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 pkunsd.pku.edu.cn/docs/20200115154406194110.pdf ·...

24
18 卷第 2019 ( ) ChinaEconomicQuarterly Vol18 , No4 July , 2019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基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分析 葛阳琴 谢建国 基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 解法测算了 1995 2014 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 影响.研究显示:国内需求变化是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国外需求 变化在 2001 2007 年间显著促进了国内就业增长,拉动的就业增长 是国内需求的 / ,2007 年后其重要性不断下降. 进一步分解显 :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 需求结构影响 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 国外需求中, 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同影 响国内就业增长. 国内需求,国外需求,劳动力就业波动 DOI : 1013821 / jcnkiceq20190312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 展改革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 促进就业也是政府制定各类经济社会政策的 重要出发点 ( 蔡昉, 2015 ).改革开放以来,外需拉动与内需推动成为促进中 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引擎 ( 江小涓, 2010 ),也显著促进了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增 .中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巨大,内需增长无疑在促进国内就业中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按照 GDP 支出法计算,内需从 1978 年的 36456 亿元,增加到 2015 年的 6751022 亿元,增长了 1842 ,内需增长显著促进了国内劳动 力就业.外需在促进劳动力就业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特别是加入 WTO 以来,中国出口贸易额从 2001 22 万亿元增加到 2015 141 万亿 ,增长了 54 ,年均出口外贸依存度达 265% .出口贸易成为中国吸纳 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 在增加劳动力就业和提高劳动者收入方面起着重要 葛阳琴,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大学经济学院;谢建国,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通信作者及地 :谢建国,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金银街 16 号南京大学商学院, 210093 ; 电话: 13813970763 ; EGmail : xjg@njueducn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 ( 18VDL014 )阶段性成果,本研究 同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71473118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 ( 19EYB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 ( 71873044 )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 JS2019HGXJ0043 ) 的资助.作者感谢编辑 部和两位匿名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当然,文责自负.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Jun-2020

3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第18卷第4期

2019年7月

经 济 学 (季 刊)ChinaEconomicQuarterly

Vol104900818No10490084July2019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mdashmdashmdash基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分析

葛阳琴 谢建国lowast

 基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

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14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

影响研究显示国内需求变化是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国外需求

变化在2001mdash2007年间显著促进了国内就业增长拉动的就业增长

是国内需求的25但2007年后其重要性不断下降进一步分解显

示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影响

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国外需求中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同影

响国内就业增长 国内需求国外需求劳动力就业波动

DOI10104900813821j1049008cnki1049008ceq10490082019104900803104900812

一引  言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

展改革中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促进就业也是政府制定各类经济社会政策的

重要出发点 (蔡昉2015)改革开放以来外需拉动与内需推动成为促进中

国经济强劲增长的引擎 (江小涓2010)也显著促进了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增

长中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巨大内需增长无疑在促进国内就业中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按照GDP支出法计算内需从1978年的364510490086亿元增加到

2015年的67510210490082亿元增长了18410490082倍内需增长显著促进了国内劳动

力就业外需在促进劳动力就业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加入

WTO以来中国出口贸易额从2001年210490082万亿元增加到2015年1410490081万亿

元增长了510490084倍年均出口外贸依存度达2610490085出口贸易成为中国吸纳

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在增加劳动力就业和提高劳动者收入方面起着重要

lowast 葛阳琴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南京大学经济学院谢建国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通信作者及地

址谢建国江苏 省 南 京 市 鼓 楼 区 金 银 街 16 号 南 京 大 学 商 学 院210093电 话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 (18VDL014)阶段性成果本研究

同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1473118)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 (19EYB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 (71873044)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JS2019HGXJ0043)的资助作者感谢编辑

部和两位匿名审稿专家的宝贵意见当然文责自负

142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作用通过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中国在劳动力就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国经济更易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经济波动

的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部分中国企业

倒闭部分人员失业危机过后全球经济与贸易增速放缓 (Hoekman

2015)也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进

入 ldquo新常态rdquo后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经济增长速

度放缓劳动力就业形势更加严峻ldquo稳就业保增长rdquo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地促进劳动力就业我们必须认清在中国

经济发展过程中内需和外需的动态发展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何影响 在促

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过程中是需求水平变化还是需求结构变化发挥着

更重要的作用 厘清这些问题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内需和外需在中国劳动力

就业创造中的作用及影响也能为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如何稳定和促进劳动力

就业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需求与劳动力就业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引

发的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城乡劳动力的转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就业问题

的高度关注蔡昉 (2007)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和就业结构的影

响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引致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得就业总量增加就业

结构呈现多元化张车伟 (2009)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部分学者对此持不同观点

Rawski(2001)指出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就业增长几乎为零1郭军等

(2006)测算得出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810490084但劳动力就

业增长率只有0104900896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仅为01049008114经济增长对就业带

动作用降低陆铭和欧海军 (2011)认为1994mdash201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达到了年均910490089但与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发展阶段类似的国家相比中国

的就业弹性明显偏低出现 ldquo高增长低就业rdquo现象内需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投

资等内需是我国大多数行业就业增长的主要支撑 (吴小松等2007温杰

2010)关于消费与就业的关系温杰 (2010)的研究指出内需拉动就业增

长主要依赖于消费消费的劳动投入诱发能力最强而齐红倩等 (2018)研

究表明消费对就业的积极影响存在滞后性短期内不利于就业增长关于

1 2006年1月12日laquo经济学人raquo(TheEconomist)也刊发了一篇 laquo无就业增长的繁荣raquo(TheJoblessBoom)的文章表明亚洲许多国家的就业增长低于经济增长特别是中国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1 

投资与就业的关系学者们普遍认为投资对就业增长有显著的拉动作用 (刘宗明2011齐红倩等2018)现有文献对外需与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关系也

进行了大量研究出口贸易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俞会新和

薛敬孝2002毛日昇2009张川川2015卫瑞和庄宗明2015)部分

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出口贸易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如唐宜红和马风涛 (2009)臧旭恒和赵明亮 (2011)等研究表明中国工业部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总

体上降低了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增加了对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唐东波 (2011)的研究也表明出口贸易的增长不利于中国高技能工人就业

比例的提高与本文密切相关的另一类文献是利用投入产出技术对需求拉动的劳动力

就业的测算Chenetal1049008 (2004)根据1995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

出技术研究了中国出口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一般贸易出口对

就业的拉动作用远大于加工贸易Lauetal1049008 (2006)使用2002年投入产出

表对中国出口贸易和国内贸易带来的就业进行估算结果显示每1000美元

的一般贸易出口增加010490084人的就业每1000美元的加工贸易带来010490081人的就

业而每1000美元的国内贸易可带来010490085人的就业Chenetal1049008 (2012)利

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分析了出口与就业的关系结果同样表

明国内需求的就业效应要大于一般贸易出口的就业效应一般贸易出口的

就业效应要大于加工贸易出口的就业效应FeenstraandHong (2007)Losetal1049008 (2015)进 一 步 研 究 了 出 口 增 长 对 中 国 劳 动 力 就 业 创 造 的 影 响

FeenstraandHong (2007)根据200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使用经验法则对

2000年静态的就业系数进行修正估算了1997mdash2002年和2000mdash2005年的

中国就业增长结果表明1997mdash2005年出口显著增加了中国就业但国内

需求带来的就业增加更多2000mdash2005年国内需求增加的就业是出口增加就

业的3倍Losetal1049008 (2015)基于 WIOD的世界投入产出表研究了国外需求

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995mdash2001年间国外需求增加对

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净效应为零2001mdash2006年间国外需求增加了约7000万的中国国内就业机会且这些就业绝大多数是提供给低技能工人2006年

以来国内需求比国外需求创造的就业要多FeenstraandHong (2007)

Losetal1049008 (2015)的研究侧重于国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创造的

影响上述文献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为相关的

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是这些文献的缺陷也很明显首先多数文献

关注了需求贡献与国内劳动力就业但从内需和外需比较的视角研究较长时

期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的文献仍然欠缺理解与厘清外

需变化和内需变化对中国就业波动的影响对当前转型期的中国而言无疑

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多数文献探讨了需求水平对国内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142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但是有关需求本身的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的研究仍然欠缺本文

基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以下简称为 GMRIO模型)2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

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利

用 GMRIO模型建立最终需求分析框架3在一个统一框架内分析了1995mdash

2014年内需变化和外需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进一步扩展了

FeenstraandHong (2007)和Losetal1049008 (2015)的研究第二利用分层式

结构分解法对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进行分析不仅研究了

需求水平变化对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还深入研究了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

和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

三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测算模型

(一)GMRIO模型与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测算

本文沿用JohnsonandNoguera (2012)和 Losetal1049008 (2015)的做法将 Leontief (1936)的 标 准 投 入 产 出 分 解 技 术 扩 展 到 多 国 模 型 中建 立

GMRIO模型研究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首先GMRIO 模型不仅

能够追踪最终品生产部门所直接创造的就业还可通过国家间和产业间的投

入产出关联追踪到上游生产环节所创造的就业进而得到最终需求创造的全

部的就业效应其次基于 GMRIO 模型从增加值贸易视角核算国外需求

创造的国内就业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的出口贸易核算带来的 ldquo重复统计rdquo问

题最后GMRIO模型涵盖了全球多国的生产需求和双边贸易等信息能

够使我们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内考察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对中国

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使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 (WIOD)中的世界投

入产出表能够很好地契合 GMRIO模型考虑一个 GMRIO模型假设世界上存在 N 个国家和S 个部门每个部

门生产一种产品各国各部门的生产需要使用国内生产要素 (劳动力和资本)和中间投入品 [国内和 (或)进口]其产出既可以作为中间投入品也可以作

为最终品被本国和外国使用对于全球N 国S 部门的市场出清条件可采用

矩阵形式表示即 GMRIO模型可表示为

2 GMRIO模型是 MRIO模型的一个扩展是指全球国家间的投入产出模型3 最终需求分析框架区别于传统的基于 GDP支出法的总需求分析框架传统的总需求分析框架中内

需指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外需指净出口而最终需求分析框架是从国内增加值实现的视角考

察内需和外需对一国经济就业等的影响内需指国内最终需求包括国内消费需求和国内投资需求外需指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最终需求包括国外消费需求和国外投资需求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3 

X1

X2

X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A11 A12 1049018 A1N

A21 A22 1049018 A2N

⋮ ⋮ ⋱ ⋮

AN1 AN2 1049018 AN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X1

X2

X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Y11+Y12+1049018+Y1N

Y21+Y22+1049018+Y2N

YN1+YN2+1049018+YN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

其中Xi为Stimes1维矩阵表示i国总产出Aij为StimesS 维投入产出系数矩

阵又称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其元素aij (st)=mij (st)xj (t)表示j国t部门每单位产出所使用的i国s部门的中间投入品Yij为Stimes1维

矩阵表示j国对i国最终品的需求式 (1)的简约式可表示为

XW =AWXW +YW (2)令LW =(I-AW )-1由式 (2)可得

XW =LWYW (3)其中XW 为世界产出向量YW 表示世界最终需求向量LW 为里昂惕夫逆

矩阵为了计算各国的劳动力就业将各国各部门的劳动投入量除以该部门的

产出得出该部门的劳动投入系数并将世界各国各部门的劳动投入系数组

成世界的劳动投入系数向量e则世界的劳动力就业量E 可表示为

E=eLWYW (4)则全球生产分工背景下中国的劳动力就业为

Ec=ecLWYW (5)其中Ec 表示中国的劳动力就业量ec 为劳动投入系数行向量ec 中除中国

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系数均设为0世界最终需求YW 由国内需求Yd 和国外需求Yf 构成即

YW =Yd+Yf (6)将式 (6)代入式 (5)得

Ec= ecLWYd︸

国内需求拉动的就业

+ ecLWYf︸

国外需求拉动的就业

(7)

(二)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结构分解法 (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SDA)是投入产出分析

中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经济能源环境等领域 (谢建国和姜

珮珊2014彭水军等2015)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 (Hierarchical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HSDA)4 (ChenandWu2008Kollerand

4 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最先由ChenandWu (2008)提出是将经济模型分解成一个分层式的结构下

一层的因素分解之和等于上一层被分解的因素该分解法减少了传统的结构分解法的计算量KollerandStehrer (2010)进一步将该分解法一般化地应用于奥地利的就业分解

142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Stehrer2010)对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进行分解如图1所示本文首先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整体进行结构分解然后对最终需求

变化进行逐层分解本文在结构分解时采用两极分解法5

图1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分层式分析框架

为了公式表达的简洁性将Ec=ecLWYW 中的上标略去并用上标1和0分别表示计算期和基期根据 ldquo两极分解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可以分

解为

ΔE=(12)(Δe)(L0Y0+L1Y1)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2)[e0 (ΔL)Y1+e1 (ΔL)Y0]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2)(e0L0+e1L1)(ΔY)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8)

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分解为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 (Δe)生产分工变

动效应C (ΔL)和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 (ΔY)6

世界最终需求Y 可以分解为国内需求Yd 和国外需求Yf7则

ΔY=ΔYd+ΔYf (9)根据式 (8)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 (ΔY)可表示为

C (ΔY)=(12)(e0L0+e1L1)(ΔY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变动效应C(ΔYd)

+(12)(e0L0+e1L1)(ΔY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变动效应C(ΔYf)

(10)为了考察需求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因素本文进一步对国内需

求和国外需求进行分解将 MillerandBlair (2009)对单国模型中最终需求

的分解扩展到 GMRIO 模型中在 GMRIO 模型中最终需求可以分解为

①总需求水平y即最终需求在所有部门和产品上的总花费②需求的构成

结构D即最终需求在不同类别需求间的分配在本文中具体表现为最终需

5 在SDA中分解的形式不是唯一的DietzenbacherandLos (1998)指出可以采用所有分解形式

的平均值来衡量各因素的贡献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在分解因素较多时运算量巨大已有文献多采用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MillerandBlair2009张 友 国2010彭 水 军 等2015)DietzenbacherandLos(1998)指出ldquo两极分解法rdquo是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近似解6 本文中还采用就业的相对变化量表示就业波动并对其进行分解即将式 (8)两端同除以期初的

总就业E07 本文中国外需求指的是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最终需求并不局限于对中国产品的国外需求国

外需求引致的中国劳动力就业包括外国对中国产品的最终需求直接引致的中国劳动力就业和外国之

间最终需求间接引致的中国劳动力就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5 

求在家庭消费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政府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

求存货变化需求这五种类别需求间的分配以各类别最终需求占总最终需

求的比重表示③需求的产品结构B即每一类别最终需求在不同的产品间

的分配以对各产品的最终需求占该类别最终需求的比重表示如食物消费电脑消费运输设备等产品在家庭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上述对最终需求的分

解中①反映了需求水平的变化②和③反映了需求结构的变化8在 GMRIO模型中假设存在N 个国家和S 个部门最终需求在P 种类

别间分配令Y 为nstimes1维世界的最终需求向量则

Y(nstimes1)

Y11

Y12

Yns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1)

其中Yns表示世界对n 国s部门产品的最终需求令分类别的最终需求矩阵为F则

F(nstimesp)

==F111 1049018 F11p

⋮ ⋱ ⋮

Fns1 1049018 Fnsp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2)

其中Fnsk表示k类别最终需求在n 国s部门产品上的支出因此总需求水平y 为

y=i1049011Fi (13)其中i为加总向量

令Z= (i1049011F)1049011=Z1

Zp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Zk 表示世界在k 类别最终需求上的总支出因

此需求的构成结构D即各类别最终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可表示为

D(ptimes1)

= (1y)Z=Z1y⋮

Zpy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4)

则需求的产品结构B即每种类别最终需求在不同产品间的分配可表示为

B(nstimesp)

= bnsk[ ] = (F)(Z︿)-1 (15)

其中bnsk=FnskZk 表示k类别最终需求在n 国s部门上的支出占该类别最终

需求的比重矩阵B 将每种类别最终需求和每个产品部门连接起来基于以上定义世界最终需求向量Y 可表示为

8 本文中的需求结构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需求结构包括需求的构成结构和需求的产品结构两个部分其中需求的构成结构与通常意义上的需求结构的含义一致

142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Y=yBD (16)则YdYf 可表示为

Yd=ydBdDd (17)

Yf=yfBfDf (18)根据两极分解法对YdYf 进行结构分解得

ΔYd= (12)(Δyd)(B0dD0

d+B1dD1

d)+ (12)[y0d (ΔBd)D1

d+

y1d (ΔBd)D0

d]+ (12)(y0dB0

d+y1dB1

d)(ΔDd) (19)

ΔYf= (12)(Δyf)(B0fD0

f+B1fD1

f)+ (12)[y0f (ΔBf)D1

f+

y1f (ΔBf)D0

f]+ (12)(y0fB0

f+y1fB1

f)(ΔDf) (20)结合式 (10)和式 (19)有

C (ΔYd)=(14)(e0L0+e1L1)(Δyd)(B0dD0

d+B1dD1

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水平变动效应C(Δyd)

(14)(e0L0+e1L1)[y0d (ΔBd)D1

d+y1d (ΔBd)D0

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变动效应C(ΔBd)

+ (14)(e0L0+e1L1)(y0dB0

d+y1dB1

d)(ΔD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变动效应C(ΔDd)

(21)结合式 (10)和式 (20)有

C (ΔYf)=(14)(e0L0+e1L1)(Δyf)(B0fD0

f+B1fD1

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水平变动效应C(Δyf)

(14)(e0L0+e1L1)[y0f (ΔBf)D1

f+y1f (ΔBf)D0

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变动效应C(ΔBf)

+ (14)(e0L0+e1L1)(y0fB0

f+y1fB1

f)(ΔD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构成结构变动效应C(ΔDf)

(22)进一步对需求的构成结构和需求的产品结构进行分解有

ΔD=ΔD1+ΔD2+1049018+ΔDp (23)

ΔB=ΔB1+ΔB2+1049018+ΔBs (24)其中ΔD1ΔD21049018ΔDp 分别表示各类别最终需求的变化ΔDi 中除i类别最终需求变化外其他类别最终需求的变化均设为0ΔB1ΔB21049018

ΔBs 分别表示各产品最终需求的变化ΔBi 中除i产品最终需求变化外其

他产品最终需求的变化均设为0将式 (23)和式 (24)代入式 (21)和式

(22)可进一步分解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动效应及产品结构变

动效应

(三)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使用的数据均来自欧盟委员会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 (WIO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7 

WIOD提供了1995mdash2011年的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mdash2009年的上年价

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ocioEconomicAccountsSEA)9该

世界投入产出表 (WIOTs)涵盖了40个国家 (地区)以及1个世界其他地区

(ROW)1035个部门的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2008年WIOTs中40个国家

(地区)覆盖了85以上的全球GDP (Losetal10490082015)中国与这些经济体

均有贸易往来2010年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9910490087从这

些经济体的进口占中国总进口的901049008211因而能够真实反映中国进出口贸

易的动态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提供了1995mdash2009年投入产出表中35个部门相对应的就业数据以及按照技能分类的低中高三种技能类型12的就

业数据由于SEA 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据因此本文主体部分

的研究期间为1995mdash2009年为了分析需求变化与中国的劳动力就业波动的

最新动态本文在第五部分根据2016年 WIOD最新发布的2000mdash2014年世

界投入产出表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995mdash2009年研究样本期间中国经济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外部冲击即

2001年中国加入 WTO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因此本文将样本期间划分

为三个阶段即入世前的阶段 (1995mdash2001)入世后至金融危机前的阶段

(2001mdash2007)和金融危机阶段 (2007mdash2009)13基于1995mdash2009年现价和上

年价世界投入产出表以及社会经济核算账户对年度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行结构分解然后取该阶段的算术平均值

9 世界投入产出表 (WIOTs)是以各国的官方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的主要以各国的供给使用表

(SupplyandUseTablesSUTs)为基础将各国的SUTs按照ISICRev10490083的行业分类标准归总为35个行业以中国为例WIOTs的中国部分是以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以及

相应的SUTs为基础构建的1992年和199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参照 laquo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raquo(GBT4754mdash94)制定而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参照 laquo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raquo(GBT4754mdash2002)制定这些标准都被匹配为 WIOTs中的ISICRev10490083的行业分类标准同时WIOTs根据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对各国进口按照国家mdash行业来源进行分解并将其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并根据

BEC编码来区分进口品被用于中间投入还是最终消费这样就将各国的 SUTs连接起来成为世界

SUTs有关 WIOD的数据来源构建方法的更详细介绍可参考 Timmer (2012)和 Dietzenbacheretal1049008(2013) 10 4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 (克罗地亚除外)以及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大

陆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墨西哥俄罗斯韩国中国台湾土耳其和美国这13个主要经济

体世界其他地区则是由除40个国家 (地区)外的世界其他地区构成的 ROW 区域11 作者根据 WIOD中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12 WIOD根据1997年 laquo国际教育标准分类raquo(1997mdashISCED)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分类ISCED1-2为

低技能类型ISCED3-4为中等技能类型ISCED5-6为高技能类型13 具体从中国增加值出口增速来看2001年之前增加值出口增速波动较大2001年加入 WTO 后增加值出口增速稳步快速上升2007年达到峰值27104900862008年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09年增

速暴跌为-1110490086

142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初步分解

1995mdash2009年间中国劳动力就业年均增加709万人年均增长率仅为

010490089814远低于同期 GDP的实际增长率9104900886中国经济呈现出显著的

ldquo高增长低就业rdquo现象图2显示了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

构分解如图2所示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分工变化

也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

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劳动投入系数下降年均减少劳

动力就业5237万人就业增长率下降7104900812最终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劳动

力就业5370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33生产分工的变化年均增加就

业57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0104900877最终需求增加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增

长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总效应为

正FreestraandHong (2007)和Chenetal1049008 (2012)的研究均表明需求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量关键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最终需求的增长幅度最终需求增加是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1995mdash2001年最终需求

的变化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01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14随着中国

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2001mdash2007年最终需求变化拉动的劳动

力就业进一步扩大为565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4相比于入世前平均每年多拉动600万的就业就业增长率提高010490084个百分点2007mdash2009年主要受金融危机期间国外需求下降的影响最终需求拉动的就业相比前

一阶段有微弱下降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589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24

图2 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14 作者根据 WIOD数据库计算得出和 laquo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raquo中的就业人数完全相同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9 

(二)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根据式 (10)对最终需求变动效应进一步分解结果如图3所示从国

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视角来看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动力1995mdash2009年国内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4457万人使就业

增长率上升6104900808国外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913万人使就业增长

率上升1104900824国内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业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

业的5倍其中2001mdash2007年随着中国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年均拉动就业1625万人 (2104900817)15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仅是国

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这一测算结果同 FeenstraandHong (2007)的估算结果比较接近该研究结果显示2000mdash2005年国内需求增加拉动的

就业是出口增长拉动就业的3倍他们使用2000年就业系数对2000mdash2005年中国就业增长进行估算且未考虑生产分工的变化其估算结果不可避免

地存在一定的偏误2007mdash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

下跌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国内需求成为拉动劳动力就业增长

的关键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

力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

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但易受到国外经济波动的影响这意味着

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关键在于扩大国内需求

图3 1995mdash2009年最终需求变动效应的分解

根据式 (21)和式 (22)对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

响进行结构分解结果如图4所示图4显示在样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

中需求水平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因素年均拉动就业增加5573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9而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的变化对劳

15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年均相对就业变化量即年均就业增长率每一年的相对就业变化量为该年的就

业变化占上一年就业总量的比重下同

143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动力就业起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降低就业1104900812和0104900839国外需求中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水平在增加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年均

拉动就业增长0104900884和0104900843而需求的构成结构主要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

用但影响微弱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年均增

加就业1139万人 (1104900852)是国外需求水平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2007mdash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下跌导致国外需求水平需求

的产品结构和构成结构对就业均呈负向的拉动作用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0104900828这一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扩大内需政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

的促进作用但仅是需求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劳动力就业而国内需求的结构

变化却抑制了劳动力就业增加

图4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三)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根据 WIOD中

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最终需求有五个构成部分即家庭消费需求政府消费

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求和存货变化需求前三项为

消费需求后两项为投资需求图5显示了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年均减少就业29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

降01049008391995mdash2001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要

是由于存货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所致2001mdash2007年投资

需求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大幅上升但家庭消费占比大幅下滑使得构

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仍然是负向的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消费需求尤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1 

是家庭消费需求继续大幅下滑尽管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推出的 ldquo四万亿计

划rdquo16使投资需求增加但仍无法抵消消费需求下降所带来的负向作用总体

来看1995mdash2009年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中投资需求上升增加了劳动

力就业消费需求下降减少了劳动力就业且消费需求下降对劳动力就业的

负向作用大于投资需求上升对劳动力就业的正向作用使得国内需求的构成

结构变化减少了劳动力就业图5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劳

动力就业的负向影响主要由家庭消费需求下降导致

2009年中国家庭消费需求占比为3610490082为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5710490084相差21个百

分点投资率为4810490080是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高水平远

高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211049008017中国消费需求份额相对较小是在一

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是中国 ldquo高投资低消费rdquo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产物有其历史合理性18然而当前国内需求结构失衡消费需求不足尤其是家庭

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未来

中国政府而言如何培育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以最终促

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提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5 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注由于中国国内最终需求中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数据均为0因此将这一类别最

终需求删去

图6显示了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拉动作用较小且

总体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减少就业1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6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应对这种

危局中国政府新增投资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后来被一些媒体和经济

学人士称为 ldquo四万亿计划rdquo17 作者根据 WIOD中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得出18 感谢审稿人指出这一问题

143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01049008021995mdash2001年存货变化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导

致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2001mdash2007年存货占最终需求的

比重增加使得国外需求对劳动力就业呈微弱的正向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形成和存货变化需求下降尽管消费需求

有所上升但对就业拉动作用小于投资下降带来的负向影响国外需求的构

成结构变化仍然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总体来看除2007mdash2009年金融危

机期间外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也

较小

图6 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四)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最终需求在35个产品部门间进行分配为了更清晰地看出需求的产品结构差异将35个产

品部门合并为九大产品部门以便分析即农业矿业低技术制造业中低

技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商务服务业和

其他服务业19

19 农业包括C1农业狩猎林业和渔业矿业包括C2矿业和采石业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3食

品饮料制造及烟草C4纺织业C5皮革及鞋类制品业C6木材软木及其制品业C7造纸印刷

及出版业C16其他制造业及废弃资源和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中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8石油加工炼

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10橡胶及塑料制品C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12金属制品业中高技术和高

技术制造业包括C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C13机械设备制造业C14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C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包括C18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包括C23内陆运输业C24水上

运输业C25航空运输业C26其他辅助性运输业和运输代理业C27邮政通信业商务服务业包括C28金融业C30设备租赁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包括C17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C19汽车摩托车销售和维修燃料零售业C20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批发代理销售业C21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零售业C22酒店餐饮业C29房地产业C31公共管理国防及社会保障业C32教

育C33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C34其他社会社区和个人服务业C35家庭雇佣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3 

图7显示了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样本研

究期间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年均减少就业824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104900812各阶段均表现为负向拉动作用1995mdash2009年中国正处于由农业

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阶段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农业部门产品需求下降对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产品需求上升

但上升幅度较小1995年农业部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为15104900832009年已

下降为510490088农业部门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部门该部门需求下降必然会大

量减少劳动力就业1995mdash2009年农业需求下降年均减少就业1235万人

(-1104900868)制造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就业90万人 (0104900813)其中中高

和高技术制造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服务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

323万人 (0104900844)其中其他服务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因

此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总体上减少了劳动力就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升但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未能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需求不足因此促进需求的产品结构升级刻不容缓

图7 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图8显示了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如图8所示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在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5mdash2009年间年均拉动就业增加618万人 (0104900884)国外需求中对低技

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品需求上升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

主要因素特别是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间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

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分别年均增加就业 277 万人

(0104900837)和259万人 (0104900835)显著拉动了国内劳动力就业具体行业来

看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业中的 ldquo纺织业rdquo部门 (C4)中高和高技术制造

业中的 ldquo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rdquo部门 (C14)需求大幅上升这两个部门也

正是中国的优势出口部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低技术制

造业需求大幅下降特别是对 ldquo纺织业rdquo(C4)需求大幅下降使得国外需求

143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势

出口部门对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易受到国外需求波动的影

响因此稳定出口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

图8 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五)稳健性分析

本文进一步采用结构分解中更为复杂和准确的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 (DietzenG

bacherandLos1998李景华2004)对文章的测算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

根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当被分解的因素有n 个时SDA 分解的形式共有n

个每一个因素的表达式有2n-1个然后对所有分解方式进行加权平均根

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ΔE 可以分解为

ΔE=[13times (Δe)L0Y0+

16times (Δe)L0Y1+

16times (Δe)L1Y0+

13times (Δe)L1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3timese0 (ΔL)Y0+

16timese1 (ΔL)Y0+

16timese0 (ΔL)Y1+

13timese1 (ΔL)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3timese0L0 (ΔY)+

16timese0L1 (ΔY)+

16timese1L0 (ΔY)+

13timese1L1 (ΔY)]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25)

同理最终需求变化的结构分解可表示为以国内需求的变化ΔYd 为例

ΔYd=[13times(Δyd)B0

dD0d+

16times(Δyd)B0

dD1d+

16times(Δyd)B1

dD0d+

13times(Δyd)B1

dD1d]+[1

3timesy0d(ΔBd)D0

d+16timesy1

d(ΔBd)D0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5 

16timesy0

d(ΔBd)D1d+

13timesy1

d(ΔBd)D1d]+[1

3timesy0dB0

d(ΔDd)+

16timesy1

dB0d(ΔDd)+

16timesy0

dB1d(ΔDd)+

13timesy1

dB1d(ΔDd)] (26)

将式 (26)代入式 (25)中可得到国内需求水平变化国内需求的产

品结构和构成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国外需求变化对中

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依此类推采用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对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分层式结

构分解结果显示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动力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最终

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国内需求增加是

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国外需求中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

同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20基于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分解结果与基于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的分解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本文的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五进一步的扩展分析

鉴于 WIOD中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

据不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新情况本文进一步根据2016年 WIOD发

布的2000mdash2014世界投入产出表对2010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进行扩展

分析由于无法获得2010mdash2014年的各行业劳动投入系数数据本文采用趋

势递推法根据1995mdash2009年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递推2010mdash

2014年劳动投入系数同时鉴于2000mdash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4个

国家 (地区)和56个部门 (ISICRev10490084)本文将56个部门合并为34个部

门21以匹配劳动投入系数为了甄别2009mdash2014年国外需求变化和国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

波动的影响对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结构分解22金融危机

过后中国出口贸易经历了较大的起伏根据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将

2009mdash2014年样本期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9mdash2011年的出口复苏阶段和

20 限于篇幅稳健性分析结果未予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索取21 1995mdash2011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在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

出表中仅为一个部门即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因此合并部门后的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出表包含

34个部门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的劳动投入系数根据2011年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的产值比例进行加权平均22 由于无法获得2009mdash2014年 WIOTs中所有国家 (地区)所有部门的价格平减指数本文参考 Losetal1049008 (2015)的方法采用中国的 GDP平减指数和年平均汇价对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平减

143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2011mdash2014年的出口增速下降阶段23表1显示了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

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与前文结论一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仍是抑制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

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显示2009mdash

2011年国内需求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凸显年均增加就业6182万人是国外需求增加拉动就业的8倍远高于1995mdash2009年的平均水平国外需

求较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年均增加就业778万人但远低于2001mdash2007年年均1625万人的就业创造2011mdash2014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和国内经济

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较2009mdash2011年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国外需求变化年均仅增加21万的就业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此外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仍是影响劳动力就

业波动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较小与前文结论一致国外需求中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水平

下降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但需求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前文的结论国内需求是

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表1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

劳动力就业相比于2009mdash2011年也有所下降2015mdash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

一步放缓年均增速仅为610490088同时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继

金融危机过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0490088和-210490081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

表1 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劳动投入系数 -4647 (-6104900808) -7248 (-9104900802)

生产分工 -345 (-0104900845) 1688 (2104900810)

最终需求 6961 (9104900811) 4695 (5104900884)

 国内需求 6182 (8104900809) 4674 (5104900882)

 国内需求水平 6373 (8104900834) 4691 (5104900884)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 -438 (-0104900857) 73 (0104900809)

  农业 -487 (-0104900864) -256 (-0104900832)

  矿业 0 (0104900800) 1 (0104900800)

23 2010mdash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弹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均增速为2210490088但自

2012年起受全球贸易减速 (Hoekman2015)的影响中国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降2012mdash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仅为510490083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142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作用通过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中国在劳动力就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绩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国经济更易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经济波动

的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部分中国企业

倒闭部分人员失业危机过后全球经济与贸易增速放缓 (Hoekman

2015)也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进

入 ldquo新常态rdquo后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经济增长速

度放缓劳动力就业形势更加严峻ldquo稳就业保增长rdquo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

和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地促进劳动力就业我们必须认清在中国

经济发展过程中内需和外需的动态发展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何影响 在促

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过程中是需求水平变化还是需求结构变化发挥着

更重要的作用 厘清这些问题既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内需和外需在中国劳动力

就业创造中的作用及影响也能为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如何稳定和促进劳动力

就业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需求与劳动力就业的关系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引

发的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城乡劳动力的转移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就业问题

的高度关注蔡昉 (2007)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和就业结构的影

响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引致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使得就业总量增加就业

结构呈现多元化张车伟 (2009)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创造了大量的就业部分学者对此持不同观点

Rawski(2001)指出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就业增长几乎为零1郭军等

(2006)测算得出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达810490084但劳动力就

业增长率只有0104900896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仅为01049008114经济增长对就业带

动作用降低陆铭和欧海军 (2011)认为1994mdash201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

达到了年均910490089但与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发展阶段类似的国家相比中国

的就业弹性明显偏低出现 ldquo高增长低就业rdquo现象内需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投

资等内需是我国大多数行业就业增长的主要支撑 (吴小松等2007温杰

2010)关于消费与就业的关系温杰 (2010)的研究指出内需拉动就业增

长主要依赖于消费消费的劳动投入诱发能力最强而齐红倩等 (2018)研

究表明消费对就业的积极影响存在滞后性短期内不利于就业增长关于

1 2006年1月12日laquo经济学人raquo(TheEconomist)也刊发了一篇 laquo无就业增长的繁荣raquo(TheJoblessBoom)的文章表明亚洲许多国家的就业增长低于经济增长特别是中国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1 

投资与就业的关系学者们普遍认为投资对就业增长有显著的拉动作用 (刘宗明2011齐红倩等2018)现有文献对外需与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关系也

进行了大量研究出口贸易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俞会新和

薛敬孝2002毛日昇2009张川川2015卫瑞和庄宗明2015)部分

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出口贸易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如唐宜红和马风涛 (2009)臧旭恒和赵明亮 (2011)等研究表明中国工业部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总

体上降低了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增加了对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唐东波 (2011)的研究也表明出口贸易的增长不利于中国高技能工人就业

