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下之土地倫理 - web.hk.edu.twweb.hk.edu.tw/~humanities/journa/12-4.pdf ·...

22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12 氣候變遷下之土地倫理 吳惠巧 副教授 兼銘傳大學國際教育暨管理科學基金會執行長 摘 要 人類為了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不斷地從事經濟活動,在高度重 視科技文明之下,形成過度或不當地開發或使用土地資源,導致地球 與自然生態平衡受到衝擊,衍生人類的生活環境受到汙染與氣候變遷 問題。本研究以當代環境哲學理論,從人與環境兩個層面出發,審視 人類的土地利用觀念,是否應兼顧土地倫理思維,提出土地使用芻議, 包括:落實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建立環保與永續環境理念,實踐節 能減碳的生活,並將土地使用予以立法等。 關鍵字:氣候變遷、土地倫理、溫室效應、永續發展 79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Oct-2019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12 期

    氣候變遷下之土地倫理

    吳惠巧 副教授

    兼銘傳大學國際教育暨管理科學基金會執行長

    摘 要

    人類為了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不斷地從事經濟活動,在高度重

    視科技文明之下,形成過度或不當地開發或使用土地資源,導致地球

    與自然生態平衡受到衝擊,衍生人類的生活環境受到汙染與氣候變遷

    問題。本研究以當代環境哲學理論,從人與環境兩個層面出發,審視

    人類的土地利用觀念,是否應兼顧土地倫理思維,提出土地使用芻議,

    包括:落實土地利用規劃與管理、建立環保與永續環境理念,實踐節

    能減碳的生活,並將土地使用予以立法等。

    關鍵字:氣候變遷、土地倫理、溫室效應、永續發展

    79

  • 氣候變遷下之土地倫理

    一、前 言

    人類文明發展至今,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矛盾,正空前地激發全球

    各地不斷地出現氣候異常現象。例如,二 OO 九年台灣氣候發生十分異常現象,五、六月梅雨季節是未下雨的「空梅」,七月沒有颱風來臨,

    水庫水位見底;八月八日驟然發生台灣南部因莫拉克颱風帶來連續三

    天近三千釐米的雨量,約達台灣全年的總降雨量,比一般防洪設施設

    計二十年或五十年的降雨量上限還大得多,稱為八八水災,造成六百

    六十餘人死亡及村落毀滅、小林村民被活埋的慘狀。此次水患災情嚴

    重,可比擬五十年前發生的八七水災,其降雨量之大,連氣象專家都

    無法事先準確預測。同年底,台灣南部卻發生缺水現象,影響工業及

    農業用水供給,上述氣候變遷問題造成民眾生命財產損失甚鉅。 二OO九年在全球不同地區,也有許多地球暖化的氣候異常現象。

    例如,八月二十七日,中國重慶一夜之間連續閃電十六小時,達 11,471次,它比對日抗戰時的轟炸還要厲害、大陸的遼寧大旱與長江中游氾

    濫的水患問題也是氣候變遷問題之一;八月底希臘的乾旱;九月美國

    加州的大火;九月七日土耳其在兩天內下了半年的雨量等。氣候專家

    說:二OO九年的「聖嬰現象」 1在八月僅是開頭,十月漸入高峰,年底達最高點。全球乾旱的地方更乾旱,下雨的地方動輒暴雨。然而,

    歷史上的聖嬰現象,原本是每隔十年或數十年才會出現,但全球暖化

    的聖嬰現象已成常態,地球暖化不僅導致海平面上升,也使海洋溫度

    升高。此種現象即是近年來全球關注的「氣候變遷」問題。此一「氣

    候變遷」問題已日益嚴重,甚至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問題,使我們不得

    不正視當前環境變遷的事實,省思問題根源,即是本文之研究動機。 回顧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原始社會常受到天然災害(hazard)的破

    害,現代社會則因生態環境遭到人類的破壞,產生地球生態失衡、全

    球暖化與溫室效應(green house effect)以及氣候異常等問題, 2致大 1聖嬰現象:「聖嬰」一詞源自西班牙文 El Niño,英文譯為 Christ Child,意為上帝之子。南美洲秘魯的漁民稱呼發生於聖誕節時期,鄰近熱帶太平洋海域之海溫及洋流異常變化現象,即

    為聖嬰現象。 2溫室效應:指太陽的短波輻射進入地球大氣層,提供地球表面的主要能量,此能量經土壤、生

    物等個體吸收後,以長波輻射的方式,再度折返向外釋出。大氣層於途中吸收、攔截了部份

    的長波輻射,以確保地球的溫暖,剩餘的輻射回到宇宙中。隨著工業的發展,人類大量使用

    石化燃料,造成二氧化碳(CO2)、甲烷、氧化亞氫、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與六氟化物等氣體含量增加,這些氣體容易吸收長波輻射,將過多的熱能留在地球大氣層內,使得地表的氣

    溫升高之現象稱為溫室效應,這些使得全球氣溫變暖的氣體,通稱為溫室氣體(Green House Gas)。

    80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12 期

    自然反撲的天然災害頻傳,顯示人們的生存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和諧關

    係,存在著矛盾現象日益惡化。人與自然應如何回歸共存共榮的生存

    之道?已是一個值得重視的議題,甚至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以當

    代環境哲學理論,從人與環境的關係已出現矛盾的面向出發,探討在

    全球氣候變遷下,人類在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不斷地從事經濟發展與

    高科技文明,已使土地過渡或不當的開發,造成地球生態失衡與人類

    生存的危機。本文研究目的,省思人們在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而從事

    經濟活動時,為何全球各地氣候變遷的異常現象層出不窮地發生?人與環境出現了矛盾,人們是否忽略了那些應該兼顧的議題?

