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遇上春分 - szb.ylrb.comszb.ylrb.com/page/1/2015-03/21/a6/20150321a6_pdf.pdf ·...

1
责编/马建绪 编辑/李苗苗 美编/贺晓瑜 校检/郭婷婷 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 6 文化览胜 WENHUALANSHENG 春芽 江旺明 春日,春雨霏霏,泥土被新芽咬得发痒。接着,一 株株新芽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先恐后地出世了。 诗人赞曰: “黄芽半夜一枝春”, “灵芽一寸先得春”。 先翠的春芽是柳树芽。柳树是“年年先翠报新 春”。大地仍板着一张严峻脸孔,河里还结着薄薄 的冰,河岸蔽阳处还残留着皑皑雪堆。走近一看, 红红的柳树柳条点缀着细细的叶苞。摘一朵叶苞, 用手指轻轻一捻,指头染上盈盈的绿汁,一股绿色 的清香扑鼻而来。河里的薄冰、岸上的残雪融化 了,柳树下绿草崭露尖尖头角。柳树随风拂动枝 条,像一位位美女飘舞秀发。枝条叶苞愈长愈大, 愈长愈绿。一排排叶苞像一颗颗绿色的玛瑙缀在 枝条上,又像一只只绿虫在枝条上蠕动爬行。 顽强的春芽是野草芽。巉峻的悬崖像一匹奔 马。那一条条岩缝里,一株株野草芽崭露出尖尖的 头角。草芽连成线,远远望去,好像给那匹“奔马” 套上淡淡的绿环。荒原乱石堆里,草芽随着石缝, 如同一条条细小灵蛇,蜿蜒从石堆里爬出。渐渐 地,那堆乱石变成绿色小丘。野草被野火化成为灰 烬,山地黑如锅底。然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 生”。一株株新芽从漆黑地里争先恐后地冒了出 来,组成一片新绿,如一块绿毡铺在黑土地之上。 洁白的春芽有谷子芽。谷子经水浸胀后再进 行催芽。故乡人习惯用传统办法催芽。将谷子袋 搁在盆中的椅子上,舀起一瓢瓢温水淋在谷袋上, 像是给孩子洗澡似的。如此,隔三差五地催一次 芽,遇上晴天,又搬至太阳底下晒晒。于是,谷粒渐 渐开始肿嘴,白嫩嫩的芽从谷嘴上冒出来,像雏鸡 要出孵啄破蛋壳露出尖嘴似的。细嫩的白芽点缀 在金黄的谷壳上,如同金山上的冰雪,宛若黄花中 的玉蕊,洁白无瑕,莹晶透亮。 美丽的春芽有土豆芽。每年土豆收获后,农人 习惯挑选那些不大不小、圆圆溜溜的土豆,将其放 在太阳里晒上一两场,并装进篮里,挂在楼下。春 节过后,一根根新芽在土豆身躯中蠕蠕萌动,接 着,开始崭露头角。一个个红红的芽苞,如同一只 只红色的瓢虫。随着春意的渐渐加深,红苞长成 的嫩生生的芽。那芽或如出水亭亭玉立的荷角, 或如土中蚯蚓探出的红头。根根长芽有的爬出篮 外,如同一群跃跃欲试快要出窝的新燕。土豆芽 不仅外观美,而且精神和行为也美。它没有春风 抚摸,没有春阳关照,没有春雨滋润,它拼尽自身 力量绽放于春天。 春芽,美丽的化身,生命的顽强,绿色的碎片, 春天的希望。 “二月二”与 “龙抬头” 袁文良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 之一,古称“春龙节”。每到这一天天还没有 完全放亮,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百姓便打 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 灯、烧香、上供,这就是过去民间流传的“引 田龙”。同时,大大小小的理发店也是异常 红火。 关于“春龙节”的来源,我国民间流传着 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说是武则天当年废唐 立周称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便传旨四海龙 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 的龙王听着民间百姓凄惨的哭声,看着一个 个生命因饥饿而亡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 绝,便斗胆抗旨,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 知,异常恼怒,便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 大山之下,并在山上立了一块石碑:龙王降雨 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 除非金豆开花时。 为了拯救龙王,黎民百姓到处找开花的 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 玉米种子时,有人突发其想:这黄澄澄的玉 米粒不正是金豆吗?炒一炒爆开花,不就是 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 院子里设案、焚香、上供。