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22
1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王宣蘋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四年級 摘要 本文研究的對象是日治時期曾經就讀佛教學校的尼僧,留學尼僧是臺灣佛教 史中第一批優秀的女性出家人。她們就讀「曹洞宗關西尼學林」,「淨土宗尼眾學 校」、「私立駒澤大學」、「臨濟宗宗榮尼僧學林」等佛教學校。其中「私立駒澤大 學」屬於高等教育,而「曹洞宗關西尼學林」,「淨土宗尼眾學校」、「臨濟宗宗榮 尼僧學林」為中等教育,因此多數臺灣尼僧需要具備公學校、乃至於中等教育等 學歷才能就讀。其中隸屬寺院多來自新竹,這和新竹鄭如蘭夫人所創設的淨業 院、一善堂、一同有關係。 關於留學尼僧的出家背景與赴日學習內容等等,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勝 光法師從小在淨業院出家,其父母、家中的兄弟姊妹也多選擇出家,由此可知家 中信仰虔誠,因日本僧侶和淨業院有所來往,加上個人對日本的嚮往決定赴日留 學。勝光法師在日本學習共有八年多的時光,在「關西尼學林」學習五年半左右 時間。「關西尼學林」是明治時期所設立的尼僧教育機構,由日本的尼僧自發創 立而成,培養尼僧在叢林的環境中鍛練心靈,主要學習日本曹洞宗的禪法、研讀 曹洞宗祖師《正法眼藏》、《永平清規》、《普勸坐禪儀》等著作,此外,也學習漢 文、裁縫、歷史、書道、花道等,此外,重視坐禪與托缽。關西尼學林畢業後, 就讀「保姆養成所」,主要學習幼兒教育的課程。由此可知,台灣的尼僧到日本 這一段學習歷程,對於尼僧在戰後的發展應有深刻的影響。 關鍵字 留學尼僧 勝光法師 關西尼學林 一,、前言 日治時期以前,臺灣的社會並沒有女子受教育的觀念,並且對於女子出家限 制嚴格,加上臺灣佛教僧侶素質普遍不佳的緣故,因此既無「尼僧」,也無「尼 僧教育」。日本佛教傳入後,隨著日臺佛教的互動的影響,臺灣佛教逐漸有能力 獨自傳戒。大正 4 (1915)「西來庵事件」,以及大正 5 年的(1916),臺灣總 督府舉辦臺灣勸業共進會活動後,臺灣佛教教育產生重大變革,臺灣各地紛紛展 開教育事業,在此局勢下,大正 8 年(1919),臺灣始有具足戒的「比丘尼」的 出現。 1 昭和初期後,則有尼僧道場、還有女眾講習會的出現。然而即使如此, 講習會舉辦的次數不多,並且常難以持續。因此,日治時期臺灣的尼僧,如果有 1 釋慧嚴,〈略探尼僧在臺灣佛教史上的地位〉,《玄奘佛學研究》第8期(新竹市:玄奘大學), 2007 年 8 月,頁 57。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1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王宣蘋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四年級

摘要

本文研究的對象是日治時期曾經就讀佛教學校的尼僧,留學尼僧是臺灣佛教

史中第一批優秀的女性出家人。她們就讀「曹洞宗關西尼學林」,「淨土宗尼眾學

校」、「私立駒澤大學」、「臨濟宗宗榮尼僧學林」等佛教學校。其中「私立駒澤大

學」屬於高等教育,而「曹洞宗關西尼學林」,「淨土宗尼眾學校」、「臨濟宗宗榮

尼僧學林」為中等教育,因此多數臺灣尼僧需要具備公學校、乃至於中等教育等

學歷才能就讀。其中隸屬寺院多來自新竹,這和新竹鄭如蘭夫人所創設的淨業

院、一善堂、一同有關係。

關於留學尼僧的出家背景與赴日學習內容等等,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勝

光法師從小在淨業院出家,其父母、家中的兄弟姊妹也多選擇出家,由此可知家

中信仰虔誠,因日本僧侶和淨業院有所來往,加上個人對日本的嚮往決定赴日留

學。勝光法師在日本學習共有八年多的時光,在「關西尼學林」學習五年半左右

時間。「關西尼學林」是明治時期所設立的尼僧教育機構,由日本的尼僧自發創

立而成,培養尼僧在叢林的環境中鍛練心靈,主要學習日本曹洞宗的禪法、研讀

曹洞宗祖師《正法眼藏》、《永平清規》、《普勸坐禪儀》等著作,此外,也學習漢

文、裁縫、歷史、書道、花道等,此外,重視坐禪與托缽。關西尼學林畢業後,

就讀「保姆養成所」,主要學習幼兒教育的課程。由此可知,台灣的尼僧到日本

這一段學習歷程,對於尼僧在戰後的發展應有深刻的影響。

關鍵字 留學尼僧 勝光法師 關西尼學林

一,、前言 日治時期以前,臺灣的社會並沒有女子受教育的觀念,並且對於女子出家限

制嚴格,加上臺灣佛教僧侶素質普遍不佳的緣故,因此既無「尼僧」,也無「尼

僧教育」。日本佛教傳入後,隨著日臺佛教的互動的影響,臺灣佛教逐漸有能力

獨自傳戒。大正 4 年(1915)「西來庵事件」,以及大正 5 年的(1916),臺灣總

督府舉辦臺灣勸業共進會活動後,臺灣佛教教育產生重大變革,臺灣各地紛紛展

開教育事業,在此局勢下,大正 8 年(1919),臺灣始有具足戒的「比丘尼」的

出現。1昭和初期後,則有尼僧道場、還有女眾講習會的出現。然而即使如此,

講習會舉辦的次數不多,並且常難以持續。因此,日治時期臺灣的尼僧,如果有

1釋慧嚴,〈略探尼僧在臺灣佛教史上的地位〉,《玄奘佛學研究》第 8 期(新竹市:玄奘大學),

2007 年 8 月,頁 57。

Page 2: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2

心進一步深造佛學,會選擇去日本學習。那麼日治時期臺灣到日本學習的尼僧有

多少?學習了甚麼樣的內容呢?

