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usiweisuo system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of the ming great wall

9
明代都司卫所制度与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李严 张玉坤 李哲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明长城军事聚落与防御体系基础性研究”,项目批准号50578105 摘要:明朝采用都司卫所的军事管理制度,对长城沿线九边重镇的军事防御体系进行管理并指挥作 战。都司卫所制的军事防御等级从高到低分为镇——路——卫——所——堡,相应的军事防 御体系的驻军城堡分为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和堡城。论文首先介绍都司卫所制,然后对 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驻军城堡的放射状空间布局特征作重点论述,最后对军事制度及防御 体系的历史演变进行概述。 关键词:都司卫所;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军堡 公元 1368 年,明军逼近通州,元顺帝望风北遁,明太祖朱元璋即位。蒙元皇帝北逐后屡谋机复 辟,而后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诸部不断南下骚扰抢掠。因此,明王朝从洪武初年 就开始重点经营边境防务,在随后的 200 多年中,从未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最终形成了贯穿东西、 全线连接的、完整的长城防御体系。明长城历经辽宁、河北(京津)、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 甘肃等省区全长 6,700 多公里。为便于管理长城的防务和指挥调遣长城沿线的兵力,明初把长城 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守区,亦称九镇。明中叶以后,为了加强首都和帝陵(明十三陵)的防务,又增 设了昌镇和真保镇,合称九边十一镇。九边重镇的防御体系,在军事管理层面上,指九边重镇的设 置及各镇的层级组织机构;从物质层面上,指具整体性及层次化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组织机构依 附在工程体系这个载体之上,两者不可分割。 九镇的区域划分与现今的省界较为接近,但不完全重合,各镇负责本地段长城墙体,及烽火墩 台和各屯兵城的守卫和修缮工作,因此长城防御体系并非线性的墙体本身和其上的构筑物,还包括 士兵驻扎的屯兵城,亦称军堡,屯兵城按都司卫所制度分层级设置。 一、明代都司卫所制度的主要内容 明朝建国之初,为加强征讨与防卫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沿边、沿海、内地、在内四类卫所, 进行管理军民、征兵、戍边、开垦军屯等事务。洪武初年,全国卫所、都指挥使司皆统于大都督府, 洪武十三年废丞相制,废大都督府,设五军都督府为最高军事机构,直隶于皇帝,掌军旅之事,各 领其在京卫所及在外都司卫所,都司是地方最高领导机构。又规定五军都督府虽统领各都司卫所兵 马,但无权调遣军队,调遣权由皇帝直接掌管;兵部在军队中虽有任免、升调、训练之权,但不统 兵。每逢战时,由皇帝亲自委派专人担任总兵官,统帅卫所军队出征,战后则散还各卫建立都司卫 所制度,不仅有利于屯耕,更可以把大将军统领的军队分散到各个卫所中去,实现中央集权。 卫所制度是明朝在总结历代边疆行政管理制度与兵制的基础上产生的军事管理制度,是军事制 度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在地理上相结合的产物。明初以来作为一种制度推行的卫所在绝大多数情况 下是一种特殊的军事单位,不仅与其他军事组织一样承担军事任务,还具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即与

Upload: archiyan

Post on 22-Jan-2018

126 views

Category:

Art & Photo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The DuSiWeiSuo System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of the Ming Great Wall

明代都司卫所制度与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

李严 张玉坤 李哲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明长城军事聚落与防御体系基础性研究”,项目批准号 50578105

摘要:明朝采用都司卫所的军事管理制度,对长城沿线九边重镇的军事防御体系进行管理并指挥作

战。都司卫所制的军事防御等级从高到低分为镇——路——卫——所——堡,相应的军事防

御体系的驻军城堡分为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和堡城。论文首先介绍都司卫所制,然后对

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驻军城堡的放射状空间布局特征作重点论述,最后对军事制度及防御

体系的历史演变进行概述。

关键词:都司卫所;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军堡

公元 1368年,明军逼近通州,元顺帝望风北遁,明太祖朱元璋即位。蒙元皇帝北逐后屡谋机复

辟,而后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诸部不断南下骚扰抢掠。因此,明王朝从洪武初年

就开始重点经营边境防务,在随后的 200多年中,从未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最终形成了贯穿东西、

全线连接的、完整的长城防御体系。明长城历经辽宁、河北(京津)、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

