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histweb.hkbu.edu.hk/project_web/cwh/news13.pdf · •...

9
105 《當代史學》第8卷第4期(200712月) 會議紀要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 盧嘉琪 中國女性史研究已逐漸成為顯學,無論專著之出版、學刊之創設、學會之成立,以至研 討會之召開,均反映國際學術界對中國女性史研究之興趣正在不斷提高。女性史學科地位之 建立和加強,也標誌著此學科已邁向成熟。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是本港最先開設中國古代女性史大學本科課程的高等學府, 1 其他 學府亦相繼開辦相關課程,可見本地學界對中國女性史研究的興趣正日漸提高,成果有目共 睹。2007 6 21 日至 22 日由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舉辦的「中國女性史史料學國際研討會」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ources for Chinese Women’s History),正好見證了本地學 界對女性史研究的關注及努力。是次活動由主席劉詠聰教授發起及組織,是浸大首次獲得蔣 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贊助的研討會。此外,麥基爾大學榮譽校董劉聚富院士及香港浸會 大學亦同時贊助是次會議。是次活動意義重大,不但是首個以史料學為主題的中國女性史研 討會,也是香港首個以中國女性史為主題的國際學術會議。 百川滙流 是次會議出席人數近百,其中宣讀論文或擔任主持、評論員有四十多位學者,半數來自 外地。與會學人包括國際知名的中國女性史研究專家,及有相關研究興趣的漢學家。他們以 文會友,發表極具學術價值之論文。此外,出席會議者亦包括六位分別來自香港、台灣和德 國的註冊觀察員,他們都是研究生或是研究助理。 本地與會的外校學人分別來自港大、中大、科大、嶺大、城大和公大。作為主辦機構的 浸大,則有歷史系、中文系、宗哲系、英文系和視覺藝術學院共五個學術單位的代表參加。 盧嘉琪博士,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博士後研究員。 1 詳參劉詠聰:〈香港地區中國婦女史研究述評〉,收入周佳榮、劉詠聰編:《當代香港史學研究》 (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4 年),頁 127 及頁 144,註 9;劉詠聰編:《香港近二十年中 國 古 代 女 性 史 學 術 活 動 》( 增 訂 本;香 港:香 港 浸 會 大 學 歷 史 系 中 國 女 性 史 硏 究 室,2006 年), 46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Jul-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histweb.hkbu.edu.hk/project_web/cwh/news13.pdf · • 105 • 《當代史學》第8卷第4期(2007年12月) 會議紀要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

• 105 •

《當代史學》第8卷第4期(2007年12月)

� 會議紀要 �

「「中中國國女女性性史史史史料料學學研研討討會會」」側側記記

盧嘉琪 ∗

中國女性史研究已逐漸成為顯學,無論專著之出版、學刊之創設、學會之成立,以至研

討會之召開,均反映國際學術界對中國女性史研究之興趣正在不斷提高。女性史學科地位之

建立和加強,也標誌著此學科已邁向成熟。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是本港最先開設中國古代女性史大學本科課程的高等學府, 1 其他

學府亦相繼開辦相關課程,可見本地學界對中國女性史研究的興趣正日漸提高,成果有目共

睹。2007 年 6 月 21 日至 22 日由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舉辦的「中國女性史史料學國際研討會」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ources for Chinese Women’s History),正好見證了本地學

界對女性史研究的關注及努力。是次活動由主席劉詠聰教授發起及組織,是浸大首次獲得蔣

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贊助的研討會。此外,麥基爾大學榮譽校董劉聚富院士及香港浸會

大學亦同時贊助是次會議。是次活動意義重大,不但是首個以史料學為主題的中國女性史研

討會,也是香港首個以中國女性史為主題的國際學術會議。

百川滙流

是次會議出席人數近百,其中宣讀論文或擔任主持、評論員有四十多位學者,半數來自

外地。與會學人包括國際知名的中國女性史研究專家,及有相關研究興趣的漢學家。他們以

文會友,發表極具學術價值之論文。此外,出席會議者亦包括六位分別來自香港、台灣和德

國的註冊觀察員,他們都是研究生或是研究助理。

本地與會的外校學人分別來自港大、中大、科大、嶺大、城大和公大。作為主辦機構的

浸大,則有歷史系、中文系、宗哲系、英文系和視覺藝術學院共五個學術單位的代表參加。

∗ 盧嘉琪博士,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博士後研究員。

1 詳參劉詠聰:〈香港地區中國婦女史研究述評〉,收入周佳榮、劉詠聰編:《當代香港史學研究》

(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1994 年),頁 127 及頁 144,註 9;劉詠聰編:《香港近二十年中

