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21
中華心理學刊 10255卷,1期,139-158 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3, Vol.55, No.1, 139-158 © 2013 Airiti Press Inc. & Taiwanese Psychology Association 探討知覺突顯性對於喜好度判斷的影響 楊政達 1 許景淳 1 黃揚名 2 蔡宜成 1 1 國立成功大學心理系 2 輔仁大學心理系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人們會被突顯的事物所吸引,且往往會給予其較高的評價。然而,過去沒有研究直接探 討知覺突顯性對於評價判斷的影響。因此,本研究藉由操弄學習刺激的知覺突顯性以證實此現象,並進一步探討評 價判斷與記憶之間的關係。參與者首先被要求記憶一連串的物體圖片,其中少數為顏色上突顯的圖片。之後,參與 者需要針對測試項目進行喜好度判斷和再認。結果發現當參與者有足夠時間登錄學習刺激,且在再認時有充分的時 間進行回想(實驗一與三A),他們會偏愛知覺上突顯的刺激,且知覺突顯性可以提升再認記憶表現和回答記得的 反應比率。反之,當參與者無足夠時間進行登錄(實驗二)和回想(實驗三B)時,他們便不會偏愛知覺上突顯的 刺激,且記憶上的獨特性效果消失。此外,當參與者回答記得時,對於測試項目的喜好度高於回答知道時的喜好 度;對於被他們主觀判斷為曾經出現過的測試項目的喜好度也較高。以上結果皆支持不確定性降低假說:知覺突顯 性可以加深記憶,使得參與者在再認時可以回憶較多的刺激細節和脈絡訊息,降低再認時的不確定性,進而提高參 與者對於測試項目的評價。 關鍵詞:再認記憶、單純曝光效果、獨特性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會被知覺上突顯的物體或是 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並對之有著鮮明的印象,例如: 在觀看歌唱比賽節目時,擁有獨特嗓音的參賽者總 是能讓大多數的觀眾印象深刻;林書豪掀起了「Lin Sanity 」旋風,他在一堆NBA球員中,因為膚色、髮 色的不同,使得他在球場上總是能夠吸引廣大球迷的 目光。正所謂物以稀為貴,人們往往會給予這些獨 特、突顯的事物較高的評價。回顧過去的文獻,知覺 突顯性會提升參與者再認記憶表現(如:von Restorff, 1933);另一方面,對於刺激的記憶也會影響參與者 對事物的喜好度(如:Zajonc, 1968)。然而,並沒有 研究直接探討知覺突顯性是否會影響人們對於事物的 評價。因此,本研究欲探討知覺突顯性是否能透過影 響記憶,使得參與者對於該測試項目有較高的評價。 接下來,我們將依序回顧記憶上的獨特性效果、再認 記憶與評價判斷之間的關係,以及提出假說解釋知覺 突顯性和評價判斷之間的可能關係。 記憶上的獨特性效果 所謂知覺突顯性(perceptual saliency),指的是 一個物體與旁側相伴的其他物體在某一個或是多個知 覺屬性上(如:顏色、形狀)差異甚多。過去研究指 出知覺突顯性會影響注意力資源的分配(Theeuwes, 2004, 2010 )。在視覺搜尋作業中,當目標刺激與其 他非目標刺激在某一個或是多個知覺屬性上差異甚 多時,目標刺激容易從非目標刺激中突現出來(pop out )(Treisman & Gelade, 1980 )。另外,當非目 標刺激具有一個或是多個突顯知覺特徵時,儘管該 特徵與搜尋目標作業無關,搜尋目標作業的表現仍 會受其影響,導致整體正確率下降且反應時間變慢 Theeuwes, 1992, 2004)。然而,有其他研究者卻持 不同的觀點:即使干擾刺激具有突顯的知覺特徵,對 於目標刺激的判斷是否受到干擾取決於干擾刺激和目 初稿收件:初稿收件:2012/06/07;一修:2012/09/12;二修:2012/10/09;正式接受:2012/10/14 通訊作者:楊政達([email protected]70101台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社會科學院 國立成功大學心理系 致謝:本研究為國科會計畫(NSC98-2410-H-006-118-MY2NSC100-2410-H-006-028-MY2NCKU Top 100 University Advancement)所支持。 DOI: 10.6129/CJP.20121014b 08-楊政達.indd 139 2013/3/21 上午 11:52:43

Upload: yi-cheng-tsai

Post on 07-Jan-2017

19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中華心理學刊 民102,55卷,1期,139-158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3, Vol.55, No.1, 139-158

© 2013 Airiti Press Inc. & Taiwanese Psychology Association

探討知覺突顯性對於喜好度判斷的影響

楊政達1 許景淳1 黃揚名2 蔡宜成1

1國立成功大學心理系2輔仁大學心理系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人們會被突顯的事物所吸引,且往往會給予其較高的評價。然而,過去沒有研究直接探

討知覺突顯性對於評價判斷的影響。因此,本研究藉由操弄學習刺激的知覺突顯性以證實此現象,並進一步探討評

價判斷與記憶之間的關係。參與者首先被要求記憶一連串的物體圖片,其中少數為顏色上突顯的圖片。之後,參與

者需要針對測試項目進行喜好度判斷和再認。結果發現當參與者有足夠時間登錄學習刺激,且在再認時有充分的時

間進行回想(實驗一與三A),他們會偏愛知覺上突顯的刺激,且知覺突顯性可以提升再認記憶表現和回答記得的反應比率。反之,當參與者無足夠時間進行登錄(實驗二)和回想(實驗三B)時,他們便不會偏愛知覺上突顯的刺激,且記憶上的獨特性效果消失。此外,當參與者回答記得時,對於測試項目的喜好度高於回答知道時的喜好

度;對於被他們主觀判斷為曾經出現過的測試項目的喜好度也較高。以上結果皆支持不確定性降低假說:知覺突顯

性可以加深記憶,使得參與者在再認時可以回憶較多的刺激細節和脈絡訊息,降低再認時的不確定性,進而提高參

與者對於測試項目的評價。

關鍵詞:再認記憶、單純曝光效果、獨特性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會被知覺上突顯的物體或是

新奇的事物所吸引,並對之有著鮮明的印象,例如:

在觀看歌唱比賽節目時,擁有獨特嗓音的參賽者總

是能讓大多數的觀眾印象深刻;林書豪掀起了「Lin Sanity」旋風,他在一堆NBA球員中,因為膚色、髮

色的不同,使得他在球場上總是能夠吸引廣大球迷的

目光。正所謂物以稀為貴,人們往往會給予這些獨

特、突顯的事物較高的評價。回顧過去的文獻,知覺

突顯性會提升參與者再認記憶表現(如:von Restorff, 1933);另一方面,對於刺激的記憶也會影響參與者

對事物的喜好度(如:Zajonc, 1968)。然而,並沒有

研究直接探討知覺突顯性是否會影響人們對於事物的

評價。因此,本研究欲探討知覺突顯性是否能透過影

響記憶,使得參與者對於該測試項目有較高的評價。

接下來,我們將依序回顧記憶上的獨特性效果、再認

記憶與評價判斷之間的關係,以及提出假說解釋知覺

突顯性和評價判斷之間的可能關係。

記憶上的獨特性效果

所謂知覺突顯性(perceptual saliency),指的是

一個物體與旁側相伴的其他物體在某一個或是多個知

覺屬性上(如:顏色、形狀)差異甚多。過去研究指

出知覺突顯性會影響注意力資源的分配(Theeuwes, 2004, 2010)。在視覺搜尋作業中,當目標刺激與其

他非目標刺激在某一個或是多個知覺屬性上差異甚

多時,目標刺激容易從非目標刺激中突現出來(pop out)(Treisman & Gelade, 1980)。另外,當非目

標刺激具有一個或是多個突顯知覺特徵時,儘管該

特徵與搜尋目標作業無關,搜尋目標作業的表現仍

會受其影響,導致整體正確率下降且反應時間變慢

(Theeuwes, 1992, 2004)。然而,有其他研究者卻持

不同的觀點:即使干擾刺激具有突顯的知覺特徵,對

於目標刺激的判斷是否受到干擾取決於干擾刺激和目

初稿收件:初稿收件:2012/06/07;一修:2012/09/12;二修:2012/10/09;正式接受:2012/10/14通訊作者:楊政達([email protected])70101台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社會科學院 國立成功大學心理系

致謝:本研究為國科會計畫(NSC98-2410-H-006-118-MY2、NSC100-2410-H-006-028-MY2及NCKU Top 100 University Advancement)所支持。

DOI: 10.6129/CJP.20121014b

08-楊政達.indd 139 2013/3/21 上午 11:52:43

Page 2: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140 楊政達 許景淳 黃揚名 蔡宜成

標刺激是否共享知覺屬性(Folk & Remington, 2010; Folk, Remington, & Johnston, 1992);葉素玲與廖心怡

(Liao & Yeh, 2011; Yeh & Liao, 2008, 2010)也提出不

同看法,認為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的歷程會交互地影

響干擾刺激是否攫取注意力,影響目標作業的判斷。

此外,知覺突顯性也會影響參與者對於事物的記

憶。von Restorff(1933)發現參與者對於獨特字形字

詞的再認記憶會優於對於一般字形字詞的再認記憶,

此效果被稱為記憶上的獨特性效果(distinctiveness effect)。接續von Restorff(1933)的研究,研究者

使用不同類型的刺激材料(如:人臉、人名、字詞以

及物體圖片),操弄學習刺激的知覺屬性,皆重複記

憶上的獨特性效果(Brandt, Gardiner, & Macrae, 2006; Brandt, Macrae, Schloerscheidt, & Milne, 2003; Hunt, 1995; Kishiyama & Yonelinas, 2003; Rajaram, 1998; Wehr & Wippich, 2004)。研究者解釋獨特性效果的成