比例的提高与本文密切相关的另一类文献是利用投入产出技术对需求拉动的劳动力

就业的测算Chenetal1049008 (2004)根据1995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

出技术研究了中国出口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一般贸易出口对

就业的拉动作用远大于加工贸易Lauetal1049008 (2006)使用2002年投入产出

表对中国出口贸易和国内贸易带来的就业进行估算结果显示每1000美元

的一般贸易出口增加010490084人的就业每1000美元的加工贸易带来010490081人的就

业而每1000美元的国内贸易可带来010490085人的就业Chenetal1049008 (2012)利

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分析了出口与就业的关系结果同样表

明国内需求的就业效应要大于一般贸易出口的就业效应一般贸易出口的

就业效应要大于加工贸易出口的就业效应FeenstraandHong (2007)Losetal1049008 (2015)进 一 步 研 究 了 出 口 增 长 对 中 国 劳 动 力 就 业 创 造 的 影 响

FeenstraandHong (2007)根据200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使用经验法则对

2000年静态的就业系数进行修正估算了1997mdash2002年和2000mdash2005年的

中国就业增长结果表明1997mdash2005年出口显著增加了中国就业但国内

需求带来的就业增加更多2000mdash2005年国内需求增加的就业是出口增加就

业的3倍Losetal1049008 (2015)基于 WIOD的世界投入产出表研究了国外需求

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995mdash2001年间国外需求增加对

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净效应为零2001mdash2006年间国外需求增加了约7000万的中国国内就业机会且这些就业绝大多数是提供给低技能工人2006年

以来国内需求比国外需求创造的就业要多FeenstraandHong (2007)

Losetal1049008 (2015)的研究侧重于国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创造的

影响上述文献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为相关的

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是这些文献的缺陷也很明显首先多数文献

关注了需求贡献与国内劳动力就业但从内需和外需比较的视角研究较长时

期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的文献仍然欠缺理解与厘清外

需变化和内需变化对中国就业波动的影响对当前转型期的中国而言无疑

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多数文献探讨了需求水平对国内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142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但是有关需求本身的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的研究仍然欠缺本文

基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以下简称为 GMRIO模型)2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

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利

用 GMRIO模型建立最终需求分析框架3在一个统一框架内分析了1995mdash

2014年内需变化和外需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进一步扩展了

FeenstraandHong (2007)和Losetal1049008 (2015)的研究第二利用分层式

结构分解法对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进行分析不仅研究了

需求水平变化对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还深入研究了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

和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

三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测算模型

(一)GMRIO模型与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测算

本文沿用JohnsonandNoguera (2012)和 Losetal1049008 (2015)的做法将 Leontief (1936)的 标 准 投 入 产 出 分 解 技 术 扩 展 到 多 国 模 型 中建 立

GMRIO模型研究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首先GMRIO 模型不仅

能够追踪最终品生产部门所直接创造的就业还可通过国家间和产业间的投

入产出关联追踪到上游生产环节所创造的就业进而得到最终需求创造的全

部的就业效应其次基于 GMRIO 模型从增加值贸易视角核算国外需求

创造的国内就业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的出口贸易核算带来的 ldquo重复统计rdquo问

题最后GMRIO模型涵盖了全球多国的生产需求和双边贸易等信息能

够使我们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内考察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对中国

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使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 (WIOD)中的世界投

入产出表能够很好地契合 GMRIO模型考虑一个 GMRIO模型假设世界上存在 N 个国家和S 个部门每个部

门生产一种产品各国各部门的生产需要使用国内生产要素 (劳动力和资本)和中间投入品 [国内和 (或)进口]其产出既可以作为中间投入品也可以作

为最终品被本国和外国使用对于全球N 国S 部门的市场出清条件可采用

矩阵形式表示即 GMRIO模型可表示为

2 GMRIO模型是 MRIO模型的一个扩展是指全球国家间的投入产出模型3 最终需求分析框架区别于传统的基于 GDP支出法的总需求分析框架传统的总需求分析框架中内

需指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外需指净出口而最终需求分析框架是从国内增加值实现的视角考

察内需和外需对一国经济就业等的影响内需指国内最终需求包括国内消费需求和国内投资需求外需指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最终需求包括国外消费需求和国外投资需求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3 

X1

X2

X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A11 A12 1049018 A1N

A21 A22 1049018 A2N

⋮ ⋮ ⋱ ⋮

AN1 AN2 1049018 AN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X1

X2

X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Y11+Y12+1049018+Y1N

Y21+Y22+1049018+Y2N

YN1+YN2+1049018+YN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

其中Xi为Stimes1维矩阵表示i国总产出Aij为StimesS 维投入产出系数矩

阵又称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其元素aij (st)=mij (st)xj (t)表示j国t部门每单位产出所使用的i国s部门的中间投入品Yij为Stimes1维

矩阵表示j国对i国最终品的需求式 (1)的简约式可表示为

XW =AWXW +YW (2)令LW =(I-AW )-1由式 (2)可得

XW =LWYW (3)其中XW 为世界产出向量YW 表示世界最终需求向量LW 为里昂惕夫逆

矩阵为了计算各国的劳动力就业将各国各部门的劳动投入量除以该部门的

产出得出该部门的劳动投入系数并将世界各国各部门的劳动投入系数组

成世界的劳动投入系数向量e则世界的劳动力就业量E 可表示为

E=eLWYW (4)则全球生产分工背景下中国的劳动力就业为

Ec=ecLWYW (5)其中Ec 表示中国的劳动力就业量ec 为劳动投入系数行向量ec 中除中国

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系数均设为0世界最终需求YW 由国内需求Yd 和国外需求Yf 构成即

YW =Yd+Yf (6)将式 (6)代入式 (5)得

Ec= ecLWYd︸

国内需求拉动的就业

+ ecLWYf︸

国外需求拉动的就业

(7)

(二)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结构分解法 (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SDA)是投入产出分析

中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经济能源环境等领域 (谢建国和姜

珮珊2014彭水军等2015)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 (Hierarchical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HSDA)4 (ChenandWu2008Kollerand

4 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最先由ChenandWu (2008)提出是将经济模型分解成一个分层式的结构下

一层的因素分解之和等于上一层被分解的因素该分解法减少了传统的结构分解法的计算量KollerandStehrer (2010)进一步将该分解法一般化地应用于奥地利的就业分解

142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Stehrer2010)对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进行分解如图1所示本文首先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整体进行结构分解然后对最终需求

变化进行逐层分解本文在结构分解时采用两极分解法5

图1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分层式分析框架

为了公式表达的简洁性将Ec=ecLWYW 中的上标略去并用上标1和0分别表示计算期和基期根据 ldquo两极分解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可以分

解为

ΔE=(12)(Δe)(L0Y0+L1Y1)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2)[e0 (ΔL)Y1+e1 (ΔL)Y0]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2)(e0L0+e1L1)(ΔY)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8)

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分解为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 (Δe)生产分工变

动效应C (ΔL)和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 (ΔY)6

世界最终需求Y 可以分解为国内需求Yd 和国外需求Yf7则

ΔY=ΔYd+ΔYf (9)根据式 (8)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 (ΔY)可表示为

C (ΔY)=(12)(e0L0+e1L1)(ΔY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变动效应C(ΔYd)

+(12)(e0L0+e1L1)(ΔY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变动效应C(ΔYf)

(10)为了考察需求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因素本文进一步对国内需

求和国外需求进行分解将 MillerandBlair (2009)对单国模型中最终需求

的分解扩展到 GMRIO 模型中在 GMRIO 模型中最终需求可以分解为

①总需求水平y即最终需求在所有部门和产品上的总花费②需求的构成

结构D即最终需求在不同类别需求间的分配在本文中具体表现为最终需

5 在SDA中分解的形式不是唯一的DietzenbacherandLos (1998)指出可以采用所有分解形式

的平均值来衡量各因素的贡献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在分解因素较多时运算量巨大已有文献多采用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MillerandBlair2009张 友 国2010彭 水 军 等2015)DietzenbacherandLos(1998)指出ldquo两极分解法rdquo是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近似解6 本文中还采用就业的相对变化量表示就业波动并对其进行分解即将式 (8)两端同除以期初的

总就业E07 本文中国外需求指的是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最终需求并不局限于对中国产品的国外需求国

外需求引致的中国劳动力就业包括外国对中国产品的最终需求直接引致的中国劳动力就业和外国之

间最终需求间接引致的中国劳动力就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5 

求在家庭消费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政府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

求存货变化需求这五种类别需求间的分配以各类别最终需求占总最终需

求的比重表示③需求的产品结构B即每一类别最终需求在不同的产品间

的分配以对各产品的最终需求占该类别最终需求的比重表示如食物消费电脑消费运输设备等产品在家庭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上述对最终需求的分

解中①反映了需求水平的变化②和③反映了需求结构的变化8在 GMRIO模型中假设存在N 个国家和S 个部门最终需求在P 种类

别间分配令Y 为nstimes1维世界的最终需求向量则

Y(nstimes1)

Y11

Y12

Yns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1)

其中Yns表示世界对n 国s部门产品的最终需求令分类别的最终需求矩阵为F则

F(nstimesp)

==F111 1049018 F11p

⋮ ⋱ ⋮

Fns1 1049018 Fnsp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2)

其中Fnsk表示k类别最终需求在n 国s部门产品上的支出因此总需求水平y 为

y=i1049011Fi (13)其中i为加总向量

令Z= (i1049011F)1049011=Z1

Zp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Zk 表示世界在k 类别最终需求上的总支出因

此需求的构成结构D即各类别最终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可表示为

D(ptimes1)

= (1y)Z=Z1y⋮

Zpy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4)

则需求的产品结构B即每种类别最终需求在不同产品间的分配可表示为

B(nstimesp)

= bnsk[ ] = (F)(Z︿)-1 (15)

其中bnsk=FnskZk 表示k类别最终需求在n 国s部门上的支出占该类别最终

需求的比重矩阵B 将每种类别最终需求和每个产品部门连接起来基于以上定义世界最终需求向量Y 可表示为

8 本文中的需求结构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需求结构包括需求的构成结构和需求的产品结构两个部分其中需求的构成结构与通常意义上的需求结构的含义一致

142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Y=yBD (16)则YdYf 可表示为

Yd=ydBdDd (17)

Yf=yfBfDf (18)根据两极分解法对YdYf 进行结构分解得

ΔYd= (12)(Δyd)(B0dD0

d+B1dD1

d)+ (12)[y0d (ΔBd)D1

d+

y1d (ΔBd)D0

d]+ (12)(y0dB0

d+y1dB1

d)(ΔDd) (19)

ΔYf= (12)(Δyf)(B0fD0

f+B1fD1

f)+ (12)[y0f (ΔBf)D1

f+

y1f (ΔBf)D0

f]+ (12)(y0fB0

f+y1fB1

f)(ΔDf) (20)结合式 (10)和式 (19)有

C (ΔYd)=(14)(e0L0+e1L1)(Δyd)(B0dD0

d+B1dD1

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水平变动效应C(Δyd)

(14)(e0L0+e1L1)[y0d (ΔBd)D1

d+y1d (ΔBd)D0

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变动效应C(ΔBd)

+ (14)(e0L0+e1L1)(y0dB0

d+y1dB1

d)(ΔD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变动效应C(ΔDd)

(21)结合式 (10)和式 (20)有

C (ΔYf)=(14)(e0L0+e1L1)(Δyf)(B0fD0

f+B1fD1

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水平变动效应C(Δyf)

(14)(e0L0+e1L1)[y0f (ΔBf)D1

f+y1f (ΔBf)D0

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变动效应C(ΔBf)

+ (14)(e0L0+e1L1)(y0fB0

f+y1fB1

f)(ΔD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构成结构变动效应C(ΔDf)

(22)进一步对需求的构成结构和需求的产品结构进行分解有

ΔD=ΔD1+ΔD2+1049018+ΔDp (23)

ΔB=ΔB1+ΔB2+1049018+ΔBs (24)其中ΔD1ΔD21049018ΔDp 分别表示各类别最终需求的变化ΔDi 中除i类别最终需求变化外其他类别最终需求的变化均设为0ΔB1ΔB21049018

ΔBs 分别表示各产品最终需求的变化ΔBi 中除i产品最终需求变化外其

他产品最终需求的变化均设为0将式 (23)和式 (24)代入式 (21)和式

(22)可进一步分解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动效应及产品结构变

动效应

(三)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使用的数据均来自欧盟委员会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 (WIO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7 

WIOD提供了1995mdash2011年的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mdash2009年的上年价

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ocioEconomicAccountsSEA)9该

世界投入产出表 (WIOTs)涵盖了40个国家 (地区)以及1个世界其他地区

(ROW)1035个部门的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2008年WIOTs中40个国家

(地区)覆盖了85以上的全球GDP (Losetal10490082015)中国与这些经济体

均有贸易往来2010年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9910490087从这

些经济体的进口占中国总进口的901049008211因而能够真实反映中国进出口贸

易的动态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提供了1995mdash2009年投入产出表中35个部门相对应的就业数据以及按照技能分类的低中高三种技能类型12的就

业数据由于SEA 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据因此本文主体部分

的研究期间为1995mdash2009年为了分析需求变化与中国的劳动力就业波动的

最新动态本文在第五部分根据2016年 WIOD最新发布的2000mdash2014年世

界投入产出表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995mdash2009年研究样本期间中国经济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外部冲击即

2001年中国加入 WTO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因此本文将样本期间划分

为三个阶段即入世前的阶段 (1995mdash2001)入世后至金融危机前的阶段

(2001mdash2007)和金融危机阶段 (2007mdash2009)13基于1995mdash2009年现价和上

年价世界投入产出表以及社会经济核算账户对年度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行结构分解然后取该阶段的算术平均值

9 世界投入产出表 (WIOTs)是以各国的官方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的主要以各国的供给使用表

(SupplyandUseTablesSUTs)为基础将各国的SUTs按照ISICRev10490083的行业分类标准归总为35个行业以中国为例WIOTs的中国部分是以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以及

相应的SUTs为基础构建的1992年和199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参照 laquo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raquo(GBT4754mdash94)制定而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参照 laquo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raquo(GBT4754mdash2002)制定这些标准都被匹配为 WIOTs中的ISICRev10490083的行业分类标准同时WIOTs根据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对各国进口按照国家mdash行业来源进行分解并将其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并根据

BEC编码来区分进口品被用于中间投入还是最终消费这样就将各国的 SUTs连接起来成为世界

SUTs有关 WIOD的数据来源构建方法的更详细介绍可参考 Timmer (2012)和 Dietzenbacheretal1049008(2013) 10 4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 (克罗地亚除外)以及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大

陆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墨西哥俄罗斯韩国中国台湾土耳其和美国这13个主要经济

体世界其他地区则是由除40个国家 (地区)外的世界其他地区构成的 ROW 区域11 作者根据 WIOD中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12 WIOD根据1997年 laquo国际教育标准分类raquo(1997mdashISCED)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分类ISCED1-2为

低技能类型ISCED3-4为中等技能类型ISCED5-6为高技能类型13 具体从中国增加值出口增速来看2001年之前增加值出口增速波动较大2001年加入 WTO 后增加值出口增速稳步快速上升2007年达到峰值27104900862008年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09年增

速暴跌为-1110490086

142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初步分解

1995mdash2009年间中国劳动力就业年均增加709万人年均增长率仅为

010490089814远低于同期 GDP的实际增长率9104900886中国经济呈现出显著的

ldquo高增长低就业rdquo现象图2显示了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

构分解如图2所示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分工变化

也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

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劳动投入系数下降年均减少劳

动力就业5237万人就业增长率下降7104900812最终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劳动

力就业5370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33生产分工的变化年均增加就

业57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0104900877最终需求增加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增

长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总效应为

正FreestraandHong (2007)和Chenetal1049008 (2012)的研究均表明需求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量关键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最终需求的增长幅度最终需求增加是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1995mdash2001年最终需求

的变化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01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14随着中国

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2001mdash2007年最终需求变化拉动的劳动

力就业进一步扩大为565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4相比于入世前平均每年多拉动600万的就业就业增长率提高010490084个百分点2007mdash2009年主要受金融危机期间国外需求下降的影响最终需求拉动的就业相比前

一阶段有微弱下降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589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24

图2 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14 作者根据 WIOD数据库计算得出和 laquo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raquo中的就业人数完全相同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9 

(二)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根据式 (10)对最终需求变动效应进一步分解结果如图3所示从国

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视角来看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动力1995mdash2009年国内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4457万人使就业

增长率上升6104900808国外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913万人使就业增长

率上升1104900824国内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业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

业的5倍其中2001mdash2007年随着中国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年均拉动就业1625万人 (2104900817)15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仅是国

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这一测算结果同 FeenstraandHong (2007)的估算结果比较接近该研究结果显示2000mdash2005年国内需求增加拉动的

就业是出口增长拉动就业的3倍他们使用2000年就业系数对2000mdash2005年中国就业增长进行估算且未考虑生产分工的变化其估算结果不可避免

地存在一定的偏误2007mdash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

下跌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国内需求成为拉动劳动力就业增长

的关键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

力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

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但易受到国外经济波动的影响这意味着

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关键在于扩大国内需求

图3 1995mdash2009年最终需求变动效应的分解

根据式 (21)和式 (22)对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

响进行结构分解结果如图4所示图4显示在样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

中需求水平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因素年均拉动就业增加5573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9而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的变化对劳

15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年均相对就业变化量即年均就业增长率每一年的相对就业变化量为该年的就

业变化占上一年就业总量的比重下同

143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动力就业起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降低就业1104900812和0104900839国外需求中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水平在增加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年均

拉动就业增长0104900884和0104900843而需求的构成结构主要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

用但影响微弱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年均增

加就业1139万人 (1104900852)是国外需求水平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2007mdash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下跌导致国外需求水平需求

的产品结构和构成结构对就业均呈负向的拉动作用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0104900828这一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扩大内需政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

的促进作用但仅是需求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劳动力就业而国内需求的结构

变化却抑制了劳动力就业增加

图4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三)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根据 WIOD中

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最终需求有五个构成部分即家庭消费需求政府消费

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求和存货变化需求前三项为

消费需求后两项为投资需求图5显示了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年均减少就业29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

降01049008391995mdash2001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要

是由于存货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所致2001mdash2007年投资

需求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大幅上升但家庭消费占比大幅下滑使得构

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仍然是负向的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消费需求尤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1 

是家庭消费需求继续大幅下滑尽管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推出的 ldquo四万亿计

划rdquo16使投资需求增加但仍无法抵消消费需求下降所带来的负向作用总体

来看1995mdash2009年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中投资需求上升增加了劳动

力就业消费需求下降减少了劳动力就业且消费需求下降对劳动力就业的

负向作用大于投资需求上升对劳动力就业的正向作用使得国内需求的构成

结构变化减少了劳动力就业图5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劳

动力就业的负向影响主要由家庭消费需求下降导致

2009年中国家庭消费需求占比为3610490082为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5710490084相差21个百

分点投资率为4810490080是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高水平远

高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211049008017中国消费需求份额相对较小是在一

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是中国 ldquo高投资低消费rdquo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产物有其历史合理性18然而当前国内需求结构失衡消费需求不足尤其是家庭

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未来

中国政府而言如何培育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以最终促

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提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5 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注由于中国国内最终需求中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数据均为0因此将这一类别最

终需求删去

图6显示了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拉动作用较小且

总体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减少就业1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6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应对这种

危局中国政府新增投资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后来被一些媒体和经济

学人士称为 ldquo四万亿计划rdquo17 作者根据 WIOD中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得出18 感谢审稿人指出这一问题

143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01049008021995mdash2001年存货变化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导

致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2001mdash2007年存货占最终需求的

比重增加使得国外需求对劳动力就业呈微弱的正向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形成和存货变化需求下降尽管消费需求

有所上升但对就业拉动作用小于投资下降带来的负向影响国外需求的构

成结构变化仍然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总体来看除2007mdash2009年金融危

机期间外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也

较小

图6 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四)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最终需求在35个产品部门间进行分配为了更清晰地看出需求的产品结构差异将35个产

品部门合并为九大产品部门以便分析即农业矿业低技术制造业中低

技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商务服务业和

其他服务业19

19 农业包括C1农业狩猎林业和渔业矿业包括C2矿业和采石业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3食

品饮料制造及烟草C4纺织业C5皮革及鞋类制品业C6木材软木及其制品业C7造纸印刷

及出版业C16其他制造业及废弃资源和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中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8石油加工炼

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10橡胶及塑料制品C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12金属制品业中高技术和高

技术制造业包括C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C13机械设备制造业C14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C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包括C18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包括C23内陆运输业C24水上

运输业C25航空运输业C26其他辅助性运输业和运输代理业C27邮政通信业商务服务业包括C28金融业C30设备租赁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包括C17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C19汽车摩托车销售和维修燃料零售业C20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批发代理销售业C21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零售业C22酒店餐饮业C29房地产业C31公共管理国防及社会保障业C32教

育C33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C34其他社会社区和个人服务业C35家庭雇佣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3 

图7显示了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样本研

究期间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年均减少就业824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104900812各阶段均表现为负向拉动作用1995mdash2009年中国正处于由农业

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阶段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农业部门产品需求下降对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产品需求上升

但上升幅度较小1995年农业部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为15104900832009年已

下降为510490088农业部门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部门该部门需求下降必然会大

量减少劳动力就业1995mdash2009年农业需求下降年均减少就业1235万人

(-1104900868)制造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就业90万人 (0104900813)其中中高

和高技术制造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服务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

323万人 (0104900844)其中其他服务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因

此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总体上减少了劳动力就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升但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未能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需求不足因此促进需求的产品结构升级刻不容缓

图7 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图8显示了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如图8所示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在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5mdash2009年间年均拉动就业增加618万人 (0104900884)国外需求中对低技

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品需求上升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

主要因素特别是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间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

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分别年均增加就业 277 万人

(0104900837)和259万人 (0104900835)显著拉动了国内劳动力就业具体行业来

看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业中的 ldquo纺织业rdquo部门 (C4)中高和高技术制造

业中的 ldquo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rdquo部门 (C14)需求大幅上升这两个部门也

正是中国的优势出口部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低技术制

造业需求大幅下降特别是对 ldquo纺织业rdquo(C4)需求大幅下降使得国外需求

143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势

出口部门对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易受到国外需求波动的影

响因此稳定出口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

图8 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五)稳健性分析

本文进一步采用结构分解中更为复杂和准确的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 (DietzenG

bacherandLos1998李景华2004)对文章的测算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

根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当被分解的因素有n 个时SDA 分解的形式共有n

个每一个因素的表达式有2n-1个然后对所有分解方式进行加权平均根

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ΔE 可以分解为

ΔE=[13times (Δe)L0Y0+

16times (Δe)L0Y1+

16times (Δe)L1Y0+

13times (Δe)L1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3timese0 (ΔL)Y0+

16timese1 (ΔL)Y0+

16timese0 (ΔL)Y1+

13timese1 (ΔL)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3timese0L0 (ΔY)+

16timese0L1 (ΔY)+

16timese1L0 (ΔY)+

13timese1L1 (ΔY)]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25)

同理最终需求变化的结构分解可表示为以国内需求的变化ΔYd 为例

ΔYd=[13times(Δyd)B0

dD0d+

16times(Δyd)B0

dD1d+

16times(Δyd)B1

dD0d+

13times(Δyd)B1

dD1d]+[1

3timesy0d(ΔBd)D0

d+16timesy1

d(ΔBd)D0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5 

16timesy0

d(ΔBd)D1d+

13timesy1

d(ΔBd)D1d]+[1

3timesy0dB0

d(ΔDd)+

16timesy1

dB0d(ΔDd)+

16timesy0

dB1d(ΔDd)+

13timesy1

dB1d(ΔDd)] (26)

将式 (26)代入式 (25)中可得到国内需求水平变化国内需求的产

品结构和构成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国外需求变化对中

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依此类推采用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对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分层式结

构分解结果显示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动力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最终

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国内需求增加是

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国外需求中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

同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20基于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分解结果与基于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的分解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本文的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五进一步的扩展分析

鉴于 WIOD中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

据不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新情况本文进一步根据2016年 WIOD发

布的2000mdash2014世界投入产出表对2010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进行扩展

分析由于无法获得2010mdash2014年的各行业劳动投入系数数据本文采用趋

势递推法根据1995mdash2009年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递推2010mdash

2014年劳动投入系数同时鉴于2000mdash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4个

国家 (地区)和56个部门 (ISICRev10490084)本文将56个部门合并为34个部

门21以匹配劳动投入系数为了甄别2009mdash2014年国外需求变化和国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

波动的影响对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结构分解22金融危机

过后中国出口贸易经历了较大的起伏根据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将

2009mdash2014年样本期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9mdash2011年的出口复苏阶段和

20 限于篇幅稳健性分析结果未予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索取21 1995mdash2011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在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

出表中仅为一个部门即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因此合并部门后的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出表包含

34个部门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的劳动投入系数根据2011年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的产值比例进行加权平均22 由于无法获得2009mdash2014年 WIOTs中所有国家 (地区)所有部门的价格平减指数本文参考 Losetal1049008 (2015)的方法采用中国的 GDP平减指数和年平均汇价对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平减

143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2011mdash2014年的出口增速下降阶段23表1显示了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

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与前文结论一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仍是抑制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

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显示2009mdash

2011年国内需求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凸显年均增加就业6182万人是国外需求增加拉动就业的8倍远高于1995mdash2009年的平均水平国外需

求较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年均增加就业778万人但远低于2001mdash2007年年均1625万人的就业创造2011mdash2014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和国内经济

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较2009mdash2011年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国外需求变化年均仅增加21万的就业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此外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仍是影响劳动力就

业波动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较小与前文结论一致国外需求中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水平

下降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但需求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前文的结论国内需求是

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表1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

劳动力就业相比于2009mdash2011年也有所下降2015mdash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

一步放缓年均增速仅为610490088同时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继

金融危机过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0490088和-210490081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

表1 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劳动投入系数 -4647 (-6104900808) -7248 (-9104900802)

生产分工 -345 (-0104900845) 1688 (2104900810)

最终需求 6961 (9104900811) 4695 (5104900884)

 国内需求 6182 (8104900809) 4674 (5104900882)

 国内需求水平 6373 (8104900834) 4691 (5104900884)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 -438 (-0104900857) 73 (0104900809)

  农业 -487 (-0104900864) -256 (-0104900832)

  矿业 0 (0104900800) 1 (0104900800)

23 2010mdash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弹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均增速为2210490088但自

2012年起受全球贸易减速 (Hoekman2015)的影响中国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降2012mdash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仅为510490083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1 

投资与就业的关系学者们普遍认为投资对就业增长有显著的拉动作用 (刘宗明2011齐红倩等2018)现有文献对外需与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关系也

进行了大量研究出口贸易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俞会新和

薛敬孝2002毛日昇2009张川川2015卫瑞和庄宗明2015)部分

学者进一步研究了出口贸易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如唐宜红和马风涛 (2009)臧旭恒和赵明亮 (2011)等研究表明中国工业部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总

体上降低了对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增加了对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唐东波 (2011)的研究也表明出口贸易的增长不利于中国高技能工人就业

比例的提高与本文密切相关的另一类文献是利用投入产出技术对需求拉动的劳动力

就业的测算Chenetal1049008 (2004)根据1995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

出技术研究了中国出口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一般贸易出口对

就业的拉动作用远大于加工贸易Lauetal1049008 (2006)使用2002年投入产出

表对中国出口贸易和国内贸易带来的就业进行估算结果显示每1000美元

的一般贸易出口增加010490084人的就业每1000美元的加工贸易带来010490081人的就

业而每1000美元的国内贸易可带来010490085人的就业Chenetal1049008 (2012)利

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分析了出口与就业的关系结果同样表

明国内需求的就业效应要大于一般贸易出口的就业效应一般贸易出口的

就业效应要大于加工贸易出口的就业效应FeenstraandHong (2007)Losetal1049008 (2015)进 一 步 研 究 了 出 口 增 长 对 中 国 劳 动 力 就 业 创 造 的 影 响

FeenstraandHong (2007)根据2000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使用经验法则对

2000年静态的就业系数进行修正估算了1997mdash2002年和2000mdash2005年的

中国就业增长结果表明1997mdash2005年出口显著增加了中国就业但国内

需求带来的就业增加更多2000mdash2005年国内需求增加的就业是出口增加就

业的3倍Losetal1049008 (2015)基于 WIOD的世界投入产出表研究了国外需求

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995mdash2001年间国外需求增加对

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净效应为零2001mdash2006年间国外需求增加了约7000万的中国国内就业机会且这些就业绝大多数是提供给低技能工人2006年

以来国内需求比国外需求创造的就业要多FeenstraandHong (2007)

Losetal1049008 (2015)的研究侧重于国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创造的

影响上述文献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为相关的

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是这些文献的缺陷也很明显首先多数文献

关注了需求贡献与国内劳动力就业但从内需和外需比较的视角研究较长时

期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的文献仍然欠缺理解与厘清外

需变化和内需变化对中国就业波动的影响对当前转型期的中国而言无疑

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多数文献探讨了需求水平对国内劳动力就业的影响

142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但是有关需求本身的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的研究仍然欠缺本文

基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以下简称为 GMRIO模型)2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

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利

用 GMRIO模型建立最终需求分析框架3在一个统一框架内分析了1995mdash

2014年内需变化和外需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进一步扩展了

FeenstraandHong (2007)和Losetal1049008 (2015)的研究第二利用分层式

结构分解法对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进行分析不仅研究了

需求水平变化对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还深入研究了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

和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

三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测算模型

(一)GMRIO模型与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测算

本文沿用JohnsonandNoguera (2012)和 Losetal1049008 (2015)的做法将 Leontief (1936)的 标 准 投 入 产 出 分 解 技 术 扩 展 到 多 国 模 型 中建 立

GMRIO模型研究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首先GMRIO 模型不仅

能够追踪最终品生产部门所直接创造的就业还可通过国家间和产业间的投

入产出关联追踪到上游生产环节所创造的就业进而得到最终需求创造的全

部的就业效应其次基于 GMRIO 模型从增加值贸易视角核算国外需求

创造的国内就业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的出口贸易核算带来的 ldquo重复统计rdquo问

题最后GMRIO模型涵盖了全球多国的生产需求和双边贸易等信息能

够使我们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内考察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对中国

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使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 (WIOD)中的世界投

入产出表能够很好地契合 GMRIO模型考虑一个 GMRIO模型假设世界上存在 N 个国家和S 个部门每个部

门生产一种产品各国各部门的生产需要使用国内生产要素 (劳动力和资本)和中间投入品 [国内和 (或)进口]其产出既可以作为中间投入品也可以作

为最终品被本国和外国使用对于全球N 国S 部门的市场出清条件可采用

矩阵形式表示即 GMRIO模型可表示为

2 GMRIO模型是 MRIO模型的一个扩展是指全球国家间的投入产出模型3 最终需求分析框架区别于传统的基于 GDP支出法的总需求分析框架传统的总需求分析框架中内

需指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外需指净出口而最终需求分析框架是从国内增加值实现的视角考

察内需和外需对一国经济就业等的影响内需指国内最终需求包括国内消费需求和国内投资需求外需指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最终需求包括国外消费需求和国外投资需求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3 

X1

X2

X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A11 A12 1049018 A1N

A21 A22 1049018 A2N

⋮ ⋮ ⋱ ⋮

AN1 AN2 1049018 AN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X1

X2

X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Y11+Y12+1049018+Y1N

Y21+Y22+1049018+Y2N

YN1+YN2+1049018+YN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

其中Xi为Stimes1维矩阵表示i国总产出Aij为StimesS 维投入产出系数矩

阵又称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其元素aij (st)=mij (st)xj (t)表示j国t部门每单位产出所使用的i国s部门的中间投入品Yij为Stimes1维

矩阵表示j国对i国最终品的需求式 (1)的简约式可表示为

XW =AWXW +YW (2)令LW =(I-AW )-1由式 (2)可得

XW =LWYW (3)其中XW 为世界产出向量YW 表示世界最终需求向量LW 为里昂惕夫逆

矩阵为了计算各国的劳动力就业将各国各部门的劳动投入量除以该部门的

产出得出该部门的劳动投入系数并将世界各国各部门的劳动投入系数组

成世界的劳动投入系数向量e则世界的劳动力就业量E 可表示为

E=eLWYW (4)则全球生产分工背景下中国的劳动力就业为

Ec=ecLWYW (5)其中Ec 表示中国的劳动力就业量ec 为劳动投入系数行向量ec 中除中国

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系数均设为0世界最终需求YW 由国内需求Yd 和国外需求Yf 构成即

YW =Yd+Yf (6)将式 (6)代入式 (5)得

Ec= ecLWYd︸

国内需求拉动的就业

+ ecLWYf︸

国外需求拉动的就业

(7)

(二)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结构分解法 (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SDA)是投入产出分析

中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经济能源环境等领域 (谢建国和姜

珮珊2014彭水军等2015)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 (Hierarchical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HSDA)4 (ChenandWu2008Kollerand

4 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最先由ChenandWu (2008)提出是将经济模型分解成一个分层式的结构下

一层的因素分解之和等于上一层被分解的因素该分解法减少了传统的结构分解法的计算量KollerandStehrer (2010)进一步将该分解法一般化地应用于奥地利的就业分解

142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Stehrer2010)对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进行分解如图1所示本文首先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整体进行结构分解然后对最终需求

变化进行逐层分解本文在结构分解时采用两极分解法5

图1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分层式分析框架

为了公式表达的简洁性将Ec=ecLWYW 中的上标略去并用上标1和0分别表示计算期和基期根据 ldquo两极分解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可以分

解为

ΔE=(12)(Δe)(L0Y0+L1Y1)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2)[e0 (ΔL)Y1+e1 (ΔL)Y0]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2)(e0L0+e1L1)(ΔY)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8)

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分解为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 (Δe)生产分工变

动效应C (ΔL)和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 (ΔY)6

世界最终需求Y 可以分解为国内需求Yd 和国外需求Yf7则

ΔY=ΔYd+ΔYf (9)根据式 (8)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 (ΔY)可表示为

C (ΔY)=(12)(e0L0+e1L1)(ΔY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变动效应C(ΔYd)

+(12)(e0L0+e1L1)(ΔY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变动效应C(ΔYf)

(10)为了考察需求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因素本文进一步对国内需

求和国外需求进行分解将 MillerandBlair (2009)对单国模型中最终需求

的分解扩展到 GMRIO 模型中在 GMRIO 模型中最终需求可以分解为

①总需求水平y即最终需求在所有部门和产品上的总花费②需求的构成

结构D即最终需求在不同类别需求间的分配在本文中具体表现为最终需

5 在SDA中分解的形式不是唯一的DietzenbacherandLos (1998)指出可以采用所有分解形式

的平均值来衡量各因素的贡献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在分解因素较多时运算量巨大已有文献多采用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MillerandBlair2009张 友 国2010彭 水 军 等2015)DietzenbacherandLos(1998)指出ldquo两极分解法rdquo是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近似解6 本文中还采用就业的相对变化量表示就业波动并对其进行分解即将式 (8)两端同除以期初的

