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onal medical license examination: present and future ·...

61
研究團隊 如何因應與預防投訴案件 獨立臨床試驗法規顧問 亞東紀念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 國立清華大學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 Chesapeake IRB-Tw 執行秘書兼倫理審查處長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an-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研究團隊 如何因應與預防投訴案件

    連 群

    獨立臨床試驗法規顧問

    亞東紀念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

    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人體試驗委員會

    國立清華大學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研究倫理審查委員會

    前 Chesapeake IRB-Tw 執行秘書兼倫理審查處長

  • 虛擬案例 ◎參與研究導致傷害

    ◎以薪資方式核銷交通費

    ◎委員指控IRB擔任白手套?!

    ◎資料庫研究洩漏病人身分

    ◎懲罰中途退出研究的受試者

  • 申訴案件的要件

    申訴人

    受理單位

    申訴對象

    案由

    訴求

  • 申訴人

    受試者本人

    家屬或親友

    研究倫理委員會成員

    研究團隊成員

    機構其他人員

    一般大眾

  • 受理單位/人

    研究團隊之其他人員

    研究倫理委員會或機構內的公關部門

    第三公正單位

    政府單位

    民意代表

    媒體

  • 申訴對象

    研究團隊(含研究護士/ CRA/ 研究助理)

    計畫補助單位或CRO

    機構或研究倫理委員會

  • 案由

    知情同意程序 同意書用語 未告知、告知未完全 未給副本 重要訊息(特別是不良反應)未予告知且未重新取得同意

    受試者遭受傷害或權益受損 招募方式有倫理爭議 違反計畫書內容或相關規範(如SAE/ SUSAR通報) 未經IRB審查 黑函…

  • 訴求

    要求獲得尊重或道歉

    要求相關單位改善或禁止不當行為

    要求健康或病況改善

    要求實質補償

    名譽損失 個人好惡或私人恩怨

    政治因素 升遷或升等

    排擠

  • 還是…

    同理心

    公正與客觀

    傾聽

    化被動為主動

    蒐集或告知完整的訊息

    狀況推演

    妥善應對

    沒有不能解決的問題,只有不想面對現實的鴕鳥心態

  • 實際案例中歸納出的處理程序 但仍然有無法控制的變數….

    經驗法則

  • 處理程序

    查證

    處理與回覆

    諮詢

    溝通與協調

    擬定方案及結案

    檢討與教育訓練

  • 查證

    確認

    申訴人

    對象

    案由

    訴求

    要求提供書面文件及佐證資料

    與相關單位與人員聯繫:記錄而不加判斷

    儘量拼湊出真實狀況???

  • 處理與回覆~讓申訴人感覺到意見被尊重

    主動連繫

    給予明確的回覆時間

    若無法於時限內達成承諾的進度,仍應主動聯絡告知目前進度

    回覆時間的決定 第一次回覆的時間應越短越好,但仍應注意資訊的完整與正確性

    後續回覆應隨著案件的發展,兩到三天是可被接受的時程

    不要超過一個禮拜,假日前應回覆目前進度

  • 諮詢

    內部討論 不是歸咎責任而是尋求解決途徑 損害管制

    轉介 PI:試驗委託者/ 試驗執行機構/ 研究倫理委員會 試驗委託者:執行機構/ 研究倫理委員會 執行機構:研究倫理委員會

    尋求獨立專家的意見 公關人員或倫理法規顧問 法律人士 相關研究領域專家

  • 溝通與協調

    主動 尋求共識

    事先規劃底線 異中求同(與其兩造持續爭論有無過失? 至少可以表達遺憾吧..)

    彼此體諒 投訴人

    同理心

    相關單位之間(建立同舟共濟或同仇敵愾的氛圍..) 多用我們….

    我們應該怎麼一起處理… 我們來研究看看….

  • 無助於解決問題的態度

    堅持沒有過失或互相推卸責任 藥廠/ CRO/ PI/ 醫院的責任歸屬

    除保險給付之金額外,絕對不會額外支付任何一毛錢 保險的給付條件?

    金錢一定能解決問題?

    關心/ 慰問/ 展現負責的態度

    不須負賠償責任,也不須道歉。 錯的是病人?

