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32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學生刊物 04 2014 1 藥房魚目混珠 山寨充正貨 人物 街頭畫家-劉忠發 文化 驚恐鬼故 實錄社會變遷

Upload: san-po-yan

Post on 23-Mar-2016

24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4 download

DESCRIPTION

【封面故事】 藥房魚目混珠 山寨充正貨

TRANSCRIPT

Page 1: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學生刊物

042014年1月

藥藥房魚目混珠 山寨充正貨

人物街頭畫家-劉忠發

文化驚恐鬼故 實錄社會變遷

Page 2: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封面故事

16-18

13-15

註冊報紙一二四二號 第四十四卷 2014年1月 第四期

督印人 郭中實 顧問 杜耀明 黃天賜 總編輯 姚文基副總編輯 黎婉嫻 譚嘉意 林樂軒網絡版主編 梁偉聰 唐芷晴美術總監 陳嘉欣 薛婧資料庫 易淑麗發行 王方南公關 魏綺婷 楊羨庭

編輯 王方南 梁崇碧 梁偉聰 易淑麗 張楚瑜 唐芷晴 盧于群 魏綺婷 楊羨庭

記者 鄭秋玲 黃靜薇 黃樂宜 何寶儀 黃雅盈 區敏媛 黃雅婷 陳展希 陳浩暉 余庭瑋 鄺慧敏 李慧筠 葉考欣 黃凱天 陳哲 施芊蓺 孫雷 陳家恩 莊禮傑 黎明芝 李雲 李慧妍 文羨怡

出版及承印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 出版及承印地址 九龍塘香港浸會大學電話 3411 7461傳真 3411 5079 網址 http://sanpoyan.journalism.hkbu.edu.hk社交網站 http://www.facebook.com/sanpoyanpage

。封面故事。藥房魚目混珠 山寨充正貨 p.2

。新聞專題。「新香港人」內地歡迎 香港否定 p.6

新指引美容當醫病 醫生只打針不講解 違守則 p.8

的士牌熱炒成風重新發牌多爭議 p.10

。人物。晴空中拯救生命飛行醫生-胡永強 p.13

街頭畫家-劉忠發 p.16

。文化。光與影的世界-沙畫 p.19

驚恐鬼故 實錄社會變遷 p.22

。教育。讓孩子走出圍城 走入大自然 p.24哈比學堂

。體育。巧固球倡禮讓 禁身體碰撞 p.26

。攝影。五十年代建築遺珠-街角樓 p.28

香港路牌趣談 p.30

四期

Page 3: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封面故事

記者

何寶儀

- 編輯

唐芷晴

藥房魚目混珠 山寨充正貨

少內地旅客選擇到港購物的主因是其正貨保證,深信在香港買到的都是真貨。然而,有位於尖東旅遊區的藥房明目張膽把包裝與著名

藥物相似度極高的「山寨藥」放在門口當眼處,企圖混淆視聽,以正貨價錢出售「山寨藥」,涉嫌觸犯《商品說明條例》。

p.3

Page 4: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六間藥房 五間賣山寨貨

  尖東一向是旅遊熱點,不少內地旅客會到附近藥房購買藥物,尖東市政局百週年紀念花園一帶共有 14 間藥房。記者上月走訪當中六間藥房,嘗試購買喇叭牌正露丸、娥羅納英 H軟膏及黃道益活絡油,發現有五間藥房銷售「山寨貨」。而唯一一間出售正貨娥羅納英 H 軟膏的藥房,其售價亦較正價高出近三成,涉嫌抬高價錢賺錢。

出售「山寨貨」的五間藥房門口當眼處均有擺放包裝與正貨相似的另一品牌藥物,不仔細觀看很容易會誤以為是大品牌的正貨。記者所見,該區的藥房客源以內地客為多,旅客一般不懂分辨藥物的真偽,容易被門口極度相似的包裝誤導。其中兩間藥房同時出售正貨和山寨貨,並將山寨貨放門口。當記者詳細詢問並說出藥物的全名,職員才從櫃底拿出正貨,沒有將山寨貨出售。

▲右邊為大塚製藥生產的正版娥羅納英 H 軟膏,左為包裝相似的藥膏,被部分藥房當娥羅納英 H 軟膏出售。(何寶儀攝)

▲左邊為正版的黃道益活絡油,右為仿真度高的金牌道益活絡油 , 山塞貨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何寶儀攝)

封面故事

記者

何寶儀

- 編輯

唐芷晴

三間藥房以山寨貨冒充正貨

  另外三間藥房,記者以廣東話詢問藥房職員並展示了寫上列明黃道益活絡油和娥羅納英 H 軟膏品牌名稱的購物清單,職員立即將山寨貨遞給記者。記者多番詢問「是黃道益嗎?」或「是娥羅納英嗎?」店員仍堅持所售的是正貨。其中一間藥房在擺放門口的山寨藥上更列明是正貨「娥羅納英 H 軟膏」。 黃道益活絡油近日大賣廣告教市民辨認真偽,但這些藥房仍大膽售賣山寨貨。記者在其中一間藥房指明要正貨黃道益活絡油,職員卻把包裝字體九成相似的「金牌道益活絡油」交給記者。另一間有問題的藥房分別有出售正貨和山寨貨的娥羅納英 H 軟膏,並有把山寨貨放在門口展銷。記者詢問正貨與門口的山寨貨有何分別時,職員聲稱兩者是同一品牌,功效一樣,但只是分別為日本版和香港版。職員邊解釋邊馬上把藥膏包起。即使記者表明不需要包裝,職員也堅持是公司規矩。

娥羅納英 H 軟膏由大塚製藥工廠生產,包裝上亦印有中文名稱,而山寨版則是由日本板田化學公司生產,包裝上印的是日文名稱;而治療的症狀也不完全一樣,山寨貨不能治療輕

度火傷、凍瘡、香港腳等,只能作保濕之用。 記者要求列明收據時,冒充正貨的三間藥房不約而同巧妙地避開書寫藥物牌子,只寫上藥物名稱,如:金牌道益活絡油寫作活絡油、山寨版的娥羅納英 H 軟膏寫成皮膚護理劑。記者問及為何單據上所寫的不是娥羅納英,店員只是回答「跟盒面的字寫」。

