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丝绸之路跨民族情爱与婚姻 - snnu情感色彩bbbbbb bb!一"...

11
!"#$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 )* 卷第 # %+ ,- '&.+/01&& '234+-5&.6'378-93:; ! <13.+9+ =1;& '>0+?3&.0?38 '?89@>3:3+ '" A+.( )* 4+( # CD 0 与丝绸之路研究 早期丝绸之路跨民族情爱与婚姻 王子今 ! 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 #""JF! " B 丝绸之路很早就发挥了沟通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作用#除实现商品交换'物种引进'技术传播' 语言相混'风俗影响和制度借鉴之外#不同民族之间的情感生活和婚姻关系也构成了新的文化风景$ 相关社会 现象是丝绸之路文化带重要的历史表现#异族间的文化交融因丝绸之路文化带的存在获得了新的条件$ 关键词 早期丝绸之路) 异族文化交融) 情感生活) 婚姻关系 中图分类号 GE"#( $ RE#K( #B文献标识码 HBB文章编号 #$F!I)!JK!!"#$""#I""!*I## 收稿日期 !"#*I##I"J 基金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b4P""#" 作者简介 王子今##河北武安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教 #博士研究生导师 $ BB上古时代的丝绸之路很早就发挥了沟通东 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作用#除实现物质生产和物质 生活层面的商品交换' 物种引进' 技术传播之外# 具有更深层文化品质的语言相混' 风俗影响和制 度借鉴#体现出积极意义的进步$ 此外#不同民族 之间的情感生活和婚姻关系也构成了引人注目的 新的文化风景$ 跨民族情爱与婚姻以及相关社会 现象#应当是丝绸之路文化带重要的历史表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因此获得了新的条件$ 丝路文化交汇与胡汉关系的 情感色彩BBBBBB BB! " 穆天子与西王母神话(瑶池,淫池 早在张骞之前# 中原经过西北地方与外域的 文化通路早已发挥着促进文化沟通' 文化交流和 文化融汇的历史作用$ 再现相关历史场景的愿 #因考古工作的收获得以局部实现$ *#+ 传世文献中较早的关于丝绸之路交通的信 #应当即穆天子西征故事$/ 左传.昭公十二年 ! *" "0 记载周穆王% 周行天下& 事迹$ 出于汲冢 / 竹书纪年0 明确记载周穆王西征$ 今本/ 竹书 纪年0 卷下(% 十七年# 王西征昆仑丘# 见西王 $& ! 司马迁在/ 史记0 * / 秦本纪0 写道(% 造父 以善御幸于周缪王# 得骥' 温骊' 骅駵' 騄耳之驷# 西巡狩#乐而忘归$& % 乐而忘归& # 超越了/ 0 等先秦记录$/ 史记0 )K / 赵世家0 明确记录 了周穆王之% & 致使% 忘归&# 在于% 见西王母&( % 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 / 竹书纪年0 同出于汲冢的/ 穆天子传0# ! 同条又有% 其年# 西王母来朝# 宾于昭宫& 的文字$ 此前/ 竹书纪年0 卷上记载(%! 帝舜有虞氏" 九年# 西王母 来朝$& 沈约注(% 西王母之来朝#献白环玉玦$& 胡应麟/ 室山房笔丛0 #F / 三坟补逸上0(% 虞九年# 西王母来朝$ 沈约注(e 西王母来朝# 贡白环玉玦$8 西王母已见于此# 始周穆也$ 以余考之#盖亦外国之君#若上文渠捜'僬侥及 下息慎'玄都类耳$/ 穆天子传0 所交外国之君甚众# 不止 一西王母$&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Mar-2020

2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年 # 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 )* 卷 第 # 期 %+,-'&.+/01&&'234+-5&.6'378-93:;!<13.+9+=1;&'> 0+?3&.0?38'?89@>3:3+'" A+.()* 4+(#

!

CD0与丝绸之路研究

早期丝绸之路跨民族情爱与婚姻

王 子 今

!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 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 #""JF!"

摘B要! 丝绸之路很早就发挥了沟通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作用#除实现商品交换'物种引进'技术传播'

语言相混'风俗影响和制度借鉴之外#不同民族之间的情感生活和婚姻关系也构成了新的文化风景$ 相关社会

现象是丝绸之路文化带重要的历史表现#异族间的文化交融因丝绸之路文化带的存在获得了新的条件$

关键词! 早期丝绸之路) 异族文化交融) 情感生活) 婚姻关系

中图分类号! GE"#($% RE#K(#B文献标识码! HBB文章编号! #$F! I)!JK!!"#$""# I""!* I##

收稿日期! !"#* I## I"J

基金项目!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b4P""#"

作者简介! 王子今#男#河北武安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教

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BB上古时代的丝绸之路很早就发挥了沟通东

西'文化交流的历史作用#除实现物质生产和物质

生活层面的商品交换'物种引进'技术传播之外#

具有更深层文化品质的语言相混'风俗影响和制

度借鉴#体现出积极意义的进步$ 此外#不同民族

之间的情感生活和婚姻关系也构成了引人注目的

新的文化风景$ 跨民族情爱与婚姻以及相关社会

现象#应当是丝绸之路文化带重要的历史表现#各

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因此获得了新的条件$

一" 丝路文化交汇与胡汉关系的

情感色彩BBBBBB

BB!一" 穆天子与西王母神话(瑶池,淫池

早在张骞之前#中原经过西北地方与外域的

文化通路早已发挥着促进文化沟通'文化交流和

文化融汇的历史作用$ 再现相关历史场景的愿

望#因考古工作的收获得以局部实现$

*#+

传世文献中较早的关于丝绸之路交通的信

息#应当即穆天子西征故事$ /左传.昭公十二年

!前 *""0记载周穆王%周行天下&事迹$ 出于汲冢

的/竹书纪年0明确记载周穆王西征$ 今本/竹书

纪年0 卷下( %十七年#王西征昆仑丘#见西王

母$&

!司马迁在/史记0卷 */秦本纪0写道(%造父

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骅駵'騄耳之驷#

西巡狩#乐而忘归$&此%乐而忘归&说#超越了/左

传0等先秦记录$ /史记0卷 )K/赵世家0明确记录

了周穆王之%乐&致使%忘归&#在于%见西王母&(

%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

与/竹书纪年0同出于汲冢的/穆天子传0#记

!

同条又有%其年#西王母来朝#宾于昭宫&的文字$

此前/竹书纪年0卷上记载(%!帝舜有虞氏"九年#西王母

来朝$&沈约注(%西王母之来朝#献白环玉玦$&胡应麟/少

室山房笔丛0卷 #F/三坟补逸上0(%虞九年#西王母来朝$

沈约注(e西王母来朝#贡白环玉玦$8西王母已见于此#不

始周穆也$ 以余考之#盖亦外国之君#若上文渠捜'僬侥及

下息慎'玄都类耳$ /穆天子传0所交外国之君甚众#不止

一西王母$&

!$BBB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载周穆王%命驾八骏之乘& %造父为御& %驰驱千

里&#

*!+

以及%天子西征&%至于西王母之邦&%天子

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等事迹$

!