因為:在學習階段時,知覺上突顯的刺激較能夠吸引

參與者的注意力,促使參與者對於該刺激進行深層的

處理和精緻化登錄,因而在再認時,參與者能夠回想

較多的刺激細節和脈絡訊息,再認正確率也較高。

基於記憶上的獨特性效果,研究者進一步探討

知覺突顯性是作用於何種記憶歷程之上1。他們利用

記得/知道程序2(見Tulving, 1985的文獻回顧),

配合操弄學習刺激的知覺突顯性進行研究(Brandt et al., 2006; Brandt et al., 2003; Kishiyama & Yonelinas, 2003; Kishiyama, Yonelinas, & Knight, 2009; Kishiyama, Yonelinas, & Lazzara, 2004; Rajaram, 1996, 1998; Rajaram & Geraci, 2000; Wehr & Wippich, 2004)。

結果發現參與者對於知覺上突顯刺激的再認記憶命

中率及回答記得的反應比率皆比一般刺激來的高;然

而,回答知道的反應比率則無此差異。此結果重複了

記憶上的獨特性效果,並且意味著獨特性效果之所以

產生,是因為參與者在再認知覺上突顯的測試項目

時,可以回想較多細節與脈絡訊息。一旦參與者無足

夠資源對於學習刺激進行精緻化登錄(Brandt et al., 2003),參與者在再認測試項目時便無法回想登錄刺

激時的脈絡訊息,導致獨特性效果消失。

綜合以上研究發現,藉由操弄不同類型刺激

(如:人名、人臉、字詞與物體圖片)的知覺屬性

(字形、顏色等特徵),皆可觀察到記憶上的獨特性

效果:知覺突顯性可以提升參與者對於測試項目的再

認記憶表現與回答記得的反應比率,但不影響回答知

道的反應比率。而此效果會受到參與者是否對刺激進

行精緻化登錄和是否能夠在再認時回想出足夠的細節

與脈絡訊息有關。

再認記憶與曝光效果

若測試項目在先前學習階段曾經出現過,參與

者對於該測試項目的評價會高於那些未曾於學習階段

中出現過的測試項目,此效果被稱為單純曝光效果

(mere exposure effect, MEE)(Zajonc, 1968)。根

據文獻,單純曝光效果與再認時參與者對於測試項目

的知覺流暢性(perceptual fluency)有關(Bornstein, 1989; Bornstein & D’Agostino, 1994; Lee, 1994; Seamon, Brody, & Kauff, 1983; Zajonc, 2001),知覺流暢性

為參與者對於測試項目的知覺處理容易程度(Reber, Schwarz, & Winkielman, 2004; Winkielman, Schwarz, Fazendeiro, & Reber, 2003),當參與者面對先前曾經

處理過的刺激,再次處理時會顯得更加容易,知覺處

理較為流暢。當知覺流暢性增加時,對於刺激的喜好

度會隨之提高。

然而,過去文獻對於因為重複曝光所增加的知覺

流暢性如何影響評價判斷仍存在著分歧的看法。根據

錯誤歸因假說(misattribution hypothesis)(Bornstein, 1989; Bornstein & D’Agostino, 1992, 1994; Kunst-Wilson & Zajonc, 1980),單純曝光效果之所以產生

是因為參與者未能發現知覺流暢性來自於刺激的重複

呈現,因而將知覺流暢性錯誤歸因於他們對於刺激

的喜好;一旦參與者察覺該刺激於先前曾經呈現過

時,他們會對評價進行校正,將知覺流暢性正確地歸

因,評價便不會隨著刺激重複呈現而提高。Bornstein(1989)針對不同學習刺激呈現時間下的單純曝光

效果進行後設分析,發現當呈現時間低於1秒時,會

有最強的單純曝光效果;當呈現時間為1秒至5秒、6秒至10秒以及11秒至60秒時,單純曝光效果皆較小。

Bornstein認為單純曝光效果之所以會隨著學習刺激的

呈現時間有如此的差異,是因為在短呈現時間下,參

與者較難察覺測試項目曾經於學習階段中出現過,因

而將知覺流暢性錯誤歸因於本身對於測試項目的偏

好;相對地,在長呈現時間下,參與者較容易察覺測

試項目曾經出現過,並正確地做出歸因,單純曝光效

果因而減弱。另外,Bornstein與D’Agostino(1994)操弄指導語影響參與者對於知覺流暢性的歸因。他們

要求參與者記憶人臉刺激,每個刺激皆以閾下方式

(呈現時間為5毫秒)呈現。結果發現,當參與者被告

08-楊政達.indd 140 2013/3/21 上午 11:52:43

Page 3: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突顯性與喜好度判斷 141

知測試項目皆未在學習階段中出現時,他們對於測試

項目的喜好度會高於當他們被告知有部分的測試項目

為曾經學習過的喜好度。因為前組參與者受到指導語

的錯誤引導,將知覺流暢性錯誤歸因,所以有較強的

單純曝光效果。

相對於錯誤歸因假說,不確定性降低假說

(uncertainty reduction hypothesis)(Lee, 1994, 2001; Oeusoonthornwattana & Shanks, 2010; Wang & Chang, 2004)認為當參與者「主觀」判斷測試項目曾經出現

過時,再認時的不確定性(uncertainty)會降低,喜好

度會較高。而知覺流暢性會增加參與者主觀判斷重複

呈現的刺激為曾經出現過的機會,故能解釋單純曝光

效果。Lee(1994)發現參與者對於曾經出現過的舊刺

激的喜好度高於未曾出現過的新刺激的喜好度,重複

了單純曝光效果。重要的是,他發現參與者對於錯誤

再認為曾經出現過的新刺激的喜好度高於那些被參與

者正確再認為未曾出現過的新刺激的喜好度,意味著

參與者的主觀經驗決定評價判斷。Lee(2001)更進一

步發現參與者再認時的信心程度可以有效預測他們對

於測試項目的評價:當參與者對於測試項目的確定性

較低(信心評定較低)時,他們對於該刺激的喜好度

較低,反之亦然。以上結果皆支持不確定性降低假說。

承接Lee(2001)的研究,Wang與Chang(2004)使用記得/知道程序,探討參與者再認時主觀經驗和評

價判斷之間的關係。他們有兩個主要發現:第一、當

參與者回答記得(回憶經驗包含登錄時的脈絡訊息)

