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33
教會歷史 第三課 20131215

Upload: biblestudy2016

Post on 09-Apr-2017

28 views

Category:

Education


1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教會歷史 第三課

2013年12月15日

Page 2: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知識分子的使徒

• 教會面臨以知識分子能理解的方式來定義信仰的需要。福音需要理性的力量。

• 『他們不屬世界』『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約17:16,18) 出世和入世

• 特土良:「雅典和耶路撒冷有何相通呢?」反對調和基督教與希臘哲學。

• 希臘哲學可以被吸收為盟友?根據希臘哲學展現福音的方法。

Page 3: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le • 當信仰和哲學都在基督面前稱臣時,兩者可以和睦相處。Clement和俄利根Origen建立亞歷山大教理學校來從事這合一運動。

• 「正如律法是猶太人的訓蒙的師傅;哲學是希臘人訓蒙的師傅,引我們到基督那裏。」(Clement 《雜記》)

• Clement 之後,希臘思維與基督教思想開始聯合。

• 三世紀初,亞歷山大爆發基督徒的大逼迫, Clement 離開該城,將教理學校交給18歲的俄利根Origen。

Page 4: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俄利根 • 185年出身於亞歷山大的基督教家庭。 • 人生目標是將一切的真理都引領到神的救恩計畫中。

• 學者生涯分兩部分:亞歷山大時期(202-230年)和該撒利亞時期(230-254年)

• 他的哲學不僅是闡釋思想觀念,而是塑造品格的方法。

• 以闡釋聖經為首要任務,是說希臘文基督徒用希伯來文研究舊約的第 一位。編訂《六種經文合參》,是初期教會最偉大的聖經論著。

• 寓意解經

Page 5: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寓意解經 聖經是神啟示的寶庫,因此要看它為一個整體。如果覺得某段經文與道德信念或神的本性相矛盾,那麼該段經文表面下一定隱藏某種深刻的教訓。

這種信念引至「寓意解經」的方法。 認為聖經的每一經文都有三層意義: 字面意義;對心靈的道德應用意義;和寓意的或屬靈的意義,即基督信仰中的奧秘。

靈意解經是聖靈的恩賜。

Page 6: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 不輕視農民樸素的信仰。但他認識到如果基督教要成功的塑造文明,它必須向人類的知性與心靈證明自己是合理的。

• 《駁塞爾修斯》是回應塞爾修斯的《論真教義》;把基督教的智性程度提升到可與希臘哲學並駕齊驅的地步。

• 《論第一原理》是基督教最偉大的經典之一,深深影響後來神學的走向。

• 他教導一切受造物,有一天都將恢復和神的合一,地獄將空無一物。在教會史上,許多人夢想神的愛終將會戰勝一切罪惡。俄立根將夢想化為一種教義。所以在六世紀大公會議譴責為異端。

Page 7: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俄立根的功過 • 對基督教神學史的貢獻正反都有。 • 他是基督教偉大的知識分子的典型,盡其一生為信仰而活。

• 另一方面,他關於神、三位一體與耶穌基督的教導,留下問題重重的遺產,最終引起教會的內戰。

• 他的系統顯然有不一致的地方,大致上都是因為他不分青紅皂白地接受希臘的神性與受造不完美的見解。

Page 8: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基督教羅馬帝國時代 312 – 590年

Page 9: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歷史背景 • 在第三世紀,羅馬帝國有30位皇帝登基,另外還有許多人圖謀皇位。混亂和無政府在整個帝國蔓延。

• 戴克理先 (284 – 305年)繼承一個無政府的帝國,傳給繼任者是一個復興的帝國。他將帝國權力分為四個帝國法庭-兩個「奧古斯都」每位都有一位權位略低的「凱撒」。

• 統治結束前兩年,突然下詔迫害基督徒。摧毀教會建築,禁止基督徒崇拜,焚燒聖經,主教全部被捕。

• 羅馬東部新奧古斯都加勒里烏斯(Galerius)不遺餘力要徹底毀滅基督教。最終歸於失敗。

• 西部奧古斯都君士坦丁‧夏羅盧斯向基督徒表親善。 • 311年Galerius 病重,頒布《寬容法令》。基督徒迫害就此結束。

Page 10: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爭奪皇權鬥爭

• Galerius 駕崩,西方爭奪皇權。 • 君士坦丁率軍穿過阿爾卑士山與軍事占優勢的對手Maxentius在Milvian 橋相遇。君士坦丁求助基督徒的神。在夢中,他看見天空中有一十字架,上面寫著「以此記號取勝」。312年10月28日,君士坦丁取得輝煌的勝利,他將他的成功看成是基督的權能以及基督教超越性的證據。

Page 11: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以此記號取勝

Page 12: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米爾維安橋Milvian Bridge之役 歷史轉捩點

