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33
1 蘇蘇 蘇蘇 -- -- 蘇蘇蘇蘇蘇蘇蘇蘇蘇蘇蘇 蘇蘇蘇蘇蘇蘇蘇蘇蘇蘇蘇 蘇蘇 蘇蘇 ~ ~ 蘇蘇 蘇蘇 童童童 童童童童童童 童童童童童童童童童童童 童童童童 蘇蘇 蘇蘇蘇蘇蘇蘇蘇蘇蘇

Upload: justine-quentin

Post on 04-Jan-2016

4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台灣、美國與中國三邊關係.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童振源 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大綱:. 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 美台軍事同盟形成內幕 中美對峙中的接觸. 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 一、放蔣出籠與大規模報復戰略 1951 年 4 月,麥克阿瑟因不服從命令,被解除職位。 1952 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艾森豪,以 K1C2 攻擊民主黨, Korea, Communism, Corruption. 共和黨批評民主黨對共產黨太軟弱。指責杜魯門不僅造成亞洲受蘇聯所支配,而且引爆朝鮮戰爭。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1

蘇格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第六第六 ~~ 八章八章

童振源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助理教授

台灣、美國與中國三邊關係

Page 2: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2

大綱:大綱: 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

美台軍事同盟形成內幕

中美對峙中的接觸

Page 3: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3

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

一、放蔣出籠與大規模報復戰略 1951 年 4月,麥克阿瑟因不服從命令,被解除職位。

1952 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艾森豪,以 K1C2 攻擊民主黨, Korea, Communism, Corruption. 共和黨批評民主黨對共產黨太軟弱。指責杜魯門不僅造成亞洲受蘇聯所支配,而且引爆朝鮮戰爭。

1952 年 11 月,艾森豪當選總統,杜勒斯擔任國務卿,要求採取更強硬政策與蘇聯對抗。首先將國務院內批評國民黨的中國通全部趕出去國務院。

Page 4: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4

艾森豪認為,台灣海峽中立政策只是在保護共產黨人,和允許他們在朝鮮半島肆意屠殺我們及盟國的士兵。美國決定,第七艦隊不再保護共產黨中國,放蔣出籠。

1953 年 5月: NSC-162 號文件,將美國國家安全的基本問題界定為對付蘇聯的威脅。具體措施包括:核威嚇、提高與盟國的合作、建立戰爭動員體系。

1954 年,艾森豪批准大規模報復戰略。以多米諾骨牌形容,美國在同共產主義的對壘中,必須堅守各個陣地,否則將一垮俱垮。

1955 年日內瓦會議後,美國曾提出「新的合作與和解精神」,赫魯雪夫也提出和平共處,但彼此的敵對仍然存在。

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

Page 5: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5

二、美台關係的兩重性 1953 年 2 月,美國將卡爾 -藍欽( Karl L. R

ankin)從公使提升為大使,以提高台灣的地位。視台灣為「反對共產黨中國的堡壘和基地」、「愛好自由的華人基地」。但對台灣的「反攻大陸」的政策不願公開承諾,不願意給台灣一張空白支票。

1953 年 6 月,朝鮮半島敵對雙方達成停戰協議。台灣失去韓戰的戰略地位,之後該如何取得美國支持台灣的安全?甚至支持台灣反攻大陸?

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

Page 6: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6

1953 年初,台灣提出希望與美國締結安全條約,但杜勒斯回決,「美國不願意捲入亞洲大陸戰爭」。

1953 年 10 月 1 日:美國與南韓簽訂共同防衛條約。

1953 年 11 月,美國副總統尼克森訪問台灣,台灣希望美國與台灣簽訂安全條約,讓台灣放心美國不會放棄自由中國,而承認共產中國。

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

Page 7: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7

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 1953 年 12 月 23 日:艾森豪主持會議,認為美國應該

