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dhalbi.com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163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Feb-2021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羅時憲先生撰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己一︶明一切相智………………………………………………………………………六

    ︵戊一︶釋三智分三

    …………………………………………………………………………五

    ︵丁二︶隨標別釋分二

    ………………………………………………………………………五

    ︵戊二︶標能釋體……………………………………………………………………………五

    ︵戊一︶標能所釋……………………………………………………………………………四

    ︵丁一︶總標綱要分二

    ………………………………………………………………………四

    ︵丙二︶全論總義分二

    …………………………………………………………………………四

    ︵丙一︶明造論所為……………………………………………………………………………四

    ︵乙二︶為樂廣者分別廣說分三

    ………………………………………………………………四

    ︵乙一︶讚禮三智………………………………………………………………………………三

    ︵乙二︶解敬禮…………………………………………………………………………………三

    ︵乙一︶釋論題…………………………………………………………………………………一

    ︵甲二︶論正義分三

    ………………………………………………………………………………三

    ︵甲一︶論前義分二

    ………………………………………………………………………………一

    全部釋文分三:

    頁數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己二︶明道相智…………………………………………………………………………七

    ︵辛二︶廣釋分三

    ……………………………………………………………………一九

    ︵辛一︶略標…………………………………………………………………………一八

    ︵庚二︶修教授義分二

    …………………………………………………………………一八

    ︵庚一︶正釋教授………………………………………………………………………一五

    ︵己二︶釋為成辦彼誓願示方便之教授︵釋教授︶分三

    ……………………………一五

    ︵己一︶釋為求一切相智所發誓願︵釋發心︶………………………………………一三

    ︵戊一︶釋所求一切相智分三

    ……………………………………………………………一三

    ︵丁一︶廣釋三智分三

    ………………………………………………………………………一二

    ︵丙三︶全論文義分三

    ︵以下-切相智品第二︶

    …………………………………………一二

    ︵戊三︶釋法身︵以上序品第一︶………………………………………………………一二

    ︵己四︶釋一剎那現證菩提加行體……………………………………………………一二

    ︵己三︶釋漸次加行體…………………………………………………………………一一

    ︵己二︶釋至頂加行體……………………………………………………………………十

    ︵己一︶釋圓滿證一切相加行體…………………………………………………………九

    ︵戊二︶釋四加行分四

    ………………………………………………………………………九

    ︵己三︶明一切智…………………………………………………………………………八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壬一︶釋煖等之前三勝法︵所緣、因緣、行相︶………………………………一九

    ︵壬二︶別釋三資糧分三

    ……………………………………………………………三一

    ︵壬一︶總標十七種資糧……………………………………………………………三O

    ︵辛三︶資糧廣大之資糧正行分二

    ……………………………………………………三O

    ︵辛二︶加行廣大之趣入正行………………………………………………………二九

    ︵辛一︶意樂廣大之披甲正行………………………………………………………二八

    ︵庚四︶釋修行自體分四

    ………………………………………………………………二八

    ︵庚三︶釋修行所為……………………………………………………………………二八

    ︵庚二︶釋修行所緣……………………………………………………………………二七

    ︵壬二︶斷……………………………………………………………………………二七

    ︵壬一︶諍……………………………………………………………………………二六

    ︵辛二︶斷諍論分二

    ………………………………………………………………二六

    ︵辛一︶辨種性………………………………………………………………………二六

    ︵庚一︶釋修行所依分二

    ……………………………………………………………:

    二六

    ︵己三︶釋如教授所修之正行分四

    ………………………………………………………二六

    ︵壬三︶釋攝持………………………………………………………………………二五

    ︵壬二︶釋分別………………………………………………………………………二二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癸一︶智資糧…………………………………………………………………三一

    ︵己一︶釋道相智之支分………………………………………………………………四五

    ︵戊二︶釋趣彼方便道相智分二︵以下道相智品第三︶

    …………………………………………四五

    ︵辛四︶定出一切相智之出生正行︵以上一切相智品第二︶

    ………………………………四四

    ︵癸三︶對治資糧…………………………………………………………………四四

    ︵子二︶釋果位第十地相…………………………………………………………四三

    ︵丑九︶第九地修治……………………………………………………………四一

    ︵丑八︶第八地修治……………………………………………………………四一

    ︵丑七︶第七地修治……………………………………………………………三八

    ︵丑六︶第六地修治……………………………………………………………三七

    ︵丑五︶第五地修治……………………………………………………………三六

    ︵丑四︶第四地修治……………………………………………………………三五

    ︵丑三︶第三地修治……………………………………………………………三五

    ︵丑二︶第二地修治……………………………………………………………三四

    ︵丑一︶初地修治………………………………………………………………三三

    ︵子一︶釋因位九地修治分九

    ……………………………………………………三三

    ︵癸二︶地資糧分二

    …………………………………………………………………三三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己二︶釋道相智之本性分三

    ……………………………………………………………四六

    ︵壬二︶有作用之修道分二

    …………………………………………………………五二

    ︵壬一︶修道作用……………………………………………………………………五二

    ︵辛二︶修道分二

    ………………………………………………………………………五二

    ︵壬二︶廣釋修相……………………………………………………………………五O

    ︵壬一︶略標剎那……………………………………………………………………四九

    ︵辛一︶見道分二

    ………………………………………………………………………四九

    ︵庚三︶知菩薩道之道相智分二

    ………………………………………………………四九

    ︵辛三︶釋順抉擇分因………………………………………………………………四九

    ︵辛二︶如何了知彼道………………………………………………………………四八

    ︵壬二︶斷諍…………………………………………………………………………四八

    ︵壬一︶正說…………………………………………………………………………四八

    ︵辛一︶所依差別分二

    …………………………………………………………………四八

    ︵庚二︶知獨覺道之道相智分三

    ………………………………………………………四八

    ︵辛二︶順抉擇分因…………………………………………………………………四七

    ︵辛一︶自性…………………………………………………………………………四六

    ︵庚一︶知聲聞道之道相智分二

    ………………………………………………………四六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癸一︶後得有分別智修道分三

    ……………………………………………………五三

    ︵己一︶一切智自體分三

    …………………………………………………………………五八

    ︵戊三︶釋道相智之支一切智分二︵以下一切智品第三︶

    ………………………………………五八

    ︵寅二︶立佛清淨為最清淨‧…………………………………………………五七

    ︵寅一︶是否最清淨之差別……………………………………………………五七

    ︵丑四︶自性差別分二

    ……………………………………………………………五七

    ︵丑三︶果差別…………………………………………………………………五七

    ︵丑二︶境差別…………………………………………………………………五六

    ︵丑一︶因差別…………………………………………………………………五六

    ︵子二︶清淨修道分四

    ……………………………………………………………五六

    ︵子一︶引發修道…………………………………………………………………五五

    ︵癸二︶根本無分別智修道分二

    ……………………………………………………五五

    ︵子三︶隨喜修道…………………………………………………………………五五

    ︵子二︶迴向修道…………………………………………………………………五四

    ︵丑二︶勝利……………………………………………………………………五三

    ︵丑一︶正釋……………………………………………………………………五三

    ︵子一︶勝解修道分二

    ……………………………………………………………五三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庚一︶釋遠近道分三

    …………………………………………………………………五八

    ︵辛一︶略標剎那…………………………………………………………………六四

    ︵庚三︶加行之果分二

    …………………………………………………………………六四

    ︵辛二︶加行自性……………………………………………………………………六三

    ︵辛一︶加行差別……………………………………………………………………六二

    ︵庚二︶一切智加行分二

    ………………………………………………………………六二

    ︵壬五︶結……………………………………………………………………………六一

    ︵癸三︶傍義………………………………………………………………………六一

    ︵癸二︶正對治……………………………………………………………………六一

    ︵癸一︶是所治品之理……………………………………………………………六一

    ︵壬四︶果上相執之能治分三

    ………………………………………………………六一

    ︵壬三︶果上相執所治………………………………………………………………六O

    ︵壬二︶能治品一切智………………………………………………………………六O

    ︵壬一︶所治品一切智………………………………………………………………六O

    ︵辛三︶所治能治之差別分五

    …………………………………………………………六O

    ︵辛二︶成立彼理……………………………………………………………………五九

    ︵辛一︶遠近道之理…………………………………………………………………五八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辛二︶廣釋行相……………………………………………………………六四

    ︵辛二︶修加行之德失分二

    ……………………………………………………………七四

    ︵癸二︶正明加行…………………………………………………………………七三

    ︵癸一︶積善根之身………………………………………………………………七三

    ︵壬二︶明勝加行分二

    ………………………………………………………………七三

    ︵子三︶一切相智相………………………………………………………………六九

    ︵子二︶道相智相…………………………………………………………………六八

    ︵子一︶一切智相…………………………………………………………………六七

    ︵癸二︶廣釋分三 ……………………………………………………………………六七

    ︵癸一︶略標………………………………………………………………………六六

    ︵壬一︶智相差別分二

    ………………………………………………………………六六

    ︵辛一︶一切相加行自性分二

    …………………………………………………………六六

    ︵庚一︶一切相加行總說分三

    …………………………………………………………六六

    ︵己一︶為自在因之一切相加行分二

    ……………………………………………………六六

    ︵戊一︶自在因果分二

    ……………………………………………………………………六六

    ︵丁二︶廣釋四加行分二︵以下圓滿一切相現觀品第五︶

    …………………………………………六六

    ︵己二︶總結三智………………………………………………………………………六五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壬一︶修加行之功德……………………………………………………七四

