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20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臺灣《易》學史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91-2411-H-003-029- 執行期間: 91 08 01 日至 92 07 31 執行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計畫主持人: 賴貴三 計畫參與人員: 許力仁、張雅茹、劉原洲、黃惠香、吳淑慧等 報告類型: 精簡報告 報告附件: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理方式: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92 9 10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Sep-2019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臺灣《易》學史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計畫編號: NSC91-2411-H-003-029-執行期間: 91 年 08 月 01 日至 92 年 07 月 31 日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所)

計畫主持人:賴貴三

計畫參與人員:許力仁、張雅茹、劉原洲、黃惠香、吳淑慧等

報告類型:精簡報告報告附件: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處理方式: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2 年 9 月 10 日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 成 果 報 告 □期中進度報告

臺灣易學史

計畫類別:● 個別型計畫 □ 整合型計畫計畫編號:NSC91-2411-H-003-029

執行期間: 2002 年 8 月 1 日至 2003 年 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賴貴三

共同主持人:無計畫參與人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班 許力仁、張雅茹、劉原洲、

黃惠香、吳淑慧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精簡報告 □完整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列管計畫

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中 華 民 國 92 年 9 月 10 日

九十一學年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

「 臺灣易學史」 成果報告書

(計畫編號:NSC91-2411-H-003-029,執行期限:2002.8.1-2003.7.31)

計畫主持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 賴貴三

中文摘要

本成果報告書為主持人執行國科會九十一年度專題研究計畫:「臺灣《易》學史」(計畫編號:NSC91-2411-H-003-029,執行期限:2002.8.1-2003.7.31)的初步完成研究成果,並附帶主持人本年度其他相關的《易》學論述,作為獻力臺灣《易》學的學術基礎。本計畫擬具體而微的介紹臺灣《易》學發展史上的重要面向,並在既有的研究基礎上,更進一步探討臺灣《易》學發展史上的實質義涵。在歷史分期上,大致依臺灣的政治演進階段,分為七時期:荷蘭時期(1624-1662),明鄭時期(1662-1683),清領時期(1683-1895),日據時期(1895-1945),國府時期第一階段(1945-1971),國府時期第二階段(1971-1987),國府時期第三階段(1987-2003)。而在研探主題及資料搜集上,也大致區分為七項:《易》學教育(包含:《易》學課程)、《易》學人物、《易》學文獻(包含:目錄、專書、期刊等)、《易》學論文(包含:期刊、會議及學位論文)、《易》學組織、《易》學會議(包含:國內、海峽兩岸及國際交流)及《易》學計畫等。期望透過筆者及研究助理的努力,本文能夠初步建構出臺灣《易》學史的基本整體框架。 主持人將荷蘭據臺時期(1624-1662)與明鄭復臺時期(1662-1683)這六十年間,定為臺灣《易》學史的啟蒙期。清領時期(1683-1895)二百餘年間,定為臺灣《易》學史的發展期。在歷史進程的座標上,應該是合理合情的。並就臺灣早期歷史記錄中,關涉到圖書文獻、教育與《易》學人物諸項,分別考述說明。其次,又將日據時期(1895-1945),定為臺灣《易》學史的沈潛期。並將臺灣光復(1945)至退出聯合國(1971),定為臺灣《易》學史的復興期。而臺灣經歷了 1971 年退出聯合國的外交挫敗後,在「莊敬自強,處變不驚,慎謀能斷」的政治心理建設之下,風雨生信心,因而展開了一段政治、經濟與文教的建設改造,國家富裕,民生安康,經濟高度發展,教育突飛猛進,躋身為開發中國家之林,這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幸福樂利美好的一段時期。此時,程發軔主編《六十年來之國學》,顯示出民國一甲子國學發展的諸多面向與成果;其中,徐芹庭撰述了〈六十年來之易學〉一文,可為此一時期《易》學的基礎先聲。其後,1978年中美斷交,又是另一次臺灣社會轉型成功的試鍊;到了 1987 年,民主政治與

兩岸交流的潮起潮湧,將臺灣社會更推向另一個創造轉化的高峰。檢視這一時期的臺灣《易》學發展概況,讓我們看到了未來可能的新遠景與新方向。主持人將此一時期分定為:國府時期第二階段(1971-1987),國府時期第三階段(1988-2003),並視為創造轉化的新時代的開始與延續。

此外,在資料搜集及撰寫主題上,主持人概分為六項範疇:一、《易》學教育:學校與民間教授課程。二、《易》學組織:人民團體與學校社團。三、《易》學人物:臺灣本土與域外學者。四、《易》學專書:臺灣本土與域外學者。五、《易》學論文及刊物:學校碩博士論文、期刊學報論文等。六、其他相關主題。期望在此一構想的計畫之下,能夠完成臺灣四百年來《易》學歷史性記錄的全部真象。

關鍵詞:臺灣 易學史 經學 教育 課程 論文 學會 會議 計畫

一、計畫緣由與目的

計畫主持人自 1998 年 8 月於韓國淑明女子大學發表〈臺灣《周易》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一文(大韓民國中國學會主辦:第十八屆中國學國際學術會議)始,即時刻注意臺灣《易》學發展的諸多面向。雖然,本文旨在展現、回顧臺灣《周易》學術研究的既有成果,並展望、觀察其後續發展的可能進路與研究潛力,進而探討未來無限而多元的研發趨勢。全文安排為四節︰一、前言:臺灣《周易》研究概述,二、臺灣《周易》研究之成果回顧,三、臺灣《周易》研究之未來展望,四、結論臺灣《周易》研究之特色與困境。限於篇幅,本文僅能具體而微開展輪廓圖貌,補闕拾遺,猶俟來日。故此文為催生本計畫的基礎,加上大陸學者楊慶中先生出版了《二十世紀中國易學史》,臺灣部分卻僅簡單敘述自 1949 年以來的發展及學者概況,無法全面展現臺灣《易》學發展的歷史全面性與獨特性,因此主持人遂發願擬撰述完整的臺灣《易》學史,正是本計畫的緣起。而本計畫的最終目的,則在於建構一部全面而完整的臺灣《易》學發展歷程中的真實向度。

二、結果與討論

計畫執行期間,撰述完成已發表的《易》學相關論文及名家評述初稿如下:

(一)、學術期刊登載《易》學相關論文共十六篇

1.賴貴三:2002.8,〈孔子的《易》教(八)─帛書《易傳‧要》「夫子曰」條理簡釋〉,《孔孟月刊》第四十卷第十二期(480),pp4-6。

2.賴貴三:2002.9,〈孔子的《易》教(九)─帛書《易傳‧繆和》「先生」與「子曰」分節簡釋〉,《孔孟月刊》第四十一卷第一期(481),pp7-11。

3.賴貴三:2002.10,〈孔子的《易》教(十)─帛書《易傳‧昭力》「子曰」「先生曰」條理簡釋〉,《孔孟月刊》第四十一卷第二期(482),pp4-7。

4.賴貴三:2002.11,〈孔子的《易》教(十一)─《周易‧大象傳》自然之道與人文之德義理條釋〉,《孔孟月刊》第四十一卷第三期(483),pp3-7。。

5.賴貴三:2002.12,〈孔子的《易》教(十二)─《周易‧文言傳》道德義涵解析〉,《孔孟月刊》第四十一卷第四期(484),pp4-10。

6.賴貴三:2003.1,〈孟子的《易》教(一)─清儒焦循《孟子正義》與《易》學詮釋觀點的綜合說明〉,《孔孟月刊》第四十一卷第五期(485),pp3-10。

7.賴貴三:2003.2,〈孟子的《易》教(二)─清儒焦循《孟子正義》中《易》理詮釋之一〉,《孔孟月刊》第四十一卷第六期(486),pp10-13。

8.賴貴三:2003.3,〈《翁方綱纂四庫提要稿‧經部‧易類》考釋(上)〉,《中國學術年刊》第二十四期,pp77-106。

9.賴貴三:2003.3,〈孟子的《易》教(三)─清儒焦循《孟子正義》中《易》理詮釋之二〉,《孔孟月刊》第四十一卷第七期(487),pp5-9。

10.賴貴三:2003.4,〈清儒焦循《論語》、《孟子》與《易》學會通簡述〉,《孔孟月刊》第四十一卷第八期(488),pp1-3。

11.賴貴三:2003.5,〈孟子的《易》教(四)─清儒焦循《孟子正義》中《易》理詮釋之三〉,《孔孟月刊》第四十一卷第九期(489),pp8-12。

12.賴貴三:2003.6,〈孟子的《易》教(五)─清儒焦循《孟子正義》中《易》理詮釋之四〉,《孔孟月刊》第四十一卷第十期(490),pp8-15。

13.賴貴三:2003.7,〈孟子的《易》教(六)─清儒焦循《孟子正義》中《易》理詮釋之五〉,《孔孟月刊》第四十一卷第十一期(491),pp1-5。

14.賴貴三:2003.8,〈孟子的《易》教(七)─清儒焦循《孟子正義》中《易》理詮釋之六〉,《孔孟月刊》第四十一卷第十二期(492),pp1-5。

15.賴貴三:2003.9,〈孟子的《易》教(八)─清儒焦循《孟子正義》

中《易》理詮釋之七〉,《孔孟月刊》第四十二卷第一期(493),pp1-5。(八月份已交定稿,九月出刊。)

16.賴貴三:2003.9,〈「臺灣《易》學史」考述初探〉,《國文學報》第三十三期,pp1-26。(七月份已交定稿,九月出刊。)

(二)、學術研討會發表《易》學相關論文五篇

1.賴貴三:2002.8,〈焦循《孟子正義》易學思想析論〉,海峽兩岸易學與中國哲學學術研討會,pp1-22。(青島:府新大廈,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辦。)

2.賴貴三:2002.9,〈《易傳》與先秦諸子「神」思較論〉,漢文化資訊聯盟:第二屆漢文化資料庫國際學術研討會,pp1-25。(澳門:文化中心)

3.賴貴三:2002.12,〈常州學者《易經》研究的成果與檢討〉,常州學者的經學研究,pp1-17。(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4.賴貴三:2002.12,〈《周易‧大象傳》的文化體系及其現代義涵〉,二十一世紀中華文化論壇,pp1-13。(香港:浸會大學)

5.賴貴三:2003.9,〈論周易「二元對貞」的文化詮釋學〉,人文研究與語文研討會,pp1-12。(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原訂於 6 月 6日舉辦,因 SARS 延期至 9 月 12 日舉辦。)

(三)、撰述完成正在核校而尚未發表的臺灣《易》學家評論稿共二十一篇

本計畫研究助理依所規劃的臺灣《易》學名家撰寫資料成果報告格式:一、傳略。二、著作:專著、單篇論文(統計多少本、多少篇,分佈在那等等)。如:〈篇名〉,《刊物》,出版年月,頁數等(例:〈易經研究〉,《中國思想史》,1980年 5 月,頁 11-88)。三、各篇內容(簡介、評論)。四、總評:價值(貢獻)、特色、不足之處。截至目前,共完成二十一篇代表性評述,未足部分待續完成。

1.方東美先生(9045 字) 2.屈萬里先生(7871 字) 3.高 明先生(8471 字) 4.牟宗三先生(約 82000 字) 5.錢 穆先生(30722 字) 6.胡自逢先生(4135 字) 7.黃慶萱先生(8022 字) 8.戴璉璋先生(6323 字) 9.簡博賢先生(5133 字)

10.陳鼓應先生(10422 字) 11.吳 怡先生(7207 字) 12.林麗真先生(7781 字)

13.岑溢成先生(3426 字)14.龔鵬程先生(2812 字)15.劉君祖先生(18993 字)16.朱高正先生(9802 字)17.莊耀郎先生(1904 字)18.劉瀚平先生(6735 字)19.黃忠天先生(8674 字)20.杜保瑞先生(14233 字)21.孫劍秋先生(9575 字)

另有兩篇評論稿,一為民初《易》學名家尚秉和先生(3942 字),一為大陸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當代學者廖名春先生(8976 字)。兩位學者的論著對於臺灣《易》學有一定的影響,故亦在此一並論列以為代表。此外,臺灣《易》學名家尚有多人尚未論列,如早期學戴君仁先生、唐君毅先生、羅光先生、黃錦鋐先生、高懷民先生、呂凱先生、徐芹庭先生、黃沛榮先生、何澤恆先生、曾春海先生、陳廖安先生、謝大寧先生等,由於主持人時力有限,加上研究助理因課業牽延,不能全時投入,無法克竟厥成,故未能完整論述,闕失之處,猶待努力。

