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是母亲节 心 -...

1
有些人每一天都出现在 你的生活里,却似乎永远走 不进你的生命中;有的人虽 然不能出现在你的生活中, 却亲密地融入了你的生命 里。前者是熟人或过客而不 一定能成为朋友,后者是朋 友或知己,值得一生去珍惜。 有的人所得不多,而比 你过得轻松,是因为你所求 太多所以步履沉重;有的人 生活很苦,但比你过的快 乐,是因为你读书太少,而 又奢望太高,所以总是闷闷 不乐。 有的人生活在底层而比 你活的有尊严,是因为你求 人太多,所以迷失了自我。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 千多年前,《诗经》便诞生了歌颂母亲的句子: “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中“鞠” “蓄”“育”“腹”等动词,生动表达出母亲含辛 茹苦养育子女的恩情。 母亲赐予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用日 渐弯曲的脊背换我们身心健壮,教会我们热 爱尘世,挺拔做人。巴尔扎克说,“母爱是女 人心中最简单、自然、丰硕、永不衰竭的东西, 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有仇恨的地方,她 带来爱;有错误的地方,她带来饶恕;有不相 容之处,她带来谐和;有谬误的地方,她带来 真理;有疑惑之处,她带来信念;母爱犹如天 使的化身,具有永生的力量。她赐阴暗以阳 光,赋悲伤以欢乐,给绝望以希望,将濒死以 重生。 子曰: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 之始也。”古往今来,有多少动人的故事都由母 亲打造,孟母三迁,知书达理;岳母刺字,精忠 报国;母爱之美好温润人心,感天动地。唐代 诗人李白《豫章行》:“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 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孟郊《游子 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蒋士 铨《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 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这些瑰丽的诗篇和佳 作讴歌母爱,字句里闪烁着感恩惜福的情意, 显露出古老而诗意的图画,无一不在人们心头 洒下母爱的光芒。 在江苏淮阴,因韩信和漂母之间“一饭千 金”的故事流传至今,号称“千年古县”、 “母爱 之都”。漂母在淮河边上以漂洗丝絮为业, 在韩信少年困苦时慷慨分食与他,并 激励韩信奋发图强,体现出大义、大 仁、大德之爱;漂母与孟母、岳母并称古代三大 贤母,象征东方母爱善良仁慈、无私奉献的美 德。 1934 年 5 月,美国首发纪念“母亲节”邮 票。图案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交放在膝, 默默凝望面前的一束石竹花。石竹花是母亲 节的象征,又叫香石竹,其花语是:母亲的爱, 纯洁的爱。母亲节,我们会情不自禁送给母 亲一捧康乃馨。其实,一年 365 天,天天都是 母亲节。在一餐一饭一滴水里,在一针一线 一抚摸里,在朝夕相处的每一天里,母亲就是 家中的佛,抚养我们成长,护佑我们实现人生 价值。 (潘姝苗) 达·芬奇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而且画 什么像什么。有一次,镇上有个名叫卡布尔 的兵器商让达·芬奇画一个木制盾牌,打算 用来放在店里做样品。当然,他愿意为此而 支付 5 个金币。 达·芬奇当然不愿意错过这笔“生意”, 但是他没有匆匆下笔,而是先用心地构思和 琢磨,好多天后才开始认真地画起来。一个 礼拜后,他终于完成了那个木制盾牌。达· 芬奇在盾牌上画的是一个两眼冒着火、鼻孔 里冒着烟的怪兽头像。在父亲去带卡布尔 来观看之前,达·芬奇还特意进行了一番精 心的布置,他先将屋里的门窗全都关好,只 留了一道缝隙让一缕光线照在这个面目狰 狞的怪兽头上,周围黑漆漆的,看着有点儿 神秘甚至是有点恐怖的感觉。 不久后,父亲带着卡布尔回来了,他们 一推开门就看见了那个凶恶的“大怪兽”,因 为没有心理准备,结果都被吓了一大跳,不 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大步。达·芬奇见状不 禁哈哈笑了,父亲和卡布尔朝那个“怪兽”细 细看去,这才发现原来是达·芬奇画的盾 牌。卡布尔惊魂未定地问达·芬奇说: “为什 么要把它放在这么黑暗的地方呢?太吓人 了。” 达·芬奇笑笑说: “画画不仅仅是画画的 事情,必须要有一个气氛去烘托它才更能提 升一幅画的价值,所以你如果愿意把它买 走,你也要把它挂在一个昏暗的地方,军队 里的人来买兵器时,你也就用它吓他们一 跳,那样他们就一定会更愿意购买你的兵 器。” 听了这番话,卡布尔非常开心,他不由 得赞叹说:“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 的大画家!”最后,心情大好的卡布尔主动提 价,用8个金币的高价买下了那个木制盾牌, 并按照达·芬奇的嘱咐把它挂在了一个昏暗 的角落里用来“吓人”,以衬托自己店里出售 的兵器是多么威严。 (李安章) 达·芬奇卖画 2017 年 5 月 17 日 星期三 责编/陈清华 组版/李芬 23 悦读 天天都是母亲节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译泰徕心