    ︵壬一︶道總相……………………………………………………………………八九

    ︵辛一︶明正所化機分二

    ………………………………………………………………八八

    ︵庚二︶從順解脫分釋生起次第分三

    …………………………………………………八八

    ︵癸四︶自性相……………………………………………………………………八六

    ︵癸三︶作用相……………………………………………………………………八五

    ︵子二︶廣釋………………………………………………………………………八四

    ︵子一︶略標………………………………………………………………………八四

    ︵癸二︶殊勝相分二 …………………………………………………………………八四

    ︵子三︶一切相智加行相…………………………………………………………八二

    ︵子二︶道相智加行相……………………………………………………………八一

    ︵子一︶一切智加行相……………………………………………………………七九

    ︵癸一︶智相分三

    ……………………………………………………………………七九

    ︵壬二︶廣釋分四

    ……………………………………………………………………七九

    ︵壬一︶略標…………………………………………………………………………七九

    ︵辛三︶加行之性相分二

    ………………………………………………………………七九

    ︵壬二︶修加行之過失………………………………………………………………七五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壬二︶明正所化機…………………………………………………………………八九

    ︵癸一︶法身因生死槃平等加行………………………………………………九九

    ︵壬二︶引發三身之殊勝道三分

    ……………………………………………………九八

    ︵丑二︶不退轉相………………………………………………………………九八

    ︵丑一︶廣釋大乘修道…………………………………………………………九六

    ︵子三︶修道不退轉相分二

    ………………………………………………………九六

    ︵丑二︶廣釋……………………………………………………………………九四

    ︵丑一︶略標……………………………………………………………………九四

    ︵子二︶見道不退轉相分二

    ………………………………………………………九四

    ︵丑二︶廣釋……………………………………………………………………九四

    ︵丑一︶略標……………………………………………………………………九四

    ︵子一︶加行道不退轉相分二

    ……………………………………………………九四

    ︵癸二︶廣釋分三

    ……………………………………………………………………九二

    ︵癸一︶略標………………………………………………………………………九二

    ︵壬一︶不退無上菩提之相分二

    ……………………………………………………九一

    ︵辛三︶生殊勝現觀之次第…………………………………………………………九一

    ︵辛二︶能生熟道之次第……………………………………………………………九O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癸二︶受用身因嚴淨佛土加行…………………………………………………九九

    ︵子二︶退還所取分別………………………………………………………一O六

    ︵子一︶轉趣所取分別………………………………………………………一O五

    ︵癸一︶廣釋所取分別分二

    ……………………………………………………一O五

    ︵壬二︶廣釋分二

    …………………………………………………………………一O五

    ︵癸二︶略標能取分別

    ……………………………………………………………一O五

    ︵癸一︶略標所取分別

    ……………………………………………………………一O五

    ︵壬一︶略標分二

    …………………………………………………………………一O四

    ︵辛一︶所治分別分二 ……………………………………………………………一O四

    ︵庚二︶見道頂加行分二

    ……………………………………………………………一O四

    ︵辛四︶世第一法頂加行…………………………………………………………一O四

    ︵辛三︶忍頂加行…………………………………………………………………一O三

    ︵辛二︶頂頂加行…………………………………………………………………一O二

    ︵辛一︶煖頂加行…………………………………………………………………一O一

    ︵庚一︶加行道頂加行分四

    …………………………………………………………一O-

    ︵己二︶自在果上中之頂加行分四︵下頂現觀品第六︶

    ……………………………………一O-

    ︵癸三︶化身因方便善巧加行……………………………………………………九九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癸二︶廣釋能取分別分二

    …………………………………………………一O七

    ︵癸一︶轉所取分別……………………………………………………………一一三

    ︵壬一︶所取分別分二

    ……………………………………………………………一一三

    ︵辛二︶所斷分別分二

    ………………………………………………………………一一三

    ︵辛一︶修道頂加行………………………………………………………………一一二

    ︵庚三︶修道頂加行分三

    ……………………………………………………………一一二

    ︵癸二︶斷德自在………………………………………………………………一一一

    ︵癸一︶正說……………………………………………………………………一一一

    ︵壬三︶見道頂加行之自性分二

    …………………………………………………一一一

    ︵癸三︶欲證究竟大菩提須許諸法皆空………………………………………一一O

    ︵癸二︶許實有性不應道理……………………………………………………一一O

    ︵癸一︶明自宗之大菩提………………………………………………………一一O

    ︵壬二︶彼大菩提果分三

    …………………………………………………………一一O

    ︵壬一︶見道頂加行之因…………………………………………………………一O九

    ︵辛二︶分別之對治分三

    ……………………………………………………………一O九

    ︵子二︶假執分別………………………………………………………………一O八

    ︵子一︶實執分別………………………………………………………………一O七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癸二︶還所取分別……………………………………………………………一一四

    ︵戊一︶身建立分四

    ……………………………………………………………………一二三

    ︵丁三︶廣釋法身分二︵以下法身品第九︶

    ……………………………………………………一二三

    ︵己二︶已得堅固剎那加行︵以下剎那證大菩提第八︶

    ……………………………………二二一

    ︵己一︶為得堅固修漸次加行………………………………………………………一二一

    ︵戊二︶堅固因果分二︵以下漸次現觀品第七︶ ……………………………………………:

    ‧一二一

    ︵辛二︶除邪執……………………………………………………………………一一九

    ︵壬二︶釋所緣行相………………………………………………………………一一八

    ︵壬一︶多福喻顯…………………………………………………………………一一八

    ︵辛一︶正說分二 …………………………………………………………………一一八

    ︵庚四︶無間道頂加行分二

    …………………………………………………………一一八

    ︵辛三︶斷除所斷之勝利…………………………………………………………一一七

    ︵子二︶廣釋……………………………………………………………………一二六

    ︵子一︶略標……………………………………………………………………一二六

    ︵癸二︶假執分別分二

    ………………………………………………………………一六

    ︵癸一︶實執分別………………………………………………………………一一五

    ︵壬二︶能取分別分二

    ……………………………………………………………一一五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己一︶自性身…………………………………………………………一二四

    ︵丙二︶攝為三義…………………………………………………………………………一四O

    ︵丙一︶攝為六義………………………………………………………………………一四O

    ︵乙一一一︶釋餘略義分二︵以下攝品第十︶

    ……………………………………………………一四O

    ︵戊二︶事業…………(

    ………………………………………………………………一三七

    ︵己四︶勝應身………………………………………………………………………一三七

    ︵辛二︶釋隨好……………………………………………………………………一三一

    ︵辛一︶釋相………………………………………………………………………一二八

    ︵庚二︶廣釋功德分二 ………………………………………………………………一二八

    ︵庚一︶略標行相……………………………………………………………………一二八

    ︵己三︶受用身分二

    ……………………………………………………………………一二八

    ︵辛二︶於常斷諍………………………………………………………………一二七

    ︵辛一︶於法身常住斷諍…………………………………………………………一二七

    ︵庚三︶斷諍分二

    …………………………………………………………………一二七

    ︵庚二︶差別…………………………………………………………………………一二六

    ︵庚一︶正義…………………………………………………………………………一二四

    ︵己二︶智法身分三

    ……………………………………………………………………一二四

    ︵甲三︶論後義………………………………………………………………………………一四一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現觀莊嚴論略釋

    ︵甲一︶論前義分二:乙一、釋論題,乙二、解敬禮。

    釋此分三:甲一、論前義,甲二、論正義,甲三、論後義。

    ︵乙一︶釋論題

    慈氏菩薩造頌

    此論能令學人於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廣二初會︶、中︵第二會︶、略︵第四會︶三部中之難通達

    論有二種:一為阿毗達磨體;一為摩呾理迦體。

    此論題在梵語為阿毗三昧耶、阿朗迦羅、那摩、般若波羅蜜多、鄔波第鑠、奢薩哆囉。華語譯

    此論是慈氏︵M

    aitreya

    ︶菩薩所說,其弟子無著︵A

    sahga

    ︶之所述也。昔無著讀般若經覺其浩

    法尊法師重譯

    法尊法師原釋

    羅時憲改編

    解釋經文並闡發其義趣者,別名鄔波第鑠,餘下一類則以抉擇法門分別法相為主者,則無別名

    義,容易了解,故名﹁教授﹂。阿毗達磨︵亦名摩呾理迦︶藏中略有二類體裁,第一類專用以

    ,鄔波第鑠為﹁教授﹂,奢薩哆囉為﹁論﹂。

    阿毗三昧耶為﹁現觀﹂,阿朗迦羅為﹁莊嚴﹂,那摩為﹁名曰﹂,般若波羅蜜多為﹁到彼岸﹂

    瀚而難得統緒,乃問於慈氏,慈氏為說此論。

    序品第一

    現觀莊嚴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

    第 一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甲二︶論正義分三:乙一、讚禮二智,乙二、為樂廣者分別廣說,乙三、為樂略者更說略義。

