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衛在基伊拉的勇氣及決心(撒上23章;詩54篇)

4
國際禱告殿大學 畢邁可 大衛生平研讀(2015 秋季) 堪薩斯市國際禱告殿 ihopkc.org 免費教導資源 mikebickle.org 10 大衛在基伊拉的勇氣及決心(撒上 23 章;詩 54 篇) I. 大衛逃往基伊拉、西弗及瑪雲(撒上 23 章) A. 在撒上 23 章,我們看到大衛拯救基伊拉脫離非利士人襲擊的勇氣及決心(23:1-5),以及他 藉主的幫助逃離掃羅的追殺(23:6-13)。他逃往西弗的曠野(23:14-15)並在那裡與約拿單 見面(23:16-18)。西弗人幫助掃羅捉拿大衛(23:19-23),因此,他逃到瑪雲的曠野(23:24- 29)。在此,主藉非利士人的侵略擾亂掃羅,拯救大衛(23:27-29)。 B. 大衛不久前在迦特飽受驚恐,繼而因挪伯的屠殺感到羞愧內疚,後來又在亞杜蘭面對無比 壓力而感到絕望。這段期間他寫了最少四篇詩篇。綜觀這一切,可見他需要何等大的勇氣及 決心在基伊拉勇敢及堅毅地對抗非利士人。 C. 離開亞杜蘭不久,大衛便拯救基伊拉脫離非利士人的侵略。在亞杜蘭,他寫了詩篇 142 篇來 形容自己 我的靈發昏(3 )、沒有人認識或眷顧我(4 節)、我落到極卑之地(6 節)及 我的心靈被囚禁(7 節)。他在亞杜蘭也寫了詩篇 57 篇,宣告他的心堅定地相信、順服及事 奉神(7 節)。 II. 大衛拯救基伊拉(撒上 23:1-5A. 大衛拯救基伊拉(23:1-5)。大衛與恐懼、羞恥及絕望掙扎後,隨即帶着勇氣及決心為護城 與非利士人爭戰,實在難能可貴。 1 有人告訴大衛說:「非利士人攻擊基伊拉,搶奪禾場。」 2 所以大衛求問耶和華說:「我去 攻打那些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耶和華對大衛說:「你可以去攻打非利士人,拯救基伊 拉。」 3 跟隨大衛的人對他說:「我們在猶大地這裏尚且懼怕,何況往基伊拉去攻打非利士 人的軍旅呢?」 4 大衛又求問耶和華。耶和華回答說:「你起身下基伊拉去,我必將非利士 人交在你手裏。」 5 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往基伊拉去,與非利士人打仗,大大殺敗他們,又奪 獲他們的牲畜。這樣,大衛救了基伊拉的居民。(撒上 23:1-5B. 基伊拉:基伊拉是猶大地的堅城之一,這代表它駐紥了軍隊及設有堡壘。當敵人將堅城攻陷 後,四周的村落便垂手可得了。 C. 求問耶和華:聖經九次形容大衛為特定行動而求問耶和華(撒上 23:2, 4, 11-12; 30:8-9; 撒下 2:1-2; 5:19, 23; 21:1)。 D. 我去攻打可不可以:按大衛當時的際遇,他的求問實在難能可貴。他大可以說:「過去幾個 月實在太艱難了,讓他們自己處理好了。」另外,大衛也可合理地說他沒有責任拯救基伊拉; 那是以色列王的責任。可是,大衛決定盡其所能提供協助。那時,掃羅為了追殺大衛已忘了 猶大地的安危。 E. 大衛再次求問後,主給他必勝的應許(23:4)。

Upload: doveeyes

Post on 02-Aug-2016

22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 download

DESCRIPTION

離開亞杜蘭不久,大衛便拯救基伊拉脫離非利士人的侵略。在亞杜蘭,他寫了詩篇 142 篇來形容自己 ─ 我的靈發昏、沒有人認識眷顧我、我落到極卑之地、我的心靈被囚禁。他在亞杜蘭也寫了詩篇 57 篇,宣告他的心堅定相信、順服及事奉神。

TRANSCRIPT

Page 1: 第十章 大衛在基伊拉的勇氣及決心(撒上23章;詩54篇)

國際禱告殿大學 ─畢邁可 大衛生平研讀(2015 秋季)

堪薩斯市國際禱告殿 ihopkc.org

免費教導資源 mikebickle.org

第 10 課 大衛在基伊拉的勇氣及決心(撒上 23 章;詩 54 篇)

