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中山健康医药产业新未来 -...

1
2 1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粤港澳大湾 区建设进入全新阶段。广东省委第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将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 3 28 日, 2019 年中山投资经贸洽谈会暨中山人才节将在我市举办。借一年一度的“28”招商活动之机,由火炬开发区管委会主办,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和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 部共同承办的“大湾区中山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高峰论坛于 3 27 日在我市举 行。此次论坛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傅卫,国家科技部中国生 物技术发展中心化学药与医疗器械处处长华玉涛,火石创造 CEO 杨红飞等嘉宾参加。 2018 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林 郑月娥与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崔世安 分别率队赴健康基地园区企业考察调 研,表达了与中山深化健康产业合作 的意愿,促成三地合作的新高潮。健康 基地抢抓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 发展先机,充分发挥港澳两地在科技 创新领域的引领作用和中山市在空间 载体、政策支持方面的优势,创新合作 体制机制,取得不俗的成绩。 2018 7 月广东药科大学-香港 大学中山生物医药创新平台项目正式 启动,首批香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的 17 个生物医药技术成果转移项目已签 约,意向入驻健康基地。同年12 月,香港 浸会大学前列腺癌早期诊断试剂盒项 目签约落户健康基地园区。 2018 年还分 别对接了香港李氏大药厂、安进香港公 司、中德科教园、启迪科技服务集团等 创新项目和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旨力提 升中山健康医药产业创新水平。 据了解,此次“3·28”上台签约的 科研平台项目,广东药科大学-香港 大学中山生物医药创新平台是抢抓粤 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充分发挥香港 大学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引领作用、国 内三所药科大学之一的广东药科大学 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方面的链接作 用,以及火炬区载体和政策支持方面 的优势,创新合作体制机制,打造粤港 澳大湾区“科技+产业+金融”新型研 发机构实体,共建国家级生物医药孵 化器、国家级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中 心等,重点打造新型单抗平台和抗代 谢病产品,以及食药安评、保健食品、 化妆品、光与健康、医疗器械等工程中 心。将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省工程 中心等平台、港大、广药大和国内外高 新技术的科创团队人才与项目以及拥 10 亿元规模生物医药投资基金公 司等落户中山创新平台。 5 年内转化 包括香港大学在内的大健康科技成果 不少于 50 项。 此次上台签约项目中,火炬区共 3 个人才团队引进项目,这 3 个项目 均来自国家健康基地,分别是香港大 学徐爱民教授“体外诊断试剂”研发项 目、细胞免疫( CAR-T )制剂项目、香 港浸会大学“前列腺癌早期诊断试剂 盒”研发项目。其中,徐爱民教授是香 港大学内科学系、药理及药剂学系终 身教授,香港大学生物医药技术国家 重点实验室主任,此次徐爱民教授与 健康基地合作,作为研发产品产业化 的基地,将极大推进肥胖相关的糖尿 病和心血管病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细胞免疫( CAR-T )制剂团队项目是 北京中医药大学史渊源教授、王建勋 教授团队启动,核心团队在细胞治疗 产品的规范化生产方面拥有丰富的经 验,具备规范化的临床级标准生产的 能力。为满足项目快速启动抢占市场, 火炬区健康基地公司通过“交钥匙工 +产业扶持政策”的项目落地解决 方案,以满足项目方前期对启动资金 的和实验室建设进度的要求。目前,该 项目正在火炬区健康基地智汇园建设 1000 平方米的 GMP 标准的生产车 间,预计今年年底可完成厂房的装修 建设及设备安装。香港浸会大学“前列 腺癌早期诊断试剂盒”研发项目是由 香港浸会大学黄嘉良教授团队带领博 士、博士后团队研发创办,黄嘉良教授 具有多年从事生物成像、癌症诊断与 治疗的科学研究,在国际上有较高的 影响力。项目目前已接近产业化阶段, 产品已经在香港医院进行了相关的临 床试验。 火炬区围绕全市3·28招商主题展 开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以高端产 业项目、科研平台、人才类项目为主, 从项目整体情况来看,具有聚焦三大 主导产业、深度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合 作、健康产业人才团队实力强等特点。 