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 lyg€¦ · web...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Jan-2020

6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顺义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连云港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连云港市 “十三五” 旅游业发展规划

江苏省连云港市旅游局

北京大地风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二零一六年八月

连云港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目 录

第一章 序言1

一、规划编制背景1

二、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2

三、规划原则3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回顾5

一、旅游发展情况5

二、周边区域旅游发展对比8

三、“十二五”连云港旅游发展问题总结11

四、小结13

第三章 “十三五”发展环境14

一、宏观条件分析14

二、发展机遇16

三、发展挑战22

第四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23

一、指导思想23

二、目标定位23

三、实施战略26

四、重要任务27

第五章 旅游产业格局规划29

一、全域旅游空间格局构建29

二、区县发展指导31

第六章 重点项目策划36

一、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分析36

二、重点项目布局规划39

三、重点项目适游季节规划40

四、龙头项目策划41

五、核心项目策划49

六、重点项目策划53

七、重点项目建设保障65

第七章 旅游产品策划68

一、产品体系68

二、产品规划69

三、旅游线路规划70

第八章 市场营销72

一、旅游营销战略目标72

二、旅游市场现状分析72

三、营销手段75

四、节事活动营销规划78

第九章 实施保障79

一、环境保护79

二、管理运营80

三、保障机制84

第十章 三年行动计划86

一、管理性行为86

二、政策性行为86

三、建设性行为87

四、保障性行为88

五、市场性行为89

六、运营性行为89

附一:旅游产业发展指导意见90

一、提升本底产业90

二、融合外部产业99

三、创新新业态101

附二:公共服务体系规划113

一、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113

二、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117

三、旅游行政服务体系123

四、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125

五、旅游便民惠民服务体系127

六、旅游文化门户辨识体系131

附三:连云港“十三五”期间项目投资一览表142

(44)

第一章 序言

“十三五”时期,是连云港市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国际化海港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机遇期。根据《连云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连云港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阐明“十三五”时期连云港市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发展路径,该规划是今后五年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旅游业投资建设的指导文件。

一、规划编制背景

“十二五”期间,连云港市旅游业在经济持续增长、产业竞争力增强、产品业态完善、旅游产品结构优化、发展条件改善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未来五年,连云港市的旅游业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全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国家和省政府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构建“畅游江苏”体系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法规和指导意见。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5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中提出“515战略”,并先后发表署名文章《旅游要发展厕所要革命》、《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解读新时期旅游发展趋势,剖析“旅游+”时代的新机遇、新使命和新思维。这些政策和意见对推动连云港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智慧旅游发展、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旅游产业融合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连云港市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资源梳理有待加强、游客需求应对不足、旅游品牌影响力有待加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明等挑战。为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综合带动作用,探索连云港旅游业发展的新道路、新模式,为连云港市旅游业寻求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实现加快旅游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旅游载体、丰富旅游新业态、优化旅游市场秩序、推动智慧旅游发展等目的,连云港市旅游局在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组织编制了《连云港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力争“十三五”末,把连云港市建设成为旅游强市和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二、规划范围与规划期限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连云港市全境,包括4个市辖区、3个县级行政区:赣榆区、海州区、连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总面积约为7500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年限为2016~2020年。

三、规划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

研究市场主体与潜在游客的行为特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以游客为中心的产品建设理念,把握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深入研究游客需求,适度超前,引导消费,促进连云港市旅游产品体系的良性发展和有效提升。

(二)特色品牌化原则

以塑造连云港市旅游品牌为核心,深入分析周边各个市区旅游品牌定位与旅游产品市场供给情况,立足连云港自身的资源特点和区位条件,以差异化原则指导项目建设和形象定位,创意开发具有市场震撼力和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塑造独具吸引力特色的旅游形象。

(三)生态可持续原则

遵循“保护为主,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总体思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适度有序的规划与开发。妥善处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尤其保护好连云港市旅游产业赖以发展的海洋资源、温泉资源等,确保旅游开发建设与全市经济、社会、环境效应相协调,保障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城市休闲化建设原则

深入挖掘连云港地域文化特色,创意城区文化主题符号,推进城区旅游化景观改造和提升;乡村旅游发展建设过程中,注重对乡村景观绿化、美化建设,将连云港建设成为休闲旅游目的地。

(五)产业融合发展原则

以“农旅结合、工旅联动、文旅互融、体旅互动”为理念,构建以旅游产业为中心的产业发展体系,形成旅游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其他产业支撑旅游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实现全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的全面提升。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回顾一、旅游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旅游局的关心支持下,连云港旅游产业以“建设山海相拥的知名旅游城市”为目标,着力塑造“山海连云,西游圣境”的城市旅游总体形象,积极构建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全市旅游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一)旅游经济增长较快,发展势头良好

“十二五”期间,连云港的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旅游接待人次从2010年的1404万人次上升到2015年的2685万人次,平均增长速度为14%;旅游综合收入由2010年的163.4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344亿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6%,增长势头良好。

表2-1 “十二五”期间连云港旅游接待情况汇总

年份

旅游接待人次(万人)

同比增长率(%)

旅游综合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率(%)

2010

1404.4

——

163.4

——

2011

1669.2

18.9

200

22.4

2012

1909

14.4

235

17.5

2013

2138

12

262

10

2014

2417

13

302

15

2015

2685

11

344

14

数据来源:连云港市旅游局

(二)品牌打造成绩显著,产品供给不断丰富

“十二五”期间,全市国家A级景区数量由20家增加到45家,其中4A级景区由6家增加至13家。花果山景区创成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国家地质公园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温泉旅游度假区创成省级旅游度假区;另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1个、国家及省级特色景观旅游名乡镇3家、省自驾游基地2家、省工业旅游区2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点)45家(其中四星级乡村旅游区16家)。2015年,全市乡村旅游区点实现旅游收入11.6亿元;4A级景区接待游客1564.6万人次(占全市接待量的58.3%),门票收入1.55亿元。

(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旅游经济持续增长

2012—2015年,全市在建旅游项目188个(含每年续建项目重复统计,其中重点项目86个),实际完成投资约465.5亿元。海上云台山景区、连岛度假区综合改造、东海新水晶购物旅游区建设等10余个项目入选全省重点旅游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级各类旅游引导和建设资金7400余万元。东海水晶博物馆、青松岭森林温泉公园、民主路老街、连云老街、海上云台山景区、赣榆夹谷山景区、灌南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

(四)旅游环境持续好转,游客满意水平不断提升

过去五年,连云港市大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组织开展了以景区厕所、停车场、标识标牌和无线网络覆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公共服务“四大专项提升行动”。2015年全市景区新建和改建旅游厕所43座,完成率居全省第2;新建和改建停车场24个,面积达50.4万平方米,占全省完成量的1/6;在城市干道沿线、商业街区、景区、酒店、机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游客集散场所设立了21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在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县乡道路设置了84块道路旅游交通标识牌;13家国家4A级景区和16家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全部实现免费WiFi覆盖。围绕重点区域、重点景区、重点环节开展了旅游市场“百日”专项整治活动,旅游环境和市场秩序显著好转,2015年全省游客满意度调查排名从第13位上升到第10位。

(五)市场营销质效提升,旅游品牌形象不断彰显

连云港市抓住“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实施的机遇,突出主题宣传,坚持创意谋划,强化载体创新,积极开展旅游宣传营销活动。通过开展旅游主题口号及形象标识征集大赛,确定了“山海连云·西游圣境”等旅游形象宣传口号。举办连云港之夏旅游节、环连岛自行车赛、连云港风光摄影、书画、游记等大赛活动,提升了连云港市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联合省旅游局推出了东黄海生态之旅、“畅游江苏”丝绸之路等精品旅游线路,联合县区和景区,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旅游宣传筹资平台,每年投入约1500余万元进行旅游宣传和推广。在郑州、西安、上海、连云港、乌鲁木齐、香港、台湾、韩国等地开展了50余场旅游推介活动。在央视新闻频道、《旅游卫视》、《中国旅游报》、《香港商报》等媒体,新浪、乐途、腾讯等网络和京、沪、宁、杭等城市的地铁、高铁、机场、社区等投放了旅游宣传广告。开通连云港至乌鲁木齐的“畅游江苏•连云港号”旅游专列。推出了旅游微电影和手机旅游APP软件,“连云港市旅游局”微信公众号在“江苏微信公众账号排行榜”和“连云港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排行榜”中位居前10。