I. 大衛逃往基伊拉、西弗及瑪雲(撒上 23 章)

A. 在撒上 23 章,我們看到大衛拯救基伊拉脫離非利士人襲擊的勇氣及決心(23:1-5),以及他

藉主的幫助逃離掃羅的追殺(23:6-13)。他逃往西弗的曠野(23:14-15)並在那裡與約拿單

見面(23:16-18)。西弗人幫助掃羅捉拿大衛(23:19-23),因此,他逃到瑪雲的曠野(23:24-

29)。在此,主藉非利士人的侵略擾亂掃羅,拯救大衛(23:27-29)。

B. 大衛不久前在迦特飽受驚恐,繼而因挪伯的屠殺感到羞愧及內疚,後來又在亞杜蘭面對無比

壓力而感到絕望。這段期間他寫了最少四篇詩篇。綜觀這一切,可見他需要何等大的勇氣及

決心在基伊拉勇敢及堅毅地對抗非利士人。

C. 離開亞杜蘭不久,大衛便拯救基伊拉脫離非利士人的侵略。在亞杜蘭,他寫了詩篇 142 篇來

形容自己 ─ 我的靈發昏(3 節)、沒有人認識或眷顧我(4 節)、我落到極卑之地(6 節)及

我的心靈被囚禁(7 節)。他在亞杜蘭也寫了詩篇 57 篇,宣告他的心堅定地相信、順服及事

奉神(7 節)。

II. 大衛拯救基伊拉(撒上 23:1-5)

A. 大衛拯救基伊拉(23:1-5)。大衛與恐懼、羞恥及絕望掙扎後,隨即帶着勇氣及決心為護城

與非利士人爭戰,實在難能可貴。

1有人告訴大衛說:「非利士人攻擊基伊拉,搶奪禾場。」2所以大衛求問耶和華說:「我去攻打那些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耶和華對大衛說:「你可以去攻打非利士人,拯救基伊拉。」3跟隨大衛的人對他說:「我們在猶大地這裏尚且懼怕,何況往基伊拉去攻打非利士人的軍旅呢?」4大衛又求問耶和華。耶和華回答說:「你起身下基伊拉去,我必將非利士人交在你手裏。」5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往基伊拉去,與非利士人打仗,大大殺敗他們,又奪獲他們的牲畜。這樣,大衛救了基伊拉的居民。(撒上 23:1-5)

B. 基伊拉:基伊拉是猶大地的堅城之一,這代表它駐紥了軍隊及設有堡壘。當敵人將堅城攻陷

後,四周的村落便垂手可得了。

C. 求問耶和華:聖經九次形容大衛為特定行動而求問耶和華(撒上 23:2, 4, 11-12; 30:8-9; 撒下

2:1-2; 5:19, 23; 21:1)。

D. 我去攻打可不可以:按大衛當時的際遇,他的求問實在難能可貴。他大可以說:「過去幾個

月實在太艱難了,讓他們自己處理好了。」另外,大衛也可合理地說他沒有責任拯救基伊拉;

那是以色列王的責任。可是,大衛決定盡其所能提供協助。那時,掃羅為了追殺大衛已忘了

猶大地的安危。

E. 大衛再次求問後,主給他必勝的應許(23:4)。

Page 2: 第十章 大衛在基伊拉的勇氣及決心(撒上23章;詩54篇)

