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nanribao·jiaoyuzhoukan a10 2018年8月28日 星期二 值...

1
“这个暑假给我留下了很多美 好回忆。”谈起半个月前在新加坡度 过的一周时光,海口市第十中学学 生吴柳怡仍然难以忘怀,“在新加 坡,我与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同 龄人,一同生活、学习、思考、分享 ……这样的经历值得永远铭记。” 8月11日至18日,2018年“亚洲 青年华语论坛”在新加坡华侨中学举 行。本届论坛以“迈向智慧国”为主 题,吸引了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新 加坡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 21所学校 的 192 名中学生参加。我省海南华 侨中学、海南华侨中学观澜湖学校、 海口市第九中学、海口市第十中学 和文昌中学分别组成中学代表队, 共有 25 名学生赴新加坡参加论坛。 培养学生“走天下”的思想 “亚洲青年华语论坛”在亚洲青 年中久负盛名。该论坛举办 8 届以 来,积极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与时 事,对区域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思 考,加强学生运用华语研讨有关课 题的能力。 今年,接到“亚洲青年华语论 坛”的活动邀 请 函 后 ,我 省 5 所 学校负责人都非常重视。海口市 第 十 中 学 专 门 成 立 校 评委小组,通 过自我介绍、主题陈述、问答及辩论 等方式,最后选出6名优秀学子参加 论坛。 “学校一直秉承‘读万卷书,行 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希望学生们 有‘走天下’的思想和勇气。参加 ‘亚洲青年华语论坛’,可以加深我 省学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 地区学生的人文交流,拓宽学生的 视野。”海口市第十中学校长范高 彬表示,当前,教育部鼓励各地各 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 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 过研学旅行的方式走出校园,拓展 视野丰富知识,增加对集体生活方 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也是同 样的道理。 交流研讨中获得启发 据介绍,参加“亚洲青年华语论 坛”的所有学生,在新加坡报到后便 被随机分成 9 个小组。在一周的时 间里,小组成员要形成默契,共同参 与嘉宾讲座、分组研讨、分小组呈 现、模拟联合国活动和观光学习等 论坛活动。 文昌中学学生张文姚告诉海南 日报记者,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对 “智慧型城市的内涵”“智慧型城市 的发展趋势”“智慧型城市生活的潜 在冲击”3个分论题进行深入交流研 讨,“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和学校的 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我非常喜 欢和小组伙伴们一起思考和交流的 感觉。” 在论坛活动中,海南学子表现 不俗,纷纷在讲座提问环节和模拟 联合国活动中踊跃发言。海口市第 十中学学生王博闻还应邀担任论坛 主宾演讲活动问答环节主持人,与 华为运营商集团 CTO 办公室全球资 深总监进行面对面交流。 “在论坛活动中,我们与其他 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交流时,能明 显感觉到各地教育理念和生活习 惯的差异。”海南华侨中学学生罗 芷 晴 认 为 ,与 一 些 国 家 和 地区的 学生相比,新加坡的学生更加热 情,思想也更加开放,“作为学校社 团干部,我向他们认真‘取经’并从 中获得启发。明年,我们举办学校 社联晚会时,也会借鉴他们的组织 方式。” 热情推介美丽海南 论坛举办期间,学生们除了日 常的交流和讨论,还到南洋理工大 学参观学习,近距离了解新加坡高 新技术产业成果。 “一方面,我们感受到新加坡 的科技进步,但另一方面,我们也 为祖国的发展感到自豪。”海口市 第十中学学生林晟说。在新加坡 参观时,林晟发现,在智能机器 人、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等方面,我 国自主研发的许多技术与新加坡 不相伯仲,许多技术已经运用到 日常的生活中,“我向同一小组的 同学介绍了我国的科技创新成 果,增进他们对中国科技水平的 了解。” 和林晟一样,吴柳怡在论坛活 动中也积极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 生推介海南。“我向他们发出了诚挚 的邀请。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些 新结识的小伙伴能来到美丽的海 南,实地感受这里发生的日新月异 的变化。”她说。 