对于周穆王%西征&行迹#长期存在不同的说法(有

以为西王母活动于青海地方的认识)

"或说周穆王

所至%昆仑&即今阿尔泰山)

#也有学者认为周穆

王所至%玄池&即%咸海&#而/穆天子传0随后说到

的%苦山&%黄鼠山&等#则更在其西)

$或说西王母

所居在%条支&)

)也有学者认为#周穆王已经到达

了波兰平原$

* 尽管对周穆王西征抵达的地点存

在争议#

+但是这位周天子%乐而忘归& %乐之忘

归&的愉快旅行曾经行历西域地方后世所谓丝绸

之路的主要路段#是许多学者所认同的$

穆天子西征故事中#有关于这位中原君王与

西方部族领袖西王母甚为友爱的情节$ /穆天子

传0(%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

谣曰(e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

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8天子答之曰(e予归东

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

将复而野$8&

*K+卷K

/北堂书钞0卷 #$ 引 /穆天子

传0%觞于瑶池&作%觞于淫池&$ 注(%王石华校

e淫8改e瑶8$ 孙氏覆校云(e淫字胜今$8案平津

馆本/穆天子传0 e淫8又作e瑶8$&

*)+卷K

这一故事

之记录的关键字%瑶&和%谣&#都曾写作%滛&$ 宋

代张文伯/九经疑难0写作(%宴王母之瑶池歌滛忘

归&# %升昆仑之丘以至于滛池&# %穆王宴滛

池&$

**+卷K/君牙景命吕刑.辨韩愈讥穆王0

明代卓明卿/卓氏藻

林0(%王母与周穆王会滛池$&

*$+卷)/珍宝类0

有的直接

写作%淫池&$ 清代严可均/铁桥漫稿0(%/穆天子

传 0 之 e 瑶 池 8 亦 作 e 淫 池 8$ e 淫 8# 大

也$&

*F+卷F/文类五0

民国杨钟羲/雪桥诗话0(%王母山

即仪山$ 山下有大池#即/穆天子传0之e瑶池8$

e瑶池8亦作e淫池8$ e淫8#大也$&

*J+卷J

虽然有

%e淫8#大也&的解说#%淫&字在情爱生活中本来

的意义是人们都会想到的$ 白居易/八骏图0诗写

道(%瑶池西赴王母宴#七庙经年不亲荐$ 璧台南

与盛姬游#明堂不复朝诸侯$ /白云0 /黄竹0歌声

动#一人荒乐万人愁$&

*E+卷)

%荒乐&一语可以与

%淫&对应理解$

前引明代学者胡应麟说(%/穆天子传0所交外

国之君甚众#不止一西王母$&但是为什么独有%西

王母&长久占据着穆天子传说的主角位置呢- 这

可能与西北方向的%外国之君&多有女性领袖的情

形相关$

*#"+

%西王母&成为代表%外国之君&的身份

符号# 在汉代甚至成为中原社会的崇拜对

!

"

#

$

)

*

+

/穆天子传0卷 !'卷 K#文渊阁/四库全书0本$ 对

于/穆天子传0的性质#历来存在不同的认识$ 文献学家或

归入%起居注类&#或列入%别史类&#或者%传记类&之中$

大致都看作历史记载$ 然而清代编纂的/四库全书0却又

将其改隶%小说家类&$ 不过#许多学者注意到/穆天子

传0中记录的名物制度一般都与古代礼书的内容大致相

合#因此认为内容基本可信$ 可能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四部丛刊0和/四部备要0仍然把/穆天子传0归入%史部&

之中$

/汉书0卷 !J 下/地理志下0(金城郡临羌县#%西北

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伧海$ 盐池北则湟水所出#东至允

吾入河#西有须抵池#有弱水'昆仑山祠&$ %太史公曰(/禹

本纪0言河岀昆仑$ 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

隐#为光明也$ 其上有醴泉'瑶池$&

余太山说(%穆天子西征的目的地是e昆仑之丘8&#

%/穆天子传0所见昆仑山应即今阿尔泰山#尤指其东端&$

又指出#%/穆天子传0所载自然景观和人文'物产与欧亚

草原正相符合&$ 参见余太山/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0#

商务印书馆 !"#K 年版#第 $ 页'第 J 页$

对于/穆天子传0中%天子西征至于玄池&的文句#

刘师培解释说#%玄池&就是今天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

克斯坦之间的咸海$

/史记0卷 #!K/大宛列传0(%传闻条枝有弱水'西

王母#而未尝见$&参见司马迁/史记0#中华书局 #E*E 年

版$

顾实推定#周穆王出雁门关#西至甘肃#入青海#登

昆仑#走于阗#登帕米尔山#至兴都库什山#又经撒马尔罕

等地#入西王母之邦#即今伊朗地方$ 又行历高加索山#北

入欧洲大平原$ 在波兰休居 K 月#大猎而还$ 顾实认为#

通过穆天子西行路线#可以认识上古时代亚欧两大陆东西

交通之孔道已经初步形成的事实$ 参见顾实/穆天子传西

征讲疏.读穆传十论0#中国书店 #EE" 年版#第 !) 页$

这样的认识是有道理的(%在汉文典籍中#西王母

多被置于极西之地$& %/穆天子传0和后来的/史记0等书

一样#将西王母位置于当时所了解的最西部$&参见余太山

/早期丝绸之路文献研究0#商务印书馆 !"#K 年版#第 #*

页$ 有学者注意到%西王母之邦由东向西不断推进的过

程&#指出(%这一过程恰好与我国对西方世界认识水平加

强的过程相一致#是我国对西方世界认识水平加深的一种

反映&!参见杨共乐/早期丝绸之路探微0#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 !"## 年版#第 )! 页"$

BB第 )* 卷 王子今( 早期丝绸之路跨民族情爱与婚姻 !FBBB

象*## I#!+

#当然也与丝绸之路文化交往史迹中富有

情感色彩的情节存在某种关联$

甚至牛郎织女传说这一中国古代民间爱情故

事的经典#也有体现丝绸之路文化的元素$

! 思考

这一问题#可以与相关文化现象联系起来分析$

!二" 秦与义渠戎关系史中的宣太后故事

回顾丝绸之路上跨民族情感生活与婚姻形式

的早期由来#还应当注意到秦惠文王时代秦国与

义渠之间的关系$

/史记0卷 F"/张仪列传0记载#五国伐秦时#

陈轸建议在%义渠君朝于魏&情形下%赂之以抚其

志&$ 于是#%以文绣千纯#妇女百人遗义渠君&$

%秦将轻使重币事君之国&句下#司马贞/索隐0(

%谓秦求亲义渠君也&$

"

秦上层政治集团与义渠的特殊关系#还有一

则例证$ %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

子$ 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

义渠$ 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

胡$&

*#K I#)+

/史记0卷 ##" /匈奴列传0也有记载$

所谓%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虽然并非结成正式

婚姻#然而却是明确的情爱关系$ 宣太后又确实

利用这一关系实现了政治目的$

/战国策.秦策二0有%秦宣太后爱魏丑夫&

条#其中写道#秦宣太后爱魏丑夫$ 病将死时#出

令曰(%为我葬#必以魏子为殉&$ 宣太后以王母之

尊#私情竟全不避外人#甚至期望死后依然专宠其

爱$ 又/韩策二0记载#楚攻韩#韩使者求救于秦#

有%唇揭者其齿寒&之说#得以为宣太后接见$ 宣

太后说(%妾事先王也#先王以其髀加妾之身#妾困

不疲也)尽置其身妾之上#而妾弗重也#何也- 以

其少有利焉$&%夫救韩之危#日费千金#独不可使

妾少有利焉$&宣太后以性爱动作为喻言国家之

%利&#于史绝无仅有$ 清代王士祯/池北偶谈0评

论道(%此等淫亵语#出于妇人之口#入于使者之

耳#载于国史之笔#皆大奇$&

*#*+卷)

