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责任 手中出精品 - peoplerail.com年来,他在这里付出青春与激情,留下...

1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铁路榜样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新时代 社址:北京复兴门外北蜂窝 3 邮编: 100038 零售:每份 1 元 每月: 31 元 全年: 365 元 本报自办发行 北京人铁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 0108 号(1-1 新闻热线: 51848789 征订热线: 51841579 广告热线: 51843544 51895861 电邮: [email protected] 本版编辑 本版美编 本版审校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主管 《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主办 全国铁路车站旅客列车发行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11-0096 国外代号 D958 人民铁道网 www. peoplerail.com 2019 年 12 月 6 日 星期五 己亥年十一月十一 第 11826 期 今日 4 版 PEOPLE S RAILWAY DAILY 今日导读 水乳交融的 工业设计与技术设计 纵深 2 人民铁道网 人民铁道微信 本报哈尔滨 12 5 日电 (记 者 胡 艳 波 通 讯 员 孙 阳) 12 1 日,“朱德号”机车实现安全牵引旅客列车进京两周 年,安全走行 100 万公里。 1946 10 30 日,在“死机复活”运动中修复的 1083 号蒸汽机车被命名为“朱德号”。73 年光阴荏苒,这台伟人 号机车历经 5 次换型、6 次换车,始终以“开路先锋”的气 概驰骋在新中国建设的各个时期,书写着“开路先锋”的不 朽传奇。 2017 9 1 日,“朱德号”机车完成第 5 次换型,使用 和谐 3D 1886 号电力机车,并在 2017 12 1 日首次担当 牵引旅客列车进京任务,结束牵引货物列车的历史。两年 间,“朱德号”机车牵引 Z158/157 次旅客列车从哈尔滨出 发,横跨 4 19 市,安全走行 100 万公里,延续了 73 年“零 事故”的辉煌历史。“敢挑重担、勇当先锋”的“朱德号”精 神走出龙江大地,沿着京哈线传向四面八方。 走在时代前列,“朱德号”机车组坚持“传承+ 基础+ 新”的工作思路,敢于“智造”,善于创造。两年来,“朱德 号”劳模创新工作室相继完成《旅客列车平稳操纵使闸法》 《“朱德号”节电操纵法》等 23 项技术创新成果。 “朱德号”机车组坚持将品牌影响力辐射开来,他们先后 6 家社会团体、7 所大专院校共建共创,开展“朱德号”精 神巡回宣讲 11 场次,有 2 万人次在“朱德号”展室接受革命传 统教育,让“朱德号”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朱德号”机车组司机长张佳生表示,要牢记初心使命, 传承红色基因,擦亮“朱德号”品牌,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忘 我的工作状态,确保旅客列车运行安全。 “朱德号”牵引旅客列车安全走行100万公里 本报兰州 12 5 日电 (记 者 杨 通 讯 员 王 俊 永) 11 29 日,由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 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铁道学会、 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 联合承办的“一带一路”轨道交通论 坛在兰州举行,国铁集团副总经理、 党组成员李文新,甘肃省委常委、常 务副省长宋亮参加会议并致辞。 论坛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甘 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交通强 国、铁路先行,着眼甘肃地处丝绸之 路经济带黄金区段、新亚欧大陆桥咽 喉要道的特殊区位优势,就充分发挥 轨道交通在“一带一路”设施联通中 的基础和带动作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的服务和引领作用等方面进行交流研 讨。与会代表围绕发挥轨道交通引领、 开行中欧班列、推进铁路装备制造、共 创智能铁路、打造世界一流建设施工装 备、建设内陆交通新枢纽、构建“一带 一路”发展新蓝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 流,形成了广泛共识,提出了建设性意 见和建议,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 果。兰州局集团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 司现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 华社甘肃分社、国铁集团以及部分省 市、高校、科研设计院所、企业负责同 志和专家 260 余人应邀出席了会议。 “一带一路”轨道交通论坛 在兰州成功举办 110 年前,由“中国铁路之父”詹 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开通,打破了 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妄言。 110 年后,北京 2022 年冬奥会重点 交通配套工程—京张高铁开通在即, 将开启世界智能高铁先河,通过“智能 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带给旅客 全新的乘车体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 一代人的使命。新一代的铁路建设者们 传承詹天佑精神,践行“精品工程、智 能京张”理念,各出所学,向世界生动 诠释了中国实力和中国智慧。 王久军就是这群可敬可爱的京张高 铁建设大军中的一员。作为京张城际铁 路有限公司精品工程办公室副主任。