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go升级后立新功:已公布5个疑似引力波信号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2004/04/29...

1
本报社址:北京市复兴路 15 邮政编码: 100038 查询电话: 58884031 总编室: 58884048 58884050 (传真) 策划运营中心: 58884126 广告许可证: 018 本报激光照排 印刷:人民日报印刷厂 每月定价: 33.00 零售:每份 2.00 4 新闻热线:010—58884052 E-mail:[email protected] ■责编 彭东 2019 年 4 月 29 日 星期一 综合新闻 ZONG HE XIN WEN 诚信建设万里行 北京时间4月26日深夜,在你进入梦乡 之时,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 欧洲“处女座”引力波探测器(Virgo)联合公 开发布了一个疑似引力波信号预警。科学家 怀疑,这可能是首个黑洞吞噬中子星产生的 引力波信号。 目前,天文学家仍在分析数据并利用计 算机模拟,以更好地对其进行解释。不过,他 们认为,这一观测如获证实,将是黑洞—中子 星这种二元系统确实存在的首个证据,有望 让多个天文学领域受益—从精确测试广义 相对论到测量宇宙的膨胀速度等。世界各地 的天文学家也在竞相使用不同类型的望远镜 来观察这一现象。 LIGO数据分析团队成员查德 · 汉纳说: “这一信号可能源于中子星—黑洞的并合”。 但他也表示,信号不是很强,这意味着它可能 只是偶然事件。 最新事件被临时标记为#S190426c,LI- GO-Virgo 团 队 计 算 得 出 ,其 似 乎 发 生 于 12 亿光年之外。他们绘制了一张“天空图”,标 识了该引力波最有可能产生的位置,并将这 些信息作为公共警报发送出去,以便其他天 文学家能在天空中搜寻这一事件发出的光。 研究人员称,如果4月26日的事件不是黑洞— 中子星并合,那它可能是两颗中子星并合。 这是 LIGO-Virgo二者经历一系列升级, 并于4月1日联合开始第三轮探测运行(O3) 以来,推出的全新举措:一旦收到疑似引力波 信号预警,第一时间提醒全球天文学界注意。 截至记者发稿,LIGO 和 Virgo 本月已正 式公开发布 5 次疑似引力波信号预警。 普通人也能实时跟踪 “能在不到一个月时间,正式发布5次疑 似引力波信号预警,跟最新升级有很大关 系。”LIGO 科学合作组织成员、武汉大学物理 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范锡龙在接受科 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 LIGO 官网介绍,自 4 月 1 日“王者归 来”后,LIGO的灵敏度比上一轮运行提升 了 40 % ,而 Virgo 的 灵 敏 度 几 乎 是 上 一 轮 运 行的两倍。 除了灵敏度显著提升,第三轮探测运行 的亮点之一是探测到可能的引力波信号后, 立刻预警全球天文学界。 “公开疑似引力波信号源越及时,探测X 射线、紫外线、可见光、射电信号的电磁望远 镜就越可以及时搜寻这些信号,并有望从同 一源头发现对应的电磁信号。”LIGO实验室 主任戴维 · 赖茨解释说,在很多情况下,尽快 探测到电磁信号对于理解引力波事件的动力 学机制,并揭示其真正本质具有关键作用。 范锡龙告诉记者,2017 年 8 月,LIGO 和 Virgo首次探测到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 波信号,引发世界各地几十台望远镜开展联 合观测,人类第一次同时探寻到引力波及其 电磁对应体。但当时的预警信号只发送给与 之有合作关系的天文台和科学家。 如今,不但任何天文研究者,就连普通公 众,也可以登录官方网址实时跟踪疑似引力 波信号预警信息。苹果手机用户甚至还可以 下载手机应用,在引力波预警信号发布时收 到手机通知。 引力波观测进入常态化 清华LIGO工作组成员、清华大学计算机 系副教授都志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 表示,LIGO第一时间公布疑似引力波预警信 号,说明它对自身的硬件和软件流水线都更 有信心了。 “LIGO在第三轮探测运行期间,运行着多 条引力波数据处理流水线,清华LIGO工作组 与国际团队合作开发的 SPIIR 引力波数据处理 流水线主要基于引力波滤波模型匹配,也是唯 一一条使用GPU加速的流水线。”都志辉介绍, 最新公布的 5 个疑似引力波信号, SPIIR 引力波 数据处理流水线也在线对其中 4 个触发了预警。 都志辉告诉记者,清华LIGO工作组一直 在优化引力波数据处理流水线的整体架构,提 升其性能,使其更加稳定可靠。目前正在探索 将深度学习方法应用于引力波数据处理当中。 “引力波信号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公开,有 助于天文学界的信息互通。这也意味着引力 波观测逐渐进入常态化。”范锡龙认为。 (科技日报北京4月28日电) LIGO升级后立新功:已公布5个疑似引力波信号 4月26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LHAASO)科学观测启动仪式在四川成都 举行。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高能物理 所研究员曹臻宣布: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科学观测正式启动。经过近两年的建设, 这个全世界同类装置中灵敏度最高的探测 器,开始了它的巡天征程。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是“十二五”期间 启动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系我 国自主研发。它由电磁粒子探测器阵列、 缪子探测器阵列、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 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等组成。 曹臻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宇宙线是地球 上存在的太阳系以外唯一的物质样本。