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63(2)5599540,63(2)5254909 fax:63(2)5221475 星雲文教...

2
佛光山萬年寺 I.B.P.S.Manila Fo Guang Shan Mabuhay Temple Add:656 P.Ocampo St Malate Manila Philippines Tel:63(2)5599540,63(2)5254909 Fax:63(2)5221475 E-mail:[email protected] fgsphilippines.org 星雲大師╱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Merit Times Manila 有宗教的信仰,能使我們 有個安身立命處,使自己 活得更自在。信仰能讓生 活昇華、擴大,信仰能獲 得更多無形的財富。 賣貧買富 學生 Jerico :努力創作 傳達人生光明 Jerico在筆記本上寫上「惜清」,鄭重 的說:「這是我的法名。」他說,當初 一位萬年寺義工到他母親服務的學校去 推展三好運動,媽媽看到他們帶來的文 宣品,在媽媽鼓勵下,他揮別故鄉,到 離家至少五小時車程的描戈律念書。 惜清是一位吉他手,天生具有音樂細 胞,不過他是高中畢業後先工作,再向 同事學彈吉他,雖然他看不懂樂譜,但 只要讓他聽二、三次,就能迅速抓住音 符彈奏出來。 佛學院老師稱讚惜清音感極佳,學習 法器、唱誦的速度非常快,學習態度也 非常好,他與好搭擋Nelfred都來自單親 家庭,因為都出過社會、吃過苦,很珍 惜進佛學院的機緣。 惜清半年來在佛學院的成長,讓他母 親很欣慰,他說回首從前,盲目追求無 謂的事物,簡直是有眼無珠。在佛學院 的學習,讓他深深體會到何謂「人生真 正的光明」,因拙於言辭,所以創作詞 曲,以音符傳遞那份心神悸動。 他進入佛學院兩個月後,讀了星雲大 師的著作,激勵他奮發的力量,七天內 創作了十首歌曲,其中,〈YOU ARE MY STAR〉這首歌是獻給星雲大師,表 達對大師敬仰孺慕之情。 佛道長遠,祝福他乘著音樂的翅膀, 在星光下找到回家的路。 (文與圖/葉荷) 走進描戈律佛學院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迦葉尊者 ,是一位證悟的阿羅漢,他的性格 不歡喜向富人化緣,專門向貧苦百 姓乞食。在大迦葉認為,那些大富 長者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何必再 去向他們化緣,讓他們錦上添花呢 ?而窮人所以貧窮,正是因過去世 沒有布施、積福,更應給他們有種 植福田的機會,好脫離貧窮之苦。 有一天,大迦葉尊者在外面托缽 行化,看到一位衣衫破爛的老婆婆 ,便上前詢問:「老婆婆,請妳布 施一些東西給我好嗎?」 老婆婆靦腆地說:「尊者呀!我 窮到什麼都沒有,就只有這一身破 衣服,除此以外別無長物,怎麼布 施東西給你呢?」 「既然妳這麼貧窮,可以把貧窮 賣給人。」大迦葉說。 「貧窮怎麼好賣給別人呢?誰要 來買?」老婆婆不明所以,反問尊 者。 「我要買。」大迦葉篤定而簡潔 地回答。 「你要買貧窮,那我怎麼賣?」 老婆婆進一步追問。 「只要妳肯布施,布施就是發財 的方法。比方哪裡發生水災、地震 了,妳就發一點善心去幫助苦難。 只要我們將種子播下去,都會有收 成的。」 老婆婆聽了很高興,趕緊從僅有 的破衣服上剪一塊布下來,對大迦 葉說:「尊者!我就以這一塊布供 養你吧!」老婆婆因為這一點善心 ,後來升到忉利天,享受天人的福 報。 布施並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沒有 貧富的差別,貴在心意的虔敬。哪 怕是貧女一燈,虔誠供佛,也能感 得燈火不滅;哪怕是幼年阿育以一 抔泥土供養佛陀,也能感得日後成 為帝王的大福報。 布施也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布施, 給人一個微笑、一個敬禮、一句好 話、一些方便,都是大布施。如果 人人都能行布施,這個社會必定是 更加可愛了。 菲律賓佛光山活動看板 佛光緣美術館馬尼拉館 5/1-17 香雲海會─ 2015佛誕特展 宿霧慈恩寺 5/10 英文祈福法會、英文讀書會、 三好社區(成人) 5/16 電影分享會 描戈律圓通寺 5/9 SM City Bacolod 浴佛法會 怡朗佛光緣 5/10 SM百貨公司浴佛法會 5/17 佛學講座 佛光山萬年寺社教課程 日期 社教名稱 周二 唯識概論、基礎禪修 周三 菲律賓民族舞 周四 學佛行儀、佛法概論 周五 菲律賓民族舞 周六 三好學校兒童趣味探索班、兒童 華語故事唱遊班、少兒小廚師烹 飪班、兒童基礎華語班、成人基 礎華語班 宿霧慈恩寺社教課程 日期 社教名稱 周一 華語夏令營、佛傳排練 周二 梵唄 周三 華語夏令營、佛傳排練 周四 禪修 周五 華語夏令營、佛傳排練 周日 COMS佛光交響樂排練、 佛傳排練 圖/道璞 星雲大師出席上海星雲文教館揭 牌典禮。 