國古代女性史學術活動》(增訂本;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中國女性史硏究室,2006 年),

頁 46。

Page 2: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histweb.hkbu.edu.hk/project_web/cwh/news13.pdf · • 105 • 《當代史學》第8卷第4期(2007年12月) 會議紀要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

• 106 •

會議籌備工作近兩年,籌備委員會由五人組成,包括劉詠聰(主席)、周佳榮(系主任)、麥

勁生(委員)、黃文江(委員)及盧嘉琪(主席助理)。工作委員會成員則有十二人,包括陳

月媚、陳嘉儀、區顯峰、丁潔、侯勵英、羅婉嫻、文兆堅、彭淑敏、黃曉恩、黃耀忠、布琮

任和呂凱玲。由此可見,是次學術活動是歷史系傾力製作的重點項目。

是次會議集結不同地區、院校及學科的學者,以不同的身份,共同參與一個主題集中的

研討會,這種組合及規模,是近年香港所舉辦的學術會議中較少見的。

會議盛況

大會以清代史學家章學誠名句「盈天地間,凡涉著作之林,皆是史學」點題。 2 章氏認

為天地間凡牽涉到著述,皆可視為史學,由此可見史料的多元性,以及歷史研究內容之廣闊

無涯。在芸芸史料之中,實承載著無數的性別議題。是次會議的文章充分地配合大會主題,

所涉史料種類繁多,包括儒家經典、正史、墓誌銘、地方志、檔案資料、類書、醫書、術數、

小說、筆記、文集、詩集、繪畫、書法、報刊、物質文化等。會議分為兩天進行,程序如下:

2007 年 6 月 21 日

開幕禮 司儀:彭淑敏(Agnes Suk-man Pang)

9:00am-9:20am 主禮嘉賓:陸大章(Franklin T. Luk,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傅浩堅(Frank H. K.

Fu,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暨社會科學院院長)、梁其姿(Angela Ki-che

Leung,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副執行長)、劉聚富(Arthur C. F. Lau,麥基

爾大學榮譽校董)、周佳榮(Kai-wing Chow,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系主任)

致辭:陸大章(Franklin T. Luk)、劉詠聰(Clara Wing-chung Ho)

第一場 主持:葉山(Robin D. S. Yates)

瑞麗(Lisa Raphals)“How the History of Women in Early China Intersects with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rly China”

評論人:楊靜剛(Ching-Kong Yeung)

司馬安(Anne Behnke Kinney)“The Book of Odes as a Source of Women’s History in

Early China”

評論人:陳致(Chen Zhi)

9:25am-11:25am

文潔華(Eva Kit-wah Man)“Discourses on Female Bodily Aesthetics and Their Early

Revelations in The Book of Songs”

評論人:劉國強(Kwok-keung Lau)

2 章學誠:〈報孫淵如書〉,《文史通義》(收入《章氏遺書》﹝吳興劉氏嘉業堂刊本,1922 年﹞,

卷 9),〈外篇〉3,頁 42 上。

Page 3: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histweb.hkbu.edu.hk/project_web/cwh/news13.pdf · • 105 • 《當代史學》第8卷第4期(2007年12月) 會議紀要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

• 107 •

第二場 主持:陳弱水(Jo-shui Chen)

姚平(Ping Yao)“Women in Portraits: An Overview of Epitaphs from Early and

Medieval China”

評論人:趙雨樂(Yu-lok Chiu)

11:35am-1:05pm

伊沛霞(Patricia Ebrey)“Illustrating Chinese Women’s History”

評論人:趙雨樂(Yu-lok Chiu)

第三場 主持:范家偉(Ka-wai Fan)

李貞德(Jen-der Lee)“Ishinpo and Its Excerpts of Chanjing: Japanese Medical Text

as a Source for Chinese Women’s History”

評論人:梁其姿

2:25pm-3:45pm

宋漢理(Harriet Zurndorfer)“Women in Chinese Encyclopedias”

評論人:梁其姿(Angela Ki-che Leung)

第四場 主持:戴仁柱(Richard Davis)

魏愛蓮(Ellen Widmer)“Gazetteers and the Talented Woman”

評論人:曼素恩(Susan Mann)

