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際人權規範檢視長照制度 階段一:長照雙法之檢視

14
以以以以以以以以以以以以以 以以 以以以以以以以 一: 指指指指 指指指指指指指指 指指 & 指指指指 指指指指指 2012 指 10 指 12 指

Upload: cassandra-herring

Post on 30-Dec-2015

2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以國際人權規範檢視長照制度 階段一:長照雙法之檢視. 指導單位:行政院性別平等會 執行 & 報告單位:婦權基金會 2012 年 10 月 12 日. 簡報大綱. 檢視工作目的 徵引之國際人權相關規範 分類說明 交叉分析結果. 一、檢視工作目的 (以及為何以國際人權規範來檢視長照制度). 促進政府與民間共同合作落實 CEDAW 及兩公約,發展符合國際人權公約精神的長照制度,使長照資源配置與服務提供皆能符合公平正義原則。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以國際人權規範檢視長照制度 階段一:長照雙法之檢視

以國際人權規範檢視長照制度階段一:長照雙法之檢視

指導單位:行政院性別平等會執行 &報告單位:婦權基金會

2012年 10月 12日

Page 2: 以國際人權規範檢視長照制度 階段一:長照雙法之檢視

.壹檢視工作目的

.貳 徵引之國際人權相關規範

.參分類說明

.肆交叉分析結果

2

簡報大綱

Page 3: 以國際人權規範檢視長照制度 階段一:長照雙法之檢視

促進政府與民間共同合作落實 CEDAW及兩公約,發展符合國際人權公約精神的長照制度,使長照資源配置與服務提供皆能符合公平正義原則。

強化公眾對權利的認識;使侵害權利之行為現形;使政府及民間團體得以建構知識基礎;促進社會和諧與團結;使各種法規、政策、計畫、決策透明化;促使有效蒐集相關資訊等。

3

一、檢視工作目的(以及為何以國際人權規範來檢視長照制度)

Page 4: 以國際人權規範檢視長照制度 階段一:長照雙法之檢視

1948世界人權宣言 1966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ICCPR) 及其一般性意見 (GC) 2009年通過內國施行法

1966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ICESCR) 及其一般性意見 (GC) 2009年通過內國施行法

1979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CEDAW) 及其一般性建議 (GR) 2010年通過內國施行法

1991聯合國老年人原則 2002馬德里國際高齡行動計畫 2006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CRPD) (醫療福利權利 )

2011家務工國際公約 4

二、徵引之國際人權規範

Page 5: 以國際人權規範檢視長照制度 階段一:長照雙法之檢視

(一 )人權類別/需求者、使用者、服務提供者

5

三、分類說明 (之一 ) (二 )共通原則

多元兼容、因地制宜

民主參與、自主自決

資訊充分與公開

監督管理機制/

權利救濟管道

生存、健康、社會保障及隱私的權利尊重、保護、實現、促進的義務

照顧者:照顧工作者/家庭照顧者外籍勞工 (尤其是家庭內看護工 )、國內流離失所和遷徙者老年人 (尤其是高齡女性 )

身心障礙者

鄉村婦女/原住民族婦女

愛滋感染者

Page 6: 以國際人權規範檢視長照制度 階段一:長照雙法之檢視

6

三、分類說明 (之二 )原則 1

多元服務、兼容設計、因地制宜

1.人人得以享有,沒有歧視性的差別待遇,沒有造成邊緣或處境不利群體的生存權、健康權及社會保障權利遭到排除或限制。

2.此涉及締約國應確保服務體系與資源之建置須普及、可近,符合區域正義;收費要合理,讓人民可負擔;服務人力要充足且具性別平等意識及多元文化素養;服務模式要因地制宜且尊重不同群體的文化。

原則 2

民主參與、自主自決

1.為制定與推動多元的長照服務措施,政府決策及規劃執行的縱向與橫向整合討論過程中,應納入民間各界的意見與力量,讓不同群體及婦女代表參與法規政策或方案之規劃、決策、實施和監督。

2.應尊重受照顧者的自主權、知情同意權和選擇權,並應重視文化及性別差異,也應提高民眾對於照顧的自主自決能力。

原則 3

資訊充分且公開

1.資訊充分且公開是民主參與、政策規劃以及管理監督的基礎,先進國家對於醫療照護制度的改革,相當重視蒐集、轉化並提供民眾可參考與利用的醫療照護品質資訊,讓民眾能夠瞭解並進一步參與切身相關的醫療照護品質需求之決策和監督,有助於提升醫療照護制度的公平、效率和品質。

2.長照相關資訊也應推廣讓民眾瞭解,人民才能據此判斷選擇使用,也才能保障且實現所謂的「知情同意權」。

原則 4

管理監督機制、權益救濟管道

1.政府法規、政策或方案的實施應有管理監督機制,據此做滾動修正。2.生存權、健康權和社會保障乃國際人權公約所保障的基本權利,締約國應確保任何人的權利如遭侵害,均獲有效之救濟,公務員執行職務所犯之侵權行為,亦不例外。

Page 7: 以國際人權規範檢視長照制度 階段一:長照雙法之檢視

7

四、交叉分析結果 (之一 )

提問三大方向:

(一 )長照雙法如何銜接?