涉販賣山寨黃道益活絡油的燕窩莊則回覆,藥房出售多種活絡油,又質疑消費者沒有指明品牌名。「如果是指明要黃道益的,我們一定會給黃 道益!」但記者先後兩次指明要黃道益活絡油,職員當時斬釘截鐵地肯定是黃道益。藥房又指,願意更換正貨,不過需要付差額。「黃道益比較短缺,來貨貴,要 58 元。而金牌道益活絡油售 48 元。」不過,記者發現同區的一些藥房和連鎖大藥房的黃道益均只售 40 元,該舖售價較貴。

住宅區藥房售嚴重過期藥物

  山寨藥攻陷尖東遊客區,別以為住宅區做街坊生意的藥房一定可靠。本刊接獲投訴,指鑽石山一間屋邨商場內的藥房售賣嚴重過期的藥油。徐先生來自廣州的親人在該藥房買了六枝「何知我袪濕跌打油」,發現藥油

▲尖東一帶藥房林立,是內地客購物熱點。(何寶儀攝)

Page 5: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根據海關數字,2013 年上半年度被控告的藥房共有六間。三間冒充正貨出售的藥房,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海關回應本刊查詢指,根據香港法例第 362 章《商品說明條例》,任何人以任何虛假方式應用某商標或與某一商標極爲相似而相當可能會使人受欺騙的標記的貨品出售或展示,或爲售賣或任何商業或製造用途而管有該等貨品,即屬犯罪。最高刑罰爲入獄五年及罰款 50 萬元。商標擁有人也可循民事途徑向侵權者索償。

  涉嫌賣過期藥的泰山中西藥行回應本刊,原本打算把過期的藥油退回給供應商,已經把貨品下架,是消費者堅持要買才出售藥油,更指投訴者「別有用心」攻擊該藥行老闆─前區議員。但記者放蛇時,也沒聽到職員的提醒,而貨品亦在貨架上。

▲藥房以山寨貨冒充正貨,開單時巧妙地避開藥品的牌子,只寫藥物的總稱。(何寶儀攝)

▲有藥廠賣賣廣告教人辨正貨。(網絡圖片) ▲圖為 2008 年過期的藥油。(何寶儀攝)

p.5

早已在 2008 年過期。其後,事主的兒子再到場購買同樣藥油,亦發現藥油一早過期。 記者到場購買該藥油,職員拿出紙盒發黃和封塵的藥油,盒上的價錢殘舊得看不清,更要重新打上價錢才能出售。正如事主所言,記者買到的藥油也是在 2008 年 12 月過期的,距離至今近五年。

徐先生已聯絡衞生署,署方職員假裝顧客再到購藥時,藥房缺貨。在缺乏實質交易過程下,藥房承認曾售賣該藥油,但辯稱出售藥油時已通知消費者藥油已過期,是消費者堅持購買才出售。記者購藥時,沒聽到職員的提醒。徐先生氣憤地表示:「我親人和兒子都沒有聽到藥房所謂的提醒!知道是過期的又怎麼會買呢?」衞生署已邀請徐先生兒子「落口供」,將採取法律行動。

Page 6: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新香港人」內地歡迎 香港否定

新聞專題

記者

黃樂宜

- 編輯

易淑麗

  「新香港人」的討論在社會上愈談愈激烈,火藥味更蔓延到大學。去年 11 月,中大學生及校友接獲校方電郵,邀請出席由在港內地畢業生聯合會舉辦的講座,主題為「新香港人的自我定位和職業發展」,對象為在港內地畢業生。這一場講座正正就以「新香港人」來代表在港留學的內地生,此舉動引起不少中大學生及校友的質疑。

聯合會主席耿春亞解釋「新香港人」只是一個謙遜的稱呼,沒有其他意思:「如果我剛到一間公司工作,人家會叫我是新人,難道這表示我看不起舊人? 」耿續指,「新香港人」還包含一個「多多指教」的意思,同時亦是形容新一代的香港人,並補充香港年輕一代亦是「新香港人」,希望大眾不要曲解他的意思。

望港人能取消標籤

同時,耿春亞認為自己在香港定居發展多年,亦是一個香港人,故希望能矯正本地這種不正確的想法。他重申,香港是一個喜歡吸納有活力、拼勁的人和文化融合的地方,自己亦是因為中西合壁的特色而喜歡香港,故應取消任何標籤。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否定耿春亞的說法。他指,雖然內地人認為「新香港人」的定義帶有謙虛的意思,但他們亦需考慮到本地人的對此的看法,他們未必會接受「新香港人」的說法。

九七區分「新」、「舊」港人

  時事評論員林鴻達認為「新香港人」的說法除了旨在宣示內地人的優

(網絡圖片)

▲耿春亞認為港人對「新香港人」這個稱呼太敏感。(黃樂宜攝)

「大陸人」、「港燦」,再到「蝗蟲」、「強國人」,中港之間,文化差異一直存在。去年10 月內地官方報章《人民日報》海外版以「新香港人」形容內地赴港定居的人士;又指香

港發展正需要這些「新香港人」,引起港人極大迴響。加上香港藝人黃秋生明言:「香港不需要新香港人」,旋即掀起兩地人唇槍舌劍。有學者認為,內地與港人對此詞存有太大分歧,「新香港人」一詞甚至有貶低香港人、抬高內地人地位的意味,故港人暫未能接受。

越,更要貶低本地人的地位。他說,在改革開放後,內地人聽到「香港」兩字便雙眼發光,他們一直羨慕香港的繁榮穩定、先進和文明。但《人民日報》的定義,明顯是想帶一個訊息給內地人,要摒棄這個舊有思維模

(電視截圖)

Page 7: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出生率低需要內地人是本末倒置

  對於林鄭月娥在人口政策論壇提出,本港的出生率持續低下,實在需要內地人來港增加勞動力。林鴻達則力斥這是本末倒置。他說,「經濟的結構問題才是本港出生率低的關鍵」,正因為生活出現不少隱憂,才導致適婚年齡的港人打消生育下一代的念頭。例如面對天價樓市和通脹問題,令許多年青一代對組織家庭缺乏信心,影響本港的出生率。「可悲的是,香港政府不改善經濟環境之餘,更製造了更多破壞民生的問題如自由行、雙非孕婦等。」他表示,政府當務之急是要解決本港惡性的民生問題,而非糾結在香港應否輸入更多內地專才,製造更多「新香港人」。

式,同時亦要告訴香港人切勿把自己的定位放得太高。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否定耿春亞的說法。他指,雖然內地人認為「新香港人」的定義帶有謙虛的意思,但他們亦需考慮到本地人的對此的看法,他們未必會接受「新香港人」的說法。