甘肃等省区,全长 6,700 多公里。为便于管理长城的防务和指挥调遣长城沿线的兵力,明初把长城

沿线划分为九个防守区,亦称九镇。明中叶以后,为了加强首都和帝陵(明十三陵)的防务,又增

设了昌镇和真保镇,合称九边十一镇。九边重镇的防御体系,在军事管理层面上,指九边重镇的设

置及各镇的层级组织机构;从物质层面上,指具整体性及层次化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组织机构依

附在工程体系这个载体之上,两者不可分割。

九镇的区域划分与现今的省界较为接近,但不完全重合,各镇负责本地段长城墙体,及烽火墩

台和各屯兵城的守卫和修缮工作,因此长城防御体系并非线性的墙体本身和其上的构筑物,还包括

士兵驻扎的屯兵城,亦称军堡,屯兵城按都司卫所制度分层级设置。

一、明代都司卫所制度的主要内容

明朝建国之初,为加强征讨与防卫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沿边、沿海、内地、在内四类卫所,

进行管理军民、征兵、戍边、开垦军屯等事务。洪武初年,全国卫所、都指挥使司皆统于大都督府,

洪武十三年废丞相制,废大都督府,设五军都督府为最高军事机构,直隶于皇帝,掌军旅之事,各

领其在京卫所及在外都司卫所,都司是地方最高领导机构。又规定五军都督府虽统领各都司卫所兵

马,但无权调遣军队,调遣权由皇帝直接掌管;兵部在军队中虽有任免、升调、训练之权,但不统

兵。每逢战时,由皇帝亲自委派专人担任总兵官,统帅卫所军队出征,战后则散还各卫建立都司卫

所制度,不仅有利于屯耕,更可以把大将军统领的军队分散到各个卫所中去,实现中央集权。

卫所制度是明朝在总结历代边疆行政管理制度与兵制的基础上产生的军事管理制度,是军事制

度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在地理上相结合的产物。明初以来作为一种制度推行的卫所在绝大多数情况

下是一种特殊的军事单位,不仅与其他军事组织一样承担军事任务,还具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即与

Page 2: The DuSiWeiSuo System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of the Ming Great Wall

行政系统相平行的,管辖着辖区内的土地及在土地上劳动的军户。并且根据卫所与地方行政区划的

关系,按照是否领有实土将卫、所分为实土卫所、准实土卫所、非实土卫所三种1。《明史》卷四十

《地理志序》云:“洪武初,建都江表,革元中书省,以京畿应天诸府直隶京师。后乃尽革行中书省,

置十三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 ,分领天下府州县及羁縻诸司。又置十五都指挥使司以领卫所番汉诸

军,其边境海疆则增置行都指挥使司,而于京师建五军都督府,俾外都指挥使司各以其方附焉。”这说

明在明初制定的疆土管理体制是分为两大系统的:一是属于行政系统的六部———布政使司(直隶府

州) ———府(直隶布政司的州) ———县(府属州) ,二是属于军事系统的五军都督府———都指

挥使司(行都指挥使司、直隶都督府的卫) ———卫(直隶都司的守御千户所) ———千户所。

卫所管辖的军士皆别立户籍,叫作军户,军户代代世袭,永世不得脱籍。每军户出一丁为军,

士,称正丁。正丁死,则由其子弟依次递补。明制规定:边地卫所军三分戍守,七分屯种;内地卫

所军二分戍守,八分屯种。各卫所军士都由本镇的总兵领辖,军队数量由各镇所处地区的军事需要

而定,从几万人到十几万人不等;“镇”下设“路”,由参将领辖,每路管辖两个“卫”(各地根据实

际情况略有调整);每“卫”管辖五个千户所,每千户所管辖十个百户,每百户所又管辖两个总旗,

每总旗设五小旗[1]。此外各镇设游击将军,职位稍低于参将,驻镇城或指定城堡(游击堡),受镇守、

巡抚调遣。各级防御单位及其指挥将领的官名、驻地、辖区职权以及驻兵人数情况见表 1。

防御单位 官名 驻地 辖区和职权 驻兵人数

镇守总兵

(副职称协守副总兵)

