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b-《关雎》&《溱洧》

35
BCN 3110 M1 先先先先先先 a. 诗 先先 先先先 《》 先先 先先先 《》 诗诗诗诗诗诗诗诗诗诗诗诗诗

Upload: jingyik-hoe

Post on 25-Apr-2015

40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2 download

DESCRIPTION

关雎,溱洧

TRANSCRIPT

Page 1: Part B-《关雎》&《溱洧》

BCN 3110 M1

先秦诗歌选读a. 诗周南《关雎》郑风《溱洧》

两首作品在历史上的不同诠释。

Page 2: Part B-《关雎》&《溱洧》

先秦诗歌概述 《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共 305 篇作品。按照音乐特点,《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句式以四言为主,兼用杂言,为合乐歌唱,诗中多重章叠句;主要艺术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 楚辞”是战国时期产生于楚地的诗歌样式。其明显特征是带有“兮”字的六字句或七字句,也有以四字句为主的诗篇。“楚辞”的代表作家是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的作品以《离骚》最具代表性。

Page 3: Part B-《关雎》&《溱洧》

周南《关雎》

Page 4: Part B-《关雎》&《溱洧》

• 《诗经》的第一部分是《国风》,《国风》也就是各地、各国的民歌、民谣。《国风》的开篇,是这首著名的《关雎》,千古传唱,历久不衰。

• 这首诗以一位年轻男子的口吻,借用雎鸠亲昵相伴的景象,热情地表达了自己对一位窈窕美丽、贤淑敦厚的采荇女子的热恋和追求,表达了对与她相伴相随的仰慕与渴望,感情浓郁而真挚,悠悠的欣喜,淡淡的哀伤,展现了古人男女之情的率真与灵动。

Page 5: Part B-《关雎》&《溱洧》

• 所以,孔子评价它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论语 · 八佾》)又在这个的基础上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论语 · 为政》)——《国风》开篇的《关雎》,《雅 · 小雅》开篇的《鹿鸣》,《雅 · 大雅》开篇的《文王》,以及《颂》开篇的《清庙》,在《诗经》中最为重要,应熟练背诵和领悟。

Page 6: Part B-《关雎》&《溱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Page 7: Part B-《关雎》&《溱洧》

【注释】   

①关关:水鸟鸣叫的声音。雎 (jū) 鸠 (jīu) :一种水鸟。 ②洲:水中的陆地。 ③窈窕 (yáo tiáo):内心,外貌美好的样子。淑:好,善。④君子: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尊称。逑 (qíu):配偶。 ⑤参差 (cēn cī) :长短不齐的样子。荇 (xìng)菜:一种多年生的水草,叶子可以食用。 ⑥流:用作“求”,意思是求取,择取。

Page 8: Part B-《关雎》&《溱洧》

【注释】   

⑦寤 (wǔ) :睡醒。寐 (mèi):睡着。 ⑧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服:思念。 ⑨悠:忧思的样子。 ⑩辗转:转动。反侧:翻来覆去。 琴瑟:琴和瑟都是古时的弦乐器。 友:友好交往,亲近。 ⑿毛:拔取。

Page 9: Part B-《关雎》&《溱洧》

【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

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

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

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

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爱慕。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

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Page 10: Part B-《关雎》&《溱洧》

【译文】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 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 善良美丽的姑娘, 敲钟击鼓取悦她。      

      

Page 11: Part B-《关雎》&《溱洧》

【译文】关关鸣春雎鸠鸟,在那河中小洲岛。姑娘文静又秀丽,美男求她结情侣。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朝朝暮暮把她想。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渴慕思如潮。相忆绵绵恨重重,翻来覆去难成眠。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采呀采。文静秀丽好姑娘,琴瑟传情两相爱。长短不齐青荇菜,姑娘左右把它捡。文静秀丽好姑娘,钟鼓齐鸣换笑颜。

http://baike.baidu.com/view/63780.htm     

      

Page 12: Part B-《关雎》&《溱洧》

• “ 参差”两字,“寤寐”两字,到是大有深意,有不解的味道。其实包含了和谐的意思,其中没说的话,就是要懂得自己,敏悟万物,然后顺着自然的情势而行。      

• 荇菜是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所居,清水缭绕,污秽之地,荇菜无痕。“高洁”二字,高到未必,洁却是当的上的。《颜氏家训》里有 :“今荇菜是水有之 ,黄华似莼。”的句子,也是训导族人,行世要有清澈之心。

Page 13: Part B-《关雎》&《溱洧》

荇菜:

Page 14: Part B-《关雎》&《溱洧》

• 有的人读《关雎》有一个最常见的错误就是把“君子好逑”的“好”,读成爱好的“好”。实际应读成“郝”,因为“逑”的意思是匹配,不是“追求”的意思,所以“好逑”,就是好的伴侣,好的配偶。淑女的“淑”则是“善”的意思,所以窈窕淑女不能简单地解释作“美女”,而是指一个内外兼备的女性。这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字面上解释应该是“那品行善良的优雅女子,是君子的好伴侣”。

Page 15: Part B-《关雎》&《溱洧》

《关雎》中心思想

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在梦里也会梦见那位姑娘的一系列追求过程,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

• 本篇是诗经的首篇,更加表明了关雎在古代人们心中的地位。

Page 16: Part B-《关雎》&《溱洧》

• 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出现的。因为如此,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

• 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男孩,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到得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的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近,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

• 即使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这说明: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与懂得珍惜。

Page 17: Part B-《关雎》&《溱洧》

在历史上的不同诠释

Page 18: Part B-《关雎》&《溱洧》

• 《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赞美“后妃之德”的,以女子只有忠贞贤淑、含蓄克制才能够配得上王侯。因此,把这首诗放在《诗经》之首,以明教化。

• 鲁诗、韩诗都认为《关雎》是刺诗,讽刺国君内倾于色。也有学者认为《关雎》是婚恋诗。

• 现代人们对《关雎》应当从诗义和音乐两方面去理解。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所写的男女爱情是作为民俗反映出来的。相传古人在仲春之月有会合男女的习俗。

Page 19: Part B-《关雎》&《溱洧》

• 《周礼 · 地官 · 媒氏》云:“媒氏(即媒官)掌万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不禁止私奔);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 《关雎》所咏未必就是这段史事的记实,但这段史实却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男女相会、互相爱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状态和风俗习尚。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对社会风俗习尚的描写能更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使社会生活融汇于社会风习的画面中,从而就更有真实感。

Page 20: Part B-《关雎》&《溱洧》

• 郑樵《通志 · 乐略 · 正声序论》云:“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郑樵特别强调声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气的诗歌,往往都可以歌唱,并且重视声调的和谐。《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关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

Page 21: Part B-《关雎》&《溱洧》

• 孔子《论语》中提到《诗》(即《诗经》),是孔子所编纂的诗歌总集,在 305 首诗篇中,貌似情诗的不只《关雎》一首,为何偏偏《关雎》被置于篇首?对所有入选的诗篇,孔子有一个总体的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不管思想和情感的基调如何,《诗经》三百篇,都没有偏离“道”与“礼”的邪思杂欲。至于针对《诗经》中的个别篇章,孔子则很少给出具体评价,但《关雎》又是一个例外。孔子对它的评语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赞美之意溢于言表。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让被尊为圣人的孔子对它赞不绝口

Page 22: Part B-《关雎》&《溱洧》

• 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中国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Page 23: Part B-《关雎》&《溱洧》

• 有人认为雎鸠本是凶猛之鸟,《关雎》乃是以雎鸠之求鱼以象征男子求爱的。而汉儒却视其为贞鸟,并解释关关雎鸠为雌雄和鸣,以喻夫妻和谐。这种解释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

Page 24: Part B-《关雎》&《溱洧》

郑风《溱洧》 zhēn wěi

Page 25: Part B-《关雎》&《溱洧》

简介《诗 ·郑风》篇名, 溱和洧是两条河的名称,诗中写青年男女到河边春游,相互谈笑并赠送香草表达爱慕的情景。 今人多把七夕当成中国情人节,秦观有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洗牛郎织女银河相隔的哀怨,但这种相爱而不得相守的爱情未尝不是短暂人生中漫长的遗憾。

Page 26: Part B-《关雎》&《溱洧》

郑风《溱洧》原文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 [1] 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 [2]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Page 27: Part B-《关雎》&《溱洧》

【注释】   

1 、溱、洧:水名,又见《褰 qiān裳》篇。涣涣:水弥漫之貌。《集传》“涣涣,春水盛貌。”   2 、士与女:泛指众游春男女。“女曰”、“士曰”的士女则有所专指。以下仿此。  3 、蕳(间 jiān ):兰。古字同。《毛传》:“蕳,兰也。”古人所谓兰是一种香草,属菊科,和今之兰花不同。郑国风俗,每年三月上巳日男女聚在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执兰草,祓( fú )除不祥。  4 、观:言游观。这句是说一个女子约她的爱人道:看看热闹去吧?(“观”亦可读为“灌”,灌为洗濯,洗濯所以除不祥。)   

