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說明如下

1 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計 3 人獨立董事吳金順姚思遠(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董事莊忠蒼(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3 月 19 日)

2 2013 年度薪資報酬委員會開會 4 次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均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對建立公司風險管理制

度及運作負最終責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各單位主管共同組成並由獨立董事

擔任召集人風險管理委員會之職責為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組織功能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報

告執行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

2013 年共召開 4 次會議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已完成風險管理委員會

組織規程之訂定以及制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準則風險管理作業處理程序及風險管理機制並

訂定風險胃納容忍度及限額

倫理與誠信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專業再保險公司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

定力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目前本公司刻正研擬誠信經營守則外其他為落實

誠信經營之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訂定誠信 經

營政策及 方

公司於規章及對外文件

中明示誠信經營之政

策以及董事會與管理

階層承諾積極落實之情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

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

重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

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本公司訂有「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

部作業規範」規範利害關係人交易上述利害關係人包括公司

負責人及大股東公司之關係企業與其負責人及大股東及公

司之子公司與其負責人所謂負責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總經

理副總經理協理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之情形以及方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除與保險業務往來有關或單筆未超過新台幣 500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12

公司組織圖

13

董事會的運作

2013 年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共 10 人分別為董事 5 人獨立董事 2 人及監察人3人任期自 2011

年 6 月 15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止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之選任採提名制度並由股東由候選人

名單中選任之任期 3 年一任得連選連任

董事及監察人平均年齡為 599 歲(70 歲以上佔 2060-69 歲佔 2059 歲以下佔 60)男女比例

為 41其均具有豐富的金融保險財會法律等領域之豐富經驗及專長(列表如下)另董事及監

察人為提升能力掌握國際趨勢不時參與進修2013 年董事及監察人平均進修時數為 43 小時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董事長

楊誠對 紐約保險學院碩士

經歷財政部保險司副司長

本公司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董事長

副董事長

張國政 美國波士頓大學

經歷長榮海運董事長

現職本公司副董事長

獨立董事

吳金順 政治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執業會計師

現職昂寶電子(股)公司獨立董事

中國砂輪企業光隆實業等公司之監察人

獨立董事

姚思遠 美國愛荷華大學法律博士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

現職東吳大學學術交流長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執行長

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董事

李宜芬 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碩士

經歷財政部秘書室專門委員

現職財政部綜合規劃司專門委員

董事

林士朗 美國猶他州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副局長

現職行政院財政主計金融處處長

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常務董事

董事

莊忠蒼 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經歷長榮國際風險管理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總經理

監察人

廖述源 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系主任

現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保險經營學會理事長

14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監察人

吳光輝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經歷長榮航空(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長榮集團管理集團財務執行長

長榮海運(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財團法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

長榮航空長榮國際儲運長榮鋼鐵台灣碼頭服務長

陽開發翔利投資等公司之監察人

監察人

古賴美雪 銘傳商專

經歷長榮國際財務本部協理

現職長榮國際(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長榮海運長榮空廚立榮航空長友營造長榮物流

環世旅行社長榮國際機電等公司之監察人

董事獨立董事及監察人之報酬授權董事會依其對本公司之營運參與度及貢獻價值並參酌同業

通常水準議定之

董事監察人薪酬與組織經營績效之連結說明如下

本公司董事監察人及董事長之報酬依本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由薪資報酬委員

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報酬係依董事會核定之薪資表標準辦理並提

經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

依據本公司章程第 29 條規定本公司每年度決算如有盈餘除提付應納稅款外應先彌補以往

年度虧損次就其餘額提出百分之二十為法定盈餘公積並依規定提列或迴轉特別盈餘公積加

計前期累積未分配盈餘後由董事會擬定分配案提請股東會通過後分配之自分配數額中提撥

董監酬勞不得高於百分之一

2013 年度本公司支付董事監察人酬金總額占稅後純益比例為 340

本公司董事會至少每二個月召開 1 次2013 年度董事會開會 7 次整體出席率達 8714(含委託出

席則為 9857)董事監察人出列席情形如下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長 楊誠對 7 0 100

副董事長 張國政 0 7 0

獨立董事 吳金順 7 0 100

獨立董事 姚思遠 7 0 100

15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 李宜芬 7 0 100

董事 林士朗 6 1 86

董事 莊忠蒼 7 0 100

監察人 廖述源 6 0 86

監察人 吳光輝 7 0 100

監察人 古賴美雪 7 0 100

本公司董事會配合公司法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等規定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

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重

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

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依本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第十六條有關董事對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規定2013 年度召開董事會 7

次其中需迴避案件均依規定迴避(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執行情形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4 頁

至 26 頁)

另董事會於 2013 年亦完成各重要規章制度之制定與修訂包含公司章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董監事薪酬架構及績效制度等

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為健全公司管理董事會之專業機能並與國際制度接軌本公司自 20112012 年分別於董事會

下設有薪資報酬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等二個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薪資報酬委員會

本公司於 2011 年 9 月 21 日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由二位獨立董事及一位董事

組成由獨立董事召集薪資報酬委員會之職責係就下列事項做成建議並提請董事會議決議

1 訂定並定期檢討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績效評估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

2 定期評估並訂定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

16

另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說明如下

1 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計 3 人獨立董事吳金順姚思遠(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董事莊忠蒼(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3 月 19 日)

2 2013 年度薪資報酬委員會開會 4 次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均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對建立公司風險管理制

度及運作負最終責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各單位主管共同組成並由獨立董事

擔任召集人風險管理委員會之職責為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組織功能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報

告執行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

2013 年共召開 4 次會議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已完成風險管理委員會

組織規程之訂定以及制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準則風險管理作業處理程序及風險管理機制並

訂定風險胃納容忍度及限額

倫理與誠信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專業再保險公司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

定力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目前本公司刻正研擬誠信經營守則外其他為落實

誠信經營之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訂定誠信 經

營政策及 方

公司於規章及對外文件

中明示誠信經營之政

策以及董事會與管理

階層承諾積極落實之情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

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

重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

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本公司訂有「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

部作業規範」規範利害關係人交易上述利害關係人包括公司

負責人及大股東公司之關係企業與其負責人及大股東及公

司之子公司與其負責人所謂負責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總經

理副總經理協理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之情形以及方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除與保險業務往來有關或單筆未超過新台幣 500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13

董事會的運作

2013 年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共 10 人分別為董事 5 人獨立董事 2 人及監察人3人任期自 2011

年 6 月 15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止本公司董事及監察人之選任採提名制度並由股東由候選人

名單中選任之任期 3 年一任得連選連任

董事及監察人平均年齡為 599 歲(70 歲以上佔 2060-69 歲佔 2059 歲以下佔 60)男女比例

為 41其均具有豐富的金融保險財會法律等領域之豐富經驗及專長(列表如下)另董事及監

察人為提升能力掌握國際趨勢不時參與進修2013 年董事及監察人平均進修時數為 43 小時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董事長

楊誠對 紐約保險學院碩士

經歷財政部保險司副司長

本公司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董事長

副董事長

張國政 美國波士頓大學

經歷長榮海運董事長

現職本公司副董事長

獨立董事

吳金順 政治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聯合執業會計師

現職昂寶電子(股)公司獨立董事

中國砂輪企業光隆實業等公司之監察人

獨立董事

姚思遠 美國愛荷華大學法律博士

經歷中國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

現職東吳大學學術交流長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執行長

行政院訴願審議委員會委員

董事

李宜芬 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碩士

經歷財政部秘書室專門委員

現職財政部綜合規劃司專門委員

董事

林士朗 美國猶他州大學會計碩士

經歷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金融局副局長

現職行政院財政主計金融處處長

財團法人農業信用保證基金常務董事

董事

莊忠蒼 海洋大學航運管理學系

經歷長榮國際風險管理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本公司總經理

監察人

廖述源 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

經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系主任

現職淡江大學保險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保險經營學會理事長

14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監察人

吳光輝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經歷長榮航空(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長榮集團管理集團財務執行長