由此看来#宣太

后是一位在情爱方面多欲且大胆的王族女子$

然而#清代学者焦袁熙对于王士祯%大奇&之

言有自己的判断(%余以为是不然也$ 宣太后之

行#国人知之#异国人皆知之$ 当时执管之士#因

有此事#故作此言#用相调笑云尔$ 史家增餙之

辞#美恶皆有之#后人或泥其一两言#以议当时之

是非得失#其不为咸邱高叟者几希矣&$ 论者还言

及宣太后%淫亵语&的真实性#就其典型意义和代

表意义提出质疑(%/国策0非实录之比#尤不足据$

譬若今之制举文字#万一流传至百千年后#即已茫

昧怳惚#独见有此等语言#将亦以为岀/论0 /孟0

书中人亲口邪- 有辨之者则曰(彼文固明明某人

言矣$ 而孰知其大不然哉f 王君之智倘类此

也&

*#$+卷$

$ 虽然人们各有信疑#各有%美恶&及%是

非得失&之议#而%宣太后之行#国人知之#异国人

皆知之&#于是%当时执管之士#因有此事#故作此

言#用相调笑&#即认可%宣太后之行&之大致确定

性的说法#或许是可信的$

!三" 作为%和亲&背景的%妒媔& %嫚& %媟&

情节

考察丝绸之路史#应注意汉与匈奴及其他诸

族关系史中%和亲&的重要意义$ %和亲&是以婚

姻关系维护和平的方式$ 考察汉王朝%和亲&政策

的背景#有若干涉及异族情爱的情节值得注意$

/史记0卷 ##" /匈奴列传0记载了汉与匈奴

%和亲&的最初背景$ 汉高祖刘邦出击匈奴#陷于

!

"

王观国/学林0卷 )%牛女&条(%张茂先/博物志0

曰(e近世有人居海上#每年八月见海槎来#不违时#赍一年

粮#乘之到天河$ 见妇人织#丈夫饮牛#遣问严君平云(某

年某月某日客星犯牛斗$ 即此人也$8观国窃见古今文士

多用张骞乘#牛女相会事#然/博物志0初不言张骞$ 案/汉

书.张骞传0及/史记.大宛列传0皆言张骞使月氏#穷河

源#通西北国#而不言乘槎事$ 杜子美/夔府咏怀0诗曰(途

中非阮籍#槎上似张骞$ 又/秋兴0诗曰(奉使虚随八月槎$

如此类#前贤多用之#恐非实事$& %盖事多出于风传#一经

名士论说#遂为故事#亦不朽耳$&与/博物志0同样的记述

亦见于/荆楚岁时记0$ 张骞西行情节杂入#是后来的事$

宋代周密/癸辛杂识0前集%乘槎&条(%乘槎之事#自唐诸

诗人以来#皆以为张骞$&%按骞本传止曰e汉使穷河源8而

已$ 张华/博物志0gg亦未尝指为张骞也$ 及梁宗懔作

/荆楚岁时记0乃言e武帝使张骞使大夏#寻河源#乘槎见

所谓织女'牵牛8#不知懔何所据而云$& /四库全书总目0

据此以为/荆楚岁时记0今本%尚非完本也&$

崔明德认为(%当时秦怕义渠君乘机出兵秦国#便

e求亲义渠君8#并将e好女百人8送给义渠君$&注释标示

%求亲义渠君&出自%/史记.张仪列传0&正文#误!参见崔

明德/先秦政治婚姻史0#山东大学出版社 !"") 年版#第

!$F 页"$

!JBBB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白登之围$ %高帝乃使使间厚遗阏氏#阏氏乃谓冒

顿曰(e两主不相困$ 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

之也$ 且汉王亦有神#单于察之$8&于是#%冒顿与

韩王信之将王黄'赵利期#而黄'利兵又不来#疑其

与汉有谋#亦取阏氏之言#乃解围之一角$ 于是高

帝令士皆持满傅矢外乡#从解角直出#竟与大军

合#而冒顿遂引兵而去$ 汉亦引兵而罢#使刘敬结

和亲之约&$ 平城危难是导致汉与匈奴%和亲&的

重要历史缘由#中原帝国的%和亲&史也自此发

端$

! 匈奴%解围&#与%阏氏之言&的作用有关$

据/史记0卷 *$/陈丞相世家0#刘邦是以陈平特别

建议脱险(%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

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高帝既

出#其计秘#世莫得闻&$ 裴骃/集解0引桓谭/新

论0(%或云(e陈平为高帝解平城之围#则言其事

秘#世莫得而闻也$ 此以工妙踔善#故藏隐不传

焉$ 子能权知斯事否-8吾应之曰(e此策乃反薄陋

拙恶#故隐而不泄$ 高帝见围七日#而陈平往说阏

氏#阏氏言于单于而出之#以是知其所用说之事

矣$ 彼陈平必言汉有好丽美女#为道其容貌天下

无有#今困急#已驰使归迎取#欲进与单于#单于见

此人必大好爱之#爱之则阏氏日以远疏#不如及其

未到#令汉得脱去#去#亦不持女来矣$ 阏氏妇女#

有妒媔之性#必憎恶而事去之$ 此说简而要#及得

其用#则欲使神怪#故隐匿不泄也$8刘子骏闻吾

言#乃立称善焉$&

"这是利用%其容貌天下无有&

的%好丽美女&于军事的故事#直接形式则是刺激

匈奴阏氏的%妒媔之性&$ 其中细节#不排除论者

的猜想成分#但是白登之围之后导致的结果#竟是

阏氏深心%妒媔&的汉家女子真的进入了匈奴单于

的帐房$

认识汉王朝%和亲&政策的背景#还应当注意

一位曾经掌握汉家最高权力的女子,,,吕后$ 吕

后执政时#匈奴致汉朝廷的文书中#曾经出现%单

于书绝悖逆&

*#F+卷E)上/匈奴传上0

的情形$ 司马迁记述(

%高祖崩#孝惠'吕太后时#汉初定#故匈奴以骄$

冒顿乃为书遗高后#妄言$ 高后欲击之$&后来因

为%诸将&以所谓%高帝&%困于平城&教训相劝阻#

%于是高后乃止#复与匈奴和亲&$ 所谓%悖逆&

%妄言&#司马贞/索隐0引/汉书0云(%高后时#冒

顿浸骄#乃使使遗高后书曰(e孤偾之君#生于沮泽

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

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

有#易其所无$8高后怒#欲击之&$

# 冒顿两言%孤

偾&#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偾#仆也$ 犹言不能自

立也&$ 顾炎武/日知录0卷 !F/汉书注0(%/匈奴

传0e孤偾之君8#e偾8如/左传0 e张脉偾兴8之

e偾8#/仓公传0所谓e病得之欲男子而不可得8

也$&这里强调了%欲&$ /汉书0卷 E) 上/匈奴传

上0记载#%高后大怒#召丞相平及樊哙'季布等#议

斩其使者#发兵而击之$ 樊哙曰(e臣愿得十万众#

横行匈奴中$8&而季布的表态#回顾了平城战例(

%哙可斩也f 前陈豨反于代#汉兵三十二万#哙为

上将军#时匈奴围高帝于平城#哙不能解围$ 天下

歌之曰(e平城之下亦诚苦f 七日不食#不能彀

弩$8今歌吟之声未绝#伤痍者甫起#而哙欲摇动天

下#妄言以十万众横行#是面谩也$ 且夷狄譬如禽

兽#得其善言不足喜#恶言不足怒也&$ 高后赞同

季布的意见#%令大谒者张泽报书曰(e单于不忘弊

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 退日自图#年老气衰#发

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 弊邑

无罪#宜在见赦$ 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

驾$8冒顿得书#复使使来谢曰(e未尝闻中国礼义#

陛下幸而赦之8$ 因献马#遂和亲&$ 激怒吕后之

%单于书绝悖逆&的%妄言&或说%恶言&#以男女

%乐&%娱&为主题#吕后因季布建议的巧妙对应#

导致了%和亲&的实现$

明代学者胡广讨论%/汉书0记事不同&#说到

%/汉书0一事两岀不同者&#%/季布传0(单于尝为

!