    二、環境變遷下人類文明發展的危機

    人類文明發展的興盛或衰亡,各地區及各民族各有其不同的軌

    跡。人類過去歷史發展屬於衰亡者,如戴蒙(Jared Diamond)提出:人類發展歷史中,社群或文明崩壞(collapse)的因素,包括:1.生態環境的破壞,2.氣候變化,3.強鄰威脅,4.友邦的支持與否,5.面對環境問題的社會應變能力。(廖月娟,2006:37)前兩者屬於環境問題,其餘屬人為因素。環顧全球各地崩壞與消失的人類社會不少,如維京人在格

    陵蘭建立的社會,經西元十至十五世紀約五百年後全部消失。美國境

    內阿納薩茲(Anasazi)印第安部落及卡霍基亞(Cahokia)酋邦、中美洲馬雅(Maya)、南美洲的莫切(Moche)和蒂瓦那庫(Tiwanaku)、希臘的邁錫尼(Mycenaean)與克裏特島的邁諾安(Minoan)、亞洲的吳哥窟(Angkor Wat)等,皆因人為或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導致其文明的驟然消失。又如大洋洲復活節島(Easter Island),因大量砍伐樹木,已造成全島呈現光禿禿景象,均屬於人類面對環境變遷的失敗案例。

    鄰近的日本,一六 O 三年至一八六七年的德川幕府時代,因大量種植樹木、保護森林及經營得法,使得日本於二十一世紀初的綠色森

    林覆蓋率達七成四。而新幾內亞高地波里尼西亞的居民,在過去四萬

    六千年皆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該地區的農業雖已發展七千年,但居

    民不斷地實驗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其技術看起來原始,卻能適應當

    地的環境考驗,讓歐洲農業專家仍百思不解。又如西南太平洋蒂寇皮

    亞島(Tikopia),面積僅四點六平方公里,總人口一千二百人。島上已有三千年歷史,採用由下而上的策略,島上林澤田地生產含澱粉的食

    物,雞與豬是最大型禽畜。島民的蛋白質食物主要來源為魚貝類,為

    81

  • 氣候變遷下之土地倫理

    避免竭澤而漁,居民捕魚吃魚都須獲酋長允許。島民會貯存餘糧,且

    控制人口的過度繁衍,該島因而安然渡過數千年的時光。 反觀二OO九年的台灣氣候,步入夏季颱風季節後,有六個颱風掠

    過。3但是八月莫拉克颱風的驟雨量,在三天內重創南台灣,死傷慘重。

    聯合國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簡稱IPCC) 4提出警告:全球整體氣候的改變,已確實在此時此地不斷地發生,而不是未來將要發生的事。對於水資源的過

    多與缺乏,均需妥為因應,因為地球暖化的影響,全球都將面對惡水

    的危機(傅季強,2009)。例如,荷蘭與孟加拉兩國的大部分土地,均接近或低於海平面,荷蘭採興建運河及挖深河道,建造可隨洪水上升的

    房屋因應;孟加拉人則以逃到高處躲避。旱災的澳洲,花費數億美元

    建造風力及太陽能海水淡化廠以克服缺水問題;原依賴冰川融化供水

    的巴基斯坦人,因無面對乾旱問題的對策,只能承受缺水之苦。IPCC預測,本世紀末地球氣溫將上升華氏二至十一度,上個冰河時期,冰

    川掩埋五大湖,其溫度比現在低十一度,足見氣候變遷問題的嚴重性

    已日益擴大。 全球暖化問題已是與每個人有關的切身問題,因為地球暖化,氣

    溫飆高,造成全球性冰融持續地進行,北極冰圈以每 10 年約 9%的速度縮小,喜馬拉雅山的冰河融化,將使海平面不斷地上升,低窪海島

    國家將逐步滅亡;甚至很可能導致本世紀末,台北的建築物都可能泡

    在湖裡,高雄可能只剩下壽山島,台南更是徹底淹沒;傳染病散播登

    革熱北移等。過去數十年來,全球 4~5 級颱風的數量倍增;足見人類在過去數十年的過度開發,除對環境與生存產生衝擊,氣候變遷亦成

    為企業經營者感到比金融風暴更為棘手的課題,例如:台灣的工廠每

    遇颱風天氣,都須事先提高產能以因應之。5全球知名的某飲料公司台

    灣分公司,從二OO四年起,將水的議題納入營運策略系統;二OO六年要求全球八百家工廠的用水量至二O一五年減量 20%。

    3台北工商時報 2009 年 8 月 1 日 A2 版。 4一九八八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簡稱UNEP)與「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簡稱WMO)共同成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運用科學技術與出版文獻,來評估人類帶來的氣候變更與風險。

    5高文宏 CEO 接招氣候變遷比金融風暴更棘手,工商時報 D4 版 2010 年 3 月 9 日。

    82

    http://zh-yue.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0%A3%E5%80%99%E8%AE%8A%E6%9B%B4&action=edit&redlink=1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12 期

    一九六二年卡遜女士於美國出版《寂靜的春天》,提出環境保護

    問題,一直影響著今日的環境議題。該書對於污染物的遷移、環境變

    化的描寫,闡述了天空、海洋、河流、土壤、植物、動物和人類之間

    的密切聯繫,成功揭示當代地球污染對生態影響的深度和廣度。本文

    歸納上述各種環境議題,可簡化為氣候、污染、能源以及永續環境等

    四大項目,分述如次:

    (一)氣候的破壞

    溫室效應會牽動地球不正常之氣候變遷,對地球環境產生可預

    見之衝擊(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2007)。二 OO 七年 IPCC 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自一九九三到二 OO 三年間,海平面每年平均升高三點一 mm。預測二一 OO 年,全球平均地面氣溫將比一九九 O 年增加一點四~五點八°C,海平面將上升九~八十八公分。全球氣候變遷導致不正常的暴雨及乾旱,將衝擊農林漁牧業、社經活動及全球之

    生存環境。因此,全球氣候的改變已確實在我們生活周圍發生,而

    不是未來將要發生的事。

    (二)污染的危害

    在過去一百年中,世界人口成長四倍,經濟產出增加十八倍,

    對自然環境的污染造成極大的威脅。德國聯邦統計局預計,6世界人

    口將從二OO九年的六十八億增加到二O五O年的九十一億,屆時將產生空氣、水質與土壤的污染及放射性物質的威脅與日俱增。自一

    九七九到一九八四年,地球上的臭氧層被人類污染破壞後,形成「臭

    氧洞」,且愈來愈大。其所帶來的二氧化碳濃度愈高時,人類發生心

    臟與呼吸系統毛病的比率就會增加。二OO七年IPCC報告指出:地球大氣層二氧化碳、甲烷、氮化物等溫室氣體的濃度已明顯增加,二

    氧化碳濃度自工業革命前二八八ppm增加至二OO五年的三七九ppm,兩者約二百五十年間,二氧化碳濃度之增加為百分之三十以上。一九九O年代石化燃料(Fossil fuel)之二氧化碳年排放量達六十四億噸,於二OOO~二OO五年間,平均年排放量已快速提高為七十二億噸。