大衛生平研讀(2015 秋季)─ 畢邁可

第 10 課 大衛在基伊拉的勇氣及決心(撒上 23 章;詩 54 篇) 第 2 頁

堪薩斯市國際禱告殿 ihopkc.org

免費教導資源 mikebickle.org

F. 可以去攻打:主指示大衛攻擊。主經常在我們絕望沮喪之時,呼召我們幫助那些受仇敵攻擊

的人。我們天然的傾向,是退下來處理自己的傷患,或藏起來並忘記他人的危機。

G. 懼怕:跟隨大衛的人早已因掃羅的追擊感到軟弱害怕。所以前往基伊拉的想法令他們十分畏

懼:「如果前往基伊拉,我們便會被圍困,一面是非利士人,另一面是掃羅。」

1. 主知道幫助基伊拉會為大衛帶來更大麻煩,但仍吩咐他前去,為了讓他在困難中經歷

其大能、保護及供應。

2. 大衛可以說:「主,我不需要更多麻煩。我要的是醫治。」主知道大衛若專注在自己

身上,便永不能成為合神心意的戰士君王。所以祂吩咐大衛前往基伊拉。

H. 大大殺敗:神的能力可在最預料不到的時候,在我們生命中成就大事或小事。主常在我們沒

有強烈感受或意願去服侍時,透過我們釋放大能。若不在面臨極大需要或危機時起來爭戰,

便沒有偉大的勝利可言。

I. 領導學:醫治有部分來自離開安舒區去抵擋黑暗及扶持在艱難中的人。你是否正面對在挪伯、

迦特或亞杜蘭的恐懼、羞恥或絕望呢?主在呼喚你起來並擁抱祂的心意。不要過份內省或後

退,要興起、出擊並在其中尋見主。

III. 大衛逃避掃羅而離開基伊拉(撒上 23:6-13)

A. 主指示大衛離開基伊拉,逃避掃羅(23:6-13)。

7有人告訴掃羅說:「大衛到了基伊拉。」掃羅說:「他進了有門有閂的城,困閉在裏頭;這是神將他交在我手裏了。」8於是掃羅招聚眾民,要下去攻打基伊拉城,圍困大衛和跟隨他的人。9大衛知道掃羅設計謀害他,就對祭司亞比亞他說:「將以弗得拿過來。」10大衛禱告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啊…11掃羅照著你僕人所聽的話下來不下來?…耶和華說:「掃羅必下來。」12大衛又說:「基伊拉人將我和跟隨我的人交在掃羅手裏不交?」耶和華說:「必交出來。」13大衛和跟隨他的約有六百人,就起身出了基伊拉,往他們所能往的地方去。有人告訴掃羅,大衛離開基伊拉逃走;於是掃羅不出來了。(撒上 23:7-13)

B. 掃羅誤以為大衛前往基伊拉代表神將他交在自己手中。

C. 非利士人正在攻擊基伊拉,但掃羅想攻擊大衛 ─ 他並不關心非利士人或基伊拉。基伊拉人

可能已聽聞挪伯的屠殺並懼怕掃羅,因而不想其家人落入被掃羅屠殺的危機中。

D. 最後,掃羅僱用了 3,000 精兵追殺大衛(24:2; 26:2)。

IV. 大衛逃往西弗以及瑪雲曠野(撒上 23:14-29)

A. 大衛躲在西弗曠野的樹林中(23:14-15)。這荒蕪的曠野有樹林(23:15, 19)並山地及沙漠。

掃羅毫不懈怠地天天尋索大衛,但神卻不將大衛交在他手中。

Page 3: 第十章 大衛在基伊拉的勇氣及決心(撒上23章;詩54篇)

大衛生平研讀(2015 秋季)─ 畢邁可

第 10 課 大衛在基伊拉的勇氣及決心(撒上 23 章;詩 54 篇) 第 3 頁

堪薩斯市國際禱告殿 ihopkc.org

免費教導資源 mikebickle.org

14大衛住在曠野的山寨裏,常在西弗曠野的山地。掃羅天天尋索大衛,神卻不將大衛交在他手裏。15 大衛知道掃羅出來尋索他的命。那時,他住在西弗曠野的樹林裏。(撒上 23:14-15)

B. 大衛及約拿單在西弗最後一次見面(23:16-18)。他們重新確立彼此間的盟約。約拿單和掃

羅都知道大衛將會作王(20:15; 23:17; 24:20)。他再次承認大衛的王權(20:15)並強調大衛

的仇敵不會得勝(23:17)。

16掃羅的兒子約拿單起身,往那樹林裏去見大衛,使他倚靠神得以堅固,17對他說:「不要懼怕!我父掃羅的手必不加害於你;你必作以色列的王,我也作你的宰相。這事我父掃羅知道了。」18於是二人在耶和華面前立約。大衛仍住在樹林裏,約拿單回家去了。(撒上23:16-18)

