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环境规划修编 - sz · web view深圳市龙岗区环境保护2011-2020年总体规划...

Download 龙岗区环境规划修编 - sz · Web view深圳市龙岗区环境保护2011-2020年总体规划 深圳市龙岗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11年8月

If you can't read please download the document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Dec-2019

3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龙岗区环境规划修编

深圳市龙岗区环境保护2011-2020年总体规划

深圳市龙岗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11年8月

深圳市龙岗区环境保护2011-2020年总体规划编制人员名单

一、项目顾问

唐孝炎 中国工程院 院士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叶文虎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二、项目领导小组

组 长:王延奎 龙岗区副区长

副组长:丁海成 龙岗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局长

蓝 浪 龙岗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副局长

三、项目技术负责人

马晓明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教授

四、项目参加人员

(一)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马晓明 吴健生 秦华鹏 何凌燕 计军平 顾 鹏曾小瑱 徐雅莉 胡道远 刘 磊 易志斌 李小环李 杨 张 雯 万 超 许小虎 钱政霖 袁 哲

(二)龙岗区环境保护和水务局

王文瑾 陈 俊 卓秋峰 张寿荣 蔡幼辉 吴宏斌

骆 戈 谭晓飞 潘 振 肖汉东 罗兰芳 胡国光

刘 波 边 军 傅晓宇 罗柏华 肖美兰 冯景青

宾曙明 刘治平 廖雄铭 陈杨杰 马少云 冯国伟

温碧梅 沈斌生 黄 海 余国光 徐 平 曹其捷

黄春生 饶钦声 黄 震 陈声藩 李琼芳 黄晓东李旭明 蔡振山 丁以熳 谢 芳 罗 威 顾嘉嘉

洪小红 李皖豫 毛 亮 古 建 刘 乐 王 倬

邹 姣 张现基 戴 霏 唐少敏 林冰琦 王正宇

葛纯朴 黄海彬 舒 丹 何五湖 刘少妹

目 录

1第 1 章 总论

11.1 任务由来

11.2 目的、意义与定位

31.3 编制依据

51.4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61.5 规划范围与规划时限

71.6 技术路线

91.7 规划重点

11第 2 章 龙岗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1995年)回顾性评估

112.1 水环境规划

132.2 大气环境规划

132.3 噪声控制规划

142.4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

142.5 生态规划

152.6 产业导向及工业发展布局

16第 3 章 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现状评价

163.1 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定位

163.1.1 人口现状

173.1.2 经济发展现状

183.1.3 发展定位

193.2 环境现状评价

193.2.1 水环境现状

323.2.2 大气环境现状

333.2.3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现状

343.2.4 声环境质量现状

353.2.5 生态环境现状

37第 4 章 主要环境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374.1 主要环境问题

374.1.1 地表水环境污染问题

384.1.2 大气污染问题

384.1.3 固体废物问题

384.1.4 生态环境问题

384.2 制约因素分析

384.2.1 水环境问题主要制约因素

404.2.2 生态保护制约因素分析

414.2.3 社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42第 5 章 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

425.1 指导思想和原则

435.2 目标与指标体系

46第 6 章 生态与环境功能区划分

466.1 生态功能区划分

466.2 环境功能区划分

466.2.1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

476.2.2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486.2.3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

496.2.4 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

54第 7 章 环境容量测算

547.1 水环境容量计算

547.1.1 龙岗区天然及调水增加的水环境容量

567.1.2 各流域水污染汇总

567.1.3 水环境容量约束分析

587.2 大气环境容量计算

587.2.1 大气环境容量的计算

597.2.2 大气环境容量约束分析

60第 8 章 水环境污染防治规划

608.1 规划目标

608.2 污水量预测

628.3 河流水污染治理

628.3.1 龙岗河流域

628.3.2 布吉河片区

638.3.3 观澜河流域

648.3.4 大鹏半岛片区

668.4 饮用水源水库保护

668.4.1 完善和扩大隔离围网保护范围

678.4.2 饮用水源水库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688.4.3 清洁小流域建设

708.5 海洋污染防治

708.6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718.7 规划可达性分析

718.7.1 水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728.7.2 投资可行性分析

74第 9 章 跨界水污染防治对策

749.1 龙岗区跨界水污染现状

749.2 跨界水污染防治意义

759.3 跨界水污染防治对策

759.3.1 相关政策文件

769.3.2 规划目标

779.3.3 政策措施

809.3.4 工程措施

899.3.5 产业结构调整

909.4 规划可达性分析

909.4.1 水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909.4.2 投资可行性分析

91第 10 章 大气环境污染防治规划

9110.1 规划目标

9110.2 二氧化硫污染控制

9210.3 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9310.4 垃圾焚烧废气控制

9310.5 可达性分析

9310.5.1 大气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

9310.5.2 投资可行性分析

94第 11 章 声环境污染防治规划

9411.1 规划目标

9411.2 交通噪声控制

9511.3 建筑噪声控制

9511.4 工业噪声控制

9511.5 生活噪声控制

9611.6 敏感区噪声控制

9611.7 可达性分析

9611.7.1 规划目标可达性分析

9611.7.2 重点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

97第 12 章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规划

9712.1 规划目标

9712.2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

9812.3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

9812.4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

9812.5 废旧电子电器集中处理

9912.6 建筑垃圾和余泥土方处置

9912.7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

9912.8 可达性分析

9912.8.1 规划目标可达性分析

10012.8.2 重点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

101第 13 章 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10113.1 规划的目标

10113.2 自然生态建设

10113.2.1 构建区域生态网络

10213.2.2 恢复区域生态功能

10413.3 人居环境建设

10413.3.1 打造绿道网络

10713.3.2 建设公共绿地

10813.3.3 创建宜居城区

10913.4 可达性分析

10913.4.1 规划目标可达性分析

10913.4.2 重点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

110第 14 章 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规划

11014.1 规划目标

11014.1.1 总体目标

11014.1.2 阶段目标

11014.2 优化能源结构

11114.3 发展低碳经济

11114.3.1 发展低碳农业

11214.3.2 发展低碳工业

11714.3.3 发展低碳服务业

11814.4 构建低碳城区

11814.4.1 建设低碳交通体系

11914.4.2 构建低碳建筑体系

12014.4.3 倡导低碳消费理念

12114.5 可达性分析

122第 15 章 大鹏半岛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2215.1 区域概况

12315.2 规划目标

12415.3 环境质量现状

12415.3.1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12415.3.2 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

12615.3.3 地表水环境质量与污染源排放现状

12715.3.4 其他环境质量与污染源排放现状

12915.4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2915.4.1 生态问题

13015.4.2 海岸水环境问题

13015.4.3 地表水环境问题

13115.4.4 其他环境问题

13115.5 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规划

13115.5.1 水污染控制工程

13415.5.2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13415.6 近岸海域水环境污染防治规划

13415.6.1 岸线保护

13515.6.2 海洋陆源污染源控制

13615.6.3 海水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业污染控制

13715.6.4 海洋资源保护

13715.6.5 海洋旅游区管理

13815.6.6 海洋污染应急管理对策建议

13915.7 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13915.7.1 自然资源保护

14015.7.2 农业资源保护

14115.8 生态产业规划

14115.8.1 服务业发展规划

14215.8.2 工业发展规划

14215.8.3 农业发展规划

144第 16 章 重点工程规划与投资估算

14416.1 水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汇总与投资估算

14416.2 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汇总与投资估算

14416.3 声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汇总与投资估算

14416.4 固体废物处理重点工程与投资估算

14416.5 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汇总与投资估算

14416.6 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建设措施汇总

145第 17 章 保障措施

14517.1 组织保障

14617.2 政策保障

14717.3 资金保障

14817.4 技术保障

150第 18 章 规划实施预期效果

15018.1 实现全区环境质量的显著改善

15118.2 优化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转型

15118.3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153附录1 龙岗区水、大气及生态环境数据

190附录2 深圳市龙岗区生态功能区划结果

204附录3 水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汇总与投资估算

210附录4 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汇总与投资估算

211附录5 声环境污染防治工程汇总与投资估算

212附录6 固体废物处理重点工程与投资估算

214附录7 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汇总与投资估算

217附录8 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建设措施

219附录9 规划指标说明

225附录10 生态功能区划技术方法

第 1 章 总论

1.1 任务由来

按照《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年)纲要》和《深圳市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年)》的任务要求,根据龙岗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实际需求,龙岗区环保水务局组织对《深圳市龙岗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1995)进行检讨,编制《深圳市龙岗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修编》,为龙岗区建设生态文明、落实改革方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推进特区一体化和建设宜居城市,全面系统地提出环境保护总体战略和规划方案。