長榮海運(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財團法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

長榮航空長榮國際儲運長榮鋼鐵台灣碼頭服務長

陽開發翔利投資等公司之監察人

監察人

古賴美雪 銘傳商專

經歷長榮國際財務本部協理

現職長榮國際(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長榮海運長榮空廚立榮航空長友營造長榮物流

環世旅行社長榮國際機電等公司之監察人

董事獨立董事及監察人之報酬授權董事會依其對本公司之營運參與度及貢獻價值並參酌同業

通常水準議定之

董事監察人薪酬與組織經營績效之連結說明如下

本公司董事監察人及董事長之報酬依本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由薪資報酬委員

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報酬係依董事會核定之薪資表標準辦理並提

經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

依據本公司章程第 29 條規定本公司每年度決算如有盈餘除提付應納稅款外應先彌補以往

年度虧損次就其餘額提出百分之二十為法定盈餘公積並依規定提列或迴轉特別盈餘公積加

計前期累積未分配盈餘後由董事會擬定分配案提請股東會通過後分配之自分配數額中提撥

董監酬勞不得高於百分之一

2013 年度本公司支付董事監察人酬金總額占稅後純益比例為 340

本公司董事會至少每二個月召開 1 次2013 年度董事會開會 7 次整體出席率達 8714(含委託出

席則為 9857)董事監察人出列席情形如下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長 楊誠對 7 0 100

副董事長 張國政 0 7 0

獨立董事 吳金順 7 0 100

獨立董事 姚思遠 7 0 100

15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 李宜芬 7 0 100

董事 林士朗 6 1 86

董事 莊忠蒼 7 0 100

監察人 廖述源 6 0 86

監察人 吳光輝 7 0 100

監察人 古賴美雪 7 0 100

本公司董事會配合公司法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等規定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

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重

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

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依本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第十六條有關董事對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規定2013 年度召開董事會 7

次其中需迴避案件均依規定迴避(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執行情形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4 頁

至 26 頁)

另董事會於 2013 年亦完成各重要規章制度之制定與修訂包含公司章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董監事薪酬架構及績效制度等

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為健全公司管理董事會之專業機能並與國際制度接軌本公司自 20112012 年分別於董事會

下設有薪資報酬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等二個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薪資報酬委員會

本公司於 2011 年 9 月 21 日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由二位獨立董事及一位董事

組成由獨立董事召集薪資報酬委員會之職責係就下列事項做成建議並提請董事會議決議

1 訂定並定期檢討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績效評估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

2 定期評估並訂定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

16

另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說明如下

1 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計 3 人獨立董事吳金順姚思遠(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董事莊忠蒼(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3 月 19 日)

2 2013 年度薪資報酬委員會開會 4 次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均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對建立公司風險管理制

度及運作負最終責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各單位主管共同組成並由獨立董事

擔任召集人風險管理委員會之職責為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組織功能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報

告執行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

2013 年共召開 4 次會議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已完成風險管理委員會

組織規程之訂定以及制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準則風險管理作業處理程序及風險管理機制並

訂定風險胃納容忍度及限額

倫理與誠信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專業再保險公司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

定力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目前本公司刻正研擬誠信經營守則外其他為落實

誠信經營之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訂定誠信 經

營政策及 方

公司於規章及對外文件

中明示誠信經營之政

策以及董事會與管理

階層承諾積極落實之情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

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

重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

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本公司訂有「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

部作業規範」規範利害關係人交易上述利害關係人包括公司

負責人及大股東公司之關係企業與其負責人及大股東及公

司之子公司與其負責人所謂負責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總經

理副總經理協理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之情形以及方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除與保險業務往來有關或單筆未超過新台幣 500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14

董監事 學歷 主要經歷現職

監察人

吳光輝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經歷長榮航空(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現職長榮集團管理集團財務執行長

長榮海運(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財團法人張榮發慈善基金會董事

長榮航空長榮國際儲運長榮鋼鐵台灣碼頭服務長

陽開發翔利投資等公司之監察人

監察人

古賴美雪 銘傳商專

經歷長榮國際財務本部協理

現職長榮國際(股)公司財務本部副總經理

長榮海運長榮空廚立榮航空長友營造長榮物流

環世旅行社長榮國際機電等公司之監察人

董事獨立董事及監察人之報酬授權董事會依其對本公司之營運參與度及貢獻價值並參酌同業

通常水準議定之

董事監察人薪酬與組織經營績效之連結說明如下

本公司董事監察人及董事長之報酬依本公司薪資報酬委員會組織規程規定由薪資報酬委員

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總經理及副總經理報酬係依董事會核定之薪資表標準辦理並提

經薪資報酬委員會審議後提報董事會議定之

依據本公司章程第 29 條規定本公司每年度決算如有盈餘除提付應納稅款外應先彌補以往

年度虧損次就其餘額提出百分之二十為法定盈餘公積並依規定提列或迴轉特別盈餘公積加

計前期累積未分配盈餘後由董事會擬定分配案提請股東會通過後分配之自分配數額中提撥

董監酬勞不得高於百分之一

2013 年度本公司支付董事監察人酬金總額占稅後純益比例為 340

本公司董事會至少每二個月召開 1 次2013 年度董事會開會 7 次整體出席率達 8714(含委託出

席則為 9857)董事監察人出列席情形如下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長 楊誠對 7 0 100

副董事長 張國政 0 7 0

獨立董事 吳金順 7 0 100

獨立董事 姚思遠 7 0 100

15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 李宜芬 7 0 100

董事 林士朗 6 1 86

董事 莊忠蒼 7 0 100

監察人 廖述源 6 0 86

監察人 吳光輝 7 0 100

監察人 古賴美雪 7 0 100

本公司董事會配合公司法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等規定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

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重

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

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依本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第十六條有關董事對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規定2013 年度召開董事會 7

次其中需迴避案件均依規定迴避(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執行情形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4 頁

至 26 頁)

另董事會於 2013 年亦完成各重要規章制度之制定與修訂包含公司章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董監事薪酬架構及績效制度等

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為健全公司管理董事會之專業機能並與國際制度接軌本公司自 20112012 年分別於董事會

下設有薪資報酬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等二個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薪資報酬委員會

本公司於 2011 年 9 月 21 日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由二位獨立董事及一位董事

組成由獨立董事召集薪資報酬委員會之職責係就下列事項做成建議並提請董事會議決議

1 訂定並定期檢討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績效評估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

2 定期評估並訂定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

16

另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說明如下

1 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計 3 人獨立董事吳金順姚思遠(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董事莊忠蒼(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3 月 19 日)

2 2013 年度薪資報酬委員會開會 4 次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均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對建立公司風險管理制

度及運作負最終責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各單位主管共同組成並由獨立董事

擔任召集人風險管理委員會之職責為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組織功能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報

告執行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

2013 年共召開 4 次會議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已完成風險管理委員會

組織規程之訂定以及制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準則風險管理作業處理程序及風險管理機制並

訂定風險胃納容忍度及限額

倫理與誠信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專業再保險公司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

定力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目前本公司刻正研擬誠信經營守則外其他為落實

誠信經營之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訂定誠信 經

營政策及 方

公司於規章及對外文件

中明示誠信經營之政

策以及董事會與管理

階層承諾積極落實之情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

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

重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

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本公司訂有「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

部作業規範」規範利害關係人交易上述利害關係人包括公司

負責人及大股東公司之關係企業與其負責人及大股東及公

司之子公司與其負責人所謂負責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總經

理副總經理協理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之情形以及方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除與保險業務往來有關或單筆未超過新台幣 500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15

董監事 實際出(列)席次數 委託出席次數 實際出(列)席率

董事 李宜芬 7 0 100

董事 林士朗 6 1 86

董事 莊忠蒼 7 0 100

監察人 廖述源 6 0 86

監察人 吳光輝 7 0 100

監察人 古賴美雪 7 0 100

本公司董事會配合公司法公開發行公司董事會議事辦法等規定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

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重

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

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依本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第十六條有關董事對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規定2013 年度召開董事會 7