    6海峽資訊網:http://www.haixiainfo.com.tw/61457.html(瀏覽日期 2009 年 7 月 10日)

    83

    http://www.haixiainfo.com.tw/61457.html(%E7%80%8F%E8%A6%BD%E6%97%A5%E6%9C%9F2009%E5%B9%B47%E6%9C%8810

  • 氣候變遷下之土地倫理

    (三)能源的浩劫

    石化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占使用能源的百分之九十以

    上。截至二 OO 一年,世界原油已探明的存量為一兆五 O 一億桶,其中,約有百分之六五點三位於中東國家,但被少數國家所掌控,

    但最具影響力的單位,是創立於一九六 O 年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簡稱 OPEC)。由於二十世紀的兩次能源危機,皆肇因於石油與中東地區的動亂。中東地

    區曾發生伊拉克侵略科威特、中東政局不安以及非洲最大產油國奈

    及利亞之動亂局勢升高,OPEC 減產及煉油廠問題,加上美國石油庫存量降低等因素,導致二 OO 七年七月,國際原油價格漲至每桶七十美元,足見能源的浩劫已是不容忽視的問題。

    (四)環境的永續

    永續發展的定義:「促進並滿足當代的發展,但不得損害後代子

    孫的生存及發展權利。」永續發展觀念,源自一九七 O 年代環境保育意識的浮現,一九九二年五月九日在聯合國通過的「聯合國氣候

    變化綱要公約」(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一九九二年六月聯合國環境與發展署,於巴西里約召開「地球高峰會議」,通過「里約宣言」、「廿一世紀議

    程」等重要文件,簽署「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及「生物多樣性公約」

    等。永續發展的觀念,在中國的淵源已久。例如,孟子梁惠王篇中

    提到:「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榖與魚虌不可勝食,材木不可

    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除了充分展現孟子主

    張王道仁政之外,亦指出「資源永續利用」的概念,使資源不致浪

    費,發揮長期最大的效用。(莊慶信,2000)

    84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12 期

    自一九九五年起,逐年召開處理環境變遷的主要會議有:一九

    九七年在日本京都召開的第三屆締約國會議,簽署「京都議定書」,7明確規範了各國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OO二年十月,第八屆締約國大會在印度新德里舉行,旨在促進各國加速議定書之簽署,通

    過「德里部長宣言」(Delhi Ministerial Declaration):要求各國將氣候變化問題納入國家永續發展的策略之中;二OO六年十一月,於肯亞奈洛比舉行的第十二屆締約國會議。二OO七年五月,一些世界最大都市的市長,在紐約舉行以環保為議題的高峰會議上,呼籲全球各

    城市團結起來,處理氣候變遷問題,足見氣候變遷問題已受到國際

    重視。 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 1915:36-38)曾呼籲世人:當代文明

    的衰敗,主要是缺乏倫理學的基礎。他強調:今後應有一種「以倫

    理為中心的世界觀」,世界文明方能藉此「整合性的哲學」得到拯救。

    羅爾斯頓(Rolston)的著作《哲學走向荒野》,認為:人總是在改造自然,同時人在某種意義上是傷害了自然。他撰寫的〈生態倫理是

    否存在〉,曾投稿在某個小刊物,但未被接受。後來改投到國際大

    刊,國際倫理學會會刊-倫理學雜誌。不到三天得到了回覆,認為

    它頗具創見,而且在倫理學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論文,準備予以登

    載,由此發端了羅爾斯頓的環境哲學。檢視人類從事經濟活動時,

    需要將土地進行開發與建設,當人們發現在土地開發行為之後,在

    二十世紀末與二十一世紀初,全球各地不斷驚傳大自然的災害,地

    球生態失衡,使人們警覺到人類文明的發展,除了科學技術需要納

    入生活節能、環境保護之中,根本問題亦應從人類如何使用的問題

    探討之,以下針對土地使用進一步論述之。

    71997 年 12 月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三次締約國大會於日本京都舉行,會中通過具有管制效力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於 2005 年 2 月 16 日正式生效。其目的為了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控制在適當的水準之內,避免劇烈的氣候變遷對人類造成的傷害。該內

    容要求 38 個工業化國家與歐洲聯盟,應於 2008 至 2012 年間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以 1990年的排放水準再減少百分之五點二為目標;並針對不同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採取差異性削減

    目標方式,制定「課徵碳稅」、「共同執行」、「清潔發展機制」及「排放交易」等四種彈

    性機制。迄 2007 年 3 月,已有 169 個國家與歐盟簽署,但美國與澳大利亞雖是溫室氣體排放量大國,都因考量經濟因素,並無簽署該條約。

    85

  • 氣候變遷下之土地倫理

    三、土地倫理的意涵

    (一)「土地倫理」之哲學意涵

    「土地倫理」(land ethic)是環境倫理的視角之一,是由奧爾多·利奧波德(Aldo Leopold)在二十世紀中葉他的《沙鄉年鑒》(A Sand Country Almanac)書中首次倡導。他提出,人們需要一種「新的倫理」,「一種處理人與土地以及人與在土地上生長的動物和植物