圖/人間社記者周琮麒 星雲文教館 落成啟用 【人間社記者王普玉上海報導】佛光 山開山星雲大師日前與上海市副市長趙 雯、國家宗教局外事司副司長薛樹琪、 市台辦主任李文輝、天下遠見事業群創 辦人高希均教授等貴賓,共同為上海「 星雲文教館」、「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 金會」上海辦事處揭牌啟用,並舉行《 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華文化與佛教寶 典》贈書儀式。 「繼『星雲文化教育基金會』成立, 為『星雲文教館』揭牌,希望成為中華 優秀文化傳承的課堂、七眾普度的慈航 、八宗兼弘的道場、人間佛教的榜樣。 」趙雯強調,星雲大師不僅是佛陀的弟 子、悲憫的人間導師,大師弘揚「人間 佛教」,致力推動文化、教育、慈善、 弘法事業,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交流 ,成效卓著,彪炳史冊。 薛樹琪表示,第一次見到大師至今近 十六年,做為國家宗教局的一員,見證 大師帶領兩岸佛教文化交流種種事蹟, 可說中國佛教法乳一脈、同宗同源。他 感受到大師與佛光人「不忍眾生苦,不 忍聖教衰」的赤子之心,發揚中華傳統 文化的民族心與愛國心,「希望大家一 起參與,不負大師期望,讓文教館成為 上海民眾的心靈加油站」。 「雖然上海什麼都有,但今天有了最 尊貴大樓,可以學習慈悲、捨得、放下 的地方,那就是『星雲文教館』。」高 希均強調,大師以六十年時間,在台灣 開創人間佛教,並弘揚到世界各地。他 以一個人的智慧,集合許多弟子、信眾 的力量,以人間佛教改革了宗教、改善 了社會、改變了世界,他是中國兩岸共 同資產。 中華文化 佛教保存最多 「去年承蒙政府批准設立—文化教育 公益基金會,因為需要辦事處才有『星 雲文教館』。」大師表示,星雲文教館 沒有燒香,也沒有禮拜,但提供親子活 動、讀書、會議等場所,大師也為星雲 文教館寫下「稽首天中天,豪光照大千 ;文化放異彩,國家永太平」。 大師強調,不要把佛教看成宗教,佛 教是中華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不論穿 衣、飲食甚至說話,佛教保存最多中華 文化,在藝術方面,敦煌、龍門、雲崗 、大足等石窟,是世界文化瑰寶,至於 佛教音樂,這幾年兩岸還共組展演團, 將梵唄佛曲唱到歐美國家的音樂殿堂。 大師強調,佛教講「信仰」,是要信 仰自己,每個人不能對自己沒有信心, 要相信自己對國家有所貢獻、對文化有 所建樹,擁有優秀文化,國家必定強大 ,不要再像過去被認為是東亞病夫。 大師經歷北閥、中日戰爭、國共內戰 ,深知戰爭可怕,因此認為兩岸同胞不 能對立、不能戰爭,要共同發揚優良的 傳統文化。大師認為,不僅要發揚舊有 優良文化,還要把排隊、禮貌、不要粗 魯、罵人、講究氣質等新的文化,傳揚 出去。 歷史上,玄奘大師揚威國際,鑑真大 師成為日本文化之父,把中華文化發揚 到世界去。而在復興中華文化的此刻, 佛教更不能缺席,大師呼籲大眾要團結 ,同體共生,共尊共榮。 交通便利 多功能建築 「星雲文教館」位於上海市閩行區, 靠近虹橋機場、虹橋高鐵站,交通便利 ,鬧中取靜。樓高四層,占地七千餘平 方公尺,設有音樂廳、美術館、禪堂、 教室、會議室、文化書坊等,是一棟多 功能建築,可做文化、教育推廣之用, 由滿蓮法師擔任住持。 與會還有上海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 海派清口創辦人周立波、天下文化發行 人王力行,以及佛光山長老慈惠法師、 慈容法師、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都監妙 士法師及信眾等五百餘人。 YOU ARE MY STAR詞、曲/Jerico Raphael Villena You are shining like a star 您就像星星一樣閃亮 Guided me in the dark 在黑暗中指引我 Your brightness lifts me up 您的光讓我站起來 Showed me what means of heart 告訴我 「心」是什麼意思 Your vow that saved me now 是您的願力救了我 For once I've questioned 我曾經問過 How you dreamed so long, so far 您的夢想這麼長、這麼遠 I wish on you my star 我希望您是我的星星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Jan-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Tel:63(2)5599540,63(2)5254909 Fax:63(2)5221475 星雲文教 …親很欣慰,他說回首從前,盲目追求無 謂的事物,簡直是有眼無珠。在佛學院 的學習,讓他深深體會到何謂「人生真