1.2 目的、意义与定位

1.2.1 规划目的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根据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结合珠江三角洲和深圳市未来十年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充分考虑龙岗区环境现状及未来面临的压力,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区建设,改善龙岗区环境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社会发展全面进步、生态环境优美、适宜人类居住的绿色龙岗。

1.2.2 规划意义

(1)落实《珠三角规划纲要》、《深圳综改方案》的迫切需要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的实施,中央赋予了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的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使命,加之深港环境合作,以及深圳、惠州、东莞为贯彻落实《纲要》、《方案》而制定的合作框架协议,迫切需要龙岗通过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修编为自身的环境责任赋予新的内涵。

(2)推动特区一体化的迫切需要

2010年7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正式扩至龙岗区。长期以来由于关内外二元化结构的存在,龙岗区在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同原特区存在一定差距。如何抓住特区一体化的历史机遇、快速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进程是龙岗区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问题。因此,龙岗区迫切需要通过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修编为上述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

(3)建设生态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区的迫切需要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及龙岗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龙岗区正全力创建国家级生态区。而努力建设产业发达、平安和谐、生态优美、人文荟萃的现代化新城区,则是深圳、市委市政府对龙岗新一轮发展寄予的厚望。因此,龙岗区迫切需要以新的理念、以新的要求制定新的环境总体规划,促进全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努力实现建设“生态优美”新城区的发展目标。

(4)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龙岗区自1993年建区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作为一个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传统发展模式的跨越式发展地区,龙岗也不可避免地遇到发展瓶颈的制约和困挠。因此,龙岗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根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增强经济的整体素质,在当今城市价值链重组的经济格局中实现新的发展定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迫切需要对环境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引导企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探索在紧约束条件下以较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撑和实现龙岗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子。

1.2.3 规划定位

根据龙岗区新的发展定位对环保的新要求制定保护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对龙岗区未来的环保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并为十二五、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提供支撑。

1.3 编制依据

1.3.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划

1.3.1.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2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年12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

1.3.1.2 国家相关规章、规划

(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0年12月);

(2)《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005年12月);

(3)《国务院关于扩大深圳经济特区范围的批复》国函[2010]45号(2010年5月)。

1.3.2 广东省及深圳市相关规章、规划

1.3.2.1 广东省相关规划及政府规章

(1)《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质保护条例》(1998年12月);

(2)《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年)》(2006年);

(3)《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技术导则》(2006年);

(4)《关于加强淡水河流域污染整治工作的意见》(粤环[2008]32号);

(5)《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防治办法》(2009年2月);

(6)《关于贯彻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决定》(2009年4月);

(7)《关于印发淡水河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粤环[2009]56号)》(2009年8月);

(8)《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4月)。

1.3.2.2 深圳市政府规章及相关规划

(1)《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2001年3月);

(2)《深圳市生态公益林条例》(2002年10月);

(3)《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深发[2006]9号)》(2006年4月);

(4)《深圳市中部物流组团分区规划》、《深圳市龙岗中心组团分区规划》及《深圳市东部生态组团分区规划》(2006年9月);

(5)《关于调整深圳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通知(深府[2006]227号)》(2006年10月);

(6)《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2006年12月);

(7)《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市的决定(深发[2007]1号)》(2007年1月);

(8)《大鹏半岛保护与发展实施策略》纲要(2007年3月);

(9)《深圳市污泥处置布局规划(2006-2020)》,2007年7月;

(10)《大鹏半岛保护与发展管理规定》(2008年1月);

(11)《深圳市环境保护规划(2007-2020年》(2008年2月);

(12)《深圳市龙岗河、坪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方案》(2008年10月);

(13)《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2009年5月);

(14)《深圳市坪山新区管理暂行规定》(2009年7月);

(15)《深圳经济特区环境保护条例》(2009年7月修订);

(16)《深圳市绿道网专项规划》(2010年4月);

(17)《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发展总体思路和工作方案(深府[2010]6号)》(2010年7月);

(18)《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2010年9月);

(19)《深圳市人居环境保护与建设“十二五”规划》(2010年11月);

(20)《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

1.3.2.3 龙岗区相关规划

(1)《深圳市龙岗区生态区建设规划(2007-2020年)》(2007年12月);

(2)《深圳市龙岗区余泥渣土受纳场布局专项规划(2007-2020)》(2008年6月);

(3)《深圳市龙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

(4)《深圳市龙岗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2011年2月);

(5)《深圳市龙岗区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3月);

(6)《深圳市龙岗区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3月);

(7)《深圳市龙岗区商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3月);

(8)《深圳市龙岗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3月);

(9)《深圳市龙岗区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2011年4月);

(10)《深圳市龙岗区十二五近期建设与土地利用规划(2011-2015年)》(2011年4月)。

1.3.2.4 其他相关规划

(1)《惠州市淡水河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总体规划》(2008年6月),

(2)《惠州市淡水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工作大纲》(2009年5月)。

1.4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4.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围绕“产业发达、平安和谐、生态优美、人文荟萃的现代化新城区”的发展目标,推进特区一体化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统筹兼顾,更新发展观念,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切实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结合龙岗区未来发展的战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污染综合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环境监督管理等手段,全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将龙岗建设成为生态文明进步、体现后现代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新城区。

1.4.2 基本原则

(1)协调发展,和谐共赢。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全区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2)分区控制,分类指导。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条件、环境保护要求、生态功能区划,实施环境与生态分级分区控制管理。地表水污染治理应做到打破行政界线,按流域进行整治。

(3)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据龙岗环境现状、未来压力以及保护要求,合理确定环境保护目标,针对突出矛盾,抓住关键要素,解决实际问题。

(4)统筹兼顾,纵横衔接。与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深圳市环境保护规划等环保规划相衔接,与城市总体规划、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其它专业规划相协调。

(5)立足实际,前瞻未来。即要立足当前实际,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规划具有科学性、战略性和前瞻性。

1.5 规划范围与规划时限

1.5.1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龙岗区区域范围内的陆域、水域和近岸海域,陆地总面积675.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40平方公里,见图1‑1。具体范围如下:

陆域:平湖、布吉、横岗、龙岗、龙城、坪地、葵涌、大鹏、南澳、南湾、坂田等11个街道。

河流:(1)龙岗河流域,支流包括梧桐山河、大康河、茂盛河、爱联河、石溪河、回龙河、南约河、同乐河及丁山河等;(2)布吉河和沙湾河;(3)大鹏半岛水系,主要包括东涌河、南澳河、新大河、王母河、鹏城河、葵涌河等;(4)观澜河(龙岗区境内)。

水库:(1)供水水源水库:清林径水库-黄龙湖水库、径心水库、铜锣径水库、甘坑水库、枫木浪水库、龙口水库、打马坜水库、黄竹坑水库、岗头水库、炳坑水库、罗屋田水库及白石塘水库等;(2)非供水水源水库:老虎坜水库、茅湖水库、上禾塘水库、太源水库、石寮水库、新生水库、田祖上水库、伯坳水库、神仙岭水库、上輋水库、企卢坑水库、和尚径水库、三坑水库及石豹水库等。

海域:大鹏半岛沿岸的大鹏湾海域和大亚湾海域。

图1‑1 规划范围示意图

1.5.2 规划时限

规划基准年:2007年(兼顾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现状)

规划时段:近中期为2011-2015年(“十二五”时期);

远期为2016-2020年(“十三五”时期)。

1.6 技术路线

本研究将综合运用生态系统评价、生态控制、模型模拟、最优化控制、生态和经济系统等分析方法,结合GIS、RS及GPS作为规划的技术手段。整个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资料收集与现状调查阶段、规划研究与分析阶段、 规划成果编制阶段。技术路线见图1‑2。

图1‑2 龙岗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修编技术路线

1.7 规划重点

(1)水污染控制和龙岗河、布吉河综合整治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超常规增长,龙岗水资源问题和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10年全区废水排放总量21691.20万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1519.0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20172.2万吨(按统计年鉴人口折算),生活污水排放量占93.00%。污水排放量的增大导致了水环境的严重污染,据2010年水质监测数据,龙岗河主要水质指标劣于Ⅴ类,未达到跨市交接断面水质要求。因此,这一极强的水源依赖性、水资源的资源性短缺和水质性短缺相互作用,要求规划必须将水污染控制和龙岗河、布吉河综合整治问题作为首要任务,科学制定综合整治水污染的措施,以从根本上改善龙岗河、布吉河的水环境状况。

