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二棉,最美的青春与你一起过 -...

1
专版 2015 年 10 月 13 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陈霞 电话:82335885 A A A3 3 3 A A A 讲述者: 史文龙,1976 年进入杭二棉工作,经 过车间2年多时间的锻炼,1979年开始任专 职团干部,从事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共青团 工作。他是杭二棉辉煌时期的见证人,也是 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经历者。 文字整理: 项亚琼 运转一线磨练人,忙碌工作之余 不忘“充电” 史文龙进厂后,从车间的辅助工开始做 起。“那时,车间里女工居多,男工主要是做一 些辅助和配合工作。”史文龙说,车间的活比 较辛苦,日复一日也相对比较枯燥,即便是这 样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在车间上班的两年时间里,史文龙除了 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外,内心却有一股不服输 的干劲,总是挤时间多看一些书,多掌握一点 知识。 “那时我们的业余生活远没有现在这么 丰富,但我们却过得挺充实。”史文龙记得自 己进厂那会,厂里的年轻人多数只有初中文 化。1977年恢复高考后,厂里鼓励年轻人考 大学,还专门请来老师授课。 年轻时候的史文龙十分好学,深深懂得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工作之余除了 多看书外,还积极参加厂里组织的夜校学 习。“现在回想起来,很感谢那段日子,虽然生 活上比较清苦,但却有这样的机会静下心来 读书。”史文龙说,那段经历成为了他人生中 一段宝贵的财富,他在那里接受继续教育,学 到了很多知识,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参与《春之声》刊物编写为文学 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 俗话说: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这句话对于史文龙来说最恰当不过。生产一 线的磨练,让他羽翼渐丰,他的才华也很快在 同龄人中显露出来。 1979年,史文龙从轮班调到车间,成了 一名专职团干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1981年,当时厂里一群文学爱好者提议创 办《春之声》,最终这本刊物真的办起来了,并 保持1个月一期的频率,还坚持办了好几个 年头。”史文龙说,作为刊物的发起人之一,当 初创办的目的是为了给业余文学爱好者搭建 和提供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鼓励草根创作, 发展与时代相通的文学。 “我们在《春之声》上设置了很多版块,吸 引了不少爱好文学的年轻人前来投稿。”史文 龙说,那时1个月差不多能收到好几百人的 来稿,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稿源的数量。 为了提高稿件的质量,作为团干部的史文龙, 还经常带厂里的年轻人“走出去”,接触更多 更新鲜的事物,提高《春之声》的刊物质量。 除了办好《春之声》,作为团干部的史文 龙还要负责出好厂里的黑板报。“厂里从生产 区通往生活区有条必经之路--南京路,很多 职工下班后都会不由自主地停留在黑板报 前,看我们这期黑板报里出的是啥内容。”史 文龙说,这给自己带来了压力,同样也是动 力。为了出好一期黑板报,使其既有号召性 又有可读性,大家都要构思讨论很久、很久。 发起建造青年公园,组织联谊活 动留下青春记忆 “年轻人聚会,要是有个公园就好了。”得 知厂里许多年轻人的想法后,史文龙等团干 部向厂里领导反映,最终同意在如今毛主席 像的东南侧建造一个青年公园。 史文龙说,这个青年公园是当年许多年 轻人肩挑担扛,耗时半年多建造起来的,亭 子、假山,绿树成荫,那里留下了很多人的青 春记忆。如今,这个青年公园的大部分还依 然存在,很多次路过他都会不由自主地朝它 看几眼。 “那时厂里年轻女工多,作为团干部的 我,还经常组织她们与男职工多的杭齿厂、杭 发厂一起搞联欢活动。”史文龙说,回忆杭二 棉,那里有他们这代人生活过的印记,留下过 他们的欢声笑语和拼搏的汗水,更有他们脚 踏实地的身影。 也因为共同学习和生活,许多人对杭二 棉留下了很深的感情,与那里的人结下了非 同寻常的友谊。每到用餐时间,就能看到食 堂里大姐小妹们的灿烂笑容,可亲而又温暖; 有事没事跑进别人宿舍,天南地北一阵海聊, 彼此心里总是如此澄澈,心情也随之明媚起 来。踏实,而没有距离感,这就是杭二棉大家 庭的温暖。 “离开杭二棉后,我选择了自己创业。如 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仍与很多曾经工作过的 同事保持着联系。”回忆过去,史文龙非常感 恩那些个日子里带给他帮助的人和事,如今 的他常反哺社会捐资助学,力所能及帮助别 人。 讲述者: 潘宇红,原杭二棉的车间女工, 布机摆梭工。1998年下岗后,经过努力 考上了当时城厢镇(后更名城厢街道)的 居民干部,2003年被中国社区工作协会 授予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现为萧 山城厢街道南门江社区党委书记。 文字整理: 周英 初识二棉,多想择一城终老 “我是1985年进入杭二棉的,那时 我 19 岁,高中毕业后,做过代课教师,后 二棉招工,觉得做工人好啊,就这样机缘 巧合得进来了。”潘宇红从进入杭二棉开 始,一直是纺织里的摆梭工,一做十几 年,直到下岗。 “年轻小姑娘,啥都不懂,只知道埋 头苦干。”潘宇红笑说,其实在车间的工 作很枯燥,不过幸好,杭二棉给了她很多 其他地方没有的乐趣。 那个时候纺织女工的工作时间是两 天早班、两天中班、两天晚班、两天休息, 除休息天,大家都住在厂里的宿舍。众 所周知,杭二棉就像一个城中城一样,拥 有自己的学校、医院、电影院、购物中心 ……一个厂就是一个小世界。所以业余 时间,女工们都不会觉得无聊,她们有自 己的消遣方式,约上小姐妹吃饭,增添生 活情趣;参加厂里的联谊活动,和杭齿 厂、杭发厂的员工互动;或是在厂里的学 校参加培训班,继续学习相关知识。 1992年的时候,潘宇红参加了杭二 棉开设的纺织中专,选择了纺织工程作 为自己的专业进行再度学习充电。在这 之前,她已经是女工车间的团支部书记、 厂报的通讯员,再度选择学习,也是希望 自己能与杭二棉一起成长。“现在回想起 来,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在自己最需要 吸收养分的那几年,是二棉培养了我。” 作为一个已经毕业近十年的人,再 回炉学习,除了工作外,又要兼顾家庭, 其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潘宇红说, 每当她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想 到二棉精神--吃苦耐劳。 “我们二棉的党委张书记在团干部 培训班上与我们共勉时说,人要多学习, 遇到困难一定要坚持再坚持,这些都是 日后别人抢不走的资本。”潘宇红说。 再见二棉,吃苦耐劳伴我行 1998 年,杭二棉进行重组,一大帮 和潘宇红这样的女工,面临工作后的第 一次洗礼--下岗。好在,凭借着一股拼 劲,潘宇红考上了居民干部。“这应该是 1998年7月份的事吧,一共有56个人考 试,最终录取了 24 个。”31 岁的年纪,开 始做居委会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不早也不晚,但潘宇红坦言,从车间女工 的身份一下子转到了居委会干部,还是 有点别扭的。“我记得我进入居委会不 久,就接到上级要求对居民楼进行灭鼠、 灭蟑螂,我那个时候真的什么都不懂,也 就这样一步步下来,怎么调配药水、怎么 使用机器,都是又问又学。”潘宇红说,在 她工作的这么多年里,她一直坚信只要 脚踏实地、不断学习,就会成功。而杭二 棉带给她吃苦耐劳的精神指引,在无形 中,就像是她生活里的一盏明灯,一直照 着她前行。 刚进居委会的时候,还没有电脑,什 么东西都是靠手写的,包括自己所管辖 的小区居民的姓名和联络方式。几百 个、几千个,都是在本子上画好表格,然 后一个个记上去。“好在当年在杭二棉读 了纺织工程,对制图什么的还是有基础 的。”潘宇红说,这些看似简单的表格,做 起来一点也不简单,幸好自己有机械制 图、绘制零件的功底,做起来才不会觉得 很困难。 问起从事居委会工作印象最深的一 件事,潘宇红马上想到了2003年的 SARS。