    研究本來就有風險,若此例一開沒有人願意做臨床試驗/研究了

  • 研究倫理委員會的因應措施

    職責: 保護受試者的權益、安全與福祉

    釐清投訴案件後→依SOP處理

    依研究案件類型與情節輕重,決議是否依人體研究法行使職權。 實地查核

    中止或終止

    受試者如有損害賠償或後續就醫等情況,轉介機構相關人員處理後續。

  • 可以採取的因應方案

    適度的表達慰問及善意

    協助處理就醫問題/ 轉介

    先由風險管理基金處理,再用保險去減少損失

    合約規範?

    任何的方案都必須有所依據或留有紀錄 實質的補償或後續處理方案

    內部的改善措施

    投訴人願意接納的依據 和解文件

    處理經過報告(可能是IRB申訴表單/ 試驗偏差紀錄等)

  • 後續處理—結案

    確定處理方案 對受試者

    有無醫療照顧需要、保險理賠以及其他補償/賠償機制

    對遭投訴研究計畫之處置

    對研究人員 有無懲處

    評估擬定訓練計畫

    對研究機構之研究倫理及法規遵行規範有無重新檢視必要

    其他:有無損害控管之需要

  • 檢討及教育訓練

    沒有不犯錯的人,只有不能記取教訓的失敗者…

    任何一個投訴案件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任何一個投訴者都是我們的專案管理顧問

    完善並及時更新的教育訓練可以降低傷害發生的機率(法規新知)

    SOP….

  • 與受試者有關的新聞事件

  • 如何避免誤觸倫理地雷

  • 衝突點

    瞭解不足

    流程

    知識

    立場差異

    科學與倫理

    積極與審慎

    職責混淆

    保護原則

    利益衝突

    高估重要事物的好處 低估熟悉事物的風險

  • 地雷一

    未取得適當之倫理審查證明,逕自執行或發表人體研究之研究成果

    頂尖研討會或期刊邀稿

    修業年限屆滿

    獎學金或補助即將截止

    ….

  • 說明

    臨床研究可以分為兩類

    主持人無法掌控時程

    主持人可以掌控時程

    25

    解決之道

  • 說明:主持人無法掌控時程

    研發藥廠贊助的新藥臨床試驗及其他外部機構非

    常規性贊助的試驗

    因應之道有二:

    相互包容與體諒:唯一能解除怨恨的有效方法

    IRB須持續不斷地致力於教育、宣導和溝通

    三方不斷力求改進 IRB:簡化作業流程、增加行政效率

    主持人:用心於研究設計、擬訂受試者同意書,務

    使審查流程順利

    CRO或試驗委託者:持續教育訓練、確保文件品質

    有效的溝通 26

    解決之道

  • 說明:主持人可以掌控時程

    如申請國科會及院內的常規性計畫

    主持人有多達數個月的時間準備

    有部分主持人遲至最後期限才送IRB審查,導致:

    IRB行政人員疲於奔命

    內容常須修正:初稿/ 再稿/ 準定稿/ 定稿

    多次複審,行政負擔倍增

    影響審查品質

    27

    解決之道

  • 說明:主持人可以掌控時程

    在此情況下若來不及審查而致計畫失之交臂,依

    然會引起主持人的不滿

    解決之道

    IRB要努力簡化流程、增加效率之外,多有提

    供諮詢與輔導服務

    主要責任在主持人身上—應該規劃時程,提早

    送審,當然也要確保品質…

    28

    解決之道

  • 解決之道

    若木已成舟…覆水難收…

    正式發表前總是有補救措施

    損害管控依研究性質而異

    回溯性研究

    介入性研究

    主動通報相關單位

    期刊/ 主辦單位

    機構

    IRB/ REC

  • 地雷二

    未經適當授權即取得或應用研究材料

    前次研究留存之研究材料

    常規醫療行為之剩餘檢體

    院外友人分享或提供之研究材料

    未取得當事人同意下額外收集之研究材料

  • 解決之道

    尊重資料當事人/受試者之自主權(再次取得同意)

    取得權責單位之授權或釋出許可

    生物資料庫

  • 地雷三

    未有適當之知情同意程序

    免予告知≠免簽署同意書

    群體同意

    告知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

    態度:誘導?? 脅迫?? 鼓勵或過度強調效益??

