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sl.energy.hust.edu.cn/__local/e/64/d8/e6f3736fa... ·...

3
卷第 ! ∀#∃ , , 发器 志春 芳芳 华中科 技能源动力程学院 , 湖北 从场 角度 蒸发 毛细芯 的流 与传热, 针对不同器肋 结构参毛细孔芯 不同进行 表明 , 利用, 发器 和热负 蒸发传热影响 , 从而为优发器 , 提高 论依 关键 蒸发 流动及传 协同 中图分 ! ! ! ! , , , ! , e x e r t g r e a t i m P a e t s o n t h e h e a t a n d m a s s t r a n s f e r e f i e i e n t s o f t h e C P L e v a p o r a t o r , w h i e h d e m o n s t r a t e s t h a t t h e f i e l d s y n e r g y p r i n e i p l e m b e a p P l i e d t oo Pt im i ze t h e eo g u r a ti o n o f t h e ev a p ora t or a n d eo n se q u e n t l yt o i m P rove t h e h ea t t rans f e r e f i e i en t o ft h e CPL s y s t e m . K e y w o r d s CP L ; e v a P ora t or ; P orous w i e k ; f l o w a n d h ea tt rans f e r ; f i e ld s y ner gy P r i ne iPl e 1 毛细抽吸 两相流 ( C i ll ar y p u m p e d L o o p ) 是一 种利 的相 变潜 传递 量的蒸发 器是 统承受热负提供动力 的关 , 外研者对 C PL 及理 l 3 ] , 的大 以及 结构对 器流动与换 热有 大的 影响 , 为止 , CP L 器毛细 及方法 场协 , 数值 , 研究器几 结构 密度 流动与换影响 2 文主 研究 新型的平 CPL , 其 系统 成和一 典型的计1 2 型时 , 采取几点假设 : 多孔芯, 且各 ; 多孔骨料处 于局 ; 忽略 力影响 以及 能量方程 性耗散管道 i墨誉 推鬓巍 广 - l CPL 系统构成图 2 蒸发 多孔值计 算单 体积 , 考虑 B r i n km an re h i m er D a rc y , 别对多孔 汽相 立控制方程 稿 : 2005 1 2 0 4 : : 20 06 0 1 1 2 金项 : 家重点基础 研究发展规划项 助( G 20 00026 303 ) : ( 19 7 6 ) , , 疆沙 湾人 , , 从事毛细研究 .

Upload: others

Post on 16-Oct-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sl.energy.hust.edu.cn/__local/E/64/D8/E6F3736FA... · Created Date: 3/20/2013 1:33:22 AM

第 卷第 期

年 月

工 热 物 理 学 报 ! ∀ # ∃

,

,

蒸发器毛细芯中流动与传热的场协同分析

刘志春 刘 伟 杨金国 邓芳芳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摘 要 本文从场协同的角度分析工质在蒸发器毛细芯中的流动与传热情况,

针对不同的蒸发器肋片结构参数、

毛细多

孔芯厚度以及不同的热流密度进行了数值分析。

结果表明,

利用场协同原理,

可以解释不同的蒸发器结构参数和热负菏对

蒸发器传热效果的影响,

从而为优化蒸发器结构,

提高 效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蒸发器 毛细芯 流动及传热 场协同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一 刁 刁

亡一

!一

乙 饰主

!幻‘ 认几」 !

,

勃,

,

! ∀,

e x e rt g

r e a t i m Pa e

ts o n

t he

he a

tan

d m as

s

tr a n s

fer e

ffi

eie

nt

s of

t he

C P Le v a

po r

ato r

,

w h ie

h de

mo n s

tr a

te s

t ha

t t he

fie

l ds

y n e rg y p

ri n e

i p le

m 盯 be

ap P lied to oP tim ize the eo而gur

ation ofthe evap orator and eonsequent ly to im Prove the heat transfe r

effi eient of the C P L system.

K eywords C P L ;eva Porator;Porous w iek;flow and heat transfe r;field synergy PrineiPle

1 前 言

毛细 抽吸两相 流体回路 (C叩illary p um ped

Lo op ) 是一种利用工质的相变潜热传递热量 的装

置。

蒸发器是系统承受热负荷、

提供驱动力的关键

部件,

国内外研究者对 C P L 蒸发器进行实验及理论

研究表明 l‘一3]

