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考生:...

1
校园内外 11 2020年4月8日 星期三 值班主任 王海霞 责编 赵阳 王评川 A B C 家长课堂 本报综合整理 这里反映校园流行生活,让你的花样年华 更炫酷;这里是交流沟通的平台,一个话题、 一种时尚、一个理念,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可 以各抒己见;这里是心灵栖息的港湾,有成长 烦恼、有学习困惑、有工作困惑,吐吐槽、发 发牢骚,这些状态都是真实的你…… 校园内外,每一处都是风景,每一刻都有精 彩,每一秒都有故事……这里,展示与众不同的 你 (文字、图片皆可)。我们等着你!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征稿启事 现在人生活节奏快,父母一天陪孩子可能就 那几个小时,有可能更少,而老人往往时间很 多,因此,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成为照看孩子的 主力军,因此,老人插手孩子教育,似乎是无法 回避的问题。所以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 应该学会一些应对之策,这样既教育了孩子,还 和睦了家庭。 理解 孩子是老人爱的延续,“隔代亲”是一种十分 深厚、细腻而又难以言表的感情。有些老人年轻 时可能光顾生计,对子女有所亏欠。现在条件好 了,就想要把对子女欠缺的爱补偿在下一辈身 上,他们往往会更疼爱孩子,这可以说是一种 “补偿”心理,我们要做到理解。 沟通 当父母觉得老人宠爱孩子太过,要多和老人 沟通。谈的时候,态度要诚恳而尊重,要让老人 家觉得你是和他们一起商量解决方法的,而不是 在指责他们。也可以多举例子,让老人家明白事 情的厉害性。想要化解两代人育儿方面的差异与 矛盾,是需要彼此都做一些妥协与让步。 统一 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所有家庭成员需达 成统一战线。千万不能父母忙着管教,老人跟着 拆台。父母和老人要协商一致,在管教孩子的时 候,老人最好不插手,并努力维护父母在孩子面 前的威严,这样孩子就不会唯我独尊,懂得尊重 父母。其次,即使双方有分歧,也不要当着孩子 的面暴露出来,这样只会让孩子在犯错的时候还 抱有一丝侥幸。 回避 为了避免冲突,父母在管教孩子时尽量不要 当着老人的面。明知道两人会产生矛盾,那为什 么要去“硬碰硬”呢?父母如果总是因为子女的 教育问题和老人争吵,其实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 一定影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全盘否定 老人的做法,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坚持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原则性的问题决不妥 协。必须要树立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严,让他明 白不要触犯底线。即使老人出面干涉,也要勇敢 的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要因为对方是老人就中断 正常的教育,这样只能让孩子觉得不管犯什么错 都有靠山。当然,为了避免恶化家庭矛盾,父母 可以在事后避开孩子主动和老人沟通,虚心接受 老人的指点。 “你一定要考上 985 高校,发 挥出自己最好的实力和水平,虽然 大家都在家里,可都铆着劲,你要付 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才可能不落 后。”张女士苦口婆心地为女儿小安 打气,换来的却是女儿的不耐烦。 前两天的一次絮叨,让母女俩冷战 了一天。 “家长一味地念‘紧箍咒’,会 让孩子时刻处于紧绷的状态,青春 期的孩子,在逐渐形成自己对事物 的看法,特别是高中毕业生。”专家 表示,诸如关于学习的方法、关于 高考专业方向的选择,应多支持孩 子的想法,做孩子的“粉丝”,帮他 做理性分析,而不宜以家长自己的 心愿而定。 “家长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会 影响孩子。如果家长对孩子发 火,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家长更加 生气,这样的恶性循环会让家庭 关系陷入僵持状态。”专家表示, 家长要理解孩子,给予足够包容 和接纳。其次,要给孩子创造轻 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处于 良性的情绪之下,这样有助于提 高学习效率。 