总就业E07 本文中国外需求指的是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最终需求并不局限于对中国产品的国外需求国

外需求引致的中国劳动力就业包括外国对中国产品的最终需求直接引致的中国劳动力就业和外国之

间最终需求间接引致的中国劳动力就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5 

求在家庭消费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政府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

求存货变化需求这五种类别需求间的分配以各类别最终需求占总最终需

求的比重表示③需求的产品结构B即每一类别最终需求在不同的产品间

的分配以对各产品的最终需求占该类别最终需求的比重表示如食物消费电脑消费运输设备等产品在家庭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上述对最终需求的分

解中①反映了需求水平的变化②和③反映了需求结构的变化8在 GMRIO模型中假设存在N 个国家和S 个部门最终需求在P 种类

别间分配令Y 为nstimes1维世界的最终需求向量则

Y(nstimes1)

Y11

Y12

Yns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1)

其中Yns表示世界对n 国s部门产品的最终需求令分类别的最终需求矩阵为F则

F(nstimesp)

==F111 1049018 F11p

⋮ ⋱ ⋮

Fns1 1049018 Fnsp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2)

其中Fnsk表示k类别最终需求在n 国s部门产品上的支出因此总需求水平y 为

y=i1049011Fi (13)其中i为加总向量

令Z= (i1049011F)1049011=Z1

Zp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Zk 表示世界在k 类别最终需求上的总支出因

此需求的构成结构D即各类别最终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可表示为

D(ptimes1)

= (1y)Z=Z1y⋮

Zpy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4)

则需求的产品结构B即每种类别最终需求在不同产品间的分配可表示为

B(nstimesp)

= bnsk[ ] = (F)(Z︿)-1 (15)

其中bnsk=FnskZk 表示k类别最终需求在n 国s部门上的支出占该类别最终

需求的比重矩阵B 将每种类别最终需求和每个产品部门连接起来基于以上定义世界最终需求向量Y 可表示为

8 本文中的需求结构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需求结构包括需求的构成结构和需求的产品结构两个部分其中需求的构成结构与通常意义上的需求结构的含义一致

142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Y=yBD (16)则YdYf 可表示为

Yd=ydBdDd (17)

Yf=yfBfDf (18)根据两极分解法对YdYf 进行结构分解得

ΔYd= (12)(Δyd)(B0dD0

d+B1dD1

d)+ (12)[y0d (ΔBd)D1

d+

y1d (ΔBd)D0

d]+ (12)(y0dB0

d+y1dB1

d)(ΔDd) (19)

ΔYf= (12)(Δyf)(B0fD0

f+B1fD1

f)+ (12)[y0f (ΔBf)D1

f+

y1f (ΔBf)D0

f]+ (12)(y0fB0

f+y1fB1

f)(ΔDf) (20)结合式 (10)和式 (19)有

C (ΔYd)=(14)(e0L0+e1L1)(Δyd)(B0dD0

d+B1dD1

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水平变动效应C(Δyd)

(14)(e0L0+e1L1)[y0d (ΔBd)D1

d+y1d (ΔBd)D0

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变动效应C(ΔBd)

+ (14)(e0L0+e1L1)(y0dB0

d+y1dB1

d)(ΔD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变动效应C(ΔDd)

(21)结合式 (10)和式 (20)有

C (ΔYf)=(14)(e0L0+e1L1)(Δyf)(B0fD0

f+B1fD1

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水平变动效应C(Δyf)

(14)(e0L0+e1L1)[y0f (ΔBf)D1

f+y1f (ΔBf)D0

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变动效应C(ΔBf)

+ (14)(e0L0+e1L1)(y0fB0

f+y1fB1

f)(ΔD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构成结构变动效应C(ΔDf)

(22)进一步对需求的构成结构和需求的产品结构进行分解有

ΔD=ΔD1+ΔD2+1049018+ΔDp (23)

ΔB=ΔB1+ΔB2+1049018+ΔBs (24)其中ΔD1ΔD21049018ΔDp 分别表示各类别最终需求的变化ΔDi 中除i类别最终需求变化外其他类别最终需求的变化均设为0ΔB1ΔB21049018

ΔBs 分别表示各产品最终需求的变化ΔBi 中除i产品最终需求变化外其

他产品最终需求的变化均设为0将式 (23)和式 (24)代入式 (21)和式

(22)可进一步分解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动效应及产品结构变

动效应

(三)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使用的数据均来自欧盟委员会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 (WIO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7 

WIOD提供了1995mdash2011年的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mdash2009年的上年价

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ocioEconomicAccountsSEA)9该

世界投入产出表 (WIOTs)涵盖了40个国家 (地区)以及1个世界其他地区

(ROW)1035个部门的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2008年WIOTs中40个国家

(地区)覆盖了85以上的全球GDP (Losetal10490082015)中国与这些经济体

均有贸易往来2010年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9910490087从这

些经济体的进口占中国总进口的901049008211因而能够真实反映中国进出口贸

易的动态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提供了1995mdash2009年投入产出表中35个部门相对应的就业数据以及按照技能分类的低中高三种技能类型12的就

业数据由于SEA 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据因此本文主体部分

的研究期间为1995mdash2009年为了分析需求变化与中国的劳动力就业波动的

最新动态本文在第五部分根据2016年 WIOD最新发布的2000mdash2014年世

界投入产出表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995mdash2009年研究样本期间中国经济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外部冲击即

2001年中国加入 WTO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因此本文将样本期间划分

为三个阶段即入世前的阶段 (1995mdash2001)入世后至金融危机前的阶段

(2001mdash2007)和金融危机阶段 (2007mdash2009)13基于1995mdash2009年现价和上

年价世界投入产出表以及社会经济核算账户对年度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行结构分解然后取该阶段的算术平均值

9 世界投入产出表 (WIOTs)是以各国的官方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的主要以各国的供给使用表

(SupplyandUseTablesSUTs)为基础将各国的SUTs按照ISICRev10490083的行业分类标准归总为35个行业以中国为例WIOTs的中国部分是以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以及

相应的SUTs为基础构建的1992年和199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参照 laquo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raquo(GBT4754mdash94)制定而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参照 laquo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raquo(GBT4754mdash2002)制定这些标准都被匹配为 WIOTs中的ISICRev10490083的行业分类标准同时WIOTs根据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对各国进口按照国家mdash行业来源进行分解并将其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并根据

BEC编码来区分进口品被用于中间投入还是最终消费这样就将各国的 SUTs连接起来成为世界

SUTs有关 WIOD的数据来源构建方法的更详细介绍可参考 Timmer (2012)和 Dietzenbacheretal1049008(2013) 10 4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 (克罗地亚除外)以及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大

陆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墨西哥俄罗斯韩国中国台湾土耳其和美国这13个主要经济

体世界其他地区则是由除40个国家 (地区)外的世界其他地区构成的 ROW 区域11 作者根据 WIOD中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12 WIOD根据1997年 laquo国际教育标准分类raquo(1997mdashISCED)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分类ISCED1-2为

低技能类型ISCED3-4为中等技能类型ISCED5-6为高技能类型13 具体从中国增加值出口增速来看2001年之前增加值出口增速波动较大2001年加入 WTO 后增加值出口增速稳步快速上升2007年达到峰值27104900862008年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09年增

速暴跌为-1110490086

142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初步分解

1995mdash2009年间中国劳动力就业年均增加709万人年均增长率仅为

010490089814远低于同期 GDP的实际增长率9104900886中国经济呈现出显著的

ldquo高增长低就业rdquo现象图2显示了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

构分解如图2所示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分工变化

也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

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劳动投入系数下降年均减少劳

动力就业5237万人就业增长率下降7104900812最终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劳动

力就业5370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33生产分工的变化年均增加就

业57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0104900877最终需求增加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增

长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总效应为

正FreestraandHong (2007)和Chenetal1049008 (2012)的研究均表明需求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量关键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最终需求的增长幅度最终需求增加是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1995mdash2001年最终需求

的变化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01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14随着中国

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2001mdash2007年最终需求变化拉动的劳动

力就业进一步扩大为565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4相比于入世前平均每年多拉动600万的就业就业增长率提高010490084个百分点2007mdash2009年主要受金融危机期间国外需求下降的影响最终需求拉动的就业相比前

一阶段有微弱下降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589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24

图2 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14 作者根据 WIOD数据库计算得出和 laquo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raquo中的就业人数完全相同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9 

(二)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根据式 (10)对最终需求变动效应进一步分解结果如图3所示从国

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视角来看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动力1995mdash2009年国内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4457万人使就业

增长率上升6104900808国外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913万人使就业增长

率上升1104900824国内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业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

业的5倍其中2001mdash2007年随着中国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年均拉动就业1625万人 (2104900817)15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仅是国

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这一测算结果同 FeenstraandHong (2007)的估算结果比较接近该研究结果显示2000mdash2005年国内需求增加拉动的

就业是出口增长拉动就业的3倍他们使用2000年就业系数对2000mdash2005年中国就业增长进行估算且未考虑生产分工的变化其估算结果不可避免

地存在一定的偏误2007mdash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

下跌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国内需求成为拉动劳动力就业增长

的关键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

力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

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但易受到国外经济波动的影响这意味着

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关键在于扩大国内需求

图3 1995mdash2009年最终需求变动效应的分解

根据式 (21)和式 (22)对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

响进行结构分解结果如图4所示图4显示在样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

中需求水平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因素年均拉动就业增加5573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9而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的变化对劳

15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年均相对就业变化量即年均就业增长率每一年的相对就业变化量为该年的就

业变化占上一年就业总量的比重下同

143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动力就业起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降低就业1104900812和0104900839国外需求中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水平在增加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年均

拉动就业增长0104900884和0104900843而需求的构成结构主要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

用但影响微弱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年均增

加就业1139万人 (1104900852)是国外需求水平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2007mdash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下跌导致国外需求水平需求

的产品结构和构成结构对就业均呈负向的拉动作用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0104900828这一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扩大内需政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

的促进作用但仅是需求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劳动力就业而国内需求的结构

变化却抑制了劳动力就业增加

图4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三)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根据 WIOD中

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最终需求有五个构成部分即家庭消费需求政府消费

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求和存货变化需求前三项为

消费需求后两项为投资需求图5显示了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年均减少就业29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

降01049008391995mdash2001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要

是由于存货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所致2001mdash2007年投资

需求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大幅上升但家庭消费占比大幅下滑使得构

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仍然是负向的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消费需求尤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1 

是家庭消费需求继续大幅下滑尽管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推出的 ldquo四万亿计

划rdquo16使投资需求增加但仍无法抵消消费需求下降所带来的负向作用总体

来看1995mdash2009年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中投资需求上升增加了劳动

力就业消费需求下降减少了劳动力就业且消费需求下降对劳动力就业的

负向作用大于投资需求上升对劳动力就业的正向作用使得国内需求的构成

结构变化减少了劳动力就业图5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劳

动力就业的负向影响主要由家庭消费需求下降导致

2009年中国家庭消费需求占比为3610490082为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5710490084相差21个百

分点投资率为4810490080是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高水平远

高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211049008017中国消费需求份额相对较小是在一

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是中国 ldquo高投资低消费rdquo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产物有其历史合理性18然而当前国内需求结构失衡消费需求不足尤其是家庭

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未来

中国政府而言如何培育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以最终促

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提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5 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注由于中国国内最终需求中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数据均为0因此将这一类别最

终需求删去

图6显示了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拉动作用较小且

总体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减少就业1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6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应对这种

危局中国政府新增投资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后来被一些媒体和经济

学人士称为 ldquo四万亿计划rdquo17 作者根据 WIOD中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得出18 感谢审稿人指出这一问题

143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01049008021995mdash2001年存货变化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导

致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2001mdash2007年存货占最终需求的

比重增加使得国外需求对劳动力就业呈微弱的正向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形成和存货变化需求下降尽管消费需求

有所上升但对就业拉动作用小于投资下降带来的负向影响国外需求的构

成结构变化仍然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总体来看除2007mdash2009年金融危

机期间外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也

较小

图6 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四)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最终需求在35个产品部门间进行分配为了更清晰地看出需求的产品结构差异将35个产

品部门合并为九大产品部门以便分析即农业矿业低技术制造业中低

技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商务服务业和

其他服务业19

19 农业包括C1农业狩猎林业和渔业矿业包括C2矿业和采石业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3食

品饮料制造及烟草C4纺织业C5皮革及鞋类制品业C6木材软木及其制品业C7造纸印刷

及出版业C16其他制造业及废弃资源和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中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8石油加工炼

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10橡胶及塑料制品C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12金属制品业中高技术和高

技术制造业包括C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C13机械设备制造业C14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C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包括C18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包括C23内陆运输业C24水上

运输业C25航空运输业C26其他辅助性运输业和运输代理业C27邮政通信业商务服务业包括C28金融业C30设备租赁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包括C17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C19汽车摩托车销售和维修燃料零售业C20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批发代理销售业C21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零售业C22酒店餐饮业C29房地产业C31公共管理国防及社会保障业C32教

育C33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C34其他社会社区和个人服务业C35家庭雇佣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3 

图7显示了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样本研

究期间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年均减少就业824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104900812各阶段均表现为负向拉动作用1995mdash2009年中国正处于由农业

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阶段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农业部门产品需求下降对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产品需求上升

但上升幅度较小1995年农业部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为15104900832009年已

下降为510490088农业部门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部门该部门需求下降必然会大

量减少劳动力就业1995mdash2009年农业需求下降年均减少就业1235万人

(-1104900868)制造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就业90万人 (0104900813)其中中高

和高技术制造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服务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

323万人 (0104900844)其中其他服务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因

此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总体上减少了劳动力就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升但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未能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需求不足因此促进需求的产品结构升级刻不容缓

图7 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图8显示了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如图8所示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在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5mdash2009年间年均拉动就业增加618万人 (0104900884)国外需求中对低技

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品需求上升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

主要因素特别是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间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

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分别年均增加就业 277 万人

(0104900837)和259万人 (0104900835)显著拉动了国内劳动力就业具体行业来

看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业中的 ldquo纺织业rdquo部门 (C4)中高和高技术制造

业中的 ldquo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rdquo部门 (C14)需求大幅上升这两个部门也

正是中国的优势出口部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低技术制

造业需求大幅下降特别是对 ldquo纺织业rdquo(C4)需求大幅下降使得国外需求

143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势

出口部门对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易受到国外需求波动的影

响因此稳定出口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

图8 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五)稳健性分析

本文进一步采用结构分解中更为复杂和准确的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 (DietzenG

bacherandLos1998李景华2004)对文章的测算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

根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当被分解的因素有n 个时SDA 分解的形式共有n

个每一个因素的表达式有2n-1个然后对所有分解方式进行加权平均根

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ΔE 可以分解为

ΔE=[13times (Δe)L0Y0+

16times (Δe)L0Y1+

16times (Δe)L1Y0+

13times (Δe)L1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3timese0 (ΔL)Y0+

16timese1 (ΔL)Y0+

16timese0 (ΔL)Y1+

13timese1 (ΔL)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3timese0L0 (ΔY)+

16timese0L1 (ΔY)+

16timese1L0 (ΔY)+

13timese1L1 (ΔY)]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25)

同理最终需求变化的结构分解可表示为以国内需求的变化ΔYd 为例

ΔYd=[13times(Δyd)B0

dD0d+

16times(Δyd)B0

dD1d+

16times(Δyd)B1

dD0d+

13times(Δyd)B1

dD1d]+[1

3timesy0d(ΔBd)D0

d+16timesy1

d(ΔBd)D0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5 

16timesy0

d(ΔBd)D1d+

13timesy1

d(ΔBd)D1d]+[1

3timesy0dB0

d(ΔDd)+

16timesy1

dB0d(ΔDd)+

16timesy0

dB1d(ΔDd)+

13timesy1

dB1d(ΔDd)] (26)

将式 (26)代入式 (25)中可得到国内需求水平变化国内需求的产

品结构和构成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国外需求变化对中

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依此类推采用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对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分层式结

构分解结果显示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动力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最终

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国内需求增加是

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国外需求中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

同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20基于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分解结果与基于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的分解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本文的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五进一步的扩展分析

鉴于 WIOD中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

据不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新情况本文进一步根据2016年 WIOD发

布的2000mdash2014世界投入产出表对2010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进行扩展

分析由于无法获得2010mdash2014年的各行业劳动投入系数数据本文采用趋

势递推法根据1995mdash2009年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递推2010mdash

2014年劳动投入系数同时鉴于2000mdash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4个

国家 (地区)和56个部门 (ISICRev10490084)本文将56个部门合并为34个部

门21以匹配劳动投入系数为了甄别2009mdash2014年国外需求变化和国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

波动的影响对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结构分解22金融危机

过后中国出口贸易经历了较大的起伏根据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将

2009mdash2014年样本期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9mdash2011年的出口复苏阶段和

20 限于篇幅稳健性分析结果未予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索取21 1995mdash2011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在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

出表中仅为一个部门即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因此合并部门后的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出表包含

34个部门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的劳动投入系数根据2011年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的产值比例进行加权平均22 由于无法获得2009mdash2014年 WIOTs中所有国家 (地区)所有部门的价格平减指数本文参考 Losetal1049008 (2015)的方法采用中国的 GDP平减指数和年平均汇价对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平减

143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2011mdash2014年的出口增速下降阶段23表1显示了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

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与前文结论一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仍是抑制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

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显示2009mdash

2011年国内需求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凸显年均增加就业6182万人是国外需求增加拉动就业的8倍远高于1995mdash2009年的平均水平国外需

求较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年均增加就业778万人但远低于2001mdash2007年年均1625万人的就业创造2011mdash2014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和国内经济

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较2009mdash2011年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国外需求变化年均仅增加21万的就业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此外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仍是影响劳动力就

业波动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较小与前文结论一致国外需求中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水平

下降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但需求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前文的结论国内需求是

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表1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

劳动力就业相比于2009mdash2011年也有所下降2015mdash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

一步放缓年均增速仅为610490088同时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继

金融危机过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0490088和-210490081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

表1 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劳动投入系数 -4647 (-6104900808) -7248 (-9104900802)

生产分工 -345 (-0104900845) 1688 (2104900810)

最终需求 6961 (9104900811) 4695 (5104900884)

 国内需求 6182 (8104900809) 4674 (5104900882)

 国内需求水平 6373 (8104900834) 4691 (5104900884)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 -438 (-0104900857) 73 (0104900809)

  农业 -487 (-0104900864) -256 (-0104900832)

  矿业 0 (0104900800) 1 (0104900800)

23 2010mdash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弹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均增速为2210490088但自

2012年起受全球贸易减速 (Hoekman2015)的影响中国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降2012mdash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仅为510490083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142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但是有关需求本身的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的研究仍然欠缺本文

基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以下简称为 GMRIO模型)2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

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利

用 GMRIO模型建立最终需求分析框架3在一个统一框架内分析了1995mdash

2014年内需变化和外需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进一步扩展了

FeenstraandHong (2007)和Losetal1049008 (2015)的研究第二利用分层式

结构分解法对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进行分析不仅研究了

需求水平变化对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还深入研究了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

和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

三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测算模型

(一)GMRIO模型与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测算

本文沿用JohnsonandNoguera (2012)和 Losetal1049008 (2015)的做法将 Leontief (1936)的 标 准 投 入 产 出 分 解 技 术 扩 展 到 多 国 模 型 中建 立

GMRIO模型研究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首先GMRIO 模型不仅

能够追踪最终品生产部门所直接创造的就业还可通过国家间和产业间的投

入产出关联追踪到上游生产环节所创造的就业进而得到最终需求创造的全

部的就业效应其次基于 GMRIO 模型从增加值贸易视角核算国外需求

创造的国内就业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的出口贸易核算带来的 ldquo重复统计rdquo问

题最后GMRIO模型涵盖了全球多国的生产需求和双边贸易等信息能

够使我们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内考察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对中国

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使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 (WIOD)中的世界投

入产出表能够很好地契合 GMRIO模型考虑一个 GMRIO模型假设世界上存在 N 个国家和S 个部门每个部

门生产一种产品各国各部门的生产需要使用国内生产要素 (劳动力和资本)和中间投入品 [国内和 (或)进口]其产出既可以作为中间投入品也可以作

为最终品被本国和外国使用对于全球N 国S 部门的市场出清条件可采用

矩阵形式表示即 GMRIO模型可表示为

2 GMRIO模型是 MRIO模型的一个扩展是指全球国家间的投入产出模型3 最终需求分析框架区别于传统的基于 GDP支出法的总需求分析框架传统的总需求分析框架中内

需指国内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外需指净出口而最终需求分析框架是从国内增加值实现的视角考

察内需和外需对一国经济就业等的影响内需指国内最终需求包括国内消费需求和国内投资需求外需指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最终需求包括国外消费需求和国外投资需求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3 

X1

X2

X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A11 A12 1049018 A1N

A21 A22 1049018 A2N

⋮ ⋮ ⋱ ⋮

AN1 AN2 1049018 AN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X1

X2

X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Y11+Y12+1049018+Y1N

Y21+Y22+1049018+Y2N

YN1+YN2+1049018+YN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

其中Xi为Stimes1维矩阵表示i国总产出Aij为StimesS 维投入产出系数矩

阵又称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其元素aij (st)=mij (st)xj (t)表示j国t部门每单位产出所使用的i国s部门的中间投入品Yij为Stimes1维

矩阵表示j国对i国最终品的需求式 (1)的简约式可表示为

XW =AWXW +YW (2)令LW =(I-AW )-1由式 (2)可得

XW =LWYW (3)其中XW 为世界产出向量YW 表示世界最终需求向量LW 为里昂惕夫逆

矩阵为了计算各国的劳动力就业将各国各部门的劳动投入量除以该部门的

产出得出该部门的劳动投入系数并将世界各国各部门的劳动投入系数组

成世界的劳动投入系数向量e则世界的劳动力就业量E 可表示为

E=eLWYW (4)则全球生产分工背景下中国的劳动力就业为

Ec=ecLWYW (5)其中Ec 表示中国的劳动力就业量ec 为劳动投入系数行向量ec 中除中国

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系数均设为0世界最终需求YW 由国内需求Yd 和国外需求Yf 构成即

YW =Yd+Yf (6)将式 (6)代入式 (5)得

Ec= ecLWYd︸

国内需求拉动的就业

+ ecLWYf︸

国外需求拉动的就业

(7)

(二)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结构分解法 (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SDA)是投入产出分析

中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经济能源环境等领域 (谢建国和姜

珮珊2014彭水军等2015)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 (Hierarchical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HSDA)4 (ChenandWu2008Kollerand

4 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最先由ChenandWu (2008)提出是将经济模型分解成一个分层式的结构下

一层的因素分解之和等于上一层被分解的因素该分解法减少了传统的结构分解法的计算量KollerandStehrer (2010)进一步将该分解法一般化地应用于奥地利的就业分解

142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Stehrer2010)对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进行分解如图1所示本文首先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整体进行结构分解然后对最终需求

变化进行逐层分解本文在结构分解时采用两极分解法5

图1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分层式分析框架

为了公式表达的简洁性将Ec=ecLWYW 中的上标略去并用上标1和0分别表示计算期和基期根据 ldquo两极分解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可以分

解为

ΔE=(12)(Δe)(L0Y0+L1Y1)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2)[e0 (ΔL)Y1+e1 (ΔL)Y0]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2)(e0L0+e1L1)(ΔY)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8)

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分解为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 (Δe)生产分工变

动效应C (ΔL)和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 (ΔY)6

世界最终需求Y 可以分解为国内需求Yd 和国外需求Yf7则

ΔY=ΔYd+ΔYf (9)根据式 (8)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 (ΔY)可表示为

C (ΔY)=(12)(e0L0+e1L1)(ΔY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变动效应C(ΔYd)

+(12)(e0L0+e1L1)(ΔY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变动效应C(ΔYf)

(10)为了考察需求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因素本文进一步对国内需

求和国外需求进行分解将 MillerandBlair (2009)对单国模型中最终需求

的分解扩展到 GMRIO 模型中在 GMRIO 模型中最终需求可以分解为

①总需求水平y即最终需求在所有部门和产品上的总花费②需求的构成

结构D即最终需求在不同类别需求间的分配在本文中具体表现为最终需

5 在SDA中分解的形式不是唯一的DietzenbacherandLos (1998)指出可以采用所有分解形式

的平均值来衡量各因素的贡献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在分解因素较多时运算量巨大已有文献多采用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MillerandBlair2009张 友 国2010彭 水 军 等2015)DietzenbacherandLos(1998)指出ldquo两极分解法rdquo是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近似解6 本文中还采用就业的相对变化量表示就业波动并对其进行分解即将式 (8)两端同除以期初的

总就业E07 本文中国外需求指的是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最终需求并不局限于对中国产品的国外需求国

外需求引致的中国劳动力就业包括外国对中国产品的最终需求直接引致的中国劳动力就业和外国之

间最终需求间接引致的中国劳动力就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5 

求在家庭消费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政府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

求存货变化需求这五种类别需求间的分配以各类别最终需求占总最终需

求的比重表示③需求的产品结构B即每一类别最终需求在不同的产品间

的分配以对各产品的最终需求占该类别最终需求的比重表示如食物消费电脑消费运输设备等产品在家庭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上述对最终需求的分

解中①反映了需求水平的变化②和③反映了需求结构的变化8在 GMRIO模型中假设存在N 个国家和S 个部门最终需求在P 种类

别间分配令Y 为nstimes1维世界的最终需求向量则

Y(nstimes1)

Y11

Y12

Yns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1)

其中Yns表示世界对n 国s部门产品的最终需求令分类别的最终需求矩阵为F则

F(nstimesp)

==F111 1049018 F11p

⋮ ⋱ ⋮

Fns1 1049018 Fnsp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2)

其中Fnsk表示k类别最终需求在n 国s部门产品上的支出因此总需求水平y 为

y=i1049011Fi (13)其中i为加总向量

令Z= (i1049011F)1049011=Z1

Zp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Zk 表示世界在k 类别最终需求上的总支出因

此需求的构成结构D即各类别最终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可表示为

D(ptimes1)

= (1y)Z=Z1y⋮

Zpy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4)

则需求的产品结构B即每种类别最终需求在不同产品间的分配可表示为

B(nstimesp)

= bnsk[ ] = (F)(Z︿)-1 (15)

其中bnsk=FnskZk 表示k类别最终需求在n 国s部门上的支出占该类别最终

需求的比重矩阵B 将每种类别最终需求和每个产品部门连接起来基于以上定义世界最终需求向量Y 可表示为

8 本文中的需求结构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需求结构包括需求的构成结构和需求的产品结构两个部分其中需求的构成结构与通常意义上的需求结构的含义一致

142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Y=yBD (16)则YdYf 可表示为

Yd=ydBdDd (17)

Yf=yfBfDf (18)根据两极分解法对YdYf 进行结构分解得

ΔYd= (12)(Δyd)(B0dD0

d+B1dD1

d)+ (12)[y0d (ΔBd)D1

d+

y1d (ΔBd)D0

d]+ (12)(y0dB0

d+y1dB1

d)(ΔDd) (19)

ΔYf= (12)(Δyf)(B0fD0

f+B1fD1

f)+ (12)[y0f (ΔBf)D1

f+

y1f (ΔBf)D0

f]+ (12)(y0fB0

f+y1fB1

f)(ΔDf) (20)结合式 (10)和式 (19)有

C (ΔYd)=(14)(e0L0+e1L1)(Δyd)(B0dD0

d+B1dD1

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水平变动效应C(Δyd)

(14)(e0L0+e1L1)[y0d (ΔBd)D1

d+y1d (ΔBd)D0

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变动效应C(ΔBd)

+ (14)(e0L0+e1L1)(y0dB0

d+y1dB1

d)(ΔD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变动效应C(ΔDd)

(21)结合式 (10)和式 (20)有

C (ΔYf)=(14)(e0L0+e1L1)(Δyf)(B0fD0

f+B1fD1

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水平变动效应C(Δyf)

(14)(e0L0+e1L1)[y0f (ΔBf)D1

f+y1f (ΔBf)D0

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变动效应C(ΔBf)

+ (14)(e0L0+e1L1)(y0fB0

f+y1fB1

f)(ΔD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构成结构变动效应C(ΔDf)

(22)进一步对需求的构成结构和需求的产品结构进行分解有

ΔD=ΔD1+ΔD2+1049018+ΔDp (23)

ΔB=ΔB1+ΔB2+1049018+ΔBs (24)其中ΔD1ΔD21049018ΔDp 分别表示各类别最终需求的变化ΔDi 中除i类别最终需求变化外其他类别最终需求的变化均设为0ΔB1ΔB21049018

ΔBs 分别表示各产品最终需求的变化ΔBi 中除i产品最终需求变化外其

他产品最终需求的变化均设为0将式 (23)和式 (24)代入式 (21)和式

(22)可进一步分解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动效应及产品结构变

动效应

(三)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使用的数据均来自欧盟委员会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 (WIO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7 

WIOD提供了1995mdash2011年的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mdash2009年的上年价

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ocioEconomicAccountsSEA)9该

世界投入产出表 (WIOTs)涵盖了40个国家 (地区)以及1个世界其他地区

(ROW)1035个部门的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2008年WIOTs中40个国家

(地区)覆盖了85以上的全球GDP (Losetal10490082015)中国与这些经济体

均有贸易往来2010年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9910490087从这

些经济体的进口占中国总进口的901049008211因而能够真实反映中国进出口贸

易的动态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提供了1995mdash2009年投入产出表中35个部门相对应的就业数据以及按照技能分类的低中高三种技能类型12的就

业数据由于SEA 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据因此本文主体部分

的研究期间为1995mdash2009年为了分析需求变化与中国的劳动力就业波动的

最新动态本文在第五部分根据2016年 WIOD最新发布的2000mdash2014年世

界投入产出表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995mdash2009年研究样本期间中国经济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外部冲击即

2001年中国加入 WTO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因此本文将样本期间划分

为三个阶段即入世前的阶段 (1995mdash2001)入世后至金融危机前的阶段

(2001mdash2007)和金融危机阶段 (2007mdash2009)13基于1995mdash2009年现价和上

年价世界投入产出表以及社会经济核算账户对年度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行结构分解然后取该阶段的算术平均值

9 世界投入产出表 (WIOTs)是以各国的官方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的主要以各国的供给使用表

(SupplyandUseTablesSUTs)为基础将各国的SUTs按照ISICRev10490083的行业分类标准归总为35个行业以中国为例WIOTs的中国部分是以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以及

相应的SUTs为基础构建的1992年和199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参照 laquo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raquo(GBT4754mdash94)制定而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参照 laquo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raquo(GBT4754mdash2002)制定这些标准都被匹配为 WIOTs中的ISICRev10490083的行业分类标准同时WIOTs根据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对各国进口按照国家mdash行业来源进行分解并将其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并根据

BEC编码来区分进口品被用于中间投入还是最终消费这样就将各国的 SUTs连接起来成为世界

SUTs有关 WIOD的数据来源构建方法的更详细介绍可参考 Timmer (2012)和 Dietzenbacheretal1049008(2013) 10 4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 (克罗地亚除外)以及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大

陆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墨西哥俄罗斯韩国中国台湾土耳其和美国这13个主要经济

体世界其他地区则是由除40个国家 (地区)外的世界其他地区构成的 ROW 区域11 作者根据 WIOD中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12 WIOD根据1997年 laquo国际教育标准分类raquo(1997mdashISCED)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分类ISCED1-2为

低技能类型ISCED3-4为中等技能类型ISCED5-6为高技能类型13 具体从中国增加值出口增速来看2001年之前增加值出口增速波动较大2001年加入 WTO 后增加值出口增速稳步快速上升2007年达到峰值27104900862008年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09年增

速暴跌为-1110490086

142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初步分解

1995mdash2009年间中国劳动力就业年均增加709万人年均增长率仅为

010490089814远低于同期 GDP的实际增长率9104900886中国经济呈现出显著的

ldquo高增长低就业rdquo现象图2显示了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

构分解如图2所示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分工变化

也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

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劳动投入系数下降年均减少劳

动力就业5237万人就业增长率下降7104900812最终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劳动

力就业5370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33生产分工的变化年均增加就

业57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0104900877最终需求增加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增

长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总效应为

正FreestraandHong (2007)和Chenetal1049008 (2012)的研究均表明需求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量关键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最终需求的增长幅度最终需求增加是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1995mdash2001年最终需求

的变化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01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14随着中国

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2001mdash2007年最终需求变化拉动的劳动

力就业进一步扩大为565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4相比于入世前平均每年多拉动600万的就业就业增长率提高010490084个百分点2007mdash2009年主要受金融危机期间国外需求下降的影响最终需求拉动的就业相比前

一阶段有微弱下降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589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24

图2 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14 作者根据 WIOD数据库计算得出和 laquo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raquo中的就业人数完全相同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9 

(二)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根据式 (10)对最终需求变动效应进一步分解结果如图3所示从国

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视角来看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动力1995mdash2009年国内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4457万人使就业

增长率上升6104900808国外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913万人使就业增长

率上升1104900824国内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业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

业的5倍其中2001mdash2007年随着中国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年均拉动就业1625万人 (2104900817)15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仅是国

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这一测算结果同 FeenstraandHong (2007)的估算结果比较接近该研究结果显示2000mdash2005年国内需求增加拉动的

就业是出口增长拉动就业的3倍他们使用2000年就业系数对2000mdash2005年中国就业增长进行估算且未考虑生产分工的变化其估算结果不可避免

地存在一定的偏误2007mdash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

下跌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国内需求成为拉动劳动力就业增长

的关键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

力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

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但易受到国外经济波动的影响这意味着

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关键在于扩大国内需求

图3 1995mdash2009年最终需求变动效应的分解

根据式 (21)和式 (22)对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

响进行结构分解结果如图4所示图4显示在样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

中需求水平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因素年均拉动就业增加5573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9而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的变化对劳

15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年均相对就业变化量即年均就业增长率每一年的相对就业变化量为该年的就

业变化占上一年就业总量的比重下同

143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动力就业起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降低就业1104900812和0104900839国外需求中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水平在增加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年均

拉动就业增长0104900884和0104900843而需求的构成结构主要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

用但影响微弱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年均增

加就业1139万人 (1104900852)是国外需求水平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2007mdash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下跌导致国外需求水平需求

的产品结构和构成结构对就业均呈负向的拉动作用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0104900828这一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扩大内需政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

的促进作用但仅是需求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劳动力就业而国内需求的结构

变化却抑制了劳动力就业增加

图4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三)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根据 WIOD中

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最终需求有五个构成部分即家庭消费需求政府消费

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求和存货变化需求前三项为

消费需求后两项为投资需求图5显示了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年均减少就业29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

降01049008391995mdash2001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要

是由于存货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所致2001mdash2007年投资

需求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大幅上升但家庭消费占比大幅下滑使得构

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仍然是负向的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消费需求尤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1 

是家庭消费需求继续大幅下滑尽管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推出的 ldquo四万亿计