,

热流密度的大小、

蒸汽槽道以及多

孔芯结构对蒸发器流动与换热有较大的影响,

但迄

今为止,

尚未有人提出 C P L 蒸发器毛细芯强化传热

的理论及方法。

本文利用场协同原理,

采用数值分

析方法,

研究蒸发器几何结构参数、

热流密度对工

质的流动与换热的作用及影响。

2 蒸发器多孔芯中的流动与换热数学

模型

本文主要研究一种新型的平板型 C P L,

其系统

构成和一个典型的计算单元分别如图 1、

图 2所示。

在建立模型时,

采取几点假设:多孔芯材料不可压

缩、

均质,

且各向同性; 流体及多孔骨架材料处于局

部热力学平衡; 忽略重力影响以及能量方程中的粘

性耗散作用。

液体管道

i墨誉参

推鬓巍‘

气广-

莎…渊”

图 l 平板式 CP L

系统构成图

图 2 蒸发器多孔芯的

数值计算单元

采用体积平均法,

考虑 Brinkm an 和 凡

reh晚imer

对 D ar cy 定律的修正,

分别对多孔芯 内的液相区和

汽相区建立控制方程。

收稿日期: 2005一 1 2

一0 4 : 修订 日期

: 20 06一0 1一1 2

基金项 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 目资助 (G 20 00026 303 )

作者简介:刘志春 (1976 一

),

男,

新疆沙湾人,

博士生,

主要从事毛细泵相变回路的研究.

Page 2: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sl.energy.hust.edu.cn/__local/E/64/D8/E6F3736FA... · Created Date: 3/20/2013 1:33:22 AM

工 程 热 物 理 学 报 27 卷

连续性方程:

因此,

全场平均的速度矢与温度梯度的夹角为:

粤2+?·

(

。‘讯)一 0 (‘,

8。 = 艺A ‘0 ‘

艺A; (6)

动量方程:

(讯

·

哟讯-一V 只一

式中,

A*

为每一个控制容积的面积,

e‘为每一个节

点速度矢与温度梯度的夹角,

即协同角。

根据场协同

原理 陈5],

速度矢与温度梯度之间的夹角越小,

(z) 度场与热流场之间的协同性越好,

换热也就越好。

八一心十

U一砚田一a八一自

「华十 D

哩lvI1 讯+ 些俨认L八‘ 斌K } }J £‘

能量方程

。。擎十。

1, 。、,

仅·

哟T十。, 。,夙

·

劝T -

硬少〔 \ /

�-一月峥�山月卜一伟j一 比“.声一�气了�矛/一卜,�

�一X

‘4,J气‘z�U

日日、讯

气甘4,、�210

日日\入

, (ke jf v乃 (s)

其中,

若 i=。 ,

则表示汽相,

此时 D 二 0 ; 若 i= l,

则表示液相,

此时 D = 1。

计算单元内的初始和边界条件可表述如下。

液相初始分布: e‘

(t =

0)= 0. 6 1

l( 液体饱和 );

下边界 (D 一 E ):

p ‘ = p 。 ; 双 = T0 ; 左右边

界 (A 一 E,

C一 D )

:即/a

x = 0; aT /ax = 叭 上

边界 (A 一 B ):即户y = 0 ; 入a T /a 夸二 q w

; 上边

界 (B 一 C ):入a T /口, 二 a( T

一 T 为 ); 久(a T / a功 二

(匹K /川 (即/即);汽液相变界面:乃 二 兀 = Ts

a‘;

入。甲T1

, ·

n 一 入‘甲双·

n 二 p ‘V ‘·

nL

; 户‘V ‘= 户。 V 。;

p。

= p, ,一 Pl = Z a

/r

能量方程中,

热容和有效导热系数分别表达为:

卢乙 二 【户, e ‘: , + : 。户。 e o

l沪 + (1

一 沪) (户e )

,;

k

。 , 了二

(“k‘+ 。。

k。

)沪 + (1

一 沪)k。 .

3 场协同强化传热原理

分析时不考虑非稳态项,

对式 (3) 在计算区域

内进行积分,

整理后得到

4 数值计算结果

计算采用 甲醇作为工质,

采用控制容积法对以

上方程进行离散,

代数方程组采用 T D M A 法求解,

度场与压力场的祸合采用 SI M P LE 算法,

由藕合计

算的压力和工质的饱和温度动态追踪前锋面位置。

对不 同的热流密度和结构参数,

对控制方程进行数

值求解,

并采用场协同原理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4

.

1 热流密度对协同性的影响

图 3 、 5 及图 6 、 8 分别给出了热流密度 Q =

l0000 w /mZ 、

Q= 1 5 0 0 0

w /m

Z

时系统运行稳定

时,

速度场、

温度场以及协同角的分布情况。

可以看

出,

在液相工质底部入 口处,

流速的方向几乎都垂

直于等温线,

这表明速度矢与温度梯度的方向几乎

平行,

按照协同原理,

这时场协同度好; 且多孔介

一~一一 - - - - - ,

5r es es , 一一- , ~~ , ~ , , , 下

{ ” l ,41

l

l

卜 :

1 已 引 l!