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 “青少年时期容易出现注意力 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吃不好睡 不好、沉溺电子游戏等现象,疫 情期间,这种现象可能会被放 大,导致情绪焦虑,家长和考生 不必视焦虑如猛兽,适度的焦虑 并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专家表 示,考生可以从现在开始调整, 行动上重视,心理上放松,用最 好的状态返校。 专家建议,学生至少在复学 的前两天完全做到按学校的时间 表作息。首先,考生和家长应尽 早制定好作息时间计划,循序渐 进地调整作息,按计划行事,这 样可减少忙乱,帮助孩子适应即 将到来的学校生活。 另外,家长要告诉孩子,焦虑 的情绪是正常的,要学会接纳自己 的情绪,适度的焦虑不仅不会影响 学习,还可能会助推学习。建议在 课余时间,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欢 的运动,不要学习、吃饭、睡觉三点 一线,可抽空打打球、跑跑步、听听 轻音乐等,这些都是不错的解压方 式。不论家长还是孩子,在心情焦 躁时,要学会让自己的情绪发泄出 来,比如在无人处大声唱歌,或是 跑步,或是找人聊天,不要将情绪 憋闷在心里。 适度的焦虑不会影响考试成绩 孩子情绪低落固然值得注 意,但情绪莫名高涨也需要引起 警惕,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双相情 感障碍。 据了解,双相情感障碍一半 以上的患者在 20 岁之前发病,以 15 至 19 岁尤为集中。这个年龄段 的孩子处于青春发育期,随着体 内激素水平的波动,情绪也易波 动,再加之有中高考、特殊事件 的诱发,疾病更容易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会一段 时间抑郁、一段时间躁狂。初期 虽然有可能会出现积极、兴奋等 看似正面的情绪,但其中隐藏的 情绪并非完全不可察。专家提 醒,当孩子突然情绪高涨地要学 习、要运动,想法很多又易变, 表现出和以往很不一样的积极 后,家长应该仔细地观察孩子们 这段时间的脾气是不是和以往相 比变大了,或者是否变得和以前 有些不同。如果觉得孩子情绪很 不正常,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孩子情绪过于高涨也应引起警惕 有不少家长抱怨,自己孩子每天学物 理到很晚,做了不少题,可是还总是考不 好。家长也说,感觉孩子在磨洋工,做作业 慢,很多知识点感觉也没有学扎实。如何 才能提高物理学习效率,落实学习效果呢? 带着目标来学习 有一个学习技巧,那就是带着目标来 开展学习。课下开始做作业前,请先给自 己制定好一个简要的学习目标。举一个 具体的例子,比如说,老师说下节课开始 学浮力了,听说这部分特别难,今天晚上 要预习下。 怎么预习呢?先制定学习目标。 “今天晚上物理这科的学习目标可以 是:搞明白浮力为什么产生?浮力公式是 什么?通过哪些实验可以验证浮力存在 呢?”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这样,接下来 的学习,还包括第二天的听课,就有很强 的目的性了,不会盲目,不会磨洋工了,自 己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很多。看似简单, 其实是很实用的。 温故知新 强化记忆 初中生总是对自己记忆力充满自信, 觉得内容听懂了就肯定记住了,其实距离 真正学透,学通还有差距,还有一段路要 走。今天你都听明白了,不代表你一个月 后还很清晰,中考前是不是还这么熟练就 更难说了。 初中物理学习的知识多,只有多看常 看才能温故指数,强化记忆。 重视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演练 应对中考初三同学要提早做模拟试 卷,一方面是熟悉题型、题量和难度,另外 一方面是借助这些模拟卷来评估自己的 学习,找到自己薄弱点,以便接下来更有 针对性复习备战。 初中物理考不好?这些方法帮你事半功倍 巧妙应对老人护孩子 任万杰 支招 焦躁、失眠,越 焦虑越沉溺于手机游 戏……随着开学时间 推后、大考时间逼 近,种种负面情绪在 考生身上蔓延,考生 和家长时下都在思考 如何迅速回归“战 斗”状态,在冲刺的 焦虑下,家长如何为 孩子的学习助力?在 此,专家为您支招。 家有考生: 念“紧箍咒”不如做“粉丝”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Aug-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家有考生: 念“紧箍咒”不如做“粉丝”epaper.hehechengde.cn/upload/cdwb/2020-04-08/WB1120200408C_… · “你一定要考上985高校,发 挥出自己最好的实力和水平,虽然