我省5支中学代表队赴新加坡参加“亚洲青年华语论坛” 感受异国文化 展现学子风采 本报记者 陈蔚林 实习生 叶润田 值班主任:张一强 主编:徐珊珊 美编:许丽 A10 教育周刊 2018年8月28日 星期二 HAI NAN RI BAO · JIAOYUZHOUKAN 支教点亮暑期生活 对于定安县新竹镇新竹中心 学校(以下简称新竹学校)的孩子 们来说,这个暑假充满了快乐回 忆。“比起在家自己待着,我更喜欢 在学校和支教老师们在一起。”新 竹学校四年级学生王明说,“在这 里,我能交到许多新朋友,还可以 和老师们一起唱英文歌、写毛笔 字、学剪纸。” 缤纷多彩的支教活动点亮 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据统计, 今年暑假,定安县在9个镇开展 大学生支教活动,超过2000名 小学生参加,参与人数比往年大 幅增加。 “以往的支教活动大多由高 校自发组织,支教团队的规模较 小、分布零散、难以管理,支教活 动效果难以保证。”定安县教育 局副局长王龙表示,为了科学利 用支教资源,今年暑假,定安县 教育局主动牵头,组织团县委、 关 工 委、妇 联 等 单 位 及“ 美在心 灵”公益机构共同出谋划策,主动 与高校提前对接,确定支教时间、 地点和人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 与帮助。 与此同时,定安县教育局要 求各乡镇学校积极配合暑期支教 活动,提供充足的教学场地和教 学器材,并做好安保工作。在该 局部署下,今年到定安参与支教 的除了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 和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等本地院 校的大学生,还有清华大学、南 京审计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的大 学生。 定安探索暑期支教新模式,针对支教需求定制特色课程 支教课堂给学生一份“自助餐” 本报记者 邓钰 通讯员 张博 支教活动要取得显著成效,还 必须有延续性。 “支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 只局限在短短一个暑期,就如同风 吹过一样,影响力和后续效果都相 对有限。”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 院党委书记叶少雄认为,在高校和 乡村小学间建立一对一的长期支教 机制,定期进行回访,才能真正达到 双赢。 目前,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 学院已在新竹学校建立了联合支 教基地,连续7年组织大学生志 愿者到此支教;通过教学实践和 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新竹学 校的课程改革。同时,该学院还 和海南海汽运输集团合作,推动 当地教育扶贫,定期为新竹学校 捐赠教辅用具和文体用品。 近年来,这样的支教活动在 定安许多学校开展。例如,在新 竹镇祖坡小学,海南外国语职业 学院将支教活动和教育扶贫相结 合,坚持“教”“访”“研”相结合,以 周期性支教、教学与调研相结合 的支教方式进行志愿服务,形成 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调查成果,并 为每位学生建立帮扶档案,为当 地教育注入活力。 “我们希望结合多方力量,为 暑期支教活动搭建一个长效交流 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源源不断地向 乡村中小学输送支教力量。”王龙 透露,定安将继续通过以下方式, 不断创新支教工作模式,建立暑期 支教长效交流平台:通过教育局等 政府机构联系高校和乡村小学,建 立长期帮扶关系;通过和高校提前 对接,根据各乡村小学需要,提供 “自助餐式”定制课程;多方合力, 为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提供软硬 件设施;支教活动结束后,要组织 回访和建档跟踪,为下一年开展支 教活动做好准备…… 王龙认为,“以往的支教活动多 围绕语数英等基础课程开展,学生 们对此没有新鲜感,参与的积极性 不高。许多支教的大学生缺乏基层 教学经验,很难为孩子们上好这几 门课。”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海南不断 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许多乡村 小学的硬件设施和城镇小学相差无 几,但师资力量仍然有待加强。其 中,艺术科目师资的匮乏,是很多乡 村学校的痛点。针对这个问题,定 安与支教高校大学生提前对接,针 对各乡镇学校的需求,推出“自助餐 式”定制课程。 “有些学校的孩子学习舞蹈的 意愿强烈,我们便安排舞蹈支教课 程;有些学校的孩子学习书法的意 愿较强,我们便请大学生志愿者组 织书法讲堂。”王龙说。 日前,在黄竹镇黄竹中心学校, 一份特殊的支教课程表引起了海南 日报记者的注意。这份课程表上, 没有语数英等常规课程,而是安排 了编程思维、法律科普、运动损伤防 护等“另类”课程。 这份课程表的制定,是清华大 学支教团队和黄竹中心学校共同 商议的结果。黄竹中心学校校长 陈显录表示,支教课程应该既有实 用性,又富有启发性。希望通过支 教活动,能带给孩子们更大的视 野。 据陈显录介绍,今年 4 月,双方 确定开展暑期支教活动后,便一直 在讨论课程安排。开展运动损伤防 护和急救等课程,是希望孩子们学 会在生活中保护自己;开展编程和 法律科普等课程,希望能进一步开 阔学生的视野,在他们心中种下启 蒙的种子。“这样的课程,孩子们觉 得有趣,家长们也认为有意义。”