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号观影室 《血战钢锯岭》的真实与虚妄 -...

1
3 8 责任编辑:王杨 2017年1月11日 星期三 外国文艺 十七号观影室 圣彼得堡女子合唱团 圣彼得堡女子合唱团 圣路易岛大教堂的天籁 圣路易岛大教堂的天籁 沈大力 沈大力 圣路易岛浮于塞纳河中的城岛东 侧,为两股绿水环抱。13 世纪初,那岛还 是放牧奶牛的草场,法王路易九世几度 来此祈愿上天,故得名“圣路易岛”。眼下 的圣路易岛大教堂,始建于 1656 年,尖 顶耸峙,装饰华美,与城岛的巴黎圣母院 咫尺呼应。 在巴黎这座文化大都会,遍布全城 的教堂经常举行古典音乐会,演奏巴赫 家族、贝多芬、亨德尔、弗雷、肖邦、柴可 夫斯基、拉赫马尼诺夫、拉威尔等人多种 带宗教色彩或浪漫气息的圣咏音乐作品, 虔诚的听众纷至沓来,教堂里座无虚席, 一旁放着待出售的光碟,实则为一种募 捐。教堂音乐会的票价一般为 30 欧元,对 年长者优惠,以示慈善。这类宗教音乐文 化形成传统,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日前,我与妻子有幸应邀出席了 2016年圣诞节在圣路易岛大教堂举行 的音乐会。这是巴斯克“兄弟合唱团” (ANAIKI)和 俄 罗 斯 圣 彼 得 堡“ 里 姆 斯 基-科萨科夫女子合唱团”联袂举办的圣 咏歌会。举办者为“金羊毛艺术协会” (La Toison d’Art)。该 协 会 一 向 致 力 于声乐尤其是圣咏音乐的传播。多年来, 它跟声乐乐团、合唱团体及独唱歌手合 作,在法国和国际上组织内容丰富的声 乐交流,有俄罗斯东正教圣歌,英国和波 兰的声乐、科西嘉和巴斯克复调的音乐。 “金羊毛艺术协会”定期于七八月间在圣 路易岛上组织音乐节,在复活节、圣诞节 特约各方艺术家来此献艺。 巴斯克“兄弟合唱团”系由布道神甫 让·艾利萨莱组创于 1987 年,以歌会友, 不仅在本地教堂、巴黎普莱耶尔音乐厅 和波尔多体育宫等艺术殿堂演出,而且 远赴莫斯科“艺术之家”,展示巴斯克传 统和民间复调音乐特质,载誉而归。10 年 以来,该团参与巴黎“金羊毛艺术协会” 跟俄罗斯专业团体频繁交流,每年共同 推出“巴斯克圣诞-俄罗斯圣诞音乐会”。 今年应邀来巴黎圣路易大教堂献艺的是 圣彼得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女子合 唱团”。该团建于 1967 年,乃当今最佳 青年女声组合之一,成员从14岁至21 岁,均出自俄罗斯音乐名校。歌手们个 个训练有素,在圣彼得堡、莫斯科、爱沙 尼亚、立陶宛、乌克兰和波兰的比赛中 屡屡获奖。她们在捷克、瑞典、法国、白俄 罗斯和巴尔干地区巡回演出,所到之地 皆以其浪漫格调和宗教音乐的神秘,吸 引了各处听众。 此次,15 名妙龄少女进入大教堂,格 外受到听众注目。音乐会开始,姑娘们先 声夺人,由听众座位后两侧鱼贯边歌边 行,姗姗步上祭坛舞台,齐声演唱古波斯 三王赶至伯利恒朝拜耶稣降生情景,立 刻在教堂里营造出浓浓的圣诞节氛围。 接着,舞台上传出《圣诞颂歌》《圣诞之 夜》《哈利路亚》《圣母颂》(保加利亚旋 律)《噢,基督!》《赞美我主》的歌声。歌者 赞誉天主胜似宇宙的太阳,光芒普照大 地,让圣母玛利亚在伯利恒生下救世主 耶稣基督。一个天使从天而降,向牧羊少 年们报喜,宣称世界从此要聆听“圣言”, 普天沐浴在智慧的辉光里。 圣彼得堡少女们一展歌喉,自然流 露,声清韵深,听众心迹相从,神灵盈怀。 圣彼得堡的姑娘们同时选唱淳朴的 俄罗斯民歌,其中一首《姣洁的弯月》描 述一个少女怀春: 弯月清辉洒在河面上, 又把一旁的幽径照亮。 我身靠绮窗, 思念心上人在远方。 我等待,等待直到天光, 满腹心里话要倾诉, 可他竟然不回家乡…… 一颗星星依旧在苍穹闪耀, 那可不是草间滚动的晨露, 而是一个姑娘在心伤…… 台上吟唱的少女们似朵朵带露桃 花,歌声凄婉悲恻。还有一首《山上的雪 球花》,歌中唱道: 山上有一簇雪球花, 一丛覆盆子长在了山下。 这究竟是为啥? 姑娘们去采撷雪球花, 一朵朵往草径轻撒…… 其间,阿娜斯塔霞·舒瓦洛娃独唱的 《摇篮曲》为阿纳托里·利亚多夫(1855- 1914)的作品: 噢,小天使,闭上眼睛睡吧。 猫儿在打呼噜, 睡吧,廖努什卡。 