概括而言,高明仲華先生精通《易》理,著有〈連山歸藏考〉、〈易圖書學溯原〉、〈讀易隨筆〉、〈易學史上篇〉、〈五十年來之易學〉、〈周易研究〉、〈孔子的易教及易象探原〉等專著,培植後進,不遺餘力。屈萬里翼鵬先生就史料研究《易》學,撰《先秦漢魏易例述評》、〈周易爻辭中之習俗〉、〈周易卦爻辭成于周武王時考〉、《說易散稿》、《周易古義補》、《漢熹平周易石經殘字集證》,言必求徵,義必求當,用力最篤,而方法最密,影響最鉅。陳立夫先生主編《易學應用之研究》,集中搜錄臺灣學者《周易》研究之主要成果,精思入微,貢獻匪淺。南懷瑾先生天才橫溢,其講《易》也,必先究其象數之原,又從而闡義理之真,長於哲理思辯。著有《易經繫辭新解》、《易經演講論集》、《周易今註今譯》等書,俱一時上選。徐芹庭先生著作等身,撰有《讀易隨筆》、《易學蠡測》、《易來氏學》、《周易條例》、《兩漢十六家易注闡微》、《虞氏易述解》、《周易異文考》、《周易陸氏學》、》魏晉七家易學研究》等。黎凱旋先生精於《易》數,撰《易數淺說》。又與徐芹庭先生等共創「中華民國易經學會」,推廣《易》教,成效卓著。程兆熊先生重王弼、程子之學,撰《易經講義》一冊,共六十六講。參以己說,甚有見地。胡自逢先生善述《周易》義理,著有《先秦諸子易說通考》、《周易鄭氏學》、《程伊川易學論述》諸書,謹嚴深入。嚴靈峰先生以《周易》與老子原理觀點相同,著《易學新論》,又編輯《易經集成》、撰述《馬王堆帛書易經初步研究》、《馬王堆帛書易經六十四卦的重卦和卦序問題》等專篇,老當益壯,與時俱進。戴君仁先

生善談《易》理,撰《讀易》一書,其書在宏揚《易》學,澄清邪說,頗有功勞。吳康先生以哲學述《易》,著《周易大綱》,又著《邵子易學》、《周易哲學思想》,其治《易》以哲學方法,兼及象數、義理、訓詁及目錄諸學,推原究本,歸納而演繹之。程石泉先生以《易》為中國哲學思維與民族智慧,著《易學新探》、《雕菰樓易義》,筆者撰焦循《易》學研究,得益於此甚多。

粗舉略述如上,未依年齒,未按系統,雖有遺珠,但大體可代表專門學者的學術成就,一隅三反,知過半矣。

三、計畫成果自評

由於主持人教學負擔沉重,以致無法全心全力專注於研究工作,加上兼任研究助理信心不足,時力有限。所得成果,猶差強人意,可以應命。綜合觀之,臺灣地區《周易》研究人才薈萃,成果豐碩,並能與時俱進,與國際水準並駕齊驅,同步而不落人後。然仍有其發展困境︰其一,臺灣《周易》研究的最大發展困境,主持人以為大學校院師資不足、學生選修意願不高、研究生望而卻步最為隱憂。大部分之學習者,以為《易經》為有字的天書,在當今速成學習與怕苦畏難的大環境影響下,缺乏積極主動的研習鑽探精神動力,長此以往,發展前景必見頓挫。其次,臺灣《周易》研究以傳統對象、專題為主,缺乏當代課題的相關研究,學術研究所能提供社會、國家的現代化助力有限,難以誘導學子積極投入,更難以獲得政府、企業界的奧援,發展潛力受限;而且,缺乏科際整合研究,未能將既有研發成果,運用於其他學門,宏觀顯然不足。如何多向度、多視野開拓研究領域,值得正視。再者,臺灣地區缺乏統整的《周易》研究中心或機構,無法有效發揮協調、統合的功能,既有成果無法總結匯聚,發展宏圖亦難以體現。加以臺灣學術界圈子太小,在意見溝通交流上,略顯保守而遲滯,怯於批判,故無法建立大格局、大氣魄的《周易》研究環境。凡此種種,均有賴臺灣學術俊傑、社會菁英與民間志士一齊努力,共同打拚﹗

本計畫在既有的研究與整理成果基礎上,試圖探索臺灣《易》學史中各發展時期歷史整體的諸多面向,由於時間能力所限與資料繁簡不一,對學術會議或人物等等介紹詳略亦不一,只能俟後專勒成書時,再逐一增補,以求一致了。而在凸顯臺灣《易》學研究在近世以來對《易》學本身的發展層面與成果上、及其思想上的建樹,以及對整個中國學術的重要性,猶為來日必須努力以赴深待探討的課題。今僅求能初步建立論述的基本架構,完整詳盡的內容,期能在主持人及有志同道持續不斷的檢索與探析之中,再進一步累積成為豐實的素材,並期持志以恆,撰述完成「臺灣《易》學史」的終極理想目標,本計畫作為全面論述的基礎,雛形已具,完整成績自信指日可待,並預定於下年度專勒成書出版,貢獻學林。

四、參考文獻

1. 高 明:〈五十年來之易學〉,文詳《高明文輯》(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8 年 3 月),上冊,頁 145-156。又刊於《高明經學論叢》(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8 年 7 月),頁 29-40。按:本文原載於《中國一周》五十年元旦特大號。

2. 徐芹庭:〈六十年來之易學〉,文詳程發軔主編:《六十年來之國學》(中華民國建國六十年紀念,臺北:國立編譯館編輯、正中書局印行,1972 年 5 月),第一冊:「第一部 經學」第一篇,頁 3-209。

3. 徐芹庭:〈民國以來易學之源流〉,《易學源流》(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1987 年 8 月初版),下冊,頁 1173-1391。

4. 徐芹庭:〈民國以來象數與義理派之易學〉,《孔孟學報》,第 40 期(1980年),頁 261-315。

5. 黃沛榮:〈近十餘年來海峽兩岸易學研究的比較〉,《漢學研究》(臺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第七卷第二期(1989 年 12 月),頁 1-17。又刊載於《周易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周易研究中心),1989 年第 1 期(總第三期),篇名作:〈近十年來海峽兩岸易學研究的比較〉,頁 96-102。