(二 )長照雙法如何體現國際人權規範?

( 三 )長照服務網計畫具體進程規劃?

Page 8: 以國際人權規範檢視長照制度 階段一:長照雙法之檢視

8

四、交叉分析結果 (之二 )長照雙法如何銜接?

服務法 保險法

照護需要之定義範圍 身心失能之定義範圍

長照服務機構 (單位 ) 長照保險服務單位

長照機構 (單位 )之規範長照服務單位之資格、程序、違約、不予特約等規範

Page 9: 以國際人權規範檢視長照制度 階段一:長照雙法之檢視

長照雙法有呼應之處 長照雙法不足之處 議題清單 (例舉 )

原則1.多元服務、兼容設計與因地制宜

服務法:•立法總說明 & 第 3 條:不分年齡、身分別、障別之身心失能,且有長照需求者。•第 1 條:健全發展、確保品質、保障權益•第 4&5 條:中央、地方主管機關權責•第 9 條:資源不足區獎助辦理•第 10 條:長照服務發展基金•第 11 條:長照服務人員

服務法:•無反歧視條文•缺乏因地制宜及尊重不同文化的設計•就發展服務而言,僅 第 9 、 10 條與促進發展長照資源有關(但無詳細說明),餘大多為機構管理規範

•長 照 雙 法 如 何 體 現CEDAW 、 ICCPR 、 ICESCR 等國際人權公約的平等原則、又如何發展不同族群的多元照顧資源和模式,建立普及、近便、優質、可負擔、且具性別敏感度及多元文化觀點的服務?•如何培養長照單位和照護者的多元文化及性別人權素養?•長照雙法如何整合聘雇外籍看護工的家庭?如果持續排除,如何說服民眾加入長保?如解除限制,又如何避免國人更易傾向雇外勞?•長照雙法的規劃、執行與管理能否解決實務性別需求 (practical gender

needs,即減輕家庭照顧壓力,如提供喘息服務,現金協助等 ) ?又能否解決策略性別需求 (strategic

gender needs,即轉化家庭內照顧責任的性別化分工,如結合友善職場及友善家庭等措施,改變兩性在社會及家庭中的傳統任務)?

保險法:•第 1 條:提供基本照護、增進社會安全及福祉•第 2、 10 條:全民、移工移民皆強制納保•第 7 ~ 9 條:保險對象包括被保險人及其眷屬•第 36~37 條:低收入戶、山地離島地區自費優惠

保險法:•第 11 條:排除受刑人•第 34 條:規劃現金給付選項,然無詳細說明申請條件、以及如何藉現金引入服務等

9

四、交叉分析結果 (之三 )

Page 10: 以國際人權規範檢視長照制度 階段一:長照雙法之檢視

長照雙法有呼應之處 長照雙法不足之處 議題清單 (例舉 )

原則2.民主參與、自主自決

服務法:• 第 6 條:諮詢代表有性別比例原則

服務法:•第 10、 25&29 條:長照服務發展基金的管理監督、長照機構的收費計價方式或品質管理標準,皆無設計人民(尤其是利害關係人)參與決策及審議的機制。•第 6 條:諮 詢和 CEDAW

規範「使婦女參與規劃、實施和監測」的程度甚有落差。•無條文提及如何落實尊重受照顧者的意願 &提升受照顧者自主自決的能力。(第53 條 支 持性服務是指 諮商。)

•有關長照各項法規、政策或方案的規劃、實施與監測,以及業務統計及統計項目等,如何發展民主參與決策及審議機制,並制訂性別平等指標?•服務法第 6 條有關諮詢代表、以及長保法第 4&5 條有關保險委員會和爭議審議委員會的組成,如何反映多元觀點,以實現CEDAW、 ICESCR、 CRPD

及聯合國老年人原則等規範,確保女性、老年人、身心障礙者、原住民等不同群體得以參與決策及監督?是否於雙法本法條文中明定組成代表產生的方式?並於長保法中規範性別比例?•為落實 CEDAW等國際公約尊重老人、婦女、受照顧者的意願及知情同意權,得否於長照雙法中規劃包含類似諮詢、教育宣導或完整說明方案?

