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卡「行動服務」的應用 - fisc · 在行動服務方面,我國金融機構在 90 年...

4
6 財金資訊季刊 / No.82 / 2015.04 本期企劃〡金融卡「行動服務」的應用 金融卡「行動服務」的應用 黃雲飛 / 財金資訊公司業務部業務企劃組組長 一、 前言 近半年來,國內金融機構有關行動服務話 題中,最具體的支付應用有兩個焦點,其一為 民國 103 10 月上市的感應式 (Contactless) 金融卡,另一即同年 12 月上線營運的金流信 任服務管理平台 (Payment Service Provider / Trusted Service Manager,簡稱 PSP/TSM)兩者均可望提升我國金融產業之競爭力。 「感應式金融卡」係因應市場行動支付之 需求,以卡片與網路為服務基礎,於晶片金融 卡增加感應式電子支付功能,不論是卡片型式 的「感應式金融卡」,抑或是晶片金融卡置入 手機的「行動金融卡」,消費金額在 3,000 以內之交易,均免輸入密碼,加快結帳速度 (Tap & Go),可免除買賣雙方現金交易的處理 時間與成本,更有助於金融機構規劃發展整合 性全方位支付服務。 PSP/TSM」則係配合金融機構發展行 動支付,由財金資訊公司 ( 以下稱財金公司 )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台灣票據交換所、32 家金融機構與悠遊卡 ( 投控 ) 公司共同投資成 立之「臺灣行動支付公司」所建置,且業已通 VISA MasterCard 國際卡組織認證,可 確保行動支付相關金融產業之支付工具互通, 兼顧金流資料之隱密性與安全性,以及提供統 一之作業 / 安控標準與系統規格,並介接電信 業者 TSM,以簡化金融機構與電信業者、或 其他安全元件供應商間之介接、溝通。 二、 從實體 ATM 到網路 ATM 的歷 史軌跡 民國 66 7 月,臺灣銀行推出我國第 一部自動提款機 (ATMAutomated Teller Machine),開啟國內金融業務自動化的序幕, 76 1 月財政部金融資訊規劃設計小組 (77 年改組為金融資訊服務中心,簡稱金資中心, 87 年民營化轉型為目前的財金公司 ) 首先推 出跨行 ATM 服務,嗣於 80 7 月提供 ATM 24 小時跨行服務。 92 10 月晶片化金融卡跨行作業上線營 運,其後因應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各金融機 構自 93 年陸續開辦網路 ATM ( 或稱 eATMWebATM),跨行 ATM ( 包含實體與網路 ) 帳服務 103 年全年交易筆數約 1.4 億筆,交易 金額約 5.3 兆元,近 6 年跨行 ATM 之轉帳交 易量值成長如圖 1,顯示跨行 ATM 多年來所 奠定的厚實基礎。95 年金融卡全面晶片化後, 跨行網路 ATM 轉帳交易量快速增長,103 全年交易筆數已達約 0.3 億筆,交易金額達 0.6 兆元,近 6 年跨行網路 ATM 之轉帳交易 量值成長如圖 2,顯示民眾對自備讀卡機,以 晶片金融卡執行轉帳交易之接受度頗高,促成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Jul-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金融卡「行動服務」的應用 - FISC · 在行動服務方面,我國金融機構在 90 年 就推出sim (stk) 行動服務,以及其後推出 的wap瀏覽器行動服務,但因為當時連網速

6 ■ 財金資訊季刊 / No.82 / 2015.04

本期企劃〡金融卡「行動服務」的應用

金融卡「行動服務」的應用

黃雲飛 /財金資訊公司業務部業務企劃組組長

一、 前言

近半年來,國內金融機構有關行動服務話

題中,最具體的支付應用有兩個焦點,其一為

民國 103年 10月上市的感應式 (Contactless)

