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哨所的靈光:我的學習歷程homepage.ntu.edu.tw/~history/public_html/09newsletter/14/newsletter1… ·...

93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4 1 暗夜哨所的靈光:我的學習歷程 呂紹理(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編按: 101 學年度第 2 學期,本系新聘呂紹理 老師與陳翠蓮老師為專任教授。呂老師專長 領域為臺灣史、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城市 史;陳老師專長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史、臺 灣政治史。本刊特邀兩位老師分享其求學以 至為人師表的心路歷程。 人的記憶萬分奇妙,我們對過往曾經歷 的事情,總以為它牢牢地深植心田,只要我 們呼喚,它就會如實地現身。但是處在不同 的年歲,被我們召喚而來的記憶,有些事, 當時刻骨銘心,時日一久,卻面目模糊;有 些事,彼時無足輕重,日後竟揮之不去;有 些事總是活靈活現,永遠光鮮如昔。不論光 鮮也好,模糊也罷;煙消雲散也好,揮之不 去也罷,那些被我們召喚而來的記憶,永遠 是片片段段,不若我們在學院歷史中要求羅 掘俱窮,連續如滔滔江河的故事;而這些零 碎片段的畫面,似乎也會因著我們召喚的命 令語句,而以一種忽明忽暗但具有方向性的 方式浮現眼前。收到《學術通訊》主編要我 寫「學思歷程」的任務時,從記憶之海中浮 出水面的,是幾張難以忘懷的景象,那些景 象,有時色彩繽紛,有時晦暗不明,矇矓中 卻有許多鮮活的人物、話語和音聲,引領我 看到並體悟那些景象背後,更深沉幽邈的意 涵。 我聽到的第一句音聲,是章學誠的話 語: 夫學有天性焉,讀書服古之中,有入識 最初,而終身不可變易者是也。學又有 至情焉,讀書服古之中,有欣慨會心, 而忽焉不知歌泣何從者是也。功力有 餘,而性情不足,未可謂學問也。性情 自有,而不以功力深之,所謂有美質而 未學也。 歷史大概就是我「入識最初而終身不可變 易」的領域。然而,讓我下定決心,要把我 喜好的故事,變成探求的知識,卻是時代衝 擊使然。1979 年中美斷交,那時我高三。 從小到大,媒體、課本不斷讓我們複習著中 華民國與美國有著永遠的友誼,為何這場友 誼可以「瞬間」被撕毀?要不是課本有問 題,要不就是美國有問題?不論問題為何, 這個時代的衝擊,促使我想從歷史尋找答 案。報考大學聯考時,我的志願單上,只填 了有歷史系的幾所學校,放榜時,成績可達 臺大圖書館系,但不在我的志願單上,所 以,1979 年秋初,我赴笈北上,進入政大 歷史系就讀。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在這幽 靜的山城渡過往後的三十四年。 大學四年正好面對臺灣在中美斷交後 一連串挫敗而力道回溯至國內政局的時 期。在政大,我碰到一批關心社會的朋友, 被引介加入了服務性社團。第一個出隊服務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1

    暗夜哨所的靈光:我的學習歷程 呂紹理(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編按:

    101 學年度第 2 學期,本系新聘呂紹理老師與陳翠蓮老師為專任教授。呂老師專長

    領域為臺灣史、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史、城市

    史;陳老師專長領域為日治時期臺灣史、臺

    灣政治史。本刊特邀兩位老師分享其求學以

    至為人師表的心路歷程。 

    人的記憶萬分奇妙,我們對過往曾經歷

    的事情,總以為它牢牢地深植心田,只要我

    們呼喚,它就會如實地現身。但是處在不同

    的年歲,被我們召喚而來的記憶,有些事,

    當時刻骨銘心,時日一久,卻面目模糊;有

    些事,彼時無足輕重,日後竟揮之不去;有

    些事總是活靈活現,永遠光鮮如昔。不論光

    鮮也好,模糊也罷;煙消雲散也好,揮之不

    去也罷,那些被我們召喚而來的記憶,永遠

    是片片段段,不若我們在學院歷史中要求羅

    掘俱窮,連續如滔滔江河的故事;而這些零

    碎片段的畫面,似乎也會因著我們召喚的命

    令語句,而以一種忽明忽暗但具有方向性的

    方式浮現眼前。收到《學術通訊》主編要我

    寫「學思歷程」的任務時,從記憶之海中浮

    出水面的,是幾張難以忘懷的景象,那些景

    象,有時色彩繽紛,有時晦暗不明,矇矓中

    卻有許多鮮活的人物、話語和音聲,引領我

    看到並體悟那些景象背後,更深沉幽邈的意

    涵。

    我聽到的第一句音聲,是章學誠的話

    語: 夫學有天性焉,讀書服古之中,有入識

    最初,而終身不可變易者是也。學又有

    至情焉,讀書服古之中,有欣慨會心,

    而忽焉不知歌泣何從者是也。功力有

    餘,而性情不足,未可謂學問也。性情

    自有,而不以功力深之,所謂有美質而

    未學也。 

    歷史大概就是我「入識最初而終身不可變

    易」的領域。然而,讓我下定決心,要把我

    喜好的故事,變成探求的知識,卻是時代衝

    擊使然。1979 年中美斷交,那時我高三。從小到大,媒體、課本不斷讓我們複習著中

    華民國與美國有著永遠的友誼,為何這場友

    誼可以「瞬間」被撕毀?要不是課本有問

    題,要不就是美國有問題?不論問題為何,

    這個時代的衝擊,促使我想從歷史尋找答

    案。報考大學聯考時,我的志願單上,只填

    了有歷史系的幾所學校,放榜時,成績可達

    臺大圖書館系,但不在我的志願單上,所

    以,1979 年秋初,我赴笈北上,進入政大歷史系就讀。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在這幽

    靜的山城渡過往後的三十四年。 

    大學四年正好面對臺灣在中美斷交後

    一 連 串 挫 敗 而 力 道 回 溯 至 國 內 政 局 的 時

    期。在政大,我碰到一批關心社會的朋友,

    被引介加入了服務性社團。第一個出隊服務

  • 學人專訪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2

    的地點,是在彰化縣臨著濁水溪畔的大同農

    場。這是退輔會安頓來臺老兵,將濁水溪河

    埔新生地撥給老兵墾種而形成的農場。十天

    的活動給我極大的震撼,底層社會的生活樣

    態,成為我日後不斷想從歷史探尋其根源的

    另一重點。指南服務團的社員來自政大不同

    科系,彼此對於當時臺灣政治、經濟與社會

    的問題,也有不同學科角度的觀察和分析,

    與他們討論和工作,大大增長了我在歷史系

    以外,對社會科學的知識和興趣。 我進入政大歷史系時,正好也是系上教

    師注入新血輪的階段。前五年間分別有吳圳

    義、毛知勵(1974);孫鐵剛、李定一(1975)、林能士、江金太(1977)、張哲郎、廖風德、許雪姬、胡春惠(1978)和蔣永敬、戴玄之(1979)和邢義田等先生加入。1975 年又成立專攻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所,這些在近