聚焦三大主导产业化项目有:广 东全景声科技有限公司音频研发产业 项目、武藏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项 目、中山维宁尔日信制动器系统产线 国际化项目、香港大学(VR\AR\MR) 虚拟现实项目等。 深度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项 目,如: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中山 生物医药创新平台、粤港青年创新创 业实践基地(中山)项目。粤港青年创 新创业实践基地(中山)项目致力打造 (香)港中(山)科技和产业发展“双向” 对接通道;促进香港青年创新创业人 才全面、深入了解中山,加快聚集海外 高层次人才;协助香港企业开拓内地 和海外市场;并通过区域合作和投资 的方式,促进粤港区域合作纵深发展。 健康产业人才团队引进项目如, 香港大学徐爱民教授“体外诊断试剂” 研发项目、细胞免疫(CAR-T)制剂项 目、香港浸会大学“前列腺癌早期诊断 试剂盒”研发项目。 火炬区3·28招商项目具有聚焦三大主导产业、深度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健康产业人才团队实力强等特点 谋划中山健康医药产业新未来 文/韩永 黄晓莹 周嘉华 图/文波 中山市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 城市之一,健康医药产业是我市重点 发展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 后,高峰论坛围绕中国健康医药产业 发展现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经 验、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融合发展机 遇等进行主题演讲和互动讨论,共同 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山健 康医药产业的发展机遇,通过高峰论 坛平台积极链接国内外产业发展资 源,谋划中山健康医药产业新的未来。 火炬区正加快建设中德(中山)生物 医药产业园平台载体,提升园区承载能 力和配套建设。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 业园核心区已建成1-3 期载体13.8 万平 方米,累计投资已达 12.13 亿元,目前已 入驻百慧基因、缪特斯、金城医药、达影 医疗、徐诺医药、圣湖科技、君厚生物等 19 个项目。其中外资及与境外合作的项 目有14 个。 我市正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物 医药科技国际合作创新区,深化生物医 药科技产业开放合作,促进产业创新与 服务创新。健康基地把握发展黄金期,聚 焦创新项目和高层次人才,不断拓展国 际合作新领域,尤其是与港澳地区的合 作,通过香港生物医药专场推介会、香港 科技园企业走访、香港外资生物医药企 业考察,谋划合作,特别是香港大学-广 东药科大学中山生物医药创新平台项 目,更是将香港生物医药创新成果与中 山结合落地转化的试验,为吸引国内外 高校科研机构在中山建设研究院、创新 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积累的经验。 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市与德中卫生 组织、德国工商大会、中德科教园等密切 联系,积极引进德国等欧洲国家、以色 列、美国等海外生物医药项目。计划与德 国工商大会签署深度合作协议,积极引 进德国健康医药项目。 借力大湾区,我市正打造粤港澳大 湾区一流口岸药品检验所,助力中山申 请药品进口口岸城市。加大广东省药品 检验所中山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建设生 物样品分析检测实验室,争取设立“省局 审评认证中山中心”;加强药物临床试验 机构建设,提升药物临床试验能力和水 平,搭建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平台。推进 CROCMOCDMOCSOCRAO 的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医药产 品中试研究、临床样品制备、商业化生产 提供完整的平台服务,重点推进德国赛 多利斯生物药CDMO平台等项目落地。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深度融合 创新孵化模式,建设湾区“科技+产业+融”新型研发机构实体,构建科技研发、 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创业投资、人才培 养、国际合作等功能板块,推动香港大 学、香港浸会大学、广东药科大学技术项 目转化、孵化及产业化。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细分领 域特色产业平台,推进优势板块建设。重 点建设国内领先的蛋白抗体创新药研 发生产基地、儿童用药用械生产基地、 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研产基地。加快推进 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全链条产业 生态圈。 聚焦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抢抓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先机 打造生物医药全链条产业生态圈 生物医药企业的技术人员正在做检测。 责任编辑:方嘉雯视觉设计:翟莉莉 链接 T12 2019 3 28 日 星期四 责编:方嘉雯视觉设计:翟莉莉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Jan-2020

