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

1
官方微博:@合肥晚报 合晚热线:64249400 A7 2020年5月24日 星期日 责编 刘睿 美编 王赞 版式 李阳 责校 小牛 品鉴 官方微博:@合肥晚报 合晚热线:64249400 A6 2020年5月24日 星期日 责编 刘睿 美编 王赞 版式 李阳 责校 小牛 品鉴 宋朝是词的王国,但奉旨填词者绝无仅有。 宋朝多的是金榜题名的佳话,但出身官宦世家的 他,只写出了一个暮年及第的哀怨剧本。 柳永的故事,如他最爱的慢词,适合缓缓道来。 少年本名柳三变,出自《论语·子张》的名字里寄 托了父辈的期望:“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听其言也厉。” 如那个时代里所有满腹诗书的少年,他最初的梦 想,也是成为刚柔并济的君子,成为学以致用的士人。 少年随父亲辗转各地任职,饱览山川壮丽,见识 风土人情,开始尝试吟诗作词,表达所思所感。 甚至进京赶考路上,也心不在焉,流连忘返于钱 塘秀色,在词中描绘了杭州的湖山秀丽、江潮澎湃。 一首《望海潮》,由远及近,层层深入,从全景式俯瞰的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到聚焦西湖的“羌管弄晴,菱歌泛 夜,嬉嬉钓叟莲娃 ”,满怀豪情 地赞美杭州的江南风光与 都市繁华。 传唱一时。 东南形胜,三吴 都会,钱塘自古繁 华。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参 差十万人 家。云树 绕堤沙, 怒涛卷 霜雪, 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 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 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尚未考取功名的柳永,已然成为词界新星。可以 说是柳永遇见了宋词,也可以说是宋词遇见了柳永。 词于五代开始盛行,尤其在后蜀和南唐得到了真 正的发展,在温庭钧等词人的努力下,民间词开始向 文人词转型,但词风依然局限于浮华萎靡,不入大雅 之堂。宋朝才是词的黄金时代,而柳永,带来了划时 代的转折。 柳永领衔了词在北宋发展的第一个时期,而他最 卓越的贡献是慢词。 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形成,物质生活丰 足,在精神享受上也有更高的追求,比如音乐。长期 以来同一种嘈嘈如急雨的轻快曲风未免乏味,人们转 而也开始爱好节奏缓慢悠扬的曲子。慢词应运而生。 作为音乐文学的词,与音乐相辅相成。慢词的名 称从“慢曲子”而来,是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 词。“慢曲子”是相对于“急曲子”而言的,慢与急是按 照乐曲的节奏来区别的。 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 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 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晏殊和欧阳修,慢词创作屈指可 数,其后的晏几道仍专攻小令;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 慢词87首,柳永还是两宋词坛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在宋词880多个词调中,属于柳永首次使用的就有一 百多个。 在柳永以后,长篇的慢词开始流行,慢词与小令 开始平分宋词花园的秋色,在创作成就上也齐头并 进。 柳永对词的开拓是全方位的。他在词调的创用、 题材的丰富、结构的章法和语言的表达上,都对后世 词人有着深刻的影响。从苏轼、黄庭坚到秦观、周邦 彦,莫不汲取了柳词表现手法的精华,更承继了柳永 的革新精神,让宋词在接力的开拓与创新中抵达空前 繁盛。 但柳永的词,最动人之处,是一个难以复制的 “我”。在他的笔下,所有爱断情伤、离愁别绪,都出自 坦荡而真实的“我”,从不假借他人代言。 《八声甘州》,上片秋色层层点染,寒意扑面而来, 下片以他最擅长的时空切换,转而切入望远思归的场 景,一切都由“我”而起,也因“我”而休,我看见,我听 到,我感知,我正在惆怅,多少离愁凝结在风霜中。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 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 、天际 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王国维的一句“柳词《八声 甘州》苏词《水调歌头》更 是格高千古,不能以 常调论”,可以说是 一位公认的婉约词 人能获得的极高 评价了。 大名鼎鼎 的苏轼,对于柳 柳永: 想把我唱给你听 刘睿 《戚氏》是柳永自制的新调,共三片,长达 212 字。从黄昏到深夜,从深夜到清晨,从飞云黯淡到 行人凄楚,从今夜到从前,从孤馆度日到旧游似梦, 以秋声秋色写悲,以感今追昔写恨,像是要将这“未 名未禄”的苍凉一生都唱与你听。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 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 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 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 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 说。 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 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 花渐老,月露 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 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 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 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 阳。 