    現代史學有專精的老師,讓我大大滿足了高

    中 時 代 希 望 了 解 近 代 中 國 歷 史 變 遷 的 願

    望。大學四年間,系上也積極聘請客座教授

    來系上講學。就記憶所及,即有劉岱、賀允

    宜、王自揚、王成勉、魏良才等先生。同時,

    為了擴大自己的視野,我也去臺大旁聽夏鑄

    九老師開設的「中國建築史」、李霖燦老師

    的「中國美術史」等課程。大三開始準備畢

    業後的規劃,繼續就讀研究所是心中第一的

    選擇,但最初想報考政治研究所,因此還特

    別去政治系修習了呂春沂老師的「政治學原

    理」,旁聽蔡明田老師的「中國政治思想史」

    和朱堅章老師的「西洋政治思想史」。只是

    準備了一年,雖然收穫豐碩,但自覺起步太

    晚,無法和政治系本科系的同學競爭。大四

    時 才 又 急 轉 彎 地 回 來 準 備 報 考 歷 史 研 究

    所。現在回想起來,自己野心太大,唸書不

    得其法,其結果就是畢業時什麼考試都失

    敗,包括最後放棄的預官考試。 「讀書服古之中,有欣慨會心,而忽焉

    不知歌泣何從者是也。」被召喚而來的第二

    段記憶,是暗夜中的哨所,以及一本口袋

    書。 1983 年,我懷著挫折失敗的心情從政

    大畢業,以二等兵的身分到臺南的兵營報

    到,開始兩年的軍旅生涯。入伍時真覺自己

    進入人生最晦暗的階段,但也從來沒想到,

    這兩年的軍隊生涯,卻是我人生重大的轉

    機。由於閉鎖軍中,我能看的書十分有限,

    逼使自己心無旁騖專心致志的看完每一本

    好不容易可以帶進軍營的書,每一本都讀得

    十分仔細而記憶深刻。由於自覺大學四年荒

    廢學習,因此,我不放棄任何可能的機會看

    書,包括半夜站哨。一個冬天輪我站哨的深

    夜,我隨手揣了布洛克(Marc Bloch, 1886- 1944)的 The Historian’s Craft,頂著冷風到

    ▲2008年初赴京都大學收集資料,於哲學道前的雪景。

  • 暗夜哨所的靈光:我的學習歷程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3

    達岡哨。正哨說要回營區上廁所,自此一去

    不返,我正好一人享受這孤獨的深夜。就著

    手電筒,才翻開了布洛克的書,其中一句

    話,像是觸電般地打動了我:「歷史是一門

    研究人在時間中的學問」。唸了四年大學歷

    史系,我從來沒有想過歷史學是怎樣的一門

    學問;在和其他社會科學系同學聊天辯論

    時,也總以歷史學沒有自己核心的理論和方

    法而自慚。這句話給了我重新省思自己究竟

    在讀什麼樣歷史知識的線索。在黑暗的哨所

    中,我萌生了一個念頭,如果退伍後有機會

    考上研究所,「時間」將會是我要探究的課

    題之一。當然,我會對這句話特別有感觸,

    也與部隊生活受到嚴格時間控制有關。從大

    專生成功嶺暑訓開始,我就領教了班長以極

    為苛酷的時間管理,控制並懲處那些稍有差

    池或動作緩慢的人,而很不幸的,我常常是

    那個因慢了幾秒而要伏地挺身一百下、交互

    蹲跳五十下的人。再次進入軍伍,雖然沒有

    再受到如此待遇,但仍有許多讓我深感時間

    可畏之處。不過,我從來沒有想到,暗夜哨

    所中讀到的那本書和那句話,會在十年後,

    變成我撰寫博士論文最重要的基礎。 

    「性情自有,而不以功力深之」。1985年秋天,我很幸運地重回政大歷史所攻讀碩

    士。「時間」的課題雖然還縈繞心中,但究

    竟可以怎麼進行這個題目,我一點頭緒也沒

    有,也沒有什麼人可以討論。研究所的課程

    內容,著重中國近現代史上的政治、軍事和

    外交問題,雖然解開了部分我對中美關係變

    遷的疑惑,唯大學時代開始也慢慢對社會經

    濟史產生興趣,政大比較缺乏這方面的課

    程,所以碩二開始,我就到臺大來旁聽劉翠

    溶老師開設的「經濟史方法論」和「近代中

    國經濟史」,為了一圓自己過去想進行社會

    經濟史研究的夢,我決定以近代中國經濟史

    為範圍,商請劉老師擔任指導教授,也很幸

    運的,劉老師答應擔任我的指導教授,並且

    要我擇一通商口岸以分析其經貿的歷史。請

    教劉老師後,決定以〈近代廣東的米糧貿易〉

    做為論文題目。接下來的幾個月,到近史所

    圖書館抄錄微捲中的海關貿易報告;到中央

    圖書館臺灣分館(按:即今之國立臺灣圖書

    館)找廣東的相關史料;到故宮博物院文獻

    處抄錄軍機處的廣東雨糧奏摺,就成為我所

    有生活的內容。為了處理龐大的貿易數據資

    料,我向家人借了一台 286 電腦,白天在各圖書館查找抄錄資料,晚上就趕忙把當天抄

    錄的各種數據一一輸入電腦。同時也自修基

    本的統計學,也很幸運的,經朋友介紹當時

    古 偉 瀛 老 師 在 臺 大 帶 領 研 究 生 閱 讀

    Roderick Floud, An Introduction to Quantita-tive Methods for Historians,給我不少重要的基礎觀念和方法。不過,雖然收集到不少

    ▲2008年 9月起至萊頓大學國際亞洲研究院訪問半年,於該院所配屬之研究室留影。

  • 學人專訪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4

    與糧食生產、流通、交易的數據,但卻缺乏

    足夠的文字史料去解釋數據所呈現的米價

    漲跌因素。我對於自己的統計學及經濟學的

    分析能力也很沒有信心。最後,1990 年 1月,終於在忐忑不安的心情下,提出了我的

    碩士論文。所幸得到口試委員的鼓勵,當年

    也得到中國歷史學會論文出版獎的肯定。可

    惜中國歷史學會初辦之學位論文獎,原由商

    務印書館出版,但因故改由學生書局辦理。

    學生書局認為我的論文沒有市場,只願意由

    我自費出版。這件事就懸在那兒。 我在 1990 年 1 月取得碩士學位,寒假

    回家過年時,即接到劉老師來電,告知中研

    院經濟所王業鍵先生正在找研究助理,她覺

    得我的題目和王老師正在進行的課題有些

    關聯,因此希望我能藉這個機會和王先生學

    習。年假完後,我隨即北上拜訪王先生,蒙

    王先生不棄,我開始了半年的研究助理生

    涯。這半年的工作,除了繼續整理糧價資料

    外,海關檔案、地方志及各省省例也都是閱

    讀、整理工作的內容,王先生也經常拿一些

    國外期刊論文要我研讀,然後每一、兩天,

    王老師就會問我的閱讀進度和想法。現在想

    來,這段時光,其實是在潛移默化中,觀察

    學習王先生治經濟史的方法及眼界。這段期

    間,我在政大的一些朋友也剛好在民族所擔

    任助理,中午及下班後,經常就近與他們討

    論,人類學思考社會、文化與歷史的新視

    角,給了我很多新的刺激。王先生於 1990年暑假返回美國,是年夏天,我結束了助理

    工作,也順利考上政大歷史所博士班,再度

    開始了學生生涯。

    我的博士入學研究計畫,原本想接續糧

    食貿易的研究,但將目光移向華北,並且希

    望了解糧食貿易與城市商業網絡之間的關

    係。不過,我在碩士論文時即已發現,要做

    近代中國社會經濟史的研究,如果不到大

    陸,實在沒辦法取得更細緻的資料。當時兩

    岸剛剛開通,學術交流處在摸索階段,也沒

    有任何資源可以幫助我到大陸找資料;而解

    嚴的政治氛圍提供了我重新思索自己所學

    與生長環境的關聯。在修習李國祁老師所開

    設的「臺灣史」課程中,我發現自己中學時

    代求學的臺中,竟然是在日本殖民時代才發

    展出來的城市,這件事讓我十分好奇,想要

    以探究這座城市生成的歷史做為博士論文

    的課題。我在偶然的機會裏得知《總督府公

    文類纂》保留在臺灣省文獻會,於是利用寒

    假期間在臺中的黎明新村待了十多天,儘可

    能收集與臺中相關的檔案。當時也聽說中研

    院史語所收藏《臺灣日日新報》,是以回臺

    北後,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全面收集中部地

    區城市的相關報導。就在我閱讀《臺灣日日

    新報》的過程中,我看到 1921 年 6 月 10 日舉行「時的記念日」的活動。由於這個活動

    相當特殊,吸引了我的目光,也因這篇報

    導,勾起了塵封在腦海中許久的「時間」問

    題。巧合的是,同一時間也閱讀了一些以社

    會 文 化 史 為 取 徑 探 討 社 會 時 間 變 遷 的 作

    品,這一取徑幫我打開了探究時間之謎的門

    扉,讓我知道除了哲學史或思想史之外,可

    以另闢蹊徑,探究「人在時間中之學問」的

    門道。我和劉老師討論後,也覺得這是一個

    可行的題目。於是,我以極大的熱情,日以

  • 暗夜哨所的靈光:我的學習歷程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5

    繼夜地工作,在一年內寫完了博士論文《水

    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

    並且也非常順利地留在母系任教。 我的博士論文的核心課題是近代標準

    時間系統如何藉由日本殖民統治的龐大體

    制,進入臺灣社會,並在某種程度上,緩慢

    卻深刻地改變了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我的

    博士論文只是展開這個龐大課題的開端,因

    此將主要議題集中在社會生活中與「工作」

    密切相關的時間規律,「休息」的議題卻較

    少處理。可是,如果暫時以二十世紀所出現

    的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睡眠八小時的

    「三八制」來看,過去歷史研究的重點,總

    是集中在人們「工作」的各種面向和材料,

    反 而 佔 據 人 生 三 分 之 二 時 間 的 休 息 和 睡

    眠,少有人探討。如果誇張點說,過去歷史

    只記錄了所有人類活動的三分之一,另外三

    分之二是一片空白。是以開始教書後,我也

    思索如何拓展過去較少人探討的「休閒史」

    課題。開始著手閱讀各種資料後才發覺,這

    是另一個包納甚廣的議題。因緣際會,解嚴

    後的臺灣社會,活潑多樣,1998 年周休二日制上路後,更帶動臺灣社會開始體驗「休

    閒」生活,我也因此注意到旅遊活動在臺灣

    社會的特殊樣貌,因而寫了「日治時期臺灣

    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的論文。 而在撰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發現不

    少旅遊活動與參觀各種展示有關,由於《水

    螺響起》曾初步接觸殖民政府舉辦的「勸業

    共進會」,因此旅遊與展示結合的訊息,讓

    我產生高度的好奇心,決定一窺究竟。最後

    費時五年,寫出《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

    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在撰寫這本書的過

    程中,我又發現展示活動與商業廣告的密切

    關係,也發現近代工業技術及其產品,每每

    藉由各種展示活動以刺激消費者購買的欲

    望。我也覺察到琳瑯滿目的展示與各種廣

    告,其所仲介者,實為支撐近代物質文化中

    最重要的化學工業,是以接續而來的計畫,

    將以十到十五年的時間探究近代化學工業

    在日本、臺灣與東亞世界中的角色。 記憶之海的這幾張景象,總讓我感到驚

    奇、意外與感激。成長過程中遭遇的各種困

    頓,激發我藉由學術研究以解答心中疑惑的

    動力,讓我了解:對日常生活有自覺的認

    識,就會對歷史產生更深一層的體悟。政大

    師長引領我接觸檔案,認識近現代中國史的

    發展與變貌,讓我具備對中國及東亞政治外

    交史的基本知識,使我在轉向臺灣史研究

    時,能有多樣的參照資源。與劉翠溶教授從

    學,帶領我進入經濟史的堂奧,她嚴謹的治

    學態度,也總時時提醒我對任何史料及解

    釋,都必須抱持謹慎。經濟史的訓練,一方

    ▲兩本專著《水螺響起》(1998)、《展示臺灣》(2011修訂版)

  • 學人專訪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6

    面讓我初窺經濟模型的基本原則,二方面則

    逼使我必須面對並強迫學習自己最不擅長

    的統計方法,三方面則讓我能從各種最基礎

    的生產交換活動,推想庶民大眾的生活姿態

    與身影。這三種學習經歷,雖然過程頗費心

    力,但對我治學卻極有幫助,讓我體會如何

    觀察思索歷史之「常」與「變」的複雜關係,

    讓我能整理瑣碎且雜亂無章的線索,從中找

    到一些基本規律,並且以這些規律為參照,

    注意各種規律之外的「變異」,而各種變異,

    正是探求歷史變遷的重要消息。內人劉龍心

    則是我生活與學術反省的另一泉源,她引領

    我注意學術與制度的密切關係,使我重新省

    思滋養孕育我歷史知識與教育的大學體制

    的特性,知曉學科體制如何訓練專才,但卻

    也致成知識壁壘的局限。他們都是在我過往

    學習過程中,幫助我在「欣慨會心」的狀態

    中,能以較為明晰的方式,梳理自己的想

    法,並提醒必須更紮實嚴謹,以厚實「功

    力」。 我對日常生活豐富多樣的面貌深感興

    趣,觀察它千變萬化的內容,是引領我思考

    學術研究課題並反饋於教學內容的活水源

    泉。暗夜哨所中讀到布洛克的話語,給了我

    很大的啟示:也許我和許多人一樣,我們對

    於日常生活中的時間經驗、感知與態度,將

    會深刻地影響我們看待歷史的方式。因此,

    勾勒日常生活的樣貌,並藉此理解日常經驗

    如何可能影響人們的時間意識,乃是回應上

    述問題的重要工作。 我很幸運能到臺大服務,在未來的歲月

    中,我將繼續以日常生活史為軸線,探尋兩

    個主要的問題:一是「時間」與「歷史」的

    關係,二是「近代化學工業與日常生活」的

    關係。期待在文法理工醫農兼重俱優的臺

    大,我的探索能獲得更多師友、同學的刺激

    與指正,更期使自己的研究,能適時回饋到

    教學活動。

    ▲2008-2009年赴萊頓大學訪問期間,於冬末兼程觀覽布拉格最著名的天文鐘(Orloj);右為參觀柏林 Museumsinsel中的 Pergamonmuseum,於 Mshatta Facade前留影。