镇城 总掌防区内的战守行动 据实际情况而定

总兵 镇城 协助主将策应本镇及邻镇的防御 城内驻兵 3000 人

分守副总兵 重要城堡 某一紧要地段的防务

参将 重要城堡 管辖本路诸城堡驻军和本路地段

防御

2 个卫,12000 余

卫 守备 卫城 管辖本卫城堡驻军和本路地段防

5600 人

千户所 千总 所城 管辖本所城堡驻军和本路地段防

1120 人

百户所 百总(把总) 堡城 管辖本城堡驻军和本路地段防御 112 人

总旗 总旗官 该堡城 受百户所调遣 50 余人

小旗 该堡城 受总旗调遣 10 余人

二、都司卫所军事管理制度下的军事防御体系

1、层级性防御体系

1 参见郭红、于翠艳著《明代都司卫所制度与军管型政区》:非实土卫所从狭义上讲,即卫所治地有府州县,且后者的

土地和人口占有绝对优势, 辖有的土地多以军屯或卫所城池周围部分土地为主,这些卫所有的与府州县同治,有的另

立城池,但其下有自己的人口,且数目亦不为少,仍不失为明朝版图内的一种国土管理方式。实土卫所即指设置于未有

正式行政区划(明代表现为布司、府、州、县)的地域的卫所。这些卫所有一定的辖区,在此辖区内管军治民,除军事

职能及上下隶属系统不同外,其它功能与府州县相似,是军事型的政区。非实土(无实土)卫所中还有一些卫所亦具有

实土卫所的特征,且位于边疆地区,称之为为“准实土卫所”,主要分布在沿海和内陆边区, 如山西行都司永乐元年后

的大同左卫、大同右卫、镇虏卫、平虏所、威远卫等都属此类,由于明初这些地方原有的人口大多内迁,以军士、余

丁及庞大的家属群为主的军事人口在当地繁衍生息,以屯田或其它耕种方式附着在土地上,且每一卫所都有一定的防

守地域,成为地方上实际的管辖机构。由于资料不足,如何判断某卫所为“准实土”是困难的,但是不能因此就否定这

一类卫所的行政区划意义。

Page 3: The DuSiWeiSuo System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of the Ming Great Wall

以往,人们对长城文化遗产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偏重其雄伟高大的墙体和重要关口,而实际上,

长城的防御是按明初“都司卫所”制度下的军管型政区单元布防的,是具有高度层次性、整体性及

系统性的严密军事防御体系。“都司卫所”管理下的各级防御体系,是以“都司”为地方最高军事领

导机构,统辖所属“卫、所”。都司与卫所的军事首领驻扎在镇城、卫城和所城里。边防重地为加强

管理和防御能力,在“镇”之下分“路”设防,各路之下设置卫所,最低一级防御单位是堡;由此,

类似于明地方行政单位的行政辖区分为省——府(直隶州)——县——乡——都,长城九边重镇的

军事防御防区按级别从高到低分为镇——路——卫(守御千户所)——所——堡,军事聚落按级别

相应的分为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堡城是最小的屯兵单位。屯兵城的级别是由

其内屯驻的官兵的级别大小决定的,级别越高,城堡的规模越大,驻兵人数越多,防御设施更加严

密。各镇皆有完备的驿传系统、军需屯田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及相应的兵力配置。除其中少量重

要的路城、关城外,部分边境线上的守边军堡是伴随战争的需要相应修筑的。各级城堡在地理分布

上沿长城线较均匀分布,大致 30-40 里建一堡,依据地段重要程度的不同堡分布的密度也不同,例

如辽东镇约 20-30里建一堡,榆林镇 40里建一堡。当然,随着战事的变化城堡的级别和位置会发生

变化,如堡城内驻参将后升为路城,卫城、所城驻总兵后升为镇城。例如榆林卫城升为榆林镇城、

偏关所城升为镇城。

经过实地考察与资料分析,九边各镇重要的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及重要堡城的分布情况如

图 1,长城沿线约一万二千七百里,十一军镇、四十五路防守,最多时驻兵一百多万,占全国驻兵

总数的一半,长城在重要地段有内外两条,或数条,每条长城沿线都设置军堡,形成多层次防御的

空间布局2。各镇辖区范围、总兵驻地、分为几路防守、前线军堡及重要关口情况见表 2,表与图 1

相对应。

2本图绘制中主要参考书目:华夏子著《明长城考实》,档案出版社,1987。刘谦著《明辽东镇长城及防御考》,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9。艾冲著《明代陕西四镇长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及相关网站。

图 1 明长城沿线重要军堡分布图

Page 4: The DuSiWeiSuo System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of the Ming Great Wall

