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国家 自主创新示范区(龙华园 … ·...

28
— 1 — 深华府〔2018〕5 号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国家 自主创新示范区(龙华园区)建设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办,区各单位,区各单位: 现将《深圳国家创新示范区(华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发给你们,请照行。 深圳市华区人民政府 2018 年 3 月 22 日

Upload: others

Post on 30-Oct-2019

2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1 —

深龙华府〔2018〕5 号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国家 自主创新示范区(龙华园区)建设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街道办,区直各单位,驻区各单位:

现将《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龙华园区)建设实施方案》

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

2018 年 3 月 22 日

— 2 —

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龙华园区)

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同意支持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

范区的批复》(国函〔2014〕64 号)精神,结合《深圳国家自主

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 年)》《深圳国家自主创新

示范区空间布局规划(2015-2020)》《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建设实施方案》以及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龙华园区)产业

规划和空间规划(2017-2021 年),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到 2021 年,科技创新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要突破,

形成若干可复制、可推广的体制机制先行先试经验。形成创新资

源集聚区,引进和培育一大批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创新

型企业、科研机构、创新载体、创新平台等优质创新资源,基本

满足区域经济和创新驱动发展需求。形成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突

破若干具有区域战略性和行业话语权的原创性技术,产生一大批

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

成效。形成创新创业集聚区,企业营商环境大幅改善,创客群体、

众创空间形成较大规模,科技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创新创业氛围

日渐浓厚,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形成示范。力争全面建成深圳北中

心,跻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方阵,有效支撑“一城四区”

建设。

— 3 —

到 2021 年,预期发展目标是:

——创新资源总量大幅提高。新增国家、省市各类政策认定

高层次人才 500 人以上,省市创新创业团队达 22 个。引进和培

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 2500 家,培育不少于 60 家科技创

新平台。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力争全社会研发支出占 GDP 比

重超过 2.5%,专利申请量不低于 18000 件,发明专利申请量不

低于 3300 件,源头技术创新与重大集成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

优势产业领域突破一批原创性技术,市级科技计划技术攻关项目

累计不少于 30 项。

——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到 42%以上。“互联网+”经济总规模突破 500 亿元,成为经济社

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传统产业全面升级,先进制造业跨

越发展,现代服务业对创新创业的支撑不断增强。

——创新生态环境全面优化。中小微科技企业的融资条件和

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明显改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达到 6 亿元

以上,累计支持 1000 家以上企业获得投融资支持。创新空间大

幅增加,建设 32 家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0 家以上加速器,通

过城市更新途径新增产业用房 120 万平方米以上。创业氛围日渐

浓厚,建设众创空间 46 家以上,集聚创客人才 1.1 万人。

二、主要任务及分工

(一)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4 —

1111. . . . 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

积极推进深圳大学龙华生物产业创新研究院、中科院深圳现

代产业技术创新和育成中心等机构建设,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参加

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认定。鼓励龙头企业(如富士康、华润三九)

依托企业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等方面优势,发挥垂直

产业链整合能力,建立孵化投资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加强政

策引导,以创新型产业用房方式解决新型研发机构办公空间,并

适当给予稳定持续的专项资金资助。新建和完善一批重点实验

室、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支持有条件的企业

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初步达到创新研发集群效应,实现更多创

新型人才集聚。到 2019 年,新建 30 家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到

2021 年,新建 60 家以上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形成产学研合作网

络。(牵头单位:科技创新局,协办单位:经济促进局、财政局、

市规划国土委龙华管理局、各街道。)

2222. . . . 支持企业支持企业支持企业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参与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科研机构参与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科研机构参与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科研机构参与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企业牵头承接和实施

国家、省市科技重大专项,支持富士康、深越光电等大型制造企

业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力争突破一批原始创新技术和关键核心

技术,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智能制造水平。落实

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引

导有研发实力的企业加大对源头创新领域的投入。到 2019 年,

组织有条件的企业开展重大科技专项立项。到 2021 年,实现龙

— 5 —

华示范区在重点产业领域的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重大突破。(牵头

单位:科技创新局,协办单位:发展和改革局(区统计局)、经

济促进局、各街道。)

3. 3. 3. 3. 加强核心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强核心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强核心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加强核心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结合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龙华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战略

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发展导向,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良

好的合作机制,开展技术预见和绘制技术路线图,围绕前沿技术、

重大共性和关键技术,引导专业化队伍集中联合攻关,提升产业

链整体技术水平,提高大中小微型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富

士康、深超光电、华润三九、三一重工等大型企业在智能制造、

新型平板显示、新药研发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到 2019 年,

获得市级科技计划技术攻关项目累计 15 项。到 2021 年,在优势

产业领域拥有一批原创核心技术,确立行业领先地位,市级科技

计划技术攻关项目累计不少于 30 项。(牵头单位:科技创新局,

协办单位:经济促进局、财政局、各街道。)

