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it go! · 2020. 1. 17. · 16. f. or . y. ou . i. nformation 佛友资讯. 17. 人. 物专访....

2
16 物专访 佛教不是悲观、不是乐观、不 是主观,而是“现实观”。 —— 传观法师 编者按:“放下”这个词对于 佛教徒来说,一定不会陌生。 我们常听人说“要放下”,甚 至很多人都把“放下”作为自 己的人生目标。那么,究竟怎 么做才算是放下?我们又该放 下些什么呢?11月3日,本刊编 者在佛教图书馆采访了传观法 师。 Let it go! —— 传观法师访谈 - 禾乐 - 其实,没有放下…… “其实 ,没有放下!”传观法师解释,经典中关于修行的次第,没有一个阶 段叫做“放下”,这是因为,从圣人的角度看,并没有放下这回事儿。圣人 看透诸法实相,对世间不存有错误的认识,没有贪嗔痴的烦恼,所以对他们 而言,没有什么好放下的。就像一个从不吸烟的人,是不会产生“我今天不 要吸烟”的念头的;从凡夫的角度看,凡夫众生习惯于执着喜爱的事物,且 认为顺理成章、无有不妥,只要这种状态一直存在,也没有放下可谈。而祖 师大德之所以让人们放下,是因为凡夫不能理解圣人的境界,以凡夫的角度 来说——“哦!那是放下的!”因此,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没有放下,但仍 要言放下——放下执着和烦恼。 实际上,所谓的调伏烦恼、断除烦恼,就是要看清所烦恼的境界、所执着的 人事物的实相。为何要看清?因为人有先入为主的常态,因为人会认假为 真,因为人有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思想。就如,人们往往对世间有着颠倒的 看法:于无常法认为常,于苦法认为乐,于无我法认为有我,于不净法认为 净(常、乐、我、净)。 生活中有很多盲点,人们是看不到的,这就是无明;看不到却以为看到了, 并且坚持看对了,这就是愚痴。正因如此,对于喜爱的人事物,人们才会在 意和抓取,得到便欢喜,进而贪着,一旦失去,就以为真的失去了一个实有 的东西,然并不知晓其实它是缘起性空的。因为性空,所以会消失不见,因 为缘起,所以还起作用。这也正体现了佛陀的智慧,他让人们可以从另一个 角度去看世间。 执着都是有因有缘的,倘若因缘没有改变,执着必然生起。然而,人们往往 认为外部的因缘是烦恼生起的主因,所以选择逃避或对抗,可实则不然,外 在因素仅是助缘,自己内心的问题才是烦恼的根源。可以说,“放下”是大 方向,但首先要“追根溯源”,对烦恼的境界加以认知、对所执着的境界、 甚至任何境界加以认知,进而清楚境界的本质及其过患。 断初果三结缚(我见、戒禁取见、疑见) 人的心一直在变,人也一直在变,传观法师于此发问:“‘我’(或者说灵 魂)有没有切实参与日常的行住坐卧?如果没有,那么‘我’(或者说灵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Sep-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Let it go! · 2020. 1. 17. · 16. F. or . Y. ou . I. nformation 佛友资讯. 17. 人. 物专访. 佛教不是悲观、不是乐观、不 是主观,而是“现实观”。 ——

16 17For You Information 佛友资讯

人物专访

佛教不是悲观、不是乐观、不

是主观,而是“现实观”。

—— 传观法师

编者按:“放下”这个词对于

佛教徒来说,一定不会陌生。

我们常听人说“要放下”,甚

至很多人都把“放下”作为自

己的人生目标。那么,究竟怎

么做才算是放下?我们又该放

下些什么呢?11月3日,本刊编

者在佛教图书馆采访了传观法

师。

Let it go!—— 传观法师访谈

- 禾乐 -

其实,没有放下……

“其实 ,没有放下!”传观法师解释,经典中关于修行的次第,没有一个阶

段叫做“放下”,这是因为,从圣人的角度看,并没有放下这回事儿。圣人

看透诸法实相,对世间不存有错误的认识,没有贪嗔痴的烦恼,所以对他们

而言,没有什么好放下的。就像一个从不吸烟的人,是不会产生“我今天不

要吸烟”的念头的;从凡夫的角度看,凡夫众生习惯于执着喜爱的事物,且

认为顺理成章、无有不妥,只要这种状态一直存在,也没有放下可谈。而祖

师大德之所以让人们放下,是因为凡夫不能理解圣人的境界,以凡夫的角度

来说——“哦!那是放下的!”因此,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没有放下,但仍

要言放下——放下执着和烦恼。

实际上,所谓的调伏烦恼、断除烦恼,就是要看清所烦恼的境界、所执着的

人事物的实相。为何要看清?因为人有先入为主的常态,因为人会认假为

真,因为人有长久以来根深蒂固的思想。就如,人们往往对世间有着颠倒的

看法:于无常法认为常,于苦法认为乐,于无我法认为有我,于不净法认为

净(常、乐、我、净)。

生活中有很多盲点,人们是看不到的,这就是无明;看不到却以为看到了,

并且坚持看对了,这就是愚痴。正因如此,对于喜爱的人事物,人们才会在

意和抓取,得到便欢喜,进而贪着,一旦失去,就以为真的失去了一个实有

的东西,然并不知晓其实它是缘起性空的。因为性空,所以会消失不见,因

为缘起,所以还起作用。这也正体现了佛陀的智慧,他让人们可以从另一个

角度去看世间。

执着都是有因有缘的,倘若因缘没有改变,执着必然生起。然而,人们往往

认为外部的因缘是烦恼生起的主因,所以选择逃避或对抗,可实则不然,外

在因素仅是助缘,自己内心的问题才是烦恼的根源。可以说,“放下”是大

方向,但首先要“追根溯源”,对烦恼的境界加以认知、对所执着的境界、

甚至任何境界加以认知,进而清楚境界的本质及其过患。

断初果三结缚(我见、戒禁取见、疑见)