他認為,《人民日報》迴避了香港仍屬多元化社會的事實:「撇開『新香港人』的討論,香港人的定義在本港和內地已經大相逕庭。內地以黃皮膚、黑頭髮來辨識,但香港不是。最明顯的例子便是藝人喬寶寶,他雖然

▲林鴻達批評「新香港人」一詞無視外國人及少數族裔對香港的貢獻。(黃樂宜攝)

是一名印度人,但香港亦會視他為本地人。」他指出,「新香港人」的說法明顯硬套內地的思維方式於香港,說不過去。

林鴻達補充,意識形態上,自九七回歸後本港開始區別「新」、「舊」香港人:「『舊香港人』是指願意融入社會,認同香港價值觀的人,例如民主、自由和法治等等;但『新香港人』就完全相反,他們或會質疑香港回歸後為何仍會有自己的一套,而非遵從內地規矩?」

他又指出,特別是從近年到香港發展的內地人可以看到這分別,例如城大內地生要求用普通話授課、不少新移民人士批評在港生活要學習廣東話和繁體字等等。  

「應堅持內地文化」

p.7

▲劉裕龍建議內地生應學好廣東話,才能有利在香港發展。(黃樂宜攝)

▲韓松認為內地生不應因拒絕說廣東話而遭到批評。(黃樂宜攝)

  現在本港大學就讀的內地生韓松則認為,內地人在港用普通話是沒有問題,他指:「其實中國有很多方言,內地生未必可以掌握得到。加上來港求學不一定要在香港發展,可能亦沒有學習廣東話的必要。」

他不反對「新香港人」的稱號:「可能現在內地經濟發展蓬勃,不如之前那麼祟拜香港,故此內地人會比過往更加堅持自己本來的文化。」

他認為,對比以往的新移民,由於他們在家鄉生活素質很差,必須在香港奮鬥,故此更努力融入香港文化,希望成為其中一份子,但現時的內地人大部分都擁有高學歷、大量資金到港投資,情況有所不同,故「新香港人」是有其存在意義的。

「應主動適應香港社會」

現任香港電台普通話台新聞主播劉裕龍表示,內地生應認同香港文化和生活方式,學習廣東話更是首要「任務」。劉曾在港留學一年,他鼓勵內地生多說廣東話,不需介意口音不標準;他說:「假如有一位外國人主動說普通語,相信內地人亦很樂意用中文回答;同樣地,香港人亦會很願意和內地學生交流、分享。」

  劉裕龍亦勸勉內地有意來港發展者,認清來香港是拼搏而非享受的道理。「很多人誤以為來香港發展是一件有面子的事,其實不然。在香港,你或許要住在一間很狹窄的房子裡,房租會很貴,要離開家人展開獨立生活。」他續指,必須要主動適應香港的文化、融入主流社會,否則難在港實踐理想。

Page 8: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檢查非註冊醫生負責

記者詢問了多間美容院,他們均表示注射程序是由註冊醫生負責,但不是所有美容院都由醫生檢查和提供意見。標榜由專業醫生創辦的壹醫學美容集團表示,醫生不會先見客人,要先購買產品,再跟醫生預約時間注射。

全港有多間分店的 Dr Reborn 則表示,公司會安排不是註冊醫生的「醫學顧問」先講解和評估消費者是否適合注射,再由醫生注射。卓健醫療集團轄下的醫學美容中心則表示,公司不會保證每次的注射程序都由同一位醫生負責,乃按值班時間而定。

根據衞生署致醫生提供美容程序應注意事項指引,註冊醫生如接受

對 2012 年 DR 醫學美容集團毒血針事件,政府經檢討後向業界發出指引,把 35 項美容程序列作醫療程序,並

只可由註冊醫生負責。本報發現,有美容院的注射程序雖已改為醫生負責,但注射前檢查及提供意見,則由非醫生進行,疑違反《註冊醫生專業守則》。香港醫學會認為,指引作用不大,政府應盡快立法界定何謂醫療程序。

醫生只打針不講解 違守則 2012 年的醫學美容事故發生後,政府檢討高風險醫療美容的規管制度,衞生署月前已向美容業界發出指引。當中把涉及皮膚穿刺、以機械或化學方法進行等 35 項高風險美容程序,列作醫療程序,並應交由註冊醫生進行,若由非註冊醫生負責則屬無牌行醫。

新指引美容當醫病

新聞專題

記者

陳展希

- 編輯

楊羨庭

美容公司轉介的客人,便建立了醫生和病人的關係,在進行醫療美容程序前,必須表明身份及講解程序的風險,並評估在醫學上病人是否適合接受治療等。醫生雖可訓練醫護人員作注射前的檢查,但要負上最終責任。《香港註冊醫生專業守則》亦指出,醫生進行治療時必須以病人最佳利益為前提,並須向病人解釋清楚治療方法及風險,在取得病人獲悉及同意下才可進行治療。故此,只進行注射程序,而不親自為病人檢查和講解風險的醫生,或會違反專業守則。

衞生署表示,如果任何人不是註冊醫生,而進行指引所列出的美容程序,即屬非法行醫,消費者如懷疑有人非法行醫,可向警方舉報。若懷疑醫生違反《香港註冊醫生專業守

則》,則可向醫務委員會投訴。衞生署亦會加強檢查美容服務的廣告,並與消費者委員會合作分析投訴、進行研訊和主動巡查。

業界質疑醫生資格

對於程序須由註冊醫生負責,但指引並沒有列明一些具體的條件和要求,香港美容業總會主席葉世雄質疑醫生是否有足夠資格進行美容程序。他認為,醫生在六年的醫學課程中,沒有學過美容,規管後醫生亦不需要特別的資格,便可以進行這些特定的美容程序,「打BOTOX 不同普通打針,要講究份量和位置」。他又批評,政府漠視美容界的聲音,「私營醫療機構規管檢討督導委員會中,醫學界和美容

Page 9: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醫生只打針不講解 違守則

光學美容風險高

消費者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去年一月至八月期間,共有146 宗有關高能量光學療程 ( 激光及彩光等 ) 和入侵性療程的投訴。政府提交的報告亦指出,截至去年六月,有 48 宗投訴是在美容院接受美容程序後出現不良反應,其中七宗涉及醫生參與。

消委會指出,注射、激光、彩光等美容療程,出現後遺症屢見不鮮,投訴當中不乏相關個案,如光學美容導致燒傷、面部麻痺和留下永久疤痕等。消委會呼籲消費者如未接受註冊醫生評估,不宜嘗試這些美容療程。

▲黃小姐(中)認為,一些表層美容程序應容許由美容師進行。( 陳展希攝 )