4. 4. 4. 4. 探索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探索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探索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探索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

加强与深圳大学城、深圳高新区、深圳虚拟大学园等科技资

源相对富集的区域或单位开展合作,按照市场导向、政府协调的

原则,运用科技服务资助政策,探索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开放共

享共同模式,实现使用效率最大化。以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基础,

建立龙华示范区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公共信息平台;做好企业需求

调研,集中采购一批共性研发设备,依托专业服务机构建立为中

— 6 —

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的研发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满足企业

在创业、科研、中试、生产各阶段对于科研条件和研发设备的需

求。到 2019 年,完成共性关键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立项实施计划。

2021 年,建立 1 家共性关键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形成科研

基础设施与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体系。(牵头单位:科技创新局,

协办单位:经济促进局、财政局、教育局、各街道。)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5555. . . .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集中优势资源,支持富士康、致君制药、格瑞普等企业在新

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

域加强产业链配套,通过研发外包、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等引领带

动中小科技企业同步发展,推动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形成有竞争

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立足龙华示范区产业支撑创新优势,运用

“互联网+”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

据以及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乃至国际影

响力的创新服务互联网企业。支持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标

准,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

标准。到 2019 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2200 家以上。到 2021 年,

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 42%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

到 2500 家以上。(牵头单位:科技创新局,协办单位:经济促进

局、财政局、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龙华局、各街道。)

6666. . . . 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 7 —

依托深圳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建立龙华区未来产业引导

基金,支持符合未来产业导向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型中小微企

业发展。依托银星科技园,建设龙华智能服务机器人产业园,加

快建立智能产业研究院、机器人科技体验馆、机器人主题公园等

载体,打造深圳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智能产业公园。结合龙华区

的生态资源优势,立足华润三九、致君制药、翰宇药业、立健药

业等知名药企,适度超前布局生命健康产业,推动高端医疗、健

康管理、养生保健等新业态的特色化发展。发挥龙华硬件制造优

势,积极引进规模较大的航空航天和 VR 领域企业,在无人机和

可穿戴设备领域开展产业布局。到 2019 年,制定龙华区未来产

业发展政策。到 2021 年,龙华示范区智能制造产业产值占全市

比重持续提升,建设成为全市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生命健康产业

初具规模,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跻身全市前列。(牵头

单位:科技创新局,协办单位:经济促进局、财政局、各街道。)

7. 7. 7. 7. 推进军民融合创新推进军民融合创新推进军民融合创新推进军民融合创新

依托较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大力支持军民融合创新,开展

军民两用技术研发与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成立军地双方对接合作

第三方服务机构,促成企业参与军民融合重大专项计划项目,推

动企业承接军工单位研发服务外包。到 2019 年,出台军民融合

优惠鼓励政策。到 2021 年,实施一批军民融合重大创新项目。

(牵头单位:经济促进局、科技创新局,协办单位:财政局、各

街道。)

— 8 —

8888. . . . 积极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发展总部经济

充分发挥深圳北站高铁枢纽在创新服务、人才集聚的优势,

布局建设一批总部基地。依托政策及环境优势,吸引跨国公司、

上市公司、大型企业集团在龙华示范区设立综合型总部、地区总

部或研发总部机构,对引入特大型总部企业,采取“一企一策”、

“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更大优惠。积极培育一批本地优势产

业的企业总部,支持本地企业强化总部经济功能,提高企业市场

拓展能力、融资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区域经济质量。到

2019 年,争取一批大型企业在龙华布局。到 2021 年,吸引和培

育一批总部型企业,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总部基地。(牵头单

位:发展和改革局,协办单位:经济促进局、科技创新局、市规

划国土委龙华管理局、各街道。)

9. 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传统产业

加强龙华示范区优势传统产业扶持的顶层设计,出台支持优

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和行动计划,发挥政策牵引作

用。推动百丽、玛丝菲尔、富安娜等知名时尚企业运用移动互联、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开展模式创新、提升效率

和促进组织变革,提升优势传统产业竞争力。加快大浪时尚创意

城建设,推动知名服装企业进驻和时尚企业总部集聚,建设服装

行业研发集聚区,支持建设服装公共服务平台、小微时尚企业和

工作室服装学院等设施,打造国际高端品牌和影响力。加快建设

清湖转型升级示范园,依托宝能科技园、广电集团清湖创意产业

— 9 —

园、锦绣科学园等高端载体带动区域加工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转型

升级,实现从加工制造向研发设计、关键部件制造和品牌创造转

变,打造产业强区。到 2019 年,制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方

案。到 2021 年,低端制造业规模大幅减少,优势传统产业的科

技含量和信息化程度得到有效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和较

强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牵头单位:经济促进局,协办单位:科

技创新局、财政局、各街道。)

