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知识 第一期

14
普普普普 普普普普普普

Upload: carly-booker

Post on 03-Jan-2016

4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普法知识 第一期. 雷甸镇司法所. 一、纵观古今. 本期关键词: 法系 通常,法律体系可以分成 欧陆法系 和 英美法系 两种。另外还有第三种法律体系(依然存在于某些国家的部份或整个地区)- 宗教法 ,是一种以经籍和其解译为基本的法律。. 一、欧陆法系亦称大陆法系,罗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罗马日耳曼法系,是与英美法系并列的当今两大重要法系之一,覆盖了当今世界的广大区域,以法兰西共和国、德国、日本等为代表国家。 称之为“欧陆法系”或“大陆法系”是由于其发源于欧洲大陆;而“罗马法系”是强调罗马法对其的重要影响;“民法法系”则是指这些法系的国家通常都有完整、独立的民法典。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普法知识   第一期

普法知识 第一期

雷甸镇司法所

Page 2: 普法知识   第一期

一、纵观古今 本期关键词:法系 通常,法律体系可以分成欧陆法系和英美法

系两种。另外还有第三种法律体系(依然存在于某些国家的部份或整个地区)-宗教法,是一种以经籍和其解译为基本的法律。

Page 3: 普法知识   第一期

一、欧陆法系亦称大陆法系,罗马法系,民法法系,法典法系,罗马日耳曼法系,是与英美法系并列的当今两大重要法系之一,覆盖了当今世界的广大区域,以法兰西共和国、德国、日本等为代表国家。

称之为“欧陆法系”或“大陆法系”是由于其发源于欧洲大陆;而“罗马法系”是强调罗马法对其的重要影响;“民法法系”则是指这些法系的国家通常都有完整、独立的民法典。

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通常不承认判例法的地位(但也有例外,如法兰西共和国行政法就承认判例法);具有悠久的法典编纂的传统;在法学理论上崇尚理性主义、倾向于建构抽象化的概念体系;在司法审判中传统上要求法官严格按照法条审判,以三段论为最重要的推理模式,法官在法庭上发挥才能的空间很有限,因此欧陆法系的法官通常很难成为法学家(而英美法系的著名法学家几乎都是法官)。

Page 4: 普法知识   第一期

欧陆法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罗马法。其中,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于公元 6 世纪主持编纂的《国法大全》是现代欧陆法系极为重要的来源;此外,欧洲中世纪的教会法、日耳曼法和商人法也对欧陆法系的产生有一定影响。

公元 12 世纪(相传为 1135 年),在意大利北部发现了因战乱而佚失数百年的《国法大全》抄本,学者们在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对《国法大全》进行考订和注释,形成了欧陆法系法学中最早的“注释法学派”。由于《国法大全》的内容比当时欧洲大陆的许多法律更加先进,因此很快在欧洲大陆掀起了研究罗马法、适用罗马法的高潮,史称“罗马法复兴”,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并称为“欧洲三大思想运动”(由于这三个词的开头字母都是 R ,因此又简称“ 3R运动”)。“罗马法复兴”的结果是欧洲大陆的法律基本上都以罗马法为仿效对象,进而形成了欧陆法系的雏形。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和清末、民国时期的中国都主动学习欧陆法系国家(主要是德国)的法律制度。 目前中国法律大体属于或偏向于大陆法系。

Page 5: 普法知识   第一期

二、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它首先产生于英国,后扩大到曾经是英国殖民地、附属国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的个别国家和地区。到 18 世纪至 19 世纪时,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扩张,英国法被传入这些国家和地区,英美法系终于发展成为世界主要法系之一。英美法系中也存在两大支流,这就是英国法和美国法。它们在法律分类、宪法形式、法院权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 英美法系的主要特点是注重法典的延续性,以判例法(简单解释判例法就是以前怎么判,现在还是怎么判)为主要形式。

Page 6: 普法知识   第一期

英美法系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一)在法律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方式上,英美法系运用的是

区别技术( distinguishing technique )。这一方法的模式可以归纳为: 1 、运用归纳方法对前例中的法律事实进行归纳;2 、运用归纳方法对待判案例的法律事实进行归纳; 3 、将两个案例中的法律事实划分为实质性事实和非实质性事实;4 、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两个案例中的实质性事实是否相同或相似。 5 、找出前例中所包含的规则或原则。 6 、如果两个案例中的实质性要件相同或相似,则根据遵循先例的原则,前例中包含的规则或原则可以适用于待判案例。

在对待先例的问题上有三种做法: 1 、遵循先例;一般来讲,下级法院应当遵循上级法院的判例,上诉法院还要遵循自己以前的判例。 2 、推翻先例,在美国的联邦最高法院和各州最高法院有权推翻自己以前的判决。 3 、避开先例;主要适用于下级法院不愿适用某一先例但有不愿公开推翻它时,可以以前后两个案例在实质性事实上存在区别为由而避开这一先例。