摇篮上落下寒鸦, 吱嘎,吱嘎, 睡吧,廖努什卡。 女声合唱团歌罢,巴斯克兄弟合唱 团一行三十余位歌手登上舞台,连续表 演五首巴斯克古典旋律的传统宗教歌 曲:《忠诚的圣母》《伯利恒》《天主宽恕》 《巴斯克圣诞歌》和《美妙的月亮》。五首 圣歌同样描绘耶稣诞生的佳音从山口传 出,圣诞之夜的欣喜和请求天主饶恕凡 人的罪过,声声充满巴斯克地方浓厚的 乡土气息和民情。比如男声独唱的《美妙 的月亮》: 美妙的月亮,照耀我吧! 我前边路途漫长。 今夜,我真想见那美丽的姑娘。 愿月光照我到她的闺房。 漂亮姑娘,你是否已进入梦乡? 如果还没有睡着, 那就快快来打开轩窗。 美丽的星辰,实话对我讲呀, 你妈妈是不是还酣睡在床? 巴斯克兄弟合唱团的民族色彩特别 突出,尤其是三人轮唱的《摇篮曲》,让人 沉浸于温馨,耳旁仿佛响起比斯开湾的 潮汐起落。 说到位于比利牛斯山西麓的巴斯克 地区,那里的原住民早在印欧族群迁入 西欧之前就已形成一个实体,曾于8世 纪下半叶击败过查理曼大帝的军团,民 风有别于法国和西班牙。我读过彼埃尔· 洛蒂的小说《拉曼卓》( Ramuntcho ),对 巴斯克地方人的心灵印象颇深。洛蒂 1896年写的这部小说,犹如一支宗教民 歌,讲述一对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凄惨故 事。巴斯克青年拉曼卓从军三载,情人格 拉茜丝因抗婚被关进修道院。女方的弟 弟帮助拉曼卓前去抢亲,拟一同渡洋逃 往美洲。可临到关键时刻,成为修女的格 拉茜丝已“心归天主”,不愿再随情人私 奔。拉曼卓万分沮丧,无奈挥泪而去,流 落异邦,终老南美。他牵马离开时,山上 的修道院里传来修女们的晚祷声:“拯 救!噢,十字架,汝为吾侪惟一希望”。 而今,在这座圣路易大教堂里,祭坛 上展示的正是洛蒂笔下巴斯克民族的宗 教情怀。至于巴斯克男声为何要与圣彼 得堡的女声“联姻”,或许可追溯到纪元 前高加索山民早就流徙到比斯开湾的银 色海岸。或许,这缘于十月革命后大批白 俄贵族流亡到纳瓦尔,在异邦变成平民 百姓的历史。 总之,巴斯克与俄罗斯的少男少女 此刻在圣路易岛大教堂同台歌咏“圣诞 夜”。共同指挥他们的是让-玛丽·盖扎拉 和谢尔盖·埃基莫夫,二人均为驰名欧洲 的指挥家。盖氏系纯巴斯克血统,原执棒 于巴斯克歌舞团。1988 年,他在巴黎的 “巴斯克之家”邂逅巴斯克兄弟合唱团, 自兹率团,指挥在法国和外邦一次次的 巴斯克音乐会。圣彼得堡合唱团方面,埃 基莫夫是一位著名作曲家,俄罗斯音乐 家联盟成员,圣彼得堡国际声乐节艺术 指导,任教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 院,谱写大量合唱和管弦乐作品,遍及整 个俄罗斯。 这两位不同国度的艺术家头角峥 嵘,气度不凡,却不争荣于市,谦卑地安 于在平凡的教堂里指挥宗教民歌,实在 令人钦佩。他俩指挥的是无伴奏复调音 乐,由于巴斯克风度与俄罗斯格调两种 音色的交融而更具特色。歌声往复回返, 缭绕于教堂高大廊柱之间,跌宕起伏,余 音袅袅,玄妙至极。且听双方男女声重唱 的巴斯克流行歌曲《皑如高山雪》: 高山上皑皑白雪, 溪涧已经冰结。 我自由地走向你, 满心愉悦。 还有俄罗斯民歌《晚钟》: 晚钟,晚钟,声声缭绕。 遥想我逝去的童年, 怀念着我的家园, 物是人非,昔日欢乐难再现…… 俄罗斯姑娘们怀念畴昔,咏唱《亚历 山大·涅夫斯基大公颂》。这是普罗科菲 耶夫给爱森斯坦一部历史影片配曲的音 乐主题,表达不忘先祖的情怀。 最后,圣彼得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女子合唱团出人意料地唱起了《莫斯科 郊外的晚上》,作为音乐会的结束曲目。 年轻的俄罗斯女郎赤诚抒发,音调清越: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 树叶儿也不再沙沙响。 夜色多么好,令我心神往…… 长夜快过去,天色蒙蒙亮, 衷心祝福你,好姑娘, 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曲引起全场 共鸣。热烈的掌声中,让-玛丽·盖扎拉致 辞。他指出,当今世态颓丧,人脱离了自 然生活环境。今夕能远绝尘世,与众人在 圣路易岛大教堂里踏歌,寻觅到一个清 平宇宙,乃是平生一大幸事。 