時,對於測試項目的喜好度高於當他們回答知道(回

憶經驗未包含登錄時的脈絡訊息)時的喜好度。意味

著當參與者可以回想較多脈絡訊息時,再認時的不確

定性降低,進而提高對於測試項目的評價。另外,他

們發現當參與者主觀判斷測試項目曾經出現過時,喜

好度會高於那些被他們主觀判定為未曾出現過的測試

項目;喜好度隨著參與者的反應由高至低的的排序

為:命中、假警報、正確拒絕、失誤;其中,失誤與

正確拒絕下的喜好度並無差異。主觀判斷出現使得再

認時的不確定性降低,因而喜好度就此提升。

根據上述研究發現,再認記憶與單純曝光效果之

間有著密切的關係。然而,研究者對於記憶如何影響

單純曝光效果卻有著不同的看法,單純曝光效果可能

來自於參與者錯誤歸因知覺流暢性至偏好(錯誤歸因

假說),或者來自於再認時的不確定性被降低(不確

定性降低假說)。本研究將操弄學習刺激的知覺突顯

性,嘗試釐清此兩種假說。

知覺突顯性與曝光效果

根據前述的文獻回顧,參與者對於知覺上突顯刺

激的再認記憶表現及回答記得的反應比率較一般測試

項目來的高。記憶上的獨特性效果來自於參與者在學

習時會針對知覺上突顯的刺激進行較深層的處理,且

在再認時能夠回想較多細節與脈絡訊息。另一方面,

再認記憶與評價判斷也存在著密切的關係,但是,

過去對於記憶如何影響評價判斷卻有著不一致的看

法。根據錯誤歸因假說(Bornstein, 1989; Bornstein & D’Agostino, 1992, 1994),當參與者未能察覺再認時

的知覺流暢性來自於刺激的重複呈現時,會將知覺流

暢性錯誤歸因為本身對於刺激的偏好,單純曝光效果

會較強。相對地,根據不確定性降低假說(Lee, 1994, 2001; Newell & Shanks, 2007; Wang & Chang, 2004),

當參與者主觀地判斷測試項目曾經出現過時,再認時

的不確定性較低,喜好度會隨之增加,單純曝光效果

會較強。

Wang與Chang(2004)是第一也是唯一的一篇研

究,以主觀報告的方式區分參與者再認時回憶經驗的

內涵,探討回憶經驗與評價判斷之間的關係。他們發

現當參與者能夠回想出登錄刺激時的脈絡訊息時(記

得反應),對於測試項目的喜好度高於當他們無法回

想出脈絡訊息時(知道反應)的喜好度。然而,卻無

研究直接操弄學習刺激的知覺突顯性,影響回憶經驗

的內涵,來探討記憶與評價判斷之間的關係。基於知

覺突顯性可以促使參與者在學習與測驗階段時,登錄

與提取較多的刺激細節和脈絡訊息,實驗一首先驗證

記憶上的獨特性效果,並進一步探討當參與者可以回

想較多關於知覺上突顯刺激的細節與脈絡訊息時,參

與者是否對於知覺上突顯刺激的喜好度也較高。根據

錯誤歸因假說,回憶經驗若包含脈絡訊息會導致參與

者有較高的機會正確地將知覺流暢性歸因於刺激的重

複呈現,因此,對於知覺上突顯刺激的喜好度應該低

於或是等於一般刺激;相對地,根據不確定性降低假

說,回憶經驗若包含脈絡訊息會使得參與者再認時的

不確定性降低,因此,對於知覺上突顯刺激的喜好度

應該高於一般刺激。實驗二與三分別操弄登錄時間與

提取時間,使得參與者沒有辦法對於學習刺激進行精

緻化登錄和沒有足夠時間對於測試項目進行回想,藉

此探討登錄與提取歷程在記憶上的獨特性效果與喜好

度判斷作業上所扮演的角色。我們預期記憶上的獨特

性效果將會消失,且知覺突顯性不會提升參與者對於

測試項目的喜好度。

08-楊政達.indd 141 2013/3/21 上午 11:52:44

Page 4: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142 楊政達 許景淳 黃揚名 蔡宜成

實驗一

實驗一主要有兩個目的。首先,我們驗證記憶上

的獨特性效果(Brandt et al., 2006; Brandt et al., 2003; Rajaram, 1998; Wehr & Wippich, 2004),參與者對於

知覺上突顯刺激的再認記憶表現與回答記得的反應比

率應該要高於一般刺激。再者,我們欲探討,當參與

者能夠回想較多關於知覺上突顯刺激的細節與脈絡訊

息時,他們是否會偏愛知覺上突顯的刺激。根據錯誤

歸因假說,回憶經驗若包含較多的脈絡訊息會促使參

與者對於評價進行校正,因而將知覺流暢性正確地歸

因至刺激的重複呈現,參與者對於知覺上突顯刺激的

喜好度應該會低於或是等於對於一般刺激的喜好度。

且當參與者回答記得測試項目曾經出現過時,喜好度

應該低於或等於他們回答知道時的喜好度,因為即使

兩種反應都為正確再認,皆可促使參與者進行正確歸

因,但是記得反應之下具有較多的脈絡訊息可以幫助

參與者進行歸因,減弱重複曝光效果。另外,我們預

測喜好度隨著反應類型由高至低的排序為:失誤、命

中、假警報和正確拒絕。相對地,根據不確定性降低

假說,回憶經驗若包含較多的脈絡訊息會降低參與者

在再認時的不確定性,參與者對於知覺上突顯刺激的

喜好度會高於對於一般刺激的喜好度。且當參與者回

答他們記得測試項目曾經出現過時,喜好度會高於當

他們回答知道時的喜好度。另外,我們預測喜好度隨

著反應類型由高至低的排序為:命中、假警報、正確

拒絕和失誤。

(一)方法

1. 參與者

二十六位學生,年齡介於18至23歲之間(M = 19.64, SD =1.69)。他們視力均為正常或矯正後為正

常。所有參與者在參與一小時實驗後,給予新台幣

一百元做為報酬。

2. 實驗儀器與設備

實驗使用Intel Pentium IV CPU 2.40 GHz的電腦,

並呈現於19吋CRT螢幕上,螢幕解析度為1024 × 768像素,更新頻率為75赫茲。我們利用E-prime 1.1版(Schneider, Eschman, & Zuccolotto, 2002),呈現實

驗刺激材料和記錄參與者反應。實驗進行中,參與者

被要求將下巴固定於下巴架上,使得眼睛至螢幕的距

離保持在60公分。

3. 刺激材料

實驗刺激材料為真實物體圖片的剪影圖,物體

可能為動物、工具或植物,每一個物體會被塗上不同

的顏色,如:黑色、紅色或藍色。每一個刺激大小約

為5.14°(水平)× 5.14°(垂直)。為了避免刺激材料

本身的複雜度和參與者主觀對於刺激材料的喜好度影

響評價判斷和再認記憶的表現,我們事先找了27位來

自同樣參與者群的大學生(年齡介於18至24歲之間)

(M = 20.14, SD = 1.17)進行預試,參與者被要求使

用六點李克氏量表,針對168張黑色刺激剪影圖片的複

雜度和本身對於圖片的喜好度進行評分。其中,一分

為非常不複雜或非常不喜歡,六分為非常複雜或非常

喜歡。我們刪去28張評定值與平均值差距超過兩個標

準差的極端圖片,並將剩餘140張圖片,分別使用在學

習階段與測驗階段中。結果顯示學習階段所使用的刺

激圖片平均複雜度評分為2.04(SD = .51),平均喜好

度評分為3.54(SD = .86);測驗階段所使用的刺激圖

片平均複雜度評分為1.93(SD = .16),平均喜好度評

分為3.53(SD = .57)。因為不同階段所使用刺激的平

均喜好度皆與3.5無顯著差異(學習階段:p = .36;測

驗階段:p = .31),表示參與者本身並不會對於刺激

圖片有特別偏好。

4. 實驗設計

本實驗使用單因子(刺激類型:獨特組/一般

組)受試者內設計。實驗包含學習階段和測驗階段。

在學習階段中,我們呈現100張圖片,每張圖片呈現

一次,要求參與者記住。其中20張圖片為知覺上突顯

的圖片(複雜度評分:M = 1.94, SD = .15;喜好度評

分:M = 3.52, SD = .61),10張圖片以紅色呈現,另

外10張以藍色呈現;另外80張圖片則為一般圖片(複

雜度評分:M = 1.92, SD = .17;喜好度評分:M = 3.54, SD = .53),皆以黑色呈現。一般組與獨特組的刺激

數量比例為4:1,此呈現數量的差別有利於突顯獨特

組物體的知覺突顯性(Neo & Chua, 2006)。另外,

我們在學習階段的前後各增加6張圖片作為填充刺激

(filler),目的在於避免初始效果(primacy effect)與新近效果(recency effect)影響再認記憶的表現和評

價判斷(Glanzer & Cunitz, 1966; Murdock, 1962)。

在學習階段結束後,我們呈現80題測試項目測

試參與者的喜好度和記憶。測試項目有一半的顏色為

黑色,另一半則為紅色或藍色。有一半的測試項目為

學習階段中出現過的舊刺激,另一半則為未出現過的

08-楊政達.indd 142 2013/3/21 上午 11:52:44

Page 5: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突顯性與喜好度判斷 143

新刺激,其中,舊刺激的顏色與學習階段時的顏色相

同。實驗並針對所使用的新、舊刺激材料進行跨參與

者對抗平衡。

5. 程序

本實驗為個別施測。於實驗一開始,實驗者會告

知參與者需將學習刺激記住,之後會測試其記憶。在

學習階段中,我們總共呈現100個學習刺激讓參與者學

習,每個刺激僅呈現一次。在每一個嘗試一開始(參

照圖1的實驗程序),螢幕會呈現500毫秒的凝視點,

同時伴隨著嗶聲,參與者必須將注意力集中於螢幕中

央。之後,螢幕會出現850毫秒的學習刺激,參與者必

須專心記憶圖片。接著,螢幕會出現500毫秒的遮蔽畫

面(mask),用以阻斷參與者對於先前刺激的後知覺

處理(post-perceptual processing)。

測驗階段於學習階段結束五分鐘後開始進行。每

一個測驗嘗試包含三種不同的作業。首先是評價判斷

作業,參與者利用李克氏六點量表,針對測試項目進

行喜好度評分。其中,一為非常不喜歡;六為非常喜

歡。接著,參與者需要判斷測試項目是否在學習階段

中曾經出現過,若出現過,則按「F」;反之,則按

「V」。當他們回答曾經看過該刺激時,他們會被進

一步要求判斷他們記得或是知道該刺激曾經出現過。

若他們回答「記得」,則按「G」;回答「知道」,則

按「H」。記得/知道判斷作業的指導語參照Rajaram(1993)和Gardiner(1988)的研究。在測試階段開

始之前,我們會讓參與者閱讀以下指導語,瞭解記得

與知道反應的差異。「記得」反應係指個體除了記得

刺激曾經出現過外,還能重新提取出該刺激出現時的

脈絡訊息,參與者對該刺激出現時有著再次經驗(re-experience)的感覺。例如:當有人詢問你最近看過的

電影是什麼?你可以回想起片名,和何時、在哪家戲

院看過此電影。相對地,「知道」反應係指個體知道

刺激曾經出現過,但他卻無法重新提取出該刺激出現

時的脈絡訊息,對該刺激僅有熟悉的感覺。例如:當

有人詢問你認不認識某人,你對他的名字感到熟悉,

但卻無法回憶起有關他的事情:在什麼地點和什麼時

候見過他。在確定參與者瞭解記得和知道反應的差異

之後,參與者才正式進入測驗階段。

(二)結果

實驗結果主要分成再認記憶的測量結果和評價判

斷結果兩部分,我們將分別進行報告和討論。

1. 再認記憶的測量

(1) 再認記憶分析

我們使用配對t檢定,分別針對不同類型刺激(獨

特組/一般組)的再認記憶命中率和假警報率進行分

析3。結果顯示不同類型刺激間的再認記憶命中率差異

達顯著水準(t(25) = 2.54, p < .05, d = .42)4,參與者

對於知覺上突顯的刺激的再認記憶命中率(M = .76, SD = .11)高於對於一般刺激的再認記憶命中率(M = .71, SD = .13)。不同類型刺激間的假警報率差異則未

