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意義與終極關懷」 成果冊 - ntpu.edu.tw · 課程介紹與課程大綱 (1) ......

32
1 「生命意義與終極關懷」 成果冊 授課教師:趙錦豪 老師 教學助理:陳旻 同學

Upload: others

Post on 13-Sep-2019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1

「生命意義與終極關懷」

成果冊

授課教師:趙錦豪 老師

教學助理:陳旻 同學

2

目次

一、課程規劃

1. 教師介紹---------------------------------------------------3

2. 課程介紹與課程大綱-----------------------------------4

二、教學助理運用計畫------------------------------------------6

教學助理介紹

三、課程內容

1. 演講 1: 生命與價值對話論壇-------------------------7

(1) 活動海報

(2) 活動反思紀錄

(3) 活動回饋意見統計表

2. 演講 2: 自然的力量-------------------------------------14

(1) 活動海報

(2) 活動反思紀錄

(3) 活動回饋意見統計表

四、月自評報告----------------------------------------------------22

3

一、課程規劃

1. 教師介紹

姓名 趙錦豪

經歷 達人整合設計文案發想與專案企劃、 龍華科技大學專案教師、 龍華

科技大學兼任講師

學歷 私立實踐專科學校家政科專士、 私立輔仁大學哲學系學士、 私立輔

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

現職 國立臺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教師(2012.2.15~迄今)

研究領域 倫理學、人生哲學、生命教育、邏輯思考、設計與美學

開設課程 美學導論、職場倫理、設計概論、生命意義與終極關懷

4

2. 課程介紹與課程大綱

(1) 教學目標:

本課程的教學目標:生與死的問題望似終極而嚴肅,其實在我們生活的經驗,有時候卻又如此貼

近我們,讓人無從迴避。生存的意義和究竟我們的所作所為有何價值,正是通識教育的根底。藉由東

西方相關領域的經典作品,將引導學生從中體會其精髓,並賞析箇中不同的人生情態,與令人激賞的

崇高價值。

(2) 內容摘要:

中文:

我們為何而活?人生在世,苦樂波折難得滿全,除了遠近親疏的人事物,我們所關懷的,真

有所謂「最終的」、「不可或缺的」嗎?本課程將從經典的作品出發,尋幽探索這自古以來的大哉

問。

傅偉勳教授的「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將擇其若干章節並配合網路上的open accesses,增加理

解與討論的厚度與廣度。

日本導演黑澤明20世紀中葉的經典名片「生之慾」(或譯「活下去」)將引導學生思索:死亡對

於生命的嘲諷與激勵,欣賞片中的許多頗堪玩味的細節。

生與死這終極而嚴肅的問題,雖然仰之彌高,但在我們生活的經驗中,有時候卻如此貼近我們,

好像永遠也離不開這既逼近又陌生的靜默時刻。另外,將在課堂上穿插不同類型的藝術作品,如

畫、詩、小說、電影等,鋪陳討論的氛圍,期望創造出多層次的對話情境。

英文:

What is the meaning of our lives? Is there the ultimate concern besides our every -day needs? Death is a

universal human concern which has been examined and re-examined in a wide variety of disciplines, such as :

1). Social sciences are often involved on both the individual and on the cultural level. The individual level is

primarily covered by psychology, the study of individual minds. Avoiding (or, in some cases, seeking) death is

an important human motive; the fear of death affects many individuals' actions; 2) In Psychiatry, the medical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principles and therapeutic drugs, is also involved; many licensed psychiatrists are

required to take courses on thanatology during training. Medical ethics are also an important area of study,

especially on the issue of euthanasia ("right to die"). According to “ the Dignity of Death and Respect for

Life”( 2010, Doctor Fu), this highly abstract study is interdisciplinary.

We would not only introduce the theories, but also discuss relative music works, paintings, poem, novels

and films during the class, in hopes of creating a multi-level dialogue.