6. 徐芹庭:〈臺灣易學著作與易學家〉,《周易研究》,1993 年第 2 期(總第十六期),頁 24-32。

7. 賴貴三:〈臺灣《周易》研究之回顧與展望〉,韓國中國學會:「第十八次中國學國際學術大會─二十一世紀中國學的課題」(漢城:淑明女子大學「壽蓮教授會館」,1998 年 8 月 21-22 日),頁1-17。會議論文集篇題作:〈臺灣未來周易學術研究展望〉(按:內文篇名則如上題),頁 125-141。

8. 許維萍:〈臺灣五十年來(1949-1998)的《易》學研究〉,此文原發表於東吳大學學術研討會,筆者文稿為作者寄贈之電子文檔,共33 頁。此文今已收錄於《臺灣學生書局四十週年紀念叢書》,林慶彰主編:《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1950-2000)》(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 年 5 月),頁 1-61;而該書更易本文題名為:〈《周易》學研究〉。

9. 楊慶中:《二十世紀中國易學史》,第九章〈1949 年以來臺灣地區的易學研究〉,文詳楊慶中:《二十世紀中國易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年 2 月),頁 435-532。

10.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從經典詮釋傳統論二十世紀《易》詮釋的分期與類型〉,臺北:喜瑪拉雅研究基金會,樂學書局經銷,2002 年 2 月初版,頁 13-81。該文原宣讀於 2000 年 6 月 1日作者參與之專題研究計畫「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第一次學術研討會,並已刊載於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 20、21 期合刊(2001 年),頁 175-242。

11.陳昭瑛:《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正中書局,2001 年 2 月第二次印行。12.江日昇:《臺灣外紀》(臺北:世界書局,1979 年),頁 236。13.盛 成:〈復社與幾社對臺灣文化的影響〉,《臺灣文獻》第十三卷第三

期(1962 年 9 月,頁 197-222),頁 216。14.高拱乾:《臺灣府志》(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0 年),《臺灣文獻

叢刊》第 65 號。15.《清一統志‧臺灣府》,收錄於《臺灣文獻叢刊》第 68 號。16.《重纂福建通志‧臺灣府》卷六十六「學校篇」,也有詳細的資料可以

參考,參見《臺灣文獻叢刊》第 84 號,頁 239-249。17.林慶彰主編,李光筠、張廣慶、陳恆嵩、劉昭明編輯:《經學研究論著

目錄 1912-1987》(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89 年 12 月),上冊,《周易》,頁 72-209。林慶彰主編,汪嘉玲、侯美珍、張惠淑、游均晶編輯:《經學研究論著目錄 1988-1992》(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9 年 5 月),上冊,《周易》,頁 325-484。林慶彰、陳恆嵩主編,何淑蘋、李盈萱、翁敏修、劉帥青編輯:《經學研究論著目錄 1993-1997》(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 年 4 月),中冊,《周易》,頁 711-902。其後將有續編陸續問世。

附錄:出國參加學術會議成果報告

一、出席「 海峽兩岸易學與中國哲學研討會」

(一)、主辦單位: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青島市嶗山風景區管理委員會

協辦單位:中國周易學會、中華易經學會 舉辦地點:中國‧山東‧青島‧府新大廈(地址:青島市閩江路五號,

電話:532-5913688 轉 6228、6229) 會議時間:2002 年 8 月 18 日─22 日 香港參訪:2002 年 8 月 22 日─25 日

(二)、去程班機:8 月 18 日(日)上午 8:25 中華航空 CI603 班機,10:10 抵香港,12:25 轉搭東方航空公司 MU598 班機,15:15 抵達青島。

回程班機:8 月 22 日(四)上午 8:20 東方航空 MU597 班機,11:30抵香港。8 月 25 日(日)下午 18:35 中華航空 CI614 班機,20:05 抵中正機場。

(三)、參會單位:大陸方面─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與歷史研究所、上海社會科學院哲

學研究所、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吉林省社會科學院易學研究所、山東省社會科學院儒學研究所、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江漢論壇》雜誌社、北京大學哲學系與哲學與文化研究所、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浙江大學哲學系與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陜西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民出版社哲學室、廈門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與宗教學研究所、北京師範大學哲學系與史學所、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與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河南大學哲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南京大學哲學系與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四川大學哲學系、古籍所與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煙臺大學中國學術研究所、深圳大學文學院、北京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北京教育學院中文系、中山大學哲學系、安徽教育學院中文系、南開大學哲學系、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吉林師範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吉林藝術學院、上海古籍出版社、廣州大學法學院、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華南師範大學心理系與中文系、洛陽大學東方文化研究院、北京周易研究會、武漢大學哲學系、大連大學人文學院、青島大學法學院、江漢大學、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學院、山東大學哲學系、古籍整理研究所、馬列部與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

臺灣方面─臺灣大學哲學系、外文系與中文系、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與三研所、政治大學中文系、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交通大學、成功大學、臺北師範學院語教系、輔仁大學中文系、經濟系與哲學系、東海大學哲學系、華梵大學哲學系與東方所、中華易經學會、中華易學研究會

港澳方面─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香港城市大學語文學部、香港專業教育學院室內設計系、香港道教學院

國際方面─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美國加州整體學研究所、美國中部華盛頓大學哲學系、日本筑波大學哲學思想學系、韓國公州映像情報大學

(四)、會議日程:本人發表論文時間為 2002 年 8 月 19 日(一)16:00─17:45 第二分場第五組─「清代易學哲學」(地點:225 會議室)。主持人原為北京社科院姜廣輝先生,因故更換為臺灣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張永堂教授。會中有臺灣大學中文系鄭吉雄教授、北京社科院汪學群教授等提問發言。

(五)、發表論文:〈焦循《孟子正義》易學思想析論〉(約 24000 字)