次其中需迴避案件均依規定迴避(利害關係議案迴避之執行情形請參閱 2013 年度年報第 24 頁

至 26 頁)

另董事會於 2013 年亦完成各重要規章制度之制定與修訂包含公司章程內部控制及稽核制度

董事及監察人選舉辦法董監事薪酬架構及績效制度等

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為健全公司管理董事會之專業機能並與國際制度接軌本公司自 20112012 年分別於董事會

下設有薪資報酬委員會及風險管理委員會等二個功能性專門委員會

薪資報酬委員會

本公司於 2011 年 9 月 21 日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薪資報酬委員會由二位獨立董事及一位董事

組成由獨立董事召集薪資報酬委員會之職責係就下列事項做成建議並提請董事會議決議

1 訂定並定期檢討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績效評估與薪資報酬之政策制度標準與結構

2 定期評估並訂定董事監察人及經理人之薪資報酬

16

另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說明如下

1 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計 3 人獨立董事吳金順姚思遠(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董事莊忠蒼(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3 月 19 日)

2 2013 年度薪資報酬委員會開會 4 次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均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對建立公司風險管理制

度及運作負最終責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各單位主管共同組成並由獨立董事

擔任召集人風險管理委員會之職責為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組織功能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報

告執行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

2013 年共召開 4 次會議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已完成風險管理委員會

組織規程之訂定以及制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準則風險管理作業處理程序及風險管理機制並

訂定風險胃納容忍度及限額

倫理與誠信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專業再保險公司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

定力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目前本公司刻正研擬誠信經營守則外其他為落實

誠信經營之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訂定誠信 經

營政策及 方

公司於規章及對外文件

中明示誠信經營之政

策以及董事會與管理

階層承諾積極落實之情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

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

重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

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本公司訂有「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

部作業規範」規範利害關係人交易上述利害關係人包括公司

負責人及大股東公司之關係企業與其負責人及大股東及公

司之子公司與其負責人所謂負責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總經

理副總經理協理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之情形以及方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除與保險業務往來有關或單筆未超過新台幣 500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16

另薪資報酬委員會運作情形說明如下

1 薪資報酬委員會委員計 3 人獨立董事吳金順姚思遠(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6 月

11 日)董事莊忠蒼(任期為 2011 年 9 月 21 日至 2014 年 3 月 19 日)

2 2013 年度薪資報酬委員會開會 4 次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均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

風險管理委員會

本公司風險管理委員會隸屬於董事會董事會為風險管理之最高決策單位對建立公司風險管理制

度及運作負最終責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獨立董事總經理及各單位主管共同組成並由獨立董事

擔任召集人風險管理委員會之職責為擬訂風險管理政策架構組織功能定期向董事會提出報

告執行董事會風險管理決策

2013 年共召開 4 次會議委員出席率 100議事錄依規定提董事會報告已完成風險管理委員會

組織規程之訂定以及制訂風險管理政策與程序準則風險管理作業處理程序及風險管理機制並

訂定風險胃納容忍度及限額

倫理與誠信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專業再保險公司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

定力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目前本公司刻正研擬誠信經營守則外其他為落實

誠信經營之運作情形詳如下表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訂定誠信 經

營政策及 方

公司於規章及對外文件

中明示誠信經營之政

策以及董事會與管理

階層承諾積極落實之情

訂定董事會議事規則規定董事對於會議事項與其自身或其

代表之法人有利害關係者應於當次董事會說明其利害關係之

重要內容如有害公司利益之虞者時不得加入討論及表決

且討論及表決時應予迴避並不得代理其他董事行使其表決權

本公司訂有「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及「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

部作業規範」規範利害關係人交易上述利害關係人包括公司

負責人及大股東公司之關係企業與其負責人及大股東及公

司之子公司與其負責人所謂負責人包括董事監察人總經

理副總經理協理經理或與其職責相當之人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之情形以及方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除與保險業務往來有關或單筆未超過新台幣 500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17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案內之作業程序行為

