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country: contemporary art for south · pdf file展覽除了提高guggenheim...

7
Guggenheim UBS MAP Global Art Initiative(全球藝術行動)將於紐約舉行揭幕展覽, 展出來自孟加拉、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緬甸、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 越南的藝術家的作品。 展覽將於 2013 10 月至 2014 2 月移師至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行 展覽: No Country: Contemporary Art fo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地點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1071 Fifth Avenue, New York 展出位置: Annex Level 2 New Media Theater 日期: 2013 2 22 日至 5 22 傳媒預展: 2013 2 21 日(星期四)上午 9 30 分至中午 12 時正 (美國紐約市,2013 2 21 日)─2013 2 22 日至 5 22 日期間,紐約 Solomon R. Guggenheim 博物館將舉行「No Country: Contemporary Art fo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展 覽。是次為 Guggenheim UBS MAP Global Art Initiative全球藝術行動)的揭幕展,將於紐約 展出 22 位藝術家的作品,雲集當今南亞及東南亞最矚目創新的一群藝術家的力作。展覽透過聚 焦該區不斷變遷的各種藝術創作,探索知識交流與影響的網絡,並反思種族主義、殖民化及全球 化對國民意識的各種影響。展品形式包括繪畫、雕塑、攝影、錄像、紙上作品及裝置,當中大部 分為首次在美國展出。所有作品均為 Guggenheim 最新購入的藏品,資金來自 Guggenheim UBS MAP Purchase Fund 的贊助。經過在紐約展出後,「No Country」將於 2013 10 月至 2014 2 月移師至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行。預期展覽下一站將會巡迴至新加坡。 展覽除了提高 Guggenheim 在國際間的迴響外,亦大幅增加來自這些朝氣蓬勃的社群的藝術藏 品。Solomon R. Guggenheim 博物館及基金會董事總監 Richard Armstrong 表示:「透過 No Country,我們開始引領本地、地區以至全球大眾進入更深入、更有益,並希望更細緻的文化交 流。正如展覽名稱一樣,在思考當下製作的藝術時,在加入我們跨越國界認識與了解彼此時,以 及在建立 Guggenheim 的重要藏品系列時,我們想強調世上沒有什麼事是理所當然的,「國家」 的概念本身亦然。」 NO COUNTRY: CONTEMPORARY ART FO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展覽將於 2 22 日假座 GUGGENHEIM 博物館揭

Upload: buique

Post on 12-Feb-2018

2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Guggenheim UBS MAP Global Art Initiative(全球藝術行動)將於紐約舉行揭幕展覽,

展出來自孟加拉、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緬甸、巴基斯坦、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及

越南的藝術家的作品。

展覽將於 2013 年 10 月至 2014 年 2 月移師至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行

展覽: No Country: Contemporary Art fo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地點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1071 Fifth Avenue, New York

展出位置: Annex Level 2 及 New Media Theater

日期: 2013 年 2 月 22 日至 5 月 22 日

傳媒預展: 2013 年 2 月 21 日(星期四)上午 9 時 30 分至中午 12 時正

(美國紐約市,2013 年 2 月 21 日)─2013 年 2 月 22 日至 5 月 22 日期間,紐約 Solomon R.

Guggenheim 博物館將舉行「No Country: Contemporary Art fo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展

覽。是次為 Guggenheim UBS MAP Global Art Initiative(全球藝術行動)的揭幕展,將於紐約

展出 22 位藝術家的作品,雲集當今南亞及東南亞最矚目創新的一群藝術家的力作。展覽透過聚

焦該區不斷變遷的各種藝術創作,探索知識交流與影響的網絡,並反思種族主義、殖民化及全球

化對國民意識的各種影響。展品形式包括繪畫、雕塑、攝影、錄像、紙上作品及裝置,當中大部

分為首次在美國展出。所有作品均為 Guggenheim 最新購入的藏品,資金來自 Guggenheim

UBS MAP Purchase Fund 的贊助。經過在紐約展出後,「No Country」將於 2013 年 10 月至

2014 年 2 月移師至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行。預期展覽下一站將會巡迴至新加坡。

展覽除了提高 Guggenheim 在國際間的迴響外,亦大幅增加來自這些朝氣蓬勃的社群的藝術藏

品。Solomon R. Guggenheim 博物館及基金會董事總監 Richard Armstrong 表示:「透過 No

Country,我們開始引領本地、地區以至全球大眾進入更深入、更有益,並希望更細緻的文化交

流。正如展覽名稱一樣,在思考當下製作的藝術時,在加入我們跨越國界認識與了解彼此時,以

及在建立 Guggenheim 的重要藏品系列時,我們想強調世上沒有什麼事是理所當然的,「國家」

的概念本身亦然。」

NO COUNTRY: CONTEMPORARY ART FO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展覽將於 2 月 22 日假座 GUGGENHEIM 博物館揭