10101010. . . . 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培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依托我区各类创意品牌企业、文创园区,大力发展设计服务

业,打造一批创意设计品牌,使文化创意、工业设计、工艺美术

成为龙华区产业新亮点。引导高水平、高质量设计成果交易,创

立文化创意交易服务平台,促进市场开拓,推动产业链延伸。要

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深圳园区、深圳广播电影电视文化创意产业

园为承载主体,重点打造数字出版、互联网文化服务、影视动漫

制作、手游等产业,积极引进知名、品牌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核

心,吸引小微型企业集聚,逐步形成深圳北数字影视产业基地。

到 2019 年,引进若干重点文化产业企业。到 2021 年,文化创意

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形成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引领的新的经济增

长点。(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局),协办单位:财政

局、经济促进局、科技创新局、各街道。)

(三)全面优化空间布局

11. 11. 11. 11. 打造一条创新产业带打造一条创新产业带打造一条创新产业带打造一条创新产业带

— 10 —

以留仙大道和轨道五号线为轴线,利用相邻的区位优势和深

圳北站的枢纽优势,主动对接西丽大学城源头创新资源,并依托

龙华示范区强大的制造业基础,实现科技创新成果就近产业化;

承接原特区外溢发展的高科技企业和项目,提升龙华示范区的加

速器功能,减少深圳优质产业资源流失,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区。

到 2019 年,完成创新产业带规划设计。到 2021 年,将留仙大道

和轨道五号线沿线区域集中打造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创意研

发产业先导区、新兴产业创新区、科技服务业聚集区为一体的创

新产业带。(牵头单位:科技创新局,协办单位:经济促进局、

重点片区办、城市更新局、市规划国土委龙华管理局、相关街道。)

12. 12. 12. 12. 打造梅观科技创新走廊打造梅观科技创新走廊打造梅观科技创新走廊打造梅观科技创新走廊。。。。

加快释放梅观快速沿线 1.2 平方公里土地,努力建设高端业

态汇集、产值超 3000 亿元的区域性创新走廊,将梅观快速沿线

区域打造成梅观科技创新走廊。建立梅观科技创新走廊发展规划

研究协调机制,启动梅观科技创新走廊发展规划研究工作,到

2019年完成梅观科技创新走廊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到2021年,

充分发挥龙华中轴优势,形成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桥头堡。(牵头

单位:科技创新局、市规划国土委龙华管理局,协办单位:城市

更新局、经济促进局、市交委龙华交通运输局、相关街道。)

13131313. . . . 拓展一批新型产业空间拓展一批新型产业空间拓展一批新型产业空间拓展一批新型产业空间

创新龙华示范区土地供给模式,在土地供应、地价管理、招

商引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收益调节等方面先行先试,优先

— 11 —

安排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用地。建设创新型产业用房供需服务平

台,支持“工改工”、“综合整治”等项目,合理调配创新型产业

用房资源。鼓励社区股份公司与知名科技产业运营商合作,引入

社会资本,建设一批新型产业综合体、城市综合体、科技孵化器

等,增加创新型产业发展空间。加大通过非城市更新途径增加产

业用房的供应。预计到 2019 年,通过城市更新途径新增产业用

房 60 万平方米(含 30%的配套宿舍及商业);到 2021 年,通过

城市更新途径新增产业用房 120 万平方米(含 30%的配套宿舍及

商业)。(牵头单位:城市更新局、经济促进局、市规划国土委龙

华管理局,协办单位:科技创新局、财政局、规划土地监察局、

龙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各街道。)

(四)引导科技创新创业

14. 14. 14. 14. 引导和支持创客创业引导和支持创客创业引导和支持创客创业引导和支持创客创业

顺应全球创客发展趋势,制定龙华示范区创客创业支持计

划,努力吸引一批具有创业项目的高校学生、归国留学人员、外

籍创客及团队等到龙华示范区进行科技创业,重点支持智能可穿

戴技术及硬件、开源创客、移动互联网产品、3D 打印、智慧生

活及创意家居等领域在龙华示范区进行产业化。加强政策引导,

鼓励社会力量联合建设青年创新学院和“创意银行”,支持民间

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创客空间,努力将华强北等创客集聚

区向龙华示范区延伸,打造“创客之区”。到 2019 年,集聚创客

人才达到 6000 人。到 2021 年,集聚创客人才 1.1 万人。(牵头

— 12 —

单位:科技创新局,协办单位:区委组织部、教育局、经济促进

局、财政局、各街道。)