指南及教育訓練等運作

情形

萬元等之交易得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

易內部作業規範」報經總經理核可並按年彙整提報董事會外

餘應經董事會三分之二以上董事之出席及出席董事四分之三以上

同意之決議後為之相關規定並於 2013 年度法令遵循教育訓練加

強宣導

公司訂定防範不誠信行

為方案時對營業範圍

內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

險之營業活動採行防

範行賄及收賄提供非

法政治獻金等措施之情

本公司人事作業處理程序規定與關係人交易禁止不誠信行為內

容如下

監察人之配偶二親等以內之血親或一親等姻親不得擔任本

公司經理人

承辦本公司之工程者經營本公司來往款項之金融機構及承辦

本公司公用物品之商號不得私相借貸訂立互利契約或享

受其他不當利益

本公司訂有捐贈辦法對利害關係人所為之捐贈應事先提報董

事會決議後始得為之對政黨之捐贈應檢視符合政治獻金法相

關規定後始得為之對利害關係人以外對象所為之捐贈金額

在新台幣五十萬元以上者應事先提報董事會決議後為之

落實誠信 經

公司商業活動應避免與

有不誠信行為紀錄者進

行交易並於商業契約

中明訂誠信行為條款之

情形

本公司為再保險公司辦理分入及轉分國內外再保險業務並訂

定再保險契約保險契約是最大誠信原則契約被保險人在投保

時必須向保險人盡量提供有關保險的各項資料並嚴格遵守契

約規定的條件保證作為或不作為如果被保險人沒有遵循最大

誠信原則誘使契約成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契約或不負賠償責

任再保險契約為保險契約之一種誠信原則為再保險契約所應

遵循之原則換言之本公司所簽訂之再保險契約均是最大誠信

原則契約至於非保險業務之契約則於該契約中增訂誠信經營

條款

公司設置推動企業誠信

經營專(兼)職單位之

運作情形以及董事會

督導情形

各次董事會議案涉有利害關係人之情事者議事單位均於開會通

知單及議程之各該議案註明提醒董事並請其出具迴避說明書列

為該案之附件董事會議討論該相關議案前涉有自身利害關係

之董監事會離席迴避迴避情形亦於董事會議事錄記載

公司制定防止利益衝突

政策及提供適當陳述管

道運作情形

依本公司「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策與

處理程序」規定本公司董事出席董事會對與本人或與本人有利

害關係者之案件應行迴避且不得代理其他董事出席行使表決

公司為落實誠信經營所

建立之有效會計制度

內部控制制度之運作情

建置利害關係人名單並定期更新以控管利害關係人交易利

害關係人交易之管理列為每年年度專案稽核計畫項目並辦理查

核2013 年度查核結果各項作業均依規定辦理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18

項目 本公司運作情形

形以及內部稽核人員

查核之情形

公司建立檢舉管道與違反誠信經營規定

之懲戒及申訴制度之運作情形

本公司工作規則規定營私舞弊挪用公款收受賄賂佣金有

具體事證者本公司得不經預告逕予終止勞動契約

加強資訊 揭

公司架設網站揭露誠

信經營相關資訊情形

本公司外部網站首頁即明確宣示我們的價值-保險市場的穩定力

量創造員工的希望與維護最大誠信原則

公司採行其他資訊揭露

之方式 若投資人有疑問依循公司發言人機制統一對外發言

另於本公司工作規則第五條規定亦有規範員工應遵行之職場倫理及行為條列如下

1 遵守本公司之方針與規章並服從各級主管之合理指揮

2 專注於個人業務保持工作秩序發揮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

3 維護本公司榮譽凡足以影響本公司聲譽之任何情事均應隨時向主管報告不得有任何隱瞞

4 關於職務上之報告均應循級而上不得越級陳報但緊急或特殊情況不在此限

5 主管人員應尊重員工之人格愛護部屬適切指導員工完成工作

6 愛惜公物撙節費用

7 非依法令規定或經本公司核准不得在外兼職

風險管理

風險評估

本公司為專業再保險公司承受保險公司承保社會大眾所面臨的天災或人為事件造成的損失分散

保險公司的風險降低突發事件的影響及利潤波動促使其保持適當的清償能力維護保戶的權益

本公司關鍵衝擊風險為因單一事件所致前述承受各保險公司業務造成的累積損失包含地震颱風

飛機撞大樓高鐵對撞等事件然本公司亦會安排適當的再保險以控管本公司單一事件造成的累

積損失在損失發生後以有效率的理賠程序提供客戶快速的理賠服務此外本公司亦保持充

足的流動資產可提供承擔責任之所需以確保對客戶的承諾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19

預警方針與因應原則

本公司針對各種可能影響公司人員及財產安全的事件建立緊急事故應變計畫包含對緊急事故之

事前預防管理應變處理流程應變通報流程應變小組任務編組及工作職掌等以能正確且即時

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保障員工安全

此外本公司針對主要面臨的財務業務風險限額訂有預警機制並事先規範應陳報層級及因應策略

同時本公司已建置作業及保險風險的關鍵風險指標未來將陸續建置市場信用及其他風險的關

鍵風險指標以求發揮早期預警效果盡早發現會影響公司目標及策略達成的風險並做因應

氣候變遷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目前保險業所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會影響風暴降雨洪水及乾旱等事件加上人口

及資產集中度的提高可能會造成本公司理賠金額的增加及波動性面對多變的環境本公司除了

持續關注氣候變遷的發展瞭解可能產生的風險並納入核保的考量外也藉由執行橫向風險及壓

力測試以瞭解在事件發生後對本公司的業務財務及清償能力的影響

CSR 管理

本公司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積極實踐企業公民角色經由公司內部專案小組討論鑑別出本公司

之利害關係人並擬出利害關係人長期以來關注的議題經由排序確證及檢視等流程歸納討論

出重大議題經由內部審核後完成重大考量面與衝擊邊界作為報告書議題揭露的依循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20

員 工

股東及

投資人

(現有及潛在)

客 戶

(現有及潛在)

主管機關 供應商

利害關係人溝通與交流

為實現企業永續經營的承諾與本公司利害關係人

維持良性的互動與通暢的溝通管道為首要目標因

此我們將利害關係人略分為以下主要的五個群組

並表列與其主要溝通途徑及所關心議題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股東及投資人

董事會

股東會

年報

營收公告

企業網站

國際信評機構

(AM Best 及 Standard amp

Poors)

發言人

7 場年

1 場年

1 次年

每月

常設性

2次以上

常設性

資訊揭露透過相關評鑑

提供資訊透明公開(本公司

第 11 屆評鑑結果為 A)

公司治理強化公司治理及

風險管理辦理公司治理評

鑑作業以回應投資人之期

其他關注公司營運狀況

主要股東持股比例是否符

合法令規範等

員工

公司內外部網站

實體佈告欄

電子信箱專線

說明會交流講座

康樂活動

福利會

常設性

常設性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常設性

員工關注之議題包含薪酬福

利職涯發展勞資關係人才

培育升遷獎勵職場環境安

全健康等權利與義務公司均提

供公平充分的宣導以及維持

開放的溝通管道瞭解員工心

客戶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專責窗口

客戶服務

舉辦研討會或聯誼活動

常設性

不定期

不定期

個人資料保護

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客戶滿意度調查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21

利害關係人 主要溝通管道 溝通頻率

(2013 年) 利害關係人關注的議題

保公司不動產承租人)

主管機關

(金融業主管機關財政

部勞動部北市府等)

確切遵守法令配合主管機關

查核

參加主管機關之會議研討

會等活動

時時

不定期

符合法令規範並積極配合

法令宣導及政策推動

定期於公開資訊觀測站及公

司網頁揭露公司資訊

誠實納稅

供應商

(保險公司再保險經紀

人再保險公司轉再

保公司法律顧問會

計師事務所廠商同

業公會競爭者等)

專案會議

會計師查核

契約條文議定

不定期

企業參與

資訊揭露透明度

企業品牌形象

採購作業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22

重大性考量面與邊界

針對本公司的相關利害關係人所關注之各項重大議題進行鑑別並判別各項重大議題的衝擊邊界

類別 考量面向

組織邊界

組織內 組織外

中央再保 股東及投資人 主管機關 客戶

經濟

經濟績效

市場形象

間接經濟衝擊

環境

能源

排放

產品與服務

法規遵循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勞僱關係

勞資關係

職業健康與安全

訓練與教育

員工多元化與平等機會

女男同酬

勞工申訴機制

人權

反歧視

人權申訴機制

社會

反貪腐

反競爭行為

法規遵循

社會衝擊問題申訴機制

產品責任

產品及服務標示

行銷溝通

顧客隱私

法規遵循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23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24

經濟

2013 年經濟績效

中央再保 2013 年度在全體同仁共同努力下本期淨利為新台幣 732090 仟元截至 2013 年底止

本公司實收資本因 101 年之盈餘轉增資提高至 5622750 仟元穩健的朝額定資本 60 億邁進分

配前業主權益為 9033548 仟元創歷史新高使公司財務實力明顯增強對提高自留承保能量提

升國際信用評等與穩健拓展未來業務皆有助益

2013 年6月標準普爾(Standard amp Poors)基於本公司強健的競爭地位與資本結構與長期穩定的獲利

能力提升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為 A評等展望為穩定中華信評亦確認本公司評等為 twAA+評

等展望穩定同年 7 月 AM Best 信用評等公司確認本公司信用評等等級維持 A評等展望穩定

簡明綜合損益表

單位新台幣仟元

項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營業收入 15384494 14350515

營業成本 14062348 13216111

營業費用 377932 360705

營業外收入及支出 586 19947

稅前純益 944800 793646

本期淨利 732090 678934

其他綜合損益 583162 194415

每股盈餘(元) 130 121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25

財務業務指標

單位新台幣仟元

指 標 項 目 2013 年度 2012 年度

保費收入變動率 892 418

已付賠款變動率 085 848

自留保費變動率 999 419

資產報酬率 225 216

權益報酬率 860 898

資金運用淨收益率 159 228

投資報酬率 155 222

自留綜合率 9869 10262

自留費用率 3394 3239

自留滿期損失率 6475 7023

自留保費對權益比率 16318 16766

毛保費對權益比率 17324 17974

淨再保佣金對權益影響率 108 138

各種保險負債對權益比率 25884 28885

權益變動率 1301 1227

費用率 3378 3229

審慎的投資哲學

中央再保承受國內外保險業之財產及人身再保險業務分擔客戶之風險為確保公司永續經營並因

應保險市場之發展態勢我們採取審慎的投資策略不以追求投資利潤為唯一目標以保留未來調

整資產配置的彈性

持續營運機制

中央再保為達成風險管理政策目標整合相關法令規章落實各項風險管理作業訂有風險管理機

制以資遵循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26

為確保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況發生時能正確且即時地妥善因應有效降低意外事故或重大異常狀

況之損害及負面影響使公司能於事故發生後快速恢復正常營運保障員工安全維繫公司之業務

與商譽訂有緊急事故應變計畫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27

環境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溫室效應的影響日益明顯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以確保公司的安全與永

續發展乃是當前必須面對且應積極解決的挑戰自溫室效應被發現且由科學家提出警訊至今聯

合國及各國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即著手研擬各種不同類型之減緩策略包括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

率開發新興與再生能源發展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等中央再保為發展永續經營環境及持續響應政