(2)大鹏半岛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大鹏半岛是深圳市目前面积最大、生态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随着深圳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在保护中发展当地经济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大鹏半岛的保护与开发,应从战略高度、从长远利益、从造福子孙后代来加以科学规划;在开发思路上,应把大鹏半岛努力建设成高层次、高质量的海滨旅游胜地,力争将大鹏半岛建设成为体现深圳美丽海滨城市、高品位文化生态城市和国际化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在开发原则上,应切实把保护环境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在保护中开发。

(3)实现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

2007年全区万元GDP电耗为1061.23千瓦时/万元,万元GDP耗水量为32.85立方米/万元,2010年分别为881.26千瓦时/万元和21.87立方米/万元,与其他区相比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目前,龙岗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如果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将受到极大制约。鉴于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社会经济结构和生产消费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有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经济、社会和环境共赢的良好局面,有利于使龙岗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建设“山海龙岗、生态家园”和“和谐龙岗、效益龙岗”的发展目标。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龙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

第 2 章 龙岗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1995年)回顾性评估

2.1 水环境规划

2.1.1 规划简介

1995年的龙岗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主要从九个方面对全区的水环境做出了规划安排,包括水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及水环境目标确定、敏感水环境问题分析、污染源控制单元划分及污染源预测、龙岗区水域水环境容量计算、龙岗区污水出路论证、龙岗区现状污染治理设施评述及水污染防治措施分析、重要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措施以及龙岗区污水集中控制措施优选。规划在对水环境质量现状、污染源现状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龙岗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对主要环境问题进行了预测,并针对现状和预测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污染控制措施以及规划实施保证措施,为龙岗区十几年来的水环境保护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2.1.2 规划实施效果评估

(1)饮用水源保护取得成效

近年来,龙岗区加大了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力度,加强水源保护区的污水截排工程,目前全区(不含坪山新区)12个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全部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达标率100%。

(2)水污染控制工程稳步建设

截至2010年,龙岗区(不含坪山新区)已建成污水处理厂6座、已建处于调试期的污水处理厂8座(含改扩建)、应急工程2座、截污干管3项,污水处理总规模为153.6万m3/d,建成截污主干管25.3公里。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包括:横岗污水处理厂、布吉河水质净化厂、华为污水处理厂、平湖污水处理厂、横岭污水处理厂、甘坑湿地以及岗头河应急工程、布吉应急工程。已建在调试的污水处理工程有8项,包括布吉污水处理厂(20万m3/d)、水头污水处理厂(4万m3/d)、葵涌污水处理厂(4万m3/d、埔地吓污水处理厂(5万m3/d)、坪地横岭污水处理厂(二期)(40万m3/d)、鹅公岭污水处理厂(5万m3/d)、横岗污水处理厂(二期)(10万m3/d)、平湖污水处理厂(二期)(5.5万m3/d)。

表2‑1 污水处理设施完成情况

污水处理设施名称

进展

投资情况

设计处理能力

(万m3/d)

服务范围

横岗污水处理厂

已建成

12000

10

横岗街道

华为污水处理厂

已建成

12000

4

坂田街道

平湖污水处理厂

已建成

250

4.5

平湖街道

布吉河水质净化厂

已建成

5695

20

布吉街道

横岭污水处理厂

已建成

25000

20

龙岗、龙城及坪地街道

甘坑人工湿地

已建成

-

1.6

布吉街道

表2‑2 已建正在调试的污水处理厂建设情况

污水厂

设计处理能力

(万m3/d)

配套管网

(公里)

总投资

(亿元)

运行单位

进展情况

布吉污水处理厂

20

26.7

5.7

北控

调试

水头污水处理厂

4

55

1.4

待定

调试

葵涌污水处理厂

4

32

1.5

待定

调试

埔地吓污水处理厂

5

22

1.3

南方水务

调试

坪地横岭污水处理厂

40

41.3

5.1

北控

调试,已有20万m3/d通过检验

鹅公岭污水处理厂

5

17

1.3

南方水务

调试

横岗污水处理厂

10

7

2.4

南方水务

调试

平湖污水处理厂

5.5

18

1.3

南方水务

调试

(3)近岸海域海水水质保持良好

龙岗区东部近海海域水质一直保持良好,各海湾的水质均达到《深圳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分》的水质控制要求。

(4)评估结论

总体上,龙岗区积极落实了《深圳市龙岗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1995)》的各项水环境保护措施,饮用水源和近岸海域海水水质已经全部达标,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但由于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原规划的水污染治理工程难以满足污水量的迅速增长,加之河流天然环境容量小,龙岗区的河流水体污染仍然十分严重,其状况难以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因此水污染控制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

2.2 大气环境规划

《深圳市龙岗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1995)中对大气环境规划部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在现状大气质量与污染源排放量分析的基础上给出区域大气总量指标,预测出龙岗区(含坪山新区)近期(2000年)和远期(2010年)各污染源的排放量。2000年排放SO2 18865吨,排放NOx 27269吨,2010年排放SO2 43013吨,排放NOx 66861吨。规划指出,龙岗区的燃料以燃油为主,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是SO2和氮氧化物。规划还判断龙岗区的主要大气污染来自点源,并指出由于东部旅游区有上洞电厂和葵冲电厂两个主要污染源,加上将兴建的东部电厂,大气污染会给旅游区带来一定影响。

此规划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所预测的SO2和NOx排放量明显偏大。虽然目前龙岗区的燃料还以燃油为主,但是燃气的比重在逐年提高,从而使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大降低。上洞电厂和葵冲电厂都已经关闭,东部电厂已完成油改气,原规划并未考虑上述情况。经过多年发展,龙岗区的工业布局、重点污染源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必要对原规划进行修改。

2.3 噪声控制规划

《深圳市龙岗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1995)中对声环境规划部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依据龙岗总体规划划定声环境功能区,根据龙岗区的交通量预测和工业发展预测,预测未来的噪声级,并制定切合实际的噪声防治措施。规划指出,影响龙岗声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交通噪声,工业企业自备发电机和部分工业噪声及建筑噪声也是声环境污染超标的重要原因。规划还判断龙岗区规划布局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声环境污染。

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噪声污染防治的重点放在交通噪声、建筑噪声和工业噪声,然而,随着龙岗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噪声已成为重要的污染源。虽然,龙岗区目前的规划布局较以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工业区和生活区混杂的情况依然很严重,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声环境的污染。

2.4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

《深圳市龙岗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1995)在固体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预测规划水平年固体废物发生量,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分阶段固体物处置途径。规划指出,固体废弃物污染是龙岗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全区固体废弃物1995年排放量达到30万吨,只有约45%采用了露天燃烧、简单填埋处理,焚烧减容率仅30%,其余55%的垃圾仍被弃投在山坳、洼地内裸露堆放或填坑,固体废物整治势在必行。规划分析得出,由于各村镇固体废物清运系统不健全,垃圾乱堆、乱放情况严重,处理方法原始简单,固体废物已经对区内水环境(特别是水源保护区)、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卫生条件和区容区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龙岗实施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的首要工作之一就是加强和完善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运输系统,并提出城市垃圾近期规划采用分镇集中处理的方案,处理方法采用卫生填埋法逐渐过渡到焚烧法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全区固废处理情况已有很大改善。2010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57%。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原规划的固废处理措施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有必要重新规划。

2.5 生态规划

《深圳市龙岗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1995)中对龙岗区生态规划部分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龙岗区生态系统现状、潜在生态问题的预测、区域植被规划、水土流失控制规划及生态功能区划分等五部分。此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内容不够全面,且缺乏量化依据。如对龙岗区的景观格局、空间布局、物种入侵、地带性植被较少等问题都未作出分析,有关水土流失的问题,也只是对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估算;在规划内容上,缺乏完整的生态规划系统性和操作性,没有关于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相应的内容,也没有相应的工程措施作为保障;此外,生态功能区划的目标、分区标准、保护对策均不够明确。

2.6 产业导向及工业发展布局

(1)产业结构明显改善

龙岗建区初期,“三来一补”企业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劳动密集型工业结构导致龙岗工业技术含量低、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强。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后劲,十几年来龙岗区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子,科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三高”农业稳步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商贸、海滨旅游等第三产业初具规模的外向型经济格局。