龙王抬头一看,知 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 了,快放我出去!”听到呼声的玉皇大帝俯首 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果然是金豆开花, 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 云布雨。于是,民间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 的说法。 “二月二”作为民间“龙抬头”的传统节 日,自然也会有众多的民俗活动。由于当时 人们相信只有“龙威大发”才会风调雨顺,五 谷丰登。因而这一天的饮食都以“龙”命名: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吃米饭名曰吃“龙子”, 吃饺子被称吃“龙耳”,吃馄饨则为吃“龙眼”, 吃面条则叫吃“龙须”……其中最讲究的是 吃春饼,俗称薄饼,这是一种用白面烙成的双 层荷叶饼,可以揭开,涂上甜面酱,卷上由木 须肉、豆芽拌粉丝、酱肘子等组成的“盒子 菜”,味道适口,吃着顺味。俗话说:“盒子菜 样样有,五谷丰登好年头。” 除饮食外,这一天妇女还不能做针线活, 如果动了针线就会伤到龙的眼睛,还会有一 只蝎子出现在当事人的面前。于是,每到二 月二这天,父母都会把出嫁的女儿从婆家接 回来小住几日,民间“二月二接宝贝儿”之说 正缘于此。这些被接回的女儿们在娘家这 几天除了吃喝外,就是串门聊天,轻松而又 愉快。 “二月二,剃龙头”,是很多地方的又一习 俗。人们在大年三十前修剪过的头发,整个 正月是不准再修剪的,因为民间有“正月里剃 头死舅舅”的说法。不过,当外甥的可不管这 些,当舅舅的也可能不在乎,但孩子的妈妈这 个当姐姐或当妹妹的总是要护着哥哥或弟 弟,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于是便死死看着自 家孩子,说什么也要等到二月二这天再去修 剪。因此,民间自古就有“二月二剃龍頭,一 年都有精神头”和“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小孩 要剃头”的说法。而每年的二月二这一天,家 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明清以来,在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的 活动。明人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 略》中说: “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 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清康熙时的《大兴县 志》记载:“二月二,家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 而食之,曰熏虫。”为什么要熏虫?农历二月 初天气渐暖,昆虫开始活动,有的虫子对人体 健康是有危害的,所以这一天就有越来越多 的人用油煎食物、摊煎饼等办法,凭借烟气熏 死虫子,这是一种讲究卫生的理念。在北方 一些地区还以吃炒豆的做法来驱虫。人们将 黄豆在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放在 锅中爆炒,很快黄豆在锅中发出蹦响,以此惊 动虫蝎,将之驱赶。 在我国广大农村,流传有“二月二,农抬 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的农谚。依据气候规 律, “二月二”之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 候影响,温度回升,日照时数增加,雨水也逐 渐增多,光、温、水条件已能满足农作物的生 长,所以“二月二”之后田间农事活动将陆续 展开,所以有些地区将二月二称为“农头 节”。据《古今北京》记载:自清康熙年间起, 每年的二月初二,皇帝都要到先农坛祭祀农 神,随后还要亲自扶犁耕地,也就是民间所 说的“玉帝亲耕”。过去曾有一幅年画《皇帝 耕田图》,画中一位头戴王冠、身着龙袍的皇 帝正手扶犁耙耕田,身后跟着一位大臣,一 手提着竹篮,一手撒种,一位身穿长袍的七 品县官则牵扯着走在前面,远处隐约可见挑 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画上还题有一首打 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 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 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虽说“玉帝亲耕” 只是做做样子,但确实起到了号召百姓起来 春耕的作用。 