論文提要

乾嘉通儒焦循(1763─1820),世居江都(今揚州市邗江縣北湖黃玨橋鎮),早年字「理堂」,後改字「里堂」,晚年自號「里堂老人」。四十六歲,自築雕菰樓、半九書塾、蜜梅花館、因柳閣等於雕菰淘中,閉門著述,足不出戶;一生博聞強記,識鑒精卓,專注「讀書、教書、著書」,篤信「好學深思,心知其意」的研究精神,深服「證之以實,運之於虛」的治學矩範;經學以訓詁入手,實事求是,而務求義理於通達一貫,於《周易》、《尚書》、《毛詩》、《禮記》、《左傳》、《論語》、《孟子》等諸經,都有著述與補疏;尤其,《雕菰樓易學三書》與《孟子正義》,為其晚年嘔心瀝血的傳世名著,最為學界稱誦。本文擬據其成說,析論焦氏《孟子正義》中所蘊涵的《易》學思想,考察其融會貫通的理論本質,並證論焦循經學一貫通會的特色,以貞定其「旁通、相錯、時行」的詮釋進路;並試圖疏導其求「通」的脈絡,以觀其源於《易》學的方法,從其「生成變易」的觀點,闡發聖聖一貫相承的道德哲學的奧蘊,建構出清儒道德哲學系統的完美。

本文為筆者系列論述焦循《孟子正義》之學的第三篇。2000 年 7 月 14 日,於臺北:政治大學「儒家思想學術研討會」中,發表第一篇論文:〈易學與孟學的融攝與會通─以清儒焦循《孟子正義》為中心的討論〉,後刊錄於《慶祝莆田黃錦鋐教授八秩嵩壽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 年 6 月),頁 445─479。2002 年 3 月 9 日,復於高雄:中山大學「第七屆清代學術研討會」中,發表第二篇論文:〈焦循《孟子》學及其「以《易》注《孟》說」〉,後收錄於:《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印,2002 年 6 月),頁 123─152。其中未能疏解詳釋之處尚多,遂再綜理編撰成文,期能補綴求全,作為筆者研治焦循《孟子正義》與《易》學的迴響。

清‧乾嘉之際揚州學派的代表學者焦循(1763─1820),筆者據手編《焦循年譜新編》(臺北:里仁書局,1994 年)、〈焦循里堂先生學術年譜〉(臺北:臺灣師大《國文學報》第 29 期,2000 年 6 月),頁 37─76。觀其治《孟》學程:幼稟父教,讀書善疑而好辨,不為株守之學;志學之後,師友提攜,始專力學經。雖弱冠即好《孟子》書,然進取科場,無所撰述;三十以後,潛心算學,又輟而不為。不惑之年,以下第失意,遂閉門專志治《易》,費十餘年心血,卒成《雕菰樓易學三書》;晚年更立志撰述《孟子正義》,日定課程,薈萃群書;長編成帙,手錄清稿,經子廷琥、弟徵謄校,終能刊印傳世。《孟子正義》一書,焦循引經據典,網羅四部,博採顧炎武以下,六十餘家著作中有關《孟子》與趙岐注的論述,輾轉訓釋《孟子》,又通之以《周易》義理,新義紛陳。推原其由,焦循夙以算學邏輯形式以及小學訓詁義理,以求通《周易》;轉而及於《孟子》,遂追步

趙岐古注以及清代樸學先進的總成果,尤其踵步戴震《孟子字義疏證》遺緒最為關鍵,充分體現乾嘉樸學「闡幽顯微」、「辨章考鏡」的治經方法,故能成一家之言,撰著一部「採摭眾家精義、具備疏體的《孟子正義》」,為歷代《孟子》注疏的殿軍壓軸。

焦循里堂先生(1763─1820),一生學力萃聚於其晚年專著《雕菰樓易學三書─易章句、易通釋、易圖略》與《孟子正義》,已故哲學前輩牟宗三先生以為:由焦氏的解《易》,可以見出孔門道德哲學的真面目;焦氏從「旁通、相錯、時行」三方面,從「生成變易」的觀點,發揮其道德哲學以解析價值世界的《易》學體系,以為:「《易》之一書,聖人教人改過之書也。」立十二言之教:「元亨利貞吉凶悔吝厲孚無咎。」而以「通」為其中的機轉,通即是情通,情通而欲遂,即是團體情欲的諧和;而元亨利貞是情通的極致,亦即是謂情欲的大諧和。戴震東原主張「以情絜情,而各遂其生」,焦里堂吸收而轉化為「旁通情也,而元亨利貞」,遂建構出清儒道德哲學系統的完美。本此體系,里堂進而以古之精通《易》理,深得羲、文、周、孔之恉者,莫如孟子;故於《孟子》之言通於《易》,堪與《論語》、《中庸》、《大學》相表裏者,闡發更無餘蘊,而從來解《孟子》者,無此實事求是,遂以注《易》鉤貫獨得的旁通體系,以畢生心血完成其學術生命的絕響─《孟子正義》。本文即試圖透過梳理《孟子正義》中,有關性命、道德等詮釋進路及其義涵,以抉揚里堂重智道德觀的「能知故善」說等命題之如何可能;及其如何以《易》學求通的外在形式與內在理路的會通融攝,闡發孔、孟一貫相承的道德哲學的奧蘊,並如實體現在「尊德性」與「道問學」的本體論與功夫論的兩大詮證系統中,即是本文所欲探討的課題與蘄嚮。

清代康雍乾時期樸學昌盛,訓詁名物,博證原流,以窮其奧,而以皖派戴震為時尚之領袖,提倡「小學明,而經學明;經學明,而理學明」的學術進路,深刻影響其後的乾嘉揚州學派,尤以江都焦循最為代表,後出轉精,更進一步,考證經籍諸子之說,發揮乾嘉樸學本色,極盡能事。《孟子正義》中,凡釋一字一義,往往徵引數家之說,於其見解相似,而所得有深有淺;持論分歧,而所證有得有失者,無不「以己意裁成損益於其間」。如焦循引《周易‧文言傳》「元德體善之仁」以釋《孟子》「定于一」的「仁政」理想,復引證董仲舒與趙岐之說,以貞定孔孟仁義道德、天人一貫的體系,可謂實事求是。又如焦循以「知命」申明「樂天」之義,又以〈謙卦‧彖傳〉為輔,以訓詁而論天人哲理,可謂的當中肯。故其下文言:「天生萬物無不蓋,聖人道濟天下無不容,行道者所以樂天也。」援《易》釋《孟》,可謂風雅別裁。