其成效体现在,一是“三来一补”企业数大幅下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并成为龙岗的支柱产业;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汽车企业等先进制造业开始进入,适度重型化开始凸显;家具、纺织服装、印刷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大生态改造,推进优化升级。总之,全区工业正朝着“四个转变”迈进,即资源利用从高耗型向节约型转变;产业素质从劳动密集为主导向技术、资本密集为主导转变;工业结构由轻型化向适度重型化转变;产业核心竞争力从“加工制造”向“自主创造”转变。二是第三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滨海旅游、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亮点,二、三产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模式逐步推进。都市农业建成气候,海洋养殖开始兴起,农业生产与观光休闲、生态旅游、高新技术逐步结合。

(2)产业布局日趋完善

龙岗建区初期,由于产业发展规划的滞后,“处处点灯”、“遍地开花”的产业布局导致企业分布零散,并对生态环境构成威胁。“十五”期间,龙岗区大力实施产业布局调整,依据“工业入园、跨域整合”思路,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基地和工业园区建设,总体形成“西优、中强、东新”的工业布局,并针对第三产业分别设计了“四片两轴一圈”的物流产业布局,“一条主线、一个网络、四个重点、三个特色区域”的商贸产业布局,和“一个中心区、一个扩大支撑圈、一条延伸线、一个整体配套网”的文体产业布局,开展了水源区和生态控制线内污染企业清退等工作,进而从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等方面推动产业布局渐趋完善。

第 3 章 社会经济发展及环境现状评价

3.1 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定位

3.1.1 人口现状

2007年至2010年龙岗区常住人口数(不含坪山新区)见图3‑1。从图中可以看出,全区户籍人口变化不大,从2007年的33.49万人增至2010年的34.40万人。非户籍人口由139.41万人增至166.72万人。非户籍人口的增加是全区常住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图3‑1 2007年至2010年龙岗区常住人口数(不含坪山新区)

数据来源:2007年至2009年《深圳市龙岗区统计年鉴》,以及《深圳市龙岗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各街道的常住人口和人口密度见表3‑1。布吉街道的常住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在各街道中最大,分别达到36.38万人和1.18人/平方公里,为全区常住人口的18.09%和人口密度的3.96倍。

根据《深圳市龙岗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龙岗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人口的文化程度整体水平偏低,这主要是由以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所决定的。由于人口组成主要为非户籍的外来务工人员,因此龙岗区的人口变化表现为机械性增长,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

表3‑1 2010年末龙岗区各街道常住人口和人口密度(不含坪山新区)

街道名称

常住人口(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平湖街道

228006

5527

坪地街道

95143

1790

葵涌街道

60985

617

大鹏街道

46172

600

南澳街道

18941

166

南湾街道

193906

7860

坂田街道

222441

7783

布吉街道

363788

11800

龙城街道

261357

4400

龙岗街道

214884

3352

横岗街道

305602

3639

合计

2011225

2977

数据来源:《深圳市龙岗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龙岗区统计局,2011年7月。

3.1.2 经济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龙岗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4.9%。龙岗区的产业以工业为主导,同时现代物流、商贸、运输、文化产业、房地产及海滨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初具规模。2007年至2010年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0.17%降至0.05%,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65.88%增至67.74%,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33.95%降至32.21%,可见近几年龙岗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略有降低,第二产业比重有所增加。深圳市2010年一、二、三产比重为0.1:47.5:52.4,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与全市相比龙岗区的三产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需逐步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

工业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45.3亿元(不含坪山新区),约占全市的1/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以及电力生产等三个行业是龙岗的支柱行业。2010年三大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69%,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9%。

服务业结构有所优化。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及商务服务业为主的其他服务业三大产业已经成为全区服务业的主体产业。2010年全区房地产业增加值为102.82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20.3%。2010年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1.42亿元,比2007年增长45.64%。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总额333.07亿元,餐饮业零售总额28.35亿元。

金融业快速发展。2010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含坪山新区)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535.01亿元,比2007年增长59.26%。其中2010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92.40亿元,比2007年增长65.39%。2010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59.58亿元,比2007年增长111.81%。

旅游业加速发展。2010年累计接待游客1037.00万人次,比2007年增长40.59%。2010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8.31亿元,比2007年增长39.50%。

3.1.3 发展定位

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圳被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新的历史使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对深圳的新定位是“一区四市”和“六区四中心”。龙岗作为特区内面积最大的辖区,应当在深圳市新的历史使命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提出南北贯通、西联东拓的空间发展战略,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龙岗区处于北部发展带和东部发展轴上,作为城市副中心,龙岗将成为深圳东部地区及辐射粤东地区的综合服务中心。《深圳市龙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龙岗区发展的基本定位是,到2015年大幅度缩小与市内先行城区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城市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差距,显著改善龙岗城区面貌,初步实现一体化、均衡化发展。到2025年把龙岗建设成为深圳市高端产业基地、深莞惠合作的示范区,实现国际化、现代化、低碳化城区的发展目标。

3.2 环境现状评价

3.2.1 水环境现状

3.2.1.1 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2005年~2010年龙岗区水库、河流及近岸海域的水质常规监测结果,对水体水质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

(1)饮用水源水库

根据《关于调整深圳市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通知》(深府[2006]227号),龙岗区(不含坪山新区)共有12个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即清林径水库-黄龙湖水库、径心水库、龙口水库、铜锣径水库、枫木浪水库、炳坑水库、罗屋田水库、打马坜水库、岗头水库、黄竹坑水库、白石塘水库与甘坑水库。各水库的水质监测数据见附录1,综合污染指数见图3‑2至图3‑5。

水质优良的水库。2005年~2010年径心水库、清林径水库、铜锣径水库、枫木浪水库和炳坑水库五个水库的水质全面到达地表水Ⅲ类标准,其中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石油类以及氨氮浓度达到Ⅱ类标准。

水质总体达标的水库。2005年~2010年罗屋田水库、打马坜水库、岗头水库、黄竹坑水库与白石塘水库的水质总体上达地表水Ⅲ类标准。罗屋田水库2006年BOD5与2010年的总氮超标,打马坜水库的BOD5在2006年和2010年超标。岗头水库的总氮和BOD5在2006年超标。黄竹坑水库的总磷和石油类指标在2009年超标,总氮在2010年超标。白石塘水库的BOD5在2007年超标,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在2009年超标。上述超标指标的标准指数在1.2-1.5之间,水库水质整体上优良。龙口水库的挥发酚和石油类指标在2007年严重超标,其余年份则回归正常,原因可能在于突发事故造成的污染物污染水库;总氮指标则一直未能达标,标准指数在1.2~1.8之间波动。

水质部分达标的水库。甘坑水库的石油类、氨氮、总氮及总磷在2005年和2009年超标较为严重,2010年总氮超标2倍。甘坑水库的水质呈现较大波动性,呈现改善的趋势,水体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其原因可能在于水库缺少防治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氮素、磷素等污染物伴随地表径流而进入水库。水库南侧的机荷高速公路、水库西侧的甘坑农场应是主要的面源污染物来源。

0

0.1

0.2

0.3

0.4

0.5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综合污染指数(无量纲)

清林径径心铜锣径枫木浪

图3‑2 2005年~2010年龙岗区主要水库的污染变化趋势(一)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综合污染指数(无量纲)

打马坜罗屋田炳坑

图3‑3 2005年~2010年龙岗区主要水库的污染变化趋势(二)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综合污染指数(无量纲)

岗头白石塘黄竹坑

图3‑4 2005年~2010年龙岗区主要水库的污染变化趋势(三)

0

0.5

1

1.5

2

2.5

3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综合污染指数(无量纲)

甘坑龙口

图3‑5 2005年~2010年龙岗区主要水库的污染变化趋势(四)

(2)主要河流

龙岗河和布吉河有常规监测点位,大鹏半岛部分河流有监测数据,观澜河(龙岗境内段)在龙岗区没有监测点位。2005年~2010年龙岗河和布吉河部分水质指标未达到Ⅴ类标准,但水质逐步好转。大鹏半岛河流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I. 龙岗河

2005年~2010年龙岗河的水质监测数据见表3‑2和表3‑3,综合污染指数见图3‑6。龙岗河以有机类(COD、BOD5)和营养类(氨氮、总氮、总磷)污染为主,并且营养类指标的超标幅度较大。2010年各项指标与2005年相比有较大改善。