▲政府於今年上半年將檢討有關激光、彩光等儀器的規管。(陳展希攝)

p.9

界的比例是 11:6,以醫生主導」。

私營醫療機構規管檢討督導委員會委員、醫學會會長謝鴻興反駁葉世雄的質疑,「醫生不是講資格,而是要有適當的訓練」。而且,《香港註冊醫生專業守則》中提及,醫生需根據個別情況,評估自己是否有能力處理,如果屬於不同範疇病人,會轉介給其他醫生。

謝鴻興又認為,衞生署的指引沒有作用,政府只靠指引,不立法,無誠意解決問題。法例沒有就醫療行為作出清晰界定,若非註冊醫生涉嫌進行醫療行為,「即使可以告非法行醫,問題是在法庭能否告得入」。

規管美容儀器或打擊業界

現時,一般美容院激光美容的療程都不是由醫生負責,如壹醫學美容集團稱,其激光美容服務是由一些有牌照的「醫美姑娘」負責。政府計劃

於今年上半年向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提交醫療儀器,例如激光、彩光等的規管方案。從事美容業的黃小姐則指出,自己一直都有進行激光、彩光等美容程序,熟悉儀器操作,亦考取了國際證書,有資格進行這些服務,這些非入侵性的表層美容程序不應只可由醫生進行。

葉世雄亦認為,美容是為了「扮靚」,而醫學則是治病,不能一概而論,政府不能把所有美容儀器都視為醫療儀器,所有接受這些美容程序的人都視為病人,「激光脫毛,是醫甚麼病呢?」

他又擔心政府規管醫療儀器,會對業界造成更大的衝擊,如果一些普遍使用的儀器,如激光、彩光等被納入規管,「美容界『收得檔』,只可做回傳統的手作美容」。他希望政府可協助美容界設立認可的制度及培訓,讓從業員可經訓練後,獲得認可資格操作美容儀器。

Page 10: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的士牌熱炒成風 重新發牌多爭議

1994 年政府停發的士牌後,炒風愈演愈烈,一張的士牌被炒至現時 700 萬元的天

價。而在這場炒風的背後,的士業界除了感嘆高價的車租和失控的炒風外,亦嘆政府長久以來混亂的交通政策,使的士業生意冷清。2012年六月,政府應允考慮重發的士牌以平抑炒風,但運輸處卻表示政府至今還未就發新的士牌定下時間表。

新聞專題

記者

黃雅婷

- 編輯

盧于群

▲夜晚的銅鑼灣街上,泊滿了「無人駕駛」的的士,亦不見有司機交更。(黃雅婷攝)

Page 11: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林鴻達指炒牌牽涉內地財閥,特首又明言「執行政策要照顧內地的感受」,故對重新發牌只抱有觀望態度。(受訪者提供)

▲王國興認為,現時的士牌需求不低,只是政府對行業不加重視。(黃雅婷攝)

▲黎銘洪指現時的交通政策混亂,促請政府關注業界經營的問題。(黃雅婷攝)

全港現時共有 18,138 個的士牌照,當中包括一萬五千多個市區的士牌照、二千多個新界的士牌照及50 個大嶼山的士牌照。於現時的機制下,的士牌可自由轉讓和出租,回報穩定,風險又低,因而成為了不少投資者的「心水」之選。

內地資金湧入本地市場 的士小巴關注大聯盟主席黎銘洪指,現時的士牌已屬天價貴貨,入手的人大多數屬投機的炒家,絕少是的士司機。的士司機何劻勇就曾自相熟車行中獲悉,有內地人一連購下十數架的士,「炒的士牌的是大陸有錢人,揸的士的卻是本地基層。他認為,內地資金不停湧進香港的士牌市場,是導致現時炒風失控的重要原因。而政治評論員林鴻達亦表示,大陸人和「中共財閥」熱炒的士牌早已是行內中人所共知的公開「秘密」。

黎銘洪還指出,大陸買家入手的士牌後多交予車行代為出租,較少賣出轉讓。這些車主與車行為了抬高租價,租金上絕不二價,「他們寧願把車泊到停車場也不會平一元,但相反香港投資者明白本地市場,租金較為有商有量。」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雖認為炒風未必與大陸資金有關,但同意政府應做

p.11

相關的統計,如發現內地人士把持牌價,有心熱炒,應加強重視。

發牌背後有多方考慮因素

黎銘洪指出,近年因鐵路發展,的士客量大大減少,由過往百分之15 的交通工具使用率跌到現時只剩下百分之 7.8。王國興亦表示,政府交通政策偏重鐵路發展,對其他公共交通工具進行取締策略,「不是香港對的士需求不大,而是政府一開始已偏重了鐵路發展,許多大型屋苑如南灣半島,連一個的士站也找不到。」

面對現時前路茫茫的景況,黎銘洪認為,政府有需要詳細改善業界的發展前景以及增牌後的善後工作,因現在不少車主是透過向銀行借貸購得的士牌,再按月分付債務。一旦發牌令炒風下降,市場上的的士牌價以及的士的租金都有可能下跌,而這群車主不僅月收入會減少,其原先購買的牌照亦有可能成為負資產,更甚,會面臨破產的風險。除此之外,銀行也會損失慘重,「重新發牌要照顧財閥,又要照顧市場人士,不然很易發生社會動盪的,1987 年就曾因的士牌加價發生過暴動。」

運輸處回應稱,重發的士牌需考慮市民對的士的需要、的士業的經營情況,以至的士數目增加對交通情況

可能造成的影響。

(網絡圖片)

Page 12: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交通政策偏重鐵路 的士難「搵食」

除了炒牌增加前線司機的負擔外,不少業界人士均指出現時交通政策偏袒鐵路發展,的士生意難以經營。的士司機何劻勇指,現時的鐵路愈建愈多,加上的士禁區處處,政府又疏於管制折扣黨,令許多司機為了搶客違法,不再按錶收費,私下以不同的優惠折扣吸引乘客,的士司機經營難上加難。

黎銘洪更認為,現時的交通政策「亂曬龍」,政府當初訂立交通政策,沒有預算現時會有如此發達的鐵路發展和為數眾多的非專營巴士,結果現時中巴搶了非專營巴士的生意,而非專營巴士又搶去了小巴的生意,的士更加不用說,首當其衝受影響。他認為,現時仍有三條鐵路尚未通車,一旦通車,相信的士業生意必然更加冷清。