金融卡,另一即同年 12月上線營運的金流信

任服務管理平台 (Payment Service Provider /

Trusted Service Manager,簡稱 PSP/TSM),

兩者均可望提升我國金融產業之競爭力。

「感應式金融卡」係因應市場行動支付之

需求,以卡片與網路為服務基礎,於晶片金融

卡增加感應式電子支付功能,不論是卡片型式

的「感應式金融卡」,抑或是晶片金融卡置入

手機的「行動金融卡」,消費金額在 3,000元

以內之交易,均免輸入密碼,加快結帳速度

(Tap & Go),可免除買賣雙方現金交易的處理

時間與成本,更有助於金融機構規劃發展整合

性全方位支付服務。

「PSP/TSM」則係配合金融機構發展行

動支付,由財金資訊公司 (以下稱財金公司 )、

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台灣票據交換所、32

家金融機構與悠遊卡 (投控 ) 公司共同投資成

立之「臺灣行動支付公司」所建置,且業已通

過 VISA與 MasterCard國際卡組織認證,可

確保行動支付相關金融產業之支付工具互通,

兼顧金流資料之隱密性與安全性,以及提供統

一之作業 /安控標準與系統規格,並介接電信

業者 TSM,以簡化金融機構與電信業者、或

其他安全元件供應商間之介接、溝通。

二、 從實體 ATM到網路 ATM的歷史軌跡

民國 66年 7月,臺灣銀行推出我國第

一部自動提款機 (ATM,Automated Teller

Machine),開啟國內金融業務自動化的序幕,

76年 1月財政部金融資訊規劃設計小組 (77

年改組為金融資訊服務中心,簡稱金資中心,

87年民營化轉型為目前的財金公司 ) 首先推

出跨行 ATM 服務,嗣於 80年 7月提供 ATM

24小時跨行服務。

92年 10月晶片化金融卡跨行作業上線營

運,其後因應網際網路的蓬勃發展,各金融機

構自 93年陸續開辦網路 ATM (或稱 eATM、

WebATM),跨行 ATM (包含實體與網路 ) 轉

帳服務 103年全年交易筆數約 1.4億筆,交易

金額約 5.3兆元,近 6年跨行 ATM之轉帳交

易量值成長如圖 1,顯示跨行 ATM多年來所

奠定的厚實基礎。95年金融卡全面晶片化後,

跨行網路 ATM轉帳交易量快速增長,103年

全年交易筆數已達約 0.3億筆,交易金額達

0.6兆元,近 6年跨行網路 ATM之轉帳交易

量值成長如圖 2,顯示民眾對自備讀卡機,以

晶片金融卡執行轉帳交易之接受度頗高,促成

Page 2: 金融卡「行動服務」的應用 - FISC · 在行動服務方面,我國金融機構在 90 年 就推出sim (stk) 行動服務,以及其後推出 的wap瀏覽器行動服務,但因為當時連網速

www.fisc.com.tw ■ 7

金融卡「行動服務」的應用〡本期企劃

交易量持續大幅增長,其占跨行 ATM轉帳總

交易量之比率,由 98年 19.0%增長至 103年

22.5%,近 6年占比成長如圖 3所示。

我國金融機構至 103年底所發行之晶片

金融卡總數約 6,800萬張,幾乎每一位消費大

眾的錢包裡都有晶片金融卡,晶片金融卡具備

安全、便捷、多功能等優勢與特色,不但可以

提款、查詢、轉帳、繳費、繳稅及購物,還可

以結合交通、醫療、保險、電信、教育、娛樂

等跨產業應用,實現一卡多用途之支付使用。

圖 1 近 6年跨行 ATM (包含實體與網路 ) 之轉帳交易量值

圖 2 近 6年跨行 eATM之轉帳交易量值 圖 3 近 6年 eATM與 ATM交易量之占比

三、 金融卡從接觸式到感應式的消費市場需求

現行的支付工具,不論悠遊卡、iCash、

信用卡,都各有其不便、不安全之處,預付卡

雖具儲值功能,但設有額度 (10,000元 ) 之上

限,而且無記名的預付卡,視同現金,遺失即

損失;至於信用卡,雖為消費後付款,但也因

此易過度消費造成負擔,而且信用卡只有須使

用時才會發覺遺失,掛失又有一定程序,損失

較難預料。綜此,唯有金融卡,不僅有 2萬 7

千多台 ATM普及全臺,領取現金容易,且於

Page 3: 金融卡「行動服務」的應用 - FISC · 在行動服務方面,我國金融機構在 90 年 就推出sim (stk) 行動服務,以及其後推出 的wap瀏覽器行動服務,但因為當時連網速

