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爱情类型

17
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 爱爱爱爱 爱爱爱爱爱爱爱爱爱爱爱爱 爱爱爱爱爱爱爱爱 ,,、 爱爱 爱爱爱爱爱爱爱爱爱爱爱 爱爱爱爱 、, “爱爱爱爱爱爱爱”爱爱爱 爱爱爱爱“爱爱爱爱爱 爱”爱爱爱爱爱爱爱爱爱 爱爱爱爱爱爱 一。

Upload: nevada-skinner

Post on 31-Dec-2015

4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九章 爱情类型. 爱情 类型 ,是以爱情为主要表现题材,并以爱情的萌生、发展、波折和磨难为主要线索,最后达到 “ 有情人终成眷属 ” 的大团圆结局或 “ 有情人天各一方 ” 的离散性悲剧结局的一种类型电影。. ( 1 )爱情故事架构 : ( 2 )人物设置: ( 3 )影像风格: ( 4 ) 典型场景: ( 5 )明星偶像演绎。. 类型元素. 20 、 30 年代 中国最早的爱情片,最早可以追溯到 1921 年的 《 海誓 》 ,也是中国最早的三部长故事片之一。 大体可以分为 三种类型: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九章 爱情类型

第九章 爱情类型第九章 爱情类型

  爱情类型,是以爱情为主要表现题材,并以爱情的萌生、发展、波折和磨难为主要线索,最后达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大团圆结局或“有情人天各一方”的离散性悲剧结局的一种类型电影。

Page 2: 第九章 爱情类型

类型元素类型元素

( 1)爱情故事架构:( 2 )人物设置:( 3 )影像风格:( 4) 典型场景:( 5 )明星偶像演绎。

Page 3: 第九章 爱情类型

第一节 内地部分第一节 内地部分

20、 30 年代   中国最早的爱情片,最早可以追溯到 1921 年的《海

誓》,也是中国最早的三部长故事片之一。 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 1)颂扬纯真的爱情,描写男女青年之间的自由恋爱、

自由结合,或者由一见钟情到相知相爱的故事。

Page 4: 第九章 爱情类型

( 2)谴责感情不专,对见异思迁的思想与行为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3)抨击社会的罪恶,以现实主义的态度来展现物质

和金钱的诱惑、封建礼教的扼杀是多少纯洁爱情遭受磨难、酿成悲剧。

   1926年,洪深作品《四月里底蔷薇处处开》和《爱情与黄金》。

   1926年《玉洁冰清》,欧阳予倩编剧、卜万苍导演。  

Page 5: 第九章 爱情类型

袁牧之《马路天使》

  影片被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 · 萨杜尔赞誉为“风格极为独特,而且是典型中国式的”影片。这部影片的出现,使中国有声电影登上了更高的艺术境界。

Page 6: 第九章 爱情类型

5050 年代年代—— 19661966 年年

十七年间,新中国电影中没有单纯的人的情感、爱情、人性等私人化的东西,这是受政治的限制,但是偶尔也会有零碎的一些人性的挖掘和表现。

《柳堡的故事》( 1958 ,石炎、黄宗江编剧,王苹导演,陶玉玲主演)

Page 7: 第九章 爱情类型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1959 ,苏里导演) 《我们夫妇之间》( 1952 ,郑君里)

《冰山上的来客》( 1963 ,赵心水) 《女篮五号》(谢晋) 《芦笙恋歌》( 1957 )(少数民族爱情题

材 )

这类影片的特点有:#1 情感表现基本上比较纯洁、含蓄、相当有节

制的。 #2 情感表现都与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联系 #3 感情的评价,以政治尺度为多。#4 情感矛盾的解决,都以简单圆满的方式来解

决。

Page 8: 第九章 爱情类型

8080 年代年代

黄祖模的《庐山恋》等历史政治爱情黄祖模的《庐山恋》等历史政治爱情片片

90 年代:多元化的爱情片1 、都市青春偶像剧爱情片2 、调侃喜剧式爱情片3 、煽情、悲情式爱情片4 、现代叙事方式的时尚爱情片5 、怀旧纯情爱情片6 、纪实化、生活化爱情片