Page 7: 普法知识   第一期

(二)在法律的形式上,判例法占有重要地位,从传统上讲,英美法系的判例法占主导地位,但从 19 世纪到现在,其制定法也不断增加,但是制定法仍然受判例法解释的制约。判例法一般是指高级法院的判决中所确立的法律原则或规则。这种原则或规则对以后的判决具有约束力或影响力。判例法也是成文法,由于这些规则是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创立的,因此,又称为法官法( judge-made law )。

除了判例法之外,英美法系国家还有一定数量的制定法,同时,还有一些法典。如美国的《统一商法典》、美国宪法等。但和大陆法系比较起来,它的制定法和法典还是很少的,而且对法律制度的影响远没有判例法大。

在判例法和制定法的关系上,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制定法可以改变判例法,同时,制定法在适用的过程中,通过法官的解释,判例法又可以修正制定法,如果这种解释过分偏离了立法者的意图,又会被立法者以制定法的形式予以改变。

Page 8: 普法知识   第一期

(三)在法律的分类方面,英美法系没有严格的部门法概念,即没有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法律分类,他们的法律分类比较偏重实用。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 、英美法系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令状和诉讼的形式,这种诉讼形式的划分本身就缺乏逻辑性和系统性,因此就阻碍了英国法学家对法律分类的科学研究。2 、英美法系重判例法,而反对法典编纂,判例法偏重实践经验,而忽视抽象的概括和理论探讨。 3 、英美法系在法院的设置上分为普通法院和衡平法院,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划分从政治的角度看是国会和国王争夺权利的表现,从法律技术的角度看是衡平法对普通法缺陷的修改和补充,衡平法是以普通法为基础的。他的说明价值在于指出了一般正义和个别正义的冲突和矛盾。而没有普通法院和行政法院的区分。因此,对涉及政治权力的案件和普通私人案件在处理时没有明显的区分。这也阻碍了对法律的分类,尤其是难以形成公法和私法观念。 4 、在英美法系的发展过程中,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法官和律师。而且其教育方式也是以学徒制为主,这就决定了他们更加关系具体案件。而轻视抽象理论意义上的法律分类。另外,像前面所提到的,英美法系有悠久的划分普通法和衡平法的传统,尽管在他们那里目前已经没有普通法法院和衡平法院的划分,但普通法和衡平法的区分仍然保留到现在。

Page 9: 普法知识   第一期

(四)在法学教育方面, 英美法系主要是美国将法学教育定位于职业教育,学生入学前已取得一个学士学位,教学方法是判例教学法,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毕业后授予法律博士学位( J ,D ),而且各学校有较大的自主权,不受教育行政机关的制约。在英国,大学的法学教育和大陆法系有些相似,也偏重于系统讲授,但大学毕业从事律师职业前要经过律师学院或律师协会的培训,而这时的教育主要是职业教育,仍然受学徒制教育传统的影响。

(五)在法律职业方面。职业流动性大,法官尤其是联邦法院的法官一般都是来自律师。而且律师在政治上非常活跃。法官和律师的社会地位也比大陆法系高。

Page 10: 普法知识   第一期

二、时事消息 本期关键词:侵权责任法 2009年 12月 26日,备受关注的《侵权责任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0年 7月1日起实施。这部与《物权法》一样核心在于保障私权、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法律,跨两届人大、历经 4次审议后终于面世。它对包括生命权、健康权、隐私权、专利权、继承权等一系列公民的人身、财产权利提供全方位保护,其中许多内容是法律上第一次作出明确规定。

Page 11: 普法知识   第一期

要点解读 第二条 【适用范围】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解读:上述一些权益词汇,可能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但在从前,这些权益所参照的法律存在分散、不够详尽等问题,只能通过不断地增加司法解释以适应司法需求。作为法学界期盼已久的一部法律,制定侵权责任法的意义,就在于汇集各种民事侵权行为,提高法律条文详细程度,便于侵权责任的界定,规范各级司法系统对侵权行为的判罚。

Page 12: 普法知识   第一期

第四十九条 因租赁、借用等情形机动车所有人与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属于该机动车一方责任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使用人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所有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解读:如果对方是没驾照的、生病的、喝过酒的,关系再铁,也千万别把车借给人家开。

Page 13: 普法知识   第一期

第五十一条 以买卖等方式转让拼装或者已达到报废标准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由转让人和受让人承担连带责任。

解读:报废标准—— 9座(含 9座)以下非营运载客汽车(包括轿车、含越野型)使用 15 年。达到报废标准后要求继续使用的,不需要审批,经检验合格后可延长使用年限,每年定期检验 2次,超过 20 年的,从第 21 年起每年定期检验 4次。各位的座驾其实开到孙子辈问题不大,所以美国电影里才有那么多一二十年前的二手车,慢慢咱们国家也会出现这个情形,相关的纠纷可能也会多起来,这条法律很及时。

第四十三条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

解读:今后消费者在索赔时,这条法律绝对掷地有声。 但前提是全社会对此形成统一认识,如果执行不力,消费者在面对销售者的推脱时依然只能束手无策。

Page 14: 普法知识   第一期

第五十六条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解读:如果当时有这条法律,那么 2007 年 11月北京朝阳医院也就不会发生因丈夫拒绝签字而导致孕妇死亡的悲剧了。

第六十三条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

解读:再敢乱检查,告你医院去。

(童毅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