夜半乐 柳永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 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 帆高举。泛画、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 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 沙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 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 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戚氏 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 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 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 。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 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 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 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 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 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 灯向晓,抱影无眠。 词可谓又恨又爱。学习柳词,是后辈词人绕不开的起 点,而跳出柳词,足以难住苏东坡。像苏轼这样天赋 过人的后辈,早有在“柳七郎风味”之外自成一家的自 觉性,然而似乎并没有足够的自信。 据宋代俞文豹《吹剑续录》记载,苏轼曾问一位精 通音律的幕僚,“我词何如柳七?”答曰:“柳郎中词,只 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 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 这也印证了世人对于柳永和苏轼的误读,他们常 被以偏概全尊为“婉约”与“豪放”两种风格派别当家 人,实则都是亦秀亦豪、执著于创新的宋词改革派。 但在人生道路上,两人的归宿却迥异。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词给柳永带来家 喻户晓的声名,却并未让他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可。 他们一边热爱着、吟唱着他的词作,一边浇灭了他成 就功名的希望。词的突破一日千里,而科考之路还 在原地踏步。人到中年的柳永,依然踟蹰在进士及 第的门外。早年落榜时,他曾年少气盛写下了一首 讽刺科考与朝堂的《鹤冲天》,也许命运从那时起就 注定了。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 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 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因为柳永自封“白衣卿相”,作为忠实读者的宋仁 宗便引用他的词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说:“既 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刻意划去柳永之 名。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仁宗回复“且去填词”,自 此后柳永出入酒肆歌楼,便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 变”。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专业词人,除了晚年考 中进士后做过几个没有实权的芝麻小官,一生大半时 光是以词为生。以词为生,生活如何?浪迹天涯、依 靠歌伎资助聊以为生的柳永,甘苦自知。苏轼“历典 八州”半生漂泊,但柳永,连被贬的资格也没有。 同题《蝶恋花》,东坡词哀而不伤: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 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 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而柳词,道尽了一生执迷不悔的悲凉。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 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从李清照的《词论》到当世所谓官方论点,对柳永 其人其词的评价无非是“浪人情歌”,他最终以一曲超 长的《戚氏》,回顾了生平坎坷辛酸,才赢得了堪比《离 骚》的美誉。 《戚氏》是柳永自制的新调,共三片,长达 212 字。 从黄昏到深夜,从深夜到清晨,从飞云黯淡到行人凄 楚,从今夜到从前,从孤馆度日到旧游似梦,以秋声秋 色写悲,以感今追昔写恨,像是要将这“未名未禄”的 苍凉一生都唱与你听。 离骚寂寞千载后,戚氏凄凉一曲终。 在世俗生活中,柳永是深入人心的巨星,但在名 利场上,他是怀才不遇的失意者。他讥笑着科考与朝 堂,却又渴望被其接纳。这是他一生走不出的怨念。 或者可以说,是历史做出的选择,让范仲淹们去 为官,让柳永们去填词。但在评判标准单一的时代, 柳永到底意难平。 宋仁宗的一句“且去填词”,改变了宋词的发展 史,可惜《宋史》中并没有柳永。 如果站在更为宽广的时间轴上看,大多数人是为 当下而生,而有些拥有超前智慧的天才是为未来而 生。他们或许不曾被生活善待,却在历史的星空中永 恒。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Oct-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柳永: 想把我唱给你听newspaper.hf365.com/hfwb/pc/attachment/202005/24/8e23252...官方微博:@合肥晚报 合晚热线:64249400 2020年5月24日 星期日 A7 官方微博:@合肥晚报