划rdquo16使投资需求增加但仍无法抵消消费需求下降所带来的负向作用总体

来看1995mdash2009年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中投资需求上升增加了劳动

力就业消费需求下降减少了劳动力就业且消费需求下降对劳动力就业的

负向作用大于投资需求上升对劳动力就业的正向作用使得国内需求的构成

结构变化减少了劳动力就业图5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劳

动力就业的负向影响主要由家庭消费需求下降导致

2009年中国家庭消费需求占比为3610490082为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5710490084相差21个百

分点投资率为4810490080是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高水平远

高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211049008017中国消费需求份额相对较小是在一

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是中国 ldquo高投资低消费rdquo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产物有其历史合理性18然而当前国内需求结构失衡消费需求不足尤其是家庭

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未来

中国政府而言如何培育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以最终促

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提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5 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注由于中国国内最终需求中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数据均为0因此将这一类别最

终需求删去

图6显示了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拉动作用较小且

总体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减少就业1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6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应对这种

危局中国政府新增投资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后来被一些媒体和经济

学人士称为 ldquo四万亿计划rdquo17 作者根据 WIOD中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得出18 感谢审稿人指出这一问题

143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01049008021995mdash2001年存货变化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导

致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2001mdash2007年存货占最终需求的

比重增加使得国外需求对劳动力就业呈微弱的正向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形成和存货变化需求下降尽管消费需求

有所上升但对就业拉动作用小于投资下降带来的负向影响国外需求的构

成结构变化仍然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总体来看除2007mdash2009年金融危

机期间外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也

较小

图6 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四)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最终需求在35个产品部门间进行分配为了更清晰地看出需求的产品结构差异将35个产

品部门合并为九大产品部门以便分析即农业矿业低技术制造业中低

技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商务服务业和

其他服务业19

19 农业包括C1农业狩猎林业和渔业矿业包括C2矿业和采石业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3食

品饮料制造及烟草C4纺织业C5皮革及鞋类制品业C6木材软木及其制品业C7造纸印刷

及出版业C16其他制造业及废弃资源和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中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8石油加工炼

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10橡胶及塑料制品C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12金属制品业中高技术和高

技术制造业包括C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C13机械设备制造业C14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C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包括C18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包括C23内陆运输业C24水上

运输业C25航空运输业C26其他辅助性运输业和运输代理业C27邮政通信业商务服务业包括C28金融业C30设备租赁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包括C17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C19汽车摩托车销售和维修燃料零售业C20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批发代理销售业C21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零售业C22酒店餐饮业C29房地产业C31公共管理国防及社会保障业C32教

育C33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C34其他社会社区和个人服务业C35家庭雇佣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3 

图7显示了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样本研

究期间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年均减少就业824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104900812各阶段均表现为负向拉动作用1995mdash2009年中国正处于由农业

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阶段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农业部门产品需求下降对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产品需求上升

但上升幅度较小1995年农业部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为15104900832009年已

下降为510490088农业部门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部门该部门需求下降必然会大

量减少劳动力就业1995mdash2009年农业需求下降年均减少就业1235万人

(-1104900868)制造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就业90万人 (0104900813)其中中高

和高技术制造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服务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

323万人 (0104900844)其中其他服务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因

此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总体上减少了劳动力就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升但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未能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需求不足因此促进需求的产品结构升级刻不容缓

图7 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图8显示了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如图8所示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在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5mdash2009年间年均拉动就业增加618万人 (0104900884)国外需求中对低技

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品需求上升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

主要因素特别是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间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

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分别年均增加就业 277 万人

(0104900837)和259万人 (0104900835)显著拉动了国内劳动力就业具体行业来

看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业中的 ldquo纺织业rdquo部门 (C4)中高和高技术制造

业中的 ldquo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rdquo部门 (C14)需求大幅上升这两个部门也

正是中国的优势出口部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低技术制

造业需求大幅下降特别是对 ldquo纺织业rdquo(C4)需求大幅下降使得国外需求

143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势

出口部门对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易受到国外需求波动的影

响因此稳定出口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

图8 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五)稳健性分析

本文进一步采用结构分解中更为复杂和准确的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 (DietzenG

bacherandLos1998李景华2004)对文章的测算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

根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当被分解的因素有n 个时SDA 分解的形式共有n

个每一个因素的表达式有2n-1个然后对所有分解方式进行加权平均根

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ΔE 可以分解为

ΔE=[13times (Δe)L0Y0+

16times (Δe)L0Y1+

16times (Δe)L1Y0+

13times (Δe)L1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3timese0 (ΔL)Y0+

16timese1 (ΔL)Y0+

16timese0 (ΔL)Y1+

13timese1 (ΔL)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3timese0L0 (ΔY)+

16timese0L1 (ΔY)+

16timese1L0 (ΔY)+

13timese1L1 (ΔY)]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25)

同理最终需求变化的结构分解可表示为以国内需求的变化ΔYd 为例

ΔYd=[13times(Δyd)B0

dD0d+

16times(Δyd)B0

dD1d+

16times(Δyd)B1

dD0d+

13times(Δyd)B1

dD1d]+[1

3timesy0d(ΔBd)D0

d+16timesy1

d(ΔBd)D0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5 

16timesy0

d(ΔBd)D1d+

13timesy1

d(ΔBd)D1d]+[1

3timesy0dB0

d(ΔDd)+

16timesy1

dB0d(ΔDd)+

16timesy0

dB1d(ΔDd)+

13timesy1

dB1d(ΔDd)] (26)

将式 (26)代入式 (25)中可得到国内需求水平变化国内需求的产

品结构和构成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国外需求变化对中

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依此类推采用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对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分层式结

构分解结果显示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动力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最终

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国内需求增加是

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国外需求中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

同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20基于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分解结果与基于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的分解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本文的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五进一步的扩展分析

鉴于 WIOD中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

据不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新情况本文进一步根据2016年 WIOD发

布的2000mdash2014世界投入产出表对2010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进行扩展

分析由于无法获得2010mdash2014年的各行业劳动投入系数数据本文采用趋

势递推法根据1995mdash2009年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递推2010mdash

2014年劳动投入系数同时鉴于2000mdash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4个

国家 (地区)和56个部门 (ISICRev10490084)本文将56个部门合并为34个部

门21以匹配劳动投入系数为了甄别2009mdash2014年国外需求变化和国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

波动的影响对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结构分解22金融危机

过后中国出口贸易经历了较大的起伏根据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将

2009mdash2014年样本期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9mdash2011年的出口复苏阶段和

20 限于篇幅稳健性分析结果未予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索取21 1995mdash2011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在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

出表中仅为一个部门即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因此合并部门后的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出表包含

34个部门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的劳动投入系数根据2011年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的产值比例进行加权平均22 由于无法获得2009mdash2014年 WIOTs中所有国家 (地区)所有部门的价格平减指数本文参考 Losetal1049008 (2015)的方法采用中国的 GDP平减指数和年平均汇价对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平减

143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2011mdash2014年的出口增速下降阶段23表1显示了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

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与前文结论一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仍是抑制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

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显示2009mdash

2011年国内需求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凸显年均增加就业6182万人是国外需求增加拉动就业的8倍远高于1995mdash2009年的平均水平国外需

求较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年均增加就业778万人但远低于2001mdash2007年年均1625万人的就业创造2011mdash2014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和国内经济

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较2009mdash2011年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国外需求变化年均仅增加21万的就业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此外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仍是影响劳动力就

业波动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较小与前文结论一致国外需求中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水平

下降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但需求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前文的结论国内需求是

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表1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

劳动力就业相比于2009mdash2011年也有所下降2015mdash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

一步放缓年均增速仅为610490088同时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继

金融危机过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0490088和-210490081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

表1 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劳动投入系数 -4647 (-6104900808) -7248 (-9104900802)

生产分工 -345 (-0104900845) 1688 (2104900810)

最终需求 6961 (9104900811) 4695 (5104900884)

 国内需求 6182 (8104900809) 4674 (5104900882)

 国内需求水平 6373 (8104900834) 4691 (5104900884)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 -438 (-0104900857) 73 (0104900809)

  农业 -487 (-0104900864) -256 (-0104900832)

  矿业 0 (0104900800) 1 (0104900800)

23 2010mdash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弹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均增速为2210490088但自

2012年起受全球贸易减速 (Hoekman2015)的影响中国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降2012mdash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仅为510490083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3 

X1

X2

X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A11 A12 1049018 A1N

A21 A22 1049018 A2N

⋮ ⋮ ⋱ ⋮

AN1 AN2 1049018 AN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X1

X2

X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Y11+Y12+1049018+Y1N

Y21+Y22+1049018+Y2N

YN1+YN2+1049018+YNN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

其中Xi为Stimes1维矩阵表示i国总产出Aij为StimesS 维投入产出系数矩

阵又称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其元素aij (st)=mij (st)xj (t)表示j国t部门每单位产出所使用的i国s部门的中间投入品Yij为Stimes1维

矩阵表示j国对i国最终品的需求式 (1)的简约式可表示为

XW =AWXW +YW (2)令LW =(I-AW )-1由式 (2)可得

XW =LWYW (3)其中XW 为世界产出向量YW 表示世界最终需求向量LW 为里昂惕夫逆

矩阵为了计算各国的劳动力就业将各国各部门的劳动投入量除以该部门的

产出得出该部门的劳动投入系数并将世界各国各部门的劳动投入系数组

成世界的劳动投入系数向量e则世界的劳动力就业量E 可表示为

E=eLWYW (4)则全球生产分工背景下中国的劳动力就业为

Ec=ecLWYW (5)其中Ec 表示中国的劳动力就业量ec 为劳动投入系数行向量ec 中除中国

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劳动投入系数均设为0世界最终需求YW 由国内需求Yd 和国外需求Yf 构成即

YW =Yd+Yf (6)将式 (6)代入式 (5)得

Ec= ecLWYd︸

国内需求拉动的就业

+ ecLWYf︸

国外需求拉动的就业

(7)

(二)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结构分解法 (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SDA)是投入产出分析

中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已被广泛用于经济能源环境等领域 (谢建国和姜

珮珊2014彭水军等2015)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 (Hierarchical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HSDA)4 (ChenandWu2008Kollerand

4 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最先由ChenandWu (2008)提出是将经济模型分解成一个分层式的结构下

一层的因素分解之和等于上一层被分解的因素该分解法减少了传统的结构分解法的计算量KollerandStehrer (2010)进一步将该分解法一般化地应用于奥地利的就业分解

142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Stehrer2010)对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进行分解如图1所示本文首先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整体进行结构分解然后对最终需求

变化进行逐层分解本文在结构分解时采用两极分解法5

图1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分层式分析框架

为了公式表达的简洁性将Ec=ecLWYW 中的上标略去并用上标1和0分别表示计算期和基期根据 ldquo两极分解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可以分

解为

ΔE=(12)(Δe)(L0Y0+L1Y1)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2)[e0 (ΔL)Y1+e1 (ΔL)Y0]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2)(e0L0+e1L1)(ΔY)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8)

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分解为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 (Δe)生产分工变

动效应C (ΔL)和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 (ΔY)6

世界最终需求Y 可以分解为国内需求Yd 和国外需求Yf7则

ΔY=ΔYd+ΔYf (9)根据式 (8)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 (ΔY)可表示为

C (ΔY)=(12)(e0L0+e1L1)(ΔY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变动效应C(ΔYd)

+(12)(e0L0+e1L1)(ΔY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变动效应C(ΔYf)

(10)为了考察需求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因素本文进一步对国内需

求和国外需求进行分解将 MillerandBlair (2009)对单国模型中最终需求

的分解扩展到 GMRIO 模型中在 GMRIO 模型中最终需求可以分解为

①总需求水平y即最终需求在所有部门和产品上的总花费②需求的构成

结构D即最终需求在不同类别需求间的分配在本文中具体表现为最终需

5 在SDA中分解的形式不是唯一的DietzenbacherandLos (1998)指出可以采用所有分解形式

的平均值来衡量各因素的贡献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在分解因素较多时运算量巨大已有文献多采用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MillerandBlair2009张 友 国2010彭 水 军 等2015)DietzenbacherandLos(1998)指出ldquo两极分解法rdquo是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近似解6 本文中还采用就业的相对变化量表示就业波动并对其进行分解即将式 (8)两端同除以期初的

总就业E07 本文中国外需求指的是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最终需求并不局限于对中国产品的国外需求国

外需求引致的中国劳动力就业包括外国对中国产品的最终需求直接引致的中国劳动力就业和外国之

间最终需求间接引致的中国劳动力就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5 

求在家庭消费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政府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

求存货变化需求这五种类别需求间的分配以各类别最终需求占总最终需

求的比重表示③需求的产品结构B即每一类别最终需求在不同的产品间

的分配以对各产品的最终需求占该类别最终需求的比重表示如食物消费电脑消费运输设备等产品在家庭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上述对最终需求的分

解中①反映了需求水平的变化②和③反映了需求结构的变化8在 GMRIO模型中假设存在N 个国家和S 个部门最终需求在P 种类

别间分配令Y 为nstimes1维世界的最终需求向量则

Y(nstimes1)

Y11

Y12

Yns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1)

其中Yns表示世界对n 国s部门产品的最终需求令分类别的最终需求矩阵为F则

F(nstimesp)

==F111 1049018 F11p

⋮ ⋱ ⋮

Fns1 1049018 Fnsp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2)

其中Fnsk表示k类别最终需求在n 国s部门产品上的支出因此总需求水平y 为

y=i1049011Fi (13)其中i为加总向量

令Z= (i1049011F)1049011=Z1

Zp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Zk 表示世界在k 类别最终需求上的总支出因

此需求的构成结构D即各类别最终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可表示为

D(ptimes1)

= (1y)Z=Z1y⋮

Zpy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4)

则需求的产品结构B即每种类别最终需求在不同产品间的分配可表示为

B(nstimesp)

= bnsk[ ] = (F)(Z︿)-1 (15)

其中bnsk=FnskZk 表示k类别最终需求在n 国s部门上的支出占该类别最终

需求的比重矩阵B 将每种类别最终需求和每个产品部门连接起来基于以上定义世界最终需求向量Y 可表示为

8 本文中的需求结构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需求结构包括需求的构成结构和需求的产品结构两个部分其中需求的构成结构与通常意义上的需求结构的含义一致

142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Y=yBD (16)则YdYf 可表示为

Yd=ydBdDd (17)

Yf=yfBfDf (18)根据两极分解法对YdYf 进行结构分解得

ΔYd= (12)(Δyd)(B0dD0

d+B1dD1

d)+ (12)[y0d (ΔBd)D1

d+

y1d (ΔBd)D0

d]+ (12)(y0dB0

d+y1dB1

d)(ΔDd) (19)

ΔYf= (12)(Δyf)(B0fD0

f+B1fD1

f)+ (12)[y0f (ΔBf)D1

f+

y1f (ΔBf)D0

f]+ (12)(y0fB0

f+y1fB1

f)(ΔDf) (20)结合式 (10)和式 (19)有

C (ΔYd)=(14)(e0L0+e1L1)(Δyd)(B0dD0

d+B1dD1

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水平变动效应C(Δyd)

(14)(e0L0+e1L1)[y0d (ΔBd)D1

d+y1d (ΔBd)D0

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变动效应C(ΔBd)

+ (14)(e0L0+e1L1)(y0dB0

d+y1dB1

d)(ΔD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变动效应C(ΔDd)

(21)结合式 (10)和式 (20)有

C (ΔYf)=(14)(e0L0+e1L1)(Δyf)(B0fD0

f+B1fD1

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水平变动效应C(Δyf)

(14)(e0L0+e1L1)[y0f (ΔBf)D1

f+y1f (ΔBf)D0

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变动效应C(ΔBf)

+ (14)(e0L0+e1L1)(y0fB0

f+y1fB1

f)(ΔD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构成结构变动效应C(ΔDf)

(22)进一步对需求的构成结构和需求的产品结构进行分解有

ΔD=ΔD1+ΔD2+1049018+ΔDp (23)

ΔB=ΔB1+ΔB2+1049018+ΔBs (24)其中ΔD1ΔD21049018ΔDp 分别表示各类别最终需求的变化ΔDi 中除i类别最终需求变化外其他类别最终需求的变化均设为0ΔB1ΔB21049018

ΔBs 分别表示各产品最终需求的变化ΔBi 中除i产品最终需求变化外其

他产品最终需求的变化均设为0将式 (23)和式 (24)代入式 (21)和式

(22)可进一步分解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动效应及产品结构变

动效应

(三)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使用的数据均来自欧盟委员会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 (WIO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7 

WIOD提供了1995mdash2011年的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mdash2009年的上年价

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ocioEconomicAccountsSEA)9该

世界投入产出表 (WIOTs)涵盖了40个国家 (地区)以及1个世界其他地区

(ROW)1035个部门的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2008年WIOTs中40个国家

(地区)覆盖了85以上的全球GDP (Losetal10490082015)中国与这些经济体

均有贸易往来2010年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9910490087从这

些经济体的进口占中国总进口的901049008211因而能够真实反映中国进出口贸

易的动态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提供了1995mdash2009年投入产出表中35个部门相对应的就业数据以及按照技能分类的低中高三种技能类型12的就

业数据由于SEA 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据因此本文主体部分

的研究期间为1995mdash2009年为了分析需求变化与中国的劳动力就业波动的

最新动态本文在第五部分根据2016年 WIOD最新发布的2000mdash2014年世

界投入产出表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995mdash2009年研究样本期间中国经济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外部冲击即

2001年中国加入 WTO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因此本文将样本期间划分

为三个阶段即入世前的阶段 (1995mdash2001)入世后至金融危机前的阶段

(2001mdash2007)和金融危机阶段 (2007mdash2009)13基于1995mdash2009年现价和上

年价世界投入产出表以及社会经济核算账户对年度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行结构分解然后取该阶段的算术平均值

9 世界投入产出表 (WIOTs)是以各国的官方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的主要以各国的供给使用表

(SupplyandUseTablesSUTs)为基础将各国的SUTs按照ISICRev10490083的行业分类标准归总为35个行业以中国为例WIOTs的中国部分是以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以及

相应的SUTs为基础构建的1992年和199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参照 laquo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raquo(GBT4754mdash94)制定而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参照 laquo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raquo(GBT4754mdash2002)制定这些标准都被匹配为 WIOTs中的ISICRev10490083的行业分类标准同时WIOTs根据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对各国进口按照国家mdash行业来源进行分解并将其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并根据

BEC编码来区分进口品被用于中间投入还是最终消费这样就将各国的 SUTs连接起来成为世界

SUTs有关 WIOD的数据来源构建方法的更详细介绍可参考 Timmer (2012)和 Dietzenbacheretal1049008(2013) 10 4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 (克罗地亚除外)以及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大

陆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墨西哥俄罗斯韩国中国台湾土耳其和美国这13个主要经济

体世界其他地区则是由除40个国家 (地区)外的世界其他地区构成的 ROW 区域11 作者根据 WIOD中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12 WIOD根据1997年 laquo国际教育标准分类raquo(1997mdashISCED)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分类ISCED1-2为

低技能类型ISCED3-4为中等技能类型ISCED5-6为高技能类型13 具体从中国增加值出口增速来看2001年之前增加值出口增速波动较大2001年加入 WTO 后增加值出口增速稳步快速上升2007年达到峰值27104900862008年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09年增

速暴跌为-1110490086

142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初步分解

1995mdash2009年间中国劳动力就业年均增加709万人年均增长率仅为

010490089814远低于同期 GDP的实际增长率9104900886中国经济呈现出显著的

ldquo高增长低就业rdquo现象图2显示了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

构分解如图2所示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分工变化

也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

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劳动投入系数下降年均减少劳

动力就业5237万人就业增长率下降7104900812最终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劳动

力就业5370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33生产分工的变化年均增加就

业57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0104900877最终需求增加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增

长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总效应为

正FreestraandHong (2007)和Chenetal1049008 (2012)的研究均表明需求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量关键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最终需求的增长幅度最终需求增加是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1995mdash2001年最终需求

的变化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01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14随着中国

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2001mdash2007年最终需求变化拉动的劳动

力就业进一步扩大为565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4相比于入世前平均每年多拉动600万的就业就业增长率提高010490084个百分点2007mdash2009年主要受金融危机期间国外需求下降的影响最终需求拉动的就业相比前

一阶段有微弱下降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589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24

图2 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14 作者根据 WIOD数据库计算得出和 laquo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raquo中的就业人数完全相同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9 

(二)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根据式 (10)对最终需求变动效应进一步分解结果如图3所示从国

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视角来看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动力1995mdash2009年国内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4457万人使就业

增长率上升6104900808国外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913万人使就业增长

率上升1104900824国内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业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

业的5倍其中2001mdash2007年随着中国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年均拉动就业1625万人 (2104900817)15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仅是国

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这一测算结果同 FeenstraandHong (2007)的估算结果比较接近该研究结果显示2000mdash2005年国内需求增加拉动的

就业是出口增长拉动就业的3倍他们使用2000年就业系数对2000mdash2005年中国就业增长进行估算且未考虑生产分工的变化其估算结果不可避免

地存在一定的偏误2007mdash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

下跌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国内需求成为拉动劳动力就业增长

的关键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

力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

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但易受到国外经济波动的影响这意味着

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关键在于扩大国内需求

图3 1995mdash2009年最终需求变动效应的分解

根据式 (21)和式 (22)对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

响进行结构分解结果如图4所示图4显示在样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

中需求水平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因素年均拉动就业增加5573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9而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的变化对劳

15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年均相对就业变化量即年均就业增长率每一年的相对就业变化量为该年的就

业变化占上一年就业总量的比重下同

143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动力就业起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降低就业1104900812和0104900839国外需求中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水平在增加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年均

拉动就业增长0104900884和0104900843而需求的构成结构主要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

用但影响微弱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年均增

加就业1139万人 (1104900852)是国外需求水平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2007mdash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下跌导致国外需求水平需求

的产品结构和构成结构对就业均呈负向的拉动作用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0104900828这一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扩大内需政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

的促进作用但仅是需求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劳动力就业而国内需求的结构

变化却抑制了劳动力就业增加

图4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三)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根据 WIOD中

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最终需求有五个构成部分即家庭消费需求政府消费

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求和存货变化需求前三项为

消费需求后两项为投资需求图5显示了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年均减少就业29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

降01049008391995mdash2001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要

是由于存货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所致2001mdash2007年投资

需求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大幅上升但家庭消费占比大幅下滑使得构

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仍然是负向的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消费需求尤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1 

是家庭消费需求继续大幅下滑尽管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推出的 ldquo四万亿计

划rdquo16使投资需求增加但仍无法抵消消费需求下降所带来的负向作用总体

来看1995mdash2009年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中投资需求上升增加了劳动

力就业消费需求下降减少了劳动力就业且消费需求下降对劳动力就业的

负向作用大于投资需求上升对劳动力就业的正向作用使得国内需求的构成

结构变化减少了劳动力就业图5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劳

动力就业的负向影响主要由家庭消费需求下降导致

2009年中国家庭消费需求占比为3610490082为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5710490084相差21个百

分点投资率为4810490080是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高水平远

高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211049008017中国消费需求份额相对较小是在一

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是中国 ldquo高投资低消费rdquo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产物有其历史合理性18然而当前国内需求结构失衡消费需求不足尤其是家庭

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未来

中国政府而言如何培育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以最终促

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提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5 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注由于中国国内最终需求中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数据均为0因此将这一类别最

终需求删去

图6显示了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拉动作用较小且

总体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减少就业1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6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应对这种

危局中国政府新增投资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后来被一些媒体和经济

学人士称为 ldquo四万亿计划rdquo17 作者根据 WIOD中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得出18 感谢审稿人指出这一问题

143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01049008021995mdash2001年存货变化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导

致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2001mdash2007年存货占最终需求的

比重增加使得国外需求对劳动力就业呈微弱的正向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形成和存货变化需求下降尽管消费需求

有所上升但对就业拉动作用小于投资下降带来的负向影响国外需求的构

成结构变化仍然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总体来看除2007mdash2009年金融危

机期间外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也

较小

图6 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四)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最终需求在35个产品部门间进行分配为了更清晰地看出需求的产品结构差异将35个产

品部门合并为九大产品部门以便分析即农业矿业低技术制造业中低

技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商务服务业和

其他服务业19

19 农业包括C1农业狩猎林业和渔业矿业包括C2矿业和采石业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3食

品饮料制造及烟草C4纺织业C5皮革及鞋类制品业C6木材软木及其制品业C7造纸印刷

及出版业C16其他制造业及废弃资源和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中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8石油加工炼

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10橡胶及塑料制品C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12金属制品业中高技术和高

技术制造业包括C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C13机械设备制造业C14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C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包括C18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包括C23内陆运输业C24水上

运输业C25航空运输业C26其他辅助性运输业和运输代理业C27邮政通信业商务服务业包括C28金融业C30设备租赁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包括C17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C19汽车摩托车销售和维修燃料零售业C20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批发代理销售业C21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零售业C22酒店餐饮业C29房地产业C31公共管理国防及社会保障业C32教

育C33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C34其他社会社区和个人服务业C35家庭雇佣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3 

图7显示了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样本研

究期间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年均减少就业824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104900812各阶段均表现为负向拉动作用1995mdash2009年中国正处于由农业

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阶段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农业部门产品需求下降对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产品需求上升

但上升幅度较小1995年农业部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为15104900832009年已

下降为510490088农业部门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部门该部门需求下降必然会大

量减少劳动力就业1995mdash2009年农业需求下降年均减少就业1235万人

(-1104900868)制造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就业90万人 (0104900813)其中中高

和高技术制造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服务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

323万人 (0104900844)其中其他服务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因

此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总体上减少了劳动力就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升但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未能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需求不足因此促进需求的产品结构升级刻不容缓

图7 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图8显示了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如图8所示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在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5mdash2009年间年均拉动就业增加618万人 (0104900884)国外需求中对低技

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品需求上升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

主要因素特别是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间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

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分别年均增加就业 277 万人

(0104900837)和259万人 (0104900835)显著拉动了国内劳动力就业具体行业来

看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业中的 ldquo纺织业rdquo部门 (C4)中高和高技术制造

业中的 ldquo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rdquo部门 (C14)需求大幅上升这两个部门也

正是中国的优势出口部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低技术制

造业需求大幅下降特别是对 ldquo纺织业rdquo(C4)需求大幅下降使得国外需求

143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势

出口部门对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易受到国外需求波动的影

响因此稳定出口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

图8 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五)稳健性分析

本文进一步采用结构分解中更为复杂和准确的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 (DietzenG

bacherandLos1998李景华2004)对文章的测算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

根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当被分解的因素有n 个时SDA 分解的形式共有n

个每一个因素的表达式有2n-1个然后对所有分解方式进行加权平均根

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ΔE 可以分解为

ΔE=[13times (Δe)L0Y0+

16times (Δe)L0Y1+

16times (Δe)L1Y0+

13times (Δe)L1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3timese0 (ΔL)Y0+

16timese1 (ΔL)Y0+

16timese0 (ΔL)Y1+

13timese1 (ΔL)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3timese0L0 (ΔY)+

16timese0L1 (ΔY)+

16timese1L0 (ΔY)+

13timese1L1 (ΔY)]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25)

同理最终需求变化的结构分解可表示为以国内需求的变化ΔYd 为例

ΔYd=[13times(Δyd)B0

dD0d+

16times(Δyd)B0

dD1d+

16times(Δyd)B1

dD0d+

13times(Δyd)B1

dD1d]+[1

3timesy0d(ΔBd)D0

d+16timesy1

d(ΔBd)D0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5 

16timesy0

d(ΔBd)D1d+

13timesy1

d(ΔBd)D1d]+[1

3timesy0dB0

d(ΔDd)+

16timesy1

dB0d(ΔDd)+

16timesy0

dB1d(ΔDd)+

13timesy1

dB1d(ΔDd)] (26)

将式 (26)代入式 (25)中可得到国内需求水平变化国内需求的产

品结构和构成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国外需求变化对中

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依此类推采用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对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分层式结

构分解结果显示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动力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最终

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国内需求增加是

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国外需求中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

同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20基于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分解结果与基于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的分解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本文的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五进一步的扩展分析

鉴于 WIOD中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

据不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新情况本文进一步根据2016年 WIOD发

布的2000mdash2014世界投入产出表对2010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进行扩展

分析由于无法获得2010mdash2014年的各行业劳动投入系数数据本文采用趋

势递推法根据1995mdash2009年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递推2010mdash

2014年劳动投入系数同时鉴于2000mdash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4个

国家 (地区)和56个部门 (ISICRev10490084)本文将56个部门合并为34个部

门21以匹配劳动投入系数为了甄别2009mdash2014年国外需求变化和国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

波动的影响对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结构分解22金融危机

过后中国出口贸易经历了较大的起伏根据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将

2009mdash2014年样本期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9mdash2011年的出口复苏阶段和

20 限于篇幅稳健性分析结果未予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索取21 1995mdash2011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在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

出表中仅为一个部门即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因此合并部门后的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出表包含

34个部门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的劳动投入系数根据2011年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的产值比例进行加权平均22 由于无法获得2009mdash2014年 WIOTs中所有国家 (地区)所有部门的价格平减指数本文参考 Losetal1049008 (2015)的方法采用中国的 GDP平减指数和年平均汇价对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平减

143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2011mdash2014年的出口增速下降阶段23表1显示了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

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与前文结论一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仍是抑制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

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显示2009mdash

2011年国内需求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凸显年均增加就业6182万人是国外需求增加拉动就业的8倍远高于1995mdash2009年的平均水平国外需

求较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年均增加就业778万人但远低于2001mdash2007年年均1625万人的就业创造2011mdash2014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和国内经济

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较2009mdash2011年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国外需求变化年均仅增加21万的就业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此外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仍是影响劳动力就

业波动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较小与前文结论一致国外需求中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水平

下降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但需求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前文的结论国内需求是

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表1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

劳动力就业相比于2009mdash2011年也有所下降2015mdash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

一步放缓年均增速仅为610490088同时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继

金融危机过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0490088和-210490081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

表1 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劳动投入系数 -4647 (-6104900808) -7248 (-9104900802)

生产分工 -345 (-0104900845) 1688 (2104900810)

最终需求 6961 (9104900811) 4695 (5104900884)

 国内需求 6182 (8104900809) 4674 (5104900882)

 国内需求水平 6373 (8104900834) 4691 (5104900884)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 -438 (-0104900857) 73 (0104900809)

  农业 -487 (-0104900864) -256 (-0104900832)

  矿业 0 (0104900800) 1 (0104900800)

23 2010mdash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弹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均增速为2210490088但自

2012年起受全球贸易减速 (Hoekman2015)的影响中国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降2012mdash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仅为510490083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142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Stehrer2010)对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进行分解如图1所示本文首先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整体进行结构分解然后对最终需求

变化进行逐层分解本文在结构分解时采用两极分解法5

图1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分层式分析框架

为了公式表达的简洁性将Ec=ecLWYW 中的上标略去并用上标1和0分别表示计算期和基期根据 ldquo两极分解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可以分

解为

ΔE=(12)(Δe)(L0Y0+L1Y1)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2)[e0 (ΔL)Y1+e1 (ΔL)Y0]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2)(e0L0+e1L1)(ΔY)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8)

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分解为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 (Δe)生产分工变

动效应C (ΔL)和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 (ΔY)6

世界最终需求Y 可以分解为国内需求Yd 和国外需求Yf7则

ΔY=ΔYd+ΔYf (9)根据式 (8)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 (ΔY)可表示为

C (ΔY)=(12)(e0L0+e1L1)(ΔY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变动效应C(ΔYd)

+(12)(e0L0+e1L1)(ΔY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变动效应C(ΔYf)

(10)为了考察需求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因素本文进一步对国内需

求和国外需求进行分解将 MillerandBlair (2009)对单国模型中最终需求

的分解扩展到 GMRIO 模型中在 GMRIO 模型中最终需求可以分解为

①总需求水平y即最终需求在所有部门和产品上的总花费②需求的构成

结构D即最终需求在不同类别需求间的分配在本文中具体表现为最终需

5 在SDA中分解的形式不是唯一的DietzenbacherandLos (1998)指出可以采用所有分解形式

的平均值来衡量各因素的贡献但是这种处理方法在分解因素较多时运算量巨大已有文献多采用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MillerandBlair2009张 友 国2010彭 水 军 等2015)DietzenbacherandLos(1998)指出ldquo两极分解法rdquo是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近似解6 本文中还采用就业的相对变化量表示就业波动并对其进行分解即将式 (8)两端同除以期初的

总就业E07 本文中国外需求指的是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最终需求并不局限于对中国产品的国外需求国

外需求引致的中国劳动力就业包括外国对中国产品的最终需求直接引致的中国劳动力就业和外国之

间最终需求间接引致的中国劳动力就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5 

求在家庭消费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政府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

求存货变化需求这五种类别需求间的分配以各类别最终需求占总最终需

求的比重表示③需求的产品结构B即每一类别最终需求在不同的产品间

的分配以对各产品的最终需求占该类别最终需求的比重表示如食物消费电脑消费运输设备等产品在家庭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上述对最终需求的分

解中①反映了需求水平的变化②和③反映了需求结构的变化8在 GMRIO模型中假设存在N 个国家和S 个部门最终需求在P 种类

别间分配令Y 为nstimes1维世界的最终需求向量则

Y(nstimes1)

Y11

Y12

Yns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1)

其中Yns表示世界对n 国s部门产品的最终需求令分类别的最终需求矩阵为F则

F(nstimesp)

==F111 1049018 F11p

⋮ ⋱ ⋮

Fns1 1049018 Fnsp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2)

其中Fnsk表示k类别最终需求在n 国s部门产品上的支出因此总需求水平y 为

y=i1049011Fi (13)其中i为加总向量

令Z= (i1049011F)1049011=Z1

Zp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Zk 表示世界在k 类别最终需求上的总支出因

此需求的构成结构D即各类别最终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可表示为

D(ptimes1)

= (1y)Z=Z1y⋮

Zpy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4)

则需求的产品结构B即每种类别最终需求在不同产品间的分配可表示为

B(nstimesp)

= bnsk[ ] = (F)(Z︿)-1 (15)

其中bnsk=FnskZk 表示k类别最终需求在n 国s部门上的支出占该类别最终

需求的比重矩阵B 将每种类别最终需求和每个产品部门连接起来基于以上定义世界最终需求向量Y 可表示为

8 本文中的需求结构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需求结构包括需求的构成结构和需求的产品结构两个部分其中需求的构成结构与通常意义上的需求结构的含义一致

142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Y=yBD (16)则YdYf 可表示为

Yd=ydBdDd (17)

Yf=yfBfDf (18)根据两极分解法对YdYf 进行结构分解得

ΔYd= (12)(Δyd)(B0dD0

d+B1dD1

d)+ (12)[y0d (ΔBd)D1

d+

y1d (ΔBd)D0

d]+ (12)(y0dB0

d+y1dB1

d)(ΔDd) (19)