正是: “静言不语俗,灵踪时步天”。 天涯异草 巴斯克兄弟合唱团 巴斯克兄弟合唱团 被好莱坞放逐 10 年后,梅尔· 吉布森以独立电影的方式完 成了《血战钢锯岭》(以下简称 《钢锯岭》),其中 1/3 的投资来自澳大利亚 的政府补贴。他说,“22 年前我花了 105 天、 7500 万美元拍了《勇敢的心》,22 年后花了 前作一半的时间和一半的 投资拍了这部电影。” 比英雄末路更动人的 故事,是英雄不老,尚可再 战。《钢锯岭》的口碑从北 美到大陆一路高唱凯歌, 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 个小小注脚。 先看看吉布森给观众 看了什么。 以某一座高地命名的 战争片,必然是有关一次 苦战,比如《上甘岭》《猪排 山》或者《二零三高地》。钢 锯岭的故事发生在太平洋 战争末期,日军退据琉球 负隅顽抗,美军与守岛日 军在1945年4月至6月激 战了80余天。主人公戴斯 蒙德·多斯所在的美军 77 师,刚从新兵营被投放到战场上,对战争的 第一印象就是从钢锯岭上撤退下来、伤亡 过半的 96 师。 形容可怖的死伤者与地势险峻、好像 垂直插在平地上的高耸悬崖,预示年轻的 主人公即将面对的,是一个人间炼狱一般 的修罗场。起初凭借火力优势,美军看似在 钢锯岭上站稳了脚跟,没想到次日凌晨,日 军利用蛛网状四通八达的坑道大举反攻, 美军伤亡惨重,不得不先撤到钢锯岭下。 有趣的是,在这样一场恶战中,吉布森 选的主人公不是战士或者指挥官, 而是一个自愿服兵役、但始终不愿 拿起武器的医疗兵多斯。在新兵营, 他这种异端行径早已不为人理解, 几乎被所有战友排斥,还差点被军 事法庭给办了。而在这绞肉机一般, 足以让任何人心生恐惧的战场上, 在大部队撤走后,这个没有武器的 人却敢于独自留下来,在死人和日 本人之间寻找可以救的伤兵。 多斯往悬崖下运了 75 个伤兵而 毫发无伤,期间未发一枪,直到后来 他踢飞了一颗手榴弹,才受了伤。这 传奇得有如“抗日神剧”的情节,竟 然是真人真事,而且部分细节太过 离奇不得不被削减,比如多斯受的 伤其实很重,战后失去了劳动能力, 可他在担架上被抬回驻地的路上, 却主动把担架让给重伤员,自己走 了回去,这个情节电影里没有纳入。 是什么在支撑主人公迸发出如 此惊人的勇气?电影给出的答案很 简单,是他的信仰。他的信仰不让他 持枪,他的信仰告诉他只可救人,他 甚至试着去救一个在坑道里遭遇 的、奄奄一息的日本人。 结尾高昂的主题音乐下,受伤的多斯 躺在担架上,被战友们爱与理解的目光围 绕,可他即使身受重伤,却不肯安静下来, 反复急促地念叨“我的《圣经》,我的《圣 经》”。此时,平行蒙太奇的画面在被扫射后 连片倒下的日本人、日本人倒地的头颅、不 断发射子弹的枪膛和切腹自尽的日本人之 间切换。旋即,是一本小册子的特写,它躺 在战场上,正被风翻动,完全占据了画面的 视觉中心,有个军人跑过来取走它,背景是 一片跪地投降的日本人。随后,这本小册子 被交还到多斯手上,他将它放在胸口,露出 了宽慰的、满足的微笑。 钢锯岭自然是被枪炮打下来的,但是 这样的蒙太奇,就是让人忍不住感觉日本 人切腹的切腹、投降的投降,《圣经》发了不 战而屈人之兵的大招儿。这就是艺术了。 我想,多斯在担架上躺着的时候,无论 是他的思绪还是现实,都很难说会有什么 切腹的日本军人。这只是吉布森的所想,是 他的思维轨迹。与其说这是多斯的故事,不 如说“这是又一个吉布森的故事”。 历史上,在钢锯岭一役中,日本军队既 绝少投降,也绝少自杀,如果不能战死,他 们还要保持战斗力,退守首里城。片头标 “真实故事”,而不是基于“真实故事改编”, 确乎言过其实了。多斯的英雄事迹神奇到 不像真的,不意味着电影展示给我们的都 是真的。 首先,什么新兵营挨打、父亲闯入军事 法庭救子、与未婚妻婚礼受阻等等戏剧化 的情节是没有的。其次,多斯曾去过关岛和 菲律宾,打钢锯岭的时候,已经不是新兵 了。再其次,钢锯岭的地势也没有那么险 峻,400 英尺虽然有 120 余米,一张多斯站 在钢锯岭上的照片显示,真正用得到绳梯 的陡坡可能不到 10 米。最后,这片子的战争 戏没有观众以为的那么写实,M1卡宾枪不 换弹夹,日本人都不戴钢盔,夜里不发动袭 击等等。 