瑞銀財富管理行政總裁 Ju rg Zeltner 表示:「Guggenheim UBS MAP Global Art Initiative(全球

藝術行動)的美妙之處,在於將焦點放於一直以來在以西方為中心的國際藝術界中備受忽略的地

區。我們認為這些地區具有龐大的經濟潛力,高鋸我們的優先收購名單。然而,這些國家的重要

性並不能單以商業因素來衡量。他們在很多範疇都在挑戰西方世界幾乎壟斷的地位。我們不少客

戶都擁有一顆熱愛藝術之心,而我們與 Guggenheim 合作,正好體現我們的長遠目標:向國際

及本地廣泛觀眾推廣、教育及收藏藝術。」

Guggenheim UBS MAP Global Art Initiative(全球藝術行動)在 2012 年 4 月開始推行,為一項

為期多年的合作大計,記下南亞與東南亞、拉丁美洲,以及中東與北非三大地區的當代藝術,並

涉及藝術館館長的駐館計劃、國際巡迴展覽、以觀眾為導向的教育計劃,以及購入 Guggenheim

的永久藏品。Guggenheim UBS MAP 的構思為鼓勵廣泛觀眾參與,當中包括藝術家、藝術館館

長及教育界人士,務求開啟地區和全球間的交流及創意互動,為各機構、藝術家、學者、藝術館

訪客及網上社群培育持久的關係。這項計劃建基於 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 著名的

國際化歷程上,並將其發揚光大。

「No Country: Contemporary Art fo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由 Guggenheim UBS MAP 南

亞與東南亞藝術館館長 June Yap 策劃。Yap 女士得到 Solomon R. Guggenheim 博物館助理館

長 Helen Hsu 的協助,並獲得 Solomon R. Guggenheim 博物館亞洲藝術三星資深館長

Alexandra Munroe 的指導。其他策展員工將在項目期間提供專業知識及監督支援。整個行動為

期多年,由紐約 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 副總監 Nancy Spector、首席策展人

與 以及 Solomon R. Guggenheim 博物館策展事務總監 Joan

Young 負責監督策展。

展覽概覽

展覽名稱「No Country」取自葉芝(W.B. Yeats)的名詩《駛向拜占庭》(Sailing to Byzantium)

(1928)的首句,讓人聯想起無國界文化的概念。這句名句後來被戈馬克.麥卡錫(Cormac

McCarthy )借用作小說《險路》(No Country for Old Men)(2005)的書名。展覽從南亞及

東南亞跨世代的藝術家作品及從該區的邊境歷史變遷取材,研究當地的當代藝術工作的多樣性,

並追索將亞洲人與其他地區的人聯繫起來的複雜關係與文化影響。其中一些作品主題包括:國家、

身份及宗教概念;不同文化的衝突與妥協;以及歷史的詮釋及敘述。

對於被選入這次展覽的作品,Yap 女士表示:「南亞及東南亞的藝術工作極之多元化,藝術家及

作品的數量眾多,遠超過任何單一項目所能容納。這次展覽的原意是呈獻美學發展的多樣變化及

當代藝術家感興趣的題材,同時挑戰以國家與民族敘事作為了解各國藝術的基礎之特權。我們希

望這些藝術品可讓美國與亞洲的受眾對該區有更深入及更具批判性的了解。No Country 並非純

粹一個展覽:它同時設有讓不同的本土及國際觀眾參與的計劃,提供討論與交流平台,打破互相

了解的阻礙。」

參與紐約展覽的藝術家包括:

Amar Kanwar(生於 1964 年,印度

新德里)

Araya Rasdjarmrearnsook(生於

1957 年,泰國桐艾府)

Arin Dwihartanto Sunaryo(生於

1978 年, 印尼萬隆)

Aung Myint(生於 1946 年,緬甸仰

光)

Bani Abidi(生於 1971 年,巴基斯坦

卡拉奇)

何子彥(生於 1976 年,新加坡)

Khadim Ali (生於 1978 年, 巴基斯

坦奎達)

Navin Rawanchaikul(生於 1971 年,

泰國清邁)

Norberto Roldan(生於 1953 年,菲

律賓羅哈斯市)

Poklong Anading(生於 1975 年,菲

律賓馬尼拉)

Reza Afisina(生於 1977 年,印尼萬

隆)