在我国古代,二月二这天还有个“迎富” 的习俗。相传,有户人家生了儿子,被邻家于 二月初二这天讨走抚养,结果大富。唐宋时, “迎富”之俗最盛,唐人韩鄂在《岁化纪丽》中 记载: “以此日出野田采蓬,兹向门前以祭之, 以迎富。”南宋诗人魏了翁在《二月二日遂宁 北郭迎富》中也写道: “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 可求我亦为。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 儿嬉。”字里行间显现出人们求富的心理和当 时的情景,不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总之,二月二的诸多风俗从古流传至今, 体现着人们祈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今年的农历二月二恰与“春分”节同一天,这样的巧遇很少有。 农历二月二是传统“龙抬头节”。早上,像重阳登高样到附近的山岗觅春远望,借此方式以表达节日心情, 也不失为是一快事。 乡谚云:“二月二,龙抬头;粪爬牛不抬头,一脚踏进地里头。”“龙抬头节”多在惊蛰节后的春分前后,这个 时候,“雷始发声”,龙蛇与百虫皆震惊而苏起,诚如《易经》“乾卦”所云:“见龙在田”,已不再是“潜龙勿用”了。 这一直是我的一种主观臆见;近读《岁时节日里的中国》一书,方知自己的臆见显然是错误的:二十八宿中的东 方苍龙(即龙角星)于每年二月春分以后的黄昏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天龙的身子尚隐没在地平线 下,故称龙抬头。这一说法应是比较权威的。民间称石碾为青龙,多安置在院落之东侧,过年时还要在石碾上 贴上写有“青龙大吉”字样儿的春帖儿。以传统五行言,东方为木,也即八卦之震方,木主青,故为青龙(亦即苍 龙)。记得小时候,每到农历二月二凌晨鸡啼前,村里庙会会首便将各家各户裁剪好的黄表(即黄色纸)与红布 压在石碾的“碾夹子”(即木碾架子)下面,一闻第一声鸡啼,便赶紧用事先准备好的木锤猛击“碾夹子”,是谓 “打龙眼纸”与“打龙眼兜肚”。民俗云:小儿有疾,用“龙眼纸”擦拭,便可祛疾除邪;小儿穿“龙眼兜肚”可辟 邪。我小时候,我母亲每年都要用一小方红布给我做一件“龙眼兜肚”,并用黑白碎布头在红兜肚上绣出两只 圆圆的大眼睛,是谓“龙眼”。“龙眼兜肚”穿在小儿身上可护腹防冷,确有保健作用;至于除邪驱疫,那只是一种 虔诚的祈愿罢了,并不会见出神效的。 农历二月二这一天,妇女多不动针线,禁做女红,“恐伤龙目”。是日还忌担水,恐将井中水龙担回缸中。 蒸食“龙眼窝头”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要蒸十二个,依次排列,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每个“龙眼窝头”的顶尖 上都要压一个小坑,蒸熟后观察哪个坑内积的水多,则哪一个月份的雨水就多。民间称是日为土地神诞,入夜 在高山之巅,人们点燃“火塔”,焚香烧纸,用熟鸡蛋祭祀五方诸神,以祈岁丰年稔、四季平稳。一些地方还组织 秧歌队拜谒神祗,晚上还设九曲黄河灯阵, “转九曲”,求平安。 依乡俗,正月剃头妨舅舅(即妨害舅舅),因此,人们多不在正月理发。而农历二月二又正是男子剃头理发 日子,是谓“脱龙壳儿”(脱读麻音,去之义;龙壳儿即长长了的头发)。所以,是日,大小理发店都门庭若市、人 满为患,入夜后还会有人排队等候。理去了零乱的长发,便即刻会显出生龙活虎、精神焕发的样子来,也就会 抬头见喜、出门见喜,一年中都会有喜事乐事了! 春分是继惊蛰之后的又一个春令。从时令上讲,是日始,陕北大地才算真正进入了春风吹拂、草木吐翠的 春天。进入春分,春风化雨,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便渐渐多了起来,有时晨醒,即可听见窗外响起淅淅沥沥的 春雨声律,雨打芭蕉、水滴荷叶样好听。就像为春日雨晨礼赞一样,灰斑鸠也会在这个时候站立在户外某棵高 树上浴着春雨欢快地鸣叫,麻雀也伴着灰斑鸠的晨歌“叽叽喳喳”开始它们每日的晨噪,而不远处,啄木鸟也会 不甘落后地击起了一连串“笃笃”的鼓点,于是,这春雨濡染着的早春清晨顿时会变得异常新鲜和生动起来。 在这一切都在鼓舞、滋长、升腾、喧闹的春晨,人们的心田会骤然明快疏朗如春日旷野,感觉脑际一若雨霁晴 空,一排排吹着鸽哨的白鸽在自由飞翔、欢快地鸣叫,其形姿都显现得异常鲜活真切。 乡谚云:“二八月,日夜中亭”,确切地说,是指农历二月的春分节与农历八月的秋分节,因此时间太阳直射 赤道,南、北半球昼夜时间相等,正如古书所云:“阴阳相伴,昼夜均而寒暑平”也。古代的春分日还是传统节 日。《礼记》中说:“春分时‘祭日于坛’,此俗历代相传。”