(六)服务品质不断提升,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开展旅游服务提升工程,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和素质培训活动,累计培训旅游从业人员达8000余人次,在全省导游员服务技能大赛中荣获第一名,在全省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中荣获第二名。以旅游市场发展为依托,优化旅游企业布局,加快企业优化转型,目前,全市共有星级旅游饭店39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6家),2015年经营状况持续好转,平均利润总额实现了止亏回盈;全市111家旅行社中有6家具备出境游资质,数量位居全省第5位、苏北第1位。

二、周边区域旅游发展对比

(一)省内旅游对比分析

1、2015年省内各城市游客接待量对比

在全省范围内,连云港旅游产业仍存在产品吸引力相对不足等问题。以2015年的数据为例,在全省13个地级市中,连云港市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均排第9位,旅游产业发展总量处于全省的中后梯队。

表2-2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各地级市旅游接待情况汇总

区域

城市

2015年游客接待量(万人)

排序

2015年旅游总收入(亿元)

排序

苏南

南京

10200

2

1688

2

镇江

4802

7

621

5

苏州

10605

1

1863

1

无锡

8043

3

1389

3

常州

5455

4

731

4

苏中

扬州

4846

5

601

6

南通

3405

8

464

8

泰州

2037

12

246

11

苏北

连云港

2685

9

344

9

徐州

4009

7

492

7

盐城

2282

11

227

12

宿迁

1603

13

176

13

淮安

2320

10

266

10

2、省内各城市旅游核心品牌对比

以省级旅游度假区、省级乡村旅游点、5A景区和4A景区数量为考察指标,连云港市境内有13个4A级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45个省级乡村旅游点。

表2-3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各市核心景区数量汇总

区域

城市

省级度假区(个)

省级乡村旅游点(个)

4A景区(个)

5A景区(个)

苏南

南京

4

35

16

3

镇江

2

44

6

2

苏州

3

34

33

6

无锡

6

66

25

3

常州

3

22

10

2

苏中

扬州

2

27

7

1

南通

3

38

6

1

泰州

1

45

6

1

苏北

连云港

1

45

13

0

徐州

2

103

18

0

盐城

3

30

8

1

宿迁

2

7

6

0

淮安

2

36

13

1

3、省内各城市市场敏感度对比

以“城市名称+旅游”为关键词进行百度词条搜索,在全省范围内,连云港的市场知名度排在倒数第二,说明其市场品牌认知度不够高。

图2-1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各个市知名度排名

(二)周边滨海城市旅游发展情况对比

将连云港市与周边的滨海旅游城市盐城、南通、青岛和威海等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在五个城市中,连云港的旅游发展处于中下游水平,仍有很大进步空间,同周边的滨海旅游城市相比,连云港的旅游产业发展并无太大竞争优势。

图2-2 周边滨海城市旅游发展情况分析图

(三)西游记主题产品开发对比

连云港市依托花果山景区大力发展西游记文化,因此项目组将全国主打西游记文化的景区景点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目前全国与西游相关的景区景点众多,与西游记有关的主题乐园、景区景点数量高达400多家;而且周边的淮安依托吴承恩的祖籍,正在建设西游主题乐园;而连云港的西游记品牌还主要依托花果山的传统观光产品,品牌延展力明显不足。

三、“十二五”连云港旅游发展问题总结

(一)旅游品牌知名度有待加强

“十二五”期间,连云港市以“山海连云·西游圣境”为品牌形象,争取建设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但从发展现状来看,连云港在核心品牌打造、核心产品培育、旅游品牌知名度方面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核心景区打造有待强化

连云港市的旅游产品建设目前仍停留在观光阶段,景区开发缺乏创意创新创造,文化主题不突出,游客体验互动不足,景区有特点没有“卖点”,存在“门票依赖”现象。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较低,优质旅游资源尚未转化为优质的旅游产品,主要表现在全市至2105年末为止无5A级景区及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高品质景区,无法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抓手。

(三)管理体制有待优化

目前,连云港市的景区景点的管理权和经营权仍掌握在政府手中,一些景区景点市场开拓性不强,投入与产出比例不协调,民间和社会资本投入旅游少,多元化的投资体系没有形成,旅游发展缺少支撑力大、带动性强的产品性和经营性项目。因此急需成立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实现市场化运作,充分融入市场,积极引进民间资本,加快实现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四)产品结构有待优化

连云港市旅游主要依托山海等自然资源,“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等客上门”等问题比较突出,旅游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夏热冬冷季节性特征。海洋旅游、海岛体验、海上运动、康体养身、游艇游轮、房车露营、特色民宿等新业态滞后,旅游购物、旅游演艺、海洋游乐等产品缺乏。

(五)区域联动效应有待强化

连云港市大部分重点景区景点均集中分布在市区周边,其他区域重点项目建设和打造力度不足,无法形成全市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未来必须合理布局,实现全市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外部拓展,强化和周边区县的合作。

(六)公共服务体系有待改善

连云港市目前在旅游集散、旅游交通、旅游标识、旅游咨询等方面的建设,距离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十三五”期间必须按照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的标准,对全市的公共服务体系进行全面提升,为连云港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四、小结

“十二五”期间,连云港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从自身发展现状来看,目前仍然停留在资源依托型开发的基础上,品牌形象仍需进一步深化,产品建设仍需提质升级;从周边情况来看,存在巨大的竞争压力。所以,“十三五”期间,连云港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新发展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集中品牌推广、有效整合资源、提升行业管理水平,以建设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

第三章 “十三五”发展环境一、宏观条件分析

(一)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1、国家越来越重视旅游产业发展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同年,我国第一部《旅游法》也正式颁布实施;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2015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这是自2009年以来,我国政府第五次专门为旅游业制订文件,旅游产业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各层面积极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条件

随着《旅游法》以及《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颁布,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明确。在组织保障上,多数省区市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部分省区还将旅游业发展情况纳入到对市地州政府的考核体系;在政策措施上,全国已有20个省区市出台或正在研究制订贯彻落实《意见》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在资金支持上,多数省区市旅游发展资金增幅都超过50%。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将在“十三五”期间继续优化。

(二)基础支撑持续改善

从经济发展看,2015年全国GDP达676708亿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从基础设施看,截至到2015年,全国民用机场数量达到202个,根据《中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的规划目标,到2020年民用机场总数达244个;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5万公里,位列全球第二,中国旅游业进入“高铁时代”。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十三五”期间我国基础设施条件还将大为改善,大规模的旅游消费将得到更为有力的基础支撑。

(三)旅游产品日益多元化

随着旅游新产品、新业态的不断涌现,中国旅游消费市场开始向多元化、多层次、多领域发展。人们对休闲度假、康体健身、文化体验等方面的旅游需求将大幅增长,旅游产品正从以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度假、休闲旅游并重转变,中国旅游业将逐步进入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双轮驱动”的发展阶段。

(四)产业融合不断深化

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日益深化,旅游业发展的领域进一步扩大。随着其外延的不断拓展、内涵的不断丰富,旅游产业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与农林牧副渔大农业发展结合而衍生出了农业旅游、乡村旅游;与工业发展结合而延伸出了工业旅游、旅游装备制造、旅游用品制造、旅游纪念品制造;与服务业发展结合而派生出了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旅游地产业、旅游金融业、旅游信息业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产业发展领域的扩大和新业态的出现。

二、发展机遇

(一)全国层面发展机遇

1、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爆

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接待量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4万亿元人民币,出境旅游1.2亿人次。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测算:中国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为10.1%,超过教育、银行、汽车产业。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测算:中国旅游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10.2%。

表3-1 2011—2015年我国旅游人数与人均消费情况

年份

旅游人数(亿人次)

人均花费(元)

2011年

26.41

731.0

2012年

29.57

767.9

2013年

32.62

805.5

2014年

36.3

895.3

2015年

40

1000

2、区域协作将成为国家“十三五”新亮点

“十三五”期间,区域经济合作将成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力。

(1)国内地区间经济合作持续深化

从“十一五”开始,区域统筹发展一直是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经济合作通过整合区内资源、合理进行产业分工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已进入区域经济加速融合、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快的关键时期,尤其强调省份间的互动协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2)国际地区间经济合作加强

“十三五”期间,国际地区间经济合作将持续加强,这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可通过与周边国家及地区共建工业园或开发区等方式,促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多层次合作,不断扩大合作领域。