何劻勇則認為,最近的的士加價的確令其負擔減輕,但仍然杯水車薪。面對著不同的經營困難,他希望政府壓抑炒風的同時,重新考慮交通政策的方向,「生意好,車租再貴也無所謂,但生意差,車租再平都難以負擔。」

重發制度需謹慎 

重發的士牌就算落實,在實行上亦有許多因素需要考慮。林鴻達指,限額發牌如果數量少,炒家輕易便可能動用資金作出壟斷,不能改善現況。而黎銘洪亦同意現時的投資者財力強大,「為了保持原本的士牌的價值,區區 500 個、1000 個車牌,行內自己投光很容易。」

若無上限發牌,林鴻達認為政府需要小心處理,建議先就人口數字、城市發展,以及經濟因素作為衡量的士數目的基礎進行評估。他強調,政府必須消除的士牌照成為可增值資產的作用,建議實施年期式的出租制度,通過限制的士牌的有效期限而令車牌不再成為永久資產。通過這種方法,車牌的價值會隨著限期而下降,炒牌的情況亦可以得到抑制。

王國興則認為, 由於現時的的士牌制度已運行多年, 不宜「硬著陸」,故主張政府可以仿傚房屋政策中的「房委會」,設立一個公營機構,專門管理出租的士牌,「的士牌不一定要以競爭方式出售,以公營機構年租式同樣可以制衡自由市場」。有見於現時香港的士牌照買賣全以拍賣方式,價高者得,令的士牌成了投資買賣的對象,釀成高企的炒風,他認為,香港可考慮實行永久牌與租約牌雙軌並行的的士牌方案。

Page 13: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高空中拯救生命

飛行醫生│ 胡永強

機能帶你翱翔天際,讓你身處高空萬里的景色之中,但身為飛行醫生的胡永強卻無暇欣賞美

景,因為他需在高空上爭分奪秒,與死神搏鬥,利用機上設備拯救每位危殆的病人。雖然駕駛飛機的重任落在機師身上,飛行醫生不能一嘗當中樂趣,但胡永強仍樂在其中,笑著形容自己是「喜歡飛行的醫生,加入了航空與醫療結合的行業,短時間內都不會退下火線。」

p.13

人物

記者

文羨怡

- 編輯

易淑麗

Page 14: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受近視所限 仍不放棄飛行夢

胡永強自小喜歡機械,對飛機、車、船等深感興趣。但由於他自小在屋邨長大,很少機會接觸電腦。故當中學時期初次接觸電腦,他便對Fight Simulation(飛行模擬遊戲)着迷了,「我喜歡控制機械,玩飛行模擬遊戲,它可以讓我體驗駕駛飛機的滋味。」胡永強興奮地說道。

不過,胡永強卻不能成為飛機師,「我由四、五歲已經開始戴眼鏡,但駕駛民航機(用作集體運輸工具的飛機)的考核,對視力要求會比較高。」雖不能以機師為職業,但亦無損他對飛行的熱愛。胡在成為飛行

醫生前,已擁有小型直昇機及定翼機的駕駛牌照。

不愛常規 自薦成飛行醫生

胡永強剛從中文大學醫學院畢業時,專責在婦產科病房工作。但他不太喜歡常規的工作,並笑言「我不希望只服務這世界上一半的人」,於是他決定申請調去急症室。

本身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工作的胡永強對院前治療服務深感興趣,希望在這方面發展。在 2000 年,他得悉政府飛行服務隊招募飛行醫療人員,於是便參與選拔,並順利獲選為首批飛行醫生。

機上空間狹窄 工作一腳踢

在眾多機緣巧合下,胡加入了飛行醫護團隊已近 13 年。他表示,急症室醫生和飛行醫生的工作環境不但有分別,後者的的工作量更是倍增。

他指出,醫院急症室設備齊全,地方寬敞;但在小型飛機內,物資不充裕,而且空間十分狹窄,拯救過程可謂十分艱難。他亦補充,在急症室內,醫生往往是診療過程的中心,並可得到其他醫護人員的協助;但在飛機上,醫生只是整個任務的其中一環,並需要「一腳踢」,「連貼膠布也需要親力親為」。所以,胡強調作為飛行醫生,需要調節心態。

▲圖為胡永強正為病人診治的真實情況。(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

▲ (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

Page 15: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診療技能大同小異

  雖然工作位置不同了,但胡永強相信其急症室的工作經驗,有助他應付飛行醫生的任務,「其實兩者需要的技能大致相同,在處理危殆病症時,都需要當機立斷,在短時間內作出正確的決定。」而且,飛行醫生的工作令他獲益不少,令他在醫療生涯上亦可學以致用。「其實醫護界有許多做法,都是向航空界借鏡。」最明顯的便是組員資源管理,團隊需透過互相協調及溝通,化解異見,作出最適合的方案來幫助病人。

回顧十多年的飛行生涯,談到最難忘的拯救經歷,他回憶說,「一次

在大嶼山的任務,傷者竟然是我的大學師弟。當時他的情況嚴峻,我雖然不停為他用藥,但都不管用,最後他還是返魂乏術。」這次的經驗令胡上了寶貴一課,同時令他反思,如何才可以做得更好。

享受義務 樂於助人

飛行醫生屬義務性質,胡能堅持13 年原來是深受父親的影響,「我的爸爸是民安隊隊員,小時候看到他工作,因山泥傾瀉而去搬運泥土,弄得整身都是泥巴,現在仍歷歷在目」,令他感到義務工作是「必須」的。

現時,除了飛行醫生,胡永強還擔任香港聖約翰救傷隊的新界總區行政分區組高級監督,負責行政工作外,每星期都會開班,教授隊員一些急救知識。他希望這個義工行列會有更多有志之士加入,補充流失率。「我希望能夠減輕病人的痛苦,很多時病人身邊只要有個醫護人員陪伴,已經感到安心。」

對於未來計劃,胡永強表示除非不幸受傷,否則「短時間內都不會退下來」,現時作為總飛行醫官的他,希望發展院前治療服務,「這服務在香港尚在嬰兒階段,我希望能作為啟航者,建立完整的架構,而飛行服務便是其中一環。」

▲每次出勤時,胡需要穿上救生衣,亦要帶齊全副裝備,包括頭盔、裝有醫療用品的背包。( 文羨怡攝 )

▲胡永強參與了 2008 年北京奧運的義工隊伍,為三項全能比賽提供醫療支援。此相片攝於北京十三陵水庫前。 (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