君士坦丁代表著大公教會時代過去了,基督教羅馬帝國時代開始出現。 勇敢的殉道成為過去。帝國的基督教化以及帝國開始干預教會事務。

Page 13: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君士坦丁的作為

• 313年米蘭諭旨,宣告全體臣民享有信仰自由。

• 基督教神職人員像異教祭司一樣享有免稅權。

• 廢除十字架死刑。

• 終止用角鬥士以格鬥方式懲罰罪犯。

• 321年,規定星期日為公共假日。

• 325 年召集尼西亞會議。

• 337年駕崩前不久施洗。

Page 14: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 教會在世上面臨完全嶄新的使命。基督教精神注入公眾的生活。

• 教會要付出代價,君士坦丁統治著基督教主教,命令他們無條件服從官方各項決定。

• 過去教會由信仰堅定的信徒組成;現在許多帶有政治野心,對宗教毫無興趣,一隻腳踏在異教中的人都進入教會。

• 兩方面危險: – 帶來膚淺的信仰和異教迷信在教會中彌漫。

– 導致將宗教世俗化或濫用於政治目的。

• 380年Theodosius將基督教定為羅馬帝國國教。

Page 15: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敢向皇帝挑戰的Ambrose安波羅修

• 374年在群眾喝采聲中選為米蘭主教,那時還未受洗。

• Theodosius皇帝的親密顧問。 • 390年以開除教籍為威脅,逼迫皇帝為核准在帖撒羅尼迦屠殺平民的事,做了某種形式的公開懺悔。是第一位能以主教地位左右民政統治者的教會領袖。

• 以後西方教會數次運用開除教籍要求皇帝謙卑。東方教會不曾發生。對待基督徒皇帝不同的態度,象徵著東西方教會不同的結果。

Page 16: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君士坦丁干預教會 • 君士坦丁指望教會將新生命帶進疲弱的帝國。但教會首先需要合一。

• 在帝國各個角落都有基督徒為各種神學問題爭吵。

• 現代基督徒傾向於把救恩與教義的信念隔離,認為救恩是罪得赦免,以及「個人與神的關係」。初代教會認為一個人所相信的是極其重要,異端對於神、耶穌基督與救恩的信念與教導,會把福音的信息與基督徒的生活扭曲,變成「另一個福音」。

• 君士坦丁採取干預手段來終止這種無止無休的爭吵,並使他的基督徒臣民在信仰上達到共識。

Page 17: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神的奧秘究竟如何實現,並非人類理智所能完全了解的,但異端把這奧秘還原為平凡無奇,並且人人都可以理解的學說,又在這過程中剝奪了這奧秘的尊嚴與榮耀。」

取自《基督教神學思想史》(簡) p.175 《神學的故事》(繁)

The Story of Christian Theology by Roger Olson

Page 18: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325年尼西亞會議 君士坦丁出面召集並且主持大會。要他們必須在分裂的問題達到共識。與亞流之爭很快得到解決。 敲定三位一體教義,以信經的方式表達。

Page 19: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三位一體之爭

• 亞歷山大主教亞歷山大與長老亞流發生衝突。 • 約318年,亞流相信在耶穌基督裡面已成肉身的道並不是真正的神,他具有完全不同的本性,既非永恆的,也非全能的。他是受造存在;最初受造和最偉大的存在。他比任何人都偉大,但比永恆的神要低一個品級。

• 主教亞歷山大召開主教會議,譴責亞流並開除教籍。

• 亞流贏得政治首府尼克米迪亞的主教優西比烏的支持。神學爭論變成政治首府與思想首府兩個最重要的教會之間的交鋒。

Page 20: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 尼西亞信經:「真神中的真神,受生而非受造,和天父同體(homoousios)。」

• 二位拒絕簽名 – 尼哥米底亞的優西比烏和尼西亞主教的狄奧格尼斯。

• 半亞流主義: (homoiousios)相似的實體

• 如果半亞流成功,基督教信仰就會有兩個神和一位既非神又非人的耶穌。這意味著神自身是不可親近的,完全置身於人之外。

• 好幾位亞流主義者與半亞流主義者的主教與皇帝,曾幫助次位論復活。到381年舉行的君士坦丁堡大會,亞流主義才得到最終和明確的譴責。

Page 21: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Athanasius 亞他那修(300-373年)

• 在反亞流鬥爭中闡述三位一體的教義不遺餘力。 • 在亞歷山大教會任執事時,陪同主教亞歷山大出席325年尼西亞會議。

• 328年任亞歷山大主教。 • 他的經歷最能證明皇帝的權力怎樣實際控制教會。五次被放逐(335-337年放逐到高盧的Trier;339-346年去羅馬;356-361年住在埃及沙漠僧侶之中;362-363與365-366年隱居埃及)