2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粤港澳大湾

区建设进入全新阶段。广东省委第十二届六次全会提出将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

3月28日,2019年中山投资经贸洽谈会暨中山人才节将在我市举办。借一年一度的“3·28”招商活动之机,由火炬开发区管委会主办,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和同写意新药英才俱乐

部共同承办的“大湾区中山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高峰论坛于3月27日在我市举

行。此次论坛邀请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傅卫,国家科技部中国生

物技术发展中心化学药与医疗器械处处长华玉涛,火石创造CEO杨红飞等嘉宾参加。

201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林郑月娥与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崔世安分别率队赴健康基地园区企业考察调研,表达了与中山深化健康产业合作的意愿,促成三地合作的新高潮。健康基地抢抓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先机,充分发挥港澳两地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引领作用和中山市在空间载体、政策支持方面的优势,创新合作体制机制,取得不俗的成绩。

2018年 7月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中山生物医药创新平台项目正式启动,首批香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的17个生物医药技术成果转移项目已签约,意向入驻健康基地。同年12月,香港浸会大学前列腺癌早期诊断试剂盒项目签约落户健康基地园区。2018年还分别对接了香港李氏大药厂、安进香港公司、中德科教园、启迪科技服务集团等创新项目和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旨力提升中山健康医药产业创新水平。

据了解,此次“3·28”上台签约的科研平台项目,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中山生物医药创新平台是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充分发挥香港大学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引领作用、国

内三所药科大学之一的广东药科大学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方面的链接作用,以及火炬区载体和政策支持方面的优势,创新合作体制机制,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金融”新型研发机构实体,共建国家级生物医药孵化器、国家级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等,重点打造新型单抗平台和抗代谢病产品,以及食药安评、保健食品、化妆品、光与健康、医疗器械等工程中心。将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省工程中心等平台、港大、广药大和国内外高新技术的科创团队人才与项目以及拥有 10亿元规模生物医药投资基金公司等落户中山创新平台。5年内转化包括香港大学在内的大健康科技成果不少于50项。

此次上台签约项目中,火炬区共有3个人才团队引进项目,这3个项目均来自国家健康基地,分别是香港大学徐爱民教授“体外诊断试剂”研发项目、细胞免疫(CAR-T)制剂项目、香港浸会大学“前列腺癌早期诊断试剂盒”研发项目。其中,徐爱民教授是香港大学内科学系、药理及药剂学系终身教授,香港大学生物医药技术国家

重点实验室主任,此次徐爱民教授与健康基地合作,作为研发产品产业化的基地,将极大推进肥胖相关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病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细胞免疫(CAR-T)制剂团队项目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史渊源教授、王建勋教授团队启动,核心团队在细胞治疗产品的规范化生产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具备规范化的临床级标准生产的能力。为满足项目快速启动抢占市场,火炬区健康基地公司通过“交钥匙工程+产业扶持政策”的项目落地解决方案,以满足项目方前期对启动资金的和实验室建设进度的要求。目前,该项目正在火炬区健康基地智汇园建设1000 平方米的 GMP 标准的生产车间,预计今年年底可完成厂房的装修建设及设备安装。香港浸会大学“前列腺癌早期诊断试剂盒”研发项目是由香港浸会大学黄嘉良教授团队带领博士、博士后团队研发创办,黄嘉良教授具有多年从事生物成像、癌症诊断与治疗的科学研究,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影响力。项目目前已接近产业化阶段,产品已经在香港医院进行了相关的临床试验。