府環保政策對公司辦公處所亦採取多項措施以善盡綠色公民的義務秉持節能減碳愛地球推行

環保政策教育員工養成環保習慣將環保意識落實於平日生活中

降低環境足跡提升環保意識

提升各項資源利用分送保溫鋼杯予新進員工規定不論上班或開會均使用此環保杯

避免使用紙水杯礦泉水等塑膠瓶造成環保問題

推行垃圾分類將廢棄物分為一般垃圾紙類金屬類塑膠類等類別減少垃圾量藉

以增進資源回收印刷品採購則以再生模造紙為主鼓勵影印紙張雙面使用邁向無紙

E 化的境界

辦公場所全面使用 T5 節能燈具使用 LED 為消防避難緊急出口指示燈以提高環

保省能的效率

響應經濟部能源局夏季節能運動夏日冷氣適溫 26-28 度避免冷氣流失及耗電全

面更新辦公室的冷氣抽風馬達及供水管以達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的功效

響應地球一小時關燈活動

鼓勵員工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外為便利同仁騎乘自行車上班抵達公司後之簡易清洗設

置盥洗室供大家使用以提高騎乘意願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28

減少產品與服務的環境影響

環境保護是中央再保企業社會責任重要的一環於提供再保產品與服務的過程中重視綠能減碳

環保之執行藉由 e 化各項業務處理以減少紙張使用縮短文件溝通時程達到提升客戶服務效

率及強化再保險服務之綠色價值

節省能源使用

目 2012-2013 年中央再保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較表

單位 2012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L)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841976 1905476 841134 1903570 -1906

說明 汽油之 CO2 排放係數 22631 CO2eL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4317 70799 4317 67345 -3454

說明 依台灣自來水公司公告之水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164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156 公

斤 CO2e度

單位 2012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2013 年(度)

碳排量

(公斤 CO2e)

排放量增減幅

(公斤 CO2e)

本公司 324735 17275902 320482 1672916 -546742

說明 依能源局公告之電力排放係數2012 年為 0532 公斤 CO2e度2013 年為 0522 公斤 CO2e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29

社會

產品

客戶服務導向

本公司成立迄今已逾 45 年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專業再保險公司與國內產壽險簽單公司基於長期

的合作關係彼此已建立深厚之互信互賴互利互惠及共存共榮的夥伴關係本公司仍秉持穩健經

營與積極面對客戶需求之態度觀察再保險市場發展趨勢並隨時因應客戶需求積極研議適宜之再

保險運作模式提供客戶最適再保解決方案

考量客戶臨分承保能量需要適度擴大優質業務承受成分並逐步發展國際臨分業務厚實核保經

驗增進與國際客戶間之關係伺機擴展優質國際臨分業務

本公司近年來持續對保險市場提供多樣性服務包含A 提供市場再保能量的支持B 協助客戶新

型態商品之開發C 提供本公司發展風險管理的經驗與成效D 適時提供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

等服務E 舉辦多場保險相關專業研討會例如「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望-由監理觀點探討」「認

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認識賠款準備對再保險之影響」及「老人醫學醫務」等以上

服務不僅增進本公司與產壽險業界之緊密連結亦對掌握市場發展趨勢與再保訊息之交流多有幫

助本公司亦藉此持續提升與客戶之良好業務關係

確保客戶滿意

為確保客戶滿意我們積極掌握市場發展趨勢透過研討會的舉辦業務往來拜訪電話聯繫電

子郵件及問卷等多種形式主動與客戶溝通聯繫以確保客戶滿意

國內財產保險方面延續費率自由化後之競爭局勢產險公司仍積極開發各種個人保險新商品以

提昇其業務競爭力而本公司適時提供客戶新型態商品設計核保技術訓練及理賠諮詢等服務以

滿足客戶需求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30

國內人身保險方面由於銀行已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在預期人民幣持續升值下人民幣存款餘額

持續增加促使壽險業者要求政府開放人民幣保單業務主管機關已於 2013 年開放人民幣投資型保

單未來亦可能開放傳統型人壽險保險業務將增加本公司提供客戶再保服務之機會

客戶申訴處理機制

本公司已設置申訴機制並於外部網站公告申訴專線電子信箱及申訴流程外部利害關係人(股東

投資人客戶及供應商等)若對本公司所提供之服務有任何意見反應或建議可透過任一管道與本公

司聯絡並由專責單位處理各方需求建議爭議等本公司將秉著開放中立同理的態度盡力解

決問題消弭大眾之疑慮

完善個資管理

為確保員工及往來對象個人資料在蒐集及使用過程中受到完善的保護與管理中央再保對於個人資

料訂有安全管理保護機制非相關授權人員無法使用相關相關資訊

員工照顧

中央再保深根台灣創造當地就業機會以聘僱台灣員工為優先對象且不論性別年齡種族

宗教政黨身障等不同只要能力及資格符合職位需求皆提供平等的工作機會另以 2013 年

為例本公司進用新進人員中應屆畢業生比例達 667為緩解台灣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善盡企

業之責

此外本公司從未僱用童工如僱用外籍人士則依「就業服務法」及「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

理辦法」等規定辦理

勞資關係

本公司遵守勞動基準法及性別工作平等法等相關法令規定創造機會平等的環境以落實人員聘用

薪資福利職涯發展及退休計畫等勞動關係此外針對所聘用的員工明訂工作規則保障公司所

有同仁的勞動權利進而活絡勞資良性關係持續吸引激勵及留置公司優秀人才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31

人力結構

中央再保至 2013 年底正職員工共計 133 人(含申請留職停薪 2 人以及外籍員工 1 人)平均年齡 396

歲平均服務年資為 1062 年其中為促進同仁多元平等的就業環境2013 年女性員工佔全體員

工 595女性主管則佔全體主管 447另海外地區無其他營業據點及駐點員工

2013 年依不同契約類型之雇用狀況統計

契約類型 正職人員 兼職人員 定期契約人員 總計

女 79 0 0 79

男 54 0 0 54

【註】員工人數 133 人含留職停薪 2 人

2013 年員工主管級非主管級之性別與年齡統計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32

2013 年員工教育程度

2013 年新進人員及離職人員比率

133 人 人數

比率()

男 女

總計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30 歲

以下 31-49 歲

50 歲

以上

新進人員 45 4 0 0 2 0 0 6

離職人員 30 0 0 0 2 2 0 4

透明化聘僱與獎酬

本公司為追求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員工之薪酬採職能核薪制不因性別或年齡等因素而有不同

待遇係按其學經歷工作能力表現所任職務及所需專業技能等標準核定薪酬

依據勞動部「102 年職類別薪資調查報告」研究所以上學歷起薪 32017 元大學畢業起薪 26915

元金融及保險業起薪 29768 元最高本公司新進人員薪資除優於法定最低基本工資外並高於市

場平均薪資且男女起薪比例為 11達同工同酬的目標另大多數在職員工各職級人員之平均

薪資亦優於市場行情

再者本公司已設置「薪資報酬委員會」定期檢討管理階層薪資報酬之政策及個人報酬之合理性

以加強員工薪酬之公平合理性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33

2013 年不同性別之薪酬比例

積極落實績效管理

針對全體員工本公司每年於 3 月及 9 月安排二次績效考核透過評估的過程可讓主管及員工定

期審視工作表現需調整的空間及未來的職涯規劃

並且透過績效管理制度提供績優員工年度晉升調薪之機會和管道年終並依公司年度營運成果及

員工績效表現發放年終獎金給予適當的鼓勵

另本公司設有員工分紅制度於每年決算後之盈餘扣除相關稅捐公積依公司章程規定提撥固

定比率作為員工分紅並經提報股東會同意後發放之

為使員工之職務能配合個人專長及興趣並與公司用人策略相符合以達到人力資源有效運用年

度內計職務調動 9 人晉升 13 人

完善員工福利

除建立公平且有競爭力之薪酬制度外亦提供員工有關各項福利補助勞健團保退休金休

假員工急難救助和撫卹等福利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34

員工福利概況說明

福利項目 福利內容

給假 適用 2 週 84 小時之工時制度且配合實施週休二日調移部分國

定假日於週六休假

特別休假 依勞基法辦理

退休制度 依勞動基準法及勞工退休金條例辦理

保險 勞保健保團體意外險員工國外出差住院暨傷害醫療險團體

定期人壽保險優惠費率

保健 定期免費健康檢查

教育訓練 全年度定期及不定期之教育訓練專業講座研習會外語訓練補

助及專業資格考試補助圖書借閱

營運績效給予 年終獎金

各類補助費 婚喪補助費結婚禮金喪葬奠儀傷病慰問金

其他員工優惠 員工急難救助等

育嬰留職停薪依「育嬰留職停薪實施辦法」規定員工得申請留職停薪期滿復職以原單位原

職務為優先考量

育嬰留停人數(A) 復職人數(B) 復職率

(BA)