官方微博:@合肥晚报 合晚热线:64249400

A72020年5月24日 星期日

责编 刘睿 美编 王赞 版式 李阳 责校 小牛

品鉴官方微博:@合肥晚报 合晚热线:64249400

A6 2020年5月24日 星期日

责编 刘睿 美编 王赞 版式 李阳 责校 小牛

品鉴

宋朝是词的王国,但奉旨填词者绝无仅有。

宋朝多的是金榜题名的佳话,但出身官宦世家的

他,只写出了一个暮年及第的哀怨剧本。

柳永的故事,如他最爱的慢词,适合缓缓道来。

少年本名柳三变,出自《论语·子张》的名字里寄

托了父辈的期望:“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听其言也厉。”

如那个时代里所有满腹诗书的少年,他最初的梦

想,也是成为刚柔并济的君子,成为学以致用的士人。

少年随父亲辗转各地任职,饱览山川壮丽,见识

风土人情,开始尝试吟诗作词,表达所思所感。

甚至进京赶考路上,也心不在焉,流连忘返于钱

塘秀色,在词中描绘了杭州的湖山秀丽、江潮澎湃。

一首《望海潮》,由远及近,层层深入,从全景式俯瞰的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到聚焦西湖的“羌管弄晴,菱歌泛

夜,嬉嬉钓叟莲娃”,满怀豪情

地赞美杭州的江南风光与

都市繁华。

传唱一时。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

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

差 十 万 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

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

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尚未考取功名的柳永,已然成为词界新星。可以

说是柳永遇见了宋词,也可以说是宋词遇见了柳永。

词于五代开始盛行,尤其在后蜀和南唐得到了真

正的发展,在温庭钧等词人的努力下,民间词开始向

文人词转型,但词风依然局限于浮华萎靡,不入大雅

之堂。宋朝才是词的黄金时代,而柳永,带来了划时

代的转折。

柳永领衔了词在北宋发展的第一个时期,而他最

卓越的贡献是慢词。

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形成,物质生活丰

足,在精神享受上也有更高的追求,比如音乐。长期

以来同一种嘈嘈如急雨的轻快曲风未免乏味,人们转

而也开始爱好节奏缓慢悠扬的曲子。慢词应运而生。

作为音乐文学的词,与音乐相辅相成。慢词的名

称从“慢曲子”而来,是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

词。“慢曲子”是相对于“急曲子”而言的,慢与急是按

照乐曲的节奏来区别的。

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

过十多首;到了宋初,词人擅长和习用的仍是小令。

与柳永同时而略晚的晏殊和欧阳修,慢词创作屈指可

数,其后的晏几道仍专攻小令;而柳永一人就创作了

慢词87首,柳永还是两宋词坛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在宋词880多个词调中,属于柳永首次使用的就有一

百多个。

在柳永以后,长篇的慢词开始流行,慢词与小令

开始平分宋词花园的秋色,在创作成就上也齐头并

进。

柳永对词的开拓是全方位的。他在词调的创用、

题材的丰富、结构的章法和语言的表达上,都对后世

词人有着深刻的影响。从苏轼、黄庭坚到秦观、周邦

彦,莫不汲取了柳词表现手法的精华,更承继了柳永

的革新精神,让宋词在接力的开拓与创新中抵达空前

繁盛。

但柳永的词,最动人之处,是一个难以复制的

“我”。在他的笔下,所有爱断情伤、离愁别绪,都出自

坦荡而真实的“我”,从不假借他人代言。

《八声甘州》,上片秋色层层点染,寒意扑面而来,

下片以他最擅长的时空切换,转而切入望远思归的场

景,一切都由“我”而起,也因“我”而休,我看见,我听

到,我感知,我正在惆怅,多少离愁凝结在风霜中。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王国维的一句“柳词《八声