火炬区围绕全市3·28招商主题展开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以高端产业项目、科研平台、人才类项目为主,从项目整体情况来看,具有聚焦三大主导产业、深度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健康产业人才团队实力强等特点。

聚焦三大主导产业化项目有:广东全景声科技有限公司音频研发产业项目、武藏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中山维宁尔日信制动器系统产线国际化项目、香港大学(VR\AR\MR)虚拟现实项目等。

深度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项目,如: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中山生物医药创新平台、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中山)项目。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中山)项目致力打造(香)港中(山)科技和产业发展“双向”对接通道;促进香港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全面、深入了解中山,加快聚集海外高层次人才;协助香港企业开拓内地和海外市场;并通过区域合作和投资的方式,促进粤港区域合作纵深发展。

健康产业人才团队引进项目如,香港大学徐爱民教授“体外诊断试剂”研发项目、细胞免疫(CAR-T)制剂项目、香港浸会大学“前列腺癌早期诊断试剂盒”研发项目。

火炬区3·28招商项目具有聚焦三大主导产业、深度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健康产业人才团队实力强等特点

谋划中山健康医药产业新未来

文/韩永 黄晓莹 周嘉华 图/文波

中山市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之一,健康医药产业是我市重点发展的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

后,高峰论坛围绕中国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现状、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经验、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融合发展机遇等进行主题演讲和互动讨论,共同

探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中山健康医药产业的发展机遇,通过高峰论坛平台积极链接国内外产业发展资源,谋划中山健康医药产业新的未来。

火炬区正加快建设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平台载体,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配套建设。中德(中山)生物医药产业园核心区已建成1-3期载体13.8万平方米,累计投资已达12.13亿元,目前已入驻百慧基因、缪特斯、金城医药、达影医疗、徐诺医药、圣湖科技、君厚生物等19个项目。其中外资及与境外合作的项目有14个。

我市正规划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科技国际合作创新区,深化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开放合作,促进产业创新与服务创新。健康基地把握发展黄金期,聚焦创新项目和高层次人才,不断拓展国际合作新领域,尤其是与港澳地区的合作,通过香港生物医药专场推介会、香港科技园企业走访、香港外资生物医药企业考察,谋划合作,特别是香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中山生物医药创新平台项目,更是将香港生物医药创新成果与中山结合落地转化的试验,为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在中山建设研究院、创新中心等高端创新平台积累的经验。

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市与德中卫生组织、德国工商大会、中德科教园等密切联系,积极引进德国等欧洲国家、以色列、美国等海外生物医药项目。计划与德国工商大会签署深度合作协议,积极引

进德国健康医药项目。借力大湾区,我市正打造粤港澳大

湾区一流口岸药品检验所,助力中山申请药品进口口岸城市。加大广东省药品检验所中山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建设生物样品分析检测实验室,争取设立“省局审评认证中山中心”;加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设,提升药物临床试验能力和水平,搭建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平台。推进CRO、CMO、CDMO、CSO、CRAO的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为医药产品中试研究、临床样品制备、商业化生产提供完整的平台服务,重点推进德国赛多利斯生物药CDMO平台等项目落地。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孵化模式,建设湾区“科技+产业+金融”新型研发机构实体,构建科技研发、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创业投资、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功能板块,推动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广东药科大学技术项目转化、孵化及产业化。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细分领域特色产业平台,推进优势板块建设。重点建设国内领先的蛋白抗体创新药研发生产基地、儿童用药用械生产基地、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研产基地。加快推进健康服务业融合发展,打造全链条产业生态圈。

聚焦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抢抓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先机打造生物医药全链条产业生态圈

生物医药企业的技术人员正在做检测。

责任编辑:方嘉雯 视觉设计:翟莉莉

链 接

T12●2019年3月28日 星期四 ●责编:方嘉雯 视觉设计:翟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