Page 22: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三一神的奧秘 • 這教理的真正基礎是神本身。在歷史中將自身啟示給以色列人的神。他在歷史中,為施行拯救來到世界,成為名叫耶穌的猶太木匠,受難後又復活。他在歷史中成為聖靈,在五旬節降下,和基督教會分享生命。

• 社會類比:神具有三個位格,神的三個屬性非常明確。三個位格的聯繫非常緊密,他們分享著共同的生命。清楚認識神的三位性,但不能明確解釋合一。

• 心理類比:一個位格具有幾種獨特的功能:例如心智、情感和意智。清楚解釋神的合一,但不能神的三位性解釋模糊不清。

Page 23: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早期教會發展教義的世界

Page 24: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基督論

• 451年卡爾西頓大公會議確認耶穌為「完全的神和完全的人,真正的神和真正的人,…在兩種本性中,沒有混淆,沒有變化,沒有分裂,沒有分離,完全結合而形成為一個位格。」

Page 25: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 亞歷山大學派:寓意解經;極其強調耶穌的神性。

• 安提阿學派:字面與歷史解經;強調耶穌的人性。

• 在帝國的首要城市-羅馬、君士坦丁堡、亞歷山大和安提阿中的主教被認為是一切主教中最高級的主教,被稱為宗主教。亞歷山大與羅馬傾向相互支持;而安提阿和君士坦丁堡站在一邊。

• 基督論爭論延續了一個世紀。

Page 26: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基督論的主要異端

350 – 450年間異端興起。 1. 阿波利拿里的「神在肉身」基督論:在道成肉身中,道取代了耶穌具有活力和理性的靈魂,並在道和他的肉體之間創造了一種「本性合一」;否定救主的整全人性。

2. 涅斯多留拒絕將馬利亞稱為「生神的人,神之母」。將基督的神性與人性清楚區分,但不能把二性約化為福音中顯然不能區分的獨一的耶穌基督。

3. 歐迪奇的基督一性論:兩種本性完全連接在一起,人性完全被神性吸收。

Page 27: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涅斯多留教會 • 涅斯多留的追隨者逃到波斯,建立涅斯多留教會。差派宣教士到Malabar, India, Turkestan.

• 780 – 823到中國(稱為景教)、西藏。 • 14世紀初在中亞有十大教會,1380年被穆斯林征服者帖木耳血腥迫害,停止傳教。

• 今天涅斯多留教會在近東和印度有信徒八萬,在美國有二萬五千人。

• 涅斯多留堅持認為他反對使用「生神的人」這一說法,不是否定基督的神性,而是為了強調耶穌被生為一個真正的人,有肉體也有靈魂。他的考慮不是沒有根據。

Page 28: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 為反對亞流派,教會確定耶穌是真正的神。 • 為反對阿波拿里派,教會確定耶穌是真正的人。

• 為反對歐迪奇,教會認信耶穌的神性和人性不可改變。

• 為反對涅斯多留,教會認信耶穌不可分開,而是一個位格。

Page 29: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大公會議

年 異端 確信 指責異端

尼西亞 325 亞流 完全的神 子是被造 有不存在的時間 是較小的神

君士坦丁堡

381 阿波拿里 完全的人 有人的身體與魂,理性或思想被道所取代。道是穩定且不可改變的。

以弗所 431 涅斯多留 神性與人性的結合

神與人只是道德與意願的結合(如婚姻)

卡爾西頓

451 歐迪奇 神性和人性的獨特性和共存

二者混合為一 (如一滴蜂蜜溶進海)

Page 30: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 在近東,有許多基督徒拒絕卡爾西頓信條。他們堅持在耶穌裡面不是神性和人性形成一個位格,而是耶穌擁有惟一一個本性,在這個本性中神聖的生命和人是不可區分的(基督一性論)。埃及最大的基督教會科普特教會;衣索比亞教會;敘利亞雅各派教會;南印度雅各教派。

Page 31: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1)

我們相信一神, 全能的父, 一切有形與無形的天地的創造主。 我們相信一主,耶穌基督, 神的獨生子, 永恆從父受生, 神從神,光從光, 真神從真神, 受生,不是受造, 與父為一。 萬物透過他受造。

Page 32: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2) 為了我們人類與我們的救恩 他從天降臨; 藉著聖靈的大能, 他從童貞女馬利亞道成肉身, 成為一個人。 我們的緣故 被本丟彼拉多釘十字架, 受死並且被埋葬。 根據聖經的話 第三天復活; 升到天上, 坐在父神的右邊。

Page 33: Church history 3 教會歷史

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3) 他會在榮耀中再來 審判活人與死人, 他的國永遠無窮, 我相信聖靈, 賜給生命的主, 他來自父神(與子)。 與父、子同受敬拜和榮耀。 他透過先知說話。 我們相信一個聖潔、大公與使徒的教會, 我們承認一個使罪得赦免的洗禮, 我們盼望死人復活, 以及來世的生命。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