而筆者前所撰〈焦循《孟子》學及其「以《易》注《孟》」說〉一文,曾就其「《孟子正義》引《易》以為訓詁釋例」鈔錄五十條,以觀其注《孟》的詮釋方法,焦循援《易》注《孟》訓詁義理釋例,筆者據資料素材加以分析為六類:(一)、直引《周易》卦爻辭通釋《孟子》字義例;(二)、間引《周易》卦爻辭通釋《孟子》字義例;(三)、直引《易傳》通釋《孟子》字義例;(四)、間引《易傳》通釋《孟子》字義例;(五)、補釋《趙注》引《易》通解《孟子》字義例;

(六)、引《周易》經傳證成《趙注》通解《孟子》字義例。其中以第三類最多見。復就「焦循《孟子正義》謂孟子思想繼承《易》理釋例」舉列二十七條例證,歸納焦循謂《孟子》思想闡揚《易》理釋例三類:(一)、通德類情,變通神化;(二)、孟子本於孔子,發明《周易》旨趣;(三)、《孟子》深於《易》,發明《周易》旨趣。其中以第一類資料最為豐富。具可證成焦循援《易》注《孟》之說。

「以《易》注《孟》」趙岐注本已有所發揮,雖就文字訓詁稍加理會,已啟其先聲。而前輩鴻儒碩學,如毛氏奇齡《聖門釋非錄》、惠氏棟《後漢書補注》、戴氏震《孟子字義疏證》等,亦為焦循疏解的先導,淵源有自,實非獨創。然而,焦循闡發《孟子》性理諸義,積極結合戴震之說,以為「孟子道性善,稱堯舜,實發明羲、文、周、孔之學,其言通於《易》,而與《論語》、《中庸》、《大學》相表裏,未可以空悟之言臆之。」,一貫仁恕之旨融會暢發,尤為焦循的精要所在。通觀焦循疏解《孟子》性善說的言論,可知焦循取其《易》學旁通、變通與時行的觀點,以論證性善之所以可能。而以伏羲「通德類情」,黃帝、堯舜「通變神化」的一貫道統,溝通聖聖相傳的道德理義思想,貞定孟子承繼文化道統的地位,鉤勒出孔孟發明《易》道真知篤行的體系,這是焦循《孟子正義》一書的最大特色,也是他一貫求「通」的學術本色,體現清代樸學實事求是的精神。此疏立論堅實,疏解明晰,不愧為《孟子》學的大家之作。關鍵詞:焦循 孟子正義 雕菰樓易學 一貫會通 通德類情 變通神化

(六)、參觀行程: 八月二十一日(三)─白天參觀考察「青島嶗山風景區」,晚上參觀「青

島國際酒節」。 八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分別參訪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香港文化博

物館「李鄭屋漢墓博物館」與「三棟屋客家博物館」、香港城市大學中國語文部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學術文化機構單位

(七)、會議與參訪心得:

此次參加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主辦之「海峽兩岸易學與中國哲學研討會」,規模與層次均非國內各學術研討會所可比擬,其所獲得中央、地方政府與企業單位的補助與協助,可謂十分充裕而豐富,會議之安排、人員之接待與參訪之週到,令與會者有賓至如歸、不虛此行之感,值得學習與倣效;而參訪香港各學術與文化單位,相觀而善,本人有極深刻的感慨。為省篇幅,以下兩項學術活動報告從略,不再細贅。

二、第二屆漢文化資料庫國際學術研討會(澳門)

去程班機:9 月 5 日(四)下午 3:20 復興航空 GE353 班機回程班機:9 月 9 日(一)上午 11:55 復興航空 GE352 班機此次會議期間的住宿點為:澳門中國飯店(澳門機場出口)本次會議由電腦專家朱邦復先生所主持之漢文化資訊聯盟為主辦單位,結合

了大陸、港澳及臺灣地區的有關漢文化電腦資料庫的專家學者,就現有的研究成果,以漢文化資料庫相關的內涵及技術等為探討重點,正式討論會期兩天。九月八日主辦單位招待澳門名勝古蹟一日遊。本文已發表《易》學之論文一篇,因獲遴選為評定優良論文,故應邀參與討論並獲頒贈相關電子獎品,不虛此行。

《 易傳》 與先秦諸子「 神」 思較論

論文提要

《易傳》與先秦諸子中「神」字屢見,內涵甚為豐富,雖多專指祭祀、意識、思想、藝術等活動中,須要溝通調和的具體形態意志的幽靈,即所謂「鬼神」。然由此申發出具有「出神入化」的哲學與美學新義,對兩漢以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以追溯《易傳》與先秦諸子中,有關「神」字的命義,以哲學思想淵源作為切入點展開探討,運用「辨章考鏡」、「原始要終」的方法,揭曉二者如何巧妙運用「神」的概念、命題,對於心靈意識與精神思想活動進行描述,從而賦予「神」字以多維向度的新義。通過考察、比較、歸納、分析「神」字的多元義涵,進行此一命題的整體研究,將有助於加深、強化構成中國文化核心之一:「神」思的微觀體會與宏觀認識。從本源上說,「神」的文字形構與義涵上,可以解析為「示」與「申」的會意組構。「示」字甲骨文字象以木表或石柱為「神主」、「廟主」之形,「示」即「主」,其上或其左右之點劃為增飾符號;卜辭祭祀占卜中,「示」為天神、地祇、先公、先王之通稱。「申」字,葉玉森《殷虛書契前編集釋‧一 ‧十七》謂甲骨文「申」字:「象電燿屈折形,《說文》虹下出古文﹝虫申﹞,許君曰『申,電也』與訓『申,神也』異,余謂象電形為朔誼,神乃引申誼。」「神」從示申聲,金文或不從示,與「申」同字,「示」為後增之義符。申,電也,初民見電之變化莫測,以為神。《孟子‧盡心下》:「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引申為天神,金文中為祭祀對象。中國先民從閃電天象中而創造出「神」字,主要作為一種觀念的存在與顯示,是一種不可見、不可知的神秘力量的指代,因此衍生出豐富的哲學、美學、心理學的內涵,並外延而隨機轉化為