15151515. . . . 科学发展众创空间科学发展众创空间科学发展众创空间科学发展众创空间

利用深圳北立体交通枢纽与深圳大学城、南山智园等创新资

源集中区域的临近优势,整合周边空间资源打造深圳北站创客空

间,利用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吸引大学城、南山智园的高校学生

和有创业项目的人群进行科技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借鉴富士康

创建“云之咖啡”、“员工创客空间”经验,推动龙华大型企业围

绕自身产业链建立众创空间,激发企业内部员工创新创业激情,

解决外部创客及团队遇到的瓶颈。降低创客空间的建立门槛和运

营成本,支持创客空间减免租金为创客提供创新创业场所,营造

良好、集中和低成本的创业与发展环境。到 2019 年,建设 10 家

以上众创空间。到 2021 年,建设 20 家以上各类众创空间,构建

较完善的众创发展生态链。(牵头单位:科技创新局,协办单位:

财政局、经济促进局、市规划国土委龙华管理局、各街道。)

16. 16. 16. 16. 支持国际化创业支持国际化创业支持国际化创业支持国际化创业

加强对国际学生群体创业动向的关注,依托各类人才组织和

资源集聚一批有创业梦想的国际学生群体。搭建龙华国际学生创

业流动站,面向全球招募有潜力的国际学生创业团队,对符合条

件的项目纳入孵化,点燃培育未来世界级企业的星星之火,不断

提升龙华示范区创新创业活力。到 2019 年,完成国际学生创业

流动站建设论证。到 2021 年,国际学生创业流动站开始运营,

— 13 —

集聚 10 个以上海外创业团队。(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科技创

新局,协办单位:经济促进局、教育局、财政局、各街道)

17. 17. 17. 17. 构建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创业生态系统

实施“大孵化器”战略,支持银星科技园、宝能科技园、锦

绣科学园、港之龙科技园、九龙山产学研片区、龙华高新区等产

业基础较好、创业氛围相对浓厚的区域借鉴中关村创新工场、车

库咖啡等经验,引进和培育一批新型创业孵化组织,搭建创业咖

啡馆等优质创业服务平台,完善交流、文化、休闲、娱乐设施,

促进各类创新主体沟通交流,扩大创新网络外溢效应。到 2019

年,建设各类创业交流载体 15 家。到 2021 年,创业咖啡馆等交

流载体不少于 10 家,创业(创客)型孵化机构不少于 20 家。(牵

头单位:科技创新局,协办单位:经济促进局、财政局、各街道。)

18. 18. 18. 18. 积极引进高等院校积极引进高等院校积极引进高等院校积极引进高等院校

顺应国家科教体制改革,针对龙华示范区缺乏高等教育资源

的短板,超前研究布局,研究在九龙山产学研片区等区域引进一

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龙华储备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到

2019 年,引进 2家以上知名办学机构。到 2021 年,力争引进开

办 1 所以上高等院校。(牵头单位:教育局,协办单位:财政局、

经济促进局、科技创新局、各街道。)

(五)大力发展科技服务

19. 19. 19. 19. 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结合龙华示范区建设,优化空间布局,依托银星科技园、宝

— 14 —

能科技园等一批较高端的产业园区打造覆盖企业科技创新全过

程、全链条式的科技服务集聚区。借鉴清华启迪经验,推动银星

科技园、宝能科技园、硅谷动力等企业打造为知名科技服务企业。

根据产业升级需求,重点加强在技术研发、技术交易、检测认证、

科技咨询、知识产权、技术咨询、科技培训、科技评估等环节的

布局,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创新政策供给,实行有利于科技服务

业发展的租金补贴,探索科技服务企业在水、电、气与工业企业

同价,促进科技服务企业经营发展。到 2019 年,引进若干科技

服务机构或分支机构。到 2021 年,集聚一批各类科技服务机构,

初步形成较完善的科技服务链。(牵头单位:科技创新局,协办

单位:经济促进局、财政局、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龙华局、各街

道。)