復職滿一年留

存人數(C)

留任率

(CB) 女 男 女 男

2013 年 2 0 2 0 100 2 100

2012 年 4 0 3 0 75 3 100

設職工福利會辦理各項員工福利本公司按月依營業收入提撥固定比率金額作為職工福利會經費收

入用以辦理各項員工福利

員工健康衛生及健康檢查

針對新進員工提供免費健檢而在職員工則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定期健康檢查以及員工眷屬自費

參加享團體優惠價格及相同之檢查項目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35

針對社會重大傳染病發生本公司已建置相關控管配套措施不時關懷員工身體照護疾病預防

並協助安排員工及眷屬施打疫苗例如 H1N1 新流感流行期間本公司相關部門即啟動緊急應變措

施針對員工本身或家屬疑似感染者建置通報機制給予員工防疫假申請

員工退休

本公司依勞基法及員工退休撫卹及資遣辦法按月提撥員工退休準備金儲存於台灣銀行並成立勞

工退休準備金監督委員會監督管理之

2005 年 7 月 1 日起勞工退休金條例施行後適用勞工退休金條例者公司按月提繳員工工資 6金額

送勞保局存入員工個人退休金帳戶並為感謝退休員工的辛勤付出及努力致贈退休紀念品以表達

關懷及感謝

保障員工權利

本公司工作規則第 13 條及第 15 條中載明如遇公司歇業業務緊縮或業務性質變更等重大營運變

化時依照員工年資至少於 10 日前預告並提供支薪假供員工彈性使用以減少對員工造成的衝

為遵守勞動相關法規規定保障員工合法權益設有職工福利委員會提供照顧員工福利措施另藉

勞資會議以協調勞資關係促進勞資合作

員工行為準則

「誠信經營」為本公司管理階層帶領員工的一貫原則主管除不時於公開場合或會議中宣達誠信

經營的指示外我們亦以行賄及收賄非法政治獻金等面向切入提供各式宣導說明會例如法令

遵循或洗錢防制教育訓練等建立並加強員工相關概念

另本公司亦制訂相關辦法或標準作業程序例如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之交易政

策與處理程序與利害關係人從事放款以外之其他交易內部作業規範捐贈辦法及人事作業處理程

序等讓現場執行人員清楚所有依據主管階層可明確盡督導之責以預防舞弊情事之發生(詳

細說明請參見倫理與誠信)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36

重視員工聲音

針對公司內部人員為維護員工的職場氣氛及工作權益設有員工申訴電子信箱性騷擾申訴管道

勞資會議各部門面對面溝通時間等機制以期達到勞資和諧共創雙贏2013 年度申訴案件為 0

專業培育與訓練

為使本公司員工獲得工作上應具備之專業知識及技能我們依據其職掌與職涯發展需要提供員工

多樣化的學習資源與機會鼓勵員工自我學習及多元發展亦提供個人進修補助觸發員工主動及

持續學習之動能

員工訓練

從新進人員的職前訓練至不同年資職級員工的短中長期訓練一直是本公司努力冀望為全體員工

所規劃之完整培訓時程員工除藉由做中學(On the job training)外另需適時配合實質的內外訓課

程透過學識豐富的專家學者同業等交流以增加不同面向工作的歷練

2013 年員工外派訓練人數及時數統計

性別 總人次 總時數

主管級 非主管級 主管級 非主管級

女 55 101 288 5775

男 70 87 3385 4735

合計 125 188 6265 1051

多元學習管道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一般性訓練

由公司內部自行開班授課主要為加強員工之工

作態度工作能力及自我成長等一般性課程教育

訓練(含規定之定期法令宣導訓練)

2013 年共有 9 場公司自辦之內部訓

練例如法令遵循教育訓練課程

內稽內控自行查核訓練個人資料保

護基礎認知暨員工保密宣導等共計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37

訓練項目 說明 執行情形

351 人次參加平均受訓時數 2 小時

專業性訓練

為加強員工專業技能與知識進而提升工作人員

作業績效針對各階層人員辦理各種專業知

識技術觀念等實務之訓練課程

2013 年國內外訓統計

受訓人數共 313 人次

受訓時數約 16775 小時每位員工

平均受訓 128 小時

受訓費用共約 289650 元

職前訓練

幫助新進員工快速瞭解公司組織架構企業文

化受課內容主要包含工作規則安全衛生法

令遵循風險管理

2013 年參加人數為 6 人次

國外受訓 配合經營計畫及培育再保專業人才選派員工出

國參加國際會議觀摩考察及訓練研習

2013 年外派參加國際性研習課程人

數為 6 人次

語言進修

為強化員工外語能力並鼓勵員工主動學習補助

其參加語言訓練中心舉辦之外語課程以及參加

TOEIC 考試費用

各1人次

專業資格認證

積極鼓勵員工取得工作上之專業證照目前本公司取得產壽險及財務相關之國內外證書證照共

50 人次

健康職場

健康安全職場

中央再保為維護員工身心健康提供安全舒適健康的工作環境並落實推動勞工安全衛生政策

建立員工正確的勞工安全觀念現今實施的項目計有下列項目

1 確實遵守安全衛生相關法令及其他相關規定事項

2 落實員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38

3 為使員工有一安全舒適的辦公環境每年均定期委請台灣檢驗科技〈股〉公司〈SGS〉檢驗辦公

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及水質務求符合安全標準

4 定期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關懷女性員工

為響應母乳哺育之推廣提供女性員工友善支持之工作場所並於辦公大樓內設置哺乳室提供員

工一個舒適隱蔽的專屬空間

社會參與

中央再保為國內唯一的本土再保險公司提供承保能量於台灣直接簽單保險市場肩負有保障社會

安全助長經濟發展之任務為促進台灣保險業永續發展以及保障消費者權益中央再保除提供各

種產品線的再保險服務之外將特別著重發展天然災害有關險種專業責任保險及高齡化社會的產

品以充分支持目前社會及經濟發展所需此外中央再保也持續提供保險專業教育訓練服務予客

戶以提升保險從業人員專業水準並藉由研討會議的交流提供產官學溝通及經驗分享的機會

間接促進保險政策順利運行

中央再保主動配合主關機關推動政策性保險除提供承保能量參加強制汽車責任保險及住宅地震基

本保險共保之外亦指派相關人員協助政策制定與執行為保障一般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盡一份心

力除了保險商品及教育訓練服務之外中央再保也經常藉由舉辦產業聯誼活動的機會邀請社福

團體提供服務來增加弱勢團體就業的機會

重要商品發展及再保險的支持

因應環境變遷及自然災害之保障

全球天然災害損失金額逐年升高依據市場統計資訊2011年因為接連發生紐西蘭地震日本311

地震及泰國水災而創下史上天災損失最高年度的紀錄台灣地理位置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並且屬

於全世界颱風風險最高的區域之一天災儼然成為台灣企業及人民生命財產主要的風險中央再保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39

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使得簽單保險公司得以利用地震險颱風及洪水險營運中斷

險及意外傷害保險等商品提供客戶及消費者安心的保險服務與生命及財產的保障

專業責任保險

近期公共安全事件頻傳保險市場應因應而生許多專業責任保險商品中央再保為配合政府政策

保障消費者安全積極協助各公家機關及簽單業者開發保險商品並提供再保險承保能量例如2013

年度協助產險公會研議產品回收責任保險以及配合環保署參加環境保險制度建制研商會議

高齡化社會的保障

隨著醫療衛生科技的進步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加上嬰兒潮世代逐步邁入高齡台灣預估將在