此风直至清代还流行,据《帝京岁时纪胜》载:“春分祭 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的日坛,就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 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据说在世界各地都有于春分日祭祀太阳神的习俗。 春分时节, “地气已贯通”,冻土已完全融化,春耕春播已全面展开,山梁上与川道里随处可见忙碌的人影,到 处可闻农人赶牛犁地的吆喝声,真可谓是“牛歌互答”、“耕田犁地真忙”了。这个时候不仅树木吐绿,春花也开始 含苞待放,田野里真的已是一派明媚春光了,使人不由得会吟诵起朱自清那脍炙人口的春篇来: “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风轻悄悄的,草绵软的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分真的就是一位头插鲜花、曳着长裙、风摆杨柳样翩翩 走动在田畴地陌上的春姑娘呢! 谁说不是呢? 二月二天气新 鲍安顺 农历二月二是一个龙抬头的日子,进入仲春季 节,阳气上升,草木萌动,已是春耕播种的好时光。 二月二,处在“雨水” “惊蛰” “春分”之间,这是个 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时期,于是蛰伏一冬的 龙,便成了人们春耕生产最有意味的祈求对象。唐 朝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诗:“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 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青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可见在年味逐渐淡下来之时,二月二是一个春风送 暖万物复苏的好时光,所以也叫“春龙节”。二月二 是一片雨水洗浴之中的光明世界,也是天地复苏与 百姓生活恢复常态的节日标志! 早在元代,二月二就成为了人们郊游踏青的美 好节日,欧阳玄在《渔家傲》中描述“二月都城春动 野”的情景—春和景明的节日热闹气氛中,人们到 大自然中去释放心情,享受美好的生活。词中描写 了古代仕女在城西郊外争相购物,观看路边的跑马, 欣赏当官人郊游时的风光场面,在春色旖旎之中,路 上观看的人群熙熙攘攘,显示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新 喜天地。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首《二月二日》诗: “二月二 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 黄蜂俱有情……”诗人写出二月二的风暖景致,也写 出了“花须柳眼”的生命感叹。宋代诗人张耒写过 《二月二日挑菜节》诗:“久将松芥芼南羹,佳节泥深 人未行。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在古 代,二月二有地方是“挑菜节” —百草生发时去郊 外挖野菜,或到园中摘新菜,形成一种地方风俗,因 为“菜”“财”同音,人们渴望在一片熹微天地间寻求 发财富贵的大吉大利。为此,中国也就有了二月二 迎富的风俗,宋代魏了翁有二月二迎富之诗:“才过 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里俗相传今已久, 漫随人意看儿嬉。”迎富成了习俗,也成了失落诗人 内心的失衡点和惆怅情绪。 二月二有“乞巧节”之说—如今还有地方的 山村姑娘们,穿上新衣裳,带上米菜油盐和锅碗盆 勺等炊具,自由结伴上山共进野餐,这就是古时流 传的姑娘在二月二郊游吃乞巧饭的习俗。春走郊 野,缘于“二月二天气新” —它作为农耕时节的 美好标志,在龙抬头的新气象中快乐而美好地享 受着幸福生活。 清人蔡云有诗云:“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 啖花糕。”诗中的花糕是食俗,在春日丰饶的时光中, 吃是人们永远追寻的生活情趣,也是生命不断追求 的精神渴望。其实,我国民间流传二月二吃的习俗 颇多,吃爆米花是吃金豆开花,吃猪头肉是北方人在 龙抬头之日用猪头作祭品供给龙王,以期盼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另外在二月二还有打簸箕、画粮囤、 炒糖豆、吃龙鳞、吃龙须、吃龙子……这些都是农耕 为主导的社会形成的传统习俗,作为农耕时节的美 好标志,让我们在冬天之后的春天里,感觉到户外明 媚的春光悄然来临,在龙抬头的崭新气象中,快乐而 美好地享受着幸福生活。 二月二遇上春分 拓毅