達顯著水準(p = .41)(獨特組:M = .17, SD = .12;一般組:M = .18, SD = .13)。此結果重複了記憶上的

獨特性效果。

(2) 記得/知道反應分析

參照Rajaram(1993, 1996, 1998)的分析方式,我

們利用配對t檢定,分別針對不同類型刺激(獨特組/

一般組)的反應比率進行分析(結果參照圖2)。結果

顯示參與者回答記得的反應比率在不同類型刺激間的

差異達顯著水準(t(25) = 4.03, p < .01, d = .43),獨特

組的記得反應比率高於一般組的記得反應比率;當參

與者回答知道時,獨特組與一般組的反應比率也達顯

著水準(t(25) = 2.43, p < .05, d = .47),一般組的知道

反應比率高於獨特組的知道反應比率。此結果意味著

知覺突顯性可以促使參與者回想較多的脈絡訊息,因

而回答較多記得反應。

2. 評價判斷

(1) 單純曝光效果分析

我們利用配對t檢定比較參與者對於學習階段中

未出現過的新刺激和出現過的舊刺激的喜好度評分。

結果顯示參與者對於新刺激與舊刺激的喜好度評分差

異達顯著水準(t(25) = 6.45, p < .01, d = 1.48),對於

舊刺激的喜好度(M = 4.08, SD = .37)高於對於新刺

激的喜好度(M = 3.55, SD = .36),重複了單純曝光

效果。

(2) 記得/知道反應下的喜好度分析

我們利用2(刺激類型:獨特組/一般組)× 2(反應類型:記得反應/知道反應)的二因子重複量

數變異數分析,針對喜好度評分進行分析(結果參

照圖2)。結果顯示刺激類型的主要效果達顯著水準

08-楊政達.indd 143 2013/3/21 上午 11:52:44

Page 6: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144 楊政達 許景淳 黃揚名 蔡宜成

圖1:實驗一流程圖

08-楊政達.indd 144 2013/3/21 上午 11:52:45

Page 7: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突顯性與喜好度判斷 145

(F(1, 25) = 6.48, MSE = .166, p < .05, η2p = .20),參與

者對於知覺上突顯的刺激的喜好度高於對於一般刺激

的喜好度。反應類型的主要效果達顯著水準(F(1, 25) = 25.40, MSE = .218, p < .01, η2

p = .50),在參與者回答

記得時,對於測試項目的喜好度高於他們回答知道時

的喜好度。

而二因子間的交互作用達邊緣性顯著( p = .09)。為了進一步瞭解不同反應類型下,對於不同刺

激的喜好度是否有所差異,我們進一步檢驗簡單主要

效果。結果發現:當參與者回答記得時,參與者對於

知覺上突顯刺激的喜好度高於對於一般刺激的喜好度

(F(1, 25) = 17.98, MSE = 1.237, p < .01, η2p = .42);

當參與者回答知道時,兩者的喜好度則沒有差異(p = .40)。此結果意味著,當知覺突顯性促使參與者回想

較多的刺激細節與脈絡訊息時,不確定性降低,因而

對於測試項目的評價就此提高;倘若參與者僅知道刺

激曾經出現過,卻無法回想脈絡訊息時,對於測試項

目的喜好度就會與一般測試項目相同。

(3) 實際出現情形與主觀判斷出現情形的喜好度分析

我們利用2(刺激類型:獨特組/一般組)× 2(實際出現情形:實際曾經出現/實際未曾出現)× 2(主觀判斷出現情形:主觀判斷出現/主觀判斷未曾

出現)的三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針對喜好度評

分進行分析(結果參照圖3)。結果顯示刺激類型的

主要效果達顯著水準(F(1, 25) = 6.97, MSE = .274, p < .05, η2

p = .22),參與者對於知覺上突顯刺激的喜好

度高於對於一般刺激的喜好度。實際出現情形的主要

效果達顯著水準(F(1, 25) =10.28, MSE = .067, p < .01, η2

p = .29),參與者對於實際曾經出現過的舊刺激的喜

好度高於實際未曾出現過的新刺激的喜好度。主觀判

斷出現情形的主要效果達顯著水準(F(1, 25) = 21.59, MSE = .709, p < .01, η2

p = .46),參與者對於主觀判斷

為曾經出現過的刺激的喜好度高於那些被參與者主觀

判斷為未曾出現過的刺激的喜好度。而三因子間的交

互作用未達統計顯著水準(p = .14),我們僅發現實

際出現情形與主觀判斷出現情形有顯著的二階交互作

用(F(1, 24) = 5.49, MSE = .178, p < .05, η2p = .19)。

圖2:實驗一結果圖

註: 不同類型刺激下,參與者回答「記得」和「知道」的平均反應比率,以及對於不同類型刺激的喜好度評分平均值。長條圖為反應比率的

平均值及其標準誤;折線圖為喜好度平均值及其標準誤。

08-楊政達.indd 145 2013/3/21 上午 11:52:45

Page 8: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146 楊政達 許景淳 黃揚名 蔡宜成

圖3:實驗一結果圖

註:實際出現情形與主觀判斷出現情形組合下,參與者對於不同類型刺激的喜好度評分平均值及其標準誤。其中,(a)獨特組;(b)一般組。

08-楊政達.indd 146 2013/3/21 上午 11:52:45

Page 9: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突顯性與喜好度判斷 147

基於實際出現情形與主觀判斷出現情形的二階交

互作用顯著,我們進一步想瞭解喜好度差異的來源。

而此兩個因子的組合正好為信號偵測理論下的四種反

應類型(Green & Swets, 1966):①刺激實際有出現

參與者也判斷有出現(命中);②刺激實際有出現參

與者判斷沒有出現(失誤);③刺激實際沒有出現但

參與者判斷有出現(假警報);④刺激實際沒有出現

參與者也判斷沒有出現(正確拒絕)。因為我們想瞭

解四種情形下的喜好度排序,所以我們決定在二階交

互作用顯著下,不繼續針對喜好度進行簡單主要效果

分析,而是以單因子(反應類型)變異數分析,針對

四種組合下的喜好度進行比較5。結果發現反應類型

的主要效果達顯著(F(3, 74) = 15.95, MSE = 2.683, p < .01, η2

p = .39),Tukey事後比較顯示命中的喜好度

(M = 4.20, SD = .42)高於假警報的喜好度(M = 3.81, SD = .50),兩者的喜好度皆高於失誤(M = 3.55, SD = .54)和正確拒絕(M = 3.50, SD = .39)的喜好度。

喜好度隨著反應類型由高至低的排序為:命中、假警

報、失誤和正確拒絕。

(三)討論

針對再認記憶的結果,我們發現參與者對於知覺

上突顯的刺激有較好的再認記憶表現和回答較高的記

得反應比率;但是,回答知道的反應比率卻低於一般

組6。此結果重複了記憶上的獨特性效果(Brandt et al., 2006; Brandt et al., 2003; Rajaram, 1998; von Restorff, 1933; Wehr & Wippich, 2004):針對知覺上突顯的刺

激,參與者在學習和測試階段時,可以登錄與提取較

多的刺激細節與脈絡訊息,因而有較好的再認記憶表

現。

從評價判斷的結果分析中,我們發現參與者對

於曾經出現過的舊刺激的喜好度高於那些未曾出現過

的新刺激的喜好度,重複了單純曝光效果。此外,我

們的結果也較支持不確定性降低假說,支持的原因有

三:(1)當參與者回答記得時,喜好度高於他們回答知

道時的喜好度。(2)當參與者回答記得時,對於知覺上

突顯的刺激的喜好度顯著高於對於一般刺激的喜好度;而回答知道時,則無此差異。因為參與者可以回想較

多關於知覺上突顯刺激的細節與脈絡訊息,使得再認

時的不確定性降低,對於知覺上突顯刺激的喜好度上

升。(3)評價判斷主要受到主觀經驗所影響,喜好度隨

著反應類型由高至低的排序為:命中、假警報、失誤

和正確拒絕。此結果與Wang與Chang(2004)的研究

發現一致,當參與者對於再認時的不確定性降低時,

參與者對於測試項目的喜好度會就此上升。

反觀錯誤歸因假說(Bornstein, 1989; Bornstein & D’Agostino, 1992, 1994),它無法解釋參與者在記得

/知道反應下的評價判斷分析結果,與實際出現情形

與主觀判斷出現情形組合下的評價判斷分析結果。根

據錯誤歸因假說,記得反應下的喜好度應該低於或是

等於知道反應下的喜好度,當回憶經驗包含較多的脈

絡訊息時,可以幫助參與者進行正確歸因,減弱曝光

效果。另外,當參與者無法察覺知覺流暢性來自於刺

激的重複呈現時,參與者會將知覺流暢性錯誤歸因於

本身對於刺激的偏好。因此,參與者應該會最喜歡那

些被他們再認失敗的舊刺激(失誤)。但是,實驗一

結果皆與錯誤歸因假說的預期不符合。

然而,針對本實驗的結果,研究者可能提出其他

的解釋。

(1)參與者可能本身對於知覺上突顯的刺激就比

較喜歡,而不是因為參與者可以回想較多關於知覺上

突顯刺激的細節與脈絡訊息,導致不確定性降低,進

而提升了參與者對於刺激的喜好度。為了釐清此可能

性,我們另外找了10位來自同樣參與者群、但沒有

做過類似實驗的參與者,針對實驗一所使用的100張學習刺激圖片進行喜好度評分,與實驗一的差異在於

參與者被要求當每一張刺激圖片出現時,立刻使用李

克氏六點量表進行喜好度評分,而不是等到測試階段

時才進行評分。結果發現一般組的喜好度評分(M = 3.85, SD = .43)和獨特組的喜好度評分(M = 3.75, SD = .48)是沒有差異的(p = .44)。此結果排除了此種