  •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7

    我如何走上臺灣史研究之路 陳翠蓮(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2013 年 2 月起,我正式應聘成為臺灣

    大學歷史學系教師。系刊索稿,要求撰寫

    「我的學思歷程」之類的文章,頗感苦惱。

    在知識學問上,我一直是個後知後覺者,

    只比不知不覺稍微好一點,何德何能談論

    自 己 的 所 學 所 識 ? 事 實 上 , 學 術 研 究 一

    途,從來不是我的人生規劃,又如何理所

    當然侃侃而談?苦思多時,靈機一動,不

    如 談 談 我 為 何 走 上 臺 灣 政 治 史 研 究 的 道

    路,或可做為距離現在不久之前歷史的見

    證者。

    1970 年代臺灣的政治天空陰鬱沉悶。

    對外在世界矇昧無知的我,從小不斷

    受到教科書的淘洗,中國百年苦難的歷史

    反覆灌輸,立志要成為「救國救民的政治

    家」,現在看來,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黨

    國青年」。高中以前,孫文是我的偶像。

    但是,學校老師教的那一套,在家裡

    完全被父親否定,致使我常常與父親發生

    爭執、衝突,就像電影《多桑》裡面的情

    節。這對我造成嚴重的困擾,不能理解疼

    愛我的父親,為何觀念如此「偏差」?父

    親則認為我被「洗腦」、「頭殼壞了」!母

    親往往因我們的親子衝突,無所適從。

    整個高中時期,正好是臺灣的政治震

    盪期。高二適逢 1978 年增額中央民代選

    舉,雖然母親不斷提醒「人多的地方不要

    去」,我卻總是在下課後到臺灣大學前面湊

    熱鬧,細讀「民主牆」、「愛國牆」上的論

    辯。接著,臺美斷交、救國團印製了「只

    要有我在,中國一定強」的貼紙,我以相

    框框起,放在桌上,用以時時自勉。高三

    爆發美麗島事件,每天晚餐飯桌上,我就

    大發高論:「那些人都是居心叵測的陰謀份

    子」、「他們要推翻政府,早該抓起來」,把

    父 親 氣 得 丟 下 筷 子 不 吃 飯 了 。 直 到 高 三

    下,林宅血案發生,看著報紙上刊出林義

    雄母親倒臥樓梯間血泊中的照片,背脊發

    涼;同時像是當頭棒喝般,開始覺得有些

    事不對勁。因為無法解答自己的困惑,思

    考大為混亂,加上聯考的壓力,那半年的

    週六下課後,我常常佇立在西門町中華路

    的大天橋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潮,心中

    感到分外孤寂。

    我決心投考政治系,母親很擔心我會

    成為「政治犯」,但父親很支持。如願進了

    臺大政治系,但系上老師們談的政治系統

    論、西洋政治思想、美國憲法與言論自由,

    都與現實的臺灣距離好遠,與當前局勢沒

    有關連。課堂上得不到啟發,就往社團發

    展,誤打誤撞進了大學論壇社,朋友們劉

    一德、賴勁麟、陳順良等人幫我開了一扇

    窗,讓我看到臺北以外的世界。他們邀我

    一起幫黨外人士畫海報、發傳單,每每在

  • 學人專訪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8

    寒冬夜裡、卻人潮滾滾的選舉政見會上,

    聆聽黨外人士或悲壯、或哀傷地訴說,讓

    我對政治這件事有了不同以往的理解。

    初初透入的一線光亮,大大吸引我的

    好奇,饑渴似地搜尋訊息。但是,像是有

    一隻神秘的手隱隱操縱般,圖書館裡所有

    與關鍵字有關的期刊、書籍都不見了,想

    要知道更多,只能從其他方式下手。碩士

    班期間,我大量閱讀吳濁流、李喬、鍾肇

    政、陳映真、黃春明、宋澤萊、楊青矗、

    林雙不、施明正、黃凡等人的小說,尋找

    臺灣的身形與血肉。總在紹興南街女研究

    生宿舍裡挑燈夜讀,時而掩卷嘆息、時而

    激動揮淚,如今回想起來,室友們可能視

    我為怪物。同時,心中也愈來愈感到憤怒:

    為什麼課本裡完全沒提過這些事?!

    我所就讀的政治學研究所,主流課程

    是美國學說與實證調查,少數教授如許介

    鱗老師,是所上的異類,他不斷提醒「不

    要拾人牙慧」,也質疑民調的可信度,這吸

    引我與他接近。經許老師的指點,碩二到

    歷史所選修曹永和老師的「台灣史專題」。

    這 年 , 曹 老 師 剛 從 臺 大 研 究 生 圖 書 館 退

    休,首次在歷史所開課。第一屆學生除了

    歷史所的鍾淑敏、林美玲、許瑞浩、江燦

    騰、張麗芬之外,還有政治所的李文龍、

    陳進盛與我。雖然只是兩小時的選修課,

    但每週六我們會到曹老師內湖的別墅研讀

    日文,讀本是王育德的《台灣:苦悶する

    その歷史》、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的《台灣

    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台灣社會運動史》等。

    曹老師的豐富藏書也讓我們眼界大開。老

    師還常帶著我們四處探訪史籍史料,如南

    投臺灣省文獻會參觀總督府檔案、臺中圖

    書館、中央書局、棚邊書局等等。

    像是要為自己解惑般,臺灣政治史研

    究愈來愈引起我的興趣,但政治史取徑在

    當時的社會科學領域已是末流。我決定走

    自 己 的 路 , 請 求 曹 永 和 老 師 擔 任 指 導 教

    授,完成了碩士論文〈台灣文化協會之研

    究──抗日陣營的結成與瓦解〉。因緣際會

    下 , 我 不 但 是 曹 老 師 所 教 授 的 第 一 屆 學

    生,並且有幸成為他所指導畢業的第一位

    研究生。

    1987 年 6 月取得碩士學位,臺灣政治

    正當天翻地覆中,震央就在立法院。經過

    筆試與面試,我進入《自立晚報》社擔任

    ▲1987 年於《自立晚報》當記者的陳翠蓮老師。(謝三泰攝)

  • 我如何走上臺灣史研究之路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9

    政治組記者,請纓主跑立法院新聞。站在

    臺灣政治變天的第一線,日日記錄報導正

    在發生的政治史、街頭運動史,心情澎湃

    不已。至今我十分感激,在臺灣新聞工作

    還可以做為生涯志業之時,有機會參與其

    中,對政治運作實況進行第一手觀察。但

    也因為近距離觀察政治人物,這時也才認

    清自己並不適合從事政治工作。

    經過思考後,重回校園,這次我打算

    挑戰父親總是欲言又止的「二二八事件」,

    做為博士論文的主題。早先,我已利用當

    記者時到美國、中國採訪的機會,搜集不

    少海外出土的二二八事件史料,又逢 1990

    年李登輝總統指示行政院研究、開放檔案

    史料,時機已經成熟。我請許介鱗教授指

    導 , 又 依 他 的 建 議 到 美 國 國 家 檔 案 館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

    istration, NARA),尋找戰後初期美國駐臺

    北領事館所做的臺灣政情報告、二二八事

    件報告等檔案,在豐富史料的支撐下,1994

    年順利完成國內外第一本以二二八事件為

    主題的博士論文。

    但是,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卻開始在

    尋找研究工作的過程中吃盡苦頭。因身跨

    政 治 與 歷 史 兩 個 領 域 , 被 認 為 「 屬 性 不

    明」,在政治學界、歷史學界,甚至新聞學

    界都碰壁之後,只好再回到新聞界工作,

    一年後,終於獲得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的教職。私立學校的教學負擔極重,又常

    變動課程,我花了絕大部分的時間在備課

    上。雖然如此,但我確信,所有的努力都

    不會白費,辛勤備課的過程中,不但解答

    了自己以前沒弄懂的問題,並且為日後的

    研究蓄積廣泛的知識基礎。

    二十年前,學科分界明顯,連論文寫

    作模式都大大不同,歷史研究內容不被政

    治學期刊接受,社會科學的提問方式也不

    被史學界認同,這些因素往往使我失去學

    術 論 文 發 表 機 會 。 身 受 社 會 科 學 訓 練 的

    我,自知在檔案史料的能力上大不如人,

    必須投注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追趕,但一邊

    教授政治學,一邊研究臺灣史,兩面作戰

    之下,戰線緜長,焦頭爛額。以上種種挑

    戰,都使我的學術路途初期走得格外辛苦。

    但無論如何辛苦,從來沒想過放棄臺

    灣史研究。研究臺灣政治史,就像是追尋

    自 我 認 同 的 過 程 , 為 了 要 解 答 自 己 的 疑

    惑,解答我與父親的衝突,回答「我是誰」、

    ▲陳翠蓮老師於學術研討會一景

  • 學人專訪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10

    「 我 們 是 誰 」、「 我 們 如 何 成 為 現 在 的 我

    們」。多年以後,看宮崎駿動畫《神隱少

    女》,突然有所觸動,覺得我就像劇中忘了

    自己名字、被湯婆婆使喚差遣的「白龍」。

    政治史研究對我而言,是為了追尋自己的

    歷史,弄清楚自己是誰,找到回家的路。

    我 的 臺 灣 政 治 史 研 究 從 反 抗 運 動 開

    始,最早的嘗試,是日治時期臺灣文化協

    會政治運動。原本更吸引我的,是《台灣

    總督府警察沿革誌》中的臺灣共產黨及他

    們的「台灣共和國」主張,但許介鱗老師

    委婉建議我不要做這個題目(後來才知道

    巴 黎 大 學 博 士 盧 修 一 以 此 為 博 士 論 文 主

    題,當時他正在獄中)。博士論文則是以二

    二八事件為主題。碩、博士論文有雷同的

    關懷:不同時期抵抗運動的時代因素與背

    景;抵抗運動的訴求、目標與動態過程;