"

#

陈栎/历代通略0卷 #/前汉0写道(%高帝因叛臣韩

王信#追击匈奴#被围平城#七日乃解$ 匈奴之强已见于

此#乃能念创夷之未起#勉与和亲#取家人子名公主以妻匈

奴$ 帝王御外#夫岂无口至与为婚#失之远矣$ 自是而后#

中国往往袭是为柔远之计#其失实自高帝开之$&文渊阁

/四库全书0本$

裴骃/集解0(%按(/汉书音义0应劭说此事大旨与

桓论略同#不知是应全取桓论#或别有所闻乎- 今观桓论

似本无说$&

/汉书0卷 E) 上/匈奴传上0%自娱&作%自虞&$ 颜

师古注(%e虞8与e娱8同$&参见班固/汉书0#中华书局

#E$! 年版$

BB第 )* 卷 王子今( 早期丝绸之路跨民族情爱与婚姻 !EBBB

书嫚吕太后#太后怒&#而/匈奴传0对于单于%妄

言&记录详细#%前说本于/史记0#后说不知何从

岀也$ 中间二书#媟秽尤甚$ 在班固所当刊削#不

宜留污简牍&$ 并据此表扬/史记0处理得体(%于

此亦可见/史记0/汉书0之优劣也$&

*#J+卷#E

汉人以

为单于书信中%绝悖逆&之%妄言& %恶言&#是%嫚

吕太后&的具有侮辱意味的挑衅性言辞$ 其实#在

%中国礼义&背景下中原人看来%媟秽尤甚&诸语#

对于面对礼学标尺%譬如禽兽&的匈奴人而言#有

可能是自然的%欲&的表达#可以看作正常的文化

现象$

二" 西域与北方草原民族的&和亲'