龙岗河水质的逐步改善体现了龙岗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由于“十一五”期间污水截排管网尚未完成,流域内横岭、横岗两座污水处理厂的二期工程尚在建设中,因此虽然此期间污水收集率、污水处理率不断上升,河流水质有所改善,但受限于管网和处理能力,河流主要水质指标仍不能达标。

表3‑2 2005年~2010年龙岗河水质情况(一)单位:mg/L

年份

高锰酸盐指数

COD

BOD5

氨氮

总氮

总磷

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化剂

粪大肠菌群(个/升)

2005

21.39

81.70

37.11

15.76

17.89

2.610

2.06

1.056

3219000

2006

18.89

80.23

34.63

15.58

19.79

2.508

1.27

0.718

5896000

2007

18.03

71.92

34.83

14.34

18.10

2.723

1.34

0.795

2856000

2008

11.63

44.41

21.03

11.50

15.36

1.259

0.79

0.504

1882000

2009

12.55

55.00

27.10

11.39

16.97

1.251

0.14

0.389

1601000

2010

9.10

52.06

16.86

11.50

15.99

1.254

0.10

0.654

7173000

检出限

0.16

11.8

0.3

0.02

0.05

0.01

0.02

0.05

Ⅴ类标准

15

40

10

2.0

2.0

0.4

1.0

0.3

40000

表3‑3 2005年~2010年龙岗河水质情况(二)单位:mg/L

年份

pH

(无量纲)

溶解氧

氟化物

氰化物

挥发酚

六价铬

2005

7.28

4.21

0.86

0.034

0.017

0.011

0.00002

0.00091

0.013

0.0134

2006

7.40

4.44

1.10

0.146

0.024

0.014

0.00005

0.00058

0.100

0.0071

2007

7.29

4.40

1.00

0.053

0.024

0.008

0.00002

0.00122

0.010

0.0022

2008

7.32

3.96

0.73

0.021

0.015

0.008

0.00002

0.00022

0.015

0.0009

2009

7.17

4.71

0.81

0.021

0.015

0.003

0.00002

0.00033

0.031

0.0014

2010

7.12

3.45

0.82

0.017

0.004

0.003

0.00003

0.00027

0.007

0.0009

检出限

0.02

0.004

0.002

0.008

0.00004

0.00006

0.004

0.0008

Ⅴ类标准

6~9

≥2

1.5

0.2

0.1

0.1

0.001

0.01

0.1

0.1

0

1

2

3

4

5

6

7

8

9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综合污染指数

龙岗河布吉河

图3‑6 2005年~2010年龙岗河及布吉河综合污染指数变化图

II. 布吉河

2005年~2010年布吉河的水质监测数据见表3‑4和表3‑5,综合污染指数见图3‑6。布吉河以有机类(COD、BOD5)和营养类(氨氮、总氮、总磷)污染为主,两类指标的超标幅度均较大。2005~2008年水质逐步改善,2009年水质稍有恶化,2010年水质略有好转。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方面表明布吉河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另一方面,由于2009年金融危机后的新一轮社会经济增长引起污水排放量的增加,同时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相对滞后,因此2009年河流水质有所恶化。

表3‑4 2005年~2010年布吉河水质情况(一)单位:mg/L

年份

高锰酸盐指数

COD

BOD5

氨氮

总氮

总磷

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化剂

粪大肠菌群(个/升)

2005

31.56

147.14

64.03

24.35

28.56

2.883

2.52

2.569

6905000

2006

36.03

165.06

62.96

28.43

32.70

4.024

1.76

1.747

13445000

2007

21.30

106.18

51.92

25.72

28.84

2.386

1.84

1.331

4313000

2008

13.20

60.15

27.10

20.30

23.33

1.710

1.14

0.667

6245000

2009

22.70

125.54

66.08

26.92

29.65

2.638

0.54

1.115

4323000

2010

22.95

199.36

72.14

21.95

25.51

2.837

0.68

2.369

31388000

检出限

0.16

11.8

0.3

0.02

0.05

0.01

0.02

0.05

Ⅴ类标准

15

40

10

2.0

2.0

0.4

1.0

0.3

40000

表3‑5 2005年~2010年布吉河水质情况(二)单位:mg/L

年份

pH

(无量纲)

溶解氧

氟化物

氰化物

挥发酚

六价铬

2005

7.34

2.49

0.55

0.038

0.017

0.012

0.00002

0.00073

0.013

0.0150

2006

7.57

4.41

0.60

0.058

0.035

0.009

0.00005

0.00065

0.010

0.0097

2007

7.49

4.71

0.63

0.015

0.011

0.009

0.00002

0.00077

0.002

0.0027

2008

7.34

4.25

0.53

0.005

0.022

0.008

0.00002

0.00014

0.003

0.0019

2009

7.24

4.74

0.50

0.010

0.012

0.003

0.00004L

0.00012

0.004L

0.0014

2010

7.14

2.29

0.67

0.008

0.014

0.003

0.00003

0.00007

0.002

0.0019

检出限

0.02

0.004

0.002

0.008

0.00004

0.00006

0.004

0.0008

Ⅴ类标准

6~9

≥2

1.5

0.2

0.1

0.1

0.001

0.01

0.1

0.1

III. 大鹏半岛河流

大鹏半岛的主要河流有葵涌河、王母河、鹏城河、南澳河及水头沙河等。2009年葵涌河常规水质和重金属指标达到IV类标准,但pH未达到V类标准,呈偏碱性水质。王母河的COD浓度为V类标准的7.8倍,氨氮浓度为V类标准的4.3倍,总磷亦超过V类标准,属严重污染河流。鹏城河的COD和氨氮超过V类标准。南澳河的氨氮及总磷超过V类标准。水头沙河的水质较好,优于III类标准。可见,大鹏半岛河流的水质已呈现污染状态,且以有机营养污染为主。

(3)近岸海域

近岸海域包括大亚湾和大鹏湾,分别位于大鹏半岛的东西两侧。龙岗区近岸海域的水质良好,2005年~2007年海水水质符合国家海水水质第二类标准,2008年~2010年水质达到一类标准。

3.2.1.2 污水及污染物产生量现状

(1)工业源废水及污染物产生量

工业废水产生量见表3‑6和图3‑7。工业源COD产生量见表3‑7和图3‑8。工业源氨氮产生量见表3‑8和图3‑9。从现状数据可见,工业污水及污染物在2008年之后经历了逐步减少的过程。特别是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区内的工业企业的优胜劣汰和产业技术升级进步起到了的推动作用。

表3‑6 工业废水产生量(2007-2010年)单位:万吨

流域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龙岗河

1248.01

1176.90

958.99

960.53

布吉河、沙湾河

114.98

261.24

216.32

212.11

大鹏水系

136.47

174.31

130.22

103.95

观澜河

415.90

330.60

259.42

242.41

全区总计

1915.37

1943.05

1564.95

1519.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工业废水排放量

/

万吨

龙岗河布吉河、沙湾河大鹏水系观澜河

图3‑7 工业废水产生量(2007-2010年)

表3‑7 工业源COD产生量(2007-2010年)单位:吨

流域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龙岗河

1251.67

1180.34

961.79

963.34

布吉河、沙湾河

203.27

461.83

382.42

374.98

大鹏水系

268.36

342.75

256.05

204.40

观澜河

484.52

385.15

302.22

282.41

全区总计

2207.81

2370.07

1902.49

1825.13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工业源

COD

排放量

/

龙岗河布吉河、沙湾河大鹏水系观澜河

图3‑8 工业源COD产生量(2007-2010年)

表3‑8 工业源氨氮产生量(2007-2010年)单位:吨

流域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龙岗河

74.34

70.10

57.12

57.21

布吉河、沙湾河

2.08

4.73

3.92

3.84

大鹏水系

0.71

0.91

0.68

0.54

观澜河

6.22

4.94

3.88

3.63

全区总计

83.35

80.69

65.60

65.23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007

2008

2009

2010

工业源氨氮排放量

/

龙岗河布吉河、沙湾河大鹏水系观澜河

图3‑9 工业源氨氮产生量(2007-2010年)

(2)生活源污水及污染物产生量

生活污水产生量见表3‑9和图3‑10。生活源COD产生量见表3‑10和图3‑11。生活源氨氮产生量见表3‑11和图3‑12。经济复苏带来了人口的增长,生活污水及水污染物在2008年之后开始稳步增长,生活污染在龙岗区的水环境污染中占主要地位。