    官方的對策與操作;不同的政府如何對付

    臺灣人的抵抗運動。尤其後者,令我特別

    關注,臺灣總督府從懷柔、打壓到分化,

    一 路 摸 索 轉 變 ; 戰 後 跨 海 而 來 的 中 國 政

    府,則移植了政治文化中最狡獪陰暗的部

    分 。 臺 灣 這 土 地 上 的 先 輩 們 曾 經 不 斷 反

    抗,反抗的歷史必須重見天日,統治者狡

    詐的對策也應記取。

    1995 年,博士論文正式出版為《派系

    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

    相》(時報文化),我在書中嘗試把二二八

    事件中所呈現中國政治文化的陰暗面加以

    系統論述:「派系政治」以人際親疏所構成

    的關係網絡,共同攫取、分享政經利益,

    對抗他者的競爭;「權謀政治」以欺騙、栽

    贓、兩面手法、監視、出賣、報復、株連、

    殘殺等手法,製造恐怖,達到令人戰慄與

    噤聲的效果。這些前近代式的政治控制手

    段,是臺灣人所陌生的經驗,透過二二八

    事件發揮了震懾作用,往後成為白色恐怖

    政治開展的基礎,進而得以控制臺灣社會

    數十年。

    2005 年轉任到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

    所 , 讓 我 脫 離 教 學 與 研 究 互 無 關 連 的 困

    境,得以全心投注於研究上。加入成為臺

    灣史學界的一員,也緩減「獨學而無友」

    的孤獨,研究課題得以開展。我試圖盤整

    過去的研究成果,以臺灣人政治認同的形

    成過程為焦點,提出以 1920-1950 年為關

    鍵期的跨斷代觀點,並梳理政治上的「日

    本—臺灣—中國」,文化上的「西方—日

    本—臺灣」的多重、複雜關係,說明戰後

    初期臺灣人政治認同與文化價值的衝突。

    成果於 2008 年出版為《台灣人的抵抗與認

    同:一九二0~一九五0》(遠流)一書。

    ▲兩本專著:《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1995)、 《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2008)

  • 我如何走上臺灣史研究之路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11

    從事歷史研究,讓我更看清楚,歷史

    詮釋從來就是政治的一環。權力者透過選

    擇性的書寫、系統性的傳佈,塑造認同與

    效忠;反對者尋找被湮沒的殘骸、挖掘苦

    難的例證,召喚抵抗的正當性;人們因為

    時代的變遷與需求,重新詮釋過去,定義

    現在。歷史與政治糾葛難分,歷史研究者

    其實正是政治行動者。我理想中的歷史學

    者正是要揭露權力者的侮慢、提醒反抗者

    的偏執,不讓歷史成為政治的奴僕。正因

    為「過去」經常是正反併陳、相因相生,

    歷史研究與論述因此充滿開展空間。史學

    者梳理與詮釋集體經驗中的連續與斷裂、

    變異與常軌,正可提供社會觀照過去、提

    示現在、思考未來的參考。

    我的人生過程從未在規劃中,總是依

    著興趣去做,一路上都很努力。我一直認

    為自己是個時代的幸運兒。少年時橫衝直

    撞,熱血激昂,幸好有師長朋友們的提點

    指引,母親所提心吊膽的事沒有發生。更

    因為這土地上的先行者們的犧牲奉獻,在

    我 步 出 社 會 時 , 臺 灣 的 民 主 政 治 開 花 結

    果 , 臺 灣 史 研 究 竟 可 以 成 為 我 的 人 生 志

    業。

    年過五十,才轉換跑道到本系任教,

    這是我教學與研究工作的新一輪挑戰。除

    了繼續努力外,也對自己有一些期許。首

    先 , 希 望 能 好 好 經 營 戰 後 臺 灣 民 主 運 動

    史、戰後政治史相關課程,讓更多青年學

    生熟悉這段過程,也為臺灣民主政治進行

    紮根的工作。其次,盤整自己過去的研究

    成果,在抵抗運動、殖民與威權統治、政

    治 認 同 等 課 題 之 外 , 開 展 下 一 個 研 究 主

    題。再者,臺灣史研究歷經二十多年的發

    展,已經累積許多成果,但學術業績與讀

    者大眾之間頗有隔閡。科學專業有所謂「科

    普」推廣工作,臺灣史學界的「史普」也

    悄悄在進行,期望自己有機會可以參與這

    些基礎工程。

    ▲陳翠蓮老師初到任時,於歷史系辦公室前留

    影。(2013年 1月 31日攝)

  •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12

    趙綺娜教授紀念專文

    編按:

    趙綺娜老師因病於 2013 年 3 月中旬突然辭世,聞者皆難過又不捨。趙老師的告別

    式於 4 月 7 日舉行,百餘位師友、學生同來悼念,場面哀榮。本系另訂於 5 月 10 日舉辦「趙綺娜教授追思會」,

    本刊謹製作紀念專文,彙輯趙老師行述

    與學術研究簡介,以緬懷其一生奉獻心力於

    歷史教學和學術研究。 

    趙綺娜教授行述

    臺大歷史系 梁庚堯

    趙綺娜教授生於一九四九年正月,卒於

    二○一三年三月,享年六十四歲。祖籍是廣

    東省新會縣,父親在抗戰過後來到臺灣。她

    在臺北成長、就學,於一九六六年畢業於第

    一女中,旋即考入臺灣大學歷史系,開始她

    終其一生的習史、治史生涯,未有間斷。 她在臺大歷史系習業有七年的時間,前

    四年是在大學本科,畢業後考入碩士班,於

    一九七三年取得碩士學位。大學四年期間,

    她除專心學業外,又先後加入課外活動社團

    國劇社、崑曲社,並在二年級時任國劇社的

    社長。三年級時課業開始嶄露頭角,曾獲書

    卷獎。四年級時選修過劉崇鋐教授、張忠棟

    教授合授的「美國通史」課、張忠棟教授講

    授的「美國外交史」課,影響到她日後治史

    方向的轉變。她曾修習滿文,就讀碩士班

    時,在陳捷先教授指導下研究清史,寫成碩

    士論文《清初東北的駐防八旗》。於碩士班

    畢業前後,已有〈清初東北駐防八旗之建置

    研究〉、〈清初八旗漢軍研究〉兩篇論文刊於

    《故宮文獻》,曾獲美國著名中國史學者魏

    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的引用。 取得碩士學位後,先是在故宮博物院工

    作,並在東吳大學兼課,一九七四年初轉往

    中央研究院新成立的美國研究中心任職,此

    後研究方向也從清史轉為美國史。美國研究

    中心隨即改制為美國文化研究所,她先任約

    用助理研究員,次年改聘為專任助理研究

    員。一九七六年,獲得美國傅爾布來特教育

    交 換 計 劃 獎 學 金 ( Fulbright-Hays Study Grant),前 往北卡羅 來納大學 (Univ. of

    ▲趙綺娜老師與幾位大學同學到高齡 92 歲的同學孫劍鋒先生家聚會時留影。(2013年 1月 18日攝,梁庚堯老師提供)

  • 趙綺娜教授紀念專文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13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攻讀美國外交史,以美國對華外交政策為重心。於三年後

    以 碩 士 論 文 “America’s Commitment to Taiwan: A Study in Cold War Policy-making” 取得學位。回國短期服務後,復於一九八一

    年前往同校繼續進修。攻讀碩士學位期間,

    恰逢一九七八年美國為了與中華人民共和

    國建交而與中華民國斷交,因美國朋友的談

    話而使得她注意到美國國會對政府外交政

    策的影響,於是以此一問題為研究焦點,撰

    寫博士論文 “The China Bloc: Congress and the Making of Foreign Policy, 1947-1952”,於一九九○年取得學位。此一問題,繼續影

    響她此後三十年的研究。獲博士學位後,繼

    續在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任職,並於

    一九九一年改聘為副研究員,美國文化研究

    所旋於次年改制為歐美研究所。任職期間,

    又曾獲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會補助,於一

    九九六年七月至次年正月赴美國加州胡佛

    研究所從事短期研究。除致力於研究及參與

    國內外的學術研討會外,亦曾擔任美國文化

    研究所圖書館主任、歐美研究所兼代人文組

    主任、《美國研究》(後改名為《歐美研究》)