佛光山萬年寺 I.B.P.S.ManilaFo Guang Shan Mabuhay TempleAdd: 656 P.Ocampo St Malate Manila Philippines

Tel: 63(2)5599540,63(2)5254909 Fax: 63(2)5221475E-mail: [email protected] fgsphilippines.org

星雲大師╱Venerable Master Hsing Yun

Merit TimesManila有宗教的信仰,能使我們

有個安身立命處,使自己活得更自在。信仰能讓生活昇華、擴大,信仰能獲得更多無形的財富。

賣 貧 買 富

學生Jerico:努力創作 傳達人生光明Jerico在筆記本上寫上「惜清」,鄭重

的說:「這是我的法名。」他說,當初

一位萬年寺義工到他母親服務的學校去

推展三好運動,媽媽看到他們帶來的文

宣品,在媽媽鼓勵下,他揮別故鄉,到

離家至少五小時車程的描戈律念書。

惜清是一位吉他手,天生具有音樂細

胞,不過他是高中畢業後先工作,再向

同事學彈吉他,雖然他看不懂樂譜,但

只要讓他聽二、三次,就能迅速抓住音

符彈奏出來。

佛學院老師稱讚惜清音感極佳,學習

法器、唱誦的速度非常快,學習態度也

非常好,他與好搭擋Nelfred都來自單親

家庭,因為都出過社會、吃過苦,很珍

惜進佛學院的機緣。

惜清半年來在佛學院的成長,讓他母

親很欣慰,他說回首從前,盲目追求無

謂的事物,簡直是有眼無珠。在佛學院

的學習,讓他深深體會到何謂「人生真

正的光明」,因拙於言辭,所以創作詞

曲,以音符傳遞那份心神悸動。

他進入佛學院兩個月後,讀了星雲大

師的著作,激勵他奮發的力量,七天內

創作了十首歌曲,其中,〈YOU ARE

MY STAR〉這首歌是獻給星雲大師,表

達對大師敬仰孺慕之情。

佛道長遠,祝福他乘著音樂的翅膀,

在星光下找到回家的路。

(文與圖/葉荷)