校园内外 112020年4月8日 星期三 值班主任 王海霞 责编 赵阳 王评川

A

B

C

家长课堂

本报综合整理

这里反映校园流行生活,让你的花样年华更炫酷;这里是交流沟通的平台,一个话题、一种时尚、一个理念,每一位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各抒己见;这里是心灵栖息的港湾,有成长烦恼、有学习困惑、有工作困惑,吐吐槽、发发牢骚,这些状态都是真实的你……

校园内外,每一处都是风景,每一刻都有精彩,每一秒都有故事……这里,展示与众不同的你(文字、图片皆可)。我们等着你!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征稿启事

现在人生活节奏快,父母一天陪孩子可能就那几个小时,有可能更少,而老人往往时间很多,因此,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成为照看孩子的主力军,因此,老人插手孩子教育,似乎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学会一些应对之策,这样既教育了孩子,还和睦了家庭。

理解孩子是老人爱的延续,“隔代亲”是一种十分

深厚、细腻而又难以言表的感情。有些老人年轻时可能光顾生计,对子女有所亏欠。现在条件好了,就想要把对子女欠缺的爱补偿在下一辈身上,他们往往会更疼爱孩子,这可以说是一种

“补偿”心理,我们要做到理解。沟通当父母觉得老人宠爱孩子太过,要多和老人

沟通。谈的时候,态度要诚恳而尊重,要让老人家觉得你是和他们一起商量解决方法的,而不是在指责他们。也可以多举例子,让老人家明白事情的厉害性。想要化解两代人育儿方面的差异与矛盾,是需要彼此都做一些妥协与让步。

统一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所有家庭成员需达

成统一战线。千万不能父母忙着管教,老人跟着拆台。父母和老人要协商一致,在管教孩子的时候,老人最好不插手,并努力维护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严,这样孩子就不会唯我独尊,懂得尊重父母。其次,即使双方有分歧,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暴露出来,这样只会让孩子在犯错的时候还抱有一丝侥幸。

回避为了避免冲突,父母在管教孩子时尽量不要

当着老人的面。明知道两人会产生矛盾,那为什么要去“硬碰硬”呢?父母如果总是因为子女的教育问题和老人争吵,其实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全盘否定老人的做法,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坚持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原则性的问题决不妥

协。必须要树立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威严,让他明白不要触犯底线。即使老人出面干涉,也要勇敢的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要因为对方是老人就中断正常的教育,这样只能让孩子觉得不管犯什么错都有靠山。当然,为了避免恶化家庭矛盾,父母可以在事后避开孩子主动和老人沟通,虚心接受老人的指点。

“你一定要考上 985 高校,发挥出自己最好的实力和水平,虽然大家都在家里,可都铆着劲,你要付出比以前更多的努力,才可能不落后。”张女士苦口婆心地为女儿小安打气,换来的却是女儿的不耐烦。前两天的一次絮叨,让母女俩冷战了一天。

“家长一味地念‘紧箍咒’,会

让孩子时刻处于紧绷的状态,青春期的孩子,在逐渐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看法,特别是高中毕业生。”专家表示,诸如关于学习的方法、关于高考专业方向的选择,应多支持孩子的想法,做孩子的“粉丝”,帮他做理性分析,而不宜以家长自己的心愿而定。

“家长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会

影响孩子。如果家长对孩子发火,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家长更加生气,这样的恶性循环会让家庭关系陷入僵持状态。”专家表示,家长要理解孩子,给予足够包容和接纳。其次,要给孩子创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处于良性的情绪之下,这样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