    簽署人是否真為適當之有同意權人

    未充分告知研究結束後研究材料之保存、管理與後續應用事宜

  • 解決之道 必要時再次取得其知情同意

    確保知情同意的品質

    文字的內容

    說明的方式

    充分的考慮時間

    適當的代理人(依照人體研究法)與協助說明者

    確保權益不致受損

    徵詢受試者代表或族群意見,瞭解其在意或擔心的事

    避免脅迫或不好意思拒絕的狀況

    由無利害關係的其他人取得同意

    招募與知情同意程序應依現有資料明確告知研究之風險

  • 得免取得研究對象同意 之人體研究案件範圍

    研究案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得免取得研究對象之同意: 公務機關執行法定職務,自行或委託專業機構進行之公共政策成效評估研究。

    自合法之生物資料庫取得之去連結或無法辨識特定個人之資料、檔案、文件、資訊或檢體進行研究。但不包括涉及族群或群體利益者。

    研究屬最低風險,對研究對象之可能風險不超過未參與研究者,且免除事先取得同意並不影響研究對象之權益。

    研究屬最低風險,對研究對象之可能風險不超過未參與研究者,不免除事先取得研究對象同意則無法進行,且不影響研究對象之權益。

  • 中央主管機管函釋 衛署醫字第1020270485號

    (一)所稱公務機關,係指依法行使公權力之中央或地方機關。所稱法定執掌,指於下列法規中所定公務機關之職務: 一、法律、法律授權之命令。

    二、自治條例。

    三、法律或自治條例授權之自治規則。

    四、法律或中央法規授權之委辦規則。

    (二)研究計畫縱符合公務機關執行法定職務之定義,仍應經審核是否屬公共政策成效評估研究範圍。如是,始可適用。

  • 受試者角度看研究

    風險大不大?

    這個研究是做什麼的?

    可不可以不要參加?有沒有其他選擇

    要花多久的時間?

    抽血及檢查/ 服用藥物/ 問卷或訪談的時間

    有沒有補助

    誰可以看到我的資料?使用我的檢體?

  • 地雷四

    未妥善保存與管理研究材料

    未以適當方式保護個人資料安全(編碼/ 去連結等)

    忽略電子檔案之安全性與接觸權限

    未有效確保研究材料於機構外保存之管理與維護事宜

    未妥善執行研究結束後研究材料銷毀事宜

  • 解決之道

    研究團隊之權責及分工

    人員管理及資訊安全訓練。

    安全管理

    實體資料:文件、血液、檢體等

    電腦系統

    網路

    異常事件發生之通報及處理。

  • 解決之道 紙本資料、錄音檔、其他電子檔案:

    以流水碼或隨機編碼識別受試者身分

    受試者同意書與問卷/表單等紙本資料將會分開存放於上鎖櫃中

    研究數據若轉以電子資料方式儲存及建檔以供分析,並存放於設有密碼及適當防毒軟體之專屬電腦內(善用隨身碟加密功能)

    若於機構外保存研究材料,需取得對方承諾書,並敘明彼此權利義務。(必要時亦需知會對方IRB或取得其同意)

    水銷/ 火銷/ 碎斷式碎紙機/ 硬碟格式化或使用清除軟體

  • 網路傳輸安全

    任何經由網路連線的網際網路瀏覽、資料傳輸或互動室交談等電腦使用均存在著網路安全風險(如電腦中毒、駭客入侵等),可能造成個人資料外洩。

    應注意電腦設備之安全性,安裝必要的防毒軟體或防火牆等網路安全工具並定期更新,而計畫主持人應妥善保存受訪者所提供的任何書面問卷、聯絡資訊與網路問卷等相關資料,並確保電腦主機之安全性。