    的編輯委員、執行編輯等職務。 臺大歷史系自孫同勛教授、張忠棟教授

    於一九九○年代初期提前退休之後,久無美

    國史專任教師。她曾於張忠棟教授患病時,

    一度回母校短期代課;至二○○三年,獲聘

    為臺大歷史系副教授,遂辭離中央研究院。

    任教臺大歷史系的十年期間,曾講授專業課

    程「美國史一」、「美國史二」、「美國史專題

    研究」、「美國現代史名著選讀」及「研導」、

    通識課程「美國歷史與電影」,在進修推廣

    部曾講授必修課「世界現代史下」,又曾指

    導碩士班研究生撰寫美國史的論文。她個人

    的研究工作固然不免受到影響,但歷史系的

    美國史課程因之而充實,學生也深受其益。

    除奉獻於教學外,又曾參與系中的學生事務

    委員會、招生委員會、導師工作委員會,尤

    其 以 擔 任 學 生 事 務 委 員 會 委 員 達 六 年 之

    久,其中有四年的時間任召集人,另外曾多

    次擔任大學甄選入學審查暨口試委員,還做

    過一個學年的講論會召集人。教學工作和行

    政事務雖然繁忙,她的研究工作卻沒有中

    斷,也繼續參與校內外的各項學術活動。這

    幾年來系裡因獲得邁頂計畫經費補助而成

    立的文化交流史平臺,她可以說是積極參

    與,在此一平臺與其他單位合辦的國際研討

    會中,曾宣讀過三篇論文,分別從幾個不同

    的面向討論美國與臺灣的關係。在校外,她

    曾於二○一一年至二○一二年擔任《國史館

    館刊》的編輯委員,與其他編輯委員共同努

    力,促成此一刊物於二○一二年首度收入臺

    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 趙教授研究美國對華政策近四十年,正

    式刊行的論文雖不能算多,但同事、朋友均

    認識到她研究的熱誠、認真、勤奮與慎重。

    她奔走各地,致力搜尋史料、檔案,發揮了

    已故臺大傅斯年校長早年所說「上窮碧落

    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的精神。這兩

    句話,她在大一時曾從杜維運教授講授的

    「中國通史」課堂上獲知,終身實踐。她

    搜集史料也採用其他方式,例如口述歷史,

    曾與歐美研究所同事單德興先生共同訪問

  • 趙綺娜教授紀念專文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14

    齊邦媛教授達十七次,她在碩士班一年級時

    上過齊教授講授的「文史高級英文」課。這

    些訪問紀錄即是後來齊教授回憶錄《巨流

    河》一書的底稿,而趙教授在她最後一篇發

    表於《臺大歷史學報》的論文〈觀察美國─

    ─臺灣菁英筆下的美國形象與教育交換計

    畫,1950-1970〉中,曾多次引述此書,是此文所討論的十四個案例之一。她的美國對

    華政策的研究,據同行的歸納,涵蓋了政治

    外交與文化交流(宣傳)兩個領域,有三個

    焦點。首先是對美國國會「中國幫」的研究,

    並由此而延伸出另外兩個方面的研究,一是

    美國對臺灣本身的文化交流及其成果,另一

    則是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宣傳活動,從第三

    個焦點又衍生出對美國與中華民國政府的

    東南亞華人政策研究。她在後兩個焦點的研

    究上已獲得相當成果,但可惜都尚未完成。

    儘管如此,她已經為這些方面研究建立基

    礎,提供了貢獻,特別是在美國文化對臺灣

    的影響方面,一些有待深入的課題在她的研

    究中早已開始。 趙教授轉到臺大歷史系任教之後,對教

    學的熱誠與投入,也為同事與學生所共知。

    她上課之前準備充分,並且嘗試運用新的教

    學方式,例如藉電影與小說的情節來講授美

    國歷史,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對於學生則要

    求嚴格,學期報告的題目與結構都要事先和

    她商量,也要求學生必須謹遵寫作的格式。

    學生繳來的作業,她仔細用心地批改,好的

    作業她會推薦到大學部的學生學術刊物《史

    繹》上發表。對於討論課,她都會事先安排

    時間和教學助理研討,在討論課進行時,她

    穿梭於教室之間,觀察助理們的帶課方式和

    同學們的討論狀況。要求學生雖然嚴格,但

    在課堂外卻對學生十分關心,常有學生到她

    的研究室談話,她不吝惜時間,有時一談就

    ◄趙綺娜老師勤於將老照片掃描為電子

    檔,並以照片中之人

    事時地物命名、按年

    建檔保存。這張照片

    的檔名是「 760700Fulbright group inTexas Austin」,攝於1976年。第一排右四為趙老師。

  • 趙綺娜教授紀念專文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15

    一兩個小時。她未婚無子女,而待學生有如

    子女。在參與學生事務委員會的期間,她也

    為學生輔導和活動規劃付出很多心力。和同

    事之間的談話,課題常環繞著研究和教學,

    特別是教學的內容、方式、心得和挫折,她

    也常聽取同事的教學經驗。凡此種種,均見

    於她過世後同事和學生對她的追憶。她最後

    一次到學校講課,是參與系裡在三月間舉辦

    的臺大杜鵑花節「高中生旁聽歷史課程」活

    動,讓一些對歷史有興趣的高中生來旁聽她

    講授的「美國歷史與電影」;上課是在下午,

    接 著 晚 上 又 參 加 了 系 裡 學 生 的 另 一 項 活

    動。次週沒有到學校來上課,系辦公室才發

    現 她 已 經 在 寓 所 中 因 疾 病 突 發 而 溘 然 長

    逝。她生命中的最後一程,可以說是為臺大

    歷史系鞠躬盡瘁。 她的個性直爽、講話快速,自大學時代

    以來就為大家所熟知。尤其讓朋友們珍惜

    的,是她對人的關心。大一時,一位來自南

    部的同學初次離家來臺北,和同學又尚未熟

    悉,不免感到孤獨想家,她得知後,立即邀

    請到家裡和她的家人一起用膳;她和另一位

    來自南部的同學在宿舍餐廳一起吃午飯,勸

    這位同學離家在外為了身體健康要吃好一

    些,自己卻以可以回家吃母親做的菜為理

    由,十分儉省。她過世後,兩位同班同學分

    別追念當年那種深受感動的情景。她在北卡

    羅來納大學研讀時的同學,也回憶當年她如

    何關照後到的臺灣同學,指點大家如何應付

    學業、生活,對女同學尤其照顧,回國之後

    仍然關心其他歸國同學的生活。對於學生,

    她不僅關心他們的課業,也關心他們的生

    活,曾有學生經濟困難,她得知後挪出部分

    研究經費聘為助理。她也指點學生為學為人

    的態度,不吝於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學生分

    享,告訴學生研究學問最重要的就是熱情,

    也告訴學生人生儘管不能如兒時一般無憂

    無慮,既然生下來就必須一直走下去。由於

    能夠善用機會啟導學生,因此有學生說價值

    觀念深受她的影響。同事一樣感受到她的溫

    情,一位曾是大學同班同學的同事,在病中

    由於她的關心,而得到一些當年同學的問

    候,其中有些是久未聯絡;另一位年輕的同

    事,在哀傷的父喪期間,也獲得她深切的關

    懷。正由於她對人深摯的關心,所以在她過

    去之後,有那麼多人為文追思。她生前也許

    有旁人所不知道的掛慮和遺憾,但是這一切

    在此時都可以還之於天地,人們所感念的是

    從她那裡所獲得至誠的經驗分享、精神支援

    和實際幫助。 人 世 間 的 名 位 只 是 孟 子 所 說 的 「 人

    爵」,雖然是「人之所貴者」,卻「非良貴

    也」,不足掛意。「天爵」源自本性的「樂

    善不倦」,趙綺娜教授在研究、教學、待人

    上,所表現出來的那種發自本心的熱誠、認

    真和對人的關心,正是宋儒發揮孟子之說所

    講的「良貴在躬」,即使在她逝去之後,也

    永遠存在於同學、朋友、同事和學生的心

    中,得到大家的敬重和懷念。

  • 趙綺娜教授紀念專文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16

    趙綺娜教授研究成果簡介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張淑雅

    1978 年 12 月中,美國宣布次年元旦將

    跟中華民國斷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這個歷史事件影響了趙綺娜老師的研究生

    涯。綺娜當時剛開始研究美臺關係(當年稱

    為中美關係,目前則稱臺美關係),可能跟

    所有的研究生一樣,用美國國務院剛剛出版

    的《美國外交文件選集》(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來決定研究的內容,因此她碩士論文研究的焦點是中國內戰到韓

    戰爆發前,美國對臺灣戰略價值的評估與政

    策。1論文尚未完成時就碰到「中美斷交」,

    綺娜說當時一位美國友人要她不用擔心,因

    為「國會」一定會出來處理這個狀況,這說

    法讓她好奇:國會如何能影響既定的外交政

    策。她的碩士論文雖然聚焦在行政部門(尤

    其是國務院與軍方)對臺灣戰略價值的評

    估,以及是否該保臺或棄臺的爭論,但在論

    文討論的時間(1945-1950)內,美國國內已經為中國赤化責任歸屬掀起了大辯論,當

    時國會議員們的指控與建議,往往佔了媒體

    相 當 大 的 版 面 。 參 議 員 麥 卡 錫 ( Joseph McCarthy)藉著蘇聯試爆原子彈與中國赤化等局勢的變化,掀起了新一波的「紅色恐

    1 Ena Chao, “America's Commitment to Taiwan: A

    Study in Cold War Policy-making” (MA Thesis,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1979). 論文的核心後來改寫出版為:趙綺娜,〈1940 年代美國外交政策中的臺灣戰略地位〉,《美國研究》12:1(1982 年 3 月),頁 29-57。

    怖」,因此綺娜決定博士論文要研究國會如

    何挑戰杜魯門政府的中國政策,2沒想到這

    個切入點影響了她此後三十年的研究。 綺娜三十年來的研究涵蓋三個焦點,跨

    越了政治外交與文化交流(宣傳)兩個領

    域。第一個焦點是博士論文,以及從論文改

    寫的「親國民政府國會議員」(這是綺娜對

    the China Bloc 的翻譯,以下為行文方便,簡稱「中國幫」,希望綺娜不會介意)相關

    文章。博士論文完成後,綺娜從中國幫研究

    衍伸出兩個與冷戰時期美國爭取人心的心

    戰層面相關的探討:一是美國對臺灣本身的

    文化交流與其成果,另一則是美國在臺灣之

    外的東南亞地區的宣傳活動,以及再延伸的

    東南亞華人政策研究。每一個焦點都是植根

    於一手檔案的開創性研究,遺憾的是:後兩

    個焦點研究雖然已經有相當的成果,卻都尚

    未完成。 第一個焦點是對國會「中國幫」的研

    究,基本上屬於傳統政治外交史領域。之前

    2 Ena Chao, “The China Bloc: Congress and the Mak-

    ing of Foreign Policy, 1947-1952” (Ph.D. Dissertatio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1990), Preface, pp. v-vi. 美國的恐共風潮始於蘇聯革命之後,因為共產黨以「紅色」為號召,故因為恐共而

    導致不顧人權、迫害有共黨嫌疑者的現象,美國人

    稱為「紅色恐怖」。第一次發生在 1919 至 1920 年間,第二次則為冷戰開始後到 1950 年代末期(最有名的為麥卡錫主義 McCarthyism),後者的相關研究較多。有關第一次紅色恐怖的研究,可參見

    Robert K. Murray, Red Scare: a Study in National Hysteria, 1919-1920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80, c1955);麥卡錫主義的簡介,可參考 U.S. History 網站: “53a. McCarthyism,” http://www. ushistory.org/ us/53a.asp(2013/4/26 下載)。

  • 趙綺娜教授紀念專文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17

    各界對此議題的焦點關懷是:從二戰到冷戰

    期間,美國國內政治運作或政黨之爭,是否

    讓美國延遲了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交?