文學藝術的體用觀念與境界思維。通行與帛書本《易傳》中的「神」有主體、客體的不同分屬,而先秦諸子中,

論及主體、客體的「神」也有不少例證(如前所列)。客體的「神」為客觀事物的精義妙理及其神妙的變化;而主體的「神」係人的志、氣、性、情、欲的融合,融合之後就是人獲致生命精神、智慧的體現,而主體之「神」藏於「心」。而錢鍾書先生以為「神」指存在於人體的精氣,即第一義的「神」,可與「精」的意義相通,兩者都賴於「形」而存;「養神」必須「守形」,「守精」不離「保身」。先秦諸子中,《管子》一書〈內業〉、〈心術上〉等篇對神與形、精與形的關係,有特別的關注與詳細的闡述,說明了形氣精神與道德意志的制約通轉。《管子》精氣論對漢代以後不同時期的形神論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如約成書於漢初的《黃帝內經》,其中《素問‧寶命全形論》、《靈樞‧天年》最為代表;其後司馬談《論六家要指》、桓譚《新論‧形神論》、王充《論衡‧訂鬼》,以形神並重、氣為樞紐的論點,又深刻影響著魏晉南北朝以下「文氣論」的發展,而以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養氣》最為明確,而漸有「重形輕神」的趨勢。總之,都以守形為敬保精、氣、神的充要條件。

因此,大陸學者葛榮晉先生以為「形」與「神」,這是標誌人的結構和生命本質的一對範疇,兩者關係也成為中國哲學史上長期爭論的重要問題之一,其研究結論簡單陳述如下:先秦時期,形神觀的主要形態,是儒家和早期墨家從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承襲下來的「靈魂不死」和「人死為鬼」的思想。靈魂不死的觀念,發端於原始社會。先秦時期,這種觀念亦甚流行。由這種靈魂不死說,必然引出人死為鬼的神學觀點。墨子主張「人死為鬼」,使人「信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墨子‧明鬼下》)除「靈魂不死」和「人死為鬼」之外,還有道家的特殊形態的形神觀,即認為「精神生於道,形本生於精,而萬物以形相生」(《莊子‧知北遊》)的思想。神形相合,即可達到「形全精復、與天地為一」的境界。

隨著奴隸制意識形態的崩潰,對於形神關係,最早作出無神論說明的,是《管子》。《管子‧內業》篇作者,基於「精氣說」,認為「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把人的精神說成是一種特殊的物質─精氣。但是它把人的精神歸結為精氣,與形體可合可離,這實際上仍是一種形神二元論。後期墨家則認為人的生命現象是形體與知覺相結合的產物,「生,刑(形)與知處也。」(《墨子‧經上》)強調形神不可分離,實際上否定了人死變鬼,進而否定了墨子的有鬼論。這是後期墨家的一大理論貢獻。

荀況是先秦哲學的集大成者。在形神問題上,作出了概括和總結。《管子》和後期墨家雖然強調形神「相合」則生,形神相離則死,但是未能肯定神隨形滅,未能說明兩者之間何者是第一性的問題,都具有二元論的傾向。只有荀況在當時人體生理學發展的基礎上,提出「形具而神生」(《荀子‧天論》)的命題,才克服了這一理論缺陷。……這是典型的形神一元論。但是,這只是說精神隨形體的出現而產生,並未肯定形謝是神滅還是神離的問題。同時,由於時代的局限,這一命題還過籠統,缺乏系統論證。

而張立文先生又以為:形與神範疇是中國哲學範疇系統中由天道部分向人道部分演變的關節點。而形神對偶範疇,在中國哲學範疇系統中,張先生以為大體具有這樣幾層涵義:其一,形與神是指形體與精神。其二,形與神是指物質與精神。又依時代特色區分為五階段加以論述:「形具而神生」(先秦時期)、「無無體獨知之精」(秦漢時期)、「形質神用不相異」(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形與神互為體用」(宋元明清時期)、「形神向心物和人的轉化」(晚清以後時期)。而形神在春秋各家思想中,未形成對舉概念,神的涵義偏重於人所崇拜的對象方面;到了戰國時,形神概念有了長足的發展,而逐漸接近後來所謂形神對偶範疇的含義。形神觀點在《荀子》中多所強調,而漢代《淮南子》則在〈原道篇〉、〈精神篇〉與〈詮言篇〉等篇中,鮮明透徹的闡述「神貴于形」的觀點,而將形、氣、神三者綰合,建構出一套氣化宇宙論的哲學論述。

劉勰《文心雕龍‧神思》說:「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神思之謂也。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詠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此處神思的特徵在於形體的超越,唯有累積精氣才能入神、通神。藝術想像活動包含藝術創作與藝術欣賞,原即不受時間與空間的局限,在主客觀上能夠「神與物遊」、「神用象通」,故意象由此而興,意境亦由此而生。《管子》一書〈內業〉說「摶氣如神,萬物備存」,「一物能化謂之神」;《黃帝內經‧素問 ‧天元紀大論》說「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此與《周易‧繫辭傳》思想一致。《周易》變化興象,與自然律的鬼神之道感通,可知人的神思可以超越形體與天地之神相通,進而與宇宙萬物變化相結合,此與文藝創作中心靈活動的過程實無二致,專精以迄遊心而臻神遊,故能超越時空、上下古今。

「神理共契」是劉勰《文心雕龍‧明詩》為詩所寫的贊語,而此神理實係宇宙最終實現的「道」。在先秦文獻裡,「神」最先指原始社會所敬奉具有人格意志的「鬼神」;此與先秦諸子中以「神」為宇宙最高的抽象原則,而與「天」、「道」、「陰陽」意義相通的情況,可謂大相逕庭了。若無《莊子》等先秦學者關於超經驗的「神」的論說基礎,陸機《文賦》的「虛靜說」與劉勰《文心雕龍》的「神思說」、「養氣說」,也就不可能產生了;而漢魏以來的文藝創作美學,無一不以《易傳》與先秦諸子的「神」思為其哲學淵源,故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文學傳論》曰:「專文之道,事出神思。感召無象,變化不窮,俱五聲之音響;而出言異句,等萬物之情狀,而下筆殊形。」因此,無論在哲學思想或是文藝美學的文化領域裡,「神」思是最為複雜多元化的核心概念,在微觀的分析與宏觀的認識上,都可以衍生中國文化中不同向度的豐富義涵,可說是影響深遠,關係密切了。如東漢末葉之後,劉卲《人物志》論及人物品藻的「徵神」說:「夫色見於貌,所謂徵神。徵神見貌,則情發於目。」魏晉時期以「神」與「氣」、「明」、「情」、「姿」、「意」、「懷」、「風」、「鋒」等相結合,以表述人的氣質、才華、智慧、情感等內在的「神思」,可謂勝義紛起,意蘊生動;而這正是筆者孜矻以求,「神」馳「心」騖,勞「形」葆「身」的歸趣,其中未竟之義尚多,猶待來茲。