    有些人每一天都出现在你的生活里,却似乎永远走不进你的生命中;有的人虽然不能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却亲密地融入了你的生命里。前者是熟人或过客而不一定能成为朋友,后者是朋友或知己,值得一生去珍惜。

    有的人所得不多,而比你过得轻松,是因为你所求太多所以步履沉重;有的人生活很苦,但比你过的快乐,是因为你读书太少,而又奢望太高,所以总是闷闷不乐。

    有的人生活在底层而比你活的有尊严,是因为你求人太多,所以迷失了自我。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千多年前,《诗经》便诞生了歌颂母亲的句子:

    “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诗中“鞠”

    “蓄”“育”“腹”等动词,生动表达出母亲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恩情。

    母亲赐予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用日渐弯曲的脊背换我们身心健壮,教会我们热爱尘世,挺拔做人。巴尔扎克说,“母爱是女人心中最简单、自然、丰硕、永不衰竭的东西,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有仇恨的地方,她带来爱;有错误的地方,她带来饶恕;有不相容之处,她带来谐和;有谬误的地方,她带来真理;有疑惑之处,她带来信念;母爱犹如天使的化身,具有永生的力量。她赐阴暗以阳光,赋悲伤以欢乐,给绝望以希望,将濒死以

    重生。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

    之始也。”古往今来,有多少动人的故事都由母亲打造,孟母三迁,知书达理;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母爱之美好温润人心,感天动地。唐代诗人李白《豫章行》:“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蒋士铨《岁暮到家》:“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这些瑰丽的诗篇和佳作讴歌母爱,字句里闪烁着感恩惜福的情意,显露出古老而诗意的图画,无一不在人们心头洒下母爱的光芒。

    在江苏淮阴,因韩信和漂母之间“一饭千金”的故事流传至今,号称“千年古县”、“母爱

    之都”。漂母在淮河边上以漂洗丝絮为业,在韩信少年困苦时慷慨分食与他,并激励韩信奋发图强,体现出大义、大仁、大德之爱;漂母与孟母、岳母并称古代三大贤母,象征东方母爱善良仁慈、无私奉献的美德。

    1934年5月,美国首发纪念“母亲节”邮票。图案上一位慈祥的母亲,双手交放在膝,默默凝望面前的一束石竹花。石竹花是母亲节的象征,又叫香石竹,其花语是:母亲的爱,纯洁的爱。母亲节,我们会情不自禁送给母亲一捧康乃馨。其实,一年365天,天天都是母亲节。在一餐一饭一滴水里,在一针一线一抚摸里,在朝夕相处的每一天里,母亲就是家中的佛,抚养我们成长,护佑我们实现人生价值。 (潘姝苗)

    达·芬奇从小就特别喜欢画画,而且画什么像什么。有一次,镇上有个名叫卡布尔的兵器商让达·芬奇画一个木制盾牌,打算用来放在店里做样品。当然,他愿意为此而支付5个金币。

    达·芬奇当然不愿意错过这笔“生意”,但是他没有匆匆下笔,而是先用心地构思和琢磨,好多天后才开始认真地画起来。一个礼拜后,他终于完成了那个木制盾牌。达·芬奇在盾牌上画的是一个两眼冒着火、鼻孔里冒着烟的怪兽头像。在父亲去带卡布尔来观看之前,达·芬奇还特意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他先将屋里的门窗全都关好,只

    留了一道缝隙让一缕光线照在这个面目狰狞的怪兽头上,周围黑漆漆的,看着有点儿神秘甚至是有点恐怖的感觉。

    不久后,父亲带着卡布尔回来了,他们一推开门就看见了那个凶恶的“大怪兽”,因为没有心理准备,结果都被吓了一大跳,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大步。达·芬奇见状不禁哈哈笑了,父亲和卡布尔朝那个“怪兽”细细看去,这才发现原来是达·芬奇画的盾牌。卡布尔惊魂未定地问达·芬奇说:“为什么要把它放在这么黑暗的地方呢?太吓人了。”

    达·芬奇笑笑说:“画画不仅仅是画画的

    事情,必须要有一个气氛去烘托它才更能提升一幅画的价值,所以你如果愿意把它买走,你也要把它挂在一个昏暗的地方,军队里的人来买兵器时,你也就用它吓他们一跳,那样他们就一定会更愿意购买你的兵器。”

    听了这番话,卡布尔非常开心,他不由得赞叹说:“你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画家!”最后,心情大好的卡布尔主动提价,用8个金币的高价买下了那个木制盾牌,并按照达·芬奇的嘱咐把它挂在了一个昏暗的角落里用来“吓人”,以衬托自己店里出售的兵器是多么威严。 (李安章)

    达·芬奇卖画

    2017年5月17日星期三 责编/陈清华 组版/李芬23悦读天天都是母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