    之間的倫理觀」。人類學者指出:在許多原始的文化中,對於樹木、

    石頭、和山,也許會比對不同部落的人類給予更多的道德考量。柯

    培德(J. Baird Callicott)提出:「沒有其他方法可以讓土地在人類使用機械化的衝擊下生存下去」,因此,也沒有辦法讓機械化了的人類

    在自己對土地的衝擊下存活。(Michael E. Zimmerman,1993)因此,「土地倫理」並不是把生態現狀神聖化,然後貶低大自然生機盎然

    的動態特色。「土地倫理」的規則,是當你從土地中掘取能量、當你

    釋放能量回到當地的生態系統中時,需要小心謹慎地避免對環境的

    污染,甚至還須特別留意自然生態之平衡問題。 自然生態的平衡問題與「生態倫理」息息相關,葉平(2008)8 提

    出:「生態倫理」就是對地球生存狀態的倫理關注。對地球上所有

    的生物無論是人類或是昆蟲,都是地球生物共同體中相互聯繫,相

    互制約且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究竟人類應當怎樣對待它們,使它

    們以其自身完善的方式,在這個大家庭中美好地生活,是一個倫理

    問題與人類文明是否可有永續發展的未來走向。 人類生存發展的觀念與理想若在時代持續發展的趨勢下,經過

    辯證、改造、吸收和發揚光大等歷程,形成環境哲學的基礎。哲學

    (Philosophy)在希臘文的意思,是對智慧的愛好,其原意是對智慧的追求與喜愛。人類雖然對智慧的真理有所憧憬,卻無法對一切有最

    後且圓滿的理解,只能不斷地以熱切且期望的心去追尋。在哲學基

    礎上,探討生態哲學基礎的學問,即為「環境哲學」。它與哲學在根

    本上有相同之處,都是對人類存在問題的沉思。環境哲學即指人與

    自然的對應,今日人類生存所面臨的環保危機,源自人類從事各種

    8哈爾濱工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生態哲學與大學綠色教育的教授。

    http://blog.tcu.edu.tw/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563&blogId=123(瀏覽日期 2010 年 3 月 6日)。

    86

    http://zh.wikipedia.org/zh-hk/%E7%92%B0%E5%A2%83%E5%80%AB%E7%90%86http://zh.wikipedia.org/zh-hk/%E5%A5%A5%E5%B0%94%E5%A4%9A%C2%B7%E5%88%A9%E5%A5%A5%E6%B3%A2%E5%BE%B7http://zh.wikipedia.org/zh-hk/%E5%A5%A5%E5%B0%94%E5%A4%9A%C2%B7%E5%88%A9%E5%A5%A5%E6%B3%A2%E5%BE%B7http://zh.wikipedia.org/zh-hk/%E5%A5%A5%E5%B0%94%E5%A4%9A%C2%B7%E5%88%A9%E5%A5%A5%E6%B3%A2%E5%BE%B7http://zh.wikipedia.org/zh-hk/%E5%A5%A5%E5%B0%94%E5%A4%9A%C2%B7%E5%88%A9%E5%A5%A5%E6%B3%A2%E5%BE%B7http://en.wikipedia.org/wiki/Aldo_Leopoldhttp://zh.wikipedia.org/zh-hk/%E6%B2%99%E4%B9%A1%E5%B9%B4%E9%89%B4http://en.wikipedia.org/wiki/A_Sand_Country_Almanachttp://en.wikipedia.org/wiki/A_Sand_Country_Almanachttp://blog.tcu.edu.tw/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563&blogId=123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12 期

    開發與生產活動,產生對自然、生態環境的迫害,導致天然資源與

    生態環境的失衡現象。(陳慈美,2001) 環境哲學之主要目的,在於從環境的認知及瞭解,建構人們對

    待環境的觀點。也能建立完整的生態世界觀,使人類能與自然大地

    永續共存,如同中庸所言:盡人性,贊天地化育,如同天人合一的

    境界。天地孕育了人類與萬物,而且是生生不息的。因此,人類並

    非宇宙或大自然的主宰。(陳國謙,2002)綜觀中國的國畫,無論畫山水或草木,均以宣揚自然生意、講究氣韻生動為特色,頗能代表

    道家「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與特色。也能幫助人心從美學的眼光

    來欣賞大自然,從而產生保護自然大地、尊重萬物生命的禮讚。古

    今中外的哲學家,早就把人與自然的關係,作為研究的物件。 中國儒家對萬物眾生的態度,很重視融貫天地的生生之德,肯

    定「生者,貫通天、地、人之道也」,亦即以共同化育並進,共同參

    與宇宙創造的活動,稱為「創進化育論」。所以,儒家肯定萬物均含

    生,且物物相關,旁通統貫,形成一個廣大和諧的「機體主義」,即

    為當今的環境倫理學。(黃淑慧,1997)美國近代大文豪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不僅是一位深愛自然的大詩人,也是個富有儒家思想的哲學家,他對自然界眾生的看法,代表新柏拉圖學派

    的傳統。例如,他在《自然》書中指出:「真正來說,很少人能夠看

    到自然。大部分人沒有看到太陽,對成年人而言,太陽只照射他們

    的眼睛;但對孩童而言,太陽同時照亮了他們的心靈」。如同愛默生

    所強調的:大人應與孩童一樣,永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親近天地

    自然,並吸收天地之靈氣。新柏拉圖學派普羅汀那(Plotinus)主張「太一流衍說」,意指一切萬類眾生均貫注生命,形成動態流衍的和諧統

    一,它與環保意識所肯定的物我並生、共同創進的精神相通。 萊奧波爾德(Aldo Leoplod, 1887-1948)是生態倫理學之父,一九

    三三年他發表生態倫理學說,提出一個革命性觀點:他把倫理關係

    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擴展到整個自然界。強調人類的一切行為,都

    要納入人與自然關係的倫理評價。他說:一件事情如果傾向於保存

    生物社群的完整、穩定和美,那就是對的,否則是錯的。他也提到:

    土地倫理的哲學,不但要尊重社群裡的成員,也要尊重整個社群本

    身。這種對整體論(holism)的強調,是土地倫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論點,但它也是遭到最嚴厲批判的一個觀點。因為,人類過去以為大

    87

  • 氣候變遷下之土地倫理

    地屬於人類而不知珍惜,若看待大地是人類歸屬的社區,便會懂得

    用愛惜與尊重的態度善加利用大地,土地倫理擴大了這個共同體的

    界限。 「環境倫理」是一門環境哲學,以關心人類與環境間的倫理關

    係問題為重點,其所涉及的概念,包括:法律、社會、哲學、經濟、

    生態及地理等。 9人類對自然環境所具有的觀點、態度與作為的模

    式,便可稱為環境倫理。「世界自然憲章」在「基本原則」中對環

    境倫理的原則,歸納如下:1.尊重自然,不損害必須的自然過程。2.不能危及地球上的遺傳活力。3.對地球上的任何區域,都要遵從保護原則,尤其是生態敏感地區。4.生態系統和生物以及土地、海洋和大氣資源,都要得到認真管理,以獲取和維持最大的持續生產力。