衣若蘭(Jo-lan Yi)“Social Hierarchy, Gender Division and Institutions: Sources

Relating to Women in Chinese Standard Histories”

評論人:曼素恩(Susan Mann)

4:00pm-6:00pm

劉詠聰(Clara Wing-chung Ho)“Overt and Covert Treasures: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ources for Women’s History in the Sibu”

評論人:曼素恩(Susan Mann)

2007 年 6 月 22 日

第五場 主持:楊秀珠(Sau-chu Alison Yeung)

方秀潔(Grace Fong)“Autobiographical Subjects: Ming-Qing Women’s Poetry

Collections as Sources for Women’s Life Histories”

評論人:柯麗德(Katherine Carlitz)

評論代讀:麥勁生(Ricardo King-sang Mak)

盧葦菁(Weijing Lu)“Personal Experience, Public Records: Sources on Female

Relatives in the Qing Collected Works”

評論人:陳永明(Wing-ming Chan)

8:45am-10:45am

李惠儀(Wai-yee Li)“Romantic Recollections of Women as Sources of Women’s

History”

評論人:陳德鴻(Leo Tak-hung Chan)

Page 4: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histweb.hkbu.edu.hk/project_web/cwh/news13.pdf · • 105 • 《當代史學》第8卷第4期(2007年12月) 會議紀要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

• 108 •

第六場 主持:雷金慶(Kam Louie)

李木蘭(Louise Edwards)“Gendered Fictions and Women’s History”

評論人:葉少嫻(Terry Siu-han Yip)

高彥頤(Dorothy Ko)“Material Cultures and Women’s History”

評論人:馮客(Frank Dikőtter)

11:00am-1:00pm

胡纓(Hu Ying)“Women’s Characters: Calligraphy as Source for Women’s History”

評論人:劉澤光(Chak-kwong Lau)

第七場 主持: 高馬可(John Carroll)

季家珍(Joan Judge)“A Kaleidoscope of Knowledge about Women: The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 1872-1918”

評論人:馮客(Frank Dikőtter)

葉漢明(Hon-ming Yip)“Prostitutes in the Dianshizhai Pictorial”

評論人:馮客(Frank Dikőtter)

2:15pm-4:15pm

黃文江(Timothy Man-kong Wong)“Urban Women and Protestantism in South

China: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from Missionary Sources”

圓桌會議/閉幕 "Sources for Women's History in Early, Medieval, and Late Imperial China: Reading

the Texts and Beyond"

主持:曼素恩(Susan Mann)

4:30pm-6:00pm 評論人:葉山(Robin D. S. Yates)、陳弱水(Jo-shui Chen)、梁其姿(Angela Ki Che

Leung)

兩天的會議包括七場論文發表以及一節圓桌會議,提交論文共十九篇。文章選題十分嚴

謹,學者就各種史料之價值、使用、限制等課題進行了多層次的交流。大會深以研討會只宣

讀、不討論,一節趕至五、六篇文章的做法為戒,堅持每篇文章都要進行認真的討論,所以

在節數和時間安排方面,每一節限定兩至三位學人發表文章,每篇文章均由一位大會特約的

評論員負責講評,討論時間十分充足。每場講者及評論人發言之後,均設台下發言時間,台

下觀眾就個別議題踴躍發問,並提出自己的獨特見解,現場氣氛相當熱烈。台下討論時間結

束後,每位講者都有機會作總結回應,可說是不折不扣的多向交流。

經過兩天的討論,會議最後以圓桌會議作總結。主持人是祖母級的女性史專家曼素恩,

她帶領評論人及在場人士發表意見和討論。她認為是次會議成功地集結不同背景、不同研究

範圍的學者,共同分享在中國女性史領域中的研究經驗。評論人之一陳弱水以個人的體驗,

分析從事女性史研究運用史料時遇到的限制。葉山則展示他編製的一份中國女性史書目,藉

以對有關研究重點作回顧。梁其姿作為今次贊助單位代表之一亦分享她從事女性史研究的歷

程,發表對推動中國女性史研究的展望,又提出史料保存、電子化計劃、比較研究等眾多學

術議程。

Page 5: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histweb.hkbu.edu.hk/project_web/cwh/news13.pdf · • 105 • 《當代史學》第8卷第4期(2007年12月) 會議紀要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