自 1912年宇宙线被发现以来,人类始终没有找 到其起源,许多基础的科学问题解决不了。 高能的宇宙线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 后,会和大气中的原子核,例如氮或氧的原 子核发生相互作用,粒子就像炮弹一样把 原子核打碎。其结果是这个原子核和炮弹 一起会变成一堆次级粒子。这些次级粒子 仍然携带着很高的能量,继续与大气中的 原子核发生同样的相互作用,又把别的原 子核打碎,产生了更次级的粒子。如此重 复十几次,这是一个指数增长的过程,产生 许多次级粒子,最终次级粒子数可达百亿, 在空气中像一场粒子“阵雨”瞬间散布在数 平方公里的地面上。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何会海告诉 记者,当粒子“阵雨”发生时,只要一个粒子打 到探测器上,探测器就弱弱地闪一下。如果 几十个、几百个探测器同时闪了一下,科学 家就知道天上来了一个能量非常高的粒子。 LHAASO的科学目标是:通过探测器探 索高能宇宙线的起源;开展全天区伽马源扫 描搜索,捕捉宇宙中的高能伽马射线源和伽 马暴事件并探索其辐射和爆发机制。 LHAASO 的 主 体 工 程 于 2017 年 6 月 在四川稻城县海拔 4410米的海子山开始 建设,计划4年完工。项目采用了边建设 边运行的模式。此次投入科学观测的探测 器包括由1800个探测器组成的、灵敏面积 达 22500平方米的一号水切伦科夫探测器 阵列,两台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180台电 磁粒子探测器和 80 个缪子探测器。 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是观测阵列的 主要科学设施之一。它可以达到全天候观 测,不受日、月、星光及天气条件的影响。 其工作原理是:在巨大的水池中灌入极其 干净的纯净水,并且把光电倍增管等设备 置入水中。当宇宙线粒子通过水池时,设 备会记录下它的信号,提供给科研人员进 行分析。曹臻说,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 每天都能对 60%以上的天区做一次扫描, “预计每年将探测到 5万亿个宇宙线事件, 获取4PB以上的观测数据。” 清华大学教授崔伟告诉记者,现在开始 用于科学观测的 LHAASO 一号水切伦科夫 探测器阵列,其巡天灵敏度比国际上最高灵 敏度的同类装置还高出 30%。 “我们可以在 伽马暴高能辐射探测、银河系外耀变源探测 与观测、银河系内伽马射线源的深度观测等 方面与国际同类实验展开合作研究。” 线本报记者 刘园园 刘霞 4月27日至29日,第十届中国国际 现代农业博览会在京举行。本届博览会 设立现代农业成就、智慧农业及精准农 业、农业航空、种子苗木等 6 个展区,为提 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健全现 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我国现代农 业可持续发展搭建平台。 右图 参展商展示新型植保无人机。 下图 参展商展示农用太阳能发电 玻璃。 本报记者 洪星科技助力 现代农业 科技日报讯 (记者崔 爽) 记者从近日举 行的2019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上 了解到,“剑网 2018”专项行动期间,各级版 权执法监管部门查处网络侵权盗版案件 544 件,其中查办刑事案件74件、涉案金额1.5亿 元,查办了一批侵权盗版大案要案。此外, 针对新兴的短视频、网络转载领域的版权问 题,版权监管部门约谈重点企业,推动行业 自律、履行主体责任,相关领域版权秩序得 到明显改善。 同时,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 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四部门联合 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9”专项行 动。从4月底到10月底,利用6个月时间开 展5项重点整治:严厉打击未经授权转载主 流媒体新闻作品的侵权行为,严肃查处自 媒体通过“标题党”“洗稿”方式剽窃、篡改、 删减主流媒体新闻作品的行为;严格院线 电影网络版权专项整治;加强流媒体软硬 件版权重点监管;规范图片市场版权保护 运营秩序;巩固网络重点领域版权治理成 果等。 根 据 中 国 信 息 通 信 研 究 院 发 布 的《2018 年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年度报告》,在司法保护 方面,版权审判规则日趋完善,审理模式不断 创新,如增设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 院,审理效率提高;在社会保护方面,各主体 共同推动社会共治,利用新技术保护合法权 益,相关互联网企业完善内部版权管理制度, 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保护版权。 报告认为,2018年,我国网络版权保护取 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也存在问题和挑战,比如 现行著作权法律制度不能适应产业发展新需 求、侵权盗版方式“去中心化”增加版权保护 难度、内容产业“重产轻质”创新能力不足、版 权国际应对面临更多挑战。为此,报告建议 加快推进《著作权法》修订进程,完善版权制 度体系;鼓励创新激发原创动力,推动优秀作 品创作生产;创新版权治理模式,建立协同治 理联动机制;推动版权信息共享,促进交易平 台透明化。 “ 剑 网 2018”:查 处 544 件 网 络 侵 权 盗 版 案 件 科技日报讯 ( 记者陈瑜) 4月 27日,随 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华龙一号全球首 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 5号机组一回路水压 试验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该机组比计划提 前50天启动冷态功能试验,由安装阶段全 面转入调试阶段。 