4 年来,他在这里付出青春与激情,留下 了开拓创新、奋勇前行的铿锵足音。 挑战世界级难题 当记者问起王久军对京张高铁哪个 项目印象最深时,他毫不犹豫地说: “清华园隧道!”这也是王久军在工程部 工作时付出心血最多的项目。 2015 年,在圆满完成京津城际铁路 延长线(天津至于家堡)项目后,王久 军调到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工程部任 职,牵头负责京张高铁全线 174 公里站 房、路基、桥梁、城市隧道、环水保、施 工组织、道路穿跨的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清华园隧道的建设难度是世界级 的。它穿越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人口 稠密区,施工组织风险多、标准高、难 度大。”王久军介绍,“它和北京地铁 10 号线、15 号线、12 号线相交而过, 并行 13 号线,此外还穿越大量城市主 干道和地下管网。其中,与 15 号线的 最小结构净距离仅 0.8 米。” 出于减少对敏感建筑物扰动的考 虑,清华园隧道采取了盾构施工手 段,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对既有基础 设施的扰动,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还能在开通运营后降低对周边环境的 噪声污染。 “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进行盾构施 工,还要满足地铁运营部门提出的 2 米沉降控制指标,无异于在人体的动 脉间做一次微创手术。不同的是,我 们只能成功,因为在首都核心区域施 工,稍有闪失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社会 影响。”王久军说。 由于清华园隧道项目的复杂性,仅 办理手续就需要 7 项流程。对此,王久 军组织参建单位通过“5W2H”分析法 结合思维导图,厘清了地铁邻近营业线 施工的关键问题,按照问题导向原则精 准发力,积极协调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 将邻近地铁施工审批手续办理由 4.5 月加快到 1.5 个月,大幅节省了工期。 智能化是京张高铁最闪亮的名片。 京张高铁全线应用 BIM、全过程可视化 监控等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监控量 测,清华园隧道项目也不例外。施工过 程中,王久军牵头成立现场管理组织, 并通过设在清华园隧道项目部指挥中心 的终端设备,全程进行现场监控,从而 快速、准确采集现场数据,进行风险识 别和隐患排查治理。 为了不影响地铁运行,施工都是在 地铁停运的凌晨进行。“每次施工我都 在设备旁进行监测,最紧张的就属穿越 北京地铁 10 号线施工了。”王久军回忆 道,“夜晚我监控施工,白天连轴转开 会审核数据、总结经验、做好第二天施 工准备,生生熬了 5 天,直到安全穿越 地铁 10 号线,我悬着的心才落地了。” 在该项目中,他还打破常规、创新 思路,将轨下结构混凝土现场浇筑改为 绿色、高效的全预制拼装结构,实现轨 下结构与盾构掘进同步进行,开创了国 内全预制拼装技术的先例。该技术投产 后不仅改善了作业环境、保证了工程质 量,还提升了效率,为参建单位创造日 掘进 24 米、月掘进 474 米的纪录,提前 48 天实现清华园隧道掘进贯通作出贡 献,成为清华园隧道项目的一大亮点。 (下转 4 版) 心中有责任 手中出精品 记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精品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王久军 本报记者 从业 18 年来,王久军始终恪守 “每临大事有静气”的人生信条,勇于 担当,克难而行,用匠心打造精品。 “‘精品工程、智能京张’的创新 实践没有经验可循,可以说是在‘摸着 石头过河’。风险与困难层出不穷,这 是挑战更是动力。”在京张高铁联调联 试间隙,王久军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 道:“遇见问题不要轻易说办不到,逃 避解决不了问题,慌张会迷失方向,换 一种心态,你会发现办法总是有的。” 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它不是与 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需 要经年累月的历练与积累。精彩丰富的 职业经历赋予了他过硬的专业技术能 力、敏捷的思维创新能力、良好的管理 协调能力,更增添了他面对困难时的定 力与底气。 心静才能专心谋事、用心干事、一 心成事。“问题的出现是好事,越早发 现意味着能越早解决。”当同事因联调 联试每天出现的大量问题而产生急躁、 畏难情绪时,王久军总是这样激励大 家,帮大家化解压力,守好开通前的最 后一道关,将中国高铁最新成就、标杆 工程完美呈现于世人面前。 每临大事有静气 人物档案 采访手记 王久军(右二)在指导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项目建设。 王洪明 王久军 男,1978 9 月生,现任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精品工程办公室副主任、高级 工程师,主要负责“精品工程、智能京张”的创建,涉及精品工程的规划、创建、 检查评估,科研课题的组织推进,工程化项目的落地实施以及先进工装工艺工法的 推广交流等。 本报周口 12 5 日电 (记 者 肖 培清 通 讯 员 孙 帅) “真香!”“下次 一定坐高铁去西华喝一回胡辣汤!” 12 1 日,郑阜高铁开通。 8 21 分,郑州东开往合肥南的 G4069 次列 车停靠在西华站,车上上来了几名提 着保温瓶的“特殊旅客”。他们给旅 客发放一次性杯子,向杯子里倒入当 地的特产—逍遥镇胡辣汤。很快, 香味飘满了车厢。原来,他们是周口 西华县逍遥镇党委的工作人员,专门 走进高铁,请旅客免费品尝当地胡辣 汤的。 在河南,胡辣汤是早餐的符号、 市井生活的象征。周口西华县逍遥镇 的胡辣汤更是远近闻名。 “通了高铁,我们镇的胡辣汤一定 能走得更远。”15 号车厢,推介逍遥镇 胡辣汤的镇党委副书记赵小委介绍,逍 遥镇 5.6 万在籍人口中有 2.6 万人在全国 各地从事胡辣汤产业。过去,西华不通 铁路,西华人外出经商,要乘坐汽车到 郑州或商丘、漯河等地转车。