当时她所在的社区有从北京回 来的居民,社区就将他们隔离在家中,进 行为期15天的隔离观察,但那个时候送 菜送生活用品都是要社区干部、志愿者 来做的。“当然怕啊,但总不可能不管居 民吧,先战胜自己心里的恐惧,冲上去, 后来你会发现,其实也就那样。”潘宇红 说,人的一生很短暂,而且你永远不知道 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唯有坚实的 信念才能支持起自己的灵魂。 曾经潘宇红以为自己会在杭二棉待 一辈子,谁都没有想到,二棉会华丽谢 幕。“我现在依稀记得是1992年的时候, 我们厂里举行‘二棉有困难,我们怎么 办?’的演讲比赛,那时候好多年轻人参 与,大家都是满腔热血、充满激情,觉得 二棉若有困难,那我们就应该团结一心, 帮助二棉一起度过难关。”潘宇红说,杭 二棉给予她的,除了一份工作、一份知 识、一份素养,更多的是,教会了她如何 做人,如何生活。“十几年了,每每路过杭 二棉大门口,看到那尊高大宏伟的毛主 席像,就觉得深情满满。”潘宇红感慨地 说,有时候,年少时候遇到的人和事,真 的会改变自己的一生。“吃苦耐劳永伴 随,感恩二棉初相逢。” 在萧山数十万家大大小 小、起起落落的企业中,可以 说,“杭二棉”是一家能够为这 座城市所熟记,能够改变这座 城市的居民结构,生活形态, 甚至城市的发展面貌和历史 纹理的企业。 在近六十年的岁月里,虽 然经历了创业、辉煌、破产、重 组、改制等过程,“杭二棉”作 为萧山城市的一个符号,在无 数萧山人心中依然留有特殊 的情结。“杭二棉”于1958年筹 建,到上世纪70年代已经是全 省少有的万人大厂之一。不 夸张地说,当时萧山城区每 四、五户人家就有一户是“杭 二棉人”。一个厂就是一个小 世界,有托儿所幼儿园,有小 学一直升至高中的职工子弟 学校,纺织技校、中专为企业 培养了不少人才,职工大学还 在厂里开班;职工医院是一家 综合性医院;职工们不出厂门 就能购物,上电影院;厂门口 还有萧山惟一的毛主席像,已 被列为杭州市级文物。 曾经的杭二棉,是萧山城 市的记忆。今天,这群厂房和 宿舍区已经成为萧山城区最 重要的地理和文化坐标。 为了纪念“杭二棉”筹建 近 60 周年,《萧山日报》特别策 划推出《棉忆 · 悦谈二棉旧时 光》专栏。在这些专栏文章 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位“杭 二棉人”与这家企业、这座城 市、这个时代的故事,我们可 以回忆起“杭二棉”当年创业 的艰辛、业绩之辉煌和转型的 曲折,我们也可以体悟到数十 年来萧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成果正是“奔竞不息、勇立潮 头”的地域精神和工业化、城 镇化的社会大进程相结合的 历史结晶。今天,中国经济进 入新常态后,萧山正面临着转 型升级和创业创新的历史机 遇,“杭二棉人”的故事也将给 这座城市带来新的启示。 编者按 之十三 杭二棉,最美的青春与你一起过 潘宇红获全国先进社区志愿者荣誉徽章与证书 难忘青春记忆 难舍老厂情 青年公园 说起杭二棉,潘宇红语气中总带有一股莫名的亢奋感。按照她自己的话说,前16年的少年时期,在心无旁骛的读书;19岁 开始进入杭二棉工作,最少女、最青春的时期,是在二棉度过的;1998 年下岗,靠自己努力又考上了居民干部,在现任岗位上一 待又是 16 年。“一个人的人生可以拥有多少个 16 年,而我真庆幸,我正青春的那段年华,是与杭二棉一起走过的。” 见到潘宇红的第一眼,你就会发现她身上似乎有股与生俱来的干劲,而她却自豪地说,这是杭二棉培养了她的吃苦耐劳的 精神。从一个懵懂、刚入社会的少女,进入到杭二棉工作,吃苦耐劳的二棉精神,一直指引着她、陪伴着她。 “如果有人问我,你一生中印象最深的是哪里?杭二棉;积累经验和得到历练 最多的时段是哪里?杭二棉;情谊最长的是哪些人?杭二棉的那帮兄弟姐妹; 最让你回味的是啥事?还是发生在杭二棉的那些让人喜怒哀乐的事。”虽然离 开杭二棉已经很多年了,但说起那段经历过的岁月,还是让史文龙感慨万千。 潘宇红办公照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Nov-2019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杭二棉,最美的青春与你一起过 - xsrb.xsnet.cnxsrb.xsnet.cn/epaper/resfile/2015-10-13/A03/xsrb20151013A03.pdf有事没事跑进别人宿舍,天南地北一阵海聊,