    相關研究多半將 1950 年代之前為中華民國政府(以下簡稱國府)爭取援助的美國人士

    泛稱為「中國遊說團 the China Lobby」(大陸學者則通稱為「院外援華集團」,籠統包

    括媒體人士、各種民間團體與政府各部門人

    員),並集中討論這個集團是否影響了美國

    對兩岸的政策。綺娜卻特別聚焦於較可能對

    外交政策(對華政策)有實質影響力的中國

    幫議員,仔細檢視他們的背景、在國會的相

    關作為,以及他們在實質對華政策方面的影

    響。綺娜耐心的耙梳從馬歇爾調停之後、冷

    戰情勢升高時期,一直到韓戰期間(1947- 1952),美國參眾兩院議員與援華有關係的議案立法過程,辨識「親國府」議員的姓名

    與發言內容,以及法案的結果是否有助於爭

    取援華經費。她指出這些議員們透過「巧妙

    之議事策略運用、美國國內政治、國際局勢

    變化,使得在國會中身為少數分子之親國府

    議員,好像對美國之中國政黨具有很大的影

    響力」。實際上,中國幫的作為只是增加了

    杜魯門政府對華決策時的困擾,以及必須花

    時間與他們溝通的壓力,對美國之於國府或

    臺灣的政策,都沒有「實質」的影響。美國

    之所以與國府藕斷絲連,不是因為中國幫的

    壓力,而是行政、立法部門對冷戰、中國與

    國府的看法,和美國應該採取的行動基本上

    相當類似所致。中共介入韓戰之後,美國對

    中共採取圍堵、不承認、不允許其入聯的政

    策,當然更不是中國幫的功勞。3 除了對政策影響力外,很多批判性的媒

    體報導或研究指稱:這些 1950-1960 年代為國府遊說或在國會支持其立場者,都是受國

    府收買。綺娜的研究卻顯示,中國幫成員都

    是因為個人的信念,尤其是反共意識與輸出

    美國制度與文化的關懷,而呼籲美國應該支

    持 國 府 與 臺 灣 。 例 如 參 議 員 史 密 斯 ( H. Alexander Smith)與中國並無特殊淵源,但為了美國全球地緣政治考量,與「向全世界

    推動民主政治與基督教思想的使命感」,加

    上「門戶開放」以來對中國的特殊責任感,

    認為「受過西方訓練的國民黨領袖是使中國

    基督教化、建立民主政治最後希望」,才會

    積極支持國府。國府遷臺後,他主張美國應

    該佔領臺灣,以建立亞洲民主的典範,並希

    望國務院可以思考「讓臺灣成為中立獨立共

    和國」,因為臺灣七百萬人不想被國、共統

    3 趙綺娜,〈美國親國民政府國會議員對杜魯門政府

    中國政策影響之評估〉,《歐美研究》21:3(1991年 9 月),頁 83-129。

    ▲趙綺娜老師與張淑雅老師參觀國家圖書館及美國

    在台協會等單位合辦之「美國人在臺灣的足跡,

    1950-1980」特展時留影。(2010年 12月 24日攝於國家圖書館,張淑雅老師提供)

  • 趙綺娜教授紀念專文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18

    治,美國對此有點責任。中共介入韓戰後,

    國府受過西方教育的自由人士,如吳國楨、

    胡適、顧維鈞等人,告訴史密斯議員:臺獨

    在臺不受歡迎、八成中國人都反共,之後他

    才不再認真考慮臺獨問題。4換句話說,這

    些中國幫的成員並未受國府收買,他們的想

    法跟美國行政單位很類似,都是以爭取最高

    的國家利益為主,甚至與國府或蔣介石的立

    場相悖。 1991 年蘇聯垮臺、冷戰落幕後,受到

    文化研究盛行的影響,冷戰史研究有個文化

    轉向,亦即除了軍事、政治、外交關係與策

    略的探討之外,研究者們注意到所謂的「文

    化冷戰」層面,即透過政治、經濟、軍事以

    外的「軟實力 soft power」(或公共外交、文化外交等),來爭取人心、鞏固反共陣營

    的策略,綺娜很快加入此新潮流。5由於感

    嘆二戰以後美國對主要盟國,如奧地利、西

    德、巴西、日本等盟邦,推銷美國文化的政

    策的研究紛紛呈現,卻幾乎沒有美國對臺灣

    或華文世界輸出文化的研究,綺娜乃在中國

    幫研究的基礎上,探索國會議員在文化冷戰

    中的作為,開展了其他兩個研究焦點:美國

    在臺灣內部,以及鄰近香港和東南亞地區的

    4 趙綺娜,〈美國參議員史密斯(H. Alexander Smith)

    與杜魯門政府的對華政策〉,《國立臺灣大學歷史

    學系學報》18(1994 年 12 月),頁 179-207。 5 美國冷戰策略是以「圍堵」為主,亦即穩住自由世

    界的防線,不讓共黨集團擴張,讓共產主義的內部

    邏輯導致自身的崩解,文化外交則可鞏固自由陣

    營。有關文化外交的概念,可以參考 Institute for Cultural Diplomacy 網 站 所 提 供 的 資 訊 ,http://www.culturaldiplomacy.org/index.php? encul-turaldiplomacy(2013/4/26 下載)。

    文化冷戰相關作為。 首 先 切 入 的 是 在 臺 灣 外 部 的 文 化 冷

    戰。接續關於中國幫另一主要成員周以德

    (Walter H. Judd)的研究,綺娜先探討由周以德所主導、在香港協助中國難民組織

    「援助流亡中國知識份子協會(Aid Refu-gee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c. 簡稱為「援知會 ARCI」)」的活動與成果。由援知會在香港 的 活 動 , 衍 伸 到 探 索 香 港 美 國 新 聞 處

    (United States Information Agency, Hong Kong,簡稱美新處)在針對華人的反共宣傳活動中的作用,並循線發展出美國與國府

    雙方對東南亞華人政策的研究。綺娜指出:

    美國官方在歐洲本來就有協助逃出鐵幕國

    家難民的計畫,對逃到香港的中國難民卻較

    不重視。周以德認為中共之所以能夠奪權,

    是因知識份子接受共黨宣傳;他們出走香港

    則顯示開始背離中共,可以用來警示海外華

    人不要支持中共政權。何況這些知識份子有

    不少受過西方教育,屬於「自由世界主流文

    化」的一部分,協助他們可鼓勵鐵幕內的反

    叛活動。援知會一開始是民間組織,周以德

    出面向艾森豪(Dwight D. Eisenhower)政府求助,獲得官方補助,陸續將約一萬四千

    名的流亡知識分子及其家屬移民到臺灣、美

    國、東南亞等地,可說是「藉援助難民之慈

    善活動,以達成美國反共外交之目的」的官

    民合作。美國政府尤其希望將受西方教育的

    知識難民移置到臺灣,影響國府的政治運

    作,但效果尚待檢視。6

    6 趙綺娜,〈冷戰與難民援助:美國「援助中國知識

    人士協會」,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九年〉,《歐美

  • 趙綺娜教授紀念專文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19

    與 香 港 難 民 問 題 相 關 的 是 美 國 對 亞

    洲,尤其是東南亞,華人政治立場的重視,

    以及針對華人的宣傳工作。在中共介入韓

    戰、幾乎將以美國為主的聯軍打敗之後,美

    國擔心中共會利用東南亞華人顛覆當地政

    府、擴張共黨勢力,因此開始重視對東南亞

    華人的政策。美國的基本目標是削弱華人傾

    向中共的可能,鼓勵華人效忠居住國政府,

    並以國府取代大陸祖國,即以國府做為自由

    中國的象徵及反共華人的集結點。此外,美

    國也鼓勵國府爭取華人支持,並協助吸引華

    人子弟到臺灣就學等計畫。到 1950 年代中期,中共對華人政策改為呼籲和平共存,避

    免刺激各國,美國政策亦跟著轉向,易之為

    推動各國華人同化、認同並效忠居住國而非

    國府。不過綺娜指出,由於美國對華人與對

    國府的政策常常混淆不清,推動華人融入當

    地社會的效果不彰,例如協助僑生回臺就

    學,就與推動同化的目標相牴觸。7

    研究美國對東南亞華人的政策,讓綺娜

    發現華府與國府雙方對東南亞華人的政策

    不見得完全合拍。剛巧當時外交部選擇性開

    放三十年以上的檔案,她因此開始利用亞太

    司的檔案,探索國府的相關政策。翻閱檔案

    後,綺娜發現東南亞華人實為國府「提昇國

    際地位、求取國家利益的重要籌碼」;她也

    在檔案中看到許多僑務與外交政策扞格,以

    研究》27:2(1997 年 6 月),頁 65-108。

    7 趙綺娜,〈美國對東南亞華人的政策,1953-1957〉,發表於 1995 年 3 月 11 日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主辦之「第二屆冷戰期之美國學術研討會」。

    及僑務為外交利益服務或犧牲的事例。8例

    如 1956-1957 年間,越南的吳廷琰政府強迫

    華僑加入越南國籍,華僑求助於國府。國府

    擔心華僑因我方護僑不力,轉而投靠北京政

    權,故與越南積極交涉,希望為華人爭取到

    自由選擇國籍之權利。但是吳廷琰政府態度

    強硬,讓兩國關係緊張,瀕臨破裂。綺娜指

    出國府不願華僑取得外國籍,遑論鼓勵他們

    同化僑居國;但國府自知在 1950 年代的外

    交籌碼有限,外交部官員在思索對策時,時

    時得面對護僑與爭取反共盟國的兩難,且似

    8 趙綺娜,〈外交部亞太司檔案的內容與利用:從 1950

    年代臺灣對東南亞華僑(華人)政策談起〉,《近

    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 27 期(1999 年 3 月),頁128-136。

    ▲趙綺娜老師赴美國國家檔案局(The National Archives at College Park, Maryland)蒐集資料。(攝於 2001年 12月 17日)

  • 趙綺娜教授紀念專文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20

    乎有以反共利益為優先的傾向。最後,越南

    政府以打擊華商逼迫入籍,幾乎癱瘓全國的

    商業活動與金融市場,導致經濟面臨崩潰,

    只好放鬆強制華僑越南化的步調,國府也不

    再積極交涉。事實上,兩年後,絕大部分越

    南華人都取得越南籍。綺娜的研究指出:中

    越邦交從化解敵意到合作,是僑商願投資越

    南工業,才締造了國府、越方與華僑之間經

    濟技術合作契機。9換句話說,反共意識與

    民族主義有衝突之處,國府在對海外華人的

    政策上,常常得面對護僑與反共需求的矛

    盾。這樣的觀察,豐富了對國府外交政策,

    以及整體冷戰國際互動的理解。

    另外,綺娜在研究援知會的過程中,也

    看到香港美國新聞處在針對華人世界的宣

    傳活動所扮演的角色,因此費心探索其活動

    的細節與成果。香港美新處主控美國在東南

    亞的華文宣傳系統,主要工作是製作中文宣

    傳資料(包括出版《今日世界》、《四海畫報》

    等雜誌,張愛玲的《秧歌》之類的反共文藝

    作品、各種宣傳小冊,與翻譯有助於宣揚美

    國價值與體制的文學作品等),製作廣播節

    目與有關中共實況的英文資料,以提供全球

    反共運用,舉辦針對港澳居民的宣傳文化活

    動(包括電影放映、音樂會)等等。美新處

    宣傳目標在藉由傳播中共現狀的資料、削弱

    支持中共與中共對海外華人的影響,並激起

    亞洲人民的反共意識;此外還要鼓勵當時存

    9 趙綺娜,〈從越南國籍法案之交涉看我國對越南華

    僑政策(1956-1957)〉,中央研究院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東南亞研究論文系列》第五十二冊(2001年 9 月)。