對中國遏制與經濟封鎖,並且感覺從中國內部推翻大陸政權希望渺茫。尼克森認為應該告訴台灣,反攻大陸沒有希望,應將台灣當作海外中國文化的象徵。

1954 年 2 月,國務院認為,與台灣締結共同防禦條約在五個方面對美國有利:– 向國際社會說明, ROC 地位不容交易;– 台灣為遠東的政治與軍事力量;– 鼓勵亞洲國家反共;– 增強人們對中美關係的信心;– 加強 ROC依賴美國。

Page 8: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8

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

六個方面對美國不利:– 給人攻擊美國不妥協的口實,破壞日內瓦會議– 引起共產黨報復– 美國可能捲入台灣反攻大陸戰爭– 可能背離最終必須與中共打交道的總趨勢– 傷害美國與盟國(英國)的關係– 條約範圍沒有超出目前條約,可能導致台灣不滿

台灣說:日內瓦會議是聯合國接納中共的第一步,簽約才能放心。

Page 9: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9

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三、台海危機與杜勒斯可怕的困境遠東事務助理國務卿建議在日內瓦會議前開始與

台灣談判軍事條約。但歐洲事務局與聯合國部不同意,因為會引起英國與歐洲國家的不滿。

1954 年 4 月 8日:國務院表示,在日內瓦會議前不談判安全條約,因為其他國家會反對,同時沒有時間與國會主要領袖溝通。

1954 年 5 月 7日:奠邊府棄守,美國認為共產主義擴張。同時,中共佔領沿海島嶼,軍隊隨時可能攻擊大陳島。

Page 10: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10

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 1954 年 7月 22 日:艾森豪派遣第七艦隊訪問大陳島,

以顯示美國的力量。除非遭到襲擊,否則不應與中國發生衝突。

台灣不斷要求與美國簽訂安全條約,強調條約的性質是政治性的,不會增加美國的軍事義務。美國要求台灣承諾,如果美國不同意,台灣便不進攻大陸。但台灣希望先締結條約,再保證這個問題。

1954 年 7月 1 日:台灣希望美國表示願意保護大陳島等沿海島嶼。 7月 8日:蔣介石向美國保證:任何重大軍事活動,必事先徵得美國同意。

Page 11: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11

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 美國國務院的判斷是:條約的目的不是要美國幫助

台灣反攻大陸,而是國民黨要得到一個保證:美國對華政策不變。同時,在韓戰與越南停火之後,中國對台灣威脅與日遽增。

1954 年 8月 31 日:杜勒斯認為,在奠邊府事件(法軍向越共投降)之後,美國在遠東的威信不能再下降,應該採取強硬路線。他明確表示,美國將使台灣永遠不落入共產黨人手裡。

1954 年 9 月 3 日:解放軍砲擊金門。杜勒斯與蔣介石見面,在談到光復大陸計畫時,蔣保證不需要美國出兵,只要物質保證。

Page 12: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12

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 針對金門砲擊事件,美國參謀總長聯席會議多數人認

為,美國應該保衛金門,但陸軍參謀長李奇微認為,金門的價值不值得美國冒對華戰爭的危險。

1954 年 9月 12 日:艾森豪不主張防衛金門,因為:一、共產黨可能箝制住美國的軍隊;二、如果美國要打仗,要對付蘇聯,而不是中國。杜勒斯建議,將金門等沿海島嶼問題交給聯合國安理會,得到艾森豪同意。委由紐西蘭出面提案。

台灣堅決反對,希望設法阻止提案,爭取將沿海島嶼放入條約。後來,蔣介石讓步:條約正文可以不提沿海島嶼,但也不能寫入台灣沒有美方同意不得進攻大陸。這兩項,以照會的方式進行。

Page 13: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13

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從放蔣出籠到可怕的困境 10月 18日:美國同意以條約保衛台灣,同時以聯合國提案解決金門危機的方案。