连云港市在新一轮的区域协作浪潮中,在面向中亚及日韩等国际区域协作、东中西部区域协作、江苏与山东省际协作、江苏沿海区域开发排头兵的多重区域角色背景下,将在大区域间经济合作领域大有可为。

3、“一带一路”成为国家战略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新的原动力,其战略的发力点和落脚点在于通路、通航、通商。这将为连云港建设国际化海港中心城市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连云港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具备天然优势。连云港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新中国最早开放的口岸之一;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与新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海陆交通大枢纽;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十二五”期间42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这将为连云港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带来良机。

4、海洋旅游成为新的热点

海洋经济晋升为国家战略,海洋旅游将成为旅游热点。2013年被中国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海洋旅游年”,宣传口号为“体验海洋,游览中国”、“海洋旅游,引领未来”、“海洋旅游,精彩无限”。201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岛旅游、游轮旅游等新兴业态。海洋旅游将成为“十三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新一轮的热点,也将为连云港海洋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5、文旅融合提升中华文明软实力

新常态下,全国将进一步重视文化建设,推动以文化遗产资源为重要依托的旅游、文化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改善;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化文化遗产对外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华文明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这为连云港市旅游产业在新时期的发展带来良好机遇。

6、“旅游+互联网”投融资创新

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提出“推进旅游区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互联网’投融资创新”等十大措施。其中包括推进旅游区域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相关信息互动终端建设、推动旅游互联网设施建设、支持在线旅游创业创新、大力发展在线旅游新业态、推动“旅游+互联网”投融资创新、开展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推动智慧旅游乡村建设、完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创新旅游网络营销模式等。这些措施,将为连云港旅游小微企业发展、旅游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7、生态文明改革全面启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审议通过,标志着中国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出炉。其中特别提到要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改革各部门分头设置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森林公园等体制,对上述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合理界定国家公园范围,在国家公园内开展自然观光科研教育旅游活动。在新一轮的国家公园建设浪潮中,连云港市必须把握机遇,促进国家公园体系的建设发展。

8、乡村旅游发展持续发热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强调“农业必须强、农民必须富、农村必须美”。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线上线下营销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研究制定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中央首次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写入一号文件,可为连云港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9、旅游发展用地新政策积极保障旅游业发展用地供应

《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明确提出,要提高旅游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出旅游业发展用地供应的保障机制,并明确旅游新业态用地政策,同时还提出加强旅游业用地服务监管措施。

(二)江苏省发展机遇

1、“畅游江苏”品牌持续发力

江苏省正在积极推进“畅游江苏”品牌,在此品牌引领下,2015年江苏省旅游总收入突破9000亿元。“十三五”期间,全省将积极培育旅游载体、丰富旅游新业态、优化旅游市场秩序、推动智慧旅游发展,形成全域统筹推进的新格局,为连云港市的旅游产业发展带来全新机遇。

2、沿海地区成为江苏省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

2013年,《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出台,将江苏省沿海的连云港、盐城、南通作为重要的沿海地区发展极核,通过海洋产业的发展,提升地方经济的活跃度,这将为连云港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好的政策环境。

3、高铁解决大交通瓶颈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将建成宁启、宁安、徐宿淮盐、连盐、连淮扬镇铁路以及徐连客运高铁专线等,连云港市在全省和全国的大交通瓶颈处境将得到较好解决,更好的带动全市的旅游产业发展。

4、旅游资金投入将进一步加大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将加强各级政府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有效管理旅游产业发展基金,争取到2020年基金规模达到20亿元,扩大旅游产业投资基金规模,争取到2020年达到10亿元以上。这将为连云港市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夯实的资金保障。

(三)连云港市发展机遇

1、国家级旅游业创新改革先行区将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2015年,连云港市成功跻身首批国家级旅游业创新改革先行区。先行区需承担5项规定任务、1-2项商定任务,并可根据实际自选4大任务中的项目进行改革创新,并将获得包括用地改革、落地签及过境免签、采用自贸区开放政策、优先推广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经验、支持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设立旅游产业基金、提供改革事项智力和实际需求重点支持等7项政策支持。这将为连云港市“十三五”期间旅游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2、战略区位条件优良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旅游规划“一带一路”陇海旅游带和沿海生态之旅旅游带的交汇处,必然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3、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连云港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工作,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并设立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创新工作。强化产业融合,全市旅游业发展呈现出量质并举的良好势头。

三、发展挑战

(一)腹地经济欠佳

连云港市的经济腹地主要为苏北地区,苏北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处于全省的落后区域。

(二)产业基础薄弱

根据2015年数据显示,连云港人均GDP为48535元,处于全省第12位,总量低于全国同年平均水平。产业发展方面,未能围绕港区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带动能力、区域影响力短板明显。

(三)城乡二元化明显

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不够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够均衡,土地城市化水平明显快于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口集聚能力亟需增强,城乡空间布局需进一步优化。

(四)大交通瓶颈问题突出

全市目前开放水平有待提高,广域综合交通体系需进一步提升,加大快速进入连云港市的大交通干线。

(五)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

连云港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需破解,改革攻坚任务艰巨。

第四章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把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快实施的契机,落实国务院促进旅游发展系列政策,充分发挥旅游业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消费、惠民生”中的综合带动作用,建设高水平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培育“旅游+”生态产业圈,加快旅游体制机制创新,突出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和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推进“优化全域化旅游休闲空间、打造全国知名旅游产品品牌、丰富全域化休闲产品体系、拓展全领域产业融合体系、提升全域化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全国化营销推广体系、构建全域化智慧旅游平台、培育品质化旅游休闲环境”八大举措,把连云港市建设成为国内著名的旅游强市、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二、目标定位

(一)总体目标

依托连云港的空港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品牌化、国际化和时尚化为核心特色,融合优势资源、展现古城风韵,以文化度假、时尚休闲为主要业态表现形式,打造

国际知名的海洋旅游目的地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中国东部滨海旅游首选地

将连云港市由一个旅游资源大市转变成为旅游经济强市,实现由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成为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特色鲜明的海洋休闲度假目的地、江苏旅游从“水乡江苏”到“海上江苏”形象升级和产品突破的领衔军。

(二)形象目标

山海连云 西游圣境

继续延续连云港市目前的旅游形象,将连云港市最突出的海洋资源、山岳资源和西游文化进行强化,突出连云港未来打造成国际知名滨海旅游城市的目标定位。

(三)具体目标

1、产业目标

“十三五”期间,将旅游业打造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拉动全市产业结构转型的主导产业。

2、经济目标

“十三五”期间,实现旅游接待量和旅游收入的快速增长。到2020年,力争全市游客接待量达4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6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0%和14%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

3、市场目标

(1)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进一步巩固日本、韩国及港澳台市场,并积极扩大在欧美的影响力,努力争取其他国际市场。

(2)国内市场

进一步夯实省内的度假市场,加强在山东半岛城市群、长三角以及中原城市群的市场影响力,并逐渐辐射京津冀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积极争取其他国内市场。

4、社会目标

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作用,通过旅游发展促进运动、商贸、文化、农业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外地游客的旅游体验和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积极发挥旅游业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有效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5、文化目标

保护和弘扬连云港西游记文化、古海州文化,延伸发展海洋文化,强化发展红色文化、祈福文化等,促进文化休闲产业的繁荣。

创意文化休闲项目,发展水晶工艺和旅游演艺,培育文化旅游消费热点,引导消费习惯。

加强文化交流,策划和举办文化旅游节庆,活化当地文化艺术,将原有的文化注入新的市场活力。

6、生态目标

积极保护全市的旅游环境,杜绝休闲旅游开发对基础资源造成的破坏,促使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平衡互融、港口工业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

打造全时全域休闲环境,使其独特的休闲特色给居民及游客带来更完美的旅居体验。

三、实施战略

(一)旅游全域化战略

全面深化“旅游全域化”战略,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区的旅游辐射带动力,围绕海洋度假、文化休闲、商务会展、康体养生等主题,带动赣榆、东海等基础较好县区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深度挖掘灌云县和灌南县丰富的山水、湖泊、乡村、文化等资源,丰富产品结构、完善产业系统、构建产业集群,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现连云港全域休闲旅游目的地的终极目标。