!一" 西域诸族的%和亲&

%和亲&史研究者多关注汉王朝与匈奴'乌孙

的%和亲&$ 对于其他民族政权之间的%和亲&方

式似未予必要的重视$ 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通

史0在第四章%东汉时期的和亲&中专门讨论了

%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和亲&$ 论者写道#%在东汉

光武帝后期与明帝的前期#西域一片混乱#各种势

力都在为兼并对方而互相残杀$&说西域%各种势

力&的政治目的都是%兼并对方&或许并不符合实

际$ 有的国家在%兼并&战争中可能只求自保$ 其

实#所谓%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和亲&自西汉时期

已经可以看到历史记录$ 乌孙作为草原强国#成

为汉与匈奴共同争取的对象$ /史记0卷 #!K/大

宛列传0记述乌孙与汉'匈奴的相互关系#曾经同

时成为姻亲$ 而匈奴一方的主动#值得重视(%乌

孙以千匹马聘汉女#汉遣宗室女江都翁主往妻乌

孙#乌孙王昆莫以为右夫人$ 匈奴亦遣女妻昆莫#

昆莫以为左夫人&$ 所谓%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

莫以为左夫人&#体现出这一婚姻关系的建立#有

匈奴不甘心落后于汉的积极竞争意识在起作用$

有学者分析#%昆莫以细君公主为右夫人#同时又

迎娶匈奴女为左夫人$ 乌孙习俗与匈奴同#皆以

e左8为尊$ 乌孙以匈奴女为左夫人#位在细君公

主右夫人之上#表明乌孙虽然已与汉廷和亲#但为

了避免激怒匈奴#故而在昆莫夫人的名份上抑汉

崇胡&$

*#E+)*

乌孙对于匈奴强势态度的被动处置#

应与匈奴曾经控制西域的历史背景有关$

*!" I!!+

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通史0又注意到莎车和

于阗的%和亲&$ 论者指出(%永平三年!$""#于阗

大人都未兄弟杀掉在于阗暴虐无道的莎车将君

得#不久休莫霸又袭杀都未兄弟#自立为于阗王$

继而休莫霸与拘弥国攻打莎车#不幸中流矢而死#

其侄广德立为于阗王$ 广德乘匈奴与龟兹等政权

共同攻击莎车之机#派其弟辅国侯仁带兵攻打莎

车$ 莎车王贤因e连被兵革#乃遣使与广德和8$

讲和的条件为#贤将多年来一直扣留在莎车的广

德父亲归还于阗#并将女儿嫁为广德#结为兄弟#

广德撤兵$ 于阗与莎车的这次和亲#显然是为了

停战议和$ 但是#这次和亲对制止双方战争的作

用并不大$&论者所用资料#应引自/后汉书0卷 JJ

/西域传0的记述(%于阗国相苏榆勒等共立休莫霸

兄子广德为王$ 匈奴与龟兹诸国共攻莎车#不能

下$ 广德承莎车之敝#使弟辅国侯仁将兵攻贤$

贤连被兵革#乃遣使与广德和$ 先是广德父拘在

莎车数岁#于是贤归其父#而以女妻之#结为昆弟#

广德引兵去$ 明年#莎车相且运等患贤骄暴#密谋

反城降于阗$ 于阗王广德乃将诸国兵三万人攻莎

车$ 贤城守#使使谓广德曰(e我还汝父#与汝妇#

汝来击我何为-8广德曰(e王#我妇父也#久不相

见#愿各从两人会城外结盟$8贤以问且运#且运

曰(e广德女婿至亲#宜出见之$8贤乃轻出#广德遂

执贤$ 而且运等因内于阗兵#虏贤妻子而并其国$

锁贤将归#岁余杀之&$ 贤对于广德%以女妻之&#

又%结为昆弟&#形成很古怪的亲族关系$ 所谓%女

婿至亲&者#在血腥的政治权力争夺时有时并不能

止息%兵革&$

!二" 羌人的%和亲&联盟

另一例%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和亲&#论者举

羌人以%和亲&方式联合抗击汉王朝事(%羌族长期

居住在青藏高原'陇西一带#过着游牧生活$ 王莽

末年#社会动乱#羌人的一些部落内迁金城'陇西

诸郡$ 由于羌族不满东汉的统治#纷纷起兵反抗$

章和元年!JF"#羌族首领迷吾与东汉从事司马防

在木乘谷大战兵败后#又遭到东汉校尉张纡的诱

骗#酋豪 J"" 余人被杀#迷吾也成了东汉的祭品$

在这种情况下#迷吾之子迷唐与烧何'当煎'当阗

等部落#去掉前仇#以和亲为手段#结成联盟#共抗

K"BBB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东汉#取得了重大胜利$&

*!K+#!" I#!#

正史的记载#可

见/后汉书0卷 #$/邓训传0(%章和二年!JJ"#护羌

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等#由是诸羌大怒#谋

欲报怨#朝廷忧之$ 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 诸羌

激忿#遂相与解仇结婚#交质盟诅#众四万余人#期

冰合度河攻训&$ 又/后汉书0卷 JF/西羌传0(%章

和元年!JF"#复与诸种步骑七千人入金城塞$ 张

纡遣从事司马防将千余骑及金城兵会战于木乘

谷#迷吾兵败走#因译使欲降#纡纳之$ 遂将种人

诣临羌县#纡设兵大会#施毒酒中#羌饮醉#纡因自

击#伏兵起#诛杀酋豪八百余人$ 斩迷吾等五人

头#以祭育冢$ 复放兵击在山谷间者#斩首四百余

人#得生口二千余人$ 迷吾子迷唐及其种人向塞

号哭#与烧何'当煎'当阗等相结#以子女及金银娉

纳诸种#解仇交质#将五千人寇陇西塞#太守寇盱

与战于白石#迷唐不利#引还大'小榆谷#北招属国

诸胡#会集附落#种众炽盛#张纡不能讨$&

所谓%诸羌激忿#遂相与解仇结婚#交质盟

诅&#所谓%以子女及金银娉纳诸种#解仇交质&#确

实可以理解为包括 %和亲&形式结成的跨民族

婚姻$

!三" %康居王以女妻郅支#郅支亦以女予康

居王&

对于这种%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和亲&#论者

似乎没有注意到发生在西汉时期的匈奴与西域诸

国的%和亲&$ 除了前说%匈奴亦遣女妻昆莫#昆莫

以为左夫人&外#又有郅支单于与康居王结亲事值

得重视$

/汉书0卷 F"/陈汤传0记载#郅支单于杀汉使

谷吉等#%自知负汉#又闻呼韩邪益强#遂西奔康

居&事#随后#%康居王以女妻郅支#郅支亦以女予

康居王$ 康居甚尊敬郅支#欲倚其威以胁诸国&$

康居王 %以女妻郅支&#而郅支 %亦以女予康居

王&#一如前说贤%以女妻&广德#又%结为昆弟&#

形成了极其特殊的婚姻关系$ 这种违背中原古礼

的现象#也许与有的民族的婚姻习俗并不相悖$

除了康居欲借匈奴武力%以胁诸国&外#匈奴

郅支单于也曾经依恃和康居王的亲好关系称霸一

时$ %郅支数借兵击乌孙#深入至赤谷城#杀略民

人#驱畜产#乌孙不敢追#西边空虚#不居者且千

里$&不过#匈奴郅支单于与康居王的这种姻亲关

系未能牢固#%郅支单于自以大国#威名尊重#又乘

胜骄#不为康居王礼#怒杀康居王女及贵人'人民

数百#或支解投都赖水中$ 发民作城#日作五百

人#二岁乃已&$ 郅支单于%骄&而%不为康居王

礼&#甚至%怒杀康居王女&#可知虽相互以女妻之#

建立的却并不是平等关系$ 匈奴贵族在康居地方

残杀%贵人'人民数百&#肢解弃投水中#

!完全以

宗主国自居$ 所谓%发民作城#日作五百人#二岁

乃已&#亦是奴役当地民众的记录$

/汉书0卷 E) 上/匈奴传上0记载的另一例匈

奴与西域国家%和亲&的史例#我们也不宜忽视(

%乌禅幕者#本乌孙'康居间小国#数见侵暴#率其

众数千人降匈奴#狐鹿姑单于以其弟子日逐王姊

妻之#使长其众#居右地&$ 对于乌禅幕这样的%数

见侵暴&的%乌孙'康居间小国&#其众来降#虽然只

有%数千人&#匈奴狐鹿姑单于依然十分重视#%以

其弟子日逐王姊妻之&#给予居地合法性的肯定#

应当是有战略谋求的$ %和亲&#被作为控制和利

用的手段$ 所谓%使长其众&#颜师古注(%长众#为

之长帅&$ 后来乌禅幕的表现#对于汉与匈奴对抗

的总体形势的演进#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乌禅

幕的立场和态度#有益于后来呼韩邪单于势力的

上升$

三" 悲愁与欢爱!异族生活环境

中的女性情感体验BB

BB!一"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和亲&公主的

情感牺牲

细君公主离乡万里导致的%悲愁&#后来因文

学形式的渲染#传为千古哀婉的故事$ %公主至其

国#自治宫室居#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

币帛赐王左右贵人$ 昆莫年老#语言不通#公主悲

愁#自为作歌曰(e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

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8天子闻

而怜之#间岁遣使者持帷帐锦绣给遗焉$&这位女

!

%或支解投都赖水中&#颜师古注(%支解谓解截其

四支也$ 都赖#郅支水名&$

BB第 )* 卷 王子今( 早期丝绸之路跨民族情爱与婚姻 K#BBB

子甚至为大政治家汉武帝%欲与乌孙共灭胡&的进

取战略付出了中原女子难以承受的情感牺牲$

%昆莫年老#欲使其孙岑陬尚公主$ 公主不听#上

书言状#天子报曰(e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8

岑陬遂妻公主$&

后来又有江都公主和解忧公主相继出嫁$

%昆莫死#岑陬代立$ 岑陬者#官号也#名军须靡$

昆莫#王号也#名猎骄靡$ 后书e昆弥8云$ 岑陬尚

江都公主#生一女少夫$ 公主死#汉复以楚王戊之

孙解忧为公主#妻岑陬$ 岑陬胡妇子泥靡尚小#岑

陬且死#以国与季父大禄子翁归靡#曰(e泥靡大#

以国归之$8&这些汉家女子为帝国西域经营格局

的新的构成多有贡献$ %翁归靡既立#号肥王#复

尚楚主解忧#生三男两女(长男曰元贵靡)次曰万

年#为莎车王)次曰大乐#为左大将)长女弟史为龟

兹王绛宾妻)小女素光为若呼翕侯妻$&

/汉书0卷 E$ 下/西域传下0记载#%昭帝时#

公主上书#言(e匈奴发骑田车师#车师与匈奴为

一#共侵乌孙#唯天子幸救之f8汉养士马#议欲击

匈奴$ 会昭帝崩#宣帝初即位#公主及昆弥皆遣使

上书#言(e匈奴复连发大兵侵击乌孙#取车延'恶

师地#收人民去#使使谓乌孙趣持公主来#欲隔绝

汉$ 昆弥愿发国半精兵#自给人马五万骑#尽力击

匈奴$ 唯天子出兵以救公主'昆弥$8&所谓匈奴

%使使谓乌孙趣持公主来#欲隔绝汉&#破坏汉王朝

西域%和亲&政策的用心十分明显$ %唯天子出兵

以救公主'昆弥&的恳求#/汉书0卷 J/宣帝纪0作

%唯天子哀怜#出兵以救公主&#/汉书0卷 $) 上

/匈奴传上0作%唯天子出兵#哀救公主&#只言%救

公主&而不言%昆弥&#均体现以汉为%吾家&的明

确意向$ 所谓%使使谓乌孙趣持公主来&#/汉书0

卷 $) 上/匈奴传上0的说法是%!匈奴"即使使之

乌孙#求欲得汉公主&$ 可知汉家公主远嫁#在复

杂的军事外交情势中人身安全有时难以得到

保障$

匈奴破坏汉王朝西域%和亲&政策的图谋未能

成功$ 汉与乌孙联军攻击匈奴取胜$ 有学者指

出#这是%西汉时期对匈奴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出

征&

*!)+#!#

$

事后乌孙又上书汉帝提出%结婚重亲&的请

求$ 汉王朝廷议#有不同对策发表$ 汉宣帝排除

异议#取赞同态度$ %元康二年!前 $)"#乌孙昆弥

因惠上书(e愿以汉外孙元贵靡为嗣#得令复尚汉

公主#结婚重亲#畔绝匈奴#愿聘马驘各千匹$8诏

下公卿议#大鸿胪萧望之以为e乌孙绝域#变故难

保#不可许8$ 上美乌孙新立大功#又重绝故业#遣

使者至乌孙#先迎取聘$ 昆弥及太子'左右大将'