专版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责任编辑:陈霞 电话:82335885AAA333AAA

讲述者:史文龙,1976年进入杭二棉工作,经过车间2年多时间的锻炼,1979 年开始任专职团干部,从事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共青团工作。他是杭二棉辉煌时期的见证人,也是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经历者。

文字整理:项亚琼

运转一线磨练人,忙碌工作之余不忘“充电”

史文龙进厂后,从车间的辅助工开始做起。“那时,车间里女工居多,男工主要是做一些辅助和配合工作。”史文龙说,车间的活比较辛苦,日复一日也相对比较枯燥,即便是这样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在车间上班的两年时间里,史文龙除了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外,内心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干劲,总是挤时间多看一些书,多掌握一点知识。

“那时我们的业余生活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但我们却过得挺充实。”史文龙记得自己进厂那会,厂里的年轻人多数只有初中文化。1977年恢复高考后,厂里鼓励年轻人考大学,还专门请来老师授课。

年轻时候的史文龙十分好学,深深懂得“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工作之余除了多看书外,还积极参加厂里组织的夜校学习。“现在回想起来,很感谢那段日子,虽然生活上比较清苦,但却有这样的机会静下心来读书。”史文龙说,那段经历成为了他人生中一段宝贵的财富,他在那里接受继续教育,学到了很多知识,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参与《春之声》刊物编写 为文学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

俗话说: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对于史文龙来说最恰当不过。生产一线的磨练,让他羽翼渐丰,他的才华也很快在同龄人中显露出来。

1979年,史文龙从轮班调到车间,成了一名专职团干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1981年,当时厂里一群文学爱好者提议创办《春之声》,最终这本刊物真的办起来了,并保持1个月一期的频率,还坚持办了好几个年头。”史文龙说,作为刊物的发起人之一,当初创办的目的是为了给业余文学爱好者搭建和提供一个交流分享的平台,鼓励草根创作,发展与时代相通的文学。

“我们在《春之声》上设置了很多版块,吸引了不少爱好文学的年轻人前来投稿。”史文龙说,那时1个月差不多能收到好几百人的来稿,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稿源的数量。为了提高稿件的质量,作为团干部的史文龙,还经常带厂里的年轻人“走出去”,接触更多更新鲜的事物,提高《春之声》的刊物质量。

除了办好《春之声》,作为团干部的史文龙还要负责出好厂里的黑板报。“厂里从生产区通往生活区有条必经之路--南京路,很多职工下班后都会不由自主地停留在黑板报

前,看我们这期黑板报里出的是啥内容。”史文龙说,这给自己带来了压力,同样也是动力。为了出好一期黑板报,使其既有号召性又有可读性,大家都要构思讨论很久、很久。

发起建造青年公园,组织联谊活动留下青春记忆

“年轻人聚会,要是有个公园就好了。”得知厂里许多年轻人的想法后,史文龙等团干部向厂里领导反映,最终同意在如今毛主席像的东南侧建造一个青年公园。

史文龙说,这个青年公园是当年许多年轻人肩挑担扛,耗时半年多建造起来的,亭子、假山,绿树成荫,那里留下了很多人的青春记忆。如今,这个青年公园的大部分还依然存在,很多次路过他都会不由自主地朝它看几眼。

“那时厂里年轻女工多,作为团干部的我,还经常组织她们与男职工多的杭齿厂、杭发厂一起搞联欢活动。”史文龙说,回忆杭二棉,那里有他们这代人生活过的印记,留下过他们的欢声笑语和拼搏的汗水,更有他们脚踏实地的身影。