“家门口 通高铁了,逍遥镇胡辣汤的名气一定会 更响亮。”赵小委说。 “我在《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看 到过逍遥镇胡辣汤的视频,平时也经常 喝胡辣汤,但感觉还是今天的香。”郑 州旅客葛先生品尝后说,“以后想喝正 宗的胡辣汤了,就坐高铁去西华。” 逍遥镇胡辣汤香满车厢 现场短新闻 12 4 日,凯里车务段组织青年职工在 “悦读驿站”书屋学习宪法,在学法、用法中让宪 法更加深入人心。 吴吉斌 12 3 日,阜阳工务段开展“宪法宣传 周”活动。该段通过现场法律咨询和设置宪法宣 传展板,帮助职工了解宪法、运用宪法。 本报特约通讯员 孙华方 本报北京 12 5 (记 者 张 依 讯员梁西征) 12 4 日是第六个国家宪法 日,12 1 日至 7 日是全国第二个“宪法 宣传周”。连日来,各地铁路公安机关深 入铁路站车、站段和沿线村庄、企业、学 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周”活 动,上演了一场场“法治进行时”。 北京铁路公安处各站派出所设立法律 服务台,由专业民警解答旅客群众法律咨 询。合肥、徐州、延安等铁路公安处组织民 警深入铁路道口附近村庄、学校,讲解有关 道口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深圳、牡丹江、 库尔勒等铁路公安处组织民警向旅客宣传有 关站车禁烟的规定。武汉铁路公安处抽调 30 名民警,深入新开通运营的浩吉铁路沿 线村庄、厂矿企业开展法治宣传。包头铁路 公安处组织民警向沿线村民讲解有关禁止在 线路上坐卧、拆卸铁路器材的法律法规,发 放宣传资料 1300 余份。丹东铁路公安处组 18 个派出所联合地方政法部门,深入管 内重点站车、学校、村屯开展普法宣传。 各地铁路警方还加大对民警和铁路职工 的法治宣传教育力度。齐齐哈尔铁路公安处 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大练兵比武和模拟执法办 案竞赛。厦门、安康、锡林浩特等铁路公安 处对执法工作进行检查督导,确保执法公 正、程序严格。怀化、开远、奎屯等铁路公 安处联合铁路站段,组织铁路职工观看法治 宣传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哈尔滨铁路公 安处组织民警进沿线、进班组,利用早交 班、集中学习时间开设普法小课堂,向铁路 职工讲案例说法律。 形式多样上演“法治进行时” 本报太原 12 5 日电 (记 者 樊 康屹 通 讯 员 姚 文 龙) 随着春运临 近,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从 临客车底编组调配、人员培训、厂修 客车进度盯控等方面入手,全面展开 2020 年春运用车整修工作。 为给即将到来的春运提供高质 量车体,太原局集团公司严格整修 流程标准,制定了车辆编组、初步 保洁、车间自查、全面整修、质检 科检查、故障销号、深度保洁、质检 科复查、段级验收、局集团公司主管 部门检查验收的“十步流程”,明确 制动系统、车辆电器等 25 大项整修 重点标准,确保现场整修有据可依、 有标可控,整修工作高标准推进。 太原车辆段总结历年来春运援外列 车开行经验和相关单位的好做法,围绕 援外临客开行、车底空排等工作,研判 出孔洞封堵、轴温报警、TCDS 主机预 警温度设置等 7 项关键整治项点,制定 拆除 35KW 小机组等 9 条风险卡控措 施,确保客车运行安全。 太原局集团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监督 追责制度,对包保范围内的整修质量等 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对存在的 问题及时通报考核,不让一辆客车带 “病”投入春运。 验收“十步走”安全备春运 聚焦 “宪法宣传周” 铁路有行动 良法善治, 民之所向。今 年的“宪法宣传 周”活动以“弘扬 宪法精神,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为主题。 铁路部门开展 形式多样的宪 法宣传活动,弘 扬宪法精神、普 及宪法知识,使 学习宪法、遵守 宪法成为干部 职工的一致共 识和自觉行动。 本报北京 12 5 日电 (记 者 郑 晨)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12 5 8 02 分,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发生 4.5 级地震。地震发生后,铁路部门 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排查线路设备和 安全隐患,全力确保运输安全畅通。 此次地震辐射区域内,线路密 集,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管 内迁曹线,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 公司管内津山、唐呼、津秦等多条线 路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中国国家铁路 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 应,主要领导统筹指挥,各系统协调 联动,确保尽快恢复运输秩序。受地 震影响,津秦高铁封锁一区间、多处 限速,京津城际铁路限速至每小时 40 公里,添乘检查后,10 36 分,提速 至每小时 160 公里运行。迁曹、津山、 京哈、七滦、唐呼、唐曹、唐遵、北环 线 8 20 分起扣停列车检查,11 15 分全部检查结束,恢复常速运行。 调度部门合理安排车流,精细调整 运输组织,尽快打通运输梗阻。工务、 电务、供电部门及时出动人员设备,采 取地面人工巡线检查和单机、轨道车添 乘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排查受影响区段 内的安全隐患,抢修受损设备设施。房 建部门派人检查封锁区段内铁路站台、 雨棚等设施,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告并 组织处置。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发生 4.5 级地震 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排查隐患