8 ■ 財金資訊季刊 / No.82 / 2015.04

本期企劃〡金融卡「行動服務」的應用

刷卡消費時,有多少用多少,不至於擴張信

用,具一定控管消費的作用。

財金公司為提高晶片金融卡的運用,以及

提升刷卡購物結帳的便利性及安全性,遂有

將晶片金融卡增加感應功能的想法,爰於 103

年推出晶片金融卡增加「感應功能」,使用便

捷且結帳付款簡單快速,消費前亦無須先行加

值,直接自持卡人之存款帳戶扣款,可提高民

眾量入為出之意識,並免除店家與民眾攜帶與

處理現金、找零與保管零錢的困擾及不便,店

家亦無須懷抱大筆現金至金融機構辦理臨櫃存

款,節省社會成本且安全無虞,更擴展晶片金

融卡全方位功能,是多贏、便捷的小額電子支

付工具,廣受市場及民眾歡迎。

四、 從網路 ATM到行動 ATM的未來發展

在行動服務方面,我國金融機構在 90年

就推出 SIM (STK) 行動服務,以及其後推出

的WAP瀏覽器行動服務,但因為當時連網速

度相當緩慢,服務功能陽春且僅能使用按鍵操

作,於是很快地就都沉寂下來,直至近年來智

慧型手機興起,無線網路傳輸穩定,上網價格

易為民眾接受,於是國內行動上網人口成長,

全面普及幾達人手一機,「滑」手機已成為民

眾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如何將「晶片金融卡」

與「手機」結合,提供便捷的行動支付工具是

現今金流服務的重要指標。

從第一代透過銀行分行通路佈建的實體

ATM,到第二代桌上型電腦透過 Internet連線

的網路 ATM,據財金公司統計,103年全年

跨行網路交易筆數,網路 ATM約 3,150萬筆,

全國性繳費 (稅 ) 約 7,000萬筆,Smart Pay

消費扣款之網路交易筆數約 2,335萬筆,在在

顯示使用晶片金融卡在網路交易的潛力客群與

商機,預期此部分的族群,將帶動結合智慧型

手機進入第三代行動 ATM (或稱 mATM、手

機 ATM) 的無限商機。

金融機構在面臨「晶片金融卡」與「手機」

結合之需求下,如何提出解決之道呢?筆者僅

介紹目前所提出幾種方案供參:

第一種係從特店的角度思考,以「使手機

成為 mPOS (Mobile Point of Sale),接受感應

式金融卡或行動金融卡之感應」為解決方法,

隨著行動裝置的普及,手機或平板都可以變成

刷卡機,透過行動裝置的無線網路,即可進行

簽單交易,讓刷卡機走出櫃台,方便沒有固定

營業據點的店家使用。

第二種則以「特定手機結合單次軟體授

權序號方式」為解決方法,例如:Apple在

103年 9月發表 iPhone 6的「Apple Pay」,

Google與 SAMSUNG在 104年 3月分別發表

「Android Pay」及「SAMSUNG Pay」,其設

計重點係於消費者卡片資料中加入行動支付功

能,卡號不被儲存,而是產生一組加密保護的

唯一裝置帳號,儲存在手機或 SE專用晶片中,

每次交易均使用裝置帳號產生單次的唯一授權

序號 (Tokenization),特店據以完成消費結帳,

並進行後續請款。特定手機的愛用者若品牌使

用黏著度高,似可接受該款手機的行動支付服

務,然而手機的壽命有限,對使用者而言,每

次換手機時,支付方式就必須面臨新的嘗試。

目前,已有金融機構率先以「手機增加讀

卡機裝置,使其變成 ATM」為解決方法,推

出透過手機音孔傳輸的mATM,提供客戶透過

APP搭配專屬行動讀卡機,就可進行原有在

網路 ATM的晶片金融卡轉帳、查詢、繳費、

繳稅、購物等交易。

其次尚有以「將晶片金融卡置入手機,

使行動金融卡 =金融卡 +讀卡機」為解決方

法,將晶片從卡片載體移植到手機SE (Secure

Page 4: 金融卡「行動服務」的應用 - FISC · 在行動服務方面,我國金融機構在 90 年 就推出sim (stk) 行動服務,以及其後推出 的wap瀏覽器行動服務,但因為當時連網速