20. 20. 20. 20. 建立若干技术转移机构建立若干技术转移机构建立若干技术转移机构建立若干技术转移机构

培育和发展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加强与国家技术转移南方中

心、中科院北京技术转移中心、深圳清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有

较高影响力的机构合作,支持技术转移机构在龙华示范区设立分

中心,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水平。鼓励社会机构、高校、龙

头企业参与搭建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探索资金投入机制和创

新金融促进技术转移模式,促进校企联动创新及成果转化,解决

技术进入企业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建立技术转移经纪人、科

技保险经纪人、科技融资租赁经纪人引进、培养、考核、注册管

理制度,培育发展各类专业服务人才。对成功实施科技成果转化

— 15 —

的项目,给予技术转移中心和企业一定比例的补助。到 2019 年,

与国内外技术转移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6

家。到 2021 年,引进技术转移机构 12 家。(牵头单位:科技创

新局,协办单位:经济促进局、财政局、教育局、各街道。)

21. 21. 21. 21. 壮大科技服务组织壮大科技服务组织壮大科技服务组织壮大科技服务组织

支持深圳市未来产业促进会、深圳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深

圳市 3D 打印产业创新和标准联盟、龙华标准和知识产权联盟、

龙华科技产业创新协会等现有联盟和协会做大做强,发挥其资源

整合、桥梁纽带、企业服务的作用。根据龙华示范区产业需求,

进一步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组织、行业协会、科技团体和产业技

术联盟,创新科技服务模式,以更多社会组织承接政府服务职能,

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和效率。到 2019 年,制定培育联盟协会的具

体措施,力争培育各类联盟协会 7 家。到 2021 年,培育各类联

盟协会 15 家,形成龙华示范区较完善的创新服务支撑体系。(牵

头单位:科技创新局,协办单位:民政局、财政局、经济促进局、

各街道。)

22. 22. 22. 22. 支持建立高水平本地智库支持建立高水平本地智库支持建立高水平本地智库支持建立高水平本地智库

整合全市高校、咨询机构专家学者和龙华示范区代表性企业

负责人等智力资源,组建和壮大专家咨询委员会,就龙华示范区

发展重大问题进行论证。建设若干综合性和专业化高端智库,加

强知识资源共享程度,降低重复学习成本,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为政府决策提供持续性高水平决策咨询服务。到 2019 年,制定

— 16 —

专业化高端智库支持政策。到 2021 年,引进和培育 2 家以上专

业化高端智库。(牵头单位:区委(政府办公室),协办单位:财

政局、科技创新局、民政局、各街道。)

23. 23. 23. 23. 实施科技服务资助政策实施科技服务资助政策实施科技服务资助政策实施科技服务资助政策

鼓励各类科研设施、大型仪器设备和其他科技服务资源接入

共享网络。重点资助检测认证、技术研发、购买新技术新产品等

科研活动,降低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科研创新投入成本,解决龙

华示范区中小科技企业研发投入不足、创新资源缺乏,大学和研

发机构缺乏动力等问题。到 2019 年,完善科技服务资助政策。

到 2021 年,引导中小微企业向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

服务机构及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购买科技服务。(牵

头单位:科技创新局,协办单位:财政局、教育局、各街道。)

(六)打造创新人才高地

24. 24. 24. 24. 建立产业人才供需对接机制建立产业人才供需对接机制建立产业人才供需对接机制建立产业人才供需对接机制

依托第三方人才服务机构,做好龙华示范区人才需求调研,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及产

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明确龙华示范区所需人才类型和规模。

整合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组织等资源,建立人才资

源需求库和人才信息交流平台,及时掌握龙华示范区经济社会发

展的人才需求状况和紧缺型人才类型。到 2019 年,探索产业人

才供需对接机制;到 2021 年,初步形成产业人才动态供需对接

机制。(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科技创新局,协办单位:财政

— 17 —

局、经济促进局、教育局、各街道。)

25. 25. 25. 25. 优化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引进政策优化人才引进政策

根据龙华示范区人才需求的目标群体,落实以“龙舞华章”

为基础的各类人才政策,改革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以科技和经

济的实际贡献为依据,探索以市场认定、企业认定为主的人才认

定标准,探索引进外籍高层次人才工作机制,探索柔性人才引进

机制。适应产业发展导向和大众创业创新的需求,使财政资金向

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倾斜,更加注重对研发型、技能型和“草

根”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和引进。到 2019 年,出台若干人才引

进政策。到 2021 年,建立比较完善适合龙华区发展的人才政策

体系。(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协办单位:财政局、经济促进

局、科技创新局、各街道。)

26. 26. 26. 26.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团队、高端企业、社会组织作用,更多

依靠“以才引才”、“以企引才”以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市场化

力量促进龙华示范区人才集聚。充分利用中国(深圳)创新创业

大赛、高交会、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文博会、“龙华汇”、青年创

新创业大赛等平台,用足国家“千人计划”、广东省创新团队、

深圳市孔雀计划等人才政策,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优质

项目落户龙华。鼓励科研院所、企业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

和创新实践基地,设立高端优质岗位,依托深圳市人才政策,采

取灵活的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到龙华创新创业。到 2019 年,新

— 18 —

增孔雀计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 300 人。到 2021 年,新增孔雀计

划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 500 人。(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科