10月 27日:台灣再次向美國承諾,台灣無意以條約作為進攻大陸的基礎,無意使美國捲入對大陸的戰爭。

11 月 2 日:艾森豪與杜勒斯再確定:美國不宜因為沿海島嶼,與中國、蘇聯發生全面戰爭的危險,但要保衛台灣、澎湖。

Page 14: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14

美台軍事同盟形成內幕美台軍事同盟形成內幕 1954 年 11 月,台灣與美國舉行九輪會談,商訂締結共同防禦條約事宜。

美台雙方在締約方面的五項歧見:– 條約的防禦範圍:美國希望只有在台灣與澎湖– 台灣海峽沿海島嶼的保衛問題:美國不希望加入,以避免造成與中國的戰爭。

– 紐西蘭提案:美國要求台灣同意紐西蘭在聯合國的提案。

– 條約覆蓋範圍:美國希望相當明確。– 對於紐西蘭提案的時間與內容:台灣要求在紐西蘭提案前,宣布台美締約的消息。

Page 15: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15

美台軍事同盟形成內幕美台軍事同盟形成內幕美國只希望防衛台灣與澎湖,不願意防衛沿海島嶼,擔心被台灣牽涉進反攻大陸的戰爭。

台灣同意,未經美國同意,台灣不能進攻大陸。台灣希望以交換照會,不要公開,美國同意照會,但是美國反對不公開。

最後,美國同意與台灣簽訂共同防禦條約,但台灣不在聯合國大會上反對紐西蘭決議案。

Page 16: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16

美台軍事同盟形成內幕美台軍事同盟形成內幕 1954 年 12 月 1 日:杜勒斯宣布美台聯合聲明,宣布完成條約的協商。在記者會上,杜勒斯表示:台灣與澎湖在主權的技術問題還沒有確定,而沿海島嶼一直是中國領土。條約不涉及中華民國對於大陸的主權要求。不期望一種危害台灣安全的方式魯莽行動,即台灣進攻大陸前必須與美國商議。中共進攻台灣時,美國可能攻擊大陸。

台灣讓步:台灣必須將捲入衝突各方向聯合國報告。

Page 17: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17

美台軍事同盟形成內幕美台軍事同盟形成內幕就中華民國領土範圍而言,應指台灣與澎湖列島,

及適用於經共同協議所決定之其他領土。

但是台灣官方對外宣稱時,還包括沿海島嶼。

12 月 10日,杜勒斯同台灣交換照會:凡由締約國雙方共同努力與貢獻所產生的軍事單位,未經共同協議,不將其調離各領土至足以實際減低此等領土可能保衛之程度。 ---- 即台灣要反攻大陸,必須取得美國的同意。

Page 18: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18

美台軍事同盟形成內幕美台軍事同盟形成內幕 NSC-5492/4 號文件:

–通過聯合國行動,試圖保持國民黨所佔沿海島嶼之現狀。

–除當台灣與澎湖受到攻擊之外,美國不介入。–以台灣為基地,為台灣軍隊提供軍事裝備和訓練以幫助保衛這些沿海島嶼。

1955 年 1 月 10日:解放軍轟炸大陳島。 1 月 18日,攻佔大陳島的一江山島。

Page 19: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19

美台軍事同盟形成內幕美台軍事同盟形成內幕 美國認為大陳島與一江山島不像台灣與澎湖重要,

不值得美國動武,而且守住大陳島不可能。杜勒斯與艾森豪同意,不再堅持保持沿海島嶼現狀,而是應該要求台灣撤退,同時宣布幫助守住金門。

1955 年 1 月 20日:艾森豪要求國會同意:授權總統使用美國武裝力量保衛福爾摩沙 (Formosa)與佩斯卡多爾列島 (Pescadores Island) 和有關防區的權力。艾森豪強調,美國保衛福爾摩沙的決心不能讓人懷疑,以免招致共產黨的進攻。 --- 美國至此仍認為台灣不屬於中國的領土。

Page 20: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20

美台軍事同盟形成內幕美台軍事同盟形成內幕

1955 年 1 月 28日:參議院通過福爾摩沙決議案,授權總統在台灣海峽使用武裝部隊的緊急決議。

1955 年 1 月 28日:紐西蘭向安理會提出一份停止台灣海峽「武裝敵對狀態」的建議。 1955年 1 月 31 日安理會向 PRC邀請參加 UN 的討論,但中國拒絕參加,避免聯合國干涉中國內政。