Shilpa Gupta(生於 1976 年,印度

孟買)

唐大霧 (生於 1943 年,新加坡)

Tayeba Begum Lipi (生於 1969 年,

孟加拉戈伊班達)

The Otolith Group(成立於 2002 年,

英國倫敦)

The Propeller Group(成立於 2006

年,越南胡志明市及加州洛杉磯)

Tran Luong(生於 1960 年,越南河

內)

Truong Tan(生於 1963 年,越南河

內)

Tuan Andrew Nguyen(生於 1976 年,

越南西貢)

Vincent Leong(生於 1979 年,馬來

西亞吉隆坡)

Wah Nu(生於 1977 年,緬甸仰光)

及 Tun Win Aung(生於 1975 年,緬

甸 Yalutt)

Wong Hoy Cheong(生於 1960 年,

馬來西亞喬治市)

巡迴展覽

繼假座 Guggenheim 揭幕展出後,「No Country:Contemporary Art fo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將於 2013 年 10 月至 2014 年 2 月移師至亞洲協會香港中心舉行。預期展覽下一站將會巡迴至新加坡。

香港和新加坡的展覽可能加入先前在紐約並無展出但為 Guggenheim 所購入的藏品。

Guggenheim 的工作人員將與這些場地的藝術館館長及教育界人士合作調整展品名單,以迎合

新加坡及香港觀眾的特定喜好與需要。

永久藏品添置

除了在紐約和巡迴展覽展出的藝術品外,Guggenheim 正在收購 Kamin Lertchaiprasert(生於

年,泰國華富里)、Simryn Gill(生於 1959 年,新加坡)、Sopheap Pich(生於 年,

柬埔寨馬德望)和 Vandy Rattana(生於 年,柬埔寨金邊)的作品。這些作品將透過

Guggenheim UBS MAP Purchase Fund 成為 Guggenheim 藏品的一部分,形式包括攝影、雕

塑及紙上作品,日後 Guggenheim 將向不同觀眾展出。經 Guggenheim UBS MAP Purchase

Fund 收購的一切藝術品,將於博物館網站 guggenheim.org/MAP 刊載。

推動現場與網上交流對話

Guggenheim 的宗旨是鼓勵當代藝術與文化工作的跨文化交流對話。作為這項任務的一部分,

Guggenheim 提供廣泛而創新的討論與評論活動,大眾不單可以親臨南亞與東南亞及紐約市的

活動現場參加,更可前往有關行動的網站參與。Guggenheim 的工作人員與藝術家、項目策展

人與其他參與機構的同僚進行了一項意義重大的專業交流,運用是次展覽的資源,發展出一系

列與 No Country 相關的公眾、學術與家庭計劃。這些計劃已於 2012 年 11 月 28 日推出,並在

泰國曼谷的 The Jim Thompson Art Center 舉行了名為「MAP: Regarding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的交流對話。此項對話活動由 Solomon R. Guggenheim 博物館亞洲藝術三星資深館長

Alexandra Munroe、June Yap 與 The Jim Thompson Art Center 藝術總監 Gridthiya

Gaweewong 主持。

是項行動的網上平台載有由館長、藝術歷史學家、藝術家及地區專家提供的書面文字、錄音及

錄像。至今已上載的項目包括由藝術家兼藝術歷史學家 Iftikhar Dadi 所撰寫關於當地的深入論文,

透過文章分享他對南亞當代藝術館管理實務的觀點;亦有由菲律賓大學(University of the

Philippines)(蒂利曼)的藝術歷史、理論與批判學系教授 Patrick D. Flores 所撰寫關於過往及

當今東南亞藝術之複雜性的論文。其他項目包括:由 Arts Initiative Tokyo 副總監 Roger

MacDonald 與印尼聲音藝術家 Duto Hardono 進行的對話;由作家兼平面設計師 Leonhard

Bartolomeus 撰寫關於滲入政治元素的印尼街頭藝術的文章;以及一篇由布利斯本昆士蘭美術館

/現代美術館(Queensland Art Gallery / Gallery of Modern Art)亞太區藝術主管 Russell

Storer 所撰寫關於亞洲與澳洲的藝壇情況之間不斷變遷的關係的文章。另外亦推介作家兼電影

人 Aung Min 於緬甸製作紀錄片的個人事蹟,以及藝術家兼藝術館館長 Veronika Radulovic 對於

越南近年公眾表演藝術百花齊放的看法。在項目進行期間,將不時有新項目加入網上平台。誠

邀各位讀者於每個項目附帶的熱門議題中踴躍發表意見。

有關 June Yap

於 2012 年春季,經過南亞與東南亞五位德高望重的藝術專家組成的顧問委員會推薦候選人,

June Yap 獲選為 Guggenheim UBS MAP 的首名藝術館館長。Yap 女士原居於新加坡,自

2008 年起擔任獨立策展人,與整個南亞與東南亞地區的藝術家合作。她最近一次籌辦的展覽為

2011 年威尼斯雙年展新加坡館的何子彥展。在 2010 年,Yap 女士在特拉維夫當代藝術中心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Art)為國際錄像藝術雙年展(International Video Art Biennial)策