冷态功能试验是核电厂大型综合专项 调试试验,主要目的是验证一回路系统和 设备及其辅助管道在高压下的各项性能, 并在各个压力平台下进行主系统和辅助系 统的相关试验,是对整个反应堆性能的第 一次全面考验。 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 片”,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 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 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中核集团在建的海内外四台华龙 一号核电机组,是全球唯一按照进度计 划建设的三代压水堆核电项目。目前, 海内外华龙一号工程建设各节点均按 期或提前完成,工程安全和质量处于良 好受控状态。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 核电5、6号机组各项节点均按期或提 前实现。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全面转入调试阶段 科技日报讯 (记者高 博) 由联合国教 科 文 组 织 国 际 工 程 科 技 知 识 中 心(IK- CEST)、中 国 工 程 科 技 知 识 中 心(CK- CEST)、百度、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第 五届百度&西安交大大数据竞赛暨 IK- CEST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大数据竞赛近 日在西安启动。 据了解,本次竞赛以“基于卫星遥感影 像和用户行为的城市区域功能分类”为题, 面向全球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创客团 队、个人等人员开启报名通道,免费提供最 高55万样本,覆盖70个城市的卫星遥感影 像和互联网大数据,要求参赛团队设计一个 城市区域功能分类模型。与以往单一数据 不同的是,本次大赛创新性地采用“产业大 数据+互联网大数据”交叉融合的形式进行, 其模型为多模学习问题,其中遥感影像属于 图像模态,用户行为属于时序模态,二者叠 加之下给了参赛选手更多创造性发挥空 间。此外,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首届面 向高校开放的国际性大数据竞赛,预计将覆 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300所高校,着力打 造新丝路上的一张中国大数据名片。 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主任、 IKCEST 常 务副主任宋德雄在致辞中说:“本次竞赛的 启动不仅开启了 IKCEST在人工智能领域 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征程,而且与中 国工程院肩负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在全球视野上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 的使命不谋而合。” 作为本届大赛主办方之一,百度校园 品牌部主任李轩涯希望通过大赛培养更多 优秀年轻技术人才。他表示,希望能够凭 借百度的大数据技术推动整个行业的发 展,而年轻人才的培养,则成为整个行业能 够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IKCEST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大数据竞赛启动 科技日报广州4月 28 日电 (记者叶 青) 28 日,“世界上最大的恐 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 东科学中心。该展览将 持续至10月7日。 图为学生在仔细观 察蜥脚类恐龙巨大的骨 骼。 广东科学中心供图 (上接第一版) 眼下,量子计算领域国际竞争很激烈。 “就像经典计算机诞生前一样,规则、标准、专 利还都没有完全建立,只有不断取得突破,收 获成果,才能在未来拥有主动权。”郭国平说。 目前,合肥高新区已经拥有主营量子技 术的企业5家,量子关联企业20余家。 这样高质量的第一,合肥高新区还有太 多。世界第一条量子通信保密干线,第一部 空警500预警机雷达、全球可穿戴领域第一颗 智能芯片……清如许源自活水来。“总书记视 察合肥时看到的创新成果,其中68项正在加 速迭代。”宋道军介绍,高新区一直着力打造 原始创新“策源地”: 3年来,他们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 心核心承载区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学创 新研究院、合肥先进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 施的建设,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世界 一流大学和研发机构尽快投用,都在稳中提 速。旨在推动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原始 创新。 “中科大在这里有一个校区。”不止一人 向记者提及此事。这是高新区构建协同创新 “大平台”方面推进的工作之一。 “我们共引进和培育了中科院重庆院合 肥分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肥研究院、安 徽省军民融合研究院等30多个新型创新组 织。”宋道军介绍,3 年来,加速推进累计建设 各类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 近 100 个,转化各类成果 800 余项,孵化企业 600余家。 新经济注入新活力 能将语音转换文字的智能鼠标,将练习 结果远程发给老师的电子钢琴…… 在全国首个定位于 AI (人工智能)领域的 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办公大楼内, 集中展示了高新区在AI领域的探索和部 署 。 2018 年 ,中 国 声 谷 328 家 企 业 实 现 产 值 约650亿元。 “3年来,合肥高新区大力发展新经济,” 宋道军说,“AI、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产值连 续3年保持20%以上增长。” 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经过3年多发 展,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基于激酶靶点的 BaF3工程细胞库;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正在打 造全球一流的离子医疗中心,等等。新经济 带动了产业发展,也给合肥高新区注入了新 的活力。过去的3年,合肥高新区营业总收入 从 4110.5亿元增加到 4885亿元;R&D 占 GDP 比重达8.9%,是全国水平的3倍…… 被纳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序列 的合肥高新区,如今是我国创新发展格局中 的战略支撑点之一。合肥高新区始终牢记嘱 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正向国家创新网络枢 纽和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目标迈进。 牢记总书记嘱托 下好创新先手棋 (上接第一版) —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山峦 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 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 类走向未来的依托。无序开发、粗暴掠夺,人 类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合理利用、友 好保护,人类必将获得大自然的慷慨回报。 我们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 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 见青山、闻到花香。 —我们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绿色 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一直讲,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 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 —我们应该追求热爱自然情怀。“取 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 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 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 风尚。要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全 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生态环 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要倡 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让 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 情怀。 —我们应该追求科学治理精神。生 态治理必须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 统筹兼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只有 赋之以人类智慧,地球家园才会充满生机活 力。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 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 坚守。 —我们应该追求携手合作应对。建设 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 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 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 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 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 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只有并肩同行,才 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 之路行稳致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昨天,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 论坛成功闭幕,在座许多嘉宾出席了论坛。 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发展之 路,同时也必须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这是 与会各方达成的重要共识。中国愿同各国一 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建设生态文 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从自己、从 现在做起,把接力棒一棒一棒传下去。 我宣布,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 会开幕! (新华社北京 4 月 28 日电)