也因为共同学习和生活,许多人对杭二棉留下了很深的感情,与那里的人结下了非同寻常的友谊。每到用餐时间,就能看到食堂里大姐小妹们的灿烂笑容,可亲而又温暖;有事没事跑进别人宿舍,天南地北一阵海聊,彼此心里总是如此澄澈,心情也随之明媚起来。踏实,而没有距离感,这就是杭二棉大家庭的温暖。

“离开杭二棉后,我选择了自己创业。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仍与很多曾经工作过的同事保持着联系。”回忆过去,史文龙非常感恩那些个日子里带给他帮助的人和事,如今的他常反哺社会捐资助学,力所能及帮助别人。

讲述者:潘宇红,原杭二棉的车间女工,布机摆梭工。1998年下岗后,经过努力考上了当时城厢镇(后更名城厢街道)的居民干部,2003年被中国社区工作协会授予全国社区志愿者先进个人,现为萧山城厢街道南门江社区党委书记。

文字整理:周英

初识二棉,多想择一城终老

“我是1985年进入杭二棉的,那时我19岁,高中毕业后,做过代课教师,后二棉招工,觉得做工人好啊,就这样机缘巧合得进来了。”潘宇红从进入杭二棉开始,一直是纺织里的摆梭工,一做十几年,直到下岗。

“年轻小姑娘,啥都不懂,只知道埋头苦干。”潘宇红笑说,其实在车间的工作很枯燥,不过幸好,杭二棉给了她很多其他地方没有的乐趣。

那个时候纺织女工的工作时间是两天早班、两天中班、两天晚班、两天休息,除休息天,大家都住在厂里的宿舍。众所周知,杭二棉就像一个城中城一样,拥有自己的学校、医院、电影院、购物中心……一个厂就是一个小世界。所以业余时间,女工们都不会觉得无聊,她们有自己的消遣方式,约上小姐妹吃饭,增添生活情趣;参加厂里的联谊活动,和杭齿厂、杭发厂的员工互动;或是在厂里的学校参加培训班,继续学习相关知识。

1992年的时候,潘宇红参加了杭二棉开设的纺织中专,选择了纺织工程作为自己的专业进行再度学习充电。在这之前,她已经是女工车间的团支部书记、厂报的通讯员,再度选择学习,也是希望自己能与杭二棉一起成长。“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在自己最需要吸收养分的那几年,是二棉培养了我。”

作为一个已经毕业近十年的人,再回炉学习,除了工作外,又要兼顾家庭,其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潘宇红说,每当她觉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会想到二棉精神--吃苦耐劳。

“我们二棉的党委张书记在团干部培训班上与我们共勉时说,人要多学习,

遇到困难一定要坚持再坚持,这些都是日后别人抢不走的资本。”潘宇红说。

再见二棉,吃苦耐劳伴我行

1998年,杭二棉进行重组,一大帮和潘宇红这样的女工,面临工作后的第一次洗礼--下岗。好在,凭借着一股拼劲,潘宇红考上了居民干部。“这应该是1998年7月份的事吧,一共有56个人考试,最终录取了24个。”31岁的年纪,开始做居委会的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早也不晚,但潘宇红坦言,从车间女工的身份一下子转到了居委会干部,还是有点别扭的。“我记得我进入居委会不久,就接到上级要求对居民楼进行灭鼠、灭蟑螂,我那个时候真的什么都不懂,也就这样一步步下来,怎么调配药水、怎么使用机器,都是又问又学。”潘宇红说,在她工作的这么多年里,她一直坚信只要脚踏实地、不断学习,就会成功。而杭二棉带给她吃苦耐劳的精神指引,在无形中,就像是她生活里的一盏明灯,一直照着她前行。

刚进居委会的时候,还没有电脑,什么东西都是靠手写的,包括自己所管辖的小区居民的姓名和联络方式。几百个、几千个,都是在本子上画好表格,然

后一个个记上去。“好在当年在杭二棉读了纺织工程,对制图什么的还是有基础的。”潘宇红说,这些看似简单的表格,做起来一点也不简单,幸好自己有机械制图、绘制零件的功底,做起来才不会觉得很困难。