人的心一直在变,人也一直在变,传观法师于此发问:“‘我’(或者说灵

魂)有没有切实参与日常的行住坐卧?如果没有,那么‘我’(或者说灵

p16-17 专访 传观法师.indd 16 2019/11/22 10:01:53

Page 2: Let it go! · 2020. 1. 17. · 16. F. or . Y. ou . I. nformation 佛友资讯. 17. 人. 物专访. 佛教不是悲观、不是乐观、不 是主观,而是“现实观”。 ——

16 17For You Information 佛友资讯

魂)扮演着什么角色?如果有,由

于‘我’(或者说灵魂)是瞬间改

变的,那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

我’(或者说灵魂)?”

破“我见(身见)”,不是要把“

我”去掉,而是要从缘起的角度

去看“我”,明白宇宙万物都没

有一个常恒住、不变异、有主宰的

存在。从下面的“‘我’的角色

图”中不难看出,所谓的“我”,

是以人在生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为

基础建立起来的,每个角色都随因

缘生、随因缘灭,并且又附带着自

身的因缘。可以说,以前的“我”

不同于现在的“我”,两者是“引

发”的关系,而这一引发的过程,

就是缘起。

“我”的角色图

经典中讲,凡夫执着五蕴为我,

而“闻、思、修”正是要让人们通

过闻慧、思考所学,进而修行亲

证,看清“我”有而不实,即五取

蕴假名为我。倘若破除了“我见”

,断惑证真,那么,对佛法的“

疑”就自然没有了,“戒禁取见”

也就跟着断除了。

放下≠放弃

放下不等同于不理不睬,也并非要放弃家人、放弃工作、放弃……传观法师

针对此强调,凡夫的心态往往是只会在意所执着的事物,不执着的就漠不关

心(舍弃),殊不知还有第三种选择——不执着却仍然关心,换句话说,就

是以不执着的心去关心和关怀,这也正是放下的真正含义。

放下≠遗忘

人们常说:“原谅了,就忘了吧!”传观法师却表示,其实这句话是不符合

佛陀教义的,因为不放在心上并不代表忘记。凡夫的记忆也是很偏激的,苦

受、乐受念念不忘,不苦不乐受却不理不睬。

初开始学佛的时候,很多人想要对治的都是嗔烦恼,因为嗔烦恼是相对容易

断除的。究其原因,当嗔烦恼生起时,无论对自身还是对方,都是苦受,有

害无益,因此容易让人警觉,并在主观上排斥并希望避开和去除。而要想调

伏嗔烦恼,倘若仅是忘记,无异于石头压草,治标不治本。佛陀教导弟子

要全面的看待问题,一件事情如果放在心里,就意味着为之所困扰,凡夫的

境界是想方设法“脱困”,而佛菩萨的境界则是利用这些外来的伤害广度众

生。因此,真正的原谅不是忘记,而是坦然的接受对方的伤害,只有这样,

才是踏实的,才能让自己得到安乐。

贪烦恼恰恰相反,由于它针对乐受,因此虽然理性上明知要断舍离,但感性

上却缺少动力,遂难断除。传观法师引用《中阿含》中的故事,阐释了愁叹

苦忧恼等种种苦恼大多是从人们所欢喜的境界中产生的,可人们往往只能感

知其中的乐,而看不到隐藏的苦。因此,对于乐的境界,理应去思维其过患

和局限性——无自性、不牢固、不踏实。其实,苦与乐同源,都源自人们的

执着。人的主观意识与现实是有一定距离的,它让人们产生了错误的期望,

因而衍生出相对的种种失望,这也就是苦的生起。而佛陀的正见、诸法实相

等教法,就是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期望,从而不断拉近这一“距离”,拉

近得越多,解脱得也就越多。

我有问题,我要改变

不同的方法可以对治不同的烦恼,如:慈心观可以用来对治嗔烦恼,不净观

和思维过患可以用来对治贪烦恼……然而,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人

们必须要先认识到自己是有问题的,并且愿意做出改变。传观法师希望,每

个人都能达到“放下”的境界。

传观法师 2002年出家,剃度师为妙境长老;2003年受具足戒,于美国新墨西哥州法云寺学习大乘经典和禅修,以及上座部巴利藏经;2006-2016年,在光明山普觉禅寺和佛教图书馆常住参学。法师专于在佛学班讲经说法、教导禅修、给予学生精神上的辅导,从而传递佛教的慈悲、喜悦和大智慧。

p16-17 专访 传观法师.indd 17 2019/11/23 9:3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