▲胡永強需在狹窄的空間診斷病人,難度甚高。( 文羨怡攝 )

p.15

Page 16: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街頭畫家 — 劉忠發

角行人專用區有一名街頭畫家,每晚都會在人來人往、五光十色的燈光下表演速畫人像畫,幅幅圖畫

中的人物都畫得栩栩如生,每一寸輪廓和神態都被其畫筆捕捉下來,吸引不少途人停下腳步,聚精匯神地觀賞細看。

人物

記者

李雲

- 編輯

唐芷晴

Page 17: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他叫劉忠發,今年 50 歲,小學畢業後輟學學畫,試過在理工大學擔任三年示範導師,也試過當了 13 年汽水搬運工人,三年前退休後決定開設畫室,並走上街頭表演速畫,推廣藝術。他堅持把畫畫當作最後的歸宿,揚言要「畫到最後一口氣」。

為學畫輟學

俗語有云:「三歲定八十」,劉忠發小時候已經很喜歡畫畫,給他一枝筆和一張紙,他便可以整天畫不停,「以前家境並不富裕,書桌也沒有,但我可以趴在地下畫一整天,直到家人叫停。」全校都知曉他畫得一手好畫,「六年級時,全校所有學會的宣傳海報都是我畫的,沒有一個老師和同學不認識我。」

劉忠發畫畫出色,學業成績卻未如理想。他準備考升中試時,英文老師推薦只有12歲的他拜師學畫,「當時他對我說:『既然你那麼喜歡畫畫,不如拜師學畫,以後想讀書還有第二次機會,但拜師學畫只有一次機會。』」劉忠發回想起,那時自己年紀尚輕,對老師的一席話似明非明,卻就是喜歡畫畫,於是決定放棄升學。

雖然在那年代輟學不算是甚麼特別事,劉忠發依然感激父母會尊重他的興趣,讓他可以發揮天賦,「父母沒有特別的支持或反對,他們說,要知道真心自己喜歡什麼,以後不能後悔。」劉忠發離開小學後便拜師

▲以五分鐘的時間速畫人像是劉忠發的強項,圖片中他正以純熟的畫技幫到港旅遊的韓國人畫人像畫。(李雲攝)

學畫,而且甚有天份,「我兩年就已經學懂所有師父教授的畫技。」他第三年便開始跟隨師父謀生,接本地公司的訂單,臨摹風景畫,出售外國賺錢,直到 17 歲。

畫途上的挫折

劉忠發以為他可以一直畫下去,豈料師父決定要開設印刷公司,結束畫室,他不敢相信自己崇拜的師父因為利益而不顧師徒之情,甚至半點畫具都不留給他。「他利用我幫他積累財富發展事業,同時亦背叛了畫畫。」那時候劉忠發沒有放棄畫畫,「我相信只要我一天還喜歡畫畫,一天都能夠做與畫畫有關的工作。」

然而,熱愛畫畫的他卻做了 13年汽水搬運工人。「離開師父 25 年裡,我一直做臨摹風景畫的工作,

亦於理工大學擔任三年示範導師,當時我的畫技已原地踏步,感到心灰意冷,毅然放棄高薪厚職的教畫工作,從事其他工作。」但他強調自己並沒有放棄畫畫,「我每天都利用僅有半小時的食飯時間進餐及完成兩幅畫,訓練自己畫畫的速度,放工後,我亦會把握時間在車上畫畫。」

家是畫室 學生是家人

劉忠發退休後在工廠大廈開設畫室,以此為家,把生活與畫畫完全融合,畫室是家,家是畫室。畫室裡四面牆身掛滿幅幅西藏民族的人像畫,猶如畫展一樣,並且有一張滿佈塑膠彩顏料和畫筆的畫桌,畫桌旁的角落則是一間由板塊分隔的「睡房」,是畫室中唯一的私人空間。牆下是一個又一個裝滿畫畫工具和材料的貼牆櫃,擠得密密麻麻。

▲每天晚上,劉忠發都會拖充着沈重的畫具由火炭的工廠大廈走十分鐘路程去乘坐地鐵,到旺角後再行步行接近十五分鐘,做街頭表演來回要花約兩小時車程。( 李雲攝)

p.17

Page 18: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自退休後,劉忠發全天候畫畫、教畫,至今三年已累積了 400 個學生。劉忠發自言有教無類,學畫畫的人由小學生到退休人士都有,他讓學生進入他的「家」裡畫畫,學生就猶如他的家人一樣。他的學生 Yuki 說,「他除了教我們畫畫,還會時常煮飯菜給我們,大家聊聊天,是學畫畫的意外收獲。」

街頭畫畫 — 抒發、感動

現時,劉忠發白天在「家」教畫,晚上到旺角西洋菜南街表演速畫掃描人像畫,希望推廣藝術,每晚都吸引一眾遊客和本地人駐足欣賞。已退休的張伯伯是劉忠發的忠實學生,他自言從劉身上找回童年失去的畫畫興趣。劉亦表示,「張伯是我見過最勤力的學生,每晚都會來這裡跟我一起表演,由每晚八點一直孜孜不倦地畫到『收檔』。」另一位從事電子工作的中年男子亦是劉忠發的忠實學生及「粉絲」,他雖然沒有提起筆一起表演,卻整晚默默地站在劉忠發的身旁看他畫畫,擔任其助手,幫他把畫好給觀眾的畫放進透明的保護袋裡。劉忠發表示,能幫到有心畫畫的人尋回夢想,令他相當滿足。

在旺角街頭表演至今三年,劉忠發指曾有觀眾因他的畫感動落淚,「我曾替一個女人畫她的女兒,對方突然哭了,嚇我一跳,她指我把她的女兒畫得如真人一樣,她太過思念女兒便哭起來。」他指畫畫就像一碗心靈雞湯,既能抒發個人感受,又能感動別人,畫畫令他心靈富足,一張紙、一枝筆就陪他走過跌盪人生。

或改往西九表演

現時旺角區議會提議縮短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專用區實施時間,雖然仍未有定案,但劉忠發擔心香港的免費藝術創作空間會愈來愈少。他表示,旺角街頭是很多有心做藝術的人的寶貴平台,可直接與大眾接觸,分享藝術。若旺角行人專用區縮短開放時間,他或會去西九文娛中心表演畫畫,但其位處偏遠,未必能接觸到如旺角一樣的人流,推廣藝術。他希望政府能切實地推廣本地藝術,增加可與大眾接觸交流的平台,而不是只着重軟體投資。

▲劉忠發 2010 年於國際知名的世界華人藝術精品展中獲獎並認識到世界各地知名的畫家,其後更私下和日本其中一個畫家比試五分鐘速畫人像。(李雲攝)

