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學習」心得與反思分享 - webnas.bhes.ntpc...

18
「行動學習」心得與反思分享 劉孝宏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Jul-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行動學習」心得與反思分享劉孝宏

前言:兩個跟科技有關的動漫

老人Z:老人Z被機器人接手照護後,機器人被老人Z影響而模擬出老人亡妻的性格,結果在都市中暴走(因機器人本身也是為了軍事作用而設計),只為了完成老人去看海的願望。

攻殼機動隊:角色的身體都可以替換與重建,替換與重建後其他記憶與思考能力都是完好如初,甚至腦都可以改造成具有網路功能的電子腦,彷彿身體與靈魂是可以區隔兩種事物

當代對於科技的憂懼與反思的主要議題:

前者是人與科技的互動關係,以及後者人工智慧與人類的相互替代性問題。

行動裝置與科技設備跟學童學習的關係為何?

裝置的使用方式應該如何開展於教學課堂中?

二、科技的身體部署反思

「文字」:是一個將說話的聲音記錄下來的符號。

文字紀錄跟錄音機、錄影機、相機、電影、電視的功能,其實選比我們想像得有更多重疊性,特別是在「紀錄」這個功能上。

新的科技並非一開始就被全面接受,而是經過許多掙扎與衝突的。

人類對於新科技的態度向來是矛盾的,一派人極力擁護科技的便利,另一派人則是強調新科技的危害(「傳統」),兩派人士經常沒有交集,但是可以發現整個世代的激辯爭論後,下個世代幾乎都是完全把上一代的科技視為一種常態或舊事物,但也發明出新的科技而又引發新的爭議與衝突。

新科技對上一代是新的裝配,下一代熟悉了變成身體的外延!學習新東西就像是新的裝配,如何變成外延而不會被物所控制。

盲人需要感覺手杖碰觸物體的反應,來理解外在世界環境,手杖是盲人感覺的延伸,手機與電腦是我們連接不同世界資訊的對象物。我們真正有感覺、有動作的物質不是在那遠方的世界發生的事情(你又不在現場!),而是在電腦或手機上播上的文字、圖片與影像等,但是藉著感覺螢幕上的資訊,我們連結到不同的人類群體或世界。

科技工具原本就是人類身體部署的一部分,新的科技產生新的部署與感知型態。學童在教育場域與科技設備的關係既是自然史的學習,也是一個系譜學的理解,更是一個身體史的經歷。

三、工具學習的默會知識開展

你有騎腳踏車、機車與開汽車的經驗嗎?你是怎麼學會騎腳踏車的呢?你會怎麼樣教一個人從不會騎到會騎腳踏車呢?

許多知識系統或身體使用上都會像是「學會腳踏車」這件事情一樣,已經忘記了當初怎麼學會,一但學會即使很久沒有騎車還是一下子就上手(腳!)。騎腳踏車的技術已經成為你身體技術的一部分,變成一種身體記憶的模組無法分離了(這與純知識記憶似乎不太相同)。這在學術上有稱為慣習、習癖等說法,而這種記憶型態或是不直接被說出來的潛規則被稱為「默會知識」。

你如果想學會「盲打」似乎就是不斷地練習到手指記住,不去用視覺性來記憶,變成一種身體反應。

但如果你已經是學會盲打的人,你試著感覺你打字時在想什麼時,你會發現你手指與腦袋想的其實都不是哪個手指跟哪個符號在哪裡,而是每個字有一個手指運動的模組記憶。當鍵盤不在你眼前,手放在空桌子,請你(已經會盲打的人)打出幾個字,你會發現你手指的運動是根據每一個字做出一套很協調的組合動作。

鍵盤學習到最後是一個身體的部署與整體性,如打字到最後是手指對於一個字的動作協調組合而不是個別的注音符號鍵盤熟悉。而這種整體組合動作就是一種默會知識,這通常不會被告知或說明。因為我們以為不斷練習按壓符號的練習就會達成打字的能力。

鋼琴家是對於樂譜(也就是整套按壓琴鍵技術)有著自己卓越的詮釋技巧與感覺表達,那是整套手指組合動作的表達層面,而不是準確與機械式地按壓琴鍵就可以達成。

默會知識有幾個層面的啟發。第一個就是注重學生在學習上的「未被教」,也就是老師以為學生「應該」要會的知識或能力,其實沒有「應該」會,這是我們需要去補強或加以說明的地方。第二個則是反思教師自身的學習與知識本身,那些我們「以為」很簡單,或者「不需要」說明的地方,或許就是就是學生不了解不清楚的地方。最後,我以為純粹的練習本身雖不是沒有意義,但是必須往高層次的組合模式發展,像是組成一個優美的樂句般。但是那個「組合」與「協調」是怎麼發生的,還有不同人為什麼「組合」不同、詮釋也不同,或許是我們值得好好在思考與討論的地方。

心得分享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