(3) 教學進度:

週別 教學進度

一 開學準備週, 課程簡介,相關藝術作品導引。

二 相關藝術作品賞析:傑瑞特、辛波絲卡、克林姆、克利等;生死觀念初探。尋覓分組

夥伴。

三 生之意義與死亡的反差,(分組討論)。無神?有神?生死與信仰問題初探。

四 死亡的逆襲與生命的安頓;一位腦神經科學家瀕臨死亡的體驗。生命臨終的精神狀態。

5

五 疾病對於人生的影響,相關藝術作品賞析與分組討論。

六 名著討論:托爾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

七 影片欣賞:黑澤明的「生之慾」賞析(I)

八 影片欣賞:黑澤明的「生之慾」賞析(II)

九 期中報告

十 專題演講:「感動服務」,林政璋,龍巖人本資深禮儀訓練師、南華大學「禮儀商品

開發」兼任講師。

十一 探索「同理心」。

十二 安樂死/ 死刑/墮胎 問題討論。

十三 預訂專題講座。

十四 電影與經典作品:(1)時時刻刻 / 文學作品:達洛威

夫人

(2) 銀翼殺手 / 哲學作品:反對完美

十五 生死意義與美感經驗的超越。

十六 無神?有神?信仰與人生

十七 分組期末報告。

十八 分組期末報告。

6

二、教學助理運用計畫

教學助理簡介

姓名:陳旻

系別:台北大學應用外語學系四年級

工作內容:

1. 協助上課資料整理以及課前器材準備

2. 協助講座辦理

3. 課堂紀錄

7

三、課程內容

1. 講座 1: 生命與價值對話論壇

(1) 活動海報

8

(2) 活動反思紀錄

計畫名稱 計畫主軸:教學卓越計畫 3-3

計畫分項:3G 博雅通識教育精進

活動教學助理反思回饋

活動名稱 「生命與價值對話論壇」講座

活動日期 102 年 05 月 08 日(星期 四)

活動時間 ■上午

■下午 15 時至 17 時 00 分

活動地點 社科院 113 教室 參與人數 60 人

活動聯絡

人 趙錦豪老師 聯絡電話

分機:

手機:

活動主持

人 趙錦豪老師 專任助理 陳旻

助理反思回饋

東吳政治系出身的林政璋先生,如今擔任龍巖人本台北地區的襄理,年

收入百萬以上。以前的殯葬業者與如今相比已是天差地遠,所以我們不能再

以傳統的眼光去看待這個行業,以前是孝女白琴、五子哭墓,如今承辦喪禮

的人員各個西裝筆挺、儀態端莊優雅、並且受過專業訓練,甚至有許多頂尖

大學的人選擇從事殯葬業。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禮儀師,必須經過層層關卡,替往生者服務時,必須

與他平起平坐,不能”站著”替他們服務,除此之外,與往生者”對話”也

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即便他們可能聽不到、沒感覺,但是林先生認為,這是

對往生者最基本的尊重,也是服務業最重要的關鍵。服務是什麼?服務就是

要使顧客滿意,但好的服務卻是要有自身特色加上差異性,與別人不同的地

方,比別人想的更多思考得更細膩,這就是讓顧客喜歡滿意的原因。

林政璋先生多年的服務,身體力行,經歷了許多也感受到許多,而

這些都是一般人無法感受並且退避三舍的事物,但是死亡是每個人都必經的

路,不需要害怕,也不要忌諱,面對他、感受他、思考他,這樣對你的人生

一定會有相當的幫助與影響。

9

活動照片 (請提供至少 600

K 照片 5 張,為

照片統一編號,

且附上每張 20

字內說明)