去年笔者借《疯狂动物城》写到,“好的 电影从不儿戏”,认真处理好故事表层的细 节和现实逻辑的真实,才能得到观众的深 度认同。当时篇幅不够了,其实在这两层真 实之下,还有一层真实观众更无法抗 —情感与欲望指向的真实。例如,《肖 申克的救赎》中两位主人公在片末的再会, 片方认为太过圆满梦幻,想剪了,没想到在 试映时观众很喜欢:在监狱里经历了那些 之后,观众就是希望看到这样一个美好的 大团圆结局。 《钢锯岭》的口碑很大一部分基于“这 是一部足够真实的战争片”。拍得和真实的 战争有多贴近,又犯了多少常识和史实错 误,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借助一些可 以辨识的素材,比如精致的烟火效果、较为 准确的服装和枪械,子弹、迫击炮和手雷对 人体造成的不同伤害,拍出了观众想看到 的那种战争场面。可以类比的是,《霸王别 姬》的旧时梨园和《末代皇帝》的紫禁城都 有很多不实之处,但是它们各自拍出了让 目标人群沉醉其中的好戏,足矣。国人可能 会觉得《末代皇帝》里的部分宫廷场景太过 荒诞,那是因为我们不是它的目标观众。 一部《钢锯岭》,太平洋两岸各自沉醉。 现如今,不知为何,我们渴望有人直观展示 战争残酷的一面并从中提炼崇高,不回避 也不害怕,有人敢拍,我们就敢看,尽管只 是在银幕上。基于这一点,我们暂时是吉布 森的同路人。 我们也许不同了,吉布森还是那个吉 布森,二十年如一日拍他一贯喜欢且擅长 的血肉模糊、血溅如注、肢体破损,不过按 照真人真事的脚本走,这一次这些素材主 要用在战争场面里,而不是加在主人公的 肉身上。 比一生都讲同一个故事更执著的,是 一辈子都在用同一种方式讲同一个故事。 吉布森就是这样一个人。从《勇敢的心》《基 督受难记》《启示》到《血战钢锯岭》,即使 22 年过去,从时局到作者本人,多少事都改变 了,吉布森还在孜孜不倦地做同一道证明 题:这些肉身的苦难不是目的,而是主人公 证明他信仰之坚定的重重考验。 信仰本是一个很大路的主题,吉布森 与其他人显著不同的是,他的主人公往往 是某种异端。耶路撒冷的犹太祭司们认为 耶稣不是真的弥赛亚,是伪先知,如出一辙 的是,和坚称自己是弥赛亚的耶稣一样,多 斯信仰的“安息日会”教派,被所有传统的 基督教会视为异端。 《钢锯岭》与其说是战争片,不如说是 《基督受难记》的现代重制版。多斯的受难 不是从战场上开始的,在新兵营里,他被打 得遍体鳞伤,又送上军事法庭,与被鞭笞得 皮开肉绽,又钉上十字架的耶稣何其相像。 这一段漫长的文戏,枯燥乏味、陈词滥调, 却是整部片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吉布森的逻辑里,前期作为异端被“审 判”遭受的苦痛愈深重,“神迹”的光辉就愈 闪耀。 好多人说,《钢锯岭》用了库布里克《全 金属外壳》的两段式结构,除去片尾字幕后 约120分钟的片长,前半部分在新兵营,后 半部分在战场;新兵受训的情节铺设也有 《全金属外壳》的影子。不过,相似的素材指 向的主旨却南辕北辙。在库布里克的手里, 两段式里的暴力都是内在的人性或者说非 人性的一部分,而在吉布森的电影里,暴力 从来都是施加在主人公身上的外在暴虐, 他要么忍受,最后用神迹一举击垮他们,要 么被迫反抗,就像《勇敢的心》里的华莱士 和《启示》里的“虎爪”。 吉布森还是专注于他一直在布道的东 西,“真实”的、血腥的战争场面不过是他 一贯所好的附属品,为之倾倒的人们,是 在他的个人风格里找到了一些自己需要的 东西吧。 血战钢锯岭 血战钢锯岭 的真实与虚妄 的真实与虚妄 梅尔 梅尔 · · 吉布森 吉布森 血战钢锯岭 血战钢锯岭 电影剧照 电影剧照 多斯在悬崖上垂绳索抢救战友的历史照片 多斯在悬崖上垂绳索抢救战友的历史照片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Aug-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十七号观影室 《血战钢锯岭》的真实与虚妄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8B170111_Print.pdf ·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曲引起全场