陈 显录说。 来自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志愿 者通过活泼生动的方式,开展这 些趣味支教课程。“我们结合专业 知识,以讲故事、玩游戏的形式为 孩子们授课。同时,还增加了课 堂互动和课后实践环节,让孩子 们感觉课堂就像夏令营一样有 趣。”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支教大 学生米尔说。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看似 不起眼的小折纸里,其实藏着许多 高深知识。”8 月中旬,在定安县黄 竹镇黄竹中心学校的支教课堂上, 来自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汪 越拿起一张三角形折纸,向讲台下 的孩子们讲解隐藏其中的数学和 物理知识。 今年暑假,定安县与高校提前 对接支教需求,定制“自助餐式”课 程,破解支教难点,探索暑期支教 新模式。和过去课程老套、支教效 果难以持续的传统支教活动相比, 今年的支教活动显得别具一格。 针对需求定制课程 搭建长效交流平台 暑期“余额不足” “收心”迎接新学年 本报记者 徐慧玲 再过几天,海口学生陈夏珊就要到海口实验中 学初一年级就读。“暑期生活作息不规律,现在一早 起就会犯困。我要及时调整生活作息,迎接即将到 来的新学期。”陈夏珊对海南日报记者说。 暑期接近尾声,新学年即将到来。面对新学年, 有的孩子期待不已,有的孩子却因为在假期中玩过 了头,很难立刻将心收回。 如何让孩子顺利从“暑期模式”过渡到“上学模 式”,精神饱满地迎接新学年的到来?海南日报记者 8 月 25 日就此进行了采访。 “马上要开学了,孩子却总说自己还没玩够,想 趁着开学前一周进行‘最后的放松’,每天在家不是 打游戏就是看电视。”三亚市民徐世波无奈地对海南 日报记者说。 和徐世波一样感到无奈的家长还有不少。海口 市第二十五小学学生家长黄妮告诉海南日报记者, 暑期,她的孩子一看电视就停不下来,很晚才睡觉, 早上闹钟响了好几遍也叫不醒。 海南中学三亚学校老师林德武表示,每年刚开 学时,总有一些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比如上课不专 心,爱打瞌睡,交作业拖拉等。 林德武认为,要想孩子提前“收心”,家长要以身 作则,为孩子营造“收心”的环境。“家长要求孩子早 睡早起按时作息,自己就要起到带头作用。不能让 孩子早睡,自己却在一旁上网或看电视。” 三亚市第九小学副校长陈人珊表示,即将开 学,家长首先要认真检查孩子的假期作业完成情 况,及时查漏补 缺 。 其 次 ,引 导 孩 子 及 时 调 整 生 物钟,不能纵容孩子晚睡晚起的坏习惯。开学 前几天,家长可以和孩子多聊聊校园生活,陪伴 孩子购置新的学习用品、书籍等,与孩子一起制 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让孩子对新 学期充满期待。 开学后,如果孩子出现厌学表现,家长和老师应 该如何引导呢? 陈人珊说,开学后,如果孩子无法适应新学期 的学习节奏,出现情绪化表现时,家长和老师不要 一味指责。这样容易让孩子有挫败感,效果可能 适得其反。 陈人珊建议,家长不可操之过急,要耐心开导, 多和孩子交流,帮助其慢慢适应学校生活。与此同 时,老师也要给予这些无法适应新学期节奏的孩子 缓冲的时间,有意识地通过鼓励和表扬的方式,让他 们慢慢适应学校学习生活。 警方提醒: 新生入学谨防三大骗术 记者从兰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了解到,很多 诈骗犯紧盯即将入学的高校新生,想方设法利用他 们涉世未深、懵懂无知的特点,通过各种手段招摇 撞骗。 兰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介绍,总结近年来较 为多发的诈骗案件,有以下三类形式。 骗术一: “网上兼职”。很多新生在开学前,会想 在上学期间做兼职赚取一些基本生活费用,以减轻 家庭负担。骗子往往会利用这种心理,以一些轻松 的工作为诱饵,比如用微信推送广告或打字。然后 告知该兼职工作需要缴纳保证金、会员费,从数百元 到上千元不等,当新生缴纳费用之后,便会删除联系 方式,兼职的事不了了之。 骗术二: “为你助学”。多年来,骗子往往冒 充教育局工作人员,打电话或发短信通知入学新 生有资格申请国家某项助学金或助学贷款,然后 骗取身份信息,催其缴纳保证金,或者税款等各 类型款项。 骗术三: 冒充“熟人”。这种骗术往往冒充大学 里的工作人员,利用新生对学校不熟悉,却又急于了 解学校情况的心理,设置一些骗局。比如谎称学生 工作处领导,让其帮忙借钱,或者声称学校搞建设需 要缴纳一些基建费用,又或者追加学费等。 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八大队大队长赵志军表 示,陌生链接不要随意点击,莫名其妙的短信、微信 不要理会,陌生人添加微信也不要轻易同意。对于 轻松兼职赚钱的骗局,也不要轻易相信,遇到助学贷 款、助学金的问题一定要向学校打电话询问,及时加 强与父母的沟通,不要武断行事,以免酿成大错。假 如识破骗局的话,要尽早报警求助,不能让犯罪分子 继续逍遥法外。 据新华社电 教育周刊投稿信箱: [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66810131 暑期,大学生志愿者在定安开展支教活动本报记者 邓钰 摄 热点 资讯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Sep-2019