保險法:•第 4 條:長保委員會•第 5 條:長保爭議委員會•第 34 條:保險給付類別•第 39 條:長照需要評估及照顧計畫核定•第 40 條:保險給付複評

保險法:•第 4&5 條:無性別比例原則•第 34 條:有關長照之諮詢、教育宣導或說明等服務,並無明確說明是否納入給付。

10

四、交叉分析結果 (之四 )

Page 11: 以國際人權規範檢視長照制度 階段一:長照雙法之檢視

長照雙法有呼應之處 長照雙法不足之處 議題清單 (例舉 )

原則3.資訊充分且公開

服務法:•第 6 條:諮詢•第 7 條:長照需要評估•第 9 條:中央主管機關應定期辦理長照有關資源與需要之調查,並據以訂定長照服務發展計畫及採取必要之獎助措施。

•服務法第 25 條機構收費、第 29 條機構評鑑,以及長保法第 44 條服務單位不予特約等相關訊息,如何公開讓民眾瞭解,條文並無說明?•服務法第 6 條的諮詢代表,以及保險法中的長照保險委員會、爭議審議委員會成員的產生方式皆無公開透明。

•有關長照需求狀況及服務資源盤點之調查,主管機關應建立定期性別統計、性別分析及性別影響評估機制,以及調查研究實際服務量與世代影響,據以規劃未來長照服務資源逐步發展之進程與目標,或據此滾動修正長照相關政策。•建議參酌 CEDAW 等國際人權規範,由政府與民間團體合作訂定符合健康權、社會保障及性別平等之指標。•建議政府定期辦理「照護工作者需求和勞動條件」之社會調查,並建置家庭照顧者相關統計資料庫,另比較其他國家的長照服務與保險給付制度對性別的影響。•有關長照之委託研究、業務統計及分析、相關資源、評鑑標準與評鑑結果、會議紀錄、決策立法過程等,如何以公開、透明、簡單、易懂的方式,與民眾溝通?

保險法:•第 4 條:長照保險委員會•第 5 條:長保爭議審議委員會•第 20&21 條:保費費率及公式•第 34 條:保險給付類別•第 39 條:長照需要評估及照顧計畫核定•第 40 條:保險給付複評•第 44 條:保險服務單位特約原則及相關規定。

11

四、交叉分析結果 (之五 )

Page 12: 以國際人權規範檢視長照制度 階段一:長照雙法之檢視

長照雙法有呼應之處 長照雙法不足之處 議題清單 (例舉 )

原則4.管理監督機制/權益救濟管道

服務法:•第 4&5 條:中央地方主管機關權責•第 11~13 條:長照人員管理•第 14~30 條:長照機構管理•第 31~33 條:接受長照服務之權益保障•第 34 條:陳情機制•第 42 條:長照機構及人員侵害隱私權之罰則

服務法:•缺乏明確申訴救濟機制。•極大篇幅在管理機構,再就機構相關規範而言,條文又著重機構的設立標準、辦理評鑑和相對應罰則;而所謂品質管理,是否僅有評鑑一途?

•服務法之主管機關對陳情事項之處理如有爭議,又如何處理?是否參考長保法第 5 條「長期照護保險爭議審議委員會」的設計?•長照保險法立意為涵括全體國民於風險分攤之範圍,並仿照全民健保以職業身分和其眷屬為納保標準,如此是否有經濟排除之可能(如失業者又無足夠資產繳納保費)?•社會保障作為國際人權公約所保障的基本權利,長保法的設計,除滯納金、罰緩、分期付款、暫停給付外,是否有其它支持或救助方式,避免逆選擇效果?

保險法:•第 5 條:長保爭議審議委員會•第 33 條:逾期保費之追繳與滯納金•第 36~37 條:低收入戶、山地離島地區自費優惠•第 39 條:長照需要評估及照顧計畫核定•第 40 條:保險給付複評•第 44 條:保險服務單位特約原則及相關規定。•第 56 條:不參加保險之罰緩及暫停給付

保險法:•長保法第 33 條,對未依限繳交保險費者,直接處以滯納金、暫停給付以及不發保險憑證等懲罰,是否過當?是否會產生對經濟弱勢者雙重懲罰的結果?•第 56 條對不參加保險者處以罰鍰及拒絕給付,與第33 條是否形成一罪二罰?且同第 33 條之疑慮,針對經濟弱勢者 ( 如不符社會救助法資格的近貧戶或新貧戶 ),暫停給付是否造成雪上加霜?

12

四、交叉分析結果 (之六 )

Page 13: 以國際人權規範檢視長照制度 階段一:長照雙法之檢視

長期照護服務網第一期計畫 (102至105年 )具體進程之規劃

1.我國長照制度之規劃分為三階段逐步施行:長照十年計畫長照服務網計畫長照保險法

2.長照服務網計畫攸關未來長照服務資源與服務能否量足質優,能否提升本土長照體系的使用率,影響未來推動長照保險的成效。

 請衛生署先予說明此一中長程計畫各階段具體進程及性別影響評估,再提請討論。

13

本 (39)次普照小組會議先予討論議題:

Page 14: 以國際人權規範檢視長照制度 階段一:長照雙法之檢視

普及照顧政策研議小組歷次會議摘要:http://wrp.womenweb.org.tw/Page_Show.asp?Page_ID=704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委員會議紀錄:http://www.gec.ey.gov.tw/news4.aspx?n=DC2E8CF899BA77F8&sms=760AE6268A615AFC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各分工小組會議紀錄:http://www.gec.ey.gov.tw/cp.aspx?n=FBBD5FE5E5F21981

CEDAW資源網: http://www.cedaw.org.tw兩公約施行監督聯盟: http://covenants-watch.blogspot.tw

14

謝謝聆聽,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