解釋的可能性,參與者本身並不會偏愛知覺上突顯的 刺激。

(2)此結果尚可能來自於參與者比較喜歡知覺上

突顯的刺激,所以記得比較好,而不是因為參與者記

得刺激曾經出現過,所以才比較喜歡該刺激。換句話

說,參與者不一定是喜歡他們所記得的東西,而有可

能只是參與者記得他們所喜歡的東西。為了排除此可

能性,確立不確定性降低假說的可能性,我們又另外

找了10位來自相同參與者群、但沒有做過類似實驗的

參與者進行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參與者先於學習階

段被動地觀看(passive viewing)100張與實驗一相同

的學習刺激,參與者並沒有被告知要對學習刺激作任

何處理(包含記憶)。在學習階段結束後,參與者被

無預警地(incidental test)告知要針對與實驗一相同

的測試項目進行喜好度評分作業,同時參與者並沒有

08-楊政達.indd 147 2013/3/21 上午 11:52:46

Page 10: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148 楊政達 許景淳 黃揚名 蔡宜成

被告知測試項目與學習刺激有任何的關係。因此,此

實驗與實驗一的差異在於:參與者不需要記憶學習刺

激;在測試階段中,也不需要再認測試項目。我們發

現,不同類型刺激的喜好度評分差異未達統計顯著(p = .95)(獨特組:M = 3.76, SD = .37;一般組:M = 3.75, SD = .37),顯示當參與者不需要記憶學習刺激

時,他們就不會偏愛知覺上突顯的刺激。此結果也排

除前述解釋的可能性,證實因為知覺突顯性可以增加

再認時對於刺激的覺察程度,降低不確定性,進而導

致喜好度的上升。

實驗二

實驗一驗證了記憶上的獨特性效果,且參與者因

為可以回想較多關於知覺上突顯刺激的細節與脈絡訊

息,降低再認時的不確定性,導致參與者對於知覺上

突顯的測試項目喜好度較高。根據過去文獻,獨特性

效果可能來自於參與者在登錄時可以對知覺上突顯的

刺激進行深層處理,或是在再認時可以回想較多的細

節和脈絡訊息。因此,實驗二與三分別探討登錄與提

取歷程在獨特性效果與評價判斷上所扮演的角色。

Brandt等人(2003)發現,當參與者在學習階段

中對於刺激的處理層級較淺時,他們無法針對知覺上

突顯的刺激進行精緻化登錄,導致在再認知覺上突顯

的刺激時無法回想細節與脈絡訊息,獨特性效果因而

消失。基於他們的研究發現,我們將以閾下呈現的方

式呈現學習刺激,使得參與者無法對於學習刺激進行

深層處理,我們預期記憶上的獨特性效果將消失,且

對於知覺上突顯的刺激的評價會與一般刺激相似,不

同類型刺激下的單純曝光效果會相同。

(一)方法

1. 參與者

二十六位大學生,年齡介於18至24歲之間(M = 22.34, SD = 1.47)。他們視力均為正常或矯正後為正

常。所有參與者在參與一小時實驗後,給予新台幣

一百元做為報酬。

2. 實驗設計、刺激材料與程序

所有刺激材料與設計皆與實驗一相同。然而,

實驗二修改了學習刺激的呈現時間以及重複呈現的次

數,每一學習刺激的呈現時間為14毫秒,且每一刺激

在學習階段中會隨機重複呈現三次。之所以增加呈現

次數,是因為實驗二使用閾下呈現學習刺激,參照過

去單純曝光效果的文獻,為了使曝光效果夠強可以被

觀察到,會藉由增加曝光次數來達成。

此外,考量參與者在再認時,可能會使用策略猜

測測試項目是否曾經出現過。為了排除參與者因為猜

測而影響記得與知道的反應比率,我們參照Gardiner與Richardson-Klavehn(2000)的作法,在記得/知道

程序中增加猜測的反應選項,並告知參與者,如果他

們只是猜測該刺激曾經出現過,卻無法判斷他們記得

或是知道該刺激曾經出現過,則必須選擇猜測的反應 選項。

(二)結果

與實驗一相似,我們分別報告和討論再認記憶的

測量結果和評價判斷結果。

1. 再認記憶的測量

(1) 再認記憶分析

配對t檢定的結果顯示,不同類型刺激間的再認記

憶命中率和假警報率的差異皆未達顯著水準,命中率

(獨特組: .68;一般組: .66)(p = .33);假警報

率(獨特組: .27;一般組: .29)(p = .27)。此結

果意味著,當參與者無法針對學習刺激進行深層處理

時,獨特性效果便會消失。

(2) 記得/知道反應分析

配對t檢定的結果顯示(結果參照圖4),參與者

回答記得和知道的反應比率在不同類型刺激間的差異

均未達顯著水準(記得反應:p = .10;知道反應:p = .26)。顯示當參與者在無足夠時間針對學習刺激進行

深層處理時,知覺突顯性無法促使參與者在再認時回

想較多的細節和脈絡訊息。

2. 評價判斷

(1) 曝光效果分析

配對 t檢定的結果顯示,參與者對於新刺激與舊

刺激的喜好度評分差異達顯著水準(t(25) = 5.27, p < .01, d = .76),參與者對於舊刺激的喜好度(M = 4.01, SD = .51)高於對於新刺激的喜好度(M = 3.63, SD =

08-楊政達.indd 148 2013/3/21 上午 11:52:46

Page 11: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突顯性與喜好度判斷 149

.49)。與過去文獻相似,即使學習刺激以閾下呈現的

方式呈現,我們仍可觀察到單純曝光效果。

(2) 記得/知道反應下的喜好度分析。

我們利用2(刺激類型)× 2(反應類型)的二因

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針對喜好度評分進行分析

(結果參照圖4)。結果顯示反應類型的主要效果達

顯著水準(F(1, 25) = 23.41, MSE = .301, p < .01, η2p =

.48),在參與者回答記得時,對於測試項目的喜好度

高於他們回答知道時的喜好度。刺激類型的主要效果

並未達顯著水準(p = .16),且二因子間的交互作用

也未達顯著水準(p = .25)。當參與者對於刺激的處

理層級較淺時,知覺突顯性不會提升參與者對於測試

項目的喜好度。

(3) 實際出現情形與主觀判斷出現情形的喜好度分析。

我們利用2(刺激類型)× 2(實際出現情形)

× 2(主觀判斷出現情形)的三因子重複量數變異數

分析,針對喜好度評分進行分析(結果參照圖5)。

結果顯示,刺激類型的主要效果未達統計顯著(p = .15)。實際出現情形的主要效果達顯著水準(F(1, 25) = 8.01, MSE = .194, p < .01, η2

p = .24),參與者對

於實際曾經出現過的舊刺激的喜好度高於實際未曾出

現過的新刺激的喜好度。主觀判斷出現情形的主要效

果達顯著水準(F(1, 25) = 50.43, MSE = .414, p < .01, η2

p = .67),表示參與者對於主觀判斷為曾經出現過

的刺激的喜好度高於那些被參與者主觀判斷為未曾出

現過的刺激的喜好度。而三因子間的交互作用未達統

計顯著水準(p = .46),我們僅發現實際出現情形與

主觀判斷出現情形有顯著的二階交互作用(F(1, 25) = 6.03, MSE = .108, p < .05, η2

p = .20)。基於二階交

互作用顯著,我們參照實驗一的分析方法,進一步比

較四種反應類型下的喜好度,結果發現反應類型的主

要效果達顯著(F(3, 75) = 32.79, MSE = .119, p < .01, η2

p = .57),Tukey事後比較顯示命中的喜好度(M = 4.23, SD = .62)高於假警報的喜好度(M = 3.93, SD = .63),而兩者的喜好度高於失誤(M = 3.46, SD = .50)和正確拒絕(M = 3.42, SD = .52)下的喜好度。

圖4:實驗二結果圖

註: 不同類型刺激下,參與者回答「記得」、「知道」、「猜測」的平均反應比率,以及記得/知道程序下對不同類型刺激的喜好度平均

值。長條圖為反應比率平均值及其標準誤;折線圖為喜好度平均值及其標準誤。

08-楊政達.indd 149 2013/3/21 上午 11:52:46

Page 12: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150 楊政達 許景淳 黃揚名 蔡宜成

圖5:實驗二結果圖

註: 實際出現情形與主觀判斷出現情形組合下,參與者對於不同類型刺激的喜好度評分平均值及其標準誤。其中,(a)獨特組;(b)一般組。

08-楊政達.indd 150 2013/3/21 上午 11:52:47

Page 13: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突顯性與喜好度判斷 151

(三)討論

實驗二以閾下呈現的方式呈現學習刺激,使得參

與者無法對學習刺激進行精緻化登錄。我們發現記憶

上的獨特性效果消失,此結果與Brandt等人(2003)的發現一致。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觀察到單純曝