    5.保證不因戰爭或其他行動導致自然的退化。 柯倍德教授(Baird Callicott)認為:二十世紀哲學界的主流,將

    許多現代社會新興起的關懷議題,如:環境保育之哲學面向的討論,

    給了一些非哲學專業的思想家,如:繆爾(John Muir)、萊奧波爾德等人,環境哲學家一直被置於哲學圈內的邊緣位置。縱然如此,

    他卻充滿自信,運用西方哲學傳統之釋義、批判、再建構等方法作

    為工具,系統化地協助保育生物學界發展出「保育哲學」,並非主

    流學者眼中的弱勢學門而已。柯倍德的「環境哲學」稱為第三條路

    線,是要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想,並兼顧經濟的健全與生態

    系的健康。他深信這個方向,會是二十一世紀保育政策必須根據的

    哲學思想。 綜合上述各家學說,彙整出廣義的環境哲學,包括生態倫理學

    或環境倫理學(environmental ethics)。環境倫理是指一套維護大自然生態和諧的價值觀與規範人類行為的準則。(楊深坑、洪如玉,2004)環境哲學則是一種世界觀,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一種人類對於人

    與自然關係的反思,它主要研究人究竟應與自然建立一種什麼樣的

    關係,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究竟為何?人的價值觀、道德觀與環境

    的關係?人類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和大自然又是什麼關係?這些都

    是關係到人與自然命運的重大問題,也都是環境哲學所要研究和探

    索的問題。因此,永續的生態倫理,即指地球人類與非人類生命的

    9維基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zh-tw/環境倫理(瀏覽日期 2010 年 2 月 6 日)。

    88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92%B0%E5%A2%83%E5%93%B2%E5%AD%B8&action=edit&redlink=1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A%BA%E9%A1%9E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2%B0%E5%A2%83http://zh.wikipedia.org/zh-tw/%E5%80%AB%E7%90%86http://zh.wikipedia.org/zh-tw/%E6%B3%95%E5%BE%8Bhttp://zh.wikipedia.org/zh-tw/%E7%A4%BE%E6%9C%83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3%B2%E5%AD%B8http://zh.wikipedia.org/zh-tw/%E7%B6%93%E6%BF%9Fhttp://zh.wikipedia.org/zh-tw/%E7%94%9F%E6%80%81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C%B0%E7%90%86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12 期

    福址和繁榮,都有其自身的價值。而生命的豐富性與多樣性,是上

    述價值的實現。人類無權利減少生命的豐富性與多樣性,除非是為

    了滿足自身與維持生命的需要。人類世界過度的干擾生態,社會政

    策就必須改變。這些政策影響人類基本的、經濟的、技術的和意識

    形態的結構。但意識形態的改變,主要在讚賞生活品質,而非提高

    生活水準。 人們常將環境教育列為生態學之一環,較少將其與哲學聯想在

    一起。學者認為環境教育是一種地球永續發展的教育(王鑫,1999),或生態文化教育(郭實渝,2003)。環境教育,是為了引導人類瞭解與保育環境而實施的教育(汪靜明,2003)。我們要瞭解與保育環境的情境,它是環境的生態平衡(ecological equilibrium)狀態。因此,我們的深層環境教育者,要瞭解運用生態原理,協助人們從系統的

    (systemic)、結構的(structural)與全盤的(holistic)思維角度,建構整合的生態觀(ecological views)。

    從生態觀與生態學原理(Odum, 1983)所瞭解的環境生態平衡,意指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當我們將人類所營建的人類社會,視為