照片 說明

圖一 本次講座活動

海報

圖二 演講情形

圖三 同學們認真投入

的聆聽演講情形

10

圖四 同學們認真投入的聆聽演

講情形

圖五 簡報內容 2

照片除了插入 word 檔中,亦請附上原始照片清晰圖檔

11

(3)活動意見回饋統計表

國立臺北大學

101 學年「生命與價值對話論壇」講座回饋意見統計表

一、基本資料

參加人數:60 人 回饋單回收份數:49 份

1.系所分布

2.年級分布

二、對本次活動的滿意度

會計系

7% 電機系

10%

不動系

12%

企管系

13%

經濟系

10% 歷史系

5%

統計系

3%

金融系

3%

行政系

10%

社工

7%

法律

7%

中文系

10%

社學系

3%

0%

0% 系所分布

四年級

7%

三年級

36% 二年級

52%

一年級

5%

年級分布

12

題目 平均滿意度

1. 本場活動內容規劃 4.258

2. 本場活動流程安排與辦理方式 4.265

3. 本場活動環境設施 4.142

4. 本場活動工作人員服務及態度 4.2

5. 本場活動整體滿意度 4.1

三、您認為由此活動中,你學習到學校八大核心能力中的哪些能力?

四、對活動的主題成效與建議 (以下為開放式問卷)

除了本次安排的『生命與價值對話論壇』活動外,您希望未來通識教育中心增加哪些

主題的活動?

更多相關演講

繪圖

職涯發展

核心能

創意思

考與問

題解決

綜合統

溝通協

調

團體合

誠信正

尊重自

多元關

跨界宏

勾選人

數 14 13 10 10 7 13 17 24

14 13 10 10

7

13

17

24

18 19 22 22

25

19

15

8

圖表標題

選取 未選取

13

職場軟實力

創意設計

藝術

心理醫學

生命關懷

神祕古文化

遺跡、恐龍

參加本次活動心得與收穫為何?

主題欣穎、有趣、很棒。

平時要關心身邊的人、尊重生命

對生命有更深一層的體悟

對生命的終點咧解有不同的啟發及領悟

其他建議

14

2.演講 2: 自然的力量—從動物、植物、地球到星空

(1) 活動海報

15

(2)活動反思回饋

計畫名稱 計畫主軸:教學卓越計畫 3-3

計畫分項:3G 博雅通識教育精進

活動教學助理反思回饋

活動名稱 「自然的力量-從動物、植物、地球到星空」通識月開幕講座

活動日期 102 年 05 月 01 日(星期 三)

活動時間 ■上午

■下午 15 時至 17 時 00 分

活動地點 行政大樓第一會議室 參與人數 110 人

活動聯絡人 趙錦豪老師 聯絡電話 分機:

手機:

活動主持人 趙錦豪老師 專任助理 陳旻

助理反思回饋

國立台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 2012 年 5 月 1 日下午 3 時舉辦本學期通識月的開幕活

動,特此邀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先生蒞臨演講,主題為「自然的力量—從動

物、植物、地球,到星空」,從天文的觀點進入生活,從科學的角度帶入人文思維,跨領

域的學習體認,正是通識教育所欲傳達給學生通才教育。

有別於一般大學教授的授課式教學,演講的一開始孫館長就走下台,到學生們的旁邊

問問題、說故事。「我們都身陷在爛泥溝渠之中,但還是有些人會抬頭仰望星空。」 孫館

長引用英國詩人王爾德所說過的一句話,提到他曾經前往青藏高原上的觀測站,那時交通

工具陷入冰溝,如何推拉也無法脫困,當他們一行人頹坐在路旁的爛泥溝旁不知所措時,

偶一抬頭,卻看到了有生以來最美的一片星空。從困頓中發現新奇,從經驗中分享知識,

「學習的本身就是喜悅」孫館長說道。

演講的內容從動物開始說起,首先提到人類。所有自然界的動植物都是改變自己適應

環境,只有人類是改變環境迎合自己,當前一陣子的世界末日說法甚囂塵上時,人們都戰

戰兢兢,但所謂的世界末日,只是人類自己的末日,而動植物們的末日是在人類試圖改變

世界的當下就在進行了。

關於恐龍傳奇的大滅絕,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出最新特展「從龍到獸—大滅絕與大

演化」為中國甘肅省空運來台的 140 餘件恐龍以及哺乳動物的化石展覽,不但可以認識特

殊的動物樣貌,更可以了解身為自然界最適者的恐龍何以一夕之間被滅絕的,究竟是適者

生存還是「倖存者」生存?