C. 西弗人幫助掃羅捉拿大衛(23:19-23)。他們一直住在樹林中(23:15, 19)。他們上到首都

基比亞將大衛的藏身處告訴掃羅。此舉背後必定帶着得賞賜的期待,因他們聽聞掃羅曾賜極

大的財富給擊殺歌利亞的人(17:25)並將田地和地位賞賜他的朋友(22:7)。

19西弗人上到基比亞見掃羅,說:「大衛不是在我們那裏的樹林裏山寨中、曠野南邊的哈基拉山藏著嗎?20王啊,請你隨你的心願下來,我們必親自將他交在王的手裏。」21掃羅說:「願耶和華賜福與你們,因你們顧恤我。22請你們回去,再確實查明他的住處和行蹤…因為我聽見人說他甚狡猾。23所以要看準他藏匿的地方,回來據實地告訴我,我就與你們同去…(撒上 23:19-23)

D. 大衛逃到瑪雲曠野(23:24-29)。此曠野及西弗曠野都在約斯門地(23:19, 24,和修版)。

掃羅的軍隊將大衛四面圍住(23:26)。

24…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卻在瑪雲曠野南邊的亞拉巴。 25掃羅和跟隨他的人去尋找大衛;有人告訴大衛,他就下到磐石,住在瑪雲的曠野。掃羅聽見,便在瑪雲的曠野追趕大衛。26掃羅在山這邊走,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在山那邊走。大衛急忙躲避掃羅;因為掃羅和跟隨他的人,四面圍住大衛和跟隨他的人,要拿獲他們。(撒上 23:24-26)

E. 神藉非利士人的侵略擾亂掃羅,拯救大衛(23:27-29)。

27 忽有使者來報告掃羅說:「非利士人犯境搶掠,請王快快回去!」28 於是掃羅不追趕大衛,回去攻打非利士人。因此那地方名叫西拉‧哈瑪希羅結。29大衛從那裏上去,住在隱‧基底的山寨裏。(撒上 23:27-29)

V. 詩篇 54 篇:勝過仇敵(大衛在西弗,見撒上 26 章)

A. 詩篇 54 篇的標題:「西弗人來對掃羅說:『大衛豈不是在我們那裏藏身嗎?』」西弗人幫

助掃羅對付大衛。透過詩 54 篇可見,大衛如何回應西弗人與掃羅合作殺害他的行動。

B. 大衛祈求從仇敵掃羅手中得拯救(54:1-3):大衛被誣告,所以求主為他伸冤,使扭曲的事

更正,不讓關於他的謊言得勝。

Page 4: 第十章 大衛在基伊拉的勇氣及決心(撒上23章;詩54篇)

大衛生平研讀(2015 秋季)─ 畢邁可

第 10 課 大衛在基伊拉的勇氣及決心(撒上 23 章;詩 54 篇) 第 4 頁

堪薩斯市國際禱告殿 ihopkc.org

免費教導資源 mikebickle.org

1神啊,求你以你的名救我,憑你的大能為我伸冤…3因為外人起來攻擊我,強暴的人尋索我的命;他們眼中沒有神。(詩 54:1-3)

1. 你的名:大衛所接觸的拯救大能,來自活生生的人物而非機械。神的名字代表祂的性

格、能力及屬性。藉默想及宣告神的名,我們呼求祂進到生活中。

2. 強暴的人:強暴的人就是掃羅 3,000 名在西弗尋索大衛的士兵。

3. 他們眼中沒有神:這些人眼中沒有神。換句話說,他們並不敬畏主。他們害怕掃羅過

於敬畏主。大衛明白這些人剷除他,是為了得到掃羅的賞賜。故此,問題的終極原因

是他們缺乏與主真實的關係,而非大衛有多差勁或他們如何憎恨他。大衛沒有看他們

為出賣自己的人,而是與神沒有關係或經歷的人。

C. 大衛仰望神為其幫助及源頭(54:4-5)。有神相伴勝過萬人相隨。這亮光改變我們的心態。

大衛在主裡找到勝利。他並不以掃羅、西弗人或基伊拉人為其保障或祝福的來源。這保守他

遠離苦毒。

4神是幫助我的,是扶持我命的,5他要報應我仇敵所行的惡;求你憑你的信實滅絕他們。(詩 54:4-5)

D. 大衛立定心志讚美神,不讓控告、恐懼或埋怨戰勝他(54:6-7)。

6我要把甘心祭獻給你;耶和華啊,我要稱讚你的名,這名本為美好。7他從一切的急難中把我救出來,我的眼睛也看見了我仇敵遭報。(詩 54:6-7)

E. 這是美好的:定意按神的所是、祂已成就及將要成就的事來讚美或感謝祂,是美好的。此舉

能重整心態,使我們定睛在神身上,不被艱困、缺乏或所望之事充斥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