Upload: others

Post on 09-Feb-2021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本报社址:北京市复兴路 15号 邮政编码:100038 查询电话:58884031 总编室:58884048 58884050(传真) 策划运营中心:58884126 广告许可证:018号 本报激光照排 印刷:人民日报印刷厂 每月定价:33.00元 零售:每份 2.00元

    4新闻热线:010—58884052E-mail:[email protected]

    ■责编 彭 东 2019 年 4 月 29 日 星期一综合新闻 ZONG HE XIN WEN

    诚信建设万里行

    北京时间 4 月 26 日深夜,在你进入梦乡

    之时,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

    欧洲“处女座”引力波探测器(Virgo)联合公

    开发布了一个疑似引力波信号预警。科学家

    怀疑,这可能是首个黑洞吞噬中子星产生的

    引力波信号。

    目前,天文学家仍在分析数据并利用计

    算机模拟,以更好地对其进行解释。不过,他

    们认为,这一观测如获证实,将是黑洞—中子

    星这种二元系统确实存在的首个证据,有望

    让多个天文学领域受益——从精确测试广义

    相对论到测量宇宙的膨胀速度等。世界各地

    的天文学家也在竞相使用不同类型的望远镜

    来观察这一现象。

    LIGO 数据分析团队成员查德·汉纳说:“这一信号可能源于中子星—黑洞的并合”。

    但他也表示,信号不是很强,这意味着它可能

    只是偶然事件。

    最新事件被临时标记为#S190426c,LI-

    GO-Virgo 团队计算得出,其似乎发生于 12

    亿光年之外。他们绘制了一张“天空图”,标

    识了该引力波最有可能产生的位置,并将这

    些信息作为公共警报发送出去,以便其他天

    文学家能在天空中搜寻这一事件发出的光。

    研究人员称,如果4月26日的事件不是黑洞—

    中子星并合,那它可能是两颗中子星并合。

    这是 LIGO-Virgo二者经历一系列升级,

    并于 4 月 1 日联合开始第三轮探测运行(O3)

    以来,推出的全新举措:一旦收到疑似引力波

    信号预警,第一时间提醒全球天文学界注意。

    截至记者发稿,LIGO 和 Virgo 本月已正

    式公开发布 5次疑似引力波信号预警。

    普通人也能实时跟踪

    “能在不到一个月时间,正式发布 5 次疑

    似引力波信号预警,跟最新升级有很大关

    系。”LIGO 科学合作组织成员、武汉大学物理

    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研究员范锡龙在接受科

    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据 LIGO 官网介绍,自 4 月 1 日“王者归

    来”后,LIGO 的灵敏度比上一轮运行提升

    了 40%,而 Virgo 的灵敏度几乎是上一轮运

    行的两倍。

    除了灵敏度显著提升,第三轮探测运行

    的亮点之一是探测到可能的引力波信号后,

    立刻预警全球天文学界。

    “公开疑似引力波信号源越及时,探测 X

    射线、紫外线、可见光、射电信号的电磁望远

    镜就越可以及时搜寻这些信号,并有望从同

    一源头发现对应的电磁信号。”LIGO 实验室

    主任戴维·赖茨解释说,在很多情况下,尽快探测到电磁信号对于理解引力波事件的动力

    学机制,并揭示其真正本质具有关键作用。

    范锡龙告诉记者,2017 年 8 月,LIGO 和

    Virgo 首次探测到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

    波信号,引发世界各地几十台望远镜开展联

    合观测,人类第一次同时探寻到引力波及其

    电磁对应体。但当时的预警信号只发送给与

    之有合作关系的天文台和科学家。

    如今,不但任何天文研究者,就连普通公

    众,也可以登录官方网址实时跟踪疑似引力

    波信号预警信息。苹果手机用户甚至还可以

    下载手机应用,在引力波预警信号发布时收

    到手机通知。

    引力波观测进入常态化

    清华 LIGO 工作组成员、清华大学计算机

    系副教授都志辉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

    表示,LIGO 第一时间公布疑似引力波预警信

    号,说明它对自身的硬件和软件流水线都更

    有信心了。

    “LIGO在第三轮探测运行期间,运行着多

    条引力波数据处理流水线,清华 LIGO 工作组

    与国际团队合作开发的SPIIR引力波数据处理

    流水线主要基于引力波滤波模型匹配,也是唯

    一一条使用GPU加速的流水线。”都志辉介绍,

    最新公布的5个疑似引力波信号,SPIIR引力波

    数据处理流水线也在线对其中4个触发了预警。

    都志辉告诉记者,清华 LIGO 工作组一直

    在优化引力波数据处理流水线的整体架构,提

    升其性能,使其更加稳定可靠。目前正在探索

    将深度学习方法应用于引力波数据处理当中。

    “引力波信号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公开,有

    助于天文学界的信息互通。这也意味着引力

    波观测逐渐进入常态化。”范锡龙认为。

    (科技日报北京4月28日电)