從孫館長幽默風趣的演講中,學生了解了許多自然界的奧秘,像是最會偽裝的海洋生

物是烏賊以及章魚;如果把人與黑猩猩從小放在一起養,會變成人類學習黑猩猩(黑猩猩

雖是最接近人類 DNA 的動物,但是學習能力還是遠遠不足人類);植物其實會動,有時甚

16

至比動物還活潑;樹木會記錄他所遭遇過的事情;變電塔的電磁波遠不及於家中微波爐、

電磁爐的電磁波等等新奇的事物。

演講過程中歡笑聲驚呼聲不斷,應映了孫館長所說的:「學習本身就是喜悅。」不論

是看到新事物的驚喜,還是學習後的充實感,這種快樂是一輩子的,也是一輩子都可以獲

得的財產。

活動照片 (請提供至少 600

K 照片 5 張,為

照片統一編號,

且附上每張 20

字內說明)

照片 說明

圖一 本次講座活動海報

圖二 演講情形

17

圖三 同學們認真投入的聆聽演講

情形

圖四 同學們認真投入的聆聽演講

情形

18

圖五 簡報內容

備註 照片除了插入 word 檔中,亦請附上原始照片清晰圖檔

19

(3)活動意見回饋統計表

國立臺北大學

101 學年「自然的力量-從動物、植物、地球到星空」講座回饋意見統計表

一、基本資料

參加人數:110 人 回饋單回收份數:110 份

1.系所分布

2.年級分布

會計系

11%

電機系

5%

不動系

11%

企管系

7%

經濟系

9%

歷史系

5%

統計系

8% 金融系

5%

行政系

5%

社工系

5%

法律系

11%

中文系

7%

社學系

4% 應外系

4%

財政系

3%

系所分布

四年級

25%

三年級

35%

二年級

33%

一年級

7% 年級分布

20

71

21 19

6 5 1

54

85

39

89 91

104 105 109

47

25

圖表標題

選取 未選取

二、對本次活動的滿意度

題目 平均滿意度

1. 本場活動內容規劃 4.37

2. 本場活動流程安排與辦理方式 4.372

3. 本場活動環境設施 4.61

4. 本場活動工作人員服務及態度 4.38

5. 本場活動整體滿意度 4.54

三、您認為由此活動中,你學習到學校八大核心能力中的哪些能力?

四、對活動的主題成效與建議 (以下為開放式問卷)

除了本次安排的『自然的力量-從動物、植物、地球到星空』活動外,您希望未

來通識教育中心增加哪些主題的活動?

校外參訪

核心能

創意思

考與問

題解決

綜合統

溝通協

調

團體合

誠信正

尊重自

多元關

跨界宏

勾選人

數 71 21 19 6 5 1 54 85

21

疾病及生命關懷

人文關懷

自然科學

生命教育

生命關懷

神祕古文化

心靈與人際互動

參加本次活動心得與收穫為何?

提供不同觀點,看待生命及自然科學

知道了好多以前不知道的自然知識

重新認識科博館,也感受到自然界的偉大

認識自然,我們可以選擇生活方式趨吉避凶

可惜沒有聽到星空的部分

很久沒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了

其他建議

應給予老師更多的時間,才不枉費老師難得前來

少了點照相跟頒獎,我們可以聽到更多

22

四、月自評報告

國立臺北大學 101 年度教學卓越計畫

每月計畫執行自評報告表

登錄編號:

主 軸 計 畫

編 號 名 稱 教學卓越計畫 3-3 填報月份 5 月

分 項 計 畫

編 號 名 稱

分項計畫 :

3G 博雅通識教育精進

分 項 計 畫

主 持 人

職稱:老師

姓名:趙錦豪

執 行 /協 辦

單 位 名 稱 通識教育中心

填 報 人

單位:通識教育中心

職稱:教學助理

姓名:陳旻

聯 絡 方 式 手機:0911600911

E-mail: [email protected]