Upload: others

Post on 23-Oct-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铁路榜样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新时代

    社址:北京复兴门外北蜂窝3号 邮编:100038 零售:每份1元 每月:31元 全年:365元 本报自办发行 北京人铁报印务有限公司印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0108号(1-1) 新闻热线:51848789 征订热线:51841579 广告热线:51843544 51895861 电邮:[email protected] 本版编辑 李 欢 本版美编 尹 力 本版审校 胡 茗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主管 《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主办 全国铁路车站旅客列车发行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11-0096 国外代号 D958 人民铁道网 www. peoplerail.com

    2019年 12月 6日 星期五 己亥年十一月十一 第11826期 今日 4 版

    PEOPLE’S RAILWAY DAILY

    今日导读

    水乳交融的工业设计与技术设计

    纵深 2版

    人民铁道网人民铁道微信

    本报哈尔滨 12月 5日电 (记者胡艳波 通讯员孙阳)12月 1日,“朱德号”机车实现安全牵引旅客列车进京两周年,安全走行 100万公里。

    1946年 10月 30日,在“死机复活”运动中修复的 1083号蒸汽机车被命名为“朱德号”。73年光阴荏苒,这台伟人号机车历经 5次换型、6次换车,始终以“开路先锋”的气概驰骋在新中国建设的各个时期,书写着“开路先锋”的不朽传奇。

    2017年 9月 1日,“朱德号”机车完成第 5次换型,使用和谐 3D型 1886号电力机车,并在 2017年 12月 1日首次担当牵引旅客列车进京任务,结束牵引货物列车的历史。两年间,“朱德号”机车牵引 Z158/157 次旅客列车从哈尔滨出发,横跨 4省 19市,安全走行 100万公里,延续了 73年“零