2、放射状空间结构

防御体系除了层级性之外,在空间布局上呈从核心向外发散的放射状结构。一般情况下都司所

在的军政核心地区(镇城及周边)可设前、后、中、左、右五卫分别统辖;不论距离镇城远近,每

卫又可设前、后、中、左、右五千户所;其下再设十百户所。(每卫、所统领人数见表 1)4例如《刘

基传》里写:“(右卫)前、后、中、左、右五所千百户,镇抚总旗共七十六员。旗军六千四百七十

七名。„„(玉林卫)前、后、中、左、右五所千百户,镇抚总旗共三十七员,旗军六千五十一名

3 (明)杨时宁(1537—1609)撰《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记载:“总七路险隘,上西路、下西路、南路、上北路、

下北路、中路、东路。”可见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路的划分,表中仅选其一。 4 参考《明史》卷一二八,《刘基传》

镇名 总兵驻地[2} 辖区 路城

[3} 前线军堡及

重要关口数量

资料来源

辽东镇 辽宁省辽阳市

(后驻北镇)

南起凤凰城,西至山海关,

全长一千九百五十多里

五路:南路前屯城、西路

义州城、北路开原城、中

路与广宁分司城合在一

起、东路与暧阳城堡合在

一起,单独的路城三座)

军堡 150 余个, 关城

11座[4}

刘谦著《明辽东镇

长城及防御考》

p9、48

蓟镇 河北省唐山市

迁西县三屯营

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

的灰岭口,全长一千二百

多里

三路:东路副总兵驻建昌

营,中路副总兵驻三屯

营,西路副总兵驻石匣营

军堡及关堡共270个左

右,关口约126个,其

中已踏勘关堡10个

华夏子著《明长城

考实》p57、《四镇

三关志》

宣府镇 河北省宣化市 东起居庸关的四海冶,西

至西洋河,全长一千零二

十三里

六路:东路、下北路、上

北路、中路、上西路、下

西路3

军堡 60 多个,关口约

12 个,已踏勘军堡 24

华夏子著《明长城

考实》p61

大同镇 山西省大同市 东起镇口台,西至鸦角山,

全长六百四十七里

八路:新坪路、东路、北

东路、北西路、中路、威

远路、西路、井坪路

军堡共约 60 个,关口

约 44 个,已踏勘军堡

及关口39个

华夏子著《明长城

考实》p65,p69

山西镇(又

称太原镇)

山西偏关县 西起山西保德黄河岸,东

达黄榆岭,全长一千六百

多里

六路:东路、西路、太原、

中路、河曲县、北楼口

延绥镇(又

称榆林镇)

陕西省榆林市 东起清水营,西至花马池,

全长一千七百六十里

三路:东、中、西路 军堡 36个,关口约 24

个,已踏勘军堡33个

艾冲著《明代陕西

四镇长城》p45-54

宁夏镇 宁夏省银川市 东起大盐池,西至兰靖,

全长两千里

五路:东、西、南、北、

中路

军堡 38个,关口约 13

艾冲著《明代陕西

四镇长城》p87-93

固原镇 宁夏省固原县 东起陕西省靖边与榆林镇

相接,西达皋兰与甘肃镇

相接,全长一千里

五路:下马关路、靖虏路、

兰州路、河州路、芦塘路

军堡 35个,关口约 10

艾冲著《明代陕西

四 镇 长 城 》

p148-154

甘肃镇 甘肃省张掖市 东起甘肃金城县(今兰州

市),西至嘉峪关,全长一

千六百余里

四路:庄浪路、凉州路、

肃州路、大靖路

军堡 72个,关口约 15

艾冲著《明代陕西

四 镇 长 城 》

p113-123

总计 九镇 全长约12,700多里 四十五路 军堡共约720余个,关

口共约150个左右,已

踏勘军堡及关口共 127

Page 5: The DuSiWeiSuo System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of the Ming Great Wall

[2]”。以朔州为例,其所辖的土地基本上被均匀分隔成中、东、

西、南、北五个部分,分别管理。(图 2)