技创新局、区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局),协办单位:财政局、经

济促进局、教育局、各街道。)

27. 27. 27. 27. 加大人才储备加大人才储备加大人才储备加大人才储备

鼓励境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龙华示范区设立分校区、特色

学院、产学研基地,支持国华光电、杰普特、杰美特等一批龙华

示范区成长型科技企业联合各类高校与科研机构设立研发机构、

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加强龙

华示范区人才资源长线储备,整合企业、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资

源,共建统一、开放的实习基地,面向全国招募大学生和研究生

进行假期实践和毕业设计,出台外籍留学生就业指导意见,加强

政策引导,鼓励其毕业后留在龙华示范区工作。到 2019 年,引

导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引进一批人才。到 2021 年,拥有一批规

模宏大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牵头单位:区委组织部,协办单位:

教育局、财政局、经济促进局、科技创新局、各街道。)

28. 28. 28. 28. 提升人才素质和职业技能提升人才素质和职业技能提升人才素质和职业技能提升人才素质和职业技能

建立和完善职业培训制度,聚焦龙华示范区支柱产业和重点

行业,整合区内企业和相关社会机构,有针对性地组织人才培训,

提高与各领域人才需求的匹配度。注重人才培训的市场化导向,

探索“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倡导“工匠精神”,支持富士康、

富士施乐等一批人才需求量大的科技型企业开展定向培训、订单

— 19 —

培训、委托培训,为企业及时输送紧缺技能人才。鼓励有实力的

企业建设一批相对集中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技能人才特色培

训学院等载体,持续培养、输送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壮大高技能

人才队伍。到 2019 年,搭建若干技能型人才培养实习基地。到

2021 年,龙华示范区职业培训制度实现广覆盖、常态化和体系

化,人才素质和职业技能显著加强。(牵头单位:民政局,协办

单位:区委组织部、财政局、经济促进局、科技创新局、教育局、

各街道。)

29. 29. 29. 29. 促进人才流动促进人才流动促进人才流动促进人才流动

发挥龙华示范区毗邻华为、坐拥富士康等特大型企业的区位

优势,研究布局人才流动承接计划,密切跟踪大企业员工和离职

员工动态,创造条件吸引相关人才和团队在龙华示范区创业和发

展。建立龙华示范区高端领军人才与企业家、创业投资家的定期

交流机制,协调解决企业创办发展中的经营管理、资本运作等关

键问题。到 2019 年,制定促进人才流动方案。到 2021 年,建立

符合人才发展规律、实现人才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牵头单位:

区委组织部,协办单位:财政局、经济促进局、科技创新局、各

街道。)

(七)强化科技金融创新

30. 30. 30. 30. 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

根据龙华示范区不同类型和成长阶段的企业融资需求,努力

构建覆盖企业生命全过程的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引进和支持境内

— 20 —

外科技银行、创业投资、融资担保、资产管理、信用评级、投资

咨询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在龙华示范区聚集和发展。加强对企业

上市培训和辅导,充分利用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等资本市场,

积极推动各类创新型企业改制上市。到 2019 年,新增 6 家金融

服务机构。到 2021 年,新增 10 家以上金融服务机构,形成较完

善的科技投融资体系。(牵头单位:经济促进局,协办单位:财

政局、科技创新局、各街道。)

31. 31. 31. 31. 引进引进引进引进、、、、培育和壮大股权投资培育和壮大股权投资培育和壮大股权投资培育和壮大股权投资

大力发展创业投资,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风险补偿金,

积极引进和鼓励社会主体创办创业投资机构,给予场地、租金等

方面的支持,落实国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社会投资力度,

开展针对创客空间、创客服务平台、创客交流活动、创客实践室、

个人创客的创客融资试点,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创客投资基金,可

与财政专项资金结合,通过阶段参股、收益让利、风险补偿和投

资保障等方式投资创客项目和创客初创企业。到 2019 年,设立

1 家创业投资机构。到 2021 年,集聚 2 家以上国内外创新投资

机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达到 6 亿元。(牵头单位:科技创

新局,协办单位:经济促进局、财政局、各街道。)

32. 32. 32. 32. 改革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改革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改革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改革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