    在於香港的各種反共團體間的合作,希望他

    們團結支持在臺灣的自由中國;再進一步,

    則要讓華人了解美國文化與制度、接受美國

    反共外交政策。綺娜認為:美新處所提供的

    服務與活動,「對香港讀書人的生活內容與

    視野,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10

    綺娜第二個延伸的研究焦點,為美國針

    對臺灣內部的文化冷戰。前面提到中國幫之

    一的參議員史密斯非常重視文化輸出,即針

    對友邦所做的宣傳工作。綺娜先從臺灣學術

    界熟悉的傅爾布萊特訪問計畫(由傅爾布萊

    特 James William Fulbright 參議員發起)開

    始,探討美國國會發起,並與行政單位配

    合,試圖透過文化、學術交流的方式,加強

    盟邦人民對美國制度與文化價值的認同,以

    鞏固反共盟邦。11接著討論美國在臺灣實行

    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的三種法案的緣起、整

    合與最終結合執行的情況。除了細緻描繪各

    法案內容、目標與立法過程外,綺娜指出:

    美國對歐洲文化冷戰是爭取認同,對臺灣則

    打算「以美國文化來改造中國、臺灣,其態

    度上是截然不同的」。此外,她還提出在臺

    執行的幾個重要問題:首先,號稱「交流」,

    實質上是美國向臺灣單向文化輸出,「從一

    九五一年到一九七○年,美國幾乎壟斷了海

    外文化輸入臺灣的管道」。其次,為了培養

    10 趙綺娜,〈冷戰與難民援助:美國「援助中國知識

    人士協會」,一九五二年至一九五九年〉,《歐美研

    究》27:2(1997 年 6 月),頁 65-108。 11 趙綺娜,〈傅爾布萊特計畫在臺灣(1950-1970),

    發表於 2001 年 10 月 26 日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主辦之「二十世紀之美國學術研討會」。

  • 趙綺娜教授紀念專文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21

    本省籍政治菁英,以改變國府統治的內涵,

    美方嚴格規定交換人員的本、外省籍比例,

    無視於臺籍人士符合交換資格者比例本來

    就偏低,幾乎讓交換難以推行。而美國意圖

    讓臺灣領導人與臺籍菁英都能「美國化」,

    以造成親美的「自由民主」中國,與法案最

    初構想的「增進彼此瞭解」實有很大的差

    距。12

    至於美國對臺灣「單向」文化輸出,是

    否達到預期目標?綺娜費心找出了十四位

    參與交換計畫訪問美國、在臺灣算是家喻戶

    曉,且有關於訪美經驗著作的代表性菁英,

    檢視他們的作品中對美國的描述,並與美國

    對外宣傳中的自我描述相對照,以粗略評估

    政策的成果。綺娜指出,美國希望透過教育

    交換計畫,改造國府成為「民主親美」政府,

    讓臺灣成為東亞民主政治的「櫥窗」,以展

    示自由世界的優越性。1950-1960 年間,臺

    灣各個層面逐漸美國化──美國是臺灣許

    多方面發展的參考點、衡量標準與對比的對

    象,美國文化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外國文化,

    「這是臺灣學習美國、也是美國努力推銷美

    國文化的結果」。雖然訪美菁英們因各自的

    背景與偏向,對觀察到的美國現象有不同的

    解讀,對少數層面也有負面解釋,但整體而

    言,訪美之後都留下美好印象。他們對美國

    文化、生活、民主制度等方面的描述,也與

    美國宣傳品中描繪的自我形象類似,顯示計

    12 趙綺娜,〈美國政府在臺灣的教育與文化交流活動

    (1951-1970)〉,《歐美研究》31:1(2001 年 3 月),頁 79-127。

    畫相當程度的成功。雖然無法確定與臺灣民

    主化有直接關聯,但綺娜認為他們所建構的

    美國形象可能對大多數臺灣人民多少有影

    響。13

    除了菁英們對美國的描繪外,綺娜還試

    圖在 1952 到 2000 年間臺灣初中(國中)的

    歷史教科書中,找尋臺灣人民所接收的「美

    國形象」,也就是臺灣「學習美國」、主動趨

    向「美國化」的層面。她認為許多人從初中

    開始認識外國,且臺灣自 1968 年開始實施

    九年國教,有些人初中畢業後未再繼續升

    學,因此對多數居住在臺灣的人而言,初中

    課 本 應 該 提 供 了 相 當 有 影 響 的 美 國 史 訊

    息。綺娜描述了課本中有關美國革命與建

    國、西部拓荒、南北戰爭與其影響、19 世

    紀 下 半 葉 美 國 在 全 球 的 擴 張 、 威 爾 遜

    (Thomas Woodrow Wilson)總統與國際聯

    盟、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總統與

    二次大戰的國際政治等主題,以及從 19 世

    紀的鴉片戰爭,到 20 世紀的門戶開放、二

    次大戰、雅爾達會議與馬歇爾調停與遷臺後

    13 趙綺娜,〈觀察美國──臺灣菁英筆下的美國形象

    與教育交換計畫,1950-1970〉,《臺大歷史學報》48(2011 年 12 月),頁 97-163。相較之下,美國學者如唐耐心(Nancy Bernkopf Tucker, 1948-2012)等人,都認定臺灣民主化是美國「努力」的成果,

    甚至到目前,臺灣的立法與政府機構有關民主的運

    作,都還有待美國進一步教育。見唐耐心於 2011年 6 月在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的口頭與書面證詞,U.S. 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Why Taiwan Matters,” Hearings before 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112th Congress, first session, June 16, 2011.=1310-(2012/ 9/1 下載)。

  • 趙綺娜教授紀念專文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22

    等各階段的中美關係。她指出:半個世紀的

    臺灣中學教科書內,呈現了正、反兩個美國

    形象。一方面美國是友善與正面的,尤其

    是其門戶開放政策,保護中國不被列強瓜

    分、遷臺之後派第七艦隊保護臺灣──亦

    即,美國一直是中國與臺灣的保護者。這樣

    的描繪在 1980 年代之前尤其明顯,無論美

    國本身的歷史或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教科書

    基本上予以稱頌。但 1983 年之後,教科書

    中所呈現的美國形象變成較實際,對華政策

    一開始是歐洲帝國主義國家的小夥伴,在中

    國也一樣爭取自己的利益;中美雙方在二次

    大戰中關係緊張,美國在 1950-1970 年之間

    的角色則被簡化到幾乎不存在。綺娜認為這

    是因為尼克森(Richard M. Nixon)總統在

    1972 年訪問中國、美國終究承認中華人民

    共和國,故其後教科書版本的描述是國府挫

    折感的顯示。14換言之,美國與國府的關

    係,影響了臺灣中學教科書中所呈現的美國

    形象。

    仔細觀察上述綺娜的研究成果,無論是

    外交史或文化交流,無論是學位、期刊或會

    議論文,她的作品都呈現臺大故校長傅斯年

    先生所提「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

    西」的特色。15雖然研究範圍包括不同領域

    14 Ena Chao, “The United States as Presented in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Textbooks in Taiwan, 1952- 2000,”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Interactions: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aipei: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08.12.11-12).

    15 綺娜搜尋材料的習慣數十年如一日,如歐美所兩位

    與國度,綺娜對檔案與二手研究資料的搜尋

    一貫地不遺餘力。論文中幾乎所有敘述,

    都附有非常長的附註,仔細交代相關的資

    料來源,通常包含原始檔案與其他學者的

    研究成果。對於文章主題的相關研究,也是

    鉅細靡遺的蒐集、參考,短短幾句的研究回

    顧,卻經常出現非常長的註釋,如有關「越

    南國籍法」的論文,一句「有關遷臺後東南

    亞華僑政策之著作」的註釋長達 780 字,包

    含中英文相關著作目錄;〈觀察美國〉一文,

    附註 8-11 網羅了美國冷戰宣傳相關的著作

    (1250 字)。16另外,長註中也包含一些沒

    放在本文中的判斷或者旁支論述,因此附註

    的字數可能多過本文。這些在在顯示出綺娜

    的認真與功力;閱讀她的作品,如果不看這

    些長註,就錯過了精彩的學術資訊與研究引

    導。

    因為綺娜字斟句酌的寫作習慣,以及歷

    史資料的浩瀚,加上 2003 年之後轉入教學

    領域,認真投入,17讓她的研究與寫作的進

    展更趨緩慢,很多已經完成初胚的會議論

    前所長李有成、單德興先生在追思文中所描繪的,

    見李有成,〈傷悼:我的朋友趙綺娜〉、單德興,

    〈三十年同事情誼與學術因緣〉,兩文皆收入國立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編,《趙綺娜教授追思集》(臺

    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13),分見頁 111- 114、130-134。

    16 這些不只是蒐集來的書目,從綺娜與筆者私下的討論中,可以看出綺娜對多半作品都仔細研讀比對,

    還屢屢引述某些學者的「重要論點」,就可惜沒寫

    書評。 17 追思網站上同事與學生對她教學認真有充分的描

    繪(編按:追思網站各界追思文均已收入《趙綺娜

    教授追思集》中)。

  • 趙綺娜教授紀念專文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23

    文,尚待雕琢成較完整的學術文章,而開始

    探勘的領域,也還有許多值得進一步追索的

    主題。18儘管如此,她生前所呈現的作品已

    經為將來的研究者提供了相當多的資訊與

    方向。尤其是臺美文化關係的重要性:國府

    因情勢需要而刻意的接受甚至引導臺灣的

    美國化,配合了美國文化冷戰中的文化輸

    入,讓臺灣目前政治、軍事、經濟、社會、

    18 綺娜在與筆者私下討論中,有許多問題與研究構

    想,只可惜來不及執行。

    學術、文化各個層面都深深受到美國影響。

    雖然目前看起來似乎有文化「多元化」的現

    象,但美國化已經相當根深蒂固地紮根在臺

    灣各界領導者的心中,這種紮根的過程與利

    弊得失,還有待學者深入的探究──而綺娜

    早已開始。

    ▲歷史系進修部 E95 學生拍畢業團照當天,預先準備數頂五顏六色的假髮,出席導師亦皆配合演出,全體師生歡樂留影。趙綺娜老師在前排右二,依序為閻鴻中、古偉瀛、甘懷真、衣若蘭、呂世浩、楊典錕老

    師。(2010年 11月攝)

  •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24

    「杜維運教授追思紀念學術研討會」紀實

    石昇烜(臺灣大學歷史系碩士生) 編按:

    本系前任教授杜維運先生於 2012 年 9月 1 日病逝溫哥華。

    杜師專攻史學理論與方法,長期致力於

    史學的研究、撰述與教育,其學術成果嘉惠

    學子無數。本系為紀念杜老師的成就,於 2012年 11 月 22 日舉行「杜維運教授追思紀念學術研討會」,邀請史學界師友針對史學方法與

    理論提出回顧、反省與展望。杜夫人孫雅明

    女士偕二位子女杜宗騏先生、杜宗蘭女士出

    席,並有多位師友憶述杜老師行誼,現場氣

    氛溫馨感人。本文為會議實況摘錄。

    系主任甘懷真老師首先致詞。杜老師的

    逝世是史學界的一件大事,這場研討會代表

    臺大歷史系對杜老師的一些心意。杜老師的

    學術歷程中有三個家──臺大歷史系、香港

    大學中文系和政大歷史系,各有其學術意義

    和美好回憶。以臺大而言,是杜老師求學和

    知識奠基的地方。杜老師身為學者,我們緬

    懷與紀念他最好的方式,或許就是以研討會

    來回顧其治學生涯和貢獻。為此,本系安排

    三場專題演講和一場綜合討論,邀請古偉瀛

    老師、邢義田老師和陳建守先生(臺大歷史

    系博士候選人)為主講人。古老師也是籌辦

    人之一,感謝古老師和邢老師義不容辭的幫

    ▲「杜維運教授追思紀念學術研討會」在臺大文學院會議室舉行,出席者橫跨歷史學界

    老中青三代。(2012年 11月 22日攝)

  • 「杜維運教授追思紀念學術研討會」紀實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25

    忙。杜老師畢生鑽研史學方法、史學史的發

    展,陳建守先生亦關心此課題,雖未親自就

    教於杜老師,但由其來講述杜老師的學術,

    更可見史學研究的傳承。 杜老師與臺大的淵源深遠,於此求學成

    長,甚至在此結婚,2011 年冬天還應邀回母系演講。我們希望透過追思會,表達對這

    位二十世紀偉大史學家的懷念和敬意;選擇

    在文學院舉辦,對杜老師而言,可說是有始

    有終,別具意義。 本次會議籌備十分匆促,感謝學界、各

    單位的幫忙和參與,禮數不周之處也請多多

    包涵。在此謹代表臺大歷史系祝福杜老師的

    家人,接下來恭請杜師母發言。

    杜師母憶杜老師

    去年此時,杜老師和我隨古老師由山東

    大學回到臺北,甘主任邀請杜老師回歷史系

    演講。杜公 1977 年離開臺大,當天可說是相隔數十年之後,再續前緣。初次見到甘主

    任,看似博士生,貌如潘安,我還調侃杜老

    師:你以為學歷史一定要像你那樣?那天杜

    老師特別開心,我也有幸分享到掌聲和獻

    花。座談會後,甘主任設宴暢敍,大家照相

    合影,如今都變成可以看見的歷史了。 相隔一年,在同一場地,今天的鮮花意

    義已大不相同。杜老師享年 84 歲,算是高壽,沒有累到家人,今天我穿著他喜歡的一

    套衣服站在這,感覺我在做他在看。我為一

    位愛寫書的人煮了一輩子飯,也算有點功

    勞,才會站在這裡,跟各位鄉親、學者和教

    授共同追憶杜老師。

    當年我和杜老師住在只有 12 個榻榻米的溫州街 79 號,他月薪臺幣 1,200 塊,我在臺大保健中心當護士,貼補家用,後來兒

    女也都念臺大,也算是個臺大人。與他結伴

    五十年,短短幾分鐘內,還真不知從何說

    起,但溫州街的生活卻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三個孩子在此出生,用前院養的幾隻雞的雞

    屎當肥料,在後院種絲瓜,絲瓜爬滿竹籬

    笆;朋友來訪有紅燒雞、骨頭燉湯和雞油炒

    絲瓜,這都是歡樂的時光,當時的人很容易

    滿足。杜老師和朋友們常興高采烈地在客廳

    談論趙翼、蔣士銓和袁枚等人,我是個好客

    的人,就問:「為什麼不把那麼好的朋友請

    到家裡吃飯坐坐?」朋友們聽到大笑,說他

    們是幾百年前的人,請不來了! 杜老師一生如醉如痴的寫作,我也一路

    陪著,後來居於國外,我常是他唯一的聽

    眾。對他說的話裝作有興趣,是很重要的

    事!我就這樣裝呀裝的五十年過去,還真有

    點懂了。他晚年常說趙翼天才橫溢,但是太

    粗心了,錯誤太多,我就說:「要不是他錯

    誤多,你哪有考證的機會?」他聽了高興,

    知道老伴比當年進入情況了,可惜今後再也

    不能聽他說、與他討論了。 杜老師過世太戲劇化,我這次從溫哥華

    回來,到臺北的戶政事務所換身分證,看到

    配偶欄「杜維運」三個字後面的括弧裡寫個

    「歿」字,心中一揪,問辦理人員能否不寫,

    他說不行,此時我才真的意識到我要勇敢面

    對這個事實。 杜師母接著談到杜老師畢生的志業和

    自己的心情。

  • 會議紀實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26

    最遺憾的是,杜老師生前最後的著作

    《廿二史劄記考證》只寫到上冊,他還自己

    到溫哥華的唐人街去買鋼筆墨水,準備出院

    後開始寫下冊。杜老師的研究始於趙翼,亦

    終於趙翼,也算有始有終。人世間不可能事

    事圓滿,史學最講究傳承,杜老師的未竟之

    業,就靠學界後輩們完成。 一個人能寫那麼多書,我由衷佩服。每

    本書的命運也不一樣,杜老師教了四十多年

    「中國通史」,自認撰寫的《中國通史》是

    比較完整的著作,出版後卻遇到去中國化浪

    潮。眾知:欲要亡其國先亡其史。國人有這

    奇想,令人費解?但我相信日後它會得到應

    有的評價。而《史學方法論》就如甘主任言:

    如史學界聖經,人手一本。 趙翼的詩云:「不能立勛業,及早奉身

    退。書有一卷傳,亦抵公卿貴。」我想可為

    杜老師的一生作註腳。許多人說他太低調,

    我想就是因為他個性低調不張揚,且耐得住

    寂寞,才會有此生的著作和貢獻。他不解何

    以我對每個人、每件事都有極大的熱情,我

    也不解他怎麼能夠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情而

    不感到無聊,但彼此卻能相互尊重欣賞。我

    認為杜老師的成就是因為適得其所,遇到很

    多貴人相助,故能顯其才能。 杜老師生前常懷感激,回憶錢思亮校長

    當年特准我們在臺大體育館結婚,這是絕無

    僅有的事。我們那個年代,追求男女朋友都

    是靠寫信,在和杜老師結婚前,有位自認為

    文采很好的男生常常寫詩來討好我。但與杜

    老師書信來往後,我就覺得那位男生寫的詩

    好俗氣,家父最終也幫我選定了杜老師。後

    來孩子們問爸爸怎麼追到媽媽的,他說:「太

    簡單了,只要兩張郵票!」結婚前,我們完

    全沒有約會,只靠書信往返;我們是先結婚

    後戀愛,婚後逐漸發現他許多優點,也很佩

    服他的天賦,更因為嫁對了人,圓滿了他的

    人生,也豐富了我的人生。今天非常感謝各

    位的慰問,齊聚在這邊懷念他,感謝!

    杜老師子女憶父親

    杜老師的長公子杜宗騏先生和女公子

    杜宗蘭女士,談的是杜老師作為父親的一

    面。 杜宗騏先生表示,我們小時候都搞不太

    ▲左起:杜師母孫雅明女士偕杜宗騏先生、杜宗蘭女士聯袂出席,並分別發表感言。

  • 「杜維運教授追思紀念學術研討會」紀實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27

    清楚父親到底在研究什麼,而記憶中他會用

    零用錢作為誘因,鼓勵我們閱讀一些經典和

    史籍,但我們若沒興趣,他也不會強迫。父

    親的學生和朋友都知道他待人很溫和,對子

    女也是一樣,從來不會給我們壓力。 待年紀稍長,我才逐漸知道父親的名

    氣。在臺大念書時,常會有師長一直盯著我

    看,可能是因為我長得很像父親的關係(全

    場大笑)。雖然我對歷史方面沒有天分,但

    倆父子間的關係就像老朋友一樣,經常相約

    去吃飯喝酒、談心事。而在過去這十多年,

    我長時間在香港工作,碰面機會較少,因此

    父親多透過寫信關心和鼓勵我。我們家是慈

    父嚴母,如今大家都已成家立業,我會帶領

    弟弟妹妹孝敬母親,讓父親在天之靈安心。 杜宗蘭女士則說,我比哥哥幸運──長

    得比較不像爸爸,除非我自己提起或是遇到

    從小看著我成長的師長,在校園裡不容易被

    發現是杜維運的女兒,因此較自在地在臺大

    中文系度過四年。 父親是位慈祥的人,他在歷史學的天地

    中畢生追求一部柔美的歷史,我不知道他最

    後有沒有找到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創建

    了一個柔美的家庭,以儒雅之風為一家之

    主。父親沒有什麼宗教信仰,只是浸淫在史

    學的天地裡,從中找到生命的力量。他過世

    後,家中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關心,有老有

    少,有不同宗教信仰的,大家都以各自的方

    式祝福父親,讓我更確信父親是創造了一部

    個人的柔美歷史。 我在溫哥華工作,比兩位兄弟有較多的

    時間去探望父親。父親最後跟我說的一句話

    是:「李定一教授說得對:還是女兒好!」

    這是有典故的,當年我在臺大念書時,有次

    與父親和李定一教授吃飯,他對父親說:「老

    杜,我終於可以放心了,你女兒長得不像

    你!」父親不只追求柔美的歷史,也追求美

    的太太和家庭,所以我才不至於長得像父親

    (全場大笑)。 父親走得十分平靜安詳,留下我們無限

    思念。父親一生對史學研究深具熱情,他的

    成就並非偶然的,每天五點就起床寫書研

    究,幾十年從沒間斷,連在醫院時也無時無

    刻地為《廿二史劄記考證》找靈感,並與我

    們分享。我想父親若活到百歲,還是會有遺

    稿,因為他終其一生不斷地在讀書、思考、

    研究。如今父親已放下大志,史學的傳承就

    有待史學界的各位老師及後輩學子繼續努

    力,發揚光大。 接下來進行三場主題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