www.fisc.com.tw ■ 9

金融卡「行動服務」的應用〡本期企劃

Element) 安全儲存媒介中,目前 SE有幾種型

態,可為電信業者 SIM卡、置放於透過手機

音孔傳輸的 oti (On Track Innovations) WAVE

嗶嗶熊;或是利用SD (Secure Digital) 記憶卡,

交易時則透過 t wallet選擇 SE中的金融卡,

不但可如同感應式金融卡完成近端購物交易,

更可如同網路 ATM的晶片金融卡完成遠端轉

帳、查詢、繳費、繳稅、購物等交易。

五、 金融機構對行動支付之因應策略

智慧型手機行動支付似乎帶來不錯的迴

響,然而智慧型手機平台越來越多樣化,

對金融機構提供行動支付服務而言,iOS、

Android⋯⋯似乎每項行動作業系統都須提

供,iPhone、SAMSUNG、hTC、LG⋯⋯ 眾

多機型都得支援,這些應接不暇的挑戰,對於

金融機構技術單位或客服單位都是很大的困難

及夢魘。

尤有甚者,電信業者 TSM信任服務管理

平台、交通票證業者、零售通路業者或第三方

支付業者都會結合不同產業進行跨業合作,互

相較勁推出各式各樣的小額支付,非金融領域

的金融服務若再透過日益廣泛的行動裝置,吸

引民眾接受這些充滿創意的金融應用,將導致

行動支付使用範圍越來越廣,而且迅速成長為

一種日常的支付方式,金融機構的金流角色即

面臨侵蝕,並且逐步被顛覆取代。

綜觀這些琳瑯滿目的解決方案,其是否成

功最重要的關鍵點仍取決於消費者,到底消費

者在攸關自己錢包的行動支付中,會相信手機

業者、電信業者、交通票證業者、零售通路業

者、第三方支付業者,抑或網路電商?還是仍

選擇相信金融機構?是行動支付服務提供者勝

出的主宰者。

金融機構新增行動 ATM服務,如擔任代

理行,即可使持卡人無論使用哪一家金融機構

之金融卡,皆可隨時進行轉帳、查詢、繳費、

繳稅、購物等交易。若擔任收單銀行,安排受

理感應式金融卡之通路,就可先為近端行動支

付環境預做準備,一旦時機成熟,即可導入受

理行動金融卡,搶佔先機,收單銀行也可提供

微型特店或個人賣家 mPOS,以降低特店建

置成本。

此外,金融機構亦可同時發展「感應式金

融卡」與「行動金融卡」,不僅適用於實體商

店環境,且可應用於網際網路等虛擬環境,不

論「線上到線下」導入實體交易,或「線下到

線上」導入網路交易,均可視個別市場需求與

特色,發展多樣化之「線上、線下虛實整合」

之金流服務。

六、 結語

財金公司秉持以卡片與網路為基礎,與金

融機構共同推展感應式金融卡電子支付服務,

即著眼未來之電子商務發展與行動支付應用,

感應式金融卡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憑藉感應快

速結帳的優勢,是未來行動近端支付的基礎建

設,藉由降低小額交易處理成本與提升金融服

務效率,可提供消費者更為多元,也更便捷的

金流服務。

為滿足前述需求,以及達成金融機構拓展

「電子商務」、「小額支付」、「第三方支付」、

「行動支付」、「O2O虛實整合」等業務之

規劃,財金公司陸續推出卡片型式的「感應式

金融卡」,以及晶片金融卡置入手機的「行動

金融卡」,預計 104年將會有 50萬卡問市,

未來財金公司仍將持續以安全便利的金融卡支

付工具,整合感應式及行動應用業務優勢,推

動金融產業進階至 M世代的行動金流應用,

以提升電子商務與民生消費之整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