後記

在現今世代,幾乎所有行業都要求以證書或較高學歷證明個人的能力,畫畫藝術亦都一樣。劉忠發坦言自己曾在比賽現場,被職員以沒有畫家證書而拒絕參賽。但他沒有想過要向任何機構或學府去獲取任何證書,因為喜歡畫畫所以畫畫,而不需要證明有甚麼畫技,「畫畫是興趣而不是手段」。

很多時候人們在追尋理想的過程中,往往會因為成功而自滿,甚至偏離了自己最初的目的,而不知不覺跟隨社會要求的模式去做事,劉忠發身上有的是一顆對理想真誠不變的熱心,堅持到底的熱誠。

▲學生張伯伯每晚都在劉忠發身邊默默地練畫畫,他表示,跟劉忠發學畫畫能令他重拾兒時喜歡畫畫的夢想,他更是劉忠發最勤力的學生。(李雲攝)

Page 19: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記者

黎明芝

- 編輯

王方南

文化

p.19

光與影的世界

▲沙畫的題材十分廣泛。(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

與影的世界並非攝影專利,近年香港流行的沙畫亦是

光影藝術中的佼佼者。由沙畫師在一個小小的發光燈箱,隨著音樂,像魔術一樣靈巧快速的把玩沙粒:拋、撒、抹、挑、勾、點,彈指間已經畫出一幅美麗風景,當你還來不及回味,沙畫師已經大手一揮,把原作抹掉,再展開新的故事。究竟,沙畫師如何在這個小小的燈箱上施展魔法,變出一幅幅令人嘆為觀止的

沙 畫

沙畫師海潮

▲海潮喜愛石澳的沙,除了沙粒幼細外,內裏還有很多回憶。( 黎明芝攝 )

Page 20: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海潮認為要畫到花的柔軟感十分困難,線條畫得太重會變得卡通。(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

要畫一幅好的沙畫一點也不容易,除了要「以沙入畫」外,亦要掌握控制沙粒的力道,連取沙的地點、天氣都十分講究。

取沙有道:各有所愛

有五年沙畫經驗的沙畫師蔡錦潮(海潮)稱,不同地方的沙的質感不一,對作品亦有影響。他傾向選取石澳的沙粒,因為那裡的沙較易滾動,但也要經過篩選。他會選擇較幼細、質感較好及乾淨的沙粒。另外,採沙時亦講究天氣,避免下雨或潮濕天。他又指,風會吹走表層最幼細的沙粒,而剩下積聚的沙粒就是較有重量的,最適合畫沙畫,故一般會在有風的日子取沙。

另 一 位 本 地 沙 畫 師 馬 穎 章 (馬仔)則表示會選擇用石英沙。因為石英沙較乾淨,沒有細菌及微生物。同時,石英沙乾身、防濕,吸濕力強,即使手汗多的人也不怕。馬 仔 表 示 , 石 英 沙 有 粗 有 幼 , 他自 己 就 會 混 合 粗 幼 兩 種 , 拿 上 手有 點 手 感 , 但 又 不 會 太 過 幼 細 。

以沙入畫:手藝是怎樣煉成的

沙畫是光影效果的結合,以燈影投射才能看出不同層次,故不適宜於戶外、大風及猛烈陽光下進行。光線能反射畫中最幼細的部分,缺乏底光的話只會看到粗及硬朗的線條,令整幅作品缺乏美感。

海潮坦言,必須經過反覆練習才能做到一拿起手,就估計到沙的重量。沙畫是一種表演及視覺藝術,當中有很多拋沙的動作,漂亮地拋沙也是一個學問,「有時你以為我隨便拋,但其實是在鋪色底,畫出不同層次」。

粗幼重疊:次序與聯想

沙畫是以故事形式表達,要有各方面的配合,包括音樂、動作、及次序。繪畫次序會影響整幅畫的結構,如將畫中人物的眼睛變成動物的眼晴、樓梯瞬間變成牙齒。

談到如何構圖,海潮說他一般會先創作畫面,然後就聯想配樂如何配

海潮作品

▲海潮認為人的表情如何畫得細膩是要經過長時間練習。( 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

▲海潮畫馬時,會由馬肚或馬腳開始,再畫馬頭,讓觀眾產生等待的感覺。(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

Page 21: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沙畫很多時會雙手並用,右手負責主導繪畫過程,左手就負責配合右手,像平底鑊與鑊鏟一樣。( 黎明芝攝 )

▲馬 穎 章 曾 修讀過美學、

設計、神學和藝術治療。他認為沙畫能訓練手眼的協調,加強左右腦的訓練和情感上的宣洩。( 黎明芝攝 )

▲沙畫最理想的地點就是室內陰暗的地方,能夠透過光線反射畫中最幼細的部分。( 黎明芝攝 )

合沙畫,像打功夫般模擬一次,接著就開始設計繪畫的姿勢,手如何擺放,畫的次序如何配合。沙畫不能像普通畫畫那樣,畫完左邊畫右邊,因為觀眾會跟著沙畫師的繪畫的次序來觀賞。

海潮形容,沙畫就像電影和動畫,「畫燒烤的話,一畫就是雞翼,那就沒有故事性,也不能引觀眾進入你的畫裏。你要先畫環境,有一班人笑得十分開心,然後來一個食物的近鏡,接著再近鏡到人物手上的雞翼,再來個火的近鏡,一枝枝燒烤叉放在火上,最後一個遠鏡,都是大家笑的表情,這樣觀眾就能感受到畫中氣氛。」

沙畫有時亦需要留有想像空間,「當你畫馬頭時,馬的其他地方只是配襯,因觀眾已經知道你畫什麼。但如果由馬肚開始畫,觀眾就會有種聯想、等待的感覺。」可是沙畫也不能畫太久,馬仔認為15分鐘已經很足夠,因為時間太久會蠶食畫面的追看性。

鬼斧神工:右手與左手

沙畫是視覺藝術,馬仔認為兩隻手一定比較好看,就像兩個人表演跳舞一樣。他經常跟學生說,繪畫過程也是一種表演,要考慮觀眾觀看時的感受,「你放了雙手於舞台,你就要有動作配合,你可以就收起左手,但若要出鏡就必須美觀。如果不習慣兩手並用,就要不斷練習,慢慢逐步加上去。」