38责任编辑:王 杨 2017年1月11日 星期三外国文艺

十七号观影室

《《血战钢锯岭

血战钢锯岭》》电影海报

电影海报

圣彼得堡女子合唱团圣彼得堡女子合唱团

圣路易岛大教堂的天籁圣路易岛大教堂的天籁□□沈大力沈大力

圣路易岛浮于塞纳河中的城岛东

侧,为两股绿水环抱。13世纪初,那岛还

是放牧奶牛的草场,法王路易九世几度

来此祈愿上天,故得名“圣路易岛”。眼下

的圣路易岛大教堂,始建于1656年,尖

顶耸峙,装饰华美,与城岛的巴黎圣母院

咫尺呼应。

在巴黎这座文化大都会,遍布全城

的教堂经常举行古典音乐会,演奏巴赫

家族、贝多芬、亨德尔、弗雷、肖邦、柴可

夫斯基、拉赫马尼诺夫、拉威尔等人多种

带宗教色彩或浪漫气息的圣咏音乐作品,

虔诚的听众纷至沓来,教堂里座无虚席,

一旁放着待出售的光碟,实则为一种募

捐。教堂音乐会的票价一般为30欧元,对

年长者优惠,以示慈善。这类宗教音乐文

化形成传统,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

日前,我与妻子有幸应邀出席了

2016年圣诞节在圣路易岛大教堂举行

的音乐会。这是巴斯克“兄弟合唱团”

(ANAIKI)和俄罗斯圣彼得堡“里姆斯

基-科萨科夫女子合唱团”联袂举办的圣

咏歌会。举办者为“金羊毛艺术协会”

(La Toison d’Art)。该协会一向致力

于声乐尤其是圣咏音乐的传播。多年来,

它跟声乐乐团、合唱团体及独唱歌手合

作,在法国和国际上组织内容丰富的声

乐交流,有俄罗斯东正教圣歌,英国和波

兰的声乐、科西嘉和巴斯克复调的音乐。

“金羊毛艺术协会”定期于七八月间在圣

路易岛上组织音乐节,在复活节、圣诞节

特约各方艺术家来此献艺。

巴斯克“兄弟合唱团”系由布道神甫

让·艾利萨莱组创于1987年,以歌会友,

不仅在本地教堂、巴黎普莱耶尔音乐厅

和波尔多体育宫等艺术殿堂演出,而且

远赴莫斯科“艺术之家”,展示巴斯克传

统和民间复调音乐特质,载誉而归。10年

以来,该团参与巴黎“金羊毛艺术协会”

跟俄罗斯专业团体频繁交流,每年共同

推出“巴斯克圣诞-俄罗斯圣诞音乐会”。

今年应邀来巴黎圣路易大教堂献艺的是

圣彼得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女子合

唱团”。该团建于 1967年,乃当今最佳

青年女声组合之一,成员从14岁至 21

岁,均出自俄罗斯音乐名校。歌手们个

个训练有素,在圣彼得堡、莫斯科、爱沙

尼亚、立陶宛、乌克兰和波兰的比赛中

屡屡获奖。她们在捷克、瑞典、法国、白俄

罗斯和巴尔干地区巡回演出,所到之地

皆以其浪漫格调和宗教音乐的神秘,吸

引了各处听众。

此次,15名妙龄少女进入大教堂,格

外受到听众注目。音乐会开始,姑娘们先

声夺人,由听众座位后两侧鱼贯边歌边

行,姗姗步上祭坛舞台,齐声演唱古波斯

三王赶至伯利恒朝拜耶稣降生情景,立

刻在教堂里营造出浓浓的圣诞节氛围。

接着,舞台上传出《圣诞颂歌》《圣诞之

夜》《哈利路亚》《圣母颂》(保加利亚旋

律)《噢,基督!》《赞美我主》的歌声。歌者

赞誉天主胜似宇宙的太阳,光芒普照大

地,让圣母玛利亚在伯利恒生下救世主

耶稣基督。一个天使从天而降,向牧羊少

年们报喜,宣称世界从此要聆听“圣言”,

普天沐浴在智慧的辉光里。

圣彼得堡少女们一展歌喉,自然流

露,声清韵深,听众心迹相从,神灵盈怀。

圣彼得堡的姑娘们同时选唱淳朴的

俄罗斯民歌,其中一首《姣洁的弯月》描

述一个少女怀春:

弯月清辉洒在河面上,

又把一旁的幽径照亮。

我身靠绮窗,

思念心上人在远方。

我等待,等待直到天光,

满腹心里话要倾诉,

可他竟然不回家乡……

一颗星星依旧在苍穹闪耀,

那可不是草间滚动的晨露,

而是一个姑娘在心伤……

台上吟唱的少女们似朵朵带露桃

花,歌声凄婉悲恻。还有一首《山上的雪

球花》,歌中唱道:

山上有一簇雪球花,

一丛覆盆子长在了山下。

这究竟是为啥?