(二)旅游国际化战略

“旅游国际化”指的是城市的开放、多元和包容,体现城市的品位。旅游休闲既是连云港的特色和魅力所在,也是连云港国际化的动力所在。在“十三五”期间,连云港应借助“国际港城”的发展契机,围绕产品、配套、服务和营销的国际化目标,加快旅游国际化进程,实现连云港从“国内旅游目的地”向“国际旅游目的地”转变。建设世界级旅游产品、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增强旅游国际影响力,全力将连云港打造为“国际知名的海洋旅游目的地”。

(三)旅游智慧化战略

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连云港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尤其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三方面加强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和整合,促进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努力提升旅行社、旅游景区(点)、旅游酒店等旅游企业的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四)旅游品质化战略

顺应连云港市建设“国际知名的海洋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实施旅游品质化战略。从“旅游环境”建设向“休闲氛围”营造转变,从“服务游客”向“服务全民”转变,通过全域化、国际化和智慧化三大战略引导,最终实现连云港旅游品质化提升,使连云港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智慧引领的全域休闲度假型城市。

四、重要任务

(一)品牌建设,扩大城市知名度

根据连云港市的资源特色和文化基底,抓住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要素进行集中打造,树立一个全国知名的旅游品牌,并通过有效的营销推广,扩大城市知名度。

(二)龙头引领,建设产业发展核心

梳理连云港的旅游资源,构建2个龙头项目和3个核心项目,形成全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力抓手,以引领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品质提升,优化旅游产品体系

对现有的项目进行品质提升,增加娱乐性和参与性,优化现有的旅游产品体系。

(四)寻求亮点,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对接市场需求,寻求连云港旅游产业发展新的突破点,打造新亮点,如乡村旅游、中医药养生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祈福旅游等,促进连云港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

(五)主客共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管理,为全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搭建良好平台,实现宜居宜游宜业的旅游城市建设。

(六)强化中心,推动区域联动合作

强化连云港中心城市建设,打破区域壁垒,与苏北其他城市联合发展;打破省域界限,与日照、青岛等城市联合发力,构建大滨海旅游产品。

第五章 旅游产业格局规划一、全域旅游空间格局构建

根据“十三五”期间连云港城市发展规划目标,连云港市旅游发展将围绕建设“国际知名的海洋旅游目的地”的任务展开,在此统领下,旅游空间将完善和优化《连云港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中提出的“一心、两轴、五区”的空间结构,在“十三五”期间构建“一核、两极、三轴、全域发展”的旅游空间格局。

图5-1 空间格局规划图

(一)一核:花果山西游文化发展极核

全面提升花果山景区,将前云台山片区打造为西游文化度假旅游集聚区;对城区的城市家具、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主题化提升;整合城区的孔望山、桃花涧、海州古城等景区,共同打造一个集旅游观光、都市休闲、文化创意、娱乐体验、会议会展、养生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休闲度假极核”,辐射带动全市旅游整体发展。

(二)两极:赣榆滨海休闲度假增长极、东海汤晶养生度假增长极

1、赣榆滨海休闲度假增长极

全面提升滨海度假旅游产品,大力发展海岛旅游,建设中国北方海岛旅游第一品牌,通过连岛、前三岛、秦山岛、海州湾的整合发展,建设滨海度假、会议会展、海洋运动等为一体的海洋主题休闲度假集聚区。

2、东海汤晶养生度假增长极

结合温泉和水晶资源,打造时尚的、可参与性的温泉主题休闲度假产品。通过“温泉+” 理念,将温泉度假产品极致化打造,建设温泉度假、温泉养生、水晶体验、乡村休闲相结合的西部发展极核。

(三)三轴:海洋休闲度假产业轴、山海连云城市风情发展轴、山水人文体验发展轴

1、海洋休闲度假产业轴

依托海滨大道,串联赣榆、连云、灌云等沿海区域,整合海州湾、秦山岛、连岛、海上云台山、前三岛、开山岛等区域,通过开发建设和改造提升,以海洋度假旅游产业促进东部沿海区域产业发展,培育连云港海洋旅游发展的核心产业带,打造“国际知名的海洋旅游城市”。

2、山海连云城市风情轴

沿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的东西横向发展轴既是连云港市的城市风情和文脉集中展示轴,也是连云港旅游产业的主要集聚发展轴。另外,轴线东延经海辐射东北亚,西沿陇海线联动中西部,也是连云港市向外部发展的主要载体。未来通过旅游产业的带动,实现东西融合。

3、山水人文体验发展轴

依托贯穿连云港市南北的G25高速公路,沿线布局旅游产业项目,以城区为辐射,带动南部的灌云县和灌南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形成以山水人文为主要特色的南北纵向发展轴线,成为带动连云港市南部县域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四)全域发展

通过交通、水系、绿道等串联多极多轴休闲度假旅游景区、旅游集聚区和乡村田园发展区,增强各旅游轴、极辐射效应,构建旅游全域网络,实现旅游全域覆盖。

二、区县发展指导

(一)海州区

1、发展目标

西游文化集中体验区、苏北商务休闲旅游首选目的地、连云港旅游经济核心区。

2、发展方向

文化休闲、商务会展旅游联动发展。加快西游文化主题的深化和延伸,注重城市西游文化系统建设;提升海州古城、孔望山等文化旅游区域,营造浓郁的文化休闲氛围;完善主客共享的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休闲、商务、会展等各场所和公共服务设施,培育城市文化休闲旅游集聚区。

3、重大抓手

以花果山为依托的西游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民主路老街、盐河巷、双龙井等为代表的海州古城,以孔望山、桃花涧为核心的锦屏山片区。

4、产业方向

文创产业、商务会奖产业、休闲度假产业。

(二)连云区

1、发展目标

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东部海洋休闲旅游首选地、中国东方国际旅游岛。

2、发展方向

滨海度假休闲、海洋海岛旅游两大方向联动发展。将连岛建成国际知名海洋旅游目的地,形成连云港海洋旅游产业的核心抓手;丰富海上云台山景区的项目内容,形成观光+度假+体验相结合的产品体系。

3、重大抓手

海州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海上云台山景区。

4、产业方向

海洋休闲产业、度假旅游。

(三)经济技术开发区

1、发展目标

工业旅游示范区、商务会展旅游。

2、发展方向

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的工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工业旅游产品;未来根据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发展旅游装备制造业和旅游产品加工业,依托企业集聚区优势发展商务会展旅游。

3、重大抓手

康缘养生度假庄园

4、产业方向

工业旅游、旅游装备制造和产品加工业、康体养生产业。

(四)赣榆区

1、发展目标

国际知名徐福文化发源地、全国抗日第一山、江苏知名海滨海岛休闲旅游目的地、东陇海经济带重要的绿色乡村旅游集聚区。

2、发展方向

全面提升海州湾滨海旅游度假区,和连云区联合发展成为滨海休闲度假首选地,强化海岛旅游产品的建设,打造北方海岛旅游度假首选地;依托抗日山的资源基底,建设江苏红色旅游示范区;整合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意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打造连云港北部乡村休闲度假集聚区。

3、重大抓手

秦山岛省级海洋旅游度假区、徐福文化园、抗日山红色教育基地、以海头海滨风情小镇、班庄温泉度假村、宋庄丝路小镇、黑林国家农业公园、厉庄水果产业园等一批特色镇。

4、产业方向

海岛海滨休闲度假产业、徐福文化产业、海鲜美食产业、丝路、温泉、水果等特色产业、红色旅游教育培训产业。

(五)东海县

1、 发展目标

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水晶文创商贸第一城、江苏温泉养生度假首选地。

2、发展方向

将水晶的商贸功能向旅游功能转变,大力开展水晶主题文创产品;利用“温泉+”的理念,将温泉产品进行丰富和完善,打造全国温泉养生知名品牌;依托农业种植,开展主题农业休闲度假产品。

3、重大抓手

温泉康养度假旅游综合体、水晶商贸休闲旅游综合体、旅游小镇。

4、产业方向

温泉养生产业、鲜花产业、水晶文创产业。

(六)灌云县

1、发展目标

华东佛教圣地、中国最美县城。

2、发展方向

挖掘《镜花缘》文化,建设《镜花缘》文化旅游区和镜花缘特色小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美食旅游,打造乡村休闲美食旅游目的地。

3、重大抓手

大伊山佛文化休闲度假区、《镜花缘》小镇、伊甸园旅游度假区、潮河湾乡村旅游示范区、伊芦山景区。

4、产业方向

文化休闲旅游、乡村旅游。

(七)灌南县

1、发展目标

全国知名的道教文化体验区。

2、发展方向

以二郎神文化为基础,创意开发,大力发展道教文化传播、道教文化体验、道教文创等产业,打造全国知名的道教文化体验区;结合良好的生态和农业资源,开发采摘、休闲农园等乡村旅游项目。