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这个暑假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谈起半个月前在新加坡度过的一周时光,海口市第十中学学生吴柳怡仍然难以忘怀,“在新加坡,我与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同龄人,一同生活、学习、思考、分享……这样的经历值得永远铭记。”

8月11日至18日,2018年“亚洲青年华语论坛”在新加坡华侨中学举行。本届论坛以“迈向智慧国”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21所学校的192名中学生参加。我省海南华侨中学、海南华侨中学观澜湖学校、海口市第九中学、海口市第十中学和文昌中学分别组成中学代表队,共有25名学生赴新加坡参加论坛。

培养学生“走天下”的思想

“亚洲青年华语论坛”在亚洲青年中久负盛名。该论坛举办8届以

来,积极引导学生关心社会与时事,对区域热点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加强学生运用华语研讨有关课题的能力。

今年,接到“亚洲青年华语论坛”的活动邀请函后,我省 5 所学校负责人都非常重视。海口市第十中学专门成立校评委小组,通过自我介绍、主题陈述、问答及辩论等方式,最后选出6名优秀学子参加论坛。

“学校一直秉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希望学生们有‘走天下’的思想和勇气。参加

‘亚洲青年华语论坛’,可以加深我省学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学生的人文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海口市第十中学校长范高彬表示,当前,教育部鼓励各地各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研学旅行的方式走出校园,拓展