问起从事居委会工作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潘宇红马上想到了 2003 年的SARS。当时她所在的社区有从北京回来的居民,社区就将他们隔离在家中,进行为期15天的隔离观察,但那个时候送菜送生活用品都是要社区干部、志愿者来做的。“当然怕啊,但总不可能不管居民吧,先战胜自己心里的恐惧,冲上去,后来你会发现,其实也就那样。”潘宇红说,人的一生很短暂,而且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唯有坚实的信念才能支持起自己的灵魂。

曾经潘宇红以为自己会在杭二棉待一辈子,谁都没有想到,二棉会华丽谢幕。“我现在依稀记得是1992年的时候,我们厂里举行‘二棉有困难,我们怎么办?’的演讲比赛,那时候好多年轻人参与,大家都是满腔热血、充满激情,觉得二棉若有困难,那我们就应该团结一心,帮助二棉一起度过难关。”潘宇红说,杭二棉给予她的,除了一份工作、一份知识、一份素养,更多的是,教会了她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十几年了,每每路过杭二棉大门口,看到那尊高大宏伟的毛主席像,就觉得深情满满。”潘宇红感慨地说,有时候,年少时候遇到的人和事,真的会改变自己的一生。“吃苦耐劳永伴随,感恩二棉初相逢。”

在萧山数十万家大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企业中,可以说,“杭二棉”是一家能够为这座城市所熟记,能够改变这座城市的居民结构,生活形态,甚至城市的发展面貌和历史纹理的企业。

在近六十年的岁月里,虽然经历了创业、辉煌、破产、重组、改制等过程,“杭二棉”作

为萧山城市的一个符号,在无数萧山人心中依然留有特殊的情结。“杭二棉”于1958年筹建,到上世纪70年代已经是全省少有的万人大厂之一。不夸张地说,当时萧山城区每四、五户人家就有一户是“杭二棉人”。一个厂就是一个小世界,有托儿所幼儿园,有小学一直升至高中的职工子弟

学校,纺织技校、中专为企业培养了不少人才,职工大学还在厂里开班;职工医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职工们不出厂门就能购物,上电影院;厂门口还有萧山惟一的毛主席像,已被列为杭州市级文物。

曾经的杭二棉,是萧山城市的记忆。今天,这群厂房和宿舍区已经成为萧山城区最

重要的地理和文化坐标。为了纪念“杭二棉”筹建

近60周年,《萧山日报》特别策划推出《棉忆·悦谈二棉旧时光》专栏。在这些专栏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位“杭二棉人”与这家企业、这座城市、这个时代的故事,我们可以回忆起“杭二棉”当年创业的艰辛、业绩之辉煌和转型的

曲折,我们也可以体悟到数十年来萧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正是“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地域精神和工业化、城镇化的社会大进程相结合的历史结晶。今天,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萧山正面临着转型升级和创业创新的历史机遇,“杭二棉人”的故事也将给这座城市带来新的启示。

编者按

之十三

杭二棉,最美的青春与你一起过

潘宇红获全国先进社区志愿者荣誉徽章与证书

难忘青春记忆 难舍老厂情

青年公园

说起杭二棉,潘宇红语气中总带有一股莫名的亢奋感。按照她自己的话说,前16年的少年时期,在心无旁骛的读书;19岁开始进入杭二棉工作,最少女、最青春的时期,是在二棉度过的;1998年下岗,靠自己努力又考上了居民干部,在现任岗位上一待又是16年。“一个人的人生可以拥有多少个16年,而我真庆幸,我正青春的那段年华,是与杭二棉一起走过的。”

见到潘宇红的第一眼,你就会发现她身上似乎有股与生俱来的干劲,而她却自豪地说,这是杭二棉培养了她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从一个懵懂、刚入社会的少女,进入到杭二棉工作,吃苦耐劳的二棉精神,一直指引着她、陪伴着她。

“如果有人问我,你一生中印象最深的是哪里?杭二棉;积累经验和得到历练最多的时段是哪里?杭二棉;情谊最长的是哪些人?杭二棉的那帮兄弟姐妹;最让你回味的是啥事?还是发生在杭二棉的那些让人喜怒哀乐的事。”虽然离开杭二棉已经很多年了,但说起那段经历过的岁月,还是让史文龙感慨万千。

潘宇红办公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