光效果,參與者對於學習時出現過的舊刺激的喜好度

高於那些未出現過的新刺激的喜好度。實驗二結果與

實驗一相似,參與者在回答記得時的喜好度高於他們

回答知道時的喜好度,且喜好度隨著反應類型由高至

低的排序為:命中、假警報、失誤和正確拒絕,其中

失誤和正確拒絕下的喜好度沒有差異。此結果支持不

確定性降低假說,當參與者在再認時對於刺激出現的

主觀意識經驗會使得不確定性降低,以致於提高本身

對於刺激的評價。實驗二唯一與實驗一不同的地方在

於:當參與者無多餘的時間處理顏色特徵時,知覺突

顯性的效果消失,因而不會提高參與者對於測試項目

的喜好度。

實驗三

知覺突顯性可以促使參與者在再認測試項目時回

憶較多的細節和脈絡訊息,而提取脈絡訊息需要較長

的反應時間。實驗三進一步使用反應時限(response deadline)的作業方式,探討提取歷程在獨特性效果與

評價判斷上所扮演的角色。當參與者無足夠時間進行

回想,我們預期獨特性效果會消失,且對於測試項目

的喜好度將不會隨著刺激類型有所差異。

為了配合反應時限的實驗程序,實驗三針對測驗

階段的作業進行修改,相較於實驗一和二使用單一測

試項目進行測驗(yes-no recognition task),實驗三

使用二選一的強迫性選擇作業(two-alternative-forced-choice task, 2AFC task),來測試參與者的記憶和對

於測試項目的喜好度。實驗三A不限制參與者的作答

時間,以確保在此作業情境下也可以觀察到獨特性效

果。實驗三B則進一步限定反應時限,要求參與者必須

在1秒內作出評價判斷,以驗證回想歷程在評價判斷作

業上的重要性。

(一)方法

1. 參與者

實驗三A使用三十四位大學生,年齡介於18至24歲之間(M = 21.18, SD = 2.46)。實驗三B使用二十六

位大學生,年齡介於18至24歲之間(M = 21.18, SD = 2.46)。他們視力均為正常或矯正後為正常。所有參

與者在參與一小時實驗後,給予新台幣一百元做為 報酬。

2. 實驗設計、刺激材料與程序

所有刺激材料與設計皆與實驗一相同。然而,實

驗三A與三B將測驗階段的作業修改為二選一的強迫性

選擇作業。在測驗階段中,我們將呈現40組配對過的

圖片,每組皆由一個舊刺激和一個新刺激所構成。其

中20組測試題目由黑色呈現(測試一般組的記憶和喜

好度),另外20組測試題目則由藍色或紅色呈現(測

試獨特組的記憶和喜好度)。

在實驗三A中,測驗階段依序進行三種不同的作

業。首先,參與者必須再認在學習階段中曾經出現過

的舊刺激。如果他們判斷左邊的刺激曾經出現過,則

按「F」;反之,則按「V」。之後,參與者被要求

回答他們記得或是知道該刺激曾經出現過:記得按

「G」;知道按「H」。最後,參與者利用李克氏六點

量表,針對回答曾經出現過的測試項目,進行喜好度

評分。此實驗程序與實驗一和二相反,在實驗一和二

中,參與者先被要求完成喜好度評分作業,之後再進

行再認作業;而實驗三則先讓參與者完成再認作業,

之後再做喜好度評分作業。之所以調換作業的呈現順

序,是因為我們想確認實驗的結果不是來自於特定作

業順序所造成的效果。過去單純曝光效果的研究也有

針對作業順序進行釐清,我們預期作業的順序不會影

響實驗結果。

在實驗三B中,參與者必須在1秒的時間內,選

出他們較喜歡左邊或是右邊的刺激,若參與者超過一

秒作答,將會給予嗶聲作為警告。在正式實驗開始之

前,我們會先讓參與者練習反應時限的作答方式,以

確保每一位參與者都可以在時限內正確作答。

(二)實驗三A結果

由於在實驗三A中,參與者只需針對他們判斷曾

經出現過的刺激進行喜好度評分,我們無法如實驗一

和二分析實際出現與主觀判斷出現情形組合下的評價

判斷結果。所以在評價判斷的分析結果中,我們只會

報告和討論記得/知道反應下的喜好度評分結果。

08-楊政達.indd 151 2013/3/21 上午 11:52:47

Page 14: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152 楊政達 許景淳 黃揚名 蔡宜成

1. 再認記憶的測量

(1) 再認記憶分析

配對 t檢定的結果顯示不同類型刺激間的再認記

憶命中率差異達顯著水準(t(33) = 2.59, p < .05, d = .35)。獨特組的再認記憶命中率(M = .92, SD = .08)高於一般組的再認記憶命中率(M = .89, SD = .09),

此結果重複了記憶上的獨特性效果。

(2) 記得/知道反應分析

配對t檢定的結果顯示(結果參照圖6),參與者

回答記得的反應比率在不同類型刺激間的差異達顯著

水準(t(33) = 2.74, p < .01, d = .47),獨特組的記得

反應比率高於一般組的記得反應比率;當參與者回答

知道時,一般組的反應比率(M = .35, SD = .18)有高

於獨特組的反應比率(M = .28, SD = .16)的趨勢,但

未達統計顯著水準(p = .07)。此結果意味著參與者

可以回憶出較多關於知覺上突顯刺激的細節與脈絡訊

息,進而回答較多記得反應。

2. 評價判斷

(1) 記得/知道反應下的喜好度分析。

我們使用2(刺激類型)× 2(反應類型)的二因

子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針對喜好度評分進行分析

(結果參照圖6)。結果顯示,刺激類型的主要效果

達顯著水準(F(1, 33) = 4.22, MSE = .157, p < .05, η2p =

.11),參與者對於知覺上突顯的測試項目的喜好度高

於對於一般測試項目的喜好程度。反應類型的主要效

果達顯著水準(F(1, 33) = 88.76, MSE = .331, p < .01, η2p

= .73),在參與者回答記得時,喜好度高於參與者回

答知道時的喜好度。而二因子間的交互作用也達顯著

水準(F(1, 33) = 4.25, MSE = .088, p < .05, η2p = .11)。

與實驗一相同,我們進一步利用對比分析,檢驗不同

反應類型下,對於不同類型刺激的喜好度是否有差

異。結果發現當參與者回答記得時,獨特組的喜好度

評分高於一般組的喜好度評分(F(1, 33) = 12.90, MSE = .079, p < .01, η2

p = .28),;當參與者回答知道時,兩

者之間的喜好度評分沒有差異(p = .73)。此結果重

複了實驗一的結果,驗證了不確定性降低假說,並排

圖6:實驗三A結果圖

註: 不同類型刺激下,參與者回答「記得」和「知道」的平均反應比率,以及記得/知道程序下對不同類型刺激的喜好度評分平均值。長條

圖為反應比率平均值及其標準誤;折線圖為喜好度平均值及其標準誤。

08-楊政達.indd 152 2013/3/21 上午 11:52:47

Page 15: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突顯性與喜好度判斷 153

除作業順序的可能影響。在二選一的作業情境下,知

覺突顯性仍可提升參與者對於測試項目的喜好度。

(三)實驗三B結果1. 評價判斷機率分析

我們利用配對t檢定分別針對不同情形下舊刺激被

選擇成較為喜歡的機率與隨機選擇機率(.5)進行比

較。結果顯示對於獨特組而言,參與者選擇舊刺激的

機會(M = .60, SD = .11)高於隨機(t(25) = 4.47, p < .05, d = 1.23);對於一般組而言,參與者選擇舊刺激

的機會(M = .57, SD = .09)也高於隨機(t(25) = 4.04, p < .05, d = 1.1)。此結果意味不論在何種類型的刺激

上,皆能觀察到曝光效果,且兩組的舊刺激選擇機率

並無差異(p = .14)。在反應時限的情境下,獨特組

和一般組刺激的曝光效果相似。

2. 反應時間分析

我們利用配對 t檢定,針對不同類型刺激下的

反應時間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不同類型刺激的反應

時間的差異也未達顯著水準(p = .53)(獨特組:

M = 673.33, SD = 116.19;一般組:M = 672.15, SD = 105.45)。

(四)討論

在沒有反應時限的情境下(實驗三A),儘管測

驗作業的順序調換,我們仍重複了記憶上的獨特性效

果,也驗證了不確定性降低假說,參與者對於他們記

得的測試項目有較高的喜好度,且知覺突顯性可以提

升參與者對於測試項目的評價。然而,當實驗三B操

弄了反應時限,限制參與者再認時的回想時間,對於

知覺上突顯的刺激的喜好度則與一般刺激的喜好度相

同,因為參與者無足夠時間回想細節與脈絡訊息,知

覺突顯性無法幫助參與者降低再認時的不確定性,所

以不同類型刺激下的單純曝光效果相似。

綜合討論

本研究操弄學習刺激的知覺突顯性,探討再認記

憶與單純曝光效果之間的關係。當參與者有足夠時間

針對學習刺激進行精緻化登錄,且在再認時有充分的

時間提取刺激細節與脈絡訊息時(實驗一與三A),參

與者對於知覺上突顯的刺激的再認記憶命中率和回答

記得的反應比率皆比一般刺激來的高,且喜好度評分

也較高;而在知道反應上,我們卻發現獨特組的回答

比率較一般組來的低,但兩者的喜好度並無差異。當

參與者沒有足夠時間針對學習刺激進行精緻化登錄時

(實驗二),記憶上的獨特性效果則消失,知覺突顯

性也不會提升參與者對於測試項目的評價。另外,當

參與者在再認時沒有足夠時間進行回想(實驗三B),

參與者對於知覺上突顯的刺激和一般刺激的喜好度也

變得沒有差異。此結果顯示,知覺突顯性是否可以幫

助加深記憶和提高評價與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對於學習

刺激進行登錄和對於測試項目進行回想有關。此外,

在實驗一、二及三A中,當參與者回答記得時,對於測

試項目的喜好度高於當他們回答知道時的喜好度。且

實驗一和二的結果也顯示,被參與者主觀判斷曾經出

現過的測試項目的喜好度高於被他們主觀判斷為未曾

出現過的測試項目的喜好度,喜好度由高至低的排序

為:命中、假警報、失誤和正確拒絕。

本研究結果支持不確定性降低假說(Lee, 1994, 2001; Wang & Chang, 2004),其原因有三:(1)參與者

在回答記得時對於測試項目的喜好度高於他們回答知

道時對於測試項目的喜好度。當參與者做出記得反應

時,表示他們能夠回想較多的刺激細節和脈絡訊息,

再認時的不確定性會就此降低。因為不確定性降低,

所以參與者對於記得下的測試項目有較高的評價。(2)參與者的評價判斷與主觀判斷測試項目是否曾經出現

過較有關係。當參與者主觀判斷測試項目曾經出現於

學習階段時,不確定性會被降低,因而導致評價提

升。(3)在參與者有足夠時間進行登錄和提取時,對於

知覺上突顯的刺激有較高的評價。表示當參與者可以

回想較多關於知覺上突顯刺激的細節與脈絡訊息時,

再認時的不確定性會被降低,進而提升喜好度。以上

三個證據皆顯示,當參與者再認時的不確定性降低

時,他們會對測試項目有較高的評價,單純曝光效果

也較強。

反觀錯誤歸因假說(Bornstein, 1989; Bornstein & D’Agostino, 1992, 1994; Schmidt, 1991),此假說預期

參與者在再認失敗時,對於測試項目的喜好度會高於

再認成功時對於測試項目的喜好度。因為僅有當參與

者未能察覺知覺流暢性來自於先前曾經出現過時,他

們才會將知覺流暢性錯誤歸因於本身對於測試項目的

偏好;一旦參與者察覺知覺流暢性來自於刺激的重複

呈現,評價將會受到校正,單純曝光效果則會消失。

然而,我們的結果有多處不符合錯誤歸因假說的預

08-楊政達.indd 153 2013/3/21 上午 11:52:48

Page 16: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154 楊政達 許景淳 黃揚名 蔡宜成

測:(1)記得和知道反應同屬正確再認的反應,且當參

與者回答記得反應時,他們能夠回想較多關於測試項

目的細節和脈絡訊息。校正歷程會影響兩種反應下的

評價判斷,因此,記得反應下的喜好度應該低於或是

等於知道反應下的喜好度,但實際的結果與此相反。

(2)單純曝光效果理應在失誤下最強,因為失誤反應為

參與者將一個曾經出現過的舊刺激視為未曾出現過的

新刺激,所以根據此假說,參與者會將知覺流暢性錯

誤地歸因為本身對於測試項目的偏好,但是,我們發

現失誤下的喜好度顯著地低於假警報和命中下的喜好

度。(3)參與者能夠回想較多關於知覺上突顯刺激的脈

絡訊息,導致再認知覺上突顯的刺激較容易受到校正

歷程影響,因此,參與者比較能夠正確地歸因知覺流

暢性至刺激的重複呈現上,對於知覺上突顯的刺激的

喜好度應該較低,但是,本研究結果也與此不符。綜

合以上三點,我們認為錯誤歸因假說無法解釋本研究

的結果。

如本研究所述,相較於一般刺激,參與者在學

習和測試階段,能夠登錄和提取較多關於知覺上突顯

刺激的細節和脈絡訊息,再認時的不確定性會就此降

低,參與者對於該刺激的評價也因而提升。然而,尚

有其他可能性可以解釋本研究的結果:知覺上突顯的

刺激本身就會被參與者評定為比較喜歡,並不一定要

透過重複呈現的方式,降低再認時的不確定性,評價

才會提升。儘管如此,從實驗一討論中所提及的實驗

與實驗二的結果,我們可以排除此可能性。在實驗

一討論中提到的兩個實驗中,當參與者直接針對學

習刺激進行喜好度評分,而不是等到測試階段再進行

評分,參與者並不會偏愛知覺上突顯的刺激,顯示知

覺上突顯的刺激本身不會引發參與者正向的評價。另

外,當參與者被動地觀看完所有學習刺激,而不要求

參與者記憶學習刺激,之後再進行無預警的喜好度評

分測試時,參與者也不會偏愛知覺上突顯的刺激,顯

示知覺突顯性對於評價的影響一定要透過記憶歷程,

一旦參與者不需要記憶,知覺突顯性便不會增加參

與者的喜好度。在實驗二中,當參與者沒有足夠時

間針對學習刺激進行精緻化登錄時,獨特性效果就

此消失,且知覺上突顯的刺激與一般刺激的評價變得

相同,顯示僅有在參與者有足夠時間登錄學習刺激時

(實驗一與三A),知覺突顯性才會提升評價,也證實

參與者本身並不會偏好知覺上突顯的刺激。

綜合以上實驗結果與推論,本研究認為知覺突

顯性是否可以促成較強的單純曝光效果,取決於參與

者是否針對學習刺激進行精緻化登錄,以及是否有足

夠時間提取刺激細節與脈絡訊息。本研究結果不支持

錯誤歸因假說,較支持不確定性降低假說,藉由知覺

突顯性所提升的覺察程度,可以降低再認時的不確定

性,進而提升參與者對於測試項目的喜好度。

註 釋

1. 再認記憶牽涉了兩種記憶歷程:回想歷程(recollection)與熟悉

歷程(familiarity)(Cohen, 1988; Jacoby, 1991; Mandler, 1980; Yonelinas, 1994, 2002; Yonelinas & Jacoby, 1995, 1996;但見Jang, Wixted, & Huber, 2009; Wixted, 2007; Wixted & Stretch, 2004不同

的觀點)。其中,回想歷程為一種涉及提取脈絡訊息的處理歷

程,當回想歷程涉入時,參與者除了可以成功地再認測試項目,

並同時回憶出該項目在學習時相關的人、事、時、地及物。熟

悉歷程則反應了參與者對於測試項目的熟悉性,但是不涉及任何

脈絡訊息的提取。回想歷程為一種處理較慢,且受意識控制的歷

程;熟悉歷程則為一種處理較快,且自動化處理的歷程。根據

Tulving(1985)的研究指出,當參與者使用不同處理歷程進行

再認時,所伴隨的意識經驗會有所不同:回想歷程與自我覺知

意識(autonoetic awareness)有關,熟悉歷程則與一般覺知意識

(noetic awareness)有關。

2. 過去,研究者針對「記得」與「知道」是反應單一歷程(連續

向度量上的差異)或是雙歷程(質的差異),有許多的爭議

(Jacoby, 1991; Yonelinas, 2002; Yonelinas & Parks, 2007;但

見Mickes, Wais, & Wixted, 2009; Wais, Mickes, & Wixted, 2008; Wixted, 2007不同的觀點),至今此爭議仍為未解決的議題。

然而,此爭議不是本篇文章討論的重點,本研究採用Rajaram(1998)和Wang與Chang(2004)的觀點,假設記得/知道反應

為質上的差異,來進行結果的詮釋。

3. 根據過去文獻,大多數研究者皆以正確率和假警報率作為依變項

進行分析和討論。為了方便與過去研究進行比較,本研究也利用

此二依變項進行推論。

4. d為統計效果量(effect size)的指標,值越大代表效果量越大,根

據Atkinson與Juola(1974)的建議,若數值等於或小於 .2,表示

效果極小,若數值接近 .5,表示有中等的效果,若數值接近 .8或以上,表示具有較大的效果。

5. 感謝匿名的審查者,給予此分析上的建議。

6. 此結果與過去研究結果略有不同,過去研究發現當參與者回答知

道時,獨特組與一般組的反應比率沒有差異;但是在本實驗一

中,獨特組的反應比率反而較低。我們認為此結果來自於,本實

驗的參與者在正確再認知覺上突顯的刺激時,普遍都能回憶出刺

激細節和脈絡訊息,因而回答知道的反應比率就此較低。然而,

此結果並不影響我們結果的推論:知覺突顯性可以促使參與者回

想較多的刺激細節和脈絡訊息。

參考文獻

Atkinson, R. C., & Juola, J. F. (1974). Search and decision processes in recognition memory. Oxford, UK: W. H. Freeman.

08-楊政達.indd 154 2013/3/21 上午 11:52:48

Page 17: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突顯性與喜好度判斷 155

B o r n s t e i n , R . F. ( 1 9 8 9 ) . E x p o s u r e a n d a f f e c t : Over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1968-1987.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6, 265-289.

Bornstein, R. F., & D’Agostino, P. R. (1992). Stimulus recognition and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3, 545-552.

Bornstein, R. F., & D’Agostino, P. R. (1994). The attribution and discounting of perceptual fluency: Preliminary tests of a perceptual fluency/attributional model of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 Social Cognition, 12, 103-128.