  • 莫非定律 「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均會出錯。

    「所有的程序都有缺陷」

    「若缺陷有很多個可能性,則它必然會朝往令情況最壞的方向發展」。

    單一來源

    風險相對容易預測

    多方來源

    管道愈多,越容易有風險

    愛滋病人/ 戶政資料/ 健保就醫資料

    為了解區域資源是否足以提供適當的醫療服務,因此保留了居住村里代碼……

  • 地雷五

    未依實際參與比例提供受試者物質補助,

    僅有達到特定次數才能依比例領取

    未達到特定次數則依比例遞減

    以薪資核銷補助

  • 招募廣告不得有之內容或類似涵意

    宣稱或暗示參與研究可獲得不適當的獎勵。

    宣稱或暗示研究族群將接受新的措施或專案,

    而未提及該措施或專案屬研究性質。

    強調研究已經主管機關或人體試驗委員會核准。

    使用名額有限,即將截止或立即聯繫以免向隅

    等文字。

    使用含有強制、引誘或鼓勵性質之圖表、圖片

    或符號。

    其他經主管機關公告不得刊登之內容。

  • 給研究族群的報酬

    合理的報償

    開支

    因試驗受傷的補償

    對付出時間與努力的報償

    法律規範 DHHS : 盡可能降低脅迫或過度影響的可能

    FDA : 不鼓勵也不禁止

    ICH﹝國際製藥規制協合會﹞: 沒有明確的規範

    CIOMS﹝國際醫學科學組織協會﹞:是倫理的且為義務

  • 地雷六

    未依規範處理受試者安全性/異常事件通報

    因故延誤處理時效…

    未能即時辨識未預期事件

    全依廠商建議選擇性通報

    未妥適擬訂改善與追蹤措施因應安全性/ 異常事件

    研究團隊/ 機構/ 委託者/ 受託研究機構權責不清

  • 安全性監測

    誰來通報? 作為?

    通報責任

    資料管理:是否須設立DSMP/ DSMB ?

    嚴重程度與關連性評估

    中止或終止時機

  • 受試者會因此而增加的風險程度

    考量研究原本的風險

    偏差的影響

    立即性

    續發性

    晚發性

    偏差

    意外/ 未預期

    至少有微幅增加風險,但須評估嚴重程度是否造成實質影響

  • 地雷七

    忽略間接辨識受試者身分之可能性

    可藉由基本資料欄位限縮猜測範圍

    以足以辨識身分之代碼取代個人資料

    未妥善處理受試者身分被辨識後可能遭受之不當影響與權益侵害

  • 辨識導致個資洩漏的資料項目

    姓名/社會安全號碼(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病歷號碼/帳號/各種證照編號

    地理資訊/電話號碼/傳真號碼/電子郵件地址/網路位址(URLs)/ IP位址

    各種日期資訊

    醫療計畫或健保號碼

    車牌、車籍資料/設備編號或序號

    臉部照片/生物辨識資料(如指紋、聲紋)

    其他可識別個人之編號或特徵…..

  • 隱私與隱私權

    匿名卻暴露出真實身分

    小單位或小團體

    性別

    年齡

    學經歷、年資

    職業別

    資料保管

    方式

    接觸權限

  • 解決之道

    確認具名或身分辨識之必要性 同意書 研究材料

    檢體 問卷或個案報告表等其他文件

    資料的安全 檢體 文件 電子資料

    電腦 儲存媒體 網路

    52

  • 解決之道

    確保權益不致受損

    徵詢受試者代表意見,瞭解其在意或擔心的事

    避免脅迫或不好意思拒絕的狀況

    由無利害關係的其他人取得同意

    匿名處理相關文件

    提供申訴管道,保護投訴人身分

    53

  • 地雷八

    未主動提供受試者可隨時中止或退出研究之選擇

    以已經由盲性處理為理由,要求受試者繼續停留於研究中觀察

    告知受試者事前已同意參加研究,故無法任意離開

    以研究材料已去連結處理為由,無法刪除先前蒐集之研究材料

    病況惡化? 安全性/異常事件?

  • 解決之道

    若有無法退出或中止之情況,應於事前充分告知受試者

    知情同意

    計劃書

    同意書

    明確告知

  • 地雷九

    誤以為研究團隊不需對任何異常與突發狀況負責

    研究團隊僅協助廠商執行研究?? 所有責任由廠商承擔??

    意外無法預測故不需負責??

    可全權由保險處理??

  • 解決之道

    主持人應有自我保護意識

    充分瞭解產品之研發歷程與相關報告

    審視所有計畫文件(同意書/ 計劃書/ IB)

    代理機制/ 權責分工

    確認保險之保障範圍

    藉由合約規範權利義務

  • 地雷十

    未能辨識受試者中可能存在之易受傷害對象

    易受傷害族群:存在非易受傷害個人

    非易受傷害族群:存在易受傷害個人

  • 誰是易受傷害的受試者?

    在自主能力或自願性受到限制時便容易受到傷害

    缺乏自主能力:兒童、智障者等

    自願性受到限制 :緊急情況下的受試者、在階級社會架構中的受試者、經濟上或教育上貧乏的受試者、在社會中被邊緣化的受試者、罹患致命性或無法治癒疾病的受試者 ………………………………………

    比起一般人,較沒有能力保護自身的權益

    59

  • 研究團隊之職責

    及早規畫研究方向並即時送審

    確保研究材料取得之適當性

    依核准方式進行適當之知情同意程序

    保護受試者權益

    研究需要/ 臨床需要

    自由進出研究,不受過度關心、歧視或懲罰

    無論是否為廠商發起之研究,均須承擔所有責任

  • [email protected]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