表3‑9 生活污水产生量(2007-2010年)单位:万吨

流域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龙岗河

10072.71

10201.64

10145.07

10634.87

布吉河、沙湾河

6380.02

6322.68

6487.17

6815.85

大鹏水系

1001.13

1034.00

1016.81

1027.74

观澜河

1901.39

2106.44

2040.38

1693.74

全区总计

19355.25

19664.76

19689.43

20172.20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2007

2008

2009

2010

生活废水排放量

/

万吨

龙岗河布吉河、沙湾河大鹏水系观澜河

图3‑10 生活污水产生量(2007-2010年)

表3‑10 生活源COD产生量(2007-2010年)单位:吨

流域

街道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龙岗河

横岗

8814.54

8972.79

9058.00

9642.06

龙城

6216.44

6328.04

6388.14

6800.04

龙岗

7440.85

7574.43

7646.36

8139.40

坪地

2305.00

2346.38

2368.66

2521.40

流域总计

24776.83

25221.64

25461.16

27102.90

布吉河、沙湾河

布吉

11483.42

11689.58

11800.59

12561.49

南湾

5322.29

5417.84

5469.29

5821.95

流域总计

16805.71

17107.42

17269.88

18383.44

大鹏水系

大鹏

892.20

908.22

916.84

975.96

葵涌

2031.75

2068.22

2087.86

2222.49

南澳

393.86

400.94

404.74

430.84

流域总计

3317.81

3377.37

3409.45

3629.29

观澜河

坂田

5858.22

5963.39

6020.03

6408.20

平湖

8356.86

8506.89

8587.67

9141.41

流域总计

14215.08

14470.28

14607.70

15549.61

全区总计

59115.43

60176.71

60748.19

64665.24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7200820092010

生活源

COD

排放量

/

龙岗河布吉河、沙湾河大鹏水系观澜河

图3‑11 生活源COD产生量(2007-2010年)

表3‑11 生活源氨氮产生量(2007-2010年)单位:吨

流域

街道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龙岗河

横岗

643.05

654.63

661.00

704.36

龙城

453.51

461.68

466.17

496.75

龙岗

542.84

552.61

557.99

594.59

坪地

168.16

171.19

172.85

184.19

流域总计

1807.56

1840.11

1858.01

1979.88

布吉河、沙湾河

布吉

837.76

852.84

861.14

917.62

南湾

388.28

395.27

399.12

425.30

流域总计

1226.04

1248.12

1260.26

1342.92

大鹏水系

大鹏

65.09

66.26

66.91

71.29

葵涌

148.22

150.89

152.36

162.35

南澳

28.73

29.25

29.54

31.47

流域总计

242.05

246.41

248.80

265.12

观澜河

坂田

427.38

435.07

439.31

468.12

平湖

609.66

620.64

626.68

667.78

流域总计

1037.04

1055.72

1065.99

1135.90

全区总计

4312.69

4312.69

4433.06

4723.82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2007200820092010

生活源氨氮排放量

/

龙岗河布吉河、沙湾河大鹏水系观澜河

图3‑12 生活源氨氮产生量(2007-2010年)

3.2.1.3 污水处理设施现状

(1)现有污水处理设施

截至2010年底龙岗区共有6座污水处理设施投入使用,见表3‑12和图3‑13。总设计规模60.1万m3/d。2010年实际处理规模51.14万m3/d。

表3‑12 龙岗区现有污水处理设施(截至2010年底)

名称

位置

收集范围

设计规模

(万m3/d)

2010年实际处理规模(万m3/d)

平湖污水处理厂

平湖猪仔湾水流槽

平湖街道

4.5

5.23

坂雪岗污水处理厂

坂田岗头村

坂雪岗片区

4.0

4.72

布吉河水质净化厂

布吉小关以北德福花园旁

应急处理工程,抽取布吉河水

20

9.32

甘坑人工湿地

布吉甘坑村

甘坑村

1.6

1.6

横岗污水处理厂

横岗嶂背村

横岗街道

10.0

10.08

横岭污水处理厂

坪地曾屋村

龙城、龙岗、坪地街道

20.0

20.19

总计

60.1

51.14

图3‑13 龙岗区已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设施

(2)在建污水处理厂

2010年龙岗区有8座在建的设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93.5万m3/d,见图3‑14和表3‑13。加上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十二五”期间龙岗区共有污水处理能力153.6万m3/d。

表3‑13 2010年龙岗区在建污水处理厂

名称

位置

收集范围

设计规模

(万m3/d)

水质标准

备注

平湖污水处理厂二期

平湖猪仔湾水流槽

平湖街道

5.5

国家一级A标准

改建扩建,正调试

鹅公岭污水处理厂

平湖雁田水库坝下鱼塘处

平湖木古河、鹅公岭河流域

5.0

国家一级A标准

新建,正调试

布吉污水处理厂

布吉清水河处

布吉河特区外流域

20.0

优于国家一级A标准

新建,正调试

埔地吓污水处理厂

南湾埔地吓

甘坑、甘李工业区、上李朗、下李郎、丹竹头和沙湾片区及白泥坑等

5.0

国家一级A标准

新建,正调试

横岗污水处理厂二期

横岗嶂背村

大康河和梧桐山河流域

10.0

国家一级A标准

改建扩建,正调试

横岭污水处理厂二期

坪地曾屋村

龙城、龙岗、坪地街道办

40.0

国家一级A标准

改建扩建,正调试,已有20万m3/d通过检验

葵涌污水处理厂

葵涌沙渔涌

葵涌墟镇、溪涌、上洞、下洞、土洋、官湖组团、沙鱼涌等

4.0

国家一级A标准

新建,正调试

水头污水处理厂

大鹏水头社区

大鹏街道及南澳街道辖区(不含东、西涌)

4.0

国家一级A标准

新建,正调试

总计

——

——

93.5

——

——

图3‑14 2010年龙岗区在建的污水处理厂分布图

3.2.2 大气环境现状

3.2.2.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2005年~2010年龙岗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见表3‑14。2010年龙岗区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1.321,比2005年下降15.2%,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二氧化硫年均浓度维持在0.014~0.030 mg/m3之间,并逐年改善。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在2007年上升幅度较大,之后下降至0.035 mg/m3。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维持在0.065~0.076 mg/m3之间,波动较小,呈现改善的趋势。降尘年均浓度呈下降趋势,2010年比2005年下降23.7%。硫酸盐化速率年均值在低值区间波动。龙岗区降水pH值由4.56升至5.38,酸性逐渐降低,酸雨频率也明显下降,表明龙岗区酸雨污染状况有所好转。

表3‑14 2005年~2010年龙岗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值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一级

标准

二级

标准

空气污染综合指数

1.558

1.750

1.753

1.585

1.367

1.321

空气质量为良以上的天数(天)

346

350

345

348

359

362

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天)

136

-

122

119

136

167

出现轻度污染的天数(天)

19

-

20

18

-

-

二氧化硫年平均值(mg/m3)

0.020

0.030

0.020

0.018

0.014

0.014

0.02

0.06

二氧化氮年平均值(mg/m3)

0.042

0.044

0.056

0.042

0.039

0.035

0.04

0.08

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mg/m3)

0.071

0.070

0.072

0.076

0.066

0.065

0.04

0.10

降尘年平均浓度(吨/km2·月)

7.47

5.21

6.60

5.4

5.0

5.7

广东省

推荐标准≤8

硫酸盐化速率

(mgSO3/100cm2碱片·日)

0.24

-

0.20

0.20

-

-

国家推荐

标准≤0.25

降水pH年平均值

-

4.56

4.65

4.76

5.14

5.38

酸雨频率(%)

-

67.3

70

54.5

43.5

36.1

3.2.2.2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现状

龙岗区的二氧化硫的总量控制工作符合深圳市的指标要求,从2007年到2020年逐步降低。主要电厂和重点工业源的排放控制,实现了总量控制的目标。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也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

表3‑15 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2007-2010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二氧化硫(吨)

11175.78

10111.42

9224.45

8662.71

氮氧化物(吨)

7878.31

7127.99

6502.73

6106.73

3.2.3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现状

(1)生活垃圾

龙岗区2010年产生生活垃圾3500吨/日,生活垃圾清运率为100%,无害化率为80%,资源化率为57%。生活垃圾的处理情况为,中心城环卫综合处理厂处理300吨/日、平湖垃圾焚烧厂一期处理700吨/日,平湖垃圾焚烧厂二期处理1000吨/日,进其他区的卫生填埋场处理800吨/日。坪地、龙岗和龙城等三个街道的部分生活垃圾运往坪地红花岭垃圾填埋场简易填埋处理,葵涌和大鹏两个街道的生活垃圾则分别运往葵涌大林坑垃圾填埋场和大鹏水头垃圾填埋场简易填埋处理。