• 109 •

是次會議著眼於宣示中國女性史之學科地位,並以邁向中國女性史史料學之建立為鵠

的,成果豐碩。主席亦有出版論文集之打算,以期對學術界作進一步之貢獻。

會後餘韻

會議雖已終結,但仍有不少片段值得再三回味。

首先,學者來自四面八方,而且是中國女性史研究的權威人物。以外地學人而言,有研

究上古女性的瑞麗、司馬安、葉山;研究中古女性的伊沛霞、李貞德、陳弱水、姚平、蕭虹;

以及研究明清女性的曼素恩、魏愛蓮、宋漢理、梁其姿、高彥頤、李惠儀、李木蘭、方秀潔、

季家珍、胡纓、柯麗德、盧葦菁、衣若蘭。本地學人陣容亦強,除長期或曾經以女性為主要

研究範圍的劉詠聰、葉漢明、楊秀珠、文潔華、張宏生外,亦有不少曾在其研究領域內或多

或少旁涉到性別議題,如雷金慶、戴仁柱、馮客、高馬可、陳德鴻、葉少嫻、黃文江、劉國

強、呂宗力、楊靜剛、趙雨樂、陳永明、劉澤光、范家偉等。如此星光熠熠的盛會,當然要

作一番紀念。大會除準備嘉賓題名冊外,又特別安排學者在場刊上簽名留念,簽名座上更擺

放寫上“For Milestone Makers in Gender History”字樣的紙牌。原本樸實無華的場刊頓時聲價

十倍,成為主辦單位獨有的珍藏本。

其次,是次會議是香港首個以中國女性史為主題的國際性會議,與會者當中更有不少與

香港有淵源,而又在外地學界開花結果的學者,如梁其姿、高彥頤、李惠儀、方秀潔等,不

但研究成果豐碩,而且揚名國際學壇。相信她們回到自己成長的地方發表成果,總會別有一

番感受吧!正如高彥頤在發言時就指出這個研討會在她的家鄉舉行,她是感到十分興奮的。

除此之外,大會別具心裁,將與會學者有關女性史研究的專書封面掃瞄,製成精美展板,

在場外舉辦名為 “Gems of Scholarships in Gender History: Selected Items by Conference

Participants” 的小型展覽,吸引不少在場人士駐足觀看及拍照留念,令現場熱鬧起來。會後

展覽內容更由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重新包裝,再度展出,並附設書展,使讀者除封面外,也

可翻看原書。 3

再者,是次會議是學界一項盛事,引起廣泛報導,會後報告多達十多篇,包括校內刊物、

校外報紙、期刊、網站等均作大篇幅的報導。 4 其中一位來自德國的觀察員 Julia Stone 回國

3 是次展覽展期由 2006 年 8 月 17 日至 9 月 25 日。有關詳情見浸大圖書館網頁:“Sources for

Chinese Women’s History: Book Exhibition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書展”(http://www.hkbu.edu.hk/

~libref/announcement/20070817_bk_exhibit.html)。

4 關於是次會議的報導,刊於校內刊物的包括:HKBU On Campus, Issue 21 (June 2007), p.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ources for Chinese Women’s History,”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Bulletin (HKBU), 2007/08 Issue 1 (September 2007), p. 6;“Women’s History Comes of

Age 殿堂級女性史專家匯聚浸大 ,”HKBU New Horizons, 2007/08 Issue 01 (October 2007), p.

28。刊於校外報刊的有:“The List,”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June 16, 2007, E5;陳耀南:〈婦

女學林有盛會〉,《信報財經新聞》,2007 年 6 月 21 日,第 38 頁;〈浸大辦女性史研討會〉,《大

公報》,2007 年 6 月 23 日,A20;“Conference: The Importance of Women in Chinese History,”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June 23, 2007, E6。網上發佈的則有:“HKBU Holds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urces for Chinese Women’s History,” HKBU e-News, June 21, 2007;〈香港浸會

大 學 首 辦 “中 國 女 性 史 史 料 學 國 際 研 討 會 ”〉( 中 國 新 聞 社 ),《 Sina 全 球 新 聞 》

( http://news.sina.com), 2007 年 6 月 21 日;〈專家香港研討中國女性史〉,《東南在線》

Page 6: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histweb.hkbu.edu.hk/project_web/cwh/news13.pdf · • 105 • 《當代史學》第8卷第4期(2007年12月) 會議紀要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