. Jl l己 引 J

l : l\ 2 } 1l 】入

,1 1

‘-一一~ 一- ~一一一JO

一‘-

.一一一-

-日0 1 2 3 4 5 0 1 2 3 4 5

x/ m m

x/ m m

(a ) 液相速度矢 (b ) 汽相速度矢

图 3 Q = lo 00o w /mZ 时

毛细芯内的速度场

图 4 Q = l0 00o w / mZ

时毛细芯内的温度场

f�l4飞�2In甘

二岂‘\入萝(“ ·

“e了‘甲T , ““

r = A B C D E

了了 协I护{’二cos “氏耐

几二 A D C D E

口 口x/mm图 S Q = 10000 w /m

Z

时毛细芯内的

协同角分布

2 3x / m m

戈�41�,‘01

日已、气

(a )液相速度矢

0 1 2 3 4x / m nl

(b ) 汽相速度矢

。‘一

}

介{Iv T一

“。,

二二

)

dX d , 一 0

(4 ) 图 6 Q 二1 5 0 0 0 w / mZ 时

毛细芯内的速度场

孔孔__一一

嘿嘿嘿‘�4飞�,‘In,

日日\气日日\入

0八j习n,山

�引

n

02矛.

lt

式 (4) 中,

左边第一项是计算区域壁面热流,

第二项

是对流源项,

0 认.,

v 二 和 o认,

v T 分别是汽相速度、

相速度与热流失量之间的夹角。

速度矢与温度梯度之间 的局部夹角按下式确

定:

coso =V.甲T

{材}

·

!

vT

-

(

5

)

x

/ m m

x

/ m m

图 7 Q = is0 00 w /mZ图 s Q = 15000

时毛细芯内 时毛细芯内的

的温度场 协同角分布

W /mZ图 9 C p L

运行过程中

协同角的变化

Page 3: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sl.energy.hust.edu.cn/__local/E/64/D8/E6F3736FA... · Created Date: 3/20/2013 1:33:22 AM

期 刘志春等: C P L 蒸发器毛细芯中流动与传热的场协同分析

质液相区的协同角比较小,

而且在相变界面上,

协同

角也比较小,

传热 良好; Q 二 15 0 0 0 w / m“ 的温度场

与速度场的协同性要好,

因而,

换热性能也要好。

图 9 给出了启动过程中协同角的变化曲线。

启动开

始时刻,

工质在多孔芯中的流动性较差,

协同角较

大; 随着工质流动性能的改善,

温度场与速度场的

协同度也有了较大改善,

因而,

协同角逐步减小; 当

系统达到稳定时,

多孔芯中的温度场及流体的速度

场不再发生变化,

于是,

全场平均协同角也趋于稳

定。

图 10 反映了热流密度与协同角之间的变化关

系。

由于在低热流密度下,

多孔芯中液体的蒸发量

较少,

工质的质量流量相对较低,

由工质流动所形

成的对流换热较弱; 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

工质的

蒸发量加大,

由毛细抽吸力引起的多孔芯中的流动

增强,

对流换热随之增强,

流动与传热的协同性加

强; 当热流密度达到约 18 000 w /m“时

,

平均协同角

达到最小,

蒸发器达到了毛细芯传热强化的极限;

此后,

热流密度的增大并不能增强多孔芯中工质 的

流动,

而且,

由于热流密度的增大,

使得由液体相变

产生的蒸汽不能及时排出,

多孔芯内流体流动的方

向胜发生改变,

制约了系统的对流换热,

协同角逐

步增大,

这与文献 [0l 所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4

.

2 多孔芯厚度对协同性的影响

图 n 给出了热流密度 Q = 15000 w /m“时

,

孔芯厚度与协同角的关系。

流体通过多孔芯的热量

传递可由下式表示:

响,

这是由于在较小的肋片宽度下,

工质所承受的

热负荷较小,

液体发生相变的界面较小,

流场和温

度场之间的协同性不好,

平均协同角较大,

因而,

换热效果较差; 随着肋片宽度的增大,

工质在多孔

芯中的流动逐渐改善,

协同角减小,

因而,

换热效果

增强; 当 l叮/l二

= 0

.

5 时,

工质在蒸发器毛细芯中的

换热效果达到最佳; 此后,

如果继续增加 l二f/l二

比值,

由于肋片宽度的增加导致了蒸汽出口界面的

减小,

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 了工质在多孔芯中的流

动,

蒸汽出流困难,

全场平均协同角增大,

因此,

热效果降低。

襄肇盯习襄劝 茹具

典一!贵IXIO 乙 X I U一

j X I U’

3 5 区下一

—刁 351不二万习l瓢丁]

30} \ 产

}突30}众挤于越查戮

次!

