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七 化學放光 冷 光 - ge.cgu.edu.twge.cgu.edu.tw/ezfiles/2/1002/img/750/607646977.pdf ·...

17
42 實驗七 化學放光 : 目的: 了解螢火蟲發光的光化學大致原理,並以類似的化合物來模擬並觀察化學 發光的反應。 原理: 一、光化學原理:(Photochemistry) 某些物質在較冷時產生的光發射。它和燃燒的木柴、熔化的鐵或電加熱的 燈絲等熾熱物體發的光不同。霓虹燈、日光燈、電視、雷達、X 光機透視屏都 為發光現象。有機物如 Luminol、螢火蟲的螢光素、廣告顏料等都可發光而閃電 和北極光也屬發光。這些發光現象不是由於物質溫度高於室溫而產生的,所以 常稱為冷光。發光材料的實用價值在於把不可見的能量轉變成可見的光。 光具有能量;光化學即是指藉光能量而進行的化學反應,包括化合物改變 結構形成異構物或重組、或分解、氧化、還原等,但是並非某分子吸收光能即 有反應進行,該分子亦可將能量以光的形式釋放,使分子本身由激發態(excited state)回到基態(ground state),如圖一。 圖一 光之形式及能階圖

Upload: others

Post on 15-Oct-2019

2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42

實驗七 化學放光 : 冷 光

目的:

了解螢火蟲發光的光化學大致原理,並以類似的化合物來模擬並觀察化學

發光的反應。

原理:

一、光化學原理:(Photochemistry)

某些物質在較冷時產生的光發射。它和燃燒的木柴、熔化的鐵或電加熱的

燈絲等熾熱物體發的光不同。霓虹燈、日光燈、電視、雷達、X 光機透視屏都

為發光現象。有機物如 Luminol、螢火蟲的螢光素、廣告顏料等都可發光而閃電

和北極光也屬發光。這些發光現象不是由於物質溫度高於室溫而產生的,所以

常稱為冷光。發光材料的實用價值在於把不可見的能量轉變成可見的光。

光具有能量;光化學即是指藉光能量而進行的化學反應,包括化合物改變

結構形成異構物或重組、或分解、氧化、還原等,但是並非某分子吸收光能即

有反應進行,該分子亦可將能量以光的形式釋放,使分子本身由激發態(excited

state)回到基態(ground state),如圖一。

圖一 光之形式及能階圖

43

此類會放光的反應可分為三類:

1. Chemiluminescence (化學發光):藉由一化學反應釋放光。例如:螢火蟲發光即

是,因 Luciferin(螢光素)藉 Luciferase(螢光酵素)之幫忙與氧進行反應而得。

2. Fluorescence(螢光):提供分子處在 excited state 的能量消失,光立即在短暫期

間內釋放。

3. Phosphorescence(磷光):提供分子處在 excited state 的能量消失後,光會釋放

較長的一段時間。

二、螢火蟲發光原理:

反應大概如下:

S

N

HO S

N

C

O

OH + O2 + ATP

luciferase

Mg+2

+ Light

+ CO2

+ AMP

+ PyrophosphateS

N

HO S

N O

反應機制不全然肯定,但推斷如下:

44

支持該機制的理由在於 Oxyluciferin 吸收一光子後所發出的螢光光譜與螢光素

(Luciferin)、氧、ATP 在有 Mg2+及螢光酵素(luciferase)條件下反應,所放出光的光譜相

同。

此外,作為催化劑的 Luciferase,其結構仍未知;從螢火蟲身上亦得不到大量

Luciferin。螢火蟲所放光含少量紫外線及遠紅外光,亦被稱為冷光(cold light);這一切

皆因為該光的能量幾乎是由全部位能轉換而來的。

Luciferin 難以在實驗室合成出來,但 Luminol(3-aminophthalhydrazide)則可以合成,

其合成反應如下:

NO2

C

O

OH

C

O

OH

+NH2

NH2

Heat-H2O

Na2S2O4

NO2

C

O

N

C

O

N

H

H

NH2

C

O

N

C

O

N

H

H

3-Nitrophthalic

acid Hydrazine 3-Nitrophthalhydrazide

Luminol

3-aminophthalhydeazide

NH2

C

O

N

C

O

N

H

H

+NH3

C

O-

N

C

O

N H

NH2

C

O-

N

C

O-

N

2 OH-

中性溶液 鹼性溶液

使 Luminol 氧化而放出光的反應有二:

1.與 O2反應

NH2

C

O-

N

C

O-

N

+ O2

NH2

C

O

O-

C

O

O-

+ N2 +h

45

2. 與 Hydrogen Peroxide、Potassium Ferricyanide 在鹼性溶液中反應

NH2

C

O

O-

C

O

O-+ N2 +h

NH2

C

O-

N

C

O-

N

+ H2O2

K3Fe(CN)6

OH-

NH2

C

O

O-

C

O

O-

*

+ H2

上述反應所放出光的能量亦可以轉換由螢光染劑(fluorescent dyes)吸收,則可發

出不同顏色、不同強度的光。可與 Luminol 相混合的螢光染劑(fluorescent dyes)有:

Fluorescein、Rhodamine B、Eosin 及 Phenolphthalein。

實驗藥品:

Luminol 0.15g 10% Sodium Hydroxide 20 ml

3% Potassium

Ferricyanide (赤血鹽)

55ml 3% Hydrogen Peroxide

(雙氧水)

45 ml

Rhodamine B 20 滴 Fluorescein 20 滴

Eosin B 20 滴 Phenolphthalein 20 滴

2’,7’-Dichlrofluorescein 20 滴

實驗器材:錐形瓶、燒杯、玻棒、量筒、滴管

實驗步驟:

一、藥品配置

溶液 A:

1. 秤約 0.15g Luminol 加入含有 10ml 10% Sodium Hydroxide(aq)攪拌溶解。

2. 加入 40ml R.O. 水配置成 50ml 溶液 A。

A-1. 取 A 溶液 10ml 以 90ml 水稀釋,待用。

A-2. 取 A 溶液 20ml 以 80ml 水稀釋,待用。

A-3. 取 A 溶液 20ml 以 80ml 水稀釋,加約 20 滴 染料待用。

溶液 B:

1. 取 45 ml 3% Potassium Ferricyanide、45ml 3% Hydrogen Peroxide 放入 500 ml 燒

杯再以量筒量取 210ml R.O.水加入,攪拌混合均勻總體積為 300ml。

+ N2+ h

46

2. 將上述溶液,各量取 100ml 作為 B-1、B-2、B-3 溶液待用。

待用藥品:分別以試管或體積較小的容器盛裝 10% Sodium Hydroxide 約 10ml 與

3% Potassium Ferricyanide (赤血鹽)約 10ml 並準備滴管備用。

二、進行放光

1. 藥品配置完成後,需等待實驗室關燈才可進行實驗。

2. 於暗處將溶液 A-1 倒入溶液 B-1 混合均勻並記錄光的顏色及強度(以倒入後開始

計時至光無強度止)。與步驟 5 同時進行。

3. 等螢光稍弱後,再加入幾滴 10% Sodium Hydroxide 觀察光的變化。

4. 待幾近無光後加入幾滴 3% Potassium Ferricyanide 觀察溶液的變化。

5. 於暗處將溶液 A-2 倒入溶液 B-2 混合均勻,攪拌並記錄光的顏色 及強度(以倒

入後開始計時至光無強度止)。

6. 重複步驟 3 及步驟 4,比較 A-1 與 A-2 組的放光強度與放光時間。

7. 溶液 A-3 中倒入溶液 B-3 混合均勻並記錄光的顏色及強度(以倒入後開始計時至

光無強度止)。

8. 重複步驟 3~4。

9. 盡量詳細紀錄光的顏色、強弱與隨著時間的變化,將記錄交由老師檢查評分。

注意事項:

1. 盛裝過 A 溶液的器材,要洗淨後再裝 B 溶液,否則光會很弱。

2. 藥品配置完成後,將實驗桌面淨空。A、B 等溶液配對擺放並將待用藥品裝好放

入滴管,以利於黑暗中安全順利的進行實驗。

3. 實驗進行時將日光燈關閉,若嫌不夠暗,可將燒杯移到抽屜或櫥櫃中觀察或用

外套將光遮住亦可進行反應。

4. A-1 與 B-1、A-2 與 B-2 同時進行並計時,而 A-3 與 B-3 在 1-2 分鐘後進行混

合,併入計時即可。

5. 廢液先收集至 500ml 燒杯後再倒入酸鹼廢液回收桶。

47

實驗紀錄及報告

實驗七 化學放光:冷光

組別: 姓名: 日期:

觀察結果:

(對螢光的描述,如:呈現的顏色、放光時間及加入 Sodium Hydroxide 的變化)

組 別 染 料 對螢光的詳細描述

第一組 -

第二組 -

第三組

問題與討論:

1. 比較 A-1 與 A-2 組的放光強度與放光時間,並解釋之。

2. 在本實驗中,請針對加入 Sodium Hydroxide 水溶液以化學反應加以探討。

3. 本實驗中,Hydrogen Peroxide 及 Potassium Ferricyanide 所扮演何種角色。

48

實驗八 鹵烷類的親核性取代反應

目的 : 了解親核性的取代反應原理,及鹵烷類結構的不同對 SN1 和 SN2 反應速率

影響。

原理 :

ㄧ、親核性取代反應(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s):

鹵烷類(alkyl halides)和含有未鍵結電子對(unshared electron pair)的物質易發生反

應。未鍵結電子對物質可能是陰離子(如 I- )或中性物質(如 NH3 ),含未鍵結電子對

者會將鹵化烷中的鹵素取代出來,此種反應即稱為親核性取代反應(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在化學溶液中或是自然界中,許多物質皆可進行該反應且能以化學工

業方面技術控制之。

Nucleophilic S ubstitution 可由下面的方程式表示:

Nu - + R X R Nu + X-+ -

Nucleophile親核性物質

Alkylhalide

(substrate)鹵烷類

Product產物

Halide ion鹵離子

在碳-鹵素的鍵上有極化現象,因此該碳原子含部分正電荷,且展現出與含未

鍵結電子對反應的傾向。該碳原子被稱為 Electrophile (親電性物質),至於含未鍵結

電子對的物質則為 Nucleophile (親核性物質),可簡寫為 Nu;被替換的鹵素則為

Leaving group。

二、SN1 及 SN2 介紹

SN1 為 unimolecular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的簡寫 (S→ substitution,N→

Nucleophilic,1→unimolecular);SN2 則為 bimolecular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的簡

稱。其分類依據在進行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時的反應機制。SN1,其數字 1 表示

只有鹵化烷該物質在速率決定(rate - determing)步驟中有反應,故反應速率屬於一級。

SN1 的反應機制包含三步驟:(1)鹵素分離,形成 Carbocation (2) Nucleophile 與

Carbocation 結合(3)H+分離。若反應物只經由一步化學反應即反應完成,則反應速率

屬於二級,為 SN2。在 Nucleophile 和 Electrophile 進行反應的同時,Leaving group 離

開,也就是鍵結的生成和另一鍵結的斷裂是同時發生的,也可稱作 Concerted reaction。

49

SN1 及 SN2 的反應機制及位能表示如下:

三、鹵化烷結構對 SN1,SN2 的不同影響

SN1 及 SN2 的反應速率會受 Nucleophile、Leaving group 及溶液的影響,但在此僅

對鹵化烷結構進行探討。

由於 SN1 會形成 Carbocation,故 Carbocation 的穩定度決定 SN1 反應進行的難

易,因為級數越高的碳能和相鄰的碳進行 hyperconjugation,其碳氫鍵上的電子軌域

會與該 Carbocation 上的 P 軌域重疊,因此由相鄰碳上的碳氫鍵結提供電子以穩定

之。由此可知,級數愈高的 Carbocation 可進行 hyperconjugation 也愈穩定,所以在

原本反應物中,含級數愈高的碳其反應愈好,故 SN1 的反應快慢順序為:Tertiary >

Secondary > Primary

E

SN1 Rate-determing transition state

E

SN2

50

對 SN2 而言,steric effect(立體障礙)是決定因素,通常氫原子會因其體積小而

不構成影響,但若將甲烷上的氫以甲基置換後,會對前來鍵結的 Nucleophile 造成

steric effect,因而提高 transition – state 能量以致反應速率減慢。故鹵化烷其 SN2 的

反應快慢順序為:Primary > Secondary >Tertiary

四、Reactivity of HalidesToward Silver Nitrate

Organic halides 可以和醇類反應產生醚類,如果在反應物中加 Ag+可使反應增

快,因 Ag+是 electrophile,其可以和鹵素離子反應,而幫助鹵素離子打斷烷基之間的

carbon-halogen bond。此實驗中鹵素離子用 Cl-可和 Ag+反應生成 AgCl 白色沉澱。藉

由觀察沉澱的生成便可知反應速率的快慢。SN1 反應只和某一反應物的濃度成正比。

其反應有二步驟:

R-Cl + Ag+ R+ + AgCl↓ (此為速率決定步驟)

R O CH2CH3

H

ROCH2CH3 + H+

R+

+ CH3CH2OHfast

五、Reactivity of Halides Toward Sodium Iodide ( NaI ):

在丙酮溶液中,其他的鹵烷都可轉為碘烷( R-I ),因 I-在 SN2 反應中做為

nucleophile(親核性物質)而取代了其他鹵素原子。

I-

+ R X R I + X-acetone

Leaving group

反應可利用無水丙酮為溶劑,加速向右反應而不逆向進行,NaI 可溶於丙酮,

NaCl,NaBr 則不可溶,因此可以藉 NaX 自丙酮溶液沉澱出來觀察反應的快慢,此

取代反應為一步驟反應,即鍵的生成與斷裂同時發生(concerted),因此當鹵素原子 X

受到所接的 C 的立體阻礙越小時,取代反應速率越快,因此鹵烷被取代的難易為 1

級碳 > 2 級碳>3 級碳

六、Leaving Group Effect :

比較在 SN1 和 SN2 的鹵烷反應中,相同級數的鹵烷類,同一族取代基不同其反

應速率有何不同?其離去基的離去效率為:I- > Br- > Cl- > F- 。

51

實驗藥品:

藥 品 用量 藥 品 用量

2% Silver Nitrate /Ethanol 12ml 15% Sodium Iodide /acetone 12ml

1-Chlorobutane 5 滴*2 1-Bromobutane 5 滴*2

2-Chlorobutane 5 滴 2-Bromobutane 5 滴

2-Chloro-2-methyl propane 5 滴*2 2-Bromo-2-methyl propane 5 滴*2

Allyl chloride 5 滴 Allyl bromide 5 滴

實驗器材:試管、標籤紙

實驗步驟:(所有藥品及實驗過程需於通風廚內進行)

Reactivity of Halides Toward Silver Nitrate (AgNO3) SN1:

1. 取四支試管,分別加 5 滴有機鹵化物: 1-Chlorobutane,2-Chlorobutane,2-Chloro-

2-methyl propane,Allyl chloride ( 3-Chloropropene )後,用鋁箔紙蓋上,放入冰浴

中約 3~5 分鐘。

2. 由冰浴中取出試管,再分別迅速加入 2ml 2% Silver Nitrate /Ethanol 溶液開始計

時,蓋上鋁箔紙搖晃使之反應,至有白色 Silver Chloride 沉澱生成,即反應完成

並比較快慢順序。

3. 若反應太快無法分辨出順序,則重新依上述步驟將試管置於冰浴中再做一次。

4. 若反應時間太長,超過 15 分鐘,則將試管置於 50℃熱水浴中反應。若您都能分

別出反應時間,則不需做步驟(3)和步驟(4)。

Reactivity of Halides Toward Sodium Iodide ( NaI ) SN2:

1. 取四支試管,分別加 5 滴有機鹵化物: 1-Bromobutane,2-Bromobutane,2-Bromo-

2-methyl propane,Allyl bromide ( 3-Bromopropene )後,用鋁箔紙蓋上,放入冰浴

中約 3~5 分鐘。

2. 由冰浴中取出試管,再分別迅速加入 2ml 15% Sodium Iodide /Acetone 溶液開始計

時,蓋上鋁箔紙搖晃使之反應,至有乳白色 Sodium Bromide 沉澱生成,即反應

完成並比較快慢順序。

3. 若反應太快無法分辨出順序,則重新依上述步驟將試管置於冰浴中再做一次。

4. 若反應時間太長,超過 15 分鐘,則將試管置於 50℃熱水浴中反應。若您都能分

別出反應時間,則不需做步驟(3)和步驟(4)。

52

Leaving Group Effect:(比較 SN1 和 SN2 的反應離去基效應)

SN1 的離去基效應:

1. 取二支試管,分別加 5 滴有機鹵化物: 2-Chloro-2-methyl propane 和 2-Bromo-2-

methyl propane 後,用鋁箔紙蓋上,放入冰浴中約 3~5 分鐘。

2. 由冰浴中取出試管,再分別迅速加入 2ml 2% Silver Nitrate /Ethanol 溶液開始計

時,蓋上鋁箔紙搖晃使之反應,至沉澱生成為止,即反應完成並比較快慢順序。

SN2 的離去基效應:

1. 取二支試管,分別加 5 滴有機鹵化物: 1-Chlorobutane 和 1-Bromobutane 後,用鋁

箔紙或試管蓋蓋上,放入冰浴中約 3~5 分鐘。

2. 由冰浴中取出試管,再分別迅速加入 2ml 15% Sodium Iodide /Acetone 溶液開始

計時,蓋上鋁箔紙搖晃使之反應,至沉澱生成為止,即反應完成並比較快慢順序。

注意事項:

1. 可先行至實驗室清洗烘乾試管,因水會影響化學反應的進行,進而造成實驗誤差。

2. 本實驗藥品種類多,需確實將試管標示清楚,且標籤盡量貼於試管上方。冰浴與

熱水浴的體積約 100ml 即可。

3. 取用 AgNO3 溶液要戴手套,以免手會變黑很難移除,約一週的時間即會消失。

此外若濺到其他物體表面亦會變黑但卻無法消失故須小心使用。

4. 清洗試管時,須先用水潤洗兩次,倒入收集廢液的燒杯後,再倒入指定的廢液桶

內(含鹵素)。潤洗過兩次以上的器材始可在水槽清洗,以免造成環境污染及危險。

5. 實驗完成後,須將試管刷洗乾淨,經老師檢查核可後才可離開。

53

實驗紀錄及報告

實驗八 鹵烷類的親核性取代反應

組別: 姓名: 日期:

數據紀錄:紀錄反應的時間及溫度(冰浴、室溫或加熱)

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alkyl halides

R Group in RX Structure Ag+ in ethanol I- in acetone

溫度 順序 溫度 順序

1-Butyl

2-Butyl

2-Methylpropane

Allyl

Leaving group effect

Halides

Ag+ in Ethanol

(2-Methylpropane)

I- in Acetone

(1-Butyl)

溫度 順序 溫度 順序

Br

Cl

問題與討論:

1. 依以上鹵烷類與 Ag+ (SN1)反應的活性由大至小排列

> > >

2. 試解釋這四種鹵烷類與 Ag+ 作用之反應活性順序如何產生。

3. 依以上鹵烷類與 I- (SN2)反應的活性由大至小排列

> > >

4. 試解釋這四種鹵烷類與 I- . 作用之反應活性順序如何產生。

54

實驗九 化學動力學 : Solvolysis of t-Butyl chloride

目的:利用 t-Butyl chloride 和水(H2O)的 SN1 反應,來了解一級反應動力學

First-order kinetics 並求出反應速率方程式。

原理:

對一個化學反應,我們可做多次實驗,每次使用不同濃度(為方便計算多採

1 倍、2 倍…)的反應物,測量其反應速率,比較各次實驗中反應速率的數量關係

再對照各次反應物濃度的改變倍數,即可推測此反應的速率受哪幾種反應物影響

以及反應的級數,便可由此推斷反應機構(reaction mechanism)及速率決定步驟(rate

- determining step)。

測量在不同濃度的反應物情況下,不同的反應速率可幫助我們得知反應機構。

如 t-Butyl chloride 和 H2O 的反應中,產物為 t-Butanol 為 SN1 反應,即水中的-OH

取代了 t-Butyl chloride 中的-Cl 而生成 t-Butanol。其反應機構如下:

步驟 1: 為速率決定步驟

步驟 2:

C

CH3

CH3

H3C + O

H

H

CH3C

CH3

CH3

O

H

H

C

CH3

H3C

CH3

OH + H

C

CH3

H3C

CH3

C

CH3

CH3

H3C + ClSlowCl

( 1 )

55

步驟 1 的反應是速率決定步驟,而整個反應的速率也只跟速率決定步驟中的反

應物 t-Butyl chloride 有關,且兩者的變化成一次方正比關係,則此稱為一級反應

(first-order reaction)。

本反應的 First-order Kinetic 可表示為:

R = Loss of halide per unit time = - = k〔RX〕

其中 R 表示為反應速率(reaction rate)

k 表示為速率常數(rate constant) ,單位為 1 / t

〔RX〕是鹵烷素的濃度,R 與溫度、溶劑、催化劑及鹵素的結構有關,即

反應速率 R α [ RX ]t 而變。

同時對上式兩邊同時積分,得

ln = k t

[ RX ]0 是反應起始時 RX 的濃度,[RX ]t 是經過時間 t 後 RX 所剩的濃度。

log [ RX ]t = - t + log [ RX ]0

由上式可知,若我們以 t 為橫軸,log [ RX ]t為縱軸描點作圖,反應速率是一

級反應的話,則所得圖形為 y = mx + b,也就是 log [ RX ]t和 t 的關係是一直線,斜

率是-k/2.303,此方程式稱為一級直線方程式。

所以我們必須得知反應中各個時刻的[RX]才能計算反應速率,求出[RX]的方

法有:

1. 在某些情況下,測量產物的濃度會較測量反應物的濃度更為容易。以本實驗為例,

因無法利用滴定法直接測量反應物的消耗量[RX]及生成物醇的量[ROH],所以我

們以酸鹼滴定法來定生成物[HCl]的量,即可得反應物的消耗量,以求出其反應

速率。

d〔RX〕

dt

[ RX ]0

[RX ]t

2.303

k

56

RX + H2O ROH + HX

[ RX ]t = [ RX ]0 – [ HX]t

當反應進行得夠久(t ∞),則[ HX ]∞ = [ RX ]0 ,即 RX 消耗殆盡。則

log [ RX]t = log ( [RX]0- [ HX ]t ) = log ( [ HX ]∞ - [ HX ]t )

= - k / 2.303 t + log [ HX ]∞ ( 2 )

我們就可由滴定測量[ HX ]即為[ HCl ],而求出反應速率。

2. 此外尚有,氣相色層分析(Gas chromatography)之方法,測量各個時刻 RX peak 的

高度,便可知[RX]。

半衰期

當反應物反應掉一半所花的時間,我們稱為半衰期( Half – Life ) t = t1/2。對第一

級反應速率的反應而言,其特徵在於半衰期,因

ln = kt

[ RX]t = 1/2[RX]0 ln = kt1/2

t1/2 = ln2 / k = 0.69 / k

故若知該反應的半衰期,即可得反應常數 k 值,而不必作 log [ RX ]t對時間圖。

且由方程式可知,第一級反應速率的反應半衰期,不受任何反應物濃度的影響。但

對其他級數的反應速率而言,該項特質並不存在。

實驗藥品:

2-Propanol 60ml 0.04N Sodium Hydroxide 60ml

t-Butyl chloride 1.2ml Acetone 50ml

Bromothymol blue(溴瑞香草藍) 數滴

實驗器材:50ml 滴定管、50 與 250ml 有蓋錐形瓶、10ml 吸量管、安全吸球、計時器

[ RX ]0

[ RX ]t

1/2[ RX ]0

[ RX ]0

57

實驗步驟:(本次實驗時間長配藥時需再確認藥品名稱與體積)

1. 分別加入 60ml 2-Propanol 和 60ml 水於 250ml 有蓋錐形瓶中。

2. 將 1.2ml t-Butyl chloride 加入步驟 1 中為 A 液即始計時,加蓋後混合均勻。

3. 立即吸取 30ml A 液和 30ml 水至於 50ml 有蓋錐形瓶中(可容納 60ml 溶液)加蓋後混

合均勻靜置並偶爾搖晃,視為反應時間為無限大的樣品 B 液。

4. 當計時器顯示 10 分鐘時,以吸量管取出 10ml A 液放置在 125ml 錐形瓶中再加入

10ml Acetone,於表格上記錄實際加入 Acetone 的時間。

5. 將步驟 4 的樣品加入 3 滴 Bromothymol blue 用 0.04N Sodium Hydroxide 滴定至綠色

並持續 20 秒不變色則為滴定終點,記錄 Sodium Hydroxide 的體積。

6. 當計時器顯示 20 分鐘時,重複步驟 4~5。

7. 計時器顯示 30 分、40 分及 50 分鐘時,亦重複步驟 4~5。

8. 待 70 分鐘後,取出 20ml B 液加 3 滴 Bromothymol blue 用 0.04N Sodium Hydroxide

滴定至綠色並持續 20秒不變色則為滴定終點,記錄所用的 Sodium Hydroxide體積。

再次小心的滴定此無限大的樣品 B 液,兩次結果盡量相近。將二次結果取平均值。

9. 以 log ( [ HX ]∞ - [ HX ]t )對反應時間(取樣時間)作回歸線,並由斜率計算反應速

率常數。

注意事項:

1. 步驟 2 中須確實將蓋子蓋好,每次從瓶中取出樣品後,也要將蓋子蓋好,否則空氣

中的二氧化碳進入瓶中會影響反應。

2. 滴定時要放一張白紙,以方便觀察顏色變化。且顏色變化很快,很難恰好滴到綠色,

通常一下子會滴到藍色。

3. 前三組氫氧化鈉體積應該要等差增加,做出三次數據後給助教檢查。

4. 此次廢液需收集至有機廢液桶。

58

實驗紀錄及報告

實驗九 化學動力學:Solvolysis of t-Butyl Chloride

組別: 姓名: 日期:

實驗紀錄:

反應

時間

(分鐘)

0.04N

Sodium

Hydroxide

滴定前刻度

0.04N

Sodium

Hydroxide

滴定後刻度

0.04N

Sodium

Hydroxide

滴定量

計算公式 [HX]

1.

2.

3.

4.

5.

6.

7.

8.

[HX]∞的平均值為

結果: log ([HX]∞-[HX]t) 對反應時間作圖,並求出直線公式(請用電腦做圖)

所得的反應常數 (k) = 半生期 (t1/2) =

問題與討論:

1. 請解釋為何在溶劑中加入水會使 t-Butyl chloride 反應速率增加?

2. 本次實驗為何要加入 2-Propanol?

3. 化學動力學實驗中,為何加入丙酮會終止反應,是否可用乙醚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