3、重大抓手

二郎神文化旅游区、硕项湖休闲综合体、白酒文化小镇。

4、产业方向

文创产业、乡村旅游。

第六章 重点项目策划一、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分析

“十三五”期间,将连云港市现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梳理,根据资源价值和市场开发导向,选取优势资源进行重点开发,打造品牌项目,形成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抓手。通过项目提升,盘活存量,提升现有旅游产品品质。结合新业态发展,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丰富全市的旅游产品体系。

表6-1 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对应表

资源等级

资源名称

项目开发方式

项目建设内容

目标定位

项目开发策略

国际影响力资源

花果山

存量盘活+新项目开发

新建西游小镇、

大圣文化植入

国际大圣(西游)文化旅游集聚区

省级旅游度假区

花果山景区提升:增加花卉果树和彩林的种植,实现景区四季有花有果,提升山地景观的观赏性。建设金猴乐园,进行猴子种类科普。增加大圣主题舞台剧、西游实景剧开发和表演。设计提升景区主题标识系统,完善语音自动讲解、智能交通、旅游服务手机APP等智慧旅游项目。

西游小镇建设:以大圣主题餐厅、大圣主题酒店、金猴主题乐园、西游文化创意园、西游购物街区等为建设内容。

大圣品牌彰显:将连云港市打造成大圣故里。如所有的标识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均采用大圣形象作为元素。

景区周边的主干道名称采用与西游记有关的名称,如花果山路、大圣路等,凸显“大圣故里”品牌。

徐福文化

新项目开发

新建徐福文化园

文化产业园

利用徐福在东南亚的知名度,挖掘徐福文化,打造徐福文化园。

建设徐福文化博物馆,成立全球徐福文化研究中心,每年举办研讨会和学术交流会。

结合徐福东渡的故事和徐福对于中医的研究,研发徐福养生餐,将传统养生原理和美食相结合;

打造中、日、韩传统文化体验馆,满足中国以及日韩游客对秦国时期的传统文化的体验需求。

全国影响力资源

水晶

存量盘活+新项目开发

水晶博物馆提升、

水晶产品开发

水晶商贸休闲旅游综合体

梦幻水晶主题公园:主要建设梦幻水晶园(灯)、水晶迷宫(镜子)、水晶之恋爱情主题园(水晶爱情童话)等项目。

水晶主题美食影院:建设水晶影院、水晶食宴(水晶形状、水晶餐具)、水晶酒店(东海地标性酒店)等。

欢乐水晶创意工坊:参观水晶生产过程,让游客亲自参与到制作水晶产品的活动中,打造创意手工工坊。

海洋(海岛)

存量盘活+新项目开发

提升现有的滨海旅游景区、大力开发海岛旅游

建成一个5A景区、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滨海休闲大道:通过花卉、绿植、景观小品的运用,对滨海大道进行景观提升;沿途增设骑行驿站,景观平台,打造滨海休闲景观长廊。

连岛5A创建:按照5A景区建设标准,将连岛打造成黄海地区最佳的海岛旅游度假区,争取建成国际海岛型旅游目的地。对岛上所有的建筑进行风貌控制;增加海上娱乐活动;提升餐饮、住宿设施;引导岛上居民开展民俗接待。

连云港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现有的海州湾旅游度假区、前三岛、秦山岛等区域进行联合打造,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抗日山

存量盘活

抗日山景区提升

全国知名的红色教育基地

利用抗日山的红色资源和知名度,增加体验性项目,打造江苏著名、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开展针对中小学生的红色教育项目,如忆苦思甜军事夏令营、红色教育课堂等。

融合红色主题的旅游要素,针对大众市场,打造红色主题餐饮、红色文化体验、CS作战等项目。

摩崖石刻

存量盘活

孔望山提升

孔望山景区和桃花涧景区联合创建国家5A级景区

实现周边及内部交通的大联通,方便游客快速进入景区;增加餐饮、住宿等设施,完善旅游要素;

将摩崖石刻的价值进行扩大宣传,研发文创产品;针对中小学生户外课堂建设需求,增加国学课堂等参与项目。

阿育王塔

海清寺

存量盘活

祈福旅游线路组织

礼佛祈福的重要场所

利用阿育王塔在佛教的知名度,每年举办祈福活动,并结合全市其他的宗教景点,推出祈福旅游线路。

康缘药业中药提取工艺

新项目开发

新建康缘养生庄园

全国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

引入中药养生休闲、禅修保健、运动康体等项目,打造以中药养生为核心功能的养生庄园。

根据季节推出不同养生餐饮套系;根据体质推出不同的养生餐;入住不同主题的客房;开发养生旅游商品;如养生茶饮、养生粥品、养生食材包等,为游客提供食、寝、动、静、闻、视等全方位的养生产品,打造华东地区养生品牌的标杆。

区域性重要资源

海州古城

存量盘活

合理布局业态

海州古城展现地

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文保部门的专项资金,恢复重要节点,重现海州古城旧貌。

根据古城建设的科学业态配比引入合理产业要素,增加互动体验活动,打造具有历史性、体验性和商业性的海州古城,构建连云港文化旅游新极核。

温泉

存量盘活

精致化温泉小镇建设

温泉康养旅游度假综合体

温泉产业的提升:结合“温泉+”理念,打造“温泉+康体”、“温泉+疗养”、“温泉+美食”、“温泉+商务”、“温泉+文化”、“温泉+创意”、“温泉+娱乐”、“温泉+景观”的产品体系,开发以温泉为主题的旅游产业链,丰富旅游业态。

小镇提升:通过花卉、小品、外立面改造、电线地下化等手段,提升镇区风貌,实现特色旅游小镇的建设;定时举办各种表演、音乐会等活动,营造夜间休闲度假的氛围;主要街区通过涂鸦、文创孵化等方式打造文创商店、文艺街区等,丰富业态,增加休闲氛围。

海上云台山

存量盘活

海上云台山提升

云台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依托现有的海上云台山森林公园,联合连云老街,打造旅游度假区,并申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森林游乐项目增加:滑索、丛林CS、拓展运动园、汽车帐篷营地、空中森林等项目。

老街提升:大量使用花卉和小品,提升连云老街的景观;完善现有的商业业态;通过节事活动、特色表演、文创体验等,增加游客的互动和体验。

新业态资源

双店鲜花种植产业

新项目开发

新建鲜花小镇

省级特色小镇

建设花卉主题生态观光园;村落外立面改造、村落景观提升、旅游小品运用、花卉主题的特色民宿;招商引资,建设主题度假酒店,为游客提供百花美食、百花主题住宿、百花温泉SPA等度假产品。打造一个集花卉观光、花卉文化体验、家庭休闲、产业加工为一体的花卉主题旅游小镇。未来申报省级特色小镇。

汤沟酒业

新项目开发

开发白酒小镇

打造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

“花天酒地”景观营造:在园区和镇区主要街道,通过酒文化雕塑、主题景观、小品、浮雕文化墙等休闲设施营造氛围。

“酒别重逢”文化博物馆:让游客了解汤沟白酒的发展历史、制作流程等;建设白酒文化体验工坊,让游客参与白酒相关制品的制作和体验。

“酒酒不忘”节事节庆:每年举办祭酒大典、新酒品酒大会等节事活动,以聚集人气。

生态环境

新项目开发

引入汽车露营地

建设苏北最时尚的营地体系

在滨海区域、海山云台山区域、温泉小镇区域以及休闲农业集聚区引入房车营地。建设连岛滨海自驾露营地、青松岭森林公园露营地、月牙岛自驾露营地等。营地需要为游客提供信息服务、住宿、餐饮、汽车维修补给等基本服务,并根据每个自驾车营地的不同主题和场地条件,设置户外运动、娱乐等活动项目,丰富游客的休闲度假体验。其中住宿要凸显特殊化,建设帐篷营地、汽车旅馆等。