ΔYf= (12)(Δyf)(B0fD0

f+B1fD1

f)+ (12)[y0f (ΔBf)D1

f+

y1f (ΔBf)D0

f]+ (12)(y0fB0

f+y1fB1

f)(ΔDf) (20)结合式 (10)和式 (19)有

C (ΔYd)=(14)(e0L0+e1L1)(Δyd)(B0dD0

d+B1dD1

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水平变动效应C(Δyd)

(14)(e0L0+e1L1)[y0d (ΔBd)D1

d+y1d (ΔBd)D0

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变动效应C(ΔBd)

+ (14)(e0L0+e1L1)(y0dB0

d+y1dB1

d)(ΔD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变动效应C(ΔDd)

(21)结合式 (10)和式 (20)有

C (ΔYf)=(14)(e0L0+e1L1)(Δyf)(B0fD0

f+B1fD1

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水平变动效应C(Δyf)

(14)(e0L0+e1L1)[y0f (ΔBf)D1

f+y1f (ΔBf)D0

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变动效应C(ΔBf)

+ (14)(e0L0+e1L1)(y0fB0

f+y1fB1

f)(ΔD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构成结构变动效应C(ΔDf)

(22)进一步对需求的构成结构和需求的产品结构进行分解有

ΔD=ΔD1+ΔD2+1049018+ΔDp (23)

ΔB=ΔB1+ΔB2+1049018+ΔBs (24)其中ΔD1ΔD21049018ΔDp 分别表示各类别最终需求的变化ΔDi 中除i类别最终需求变化外其他类别最终需求的变化均设为0ΔB1ΔB21049018

ΔBs 分别表示各产品最终需求的变化ΔBi 中除i产品最终需求变化外其

他产品最终需求的变化均设为0将式 (23)和式 (24)代入式 (21)和式

(22)可进一步分解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动效应及产品结构变

动效应

(三)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使用的数据均来自欧盟委员会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 (WIO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7 

WIOD提供了1995mdash2011年的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mdash2009年的上年价

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ocioEconomicAccountsSEA)9该

世界投入产出表 (WIOTs)涵盖了40个国家 (地区)以及1个世界其他地区

(ROW)1035个部门的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2008年WIOTs中40个国家

(地区)覆盖了85以上的全球GDP (Losetal10490082015)中国与这些经济体

均有贸易往来2010年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9910490087从这

些经济体的进口占中国总进口的901049008211因而能够真实反映中国进出口贸

易的动态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提供了1995mdash2009年投入产出表中35个部门相对应的就业数据以及按照技能分类的低中高三种技能类型12的就

业数据由于SEA 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据因此本文主体部分

的研究期间为1995mdash2009年为了分析需求变化与中国的劳动力就业波动的

最新动态本文在第五部分根据2016年 WIOD最新发布的2000mdash2014年世

界投入产出表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995mdash2009年研究样本期间中国经济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外部冲击即

2001年中国加入 WTO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因此本文将样本期间划分

为三个阶段即入世前的阶段 (1995mdash2001)入世后至金融危机前的阶段

(2001mdash2007)和金融危机阶段 (2007mdash2009)13基于1995mdash2009年现价和上

年价世界投入产出表以及社会经济核算账户对年度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行结构分解然后取该阶段的算术平均值

9 世界投入产出表 (WIOTs)是以各国的官方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的主要以各国的供给使用表

(SupplyandUseTablesSUTs)为基础将各国的SUTs按照ISICRev10490083的行业分类标准归总为35个行业以中国为例WIOTs的中国部分是以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以及

相应的SUTs为基础构建的1992年和199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参照 laquo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raquo(GBT4754mdash94)制定而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参照 laquo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raquo(GBT4754mdash2002)制定这些标准都被匹配为 WIOTs中的ISICRev10490083的行业分类标准同时WIOTs根据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对各国进口按照国家mdash行业来源进行分解并将其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并根据

BEC编码来区分进口品被用于中间投入还是最终消费这样就将各国的 SUTs连接起来成为世界

SUTs有关 WIOD的数据来源构建方法的更详细介绍可参考 Timmer (2012)和 Dietzenbacheretal1049008(2013) 10 4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 (克罗地亚除外)以及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大

陆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墨西哥俄罗斯韩国中国台湾土耳其和美国这13个主要经济

体世界其他地区则是由除40个国家 (地区)外的世界其他地区构成的 ROW 区域11 作者根据 WIOD中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12 WIOD根据1997年 laquo国际教育标准分类raquo(1997mdashISCED)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分类ISCED1-2为

低技能类型ISCED3-4为中等技能类型ISCED5-6为高技能类型13 具体从中国增加值出口增速来看2001年之前增加值出口增速波动较大2001年加入 WTO 后增加值出口增速稳步快速上升2007年达到峰值27104900862008年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09年增

速暴跌为-1110490086

142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初步分解

1995mdash2009年间中国劳动力就业年均增加709万人年均增长率仅为

010490089814远低于同期 GDP的实际增长率9104900886中国经济呈现出显著的

ldquo高增长低就业rdquo现象图2显示了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

构分解如图2所示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分工变化

也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

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劳动投入系数下降年均减少劳

动力就业5237万人就业增长率下降7104900812最终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劳动

力就业5370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33生产分工的变化年均增加就

业57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0104900877最终需求增加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增

长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总效应为

正FreestraandHong (2007)和Chenetal1049008 (2012)的研究均表明需求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量关键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最终需求的增长幅度最终需求增加是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1995mdash2001年最终需求

的变化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01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14随着中国

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2001mdash2007年最终需求变化拉动的劳动

力就业进一步扩大为565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4相比于入世前平均每年多拉动600万的就业就业增长率提高010490084个百分点2007mdash2009年主要受金融危机期间国外需求下降的影响最终需求拉动的就业相比前

一阶段有微弱下降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589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24

图2 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14 作者根据 WIOD数据库计算得出和 laquo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raquo中的就业人数完全相同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9 

(二)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根据式 (10)对最终需求变动效应进一步分解结果如图3所示从国

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视角来看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动力1995mdash2009年国内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4457万人使就业

增长率上升6104900808国外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913万人使就业增长

率上升1104900824国内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业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

业的5倍其中2001mdash2007年随着中国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年均拉动就业1625万人 (2104900817)15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仅是国

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这一测算结果同 FeenstraandHong (2007)的估算结果比较接近该研究结果显示2000mdash2005年国内需求增加拉动的

就业是出口增长拉动就业的3倍他们使用2000年就业系数对2000mdash2005年中国就业增长进行估算且未考虑生产分工的变化其估算结果不可避免

地存在一定的偏误2007mdash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

下跌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国内需求成为拉动劳动力就业增长

的关键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

力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

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但易受到国外经济波动的影响这意味着

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关键在于扩大国内需求

图3 1995mdash2009年最终需求变动效应的分解

根据式 (21)和式 (22)对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

响进行结构分解结果如图4所示图4显示在样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

中需求水平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因素年均拉动就业增加5573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9而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的变化对劳

15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年均相对就业变化量即年均就业增长率每一年的相对就业变化量为该年的就

业变化占上一年就业总量的比重下同

143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动力就业起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降低就业1104900812和0104900839国外需求中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水平在增加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年均

拉动就业增长0104900884和0104900843而需求的构成结构主要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

用但影响微弱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年均增

加就业1139万人 (1104900852)是国外需求水平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2007mdash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下跌导致国外需求水平需求

的产品结构和构成结构对就业均呈负向的拉动作用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0104900828这一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扩大内需政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

的促进作用但仅是需求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劳动力就业而国内需求的结构

变化却抑制了劳动力就业增加

图4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三)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根据 WIOD中

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最终需求有五个构成部分即家庭消费需求政府消费

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求和存货变化需求前三项为

消费需求后两项为投资需求图5显示了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年均减少就业29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

降01049008391995mdash2001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要

是由于存货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所致2001mdash2007年投资

需求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大幅上升但家庭消费占比大幅下滑使得构

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仍然是负向的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消费需求尤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1 

是家庭消费需求继续大幅下滑尽管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推出的 ldquo四万亿计

划rdquo16使投资需求增加但仍无法抵消消费需求下降所带来的负向作用总体

来看1995mdash2009年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中投资需求上升增加了劳动

力就业消费需求下降减少了劳动力就业且消费需求下降对劳动力就业的

负向作用大于投资需求上升对劳动力就业的正向作用使得国内需求的构成

结构变化减少了劳动力就业图5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劳

动力就业的负向影响主要由家庭消费需求下降导致

2009年中国家庭消费需求占比为3610490082为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5710490084相差21个百

分点投资率为4810490080是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高水平远

高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211049008017中国消费需求份额相对较小是在一

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是中国 ldquo高投资低消费rdquo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产物有其历史合理性18然而当前国内需求结构失衡消费需求不足尤其是家庭

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未来

中国政府而言如何培育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以最终促

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提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5 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注由于中国国内最终需求中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数据均为0因此将这一类别最

终需求删去

图6显示了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拉动作用较小且

总体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减少就业1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6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应对这种

危局中国政府新增投资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后来被一些媒体和经济

学人士称为 ldquo四万亿计划rdquo17 作者根据 WIOD中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得出18 感谢审稿人指出这一问题

143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01049008021995mdash2001年存货变化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导

致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2001mdash2007年存货占最终需求的

比重增加使得国外需求对劳动力就业呈微弱的正向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形成和存货变化需求下降尽管消费需求

有所上升但对就业拉动作用小于投资下降带来的负向影响国外需求的构

成结构变化仍然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总体来看除2007mdash2009年金融危

机期间外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也

较小

图6 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四)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最终需求在35个产品部门间进行分配为了更清晰地看出需求的产品结构差异将35个产

品部门合并为九大产品部门以便分析即农业矿业低技术制造业中低

技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商务服务业和

其他服务业19

19 农业包括C1农业狩猎林业和渔业矿业包括C2矿业和采石业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3食

品饮料制造及烟草C4纺织业C5皮革及鞋类制品业C6木材软木及其制品业C7造纸印刷

及出版业C16其他制造业及废弃资源和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中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8石油加工炼

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10橡胶及塑料制品C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12金属制品业中高技术和高

技术制造业包括C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C13机械设备制造业C14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C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包括C18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包括C23内陆运输业C24水上

运输业C25航空运输业C26其他辅助性运输业和运输代理业C27邮政通信业商务服务业包括C28金融业C30设备租赁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包括C17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C19汽车摩托车销售和维修燃料零售业C20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批发代理销售业C21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零售业C22酒店餐饮业C29房地产业C31公共管理国防及社会保障业C32教

育C33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C34其他社会社区和个人服务业C35家庭雇佣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3 

图7显示了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样本研

究期间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年均减少就业824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104900812各阶段均表现为负向拉动作用1995mdash2009年中国正处于由农业

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阶段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农业部门产品需求下降对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产品需求上升

但上升幅度较小1995年农业部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为15104900832009年已

下降为510490088农业部门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部门该部门需求下降必然会大

量减少劳动力就业1995mdash2009年农业需求下降年均减少就业1235万人

(-1104900868)制造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就业90万人 (0104900813)其中中高

和高技术制造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服务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

323万人 (0104900844)其中其他服务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因

此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总体上减少了劳动力就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升但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未能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需求不足因此促进需求的产品结构升级刻不容缓

图7 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图8显示了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如图8所示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在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5mdash2009年间年均拉动就业增加618万人 (0104900884)国外需求中对低技

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品需求上升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

主要因素特别是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间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

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分别年均增加就业 277 万人

(0104900837)和259万人 (0104900835)显著拉动了国内劳动力就业具体行业来

看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业中的 ldquo纺织业rdquo部门 (C4)中高和高技术制造

业中的 ldquo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rdquo部门 (C14)需求大幅上升这两个部门也

正是中国的优势出口部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低技术制

造业需求大幅下降特别是对 ldquo纺织业rdquo(C4)需求大幅下降使得国外需求

143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势

出口部门对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易受到国外需求波动的影

响因此稳定出口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

图8 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五)稳健性分析

本文进一步采用结构分解中更为复杂和准确的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 (DietzenG

bacherandLos1998李景华2004)对文章的测算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

根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当被分解的因素有n 个时SDA 分解的形式共有n

个每一个因素的表达式有2n-1个然后对所有分解方式进行加权平均根

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ΔE 可以分解为

ΔE=[13times (Δe)L0Y0+

16times (Δe)L0Y1+

16times (Δe)L1Y0+

13times (Δe)L1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3timese0 (ΔL)Y0+

16timese1 (ΔL)Y0+

16timese0 (ΔL)Y1+

13timese1 (ΔL)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3timese0L0 (ΔY)+

16timese0L1 (ΔY)+

16timese1L0 (ΔY)+

13timese1L1 (ΔY)]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25)

同理最终需求变化的结构分解可表示为以国内需求的变化ΔYd 为例

ΔYd=[13times(Δyd)B0

dD0d+

16times(Δyd)B0

dD1d+

16times(Δyd)B1

dD0d+

13times(Δyd)B1

dD1d]+[1

3timesy0d(ΔBd)D0

d+16timesy1

d(ΔBd)D0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5 

16timesy0

d(ΔBd)D1d+

13timesy1

d(ΔBd)D1d]+[1

3timesy0dB0

d(ΔDd)+

16timesy1

dB0d(ΔDd)+

16timesy0

dB1d(ΔDd)+

13timesy1

dB1d(ΔDd)] (26)

将式 (26)代入式 (25)中可得到国内需求水平变化国内需求的产

品结构和构成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国外需求变化对中

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依此类推采用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对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分层式结

构分解结果显示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动力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最终

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国内需求增加是

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国外需求中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

同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20基于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分解结果与基于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的分解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本文的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五进一步的扩展分析

鉴于 WIOD中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

据不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新情况本文进一步根据2016年 WIOD发

布的2000mdash2014世界投入产出表对2010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进行扩展

分析由于无法获得2010mdash2014年的各行业劳动投入系数数据本文采用趋

势递推法根据1995mdash2009年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递推2010mdash

2014年劳动投入系数同时鉴于2000mdash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4个

国家 (地区)和56个部门 (ISICRev10490084)本文将56个部门合并为34个部

门21以匹配劳动投入系数为了甄别2009mdash2014年国外需求变化和国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

波动的影响对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结构分解22金融危机

过后中国出口贸易经历了较大的起伏根据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将

2009mdash2014年样本期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9mdash2011年的出口复苏阶段和

20 限于篇幅稳健性分析结果未予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索取21 1995mdash2011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在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

出表中仅为一个部门即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因此合并部门后的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出表包含

34个部门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的劳动投入系数根据2011年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的产值比例进行加权平均22 由于无法获得2009mdash2014年 WIOTs中所有国家 (地区)所有部门的价格平减指数本文参考 Losetal1049008 (2015)的方法采用中国的 GDP平减指数和年平均汇价对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平减

143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2011mdash2014年的出口增速下降阶段23表1显示了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

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与前文结论一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仍是抑制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

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显示2009mdash

2011年国内需求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凸显年均增加就业6182万人是国外需求增加拉动就业的8倍远高于1995mdash2009年的平均水平国外需

求较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年均增加就业778万人但远低于2001mdash2007年年均1625万人的就业创造2011mdash2014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和国内经济

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较2009mdash2011年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国外需求变化年均仅增加21万的就业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此外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仍是影响劳动力就

业波动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较小与前文结论一致国外需求中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水平

下降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但需求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前文的结论国内需求是

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表1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

劳动力就业相比于2009mdash2011年也有所下降2015mdash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

一步放缓年均增速仅为610490088同时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继

金融危机过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0490088和-210490081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

表1 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劳动投入系数 -4647 (-6104900808) -7248 (-9104900802)

生产分工 -345 (-0104900845) 1688 (2104900810)

最终需求 6961 (9104900811) 4695 (5104900884)

 国内需求 6182 (8104900809) 4674 (5104900882)

 国内需求水平 6373 (8104900834) 4691 (5104900884)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 -438 (-0104900857) 73 (0104900809)

  农业 -487 (-0104900864) -256 (-0104900832)

  矿业 0 (0104900800) 1 (0104900800)

23 2010mdash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弹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均增速为2210490088但自

2012年起受全球贸易减速 (Hoekman2015)的影响中国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降2012mdash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仅为510490083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5 

求在家庭消费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政府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

求存货变化需求这五种类别需求间的分配以各类别最终需求占总最终需

求的比重表示③需求的产品结构B即每一类别最终需求在不同的产品间

的分配以对各产品的最终需求占该类别最终需求的比重表示如食物消费电脑消费运输设备等产品在家庭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上述对最终需求的分

解中①反映了需求水平的变化②和③反映了需求结构的变化8在 GMRIO模型中假设存在N 个国家和S 个部门最终需求在P 种类

别间分配令Y 为nstimes1维世界的最终需求向量则

Y(nstimes1)

Y11

Y12

Yns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1)

其中Yns表示世界对n 国s部门产品的最终需求令分类别的最终需求矩阵为F则

F(nstimesp)

==F111 1049018 F11p

⋮ ⋱ ⋮

Fns1 1049018 Fnsp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2)

其中Fnsk表示k类别最终需求在n 国s部门产品上的支出因此总需求水平y 为

y=i1049011Fi (13)其中i为加总向量

令Z= (i1049011F)1049011=Z1

Zp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Zk 表示世界在k 类别最终需求上的总支出因

此需求的构成结构D即各类别最终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可表示为

D(ptimes1)

= (1y)Z=Z1y⋮

Zpy

eacute

euml

ecircecircecircecirc

ugrave

ucirc

uacuteuacuteuacuteuacute

(14)

则需求的产品结构B即每种类别最终需求在不同产品间的分配可表示为

B(nstimesp)

= bnsk[ ] = (F)(Z︿)-1 (15)

其中bnsk=FnskZk 表示k类别最终需求在n 国s部门上的支出占该类别最终

需求的比重矩阵B 将每种类别最终需求和每个产品部门连接起来基于以上定义世界最终需求向量Y 可表示为

8 本文中的需求结构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需求结构包括需求的构成结构和需求的产品结构两个部分其中需求的构成结构与通常意义上的需求结构的含义一致

142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Y=yBD (16)则YdYf 可表示为

Yd=ydBdDd (17)

Yf=yfBfDf (18)根据两极分解法对YdYf 进行结构分解得

ΔYd= (12)(Δyd)(B0dD0

d+B1dD1

d)+ (12)[y0d (ΔBd)D1

d+

y1d (ΔBd)D0

d]+ (12)(y0dB0

d+y1dB1

d)(ΔDd) (19)

ΔYf= (12)(Δyf)(B0fD0

f+B1fD1

f)+ (12)[y0f (ΔBf)D1

f+

y1f (ΔBf)D0

f]+ (12)(y0fB0

f+y1fB1

f)(ΔDf) (20)结合式 (10)和式 (19)有

C (ΔYd)=(14)(e0L0+e1L1)(Δyd)(B0dD0

d+B1dD1

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水平变动效应C(Δyd)

(14)(e0L0+e1L1)[y0d (ΔBd)D1

d+y1d (ΔBd)D0

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变动效应C(ΔBd)

+ (14)(e0L0+e1L1)(y0dB0

d+y1dB1

d)(ΔD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变动效应C(ΔDd)

(21)结合式 (10)和式 (20)有

C (ΔYf)=(14)(e0L0+e1L1)(Δyf)(B0fD0

f+B1fD1

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水平变动效应C(Δyf)

(14)(e0L0+e1L1)[y0f (ΔBf)D1

f+y1f (ΔBf)D0

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变动效应C(ΔBf)

+ (14)(e0L0+e1L1)(y0fB0

f+y1fB1

f)(ΔD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构成结构变动效应C(ΔDf)

(22)进一步对需求的构成结构和需求的产品结构进行分解有

ΔD=ΔD1+ΔD2+1049018+ΔDp (23)

ΔB=ΔB1+ΔB2+1049018+ΔBs (24)其中ΔD1ΔD21049018ΔDp 分别表示各类别最终需求的变化ΔDi 中除i类别最终需求变化外其他类别最终需求的变化均设为0ΔB1ΔB21049018

ΔBs 分别表示各产品最终需求的变化ΔBi 中除i产品最终需求变化外其

他产品最终需求的变化均设为0将式 (23)和式 (24)代入式 (21)和式

(22)可进一步分解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动效应及产品结构变

动效应

(三)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使用的数据均来自欧盟委员会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 (WIO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7 

WIOD提供了1995mdash2011年的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mdash2009年的上年价

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ocioEconomicAccountsSEA)9该

世界投入产出表 (WIOTs)涵盖了40个国家 (地区)以及1个世界其他地区

(ROW)1035个部门的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2008年WIOTs中40个国家

(地区)覆盖了85以上的全球GDP (Losetal10490082015)中国与这些经济体

均有贸易往来2010年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9910490087从这

些经济体的进口占中国总进口的901049008211因而能够真实反映中国进出口贸

易的动态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提供了1995mdash2009年投入产出表中35个部门相对应的就业数据以及按照技能分类的低中高三种技能类型12的就

业数据由于SEA 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据因此本文主体部分

的研究期间为1995mdash2009年为了分析需求变化与中国的劳动力就业波动的

最新动态本文在第五部分根据2016年 WIOD最新发布的2000mdash2014年世

界投入产出表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995mdash2009年研究样本期间中国经济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外部冲击即

2001年中国加入 WTO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因此本文将样本期间划分

为三个阶段即入世前的阶段 (1995mdash2001)入世后至金融危机前的阶段

(2001mdash2007)和金融危机阶段 (2007mdash2009)13基于1995mdash2009年现价和上

年价世界投入产出表以及社会经济核算账户对年度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行结构分解然后取该阶段的算术平均值

9 世界投入产出表 (WIOTs)是以各国的官方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的主要以各国的供给使用表

(SupplyandUseTablesSUTs)为基础将各国的SUTs按照ISICRev10490083的行业分类标准归总为35个行业以中国为例WIOTs的中国部分是以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以及

相应的SUTs为基础构建的1992年和199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参照 laquo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raquo(GBT4754mdash94)制定而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参照 laquo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raquo(GBT4754mdash2002)制定这些标准都被匹配为 WIOTs中的ISICRev10490083的行业分类标准同时WIOTs根据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对各国进口按照国家mdash行业来源进行分解并将其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并根据

BEC编码来区分进口品被用于中间投入还是最终消费这样就将各国的 SUTs连接起来成为世界

SUTs有关 WIOD的数据来源构建方法的更详细介绍可参考 Timmer (2012)和 Dietzenbacheretal1049008(2013) 10 4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 (克罗地亚除外)以及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大

陆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墨西哥俄罗斯韩国中国台湾土耳其和美国这13个主要经济

体世界其他地区则是由除40个国家 (地区)外的世界其他地区构成的 ROW 区域11 作者根据 WIOD中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12 WIOD根据1997年 laquo国际教育标准分类raquo(1997mdashISCED)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分类ISCED1-2为

低技能类型ISCED3-4为中等技能类型ISCED5-6为高技能类型13 具体从中国增加值出口增速来看2001年之前增加值出口增速波动较大2001年加入 WTO 后增加值出口增速稳步快速上升2007年达到峰值27104900862008年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09年增

速暴跌为-1110490086

142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初步分解

1995mdash2009年间中国劳动力就业年均增加709万人年均增长率仅为

010490089814远低于同期 GDP的实际增长率9104900886中国经济呈现出显著的

ldquo高增长低就业rdquo现象图2显示了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

构分解如图2所示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分工变化

也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

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劳动投入系数下降年均减少劳

动力就业5237万人就业增长率下降7104900812最终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劳动

力就业5370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33生产分工的变化年均增加就

业57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0104900877最终需求增加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增

长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总效应为

正FreestraandHong (2007)和Chenetal1049008 (2012)的研究均表明需求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量关键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最终需求的增长幅度最终需求增加是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1995mdash2001年最终需求

的变化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01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14随着中国

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2001mdash2007年最终需求变化拉动的劳动

力就业进一步扩大为565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4相比于入世前平均每年多拉动600万的就业就业增长率提高010490084个百分点2007mdash2009年主要受金融危机期间国外需求下降的影响最终需求拉动的就业相比前

一阶段有微弱下降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589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24

图2 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14 作者根据 WIOD数据库计算得出和 laquo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raquo中的就业人数完全相同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9 

(二)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根据式 (10)对最终需求变动效应进一步分解结果如图3所示从国

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视角来看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动力1995mdash2009年国内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4457万人使就业

增长率上升6104900808国外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913万人使就业增长

率上升1104900824国内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业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

业的5倍其中2001mdash2007年随着中国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年均拉动就业1625万人 (2104900817)15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仅是国

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这一测算结果同 FeenstraandHong (2007)的估算结果比较接近该研究结果显示2000mdash2005年国内需求增加拉动的

就业是出口增长拉动就业的3倍他们使用2000年就业系数对2000mdash2005年中国就业增长进行估算且未考虑生产分工的变化其估算结果不可避免

地存在一定的偏误2007mdash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

下跌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国内需求成为拉动劳动力就业增长

的关键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

力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

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但易受到国外经济波动的影响这意味着

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关键在于扩大国内需求

图3 1995mdash2009年最终需求变动效应的分解

根据式 (21)和式 (22)对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

响进行结构分解结果如图4所示图4显示在样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

中需求水平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因素年均拉动就业增加5573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9而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的变化对劳

15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年均相对就业变化量即年均就业增长率每一年的相对就业变化量为该年的就

业变化占上一年就业总量的比重下同

143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动力就业起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降低就业1104900812和0104900839国外需求中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水平在增加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年均

拉动就业增长0104900884和0104900843而需求的构成结构主要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

用但影响微弱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年均增

加就业1139万人 (1104900852)是国外需求水平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2007mdash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下跌导致国外需求水平需求

的产品结构和构成结构对就业均呈负向的拉动作用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0104900828这一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扩大内需政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

的促进作用但仅是需求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劳动力就业而国内需求的结构

变化却抑制了劳动力就业增加

图4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三)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根据 WIOD中

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最终需求有五个构成部分即家庭消费需求政府消费

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求和存货变化需求前三项为

消费需求后两项为投资需求图5显示了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年均减少就业29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

降01049008391995mdash2001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要

是由于存货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所致2001mdash2007年投资

需求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大幅上升但家庭消费占比大幅下滑使得构

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仍然是负向的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消费需求尤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1 

是家庭消费需求继续大幅下滑尽管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推出的 ldquo四万亿计

划rdquo16使投资需求增加但仍无法抵消消费需求下降所带来的负向作用总体

来看1995mdash2009年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中投资需求上升增加了劳动

力就业消费需求下降减少了劳动力就业且消费需求下降对劳动力就业的

负向作用大于投资需求上升对劳动力就业的正向作用使得国内需求的构成

结构变化减少了劳动力就业图5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劳

动力就业的负向影响主要由家庭消费需求下降导致

2009年中国家庭消费需求占比为3610490082为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5710490084相差21个百

分点投资率为4810490080是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高水平远

高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211049008017中国消费需求份额相对较小是在一

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是中国 ldquo高投资低消费rdquo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产物有其历史合理性18然而当前国内需求结构失衡消费需求不足尤其是家庭

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未来

中国政府而言如何培育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以最终促

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提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5 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注由于中国国内最终需求中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数据均为0因此将这一类别最

终需求删去

图6显示了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拉动作用较小且

总体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减少就业1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6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应对这种

危局中国政府新增投资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后来被一些媒体和经济

学人士称为 ldquo四万亿计划rdquo17 作者根据 WIOD中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得出18 感谢审稿人指出这一问题

143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01049008021995mdash2001年存货变化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导

致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2001mdash2007年存货占最终需求的

比重增加使得国外需求对劳动力就业呈微弱的正向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形成和存货变化需求下降尽管消费需求

有所上升但对就业拉动作用小于投资下降带来的负向影响国外需求的构

成结构变化仍然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总体来看除2007mdash2009年金融危

机期间外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也

较小

图6 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四)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最终需求在35个产品部门间进行分配为了更清晰地看出需求的产品结构差异将35个产

品部门合并为九大产品部门以便分析即农业矿业低技术制造业中低

技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商务服务业和

其他服务业19

19 农业包括C1农业狩猎林业和渔业矿业包括C2矿业和采石业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3食

品饮料制造及烟草C4纺织业C5皮革及鞋类制品业C6木材软木及其制品业C7造纸印刷

及出版业C16其他制造业及废弃资源和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中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8石油加工炼

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10橡胶及塑料制品C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12金属制品业中高技术和高

技术制造业包括C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C13机械设备制造业C14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C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包括C18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包括C23内陆运输业C24水上

运输业C25航空运输业C26其他辅助性运输业和运输代理业C27邮政通信业商务服务业包括C28金融业C30设备租赁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包括C17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C19汽车摩托车销售和维修燃料零售业C20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批发代理销售业C21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零售业C22酒店餐饮业C29房地产业C31公共管理国防及社会保障业C32教

育C33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C34其他社会社区和个人服务业C35家庭雇佣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3 

图7显示了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样本研

究期间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年均减少就业824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104900812各阶段均表现为负向拉动作用1995mdash2009年中国正处于由农业

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阶段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农业部门产品需求下降对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产品需求上升

但上升幅度较小1995年农业部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为15104900832009年已

下降为510490088农业部门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部门该部门需求下降必然会大

量减少劳动力就业1995mdash2009年农业需求下降年均减少就业1235万人

(-1104900868)制造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就业90万人 (0104900813)其中中高

和高技术制造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服务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

323万人 (0104900844)其中其他服务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因

此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总体上减少了劳动力就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升但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未能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需求不足因此促进需求的产品结构升级刻不容缓

图7 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图8显示了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如图8所示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在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5mdash2009年间年均拉动就业增加618万人 (0104900884)国外需求中对低技

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品需求上升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

主要因素特别是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间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

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分别年均增加就业 277 万人

(0104900837)和259万人 (0104900835)显著拉动了国内劳动力就业具体行业来

看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业中的 ldquo纺织业rdquo部门 (C4)中高和高技术制造

业中的 ldquo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rdquo部门 (C14)需求大幅上升这两个部门也

正是中国的优势出口部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低技术制

造业需求大幅下降特别是对 ldquo纺织业rdquo(C4)需求大幅下降使得国外需求

143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势

出口部门对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易受到国外需求波动的影

响因此稳定出口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

图8 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五)稳健性分析

本文进一步采用结构分解中更为复杂和准确的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 (DietzenG

bacherandLos1998李景华2004)对文章的测算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

根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当被分解的因素有n 个时SDA 分解的形式共有n

个每一个因素的表达式有2n-1个然后对所有分解方式进行加权平均根

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ΔE 可以分解为

ΔE=[13times (Δe)L0Y0+

16times (Δe)L0Y1+

16times (Δe)L1Y0+

13times (Δe)L1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3timese0 (ΔL)Y0+

16timese1 (ΔL)Y0+

16timese0 (ΔL)Y1+

13timese1 (ΔL)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3timese0L0 (ΔY)+

16timese0L1 (ΔY)+

16timese1L0 (ΔY)+

13timese1L1 (ΔY)]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25)

同理最终需求变化的结构分解可表示为以国内需求的变化ΔYd 为例

ΔYd=[13times(Δyd)B0

dD0d+

16times(Δyd)B0

dD1d+

16times(Δyd)B1

dD0d+

13times(Δyd)B1

dD1d]+[1

3timesy0d(ΔBd)D0

d+16timesy1

d(ΔBd)D0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5 

16timesy0

d(ΔBd)D1d+

13timesy1

d(ΔBd)D1d]+[1

3timesy0dB0

d(ΔDd)+

16timesy1

dB0d(ΔDd)+

16timesy0

dB1d(ΔDd)+

13timesy1

dB1d(ΔDd)] (26)

将式 (26)代入式 (25)中可得到国内需求水平变化国内需求的产

品结构和构成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国外需求变化对中

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依此类推采用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对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分层式结

构分解结果显示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动力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最终

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国内需求增加是

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国外需求中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

同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20基于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分解结果与基于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的分解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本文的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五进一步的扩展分析

鉴于 WIOD中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

据不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新情况本文进一步根据2016年 WIOD发

布的2000mdash2014世界投入产出表对2010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进行扩展

分析由于无法获得2010mdash2014年的各行业劳动投入系数数据本文采用趋

势递推法根据1995mdash2009年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递推2010mdash

2014年劳动投入系数同时鉴于2000mdash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4个

国家 (地区)和56个部门 (ISICRev10490084)本文将56个部门合并为34个部

门21以匹配劳动投入系数为了甄别2009mdash2014年国外需求变化和国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

波动的影响对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结构分解22金融危机

过后中国出口贸易经历了较大的起伏根据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将

2009mdash2014年样本期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9mdash2011年的出口复苏阶段和

20 限于篇幅稳健性分析结果未予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索取21 1995mdash2011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在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

出表中仅为一个部门即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因此合并部门后的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出表包含

34个部门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的劳动投入系数根据2011年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的产值比例进行加权平均22 由于无法获得2009mdash2014年 WIOTs中所有国家 (地区)所有部门的价格平减指数本文参考 Losetal1049008 (2015)的方法采用中国的 GDP平减指数和年平均汇价对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平减

143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2011mdash2014年的出口增速下降阶段23表1显示了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

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与前文结论一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仍是抑制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

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显示2009mdash

2011年国内需求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凸显年均增加就业6182万人是国外需求增加拉动就业的8倍远高于1995mdash2009年的平均水平国外需

求较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年均增加就业778万人但远低于2001mdash2007年年均1625万人的就业创造2011mdash2014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和国内经济

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较2009mdash2011年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国外需求变化年均仅增加21万的就业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此外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仍是影响劳动力就

业波动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较小与前文结论一致国外需求中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水平

下降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但需求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前文的结论国内需求是

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表1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

劳动力就业相比于2009mdash2011年也有所下降2015mdash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

一步放缓年均增速仅为610490088同时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继

金融危机过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0490088和-210490081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

表1 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劳动投入系数 -4647 (-6104900808) -7248 (-9104900802)

生产分工 -345 (-0104900845) 1688 (2104900810)

最终需求 6961 (9104900811) 4695 (5104900884)

 国内需求 6182 (8104900809) 4674 (5104900882)

 国内需求水平 6373 (8104900834) 4691 (5104900884)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 -438 (-0104900857) 73 (0104900809)

  农业 -487 (-0104900864) -256 (-0104900832)

  矿业 0 (0104900800) 1 (0104900800)

23 2010mdash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弹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均增速为2210490088但自

2012年起受全球贸易减速 (Hoekman2015)的影响中国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降2012mdash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仅为510490083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142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Y=yBD (16)则YdYf 可表示为

Yd=ydBdDd (17)

Yf=yfBfDf (18)根据两极分解法对YdYf 进行结构分解得

ΔYd= (12)(Δyd)(B0dD0

d+B1dD1

d)+ (12)[y0d (ΔBd)D1

d+

y1d (ΔBd)D0

d]+ (12)(y0dB0

d+y1dB1

d)(ΔDd) (19)