研究日治時期留學尼僧的意義是甚麼呢?筆者認為,站在今日的角度,可能

「留學尼僧」只是佛教史一群沒沒無聞的小人物,但是如果從日治時期來看待這

一群留學尼僧,則可以看出他們在歷史中獨特的意義。從教育的角度來說,臺灣

的女子教育雖然在日治時期建立,不過在統治中約有四十年的時間有 80%女童

沒有就學。2 因此有辦法接受中等教育、乃至於到日本學習的女子更是屬於鳳

毛麟角。再者,需要注意的是她們的身分是出家人,而日治時期多數女性出家和

其社會處境有關,因此時人認知中可能會認為出家的女性是比較悲慘的。3 因

此,日治時期的留學尼僧在臺灣佛教歷史也許角色不顯著,但是在社會建立女性

出家人能弘法利生、淨化社會的印象應有某種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留學尼僧是

歷史中值得去注意的一群人。

日治時期臺灣「尼僧」的研究成果,以釋慧嚴教授的研究最豐富。〈從臺閩

日佛教的互動看尼僧在臺灣的發展〉4、〈再檢視日治時代臺灣佛教界從事的教育

事業〉5、〈一九四五年前臺灣尼僧教育實況〉6等文章為了解日治時期「佛教教育」、

「尼僧教育」之必要參考文獻。佛教史著名學者江燦騰教授也對日治時期的「尼

僧」提出不少看法。7他提出臺灣的尼僧由齋姑轉型成比丘尼的說法,分析其與

佛教女信徒「優婆夷」的差異。大野育子的〈日治時期臺灣佛教菁英的崛起─以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8以日治時期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等作詳盡的探討。資料其中有五位是尼僧。駒澤大學在大正十四年(1925)起,

開放尼僧進入大學深造,不過到 1940 年,每年入學的尼僧總數仍然未滿十人。

由此可知戰前的日本當地具有大學學歷的尼僧很少,日治時期的來自於殖民地的

2游鑑明,〈日據時期台灣的女子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頁 94。

3 根據臺灣日日新報中,女性出家可能和社會處境有關。〈逆子逐母 齋堂為尼〉《臺灣日日新報》

1927 年 6 月 9 日 4 版;〈憤慨削髮為尼〉《臺灣日日新報》1924 年 4 月 24 日。 4釋慧嚴,〈從臺閩日佛教的互動看尼僧在臺灣的發展〉《中華佛學學報》第 12 期(臺北:中華佛

學研究所,1999 年 7 月),頁 249-274。 5釋慧嚴,〈再檢視日治時代臺灣佛教界從事的教育事業〉,《中華佛學學報》第 16 期(臺北:中

華佛學研究所,2003)。 6釋慧嚴,〈一九四五年前臺灣尼僧教育實況〉收錄於《心遊佛教文化交流》(高雄:春暉,2012),

頁 101-125。 7可見於江燦騰,〈二十世紀台灣尼眾教育的歷史觀察〉收錄於《2009 佛教僧伽教育國際研討會

論文集》(臺北市:伽耶山基金會,2010),頁 70-97。江燦騰,《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

(台北:南天書局,2001)。 8大野育子,〈日治時期臺灣佛教菁英的崛起─以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淡江大學歷史學