    ︵乙二︶解敬禮

    本論以現觀之義貫通廣、中、略三部般若經,共分八品;每品又各有若干要義,總計為七十義

    翻梵為藏諸譯師,為令息滅一切留難,為令翻譯事業圓滿,及為證得無上菩提,故於譯前敬禮

    也。此教授復具令法久住及濟拔有情二種功德,故名為﹁論﹂。此論中義復是佛及聖者現量觀

    一切諸佛菩薩。

    般若之指南,法門之鈴鍵矣。

    配合,與廣部︵十萬頌︶及小部︵八千頌︶文義大致上亦相對應,使經中之義層具體顯現。誠

    ,世稱八事七十義。於三部般若經之中,本論即以八品七十義與中部︵二萬五千頌︶經文逐段

    觀莊嚴一。

    ,意謂以美妙之韻語以莊嚴其所陳之義理也。此論以如是之頌文以闡發現觀之意義,故名﹁現

    觀也。今此論中所言現觀,乃總此六種而言。﹁莊嚴﹂者,文體之一種,乃以頌文解釋義理者

    出世智。六、究竟現觀,謂盡智等究竟位智。前三現觀,以作用殊勝,假立現觀之名,非真現

    謂緣非安立諦之根本、後得無分別智。五、現觀邊智諦現觀,謂現觀智諦現觀後諸緣安立世、

    現觀名。三、戒現觀,謂無漏戒。此能除破戒垢,令觀增明,亦名現觀。四、現觀智諦現觀,

    此用最勝,立現觀名。二、信現觀,謂緣三寶之世、出世間決定淨信。此助現觀令不退轉,立

    一、思想觀、謂最上品喜受相應思所成慧。此能觀察諸法共相,引生煖等;加行道中觀察諸法

    證之境,故名﹁現觀﹂。現觀即親證︵直接體驗,不由此度︶也。然通塗言現觀,則有六種:

    敬禮一切諸佛菩薩

    第 二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乙一︶讚禮三智

    具為聲聞菩薩佛

    四聖聚母我敬禮

    諸佛由具種相智

    宣此種種眾相法

    諸樂饒益眾生者

    道智令成世間利

    求寂聲聞由智

    引導令趣最寂滅

    慈尊於造論之前,先禮讚三智。所以先禮讚三智者,為令所化有情於此般若︵三智是般若︶發

    所以先讚禮三智者:謂有一類補特伽羅︵華言數取趣,眾生之異名也︶,是求寂滅︵作動詞用

    無餘依二種槃;即以此故,敬禮一切智也。又有一類補特伽羅,是求饒益一切眾生之菩薩;

    故,敬禮道相智也。又諸佛由具一切相智,宣說種種法藏,詮一切相;即以此故,敬禮一切相

    彼等由道相智,能成辦世間三類種性︵聲聞種性、獨覺種性、菩薩種性︶眾生之利益,即以此

    苦、集二諦之聲聞、獨覺;彼等由能證知補特伽羅無我一切智所引導,便能趣證有餘依

    禮之三業俱周備故。

    覺為求自利而趣寂滅與聲聞同,故未分說。﹁具﹂是周備義,所為︵去聲︶敬禮之三智及能敬

    讀去聲︶此聲聞等四聖眾母之三智,三業具備虔申敬禮也。頌中正標聲聞,兼取獨覺;以獨

    次第即頌前六句︵藏文原為三句,漢文譯成六句︶。最後二句︵藏文原為一句︶言造論者具為

    獨覺及菩薩︶所求義利︵世間利益名義,出世利益名利︶;後讚一切相智,謂能轉法輪;如其

    ,初讚一切智,謂能引導聲聞、獨覺乘人趣證寂滅;次讚道相智,謂能成辦三種所化︵聲聞、

    生淨信,由此因緣當得解脫及一切相智故。皈敬頌文義分兩段:一

    稱讚,二

    敬禮。稱讚中

    第 三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大師於此說

    一切相智道

    非餘所能領

    ︵戊一︶標能所釋

    ︵丁一︶總標綱要分二:戊一、標能所釋,戊二、標能釋體。

    ︵丙二︶全論總義分二:丁一、總標綱要,丁二、隨標別釋。

    ︵乙二︶為樂廣者分別廣說分三:丙一、造論所為,丙二、全論總義,丙三、全論文義。

    ︵丙一︶造論所為

    為令易解故

    是造論所為

    於十法行性

    經義住正念

    聰慧者能見

    此論所釋為廣、中、略三部般若。在正釋之前,先述造論所為。

    智也。

    所為也。

    經,安住聞、思正念,其聰慧菩薩,即能現見證得。今造此論,為令有情易解經義,即造論之

    所能領受;以彼等未於大乘經典勤聞、思故。然此一切相智道,若於以發心等十法行為體性之

    經中分為八種現觀所說之一切相智道,發心等十法也。此所詮之八種現觀,非餘外道、小乘等

    意,即為令有情容易了解般若經中之甚深義也。總謂此論所詮,即佛在此廣、中、略三部般若

    。其次三句明此一切相智道,若聰慧者於般若經安住正念,便可證得。最後二句,正明造論之

    者,以此智於四諦中是道諦所攝,智即是道,持業釋也。﹁非餘所能領﹂者,明此法之差別義

    ﹁大師於此說﹂、﹁一切相智道﹂二句頌文,明此論所詮之法。﹁一切相智﹂之下復言﹁道﹂

    第 四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戊一︶釋三智分三:己一、明一切相智、己二、明道相智,己三、明一切智。

    ︵丁二︶隨標別釋分三:戊一、釋三智,戊二、釋四加行,戊三、釋法身。

    ︵戊二︶標能釋體

    相智道智

    次一切智性

    一切相現觀

    般若波羅蜜

    以八事正說

    至頂及漸次

    剎那證菩提

    及法身為八

    此論所詮之義有八,謂一、一切相智,二、道相智,三、一切智,四、圓滿證一切相加行,五

    智,名同異譯也。

    二、圓鏡智,三、平等性智,四、妙觀察智,五、成所作智也三百﹁相智﹂者,即是一切相

    身者:一、法身︵狹義的︶,二、自性身,三、受用身,四、變化身。五智者:一、法界智,

    謂證得法身。就所證言,名為法身;就能證言,則名法身現觀。法身之內容為四身與五智。四

    體驗。四、一剎那現觀,即經漸次體驗之後,至最後時一剎那現觀圓滿。所謂以法身為果者,

    貌,此是第一步之觀法也。二、頂現觀,即作一門深入之洞察。三、漸次現觀,即作有次第之

    到目標︶,須修加行︵加功修行︶,即修四種現觀:一、一切相現觀,於三智之全體直觀其相

    智,是修行者之所為,即所對向之目標,故謂之境。所謂以四加行為行者,謂為抵達此境︵達

    ,一法身果,次第綸貫經義。所謂三智為境者,謂將佛智之內容分為三類,名以三智,而此三

    、至頂加行,六、漸次加行,七、一剎那現證菩提加行,八、法身果。此以三智境,四加行行

    此論以八事正釋廣、中、略三部般若經之義。八事為能釋,般若經中義為所釋也。

    第 五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己二︶明道相智

    ︵己一︶明一切相智

    令其隱闇等

    弟子麟喻道

    此及他功德

    發心與教授

    四種抉擇分

    正行之所依

    資糧及出生

    是佛相智

    謂法界自性

    諸所緣所為

    甲鎧趣入事

    六、大乘正行之究竟所修,謂﹁所為﹂。

    九、又須二種廣大資糧,謂﹁資糧正行﹂。

    七、此正行須發廣大心,謂﹁擐甲正行﹂。

    十、決定出生一切相智之﹁出生正行﹂。

    八、加行須廣大進趣,謂﹁趣入正行﹂。

    三、以有漏慧觀察空性︵即真如︶之修得正行,謂﹁四種順抉擇分﹂。

    一、誓願意樂︵意樂以信、欲、勝解為體︶,謂﹁發心﹂。

    類種子,乃法界自性上之淨用,法爾存住,故得彼名。

    論以十法顯示一切相智之體:

    四、大乘修行之所依,謂﹁法界自性住種性﹂︵即本性住種性︶,即本有無漏智種子。此

    五、大乘修行斷除增益執之所依,謂﹁諸所緣﹂。

    二、成辦誓願之方便,謂﹁教授﹂。

    第 六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大勝利見道

    作用及勝解

    讚事並稱揚

    是名為修道

    諸聰慧菩薩

    如是說道智

    趣向與隨喜

    無上作意等

    引發最清淨

    五、修道之﹁作用﹂,即由大乘修道所得之勝利。

    六、﹁勝解﹂修道;言勝解者,謂能信解般若為三利之本源也。︵三利者,一、自利,二

    八、﹁向﹂修道,此修道能轉自他所有善根為大菩提之支分。

    七、勝解修道之勝利,謂讚美、承事、稱揚。

    四、具足此世、他世廣大功德勝利之大乘見道。

    三、了知轔喻獨覺道之道相智。

    二、了知聲聞弟子道之道相智。

    一、道相智之支分︵支分是因義。如來自性光明能隱蔽諸天光明,令諸天及見者除我慢心

    論以十一法顯示道相智之體:

    佛智有如理智及如量智二種;如理智即根本無分別智,如量智即後得有分別智;若據﹁有

    根本智,其體是一、隨用分二;根本智既是無漏,後得豈能說是有漏?此其不通一也。又

    、自他俱利,三、利他。︶

    天光隱闇不現等。

    ,我慢是道相智生起之障礙。今除之,是促道相智生起之因也︶,謂如來自性光明令諸

    ︵原釋謂﹁勝解、向、隨喜三種修道是有漏修道,即後得有分別智﹂。今按後得智與

    九、﹁隨喜無上作意﹂修道,此修道於自、他善根深生歡喜。

    第 七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己三︶明一切智

    智不住諸有 悲不滯涅槃

    非方便則遠

    聲聞等見道

    一切智如是

    方便即非遙 所治能治品

    加行平等性

    大乘見道及諸大乘修道合名了知菩薩道之道相智。諸聰慧菩薩之現觀道相智,以如是十一法顯

    一、能破有邊︵有謂三有︶之大乘聖現觀智,即﹁由智故不住諸有﹂之道相智。

    分別﹂便說為有漏,豈佛之如量智亦是有漏?此其不通二也。意者藏土釋師義解有未盡

    之道相智能知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故就大乘人說,此一切智祇是道相智之一部分。

    法之總相;故稱﹁能證知此一切法總相之智﹂為一切智。此智聲聞弟子及獨覺皆有之。大乘菩薩

    示而說。

    說者也。

    三、﹁非方便而遙遠﹂之一切智,謂遠離殊勝方便智慧之聲聞、獨覺一切智,此乃本論所兼

    論以九法顯示一切智之體,言九法者:

    歟?抑糅譯釋文者未能善決擇歟?謹誌於此以待智者。︶

    一切智是﹁能證知補特伽羅無我﹂之智。一切法皆無補特伽羅之我。此﹁無補特伽羅我﹂乃一切

    二、能破靜邊︵靜謂寂滅︶之大乘聖現觀智,即由悲故不滯槃︵即寂滅︶之道相智。

    十一、﹁清淨﹂修道,此修道是能得究竟斷德之因。

    十、﹁引發﹂修道︵或譯正行修道︶,此修道是能得究竟智德之因。

    第 八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己一︶釋圓滿證一切相加行

    ︵戊二︶釋四加行分四:己一、釋圓滿證一切相加行,己二、釋至頂加行,己三、釋漸次加

    行,己四、釋剎那現證菩提加行。

    一、﹁行相﹂︵行讀去聲︶,謂所修正行之相狀。

    二、﹁諸加行﹂,謂能修之諸加行。

    九、就獨覺聖者身中所立之一切智。

    四、﹁失﹂,謂加行時所有過失。

    三、﹁德﹂,謂加行之功德。

    四、﹁方便而非遙遠﹂之一切智,謂殊勝方便智慧所攝之一切智,乃菩薩道相智之一分也。

    八、就聲聞聖者身中所立之一切智,及

    此二如其次第亦即是﹁所治品﹂之一切智與﹁能治品﹂之一切智。

    ﹁圓滿證一切相加行﹂之體,以十一法而顯示之:

    七、大乘諦現觀,即見道︵道相智之一︶。此大乘見道,就建立所依不同,別開為二,即

    六、加行﹁平等性﹂,即不惟破除所對治品亦破除執能對治之智慧為實之加行。

    五、菩薩一切智﹁加行﹂,此即正修能對治實執之一切智之加行。

    滿證一切相

    此具善方便

    有學不退眾

    有寂靜平等

    無上清淨剎

    行相諸加行

    德失及性相

    順解脫抉擇

    第 九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己二︶釋至頂加行

    此相及增長

    堅穩心住 見道修道中

    並諸邪執著

    是為頂現觀

    各有四分別

    四種能對治 無間三摩地

    八、﹁有學不退眾﹂,謂有學不退轉眾之不退相。

    九、﹁有寂靜平等﹂,謂能安立法身之三有寂靜平等加行。

    六、﹁順解脫分﹂。

    一、﹁此相﹂,謂得頂加行十二相中隨一相之初順抉擇分︵煖︶。此十二相見下頂

    七、﹁順抉擇分﹂。此二各是三種順分之一。三順分皆能為增上緣,順益其所順之法也。

    五、﹁性相﹂,謂加行之自性及行相。

    性相也。

    抉擇﹂是無漏智之別名,﹁順﹂乃隨順引發之義。

    本有無漏種子,令其初起現行者,名為順抉擇分。此分煖,頂,忍,世第一法四種。﹁

    生死過患則懼,聞說槃功德則喜等,名順解脫分。有漏善根中之能為勝增上緣,引發

    有漏善根中之五戒、十善行,能感福報,名順福分。有漏善根中之能感槃者,如聞說

    至頂加行之體以八法而顯示之:

    十一、﹁於滿證一切相此具善方便﹂,謂安立化身之善巧方便加行。一切相者,一切法之

    十、﹁無上清淨剎﹂,謂能安立受用身之嚴淨無上佛土加行。

    第 一○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三︶實執能取分別︵於補特伽羅等能取之法執為實有︶。

    ︵二︶轉退還取分別︵於退還事執為實有︶。

    四、﹁心住﹂,謂能引發見道功能,及能住無邊三摩地之第四順抉擇分︵世第

    五、﹁見道﹂及

    二、﹁增長﹂,謂具有十六種增長之第二順抉擇分︵頂︶。言十六種增長者,言此

    ︵三︶持對治︵即解脫道,無間道所得滅,使煩惱不起︶。

    ︵一︶厭患對治加行道中︵於苦、集二諦深生厭患︶。

    ︵一︶轉趣所取分別︵於轉趣事執為實有︶。

    六、﹁修道﹂,謂見道頂加行及修道頂加行。彼二道中﹁各有四種分別之四種真能

    現觀品第六。︵此為煖位上之頂加行。︶

    對治。︵對治分別執行之頂加行。︶

    一法︶。︵此為世第一法位之頂加行。︶

    抉擇分︵忍︶。︵此為忍位上之頂加行。︶

    勝過︶也。十六增長見下頂現觀品第六。︵此為頂位上之頂加行。︶

    第二順抉擇分有十六種功德,較供養三千大千世界有情數佛所得功德更為增上︵

    ︵四︶遠分對治︵即勝進道︶。

    三、﹁堅穩﹂,謂獲得了知三智相隨順之慧,及於利他不可破壞獲得堅穩之第三順

    ︵二︶斷對治︵即無間道︶

    四種分別者:

    四種能對治者:

    ︵四︶假執能取分別︵於假士夫等能取之法,執為實有假士夫等︶。

    第 一一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戊三︶釋法身

    ︵己四︶釋一剎那現證菩提加行

    ︵己三︶釋漸次加行

    自性圓滿報

    如是餘化身 法身並事業

    剎那證菩提 由相分四種

    漸次現觀中

    有十三種法

    四相正宣說

    八、所應遣除之﹁邪行﹂。︵遣除邪見之頂加行。︶

    四、無相之剎那加行。

    三、無二剎那加行。

    二、非異熟剎那加行。

    ﹁一剎那現證菩提加行﹂,體唯有一,﹁就相不同而分為四﹂:謂:

    漸次加行之體,以十三種法而顯示之,謂六波羅蜜多之六種漸次加行,隨念三寶之三種漸次

    七、﹁無間三摩地﹂之頂加行。

    加行,隨念天、捨、戒之三種漸次加行,及無性自性之漸次加行。

    一、異熟剎那加行。

    第 一二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發以為利他 求正等菩提

    彼彼如經中

    ︵己一︶釋為求一切相智所發誓願

    ︵戊一︶釋所求一切相智分三:己一、釋為求一切相智所發誓願,己二、釋為成辦彼願箱1

    ︵丁一︶廣釋三智分三:戊一、釋所求一切相智,戊一、釋趣彼方便道相智,戊三、釋道相智之

    ︵丙三︶全論文義分三:丁一、廣釋二智,丁二、廣釋四加行,丁三、廣釋法身。

    車乘與泉水

    雅聲河流雲

    分二十二種

    金剛山藥友

    如意寶日歌

    王庫及大路

    略度門宣說

    如地金月火

    藏寶源大海

    發心所緣之菩提﹁彼﹂及所為之利他﹁彼﹂,廣、中,略三部般若經中皆就略廣二門宣說。如

    方便之教授,己三、釋依教授而修之正行。

    現證發心等十法之究竟智,是一切相智之體性。此智體性,論以十法而顯示之。一謂發菩提心

    法身有四種,謂自性身,圓滿受用身,如是所餘之化身,並智慧法身及所作事業。

    是發心,依譬喻門分為二十二種:

    從大乘資糧道乃至佛地。

    ,此與以為利他而希求大菩提之欲相應,亦是入大乘道門所顯之最勝第六意識心王為體。界限

    支一切智。

    一切相智品第二攝般若第二會二卷歡喜品至二四卷遠離品

    第 一三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勝解三法為體。

    十八、悲及昆舍那相應之發心,不墮生死槃,猶如車乘。

    五、布施相應之發心,能滿足眾生願,猶如寶藏。

    四、與修三智隨順加行相應之發心,能燒障礙三智之柴,猶如猛火。

    一、與助伴欲相應之發心,是一切白法之所依處,猶如大地。

    十七、三十七菩提分相應之發心,三世諸佛皆行此道,猶如大路。

    十五、神通相應之發心,勢力無礙,猶如國王。

    七、安忍相應之發心,雖遇逆緣不能擾亂,猶如大海。

    二、與意樂相應之發心,乃至菩提而不改變,猶如純金。此中言﹁意樂﹂者,以信、欲、

    十二、大願相應之發心,如願成辦,猶如如意寶珠。

    十六、二資糧相應之發心,具足無量福德智慧資糧,猶如倉庫。

    十一、方便相應之發心,不捨利他,猶如善友︵善知識︶。

    十、般若相應之發心,能除二障重病,猶如頁藥。

    九、靜慮相應之發心,散亂所不能動,猶如山王。

    八、精進相應之發心,他不能破壞,猶如金剛。

    六、持戒相應之發心,是一切功德之生源,猶如寶源︵寶礦︶。

    十四、妙智相應之發心,能以愛語調伏所化有情,猶如歌音。

    十三、力相應之發心,能成熟所化有情,猶如日輪。

    三、增上意樂相應之發心,能增長四念住等一切善法,猶如初月。

    十九、總持、辯才相應之發心,能持已聞未聞諸法,猶如泉水︵或池沼︶。

    第 一四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修行及諸諦

    佛陀等三寶 不耽著不疲

    ︵庚一︶正釋教授

    應知此即是

    十教授體性

    周攝持道

    五眼六通德 見道並修道

    ︵己二︶釋為成辦此誓願顯示方便之教授分二:庚一、正釋教授,庚二、修教

    廿一、唯一共道相應之發心,饒益眾生等無有異,猶如河流。

    二十、四法慍柁南相應之發心,發揚眾生解脫生死之妙音,猶如雅音。

    廿二、法身相應之發心,能示現住史多天及從彼沒等,猶如大雲。

    授義。

    此有十種:

    等發心界限準此應知。

    ,名增上意樂清淨發心;三清淨地者,名異熟發心;佛地者,名障斷發心。

    意樂淨,許餘為異熟,後永斷諸障。﹂此說資糧、加行位者,名勝解發心;七未清淨地者

    ,三清淨地所攝。最後三種發心,佛地所攝。︽大乘經莊嚴論︾云:﹁發心於諸地,勝解

    應者,是大乘加行道所攝。其後十種發心,即極喜等十地所攝。再次神通相應等五種發心

    若大乘語開示能得大乘發心所求之方便者,即是大乘教授之自體。界限從未入道前乃至佛位。

    又說如地之發心為下品資糧道所攝者,是說最下界限,非說以上便無彼發心。如金、如月

    如是二十二種發心之界限,初三發心,如其次第是大乘資糧道下、中、上品所攝。加行相

    第 一五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諸鈍根利根

    信見至家家

    一間中生般

    寂滅及身證

    麟喻共二十

    行無行究竟

    三超往有頂

    壞色貪現法

    十、為令了知須斷俱生種子故開示﹁修道﹂之教授。

    九、為令了知須斷分別種子故開示﹁見道﹂之教授。

    能轉變種種事之神變通,二、能現知世界粗細諸聲之天耳通,三、能知他善惡等之他

    ;五、能現觀一切諸法之佛眼。

    實見眾生生死之天眼;三、能證諸法無實之慧眼;四、能知一切聖者根性利鈍之法眼

    繕那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以內麤細眾色之肉眼,從昔有漏善業所感異熟而生;二、能如

    七、說於修行能自在轉,不依仗他之因者,謂開示五眼之教授。五眼者:一、能見百踰

    六、說修行不退之因者,謂對治自輕懈怠,開示攝持大乘道精進之教授。

    五、說修行增進之因者,謂對治退屈懈怠,開示不疲勞精進之教授。

    一、說修行自性者,謂開示世俗、勝義二諦之教授。

    永斷煩惱障之漏盡通也。

    四、說修行堅穩之因者,謂對治貪著惡事懈怠,開示不怯弱精進之教授。

    二、說修行所緣者,謂開示四諦之教授。

    三、說修行所依者,謂開示佛、法、僧三寶之教授。

    八、說於所修行果之廣大資糧能速圓滿之因,謂開示﹁六神通﹂之教授。六神通:一、

    心通,四、能知往昔受生之宿住隨念通,五、能知世界粗細遠近等諸色之天眼通,六

    第 一六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九、不還向,謂為斷欲地九品修惑得解脫而精進修行之修道菩薩,準前分為信解、見至,

    一、預流向中﹁鈍根﹂隨信行。

    四、﹁家家﹂,謂斷欲界俱生煩惱三品之聖位菩薩,再於欲界中受生二次或三次,如由此

    十、﹁中般﹂,謂聖位菩薩於色界中有身而得斷隨一煩惱障之解脫道者。

    二、預流向中﹁利根﹂隨法行。如第二品所說,道相智所攝大乘見道十六剎那中,安住八

    六、一來向中之見至位。為斷欲界第六品修惑︵修道所斷煩惱︶得解脫而精進修行之修道

    三、預流果,謂安住見道八智之聖位菩薩,已永盡見道所斷三結︵一、見結,即我見;二

    此處別說三寶教授中之大乘僧寶。如是僧寶有二十種:

    合名不還向,此亦是論中隱說者。

    菩薩,鈍根者名﹁信解﹂,利根者名﹁見至﹂,此二合名一來向。

    家至彼家,故名﹁家家﹂。此分天家家及人家家二種。

    、戒取結,即行邪戒;三、疑結,即疑正理。此三為見惑之首。︶;此是論中隱說者。

    之力,修行證果者也。

    隨他人教授、教誡之力,信而修行證果者也。隨法行者,謂於所聞教法,隨自思惟觀察

    忍之聖位菩薩,名預流向。此預流向有鈍根隨信行與利根隨法行之二。言隨信行者,謂

    十一、﹁生般﹂。

    八、﹁一間﹂,謂已斷欲地第八品修惑之聖位菩薩。

    七、一來果,謂已斷欲地第六品修惑之聖位菩薩。此亦是論中所隱說者。

    五、一來向中之信解位。

    第 一七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辛一︶略標

    十九、阿羅漢向,即為欲斷盡煩惱障故,而精進修行之七地菩薩;此是論中隱說者。

    ︵庚二︶修教授義︵最初發起緣空性之修得︶

    十六、﹁歿﹂。於色究竟身而證斷隨一煩惱障之聖位菩薩,名往色究竟者。此分三種,

    十五、﹁半超﹂。

    十三、﹁無行般﹂。此三謂生色界乃得彼解脫道者,及勤修功行而得,與不用功行而得者。

    十八、﹁身證﹂;此位菩薩能證得八解脫。

    十七、﹁現法寂滅﹂︵現法槃︶,此位菩薩能斷盡惑業結生相續。

    所緣及行相

    因緣並攝持

    菩薩救世者

    分二:辛一、略標,辛二、廣釋。

    十二、﹁有行般﹂。

    種為

    ﹂;若從梵眾天乃至色究竟天漸次受生,後證彼道者,名曰﹁歿﹂。

    超﹂;若從梵眾天歿,在下三淨居天隨受一生,次生色究竟天而證彼道者,名曰﹁半超

    故名﹁三超﹂,即先往梵眾天生,捨諸餘處,次生色究竟天而證彼解脫道者,名曰﹁全

    十四、﹁全超﹂。

    二十、﹁麟喻獨覺﹂,即第十地菩薩。

    第二種為

    菩薩不求無色界生,故名為﹁往有頂﹂者,是說﹁離色界貪﹂之菩薩。此分二種,第一

    第 一八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壬一︶釋煖等之前三勝法︵所緣、行相、因緣。︶

    ︵辛二︶廣釋分三:壬一、釋煖等之前三勝法,壬二、釋分別,壬三、釋攝

    隨順諦現觀之大乘世間道︵有漏善意。以有執故,雖善而非無漏︶,即大乘加行道。此加行道

    依其具有四種分別,分下、中、上三品,勝出聲聞及獨覺之加行道也。

    屬於圓滿大乘順解脫分所生之現觀種類。界限唯在大乘加行位。

    持。

    ﹁菩薩救世者﹂之加行道﹁煖等﹂四位,其﹁所緣、行相、因緣、攝持﹂,亦如煖等之自性,

    所緣無常等

    是四諦等相

    行相破著等

    是得三乘因

    不執著諸法

    不見彼相故 智慧所觀察

    一切無所得

    由不依彼相

    非勝解無想

    正定定作用

    授記盡執著

    三互為一性

    正定不分別

    是順抉擇分 下中上三品

    彼等自性一

    不住無常等 彼等彼性空

    彼等自性一

    勝出諸聲聞

    及以諸麟喻

    色等無自性

    彼無即為性

    無生無出離

    清淨及無相

    色等離聚散

    住假立無說

    色等不安住

    其體無自性

    如煖等體性

    依具四分別

    分下中上品

    第 一九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無實自性﹂;以知﹁色等與彼法性其自性為一﹂之智為行相。二、以安立諦為所緣,謂