姑娘们去采撷雪球花,

一朵朵往草径轻撒……

其间,阿娜斯塔霞·舒瓦洛娃独唱的

《摇篮曲》为阿纳托里·利亚多夫(1855-

1914)的作品:

噢,小天使,闭上眼睛睡吧。

猫儿在打呼噜,

睡吧,廖努什卡。

摇篮上落下寒鸦,

吱嘎,吱嘎,

睡吧,廖努什卡。

女声合唱团歌罢,巴斯克兄弟合唱

团一行三十余位歌手登上舞台,连续表

演五首巴斯克古典旋律的传统宗教歌

曲:《忠诚的圣母》《伯利恒》《天主宽恕》

《巴斯克圣诞歌》和《美妙的月亮》。五首

圣歌同样描绘耶稣诞生的佳音从山口传

出,圣诞之夜的欣喜和请求天主饶恕凡

人的罪过,声声充满巴斯克地方浓厚的

乡土气息和民情。比如男声独唱的《美妙

的月亮》:

美妙的月亮,照耀我吧!

我前边路途漫长。

今夜,我真想见那美丽的姑娘。

愿月光照我到她的闺房。

漂亮姑娘,你是否已进入梦乡?

如果还没有睡着,

那就快快来打开轩窗。

美丽的星辰,实话对我讲呀,

你妈妈是不是还酣睡在床?

巴斯克兄弟合唱团的民族色彩特别

突出,尤其是三人轮唱的《摇篮曲》,让人

沉浸于温馨,耳旁仿佛响起比斯开湾的

潮汐起落。

说到位于比利牛斯山西麓的巴斯克

地区,那里的原住民早在印欧族群迁入

西欧之前就已形成一个实体,曾于8世

纪下半叶击败过查理曼大帝的军团,民

风有别于法国和西班牙。我读过彼埃尔·

洛蒂的小说《拉曼卓》(Ramuntcho),对巴斯克地方人的心灵印象颇深。洛蒂

1896年写的这部小说,犹如一支宗教民

歌,讲述一对有情人难成眷属的凄惨故

事。巴斯克青年拉曼卓从军三载,情人格

拉茜丝因抗婚被关进修道院。女方的弟

弟帮助拉曼卓前去抢亲,拟一同渡洋逃

往美洲。可临到关键时刻,成为修女的格

拉茜丝已“心归天主”,不愿再随情人私

奔。拉曼卓万分沮丧,无奈挥泪而去,流

落异邦,终老南美。他牵马离开时,山上

的修道院里传来修女们的晚祷声:“拯

救!噢,十字架,汝为吾侪惟一希望”。

而今,在这座圣路易大教堂里,祭坛

上展示的正是洛蒂笔下巴斯克民族的宗

教情怀。至于巴斯克男声为何要与圣彼

得堡的女声“联姻”,或许可追溯到纪元

前高加索山民早就流徙到比斯开湾的银

色海岸。或许,这缘于十月革命后大批白

俄贵族流亡到纳瓦尔,在异邦变成平民

百姓的历史。

总之,巴斯克与俄罗斯的少男少女

此刻在圣路易岛大教堂同台歌咏“圣诞

夜”。共同指挥他们的是让-玛丽·盖扎拉

和谢尔盖·埃基莫夫,二人均为驰名欧洲

的指挥家。盖氏系纯巴斯克血统,原执棒

于巴斯克歌舞团。1988年,他在巴黎的

“巴斯克之家”邂逅巴斯克兄弟合唱团,

自兹率团,指挥在法国和外邦一次次的

巴斯克音乐会。圣彼得堡合唱团方面,埃

基莫夫是一位著名作曲家,俄罗斯音乐

家联盟成员,圣彼得堡国际声乐节艺术

指导,任教于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音乐学

院,谱写大量合唱和管弦乐作品,遍及整

个俄罗斯。

这两位不同国度的艺术家头角峥

嵘,气度不凡,却不争荣于市,谦卑地安

于在平凡的教堂里指挥宗教民歌,实在

令人钦佩。他俩指挥的是无伴奏复调音

乐,由于巴斯克风度与俄罗斯格调两种

音色的交融而更具特色。歌声往复回返,

缭绕于教堂高大廊柱之间,跌宕起伏,余

音袅袅,玄妙至极。且听双方男女声重唱

的巴斯克流行歌曲《皑如高山雪》:

高山上皑皑白雪,

溪涧已经冰结。

我自由地走向你,

满心愉悦。

还有俄罗斯民歌《晚钟》:

晚钟,晚钟,声声缭绕。

遥想我逝去的童年,

怀念着我的家园,

物是人非,昔日欢乐难再现……

俄罗斯姑娘们怀念畴昔,咏唱《亚历

山大·涅夫斯基大公颂》。这是普罗科菲

耶夫给爱森斯坦一部历史影片配曲的音

乐主题,表达不忘先祖的情怀。

最后,圣彼得堡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女子合唱团出人意料地唱起了《莫斯科

郊外的晚上》,作为音乐会的结束曲目。

年轻的俄罗斯女郎赤诚抒发,音调清越: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

树叶儿也不再沙沙响。

夜色多么好,令我心神往……

长夜快过去,天色蒙蒙亮,

衷心祝福你,好姑娘,

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一曲引起全场

共鸣。热烈的掌声中,让-玛丽·盖扎拉致

辞。他指出,当今世态颓丧,人脱离了自

然生活环境。今夕能远绝尘世,与众人在

圣路易岛大教堂里踏歌,寻觅到一个清

平宇宙,乃是平生一大幸事。

正是:“静言不语俗,灵踪时步天”。

天涯异草

巴斯克兄弟合唱团巴斯克兄弟合唱团

在被好莱坞放逐10年后,梅尔·

吉布森以独立电影的方式完

成了《血战钢锯岭》(以下简称

《钢锯岭》),其中1/3的投资来自澳大利亚

的政府补贴。他说,“22年前我花了105天、

7500万美元拍了《勇敢的心》,22年后花了

前作一半的时间和一半的

投资拍了这部电影。”