Page 9: 第九章 爱情类型

第二节 香港部分第二节 香港部分背景 香港都市化进程 商业电影的发展 青春文化的出现

创作状况: 重要类型之一 生产数量比较多,佳作比较多

创作两大走向: 原创编剧 文学改编

Page 10: 第九章 爱情类型

五六十年代五六十年代

邵氏: 《玉女春情》( 1958 ,周诗禄)

《蓝与黑》( 1958 ,陶秦) 《不了情》( 1961 ,陶秦) 《夏日的玫瑰》( 1961 ,罗臻) 《痴情泪》( 1965 ,秦剑) 《船》( 1967 ,陶秦) 《寒烟翠》( 1968 ,严俊)

电懋: 《情场如战场》( 1957 ,岳枫) 《天作之合》( 1957 ,易文) 《四千金》( 1957 ,陶秦) 《空中小姐》( 1959 ,易文) 《玉女私情》( 1959 ,唐煌) 《好事成双》( 1962 ,易文)

光艺: 《五月雨中花》( 196哦,秦剑) 《紫色风雨夜》( 1968 ,楚原)

Page 11: 第九章 爱情类型

80 年代以后:重要导演及作品  关锦鹏《胭脂扣》《阮玲玉》《红玫瑰与白玫瑰》  张艾嘉《最想念的季节》《少女小渔》《心动》  陈可辛《双城故事》《甜蜜蜜》《如果……爱》  许鞍华《倾城之恋》《今夜星光灿烂》《半生缘》  罗卓瑶《秋月》《潘金莲之前世今生》《我爱太空人》  张婉婷《秋天的童话》《八两金》《玻璃之城》  张之亮《自梳》《仙乐飘飘》《慌心假期》  严 浩《滚滚红尘》  尔冬升《新不了情》《忘不了》

Page 12: 第九章 爱情类型

关锦鹏与《胭脂扣》 影片根据香港著名通俗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

改编而成。 关锦鹏自己所说“我自己是男性,但同时亦不能否认自己有很多女性的感触,以前电影中的女性感触,不多不少是自己的投射。”

影片借重香港流行的鬼片类型,形成独具特色的“复调式”时空结构模式。

女性形象描摹,关锦鹏新颖独到地抓住了“心理情感层面”。

Page 13: 第九章 爱情类型

陈可辛《甜蜜蜜》:   1、漂泊的主题。

   2 、细腻的叙事。   3 、精湛的表演。   4 、音乐歌曲的妙用。

尔冬升《新不了情》:   1、特定时代的怀旧温情电影。

   2、叙事风格、影像风格朴素真切。

   3 、人物形象设置理想化。

王家卫《花样年华》

Page 14: 第九章 爱情类型

第三节 台湾部分第三节 台湾部分

60 年代   两道突出的电影风景 : 一是以琼瑶电影为代表的爱情文艺

片;二是新派武侠片。   琼瑶电影开始于 1965 年,当年中影公司、天南公司同时推出根据琼瑶小说改编的李行影片《婉君表妹》和王引影片《烟雨蒙蒙》。

   60 年代后半期台湾电影涌现出《哑女情深》《紫贝壳》等近 20 部琼瑶影片。

Page 15: 第九章 爱情类型

琼瑶电影特点 :

1 、角色设置 男女主人公贫富 \地位悬殊 正常人与残疾人

2 、情节设计 多角关系 一见钟情 , 经历磨难

3 、演员组合 金童玉女型:二林二秦

4 、整体风格 唯美浪漫、脱离生活现实

Page 16: 第九章 爱情类型

70 年代李 行   1973 年之后,不仅著名导演李行又回到琼瑶

电影的轨道上来,拍摄了《彩云飞》《心有千千结》《海鸥飞处》等影片。

陈耀圻 1976 年,根据华严原著 , 改编电影《蒂蒂日记》

陈鸿烈 《我是一片云》 , 琼瑶第一次身兼四职

刘立立 《梦的衣裳》等

白景瑞  整个七十年代,白景瑞共拍摄了《再见阿郎》

《一帘幽梦》等 21 部影片。创作的题材样式非常丰富,但最突出、最多的还是执导根据琼瑶、玄小佛小说改编而成的爱情文艺片。

Page 17: 第九章 爱情类型

90年代以后  新新电影中,更多独特个性、形式丰富、题材另类的作品。

   蔡明亮《爱情万岁》  陈国富《我的美丽与哀愁》  林正盛《爱你爱我》  陈以文《运转手之恋》 魏德圣《海角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