(2)建筑垃圾和余泥渣土

龙岗区2010年建筑垃圾和余泥渣土产生量约为90万m3,主要由建设单位自行处理。目前龙岗区有龙城红花岭石场受纳场(100万m3)、坪地石碧受纳场(80万m3)和横岗安良西风受纳场(80万m3)等受纳场,但红花岭和石碧受纳场已于2009年和2010年暂停使用。

(3)工业危险废物

龙岗区2010年工业危险废物全部运往全市13家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处置,安全处理处置率为100%。

(4)污水处理厂污泥

龙岗区五座污水处理厂(不含甘坑人工湿地)湿污泥产生量约为330吨/日。除布吉河水质净化厂的污泥运至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污泥临时处置区固化后填埋处置外,其余各厂的污泥均是运至区内的简易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位于寮坑水库处的污泥周转厂于2010年10月建成,尚未正式运营。

3.2.4 声环境质量现状

2005年~2010年龙岗区环境噪声监测值见表3‑16。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维持在56.0~56.2分贝之间,达标率约为82%,处于轻度污染水平。交通干线噪声年均值维持在65.6~67.9分贝之间,达标率约为68%,主要是因为部分路段交通噪声超标比较严重。

表3‑16 2005年~2009年龙岗区环境噪声监测值

项目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

(分贝)

区域环境噪声年平均值

(分贝)

2005

67.3

56.2

2006

67.8

56.2

2007

67.9

56.1

2008

67.3

56.0

2009

67.5

轻度污染

2010

65.6

3.2.5 生态环境现状

(1)公园绿地

截至2010年底,龙岗区共有各类公园115个,公园总面积1756.035 hm2,街旁绿地总面积686.365 hm2,各街道的公园绿地情况见表3‑17。另外,龙岗区正在建设七娘山森林公园、清林径森林公园及排牙山森林公园(拟建成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

表3‑17 龙岗区各街道2010年底公园绿地汇总表

序号

街道

名称

公园绿地面积(hm2)

公园个数

公园总面积

广场个数

广场总面积

街旁绿地总面积

面积合计

1

横岗

21

420.600

2

4.680

40.000

465.280

2

龙城

17

215.372

3

17.511

267.190

500.073

3

南澳

5

131.29

2

2.710

3.053

137.053

4

坪地

4

3.640

2

2.710

28.401

34.751

5

葵涌

8

5.900

4

7.750

8.440

22.090

6

龙岗

11

373.325

3

4.500

117.600

495.425

7

布吉

10

241.600

6

3.985

25.117

270.702

8

大鹏

13

247.160

4

7.800

10.350

265.310

9

坂田

6

10.223

1

1.680

48.824

60.727

10

南湾

8

58.720

3

2.780

54.940

116.440

11

平湖

12

48.205

6

8.600

82.450

139.255

合计

115

1756.035

36

64.706

686.365

2507.106

数据来源:龙岗区城市管理局2011年7月提供的资料。

(2)滨海湿地

龙岗区的滨海湿地主要位于坝光地区。坝光共有红树林46800 m2(表3‑18),红树林主要群落类型为桐花树群落、秋茄及白骨壤群落、白骨壤群落、银叶树群落、秋茄、桐花树和海漆群落以及桐花树和海漆群落等6个群落。

表3‑18 坝光滨海湿地红树林分布状况

序号

位置

群落类型

高度

主要红树植物

面积(m2)

1

西乡—坝一村

前河沟

桐花树群落

2m

桐花树、秋茄、银叶树、老鼠簕

4000

2

盐灶西南

秋茄及白骨壤群落

3m

秋茄、桐花树、白骨壤、老鼠簕

3000

3

盐灶西

白骨壤群落

3.5m

白骨壤、秋茄

5000

4

盐灶

银叶树群落

12m

银叶树

28800

5

盐灶东

秋茄、桐花树及海漆群落

2m

秋茄、桐花树、海漆、木榄

1000

6

田寮吓

桐花树及海漆群落

3m

桐花树、海漆、秋茄、老鼠簕

5000

合计

46800

(3)道路廊道

龙岗区道路廊道主要包括机荷高速、水官高速、深惠高速和城市一、二级主干道等。绿化较好的道路廊道有机荷高速、水官高速、深惠高速、黄阁路、清林路、吉祥路、龙平西路、冲之大道、稼先路、隆平路、康乐路、坪南快线、坪梓路、坪西路、海滨路、迎宾路等。绿化一般的道路廊道有布龙路、德政路、龙翔大道、平吉大道、华南城内道路、爱心路、布龙路、平湖大街、吉政路、中兴路、政清路、雪岗北路等。绿化较差的道路廊道有龙河路、三十一号路、龙园路、平新北路、吉华路、新布路、坂田北路、四联路、龙平东路、老街商业街临近周围区域道路等。总体上,高速路、布澜路、龙城、宝龙工业园、坂田工业园及大鹏半岛的道路廊道相对较好,其它区域的道路廊道相对较差。

(4)基本生态用地

2007年至2009年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建设用地先升后降,水源保护区内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见表3‑19。2009年生态控制线和水源保护区内建设用地分别为23.1 km2和51.1 km2(不含坪山新区)。

表3‑19 龙岗区基本生态控制线及水源保护区内用地状况(不含坪山新区)

年份

基本生态控制线内建设用地(km2)

水源保护区内建设用地(km2)

2007

22.05

48.17

2008

23.31

50.33

2009

23.10

51.11

第 4 章 主要环境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4.1 主要环境问题

4.1.1 地表水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龙岗河流域、布吉河流域及大鹏半岛的主要河流水质劣于V类标准。近年来龙岗区大力加强水污染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0年各河流的水质比2005年有较大改善,但整体情况依然不容乐观。随着新建、改扩建的污水处理厂陆续投入使用,未来龙岗区的污水处理能力已经能满足需求,但由于全区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水污染治理依旧存在不少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滞后,污水厂仍从河道取水。龙岗区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主干管工程完工之后,区域内污水收集处理的骨架体系已经形成。但是由于支管网不完善,全区污水管网覆盖率不高,污水收集率不高,通过管道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不足,达不到污水厂的设计处理规模。为满足处理水量的要求,龙岗区已建的所有污水处理厂仍然从河道内取水。同时为实现龙岗河远期达标交接,由于污水处理厂现有工艺的限制,氨氮和总磷的治理与削减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城市排水体制不健全,大量城中村仍为合流制排水,且已建管网错接乱排现象严重,导致大量污水仍然流入河道,河流水体污染严重。

三是由于河道基流量非常小,几乎无纳污容量,城市点、面源污染对水体冲击非常大,水质保障率不高。

四是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龙岗区目前日产污泥约330吨/日,除布吉河水质净化厂的污泥运至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污泥临时处置区固化后填埋处置外,其余各厂的污泥均是运至区内的简易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污泥处理设施的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4.1.2 大气污染问题

(1)多种大气污染源影响并存

平湖街道钰湖电厂、中心城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及工业燃煤、燃油锅炉的废气和烟尘对周边大气环境质量有一定不利影响。建筑施工、清扫街道等所产生的粉尘,餐饮业的燃料燃烧和油烟等是龙岗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2)机动车尾气污染逐渐显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拥有量增长迅猛,同时大货车、货柜车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其机动车尾气污染所带来的影响将逐渐显现。

4.1.3 固体废物问题

由于大型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龙岗区生活垃圾处理形势日益严峻。2010年龙岗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3500吨/日,其中2800吨/日得到无害化处理,其余700吨/日在葵涌、大鹏、坪地的3个简易填埋场处理(见第33页3.2.3节)。随着垃圾产生量的增长和填埋场库容接近饱和,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无法及时配套,至规划期末全区可能有部分生活垃圾无法得到妥善处理。

4.1.4 生态环境问题

近几年龙岗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城镇建设用地(包括居民点用地、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总量迅速增加,农林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及灌草地)总量持续减少。与2007年相比,2009年基本生态控制线和水源保护区内的建设用地有所增加(见第36页表3‑19)。基本生态控制线保护及自然生态安全网络的构建面临考验,生态保护与建设任务艰巨。