Upload: others

Post on 13-Oct-2019

3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二月二遇上春分 - szb.ylrb.comszb.ylrb.com/page/1/2015-03/21/A6/20150321A6_pdf.pdf · 马。那一条条岩缝里,一株株野草芽崭露出尖尖的 头角。草芽连成线,远远望去,好像给那匹“奔马”

责编/马建绪 编辑/李苗苗 美编/贺晓瑜 校检/郭婷婷 2015年3月21日 星期六6 文 化 览 胜WENHUALANSHENG

春 芽江旺明

春日,春雨霏霏,泥土被新芽咬得发痒。接着,一株株新芽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先恐后地出世了。诗人赞曰:“黄芽半夜一枝春”,“灵芽一寸先得春”。

先翠的春芽是柳树芽。柳树是“年年先翠报新春”。大地仍板着一张严峻脸孔,河里还结着薄薄的冰,河岸蔽阳处还残留着皑皑雪堆。走近一看,红红的柳树柳条点缀着细细的叶苞。摘一朵叶苞,用手指轻轻一捻,指头染上盈盈的绿汁,一股绿色的清香扑鼻而来。河里的薄冰、岸上的残雪融化了,柳树下绿草崭露尖尖头角。柳树随风拂动枝条,像一位位美女飘舞秀发。枝条叶苞愈长愈大,愈长愈绿。一排排叶苞像一颗颗绿色的玛瑙缀在枝条上,又像一只只绿虫在枝条上蠕动爬行。

顽强的春芽是野草芽。巉峻的悬崖像一匹奔马。那一条条岩缝里,一株株野草芽崭露出尖尖的头角。草芽连成线,远远望去,好像给那匹“奔马”套上淡淡的绿环。荒原乱石堆里,草芽随着石缝,如同一条条细小灵蛇,蜿蜒从石堆里爬出。渐渐地,那堆乱石变成绿色小丘。野草被野火化成为灰烬,山地黑如锅底。然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株株新芽从漆黑地里争先恐后地冒了出来,组成一片新绿,如一块绿毡铺在黑土地之上。

洁白的春芽有谷子芽。谷子经水浸胀后再进行催芽。故乡人习惯用传统办法催芽。将谷子袋搁在盆中的椅子上,舀起一瓢瓢温水淋在谷袋上,像是给孩子洗澡似的。如此,隔三差五地催一次芽,遇上晴天,又搬至太阳底下晒晒。于是,谷粒渐渐开始肿嘴,白嫩嫩的芽从谷嘴上冒出来,像雏鸡要出孵啄破蛋壳露出尖嘴似的。细嫩的白芽点缀在金黄的谷壳上,如同金山上的冰雪,宛若黄花中的玉蕊,洁白无瑕,莹晶透亮。

美丽的春芽有土豆芽。每年土豆收获后,农人习惯挑选那些不大不小、圆圆溜溜的土豆,将其放在太阳里晒上一两场,并装进篮里,挂在楼下。春节过后,一根根新芽在土豆身躯中蠕蠕萌动,接着,开始崭露头角。一个个红红的芽苞,如同一只只红色的瓢虫。随着春意的渐渐加深,红苞长成的嫩生生的芽。那芽或如出水亭亭玉立的荷角,或如土中蚯蚓探出的红头。根根长芽有的爬出篮外,如同一群跃跃欲试快要出窝的新燕。土豆芽不仅外观美,而且精神和行为也美。它没有春风抚摸,没有春阳关照,没有春雨滋润,它拼尽自身力量绽放于春天。

春芽,美丽的化身,生命的顽强,绿色的碎片,春天的希望。

“二月二”与“龙抬头”