2025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我們將專注研究高齡化所帶來的保險風險並適時提供再保險商品以滿

足市場對於高齡化風險管理的需求

微型保險

微型保險提供經濟弱勢者藉由可負擔的小額保費獲得特定風險基本保險保障以填補政府社會

保險或社會救助機制不足的缺口中央再保以提供承保能量予直接簽單保險市場參與對經濟弱勢

者的保險服務

提升保險業界專業水準

「認識賠款準備與對再保險之影響」研討會

2013 年 8 月及 9 月分別針對產險及壽險客戶

舉辦再保險風險管理研討會並邀請產壽

險公司再保險主管與會該研討會由中央再

保簽證精算師講解賠款準備金的意義以及對

於再保險之影響期望透過該研討會議讓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40

所有再保主管更深入瞭解各種再保安排之成本結構將有助於各公司風險管理的規劃進而保障被

保險人權益

「老人醫學醫務」研討會

2013 年 5 月假張榮發基金會邀請台灣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部陳人豪主治醫師舉辦老人醫學及醫務研

討會由於台灣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餘命逐漸增

長人口老化的情形逐漸受到各界的重視老年人

口的疾病健康照護等有關保險保障是所有保險

業者近來積極關心的議題本研討會協助壽險客戶

增加商品開發及核保的專業能力以滿足市場多樣

性商品需求

「產險業高階主管交流座談會」研討會

2013 年 5 月舉辦「產險市場之現況與展

望-由監理觀點探討」研討會邀請金融

監督管理委員會委員林建智博士蒞臨指

導各產險公司高階主管均踴躍出席參

加主管機關藉由座談會宣導最新政策及

法令產險業者也對於市場經營環境及未

來產業發展方向提出許多建言該座談會

成功創造主管機關與業者雙向溝通管道對於產業發展極具意義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41

專題演講

持續於保險相關組織簽單公司及大專院校舉辦專題演講回饋保險市場期望藉由對保險從業人員

專業知識的提升進而保障消費者權益及促進保險產業發展2013 年度所舉辦的專題演講及訓練如

2013 年 6 月逢甲大學---避開地雷了解企業風險管理趨勢與推行

2013 年 9 月金管會檢查局核保學會輸出入銀

行--再保險理論與實務

2013 年 11 月台中科技大學---Reinsurance

Overviews(Non-life Insurance Sector)

2013 年 11 月核保學會--產險公司經營損益來源之

分析

2013年12月淡江大學---整合性風險管理實務介紹

支持政策性保險業務之發展及運作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係為補償汽車交通事故受害人基本損失之重要制度之一該制度使汽車交通事故

受害人之損失得以獲得基本補償並維護道路交通安全與秩序我國自 1998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依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的統計截至 2014 年 6 月底止汽機車投保件數已達

1810 萬件自實施以來保險公司之死亡保險給付累計已達 72235 人次殘廢給付累計 176844 人

次醫療給付累計 2920755 人次特別補償基金之補償件數累計 35859 件保險給付為新台幣

1909 億餘元補償支出為新台幣 78 億餘元賠付金額已逾新台幣 1987 億餘元對車禍受害者

及其家屬生活提供及時之保障其功勞不言而喻

為使本制度得以更加落實及健全發展本公司除參與共保比例 20協助本保險橫向的風險分散之

外為宣導及推廣本保險配合產險公會於 2013 年 11 月假高雄義大世界舉行「2013 年度強制汽車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42

責任保險業務說明研討會」宣導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業務之資訊系統作業包括資訊中心作業系統

及公路監理強制險系統

住宅地震基本保險

1999 年 9 月 21 日發生於南投集集芮氏規模 73 的大地震921 集集地震激起政府建立地震保險共保

體系強化地震保險機制之共識主管機關並劍及履及於 1999 年底透過保險法建立保險業承保住宅

地震危險之規定及地震危險承擔機制中央再保除提供住宅危險分散機制再保險之承保能量外

也提供專業人員協助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及地震發生後理賠人力需求

理賠查勘之人力支援

選派法務與風險管理人員接受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合格評估人員及專業技師訓練以期使在地震

災難發生後協助住宅地震基金有充足的人力提供理賠服務保障災民的權益

專業意見諮詢

指派精算人員擔任住宅地震保險基金之委員提供專業意見協助費率評估及危險分散機制之發展

支援社福團體增加就業機會

2013 年 9 月份舉辦客戶高階主管聯誼活動本公司與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視

障發展委員會合作於會場設置按摩區由伊甸視障按摩技師提供服務增

加弱勢團體就業機會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43

附錄GRI G40 指標對照表

一般標準揭露

指標 頁碼

策略及分析

G4-1 提供組織最高決策者的聲明(如 CEO董事長或等同的高階職位者) 2

G4-2 描述關鍵衝擊風險及機會 2

組織概況

G4-3 組織名稱 4

G4-4 主要品牌產品與服務 4

G4-5 組織總部所在位置 4

G4-6 組織在多少國家數量及國家名(包括主要營運所在國或與永續發展議題有關的所在

國) 1

G4-7 所有權的性質與法律形式 5

G4-8 組織所提供服務的市場 5

G4-9 組織規模 4

G4-10

a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員工總數

b依聘僱合約及性別分類的正式員工總數

c依正式員工與非正式員工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d依據區域及性別分類的總勞動力

e組織的主要職位是否大部分由法律上認為自聘的人員擔任或由非員工及非正式員

工的個人擔任

f聘僱人數的任何重大變化

31

G4-11 受集體協商協定保障之總員工數比例 35

G4-12 組織的供應鏈 5

G4-13 報告期間有關組織規模結構所有權或供應鏈的任何重大變化 無重大變化

G4-14 組織是否具有因應相關之預警方針或原則 19

G4-15 經組織簽署認可而由外部所制定的經濟環境與社會規章原則或其他倡議 27

G4-16 組織參與的公協會(如產業公協會)和國家或國際性倡議組織的會員資格 7

定義實質性面向與邊界

G4-17 a列出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所包含的所有實體

b是否有在組織合併財務報表或等同文件中的實體未包含在此報告書中 24

G4-18 a界定報告內容和考量面邊界的流程

b組織如何依循「界定報告內容的原則」 22

G4-19 列出所有在界定報告內容過程中所鑑別出的重大考量面 22

G4-20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內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1 針對每個重大考量面說明組織外部在考量面上的邊界 22

G4-22 對先前報告書中所提供之任何資訊有進行重編的影響及原因 首次報告

G4-23 和先前報告期間相比在範疇與考量面邊界上的顯著改變 首次報告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44

指標 頁碼

利害關係人議合

G4-24 組織進行議合的利害關係人群體 20

G4-25 就所議合的利害關係人說明鑑別與選擇的方法 20

G4-26 說明與利害關係人議合的方式 20

G4-27 說明經由利害關係人議合所提出之關鍵議題與關注事項以及組織如何回應這些關鍵

議題與關注事項 20

報告簡介

G4-28 所提供資訊的報告期間 1

G4-29 上一次報告的日期(如果有) 1

G4-30 報告週期(如每年一次兩年一次) 1

G4-31 可回答報告或內容相關問題的聯絡人 1

G4-32 組織選擇的「依循」選項 1

G4-33

a說明組織為報告尋求外部保證確信的政策與現行做法

b如果未在永續報告書附帶保證確信報告則需說明已提供的任何外部保證確信的

根據及範圍

c組織與保證確信雙方之間的關係

d最高治理機構與管理階層是否參與尋求永續報告書外部認證的程序

未尋求認證

治理

G4-34 組織的治理結構 12

G4-35 最高治理機構針對經濟環境及社會議題授權委任給高階管理階層與其他員工的流

程 8

G4-36 組織是否任命經營管理階層負責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並是否直接向最高治理機構