走進描戈律佛學院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迦葉尊者

,是一位證悟的阿羅漢,他的性格

不歡喜向富人化緣,專門向貧苦百

姓乞食。在大迦葉認為,那些大富

長者榮華富貴,享用不盡,何必再

去向他們化緣,讓他們錦上添花呢

?而窮人所以貧窮,正是因過去世

沒有布施、積福,更應給他們有種

植福田的機會,好脫離貧窮之苦。

有一天,大迦葉尊者在外面托缽

行化,看到一位衣衫破爛的老婆婆

,便上前詢問:「老婆婆,請妳布

施一些東西給我好嗎?」

老婆婆靦腆地說:「尊者呀!我

窮到什麼都沒有,就只有這一身破

衣服,除此以外別無長物,怎麼布

施東西給你呢?」

「既然妳這麼貧窮,可以把貧窮

賣給人。」大迦葉說。

「貧窮怎麼好賣給別人呢?誰要

來買?」老婆婆不明所以,反問尊

者。

「我要買。」大迦葉篤定而簡潔

地回答。

「你要買貧窮,那我怎麼賣?」

老婆婆進一步追問。

「只要妳肯布施,布施就是發財

的方法。比方哪裡發生水災、地震

了,妳就發一點善心去幫助苦難。

只要我們將種子播下去,都會有收

成的。」

老婆婆聽了很高興,趕緊從僅有

的破衣服上剪一塊布下來,對大迦

葉說:「尊者!我就以這一塊布供

養你吧!」老婆婆因為這一點善心

,後來升到忉利天,享受天人的福

報。

布施並不是有錢人的專利,沒有

貧富的差別,貴在心意的虔敬。哪

怕是貧女一燈,虔誠供佛,也能感

得燈火不滅;哪怕是幼年阿育以一

抔泥土供養佛陀,也能感得日後成

為帝王的大福報。

布施也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布施,

給人一個微笑、一個敬禮、一句好

話、一些方便,都是大布施。如果

人人都能行布施,這個社會必定是

更加可愛了。 菲律賓佛光山活動看板

佛光緣美術館馬尼拉館5/1-17 香雲海會─ 2015佛誕特展

宿霧慈恩寺5/10 英文祈福法會、英文讀書會、

三好社區(成人)5/16 電影分享會

描戈律圓通寺5/9 SM City Bacolod 浴佛法會

怡朗佛光緣5/10 SM百貨公司浴佛法會5/17 佛學講座

佛光山萬年寺社教課程日期 社教名稱

周二 唯識概論、基礎禪修

周三 菲律賓民族舞

周四 學佛行儀、佛法概論

周五 菲律賓民族舞

周六

三好學校兒童趣味探索班、兒童華語故事唱遊班、少兒小廚師烹飪班、兒童基礎華語班、成人基礎華語班

宿霧慈恩寺社教課程日期 社教名稱

周一 華語夏令營、佛傳排練

周二 梵唄

周三 華語夏令營、佛傳排練

周四 禪修

周五 華語夏令營、佛傳排練

周日COMS佛光交響樂排練、佛傳排練

圖/道璞

星雲大師出席上海星雲文教館揭

牌典禮。� 圖/人間社記者周琮麒���

星雲文教館 落成啟用

【人間社記者王普玉上海報導】佛光

山開山星雲大師日前與上海市副市長趙

雯、國家宗教局外事司副司長薛樹琪、

市台辦主任李文輝、天下遠見事業群創

辦人高希均教授等貴賓,共同為上海「

星雲文教館」、「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

金會」上海辦事處揭牌啟用,並舉行《

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華文化與佛教寶

典》贈書儀式。

「繼『星雲文化教育基金會』成立,

為『星雲文教館』揭牌,希望成為中華

優秀文化傳承的課堂、七眾普度的慈航

、八宗兼弘的道場、人間佛教的榜樣。

」趙雯強調,星雲大師不僅是佛陀的弟

子、悲憫的人間導師,大師弘揚「人間

佛教」,致力推動文化、教育、慈善、

弘法事業,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交流

,成效卓著,彪炳史冊。