需要注意的是,这仅是一种建制,并不代表每卫、所都

对应一城。从政府所在地通常被称为“附郭”可以看出来,建

制与城池驻地可以是不一致的,或脱离,或重叠。卫与卫城、

所与所城并不是完全统一的。镇城的前、后、中、左、右五卫

可能仅辖城防的一部分。同样,一个镇城、卫城内部也可以在

空间上划分为五个子城:东、西、南、北关城和中间的母城本

身。子城与母城之间有瓮城、护城河、吊桥相连接并且城外四

方向对应烽台。(图 3)但是这一特点在边堡的表现有所不同。

边堡的针对性强,攻守方向明确,多择址险要,面积有限,一

般简化为内外两堡的单线对称模式。协守的墩台也是以某一向

为主。(图 4)如大同城先后筑北、东、南子城;雁门关南之

代州城,设有北、东、西三子城。相较于关城,子城与母城之

间形成的夹道空间更容易防守,形成城堡相护的格局。(图 5)

3、堡内空间布局总体特征

堡内部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堡内主街呈十字形、

丰字型或一字形等空间形态,主路及支路通畅。四周高大堡墙,

每边设堡门或墩台,堡墙内部环城马道,堡门设瓮城,瓮城上

有城楼。堡内有指挥将领的署地,堡外有校场、演武厅等。有

关军营的布局情况史料记载很少,根据现存及史料记载中对村

堡布局形式的描述,军营建筑布局规整,若干个营房构成一个

小组,管理制度极其严格。

三、实例一——榆林镇都司卫所制度与军事防御体系的关系

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六月,长城九边之一的延绥镇

治所由绥德徒迁至榆林城,从此,榆林成为明代边防重地,全

镇之心脏。榆林镇位于陕西省最北部的黄河西岸,北接内蒙古

河套地区,西邻宁夏,地处农牧交错区,兵家必争之地。榆林

镇境内长城有大边和二边两条,东起清水营,西达花马池,全

长一千七百六十里。

1、榆林镇军事防御体系组成

榆林镇的军事防御体系的组织结构是:巡抚都御史——镇守总兵——参将——守备——把总或

操守。防御层次是镇——路——堡(堡寨)。

·镇守总兵是本防区的最高军事长官,驻镇城,统辖全镇兵马,总掌防区内的战守行动。其副

图 3 威远卫城图,选自《旧志辑录》

图 4 边堡平面示意图

图 5 代州旧城图

图 2 朔州辖区图(选自《朔州志》)

Page 6: The DuSiWeiSuo System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of the Ming Great Wall

职是协守副总兵,负责协助主将策应本镇各路与驰援邻镇的防御。

·各镇均设置巡抚都御史衙门,职权比总兵略大,还掌管屯田、粮饷、行政、监察、弹劾和升

黜等事务。

·军镇之下化分为若干路,每路设置参将一员,管辖本路诸城堡的驻军。

·路下面的防御单位是城堡,设守备一人,统领本城堡及所属堡寨戍军。

·堡寨(或称崖寨)是各镇的基层防御单位,设把总或操守一人,负责该堡寨附近若干里长城

及墩台的瞭守。

·此外,各镇还设置游击将军数员,统领游兵 3000人。

除上述纯粹军防组织及分区外,在后勤保障、行政管理等方面,还有隶属于巡抚的兵备道,大

体跟路平行。其职掌包括屯田、水利、赋税、运输、城堡建设、粮秣供给、受理诉讼等事务。军镇

的兵力一般配置在长城沿线,适应军事防御的实际需要,形成层层相制的防御体系。

另有游击将军统领游兵 3000人,受镇守和巡抚的调遣。(见表)具体职责如下。

军镇

总兵

路(参将)

城堡(守备) 数堡寨(把总或操守)

城堡(守备) 数堡寨(把总或操守)

城堡(守备) 数堡寨(把总或操守)

路(参将)

城堡(守备) 数堡寨(把总或操守)

城堡(守备) 数堡寨(把总或操守)

城堡(守备) 数堡寨(把总或操守)

路(参将)

城堡(守备) 数堡寨(把总或操守)

城堡(守备) 数堡寨(把总或操守)

城堡(守备) 数堡寨(把总或操守)