袁文良

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古称“春龙节”。每到这一天天还没有完全放亮,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百姓便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这就是过去民间流传的“引田龙”。同时,大大小小的理发店也是异常红火。

关于“春龙节”的来源,我国民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说是武则天当年废唐立周称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便传旨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百姓凄惨的哭声,看着一个个生命因饥饿而亡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斗胆抗旨,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异常恼怒,便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之下,并在山上立了一块石碑: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为了拯救龙王,黎民百姓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有人突发其想:这黄澄澄的玉米粒不正是金豆吗?炒一炒爆开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上供。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听到呼声的玉皇大帝俯首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果然是金豆开花,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于是,民间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二月二”作为民间“龙抬头”的传统节日,自然也会有众多的民俗活动。由于当时人们相信只有“龙威大发”才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而这一天的饮食都以“龙”命名:吃春饼叫做吃“龙鳞”,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饺子被称吃“龙耳”,吃馄饨则为吃“龙眼”,吃面条则叫吃“龙须”…… 其中最讲究的是吃春饼,俗称薄饼,这是一种用白面烙成的双层荷叶饼,可以揭开,涂上甜面酱,卷上由木须肉、豆芽拌粉丝、酱肘子等组成的“盒子菜”,味道适口,吃着顺味。俗话说:“盒子菜样样有,五谷丰登好年头。”

除饮食外,这一天妇女还不能做针线活,如果动了针线就会伤到龙的眼睛,还会有一只蝎子出现在当事人的面前。于是,每到二月二这天,父母都会把出嫁的女儿从婆家接回来小住几日,民间“二月二接宝贝儿”之说正缘于此。这些被接回的女儿们在娘家这几天除了吃喝外,就是串门聊天,轻松而又愉快。

“二月二,剃龙头”,是很多地方的又一习俗。人们在大年三十前修剪过的头发,整个正月是不准再修剪的,因为民间有“正月里剃头死舅舅”的说法。不过,当外甥的可不管这些,当舅舅的也可能不在乎,但孩子的妈妈这个当姐姐或当妹妹的总是要护着哥哥或弟弟,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于是便死死看着自家孩子,说什么也要等到二月二这天再去修剪。因此,民间自古就有“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头”和“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小孩要剃头”的说法。而每年的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明清以来,在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的活动。明人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清康熙时的《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为什么要熏虫?农历二月初天气渐暖,昆虫开始活动,有的虫子对人体健康是有危害的,所以这一天就有越来越多的人用油煎食物、摊煎饼等办法,凭借烟气熏死虫子,这是一种讲究卫生的理念。在北方一些地区还以吃炒豆的做法来驱虫。人们将黄豆在盐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取出放在锅中爆炒,很快黄豆在锅中发出蹦响,以此惊动虫蝎,将之驱赶。

在我国广大农村,流传有“二月二,农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的农谚。依据气候规律,“二月二”之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影响,温度回升,日照时数增加,雨水也逐渐增多,光、温、水条件已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二月二”之后田间农事活动将陆续展开,所以有些地区将二月二称为“农头节”。据《古今北京》记载:自清康熙年间起,每年的二月初二,皇帝都要到先农坛祭祀农神,随后还要亲自扶犁耕地,也就是民间所说的“玉帝亲耕”。过去曾有一幅年画《皇帝耕田图》,画中一位头戴王冠、身着龙袍的皇帝正手扶犁耙耕田,身后跟着一位大臣,一手提着竹篮,一手撒种,一位身穿长袍的七品县官则牵扯着走在前面,远处隐约可见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画上还题有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虽说“玉帝亲耕”只是做做样子,但确实起到了号召百姓起来春耕的作用。

在我国古代,二月二这天还有个“迎富”的习俗。相传,有户人家生了儿子,被邻家于二月初二这天讨走抚养,结果大富。唐宋时,

“迎富”之俗最盛,唐人韩鄂在《岁化纪丽》中记载:“以此日出野田采蓬,兹向门前以祭之,以迎富。”南宋诗人魏了翁在《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中也写道:“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为。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字里行间显现出人们求富的心理和当时的情景,不免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总之,二月二的诸多风俗从古流传至今,体现着人们祈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今年的农历二月二恰与“春分”节同一天,这样的巧遇很少有。农历二月二是传统“龙抬头节”。早上,像重阳登高样到附近的山岗觅春远望,借此方式以表达节日心情,