    說﹂之智。

    三、上品煖位。所緣,謂﹁色等一切法皆是假立﹂所差別之四諦。行相,謂通達﹁皆不可

    ,又色等有聚有散,故色等之離言自性亦無勝義安住;是聚散義也。其行相,謂﹁離名

    二、中品煖位。所緣,謂﹁色等離真實、聚散﹂所差別之四諦。色等名言非即色等自性,

    即因相。煖等四加行道,是能證﹁得三乘見道之近因﹂,以是隨順彼見道之勝方便故。

    於四諦十六相上﹁破除執著之煖下品智﹂。因緣者,謂能為因或緣而引生他法之相,亦

    行相,趣往槃故;四、出相,出三有故。︵以上解所緣︶此下品煖位之﹁行相﹂,謂

    、證滅,名為道諦。道諦有四相:一、道相,聖者所行故;二、如相,契正理故;三、

    四、下品頂位。所緣及行相各有二:一、以非安立諦為所緣,謂﹁色等勝義不安住及其體

    釋煖位等所緣、行相、因緣之中,一一位各分下、中、上品。

    相續安住及知無勝義安住﹂之智。已下八位之因緣相,與上位同,故論不別說。

    猶如說火,口不被燒,亦如想富,實非富有,故知色等自性,離名言而住,是離真實也

    一、下品煖位。﹁所緣﹂謂﹁無常等﹂之四諦十六種相。有情之生︵猶云人生︶及生所依

    三、妙相,無眾患之離繫故;四、離相,是苦不再生之離繫故。由此道故,知苦、斷集

    諦。滅諦有四相:一、滅相,是斷除煩惱之離繫故;二、靜相,是寂息眾苦之離繫故;

    故;三、生相,滋生苦故;四、緣相,與後生果作助緣故。真如境上有漏法滅,名為滅

    惱所發之業,名為集諦。集諦有四相:一、因相,苦之根本故;二、集相,數數積集苦

    故︵為八苦等所煎迫︶;三、空相,無自性故;四、無我相,無主宰故。諸煩惱及由煩

    處︵猶云世界︶名為苦諦。苦諦有四相:一、無常相,依緣起滅故;二、苦相,逼迫性

    第 二○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中之正定︶乃至全無分別︵即前中品世第一法中之盡執著︶,即是成佛最勝方便﹂之智。

    別想之心所行。︶

    一﹂之智為行相。

    八、中品忍位。所緣,謂﹁色等於勝義中無生死、無槃﹂。行相,謂知﹁如是修當得三

    ﹁色等由自性空故不住勝義及是無常﹂所差別之四諦;以﹁知無常等與彼法性其自性為

    七、下品忍位。所緣,謂﹁色等法於勝義中皆無自性﹂。行相,謂知﹁彼色等於勝義無,

    三輪之法性互為一性﹂所差別之四諦。行相,謂﹁知所修三摩地︵即前述下品世第一法

    三輪執著。

    正定作用任運而轉﹂之智。

    相及無想﹂之智。︵﹁非勝解相﹂者,謂無尋思勝解所行境相。﹁無想﹂者,謂是無分

    業清淨﹂之智。

    即是名言中之自性﹂︵意謂知﹁色等於勝義中無﹂一語,亦是名言︶之智。

    法於勝義中皆無所得﹂之智。

    實體相﹂之智。

    十一、中品世第一法位。所緣,謂﹁於不現見事授記之正因﹂。行相,謂於勝義盡粗分之

    十、下品世第一法位。所緣,謂﹁法性無生及健行等三摩地﹂。行相,謂知﹁在佛位中彼

    五、中品頂位。所緣,謂﹁不執著諸法相﹂︵意即無實體相︶。行相,謂﹁不見彼諸法有

    十二、上品世第一法位。所緣,謂﹁能修之三摩地、修者之菩薩及所修之般若波羅蜜多,

    九、上品忍位。所緣,謂﹁四諦勝義無相﹂。行相,謂﹁由勝義不依彼自性,故知非勝解

    六、上品頂位。所緣,謂﹁以觀察勝義之慧周觀察之四諦﹂。行相,謂知﹁三輪一切諸

    第 二一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由所依對治

    二所取分別

    由愚蘊等別

    ︵壬二︶釋分別

    自在我等體 蘊等依亦爾

    彼各有九種

    由實有假有

    能取亦分二

    一、雜染所取分別九種者:

    二、緣總苦有漏色等諸蘊而起分別,執為實有。

    一、緣總集染污無明,而起分別︵計也,下準此︶,執為實有。

    以上緣苦集總體為二。

    如是四加行位中,初位是見道智火之前相,故名為煖;猶如鑽火,煖為前相也。次位,觀法輾

    ﹂,﹁由緣無明等及緣蘊等有差別故﹂。

    似實所取法之影像,緣此影像而起分別,名為清淨所取分別。﹁彼﹂二所取分別又﹁各有九種

    此影像而起分別,名為雜染所取分別。二、以彼雜染事:﹁對治﹂、蘊、處、界等為所依、仿

    第一、所取分別中又分二:一、以雜染事︵苦是為﹁所依﹂,自意識變化實所取法的影像,緣

    最為第一,故名世第一法。

    ,故名為忍;忍是印可之義。第四位之觀智,是引發最初無漏智之勝增上緣,於一切世間法中

    轉增長,倍更明盛,故名為頂;頂是極義,增進義,居上位義。第三位,於所觀義,決定印持

    言分別者,謂能計心,以有漏第六意識及其相應慧為體。

    此中有二種分別:一、所取分別,謂執有實所取法;二、能取分別,謂執有實能取法。

    第 二二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九、知受為苦性,由此厭離,引發清淨等。緣彼執為實有受用之分別。

    四、緣愛著常、斷二邊邪知之貪,而起分別,執為實有。

    以上是緣清淨所知中盡所有性者四。

    四、緣緣起、還滅而起分別,執為實有。

    八、緣諸受所依有漏自、他等,而起分別,執為實有。

    六、緣諸波羅蜜多行而執為實。

    以上是緣清淨所知中如所有性者一。

    五、緣空性而起分別,執為實有。

    三、緣諸界而起計度分別,執為實有。

    二、緣諸處而起分別,執為實有。

    此是緣行者一。

    七、緣有漏三受而起分別,執為實有。

    一、緣諸蘊而起分別,執為實有。

    七、緣見道而起分別,執為實有。

    二、清淨所取分別九種者:

    三、緣愛著名色邪果之貪,而起分別,執為實有。

    以上緣別苦為三。

    六、緣於諸聖道不勇悍住之懈怠,而起分別,執為實有。

    以上緣別煩惱︵集之一分︶為四。

    五、緣於染、淨法不知取捨之不信,而起分別,執以為實。

    第 二三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以上是緣三道者為三。

    九、緣無學道而起分別,執為實有。

    第二、能取分別亦分二種:一、由以愚夫所執﹁實有﹂補特伽羅為所依而起之能取分別,二、

    一、緣執有自在我之執而起分別,謂實有此執。

    以上就所執之境而立者八。

    四、緣執自在我是見境者之執而起分別,謂實有此執。

    八、緣修道而起分別,執為實有。

    九、緣於道作用所依之力執為自在我之執,而起分別,謂實有此執。

    八、緣於出世間修道執為自在我之執,而起分別,謂實有此執。

    七、緣於出世間見道執為自在我之執,而起分別,謂實有此執。

    五、緣執雜染為自在我之執而起分別,謂實有此執。

    三、緣執自在我是造因者︵造因者謂作者︶之執而起分別,謂實有此執。

    此就執著之自相而立者一。

    前九種以﹁自在我等體﹂為所依,後九種以﹁蘊等﹂為所依,有如是等諸分別故。

    由以聖者所施設之﹁假有﹂士夫為所依而起之能取分別。此二能取分別之中,又各有九種。由

    六、緣世間道離欲我之執而起分別,謂實有此執。

    一、實有能取分別九種者:

    二、假有能取分別九種者:

    由我執有九種故,能緣之分別亦有如是九種。

    二、緣執自在我是一之執而起分別,謂實有此執。

    第 二四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心不驚怖等

    宣說無性等

    棄捨所治品

    應知為攝持

    緣此諸執,而起分別,計為實能受用者。﹁能取﹂即是能受用義。

    九、緣於無學道執為假有士夫之執,計為實能取法。

    八、緣於勝進道執為假有士夫之執,計為實能取法。

    加行菩薩有二種攝持:

    一、內攝持者:不離一切相智作意,於甚深空性不驚不恐等方便善巧,︵以上能破生死邊

    惡友之道者,即是加行道菩薩之外攝持;以是圓滿開示大乘道之善知識故。

    菩薩之內攝持;以此是雙破生死、槃二邊之菩薩現觀故。

    ︶捨此違品二乘作意,及隨一實執,︵以上能破槃邊︶如是菩薩加行道智即是加行道

    二、外攝持者:若佛勝應身為加行道菩薩宣說一切法皆勝義無自性等,及說捨此違品惡魔

    ︵壬三︶釋攝持︵即善知識︶

    六、緣於見道執為假有士夫之執,計為實能取法。

    五、緣於三十七菩提分法執為假有士夫之執,計為實能取法。

    四、緣於十二緣起執為假有士夫之執,計為實能取法。

    三、緣於處執為假有士夫之執,計為實能取法。

    二、緣於界執為假有士夫之執,計為實能取法。

    一、緣於蘊執為假有士夫之執,計為實能取法。

    七、緣於修道執為假有士夫之執,計為實能取法。

    第 二五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壬一︶諍

    ︵辛二︶斷諍論分二:壬一、諍,壬二、斷。

    ︵辛一︶辨種性

    ︵庚一︶釋修行所依分二:辛一、辨種性,辛二、斷諍論。

    ︵己三︶釋如教授所修之正行分四:庚一、釋修行所依,庚二、釋修行所緣

    此修行所依之本性住種性,施設為十三種;由能依之修行有十三故。

    ,庚三、釋修行所為,庚四、釋修行自體。

    增上,立﹁次第利他﹂之修行;依第十地後心增上,立﹁智無功用運轉﹂修行。

    生死、槃二邊之﹁慧悲﹂修行;依第九地增上,立﹁不共聲聞弟子﹂之修行;依十地後得智

    行;就逆品盡分,立﹁彼永盡﹂之解脫道修行。就界限增上分四種;謂依第八地增上,立雙破

    、修二道。就修行作用分三種,謂就﹁對治﹂逆品,立能治修行;就﹁斷除﹂逆品,立能斷修

    道前︵舊釋謂從資糧道起,乃就現行說︶乃至最後心。

    大乘修行之所依,即是菩薩身中所具菩薩本性住種性︵即法界自性住種性︶。界限從大乘資糧

    如是十三修行之﹁所依,名為種性﹂,以彼諸修行皆是此諸種性之昇進︵現行及增長︶故。

    言十三種修行者:就修行自性,即能﹁通達﹂所緣之智,分為六種,謂大乘四順抉擇分,及見

    智無功用轉 所依名種性

    具智慧悲愍

    不共諸弟子

    利他漸次行

    通達有六法

    對治與斷除

    彼等皆永盡

    第 二六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所緣一切法

    此復為善等

    若世間所知

    ︵庚二︶釋修行所緣

    ︵壬二︶斷

    由能依法異

    故說彼差別

    法界無差別

    種性不應異

    若共弟子法

    及佛不共法

    及諸出世間

    有漏無漏法

    諸有為無為

    ﹁此﹂所緣境之差別﹁復﹂有十一種:謂約三性辨,分﹁為善等﹂三種。﹁等﹂者,等取不善及

    能依、所依、於勝義中都無所得。然於世俗諦中,就能依之三乘修行智德,作用等有大小之別,

    為法。︵舊釋謂﹁四念住﹂,界限不清,攝法不盡。︶約有為、無為辨,復可分為有為法及無為

    等二種。約漏、無漏辨,復可分為有漏法及無漏法二種。前者謂五取蘊,後者謂法性及諸無漏有

    無記也。約能緣智辨,復可分為﹁世間﹂道﹁所知﹂之五蘊等及﹁出世間﹂道所知之無漏四靜慮

    德而施設故。

    而說所依之種性有差別故。此所依種性,非離能依之修行智德等別有實物,祇是就彼智德等之功

    之實性故。︵舊釋謂法界即種性,今不取。︶

    大乘修行﹁所緣﹂之境,通﹁一切法﹂。

    三乘種性不應各異,或一切三乘種性人,皆應通住三乘種性,以彼等法界無差別,法界即種性

    第 二七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由彼等別別

    皆攝施等六

    故披甲修行

    勝諸有情心

    及斷智為三

    當知此三大

    ︵庚三︶釋修行所為

    六六如經說

    自覺所為事

    二、﹁斷德﹂究竟,是能斷大。

    欲由﹁彼﹂施﹁等別別﹂度中﹁皆攝施等六﹂度而修習故,此廣大意樂所攝持之菩薩瑜伽,即

    大乘修行之所為,即究竟果。界限唯在佛地。

    定出一切相智之出生正行。

    此究竟果差別有三:

    當知此三大即菩薩﹁自覺﹂之﹁所為事﹂,以菩薩對向此果而修行故。

    三、﹁智德﹂究竟,是能證大。

    ︵辛一︶意樂廣大之披甲正行

    一、勝出諸有情之大悲心等,即是心大。

    法二種。前者謂苦、集、道諦︵舊釋:﹁有為謂道諦。﹂︶,後者謂滅諦。約共、不共辨,復可分

    為共聲聞弟子法,及佛不共法。前者謂四靜慮等,後者謂十力等。

    ︵庚四︶釋修行自體分四:辛一、意樂廣大之披甲正行,辛二、加行廣大之

    趣人正行,辛三、資糧廣大之資糧正行,辛四、

    第 二八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辛二︶加行廣大之趣入正行

    當知此九趣入正行能昇進大乘也。

    所謂﹁披甲正行,﹁如經﹂所﹁說﹂,慈尊亦以﹁六六﹂而說﹂,以彼六種披甲正行、於施等

    披甲正行之相︵相謂表徵︶。界從大乘資糧道至最後心。

    煖位至最後心。此趣入正行之差別有九:

    中一一皆攝六度故。

    大乘因果諸法,隨其所應由精進加行為主而修之菩薩瑜伽,即趣入正行之相。界從大乘加行道

    七、轉諸善根令成三種﹁所為﹂義︵心大、斷大、證大︶。

    九、﹁於﹂果位謂﹁能趣入一切相智之正行﹂。

    八、能速圓滿三種資糧者︵智資糧、地資糧、對治資糧;鬧﹁六神通﹂。

    六、不同小乘者,謂於一切物﹁三輪清淨﹂。

    五、清淨利他者,謂﹁成就無所得﹂。

    四、利他之方便,謂﹁慈等﹂四無量心。

    三、能引究竟斷德者,謂﹁見道、修道、無學道、勝進道﹂。

    二、能引究竟智德者,謂﹁施等﹂六度。

    一、道之所依,謂﹁靜慮﹂及﹁無色定﹂。

    靜慮無色定

    施等道慈等

    成就無所得

    三輪善清淨

    所為及六通

    於一切相智

    能趣入正行 當知昇大乘

    第 二九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悲及施等六

    並修止觀道

    及以雙運道

    ︵壬一︶總標十七種資糧

    ︵辛三︶資糧廣大之資糧正行分二:壬一、總標十七種資糧,壬二、別釋

    能對治當知

    資糧行次第

    諸善權方便

    智福與諸道

    陀羅尼十地

    十、﹁智慧資糧與福德資糧﹂。

    八、修習﹁止觀道及雙運道﹂。

    九、於利他事﹁善權方便﹂。

    行之相。界從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至最後心。此資糧正行之差別有十七種:

    由二廣大資糧攝持,勝出大乘中品世第一法以下加行道,能生菩提自果之菩薩瑜伽,即資糧正

    七、由大悲故修行般若波羅蜜多。

    三資糧。

    六、由大悲故修行靜慮波羅蜜多。

    五、由大悲故修行精進波羅蜜多。

    四、由大悲故修行忍波羅蜜多。

    三、由大悲故修行戒波羅蜜多。

    二、由大悲故修行施波羅蜜多。

    一、欲令有情離苦之﹁大悲﹂。由大悲故修行﹁施等六﹂波羅蜜多,如其次第為:

    第 三○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癸一︶智資糧

    ︵壬二︶別釋三資糧分三:癸一、智資糧,壬二、地資糧,癸三、對

    治資糧。

    十六、能為功德作所依處之﹁十地﹂資糧。

    十七、能斷相違品之﹁對治﹂資糧。

    ﹁當知﹂此等即是資糧正行之次第。

    一、內空,眼等內六處之真實體性無故。︵空即無真實體性︶

    別釋智資糧,無頌文,後人之釋有之。此智以空為所緣境。空性差別有二十種,故能緣之智資

    五、大空,諸器世間,其相寬廣,故名為大;器世間之真實體性無故。

    二、外空,色等外六處之真實體性無故。

    糧亦有二十:

    四、空空,謂智能見內處等空,此空智之真實體性無故。

    三、內外空,內外處俱分所攝之依處空故。

    六、勝義空,勝智所知之義︵義者境也︶,名為勝義,亦即真如;若執勝義為實有者,亦

    以上四種為能受持諸法文義乃至多劫而不忘失之﹁陀羅尼﹂。

    十五、諸經義理乃至多劫受持不忘之義陀羅尼。

    十四、諸經文句乃至多劫受持不忘之法陀羅尼。

    十三、為救護眾生能制諸明咒之咒陀羅尼。

    十二、通達諸字真實之忍陀羅尼。

    十一、﹁見道等﹂為道資糧。

    第 三一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十七、本性空,諸聖種姓,自體本有,非習所成;說名本性;菩薩為此本性速得清淨,而

    而無散捨,故觀取捨為空;由取捨之真實體性不可得故。︵此中無散空依辯中邊論釋︶

    前後際之真實體性不可得故。

    觀本性為空;由此本性之真實體性無故。

    十五、散空。

    十六、無散空;菩薩為所斷染,至無餘依般槃位而恆散捨,為所修善至無餘依般槃位

    十四、無際空,生死長遠,無初後際;菩薩為不厭捨生死,而觀此無際生死為空;由生死

    可得故。

    十三、畢竟空。菩薩為於有情常作饒益,而觀所為有情為空;由諸有情之真實體性畢竟不

    執,所執有為、無為之真實體性空故。

    十二、無為空。菩薩修行,為得二淨,即諸有為、無為善法;於此善法若執為實,亦是法

    十一、有為空。

    以上十種空,依所治執說。

    十、自性空,真實體性之真實體性亦無故。

    九、共相空,諸法自相、共相之真實體性無故。

    八、自相空。

    執,此所執之不可得,其真實體性亦無故。

    七、不可得空,謂此空理甚難證得,名不可得︵依十八空論釋︶,若執有不可得,亦是法

    是法執;所執勝義之真實體性無故。

    第 三二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由十種修治

    當能得初地 意樂饒益事

    ︵丑一︶初地修治

    諦語為第十

    彼性不可得

    當知名修治

    常發出家心

    愛樂見佛身

    開闡正法教

    有情平等心

    能捨近善友 求正法所緣

    ︵癸二︶地資糧分二:子一、釋因位九地修治,子二、釋果位第十地

    由十種修治能得初地所有功德,謂:

    前十八種空,皆依後二空之別義安立。

    空即以無二性為自體性故。此依空體而說。

    ︵子一︶釋因位九地修治分九:依地次。

    相。

    此依空門而說;依此為門,顯空體故。

    十九、無性空,補特伽羅及法之真實體性俱非有故。

    以上八種空,依所為說。

    之真實體性無故。︵已上依辯中邊論︶。

    能清淨之,故顯現耳︶,而觀此功德為空︵觀此功德為空,乃能得此功德︶,由諸功德

    十八、一切法空,菩薩為令力、無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淨︵功德非從外來,乃是本有,佛

    二十、無性自性空;此前二︵補特伽羅及法︶無性所顯之空,即真如理,非無自體性,此

    第 三三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戒報思安忍

    極喜及大悲

    承事敬師聞

    第八勤施等

    第二地中有八修治,謂:

    四、最極歡喜修諸善行。

    三、安忍怨害。

    二、酬報他思。

    一、攝善法等戒。

    ︵丑二︶第二地修治

    初極喜地之十法,當知由大悲與不得自性之空慧所攝持,故名為修治。

    十、誓願究竟發諸實語。

    九、開闡教法全無怪吝。

    八、念佛不捨,愛見佛身。

    七、常發出家之心,不樂居家。

    六、尋求三乘正法所緣。

    五、三業至誠親近承事諸善知識。

    四、能捨內身資財、善根等不生慳結。

    三、於諸有情修四無量,其心平等。

    二、能饒益自他之事謂受特大乘。

    一、於一切事無諂誑心。

    第 三四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住林少欲足

    杜多正律儀

    不捨諸學處

    多聞無厭足

    無染行法施

    嚴淨成佛剎

    ︵丑四︶第四地修治

    ︵丑三︶第三地修治

    訶厭諸欲樂

    寂滅捨眾物

    不沒無顧戀

    不厭倦眷屬 及有慚有愧

    五種無著性

    由此八能修治第二離垢地,以是能摧彼逆品之圓滿對治故。

    一、勤修多聞,聞法無厭。

    第三地中有五修治,謂:

    八、精進修習布施波羅蜜多等。

    三、於自將來成佛國土淨治情器世間諸過。

    二、不求利譽等無諸染著為他說法。

    於彼一切無執著心,由通達無我慧所攝持故。此五即能修治第三發光地,准前應知。

    五、依自、法力不造諸惡,名曰有慚;依世間力不造諸惡,名曰有愧。

    四、雖見眷屬邪行等過而不厭利他。

    七、敬重師長,諸善知識,聽聞正法。

    六、恭敬承事鄔波陀耶等。

    五、於諸眾生起大悲愍。

    第 三五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親識及慳家

    樂猥雜而住

    自讚及毀他

    ︵丑五︶第五地修治

    迷離此十事

    證得第五地

    十不善業道

    憍慢與顛倒

    惡慧忍煩惱

    一、常住林藪阿練若處,遠離憤鬧。

    衣,糞掃衣;此三對治衣服貪。常端坐,隨宜坐,此二對治臥具貪。

    三對治飲食貪。住阿練若,樹下坐,露地坐,塚間坐,此四對治處所貪。常三衣,毳毛

    五、所受學處皆不捨棄。

    第四地中有十修治,謂:

    四、誓行十二杜多功德,故正律儀。十二種杜多功德者:謂常乞食,一坐食、一受食。此

    三、已得利養不求多妙,名為﹁知足﹂。

    二、未得利養無諸貪欲,名為﹁少欲﹂。

    如是十法修治第四焰慧地,准前應知。

    九、修諸善心不滯沒。

    八、一切財物如欲而捨。

    七、稱所化機令住寂滅。

    六、於五欲樂深生厭離。

    十、於一切物心無顧戀。

    第 三六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施戒忍精進

    靜慮慧圓滿 於弟子麟喻

    ︵丑六︶第六地修治

    雖貧不厭求

    證得第六地

    捨喜捨怖心

    見求無愁慼 盡捨無憂悔

    若能遠離此十法,依止十種對治,即能證得第五難勝地。

    一、樂與居家往還親識。

    第五地中有十所治法,謂:

    遠離六種所治,合為十二,謂由圓滿持戒與靜慮故,﹁於﹂聲聞﹁弟子﹂及﹁麟喻﹂獨覺地能

    第六地中有十二修治,謂﹁圓滿布施、持戒、安忍、精進、靜慮、智慧六種波羅蜜多﹂,而能

    八、於取捨處顛倒執著。

    九、執持邪見等惡意。

    七、恃自多聞等不恭敬他,令心高。

    四、若自稱讚。

    三、愛與大眾猥雜而住。

    二、嫉他利養慳諸居家。

    十、思受趣向貪等煩惱。

    六、由此增長十不善業道。

    五、若毀咨他。

    第 三七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執我及有情

    命與數取趣

    斷常及相因

    ︵丑七︶第七地修治

    逢空性遇失 由離此二十

    便得第七地

    於三寶尸羅 起彼見執著

    諍論於空性

    蘊界並諸處

    住三界貪著

    其心怯退

    由此十二修治,證得第六現前地。

    遠離喜樂。由圓滿安忍波羅蜜多故,﹁於怨害等能遠離恐怖心﹂。由圓滿布施波羅蜜多故,﹁

    斷除此中所說二十種過失,即成二十種修治。由如前說空慧攝持,便能證得第七遠行地。謂:

    故,﹁雖極貧乏而終不捨求者﹂。

    見求者來心無愁慼﹂。由愛樂布施精進圓滿故,﹁捨一切物心無憂悔﹂。由圓滿般若波羅蜜多

    七、執我等﹁相﹂。

    六、執我等為﹁常﹂。

    五、執我等為﹁斷﹂。

    四、執﹁補特伽羅﹂。

    八、執我等﹁因﹂。

    三、執﹁命者﹂。

    二、執﹁有情﹂。

    一、﹁執我﹂。

    第 三八 頁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羅時憲

  • 現觀莊嚴論略釋講義

    知三解脫門

    三輪皆清淨 大悲無執著

    非貪地隨欲

    等遊諸佛土

    一切普現身

    善毗舍那

    內心善調伏

    一切無礙智

    滅除諸分別

    離想見煩惱

    奢摩他定思

    法平等一理

    知無生知忍 說諸法一相

    九、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