巡抚

兵备道 若干城堡

若干城堡

兵备道 若干城堡

若干城堡

游击将军 游兵 3000 人

2、榆林镇军事防御体系的特点

与“镇——路——卫——所——堡”的都司卫所制度略有不同,榆林镇的军事防御的等级中没

有“卫、所”,防御体系分三级:镇城——路城——堡城。总兵驻地榆林镇城,下分东、中、西三

路统辖,共一个镇城、三个路城、三十五个堡城。东路,分守参将一员,驻神木营城(今神木县城),

下辖堡城九个:黄甫川堡、清水营堡、木瓜园堡、孤山堡、镇羌堡、永兴堡、神木堡、大柏油堡、

柏林堡;中路,分守参将一员,驻保宁堡(今榆林县芹河乡境),下辖堡城十三个:高家堡、建安堡、

双山堡、常乐堡、归德堡、鱼河堡、镇川堡、保宁堡、响水堡、波罗堡、怀远堡、威武堡、清平堡;

西路,分守参将一员,驻新安边营城(今定边县新安边乡驻地),下辖堡城十六个:龙州堡、镇靖堡、

靖边营堡、宁塞营堡、旧安边营堡、砖井堡、定边营城、盐场堡、把都河堡、永济堡、柳树涧堡、

新安边堡、新兴堡、石涝池堡、三山堡、饶阳水堡。5各路军事城堡分布情况见图6。

5 各城堡具体情况见:李严,《榆林地区明长城军事堡寨聚落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Page 7: The DuSiWeiSuo System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of the Ming Great Wall

四、实例二——大同镇都司卫所制度与军

事防御体系的关系

大同镇、山西镇位于山西省北部、内

蒙南部,统辖境内明长城大边、二边及周

围地区的军事聚落及防御体系。该地区四

面环以高山险谷,中以朔州丘陵地、大同

盆地为核心,土地肥沃适于耕作,且东逼

近京畿,南控中原,西可入丝绸之路,北

可达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自古就是

兵家必争之地。

自明初就对宣、大防区的防御非常重

视,洪武元年十二月置太原都卫,四年置

大同都卫。洪武八年十月改太原都卫为山

西都司(治今太原),统领太原左、右前

等7个卫和5个千户所;大同都卫为山西行

都司(治今大同),统领宣府左、右、怀

安、大同前、后、中、左、右、东胜左、

右等21个卫和5个千户所,都指挥使是一

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下设千户、百户。

后来战时的总兵官成为总领一方的固定

官职,总兵官称为镇守,下设参将、游击

将军,守备。综上,大同镇的军事防御体

系组织结构是镇守总兵——分守——参

将(游击将军)——守备,相应的防守辖

区的层次是镇——路——卫、所——堡,

各级别最高长官所驻城池的按级别分为镇

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形

成以参将负责一定面的防御、以守备负责

点的防御、以游击将军往来策应,既分段

防守又互相连结、各负其责的防御体制。

大同镇比较完整的体现了都司卫所制

度的防御组织结构,各级城池的空间分布

也俱规律性:各城堡在长城大边内外两侧

图 8 大同镇、山西镇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堡城分布图

(据古地图绘制)

图 6 榆林镇长城及镇城、路城、堡城分布图

图 7 榆林镇部分堡城平面现状示意(据 04 年现场考察绘制)

Page 8: The DuSiWeiSuo System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of the Ming Great Wall

图 9 明大同镇城图(同济大学城市

规划教研室编《中国城市建设史》)

分布,内侧较多,且间距较均匀,当地有“一里一小墩、五里一大墩、十里一台,三十里一堡”的

说法。(见图8)如图,总兵驻地大同,分八路防守:新坪路、东路、北东路、北西路、中路、威远路、

西路、井坪路。路下设卫所:大同左卫、大同右卫、大同前卫、大同后卫、朔州卫,后又调改添设山

西大同等处卫所镇虏卫、安东中屯卫、阳和卫、玉林卫、高山

卫、云川卫、天城卫、威远卫、平虏卫、山阴千户所、马邑千

户所、井坪千户所等。卫所下辖堡,堡城及关城数量太多不一

一列举。历经几百年的风雨,有的城堡至今保存完好,从残存

的堡墙、堡门、堡内笔直的道路街巷布局、堡内庙宇、较场及

碑刻、题字上,依稀可见昔日刀光剑影的沙场与壮烈辉煌的战

斗景象。(图9-11)