视野丰富知识,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也是同样的道理。

交流研讨中获得启发

据介绍,参加“亚洲青年华语论坛”的所有学生,在新加坡报到后便被随机分成9个小组。在一周的时间里,小组成员要形成默契,共同参与嘉宾讲座、分组研讨、分小组呈现、模拟联合国活动和观光学习等论坛活动。

文昌中学学生张文姚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对

“智慧型城市的内涵”“智慧型城市的发展趋势”“智慧型城市生活的潜在冲击”3个分论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和学校的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我非常喜欢和小组伙伴们一起思考和交流的感觉。”

在论坛活动中,海南学子表现不俗,纷纷在讲座提问环节和模拟联合国活动中踊跃发言。海口市第十中学学生王博闻还应邀担任论坛主宾演讲活动问答环节主持人,与华为运营商集团CTO办公室全球资深总监进行面对面交流。

“在论坛活动中,我们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交流时,能明显感觉到各地教育理念和生活习惯的差异。”海南华侨中学学生罗芷晴认为,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学生相比,新加坡的学生更加热情,思想也更加开放,“作为学校社团干部,我向他们认真‘取经’并从中获得启发。明年,我们举办学校社联晚会时,也会借鉴他们的组织方式。”

热情推介美丽海南

论坛举办期间,学生们除了日

常的交流和讨论,还到南洋理工大学参观学习,近距离了解新加坡高新技术产业成果。

“一方面,我们感受到新加坡的科技进步,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为祖国的发展感到自豪。”海口市第十中学学生林晟说。在新加坡参观时,林晟发现,在智能机器人、智能交通指挥系统等方面,我国自主研发的许多技术与新加坡不相伯仲,许多技术已经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我向同一小组的同学介绍了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增进他们对中国科技水平的了解。”

和林晟一样,吴柳怡在论坛活动中也积极向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推介海南。“我向他们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新结识的小伙伴能来到美丽的海南,实地感受这里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她说。

我省5支中学代表队赴新加坡参加“亚洲青年华语论坛”

感受异国文化 展现学子风采■ 本报记者 陈蔚林 实习生 叶润田

■■■■■ ■■■■■ ■■■■■

值班主任:张一强主编:徐珊珊 美编:许丽

A10 教育周刊2018年8月28日 星期二

HAI NAN RI BAO · JIAOYUZHOUKAN

支教点亮暑期生活

对于定安县新竹镇新竹中心学校(以下简称新竹学校)的孩子们来说,这个暑假充满了快乐回忆。“比起在家自己待着,我更喜欢在学校和支教老师们在一起。”新竹学校四年级学生王明说,“在这里,我能交到许多新朋友,还可以和老师们一起唱英文歌、写毛笔字、学剪纸。”

缤纷多彩的支教活动点亮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据统计,今年暑假,定安县在 9 个镇开展大学生支教活动,超过 2000 名小学生参加,参与人数比往年大幅增加。

“以往的支教活动大多由高校自发组织,支教团队的规模较小、分布零散、难以管理,支教活动效果难以保证。”定安县教育局副局长王龙表示,为了科学利用支教资源,今年暑假,定安县教育局主动牵头,组织团县委、关工委、妇联等单位及“美在心灵”公益机构共同出谋划策,主动与高校提前对接,确定支教时间、地点和人员,并提供相应的支持与帮助。

与此同时,定安县教育局要求各乡镇学校积极配合暑期支教活动,提供充足的教学场地和教学器材,并做好安保工作。在该局部署下,今年到定安参与支教的除了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等本地院校的大学生,还有清华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的大学生。

定安探索暑期支教新模式,针对支教需求定制特色课程

支教课堂 给学生一份“自助餐”■ 本报记者 邓钰 通讯员 张博

支教活动要取得显著成效,还必须有延续性。

“支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如果只局限在短短一个暑期,就如同风吹过一样,影响力和后续效果都相对有限。”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叶少雄认为,在高校和乡村小学间建立一对一的长期支教机制,定期进行回访,才能真正达到双赢。