    LIGO升级后立新功:已公布5个疑似引力波信号4 月 26 日 ,高 海 拔 宇 宙 线 观 测 站

    (LHAASO)科学观测启动仪式在四川成都

    举行。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高能物理

    所研究员曹臻宣布: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科学观测正式启动。经过近两年的建设,

    这个全世界同类装置中灵敏度最高的探测

    器,开始了它的巡天征程。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是“十二五”期间

    启动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系我

    国自主研发。它由电磁粒子探测器阵列、

    缪子探测器阵列、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

    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等组成。

    曹臻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宇宙线是地球

    上存在的太阳系以外唯一的物质样本。自

    1912年宇宙线被发现以来,人类始终没有找

    到其起源,许多基础的科学问题解决不了。

    高能的宇宙线粒子进入地球大气层

    后,会和大气中的原子核,例如氮或氧的原

    子核发生相互作用,粒子就像炮弹一样把

    原子核打碎。其结果是这个原子核和炮弹

    一起会变成一堆次级粒子。这些次级粒子

    仍然携带着很高的能量,继续与大气中的

    原子核发生同样的相互作用,又把别的原

    子核打碎,产生了更次级的粒子。如此重

    复十几次,这是一个指数增长的过程,产生

    许多次级粒子,最终次级粒子数可达百亿,

    在空气中像一场粒子“阵雨”瞬间散布在数

    平方公里的地面上。

    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何会海告诉

    记者,当粒子“阵雨”发生时,只要一个粒子打

    到探测器上,探测器就弱弱地闪一下。如果

    几十个、几百个探测器同时闪了一下,科学

    家就知道天上来了一个能量非常高的粒子。

    LHAASO的科学目标是:通过探测器探

    索高能宇宙线的起源;开展全天区伽马源扫

    描搜索,捕捉宇宙中的高能伽马射线源和伽

    马暴事件并探索其辐射和爆发机制。

    LHAASO 的主体工程于 2017 年 6 月

    在四川稻城县海拔 4410 米的海子山开始

    建设,计划 4 年完工。项目采用了边建设

    边运行的模式。此次投入科学观测的探测

    器包括由 1800 个探测器组成的、灵敏面积

    达 22500 平方米的一号水切伦科夫探测器

    阵列,两台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180 台电

    磁粒子探测器和 80个缪子探测器。

    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是观测阵列的

    主要科学设施之一。它可以达到全天候观

    测,不受日、月、星光及天气条件的影响。

    其工作原理是:在巨大的水池中灌入极其

    干净的纯净水,并且把光电倍增管等设备

    置入水中。当宇宙线粒子通过水池时,设

    备会记录下它的信号,提供给科研人员进

    行分析。曹臻说,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

    每天都能对 60%以上的天区做一次扫描,

    “预计每年将探测到 5万亿个宇宙线事件,

    获取 4PB以上的观测数据。”

    清华大学教授崔伟告诉记者,现在开始

    用于科学观测的LHAASO一号水切伦科夫

    探测器阵列,其巡天灵敏度比国际上最高灵

    敏度的同类装置还高出 30%。“我们可以在

    伽马暴高能辐射探测、银河系外耀变源探测

    与观测、银河系内伽马射线源的深度观测等

    方面与国际同类实验展开合作研究。”

    大科学工程﹃拉索﹄启动宇宙线观测

    本报记者

    李大庆

    本报记者 刘园园 刘 霞

    4月 27日至 29日,第十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在京举行。本届博览会设立现代农业成就、智慧农业及精准农业、农业航空、种子苗木等6个展区,为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健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搭建平台。