海洋海岛

新项目开发

开展游轮旅游

中国北方海岛旅游的重要示范地

依托连云港市的滨海资源和丰富海岛资源,开发区域内部的游轮旅游。

修建游船码头:在连岛、海州湾、前三岛、秦山岛增建游船码头。

开辟海上航线:开通连岛—秦山岛—海州湾—前三岛之间的海上交通运线。未来和日照、烟台、上海合作开展跨市区游轮路线,开通连云港与青岛、日照、舟山等海上游线。

丰富海上旅游项目:增加海上旅游项目,如深海垂钓、海上餐厅、海上酒店、海上音乐会等,将海洋旅游由滨海延展到海上。

二、重点项目布局规划

“十三五”期间,秉承“重点项目凸显、民间投资和政府投资双管齐下、项目建设渐进发展”三大战略,全市主要建设27个重点项目,包括2个龙头项目、3个核心项目、22个重点项目。

图6-1 重点项目布局图

三、重点项目适游季节规划

27个重点项目的适游季节各有侧重,强化冬季旅游和夜间旅游,构建连云港“四季畅游、日夜欢享”的旅游产业格局。具体见下表:

表6-2 重点项目适游季节汇总

项目类型

项目名称

适游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夜间

龙头项目(2个)

花果山西游文化产业集聚区

连云港滨海国家旅游度假区

核心项目(3个)

温泉康养度假旅游综合体

水晶商贸休闲旅游综合体

海州古城

重点项目(15个)

旅游集散中心

孔望山(5A提升)

“康缘”养生庄园

南城历史文化古镇

云台农场乡村休闲示范区

抗日山红色教育基地

徐福文化园

宋庄丝路小镇

海头海滨风情小镇

班庄温泉度假村

黑林国家农业公园

厉庄水果产业园

硕项湖休闲综合体

白酒文化小镇

伊甸园旅游度假区

大伊山文化休闲度假区

潮河湾乡村旅游示范区

二郎神文化小镇

森林温泉度假区

双店鲜花小镇

慢游体系

景观厕所

四、龙头项目策划1、花果山西游文化产业集聚区

(1)现状分析

花果山景区作为连云港市最知名的景区,目前其知名度与品牌不相匹配(图6-2),并且旅游收入情况主要以门票为主(表6-3),旅游发展活力不足。(图6-3)。

图6-2 连云港市主要景区知名度调查

表6-3 花果山景区近6年旅游接待情况

年份

游客量(人次)

旅游收入(万元)

2015年

3550000

15000

2014 年

3378990

20071.98

2013 年

3231988

26061.39

2012 年

2802002

24380.23

2011 年

1877307

5619.95

2010 年

1652925

4787.45

图6-3 花果山景区近5年旅游接待分析图

(2)问题剖析

花果山景区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品牌塑造手段单一。目前,花果山的知名度还是停留在对《西游记》的记忆中,产品以观光为主,新的品牌塑造手段运用不足。

产业延展不足。花果山景区仍处于门票经济时代,景区产品目前仍停留在观光层面,体验性项目缺失,六大要素延展不够,缺乏游客体验和二次消费产品,无法形成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和经济效益。

(3)政策对接

《江苏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全省将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示范区,这为大圣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

(4)发展目标

在现有花果山景区的基础上,扩大景区范围,增加体验项目,完善旅游要素,建设

国际西游文化旅游集聚区。

未来对景区进行全面提升,新建一个省级乃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5)解决方案

以西游文化为核心卖点,打造“西游圣境”主题形象,以此为核心,丰富业态,增加体验,打造文创产业集聚区。

花果山景区提升:

在现有的花果山景区的基础上,通过环境景观的提升和体验活动的增加,对景区进行全面提升,打造高品质、高效益5A景区。

提升山地景观:在保留山地植被肌理的基础上,增加花卉彩林的种植,提高山地景观的观赏性,如种植大面积的桃数以及其他各种水果等,强化花果山景区的主题性,并形成花果山新的旅游吸引力。

增加体验活动:在景区内增加体验活动,如大圣闹春表演,让猴子和游客亲密接触;建设金猴乐园,进行猴子种类科普;不定期西游主题舞台剧表演。

西游风情小镇

建设目标:省级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西游文化休闲区。

在花果山景区南部区域建设西游风情小镇,深入挖掘西游文化,按照西游故事设计主题游乐园。加强西游主题的吃、住、行、游、购、娱产业要素的配置。建设西游记文化创意产业重要孵化地,强化文创产业的发展。最终和花果山景区共同构建游在山上、玩在山下的产业发展格局,增加其品牌影响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旅游经济收益。

未来和淮安进行联合开发,构建国际著名的西游主题集聚区域。

主要建设内容:西游主题餐厅、西游主题游乐园、西游主题酒店、西游文化创意园等。

西游品牌彰显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的主题化处理,将整个连云港市打造成西游故里。如所有的标识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均采用西游形象作为元素。

海州区的主干道名称采用与西游记有关的名称,如花果山路、西游路等,凸显“西游圣境”品牌。

继续举办西游记文化节,并注重参与性和互动性。

2、连云港海洋旅游度假区

(1)现状分析

目前,连云港的滨海旅游度假主要集中在海州湾旅游度假区、秦山岛旅游度假区和连岛海滨旅游度假区3个片区。

其中连岛旅游度假区的知名度最大,为国家4A级景区;秦山岛处于开发建设阶段,基础设施和旅游要素基本配备,但是岛上腹地较小;海州湾海滩面积比较大,并且与日照接壤,但基础设施较差,环境有待改善。

(2)问题研判

连云港的海洋旅游开发存在以下问题:

管理和资源有待整合。目前,滨海沿线分为几个区域各自发展,旅游产品重复性比较强,而且档次较低,各个区域没有形成合力,无法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形成连云港的滨海度假品牌。

旅游项目设施有待完善。目前,各个片区旅游产品比较初级,无法吸引远距离游客。

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各个经营主体在管理上没有形成通顺的互动互通机制,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壁垒。

滨海度假设施及景观有待完善和提升。滨海沿线还未形成休闲度假氛围,休闲度假设施缺乏,商业业态单一,在景观性、娱乐性、休闲性上仍需进一步完善提升。

(3)发展目标

未来以海岛旅游、海上旅游为主要特色,建设

国际知名的海洋旅游集聚区

未来建成一个5A景区、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一个国家生态公园。

(4)发展思路

1)跨区域合作(市内、省际)

首先实现市内沿海区域的统一合作发展,在此基础上和山东省的日照联合发展营销,实现省际合作。

2)打造一带五节点(滨海旅游带)空间布局

以滨海景观大道为串联,打造前三岛、海州湾、秦山岛、海上云台山、连岛五大节点,构筑全市的滨海旅游带。

3)以大品牌引领

联合申报国家级海洋旅游度假区,以优质的品牌带动产业发展。打破行政壁垒,将海州湾、秦山岛、前三岛进行联合打造,共同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4)突出海岛度假、游轮旅游

连云港拥有非常珍贵的北方海岛,因此要发挥独特的优势,大力发展海岛游,并响应国家政策,发展连接市内各个节点的游轮旅游。

5)大力发展海上旅游

通过浮岛建设、海岛旅游、海上游线交通化等手段,将连云港的海洋旅游由点连线、由线带面,将连云港的滨海旅游扩展到海洋旅游,塑造连云港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海洋旅游产品,构造核心竞争力。

图6-4 连云港滨海旅游带发展布局图

(5)解决方案

未来,主要建设以下项目:

1)滨海休闲大道

将现有的滨海大道进行景观化提升,通过花卉、绿植、景观小品的运用;骑行驿站、景观平台的建设等,打造连云港滨海休闲景观长廊。

2)连岛景区5A提升

充分利用连岛的海岛资源,按照5A景区建设标准,将连岛旅游度假区打造成黄海地区最佳的海岛旅游度假区,争取建成国际海岛型旅游目的地。

所有的建筑进行风貌控制,统一打造适合滨海地区的建筑风貌;在现有的连岛旅游度假区的基础上,增加海上娱乐活动,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提升餐饮、住宿设施,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度假体验环境;引导岛上居民开展民俗接待,将整个连岛开发成为旅游产业引导的集聚区。