都 尉 皆 遣 使# 凡 三 百 余 人# 入 汉 迎 取 少

主$&

*#F+卷E$下/西域传下0

于是#%上乃以乌孙主解忧弟子

相夫为公主#置官属侍御百余人#舍上林中#学乌

孙言&

*#F+卷E$下/西域传下0

$ 然而#%送少主至敦煌&的队

列尚在途中#乌孙发生%变故&$ 廷议时#萧望之再

次提出反对意见#此次%和亲&终于中止$ 萧望之

在进行决策建议时说(%乌孙持两端#难约结$ 前

公主在乌孙四十余年#恩爱不亲密#边竟未得安#

此已事之验也$ 今少主以元贵靡不立而还#信无

负于夷狄#中国之福也$ 少主不止#繇役将兴#其

原起此$&

*#F+卷E$下/西域传下0

他的意见得到赞同$

汉宣帝所谓%重绝故业&#颜师古注(%重#难

也$ 故业#谓先与乌孙婚亲也&$ 体现出坚持%和

亲&政策之连贯性的诚意$ 而萧望之所谓%乌孙绝

域#变故难保&#%乌孙持两端#难约结&#都有匈奴

影响的因素$

*!*+

而%前公主在乌孙四十余年#恩爱

不亲密gg&的判断#也透露出汉家公主远嫁乌孙

个人情感生活的悲哀$

!二" 张骞和苏武的%胡妻&%胡妇&

张骞被羁押在匈奴时#身边有%胡妻&$ /史

记0卷 #!K/大宛列传0记载(张骞应募出使月氏#

%与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陇西$ 经匈奴#匈奴得

之#传诣单于$ 单于留之#曰(e月氏在吾北#汉何

以得往使- 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8留骞十余岁#

与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这里所谓%与妻&#

/太平御览0卷 FFF 引/汉书0(%匈奴不听去#乃留

骞十余岁#娶胡妻#有子$ 然骞持汉节不失&$ %与

妻&#又明确作%娶胡妻&#应是匈奴女子$ /大宛

列传0还记载#%居匈奴中#益宽#骞因与其属亡乡

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 %与其属&#不明确是

否包括%胡妻&$ 张骞至大宛'康居'大月氏#回程

中又被匈奴拘捕$ %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

氏要领$ 留岁余#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

K!BBB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奴所得$ 留岁余#单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

立#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张骞逃

归汉地#%胡妻&作为追随者同行$ 张骞西行大宛#

未见%胡妻&随行记载$ 我们不清楚与张骞%俱亡

归汉&的%胡妻&是否第一次被扣押在匈奴%十余

岁&时所娶%胡妻&$ 如果仍是一人#又有以%其

属&身份同行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或者未同

行#只是张骞第二次%为匈奴所得&时重新见面两

种可能$

/舆地纪胜0 %胡城&条记载(%胡城$ /九域

志0云(/蜀记0云(汉张骞使匈奴#与胡妻'堂邑父

俱 还 至 汉 中# 筑 城 居 之# 即 此 城

也$&

*!$+卷#JK/利州路兴元府.景物上0

如果此说可信#则 %胡

城&得名由自%胡妻'堂邑父&$ /读史方舆纪要0

%汉阳城&条(%魏收/志0(汉阳有胡城#汉张骞使

西城#还#与胡妻居此#因名$ 今城在县西四十

里$&

*!F+卷*$/陕西五.汉中府褒城县0

则%胡城&得名全因张骞

%胡妻&$

苏武也有匈奴族配偶$ /汉书0卷 *) /苏武

传0(%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e武在

匈奴久#岂有子乎-8武因平恩侯自白(e前发匈奴

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

帛赎之$8上许焉$ 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

苏轼/东坡志林0写道(%昨日太守杨君采'通判张

公规邀余出游安国寺$ 坐中论风气养生之事$ 余

云(e皆不足道#难在去欲$8张云(e苏子卿啮雪啖

毡#蹈背出血#无一语少屈#可谓了死生之际矣$

然不免为胡妇生子$ 穷居海上#而况洞房绮疏之

下乎- 乃知此事不易消除$ 众客皆大笑$8余爱其

语有理$ 故为记之$&

*!J+卷#

罗大经/鹤林玉露0卷

#!'周密/癸辛杂识0前集%寡欲&条均引录此说$

后者以为%坡翁&语$ 以%欲&解释苏武与其%胡

妇&的结合#不免轻薄之讥#所谓%众客皆大笑&的

情绪表达#也不是历史学者应有的态度$ 也许#对

%欲&作为自然表现的尊重#对%欲&在历史演进中

作用的承认#是适当的$ 讨论此所谓%欲&#人们会

联想到上文说到的匈奴单于致吕后信所谓%欲&$

对于所谓%胡妇适产一子通国&#周寿昌/汉书

注校补0卷 KJ 写道(%寿昌案(苏武年老#子死#上

闵之$ 武因帝舅平恩侯许伯自白#以金帛赎子归#

后仕为郎也$ /张骞传0(匈奴留骞十余岁#予妻#

有子$ 后骞与胡妻俱亡归$ 足征/汉法0出使绝域

者#可就其地娶妻生子也$&

*!E+卷KJ

汉人于胡地得%胡妻& %胡妇&情形#亦见/史

记0卷 #"E/李将军列传0记载#李陵降匈奴#单于

%以其女妻陵而贵之&$

! 又/汉书0卷 E) 上/匈奴

传上0(%贰师降$ 单于素知其汉大将贵臣#以女

妻之$&

!三" 亡走.劫虏.内附(进入异族情感环境

的汉女和胡女

在汉代历史遗存中#可以看到亡走汉女'被劫

虏汉女#以及内附胡女等身份$ 她们因不同的缘

故#流落异族社会#或组成跨民族的家庭#或在情

境各异的条件下体验了特殊的情感经历$

%亡人& 越境#是北边相当普遍的社会情

景*K" IK#+

#也可以说形成了丝绸之路上常见的社会

流动现象$ /汉书0卷 E) 下/匈奴传下0记载#呼韩

邪单于%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

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 于是#%天子令

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 而%郎中侯应习边事#

以为不可许&$ 他提出了 #" 条长城不可撤防的理

由#其中 * 条说到%亡人&问题$ 而这两种情形涉

及本文讨论的主题#值得我们特别注意(%近西羌

保塞#与汉人交通#吏民贪利#侵盗其畜产妻子#以

此怨恨#起而背畔#世世不绝$ 今罢乘塞#则生嫚

易分争之渐#五也$ gg又边人奴婢愁苦#欲亡者

多#曰e闻匈奴中乐#无奈候望急何f8然时有亡出

塞者#七也&$ 前者言及%妻子&为汉人%吏民&%侵

盗&#被迫%起而背畔&#出逃时应当携其%妻子&$

后者既言%边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婢&的名

义#提示了这部分%欲亡&者性别$ /史记0卷 J/高

祖本纪0(%卢绾与数千骑居塞下候伺#幸上病愈自

入谢$&%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卢绾闻高祖

崩#遂亡入匈奴&$ /史记0卷 EK/韩信卢绾列传0

则写道(%燕王绾悉将其宫人家属骑数千居长城

下#侯伺#幸上病愈#自入谢$ 四月#高祖崩#卢绾

!