系碩士論文,1999。

Page 3: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3

留日尼僧佔了五十一名留學生中百分之十,這五位尼僧在臺灣佛教史上有它重要

的意義。

由上述可知,關於日治時期尼僧方面的資料仍有待發掘。本文所研究的對象

是日治時期曾就讀過佛教學校的尼僧,本文根據前人研究及以《城林會會員名簿》9、《曹洞宗尼僧史》10、《吉水學園史》11等學界較少使用資料整理出留學尼僧相

關資料,並且試圖與名古屋柳原的「關西尼學林」(今校址在城山町,為日治時

期多數尼僧所就讀的學校)這所學校聯絡,期許對於「留日尼僧」的課題做一進

一步討論。

那麼,這些留學尼僧的家世背景為為何?為什麼會出家?,甚麼樣的動力促

使他們想要去日本學習?他們是否有受到那些人士的幫助呢?另外,在日本的佛

教學校所學習的內容為何?和臺灣的尼僧教育是不是有甚麼不同?另外,能夠赴

日是不是有甚麼相關人士的支持呢?由於上述資料較為龐雜,且各個尼僧各自情

況不相同,因此在本文中,筆者將以臺灣的尼僧勝光法師的留學經驗為例作探討。

9《城林會會員名簿─百拾周年記念》(特別尼僧堂/愛知專門尼僧堂,2012)。

10 曹洞宗尼僧史編纂會,《曹洞宗尼僧史》(東京:曹洞宗尼僧團本部,1995)。

11 吉水学園高等学校編,《吉水學園史》(京都,吉水學園高等學校,1969)。

Page 4: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4

一、 留學尼僧概述 根據目前筆者所蒐集的資料,日治時期有二十多位尼僧曾經到日本學習(表

五)。曹洞宗系統的佛教學校為「關西尼學林」和「私立駒澤大學」。淨土宗系統

佛教學校為「尼眾學校」。至於臨濟宗系統的學校為「愛知宗榮尼僧學林」。

「關西尼學林」、「尼眾學校」、「臨濟宗宗榮尼僧學林」,相當於佛教學制中

的中等教育。由於在臺灣並沒有專門培養尼僧的教育機構,尼僧接受教育的管道

是只能透過講習會、或者寺院舉辦的佛學課程。當時臺灣專門培養僧侶的學校如

大正 6 年(1917)成立的「曹洞宗臺灣佛教中學林」,大正 7 年(1918)成立的「淨土

宗臺南學堂」等學校並不能讓尼僧就讀,在整個日治時期中,能讓臺灣尼僧就讀

的學校可能是昭和 9 年(1934)臨濟宗布教總監高林玄寶創辦的「佛教專修道場」。12 因此臺灣佛教界中的尼僧如果有志於接受專門的佛教中等教育,則必須就讀

日本的「關西尼學林」、「尼眾學校」、「臨濟宗宗榮尼僧學林」等學校。至於要接

受佛教高等教育,則可就讀「私立駒澤大學」。關於留學尼僧就讀各佛教學校人

數可見表一。

表一、留日學校與留日尼僧

留日學校(宗派) 就讀人數

關西尼學林(曹洞宗) 17

尼眾學校(淨土宗) 4

私立駒澤大學(曹洞宗) 5

愛知宗榮尼學林(臨濟宗) 4

說明:本表根據表五所作整理,其中 17 位就讀關西尼學林的尼僧中有四位

就讀私立駒澤大學。

那麼就讀這些學校是否有學歷上的限制呢?「關西尼學林」、和「尼眾學校」

在佛教學制中屬於中等教育,在《曹洞宗尼僧史》中「曹洞宗尼僧學林規則」的

記載13,還有《吉水學園史》14的記載可知,就讀「尼眾學校」和「尼學林」要具

備「小學校」畢業的學歷,臺灣的尼僧去日本則必需要具備「公學校」的畢業學

歷。但從表二看來,如果臺灣的尼僧沒有接受「公學校」教育,而是從小在寺院

出家,如果有佛教人士相助,應該也是可以就讀。

至於就讀「私立駒澤大學」的尼僧們留學管道情形如何呢?日治時期的五位

尼僧所就讀的是「駒澤大學專門部佛教科」15。在《駒澤大學百年史》中〈專門

12根據闞正宗,《臺灣日治時期佛教發展與皇民化運動:「皇國佛教」的歷史進程(1895-1945)》

(臺北:柏楊,2011),頁 159 所列表 4-1-5 中可見到其中幾有三位尼僧畢業於「佛教專修道場。」 13曹洞宗尼僧史編纂會,《曹洞宗尼僧史》(東京:曹洞宗尼僧團本部,1995)頁 408-409。

14吉水学園高等学校編,《吉水學園史》(京都,吉水學園高等學校,1969)頁 50-51。

15 因此日治時期五十一名留學駒澤大學的學生中,多達三十九位就讀「專門部,關於「駒澤大

Page 5: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5

部學則〉16可以看到就讀駒澤大學的資格是中學校畢業,因此在臺灣就讀駒澤大

學的五位尼尼僧,其中三位具有高等女學校學歷,如沒有高等女學校學歷者,則

必須先就讀「關西尼學林」才能就讀私立駒澤大學。

學專門部佛教科」的說明詳見大野育子,〈日治時期臺灣佛教菁英的崛起─以曹洞宗駒澤大學為

研究中心〉,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9 頁 46-49。 16駒澤大學百年史編纂委員會編,《駒澤大學百年史》(東京:駒澤大學百年史編纂委員會,1983)

頁 395。

Page 6: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6

表二、日治時期留學尼僧一覽

法名 本名 生卒年 宗派 隸屬寺院 赴日前學歷 留日學校(留日時間:起─迄) 資料來源

1 吳真玉 ?-? 關西尼學林(1927 左右) c、e-1

2 如學 張繡月 1913.-1992 (法)(曹) 新竹一同堂 新竹高等女子學校 關西尼學林(1936-?)、

駒澤大學專門部佛教科(1937-1940) b、c、d、f

3 玄深 鄭秀梅 1913-1990 (法)(曹) 新竹一同堂 淨土宗尼眾學校(1936-1947) a、b、c、h

4 聖光 呂氏 ?-? (法) 后里毗盧禪寺 關西尼學林(1936~?) d

5 正定 梁氏 ?-? (法) 后里毗盧禪寺 關西尼學林(1936~?) d

6 達賢 林柳子 1911-1984 (法)(曹) 新竹一善堂 關西尼學林(1936-1941) b、d、f

7 正果 黃氏 ?-? (法) 后里毗盧禪寺 關西尼學林(1936~?) d、f

8 淨海蓮舟尼 林金蓮 1916-1976 (法)(曹) 臺北圓通禪寺 臺北第三高女 關西尼學林(1937-1940)、

駒澤大學專門部佛教科(1940-1943) b、c、d

9 禪剛 蔡雪恕 1920.9-? (法)(曹) 新竹一同堂 蓬萊公學校 關西尼學林 (1937.3-1942)、

駒澤大學專門部佛教科(1942-?) c

10 達超 洪彩鳳 1907-1975.12.4 (法)(淨) 臺北圓通寺 臺北第三高女 淨土宗尼眾學校(1937-1940) b、c、h

11 玄清 彭玉田 1905.5.26-1987 (法)(淨) 大湖法雲寺 淨土宗尼眾學校(1937-1940) b、c、h

12 玄怡 臨濟宗宗榮尼僧學林(1937.3-?) j

13 玄祐 臨濟宗宗榮尼僧學林(1937.3-?) j

14 道昭、達願 林月桃 1911-? 關西尼學林(1937-1941) c、g

15 靜光 郭靜子 1912.6 (法)(曹) 金華佛堂 關西尼學林(1938-1941)、

駒澤大學專門部佛教科(1941-?) c

Page 7: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7

16 勝光、慈心 徐滿妹 1923-2007 (臨) 新竹淨業院 新竹第二公學校第

32 回卒業 關西尼學林(1938-1943) c、e

17 廣禪 陳氏 ?-? 新竹淨業院 關西尼學林(1939~?) c、e、f

18 廣學 陳氏 ?-? 新竹淨業院 關西尼學林(1938~?) c、e、f

19 修空 陳素貞 1916.4-? (月)(臨) 臺北第三高女 駒澤大學專門部佛教科(1940-1943) c

20 慧明 陳添智 1920-1997 (法) 淨土宗尼眾學校(1941-1945) h、 i

21 惟宗、德照 張麗枝 1920-1984 (崗)(臨)

愛知縣宗榮尼僧學林(1941-?)、京都

圓光尼僧堂(1946-?)、京都花園大學

(?-1963)

b、c、g

22 賢(玄)妙 方老早 1919-1963 (開)(臨) 臺北圓山臨濟專修

道場 日本京都禪門高等學院(臨濟宗)? b、c

23 素道 劉停英 1920-1995 (臨) 宗榮尼僧學林(1943-1948) b、c

24 正相 陳氏 ?-? 關西尼學林(?-?) c

25 智慧 李氏 ?-? 關西尼學林(?-?) f

26 道慧 黃氏 ?-? 關西尼學林(?-?) c

27 達成 施珠 1897-1974 隨日僧崗部快道東渡日本(?-?) b

Page 8: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8

說明:

1.本表按照赴日先後作排序,內容為目前筆者所蒐集資料而製作,若有其他資料為筆者所未蒐集則不在此內。

2.宗派欄中(法)表示法雲寺派,(月)表示月眉山派,(岡)表示大岡山派,(曹)表示曹洞宗派,(淨)表示淨土宗派),(臨)表示臨濟宗派。

3.隸屬寺院所列為尼僧剃度出家的寺院。

4..表中第二十七位尼僧確定曾經去日本,不過不確定是否曾經就讀佛教學校。

表二參考資料:

a.如琳,〈袈裟裡的風範─恩師上玄下深上人〉,如釋法師彙編,《善友漫談佛家事》(臺中:慈光學苑,2011)。

b 闞正宗,《臺灣佛教一百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

c.大野育子,〈日治時期臺灣佛教菁英的崛起─以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9。

d.《南瀛佛教》第 14 卷第 12 號 (臺北:南瀛佛教會,1936 年 12 月),頁 53。e-1 《南瀛佛教》第 6 卷第 1 號 (臺北:南瀛佛教會,

1927 年 12 月), 頁 47 。

e.張幸雯採訪整理,〈記慈心長老尼堅毅祥和的一生〉,《覺風會迅》(新竹市: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7),頁 10-14。

f.《城林會會員名簿》愛知專門尼僧堂百拾周年紀念(特別尼僧堂/愛知專門尼僧堂,2012),頁 33-34 。

g.朱其麟主編,《臺灣佛教名剎》(臺北:華宇出版,1988 年)。

h.藤吉慈海著,《真実の仏法者 》(東京:春秋社,1993),頁 257-261。

i.德山寺網站〈慧明慧文等師父的襄助因緣〉http://www.deshan.org.tw/BlogContents.asp?co_id=152&Group_id=8(徵引日期:2013 年 8 月 25

日) 。

j.《宗報》(臺北:臨濟宗總本部發行,昭和 12 年 9 月 1 日)。

Page 9: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9

此外,從表二隸屬寺院中也可以看到來自「新竹一善堂」、「新竹一同堂」、「新

竹淨業院」的尼僧共七位,因此,日治時期留學尼僧近乎三分之一來自新竹,為

甚麼新竹會成為留學尼僧的重鎮?以下試分析之。

新竹,在清治時期是一個齋教最發達、齋姑人數最多的地方。連雅堂的《臺

灣通史‧宗教篇》曾提到,「全臺齋堂,新竹為多,彰化次之。而又以婦女為眾。

半屬懺悔,且有守貞不字者」。17齋教為甚麼能盛行於新竹呢?這和新竹的發展史

有關,在整個清治臺灣的歷史中,官方力量真正進入新竹,在新竹設置官方機構

是在光緒年間的事情。18因此在清代臺灣方志可看到新竹詞訟繁興,社會事件層

出不窮。19在這樣一個民心不安的社會,比較需要有宗教來安頓人心。然而當時

臺灣少有受戒的僧侶,因此同樣能安頓能夠安頓生、老、病、死、重視持戒的齋

教,也成了新竹的重要信仰。

新竹市齋堂的成立許多都和當地望族鄭如蘭家族有關,20原因應和鄭如蘭的

夫人信奉齋教、佛教有關,根據王見川學者引用的研究,鄭如蘭的夫人,名陳潤、

臺灣淡房廳人,道光丙午恩貢陳緝熙長女,原為龍華派信徒,號普慈。在明治

39 年(1906)攜女信徒往普陀山參遊,在普陀山拜法雨寺住持通慧為師,被授法

號根傳,由於出家師父明顯高於在家龍華派,自此改皈佛教。用根傳法號行事。

皈依佛教以後,隔年(1907),即挾新竹市南門外竹蓮寺之神觀音到普陀山進香,

在她的影響下,大正 9 年(1920),其子鄭拱臣、媳王氏,不僅信佛,也到普陀

山進香,這幾次朝南海的活動,往後在日治時期更形成竹蓮寺觀音進香普陀的傳

統。21

除往普陀山進香傳統外,陳根傳對新竹佛教關鍵影響為她所創建的齋堂和佛

寺,於光緒 10 年(1884),創建一善堂,光緒 18 年(1892 年)創建一同堂。此

兩處創建之初皆為齋堂。不過一善堂在在明治 39 年(1906)後,由於鄭如蘭夫

人皈依佛教信仰的緣故,其齋教的特色應就漸漸轉變,茲舉例如下:大正 13 年

17連橫撰,《臺灣通史》(臺北市:眾文書局,1979)頁 579-580。

18光緒四年(1878),臺北新設府治,淡水同知裁缺。時新設臺北府知府林達泉、陳星聚先後蒞

任,皆暫以淡水廳署為府署。光緒五年(1879),淡、新分治,知府陳星聚始移治臺北,舊淡水

廳署始改為新竹縣署。(清)陳朝龍,鄭鵬雲纂輯;王世慶校訂,《新竹縣採訪冊》(臺北市:

成文,1984),頁 10。 19

在《新竹縣採訪冊》卷五/碑碣(下)/竹塹堡碑碣(下)/示禁牌記載:「……約而舉之,詞訟繁興.

分而觀之,其弊不一;約而舉之其害有四:如母家藉女病故索擾、賣業找盡纏訟、總董誣良為盜、

命案任意牽連。」(清)陳朝龍,鄭鵬雲纂輯;王世慶校訂,《新竹縣採訪冊》,頁 227。 20闞正宗,〈新竹市的齋教與齋堂〉《竹塹文獻雜誌》第 38 期(新竹市:新竹市政府文化局,2007

年 4 月),頁 29 21

王見川,《漢人宗教、民間信仰與預言書的探索:王見川自選集》(臺北縣:柏揚文化,2008)