甘州》苏词《水调歌头》更

是格高千古,不能以

常调论”,可以说是

一位公认的婉约词

人能获得的极高

评价了。

大 名 鼎 鼎

的苏轼,对于柳

柳永: 想把我唱给你听□刘睿

《戚氏》是柳永自制的新调,共三片,长达212字。从黄昏到深夜,从深夜到清晨,从飞云黯淡到行人凄楚,从今夜到从前,从孤馆度日到旧游似梦,以秋声秋色写悲,以感今追昔写恨,像是要将这“未名未禄”的苍凉一生都唱与你听。

雨霖铃宋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玉蝴蝶宋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 、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夜半乐宋 柳永

冻云黯淡天气,扁舟一叶,乘兴离江渚。渡万壑千岩,越溪深处。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泛画鹢、翩翩过南浦。

望中酒旆闪闪,一簇烟村,数行霜树。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

到此因念,绣阁轻抛,浪萍难驻。叹后约、丁宁竟何据?惨离怀,空恨岁晚归期阻。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天暮。

戚氏宋 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词可谓又恨又爱。学习柳词,是后辈词人绕不开的起

点,而跳出柳词,足以难住苏东坡。像苏轼这样天赋

过人的后辈,早有在“柳七郎风味”之外自成一家的自

觉性,然而似乎并没有足够的自信。

据宋代俞文豹《吹剑续录》记载,苏轼曾问一位精

通音律的幕僚,“我词何如柳七?”答曰:“柳郎中词,只

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

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

这也印证了世人对于柳永和苏轼的误读,他们常

被以偏概全尊为“婉约”与“豪放”两种风格派别当家

人,实则都是亦秀亦豪、执著于创新的宋词改革派。

但在人生道路上,两人的归宿却迥异。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词给柳永带来家

喻户晓的声名,却并未让他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可。

他们一边热爱着、吟唱着他的词作,一边浇灭了他成

就功名的希望。词的突破一日千里,而科考之路还

在原地踏步。人到中年的柳永,依然踟蹰在进士及

第的门外。早年落榜时,他曾年少气盛写下了一首

讽刺科考与朝堂的《鹤冲天》,也许命运从那时起就

注定了。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因为柳永自封“白衣卿相”,作为忠实读者的宋仁

宗便引用他的词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说:“既

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刻意划去柳永之

名。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仁宗回复“且去填词”,自

此后柳永出入酒肆歌楼,便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

变”。

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专业词人,除了晚年考

中进士后做过几个没有实权的芝麻小官,一生大半时

光是以词为生。以词为生,生活如何?浪迹天涯、依

靠歌伎资助聊以为生的柳永,甘苦自知。苏轼“历典

八州”半生漂泊,但柳永,连被贬的资格也没有。

同题《蝶恋花》,东坡词哀而不伤: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而柳词,道尽了一生执迷不悔的悲凉。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从李清照的《词论》到当世所谓官方论点,对柳永

其人其词的评价无非是“浪人情歌”,他最终以一曲超

长的《戚氏》,回顾了生平坎坷辛酸,才赢得了堪比《离

骚》的美誉。

《戚氏》是柳永自制的新调,共三片,长达212字。

从黄昏到深夜,从深夜到清晨,从飞云黯淡到行人凄

楚,从今夜到从前,从孤馆度日到旧游似梦,以秋声秋

色写悲,以感今追昔写恨,像是要将这“未名未禄”的

苍凉一生都唱与你听。

离骚寂寞千载后,戚氏凄凉一曲终。

在世俗生活中,柳永是深入人心的巨星,但在名

利场上,他是怀才不遇的失意者。他讥笑着科考与朝

堂,却又渴望被其接纳。这是他一生走不出的怨念。

或者可以说,是历史做出的选择,让范仲淹们去

为官,让柳永们去填词。但在评判标准单一的时代,

柳永到底意难平。

宋仁宗的一句“且去填词”,改变了宋词的发展

史,可惜《宋史》中并没有柳永。

如果站在更为宽广的时间轴上看,大多数人是为

当下而生,而有些拥有超前智慧的天才是为未来而

生。他们或许不曾被生活善待,却在历史的星空中永

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