/史记0卷 #!K/匈奴列传0(%单于乃贵陵#以其女

妻之$&参见司马迁/史记0#中华书局 #E*E 年版$ /汉书0

卷 *)/李陵传0(%单于壮陵#以女妻之$&班固/汉书0#中华

书局 #E$! 年版$

BB第 )* 卷 王子今( 早期丝绸之路跨民族情爱与婚姻 KKBBB

遂将其众亡入匈奴$&卢绾事迹可见%悉将其宫人

家属&字样#可知%亡入匈奴&时裹挟了颇多数量的

女性$

匈奴入侵#对汉地经济秩序的破坏包括人口

的掠夺#史称%入略&%杀略&%虏略&$ 受害者中应

不乏女性$ 被%虏略&的女性#往往被迫进入异族

家庭$ 最典型的例证是蔡文姬的故事$ /后汉书0

卷 J)/列女传.陈留董祀妻0(%陈留董祀妻者#同

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 博学有才辩#又妙

于音律$ 适河东卫仲道$ 夫亡无子#归宁于家$

兴平中#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

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 曹操素与邕善#

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庾

信/拟连珠0(%盖闻死别长城#生离函谷#辽东寡妇

之悲#代郡霜妻之哭gg&清代倪璠注(%e辽东寡

妇8未详#疑谓蔡文姬#没于南匈奴#为 e辽东8

也$&

*K!+

此说未提供确证$ 其实#%辽东寡妇& %代

郡霜妻&#都是%死别长城&的实例$

! 蔡文姬是知

名知识女性#方得以在史籍中留下文化足迹$ 而

在北边战争中千千万万被%虏略&的女子#则在历

史记忆中姓名'生平均湮没无存$

敦煌汉简可见记录一位%降归义&外族女子行

迹的简文(%

#降归义乌孙女子d复帬献驴一匹骍

牡d两 抾 齿 # 岁 封 颈 以d敦 煌 王 都 尉 章 &

!#E"$"

*KK+

$ 这是一位域外女子经历关塞闯荡边

地的记录$ 虽然我们无从确切推定这位%乌孙女

子&来到汉地之后的感情体验和婚姻经历#但是大

体可知#身份类同的异族女子大多较汉地妇女在

经济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更为活跃的性格$

丝绸之路上民族关系中%降归义&现象其实颇为普

遍$ 敦煌汉简%五校吏士妻子议遣乌孙归义侯疌

清子女到大煎都候鄣& !E""

*K)+

#涉及%归义&的

%乌孙&贵族%妻& %女&$ 敦煌汉简又有(%车师侯

伯与妻子人民桼十桼人愿降归德钦将伯等及乌孙

归义&!JJ"

*K)+

$ 额济纳汉简又有(%

#大且居蒲妻

子人众凡万余人皆降余览喜拜之######符

蒲等d其####质修待子入余##入居gg伋

奏辩诏命宣扬威#安杂#

& !!"""@0E0T)(E"

*K*+

#

%校尉苞##度远郡益寿塞徼召余十四人当为单

乎者苞上书谨##为单乎者十四人其一人葆塞稽

朝候 咸 妻 子 家 属 及 与 同 郡 虏 智 之 将 业 &

!!"""@0E0T)(#""

*K*+

$ 外族来降的%妻子人众&

%妻子人民&%妻子家属&中包括的女性#有些可能

与非本族男子构成家庭组合#作为%妻&#即已婚女

子#也是有可能在新的生活景况中经历感情波

澜的$

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0卷 # 可见%辛延年

/羽林郎0诗一首&#南朝宋人郭茂倩编/乐府诗

集0卷 $K/杂曲歌辞三0收入#题/羽林郎0#作者署

%后汉辛延年&$ 诗句记述霍将军家奴%调笑酒家

胡&事(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 依倚将军势!

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长

裾连理枝!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

秦珠" 两鬟何窕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

万!两鬟千万余" 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 就我求清酒!丝绳

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鲙鲤鱼" 贻我青

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

躯"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

贵贱不相踰" 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辛延年/羽林郎0#被看作汉乐府名篇$ 其中包涵

社会史和民族史信息#也是应当看到的$

有关辛延年/羽林郎0的认识#研究者曾经有

所争论$ 异见焦点在于阶级感情和阶级立场的分

析$ 有学者以为#%酒家胡&即%当垆& %胡姬年十

五&者的态度#%含有阶级敌意&$ 有的讨论甚至

%上升为政治批判&$

*K$+)#! I)#K

尽管争议热烈#但是

讨论者对于辛延年/羽林郎0创作于汉代的判断#

似乎是大体认同的$ 有人分析辛延年/羽林郎0#

肯定其中 %蕴藏着丰富而鲜明的 e民主性的精

华8&#而 %胡姬的庄严形象 & 即 %人民的形

象&

*KF+K##KE#)#

#或说/羽林郎0 %歌颂了两汉劳动妇

女的反抗精神&

*KJ+#JF

#或说%/羽林郎0中的酒家胡

女有不可侵犯的尊严&#表现出%在道德人格上的

伟大&

*KE+#EK I#E)

$ 也许诗中女子的族属及其以%酒

!

/庾开府集笺注0!文渊阁/四库全书0本"卷 F#清

代吴宜注(%死别长城$ 魏/陈琳集.饮马长城窟行0(e长

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

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8&

K)BBB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第 # 期

家&为标识的生存方式更值得我们注意$ 而%男儿

爱后妇#女子重前夫&透露出的情感意识和婚姻

观#也有民族交往背景下家庭史料和婚姻史料的

意义$

黄节曾经分析(%两汉称胡者不止北方之种$

/后汉书.马援传0(e伏波类西域贾胡#到一处辄

止$8是西域诸种亦称胡$ 此言酒家胡#盖即西域

贾胡也$&

*)"+!$K

聂石樵又据诗句中所见%大秦珠&

强化其论证(%酒家胡#并非泛指中原之外的民族#

而是具体指西域之民族$ 西域之民族杂居内地#

多以商贾为业#号称e西域贾胡8$ /后汉书0卷

##J/西域传0(e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8因此诗

中之胡女#应即西域人$ 而且从其妆饰看#有所谓

e大秦珠8者#/后汉书.西域传0关于大秦国之记

载云(e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

秦$ 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

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 刺金缕绣#织成

金缕罽'杂色绫gg8这段文献记载#可以和诗中

胡女之妆饰相印证# 说明此胡女确属西域

人$&

*)#+KJ#

/羽林郎0中%酒家胡&究竟是%具体指西

域之民族&#还是%泛指中原之外的民族&#还可以

讨论$ 但是确指非汉人的少数民族#应是没有疑

义的$ 我们并不清楚所谓%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

垆&是否继续着她们在故乡的经营方式$ 但是我

们确知#在汉地饮食服务业经营中也是有妙龄女

子%当垆&之情形的$ 最典型的就是卓文君故

事$

! 这种形式有吸引顾客#欢悦气氛的用意$

"