展了「You and I, We’ve Never Been So Far Apart: Works From Asia 」展覽。

有關 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

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 成立於 1937 年,致力透過展覽、教育課程、研究活動及

刊物推動公眾對藝術(以現代與當代藝術為主)的理解和欣賞。基金會的 Guggenheim 網絡始

於 70 年代威尼斯 Peggy Guggenheim 藏品加入紐約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之際,

此後陸續加入 1997 年開館的畢爾包 Guggenheim 美術館,以及目前仍在發展中的阿布扎比

Guggenheim 美術館。展望未來,Guggenheim Foundation 將不斷推動國際合作,讓當代藝術、

建築與設計走出博物館的框框。有關基金會的詳情,請瀏覽 Guggenheim.org。

有關瑞銀

瑞銀秉承著 150 年的優良傳統,致力為世界各地的私人、機構及企業客戶以至瑞士的零售客戶

提供服務,經營策略以環球財富管理業務及瑞士全方位銀行業務為主。加上以客戶爲中心的投

資銀行及多元化環球資產管理業務,瑞銀將推動業務進一步增長,擴大財富管理專營業務。

在悠久歷史中,瑞銀一直積極支持全球的文化與藝術活動,將重點放在當代藝術的宣傳、收藏

與教育活動上。我們對於國際知名藝術盛會巴塞爾藝術博覽會與巴塞爾邁阿密海灘藝術博覽會

的長期贊助、我們自行建立的UBS Art Collection,再加上UBS Art Competence Center,均為

藝術愛好者、學生及瑞銀客戶提供了一個涉足藝術世界的全面、多樣化平台。與紐約Swiss

Institute、Nouveau Musèe National de Monaco、瑞士Fondation Beyeler及悉尼The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等機構的地區性合作,以及對全球領先博物館的無數展覽贊助,均證明了

瑞銀與其客戶對於當代藝術的熱情。

訪客資料

入場費:成人 22 美元,學生/長者(65 歲或以上)18 美元,會員及 12 歲以下小童免費。入場

時提供 新推出的免費互動應用程式,或可下載至您的裝置。這個應用程式可提升訪

客的體驗,當中包括「No Country: Contemporary Art for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的獨家多

媒體內容,例如藝術作品和藝術家的錄音導賞、為視障人士而設的口述影像導覽、兒童導覽

more than works in the Guggenheim’s permanent collection a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

designed building.,以及介紹 Guggenheim 永久藏品超過 900 件作品及由 Frank Lloyd Wright

設計的大樓資料。

藝術館開放時間:星期日至星期三上午 10 時正至下午 5 時 45 分;星期五上午 10 時正至下午 5

時 45 分;星期六 10 時正至下午 7 時 45 分;星期四關館。逢星期六由下午 5 時 45 分開始,藝

術館為隨意付費時段。如欲查詢一般資料,請致電 212 423 3500。

網址 guggenheim.org/MAP

社交網站 twitter.com/guggenheim

facebook.com/guggenheimmuseum

youtube.com/guggenheim

flickr.com/guggenheim_museum

foursquare.com/guggenheim

有關 Guggenheim UBS MAP Global Art Initiative(全球藝術行動)的最新消息,請在 Twitter 關注

#GuggUBSMAP。 完整的傳媒套包請瀏覽:guggenheim.org/presskits。

新聞稿的阿拉伯文、印尼文、中文(繁體及簡體)、德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泰文及越南

文譯本將於 月 日刊載於 guggenheim.org/pressreleases。

宣傳圖片請瀏覽:guggenheim.org/pressimages

User ID:photoservice; Password: presspass

媒體聯絡人:

Betsy Ennis/Keri Murawski Amy Wentz Jean-Michel Dumont

Guggenheim Museum Polskin A&CC 羅德公關亞洲

+1 212 423 3840 +1 212 715 1551 +65 62354495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瑞銀(美洲) 瑞銀(瑞士) 瑞銀((亞太區)

Karina Byrne Christoph Meier Tim Cobb

+1 212 882 5692 +41 44 234 83 16 852 2971 8200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