    右图 参展商展示新型植保无人机。下图 参展商展示农用太阳能发电

    玻璃。 本报记者 洪星摄

    科技助力

    现代农业

    科技日报讯 (记者崔爽)记者从近日举行的 2019 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上

    了解到,“剑网 2018”专项行动期间,各级版

    权执法监管部门查处网络侵权盗版案件 544

    件,其中查办刑事案件 74 件、涉案金额 1.5 亿

    元,查办了一批侵权盗版大案要案。此外,

    针对新兴的短视频、网络转载领域的版权问

    题,版权监管部门约谈重点企业,推动行业

    自律、履行主体责任,相关领域版权秩序得

    到明显改善。

    同时,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

    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四部门联合

    启动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 2019”专项行

    动。从 4 月底到 10 月底,利用 6 个月时间开

    展 5 项重点整治:严厉打击未经授权转载主

    流媒体新闻作品的侵权行为,严肃查处自

    媒体通过“标题党”“洗稿”方式剽窃、篡改、

    删减主流媒体新闻作品的行为;严格院线

    电影网络版权专项整治;加强流媒体软硬

    件版权重点监管;规范图片市场版权保护

    运营秩序;巩固网络重点领域版权治理成

    果等。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2018

    年中国网络版权保护年度报告》,在司法保护

    方面,版权审判规则日趋完善,审理模式不断

    创新,如增设北京互联网法院、广州互联网法

    院,审理效率提高;在社会保护方面,各主体

    共同推动社会共治,利用新技术保护合法权

    益,相关互联网企业完善内部版权管理制度,

    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保护版权。

    报告认为,2018年,我国网络版权保护取

    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也存在问题和挑战,比如

    现行著作权法律制度不能适应产业发展新需

    求、侵权盗版方式“去中心化”增加版权保护

    难度、内容产业“重产轻质”创新能力不足、版

    权国际应对面临更多挑战。为此,报告建议

    加快推进《著作权法》修订进程,完善版权制

    度体系;鼓励创新激发原创动力,推动优秀作

    品创作生产;创新版权治理模式,建立协同治

    理联动机制;推动版权信息共享,促进交易平

    台透明化。

    “剑网 2018”:查处 544件网络侵权盗版案件科技日报讯(记者陈瑜)4月 27日,随

    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华龙一号全球首

    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 5号机组一回路水压

    试验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该机组比计划提

    前 50天启动冷态功能试验,由安装阶段全

    面转入调试阶段。

    冷态功能试验是核电厂大型综合专项

    调试试验,主要目的是验证一回路系统和

    设备及其辅助管道在高压下的各项性能,

    并在各个压力平台下进行主系统和辅助系

    统的相关试验,是对整个反应堆性能的第

    一次全面考验。

    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

    片”,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

    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是当前核电市场上接

    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中 核 集 团 在 建 的 海 内 外 四 台 华 龙

    一号核电机组,是全球唯一按照进度计

    划建设的三代压水堆核电项目。目前,

    海 内 外 华 龙 一 号 工 程 建 设 各 节 点 均 按

    期或提前完成,工程安全和质量处于良

    好 受 控 状 态 。 华 龙 一 号 示 范 工 程 福 清

    核 电 5、6 号 机 组 各 项 节 点 均 按 期 或 提

    前实现。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全面转入调试阶段

    科技日报讯 (记者高博)由联合国教科 文 组 织 国 际 工 程 科 技 知 识 中 心(IK-

    CEST)、中 国 工 程 科 技 知 识 中 心(CK-

    CEST)、百度、西安交通大学联合主办的第

    五届百度&西安交大大数据竞赛暨 IK-

    CEST 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大数据竞赛近

    日在西安启动。

    据了解,本次竞赛以“基于卫星遥感影

    像和用户行为的城市区域功能分类”为题,

    面向全球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创客团

    队、个人等人员开启报名通道,免费提供最

    高 55万样本,覆盖 70个城市的卫星遥感影

    像和互联网大数据,要求参赛团队设计一个

    城市区域功能分类模型。与以往单一数据

    不同的是,本次大赛创新性地采用“产业大

    数据+互联网大数据”交叉融合的形式进行,

    其模型为多模学习问题,其中遥感影像属于

    图像模态,用户行为属于时序模态,二者叠

    加之下给了参赛选手更多创造性发挥空

    间。此外,作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首届面

    向高校开放的国际性大数据竞赛,预计将覆

    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的300所高校,着力打

    造新丝路上的一张中国大数据名片。

    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主任、IKCEST 常

    务副主任宋德雄在致辞中说:“本次竞赛的

    启动不仅开启了 IKCEST 在人工智能领域

    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征程,而且与中

    国工程院肩负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在全球视野上促进工程科学技术事业发展

    的使命不谋而合。”