比英雄末路更动人的

故事,是英雄不老,尚可再

战。《钢锯岭》的口碑从北

美到大陆一路高唱凯歌,

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

个小小注脚。

先看看吉布森给观众

看了什么。

以某一座高地命名的

战争片,必然是有关一次

苦战,比如《上甘岭》《猪排

山》或者《二零三高地》。钢

锯岭的故事发生在太平洋

战争末期,日军退据琉球

负隅顽抗,美军与守岛日

军在1945年4月至6月激

战了80余天。主人公戴斯

蒙德·多斯所在的美军77

师,刚从新兵营被投放到战场上,对战争的

第一印象就是从钢锯岭上撤退下来、伤亡

过半的96师。

形容可怖的死伤者与地势险峻、好像

垂直插在平地上的高耸悬崖,预示年轻的

主人公即将面对的,是一个人间炼狱一般

的修罗场。起初凭借火力优势,美军看似在

钢锯岭上站稳了脚跟,没想到次日凌晨,日

军利用蛛网状四通八达的坑道大举反攻,

美军伤亡惨重,不得不先撤到钢锯岭下。

有趣的是,在这样一场恶战中,吉布森

选的主人公不是战士或者指挥官,

而是一个自愿服兵役、但始终不愿

拿起武器的医疗兵多斯。在新兵营,

他这种异端行径早已不为人理解,

几乎被所有战友排斥,还差点被军

事法庭给办了。而在这绞肉机一般,

足以让任何人心生恐惧的战场上,

在大部队撤走后,这个没有武器的

人却敢于独自留下来,在死人和日

本人之间寻找可以救的伤兵。

多斯往悬崖下运了75个伤兵而

毫发无伤,期间未发一枪,直到后来

他踢飞了一颗手榴弹,才受了伤。这

传奇得有如“抗日神剧”的情节,竟

然是真人真事,而且部分细节太过

离奇不得不被削减,比如多斯受的

伤其实很重,战后失去了劳动能力,

可他在担架上被抬回驻地的路上,

却主动把担架让给重伤员,自己走

了回去,这个情节电影里没有纳入。

是什么在支撑主人公迸发出如

此惊人的勇气?电影给出的答案很

简单,是他的信仰。他的信仰不让他

持枪,他的信仰告诉他只可救人,他

甚至试着去救一个在坑道里遭遇

的、奄奄一息的日本人。

结尾高昂的主题音乐下,受伤的多斯

躺在担架上,被战友们爱与理解的目光围

绕,可他即使身受重伤,却不肯安静下来,

反复急促地念叨“我的《圣经》,我的《圣

经》”。此时,平行蒙太奇的画面在被扫射后

连片倒下的日本人、日本人倒地的头颅、不

断发射子弹的枪膛和切腹自尽的日本人之

间切换。旋即,是一本小册子的特写,它躺

在战场上,正被风翻动,完全占据了画面的

视觉中心,有个军人跑过来取走它,背景是

一片跪地投降的日本人。随后,这本小册子

被交还到多斯手上,他将它放在胸口,露出

了宽慰的、满足的微笑。

钢锯岭自然是被枪炮打下来的,但是

这样的蒙太奇,就是让人忍不住感觉日本

人切腹的切腹、投降的投降,《圣经》发了不

战而屈人之兵的大招儿。这就是艺术了。

我想,多斯在担架上躺着的时候,无论

是他的思绪还是现实,都很难说会有什么

切腹的日本军人。这只是吉布森的所想,是

他的思维轨迹。与其说这是多斯的故事,不

如说“这是又一个吉布森的故事”。

历史上,在钢锯岭一役中,日本军队既

绝少投降,也绝少自杀,如果不能战死,他

们还要保持战斗力,退守首里城。片头标

“真实故事”,而不是基于“真实故事改编”,

确乎言过其实了。多斯的英雄事迹神奇到

不像真的,不意味着电影展示给我们的都

是真的。

首先,什么新兵营挨打、父亲闯入军事

法庭救子、与未婚妻婚礼受阻等等戏剧化

的情节是没有的。其次,多斯曾去过关岛和

菲律宾,打钢锯岭的时候,已经不是新兵

了。再其次,钢锯岭的地势也没有那么险

峻,400英尺虽然有120余米,一张多斯站

在钢锯岭上的照片显示,真正用得到绳梯

的陡坡可能不到10米。最后,这片子的战争

戏没有观众以为的那么写实,M1卡宾枪不

换弹夹,日本人都不戴钢盔,夜里不发动袭

击等等。

去年笔者借《疯狂动物城》写到,“好的

电影从不儿戏”,认真处理好故事表层的细

节和现实逻辑的真实,才能得到观众的深

度认同。当时篇幅不够了,其实在这两层真

实之下,还有一层真实观众更无法抗

拒——情感与欲望指向的真实。例如,《肖

申克的救赎》中两位主人公在片末的再会,

片方认为太过圆满梦幻,想剪了,没想到在

试映时观众很喜欢:在监狱里经历了那些

之后,观众就是希望看到这样一个美好的

大团圆结局。

《钢锯岭》的口碑很大一部分基于“这

是一部足够真实的战争片”。拍得和真实的

战争有多贴近,又犯了多少常识和史实错

误,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借助一些可

以辨识的素材,比如精致的烟火效果、较为

准确的服装和枪械,子弹、迫击炮和手雷对

人体造成的不同伤害,拍出了观众想看到

的那种战争场面。可以类比的是,《霸王别

姬》的旧时梨园和《末代皇帝》的紫禁城都

有很多不实之处,但是它们各自拍出了让

目标人群沉醉其中的好戏,足矣。国人可能

会觉得《末代皇帝》里的部分宫廷场景太过

荒诞,那是因为我们不是它的目标观众。

一部《钢锯岭》,太平洋两岸各自沉醉。

现如今,不知为何,我们渴望有人直观展示

战争残酷的一面并从中提炼崇高,不回避

也不害怕,有人敢拍,我们就敢看,尽管只

是在银幕上。基于这一点,我们暂时是吉布

森的同路人。

我们也许不同了,吉布森还是那个吉

布森,二十年如一日拍他一贯喜欢且擅长

的血肉模糊、血溅如注、肢体破损,不过按

照真人真事的脚本走,这一次这些素材主

要用在战争场面里,而不是加在主人公的

肉身上。

比一生都讲同一个故事更执著的,是

一辈子都在用同一种方式讲同一个故事。

吉布森就是这样一个人。从《勇敢的心》《基

督受难记》《启示》到《血战钢锯岭》,即使22

年过去,从时局到作者本人,多少事都改变

了,吉布森还在孜孜不倦地做同一道证明

题:这些肉身的苦难不是目的,而是主人公

证明他信仰之坚定的重重考验。

信仰本是一个很大路的主题,吉布森

与其他人显著不同的是,他的主人公往往

是某种异端。耶路撒冷的犹太祭司们认为

耶稣不是真的弥赛亚,是伪先知,如出一辙

的是,和坚称自己是弥赛亚的耶稣一样,多

斯信仰的“安息日会”教派,被所有传统的

基督教会视为异端。

《钢锯岭》与其说是战争片,不如说是

《基督受难记》的现代重制版。多斯的受难

不是从战场上开始的,在新兵营里,他被打

得遍体鳞伤,又送上军事法庭,与被鞭笞得

皮开肉绽,又钉上十字架的耶稣何其相像。

这一段漫长的文戏,枯燥乏味、陈词滥调,

却是整部片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吉布森的逻辑里,前期作为异端被“审

判”遭受的苦痛愈深重,“神迹”的光辉就愈

闪耀。

好多人说,《钢锯岭》用了库布里克《全

金属外壳》的两段式结构,除去片尾字幕后

约120分钟的片长,前半部分在新兵营,后

半部分在战场;新兵受训的情节铺设也有

《全金属外壳》的影子。不过,相似的素材指

向的主旨却南辕北辙。在库布里克的手里,

两段式里的暴力都是内在的人性或者说非

人性的一部分,而在吉布森的电影里,暴力

从来都是施加在主人公身上的外在暴虐,

他要么忍受,最后用神迹一举击垮他们,要

么被迫反抗,就像《勇敢的心》里的华莱士

和《启示》里的“虎爪”。

吉布森还是专注于他一直在布道的东

西,“真实”的、血腥的战争场面不过是他

一贯所好的附属品,为之倾倒的人们,是

在他的个人风格里找到了一些自己需要的

东西吧。

《《血战钢锯岭血战钢锯岭》》的真实与虚妄的真实与虚妄□□苏苏 往往

梅尔梅尔··吉布森吉布森

《《血战钢锯岭血战钢锯岭》》电影剧照电影剧照

多斯在悬崖上垂绳索抢救战友的历史照片多斯在悬崖上垂绳索抢救战友的历史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