已執行完

畢活動成

果詳述

一、「生命與價值

對話論壇」講座

活動內容詳述說明:

為增加學生對於生命意義的反思,特邀龍巖公司襄理林

政璋先生,至課堂分享其工作經驗、何謂禮儀師、以及

工作中所經歷的故事,面對生離死別的態度。

活動時間:中華民國 102 年 5 月 8 日下午 15 至 17 時

地點:台北大學 社科院 113 教室

主講(持)人:龍巖公司襄理林政璋先生

參與人次:60 人

效益:讓學生體會生命的意義,進而珍惜身邊人事物。

反思回饋:

東吳政治系出身的林政璋先生,如今擔任龍巖人本

台北地區的襄理,年收入百萬以上。以前的殯葬業者與

如今相比已是天差地遠,所以我們不能再以傳統的眼光

去看待這個行業,以前是孝女白琴、五子哭墓,如今承

辦喪禮的人員各個西裝筆挺、儀態端莊優雅、並且受過

專業訓練,甚至有許多頂尖大學的人選擇從事殯葬業。

要成為一個合格的禮儀師,必須經過層層關卡,替

往生者服務時,必須與他平起平坐,不能”站著”替他

們服務,除此之外,與往生者”對話”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環,即便他們可能聽不到、沒感覺,但是林先生認為,

這是對往生者最基本的尊重,也是服務業最重要的關

鍵。服務是什麼?服務就是要使顧客滿意,但好的服務

卻是要有自身特色加上差異性,與別人不同的地方,比

別人想的更多思考得更細膩,這就是讓顧客喜歡滿意的

原因。

23

林政璋先生多年的服務,身體力行,經歷了許多也

感受到許多,而這些都是一般人無法感受並且退避三舍

的事物,但是死亡是每個人都必經的路,不需要害怕,

也不要忌諱,面對他、感受他、思考他,這樣對你的人

生一定會有相當的幫助與影響。

活動海報

演講情形

學生參與情形

24

演講簡報內容

25

師 生 滿 意

(質、量

化)

教師活動或課程 學生活動或課程

一、辦理講座-「生命與價值對

話論壇」

□活動內容規劃:4.45

□議程安排辦理:4.55

□場地環境設施:4.65

□工作人員服務:4.65

□總體滿意度:4.6

學 生 能 力

指 標 達 成

情 形

一、 辦理講座-「生命與價值

對話論壇」

■綜合統整 ■溝通協調 ■團隊合作

■誠信正直 ■尊重自省 ■多元關懷

■跨界合作 ■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

量 化 指 標 成效說明 量化目標達成值

質 性 指 標

經 費 執 行

進 度

項目 預算數 實支數 核銷數 結餘 執行率

補助款

人事費

業務費

雜支

設備費

小計

自籌款

人事費

業務費

雜支

設備費

小計

26

總預算

本 月 尚 未

結 束 之 活

動 及 次 月

將 推 出

之活動

簽核說明:請依順序完成簽核後,正本請送教學卓越計畫辦公室登錄存檔。

分項計畫主持人:

主軸計畫主持人:

教學卓越計畫辦公室:

計畫總執行長:

27

國立臺北大學 101 年度教學卓越計畫

每月計畫執行自評報告表

登錄編號:

主 軸 計 畫

編 號 名 稱 教學卓越計畫 3-3 填報月份 5 月

分 項 計 畫

編 號 名 稱

分項計畫 :

3G 博雅通識教育精進

分 項 計 畫

主 持 人

職稱:老師

姓名:趙錦豪

執 行 /協 辦

單 位 名 稱 通識教育中心

填 報 人

單位:通識教育中心

職稱:教學助理

姓名:陳旻

聯 絡 方 式 手機:0911600911

E-mail: [email protected]

已執行完

畢活動成

果詳述

一、「自然的力量

-從動物、植物、

地球到星空」講座

活動內容詳述說明:

從孫館長幽默風趣的演講中,學生了解了許多自然界

的奧秘,增進同學的多元視野。 活動時間:中華民國 102 年 5 月 1 日下午 15 至 17 時

地點:行政大樓第一會議室

主講(持)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先生

參與人次:110 人

效益:多元學習以及跨界宏觀視野。

反思回饋:

國立台北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 2012 年 5 月 1 日下

午 3 時舉辦本學期通識月的開幕活動,特此邀請國立自

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孫維新先生蒞臨演講,主題為「自然

的力量—從動物、植物、地球,到星空」,從天文的觀

點進入生活,從科學的角度帶入人文思維,跨領域的學

習體認,正是通識教育所欲傳達給學生通才教育。

有別於一般大學教授的授課式教學,演講的一開始

孫館長就走下台,到學生們的旁邊問問題、說故事。「我

們都身陷在爛泥溝渠之中,但還是有些人會抬頭仰望星

空。」 孫館長引用英國詩人王爾德所說過的一句話,提

到他曾經前往青藏高原上的觀測站,那時交通工具陷入

冰溝,如何推拉也無法脫困,當他們一行人頹坐在路旁

的爛泥溝旁不知所措時,偶一抬頭,卻看到了有生以來

最美的一片星空。從困頓中發現新奇,從經驗中分享知

識,「學習的本身就是喜悅」孫館長說道。

演講的內容從動物開始說起,首先提到人類。所有

28

自然界的動植物都是改變自己適應環境,只有人類是改

變環境迎合自己,當前一陣子的世界末日說法甚囂塵上

時,人們都戰戰兢兢,但所謂的世界末日,只是人類自

己的末日,而動植物們的末日是在人類試圖改變世界的

當下就在進行了。

關於恐龍傳奇的大滅絕,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出

最新特展「從龍到獸—大滅絕與大演化」為中國甘肅省

空運來台的 140 餘件恐龍以及哺乳動物的化石展覽,不

但可以認識特殊的動物樣貌,更可以了解身為自然界最

適者的恐龍何以一夕之間被滅絕的,究竟是適者生存還

是「倖存者」生存?

從孫館長幽默風趣的演講中,學生了解了許多自然

界的奧秘,像是最會偽裝的海洋生物是烏賊以及章魚;

如果把人與黑猩猩從小放在一起養,會變成人類學習黑

猩猩(黑猩猩雖是最接近人類 DNA 的動物,但是學習

能力還是遠遠不足人類);植物其實會動,有時甚至比

動物還活潑;樹木會記錄他所遭遇過的事情;變電塔的

電磁波遠不及於家中微波爐、電磁爐的電磁波等等新奇

的事物。

演講過程中歡笑聲驚呼聲不斷,應映了孫館長所說

的:「學習本身就是喜悅。」不論是看到新事物的驚喜,

還是學習後的充實感,這種快樂是一輩子的,也是一輩

子都可以獲得的財產。

活動海報

29

演講情形

學生參與情形

30

演講簡報內容

31

師 生 滿 意

(質、量

化)

教師活動或課程 學生活動或課程

一、辦理講座-「生命與價值對

話論壇」

□活動內容規劃:4.372

□議程安排辦理:4.37

□場地環境設施:4.61

□工作人員服務:4.38

□總體滿意度:4.5

學 生 能 力

指 標 達 成

情 形

二、 辦理講座-「生命與價值

對話論壇」

■綜合統整 ■溝通協調 ■團隊合作

■誠信正直 ■尊重自省 ■多元關懷

■跨界合作 ■創意思考與問題解決

量 化 指 標 成效說明 量化目標達成值

質 性 指 標

經 費 執 行

進 度

項目 預算數 實支數 核銷數 結餘 執行率

補助款

人事費

業務費

雜支

32

設備費

小計

自籌款

人事費

業務費

雜支

設備費

小計

總預算

本 月 尚 未

結 束 之 活

動 及 次 月

將 推 出

之活動

簽核說明:請依順序完成簽核後,正本請送教學卓越計畫辦公室登錄存檔。

分項計畫主持人:

主軸計畫主持人:

教學卓越計畫辦公室:

計畫總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