2 5! \ 厂 }及 2烈 决入声多

}

2 0{ 丫 ;

劝 2 01 叭毒尸 i

00020一

0 0 4 0

.

0 0 6

Q/

W/

m

Z

图 10 不同热流

密度下协同

角的变化

5 结 论

吞/ m

图 n 多孔芯厚度

与协 同角的

变化关系

0.2 0.4 0.6 0.8

l扩/ lx

图 12 不同热负荷

下肋片宽度与协

同角的变化关系

Q = 爪·

勺。 + 爪

·

c p ‘(兀 一

Tc ) (7)

本文根据饱和多孔介质模型,

采用数值分析方

法,

研究不同的热流密度、

毛细多孔芯厚度以及肋片

宽度对 c P L 蒸发器多孔芯中流动与传热的影响,

利用场协同原理,

对计算结果进行 了分析。

结果表

明,

利用场协同原理,

可对蒸发器的结构参数进行

优化,

也可对工作在不同热负荷下 的蒸发器进行性

能评价,

这对 C PL 的系统优化将是一个新途径。

式中,

爪 表示相变质量流量,

兀 表示饱和蒸汽温

度,

Tc 表示液体入口温度。

当热负荷作用于蒸发器 时,

多孔芯 内靠近加热

肋片的工质温度升高到饱和温度,

工质开始汽化,

时,

一部分热量用来提供流体在多孔芯内汽化所需

的潜热,

另一部分热量通过多孔芯骨架向下传导,

形成 了毛细芯内的温度梯度。

当多孔芯 的厚度较薄

时,

毛细芯内的温度梯度向肋片方向偏斜,

工质流

动的速度矢与温度梯度间的协同角较大,

传热效果

不理想; 随着多孔芯厚度的增大,

流场和温度场之

间的协同性相应增强,

换热得以改善; 但是,

随着多

孔芯厚度的进一步增大,

毛细芯 内的温度梯度趋于

平坦,

工质的流动方向又逐渐偏离温度梯度方 向,

流场和温度场之间的协同性减弱,

流场平均协同角

增大,

传热效果变差。

4

.

3 肋片宽度对协同性的影响

图 12 给出了不同的肋片宽度对平均协同角的影

参 考 文 献

【1} Ku J,

S wa n s o n

T,

He r o

l d K

, e t al

.

F l

ow

V is u a

l iz

at io n

w i t h i na

e 即illary E

vanorat or

. In: Zsth Int.e on企re n ce

o n E n v iro n me n ta l S y s te m

s,C

olo r

ad

oS P

rin g s ,

C O

,1 9 9 3

Ju

l y,

1 2 一1 5

12」Y idi

ng C ao and Faghri, A

,C

o

nj

ug

ate

An a

l ys

is o

fa

F la t

-

P la t e

T y pe

Eva

po r a

to r

for

Ca p i l l

a r y Pu

m pe

d Lo o

ps

w i t h

T hr e e 一

D i me n s

io n a

l Va p o r

F low i

n t he

Gr o

ove

.

In t

.

J

.

He a t a n

dM as

s

升ansfer

,1 9 9 4

,

3 7

(

3)

:4 0 1月09

【3〕HanYa n- m i

n ,

L iu 认飞i

,H

u a ng x i

ao-

m in

g

.

T he

N um

e ri-

e al S i m

ula t i

o nfo

r t he

U n s t e ad y H

e a t a nd M as

s

升ansfe r

Process in C apillary P um Ped LooPs Eva Porator. Journal

ofA stronauties, 2 0 0 3

,2 4

(4

)

:8 6

一9 2

[’] 过增元.对流换热的物理机制以及控制

.科学通报

,

2 0 0 1

,

4 5(

1 9)

:2 1 1 8 一2 1 2 2

【51 TaoW Q

,G

u oZ Y

,、v往n g B X

.F ie ld S y n e r盯 prinei-

ple fo r E nhaneing C onveetive H eat 升

ansfe r一i t s Ext

e n -

sio n a n

d Nu

me r

ie a

l V 匕r ifi e at io n s

.In t.J.H e a t a n d M as

s

肠ansfe r, 2 0 0 2

,

4 5:

3 8 4 9 一3 8 5 6

[6』Li

ao Q,

Z hao

T 5

.

Eva

p o rat i

veH

eat 肠

ansfe r in a C a卜illary Strueture H eated by

a G rooved B loek

.Jou rn al o f

T herm o Physies and H eat 升

ansfe r, 1 9 9 5,

3 8:

3 0 9 1 一3 1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