也不失为是一快事。乡谚云:“二月二,龙抬头;粪爬牛不抬头,一脚踏进地里头。”“龙抬头节”多在惊蛰节后的春分前后,这个

时候,“雷始发声”,龙蛇与百虫皆震惊而苏起,诚如《易经》“乾卦”所云:“见龙在田”,已不再是“潜龙勿用”了。这一直是我的一种主观臆见;近读《岁时节日里的中国》一书,方知自己的臆见显然是错误的: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即龙角星)于每年二月春分以后的黄昏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这时整个天龙的身子尚隐没在地平线下,故称龙抬头。这一说法应是比较权威的。民间称石碾为青龙,多安置在院落之东侧,过年时还要在石碾上贴上写有“青龙大吉”字样儿的春帖儿。以传统五行言,东方为木,也即八卦之震方,木主青,故为青龙(亦即苍龙)。记得小时候,每到农历二月二凌晨鸡啼前,村里庙会会首便将各家各户裁剪好的黄表(即黄色纸)与红布压在石碾的“碾夹子”(即木碾架子)下面,一闻第一声鸡啼,便赶紧用事先准备好的木锤猛击“碾夹子”,是谓

“打龙眼纸”与“打龙眼兜肚”。民俗云:小儿有疾,用“龙眼纸”擦拭,便可祛疾除邪;小儿穿“龙眼兜肚”可辟邪。我小时候,我母亲每年都要用一小方红布给我做一件“龙眼兜肚”,并用黑白碎布头在红兜肚上绣出两只圆圆的大眼睛,是谓“龙眼”。“龙眼兜肚”穿在小儿身上可护腹防冷,确有保健作用;至于除邪驱疫,那只是一种虔诚的祈愿罢了,并不会见出神效的。

农历二月二这一天,妇女多不动针线,禁做女红,“恐伤龙目”。是日还忌担水,恐将井中水龙担回缸中。蒸食“龙眼窝头”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要蒸十二个,依次排列,代表一年的十二个月。每个“龙眼窝头”的顶尖上都要压一个小坑,蒸熟后观察哪个坑内积的水多,则哪一个月份的雨水就多。民间称是日为土地神诞,入夜在高山之巅,人们点燃“火塔”,焚香烧纸,用熟鸡蛋祭祀五方诸神,以祈岁丰年稔、四季平稳。一些地方还组织秧歌队拜谒神祗,晚上还设九曲黄河灯阵,“转九曲”,求平安。

依乡俗,正月剃头妨舅舅(即妨害舅舅),因此,人们多不在正月理发。而农历二月二又正是男子剃头理发日子,是谓“脱龙壳儿”(脱读麻音,去之义;龙壳儿即长长了的头发)。所以,是日,大小理发店都门庭若市、人满为患,入夜后还会有人排队等候。理去了零乱的长发,便即刻会显出生龙活虎、精神焕发的样子来,也就会抬头见喜、出门见喜,一年中都会有喜事乐事了!

春分是继惊蛰之后的又一个春令。从时令上讲,是日始,陕北大地才算真正进入了春风吹拂、草木吐翠的春天。进入春分,春风化雨,那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便渐渐多了起来,有时晨醒,即可听见窗外响起淅淅沥沥的春雨声律,雨打芭蕉、水滴荷叶样好听。就像为春日雨晨礼赞一样,灰斑鸠也会在这个时候站立在户外某棵高树上浴着春雨欢快地鸣叫,麻雀也伴着灰斑鸠的晨歌“叽叽喳喳”开始它们每日的晨噪,而不远处,啄木鸟也会不甘落后地击起了一连串“笃笃”的鼓点,于是,这春雨濡染着的早春清晨顿时会变得异常新鲜和生动起来。在这一切都在鼓舞、滋长、升腾、喧闹的春晨,人们的心田会骤然明快疏朗如春日旷野,感觉脑际一若雨霁晴空,一排排吹着鸽哨的白鸽在自由飞翔、欢快地鸣叫,其形姿都显现得异常鲜活真切。