    一個人文生態系統,則人類社會的系統,有如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

    包括:自然的環境與人文的環境。亦即自然生態系統的陽光、空氣、

    水、土與野生物等自然資源以及供應人類事業生產與社會活動的交

    通環境、健康環境等。進一步又可將城市人文生態系統,包括:社

    經、交通、健康、能源、農地等生活與生產環境因素;自然生態系

    統則包括:陽光、空氣、水、土石與植被等生態環境因素。在一個

    自給自足的生態城市,還應考慮垃圾回收、分解或資源再生利用的

    循環機制(林婭,2000)。生態學者愛爾頓(Charles Elton)引用生物學的社群觀念,把土地倫理視為倫理演化過程中的一個新的階段:「只

    是將社群的領域擴大到涵蓋土壤、水、植物和動物,我們可以把這

    些範圍總稱為『土地』。」(J. Baird Callicott,2000)所以,如何重建人與環境的和諧互動關係,須落實土地倫理之重要課題。

    (二)台灣土地倫理現況之檢討

    迄二 OO 一年,台灣環境意識已落實二十幾年,期間在有識之士的努力,政策、教育、政府建制都有不少的突破。但是檢討起來,環境意

    識仍無法涉入政治體質、常民記憶及文化母體,究其原因乃因相關理念

    89

  • 氣候變遷下之土地倫理

    的實踐缺乏深層哲學的引導所致。因為,「土地倫理」是由西方保育思

    潮所延伸出來的理念,亦是環境深層哲學思想的重要支點。惟此一理念

    進入台灣之後,本研究認為並不是像過去某些的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理

    論或理念一樣,毫無保留的全然被台灣所吸納;「土地倫理」具有強炙

    的地域性格,它會影響地域之文化特性,因而必需融入地域生態特性與

    文化母體,方能建構地域性倫理意涵與根基。 若從第三世界的角度省思,第三界的土地經驗,是否可以全然

    移植西方土地哲學之內涵,實有待釐清。例如,近幾年來「土地倫

    理」已被納入台灣的土地思考,開啟了百年來台灣對於土地的深層

    哲學思潮與內涵。對於台灣近百年來的土地資源流動經驗,宜包括

    土地資源的物質文化、傳統土地意涵的判斷智慧……等。鑒於台灣有許多的生命經驗、固有文化,與美國生態保育之父李奧波所在的

    生命環境有所不同,李奧波所提示:具保育意涵的土地倫理或後來

    學者自生態哲學延伸下來的「生態中心」概念,是否可供台灣建立

    土地哲學的主要脈絡,本研究認為實有再斟酌之餘地。 因此,台灣若要建立土地哲學的主要脈絡,其構築出來的「土

    地倫理」是不是就是「保育」意涵的延伸,或是藉由「生態中心」

    之遠景所構成,亦須審慎地全盤考量。因為,台灣現況有些土地現

    象,並非保育或生態可以涵蓋之。某些台灣學者強調「不一定是保

    育」的看法,即是希望將我們台灣經驗的「土地倫理」視角放大在

    宏觀的角度,方不致於落入既成「土地倫理」的框架;唯有這樣,「土

    地倫理」才可能真實反應出台灣土地的深層面貌。 四、台灣落實土地倫理之芻議

    落實台灣「土地倫理」的芻議,即是先要釐清土地性質的深層意

    涵,據以反思台灣土地所面臨之諸多困窘之問題所在,進而提出具有

    實踐意義的意見。因此,若將「土地倫理」做為台灣土地深層哲學思

    想時,必須面對當代台灣的土地資源遭到那些嚴重扭曲的現況問題,

    導致無法在探討此議題時,僅流於浮泛的「應然」、「實然」等哲學思

    辨之攻防,而須具體提出反省、實踐的深層意見,作為土地的實證現

    象。換言之,做為土地深層哲學的「土地倫理」,理應不是憑空而談或

    照單全收來自西方的理念,而是針對台灣土地遭到不正確的對待,所

    發展出來的理性思維。因此,當我們在接觸「土地倫理」之前,確有

    90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12 期

    必要列舉台灣遭致那些土地問題,有待注入「土地倫理」思維改善之。

    (一)台灣的土地問題

    1.土地之經營失據

    台灣自七 O 年代以降,經濟發展之步伐快速,其中,扮演發展經濟舞台的台灣土地經營,卻未能適時配合,導致台灣的土地

    資源遭致不當地開發利用。例如,小至山坡地的營建規劃、垃圾

    場的選擇;大河川、海洋、國土規劃與經營,都未以整體考量方

    式,落實在政策上,造成土地經營的嚴重失據。

    2.環境污染仍嚴重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各類污染物,雖有政府的努

    力清除,仍然有許多汙染物遍及高山、海洋、河川、居住生活圈

    等。其中,尤以台灣的空氣污染、河川整治、廢棄物管理等問題,

    尚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環境污染問題依然很嚴重。

    3.粗糙的保育文化

    台灣民眾在經濟發展之後,不知道應如何與生長在台灣的生

    態環境相處,不但反應在政府政策、社會運動及學校教育之上;

    亦經常可以看到反保育、假保育之團體做出粗糙且便宜行事的保

    育文化。例如,為了地方要發展開闢新中橫道路、立即棄毀七股

    的沼澤環境、當街宰殺老虎……等粗糙的保育文化,有時是扼殺環境與保育的元凶。

    4.土地教育之不足

    台灣近六十年來的教育傳統,建構在民族存亡、反共復國的

    基礎上,教育體質受到深刻的政治意識形態影響。而政治意識形

    態又孕含著濃郁的「去土地」之意涵,導致台灣的教育體質,從

    教育政策、師資養成或教材設計等,都欠缺必須具體關照土地的

    教育內容與思考;加上近十餘年來,受到「本土化」風潮的牽引,

    教育政策雖已頻繁更動,但對於疏離土地、教育體質仍然鬆動,

    造成台灣學生對於土地之疏離感與對土地認識甚微,甚至毫無合

    理經營判斷土地資源的能力,其負面影響令人隱憂。

    91

  • 氣候變遷下之土地倫理

    5.土地文化之缺乏

    人和土地需要有深層的聯繫,方能使生命獲得安頓且豐碩文

    化之創造。回顧台灣近百年來,受到疏離土地文化氣氛的干擾頗

    深,幾乎已成為台灣文化的傳統氛圍。使得台灣民眾的生命美感

    顯得淺薄、浮燥;文人菁英仍緬懷中國傳統封閉的思維系統,缺

    乏對台灣人與土地的關照。又因近幾年來,受到熾烈的「本土化」

    風潮影響,一時之間,雖然出現尋思本土意涵的諸多可能,成為

    文人參與文化的契機,可是近百年來疏離土地的文化傳統已經幾

    乎定形,反應在本土意義的文化作品上,常有流於無根之憾,或

    出現缺乏深層情感的「無厘頭」美感表現,導致台灣深層文化的

    建構,難以尋找到積極支點的缺憾。

    6.土地資源受干擾

    台灣近百年來的兩大政權輪替,不但嚴重影響台灣土地資源

    的分配方式,也頗為干擾人與土地維持秩序之網絡。例如,在政

    治解嚴前後,泛民族主義色彩的統獨議題喧騰一時,政治資源流

    動的分配議題,不斷地以意識形態的辨證姿態出現,耗用了大量

    的政治資本。即使在二 O 一 O 年台灣已進入第二次政黨輪替的今日,統獨爭辯的效應依然在台灣內部擺盪,阻滯了政治對土地

    性質的正確判斷效能。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反思,到底統獨議題與

    土地深度的經營問題,何者為要?