    事故”的辉煌历史。“敢挑重担、勇当先锋”的“朱德号”精神走出龙江大地,沿着京哈线传向四面八方。

    走在时代前列,“朱德号”机车组坚持“传承+基础+创新”的工作思路,敢于“智造”,善于创造。两年来,“朱德号”劳模创新工作室相继完成 《旅客列车平稳操纵使闸法》《“朱德号”节电操纵法》 等 23项技术创新成果。

    “朱德号”机车组坚持将品牌影响力辐射开来,他们先后与 6家社会团体、7所大专院校共建共创,开展“朱德号”精神巡回宣讲 11场次,有 2万人次在“朱德号”展室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让“朱德号”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朱德号”机车组司机长张佳生表示,要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擦亮“朱德号”品牌,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忘我的工作状态,确保旅客列车运行安全。

    “朱德号”牵引旅客列车安全走行100万公里

    本报兰州 12月 5日电 (记者杨军 通讯员王俊永) 11 月 29 日,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铁道学会、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承办的“一带一路”轨道交通论坛在兰州举行,国铁集团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文新,甘肃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宋亮参加会议并致辞。

    论坛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铁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着眼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区段、新亚欧大陆桥咽喉要道的特殊区位优势,就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在“一带一路”设施联通中

    的基础和带动作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和引领作用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与会代表围绕发挥轨道交通引领、开行中欧班列、推进铁路装备制造、共创智能铁路、打造世界一流建设施工装备、建设内陆交通新枢纽、构建“一带一路”发展新蓝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形成了广泛共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兰州局集团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现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华社甘肃分社、国铁集团以及部分省市、高校、科研设计院所、企业负责同志和专家 260余人应邀出席了会议。

    “一带一路”轨道交通论坛在兰州成功举办

    110年前,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开通,打破了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妄言。

    110年后,北京 2022年冬奥会重点交通配套工程——京张高铁开通在即,将开启世界智能高铁先河,通过“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带给旅客全新的乘车体验。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一代的铁路建设者们传承詹天佑精神,践行“精品工程、智能京张”理念,各出所学,向世界生动诠释了中国实力和中国智慧。

    王久军就是这群可敬可爱的京张高铁建设大军中的一员。作为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精品工程办公室副主任。4年来,他在这里付出青春与激情,留下了开拓创新、奋勇前行的铿锵足音。

    挑战世界级难题

    当记者问起王久军对京张高铁哪个项目印象最深时,他毫不犹豫地说:

    “清华园隧道!”这也是王久军在工程部工作时付出心血最多的项目。

    2015年,在圆满完成京津城际铁路延长线 (天津至于家堡) 项目后,王久军调到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工程部任职,牵头负责京张高铁全线 174公里站房、路基、桥梁、城市隧道、环水保、施工组织、道路穿跨的工程技术管理工作。

    “清华园隧道的建设难度是世界级的。它穿越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人口稠密区,施工组织风险多、标准高、难度大。”王久军介绍,“它和北京地铁10 号线、15 号线、12 号线相交而过,并行 13 号线,此外还穿越大量城市主干道和地下管网。其中,与 15 号线的最小结构净距离仅 0.8米。”

    出于减少对敏感建筑物扰动的考虑 , 清 华 园 隧 道 采 取 了 盾 构 施 工 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对既有基础设施的扰动,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还能在开通运营后降低对周边环境的

    噪声污染。“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进行盾构施

    工,还要满足地铁运营部门提出的 2毫米沉降控制指标,无异于在人体的动脉间做一次微创手术。不同的是,我们只能成功,因为在首都核心区域施工,稍有闪失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社会影响。”王久军说。

    由于清华园隧道项目的复杂性,仅办理手续就需要 7项流程。对此,王久军组织参建单位通过“5W2H”分析法结合思维导图,厘清了地铁邻近营业线施工的关键问题,按照问题导向原则精准发力,积极协调北京市地铁运营公司将邻近地铁施工审批手续办理由 4.5个月加快到 1.5个月,大幅节省了工期。

    智能化是京张高铁最闪亮的名片。京张高铁全线应用BIM、全过程可视化监控等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监控量测,清华园隧道项目也不例外。施工过程中,王久军牵头成立现场管理组织,并通过设在清华园隧道项目部指挥中心的终端设备,全程进行现场监控,从而快速、准确采集现场数据,进行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治理。