薛樹琪表示,第一次見到大師至今近

十六年,做為國家宗教局的一員,見證

大師帶領兩岸佛教文化交流種種事蹟,

可說中國佛教法乳一脈、同宗同源。他

感受到大師與佛光人「不忍眾生苦,不

忍聖教衰」的赤子之心,發揚中華傳統

文化的民族心與愛國心,「希望大家一

起參與,不負大師期望,讓文教館成為

上海民眾的心靈加油站」。

「雖然上海什麼都有,但今天有了最

尊貴大樓,可以學習慈悲、捨得、放下

的地方,那就是『星雲文教館』。」高

希均強調,大師以六十年時間,在台灣

開創人間佛教,並弘揚到世界各地。他

以一個人的智慧,集合許多弟子、信眾

的力量,以人間佛教改革了宗教、改善

了社會、改變了世界,他是中國兩岸共

同資產。

中華文化 佛教保存最多

「去年承蒙政府批准設立—文化教育

公益基金會,因為需要辦事處才有『星

雲文教館』。」大師表示,星雲文教館

沒有燒香,也沒有禮拜,但提供親子活

動、讀書、會議等場所,大師也為星雲

文教館寫下「稽首天中天,豪光照大千

;文化放異彩,國家永太平」。

大師強調,不要把佛教看成宗教,佛

教是中華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不論穿

衣、飲食甚至說話,佛教保存最多中華

文化,在藝術方面,敦煌、龍門、雲崗

、大足等石窟,是世界文化瑰寶,至於

佛教音樂,這幾年兩岸還共組展演團,

將梵唄佛曲唱到歐美國家的音樂殿堂。

大師強調,佛教講「信仰」,是要信

仰自己,每個人不能對自己沒有信心,

要相信自己對國家有所貢獻、對文化有

所建樹,擁有優秀文化,國家必定強大

,不要再像過去被認為是東亞病夫。

大師經歷北閥、中日戰爭、國共內戰

,深知戰爭可怕,因此認為兩岸同胞不

能對立、不能戰爭,要共同發揚優良的

傳統文化。大師認為,不僅要發揚舊有

優良文化,還要把排隊、禮貌、不要粗

魯、罵人、講究氣質等新的文化,傳揚

出去。

歷史上,玄奘大師揚威國際,鑑真大

師成為日本文化之父,把中華文化發揚

到世界去。而在復興中華文化的此刻,

佛教更不能缺席,大師呼籲大眾要團結

,同體共生,共尊共榮。

交通便利 多功能建築

「星雲文教館」位於上海市閩行區,

靠近虹橋機場、虹橋高鐵站,交通便利

,鬧中取靜。樓高四層,占地七千餘平

方公尺,設有音樂廳、美術館、禪堂、

教室、會議室、文化書坊等,是一棟多

功能建築,可做文化、教育推廣之用,

由滿蓮法師擔任住持。

與會還有上海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

海派清口創辦人周立波、天下文化發行

人王力行,以及佛光山長老慈惠法師、

慈容法師、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都監妙

士法師及信眾等五百餘人。

〈YOU ARE MY STAR〉 詞、曲/Jerico Raphael Villena

You are shining like a star您就像星星一樣閃亮

Guided me in the dark 在黑暗中指引我

Your brightness lifts me up您的光讓我站起來

Showed me what means of heart 告訴我 「心」是什麼意思

Your vow that saved me now是您的願力救了我

For once I've questioned我曾經問過

How you dreamed so long, so far您的夢想這麼長、這麼遠

I wish on you my star我希望您是我的星星

Page 2: Tel:63(2)5599540,63(2)5254909 Fax:63(2)5221475 星雲文教 …親很欣慰,他說回首從前,盲目追求無 謂的事物,簡直是有眼無珠。在佛學院 的學習,讓他深深體會到何謂「人生真