1955 年 2月 7日:台灣自大陳島撤退。

Page 21: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21

美台軍事同盟形成內幕美台軍事同盟形成內幕 1955 年 2 月 7日:杜勒斯向參議院表示,共同防禦條約的重要性在於向中共發出警告。同時表示,台灣承諾,未經美國同意,絕不採取軍事行動。

參議院外委會強調,福爾摩沙與澎湖應該保持在友好者手中;一江山島已經落入共產黨侵略者,參議院應該加速批准條約。

1955 年 2 月 9 日:參議院會上宣讀條約全文與照會,指出,國民黨進攻大陸不會自然捲入美國,使用武力是協議的事情。 2 月 11 日,艾森豪簽署條約, 3月 3日在台北換文。

Page 22: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22

中美對峙中的接觸中美對峙中的接觸一、日內瓦會議的中美接觸 1954 年日內瓦會議是為解決朝鮮問題與越南問題。法

國簽字表示,外國軍隊撤出越南,承認越南、老過、與柬浦寨三國獨立。美國官員第一次與中國官員接觸。之後,中國希望與美國接觸,但是美國希望透過第三者。從 6 月 5 日到 7月 21 日日內瓦會議閉幕,中美代表共進行六次接觸。

9 月 2日起,中美雙方在日內瓦進行領事級會談,延續到 1955 年 7月 15日。

1955 年 4 月,針對台灣問題與中美關係,中國周恩來再次表示願意與美國政府坐下來談。

Page 23: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23

中美對峙中的接觸中美對峙中的接觸

二、中美大使級會談 1955 年 4月 23 日,美國回應周恩來,中華民國是美國

的盟國,美國要求中華民國在有關於此區域問題的討論中平等參與。要求中共立即停火,釋放美國飛行員及不當拘留者,接受聯合國的邀請,討論兩岸問題。

美國向台灣表達,美國和國民黨不打第一槍;如果美國參戰,其目的是保護台灣,而不是沿海島嶼。

中國拒絕台灣參與談判,希望與台灣直接進行談判。

為了促使中國釋放飛行員,美國願意派一名大使在日內瓦會見中國大使。

Page 24: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24

中美對峙中的接觸中美對峙中的接觸 1955 年 8月 1 日,中美大使級會談在日內瓦國聯大廈舉行。中國希望討論台灣問題、安排兩國外長見面、建立文化關係。美國只希望要回被扣住的6名美國人,並要求中國不對台灣使用武力。

經過 40天的 14次談判之後,雙方就人民遣返問題達成協議。但美國不願意與中國進行第二層級的會談,中國的各種提議都遭到美國的拒絕。

1957年 12 月 23 日,美方代表由參贊擔任,降低會談層級,因此在第 73次會談之後便中斷。之後,轉到華沙會談,直到 1970年 2 月才終止,從 1955 年 1 月底,歷時 15 年,共談判 136次。

Page 25: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25

中美對峙中的接觸中美對峙中的接觸

三、第二次台海危機的起落 1957年 11月,毛澤東認為東風壓倒西風,社會主義陣營經濟發展蓬勃、科學技術取得優勢,因此不需要與美國交往,可以自立更生地建設社會主義。