%霍家奴&的%私爱&与%调笑&#自是可以理解的情

感反应$

因丝绸之路的交通效能导致的跨民族的情爱

生活与婚姻关系#是多民族共同促成东西文化交

流这一宏大交响史诗中的一曲低诉如缓水的轻

歌$ 其旋律或欢悦或哀婉$ 作为历史节奏的记

录#研究者识读并说明这部乐谱上一组组音符包

容的文化信息#显然是有意义的$

#参B考B文B献$

*#+ 王子今(前张骞的丝绸之路与西域史的匈奴时代*%+(

甘肃社会科学#!"#*!!"(

*!+ 李昉#等(太平御览*S+(北京(中华书局##E$"(

*K+ 穆天子传*S+

"四部丛刊(景明天一阁本(

*)+ 穆天子*S+(文渊阁/四库全书0本(

**+ 张文伯(九经疑难*S+(明代祁氏澹生堂钞本(

*$+ 卓明卿(卓氏藻林*S+(明万历八年刻本(

*F+ 严可均(铁桥漫稿*S+(清道光十八年四录堂刻本(

*J+ 杨钟羲(雪桥诗话*S+(/求恕斋丛书0本(

*E+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S+

"四部丛刊(景日本翻宋大

字本(

*#"+ 王子今(%女儿国&的传说与史实*%+(河北学刊#!""J

!K"(

*##+ 王子今#周苏平(汉代民间的西王母崇拜*%+(世界宗

教研究##EEE!!"(

*#!+ 王子今(昆仑神话与西王母崇拜*4+(学习时报#!""! I

"* I"$!)"(

*#K+ 王子今(秦国女权的演变*4+(光明日报#!""! I"J I!"

!NK"(

*#)+ 王子今(秦国上层社会礼俗的性别关系考察,,,以

秦史中两位太后的事迹为例*S+

"王子今(古史性

别研究丛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独逸窝退士(笑笑录*S+(清光绪五年/申报馆丛

书0本(

*#$+ 焦袁熹(此木轩杂著*S+(清嘉庆九年刻本(

*#F+ 班固(汉书*S+(北京(中华书局##E$!(

*#J+ 胡广(胡文穆公文集*S+(清乾隆十五年刻本(

*#E+ 宋超(和亲史话 *S+(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

*!"+ 王子今(%匈奴西边日逐王&事迹考论*%+(新疆文物#

!""E!K,)"(

!

"

/史记0卷 ##F/司马相如列传0(%相如与俱之临

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炉$ 相如身自

著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卓王孙闻而耻之#为

杜门不出$&司马迁/史记0#中华书局 #E*E 年版#第 K """

页$ /汉书0卷 *F 上/司马相如列传上0也写道(%相如与

俱之临卭#尽卖车骑#买酒舍#乃令文君当卢$ 相如身自著

犊鼻裈#与庸保杂作#涤器于市中$ 卓王孙耻之#为杜门不

出$&班固/汉书0#中华书局 #E$! 年版#第 ! *K# 页$ 汉人

因此%耻之&的情感反应#是值得注意的$ 不仅%卓王孙耻

之&#卓文君自己在/长卿诔0中也有%永托为妃兮不耻当

垆&的咏叹!梅鼎祚/西汉文纪0卷 !!"$ 有学者指出此文

%可能系后人伪讬&!踪凡编/司马相如资料汇编0#中华书

局 !""J 年版#第 K 页"$ 然而也可以作为考察民间传统意

识的参考$

王楙/野客丛书0卷 #*%设法&条写道(%今用女倡

卖酒#名曰e设法8$ 或者谓汉晋未闻$ 仆谓此即卓文君当

垆之意$ 晋人阮氏醉卧酒垆妇人侧#司马道子于园内为酒

垆列肆#使姬人酤鬻酒肴是矣$&

BB第 )* 卷 王子今( 早期丝绸之路跨民族情爱与婚姻 K*BBB

*!#+ 王子今(论匈奴僮仆都尉%领西域&%赋税诸国&*%+(

石家庄学院学报# !"#!!)"(

*!!+ 王子今(匈奴 %僮仆都尉&考 *%+(南都学坛#!"#!

!)"(

*!K+ 崔明德(中国古代和亲通史*S+(北京(人民出版

社#!""F(

*!)+ 宋超(汉匈战争三百年 *S+(北京(华夏出版

社##EE$(

*!*+ 王子今(匈奴西域%和亲&史事*%+(咸阳师范学院学

报#!"#!!*"(

*!$+ 王象之(舆地纪胜*S+(清影宋钞本(

*!F+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S+(清稿本(

*!J+ 苏轼(东坡志林*S+(明刻本(

*!E+ 周寿昌(汉书注校补*S+(清光绪十年周氏思益堂

刻本(

*K"+ 王子今(论西汉北边%亡人越塞&现象*S+(暨南史

学(第 * 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F(

*K#+ 王子今(汉代北边%亡人&(民族立场与文化表现*%+(

南都学坛#!""J!!"(

*K!+ 庾信(拟连珠*S+(文渊阁/四库全书0本(

*KK+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汉简*S+(北京(中华

书局##EE#(

*K)+ 张德芳(敦煌马圈湾汉简集释*S+(兰州(甘肃文化

出版社#!"#K(

*K*+ 孙家洲(额济纳汉简释文校本*S+(北京(文物出版

社#!""F(

*K$+ 曹道衡#刘跃进(先秦两汉文学史料学*S+(北京(中

华书局#!""*(

*KF+ 萧涤非(评/羽林郎0解说中的错误*S+

"萧涤非(乐

府诗词论薮(济南(齐鲁书社##EJ*(

*KJ+ 张永鑫(汉乐府研究 *S+(南京(江苏古籍出版

社##EE!(

*KE+ 赵敏俐(汉代诗歌史论*S+(长春(吉林教育出版

社##EE*(

*)"+ 黄节(汉魏乐府风笺*S+(北京(中华书局#!""J(

*)#+ 聂石樵(先秦两汉文学史稿(两汉卷*S+(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EE)(

#责任编辑 张艳玲$

G#/)&)/('$)/0G2)<#2&&2/)<J/##'/32/0$)3 (42K/#08 7'0:;$/<

]H4CL3_̀3'

!G"3"&%*( C"-0%"#.C#++&E#%&0):",--#:&0)#- #.>-"&%0("4 <#*7/"-03&-4 C()-"3"B-*)"-0C):)+)L&0)#-#

1*(##+#.C()-"3"C+&33)*3# G"-/)- >-):"%3)02#.C()-&# J")K)-$ #""JF!"

>9&(#/-(( D' 78-;8&-.;:3589# :1803.U +̂&> :,-'8> +,::+=.&;&139:+-3?&.-+.83' ?+''8?:3'O:18[-38':

&'> :18[??3>8':&'> ?&--;3'O+' 82?1&'O8\8:V88' ?373.3Z&:3+'9(D:18.=8> :+-8&.3Z882?1&'O8+/?+55+>3:;#

3':-+>,?:3+' +/988>9# 9=-8&> +/:8?1'+.+O;# \.8'>3'O+/.&'O,&O89# ?+'/,93+' &'> 3'9:3:,:3+'&.-8/8-8'?8(S+-8_

+78-# 3:=-898':8> &'8V?,.:,-8=&'+-&5&+/:8'>-8998&'> 5&--3&O8\8:V88' >3//8-8':'&:3+'9# V13?1 -8=-898'_

:8> &' 35=+-:&':139:+-3?&./,'?:3+' +/:1803.U +̂&> &9:18?&--38-+/5&';+:18--8.87&':9+?3&.=18'+58'&(Q139

=-+73>8> '8V?+'>3:3+'9/+-?,.:,-&./,93+' \8:V88' >3//8-8':'&:3+'9(

?28 @$#<&( :188&-.;03.U +̂&>) 18:8-+O8'8?,9_?,.:,-8/,93+') &//8?:378.3/8) 5&--3&O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