ΔYf= (12)(Δyf)(B0fD0

f+B1fD1

f)+ (12)[y0f (ΔBf)D1

f+

y1f (ΔBf)D0

f]+ (12)(y0fB0

f+y1fB1

f)(ΔDf) (20)结合式 (10)和式 (19)有

C (ΔYd)=(14)(e0L0+e1L1)(Δyd)(B0dD0

d+B1dD1

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水平变动效应C(Δyd)

(14)(e0L0+e1L1)[y0d (ΔBd)D1

d+y1d (ΔBd)D0

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变动效应C(ΔBd)

+ (14)(e0L0+e1L1)(y0dB0

d+y1dB1

d)(ΔDd)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变动效应C(ΔDd)

(21)结合式 (10)和式 (20)有

C (ΔYf)=(14)(e0L0+e1L1)(Δyf)(B0fD0

f+B1fD1

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水平变动效应C(Δyf)

(14)(e0L0+e1L1)[y0f (ΔBf)D1

f+y1f (ΔBf)D0

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变动效应C(ΔBf)

+ (14)(e0L0+e1L1)(y0fB0

f+y1fB1

f)(ΔDf)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国外需求构成结构变动效应C(ΔDf)

(22)进一步对需求的构成结构和需求的产品结构进行分解有

ΔD=ΔD1+ΔD2+1049018+ΔDp (23)

ΔB=ΔB1+ΔB2+1049018+ΔBs (24)其中ΔD1ΔD21049018ΔDp 分别表示各类别最终需求的变化ΔDi 中除i类别最终需求变化外其他类别最终需求的变化均设为0ΔB1ΔB21049018

ΔBs 分别表示各产品最终需求的变化ΔBi 中除i产品最终需求变化外其

他产品最终需求的变化均设为0将式 (23)和式 (24)代入式 (21)和式

(22)可进一步分解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动效应及产品结构变

动效应

(三)数据来源与说明

本文使用的数据均来自欧盟委员会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 (WIO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7 

WIOD提供了1995mdash2011年的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mdash2009年的上年价

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ocioEconomicAccountsSEA)9该

世界投入产出表 (WIOTs)涵盖了40个国家 (地区)以及1个世界其他地区

(ROW)1035个部门的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2008年WIOTs中40个国家

(地区)覆盖了85以上的全球GDP (Losetal10490082015)中国与这些经济体

均有贸易往来2010年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9910490087从这

些经济体的进口占中国总进口的901049008211因而能够真实反映中国进出口贸

易的动态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提供了1995mdash2009年投入产出表中35个部门相对应的就业数据以及按照技能分类的低中高三种技能类型12的就

业数据由于SEA 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据因此本文主体部分

的研究期间为1995mdash2009年为了分析需求变化与中国的劳动力就业波动的

最新动态本文在第五部分根据2016年 WIOD最新发布的2000mdash2014年世

界投入产出表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995mdash2009年研究样本期间中国经济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外部冲击即

2001年中国加入 WTO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因此本文将样本期间划分

为三个阶段即入世前的阶段 (1995mdash2001)入世后至金融危机前的阶段

(2001mdash2007)和金融危机阶段 (2007mdash2009)13基于1995mdash2009年现价和上

年价世界投入产出表以及社会经济核算账户对年度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行结构分解然后取该阶段的算术平均值

9 世界投入产出表 (WIOTs)是以各国的官方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的主要以各国的供给使用表

(SupplyandUseTablesSUTs)为基础将各国的SUTs按照ISICRev10490083的行业分类标准归总为35个行业以中国为例WIOTs的中国部分是以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以及

相应的SUTs为基础构建的1992年和199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参照 laquo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raquo(GBT4754mdash94)制定而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参照 laquo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raquo(GBT4754mdash2002)制定这些标准都被匹配为 WIOTs中的ISICRev10490083的行业分类标准同时WIOTs根据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对各国进口按照国家mdash行业来源进行分解并将其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并根据

BEC编码来区分进口品被用于中间投入还是最终消费这样就将各国的 SUTs连接起来成为世界

SUTs有关 WIOD的数据来源构建方法的更详细介绍可参考 Timmer (2012)和 Dietzenbacheretal1049008(2013) 10 4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 (克罗地亚除外)以及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大

陆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墨西哥俄罗斯韩国中国台湾土耳其和美国这13个主要经济

体世界其他地区则是由除40个国家 (地区)外的世界其他地区构成的 ROW 区域11 作者根据 WIOD中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12 WIOD根据1997年 laquo国际教育标准分类raquo(1997mdashISCED)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分类ISCED1-2为

低技能类型ISCED3-4为中等技能类型ISCED5-6为高技能类型13 具体从中国增加值出口增速来看2001年之前增加值出口增速波动较大2001年加入 WTO 后增加值出口增速稳步快速上升2007年达到峰值27104900862008年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09年增

速暴跌为-1110490086

142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初步分解

1995mdash2009年间中国劳动力就业年均增加709万人年均增长率仅为

010490089814远低于同期 GDP的实际增长率9104900886中国经济呈现出显著的

ldquo高增长低就业rdquo现象图2显示了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

构分解如图2所示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分工变化

也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

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劳动投入系数下降年均减少劳

动力就业5237万人就业增长率下降7104900812最终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劳动

力就业5370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33生产分工的变化年均增加就

业57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0104900877最终需求增加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增

长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总效应为

正FreestraandHong (2007)和Chenetal1049008 (2012)的研究均表明需求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量关键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最终需求的增长幅度最终需求增加是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1995mdash2001年最终需求

的变化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01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14随着中国

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2001mdash2007年最终需求变化拉动的劳动

力就业进一步扩大为565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4相比于入世前平均每年多拉动600万的就业就业增长率提高010490084个百分点2007mdash2009年主要受金融危机期间国外需求下降的影响最终需求拉动的就业相比前

一阶段有微弱下降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589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24

图2 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14 作者根据 WIOD数据库计算得出和 laquo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raquo中的就业人数完全相同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9 

(二)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根据式 (10)对最终需求变动效应进一步分解结果如图3所示从国

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视角来看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动力1995mdash2009年国内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4457万人使就业

增长率上升6104900808国外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913万人使就业增长

率上升1104900824国内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业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

业的5倍其中2001mdash2007年随着中国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年均拉动就业1625万人 (2104900817)15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仅是国

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这一测算结果同 FeenstraandHong (2007)的估算结果比较接近该研究结果显示2000mdash2005年国内需求增加拉动的

就业是出口增长拉动就业的3倍他们使用2000年就业系数对2000mdash2005年中国就业增长进行估算且未考虑生产分工的变化其估算结果不可避免

地存在一定的偏误2007mdash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

下跌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国内需求成为拉动劳动力就业增长

的关键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

力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

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但易受到国外经济波动的影响这意味着

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关键在于扩大国内需求

图3 1995mdash2009年最终需求变动效应的分解

根据式 (21)和式 (22)对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

响进行结构分解结果如图4所示图4显示在样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

中需求水平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因素年均拉动就业增加5573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9而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的变化对劳

15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年均相对就业变化量即年均就业增长率每一年的相对就业变化量为该年的就

业变化占上一年就业总量的比重下同

143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动力就业起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降低就业1104900812和0104900839国外需求中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水平在增加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年均

拉动就业增长0104900884和0104900843而需求的构成结构主要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

用但影响微弱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年均增

加就业1139万人 (1104900852)是国外需求水平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2007mdash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下跌导致国外需求水平需求

的产品结构和构成结构对就业均呈负向的拉动作用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0104900828这一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扩大内需政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

的促进作用但仅是需求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劳动力就业而国内需求的结构

变化却抑制了劳动力就业增加

图4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三)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根据 WIOD中

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最终需求有五个构成部分即家庭消费需求政府消费

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求和存货变化需求前三项为

消费需求后两项为投资需求图5显示了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年均减少就业29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

降01049008391995mdash2001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要

是由于存货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所致2001mdash2007年投资

需求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大幅上升但家庭消费占比大幅下滑使得构

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仍然是负向的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消费需求尤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1 

是家庭消费需求继续大幅下滑尽管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推出的 ldquo四万亿计

划rdquo16使投资需求增加但仍无法抵消消费需求下降所带来的负向作用总体

来看1995mdash2009年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中投资需求上升增加了劳动

力就业消费需求下降减少了劳动力就业且消费需求下降对劳动力就业的

负向作用大于投资需求上升对劳动力就业的正向作用使得国内需求的构成

结构变化减少了劳动力就业图5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劳

动力就业的负向影响主要由家庭消费需求下降导致

2009年中国家庭消费需求占比为3610490082为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5710490084相差21个百

分点投资率为4810490080是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高水平远

高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211049008017中国消费需求份额相对较小是在一

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是中国 ldquo高投资低消费rdquo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产物有其历史合理性18然而当前国内需求结构失衡消费需求不足尤其是家庭

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未来

中国政府而言如何培育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以最终促

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提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5 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注由于中国国内最终需求中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数据均为0因此将这一类别最

终需求删去

图6显示了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拉动作用较小且

总体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减少就业1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6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应对这种

危局中国政府新增投资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后来被一些媒体和经济

学人士称为 ldquo四万亿计划rdquo17 作者根据 WIOD中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得出18 感谢审稿人指出这一问题

143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01049008021995mdash2001年存货变化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导

致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2001mdash2007年存货占最终需求的

比重增加使得国外需求对劳动力就业呈微弱的正向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形成和存货变化需求下降尽管消费需求

有所上升但对就业拉动作用小于投资下降带来的负向影响国外需求的构

成结构变化仍然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总体来看除2007mdash2009年金融危

机期间外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也

较小

图6 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四)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最终需求在35个产品部门间进行分配为了更清晰地看出需求的产品结构差异将35个产

品部门合并为九大产品部门以便分析即农业矿业低技术制造业中低

技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商务服务业和

其他服务业19

19 农业包括C1农业狩猎林业和渔业矿业包括C2矿业和采石业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3食

品饮料制造及烟草C4纺织业C5皮革及鞋类制品业C6木材软木及其制品业C7造纸印刷

及出版业C16其他制造业及废弃资源和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中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8石油加工炼

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10橡胶及塑料制品C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12金属制品业中高技术和高

技术制造业包括C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C13机械设备制造业C14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C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包括C18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包括C23内陆运输业C24水上

运输业C25航空运输业C26其他辅助性运输业和运输代理业C27邮政通信业商务服务业包括C28金融业C30设备租赁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包括C17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C19汽车摩托车销售和维修燃料零售业C20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批发代理销售业C21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零售业C22酒店餐饮业C29房地产业C31公共管理国防及社会保障业C32教

育C33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C34其他社会社区和个人服务业C35家庭雇佣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3 

图7显示了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样本研

究期间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年均减少就业824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104900812各阶段均表现为负向拉动作用1995mdash2009年中国正处于由农业

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阶段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农业部门产品需求下降对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产品需求上升

但上升幅度较小1995年农业部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为15104900832009年已

下降为510490088农业部门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部门该部门需求下降必然会大

量减少劳动力就业1995mdash2009年农业需求下降年均减少就业1235万人

(-1104900868)制造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就业90万人 (0104900813)其中中高

和高技术制造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服务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

323万人 (0104900844)其中其他服务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因

此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总体上减少了劳动力就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升但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未能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需求不足因此促进需求的产品结构升级刻不容缓

图7 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图8显示了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如图8所示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在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5mdash2009年间年均拉动就业增加618万人 (0104900884)国外需求中对低技

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品需求上升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

主要因素特别是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间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

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分别年均增加就业 277 万人

(0104900837)和259万人 (0104900835)显著拉动了国内劳动力就业具体行业来

看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业中的 ldquo纺织业rdquo部门 (C4)中高和高技术制造

业中的 ldquo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rdquo部门 (C14)需求大幅上升这两个部门也

正是中国的优势出口部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低技术制

造业需求大幅下降特别是对 ldquo纺织业rdquo(C4)需求大幅下降使得国外需求

143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势

出口部门对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易受到国外需求波动的影

响因此稳定出口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

图8 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五)稳健性分析

本文进一步采用结构分解中更为复杂和准确的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 (DietzenG

bacherandLos1998李景华2004)对文章的测算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

根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当被分解的因素有n 个时SDA 分解的形式共有n

个每一个因素的表达式有2n-1个然后对所有分解方式进行加权平均根

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ΔE 可以分解为

ΔE=[13times (Δe)L0Y0+

16times (Δe)L0Y1+

16times (Δe)L1Y0+

13times (Δe)L1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3timese0 (ΔL)Y0+

16timese1 (ΔL)Y0+

16timese0 (ΔL)Y1+

13timese1 (ΔL)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3timese0L0 (ΔY)+

16timese0L1 (ΔY)+

16timese1L0 (ΔY)+

13timese1L1 (ΔY)]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25)

同理最终需求变化的结构分解可表示为以国内需求的变化ΔYd 为例

ΔYd=[13times(Δyd)B0

dD0d+

16times(Δyd)B0

dD1d+

16times(Δyd)B1

dD0d+

13times(Δyd)B1

dD1d]+[1

3timesy0d(ΔBd)D0

d+16timesy1

d(ΔBd)D0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5 

16timesy0

d(ΔBd)D1d+

13timesy1

d(ΔBd)D1d]+[1

3timesy0dB0

d(ΔDd)+

16timesy1

dB0d(ΔDd)+

16timesy0

dB1d(ΔDd)+

13timesy1

dB1d(ΔDd)] (26)

将式 (26)代入式 (25)中可得到国内需求水平变化国内需求的产

品结构和构成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国外需求变化对中

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依此类推采用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对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分层式结

构分解结果显示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动力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最终

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国内需求增加是

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国外需求中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

同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20基于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分解结果与基于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的分解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本文的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五进一步的扩展分析

鉴于 WIOD中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

据不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新情况本文进一步根据2016年 WIOD发

布的2000mdash2014世界投入产出表对2010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进行扩展

分析由于无法获得2010mdash2014年的各行业劳动投入系数数据本文采用趋

势递推法根据1995mdash2009年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递推2010mdash

2014年劳动投入系数同时鉴于2000mdash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4个

国家 (地区)和56个部门 (ISICRev10490084)本文将56个部门合并为34个部

门21以匹配劳动投入系数为了甄别2009mdash2014年国外需求变化和国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

波动的影响对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结构分解22金融危机

过后中国出口贸易经历了较大的起伏根据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将

2009mdash2014年样本期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9mdash2011年的出口复苏阶段和

20 限于篇幅稳健性分析结果未予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索取21 1995mdash2011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在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

出表中仅为一个部门即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因此合并部门后的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出表包含

34个部门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的劳动投入系数根据2011年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的产值比例进行加权平均22 由于无法获得2009mdash2014年 WIOTs中所有国家 (地区)所有部门的价格平减指数本文参考 Losetal1049008 (2015)的方法采用中国的 GDP平减指数和年平均汇价对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平减

143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2011mdash2014年的出口增速下降阶段23表1显示了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

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与前文结论一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仍是抑制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

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显示2009mdash

2011年国内需求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凸显年均增加就业6182万人是国外需求增加拉动就业的8倍远高于1995mdash2009年的平均水平国外需

求较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年均增加就业778万人但远低于2001mdash2007年年均1625万人的就业创造2011mdash2014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和国内经济

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较2009mdash2011年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国外需求变化年均仅增加21万的就业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此外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仍是影响劳动力就

业波动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较小与前文结论一致国外需求中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水平

下降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但需求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前文的结论国内需求是

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表1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

劳动力就业相比于2009mdash2011年也有所下降2015mdash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

一步放缓年均增速仅为610490088同时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继

金融危机过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0490088和-210490081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

表1 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劳动投入系数 -4647 (-6104900808) -7248 (-9104900802)

生产分工 -345 (-0104900845) 1688 (2104900810)

最终需求 6961 (9104900811) 4695 (5104900884)

 国内需求 6182 (8104900809) 4674 (5104900882)

 国内需求水平 6373 (8104900834) 4691 (5104900884)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 -438 (-0104900857) 73 (0104900809)

  农业 -487 (-0104900864) -256 (-0104900832)

  矿业 0 (0104900800) 1 (0104900800)

23 2010mdash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弹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均增速为2210490088但自

2012年起受全球贸易减速 (Hoekman2015)的影响中国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降2012mdash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仅为510490083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7 

WIOD提供了1995mdash2011年的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1995mdash2009年的上年价

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ocioEconomicAccountsSEA)9该

世界投入产出表 (WIOTs)涵盖了40个国家 (地区)以及1个世界其他地区

(ROW)1035个部门的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2008年WIOTs中40个国家

(地区)覆盖了85以上的全球GDP (Losetal10490082015)中国与这些经济体

均有贸易往来2010年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占中国总出口的9910490087从这

些经济体的进口占中国总进口的901049008211因而能够真实反映中国进出口贸

易的动态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提供了1995mdash2009年投入产出表中35个部门相对应的就业数据以及按照技能分类的低中高三种技能类型12的就

业数据由于SEA 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据因此本文主体部分

的研究期间为1995mdash2009年为了分析需求变化与中国的劳动力就业波动的

最新动态本文在第五部分根据2016年 WIOD最新发布的2000mdash2014年世

界投入产出表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的影响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1995mdash2009年研究样本期间中国经济经历了两次较大的外部冲击即

2001年中国加入 WTO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因此本文将样本期间划分

为三个阶段即入世前的阶段 (1995mdash2001)入世后至金融危机前的阶段

(2001mdash2007)和金融危机阶段 (2007mdash2009)13基于1995mdash2009年现价和上

年价世界投入产出表以及社会经济核算账户对年度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行结构分解然后取该阶段的算术平均值

9 世界投入产出表 (WIOTs)是以各国的官方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的主要以各国的供给使用表

(SupplyandUseTablesSUTs)为基础将各国的SUTs按照ISICRev10490083的行业分类标准归总为35个行业以中国为例WIOTs的中国部分是以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以及

相应的SUTs为基础构建的1992年和199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参照 laquo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raquo(GBT4754mdash94)制定而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是参照 laquo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raquo(GBT4754mdash2002)制定这些标准都被匹配为 WIOTs中的ISICRev10490083的行业分类标准同时WIOTs根据国际贸易统计数据对各国进口按照国家mdash行业来源进行分解并将其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并根据

BEC编码来区分进口品被用于中间投入还是最终消费这样就将各国的 SUTs连接起来成为世界

SUTs有关 WIOD的数据来源构建方法的更详细介绍可参考 Timmer (2012)和 Dietzenbacheretal1049008(2013) 10 4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 (克罗地亚除外)以及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大

陆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墨西哥俄罗斯韩国中国台湾土耳其和美国这13个主要经济

体世界其他地区则是由除40个国家 (地区)外的世界其他地区构成的 ROW 区域11 作者根据 WIOD中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12 WIOD根据1997年 laquo国际教育标准分类raquo(1997mdashISCED)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分类ISCED1-2为

低技能类型ISCED3-4为中等技能类型ISCED5-6为高技能类型13 具体从中国增加值出口增速来看2001年之前增加值出口增速波动较大2001年加入 WTO 后增加值出口增速稳步快速上升2007年达到峰值27104900862008年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2009年增

速暴跌为-1110490086

142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初步分解

1995mdash2009年间中国劳动力就业年均增加709万人年均增长率仅为

010490089814远低于同期 GDP的实际增长率9104900886中国经济呈现出显著的

ldquo高增长低就业rdquo现象图2显示了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

构分解如图2所示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分工变化

也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

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劳动投入系数下降年均减少劳

动力就业5237万人就业增长率下降7104900812最终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劳动

力就业5370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33生产分工的变化年均增加就

业57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0104900877最终需求增加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增

长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总效应为

正FreestraandHong (2007)和Chenetal1049008 (2012)的研究均表明需求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量关键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最终需求的增长幅度最终需求增加是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1995mdash2001年最终需求

的变化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01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14随着中国

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2001mdash2007年最终需求变化拉动的劳动

力就业进一步扩大为565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4相比于入世前平均每年多拉动600万的就业就业增长率提高010490084个百分点2007mdash2009年主要受金融危机期间国外需求下降的影响最终需求拉动的就业相比前

一阶段有微弱下降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589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24

图2 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14 作者根据 WIOD数据库计算得出和 laquo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raquo中的就业人数完全相同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9 

(二)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根据式 (10)对最终需求变动效应进一步分解结果如图3所示从国

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视角来看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动力1995mdash2009年国内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4457万人使就业

增长率上升6104900808国外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913万人使就业增长

率上升1104900824国内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业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

业的5倍其中2001mdash2007年随着中国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年均拉动就业1625万人 (2104900817)15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仅是国

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这一测算结果同 FeenstraandHong (2007)的估算结果比较接近该研究结果显示2000mdash2005年国内需求增加拉动的

就业是出口增长拉动就业的3倍他们使用2000年就业系数对2000mdash2005年中国就业增长进行估算且未考虑生产分工的变化其估算结果不可避免

地存在一定的偏误2007mdash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

下跌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国内需求成为拉动劳动力就业增长

的关键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

力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

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但易受到国外经济波动的影响这意味着

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关键在于扩大国内需求

图3 1995mdash2009年最终需求变动效应的分解

根据式 (21)和式 (22)对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

响进行结构分解结果如图4所示图4显示在样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

中需求水平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因素年均拉动就业增加5573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9而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的变化对劳

15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年均相对就业变化量即年均就业增长率每一年的相对就业变化量为该年的就

业变化占上一年就业总量的比重下同

143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动力就业起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降低就业1104900812和0104900839国外需求中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水平在增加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年均

拉动就业增长0104900884和0104900843而需求的构成结构主要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

用但影响微弱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年均增

加就业1139万人 (1104900852)是国外需求水平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2007mdash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下跌导致国外需求水平需求

的产品结构和构成结构对就业均呈负向的拉动作用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0104900828这一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扩大内需政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

的促进作用但仅是需求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劳动力就业而国内需求的结构

变化却抑制了劳动力就业增加

图4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三)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根据 WIOD中

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最终需求有五个构成部分即家庭消费需求政府消费

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求和存货变化需求前三项为

消费需求后两项为投资需求图5显示了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年均减少就业29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

降01049008391995mdash2001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要

是由于存货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所致2001mdash2007年投资

需求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大幅上升但家庭消费占比大幅下滑使得构

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仍然是负向的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消费需求尤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1 

是家庭消费需求继续大幅下滑尽管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推出的 ldquo四万亿计

划rdquo16使投资需求增加但仍无法抵消消费需求下降所带来的负向作用总体

来看1995mdash2009年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中投资需求上升增加了劳动

力就业消费需求下降减少了劳动力就业且消费需求下降对劳动力就业的

负向作用大于投资需求上升对劳动力就业的正向作用使得国内需求的构成

结构变化减少了劳动力就业图5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劳

动力就业的负向影响主要由家庭消费需求下降导致

2009年中国家庭消费需求占比为3610490082为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5710490084相差21个百

分点投资率为4810490080是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高水平远

高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211049008017中国消费需求份额相对较小是在一

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是中国 ldquo高投资低消费rdquo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产物有其历史合理性18然而当前国内需求结构失衡消费需求不足尤其是家庭

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未来

中国政府而言如何培育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以最终促

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提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5 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注由于中国国内最终需求中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数据均为0因此将这一类别最

终需求删去

图6显示了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拉动作用较小且

总体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减少就业1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6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应对这种

危局中国政府新增投资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后来被一些媒体和经济

学人士称为 ldquo四万亿计划rdquo17 作者根据 WIOD中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得出18 感谢审稿人指出这一问题

143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01049008021995mdash2001年存货变化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导

致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2001mdash2007年存货占最终需求的

比重增加使得国外需求对劳动力就业呈微弱的正向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形成和存货变化需求下降尽管消费需求

有所上升但对就业拉动作用小于投资下降带来的负向影响国外需求的构

成结构变化仍然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总体来看除2007mdash2009年金融危

机期间外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也

较小

图6 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四)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最终需求在35个产品部门间进行分配为了更清晰地看出需求的产品结构差异将35个产

品部门合并为九大产品部门以便分析即农业矿业低技术制造业中低

技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商务服务业和

其他服务业19

19 农业包括C1农业狩猎林业和渔业矿业包括C2矿业和采石业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3食

品饮料制造及烟草C4纺织业C5皮革及鞋类制品业C6木材软木及其制品业C7造纸印刷

及出版业C16其他制造业及废弃资源和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中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8石油加工炼

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10橡胶及塑料制品C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12金属制品业中高技术和高

技术制造业包括C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C13机械设备制造业C14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C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包括C18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包括C23内陆运输业C24水上

运输业C25航空运输业C26其他辅助性运输业和运输代理业C27邮政通信业商务服务业包括C28金融业C30设备租赁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包括C17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C19汽车摩托车销售和维修燃料零售业C20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批发代理销售业C21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零售业C22酒店餐饮业C29房地产业C31公共管理国防及社会保障业C32教

育C33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C34其他社会社区和个人服务业C35家庭雇佣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3 

图7显示了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样本研

究期间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年均减少就业824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104900812各阶段均表现为负向拉动作用1995mdash2009年中国正处于由农业

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阶段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农业部门产品需求下降对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产品需求上升

但上升幅度较小1995年农业部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为15104900832009年已

下降为510490088农业部门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部门该部门需求下降必然会大

量减少劳动力就业1995mdash2009年农业需求下降年均减少就业1235万人

(-1104900868)制造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就业90万人 (0104900813)其中中高

和高技术制造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服务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

323万人 (0104900844)其中其他服务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因

此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总体上减少了劳动力就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升但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未能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需求不足因此促进需求的产品结构升级刻不容缓

图7 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图8显示了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如图8所示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在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5mdash2009年间年均拉动就业增加618万人 (0104900884)国外需求中对低技

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品需求上升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

主要因素特别是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间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

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分别年均增加就业 277 万人

(0104900837)和259万人 (0104900835)显著拉动了国内劳动力就业具体行业来

看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业中的 ldquo纺织业rdquo部门 (C4)中高和高技术制造

业中的 ldquo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rdquo部门 (C14)需求大幅上升这两个部门也

正是中国的优势出口部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低技术制

造业需求大幅下降特别是对 ldquo纺织业rdquo(C4)需求大幅下降使得国外需求

143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势

出口部门对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易受到国外需求波动的影

响因此稳定出口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

图8 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五)稳健性分析

本文进一步采用结构分解中更为复杂和准确的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 (DietzenG

bacherandLos1998李景华2004)对文章的测算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

根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当被分解的因素有n 个时SDA 分解的形式共有n

个每一个因素的表达式有2n-1个然后对所有分解方式进行加权平均根

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ΔE 可以分解为

ΔE=[13times (Δe)L0Y0+

16times (Δe)L0Y1+

16times (Δe)L1Y0+

13times (Δe)L1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3timese0 (ΔL)Y0+

16timese1 (ΔL)Y0+

16timese0 (ΔL)Y1+

13timese1 (ΔL)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3timese0L0 (ΔY)+

16timese0L1 (ΔY)+

16timese1L0 (ΔY)+

13timese1L1 (ΔY)]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25)

同理最终需求变化的结构分解可表示为以国内需求的变化ΔYd 为例

ΔYd=[13times(Δyd)B0

dD0d+

16times(Δyd)B0

dD1d+

16times(Δyd)B1

dD0d+

13times(Δyd)B1

dD1d]+[1

3timesy0d(ΔBd)D0

d+16timesy1

d(ΔBd)D0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5 

16timesy0

d(ΔBd)D1d+

13timesy1

d(ΔBd)D1d]+[1

3timesy0dB0

d(ΔDd)+

16timesy1

dB0d(ΔDd)+

16timesy0

dB1d(ΔDd)+

13timesy1

dB1d(ΔDd)] (26)

将式 (26)代入式 (25)中可得到国内需求水平变化国内需求的产

品结构和构成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国外需求变化对中

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依此类推采用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对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分层式结

构分解结果显示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动力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最终

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国内需求增加是

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国外需求中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

同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20基于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分解结果与基于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的分解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本文的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五进一步的扩展分析

鉴于 WIOD中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

据不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新情况本文进一步根据2016年 WIOD发

布的2000mdash2014世界投入产出表对2010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进行扩展

分析由于无法获得2010mdash2014年的各行业劳动投入系数数据本文采用趋

势递推法根据1995mdash2009年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递推2010mdash

2014年劳动投入系数同时鉴于2000mdash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4个

国家 (地区)和56个部门 (ISICRev10490084)本文将56个部门合并为34个部

门21以匹配劳动投入系数为了甄别2009mdash2014年国外需求变化和国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

波动的影响对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结构分解22金融危机

过后中国出口贸易经历了较大的起伏根据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将

2009mdash2014年样本期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9mdash2011年的出口复苏阶段和

20 限于篇幅稳健性分析结果未予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索取21 1995mdash2011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在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

出表中仅为一个部门即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因此合并部门后的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出表包含

34个部门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的劳动投入系数根据2011年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的产值比例进行加权平均22 由于无法获得2009mdash2014年 WIOTs中所有国家 (地区)所有部门的价格平减指数本文参考 Losetal1049008 (2015)的方法采用中国的 GDP平减指数和年平均汇价对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平减

143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2011mdash2014年的出口增速下降阶段23表1显示了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

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与前文结论一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仍是抑制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

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显示2009mdash

2011年国内需求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凸显年均增加就业6182万人是国外需求增加拉动就业的8倍远高于1995mdash2009年的平均水平国外需

求较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年均增加就业778万人但远低于2001mdash2007年年均1625万人的就业创造2011mdash2014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和国内经济

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较2009mdash2011年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国外需求变化年均仅增加21万的就业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此外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仍是影响劳动力就

业波动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较小与前文结论一致国外需求中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水平

下降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但需求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前文的结论国内需求是

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表1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

劳动力就业相比于2009mdash2011年也有所下降2015mdash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

一步放缓年均增速仅为610490088同时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继

金融危机过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0490088和-210490081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

表1 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劳动投入系数 -4647 (-6104900808) -7248 (-9104900802)

生产分工 -345 (-0104900845) 1688 (2104900810)

最终需求 6961 (9104900811) 4695 (5104900884)

 国内需求 6182 (8104900809) 4674 (5104900882)

 国内需求水平 6373 (8104900834) 4691 (5104900884)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 -438 (-0104900857) 73 (0104900809)

  农业 -487 (-0104900864) -256 (-0104900832)

  矿业 0 (0104900800) 1 (0104900800)

23 2010mdash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弹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均增速为2210490088但自

2012年起受全球贸易减速 (Hoekman2015)的影响中国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降2012mdash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仅为510490083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142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初步分解

1995mdash2009年间中国劳动力就业年均增加709万人年均增长率仅为

010490089814远低于同期 GDP的实际增长率9104900886中国经济呈现出显著的

ldquo高增长低就业rdquo现象图2显示了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

构分解如图2所示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分工变化

也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

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劳动投入系数下降年均减少劳

动力就业5237万人就业增长率下降7104900812最终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劳动

力就业5370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33生产分工的变化年均增加就

业57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0104900877最终需求增加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增

长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总效应为

正FreestraandHong (2007)和Chenetal1049008 (2012)的研究均表明需求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量关键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和最终需求的增长幅度最终需求增加是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关键因素1995mdash2001年最终需求

的变化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01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14随着中国

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2001mdash2007年最终需求变化拉动的劳动

力就业进一步扩大为565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4相比于入世前平均每年多拉动600万的就业就业增长率提高010490084个百分点2007mdash2009年主要受金融危机期间国外需求下降的影响最终需求拉动的就业相比前

一阶段有微弱下降平均每年增加就业5589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24

图2 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14 作者根据 WIOD数据库计算得出和 laquo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raquo中的就业人数完全相同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9 

(二)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根据式 (10)对最终需求变动效应进一步分解结果如图3所示从国

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视角来看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动力1995mdash2009年国内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4457万人使就业

增长率上升6104900808国外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913万人使就业增长

率上升1104900824国内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业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

业的5倍其中2001mdash2007年随着中国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年均拉动就业1625万人 (2104900817)15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仅是国

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这一测算结果同 FeenstraandHong (2007)的估算结果比较接近该研究结果显示2000mdash2005年国内需求增加拉动的

就业是出口增长拉动就业的3倍他们使用2000年就业系数对2000mdash2005年中国就业增长进行估算且未考虑生产分工的变化其估算结果不可避免

地存在一定的偏误2007mdash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

下跌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国内需求成为拉动劳动力就业增长

的关键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

力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

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但易受到国外经济波动的影响这意味着

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关键在于扩大国内需求

图3 1995mdash2009年最终需求变动效应的分解

根据式 (21)和式 (22)对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

响进行结构分解结果如图4所示图4显示在样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

中需求水平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因素年均拉动就业增加5573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9而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的变化对劳

15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年均相对就业变化量即年均就业增长率每一年的相对就业变化量为该年的就

业变化占上一年就业总量的比重下同

143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动力就业起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降低就业1104900812和0104900839国外需求中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水平在增加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年均

拉动就业增长0104900884和0104900843而需求的构成结构主要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

用但影响微弱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年均增

加就业1139万人 (1104900852)是国外需求水平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2007mdash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下跌导致国外需求水平需求

的产品结构和构成结构对就业均呈负向的拉动作用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0104900828这一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扩大内需政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

的促进作用但仅是需求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劳动力就业而国内需求的结构

变化却抑制了劳动力就业增加

图4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三)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根据 WIOD中

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最终需求有五个构成部分即家庭消费需求政府消费

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求和存货变化需求前三项为

消费需求后两项为投资需求图5显示了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年均减少就业29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

降01049008391995mdash2001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要

是由于存货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所致2001mdash2007年投资

需求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大幅上升但家庭消费占比大幅下滑使得构

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仍然是负向的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消费需求尤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1 

是家庭消费需求继续大幅下滑尽管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推出的 ldquo四万亿计

划rdquo16使投资需求增加但仍无法抵消消费需求下降所带来的负向作用总体

来看1995mdash2009年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中投资需求上升增加了劳动

力就业消费需求下降减少了劳动力就业且消费需求下降对劳动力就业的

负向作用大于投资需求上升对劳动力就业的正向作用使得国内需求的构成

结构变化减少了劳动力就业图5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劳

动力就业的负向影响主要由家庭消费需求下降导致

2009年中国家庭消费需求占比为3610490082为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5710490084相差21个百

分点投资率为4810490080是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高水平远

高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211049008017中国消费需求份额相对较小是在一

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是中国 ldquo高投资低消费rdquo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产物有其历史合理性18然而当前国内需求结构失衡消费需求不足尤其是家庭

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未来

中国政府而言如何培育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以最终促

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提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5 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注由于中国国内最终需求中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数据均为0因此将这一类别最

终需求删去

图6显示了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拉动作用较小且

总体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减少就业1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6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应对这种

危局中国政府新增投资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后来被一些媒体和经济

学人士称为 ldquo四万亿计划rdquo17 作者根据 WIOD中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得出18 感谢审稿人指出这一问题

143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01049008021995mdash2001年存货变化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导

致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2001mdash2007年存货占最终需求的

比重增加使得国外需求对劳动力就业呈微弱的正向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形成和存货变化需求下降尽管消费需求

有所上升但对就业拉动作用小于投资下降带来的负向影响国外需求的构

成结构变化仍然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总体来看除2007mdash2009年金融危