頁 243-245、255。關於鄭如蘭夫人名字,上書按《影本浯江鄭氏家乘》版,臺中臺灣省文獻委

員會,1978 年 6 月所記為陳漱。不過按徐壽,《台灣全台寺院齋堂名蹟寶鑑》(台南:國清寫真

館,1932)〈一善堂創立沿革〉中所記為陳潤。本論文採後者。

Page 10: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10

(1924),日治時期覺力法師在大正 13 年(1924)就受一善堂的邀請宣講《維摩

詰經》,隔年(1925),南瀛佛教會在此開辦 6 個月特別講習會(女子部)。不過

由於一善堂建於香山海濱,道路遠隔往來不便,明治 33 年(1900),另創建淨業

院。22

圖一、鄭如蘭夫人

資料來源:張德南、王郭章、林漢泉採訪編輯《新竹市耆老訪談專輯》(新竹市:

新竹市政府,1993),頁 259。

淨業院,位於今日新竹的境福街上,屬於私人齋堂性質,根據日治時期的資

料記載,創立時間在明治 35 年(1902),其寺名、讚頌儀禮、佛像、傳承等均

來自法雨寺。23至於一同堂後來交由覺明優婆夷管理,覺明優婆夷的孫女為第三

位留學尼僧玄深尼師,玄深尼師以法雲禪寺派下的達精法師為師。因此可以說一

同堂後來成為法雲禪寺派下的聯絡寺院 24。因此可知陳根傳的佛教事業和留學尼

僧的關係。

22徐壽,《台灣全台寺院齋堂名蹟寶鑑》(台南:國清寫真館,1932),頁 66。

23覺風編輯小組,〈百年珠玉─新竹淨業院(一)〉,《風城法音》(新竹市:新竹法音雜誌社,2003

年 12 月),頁 51-53。 24在增田福太郎《南島寺廟探訪記》─《東亞法秩序序說》談到法雲禪寺聯絡寺院約九處,根據

江燦騰學者的研究中此九處應包含一同堂。關於法雲寺派九處連絡寺院詳見江燦騰,《日據時期

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台北:南天書局,2001),頁 215。

Page 11: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11

圖二、新竹一善堂

資料來源:徐壽,《台灣全台寺院齋堂名蹟寶鑑》

(台南:國清寫真館,1932),頁 65。

圖三、陳根傳的佛教事業與留學尼僧關係圖

一同堂(後交由覺明優婆夷管理)─ 玄深 ─如學─禪剛

一善堂─達賢

陳根傳 智進─廣聞

永修 智靜─松蓮

淨業院 智度─勝光

智悟─廣行

永善 智敬─廣禪

智恭─廣學

註:註:圖中 為留學尼僧

Page 12: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12

上述,將日治時期留學尼僧的入學條件及其所就讀學校做整理,並且分析新

竹成為留學尼僧重鎮的原因,以下,筆者將以來自新竹淨業院的留學尼僧勝光法

師的留日經驗作探討。

三、勝光法師的留日經驗

關於勝光法師的生平及留日經歷,江燦騰學者、李玉珍學者還有王郭彰先生

等、以及《風城法音》編輯小組黃錦珍都曾親自訪問過法師本人,而有相關文章

做探討25。而在法師過後,覺風編輯小組則採訪致中法師(勝光法師的姪兒)、

陳玉蘭女士(法師的胞妹)、宗遠法師、蘇銘煜醫師等人,撰寫成〈記慈心長老

尼堅毅祥和的一生〉。

本文,在生平部分,除參考上述文章中勝光法師本人的口述外,另外也有訪

問鄭欽仁教授與鄭淑雲女士26、及法師所創辦慈心幼稚園園長林培鈞女士作補

充,另外,在今年 4 月,也有親自拜訪勝光法師所就讀的「關西尼學林」,對於

這所學校也有更多的了解,本文即希望在參考上述文章外,以所蒐集的資料對於

勝光法師的生平與留日經驗作更多的補充。

(一)、家世背景

俗名徐滿妹,兄弟姊妹十人中排行老四,大正 12 年(1923)9 月 29 日出生,

家中宗教信仰虔誠,父母於關西潮音寺出家,兄弟姊妹中共有七人出家27。6 歲

時到淨業院探望三姊廣禪,隨後,六妹也到淨業院。因此兄弟姊妹中共有三人在

淨業院出家,三姊廣禪由陳智敬師父收養,而勝光法師則由陳智度師父收養,六

妹廣學法師由智恭法師收養。28

25

見江燦騰,〈新竹市淨業院及其佛門女性的百年滄桑史〉,《竹塹文獻雜誌》第 24 期,(2002.7),

頁 255-263;張德南、王郭章、林漢泉採訪編輯《新竹市耆老訪談專輯》(新竹市:新竹市政府,

1993);覺風編輯小組,〈走過齋教、日式佛教、漢傳佛教的勝光法師〉(新竹市:法音雜誌社,

2003)頁 57-69。 26

鄭淑雲女士鄭如蘭夫人的曾孫女,在輩分上為勝光法師的妹妹。 27勝光法師大哥為德妙法師,二哥為今証法師,大姊廣清法師,二姊為真如法師,三姊廣禪法師,

五妹為心照法師。大哥擅於中醫和建築,36 歲時亦於關西潮音寺出家,民國 45 年(1956)擔任

靈山寺第二代住持,民國 49 年(1960)著手靈山寺擴建工程。兄弟姊妹中今証法師、廣清法師

等亦來幫忙。關於勝光法師兄弟姊妹事蹟詳見:靈山寺網站

http://tenci.myweb.hinet.net/html/Introduce02.html 徵引日期:2013 年 9 月 23 日) 28

張幸雯整理,賴姿容潤稿,〈記慈心長老尼堅毅祥和的一生〉(新竹市: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

金會,2007)

Page 13: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13

圖四、勝光法師與家人合影(左至右依序為老四勝光法師、老三廣禪法師、老二

真如法師、心照法師及老么心達居士)