3)连云港国家级海洋旅游度假区

将现有的海州湾旅游度假区、前三岛、秦山岛等区域进行联合打造,申报国家级海洋旅游度假区。

通过海滨、海岛、海上浮岛等建设,将连云港的沿海旅游由海岸线状分布向海洋面状拓展,打造连云港特有的海洋旅游产品。

海州湾片区:通过建设海洋馆、海鲜小镇、滨海度假酒店等项目,将海州湾打造成黄海地区知名的滨海旅游度假区。

秦山岛海岛旅游度假区:依托现有的项目,将秦山岛建设成为小而精的海岛型旅游度假区。旅游接待设施以新颖、精致、时尚为主,独具特色。

浮岛建设:在秦山岛、前三岛等岛屿外围建设浮岛,提供海上别墅、海中餐厅、海中垂钓、海上乐园等海上旅游项目,增加连云港海洋旅游的趣味性。

海上交通公交化构建:未来考虑在连岛、海州湾、秦山岛、前三岛之间开通海上交通线路,实现海上交通的公交化,实现连云港内部海洋旅游片区的串联。

游轮旅游:未来联合日照、青岛、烟台、上海,开辟游轮旅游航线,增加游客体验度、丰富旅游产品内容;申请开辟连云港到韩国的海上游线,增加国际旅游线路。

4)云台山国家生态公园

依托现有的海上云台山森林公园,联合连云老街,打造旅游度假区,并申报国家生态公园。

增加森林游乐项目:

因为受森林保护的限制,该区域的项目主要以小型、精致、特色、时尚为主,所有的建筑采用临建的方式。

增加如滑索、丛林CS、拓展运动园、汽车帐篷营地等项目。

增加儿童娱乐项目:

增加田园儿童乐园项目,开发如儿童泛舟比赛、童玩小院等田园游乐项目。

5)老街提升

景观提升:大量使用花卉和小品,提升连云老街的景观,打造一条充满休闲氛围和文化创意特色的老街。

业态完善:完善现有的商业业态,大量引入酒吧、餐饮、文创商店,增加人气。

互动增加:通过节事活动、特色表演、文创体验等,增加游客的互动和体验。

五、核心项目策划1、温泉康养旅游度假综合体

1)项目构思

整合温泉镇现有温泉、羽山、羽山水库等资源,结合“温泉+”理念,打造以温泉为主题的旅游产业链,丰富旅游业态,同时从文化、景观等角度对现有温泉产品进行品质提升。

2)项目规划

· 温泉+康体

欢乐冰雪季:

在羽山脚下增加滑雪场,滑雪场以娱乐性为主,打造“滑雪+温泉”特色冬季旅游产品组合。

疯狂水世界:

温泉不仅可以用来“泡”,还可以用来“戏”。融合龙文化及海底元素,通过配置水上娱乐设施,打造室内温泉戏水乐园,使游客真正体验“大闹东海龙宫”的乐趣。

· 温泉+疗养

温泉康复中心:

东海温泉属于氟硅复合型医疗热矿型,为国内罕见医疗保健型温泉。结合温泉独特的资源功效,设置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康复服务等于一体,打造华东第一温泉康复中心。

温泉理疗馆:

融合中国养生医学和西方理疗技术,设中医养生馆、香薰馆、水疗SPA等,打造特色温泉理疗馆。

· 温泉+美食

利用东海温泉,结合当地温泉食材,烹煮东海美食,开发特色温泉漂浮美食宴。

· 温泉+商务

在现有服务接待设施基础上,增加高档温泉酒店、温泉会议中心,增加精品温泉客栈,依托温泉开发温泉养生别墅,温泉养老地产等。

· 温泉+文化

挖掘我国古代“焚香沐浴”文化,开发高端温泉品牌。

引入日本正宗传统温泉礼仪文化,提升温泉品质,推出“日本枯禅”文化,吸引高端消费群体。

· 温泉+创意

结合市场推出“水晶温泉”创意品牌。并时时推出多样化创意温泉,如人气较高的拉面温泉、巧克力温泉、咖啡温泉、红酒温泉、牛奶温泉等,吸引年轻群体、家庭群体。

· 温泉+娱乐

建设温泉影院,增加夜间表演,如温泉音乐会、温泉木偶表演、大话西游、烟花表演等,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尤其是增加夜间消费。

· 温泉+景观

将景观和温泉相结合,打造樱花温泉、桂花温泉、枫叶温泉等主题景观温泉,以特色的景观吸引游客,满足边泡温泉边赏景需求,并对温泉夜景进行提升,打造夜间梦幻温泉景象。

3)小镇提升规划

在温泉度假产品提升基础上,采用旅游导向型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理念,引导周边小镇实现产业转型,打造真正的温泉小镇。

镇区风貌提升:通过花卉、小品、外立面改造、电线地下化等手段,提升镇区风貌,实现旅游小镇打造的第一步。

产业引导转型:引导当地居民,通过休闲农业、特色民俗接待等方式开展旅游接待,制定星级农家乐奖励政策,引导一产、二产向三产转变,实现特色旅游小镇的建设。

休闲氛围营造:定时在主要街区的广场举办各种表演、音乐会等活动,营造夜间休闲度假的氛围;主要街区通过涂鸦、文创孵化等方式打造文创商店、文艺街区等,丰富业态,增加休闲氛围。

2、水晶商贸休闲旅游综合体

1)项目构思

目前东海以水晶产地而闻名全国,但水晶文化、水晶产品与旅游休闲结合性较弱。未来整合东海水晶博物馆、水晶商城、水晶产业园以及西双湖景区,打造包含文化、娱乐、美食、购物等为一体的水晶产业链,将水晶与旅游休闲高度融合,形成水晶商贸休闲旅游综合体。

2)创新项目

· 梦幻水晶主题公园

选址:水晶博物馆与西双湖景区。

发展思路:联合水晶博物馆与西双湖景区,打造以水晶为主题,以参观游览、娱乐体验为主的主题公园。

项目构成:梦幻水晶园(灯)、水晶迷宫(镜子)、水晶之恋爱情主题园(水晶爱情童话,水晶戒、水晶鞋等)。

· 水晶主题美食影院

选址:水晶商城。

发展思路:拓展水晶城的购物功能,集购物、餐饮、娱乐、住宿等多功能于一体。

项目构成:水晶影院、水晶食宴(水晶形状、水晶餐具)、水晶酒店(东海地标性酒店)。

· 欢乐水晶创意工坊

选址:水晶创意产业园。

发展思路:参观水晶生产过程之外,让游客可以带家人、朋友、等亲自参与到制作水晶产品的活动中。

3、海州古城

(1)建设目标

提升项目,在现有基础上,通过文保部门的专项资金,恢复重要节点,重现海州古城旧貌。

(2)建设内容

根据古城建设的科学业态配比引入合理产业要素,增加互动体验活动,打造具有历史性、体验性和商业性的海州古城,构建连云港文化旅游新极核。

表6-4古城业态科学布局比例

业态名称

住宿

购物

餐饮

游览

娱乐

公共空间

所占比例(%)

13

24.5

25

22

5.5

8

六、重点项目策划1、游客集散中心

按照省级旅游集散中心的标准建设全市的旅游集散中心,为当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交通换乘、旅游咨询、景点介绍、自驾指导等方面的服务。

(1)建设目标

省级旅游集散中心。游客集散中心的选址建议结合未来高铁站的建设,实现内外交通的有机整合。

(2)建设内容

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咨询、团队服务、景区咨询、酒店预订等。

车辆调度中心:游客集散中心到达各个片区和主要景点的车辆服务、包车服务。

生态停车场:为全市的旅游服务车辆和外来游客车辆提供车辆停放等服务。

2、孔望山提升

(1)建设目标

提升项目,将现有的孔望山景区和桃花涧景区联合打造,争取“十三五”末启动申报国家5A级景区的工作。

(2)建设内容

优化内部交通:实现内部交通的优化畅通,方便游客快速进入景区,并实现内部的快速移动。

完善旅游要素:增加餐饮、住宿等设施。

扩大摩崖石刻的宣传力度:和国家文化部门合作,将摩崖石刻的价值进行扩大宣传,研发文创产品,将摩崖石刻的附加值发挥到最大。

打造国学课堂:结合孔望山的文化底蕴,针对中小学生户外课堂建设需求,增加国学课堂等项目,打造连云港中小学研学旅游首选地,增加景区的文化品位,同时,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

3、“康缘”养生庄园

(1)建设目标

新建项目,2016-2017年建设项目,占地约1000亩。

依托康缘药业的中医药的研发力量和对康养市场的开发基础,结合目前中医药养生市场的旺盛需求,引入中药养生休闲、禅修保健、运动康体等项目,打造以中药养生为核心功能的养生庄园。