机期间外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也

较小

图6 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四)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最终需求在35个产品部门间进行分配为了更清晰地看出需求的产品结构差异将35个产

品部门合并为九大产品部门以便分析即农业矿业低技术制造业中低

技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商务服务业和

其他服务业19

19 农业包括C1农业狩猎林业和渔业矿业包括C2矿业和采石业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3食

品饮料制造及烟草C4纺织业C5皮革及鞋类制品业C6木材软木及其制品业C7造纸印刷

及出版业C16其他制造业及废弃资源和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中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8石油加工炼

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10橡胶及塑料制品C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12金属制品业中高技术和高

技术制造业包括C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C13机械设备制造业C14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C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包括C18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包括C23内陆运输业C24水上

运输业C25航空运输业C26其他辅助性运输业和运输代理业C27邮政通信业商务服务业包括C28金融业C30设备租赁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包括C17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C19汽车摩托车销售和维修燃料零售业C20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批发代理销售业C21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零售业C22酒店餐饮业C29房地产业C31公共管理国防及社会保障业C32教

育C33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C34其他社会社区和个人服务业C35家庭雇佣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3 

图7显示了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样本研

究期间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年均减少就业824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104900812各阶段均表现为负向拉动作用1995mdash2009年中国正处于由农业

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阶段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农业部门产品需求下降对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产品需求上升

但上升幅度较小1995年农业部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为15104900832009年已

下降为510490088农业部门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部门该部门需求下降必然会大

量减少劳动力就业1995mdash2009年农业需求下降年均减少就业1235万人

(-1104900868)制造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就业90万人 (0104900813)其中中高

和高技术制造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服务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

323万人 (0104900844)其中其他服务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因

此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总体上减少了劳动力就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升但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未能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需求不足因此促进需求的产品结构升级刻不容缓

图7 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图8显示了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如图8所示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在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5mdash2009年间年均拉动就业增加618万人 (0104900884)国外需求中对低技

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品需求上升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

主要因素特别是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间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

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分别年均增加就业 277 万人

(0104900837)和259万人 (0104900835)显著拉动了国内劳动力就业具体行业来

看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业中的 ldquo纺织业rdquo部门 (C4)中高和高技术制造

业中的 ldquo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rdquo部门 (C14)需求大幅上升这两个部门也

正是中国的优势出口部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低技术制

造业需求大幅下降特别是对 ldquo纺织业rdquo(C4)需求大幅下降使得国外需求

143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势

出口部门对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易受到国外需求波动的影

响因此稳定出口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

图8 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五)稳健性分析

本文进一步采用结构分解中更为复杂和准确的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 (DietzenG

bacherandLos1998李景华2004)对文章的测算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

根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当被分解的因素有n 个时SDA 分解的形式共有n

个每一个因素的表达式有2n-1个然后对所有分解方式进行加权平均根

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ΔE 可以分解为

ΔE=[13times (Δe)L0Y0+

16times (Δe)L0Y1+

16times (Δe)L1Y0+

13times (Δe)L1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3timese0 (ΔL)Y0+

16timese1 (ΔL)Y0+

16timese0 (ΔL)Y1+

13timese1 (ΔL)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3timese0L0 (ΔY)+

16timese0L1 (ΔY)+

16timese1L0 (ΔY)+

13timese1L1 (ΔY)]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25)

同理最终需求变化的结构分解可表示为以国内需求的变化ΔYd 为例

ΔYd=[13times(Δyd)B0

dD0d+

16times(Δyd)B0

dD1d+

16times(Δyd)B1

dD0d+

13times(Δyd)B1

dD1d]+[1

3timesy0d(ΔBd)D0

d+16timesy1

d(ΔBd)D0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5 

16timesy0

d(ΔBd)D1d+

13timesy1

d(ΔBd)D1d]+[1

3timesy0dB0

d(ΔDd)+

16timesy1

dB0d(ΔDd)+

16timesy0

dB1d(ΔDd)+

13timesy1

dB1d(ΔDd)] (26)

将式 (26)代入式 (25)中可得到国内需求水平变化国内需求的产

品结构和构成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国外需求变化对中

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依此类推采用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对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分层式结

构分解结果显示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动力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最终

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国内需求增加是

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国外需求中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

同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20基于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分解结果与基于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的分解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本文的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五进一步的扩展分析

鉴于 WIOD中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

据不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新情况本文进一步根据2016年 WIOD发

布的2000mdash2014世界投入产出表对2010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进行扩展

分析由于无法获得2010mdash2014年的各行业劳动投入系数数据本文采用趋

势递推法根据1995mdash2009年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递推2010mdash

2014年劳动投入系数同时鉴于2000mdash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4个

国家 (地区)和56个部门 (ISICRev10490084)本文将56个部门合并为34个部

门21以匹配劳动投入系数为了甄别2009mdash2014年国外需求变化和国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

波动的影响对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结构分解22金融危机

过后中国出口贸易经历了较大的起伏根据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将

2009mdash2014年样本期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9mdash2011年的出口复苏阶段和

20 限于篇幅稳健性分析结果未予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索取21 1995mdash2011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在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

出表中仅为一个部门即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因此合并部门后的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出表包含

34个部门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的劳动投入系数根据2011年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的产值比例进行加权平均22 由于无法获得2009mdash2014年 WIOTs中所有国家 (地区)所有部门的价格平减指数本文参考 Losetal1049008 (2015)的方法采用中国的 GDP平减指数和年平均汇价对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平减

143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2011mdash2014年的出口增速下降阶段23表1显示了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

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与前文结论一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仍是抑制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

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显示2009mdash

2011年国内需求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凸显年均增加就业6182万人是国外需求增加拉动就业的8倍远高于1995mdash2009年的平均水平国外需

求较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年均增加就业778万人但远低于2001mdash2007年年均1625万人的就业创造2011mdash2014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和国内经济

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较2009mdash2011年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国外需求变化年均仅增加21万的就业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此外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仍是影响劳动力就

业波动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较小与前文结论一致国外需求中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水平

下降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但需求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前文的结论国内需求是

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表1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

劳动力就业相比于2009mdash2011年也有所下降2015mdash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

一步放缓年均增速仅为610490088同时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继

金融危机过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0490088和-210490081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

表1 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劳动投入系数 -4647 (-6104900808) -7248 (-9104900802)

生产分工 -345 (-0104900845) 1688 (2104900810)

最终需求 6961 (9104900811) 4695 (5104900884)

 国内需求 6182 (8104900809) 4674 (5104900882)

 国内需求水平 6373 (8104900834) 4691 (5104900884)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 -438 (-0104900857) 73 (0104900809)

  农业 -487 (-0104900864) -256 (-0104900832)

  矿业 0 (0104900800) 1 (0104900800)

23 2010mdash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弹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均增速为2210490088但自

2012年起受全球贸易减速 (Hoekman2015)的影响中国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降2012mdash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仅为510490083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29 

(二)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根据式 (10)对最终需求变动效应进一步分解结果如图3所示从国

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视角来看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

动力1995mdash2009年国内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4457万人使就业

增长率上升6104900808国外需求变化年均拉动就业增加913万人使就业增长

率上升1104900824国内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业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劳动力就

业的5倍其中2001mdash2007年随着中国加入 WTO国外需求大幅增加年均拉动就业1625万人 (2104900817)15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仅是国

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这一测算结果同 FeenstraandHong (2007)的估算结果比较接近该研究结果显示2000mdash2005年国内需求增加拉动的

就业是出口增长拉动就业的3倍他们使用2000年就业系数对2000mdash2005年中国就业增长进行估算且未考虑生产分工的变化其估算结果不可避免

地存在一定的偏误2007mdash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

下跌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国内需求成为拉动劳动力就业增长

的关键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需求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

力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也有重要影响尤其是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

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但易受到国外经济波动的影响这意味着

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关键在于扩大国内需求

图3 1995mdash2009年最终需求变动效应的分解

根据式 (21)和式 (22)对国内外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

响进行结构分解结果如图4所示图4显示在样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

中需求水平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因素年均拉动就业增加5573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上升7104900859而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的变化对劳

15 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年均相对就业变化量即年均就业增长率每一年的相对就业变化量为该年的就

业变化占上一年就业总量的比重下同

143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动力就业起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降低就业1104900812和0104900839国外需求中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水平在增加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年均

拉动就业增长0104900884和0104900843而需求的构成结构主要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

用但影响微弱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年均增

加就业1139万人 (1104900852)是国外需求水平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2007mdash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下跌导致国外需求水平需求

的产品结构和构成结构对就业均呈负向的拉动作用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0104900828这一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扩大内需政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

的促进作用但仅是需求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劳动力就业而国内需求的结构

变化却抑制了劳动力就业增加

图4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三)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根据 WIOD中

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最终需求有五个构成部分即家庭消费需求政府消费

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求和存货变化需求前三项为

消费需求后两项为投资需求图5显示了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年均减少就业29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

降01049008391995mdash2001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要

是由于存货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所致2001mdash2007年投资

需求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大幅上升但家庭消费占比大幅下滑使得构

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仍然是负向的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消费需求尤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1 

是家庭消费需求继续大幅下滑尽管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推出的 ldquo四万亿计

划rdquo16使投资需求增加但仍无法抵消消费需求下降所带来的负向作用总体

来看1995mdash2009年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中投资需求上升增加了劳动

力就业消费需求下降减少了劳动力就业且消费需求下降对劳动力就业的

负向作用大于投资需求上升对劳动力就业的正向作用使得国内需求的构成

结构变化减少了劳动力就业图5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劳

动力就业的负向影响主要由家庭消费需求下降导致

2009年中国家庭消费需求占比为3610490082为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5710490084相差21个百

分点投资率为4810490080是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高水平远

高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211049008017中国消费需求份额相对较小是在一

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是中国 ldquo高投资低消费rdquo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产物有其历史合理性18然而当前国内需求结构失衡消费需求不足尤其是家庭

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未来

中国政府而言如何培育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以最终促

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提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5 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注由于中国国内最终需求中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数据均为0因此将这一类别最

终需求删去

图6显示了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拉动作用较小且

总体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减少就业1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6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应对这种

危局中国政府新增投资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后来被一些媒体和经济

学人士称为 ldquo四万亿计划rdquo17 作者根据 WIOD中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得出18 感谢审稿人指出这一问题

143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01049008021995mdash2001年存货变化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导

致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2001mdash2007年存货占最终需求的

比重增加使得国外需求对劳动力就业呈微弱的正向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形成和存货变化需求下降尽管消费需求

有所上升但对就业拉动作用小于投资下降带来的负向影响国外需求的构

成结构变化仍然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总体来看除2007mdash2009年金融危

机期间外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也

较小

图6 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四)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最终需求在35个产品部门间进行分配为了更清晰地看出需求的产品结构差异将35个产

品部门合并为九大产品部门以便分析即农业矿业低技术制造业中低

技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商务服务业和

其他服务业19

19 农业包括C1农业狩猎林业和渔业矿业包括C2矿业和采石业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3食

品饮料制造及烟草C4纺织业C5皮革及鞋类制品业C6木材软木及其制品业C7造纸印刷

及出版业C16其他制造业及废弃资源和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中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8石油加工炼

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10橡胶及塑料制品C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12金属制品业中高技术和高

技术制造业包括C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C13机械设备制造业C14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C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包括C18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包括C23内陆运输业C24水上

运输业C25航空运输业C26其他辅助性运输业和运输代理业C27邮政通信业商务服务业包括C28金融业C30设备租赁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包括C17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C19汽车摩托车销售和维修燃料零售业C20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批发代理销售业C21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零售业C22酒店餐饮业C29房地产业C31公共管理国防及社会保障业C32教

育C33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C34其他社会社区和个人服务业C35家庭雇佣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3 

图7显示了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样本研

究期间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年均减少就业824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104900812各阶段均表现为负向拉动作用1995mdash2009年中国正处于由农业

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阶段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农业部门产品需求下降对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产品需求上升

但上升幅度较小1995年农业部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为15104900832009年已

下降为510490088农业部门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部门该部门需求下降必然会大

量减少劳动力就业1995mdash2009年农业需求下降年均减少就业1235万人

(-1104900868)制造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就业90万人 (0104900813)其中中高

和高技术制造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服务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

323万人 (0104900844)其中其他服务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因

此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总体上减少了劳动力就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升但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未能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需求不足因此促进需求的产品结构升级刻不容缓

图7 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图8显示了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如图8所示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在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5mdash2009年间年均拉动就业增加618万人 (0104900884)国外需求中对低技

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品需求上升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

主要因素特别是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间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

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分别年均增加就业 277 万人

(0104900837)和259万人 (0104900835)显著拉动了国内劳动力就业具体行业来

看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业中的 ldquo纺织业rdquo部门 (C4)中高和高技术制造

业中的 ldquo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rdquo部门 (C14)需求大幅上升这两个部门也

正是中国的优势出口部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低技术制

造业需求大幅下降特别是对 ldquo纺织业rdquo(C4)需求大幅下降使得国外需求

143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势

出口部门对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易受到国外需求波动的影

响因此稳定出口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

图8 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五)稳健性分析

本文进一步采用结构分解中更为复杂和准确的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 (DietzenG

bacherandLos1998李景华2004)对文章的测算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

根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当被分解的因素有n 个时SDA 分解的形式共有n

个每一个因素的表达式有2n-1个然后对所有分解方式进行加权平均根

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ΔE 可以分解为

ΔE=[13times (Δe)L0Y0+

16times (Δe)L0Y1+

16times (Δe)L1Y0+

13times (Δe)L1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3timese0 (ΔL)Y0+

16timese1 (ΔL)Y0+

16timese0 (ΔL)Y1+

13timese1 (ΔL)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3timese0L0 (ΔY)+

16timese0L1 (ΔY)+

16timese1L0 (ΔY)+

13timese1L1 (ΔY)]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25)

同理最终需求变化的结构分解可表示为以国内需求的变化ΔYd 为例

ΔYd=[13times(Δyd)B0

dD0d+

16times(Δyd)B0

dD1d+

16times(Δyd)B1

dD0d+

13times(Δyd)B1

dD1d]+[1

3timesy0d(ΔBd)D0

d+16timesy1

d(ΔBd)D0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5 

16timesy0

d(ΔBd)D1d+

13timesy1

d(ΔBd)D1d]+[1

3timesy0dB0

d(ΔDd)+

16timesy1

dB0d(ΔDd)+

16timesy0

dB1d(ΔDd)+

13timesy1

dB1d(ΔDd)] (26)

将式 (26)代入式 (25)中可得到国内需求水平变化国内需求的产

品结构和构成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国外需求变化对中

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依此类推采用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对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分层式结

构分解结果显示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动力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最终

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国内需求增加是

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国外需求中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

同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20基于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分解结果与基于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的分解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本文的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五进一步的扩展分析

鉴于 WIOD中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

据不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新情况本文进一步根据2016年 WIOD发

布的2000mdash2014世界投入产出表对2010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进行扩展

分析由于无法获得2010mdash2014年的各行业劳动投入系数数据本文采用趋

势递推法根据1995mdash2009年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递推2010mdash

2014年劳动投入系数同时鉴于2000mdash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4个

国家 (地区)和56个部门 (ISICRev10490084)本文将56个部门合并为34个部

门21以匹配劳动投入系数为了甄别2009mdash2014年国外需求变化和国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

波动的影响对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结构分解22金融危机

过后中国出口贸易经历了较大的起伏根据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将

2009mdash2014年样本期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9mdash2011年的出口复苏阶段和

20 限于篇幅稳健性分析结果未予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索取21 1995mdash2011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在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

出表中仅为一个部门即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因此合并部门后的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出表包含

34个部门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的劳动投入系数根据2011年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的产值比例进行加权平均22 由于无法获得2009mdash2014年 WIOTs中所有国家 (地区)所有部门的价格平减指数本文参考 Losetal1049008 (2015)的方法采用中国的 GDP平减指数和年平均汇价对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平减

143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2011mdash2014年的出口增速下降阶段23表1显示了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

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与前文结论一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仍是抑制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

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显示2009mdash

2011年国内需求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凸显年均增加就业6182万人是国外需求增加拉动就业的8倍远高于1995mdash2009年的平均水平国外需

求较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年均增加就业778万人但远低于2001mdash2007年年均1625万人的就业创造2011mdash2014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和国内经济

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较2009mdash2011年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国外需求变化年均仅增加21万的就业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此外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仍是影响劳动力就

业波动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较小与前文结论一致国外需求中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水平

下降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但需求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前文的结论国内需求是

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表1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

劳动力就业相比于2009mdash2011年也有所下降2015mdash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

一步放缓年均增速仅为610490088同时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继

金融危机过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0490088和-210490081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

表1 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劳动投入系数 -4647 (-6104900808) -7248 (-9104900802)

生产分工 -345 (-0104900845) 1688 (2104900810)

最终需求 6961 (9104900811) 4695 (5104900884)

 国内需求 6182 (8104900809) 4674 (5104900882)

 国内需求水平 6373 (8104900834) 4691 (5104900884)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 -438 (-0104900857) 73 (0104900809)

  农业 -487 (-0104900864) -256 (-0104900832)

  矿业 0 (0104900800) 1 (0104900800)

23 2010mdash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弹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均增速为2210490088但自

2012年起受全球贸易减速 (Hoekman2015)的影响中国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降2012mdash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仅为510490083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143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动力就业起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降低就业1104900812和0104900839国外需求中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水平在增加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年均

拉动就业增长0104900884和0104900843而需求的构成结构主要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

用但影响微弱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国外需求产品结构年均增

加就业1139万人 (1104900852)是国外需求水平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2007mdash

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需求大幅下跌导致国外需求水平需求

的产品结构和构成结构对就业均呈负向的拉动作用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0104900828这一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扩大内需政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

的促进作用但仅是需求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劳动力就业而国内需求的结构

变化却抑制了劳动力就业增加

图4 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三)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根据 WIOD中

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最终需求有五个构成部分即家庭消费需求政府消费

需求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固定资产形成需求和存货变化需求前三项为

消费需求后两项为投资需求图5显示了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年均减少就业292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

降01049008391995mdash2001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要

是由于存货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所致2001mdash2007年投资

需求对劳动力就业的拉动作用大幅上升但家庭消费占比大幅下滑使得构

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仍然是负向的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消费需求尤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1 

是家庭消费需求继续大幅下滑尽管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推出的 ldquo四万亿计

划rdquo16使投资需求增加但仍无法抵消消费需求下降所带来的负向作用总体

来看1995mdash2009年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中投资需求上升增加了劳动

力就业消费需求下降减少了劳动力就业且消费需求下降对劳动力就业的

负向作用大于投资需求上升对劳动力就业的正向作用使得国内需求的构成

结构变化减少了劳动力就业图5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劳

动力就业的负向影响主要由家庭消费需求下降导致

2009年中国家庭消费需求占比为3610490082为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5710490084相差21个百

分点投资率为4810490080是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高水平远

高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211049008017中国消费需求份额相对较小是在一

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是中国 ldquo高投资低消费rdquo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产物有其历史合理性18然而当前国内需求结构失衡消费需求不足尤其是家庭

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未来

中国政府而言如何培育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以最终促

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提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5 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注由于中国国内最终需求中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数据均为0因此将这一类别最

终需求删去

图6显示了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拉动作用较小且

总体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减少就业1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6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应对这种

危局中国政府新增投资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后来被一些媒体和经济

学人士称为 ldquo四万亿计划rdquo17 作者根据 WIOD中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得出18 感谢审稿人指出这一问题

143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01049008021995mdash2001年存货变化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导

致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2001mdash2007年存货占最终需求的

比重增加使得国外需求对劳动力就业呈微弱的正向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形成和存货变化需求下降尽管消费需求

有所上升但对就业拉动作用小于投资下降带来的负向影响国外需求的构

成结构变化仍然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总体来看除2007mdash2009年金融危

机期间外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也

较小

图6 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四)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最终需求在35个产品部门间进行分配为了更清晰地看出需求的产品结构差异将35个产

品部门合并为九大产品部门以便分析即农业矿业低技术制造业中低

技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商务服务业和

其他服务业19

19 农业包括C1农业狩猎林业和渔业矿业包括C2矿业和采石业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3食

品饮料制造及烟草C4纺织业C5皮革及鞋类制品业C6木材软木及其制品业C7造纸印刷

及出版业C16其他制造业及废弃资源和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中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8石油加工炼

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10橡胶及塑料制品C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12金属制品业中高技术和高

技术制造业包括C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C13机械设备制造业C14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C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包括C18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包括C23内陆运输业C24水上

运输业C25航空运输业C26其他辅助性运输业和运输代理业C27邮政通信业商务服务业包括C28金融业C30设备租赁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包括C17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C19汽车摩托车销售和维修燃料零售业C20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批发代理销售业C21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零售业C22酒店餐饮业C29房地产业C31公共管理国防及社会保障业C32教

育C33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C34其他社会社区和个人服务业C35家庭雇佣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3 

图7显示了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样本研

究期间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年均减少就业824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104900812各阶段均表现为负向拉动作用1995mdash2009年中国正处于由农业

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阶段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农业部门产品需求下降对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产品需求上升

但上升幅度较小1995年农业部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为15104900832009年已

下降为510490088农业部门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部门该部门需求下降必然会大

量减少劳动力就业1995mdash2009年农业需求下降年均减少就业1235万人

(-1104900868)制造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就业90万人 (0104900813)其中中高

和高技术制造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服务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

323万人 (0104900844)其中其他服务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因

此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总体上减少了劳动力就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升但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未能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需求不足因此促进需求的产品结构升级刻不容缓

图7 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图8显示了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如图8所示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在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5mdash2009年间年均拉动就业增加618万人 (0104900884)国外需求中对低技

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品需求上升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

主要因素特别是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间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

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分别年均增加就业 277 万人

(0104900837)和259万人 (0104900835)显著拉动了国内劳动力就业具体行业来

看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业中的 ldquo纺织业rdquo部门 (C4)中高和高技术制造

业中的 ldquo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rdquo部门 (C14)需求大幅上升这两个部门也

正是中国的优势出口部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低技术制

造业需求大幅下降特别是对 ldquo纺织业rdquo(C4)需求大幅下降使得国外需求

143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势

出口部门对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易受到国外需求波动的影

响因此稳定出口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

图8 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五)稳健性分析

本文进一步采用结构分解中更为复杂和准确的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 (DietzenG

bacherandLos1998李景华2004)对文章的测算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

根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当被分解的因素有n 个时SDA 分解的形式共有n

个每一个因素的表达式有2n-1个然后对所有分解方式进行加权平均根

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ΔE 可以分解为

ΔE=[13times (Δe)L0Y0+

16times (Δe)L0Y1+

16times (Δe)L1Y0+

13times (Δe)L1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3timese0 (ΔL)Y0+

16timese1 (ΔL)Y0+

16timese0 (ΔL)Y1+

13timese1 (ΔL)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3timese0L0 (ΔY)+

16timese0L1 (ΔY)+

16timese1L0 (ΔY)+

13timese1L1 (ΔY)]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25)

同理最终需求变化的结构分解可表示为以国内需求的变化ΔYd 为例

ΔYd=[13times(Δyd)B0

dD0d+

16times(Δyd)B0

dD1d+

16times(Δyd)B1

dD0d+

13times(Δyd)B1

dD1d]+[1

3timesy0d(ΔBd)D0

d+16timesy1

d(ΔBd)D0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5 

16timesy0

d(ΔBd)D1d+

13timesy1

d(ΔBd)D1d]+[1

3timesy0dB0

d(ΔDd)+

16timesy1

dB0d(ΔDd)+

16timesy0

dB1d(ΔDd)+

13timesy1

dB1d(ΔDd)] (26)

将式 (26)代入式 (25)中可得到国内需求水平变化国内需求的产

品结构和构成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国外需求变化对中

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依此类推采用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对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分层式结

构分解结果显示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动力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最终

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国内需求增加是

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国外需求中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

同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20基于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分解结果与基于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的分解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本文的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五进一步的扩展分析

鉴于 WIOD中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

据不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新情况本文进一步根据2016年 WIOD发

布的2000mdash2014世界投入产出表对2010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进行扩展

分析由于无法获得2010mdash2014年的各行业劳动投入系数数据本文采用趋

势递推法根据1995mdash2009年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递推2010mdash

2014年劳动投入系数同时鉴于2000mdash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4个

国家 (地区)和56个部门 (ISICRev10490084)本文将56个部门合并为34个部

门21以匹配劳动投入系数为了甄别2009mdash2014年国外需求变化和国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

波动的影响对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结构分解22金融危机

过后中国出口贸易经历了较大的起伏根据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将

2009mdash2014年样本期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9mdash2011年的出口复苏阶段和

20 限于篇幅稳健性分析结果未予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索取21 1995mdash2011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在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

出表中仅为一个部门即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因此合并部门后的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出表包含

34个部门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的劳动投入系数根据2011年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的产值比例进行加权平均22 由于无法获得2009mdash2014年 WIOTs中所有国家 (地区)所有部门的价格平减指数本文参考 Losetal1049008 (2015)的方法采用中国的 GDP平减指数和年平均汇价对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平减

143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2011mdash2014年的出口增速下降阶段23表1显示了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

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与前文结论一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仍是抑制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

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显示2009mdash

2011年国内需求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凸显年均增加就业6182万人是国外需求增加拉动就业的8倍远高于1995mdash2009年的平均水平国外需

求较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年均增加就业778万人但远低于2001mdash2007年年均1625万人的就业创造2011mdash2014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和国内经济

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较2009mdash2011年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国外需求变化年均仅增加21万的就业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此外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仍是影响劳动力就

业波动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较小与前文结论一致国外需求中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水平

下降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但需求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前文的结论国内需求是

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表1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

劳动力就业相比于2009mdash2011年也有所下降2015mdash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

一步放缓年均增速仅为610490088同时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继

金融危机过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0490088和-210490081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

表1 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劳动投入系数 -4647 (-6104900808) -7248 (-9104900802)

生产分工 -345 (-0104900845) 1688 (2104900810)

最终需求 6961 (9104900811) 4695 (5104900884)

 国内需求 6182 (8104900809) 4674 (5104900882)

 国内需求水平 6373 (8104900834) 4691 (5104900884)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 -438 (-0104900857) 73 (0104900809)

  农业 -487 (-0104900864) -256 (-0104900832)

  矿业 0 (0104900800) 1 (0104900800)

23 2010mdash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弹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均增速为2210490088但自

2012年起受全球贸易减速 (Hoekman2015)的影响中国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降2012mdash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仅为510490083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1 

是家庭消费需求继续大幅下滑尽管为应对金融危机中国推出的 ldquo四万亿计

划rdquo16使投资需求增加但仍无法抵消消费需求下降所带来的负向作用总体

来看1995mdash2009年间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中投资需求上升增加了劳动

力就业消费需求下降减少了劳动力就业且消费需求下降对劳动力就业的

负向作用大于投资需求上升对劳动力就业的正向作用使得国内需求的构成

结构变化减少了劳动力就业图5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劳

动力就业的负向影响主要由家庭消费需求下降导致

2009年中国家庭消费需求占比为3610490082为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5710490084相差21个百

分点投资率为4810490080是 WIOD的40个国家 (地区)中的最高水平远

高于其他国家 (地区)平均水平211049008017中国消费需求份额相对较小是在一

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是中国 ldquo高投资低消费rdquo的经济增长模式下的产物有其历史合理性18然而当前国内需求结构失衡消费需求不足尤其是家庭

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中国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未来

中国政府而言如何培育与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以最终促

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提高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5 国内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注由于中国国内最终需求中非营利组织消费需求数据均为0因此将这一类别最

终需求删去

图6显示了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样

本研究期间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拉动作用较小且

总体表现为负向的拉动作用年均减少就业16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6 2008年9月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为了应对这种

危局中国政府新增投资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后来被一些媒体和经济

学人士称为 ldquo四万亿计划rdquo17 作者根据 WIOD中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得出18 感谢审稿人指出这一问题

143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01049008021995mdash2001年存货变化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导

致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2001mdash2007年存货占最终需求的

比重增加使得国外需求对劳动力就业呈微弱的正向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形成和存货变化需求下降尽管消费需求

有所上升但对就业拉动作用小于投资下降带来的负向影响国外需求的构

成结构变化仍然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总体来看除2007mdash2009年金融危

机期间外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也

较小

图6 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四)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最终需求在35个产品部门间进行分配为了更清晰地看出需求的产品结构差异将35个产

品部门合并为九大产品部门以便分析即农业矿业低技术制造业中低

技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商务服务业和

其他服务业19

19 农业包括C1农业狩猎林业和渔业矿业包括C2矿业和采石业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3食

品饮料制造及烟草C4纺织业C5皮革及鞋类制品业C6木材软木及其制品业C7造纸印刷

及出版业C16其他制造业及废弃资源和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中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8石油加工炼

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10橡胶及塑料制品C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12金属制品业中高技术和高

技术制造业包括C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C13机械设备制造业C14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C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包括C18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包括C23内陆运输业C24水上

运输业C25航空运输业C26其他辅助性运输业和运输代理业C27邮政通信业商务服务业包括C28金融业C30设备租赁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包括C17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C19汽车摩托车销售和维修燃料零售业C20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批发代理销售业C21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零售业C22酒店餐饮业C29房地产业C31公共管理国防及社会保障业C32教

育C33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C34其他社会社区和个人服务业C35家庭雇佣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3 

图7显示了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样本研

究期间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年均减少就业824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104900812各阶段均表现为负向拉动作用1995mdash2009年中国正处于由农业

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阶段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农业部门产品需求下降对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产品需求上升

但上升幅度较小1995年农业部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为15104900832009年已

下降为510490088农业部门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部门该部门需求下降必然会大

量减少劳动力就业1995mdash2009年农业需求下降年均减少就业1235万人

(-1104900868)制造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就业90万人 (0104900813)其中中高

和高技术制造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服务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

323万人 (0104900844)其中其他服务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因

此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总体上减少了劳动力就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升但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未能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需求不足因此促进需求的产品结构升级刻不容缓

图7 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图8显示了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如图8所示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在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5mdash2009年间年均拉动就业增加618万人 (0104900884)国外需求中对低技

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品需求上升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

主要因素特别是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间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

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分别年均增加就业 277 万人

(0104900837)和259万人 (0104900835)显著拉动了国内劳动力就业具体行业来

看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业中的 ldquo纺织业rdquo部门 (C4)中高和高技术制造

业中的 ldquo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rdquo部门 (C14)需求大幅上升这两个部门也

正是中国的优势出口部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低技术制

造业需求大幅下降特别是对 ldquo纺织业rdquo(C4)需求大幅下降使得国外需求

143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势

出口部门对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易受到国外需求波动的影

响因此稳定出口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

图8 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五)稳健性分析

本文进一步采用结构分解中更为复杂和准确的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 (DietzenG

bacherandLos1998李景华2004)对文章的测算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

根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当被分解的因素有n 个时SDA 分解的形式共有n

个每一个因素的表达式有2n-1个然后对所有分解方式进行加权平均根

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ΔE 可以分解为

ΔE=[13times (Δe)L0Y0+

16times (Δe)L0Y1+

16times (Δe)L1Y0+

13times (Δe)L1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3timese0 (ΔL)Y0+

16timese1 (ΔL)Y0+

16timese0 (ΔL)Y1+

13timese1 (ΔL)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3timese0L0 (ΔY)+

16timese0L1 (ΔY)+

16timese1L0 (ΔY)+

13timese1L1 (ΔY)]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25)

同理最终需求变化的结构分解可表示为以国内需求的变化ΔYd 为例

ΔYd=[13times(Δyd)B0

dD0d+

16times(Δyd)B0

dD1d+

16times(Δyd)B1

dD0d+

13times(Δyd)B1

dD1d]+[1

3timesy0d(ΔBd)D0

d+16timesy1

d(ΔBd)D0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5 

16timesy0

d(ΔBd)D1d+

13timesy1

d(ΔBd)D1d]+[1

3timesy0dB0

d(ΔDd)+

16timesy1

dB0d(ΔDd)+

16timesy0

dB1d(ΔDd)+

13timesy1

dB1d(ΔDd)] (26)

将式 (26)代入式 (25)中可得到国内需求水平变化国内需求的产

品结构和构成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国外需求变化对中

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依此类推采用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对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分层式结

构分解结果显示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动力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最终

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国内需求增加是

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国外需求中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

同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20基于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分解结果与基于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的分解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本文的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五进一步的扩展分析

鉴于 WIOD中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

据不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新情况本文进一步根据2016年 WIOD发

布的2000mdash2014世界投入产出表对2010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进行扩展

分析由于无法获得2010mdash2014年的各行业劳动投入系数数据本文采用趋

势递推法根据1995mdash2009年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递推2010mdash

2014年劳动投入系数同时鉴于2000mdash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4个

国家 (地区)和56个部门 (ISICRev10490084)本文将56个部门合并为34个部

门21以匹配劳动投入系数为了甄别2009mdash2014年国外需求变化和国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

波动的影响对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结构分解22金融危机

过后中国出口贸易经历了较大的起伏根据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将

2009mdash2014年样本期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9mdash2011年的出口复苏阶段和

20 限于篇幅稳健性分析结果未予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索取21 1995mdash2011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在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

出表中仅为一个部门即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因此合并部门后的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出表包含

34个部门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的劳动投入系数根据2011年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的产值比例进行加权平均22 由于无法获得2009mdash2014年 WIOTs中所有国家 (地区)所有部门的价格平减指数本文参考 Losetal1049008 (2015)的方法采用中国的 GDP平减指数和年平均汇价对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平减

143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2011mdash2014年的出口增速下降阶段23表1显示了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

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与前文结论一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仍是抑制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

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显示2009mdash

2011年国内需求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凸显年均增加就业6182万人是国外需求增加拉动就业的8倍远高于1995mdash2009年的平均水平国外需

求较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年均增加就业778万人但远低于2001mdash2007年年均1625万人的就业创造2011mdash2014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和国内经济

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较2009mdash2011年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国外需求变化年均仅增加21万的就业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此外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仍是影响劳动力就

业波动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较小与前文结论一致国外需求中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水平

下降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但需求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前文的结论国内需求是

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表1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

劳动力就业相比于2009mdash2011年也有所下降2015mdash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

一步放缓年均增速仅为610490088同时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继

金融危机过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0490088和-210490081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

表1 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劳动投入系数 -4647 (-6104900808) -7248 (-9104900802)

生产分工 -345 (-0104900845) 1688 (2104900810)

最终需求 6961 (9104900811) 4695 (5104900884)

 国内需求 6182 (8104900809) 4674 (5104900882)

 国内需求水平 6373 (8104900834) 4691 (5104900884)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 -438 (-0104900857) 73 (0104900809)

  农业 -487 (-0104900864) -256 (-0104900832)

  矿业 0 (0104900800) 1 (0104900800)

23 2010mdash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弹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均增速为2210490088但自

2012年起受全球贸易减速 (Hoekman2015)的影响中国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降2012mdash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仅为510490083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143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01049008021995mdash2001年存货变化占最终需求的比重下降即投资下降导