關鍵詞:易傳 先秦 諸子 神 哲學 美學 文學 藝術

三、中華文化世界論壇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

十二月十七日(二)午後抵港,宿浸會大學學校旅館,是夜於香港大會堂開幕,由香港特首董建華先生及相關籌備單位官長一同揭幕。來自海內外之學者專家,薈萃一堂,討論中華文化之現代性及其意義,會議盛大空前,討論分多場次,並擔任分場主持人。至二十日(五)會議圓滿閉幕。會後參觀香港相關大學設施,並利用空檔走訪廣東客家原鄉,二十二日(日)返臺。此行收獲豐富,對港粵之文教制度及相關建設,有一定之瞭解。而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深有觀善之喜。

《 二十一世紀中華文化世界論壇》

─ 中華文化的基本特點和主要精神

《 周易‧ 大象傳》 的文化體系及其現代義涵

論 文 提 要

文明(Civilization)與文化(Culture)二詞同見於《周易‧賁卦‧彖傳》:「…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明原於天文,而能止於至善,即為人文的極致;觀照人文,進而能化成天下,即為文化的圓滿;故文明與文化二義,在中華民族的原始典籍《周易》經傳中,具有一元二重的本體根源性與宇宙發展性,剛柔相濟、文質雙彰,建構出中華文明與文化以「天人合一」為本位的體系,並在中國子民的思想心靈深處,確立了「天人合德」的價值觀念。筆者此文試圖自《周易‧大象傳》六十四卦的天人對證與貞定的道德共性中,揭櫫《周易》作為「恆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的原創教化聖典,論述〈大象傳〉從個人立身處世、社會結構與立國方針,到治國平天下,所開展的一套法自然與立秉彝的文化體系,並詮釋其中可能的現代義涵,作為二十一世紀的中華子民前瞻性邁向國際化的同時,能夠歷時地省視傳統菁華與生生道德─「自強不息,厚德載物」,體證天地之撰,圓成人文之賾。

《周易‧象傳》為《易傳》(《十翼》)之一,依卦、爻象別為兩類,即〈大象傳〉與〈小象傳〉;〈大象傳〉上、下二傳,乃是配合《周易》經部上、下篇,其後被編排於經部各卦卦辭與〈彖傳〉之後。〈大象傳〉專釋六十四卦卦象、卦名與卦義,大抵先詮解其上下體所共構或象徵的自然含義,而不解釋卦辭,再從

中引申出關於政治、人事等意義,共有六十四條。〈小象傳〉則通常用爻象、爻位來解釋爻辭。〈大象傳〉解卦的原理,全是由上下兩卦的卦象著手以闡發卦義,此一結構已然表現出作者的《易》學世界觀─以上下兩卦所組合而象徵的卦象意義,來建構人事情境的認識原則。基本上,每一卦的卦義就是一個「人事情境」的認識原則;但其中闡述卦象義理的思想根據,則仍是儒家的道德原理,從而表現出豐富的德性規定義,並無轉向於自然哲學的解說進路。 先聖作《易》,既展現自然宇宙的律則,同時也貞定天命人性的價值。太極生兩儀,兩儀化四象,四象成八卦,八卦交重為六十四卦;其致也,足以彌綸參贊天地化育之道,啟悟宇宙性命造化之幾,建設人間契會道德之序。而此極精微的「一陰一陽之謂道」,與致廣大的「生生之謂易」,胥賴君子仁人的對揚體踐。昔聖之時者孔子,讀《易》韋編三絕,傳述《十翼》,深造奧蘊,啟蒙霑溉;而《易》道之周備洽博,清明條達,遂粲然觀止。後學潛移默化,悠遊涵泳,雖久弗倦,樂而忘憂,故日進有功,積漸有得。每觀《周易‧大象傳》先天文而後人文,化自然而入道德,凡言「君子」者五十三條,言「先王」者七條,言「后」者二條,言「大人」者一條,言「上」者一條,與孔子弟子傳述的《論語》思想蘊涵,原本一脈,義理共貫,可謂「統之有宗,會之有元」。

《周易》思維有四大要素:數、象、辭、理,而〈大象傳〉的思維發展模式如下:象(辭)→德(理)→象(意),象(辭)表詮自然天文的組構,德(理)表述人文道德的體現,而回歸的象(意)則是推廓天人合德的圓融。嘗觀《郭店楚簡‧語叢一》中有一段話,說明《六經》的主旨:「《易》,所以會天道、人道也。《詩》,所以會古含(今)之恃(「詩」或「志」)也者。《春秋》,所以會古含(今)之事也。《豊》(《禮》),交之行述也。《樂》,或生或教者也。﹝《書》,□□□□﹞者也。」證知《周易》是一部闡明會通天道、人道之所以然的道理的書,「所以會天道、人道」一語,北京大學哲學系湯一介先生認為:「大概可以說是現存最早和最明確表達『天人合一』的命題。」誠如《四庫全書總目‧易類提要》云:「《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而所謂天道,就是從自然現象的體驗中領悟到的法則。《周易》以乾坤為綱領,體現了天地生生不息的至大之德,透過〈大象傳〉揭示出理想人格的義蘊與內涵。故秉承天地乾坤之德,即能貞立人文化成之美,探賾索隱,昭然若揭。

臺灣著名《易》學家黃沛榮教授以為:〈大象傳〉的哲學,不外於「為政」與「修身」兩端,並分別析論為「政治哲學」(德治與法治)與「修養工夫」(修德與內省)。筆者業師黃慶萱教授則將六十四卦〈大象傳〉義理析論為三端:一、總綱:包括乾、坤兩卦。二、修己:包括進德、退省。三、安人:包括齊家、治國、平天下。筆者本諸兩位師長的論述基礎,更進一步析分為七項結構,十一條子目,以見《周易‧大象傳》道德文化義涵的時代永續性格與特色。因此將《周易‧大象傳》六十四卦,重新釐定,歸納條理,以見其系統的完美。

關鍵詞:周易 大象傳 文化體系 現代義涵 進德修業 天人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