我的自學過程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十八歲那一年,也是抗日戰爭的末期

,我到了焦山佛學院,貧僧應該懂得自

學了。每個月我發行一本刊物,內容都

是自己手寫的,並且把它命名為「我的

園地」,讀者只有我一個人。內容包括

卷首語、社論、佛學講座,也有散文、

小說、詩歌,甚至編後記。因為都是自

我抄寫、自我練習,文字的力量深深的

刻印在心版上,這對我後來寫作,對多

方文體看起來都能應付,應該關係很大

尤其這個時候,胡適之的《胡適文存

》,梁啟超的《佛學十八篇》,王季同

的《佛學與科學的比較》,尢智表的《

佛教科學觀》、《一個科學者研究佛經

的報告》,以及《海潮音》、《中流》

月刊,對我也幫助很大;我每讀到好道

理,都把它記在筆記本上。甚至魯迅、

巴金、老舍、茅盾、沈從文等當代文學

大家的作品,也讓我非常嚮往,乃至陳

衡哲的《小雨點》、冰心的《寄小讀者

》等,我都受了一些影響。

投稿文詩 給予自己鼓勵

在焦山授課的老師就不像過去簡單了

。我記得有當初太虛大師門下第一佛學

泰斗芝峰法師,有北京大學教授薛劍園

老師,有善於講說《俱舍論》的專家圓

湛法師,還有一些老莊哲學、四書五經

,甚至於代數、幾何等課程。我在那一

、兩年中,如飢如渴的飽嚐法味。一有

空檔,還有一些小文、小詩投稿在鎮江

的各個報刊,給予自己的鼓勵很大。

我在焦山,除了寫過〈一封無法投遞

的信〉給我生死未卜、不知何在的父親

,以及〈平等下的犧牲者〉,還寫了一

篇〈鈔票旅行記〉,雖然自己沒有用過

錢,但是貧僧有一個頭腦、有一點新思

,真好像自己開悟了一樣,學什麼都感

到得心應手。

在焦山期間,還有半年就能畢業,因

為對院方的改制不滿,我放棄了畢業

典禮,寫信獲得家師的同意,在民國

三十六年(一九四七)冬天,帶我回到

祖庭大覺寺禮祖,並且在鄉下一個學校

裡做一名小學校長,讓我學以致用,給

我一個「做中學」的試驗場所。

甚至,後來到南京擔任短期的住持,

對於過去青少年期間學習的叢林規矩,

加以運用,讓自己不至於荒廢時光。就

好像海陸空三軍一樣,我參學過佛門的

律下寶華山學戒堂,宗下金山江天寺、

常州天寧寺的禪堂,教下焦山定慧寺的

佛學院等,雖沒有深入,也都能沾到一

些理事圓融。影響所及,現在貧僧也自

己能做戒師了,在佛光山多次傳戒,對

於有些規矩也能做一些改進,這不能不

歸因於當時參學各宗各派時扎下的基礎

革新佛教 弘法利生助緣

在南京只有短短一年多時間,我和道

友們在華藏寺提倡「佛教新生活運動」

,以白塔山辦《怒濤》雜誌的經驗,就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年幼時就讀南京「棲霞律學院」,圖為學院山門。