(2)建设内容

聘请全国著名的老中医坐堂,为到访游客把脉诊治,并根据每个季节推出不同养生餐饮套系;根据不同的体质推出不同的养生餐,入住不同主题的客房,为游客提供食、寝、动、静、闻、视等全方位的养生产品,打造中国中医养生品牌的标杆。

依托养生庄园,结合集团的研发力量,开发养生旅游商品,如养生茶饮、养生粥品、养生食材包、旅游常备药组盒等。

4、南城历史文化古镇

(1)建设目标

新建项目,江苏历史文化名镇。

(2)建设内容

依托现有的古镇肌理,通过古镇风貌改造、现代商业业态注入、文创产品增加等手段,打造历史文化旅游特色小镇以及江苏省知名的历史文化名镇

5、云台农场乡村休闲示范区

(1)建设目标

提升项目,连云港乡村度假示范区。

(2)建设内容

依托现有的云台农场,积极引入休闲农庄、文化民宿、儿童田园欢乐谷等乡村休闲项目,打造乡村休闲度假综合体,建立连云港市乡村度假示范区。

6、抗日山红色教育基地

(1)建设目标

利用抗日山的红色资源和知名度,增加体验性项目,打造江苏著名、全国知名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2)建设内容

结合中小学生的户外课堂,大力开展针对中小学生的红色教育项目,如忆苦思甜军事夏令营、红色教育课堂等。

打造红色培训基地,每年“清明”、“七一”建党、 “八一”建军、“十一”国庆等期间举办大型的红色教育活动,将苏北鲁南等地区的党员干部和部队军人组织到景区进行一日红色教育活动。

融合红色主题的旅游要素,针对大众市场,打造红色主题餐饮、红色文化体验、CS作战等项目,打造要素完备的旅游景区,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7、徐福文化园

(1)建设目标

利用徐福在东南亚的知名度,挖掘徐福文化,打造徐福文化园。

(2)建设内容

建设徐福文化博物馆,成立全球徐福文化研究中心,每年举办研讨会和学术交流会。

结合徐福东渡的传说和徐福对于中医的研究,研发徐福养生餐,将传统养生原理和美食相结合;

打造中日韩传统文化体验馆,满足中国以及日韩游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需求。

8、宋庄丝路小镇

(1)建设目标

2017年5月建成开放。

(2)建设内容

以国家规划中的丝绸之路线型、同比例缩小到拟建设区域,并以此路为主轴,按沿路64个国家的风情风貌建设风格迥异的建筑群,布局实施推进丝路花海、丝路广场、丝路美食、丝路风情演绎、摄影基地、儿童乐园、展览、展销等。

9、班庄温泉度假村

(1)建设目标

在夹谷山之侧、祝其水库之畔,建设一个食、住、行、游的综合性接待中心,结合新农村建设完善社区配套设施,主要面向大众消费群体;计划在夹谷群山之中,打造集观光度假、休闲疗养、政商峰会、生态示范、环保宣传为一体的温泉度假区。

(2)建设内容

占地2000亩的温泉小镇,建设温泉驿站、民宿小镇、影视基地等。

10、海头海滨风情小镇

(1)建设目标

依托海滨风情打造渔业观光、海鲜美食、海岛度假等省内知名的滨海旅游目的地。

(2)建设内容

建设以海湾、海岛、海鲜美食为特色的省内知名旅游特色小镇

11、黑林国家农业公园

(1)建设目标

通过特色水果产业园提升建设国家农业公园。

(2)建设内容

黑林特色水果产业园、果香乐养小镇建设、全国知名的国家农业公园。

12、厉庄水果产业园

(1)建设目标

按照“大樱桃产业+融合发展+外向型经济+康体养生+旅游文化”的发展模式,打造国内独具特色的樱桃水果产业园。

(2)建设内容

建设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大樱桃主题公园等、樱桃水果产业园。

13、森林温泉度假区

(1)建设目标

提升项目。森林温泉度假区已形成以温泉为主题,集会议、住宿、休闲娱乐、露营等多元化产品体系。以加强“森林温泉”品牌塑造为主,打造独特的“森林温泉”度假区域。

(2)建设内容

加强温泉与森林融合,增加森林养生、森林住宿、树上温泉等旅游产品。

14、双店鲜花小镇

(1)建设目标

“十三五”末,建设成为省级旅游特色小镇。

(2)建设内容

以双店镇双沟村现有的花卉种植为主要产业要素,融合其他休闲度假游乐设施,打造一个集花卉观光、花卉文化体验、家庭休闲、产业加工为一体的花卉主题旅游小镇。开展看花、吃花、玩花、赏花、住花、卖花、乐花的产业体系,未来申报省级特色小镇。

花卉观光园:扩大现有的鲜花种植规模,打造花卉主题生态观光园,增加小镇的旅游吸引力,延长旅游时间。

花香人家:引导周边居民开展主题接待,通过村落外立面改造、村落景观提升、旅游小品运用、采用花卉主题室内装饰等方式,打造花卉主题的特色民宿。

百花庄园:招商引资,建设主题度假酒店,为游客提供百花美食、百花主题住宿、百花温泉SPA等度假产品。

15、硕项湖休闲综合体

(1)建设目标

城市休闲旅游区

(2)建设内容

以“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硕项湖樱花博览园为依托,以湿地公园为基底,最终建设为一个集花卉观光、水上运动休憩、森林露营、素质拓展、生态农业观光、婚纱摄影等为一体的苏北首席复合型休闲综合体。

目前基础环境营造工程已完成,“十三五”期间主要是通过招商进行商业业态的引进、体验活动的开展,以聚集人气,打造灌南城周休闲旅游集聚区。

迎宾花毯:借助不同品种、不同颜色的花卉描绘出“印象硕项湖”第一景。

花舞人间:依托樱花博览园、异国花卉园,融入精致水景,打造四季赏花空间。

婚庆基地:依托大规模的花卉基地,配置爱情主题景观小品,构筑苏北最大的婚纱摄影基地。

营地:结合市场趋势和游客需求,建设自驾车营地、自行车营地和露营地。

水乐园:借助硕项湖开展小型的水上体验活动。

花海木屋:依托不同品种的花卉,结合其花语寓意,提供不同主题的休闲空间。

芳香酒店:将花卉的赏、品、食、艺、疗等多功能与休憩空间相融合,打造不一样的度假空间。

滨湖商业街:借助水域环境,建设美食街、购物街、酒吧街。其中美食街可以采用同心潭的形式打造,主要是提供灌南地方佳肴。

16、大伊山文化休闲度假区

(1)建设目标

省级旅游度假区、灌云旅游集聚区

(2)建设内容

依托大伊山优良的山水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突出“佛文化、山水文化、镜花缘文化”的特色,塑造大伊山独特卖点,并按照5A景区标准进行提升建设,最终将其打造成为集宗教体验、遗迹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乡村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度假区。

17、白酒文化小镇

(1)建设目标

依托汤沟酒的知名品牌,引导两相和酒业有限公司进行白酒文化园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将汤沟镇打造成白酒文化小镇。到“十三五”末,打造成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

(2)建设内容

“花天酒地”景观营造:在园区和镇区主要街道,通过酒文化雕塑、主题景观、小品、浮雕文化墙等休闲设施营造氛围。

“酒别重逢”文化博物馆:让游客了解汤沟白酒的发展历史、制作流程等;参观汤沟白酒酿造过程,亲自体验白酒酿造过程体验,如蒸馏、勾兑等程序;建设白酒文化体验工坊,让游客参与白酒相关制品的制作和体验,如酒心巧克力等。

“天长地酒”创意坊:在小包装、艺术化包装的白酒礼品中融入文化创意。

“对酒当歌”主题餐厅:餐具凸显白酒主题元素;研发以酒为原料的主打菜品,作为小镇旅游餐饮服务的必吃菜;同时将菜名与白酒文化、典故相融合。

“幸福酒酒”酒香人家:引导当地居民开展民俗接待,打造酒香人家。

“酒酒不忘”节事节庆:每年举办祭酒大典、新酒品酒大会等节事活动,以聚集人气。

18、潮河湾乡村旅游示范区

(1)建设目标

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

(2)建设内容

此片区规划包括新沂河风光带、潮河风光带以及美丽乡村建设三部分。借助灌云境内独特的新沂河风光、潮河风光打造成集乡村旅游村庄产业发展、乡村运动体验、郊野风光展示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19、二郎神文化小镇

(1)建设目标

全国知名的道教文化体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