“青少年时期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吃不好睡不好、沉溺电子游戏等现象,疫情期间,这种现象可能会被放大,导致情绪焦虑,家长和考生不必视焦虑如猛兽,适度的焦虑并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专家表示,考生可以从现在开始调整,行动上重视,心理上放松,用最好的状态返校。

专家建议,学生至少在复学的前两天完全做到按学校的时间表作息。首先,考生和家长应尽早制定好作息时间计划,循序渐进地调整作息,按计划行事,这样可减少忙乱,帮助孩子适应即将到来的学校生活。

另外,家长要告诉孩子,焦虑的情绪是正常的,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适度的焦虑不仅不会影响

学习,还可能会助推学习。建议在课余时间,让孩子做一些自己喜欢的运动,不要学习、吃饭、睡觉三点一线,可抽空打打球、跑跑步、听听轻音乐等,这些都是不错的解压方式。不论家长还是孩子,在心情焦躁时,要学会让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比如在无人处大声唱歌,或是跑步,或是找人聊天,不要将情绪憋闷在心里。

适度的焦虑不会影响考试成绩

孩子情绪低落固然值得注意,但情绪莫名高涨也需要引起警惕,因为这很有可能是双相情感障碍。

据了解,双相情感障碍一半以上的患者在20岁之前发病,以15至19岁尤为集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处于青春发育期,随着体

内激素水平的波动,情绪也易波动,再加之有中高考、特殊事件的诱发,疾病更容易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会一段时间抑郁、一段时间躁狂。初期虽然有可能会出现积极、兴奋等看似正面的情绪,但其中隐藏的情绪并非完全不可察。专家提

醒,当孩子突然情绪高涨地要学习、要运动,想法很多又易变,表现出和以往很不一样的积极后,家长应该仔细地观察孩子们这段时间的脾气是不是和以往相比变大了,或者是否变得和以前有些不同。如果觉得孩子情绪很不正常,千万不要讳疾忌医。

孩子情绪过于高涨也应引起警惕

有不少家长抱怨,自己孩子每天学物理到很晚,做了不少题,可是还总是考不好。家长也说,感觉孩子在磨洋工,做作业慢,很多知识点感觉也没有学扎实。如何才能提高物理学习效率,落实学习效果呢?

带着目标来学习

有一个学习技巧,那就是带着目标来开展学习。课下开始做作业前,请先给自己制定好一个简要的学习目标。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说,老师说下节课开始学浮力了,听说这部分特别难,今天晚上要预习下。

怎么预习呢?先制定学习目标。“今天晚上物理这科的学习目标可以

是:搞明白浮力为什么产生?浮力公式是什么?通过哪些实验可以验证浮力存在呢?”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这样,接下来的学习,还包括第二天的听课,就有很强的目的性了,不会盲目,不会磨洋工了,自己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很多。看似简单,其实是很实用的。

温故知新 强化记忆

初中生总是对自己记忆力充满自信,觉得内容听懂了就肯定记住了,其实距离

真正学透,学通还有差距,还有一段路要走。今天你都听明白了,不代表你一个月后还很清晰,中考前是不是还这么熟练就更难说了。

初中物理学习的知识多,只有多看常看才能温故指数,强化记忆。

重视中考物理模拟试卷演练

应对中考初三同学要提早做模拟试卷,一方面是熟悉题型、题量和难度,另外一方面是借助这些模拟卷来评估自己的学习,找到自己薄弱点,以便接下来更有针对性复习备战。

初中物理考不好?这些方法帮你事半功倍

巧妙应对老人护孩子□任万杰

支 招

焦躁、失眠,越焦虑越沉溺于手机游戏……随着开学时间推后、大考时间逼近,种种负面情绪在考生身上蔓延,考生和家长时下都在思考如何迅速回归“战斗”状态,在冲刺的焦虑下,家长如何为孩子的学习助力?在此,专家为您支招。

家有考生:念“紧箍咒”不如做“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