五、历史演变——明后期卫所制度的解体与城堡的延续

卫所制在明初期有利于控制国家政治局势、开垦边区、增

加后勤补给,并且有效地防御了北方少数民族部落的入侵,维

护了社会稳定。但是卫所戍边征战有其固有的缺点:一代当兵,

世代服役,永为军人,如果战死,由亲属出丁替代,军户受高

级军官的盘剥与克扣,逃亡而缺额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明末清

初,自然居住人口、商人及其经营行为增加,占据大量的堡内

空间,军堡的屯兵屯粮的能力、长期战斗力下降;另外政府机

构和官员设置逐渐臃肿,领导职能从开始的简单有效,文武官

之间的关系明确到后来的建制复杂、失去军队必备的灵活、机

动特点。因此在英宗正统年间,屯田制遭到破坏,士兵大量逃

亡,卫所制逐渐改为募兵制。卫所作为与州县类似的地方管辖

单位在清代又大约存在了 80 多年后被逐渐撤销,首先都司卫

所官员由世袭制改为任命制;其次完成了卫所内部的“民化”、

辖地的“行政化”过程,最后以并入或改为州县使卫所制度化

作为历史陈迹,从而完成了全国地方体制的基本划一。

顺治四年七月,清廷重申“卫军已改屯丁,永不勾补,官

吏人等谪戍到卫者,悉放回原籍。”自此之后,卫军改为屯丁6。雍正三年五月,在山西北部原来的

卫所辖地设立了朔平、宁武二府,朔平府治地在右玉,宁武府治地在原宁武千户所。雍正二年,川

陕总督年羹尧奏言“甘肃之河西各厅,自古皆为郡县,至明代始改为卫所。今生齿繁庶,不减内地,

宜改卫所为州县。请改宁夏卫为宁夏府„所有卫所之守备、千总及旧有大使三员悉行裁去。”[3]

6 明朝卫所制在清朝失去了守边的军事意义,但卫所制直到清前期才撤销,因为卫所所辖屯地征收的粮米称为子粒,

与州县征收的民粮(赋税)在赋率、征收方法和上报系统上有明显区别。卫所军家缴纳的子粒比州县从民户征得的

税粮要重得多。各都司、卫所管辖的耕地数约 460 多万顷。

图 10 明大同镇路城—新平堡俯视

(摄于 2004 年)

Page 9: The DuSiWeiSuo System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of the Ming Great Wall

都司卫所制度解体了,但屯兵城却遗留下来,村民迁入堡内,

成为当地村民用来防御地方土匪劫掠的民堡。至今,有的堡已发

展成县、市,如明榆林镇东路路城神木堡已成为现在的神木县,

而榆林镇城也成为今日的榆林市,这些堡多位于交通便利经济发

达的区域中心;而地处偏远的堡依然保持着原来的规模、空间布

局,只是堡内的建筑由以兵营为主变成了民居和庙宇了。受长期

人为和自然破坏,遗存下来的城堡保存状况很差,大多数堡墙残

高不足一半,已不连续,瓮城、堡门及堡墙上的防御设施、堡内

建筑也残缺不全,对其进行抢救式的保护迫在眉睫!

结语

都司卫所制度是军事制度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在地理上的

结合体,辖有土地、管军制民,在明朝的大部分时间内为守卫和

治理边疆起了重要作用,都司卫所制度下的长城军事防御体系是

古代军事史的杰作,绵延万里的长城、大量的镇城、路城、卫城、

所城、堡城,及长城沿线的烽堠、驿站等防御设施,是中国古代军事建筑的活化石,也为当今探索

和解读明朝都司卫所军事制度提供重要见证。遗存下来的城堡受到不同程度的毁坏,但村民们仍世

世代代生活在里面,直到今天,它们仍是当地村民赖以生活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董耀会. 瓦合集——长城研究文论.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5

[2]右玉县志办公室编. 旧志辑录.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126

[3]顾诚.卫所制度在清代的变革.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02):15-228

The DuSiWeiSuo System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the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of the

Ming Great Wall

Li Yan Zhang Yukun Li Zhe

Abstract The DuSiWeiSuo system was taken to manage the nine defense areas along The Great

Wall in the Ming Dynasty. This system was divided into five layers according to the

military defense grade up to down which is Zhen——Lu——Wei——Suo——Bao, so

correspondingly the fortresses were Zhen Town, Lu Town, Wei Town, Suo Town, and Bao

Town. Firstly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DuSiWeiSuo system, secondly discusses the rigorous

military system and the radiate space position character of the fortresses in detail, and

lastly summarizes the military system and the historical evolvement of the defense

system.

Keywords DuSiWeiSuo; the Great Wall of Ming Dynasty; the military defense system; the

military fortress

图 11 明大同镇卫城—平鲁老城清

代平面及现状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