Page 28: Part B-《关雎》&《溱洧》

【注释】   

5 、既:已也。《郑笺 jiān 》:“既,已也。士曰已观矣。”且:读为“徂( cú )”,往。这句是男答女:我已经去过了。 6 、且往观乎:是女劝男再往之辞,“且”训“复”。  7 、訏( xū ):大。这句是说洧水之外确是宽旷而可乐。  8 、伊:犹“维”,语助词。谑 xuè :调笑。  9 、勺药:香草名。男女以勺药相赠是结恩情的表示。《集传》:“勺药,亦香草也。三月开花,芳色可爱。”   10 、浏:清貌。《说文 ·水部》:“浏,流清貌。”   11 、殷:众。《毛传》:“殷,众也。”    12 、将:相将。《集传》:“将当作相,声之误也。”

Page 29: Part B-《关雎》&《溱洧》

《溱洧》 - 译文溱水洧水向东方,三月春水正上涨。 小伙姑娘来春游,手握兰草求吉祥。 姑娘说道看看去,小伙回说已经逛。 再去看看又何妨?瞧那洧水河滩外,实在宽大又舒畅。 小伙姑娘来春游,尽情嬉笑喜洋洋,互赠勺药情意长。

溱水洧水向东方,三月春水多清凉。 小伙姑娘来春游,熙熙攘攘满河傍。 姑娘说道看看去,小伙回说已经逛。 再去看看又何妨?瞧那洧水河滩外,实在宽大又舒畅。 小伙姑娘来春游,尽情嬉笑喜洋洋,互赠勺药情意长。

Page 30: Part B-《关雎》&《溱洧》

芍药

Page 31: Part B-《关雎》&《溱洧》

在历史上的不同诠释摘自〈溱洧〉與儒家評論之影響

康森傑

Page 32: Part B-《关雎》&《溱洧》

• 《诗经•郑风•溱洧》内容自古以来颇多争论与批评,由于其为《诗经》中最清楚描述男女春游之诗,描述「士与女」在河岸上漫游而谈情说爱。

• 笔者认为评论关键在于〈溱洧〉是否为淫秽之诗。多数《诗经》之诗为典礼及道德之模范,古人以其为教养之基础。

• 孔子赞美〈关雎〉云︰子曰:关雎 , 乐而不淫 , 哀而不伤。据此可知,孔子优遇〈关雎〉,因其「不淫」而且孔子认为《诗》适合儒家道德教训。然而〈溱洧〉内容「淫」或「不淫」?

• 考汉代《毛序》叙述溱洧〉之诗旨云︰溱洧,刺乱也。兵革不息,男女相弃,淫风大行,莫之能救焉。

• 郑《笺》云︰士与女往观。因相与戏谑。行夫妇之事。其别。则送女以勺药。结恩情也。

• 宋朱熹仿效毛序之意义云︰此诗淫奔者自叙之辞。

Page 33: Part B-《关雎》&《溱洧》

• 笔者认为,〈溱洧〉内容与国家之「乱」、战争不停无关。因为〈郑风〉其他的诗讽刺政府,毛氏与郑氏似乎认为〈溱洧〉也一样。或者,因为后代解释〈溱洧〉中之「勺药」亦谓「可离」,故「勺药」可以象征「离开」。

• 郑氏曰︰「行夫妇之事」,然而笔者认为过度臆测了,诗中男女之关系与其说是夫妇不如说更像青少年男女朋友。朱子之评论似乎受毛传之影响而不表示他个人之独到见解。

• 笔者认为争论集中在〈溱洧〉中之一句︰「维士与女,伊其相谑。」所谓「相谑」之义如何?于〈溱洧〉之外,「谑」亦出现在《诗经》另三首诗中,〈邶风•终风〉、〈卫风•淇奥〉及〈大雅•生民之什•板〉。〈终风〉、〈淇奥〉皆使用「谑」为「谑笑」之义 4 ,而且〈板〉所谓「谑谑」为「喜乐」之义。 《毛传》、朱子及大部分现代学者皆解释「相谑」为「相与戏谑」之义,笔者亦认为「相与戏谑」为「互相开玩笑」之义。

Page 34: Part B-《关雎》&《溱洧》

• 然而「相与戏谑」是否淫秽?根据〈溱洧〉,男女互相戏谑似乎为普通之行为,不管士与女是否为配偶。倘若后代觉得「相与戏谑」之行为不合乎道德,这种改变发生在哪一时代?

• 笔者认为,原来男女关系很可变通,然而孔子思想与五伦越来越有影响力时,男女关系即愈来愈典礼化及形式化。

• 裴普贤云︰汉儒以来,都认为女子要有幽娴贞静之德,而溱洧所表现的却是活泼大方,另一种风格的女性,以致朱熹看不入眼,痛心疾首地说︰「卫犹为男悦女之辞,而郑皆为女惑男之语。 」

Page 35: Part B-《关雎》&《溱洧》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