研究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

参与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

设。根据目标要求对财政科技资金分类管理,市场导向类适用于

— 21 —

竞争性的资金需求,探索与银行、保险、担保、基金、创投等机

构合作,发挥引导和放大作用;企业导向类适用于技术研发、成

果转化、技术推广等服务性资金需求,探索采取“后补贴”方式,

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政府导向类适用于体现公益性的资金需

求,发挥主动布局和公共服务作用。到 2019 年,建立较为完善

的财政科技资金投入方式。到 2021 年,基本形成适应龙华示范

区创新驱动需求的财政科技资金管理模式。(牵头单位:科技创

新局、财政局,协办单位:经济促进局、发展和改革局、各街道。)

33. 33. 33. 33. 支持扩大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扩大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扩大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扩大中小微企业信贷

建立龙华示范区银、政、企对接机制,鼓励商业银行在龙华

示范区开发适合中小型科技企业贷款需求的金融服务产品,支持

金融机构在龙华设立专营性业务创新实验室、产品研发中心,推

动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和股权质押贷款业务,探索企业订单和应收

账款融资。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参与设立产业风险发展

引导基金,支持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及投资风险评估等科技服

务,开展智力资本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发挥政府引导和推动

作用,将信用评价、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与担保贷款业务相结合,

构建高效率、低成本的担保贷款通道。到 2019 年,实施帮扶中

小企业信贷帮扶计划并取得成效。到 2021 年,中小微企业的信

贷规模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牵头单位:科技创新局,协办单

位:经济促进局、财政局、各街道。)

34. 34. 34. 34.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

— 22 —

探索设立科技创新银行、科技创业证券公司等主要面向科技

创新创业的金融机构,为创新型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灵活的金融服

务。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保险试点,发展企业信托融资,发展

跨境金融,支持信托机构探索发行面向社会投资人的高新技术企

业信托金融产品,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域融资体系。支持发展投贷

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等新模式,引导商业保险资金进入创

业投资领域。到 2019 年,完成科技金融服务机构建设方案论证。

到 2021 年,筹建或开展科技创新银行、科技创新证券公司、科

技保险等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新举措。(牵头单位:科技创新局,

协办单位:经济促进局、财政局、各街道。)

(八)改善创新配套环境

35. 35. 35. 35.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积极贯彻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严格执法,坚决打击侵犯知识

产权行为,保护企业和个人合法权益和创新积极性。完善侵权行

为追责、举证、赔偿机制和程序,建设维权援助、纠纷调解、行

政执法、仲裁、司法讼诉等为一体的知识产权维权制度,逐步建

立知识产权综合执法体系和专业化市场化服务体系。到 2019 年,

建立跨部门合作关系,强化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到 2021 年,形

成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牵头单位: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

龙华局,协办单位:经济促进局、科技创新局、各街道。)

36. 36. 36. 36. 加快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重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龙华示范区对外通道与内部交通联系,优化片区内部主

— 23 —

次干道网络,优化梅龙路、五和大道等南北联系的通道,加快有

轨电车建设,促进龙华示范区南北融合。完善中部发展轴沿线的

重要交通节点建设,提高龙华示范区中轴的交通可达性,促进梅

观高速两侧城市功能的衔接。打造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慢性交

通联动发展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到 2021 年,实现公交分担

率达到 65%,公交 500 米站点覆盖率力争达到 100%,使重点园区、

企业集聚区等科技人才密集区域实现多线路、铺盖广、频次高的

便捷公交网络。(牵头单位:市交委龙华交通运输局,协办单位:

城市更新局、经济促进局、科技创新局、各街道。)

37. 37. 37. 37. 积极推进积极推进积极推进积极推进““““智慧城区智慧城区智慧城区智慧城区””””建设建设建设建设

率先在龙华示范区推进智慧城区建设,提升智慧教育、智慧

旅游、智慧医疗、无线城市等公共服务项目,逐步实现全覆盖、

易应用的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引领和带动龙华示范区的

全面升级。支持龙华示范区从事智慧城市领域研发、生产、解决

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发展,扩大龙华示范区内企业相关智慧产品和

服务的政府采购和应用推广,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弥补龙华

示范区公共服务的历史欠账。到 2019 年,初步实现重点区域智

慧服务覆盖。到 2021 年,基本建成智慧城区。(牵头单位:科技

创新局,协办单位:财政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经济促进局、

各街道。)

38. 38. 38. 38. 打造打造打造打造““““三生一体三生一体三生一体三生一体””””、、、、产城融合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

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发展理念和“以产兴

— 24 —

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模式,加快龙华示范区重点片

区建设,实现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同步提升。充分发挥龙华片区

的山水田园天然优势,遴选若干具备条件的小区域打造具有“世

外桃源”氛围的精品社区,促进高层次人才集聚。到 2019 年,

制定精品社区建设标准,遴选若干社区开展试点。到 2021 年,

龙华示范区整体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城市功

能与产业功能充分融合,建设 1-2 个具有“世外桃源”氛围的精

品社区。(牵头单位:城市管理局,协办单位:财政局、经济促

进局、科技创新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街道。)