1958年 6 月 30日,中國要求美國在 15 日之內派遣代表商訂中美大使級會談。美國表示一個月之後將談判地點轉移到華沙。

1958年 7月 14日,伊拉克發生革命,建立伊拉克共和國。 7月 15 日,美國派遣海軍陸戰隊對黎巴嫩進行武裝干涉。

Page 26: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26

中美對峙中的接觸中美對峙中的接觸 台灣加緊軍事演習和對大陸空中偵察。艾森豪與

杜勒斯猜測中國會對沿海島嶼、甚至台灣,採取行動。

8月 10日:杜勒斯表示要讓共產政權在中國結束。

8月 17日,中共決定砲擊金門, 8月 23 日開始砲擊。

毛澤東要求解放軍不要打到美軍,林彪甚至建議給美國消息。

Page 27: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27

中美對峙中的接觸中美對峙中的接觸

美國分析中共的意圖為:–封鎖沿海島嶼–對沿海島嶼或台灣發動攻擊–攻擊台灣的機場

艾森豪認為美國絕對要援助台灣,如果中共攻擊台灣,美國將全面介入。

Page 28: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28

中美對峙中的接觸中美對峙中的接觸

8月 20日:參謀長聯席會議提出:1. 如果中國封鎖沿海島嶼,美國對台灣軍隊提供掩護

與海上運輸與補給。2. 如果中共空軍襲擊台灣、澎湖,美軍將介入、轟炸

大陸機場。3. 如果中國大舉進攻沿海島嶼,美國將提供海空保護,

擊退進攻外,並提報聯合國。4. 中國大舉進攻台灣澎湖,美國將全力擊退。

參謀長聯席會議均提到動用原子彈。

Page 29: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29

中美對峙中的接觸中美對峙中的接觸 8月 25 日,艾森豪要求增加對台灣的軍援,並不排除使用原子彈。

8月 28日,杜勒斯表示,美國不會將中國對沿海島嶼的進攻看成是「有限的軍事行動」。

8月 29 日,美國確認美艦只護送到金門三海里以外的外海。

9 月 3 日,美國國防部表示,美軍已經做好準備,解放軍不要試圖強佔金門、馬祖。

Page 30: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30

中美對峙中的接觸中美對峙中的接觸

9 月 3 日,毛澤東突然命令,暫停砲打金門三天。

9 月 4 日,艾森豪表示,台灣、金門、與馬祖同為自由中國的範圍,美國總統已獲授權保護該地區。同時,美國沒有放棄希望,與中國達成在台灣海峽放棄使用武力的協議。

9 月 6 日:中國表示準備重開兩國大使級會談。美國歡迎。

Page 31: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31

中美對峙中的接觸中美對峙中的接觸 中國砲擊金門一事,曾經通知蘇聯,但蘇聯擔心事態擴大,從而影響美蘇關係的緩和,甚至將蘇聯捲入戰爭。 9 月 5 日,中國告訴蘇聯,中國砲擊金馬,不是要解放台灣。在知道中國的底牌之後,蘇聯便向美國表示,中國不是孤立無援,中國如果遭受到攻擊,蘇聯隨時給予援助。

9 月 7日,即使美軍直接介入,毛澤東也指示只打蔣艦,不打美艦。即使美軍向中國開火,毛澤東說,沒有指示,不准還擊。

Page 32: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32

中美對峙中的接觸中美對峙中的接觸 9 月 15 日:中美大使級會談恢復。

9 月 30日:杜勒斯表示,台灣繼續部署大軍在金門、馬祖是不明智的、欠謹慎的。美國希望台灣讓出金門、馬祖,換取中國的停火和不在台海使用武力。

原來中共的計畫是:第一步,收復沿海島嶼,第二步解放台灣。在瞭解美國動向之後,中國決定將蔣介石繼續留在金門、馬祖,對金馬談談打打、打打停停,讓兩個中國、劃峽而治的想法無法實現。

Page 33: 蘇格 -- 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 第六 ~ 八章

33

中美對峙中的接觸中美對峙中的接觸

毛澤東認為,如果在杜勒斯訪問台灣時,中國對金馬停火,杜勒斯會壓迫蔣介石撤出沿海島嶼。– 這邏輯完全相反,中國繼續轟炸金馬,美國可以施壓,國民黨自大陳島撤退便是一例。毛澤東完全為自己的錯誤開脫的藉口。

1960年 6 月 18日:艾森豪訪問台灣,發表聯合公報,強調雙方加強協做,共同抵禦中國的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