� � 圖/佛光山提供

推動起革新舊有的佛教,向新佛教邁進

一步了。這也算開拓了我的思想,成為

我走上弘法利生的最大助緣。

來到台灣以後,雖然貧僧不是什麼很

高明的人,但樂於與人同享知識。在中

壢圓光寺掛單的時候,就有不少的人,

三、五人一組,由我跟他們講授國文

、淺顯的佛經。尤其民國三十八年(

一九四九)的時代,在新竹青草湖台灣

佛教講習會(佛學院)擔任教務主任,

一面教學相長,一面服務行政,一面率

領學生修持。邊學邊教,一個學期忙下

來,應該消瘦不只七、八公斤,可見貧

僧對教學的熱忱和用心了。

後來到了宜蘭,貧僧不會音樂,但我

為大家做了許多歌詞,如:〈弘法者之

歌〉、〈快皈投佛陀座下〉、〈西方〉

、〈鐘聲〉、〈佛化婚禮祝歌〉等;我

不懂文藝,只是稍懂一點文學,卻在宜

蘭開起文藝班授課;也是有限的佛法,

竟在那裡講經開座,弘法利生。

漸漸的,經常有各界人士來拜訪,見

到我,教書的老師,談一些教育的經驗

;商界人士跟我談經營買賣的過程;軍

人來了,講一些軍中戰爭的情況;政治

家也會說一些政治的人我是非……,這

是因為那個時候,正是大陸一些學者、

專家、名流集中到台灣來,他們也不容

易找到對象談話,知道在宜蘭雷音寺小

廟裡,有一個能與人對談的和尚,所以

就來找我談論了。

釘模鋪泥 開山身體力行

我得到他們的教導,和一名學生一樣

,每天有很多的老師好像送上門來似的

,教我學習百科全書。我就這樣跟著大

眾學習,把社會當為學校,不要說「三

人行必有我師焉」,可以說,任何人都

可以做我的老師了。

這些學習,讓貧僧感到,眼睛像照相

機,耳朵像收音機,鼻子好像偵察機,

舌頭好像擴聲機,身和心的聯合作用,

就可以隨機應變,人身也就好像是一部

機器,在思想上可以自由運轉了。

從這些點點滴滴,貧僧感到學習的不

只是學問,而且是要具體的實踐。好比

貧僧最拿手的是煮飯菜,而參與最多的

卻是建築,要建房子得先從搬磚、搬瓦

、挑砂石、拌水泥等著手,必須實際去

工作,而不是只在旁邊口說動嘴。

民國五十六年(一九六七)的時候,

因為一位初中畢業的木工,為我在高雄

建設普門幼稚園的因緣,我就帶他一起

到佛光山來開山。這位木工就是蕭頂順

先生,雖然只有初中畢業,但非常聰明

伶俐,他和我都沒有學過建築,也不會

畫圖,我們就在地上用樹枝比畫,討論

要多高多長。就這樣,從開山初期到現

在,幾十年佛光山的建設都是他們原班

人馬,沒有換過。他自己家裡祖孫三代

,後來也都在這裡一起參與建設。

我也因此跟著他們一起工作,從釘板

模、綁鋼筋,甚至最早叢林學院的道路

、龍亭、大雄寶殿丹墀,到後來靈山勝

境廣場等,鋪設水泥的時候,還都是貧

僧和佛學院的學生們用鐵尺一格一格劃

出來的。

自覺覺他 成就理事圓融

至於典座做飯菜,那就等於一名小廚

,一定要先從洗碗、洗盤,洗菜、切菜

開始,然後才能動鍋動鏟,慢慢成為給

人接受的廚師了。

貧僧雖然沒有受過什麼教育,但是喜

歡教育,也倡導教育。就在不久前,全

台灣一百七十多位大學校長到佛陀紀念

館來開會,教育部指示貧僧和全部的校

長講話;接著我們的南華大學林聰明校

長、佛光大學楊朝祥校長,也要貧僧跟

他們全校師生、幹部講話。我以自己的

經歷,講述自學、自覺的學習過程。

自學是孔子的教學,所謂「學而時習

之,不亦說乎?」自覺是佛陀的教法,

所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也是

這些自學、自覺的經驗,成就了現在貧

僧的行事、貧僧的思想、貧僧的觀念、

貧僧的做人處事、貧僧的舉一反三、貧

僧的理事圓融、貧僧的僧信平等,甚至

對於佛法妙理的體會,讓貧僧的一生都

感到非常受用。 二十說之五(下)

另類財富

佛光山萬年寺 I.B.P.S.ManilaFo Guang Shan Mabuhay TempleAdd: 656 P.Ocampo St Malate Manila Philippines

Tel: 63(2)5599540,63(2)5254909 Fax: 63(2)5221475E-mail: [email protected] fgsphilippines.org

Merit TimesManila

台灣假日午後,在公園看到一家

人帶著一隻狗,特別的是,這隻狗

後腳穿戴著非常合身的雙輪義肢。

「好可愛的狗!」時而汪汪叫,

時而搖搖尾巴,親暱地在主人身邊

生活快門

溫馨狗義肢文與圖/潘憲榮

打轉,眼神流露著無限謝意。狗

的特殊造型著實吸引不少遊客的

目光。

狗的主人告訴圍觀者說,這隻

狗後腿因車禍嚴重受傷,無法行

走,因此特別為牠量身訂製狗輪

椅義肢,現在不論是走路、跑步

或爬坡,都行動自如,和其他四

肢正常的狗相較,毫不遜色。

多麼值得讚賞的愛狗人士,貼

心的做法,讓人備感溫馨!