目前,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

学院已在新竹学校建立了联合支教基地,连续 7 年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此支教;通过教学实践和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新竹学校的课程改革。同时,该学院还和海南海汽运输集团合作,推动当地教育扶贫,定期为新竹学校捐赠教辅用具和文体用品。

近年来,这样的支教活动在定安许多学校开展。例如,在新竹镇祖坡小学,海南外国语职业

学院将支教活动和教育扶贫相结合,坚持“教”“访”“研”相结合,以周期性支教、教学与调研相结合的支教方式进行志愿服务,形成具有建设性意义的调查成果,并为每位学生建立帮扶档案,为当地教育注入活力。

“我们希望结合多方力量,为暑期支教活动搭建一个长效交流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源源不断地向乡村中小学输送支教力量。”王龙

透露,定安将继续通过以下方式,不断创新支教工作模式,建立暑期支教长效交流平台:通过教育局等政府机构联系高校和乡村小学,建立长期帮扶关系;通过和高校提前对接,根据各乡村小学需要,提供

“自助餐式”定制课程;多方合力,为支教的大学生志愿者提供软硬件设施;支教活动结束后,要组织回访和建档跟踪,为下一年开展支教活动做好准备……

王龙认为,“以往的支教活动多围绕语数英等基础课程开展,学生们对此没有新鲜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许多支教的大学生缺乏基层教学经验,很难为孩子们上好这几门课。”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海南不断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许多乡村小学的硬件设施和城镇小学相差无几,但师资力量仍然有待加强。其中,艺术科目师资的匮乏,是很多乡村学校的痛点。针对这个问题,定安与支教高校大学生提前对接,针

对各乡镇学校的需求,推出“自助餐式”定制课程。

“有些学校的孩子学习舞蹈的意愿强烈,我们便安排舞蹈支教课程;有些学校的孩子学习书法的意愿较强,我们便请大学生志愿者组织书法讲堂。”王龙说。

日前,在黄竹镇黄竹中心学校,一份特殊的支教课程表引起了海南日报记者的注意。这份课程表上,没有语数英等常规课程,而是安排了编程思维、法律科普、运动损伤防护等“另类”课程。

这份课程表的制定,是清华大学支教团队和黄竹中心学校共同商议的结果。黄竹中心学校校长陈显录表示,支教课程应该既有实用性,又富有启发性。希望通过支教活动,能带给孩子们更大的视野。

据陈显录介绍,今年4月,双方确定开展暑期支教活动后,便一直在讨论课程安排。开展运动损伤防护和急救等课程,是希望孩子们学会在生活中保护自己;开展编程和法律科普等课程,希望能进一步开

阔学生的视野,在他们心中种下启蒙的种子。“这样的课程,孩子们觉得有趣,家长们也认为有意义。”陈显录说。

来自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活泼生动的方式,开展这些趣味支教课程。“我们结合专业知识,以讲故事、玩游戏的形式为孩子们授课。同时,还增加了课堂互动和课后实践环节,让孩子们感觉课堂就像夏令营一样有趣。”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支教大学生米尔说。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看似不起眼的小折纸里,其实藏着许多高深知识。”8月中旬,在定安县黄竹镇黄竹中心学校的支教课堂上,来自清华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汪越拿起一张三角形折纸,向讲台下的孩子们讲解隐藏其中的数学和物理知识。

今年暑假,定安县与高校提前对接支教需求,定制“自助餐式”课程,破解支教难点,探索暑期支教新模式。和过去课程老套、支教效果难以持续的传统支教活动相比,今年的支教活动显得别具一格。

针对需求定制课程

搭建长效交流平台

暑期“余额不足”“收心”迎接新学年

■ 本报记者 徐慧玲

再过几天,海口学生陈夏珊就要到海口实验中学初一年级就读。“暑期生活作息不规律,现在一早起就会犯困。我要及时调整生活作息,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学期。”陈夏珊对海南日报记者说。