4.2 制约因素分析

4.2.1 水环境问题主要制约因素

(1)关内外水环境保护工作的不平衡,特区一体化进程面临诸多挑战。

深圳城市化进程不平衡,目前关内、关外发展基础设施、投资环境、单位面积土地经济产出量、公共服务水平、法治环境等方面与关内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明显落后于关内。随着特区一体化进程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会得到解决,但剩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难度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河道综合整治、水污染治理工作等方面,将面临更大的困难。如何在规划期内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实现环境管理一体化发展将成为区环保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2)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关系的不协调加重了水污染治理的艰巨性。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忽视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水资源条件,导致经济结构、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不相适应;普遍存在违章填堵、挤占河道与水域,侵占河流生态用地以及用水浪费、污染水资源等突出问题,加重了水污染治理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3)广东省跨地级以上市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时间日益临近,河流水质达标面临严峻挑战。

近十多年来,龙岗河流域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河流水质保护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水质长期劣于V类,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焦点。根据《广东省跨地级以上市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管理方案》通知(粤环[2008]26号),2015年深圳市境内龙岗河交接断面水质NH3-N达V类,其余指标达Ⅳ类。根据目前龙岗河交界断面水质监测资料显示,河道水质情况不容乐观,如何在规定时期内确保龙岗河交接断面水质达标将是水务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4)水环境容量制约

龙岗区内无大江大河,水环境容量极其有限。目前,龙岗区所有河流纳入的污染物均达到了河流容量的2-6倍,纳污量远远超过其环境容量。按照现有发展模式预测,2015年和2020年所有污水都经过二级处理后才能满足地表水化学需氧量的环境目标要求,但即使所有污水都经过二级处理,地表水氨氮指标仍达不到环境目标要求。

(5)水资源制约

据《龙岗区水环境改善策略研究》,不包括河道生态、景观用水量等,全区(含坪山新区)2012年的日需水量在198.63-250.41万吨之间,年需求在7.25-9.14亿吨之间;2020年的日需水量在247.86-333.98万吨之间,年需水量在9.05-12.19亿吨之间。而《深圳市供水水源修编规划报告》中预测深圳市在未来两个规划年分配给龙岗区的用水量分别为:2012年6.85亿m3;2020年为9.09—10.49亿m3。根据以上测算,在供给能力不变的前提下,现有供水能力难以满足龙岗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需求。预计在2012年和2020年,供水缺口分别为0.4-2.29亿吨,0.04-3.1亿吨之间。由此看来,供水能力只能满足龙岗区需求的下限需水量。

水资源约束的主要原因在于:

(1)天然水资源不丰富且污染严重。区内自然淡水资源缺乏,主要河流天然径流量较小,而多年持续的水环境污染更加严重限制了本就不丰富的淡水资源的利用。

(2)水源供给途径单一且限制太多。目前,区内集中供水水源虽然有境外调水、境内达标蓄提水和境内地下水三种,但由于地形条件限制了构筑更多的地表水蓄水工程,地质条件限制了地下含水层蓄水,地表人工硬化限制了雨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等因素,使得水资源的供给更是捉襟见肘。

(3)粗放型工业水资源消耗量大。与全市相比,龙岗区(不含坪山新区)工业用水量比重较大。高耗水行业的企业较为集中,如电镀企业约占全市总数的42%,印制电路板企业约占18%。

(4)生活用水量与日俱增。自1993年建区以来,龙岗区人口数量快速增长,总人口从1993年的63万增加到2010年的2011.23万,年平均增长率高达7.07%。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为10‰左右,外来人口的比重达到80%。显然,人口的快速增长势必造成生活用水量大幅提升。

4.2.2 生态保护制约因素分析

(1)快速城市化问题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提出南北贯通、西联东拓的空间发展战略,形成“三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龙岗区处于北部发展带和东部发展轴上,作为城市副中心,龙岗将成为深圳东部地区及辐射粤东地区的综合服务中心。这一定位将加速龙岗的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压力。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控制线难免受到城市开发建设活动的干扰和侵蚀,生态环境监督管理难度增大,生态恢复和重建任务更加艰巨。污染治理工程所需用地更趋紧张,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选址、征地、拆迁、补偿等面临多重压力和障碍。山体、河岸、库滨及海滩等重要的环境生态土地资源不断被新的开发建设活动挤占,开山填海工程仍在继续,一些关键的生态廊道支离破碎,对全区乃至全市的生态保护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2)土地资源约束

龙岗区土地面积共总面积675.6平方公里(已扣除坪山新区面积),生态控制线内面积402.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59.5%,建设用地面积偏少。另外,由于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大量的工业企业转向龙岗,急需占用大量的建设用地。社会经济需求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3)自然生态制约

一方面,龙岗区生态用地主要分布于地势较高,坡度较陡的区域,土壤层较薄,特别是七娘山、排牙山、马峦山、清林径水库等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违章建筑、采石取土、毁林种果、陡坡开荒等行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另一方面,龙岗区现存天然的生态资源在近几十年的开发中,已经受到了巨大的破坏,一些珍稀的植物群落,如红树林、银叶树珍稀植物、珊瑚菜、香蒲桃、滨海月见草、滨豇豆等原有的珍稀植物残留较少。随着城市发展与扩张的压力增大,大量地平整、开挖、占用生态用地等,在侵占土地资源的同时,使得区域内原生植被和原生生境急剧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了破坏。

4.2.3 社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对比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龙岗区的第二产业比重严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见第17页“3.1.2”第一段文字)。产业层次较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高,产业整体竞争力较弱。龙岗区的经济发展仍然以粗犷外延式为主,资源消耗量较大,污染较为严重。产业结构的优化需在一定时期内循序渐进地实现,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质的转变。预计规划期内龙岗区因产业结构和产业层次的不合理而引起的污染物产生量将有所增加。(注:污染物产生量的增加并不一定导致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排放量 = 产生量 — 削减量”,通过提高污染治理设施的处理规模和处理深度可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第 5 章 规划目标和指标体系

5.1 指导思想和原则

5.1.1 指标选择的指导思想

(1)体现生态文明内涵的结构和层次

指标的选择既要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面,全面涵盖环境保护建设及生态建设的内涵,客观地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的状态及实现程度,又要根据系统的结构分出层次,避免指标之间的重叠,使各指标结构清晰、层次明了。

(2)兼顾环境保护建设的普适性和特色性

指标体系既要与国家、省、市等指标一致,同时又要针对龙岗的主要环境问题制定出对龙岗的环境保护建设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特色性指标。

(3)综合各层次已确定的一些专项指标

如综合考虑国家级生态区指标体系、城市环境综合定量相关考核、深圳市的民生净福利指标及深圳市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等。

5.1.2 目标确定原则

(1)先易后难,先急后缓

在确定规划目标时,首先要解决极为迫切而在现有经济,科技条件下又比较容易解决和容易奏效的问题;其次,对于一些目前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就龙岗生态环境建设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一些问题,需要加大投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攻克难关,在近期内设法加以解决;第三,对于在现有科技、经济条件下难以解决,而又非建设重点的问题,可放在规划的中期或远期,待各方面的条件成熟后再加以考虑。这样,才能真正抓住建设的重点,使目标和方案具有可操作性,使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切实可行,适度提高

所谓切实可行,适度提高是指所提出的规划目标均应与龙岗目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发发展状况相适应,能在现有科技水平、人力、物力等条件下,通过努力加以实现。同时,为了实现更高的终极目标,规划目标又必须有一定的超前性。考虑到使所确定的规划目标切实可行,本规划要详细分析所列规划指标的现状情况,分析了这些规划目标在过去的变化趋势及与之相应的科技支撑、社会经济基础等情况,并通过收集资料充分了解了龙岗区在相关领域已制定的规划、计划,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体的规划目标。另外,规划指标凡已有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指标,尽量采用标准值作为规划目标的确定依据;对于龙岗现状情况距离国家标准还有一定差距的指标,以国家标准作为规划目标的研究依据。

5.2 目标与指标体系

5.2.1 目标

近中期:到2015年,城市环境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污染物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在特区一体化的推动下,环保机制体制不断完善,环境管理能力全面提高。城市绿化网络发挥着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生产、生活、消费、人居的生态化初步实现;生产、生活、流通的一体化网络形成,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区域环境质量进入全市前列。

远期:到2020年,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体系得到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削减,环境质量实现功能区全面达标,生态系统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