    總之,上述台灣民眾面對土地現況的主要課題,這些課題的背

    景,都涵蓋著人和土地的關係。若土地的規劃經營缺乏理解台灣整

    體的土地性質之視野,將使台灣的空間規劃凌亂不堪,生活環境破

    敗;環境污染若無法建構在土地個別空間特性之上,將無法根本尋

    找出防治污染的合理經營模式;保育文化若缺乏對土地文化的關

    照,將流於浮面的演繹,亦無法涉入人與土地連接的價值底層;教

    育若缺乏與土地的連繫與認知,將使土地教育流於概念化而已,並

    無法培養人們具有更整體的土地判斷,嚴重影響下一代有參與土地

    生息的能力,形成如浮萍般的無根文化,甚至造成時而依附、時而

    飄搖的文化生態,使生活在此一文化氛圍的人,當其生命意義處於

    迷失、困頓時,就無法獲取更深厚的支持能量與適應環境的生命

    92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12 期

    力,土地資源缺乏政府的整體關照,甚至遭到扭曲,生活環境被時

    宜性的政策消費,影響人們長期在土地上的生存等。因此,教育、

    政治、文化、環境、土地規劃等議題,都應建立在土地倫理的基礎

    上,台灣才能獲得整體發展與面對氣候變遷的考驗。

    (二)落實土地規劃與問題省思

    台灣的國土應以「環境永續發展」之前提下,重新檢視,做好

    整體規劃,並檢討土地使用管制措施之配套,必須建構在能兼顧「環

    境保護、經濟發展與社會正義」三大基礎上,並融入資源再生、重

    新建構土地倫理、以確保環境成本內部化之落實。例如:二 OO 九年八月的莫拉克颱風造成台灣南部重大水災,土地使用倫理問題立

    刻成為各界關心之議題。洪嘉宏,何天河(2009)提出:該水災引起重大災害之自然環境因素,包括:全球暖化造成氣候變化激烈、發

    生二百年頻率的洪水位、環境敏感地區脆弱、堰塞湖潰堤等。另有

    人為因素,主要包含:國土缺乏整體之規劃、土地超限利用與不當

    利用、產業大量開發土地、民眾防災意識薄弱與設備缺乏等。其中,

    前四項屬於土地利用問題,故宜省思土地倫理的議題。基上所述,

    本文提出落實台灣土地倫理之建議如次:

    1.應建立共同的環境價值觀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大多根據本身對人與環境間彼此關係不

    同程度之理解而建立,惟人類在發展經濟時,只顧及產品的材料

    和運輸所需的「內在價值」或稱「財務成本」,常忽視這些產品在

    開發及製造過程中,對自然環境和人類本身所造成傷害的「外在

    價值」,亦即「社會成本」。 政府與民間團體若能透過生態宣導,提倡「人類為自然界的

    一份子」、「自然有其自身價值」、「人類要與自然和諧共處」、「地

    球只有一個」等,新環境典範的價值信念,並以聯合國的「世界

    倫理」做為宣導的共同目標。倡導人們正確的環境保護及生態保

    育觀念,培養改變生活方式與消費習慣。因此,環境價值觀的建

    立,可經由 1.選擇;2.珍視;3.行動加以落實。其過程分為三個層次,即「事實層次」、「概念層次」和「價值層次」等。

    93

  • 氣候變遷下之土地倫理

    2.推行永續環境之生活概念

    美國生態學家奧德姆(Odum)曾說:「無論人類的技術怎樣高超,對於自然環境的依賴性仍然保留著。」充分顯現人類必須和

    大自然共同和諧地相處。本研究提出以下幾個方法,用來推廣永

    續的生活概念:

    (1)正確認識環境並宣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

    具體的環境結構是多種複雜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人類

    環境應包括:「自然環境」、「人工環境」(或稱工程環境)和

    「社會環境」。意指人類應當尊重自然,人類對自然的「索取」

    與對自然的「給予」,應保持一種動態平衡關係,要把保護人

    類的生存環境以及不危害其他物種的生態環境作為道德準則。

    (2)宣導永續發展且提高環境品質的生產及消費

    通過環境教育來推行永續發展的生活概念,使人們理解

    如何選擇適當的生產與消費方式。台灣的天然資源稀少,應

    以正向思考與新觀念進行產業轉型,例如:改善高污染、高

    耗能源的產業,促其轉型,讓危機變成轉機。為節約能源及

    改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淘汰白幟燈泡,改用省電的螢光燈

    炮、LED 燈等措施。引進風力、太陽能等能源、資源物回收,加強再生材料之利用。節約用水、廢水減量以降低廢水處理

    負荷。

    (3)培養環境保護的自覺性加強對環境的責任感

    通過環境教育的推廣,引導人們選擇善待環境的生活、

    學習和工作方式,以防止生態被破壞與環境受污染,這是建

    立美好生存環境的重要力量。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政策措

    施、訂定能源效率標準及性能規定,用配套的法律與制度規

    範,改變公共規則與個人的生活習慣等。

    (4)落實節能減碳與災害預警

    台灣從地理結構而言,是一個極易發生天然災害的地

    區,台灣之生成,本係地震造山運動形成高山後,再有數百

    萬年來不斷的暴雨沖襲山地,山地土石鬆動順土石流而下,

    94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12 期

    沖積形成平原、縱谷、盆地之地形。此即是台灣位處地球板

    塊交接處,中央山脈即是板塊推擠所隆起的高山地形,至今

    地震研究專家時常警告:台灣每隔三十年左右即會因地底能

    量累積而發生大地震;而且台灣地區密佈許多的斷層,極易

    因為地震斷層錯動造成重大傷亡。此外,台灣位於太平洋低

    壓生成的颱風經常通過路徑中,每年都有或多或少的颱風侵

    襲台灣;每次大地震過後,便會影響台灣地質結構,導致土

    地之土質鬆動,一經颱風來襲、豪雨惡水沖刷,山區土石下

    滑衝擊山坡地帶,或者滾入溪河、夾帶於山洪之中,形成土

    石流災害,或造成河流淤積、河水泛濫潰堤而淹沒城市與農

    田之災害。

    因此,大地震與豪大雨乃是台灣生成之源,但是當台灣已佈

    滿人居後,環境造成的破壞力也相對特別強,大自然力量之大絕

    非人力可以阻擋。尤其台灣人口密度和都市化程度甚高,加上山

    坡地、風景區過度開發而破壞水土保持、近年來地球暖化造成全

    球性氣候異常,使得自然災害帶來的衝擊更多且更為嚴重,只要

    有大地震或颱風來襲,往往會造成台灣人民的重大傷亡和地方基

    礎設施的破壞。此乃是台灣的天然災害問題不僅較其他國家嚴

    重,而且隨著全球溫室效應造成氣候變遷問題日益惡化,伴隨颱

    風而來的驚人雨量,凸顯都市雨水下水道建置及疏浚不足,致屢

    屢重創各地,災禍頻傳。台灣近年來又因自然力合併上述錯置區

    位規劃,肇致災害不斷地發生,造成人民和企業損失愈加嚴重,

    亟需加以因應。 因應之道,如在建築物的節能減炭方面,朝向綠建築方向努

    力。台灣陽光充足,但是玻璃帷幕的設計十分普遍,卻因不符合

    節能省炭原則,近年來已逐漸從材料的設計改善。玻璃材質改採

    低輻射Low-E玻璃、隔熱為反射玻璃等,在外觀上亦富有變化,以提高建築物的美觀性。在土地管理方面,防災預警系統之重建,

    需要納入環境變遷因素,擴大劃設土石流範圍,10透過國土計畫法

    之立法與實施,考慮重建防災預警系統、考量氣候變遷因數,以

    維護大地的安全與永續利用,皆需政府與民間共同來關注與落實。

    10中央社 2009 年 8 月 29 日。

    95

  • 氣候變遷下之土地倫理

    五、結 語

    當今全球氣候變遷,環境惡化,資源浪費與枯竭的現象仍未得到

    根本的改善,生態危機的問題雖已被許多學者呼籲應予重視與防範,

    生態文明與土地倫理也已逐漸成為廣受討論的環境議題。而日益枯竭

    的地球資源、生態環境的破壞、全球的溫室效應、空氣品質的惡化,

    這些環境的問題,所帶來的莫大危機,將是未來極大的挑戰。縱然如

    此,不論時代如何變遷,或是人類如何的快速發展,我們都應該重視

    及思考解決這些棘手的環境問題。學術界的環境哲學理論發展至今已

    趨於完整,其功用是提高人的環境精神境界,使人的環境意識從人與

    環境彼此分離中,提高到人與環境相融為一體,透過土地倫理的教育、

    立法與實踐,皆可引領人們從觀念中,重新省思人與環境應以和諧的

    互動關係為依歸。 人類既然能夠歷經漫長的野蠻時代走向文明時代,從原始文明,

    提升到農業文明、工業文明、資訊與科技文明,只要我們願意改變人

    與環境相處的思維與態度,一定能夠使人類社會繼續前進邁進,並且

    有智慧與能力,克服現今氣候變遷所衍生的種種氣候異常現象,帶給

    人類生活的威脅與物種存亡之挑戰。本研究提出在全球氣候變遷下,

    當今世界各地理應落實土地倫理的實踐,包括:落實土地規劃與利用

    管理、建立共同的環境價值觀、推行永續環境之生活概念以及落實節

    能減碳與防災預警,並予以立法,以建立人與萬物共存與共榮的和諧

    環境,讓地球上的一切生物能夠生生不息與日月同光。

    96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12 期

    參考書目

    一、中文

    王鑫,(1999),〈地球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教育〉,《全球變遷通訊》,期 22,台北:台灣大學全球變遷研究中心。

    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2007),《氣候變遷介紹》,台北: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能源與資源研究所。

    汪靜明,(2003),〈環境教育的生態理念與內涵〉,《環境教育學刊》,期 2,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環境教育研究所。

    林婭,(2000),《環境哲學概念》,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洪嘉宏,何天河,(2009),〈從八八水災看國土規劃〉,《建築師雜誌》,台

    北:中華民國全國建築師公會雜誌社,期 418,頁 82-86。 郭實渝,(2003),〈環境教育哲學基礎:人文與自然科學結合之探討〉,《環

    境教育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卷 1,期 2,頁 23-46。 莊慶信,(2000),《莊子生態哲學初探》,台北:利氏文化有限公司。 陳慈美,(2001),《寧靜的力量:柯倍德的環境哲學信念》,台北:合志文

    化事業。 陳國謙,(2002),《中西環境哲學:一個整合的進路》,台北:五南出版公

    司。 黃淑慧,(1997),〈中國傳統文化與環境思想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傅季強譯,(2009),《大遷移:暖化如何影響你我的未來》,台北:天下雜

    誌。 楊深坑、洪如玉,(2004),〈生態中心論的哲學解析及其在生態教育學建構

    上的蘊義,關於環境問題的哲學思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報》,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卷 49,期 2,頁:1-18。 廖月娟譯,(2006),《大崩壞─人類社會的明天》,台北:時報文化,頁 37。

    (Jared Diamond, 2005, Collapse ;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New York: Viking Books.)

    J. Baird Callicott,(2000),《主婦聯盟綠主張》,台北:財團法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頁 148~150。

    97

    http://192.192.169.230/cgi-bin/edu_paper/j_toc?6a743dc0f4b9d2b1d0a87cace3a873016a746e6f3d6730303030353939016974656d733d313030http://192.192.169.230/cgi-bin/edu_paper/j_toc?6a743dc0f4b9d2b1d0a87cace3a873016a746e6f3d6730303030353939016974656d733d313030http://www.huf.org.tw/womenf.htmhttp://www.huf.org.tw/womenf.htm

  • 氣候變遷下之土地倫理

    二、英文

    Albert Schweitzer ,(1915), The Philosophy of Civilization, N.Y.:C. T. Campion,

    pp.36-38. Ernest Partridge,(1982),“Are We Ready for an Ecological Morality?”

    Environmental Ethics , Denton: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 Vol., 4, No.1. Michael E. Zimmerman.J. Baird Callicott.George Sessions.Karen J.

    Warren.John Clark,(1993),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From Animal Rights to Radical Ecology.”,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

    Odum, E. (1983), Basic Ecology, New York:CBS College, p.201.

    98

  • 弘光人文社會學報第 12 期

    Land Ethics under Climate Change

    Wu Hui-Chiao Associated Professor

    Abstract Human beings in pursuit of a better material life continue to engage

    in economic activities. Under the great emphasi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and resources are often excessively or improperly developed. This endangers the world's natural ecological balance, brings human habitation of the earth under siege, and directly or indirectly leads to climate change issues. Based on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theory, this study re-examines human land ethics from two aspects: humans and the environment. Should consideration be given to land ethics and its associated proposals for land use, including examination of execution of land-use management plans,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living environment concepts, and implementa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s practices. Land use legislation may draw attention to and effectively addres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Key words: Climate change, Land ethics, Greenhouse effe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99

  • 氣候變遷下之土地倫理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