五說

年輕的沙利王登基了,為了治理好自

己的國家,這位雄心勃勃的國王決定學

習天下所有的智慧。他徵召了國內的智

者們,讓他們把所有的智慧書籍都找來

,供他學習。

十年很快就過去了,每位智者都背著

滿滿一箱書回來了,看樣子約有五千本

。國王一看頭就大了:「天哪,這麼多

,我整天這麼忙,哪有時間看哪!」便

命令智者們去精簡一下。

又是十年過去了,智者們這次帶來約

五百本書。可是國王仍然嫌太多,要他

們繼續精簡。

再過十年,五十本智慧巨著擺在了國

王的面前。可是由於國內問題重重,不

再年輕的國王早已心煩氣躁,懶得天天

翻書了,所以智者們不得不再次精簡。

又過了快十年,當一本天下無雙的智

慧經典呈給國王時,四面強敵早已入侵

,國勢衰微,國王哪有精力去讀書呢?

正在一籌莫展之際,風華正茂的太子求

見,用太子貢獻的妙計,這位國王很快

打敗了各方強敵,重振了國威。

當問起太子何以如此聰明時,太子說

了這麼一句話:「我從很小的時候就開

始讀國庫中的智慧寶典了,到現在為止

已經讀完了五千本。據說,這些書還是

父王當年讓人找來的呢。」

這個故事引人深思——「智慧是與懶

人無緣的」。

即使你是國王,想花費別人的時間,

得到自己的智慧,也是枉然。

國王等智慧等了那麼多年,自己不去

用心學習,而是一味地坐等,致使國內

的事情愈積愈多,他卻無法應對。

因為他沒有智慧,想等待智者們把現

成的智慧餵給他吃,結果,他成了草包

國王,腦袋空空。幸好有勤於學習的太

子,不然他的國家就真的不保了。

「智慧不是等來的」,對於我們每個

人來說,都要勤於學習,善於思考,才

會慢慢增長。

對於現在這個競爭的時代,兩強相遇

,智者勝!現代人如果沒有智慧,就很

難立足於世。任你如何摩拳擦掌,腦子

裡沒智慧,也很難勝出。

想要收穫,就要早些播種;想要成功

,就要勤於讀書!沒有人給我們智慧,

我們必須自己去找到它!書中自有智慧

樹,未來屬於愛讀書、喜讀書、讀懂書

的人!

使人發光的不是衣服上的珠寶,而是

心靈深處的智慧。

智慧與懶人無緣文/趙榮霞

經典人生

人的心就像相機的鏡頭,當你對

某個人、某件事、某些物感興趣時

,那人、事、物就成為特寫、焦點

,其他的就會模糊,甚至看不清、

也看不見。

有位心理學家,在家裡宴客時,

作一項測試,研究人的觀察力。他

先請一位女士用手帕遮住眼睛,然

後詢問她進到客廳之後,家中的擺

設為何?不管是牆上的、桌上的,

她都沒有任何印象,反而是與會的

賓客所穿著衣飾、搭配的鞋子、耳

環小小物件都瞭若指掌。他再請一

位男士作測試,問他宴會上有什麼

深刻印象的人事,這位男士對於穿

著、打扮、飾品都沒有印象,反倒

是對客廳上擺設、布置有詳細的了

解。

如此可知,人對環境所攝取的影

像,都是自心所選擇的,快樂、不

快樂也是自己給予的,不是環境決

定的,而生活是否要過得快樂或有

品味、歡喜,不也都在於自心鏡頭

攝取。

每一天都有美好的、壞的、歡喜

的、不快樂的事情發生,但能被內

心的鏡頭所取,不就是自己嗎?所

以,面對外來的訊息、事件,我們

可以選擇,把美好的、歡喜的、有

正向能量的影像,留在心中品味。

選 擇文/枳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