致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2001mdash2007年存货占最终需求的

比重增加使得国外需求对劳动力就业呈微弱的正向拉动作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固定资产形成和存货变化需求下降尽管消费需求

有所上升但对就业拉动作用小于投资下降带来的负向影响国外需求的构

成结构变化仍然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总体来看除2007mdash2009年金融危

机期间外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相对比较稳定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也

较小

图6 国外需求的构成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四)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进一步对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进行分解最终需求在35个产品部门间进行分配为了更清晰地看出需求的产品结构差异将35个产

品部门合并为九大产品部门以便分析即农业矿业低技术制造业中低

技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商务服务业和

其他服务业19

19 农业包括C1农业狩猎林业和渔业矿业包括C2矿业和采石业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3食

品饮料制造及烟草C4纺织业C5皮革及鞋类制品业C6木材软木及其制品业C7造纸印刷

及出版业C16其他制造业及废弃资源和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中低技术制造业包括C8石油加工炼

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10橡胶及塑料制品C1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12金属制品业中高技术和高

技术制造业包括C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C13机械设备制造业C14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C15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建筑业包括C18建筑业运输通讯业包括C23内陆运输业C24水上

运输业C25航空运输业C26其他辅助性运输业和运输代理业C27邮政通信业商务服务业包括C28金融业C30设备租赁及其他商业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包括C17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C19汽车摩托车销售和维修燃料零售业C20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批发代理销售业C21除汽车摩托车外的商品零售业C22酒店餐饮业C29房地产业C31公共管理国防及社会保障业C32教

育C33医疗卫生和社会工作C34其他社会社区和个人服务业C35家庭雇佣业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3 

图7显示了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样本研

究期间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年均减少就业824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104900812各阶段均表现为负向拉动作用1995mdash2009年中国正处于由农业

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阶段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农业部门产品需求下降对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产品需求上升

但上升幅度较小1995年农业部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为15104900832009年已

下降为510490088农业部门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部门该部门需求下降必然会大

量减少劳动力就业1995mdash2009年农业需求下降年均减少就业1235万人

(-1104900868)制造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就业90万人 (0104900813)其中中高

和高技术制造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服务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

323万人 (0104900844)其中其他服务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因

此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总体上减少了劳动力就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升但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未能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需求不足因此促进需求的产品结构升级刻不容缓

图7 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图8显示了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如图8所示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在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5mdash2009年间年均拉动就业增加618万人 (0104900884)国外需求中对低技

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品需求上升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

主要因素特别是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间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

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分别年均增加就业 277 万人

(0104900837)和259万人 (0104900835)显著拉动了国内劳动力就业具体行业来

看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业中的 ldquo纺织业rdquo部门 (C4)中高和高技术制造

业中的 ldquo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rdquo部门 (C14)需求大幅上升这两个部门也

正是中国的优势出口部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低技术制

造业需求大幅下降特别是对 ldquo纺织业rdquo(C4)需求大幅下降使得国外需求

143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势

出口部门对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易受到国外需求波动的影

响因此稳定出口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

图8 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五)稳健性分析

本文进一步采用结构分解中更为复杂和准确的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 (DietzenG

bacherandLos1998李景华2004)对文章的测算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

根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当被分解的因素有n 个时SDA 分解的形式共有n

个每一个因素的表达式有2n-1个然后对所有分解方式进行加权平均根

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ΔE 可以分解为

ΔE=[13times (Δe)L0Y0+

16times (Δe)L0Y1+

16times (Δe)L1Y0+

13times (Δe)L1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3timese0 (ΔL)Y0+

16timese1 (ΔL)Y0+

16timese0 (ΔL)Y1+

13timese1 (ΔL)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3timese0L0 (ΔY)+

16timese0L1 (ΔY)+

16timese1L0 (ΔY)+

13timese1L1 (ΔY)]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25)

同理最终需求变化的结构分解可表示为以国内需求的变化ΔYd 为例

ΔYd=[13times(Δyd)B0

dD0d+

16times(Δyd)B0

dD1d+

16times(Δyd)B1

dD0d+

13times(Δyd)B1

dD1d]+[1

3timesy0d(ΔBd)D0

d+16timesy1

d(ΔBd)D0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5 

16timesy0

d(ΔBd)D1d+

13timesy1

d(ΔBd)D1d]+[1

3timesy0dB0

d(ΔDd)+

16timesy1

dB0d(ΔDd)+

16timesy0

dB1d(ΔDd)+

13timesy1

dB1d(ΔDd)] (26)

将式 (26)代入式 (25)中可得到国内需求水平变化国内需求的产

品结构和构成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国外需求变化对中

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依此类推采用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对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分层式结

构分解结果显示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动力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最终

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国内需求增加是

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国外需求中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

同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20基于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分解结果与基于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的分解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本文的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五进一步的扩展分析

鉴于 WIOD中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

据不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新情况本文进一步根据2016年 WIOD发

布的2000mdash2014世界投入产出表对2010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进行扩展

分析由于无法获得2010mdash2014年的各行业劳动投入系数数据本文采用趋

势递推法根据1995mdash2009年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递推2010mdash

2014年劳动投入系数同时鉴于2000mdash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4个

国家 (地区)和56个部门 (ISICRev10490084)本文将56个部门合并为34个部

门21以匹配劳动投入系数为了甄别2009mdash2014年国外需求变化和国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

波动的影响对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结构分解22金融危机

过后中国出口贸易经历了较大的起伏根据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将

2009mdash2014年样本期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9mdash2011年的出口复苏阶段和

20 限于篇幅稳健性分析结果未予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索取21 1995mdash2011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在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

出表中仅为一个部门即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因此合并部门后的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出表包含

34个部门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的劳动投入系数根据2011年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的产值比例进行加权平均22 由于无法获得2009mdash2014年 WIOTs中所有国家 (地区)所有部门的价格平减指数本文参考 Losetal1049008 (2015)的方法采用中国的 GDP平减指数和年平均汇价对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平减

143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2011mdash2014年的出口增速下降阶段23表1显示了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

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与前文结论一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仍是抑制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

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显示2009mdash

2011年国内需求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凸显年均增加就业6182万人是国外需求增加拉动就业的8倍远高于1995mdash2009年的平均水平国外需

求较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年均增加就业778万人但远低于2001mdash2007年年均1625万人的就业创造2011mdash2014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和国内经济

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较2009mdash2011年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国外需求变化年均仅增加21万的就业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此外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仍是影响劳动力就

业波动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较小与前文结论一致国外需求中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水平

下降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但需求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前文的结论国内需求是

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表1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

劳动力就业相比于2009mdash2011年也有所下降2015mdash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

一步放缓年均增速仅为610490088同时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继

金融危机过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0490088和-210490081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

表1 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劳动投入系数 -4647 (-6104900808) -7248 (-9104900802)

生产分工 -345 (-0104900845) 1688 (2104900810)

最终需求 6961 (9104900811) 4695 (5104900884)

 国内需求 6182 (8104900809) 4674 (5104900882)

 国内需求水平 6373 (8104900834) 4691 (5104900884)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 -438 (-0104900857) 73 (0104900809)

  农业 -487 (-0104900864) -256 (-0104900832)

  矿业 0 (0104900800) 1 (0104900800)

23 2010mdash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弹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均增速为2210490088但自

2012年起受全球贸易减速 (Hoekman2015)的影响中国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降2012mdash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仅为510490083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3 

图7显示了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样本研

究期间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年均减少就业824万人使就业增长率下降

1104900812各阶段均表现为负向拉动作用1995mdash2009年中国正处于由农业

大国向工业化国家转变的阶段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对农业部门产品需求下降对制造业和服务业部门产品需求上升

但上升幅度较小1995年农业部门需求占总需求的比重为15104900832009年已

下降为510490088农业部门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部门该部门需求下降必然会大

量减少劳动力就业1995mdash2009年农业需求下降年均减少就业1235万人

(-1104900868)制造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就业90万人 (0104900813)其中中高

和高技术制造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服务业需求上升年均增加

323万人 (0104900844)其中其他服务业需求上升拉动的劳动力就业较多因

此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总体上减少了劳动力就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升但居民的消费结构却未能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对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需求不足因此促进需求的产品结构升级刻不容缓

图7 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图8显示了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如图8所示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在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95mdash2009年间年均拉动就业增加618万人 (0104900884)国外需求中对低技

术制造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产品需求上升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

主要因素特别是加入 WTO后的2001mdash2007年间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

业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的需求大幅增加分别年均增加就业 277 万人

(0104900837)和259万人 (0104900835)显著拉动了国内劳动力就业具体行业来

看国外需求对低技术制造业中的 ldquo纺织业rdquo部门 (C4)中高和高技术制造

业中的 ldquo电气和光学设备制造业rdquo部门 (C14)需求大幅上升这两个部门也

正是中国的优势出口部门2007mdash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低技术制

造业需求大幅下降特别是对 ldquo纺织业rdquo(C4)需求大幅下降使得国外需求

143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势

出口部门对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易受到国外需求波动的影

响因此稳定出口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

图8 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五)稳健性分析

本文进一步采用结构分解中更为复杂和准确的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 (DietzenG

bacherandLos1998李景华2004)对文章的测算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

根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当被分解的因素有n 个时SDA 分解的形式共有n

个每一个因素的表达式有2n-1个然后对所有分解方式进行加权平均根

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ΔE 可以分解为

ΔE=[13times (Δe)L0Y0+

16times (Δe)L0Y1+

16times (Δe)L1Y0+

13times (Δe)L1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3timese0 (ΔL)Y0+

16timese1 (ΔL)Y0+

16timese0 (ΔL)Y1+

13timese1 (ΔL)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3timese0L0 (ΔY)+

16timese0L1 (ΔY)+

16timese1L0 (ΔY)+

13timese1L1 (ΔY)]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25)

同理最终需求变化的结构分解可表示为以国内需求的变化ΔYd 为例

ΔYd=[13times(Δyd)B0

dD0d+

16times(Δyd)B0

dD1d+

16times(Δyd)B1

dD0d+

13times(Δyd)B1

dD1d]+[1

3timesy0d(ΔBd)D0

d+16timesy1

d(ΔBd)D0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5 

16timesy0

d(ΔBd)D1d+

13timesy1

d(ΔBd)D1d]+[1

3timesy0dB0

d(ΔDd)+

16timesy1

dB0d(ΔDd)+

16timesy0

dB1d(ΔDd)+

13timesy1

dB1d(ΔDd)] (26)

将式 (26)代入式 (25)中可得到国内需求水平变化国内需求的产

品结构和构成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国外需求变化对中

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依此类推采用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对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分层式结

构分解结果显示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动力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最终

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国内需求增加是

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国外需求中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

同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20基于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分解结果与基于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的分解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本文的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五进一步的扩展分析

鉴于 WIOD中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

据不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新情况本文进一步根据2016年 WIOD发

布的2000mdash2014世界投入产出表对2010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进行扩展

分析由于无法获得2010mdash2014年的各行业劳动投入系数数据本文采用趋

势递推法根据1995mdash2009年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递推2010mdash

2014年劳动投入系数同时鉴于2000mdash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4个

国家 (地区)和56个部门 (ISICRev10490084)本文将56个部门合并为34个部

门21以匹配劳动投入系数为了甄别2009mdash2014年国外需求变化和国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

波动的影响对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结构分解22金融危机

过后中国出口贸易经历了较大的起伏根据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将

2009mdash2014年样本期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9mdash2011年的出口复苏阶段和

20 限于篇幅稳健性分析结果未予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索取21 1995mdash2011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在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

出表中仅为一个部门即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因此合并部门后的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出表包含

34个部门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的劳动投入系数根据2011年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的产值比例进行加权平均22 由于无法获得2009mdash2014年 WIOTs中所有国家 (地区)所有部门的价格平减指数本文参考 Losetal1049008 (2015)的方法采用中国的 GDP平减指数和年平均汇价对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平减

143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2011mdash2014年的出口增速下降阶段23表1显示了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

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与前文结论一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仍是抑制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

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显示2009mdash

2011年国内需求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凸显年均增加就业6182万人是国外需求增加拉动就业的8倍远高于1995mdash2009年的平均水平国外需

求较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年均增加就业778万人但远低于2001mdash2007年年均1625万人的就业创造2011mdash2014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和国内经济

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较2009mdash2011年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国外需求变化年均仅增加21万的就业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此外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仍是影响劳动力就

业波动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较小与前文结论一致国外需求中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水平

下降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但需求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前文的结论国内需求是

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表1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

劳动力就业相比于2009mdash2011年也有所下降2015mdash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

一步放缓年均增速仅为610490088同时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继

金融危机过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0490088和-210490081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

表1 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劳动投入系数 -4647 (-6104900808) -7248 (-9104900802)

生产分工 -345 (-0104900845) 1688 (2104900810)

最终需求 6961 (9104900811) 4695 (5104900884)

 国内需求 6182 (8104900809) 4674 (5104900882)

 国内需求水平 6373 (8104900834) 4691 (5104900884)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 -438 (-0104900857) 73 (0104900809)

  农业 -487 (-0104900864) -256 (-0104900832)

  矿业 0 (0104900800) 1 (0104900800)

23 2010mdash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弹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均增速为2210490088但自

2012年起受全球贸易减速 (Hoekman2015)的影响中国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降2012mdash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仅为510490083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143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的产品结构变化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的拉动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势

出口部门对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也易受到国外需求波动的影

响因此稳定出口对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

图8 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五)稳健性分析

本文进一步采用结构分解中更为复杂和准确的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 (DietzenG

bacherandLos1998李景华2004)对文章的测算结果进行稳健性分析

根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当被分解的因素有n 个时SDA 分解的形式共有n

个每一个因素的表达式有2n-1个然后对所有分解方式进行加权平均根

据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ΔE 可以分解为

ΔE=[13times (Δe)L0Y0+

16times (Δe)L0Y1+

16times (Δe)L1Y0+

13times (Δe)L1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劳动投入系数变动效应C(Δe)

+[13timese0 (ΔL)Y0+

16timese1 (ΔL)Y0+

16timese0 (ΔL)Y1+

13timese1 (ΔL)Y1]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生产分工变动效应C(ΔL)

+[13timese0L0 (ΔY)+

16timese0L1 (ΔY)+

16timese1L0 (ΔY)+

13timese1L1 (ΔY)]

1051561 10515631051562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 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1051265最终需求变动效应C(ΔY)

(25)

同理最终需求变化的结构分解可表示为以国内需求的变化ΔYd 为例

ΔYd=[13times(Δyd)B0

dD0d+

16times(Δyd)B0

dD1d+

16times(Δyd)B1

dD0d+

13times(Δyd)B1

dD1d]+[1

3timesy0d(ΔBd)D0

d+16timesy1

d(ΔBd)D0d+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5 

16timesy0

d(ΔBd)D1d+

13timesy1

d(ΔBd)D1d]+[1

3timesy0dB0

d(ΔDd)+

16timesy1

dB0d(ΔDd)+

16timesy0

dB1d(ΔDd)+

13timesy1

dB1d(ΔDd)] (26)

将式 (26)代入式 (25)中可得到国内需求水平变化国内需求的产

品结构和构成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国外需求变化对中

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依此类推采用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对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分层式结

构分解结果显示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动力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最终

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国内需求增加是

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国外需求中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

同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20基于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分解结果与基于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的分解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本文的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五进一步的扩展分析

鉴于 WIOD中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

据不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新情况本文进一步根据2016年 WIOD发

布的2000mdash2014世界投入产出表对2010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进行扩展

分析由于无法获得2010mdash2014年的各行业劳动投入系数数据本文采用趋

势递推法根据1995mdash2009年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递推2010mdash

2014年劳动投入系数同时鉴于2000mdash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4个

国家 (地区)和56个部门 (ISICRev10490084)本文将56个部门合并为34个部

门21以匹配劳动投入系数为了甄别2009mdash2014年国外需求变化和国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

波动的影响对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结构分解22金融危机

过后中国出口贸易经历了较大的起伏根据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将

2009mdash2014年样本期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9mdash2011年的出口复苏阶段和

20 限于篇幅稳健性分析结果未予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索取21 1995mdash2011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在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

出表中仅为一个部门即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因此合并部门后的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出表包含

34个部门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的劳动投入系数根据2011年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的产值比例进行加权平均22 由于无法获得2009mdash2014年 WIOTs中所有国家 (地区)所有部门的价格平减指数本文参考 Losetal1049008 (2015)的方法采用中国的 GDP平减指数和年平均汇价对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平减

143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2011mdash2014年的出口增速下降阶段23表1显示了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

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与前文结论一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仍是抑制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

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显示2009mdash

2011年国内需求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凸显年均增加就业6182万人是国外需求增加拉动就业的8倍远高于1995mdash2009年的平均水平国外需

求较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年均增加就业778万人但远低于2001mdash2007年年均1625万人的就业创造2011mdash2014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和国内经济

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较2009mdash2011年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国外需求变化年均仅增加21万的就业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此外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仍是影响劳动力就

业波动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较小与前文结论一致国外需求中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水平

下降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但需求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前文的结论国内需求是

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表1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

劳动力就业相比于2009mdash2011年也有所下降2015mdash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

一步放缓年均增速仅为610490088同时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继

金融危机过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0490088和-210490081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

表1 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劳动投入系数 -4647 (-6104900808) -7248 (-9104900802)

生产分工 -345 (-0104900845) 1688 (2104900810)

最终需求 6961 (9104900811) 4695 (5104900884)

 国内需求 6182 (8104900809) 4674 (5104900882)

 国内需求水平 6373 (8104900834) 4691 (5104900884)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 -438 (-0104900857) 73 (0104900809)

  农业 -487 (-0104900864) -256 (-0104900832)

  矿业 0 (0104900800) 1 (0104900800)

23 2010mdash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弹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均增速为2210490088但自

2012年起受全球贸易减速 (Hoekman2015)的影响中国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降2012mdash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仅为510490083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5 

16timesy0

d(ΔBd)D1d+

13timesy1

d(ΔBd)D1d]+[1

3timesy0dB0

d(ΔDd)+

16timesy1

dB0d(ΔDd)+

16timesy0

dB1d(ΔDd)+

13timesy1

dB1d(ΔDd)] (26)

将式 (26)代入式 (25)中可得到国内需求水平变化国内需求的产

品结构和构成结构的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国外需求变化对中

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可依此类推采用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对1995mdash2009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分层式结

构分解结果显示1995mdash2009年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动力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最终

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其中国内需求增加是

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动力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拉动作用国外需求中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共

同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20基于 ldquo加权平均法rdquo的分解结果与基于 ldquo两极分解

法rdquo的分解结果几乎完全一致这表明本文的测算结果是稳健的

五进一步的扩展分析

鉴于 WIOD中社会经济核算账户 (SEA)仅包含1995mdash2009年的就业数

据不能反映中国劳动力就业的最新情况本文进一步根据2016年 WIOD发

布的2000mdash2014世界投入产出表对2010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进行扩展

分析由于无法获得2010mdash2014年的各行业劳动投入系数数据本文采用趋

势递推法根据1995mdash2009年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增长率递推2010mdash

2014年劳动投入系数同时鉴于2000mdash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包含44个

国家 (地区)和56个部门 (ISICRev10490084)本文将56个部门合并为34个部

门21以匹配劳动投入系数为了甄别2009mdash2014年国外需求变化和国内需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

波动的影响对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进行结构分解22金融危机

过后中国出口贸易经历了较大的起伏根据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将

2009mdash2014年样本期间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09mdash2011年的出口复苏阶段和

20 限于篇幅稳健性分析结果未予报告有兴趣的读者可来函索取21 1995mdash2011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在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

出表中仅为一个部门即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因此合并部门后的2000mdash2014年投入产出表包含

34个部门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业的劳动投入系数根据2011年纺织业 (C4)和皮革及鞋类制品业

(C5)的产值比例进行加权平均22 由于无法获得2009mdash2014年 WIOTs中所有国家 (地区)所有部门的价格平减指数本文参考 Losetal1049008 (2015)的方法采用中国的 GDP平减指数和年平均汇价对现价世界投入产出表进行平减

143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2011mdash2014年的出口增速下降阶段23表1显示了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

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与前文结论一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仍是抑制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

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显示2009mdash

2011年国内需求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凸显年均增加就业6182万人是国外需求增加拉动就业的8倍远高于1995mdash2009年的平均水平国外需

求较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年均增加就业778万人但远低于2001mdash2007年年均1625万人的就业创造2011mdash2014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和国内经济

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较2009mdash2011年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国外需求变化年均仅增加21万的就业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此外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仍是影响劳动力就

业波动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较小与前文结论一致国外需求中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水平

下降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但需求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前文的结论国内需求是

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表1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

劳动力就业相比于2009mdash2011年也有所下降2015mdash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

一步放缓年均增速仅为610490088同时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继

金融危机过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0490088和-210490081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

表1 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劳动投入系数 -4647 (-6104900808) -7248 (-9104900802)

生产分工 -345 (-0104900845) 1688 (2104900810)

最终需求 6961 (9104900811) 4695 (5104900884)

 国内需求 6182 (8104900809) 4674 (5104900882)

 国内需求水平 6373 (8104900834) 4691 (5104900884)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 -438 (-0104900857) 73 (0104900809)

  农业 -487 (-0104900864) -256 (-0104900832)

  矿业 0 (0104900800) 1 (0104900800)

23 2010mdash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弹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均增速为2210490088但自

2012年起受全球贸易减速 (Hoekman2015)的影响中国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降2012mdash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仅为510490083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1436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2011mdash2014年的出口增速下降阶段23表1显示了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

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与前文结论一致劳动投入系数变化仍是抑制就业增

加的主要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因素生产

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显示2009mdash

2011年国内需求增加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凸显年均增加就业6182万人是国外需求增加拉动就业的8倍远高于1995mdash2009年的平均水平国外需

求较金融危机期间有所回升年均增加就业778万人但远低于2001mdash2007年年均1625万人的就业创造2011mdash2014年受出口增速下降和国内经济

增速放缓的影响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拉动的就业较2009mdash2011年

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国外需求变化年均仅增加21万的就业对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长的贡献微弱此外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仍是影响劳动力就

业波动的关键性因素需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

响较小与前文结论一致国外需求中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需求水平

下降减少了中国劳动力就业但需求结构尤其是产品结构变化是拉动中国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表1结果进一步加强了前文的结论国内需求是

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在不断增加值得注意的是表1显示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拉动的

劳动力就业相比于2009mdash2011年也有所下降2015mdash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进

一步放缓年均增速仅为610490088同时2015年和2016年中国出口增速继

金融危机过后再度出现负增长分别为-110490088和-210490081出口形势严峻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

表1 2009mdash2014年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结构分解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劳动投入系数 -4647 (-6104900808) -7248 (-9104900802)

生产分工 -345 (-0104900845) 1688 (2104900810)

最终需求 6961 (9104900811) 4695 (5104900884)

 国内需求 6182 (8104900809) 4674 (5104900882)

 国内需求水平 6373 (8104900834) 4691 (5104900884)

 国内需求产品结构 -438 (-0104900857) 73 (0104900809)

  农业 -487 (-0104900864) -256 (-0104900832)

  矿业 0 (0104900800) 1 (0104900800)

23 2010mdash2011年中国出口增速迅速回弹基本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年均增速为2210490088但自

2012年起受全球贸易减速 (Hoekman2015)的影响中国出口出现了明显的增速下降2012mdash2014年中国出口贸易平均增速仅为510490083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7 

(续表)  

影响因素 2009mdash2011年就业波动 2011mdash2014年就业波动

  低技术制造业 52 (0104900807) -34 (-0104900804)

  中低技术制造业 10 (0104900801) -10 (-010490080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56 (0104900807) -33 (-0104900804)

  建筑业 105 (0104900814) 110 (0104900814)

  运输通讯业 27 (0104900804) 19 (0104900802)

  商务服务业 49 (0104900806) 1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250 (-0104900833) 276 (0104900834)

 国内需求构成结构 247 (0104900832) -91 (-0104900811)

  家庭消费 209 (0104900827) 89 (0104900811)

  政府消费 121 (0104900816) 86 (0104900811)

  固定资产形成 -325 (-0104900842)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42 (0104900832) -263 (-0104900833)

 国外需求 778 (1104900802) 21 (0104900803)

 国外需求水平 -243 (-0104900832) -348 (-0104900843)

 国外需求产品结构 875 (1104900814) 358 (0104900845)

  农业 24 (0104900803) -5 (-0104900801)

  矿业 5 (0104900801) 1 (0104900800)

  低技术制造业 300 (0104900839) 195 (0104900824)

  中低技术制造业 33 (0104900804) 14 (0104900802)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 402 (0104900853) 56 (0104900807)

  建筑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运输通讯业 -5 (-0104900801) 38 (0104900805)

  商务服务业 -5 (-0104900801) 4 (0104900800)

  其他服务业 128 (0104900817) 53 (0104900807)

 国外需求构成结构 146 (0104900819) 12 (0104900801)

  家庭消费 -86 (-0104900811) 32 (0104900804)

  非营利组织消费 0 (0104900800) 0 (0104900800)

  政府消费 -16(-0104900802) -6 (-0104900801)

  固定资产形成 -10 (-0104900801) 3 (0104900800)

  存货变化 258 (0104900834) -17 (-0104900802)

  注表中数值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绝对变化量单位为万人括号内的数值

表示各因素引起的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相对变化量单位为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1438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六结论与启示

基于 GMRIO模型本文运用分层式结构分解法测算了1995mdash2009年需

求变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并进一步估算了2009mdash2014年需求变

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影响因素中劳动投入系数变化是抑制劳

动力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生产分工变化是影响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的重要

因素最终需求变化是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决定性因素最终需求变

化增加的劳动力就业抵消了劳动投入系数变化带来的负效应使得中国劳动

力就业的总效应为正第二最终需求变化中国内需求变化是拉动中国劳动力就业增加的主

要动力国外需求变化在促进中国劳动力就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

2001mdash2007年的出口繁荣显著促进了劳动力就业增加此阶段国内需求变化

拉动的就业仅是国外需求变化拉动就业的210490085倍但2007年后国外需求对劳

动力就业的创造效应呈下降趋势第三国内需求中需求水平是促进劳动力就业增加的关键性因素需

求的产品结构和需求的构成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较小且呈负向的拉动

作用具体表现为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需求不足国外

需求中中国劳动力就业受国外需求水平和国外需求结构的共同影响特别

是国外需求的产品结构其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有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进一步的扩展分析表明2009年以来国内需求仍然是拉动中国劳动力

就业的主要动力并且其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外需求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贡

献不断下降值得注意的是2011mdash2014年国内需求变化和国外需求变化

拉动的劳动力就业均有所下降因此必须警惕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和出口进

一步下滑对劳动力就业的不利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 ldquo新常态rdquo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全球贸易增速放缓

的新形势下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进入了一个爬坡跨坎的

紧要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稳定并促进国内劳动力就业是

当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议题本文的研究结论有重要的启示

和政策含义第一构建国内需求促进劳动力就业的长效机制首先重点培育居民消费需求促进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协调发展长

期以来的 ldquo高投资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拉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但

随着外需与投资增速放缓居民的 ldquo高储蓄低消费rdquo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制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39 

约中国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培育与提升居民的消费

需求关键不仅在于要提高居民收入还要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各项社

会保障措施促进居民购买力的释放其次优化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从供给层面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

量文章结果表明国内需求的产品结构对劳动力就业呈负向拉动作用主

要表现为制造业需求和服务业需求不足这主要是由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以及国内产品服务生产与消费结构不匹配导致对此中国政府应该一方面

继续加快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重点发展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

服务业不断拓展服务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消除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国内服务业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条

件切实提高中国企业的供给能力提高国内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解决市场

供求结构失衡问题从而根本上促进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快速健康发展第二稳定和发展国外需求国外需求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但是随着中国低技能劳动力比较成本优势减弱以 ldquo低端嵌入rdquo的方

式获取贸易与生产利益的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对此一方面中国政府需

要继续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跨国公司把更

多中高端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促进全球价值链在国内部分的延伸另

一方面中国也需培育和提高本土企业的高技术高资本中间产品的生产

能力促进传统的优势出口部门转型升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全球

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深度和广度ldquo高位嵌

入rdquo全球价值链体系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攀升以创造与带动更

多高技术水平的劳动力就业无疑是稳定与提升国内劳动力就业水平的一

条有效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ChenXLKChengKCFungetalldquoTheEstimationofDomesticValueGAddedandEmG

ploymentInducedbyExportsAnApplicationtoChineseExportstotheUnitedStatesrdquoAmerican

EconomicAssociationMeetingPhiladelphiaandWorkingPaperStanfordUniversity2004[2] 蔡昉ldquo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7年第7期第4mdash14+22页

[3] ChenYYandJHWuldquoSimpleKeynesianInputGOutputStructuralDecompositionAnalysisG

UsingWeightedShapleyValueResolutionrdquoAnnalsofRegionalScience200842879G892[4] ChenXLKChengetalldquoDomesticValueAddedandEmploymentGeneratedbyChinese

ExportsAQuantitativeEstimation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1223 (4)850G864[5] 蔡昉ldquo宏观经济政策如何促进更多更好就业 mdashmdashmdash问题证据和政策选择rdquolaquo劳动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3期第3mdash31页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1440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6] DietzenbacherEandBLosldquoStructuralDecompositionTechniquesSenseandSensitivityrdquo

EconomicSystemsResearch199810307G323

[7] DietzenbacherEBLosRStehreretalldquoTheConstructionofWorldInputGOutputTablesin

theWIODProject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325 (1)71G98

[8] FeenstraRCandCHongldquoChina1049011sExportsandEmploymentrdquoNBERWorkingPaper2007

30 (12)

[9] 郭军刘瀑王承宗ldquo就业发展型经济增长的产业支撑背景研究rdquo 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6年

第5期第24mdash31页

[10]HoekmanBTheGlobalTradeSlowdownA New NormalLondonCEPR Pressand

EUI2015

[11]江小涓ldquo大国双引擎增长模式mdashmdashmdash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内需和外需rdquo laquo管理世界raquo2010年第6

期第1mdash7页

[12]JohnsonRCandGNogueraldquoAccountingforIntermediatesProductionSharingandTradein

ValueAddedrdquo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286 (2)224G236

[13]Koller Wand RStehrerldquoTradeIntegrationOutsourcingandEmploymentin AustriaA

DecompositionApproachrdquoEconomicSystemsResearch201022 (3)237G261

[14]LeontiefWWldquoQuantitativeInputandOutputRelationsintheEconomicSystemsoftheUnited

StatesrdquoReviewofEconomicsampStatistics193618 (3)105G125

[15]LauLJXChenLKChengetalldquoEstimatesofUSGChinaTradeBalancesinTermsof

DomesticValueGAddedrdquoStanfordCenter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WorkingPaper2006

No295

[16]LosBMPTimmerandGJdeVriesldquoHowImportantAreExportsforJobGrowthinChina

ADemandSideAnalysisrdquo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201543 (1)19mdash32

[17]李景华ldquoSDA模型的加权平均分解法及在中国第三产业经济发展分析中的应用rdquolaquo系统工程raquo

2004年第9期第69mdash73页

[18]刘宗明ldquo投资冲击与劳动就业动态经验事实与理论解释rdquolaquo南开经济研究raquo2011年第6期

第66mdash93页

[19]陆铭欧海军ldquo高增长与低就业政府干预与就业弹性的经验研究rdquo 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

12期第3mdash31页

[20]MillerREandPDBlairInputGOutputAnalysisFoundationsandExtensions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9

[21]毛日昇ldquo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就业rdquo laquo经济研究raquo2009年第11期第105mdash

117页

[22]彭水军张文城孙传旺ldquo中国生产侧和消费侧碳排放量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rdquolaquo经济研究raquo

2015年第1期第168mdash182页

[23]齐红倩刘岩黄宝敏ldquo我国居民消费投资与就业变动趋势及政策选择rdquolaquo经济问题探索raquo

2018年第8期第9mdash17页

[24]RawskiTGldquoWhatIsHappeningtoChina1049011sGDPStatisticsrdquoChinaEconomicReview2001

12 (4)347G354

[25]TimmerMPldquoTheWorldInputGOutputDatabase(WIOD)ContentsSourcesandMethodsrdquo

WIOD WorkingPaper2012No10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第4期 葛阳琴谢建国需求变化与中国劳动力就业波动 1441 

[26]唐东波ldquo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1年第9期第95mdash117页

[27]唐宜红马风涛ldquo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影响rdquo laquo财贸经济raquo2009年第4

期第94mdash98页

[28]吴小松范金胡汉辉ldquo我国就业增长与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基于SDA 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科

学raquo2007年第1期第5mdash14页

[29]温杰laquo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raquo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30]卫瑞庄宗明ldquo生产国际化与中国就业波动基于贸易自由化和外包视角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15

年第1期第53mdash80页

[31]谢建国姜珮珊ldquo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能源消耗的测算与分解mdashmdashmdash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rdquo

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2014年第13卷第4期第1365mdash1392页

[32]俞会新薛敬孝ldquo中国贸易自由化对工业就业的影响rdquolaquo世界经济raquo2002年第10期第10mdash

13页

[33]臧旭恒赵明亮ldquo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mdashmdashmdash基于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分

析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11年第6期第47mdash57页

[34]张车伟ldquo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rdquolaquo中国工业经济raquo2009年

第1期第18mdash28页

[35]张友国ldquo中国贸易含碳量及其影响因素mdashmdashmdash基于 (进口)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分析rdquolaquo经济

学raquo(季刊)2010年第9卷第4期第1287mdash1310页

[36]张川川ldquo出口对就业工资和收入不平等的影响mdashmdashmdash基于微观数据的证据rdquolaquo经济学raquo(季刊)

2015年第14卷第4期第1611mdash1630页

DemandChangeand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

mdashBasedonEmpiricalAnalysis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

YANGQINGE(HefeiUniversityofTechnologyNanjingUniversity)

JIANGUOXIElowast

(Nanjing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onglobalmultiGregionalinputGoutputmodelwestudytheeffectsof

changeindomesticandforeigndemand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fluctuationduringtheperiod

of1995G2014Wefindthatchangeindomesticdemand wasthe majorfactortopromote

lowast CorrespondingAuthorJianguoXieSchoolofEconomicsNanjingUniversityNo104900816JinyinRoadGulouDistrictNanjingJiangsu210093ChinaTel86G13813970763EGmailxjgnju1049008edu1049008cn1049008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

1442  经 济 学 (季 刊) 第18卷

China1049011semploymentchangeinforeigndemandpromotedChina1049011semploymentremarkably

between2001and2007whichwastwoGfifthofdomesticdemandbutitsimportancewas

fallinglaterWealsofindthatthelevelofdomesticdemandwascrucialtoChina1049011semployG

mentgrowthwhilethestructurehadlessandnegativeeffectboththelevelandthe

structureofforeigndemandhadeffectonChina1049011semploymentgrowth

KeyWords domesticdemandforeigndemandemploymentfluctuation

JELClassification D57F16J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