    为了不影响地铁运行,施工都是在地铁停运的凌晨进行。“每次施工我都在设备旁进行监测,最紧张的就属穿越北京地铁 10号线施工了。”王久军回忆道,“夜晚我监控施工,白天连轴转开会审核数据、总结经验、做好第二天施工准备,生生熬了 5天,直到安全穿越地铁 10号线,我悬着的心才落地了。”

    在该项目中,他还打破常规、创新思路,将轨下结构混凝土现场浇筑改为绿色、高效的全预制拼装结构,实现轨下结构与盾构掘进同步进行,开创了国内全预制拼装技术的先例。该技术投产后不仅改善了作业环境、保证了工程质量,还提升了效率,为参建单位创造日掘进 24米、月掘进 474米的纪录,提前48 天实现清华园隧道掘进贯通作出贡献,成为清华园隧道项目的一大亮点。

    (下转 4版)

    心中有责任 手中出精品——记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精品工程办公室副主任王久军

    ■本报记者 张 依

    从 业 18 年 来 , 王 久 军 始 终 恪 守“每临大事有静气”的人生信条,勇于担当,克难而行,用匠心打造精品。

    “‘精品工程、智能京张’的创新实践没有经验可循,可以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风险与困难层出不穷,这是挑战更是动力。”在京张高铁联调联试间隙,王久军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道:“遇见问题不要轻易说办不到,逃避解决不了问题,慌张会迷失方向,换一种心态,你会发现办法总是有的。”

    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它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需

    要经年累月的历练与积累。精彩丰富的职业经历赋予了他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敏捷的思维创新能力、良好的管理协调能力,更增添了他面对困难时的定力与底气。

    心静才能专心谋事、用心干事、一心成事。“问题的出现是好事,越早发现意味着能越早解决。”当同事因联调联试每天出现的大量问题而产生急躁、畏难情绪时,王久军总是这样激励大家,帮大家化解压力,守好开通前的最后一道关,将中国高铁最新成就、标杆工程完美呈现于世人面前。

    每临大事有静气

    人物档案

    采访手记

    王久军 (右二) 在指导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项目建设。 王洪明 摄

    王久军

    男,1978年 9月生,现任京张城际铁路有限公司精品工程办公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主要负责“精品工程、智能京张”的创建,涉及精品工程的规划、创建、检查评估,科研课题的组织推进,工程化项目的落地实施以及先进工装工艺工法的推广交流等。

    本报周口 12月 5日电 (记者肖培清 通讯员孙帅)“真香!”“下次一定坐高铁去西华喝一回胡辣汤!”12 月 1 日,郑阜高铁开通。8 时 21分,郑州东开往合肥南的G4069次列车停靠在西华站,车上上来了几名提着保温瓶的“特殊旅客”。他们给旅客发放一次性杯子,向杯子里倒入当地的特产——逍遥镇胡辣汤。很快,香味飘满了车厢。原来,他们是周口西华县逍遥镇党委的工作人员,专门走进高铁,请旅客免费品尝当地胡辣汤的。

    在河南,胡辣汤是早餐的符号、市井生活的象征。周口西华县逍遥镇

    的胡辣汤更是远近闻名。“通了高铁,我们镇的胡辣汤一定

    能走得更远。”15号车厢,推介逍遥镇胡辣汤的镇党委副书记赵小委介绍,逍遥镇 5.6万在籍人口中有 2.6万人在全国各地从事胡辣汤产业。过去,西华不通铁路,西华人外出经商,要乘坐汽车到郑州或商丘、漯河等地转车。“家门口通高铁了,逍遥镇胡辣汤的名气一定会更响亮。”赵小委说。

    “我在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三季看到过逍遥镇胡辣汤的视频,平时也经常喝胡辣汤,但感觉还是今天的香。”郑州旅客葛先生品尝后说,“以后想喝正宗的胡辣汤了,就坐高铁去西华。”

    逍遥镇胡辣汤香满车厢

    现场短新闻

    ◀12 月 4 日,凯里车务段组织青年职工在“悦读驿站”书屋学习宪法,在学法、用法中让宪法更加深入人心。

    吴吉斌 摄

    ▼12 月 3 日,阜阳工务段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该段通过现场法律咨询和设置宪法宣传展板,帮助职工了解宪法、运用宪法。