暑期接近尾声,新学年即将到来。面对新学年,有的孩子期待不已,有的孩子却因为在假期中玩过了头,很难立刻将心收回。

如何让孩子顺利从“暑期模式”过渡到“上学模式”,精神饱满地迎接新学年的到来?海南日报记者8月25日就此进行了采访。

“马上要开学了,孩子却总说自己还没玩够,想趁着开学前一周进行‘最后的放松’,每天在家不是打游戏就是看电视。”三亚市民徐世波无奈地对海南日报记者说。

和徐世波一样感到无奈的家长还有不少。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学生家长黄妮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暑期,她的孩子一看电视就停不下来,很晚才睡觉,早上闹钟响了好几遍也叫不醒。

海南中学三亚学校老师林德武表示,每年刚开学时,总有一些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比如上课不专心,爱打瞌睡,交作业拖拉等。

林德武认为,要想孩子提前“收心”,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营造“收心”的环境。“家长要求孩子早睡早起按时作息,自己就要起到带头作用。不能让孩子早睡,自己却在一旁上网或看电视。”

三亚市第九小学副校长陈人珊表示,即将开学,家长首先要认真检查孩子的假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其次,引导孩子及时调整生物钟,不能纵容孩子晚睡晚起的坏习惯。开学前几天,家长可以和孩子多聊聊校园生活,陪伴孩子购置新的学习用品、书籍等,与孩子一起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让孩子对新学期充满期待。

开学后,如果孩子出现厌学表现,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呢?

陈人珊说,开学后,如果孩子无法适应新学期的学习节奏,出现情绪化表现时,家长和老师不要一味指责。这样容易让孩子有挫败感,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陈人珊建议,家长不可操之过急,要耐心开导,多和孩子交流,帮助其慢慢适应学校生活。与此同时,老师也要给予这些无法适应新学期节奏的孩子缓冲的时间,有意识地通过鼓励和表扬的方式,让他们慢慢适应学校学习生活。

警方提醒:

新生入学谨防三大骗术记者从兰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了解到,很多

诈骗犯紧盯即将入学的高校新生,想方设法利用他们涉世未深、懵懂无知的特点,通过各种手段招摇撞骗。

兰州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介绍,总结近年来较为多发的诈骗案件,有以下三类形式。

骗术一:“网上兼职”。很多新生在开学前,会想在上学期间做兼职赚取一些基本生活费用,以减轻家庭负担。骗子往往会利用这种心理,以一些轻松的工作为诱饵,比如用微信推送广告或打字。然后告知该兼职工作需要缴纳保证金、会员费,从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当新生缴纳费用之后,便会删除联系方式,兼职的事不了了之。

骗术二:“为你助学”。多年来,骗子往往冒充教育局工作人员,打电话或发短信通知入学新生有资格申请国家某项助学金或助学贷款,然后骗取身份信息,催其缴纳保证金,或者税款等各类型款项。

骗术三:冒充“熟人”。这种骗术往往冒充大学里的工作人员,利用新生对学校不熟悉,却又急于了解学校情况的心理,设置一些骗局。比如谎称学生工作处领导,让其帮忙借钱,或者声称学校搞建设需要缴纳一些基建费用,又或者追加学费等。

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八大队大队长赵志军表示,陌生链接不要随意点击,莫名其妙的短信、微信不要理会,陌生人添加微信也不要轻易同意。对于轻松兼职赚钱的骗局,也不要轻易相信,遇到助学贷款、助学金的问题一定要向学校打电话询问,及时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不要武断行事,以免酿成大错。假如识破骗局的话,要尽早报警求助,不能让犯罪分子继续逍遥法外。 (据新华社电)

教育周刊投稿信箱:

[email protected]联系电话:66810131

暑期,大学生志愿者在定安开展支教活动。本报记者 邓钰 摄

热点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