資料來源:靈山寺沿革志 http://tenci.myweb.hinet.net/html/Introduce02.html

淨業院的的管理系統分為住持和管理人兩部分,住持是管理法務,以僧眾為

主;管理人是寺產所有人,歷代為鄭家直系親屬擔任(圖五)。第三任管理人鄭拱

辰之子鄭肇基時,因其叔父鄭神寶和政壇關係互動密切,又任新竹州協議會會

員、總督府評議員29等職,而鄭肇基本人在商業上殷實發展30,並熱心公益,因

此在鄭肇基管理期間,淨業院的清幽景致和精緻素齋供應,成了鄭家私人社交場

所之一,而其中新竹寺住持佐久間尚孝也常在受邀之列。由上可知,淨業院特色

是:雖然在傳承上屬於中國佛教的法雨寺,不過由於鄭家人士在政商方面活動,

因此和日本官方或者日本佛教也有密切的來往,因此,這樣的發展或許也和淨業

院中的女眾能去日本佛教學校念書有關。

29鄭神寶曾擔任新竹州協議會員、保正、幹事、會長、委員、紳章、新竹廳參事、臺灣人會長、

新竹製糖會社重役、新竹信託會社重役、新竹拓殖會社重役、總督府評議會員等職。林進發,《臺

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1934),頁 204 30鄭肇基曾擔任新竹州協議會員、臺灣蓪草拓殖株式會社長、擎記興業株式會社專務取締役、華

南銀行監查役等職。《臺灣實業名鑑》(臺中:臺灣新聞社,1934),頁 51

Page 14: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14

智進─廣聞

永修 智靜─松蓮

陳根傳 智度─勝光

智悟─廣行

永善 智敬─廣禪

智恭─廣學

鄭紹棠─鄭江如花(廣敏)

註:圖中 為住持

管理人鄭如蘭─鄭拱辰─鄭肇基─鄭紹棠─鄭江如花

圖五、淨業院歷代住持

資料來源:覺風編輯小組,〈百年珠玉─新竹淨業院(一)〉(新竹市:法音雜誌

社,2003),頁 54。

圖六、淨業院中的修行的女性

資料來源:新竹街役場編,《臺灣省新竹州要覽》(臺北市,新竹街役場,1926)

Page 15: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15

然勝光法師和三姊、六妹的身分是養女,不過根據筆者訪談時,鄭欽仁教授

談到:鄭家和她們關係並不是主從關係,鄭家仍然重視她們的教育。幼年時期曾

經在新竹第二公學校讀書。小學畢業後曾和三姊(廣禪)六妹廣學一起學習三個

月的漢文。

那麼勝光法師為什麼會想要去日本讀書呢?關於這一點有不同的說法:《風

城法音》中覺風編輯小組根據勝光法師的口述是:「由於喜歡曾看日本小說、並

且覺得日本人文雅因此很嚮往去日本。」而根據筆者在訪問時,根據鄭淑雲女士

則回憶勝光法師曾在事後提到這段留學日本的經驗時談到:「智恭法師很活躍,

在日本時代辦幼稚園(女士五六歲時),和新竹寺佐久間尚孝先生有互動,後佐

久間尚孝先生問智恭法師及其他淨業院的尼僧等人是否要去日本參觀,參觀完

後,淨業院的住持永善法師認為應該送女弟子去日本讀書。」綜合以上,勝光法

師想去日本讀書的可能原因在日本教育的影響下對日本十分嚮往,再加上日本的

僧人與淨業院有來往,因此她們知道日本有一個能讓培養尼僧的學校,因此勝光

法師聽聞這個消息後非常想去日本讀書後。

不過,要去日本求學並不是那麼順利,根據胞妹玉蘭的回憶,雖然「勝光法

師自己辦理一切的留學手續」。不過法師的家人非常反對,而永修法師也認為到

基隆靈泉寺佛學院唸書即可。勝光法師當時就以「不讓我去日本,就不剃頭」、「等

我日本回來後,我會講經說法,設一個佈教所」為承諾,終於讓永修師公應允在

剃度的隔日旋即負笈東瀛求學。31

不過,勝光法師能到日本留學除需經家人師父許可外,是否還有其他因素呢?

首先是經費問題,就筆者目前對於勝光法師和鄭家之間關係的理解,勝光法師留

學日本的經費應有鄭家的援助。另外,留學日本需要相關人士作保證人,由於前

述提到新竹佐久間尚孝曾經幫忙寫介紹信,想必這應該也是勝光法師得以順利前

往日本就讀的重要因素。

(二)、赴日留學

勝光法師於昭和 13 年(1938)前往日本留學,不過由於當時已經是第二學

期,隔年(1939)和姊姊重新學習。昭和 19 年(1944)畢業。原本希望繼續讀

書,然而時值戰爭之際,學校幾乎關閉,而保姆養成所的主任日野大新老師當時

在學林任社會課老師。因此昭和 19 年(1944)後再到保母養成所學習,隔年(1945)

畢業後,進入名古屋的鄉間幼稚園教學,直到昭和 21 年(1946)才由日本派遣

艦隊回臺灣。

由上述可知,勝光法師在日本共學習八年左右時光,其中五年半的時間在「關

31張幸雯整理,賴姿容潤稿,〈記慈心長老尼堅毅祥和的一生〉(新竹市: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

會,2007),頁 13。

Page 16: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16

那麼勝光法師在「關西尼學林」學習甚麼樣的內容呢?關西尼學林的歷史發展如

何?是一所怎麼樣的學校呢?

「關西尼學林」是明治時期以來所設立的尼僧教育機構,其校名屢經變革(見

表三)明治 35 年(1902),曹洞宗的尼僧水野常輪尼則和她的學生堀密成尼、安

藤道契尼、山口巨鑑三尼開會協議將來尼眾教育方針時,則發慨歎:「多年來擔

任尼眾教養的責任,努力於行住坐臥、參禪辦道中修行,實不滿於昔日的叢林教

育,因而決意創立尼僧學林。將來尼僧教育需要諸位負擔了……」,後三尼等同

心協力誓願承擔,著手尼學林創立的諸事宜,後決議在道契尼住持的南氣噴藥師

堂開設「私立尼僧學林」。明治 36 年(1973),開學。因此「尼學林」最初是在

沒有教團的指導下、尼僧們自發而誕生,直到明治 38 年(1905),才得到教團的

認可。稱為「關西尼學林」。32

根據《曹洞宗尼僧史》的記載,關於曹洞宗「尼教師」的規定始於昭和 4

年(1929),其記載如下:

一、就讀宗立尼學畢業且由宗務院認定,道行堅實且堪任教化補佐者。

二、高等女學校畢業者,且修學宗乘餘乘參禪法式作法聲明,經宗師證明,

且道行堅實且堪任教化補佐者。33

由此可知曹洞宗的「關西尼僧學林」是培養曹洞宗「尼教師」的機關,並且

在學制中也是屬於中等教育,因此高等女學校畢業者,雖然沒有就讀尼學林,如

果有修學宗乘餘乘參禪法式,仍可以同等學力資格,取得「尼教師」的資格。

表三、愛知專門尼僧堂校名與校址變革

時間 校名 校址

明治 36 年(1903) 私立尼學林 愛知縣東春井郡高藏寺村藥師堂

明治 38 年(1905) 關西尼學林 愛知縣東春井郡高藏寺村藥師堂

昭和 18 年(1943) 曹洞宗第一尼學林 名古屋柳原

昭和 23 年(1948) 曹洞宗高等尼學林 名古屋千種區城山町

昭和 25 年(1950)

─今天

愛知專門尼僧堂 名古屋千種區城山町

資料來源:

1. 整理自《曹洞宗尼僧史》(東京:曹洞宗尼僧團本部,1995),頁 422-424。

32《曉天叢林の響─気噴薬師堂と愛知專門尼僧學堂の来歴》(愛知專門尼僧堂,1981),頁 16-17。

33 曹洞宗尼僧史編纂會,《曹洞宗尼僧史》(東京:曹洞宗尼僧團本部,1995),頁 415。

Page 17: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17

2.《叢林百年のあゆみ》(特別尼僧堂/愛知專門尼僧堂,2003),頁 10-11。

圖七、愛知專門尼僧堂

資料來源:自攝於愛知專門尼僧堂(2013/4/11)

由上述可知,勝光法師留學日本時期,所就讀的學校是柳原町時期的尼僧學

林,不過在昭和 20 年(1945),因為空襲緣故校舍已被燒毀。

圖八、柳原時期校舍

資料來源:《叢林百年のあゆみ》(特別尼僧堂/愛知專門尼僧堂,2003)

Page 18: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18

當時的學林的學生約有一百五十名,他們學習日本曹洞宗開創者道元禪師所教導

的禪法。曹洞宗始祖道元禪師承襲自中國宋朝天童山如淨禪師的禪法。教導「只

管打坐」修行。代表作《正法眼藏》行持如下:

華解笑鳥解啼、木馬常鳴石牛善走、天外青山寡色耳畔鳴泉無聲,嶺上猿

啼露濕中霄月,林間鶴唳風回清晚松,春風起枯木龍吟,秋月凋而寒林華

散,玉階鋪苔癬之紋,人面帶煙霞之色,音聲寂爾消息宛然,一味蕭條無

可趣向。34

從其中可看出禪理和自然景觀作結合。尼學林除了學習道元禪師的《正法眼

藏》以外,也學習《永平清規》、《普勸坐禪儀》等等。另外,也學習日本曹洞宗

四祖瑩山紹瑾禪師的著作如《坐禪用心記》、《瑩山清規》等等。除了學習日本曹

洞宗祖師的相關理論外,還有餘乘(曹洞宗以外其他宗派的課程)如:《原人論》、

《俱舍論》、《天臺四教儀》、《唯識論》、《起信論》等課程。35其課程表如下:

表四、關西尼學林學科課程表

豫科 本科一年 本科二年 本科三年

宗乘 宗乘初步素讀 宗乘初步 同左 同左

餘乘 餘乘初步素讀 餘乘初步 同左 同左

修身 道德要領 同左 同左 同左

國語 講讀、文法、作文 同左 同左 同左

漢文 講讀 同左 同左

歷史 日本歷史の大要 同左 佛教史一般 同左

地理 日本地理の大要 同左 外國地理の大

日本地理

及外國地理

數學 算術 同左 同左 同左

習字 楷書 楷行 行草 假名、草

聲明 諸講式

裁縫 運針式 裁方、縫方 同左 同左

資料來源:曹洞宗尼僧史編纂會,《曹洞宗尼僧史》(東京:曹洞宗尼僧團本部,

1995)頁 406-407。

34

青山俊董編輯,《城林》(名古屋:城林會本部),頁 54。 35《曉天叢林の響─気噴薬師堂と愛知專門尼僧學堂の来歴》(愛知專門尼僧堂,1981)頁 27

Page 19: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19

從上述課程可以看到,除了學習佛法的課程以外,還要學習國文、歷史、數

學、裁縫等一般中學校需要學習的課程,由此可知,尼學林除了教導學生學習佛

學的知識的以外,也重視學習一般人在中學教育學習的課程。這可能是在臺灣的

尼僧道場比較難有的資源。

在修行方面,每天早上四點起來坐禪,並且重視托缽。三餐前大家要齊頌五

偈。根據《城林》的記載,此偈為當時學監加藤真城所作。這部分可能在臺灣的

尼僧道場的比較相近,就是要培養在團體中互相尊重與學習的的心態。

◇道上相逢長己者,應如法問訊,曲躬低頭。

◇各寮清眾,各自念為父母、兄弟、骨肉、師僧、善知識等,相互慈愛、

相互顧念,內心持難值難遇的想法,有此想法必能和合,和顏相見。

◇大眾動靜一體,不離生死叢林,拔群超俗者無益,違反大眾者無甚威儀。

◇功德海中,不容出讓一滴水;善根山上,一塵亦需累積。

◇夜臥中當持明白念頭,隨眾輕起身,切勿粗暴。36

昭和 19 年(1944),自關西尼學林畢業,原本希望讀書,就讀曹洞宗駒澤大

學,然而時值戰爭,學習環境可能不佳,因學林社會課的老師日野大新老師,擔

任保母養成所主任,經老師的介紹後,過決定至保姆養成所學習。37至於保姆養

成所的學習內容是甚麼呢?一方面學習講佛教故事,由於日本佛教界重視幼兒教

育,因此在學林期間就有練習講故事,在覺風編輯小組的訪問中,法師還提到「…

剛進尼學林的時候就要練習講故事,因為日本佛教界重視幼育,所以佛學院學生

一進去就要接受這個訓練,我們一星期練習講故事,一星期練習說法,學期中會

讓附近的小朋友來聽佛教故事。」其實因此這段學習內容仍然和尼學林時期有所

連貫。此外,在課堂中學習知識性的課程後,實際演練,到農地忙收割等農事,

並且教導農村的小朋友農事。38昭和 20 年(1945)畢業。進入名古屋鄉間的幼

稚園,當時的酬勞是每月五十日元,因此這段時間的生活費應該足以自給。

36青山俊董編輯,《城林》(名古屋:城林會本部),頁 53-54。

37 2013/7/30 拜訪新竹慈心幼稚園,園長林培均女士口述補充勝光法師就讀保母養成所緣起。

38 2013/7/30 拜訪新竹慈心幼稚園,園長林培均女士口述補充保母養成所學習內容。

Page 20: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20

四、小結 日治時期的留學尼僧就讀「關西尼學林」、「尼眾學校」、「私立駒澤大學」等

學校,臺灣的尼僧就讀「關西尼學林」和「尼眾學校」等學校需要具備「公學校」

等學歷,就讀「私立駒澤大學」則需要中等教育學歷或者「關西尼學林」學歷

,不過如有佛教人士相助,可能沒有上述的學歷而經由寺院幫忙應也可直接入學。

多數的留學尼僧法隸屬寺院來自於新竹,這主要和新竹的歷史背景和望族鄭如蘭

夫人陳根傳的佛教事業有關。新竹,是清治時期齋姑最多的地方,從清治末期到

日治時期,陳根傳曾經創建ㄧ善堂、一同堂和淨業院。一善堂和一同堂原先為齋

堂,而後轉型為佛寺。其中淨業院其傳承則源自中國的寺院,不過其陳根傳本人

的徒弟也曾經到日本留學,由此可知法雲寺派、新竹和留學尼僧之間彼此的關聯

性。

由於留學尼僧的家世背景、赴日原因及其在日本所學習的內容可能各有差

異,本文擬以新竹淨業院的尼僧勝光法師為討論中心,勝光法師從小在淨業院出

家,其父母、家中的兄弟姊妹也多選擇出家,由此可知家中信仰虔誠。因日本僧

侶和淨業院有所來往,加上個人對日本的嚮往決定赴日留學,勝光法師在日本學

習共有八年多的時光,曾經在「關西尼學林」與「保姆養成所」就讀。「關西尼學

林」是明治時期所設立的尼僧教育機構,由日本的尼僧自發創立而成。培養尼僧

在叢林的環境中中鍛練心靈,主要學習日本曹洞宗的禪法、重視打禪、托缽。在

「保姆養成所」主要學習幼兒教育的課程。

那麼留學尼僧這一段學習歷程,對於日後在臺灣的教育事業有甚麼樣的影響

呢?戰後,面對文化、語言與日治時期迥然不同的社會,要如何善用所學?關於

以上,將是筆者進一步的研究課題

Page 21: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21

參考文獻:

一、官方檔案及出版品

林進發(1934)。《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

作者不詳(1937 )。《臺灣人士鑑》。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

作者不詳(1934)。《臺灣實業名鑑》。臺中:臺灣新聞社。

(一)、中文專書

王見川(2008)《漢人宗教、民間信仰與預言書的探索:王見川自選集》。

臺北縣:柏揚文化。

江燦騰(2001)。《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台北:南天書局。

朱其麟主編(1988)。《臺灣佛教名剎》。臺北:華宇出版。

如釋法師彙編(2011)。《善友漫談佛家事》。臺中:慈光學苑。

徐壽(1932)。《臺灣全台寺院齋堂名蹟寶鑑》。台南:國清寫真館。

陳朝龍,鄭鵬雲纂輯;王世慶校訂(1984)。《新竹縣採訪冊》。臺北市:成文。

闞正宗(1999)。《臺灣佛教一百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闞正宗(2011)。《臺灣日治時期佛教發展與皇民化運動:「皇國佛教」的歷史進程

(1895-1945)》。臺北:柏楊。

(二)日文專書

大岸佐吉著(1981 )。《曉天叢林の響─気噴薬師堂と愛知專門尼僧學堂の来歴》。

名古屋:愛知專門尼僧堂。

青山俊董編輯兼發行 (2012)。《城林會會員名簿─百拾周年記念》。

名古屋:特別尼僧堂/愛知專門尼僧堂。

吉水学園高等学校編(1969)。《吉水學園史》。京都,吉水學園高等學校。

曹洞宗尼僧史編纂會(1961)。《曹洞宗尼僧史》。東京:曹洞宗尼僧團本部,1995。

駒澤大學百年史編纂委員會編 (1995)。《駒澤大學百年史》。

東京:駒澤大學百年史編纂委員會,1983。

三、期刊論文

江燦騰(2010 )。〈二十世紀台灣尼眾教育的歷史觀察〉

收錄於《2009 佛教僧伽教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伽耶山基金會。頁 70-97。

釋慧嚴 (1999)。〈從臺閩日佛教的互動看尼僧在臺灣的發展〉《中華佛學學報》12。

臺北:中華佛學研究所。頁 249-274。

釋慧嚴(2003)。〈再檢視日治時代臺灣佛教界從事的教育事業〉,《中華佛學學報》16。

頁 169-209。

釋慧嚴(2007)。〈略探尼僧在臺灣佛教史上的地位〉,《玄奘佛學研究》8。

新竹市:玄奘大學。頁 55-74。

釋慧嚴(2012)。〈一九四五年前臺灣尼僧教育實況〉。釋慧嚴著《心遊佛教文化交流》。

Page 22: 日治時期臺灣的留學尼僧─以勝光法師為探討中心 · 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8以日治時期 五十一名到駒澤大學留學生為探討主 題,運用〈駒澤大學學籍簿〉對於佛教留學生的留學管道、隸屬寺院、入學年度

22

高雄:春暉。頁 101-125。

四、學位論文

大野育子(1999)。〈日治時期臺灣佛教菁英的崛起─以曹洞宗駒澤大學為研究中心〉。

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游鑑明(1986 )。〈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期刊雜誌

《台灣日日新報》

《宗報》(臺北:臨濟宗總本部發行,昭和 12 年 9 月 1 日)

《南瀛佛教》(臺北:南瀛佛教會)

《風城法音》(新竹市:新竹法音雜誌社)

《覺風會迅》(新竹市: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

《城林》(名古屋:城林會本部)

六、網站資源

靈山寺網站 http://tenci.myweb.hinet.net/html/Introduce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