報告 8

組織概況

G4-37 利害關係人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諮詢的流程 8

G4-38 按分類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的組成 13

G4-39 最高治理機構的主席是否亦為經營團隊成員 13

G4-40 最高治理機構及其委員會之提名與遴選流程以及最高治理機構成員提名和遴選的準

則 13

G4-41 最高治理機構如何確保避免及管理利益衝突之流程及是否有向利害關係人揭露利益

衝突 15

G4-42 最高治理機構與高階管理階層在發展核准與更新該組織之宗旨價值或願景策

略政策 以及與經濟環境社會衝擊相關之目標上的角色 2

G4-43 為發展與提升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上的整體知識所採取的措施 9

G4-44

a最高治理機構在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表現的評量流程說明此評量流程是否獨立

進行且頻率為何說明此流程是否為自我評估

b因應最高治理機構於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之績效評量而採取之措施

8

G4-45

a最高治理機構於鑑別與管理經濟環境與社會產生之衝擊風險和機會所扮演的角

b與利害關係人之諮詢是否用於支持最高治理機構對經濟環境和社會的衝擊風險

和機會之辨識與管理

16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45

指標 頁碼

G4-46 最高治理機構在檢視組織針對經濟環境和社會議題風險管理流程之有效性上的角

色 16

G4-47 最高治理機構檢視經濟環境和社會衝擊風險與機會之頻率 16

G4-48 最高層級委員會或職位其職責為正式檢視及核准組織永續性報告書並確保已涵蓋

所有重大考量面

2014 年 12 月

提報董事會

G4-49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重要關鍵議題的程序 13

G4-50 與最高治理機構溝通之重要關鍵議題的性質和總數以及後續所採取的處理和解決機

制 13

G4-51 按類型說明最高治理機構和高階管理階層的薪酬政策 15

G4-52 說明薪酬決定的流程說明是否有薪酬顧問參與薪酬的制定以及他們是否獨立於管

理階層說明薪酬顧問與組織之間是否存在其他任何關係 15

G4-53 如適用時說明如何尋求利害關係人意見並將其意見與薪酬結合包括對薪酬政策和

提案之投票結果 15

道德與廉潔

G4-56 組織之價值原則標準和行為規範如行為準則和倫理守則 16

G4-57 對倫理與合法行為徵詢意見及組織誠信相關事務之內外部機制如服務專線或諮詢專

線 16

G4-58 對於舉報有違倫理或不合法行為及組織誠信相關問題的內外部機制如透過直屬管

理向上報告舉報機制或是專線 16

特定標準揭露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經濟

經濟

管理方針 5

經濟績效

G4-EC1 組織所產生及分配的直接經濟價值 24

G4-EC2 氣候變遷對組織產生的財務影響及其他風險機會 19

G4-EC3 組織確定福利計畫義務的範圍 33

市場形象 G4-EC5

在重要營運據點不同性別的基層人員標準薪資與與當地

最低薪資的比例 32

G4-EC6 在重要營運據點僱用當地居民為高階管理階層的比例 31

間接經濟衝擊 G4-EC7 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支援服務的發展及衝擊 38

G4-EC8 顯著的間接經濟衝擊包括衝擊的程度 38

環境

環境

管理方針 27

能源

G4-EN3 組織內部的能源消耗量 28

G4-EN6 減少能源的消耗 28

G4-EN7 降低產品和服務的能源需求 28

G4-EN16 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範疇 2) 28

G4-EN19 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 28

產品與服務對

環境的影響 G4-EN27 降低產品與服務對環境衝擊的程度 28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46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環境面的法規

遵循 G4-EN29

違反環境法律法規所被懲處之重大罰款金額以及所受非

經濟處罰的次數 無

交通運輸 G4-EN30 為組織營運而運輸產品其他商品原料以及員工交通所

產生的顯著環境衝擊 27

整體情形 G4-EN31 按類別說明總環保支出及投資 27

環境問題申訴

機制 G4-EN34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環境衝擊申訴之數

量 無

社會

勞工實務和尊嚴勞動

管理方針 30

勞雇關係

G4-LA1 按年齡組別性別及地區劃分新進員工和離職員工離職的

總數及比例 32

G4-LA2 按重要營運據點劃分只提供給全職員工的福利 33

G4-LA3 按性別劃分育嬰假後復職和留任的比例 34

勞資關係 G4-LA4 是否在集體協商中具體說明有關重大營運變化的最短預

告期 35

職業健康與安

G4-LA6 按性別和區域劃分的工傷類別工傷頻率職業病損失

日數比例及缺勤率以及因公死亡事故總數 無

G4-LA7 與其職業有關之疾病高發生率與高風險的勞工

G4-LA8 工會正式協約中納入健康與安全相關議題

無工會

訓練與教育

G4-LA9 按性別與員工類別劃分每名員工每年接受訓練的平均時

數 36

G4-LA10 加強員工持續受僱能力以及協助其管理退休生涯的職能

管理與終生學習計畫 36

G4-LA11 按性別和員工類別劃分接受定期績效及職涯發展檢視的

員工比例 33

員工多元化與

平等機會 G4-LA12

按性別年齡層少數族群及其他多元化指標劃分公司

治理組織成員和各類員工的組成 31

女男同酬 G4-LA13 按員工類別和重要營運據點劃分男女基本薪資和薪酬的

比例 32

勞動條件申訴

機制 G4-LA16

經由正式勞動條件申訴機制所提出立案與解決的申訴數

目 36

人權

管理方針 30

不歧視 G4-HR3 歧視事件總數及組織採取的改善行動

人權實務申訴

機制 G4-HR12

經由正式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人權問題申訴的數

量 無

社會

管理方針 38

反貪腐 G4-SO4 反貪腐政策或程序的溝通及訓練 16

G4-SO5 已確認的貪腐事件及採取的行動

反競爭行為 G4-SO7 涉及反競爭行為反托拉斯和壟斷行為的法律訴訟之總數

及其結果 無

法規遵循 G4-SO8 違反法規被處巨額罰款的金額以及所受罰款以外之制裁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47

子類別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省略說明

的次數

社會衝擊問題

申訴機制 G4-SO11 經由申訴機制立案處理和解決的社會衝擊申訴之數量

產品責任

管理方針 29

顧客的健康與

安全 G4-PR2

依結果分類違反有關產品和服務在其生命週期內之健康

與安全性衝擊的法規和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產品及服務標

G4-PR4 依結果類別劃分違反商品與服務資訊標示的法規及自願

性規範之事件數量 無

G4-PR5 客戶滿意度調查的結果 20

行銷溝通 G4-PR7 按結果類別劃分違反有關行銷推廣(包括廣告推銷及贊

助)的法規及自願性準則的事件總數 無

客戶隱私 G4-PR8 經證實與侵犯顧客隱私權或遺失顧客資料有關的投訴次

數 無

法規遵循 G4-PR9 因產品與服務的提供與使用而違反法律和規定被處巨額

罰款的金額 無

金融業補充指標

考量面 各考量面指標 頁碼

產品組合

FS1DMA 應用於事業體的具體環境社會因素的政策 38

FS2DMA 事業部面對環境社會風險的評估及篩選程序 18

FS4DMA 針對員工對於執行環境社會政策及措施應用於業務能力的提升流程 36

FS5 與客戶投資者商業夥伴針對環境社會風險及機會的交流情形 39

FS6 各項業務所佔的百分比(按特定地區規模行業區分) 5

FS7 依目的說明為社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9

FS8 依目的說明為環境帶來實質價值所設計的產品和服務 38

稽核 FS9 組織稽核環境與社會相關政策風險評等等執行狀況的涵蓋面及頻率 10

當地社區 FS14 改善弱勢團體取得金融服務的倡議行為 39

產品及服務

標示 FS16 依受益者種類區分協助人們提高金融知識的倡議行為 39

上市上櫃公司企業社會責任實務守則

章節 頁碼

第一章 總則 19

第二章 落實推動公司治理 8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

48

章節 頁碼

第三章 發展永續環境 27

第四章 維護社會公益 30

第五章 加強企業社會責任資訊揭露 1

第六章 附則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