    作为本届大赛主办方之一,百度校园

    品牌部主任李轩涯希望通过大赛培养更多

    优秀年轻技术人才。他表示,希望能够凭

    借百度的大数据技术推动整个行业的发

    展,而年轻人才的培养,则成为整个行业能

    够持续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

    IKCEST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大数据竞赛启动

    科技日报广州4月28日电 (记者叶青)28日,“世界上最大的恐

    龙”国际巡回展登陆广

    东科学中心。该展览将

    持续至 10月 7日。

    图为学生在仔细观察蜥脚类恐龙巨大的骨骼。广东科学中心供图

    (上接第一版)眼下,量子计算领域国际竞争很激烈。

    “就像经典计算机诞生前一样,规则、标准、专

    利还都没有完全建立,只有不断取得突破,收

    获成果,才能在未来拥有主动权。”郭国平说。

    目前,合肥高新区已经拥有主营量子技

    术的企业 5家,量子关联企业 20余家。

    这样高质量的第一,合肥高新区还有太

    多。世界第一条量子通信保密干线,第一部

    空警 500预警机雷达、全球可穿戴领域第一颗

    智能芯片……清如许源自活水来。“总书记视

    察合肥时看到的创新成果,其中 68 项正在加

    速迭代。”宋道军介绍,高新区一直着力打造

    原始创新“策源地”:

    3年来,他们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

    心核心承载区建设;量子信息与量子科学创

    新研究院、合肥先进光源等重大科技基础设

    施的建设,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世界

    一流大学和研发机构尽快投用,都在稳中提

    速。旨在推动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原始

    创新。

    “中科大在这里有一个校区。”不止一人

    向记者提及此事。这是高新区构建协同创新

    “大平台”方面推进的工作之一。

    “我们共引进和培育了中科院重庆院合

    肥分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合肥研究院、安

    徽省军民融合研究院等 30 多个新型创新组

    织。”宋道军介绍,3 年来,加速推进累计建设

    各类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

    近 100 个,转化各类成果 800 余项,孵化企业

    600 余家。

    新经济注入新活力

    能将语音转换文字的智能鼠标,将练习

    结果远程发给老师的电子钢琴……

    在全国首个定位于 AI(人工智能)领域的

    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办公大楼内,

    集 中 展 示 了 高 新 区 在 AI 领 域 的 探 索 和 部

    署。2018 年,中国声谷 328 家企业实现产值

    约 650亿元。

    “3 年来,合肥高新区大力发展新经济,”

    宋道军说,“AI、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产值连

    续 3年保持 20%以上增长。”

    中科普瑞昇生物医药科技,经过 3年多发

    展,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基于激酶靶点的

    BaF3工程细胞库;合肥离子医学中心,正在打

    造全球一流的离子医疗中心,等等。新经济

    带动了产业发展,也给合肥高新区注入了新

    的活力。过去的 3年,合肥高新区营业总收入

    从 4110.5亿元增加到 4885亿元;R&D占 GDP

    比重达 8.9%,是全国水平的 3倍……

    被纳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序列

    的合肥高新区,如今是我国创新发展格局中

    的战略支撑点之一。合肥高新区始终牢记嘱

    托,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正向国家创新网络枢

    纽和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目标迈进。

    牢记总书记嘱托 下好创新先手棋

    (上接第一版)——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山峦

    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

    样的自然美景,既带给人们美的享受,也是人

    类走向未来的依托。无序开发、粗暴掠夺,人

    类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合理利用、友

    好保护,人类必将获得大自然的慷慨回报。

    我们要维持地球生态整体平衡,让子孙后代

    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

    见青山、闻到花香。

    ——我们应该追求绿色发展繁荣。绿色

    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一直讲,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

    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

    ——我们应该追求热爱自然情怀。“取

    之 有 度 ,用 之 有 节 ”,是 生 态 文 明 的 真 谛 。

    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

    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

    风尚。要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全

    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生态环

    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要倡

    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让

    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

    情怀。

    ——我们应该追求科学治理精神。生

    态治理必须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

    统筹兼顾,打造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只有

    赋之以人类智慧,地球家园才会充满生机活

    力。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们

    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

    坚守。

    ——我们应该追求携手合作应对。建设

    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面对生态环境

    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

    体,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合

    作,我们才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

    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只有并肩同行,才

    能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全球生态文明

    之路行稳致远。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昨天,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

    论坛成功闭幕,在座许多嘉宾出席了论坛。

    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发展之

    路,同时也必须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这是

    与会各方达成的重要共识。中国愿同各国一

    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

    运共同体。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建设生态文

    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从自己、从

    现在做起,把接力棒一棒一棒传下去。

    我宣布,2019 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

    会开幕!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