Brandt, K. R., Gardiner, J. M., & Macrae, C. N. (2006). The distinctiveness effect in forenames: The role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s and recognition memory.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97, 269-280.

Brandt, K. R., Macrae, C. N., Schloerscheidt, A. M., & Milne, A. B. (2003). Remembering or knowing others? Person recognition and recollective experience. Memory, 11, 89-100.

Cohen, J. (1988). 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Academic.

Folk, C. L., & Remington, R. (2010).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disengagement hypothesis. Acta Psychologica, 135, 103-105.

Folk, C. L., Remington, R. W., & Johnston, J. C. (1992). Involuntary covert orienting is contingent on attentional control setting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and Performance, 18, 1030-1044.

Gardiner, J. M. (1988). Functional aspects of recollective experience. Memory and Cognition, 16, 309-313.

Gardiner, J. M., & Richardson-Klavehn, A. (2000). Remembering and knowing. In E. Tulving & F. I. M. Craik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memory (pp. 229-24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lanzer, M., & Cunitz, A. R. (1966). Two storage mechanisms in free recall.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 5, 351-360.

Green, D. M., & Swets, J. A. (1966). Signal detection theory and psychophysics. Oxford, UK: Wiley.

Hunt, R. R. (1995). The subtlety of distinctiveness: What von Restorff really did. Psychonomic Bulletin and Review, 2, 105-112.

Jacoby, L. L. (1991). A process dissociation framework: Separating automatic from intentional uses of memory.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30, 513-541.

Jang, Y., Wixted, J., & Huber, D. E. (2009). Testing signal-detection models of yes/no and two-alternative forced-choice recogni t ion memo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38, 291-306.

Kishiyama, M. M., & Yonelinas, A. P. (2003). Novelty effects on recollection and familiarity in recognition memory. Memory and Cognition, 31, 1045-1051.

Kishiyama, M. M., Yonelinas, A. P., & Knight, R. T. (2009). Novelty enhancements in memory are dependent on 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9, 8114-8118.

Kishiyama, M. M., Yonelinas, A. P., & Lazzara, M. M. (2004). The von Restorff effect in amnesia: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hippocampal system to novelty-related memory enhancements.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6, 15-23.

Kunst-Wilson, W. R., & Zajonc, R. B. (1980). Affective discrimination of stimuli that cannot be recognized. Science, 207, 557-558.

Lee, A. Y. (1994).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 Is it a mere case of misattribution?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1, 270-275.

Lee, A. Y. (2001).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 An uncertainty reduction explanation revisited.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7, 1255-1266.

Liao, H. I., & Yeh, S. L. (2011). Interaction between stimulus-driven orienting and top-down modulation in attentional capture. Acta Psychologica, 138, 52-59.

Mandler, G. (1980). Recognizing: The judgment of previous occurrence. Psychological Review, 87, 252-271.

Mickes, L. , Wais , P. E. , & Wixted, J . T. (2009). Recollection is a continuous process: Implications for dual-process of recognition memor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 509-515.

08-楊政達.indd 155 2013/3/21 上午 11:52:48

Page 18: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156 楊政達 許景淳 黃揚名 蔡宜成

Murdock, B. B., Jr. (1962). The serial position effect of free recal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64, 482-488.

Neo, G., & Chua, F. K. (2006). Capturing focused attention.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68, 1286-1296.

Newell, B. R., & Shanks, D. R. (2007). Recognising what you like: Examin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mere-exposure effect and recogni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19, 103-118.

Oeusoonthornwattana, O., & Shanks, D. R. (2010). I like what I know: Is recognition a non-compensatory determiner of consumer choice?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5, 310-325.

Rajaram, S. (1993). Remembering and knowing: Two means of access to the personal past. Memory and Cognition, 21, 89-102.

Rajaram, S. (1996). Perceptual effects on remembering: Recollective processes in picture recognition memo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2, 365-377.

Rajaram, S. (1998). The effects of conceptual salience and perceptual distinctiveness on conscious recollection. Psychonomic Bulletin and Review, 5, 71-78.

Ra j a r am, S . , & Ge rac i , L . ( 2000 ) . Concep tua l fluency selectively influences know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6, 1070-1074.

Reber, R., Schwarz, N., & Winkielman, P. (2004). Processing fluency and aesthetic pleasure: Is beauty in the perceiver’s processing experienc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8, 364-382.

Schmidt, S. R. (1991). Can we have a distinctive theory of memory ? Memory & Cognition, 19, 523-542.

Seamon, J. G., Brody, N., & Kauff, D. M. (1983). Affective discrimination of stimuli that are not recognized: Effects of shadowing, masking, and cerebral lateralit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9, 544-555.

Schneider, W., Eschman, A., & Zuccolotto, A. (2002). E-prime: User’s guide. Sharpsburg, PA: Psychology Software.

Theeuwes, J. (1992). Perceptual selectivity for color and form.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51, 599-606.

Theeuwes, J. (2004). Top-down search strategies cannot override attentional capture. Psychonomic Bulletin and Review, 11, 65-70.

Theeuwes, J. (2010). Top-down and bottom-up control of visual selection. Acta Psychologica, 135, 77-99.

Treisman, A., & Gelade, G. (1980). A feature-integration theory of attention. Cognitive Psychology, 12, 97-136.

Tulving, E. (1985). Memory and consciousness. Canadian Psychology-Psychologie Canadienne, 26, 1-12.

von Restorff , H. (1933) . Über d ie Wirkung von Bereichsbildungen im Spurenfeld. Psychological Research, 18, 299-342.

Wais, P. E. , Mickes, L. , & Wixted, J . T. (2008). Remember /know judgments p robe degrees o f recollection. 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 400-405.

Wang, M. Y., & Chang, H. C. (2004). The mere exposure effect and recognition memory. Cognition and Emotion, 18, 1055-1078.

Wehr, T., & Wippich, W. (2004). Typography and color: Effects of salience and fluency on conscious recollective experience. Psychological Research, 69, 138-146.

Winkielman, P., Schwarz, N., Fazendeiro, T. A., & Reber, R. (2003). The hedonic marking of processing fluency: Implications for evaluative judgment. In J. Musch & K. C. Klauer (Eds.), The psychology of evaluation: Affective processes in cognition and emotion (pp. 189-217).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Wixted, J. T. (2007). Spotlighting the probative findings: Reply to Parks and Yonelinas (2007). Psychological Review, 114, 203-209.

Wixted, J. T., & Stretch, V. (2004). In defense of the signal detection interpretation of remember/know judgments. Psychonomic Bulletin and Review, 11, 616-641.

Yeh, S. L., & Liao, H. I. (2008). On the generality of the contingent orienting hypothesis. Acta Psychologica, 129, 157-165.

08-楊政達.indd 156 2013/3/21 上午 11:52:49

Page 19: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突顯性與喜好度判斷 157

Yeh, S. L., & Liao, H. I. (2010). On the generality of the displaywide contingent orienting hypothesis: Can a visual onset capture attention without top-down control settings for displaywide onset? Acta Psychologica, 135, 159-167.

Yonelinas, A. P. (1994). 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in recognition memory: Evidence for a dual-process mode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 1341-1354.

Yonelinas, A. P. (2002). The nature of recollection and familiarity: A review of 30 years of research.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46, 441-517.

Yonelinas, A. P., & Jacoby, L. L. (1995). The relation between remembering and knowing as bases for

recognition: Effects of size congruency.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34, 622-643.

Yonelinas, A. P., & Jacoby, L. L. (1996). Response bias and the process-dissociation procedur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25, 422-434.

Yonelinas, A. P., & Parks, C. M. (2007).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s) in recognition memory: A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3, 800-832.

Zajonc, R. B. (1968) . The a t t i tudinal effec ts of mere exposur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 1-27.

Zajonc, R. B. (2001). Mere exposure: A gateway to the subliminal.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 224-228.

08-楊政達.indd 157 2013/3/21 上午 11:52:49

Page 20: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158 楊政達 許景淳 黃揚名 蔡宜成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Cheng-Ta Yang,1 Ching-Chun Hsu,1 Yang-Ming Huang,2 and Yi-Cheng Tsai1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2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Humans tend to be attracted by stimuli with more salient features, and hence tend to value them more highly. No prior research, however, has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perceptual salience on value judgments. In this study, we manipulated the perceptual salience of the study stimuli in order to verify the aforementioned tendency. Participants were asked to memorize a list of objects, a few of which were printed in distinctive colors. Afterwards, they were asked to recognize the test stimuli and make the preference judg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re was sufficient time to encode the study stimuli and to retrieve details regarding the stimuli (Experiment 1 and 3A), the more salient test stimuli were valued more highly. In addition, the participants’ memory performance and probability of recollection were higher. On the other hand, with insufficient time for encoding (Experiment 2) or retrieval (Experiment 3B), the participants did not show any preferences for the salient stimuli, and the distinctiveness effect on memory was not present. In addition, the participants indicated preference for a stimulus when they responded “remember” as opposed to responding “know.” They also preferred a stimulus when it had been subjectively perceived at the study phase.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uncertainty reduction hypothesis. Perceptual salience can enhance memory performance, reduce uncertainty in memory recognition, and therefore affect value judgments.

Keywords: distinctiveness effect, mere exposure effect, recognition memory

08-楊政達.indd 158 2013/3/21 上午 11:52:49

Page 21: Examining the Effect of Perceptual Saliency on the Liking Judgment

08-楊政達.indd 159 2013/3/21 上午 11:5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