乡谚云:“二八月,日夜中亭”,确切地说,是指农历二月的春分节与农历八月的秋分节,因此时间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时间相等,正如古书所云:“阴阳相伴,昼夜均而寒暑平”也。古代的春分日还是传统节日。《礼记》中说:“春分时‘祭日于坛’,此俗历代相传。”此风直至清代还流行,据《帝京岁时纪胜》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的日坛,就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据说在世界各地都有于春分日祭祀太阳神的习俗。

春分时节,“地气已贯通”,冻土已完全融化,春耕春播已全面展开,山梁上与川道里随处可见忙碌的人影,到处可闻农人赶牛犁地的吆喝声,真可谓是“牛歌互答”、“耕田犁地真忙”了。这个时候不仅树木吐绿,春花也开始含苞待放,田野里真的已是一派明媚春光了,使人不由得会吟诵起朱自清那脍炙人口的春篇来:“山朗润起来了,

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风轻悄悄的,草绵软的……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分真的就是一位头插鲜花、曳着长裙、风摆杨柳样翩翩走动在田畴地陌上的春姑娘呢!

谁说不是呢?

春水流(国画)

尤玉玲

二月二天气新鲍安顺

农历二月二是一个龙抬头的日子,进入仲春季节,阳气上升,草木萌动,已是春耕播种的好时光。

二月二,处在“雨水”“惊蛰”“春分”之间,这是个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时期,于是蛰伏一冬的龙,便成了人们春耕生产最有意味的祈求对象。唐朝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诗:“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青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可见在年味逐渐淡下来之时,二月二是一个春风送暖万物复苏的好时光,所以也叫“春龙节”。二月二是一片雨水洗浴之中的光明世界,也是天地复苏与百姓生活恢复常态的节日标志!

早在元代,二月二就成为了人们郊游踏青的美好节日,欧阳玄在《渔家傲》中描述“二月都城春动野”的情景——春和景明的节日热闹气氛中,人们到大自然中去释放心情,享受美好的生活。词中描写了古代仕女在城西郊外争相购物,观看路边的跑马,欣赏当官人郊游时的风光场面,在春色旖旎之中,路上观看的人群熙熙攘攘,显示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新喜天地。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首《二月二日》诗:“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诗人写出二月二的风暖景致,也写出了“花须柳眼”的生命感叹。宋代诗人张耒写过《二月二日挑菜节》诗:“久将松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在古代,二月二有地方是“挑菜节”——百草生发时去郊外挖野菜,或到园中摘新菜,形成一种地方风俗,因为“菜”“财”同音,人们渴望在一片熹微天地间寻求发财富贵的大吉大利。为此,中国也就有了二月二迎富的风俗,宋代魏了翁有二月二迎富之诗:“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迎富成了习俗,也成了失落诗人内心的失衡点和惆怅情绪。

二月二有“乞巧节”之说——如今还有地方的山村姑娘们,穿上新衣裳,带上米菜油盐和锅碗盆勺等炊具,自由结伴上山共进野餐,这就是古时流传的姑娘在二月二郊游吃乞巧饭的习俗。春走郊野,缘于“二月二天气新”——它作为农耕时节的美好标志,在龙抬头的新气象中快乐而美好地享受着幸福生活。

清人蔡云有诗云:“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诗中的花糕是食俗,在春日丰饶的时光中,吃是人们永远追寻的生活情趣,也是生命不断追求的精神渴望。其实,我国民间流传二月二吃的习俗颇多,吃爆米花是吃金豆开花,吃猪头肉是北方人在龙抬头之日用猪头作祭品供给龙王,以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外在二月二还有打簸箕、画粮囤、炒糖豆、吃龙鳞、吃龙须、吃龙子……这些都是农耕为主导的社会形成的传统习俗,作为农耕时节的美好标志,让我们在冬天之后的春天里,感觉到户外明媚的春光悄然来临,在龙抬头的崭新气象中,快乐而美好地享受着幸福生活。

二月二遇上春分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