39. 39. 39. 39. 优化优化优化优化和完善科技人才住房政策和完善科技人才住房政策和完善科技人才住房政策和完善科技人才住房政策

开展龙华示范区科技人才的住房需求调研,积极对接市人才

安居改革措施,争取市政府在龙华投放更多人才安居资源,巩固

龙华政策性住房的建设和保障力度。优化人才住房政策,采取租

售并举、实物和货币补贴相结合的办法,更多向创新创业青年群

体倾斜,着力降低科技型企业和人才的住房申请门槛,研究制定

科学高效的分配管理模式,努力使创新人才和团队能够获得与其

贡献相匹配的住房政策支持。到 2019 年,优化科技人才住房政

策。到 2021 年,筹建保障型住房和人才住房不少于 3 万套,基

本保障龙华示范区紧缺型人才住房需求。(牵头单位:住房和建

设局、科技创新局,协办单位:区委组织部、经济促进局、市规

划国土委龙华管理局、各街道。)

40. 40. 40. 40. 完善科技人才教育完善科技人才教育完善科技人才教育完善科技人才教育、、、、医疗医疗医疗医疗、、、、文化等配套服务文化等配套服务文化等配套服务文化等配套服务

— 25 —

坚持以人为本,把龙华示范区人才的现实需求摆在人才工作

的突出位置。大力引进省市重点学校、国际学校等优质基础教育

资源,引导新建住宅项目要配套引进和建设基础教育设施,完善

中小学入学积分制度解决科技人才子女入学问题。引进和建立若

干三级甲等医院、知名专科医院等,为各层次人才提供相应等级

医疗保健服务。建立一批购物中心、文化艺术、康体建设、休闲

等设施,提升龙华示范区人才的生活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 24

小时工作生活圈。到 2019 年,规划完善配套服务工作方案。到

2021 年,基本满足龙华示范区创新型人才的子女教育、医疗和

优质生活服务。(牵头单位:教育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区委

宣传部(文化体育局),协办单位:市规划国土委龙华管理局、

各街道。)

三、实施保障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

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政府统筹协调、政策引导和精细化服务的作

用,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强化各项保障措施,支撑龙华

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总体框架和统一部署下,由龙

华示范区创新驱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龙华示范区建设,将龙华示

范区产业规划、空间规划和实施方案列入全区重要议事日程。深

化实施“创新专员”服务制度,落实专员责任,龙华区主管科技

— 26 —

领导作为首席“创新专员”,统筹推进各类创新服务工作。各级

各部门相关负责人作为部门“创新专员”,统筹部门资源,做好

各项创新服务。

(二)强化政策支持

发挥经济特区体制机制灵活和先行先试的优势,借鉴中关村

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关于股权激励、科技金融创新、科技经费

管理、新型产业组织扶持、企业税收政策等以及有关城市出台的

最新政策,全面梳理、优化、完善科技政策体系,加强科技创新

政策与人才、教育、产业、社会等相关规划政策的统筹落实。注

重龙华示范区与国家、广东省、深圳市相关规划和政策的衔接,

争取获得国家、省、市的相关政策支持,率先实施更多先行先试

政策,打造创新政策的比较优势。

(三)加大资金投入

加快龙华示范区建设与发展,财政部门根据工作实际需求优

先安排科技创新投入。研究财政科技资金绩效考评制度,形成符

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以政府引

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提高对公共创

新资源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创新体制机制,综合运用财政前

资助、后补助、股权投资等方式,最大程度引导社会资本支持龙

华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

(四)完善“马上就办”的工作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针对龙华示范区建设

— 27 —

和发展的重大事项,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缩短决策链条,根据工

作事项的轻重缓急和职权范围,进行优先排序和分类办理,明确

责任分工、路线图和时间表。进一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对于一

次性即可办结的事项,拟定即来即办清单;对于复杂审批事项,

探索部门联合审批和并行审批,着力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程

序、压缩审批时限;对于重大、紧急和创新性事项,在法律法规

允许范围内,采取“绿色通道”、“一事一议”等方式,推进办事

成效。

(五)培育创新环境

充分发扬移民城市敢闯敢试、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形成尊

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创新观念。加强龙华品牌打造,

通过各类媒体资源宣传报道龙华在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

政策、经验和做法,树立成功典型,激发草根创业,大力开展创

新、创业与创客教育,提高全民创业意识、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将龙华示范区塑造为

“创新的沃土,成功的家园”。

— 28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 年 3 月 23 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