• 110 •

後特別撰寫報告,刊載於性別研究網頁上。 5 筆者亦曾撰中英文會議紀要兩篇,並刊於具代

表性的期刊,以供各界人士參考。 6 總括來說,各方人士對是次會議有著極高評價,並對討

論成果予以肯定。會議雖已圓滿結束,但會議程序、會議學人名單、論文摘要、照片及報刊

報導等資料仍可在專屬網站重溫,該網站地址為 http://www.hkbu.edu.hk/~histweb/cwh。

意猶未盡

筆者承師命,擔任是次會議主席助理一職,協助會議的籌備工作,雖然付出的勞力只屬

皮毛,但從中獲取的知識和經驗卻是十分豐富的。參與籌備一個如此盛大的國際性學術會議,

不但獲益良多,更能藉此機會與多位親切和藹、樂於提點後輩的國際知名女性史研究專家見

面,並向他們請教,當中的喜悅和榮幸實在罄竹難書。

回想當初決定投身中國女性史研究之際,老師首先訓以史料學的重要性。史料的發掘、

整理和分析,是研究的根基,所以史料學的探索尤為重要。中國的史料浩如淵海,當中反映

的性別議題繁多,有些已得到學界的關注,並累積相當研究成果;有些則尚待發掘。是次會

議論文涵蓋範圍廣闊,有不少是在前人學者的研究基礎上作進一步的深層探索,更有大部份

是前人研究甚少觸及,或學界之中較為新鮮的議題,因此引起學者的關注。

是次會議是一個開始,期待以後有更多高質素的研討會出現,共同為中國女性史研究作

出努力,獻出更驕人的成果。

(http://www.sebc.com.cn),2007 年 6 月 22 日。有關報導已上載到是次會議專屬網站,以供

參考。詳見“News Reports”一項(http://www.hkbu.edu.hk/~histweb/ cwh/reports.htm)。

5 Julia Stone,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ources for Chinese Women’s History,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June 21-22, 2007,” Women and Gender in Chinese Studies Network

(http://www.wagnetnews.blogspot.com/, posted on Sept 3, 2007).

6 “Report: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ources for Chinese Women’s History,” Asian

Studies Newsletter, vol. 52, no. 4 (Winter 2007), pp. 17-18;〈「盈天地間,凡涉著作之林,皆是

史學」──中國女性史史料學國際研討會紀要〉,《婦研縱橫》(2007 年,待刊)。

Page 7: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histweb.hkbu.edu.hk/project_web/cwh/news13.pdf · • 105 • 《當代史學》第8卷第4期(2007年12月) 會議紀要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

• 111 •

Page 8: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histweb.hkbu.edu.hk/project_web/cwh/news13.pdf · • 105 • 《當代史學》第8卷第4期(2007年12月) 會議紀要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

~ June 21~ June 21--22, 2007 ~22, 2007 ~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Page 9: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histweb.hkbu.edu.hk/project_web/cwh/news13.pdf · • 105 • 《當代史學》第8卷第4期(2007年12月) 會議紀要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

《 當 代 史 學 》第 8 卷第 4 期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Review Vol. 8 No. 4

2007 年 12 月 December 2007

目 錄 Contents

� 會議紀要 �

「中國女性史史料學研討會」側記 ......................................................... 盧嘉琪 105

� 文博專輯 �

開創香港先河的孔憲紹博士伉儷中醫藥博物館

──並談中醫藥在本地的發展 ............................................................ 羅婉嫻 112

碩果僅存的百年火車站──香港鐵路博物館 .......................................... 黃曉恩 117

� 書刊評介 �

《中華書局與近代文化》 ........................................................................... 周佳榮 122

《期刊、出版與社會文化變遷──五四前後的

商務印書館與〈學生雜誌〉》 ........................................................... 丁 潔 124

《一九一零~一九二零年代都會新婦女生活風貌──

以〈婦女雜誌〉為分析實例》 ........................................................... 文兆堅 127

香港學書目:2007 年出版著作提要(2) .................................... 亞太文獻中心 129

� 學界動態 �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歷屆哲學博士及碩士論文目錄 ............................. 資料室 132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歷屆社會科學碩士(當代中國研究)

專業論文目錄 ....................................................................................... 資料室 134

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活動匯報 ................................................................... 資料室 136

香港學界文教活動簡報 ............................................................................... 資料室 139

* 本期封面照片:中國雲南女兒國(瀘沽湖「崇母尊女」的摩梭婦女),照片由彭淑

敏小姐提供,謹此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