    本报特约通讯员 孙华方 摄

    本报北京 12月 5日 (记者张依 通讯员梁西征) 12月 4日是第六个国家宪法日,12月 1日至 7日是全国第二个“宪法宣传周”。连日来,各地铁路公安机关深入铁路站车、站段和沿线村庄、企业、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周”活动,上演了一场场“法治进行时”。

    北京铁路公安处各站派出所设立法律服务台,由专业民警解答旅客群众法律咨

    询。合肥、徐州、延安等铁路公安处组织民警深入铁路道口附近村庄、学校,讲解有关道口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深圳、牡丹江、库尔勒等铁路公安处组织民警向旅客宣传有关站车禁烟的规定。武汉铁路公安处抽调30 名民警,深入新开通运营的浩吉铁路沿线村庄、厂矿企业开展法治宣传。包头铁路公安处组织民警向沿线村民讲解有关禁止在线路上坐卧、拆卸铁路器材的法律法规,发

    放宣传资料 1300 余份。丹东铁路公安处组织 18 个派出所联合地方政法部门,深入管内重点站车、学校、村屯开展普法宣传。

    各地铁路警方还加大对民警和铁路职工的法治宣传教育力度。齐齐哈尔铁路公安处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大练兵比武和模拟执法办案竞赛。厦门、安康、锡林浩特等铁路公安处对执法工作进行检查督导,确保执法公正、程序严格。怀化、开远、奎屯等铁路公安处联合铁路站段,组织铁路职工观看法治宣传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哈尔滨铁路公安处组织民警进沿线、进班组,利用早交班、集中学习时间开设普法小课堂,向铁路职工讲案例说法律。

    形式多样上演“法治进行时”

    本报太原 12月 5日电 (记者樊康屹 通讯员姚文龙) 随着春运临近,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从临客车底编组调配、人员培训、厂修客车进度盯控等方面入手,全面展开2020年春运用车整修工作。

    为给即将到来的春运提供高质量车体,太原局集团公司严格整修流程标准,制定了车辆编组、初步保洁、车间自查、全面整修、质检科检查、故障销号、深度保洁、质检科复查、段级验收、局集团公司主管部门检查验收的“十步流程”,明确制动系统、车辆电器等 25 大项整修

    重点标准,确保现场整修有据可依、有标可控,整修工作高标准推进。

    太原车辆段总结历年来春运援外列车开行经验和相关单位的好做法,围绕援外临客开行、车底空排等工作,研判出孔洞封堵、轴温报警、TCDS主机预警温度设置等 7项关键整治项点,制定拆除 35KW 小机组等 9 条风险卡控措施,确保客车运行安全。

    太原局集团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监督追责制度,对包保范围内的整修质量等工作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考核,不让一辆客车带

    “病”投入春运。

    验收“十步走”安全备春运

    聚焦

    “宪法宣传周”铁路有行动

    良法善治,

    民之所向。今

    年的“宪法宣传

    周”活动以“弘扬

    宪法精神,推进

    国家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为主题。

    铁路部门开展

    形式多样的宪

    法宣传活动,弘

    扬宪法精神、普

    及宪法知识,使

    学习宪法、遵守

    宪法成为干部

    职工的一致共

    识和自觉行动。

    本报北京 12月 5日电 (记者郑晨)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12月 5日8时 02分,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发生4.5 级地震。地震发生后,铁路部门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排查线路设备和安全隐患,全力确保运输安全畅通。

    此次地震辐射区域内,线路密集,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迁曹线,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津山、唐呼、津秦等多条线路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主要领导统筹指挥,各系统协调联动,确保尽快恢复运输秩序。受地震影响,津秦高铁封锁一区间、多处

    限速,京津城际铁路限速至每小时 40公里,添乘检查后,10时 36分,提速至每小时 160 公里运行。迁曹、津山、京哈、七滦、唐呼、唐曹、唐遵、北环线 8 时 20 分起扣停列车检查,11 时 15分全部检查结束,恢复常速运行。

    调度部门合理安排车流,精细调整运输组织,尽快打通运输梗阻。工务、电务、供电部门及时出动人员设备,采取地面人工巡线检查和单机、轨道车添乘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排查受影响区段内的安全隐患,抢修受损设备设施。房建部门派人检查封锁区段内铁路站台、雨棚等设施,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告并组织处置。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发生4.5级地震

    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排查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