對於有甚麼東西最難畫,兩位沙畫師均笑言是人像。馬仔認為要畫到有陰影、有感情,真情流露的就更困難,因為線條一錯畫就變了樣;海潮笑指試過畫孫中山,結果畫歪少許就變成希特拉。人像中最困難的,他認為可算是畫「未到絕色的美女」,因為畫起來的時候,感覺就會完全不同。他舉例指,法令紋,看起來很美,但畫起來就覺得很醜,但不畫又不似;有時牙齒看起來很美,但畫整排牙齒感覺就像猙獰又恐怖。

一抹即逝 「怎樣來,怎樣去」

沙畫難以保存,沙畫師會否感到可惜。馬仔拋出一句玄機:「怎樣來,怎樣去。」他認為沒有東西是完美,「如果你覺得這幅畫很漂亮,抹走很可惜,你可以先拍照,然後對著幅畫跟自己說,『我下次一定畫得更漂亮』。即使下一次只有0.0001的進步,那幅畫作你就抹得值了」。

沙畫知多點

沙畫(sand painting)是一種原始藝術,一種具有儀式、冥想及溝通等多種功能的書寫藝術,在美國西南部的納瓦霍和普韋布洛的印地安人,自古以來的一項特殊的治病風俗,是以儀式為主題,將所產各色砂礫為材料製成沙畫。但這種印地安人習俗演變成今天的沙畫藝術。

學習期

馬仔建議沙畫的學習年齡應是16歲以上,因為沙畫要有很強的分析能力,繪畫時又有先後次序,頭腦必須保持清晰,故小朋友未必能夠掌握。而且,小朋友的手太小,一隻手拿不了太多沙,每次畫畫都必須分十多次拿沙,容易混亂。

再者,初學者畫沙畫的失敗感很強,必須不怕失敗及沉悶,亦要有控制情緒的能力。馬仔認為16歲以上的青少年可以先培養個人的藝術氣質,如畫畫、話劇、攝影和聽音樂等,培養對畫畫的興趣及增強創作能力。當有了畫畫的經驗後,再畫沙畫就能得心應手。

p.21

Page 22: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驚恐鬼故 實錄社會變遷

012 年七月上映的港產驚慄片《迷離夜》中有「梁震嬰打小人」的橋段,引人聯想到是否在諷刺特首梁振英。遠至《聊齋》,近至「中大辮子姑娘」、「狐狸壁畫」、

「地鐵廣告」等經典鬼故事,令人聞鬼色變,對鬼故事又愛又恨。有研究鬼故的專家表示,鬼故除「靠嚇」,帶給人們心理刺激外,亦塑造了不同年代的社會面貌。

的故事,清代名學者馮鎮巒曾評論《聊齋》,「觀之實有益於身心,警戒頑愚 ...... 至於說到忠孝節義,令人猛醒,更為有關世教之書」,指《聊齋》不止營造詭譎的氣氛,更反映當時社會面貌,啟發世人。

香港作家協會前秘書長蘇賡哲認為,《聊齋》表面是講述鬼故事,荒誕無稽,實際是以鬼說情,叫人回味,「正如武俠小說,武功描寫得再仔細,讀者只會沉醉於當中的愛情故事」。若《聊齋》以白描形式,直截了當記情,定難吸引讀者。相反以詭異的包裝,呈現出來的人、妖情,強烈的對比更具吸引力。

黃永安亦表示,在封建社會裡,人們渴望衝破傳統道德規範,但受現

實制肘,無法成事,便借故事創作去表達內心的渴求。《聊齋》除鬼故事生動出色外,所寫的「真愛」觸動人心,衝擊着當時盲婚啞嫁的社會。

電影《迷離夜》由三個短篇故事組成,其中《驚蟄》一段講述盧海鵬飾演的江湖大佬梁震嬰,懷疑有小人阻他「上位」,所以到鵝頸橋找邵音音飾的神婆打小人,期間盧海鵬更道出梁振英經典金句:「喺印象中我就冇」。導演陳果曾經表示,電影拍攝之時,正值民怨沸騰之時,所以加入以上情節。電台節目《恐怖熱線》嘉賓主持黃永安認為,「梁振英上任後,任何事情扯上他,都有很大迴響」,基於電影噱頭,所以出現類似安排。

始祖《聊齋》衝擊盲婚啞嫁

鬼故始祖、著名志怪小說集《聊齋誌異》早已有諷刺社會之用,書中記載 400 多篇有關狐、仙、鬼、妖

▲王永安指連鬼故影射政治人物,會造成大迴響。(李慧妍攝)

▲(網絡圖片)

文化

記者

李慧妍

- 編輯

張楚瑜

鬼 故

今 昔

2

Page 23: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從前記民生今展示科技

繼《聊齋》後,從不同年代的鬼故可窺探當時的社會狀況。黃永安指出,本港在 60 至 70 年代初,尚未成立廉政公署,貪污嚴重,「連消防員也有水放水,無水收隊,付錢才肯救火」。社會治安差,勞工保障法未完善,常出現老闆欺壓夥計、警察亂捉小販等情況。基層生活坎坷,易走上自殺路,令死亡率增加。鬼故作家因而創作大量以報仇、回魂追債為題材的鬼故,諷刺、控訴僱主無良的現象。低下階層很易產生共鳴,將故事中的老闆,投射在自己的老闆身上,幻想刻薄老闆被冤魂纏身,從而宣洩現實中的不滿。

他續稱,《跑馬地馬場》是 80年代家傳戶曉的鬼故,取材於 20 年代末,一宗造成近 3000 人死亡的慘劇。當時跑馬地馬場看台的設計簡陋,僅以樅木和竹子搭成,並設有小販檔售賣熟食。但棚內的煮食爐具突然燃起了竹枝,火勢迅速蔓延,多人活活燒死或被倒塌的看台壓死。傳聞災難後,常有人在馬場見到「火人」在看台掙扎、馬匹在賽事期間發癲、有練馬師在晚間訓練馬匹時,聽到理應無人的馬會貴賓房內傳出麻將聲,更有傳馬場為擴建跑道,命工人用電鋸,將體育路的兩棵百年老榕樹砍掉時,突然有血飛濺到工人臉上,場面嚇人。

著名靈異節目主持人潘紹聰表示,90 年代的《大頭怪嬰》曾轟動一時。一名嬰兒在西區某醫院出世,

▲潘紹聰表示,科技進步,聽眾懂得判斷鬼故的真實性。(李慧妍攝)

▲日本等地流行探靈器,連智能手機也推出類似的運用程式。(網絡圖片)▲電視節目若有恐怖情節,須作家長指引。(電視截圖)

母親在嬰兒誕生後死亡,有傳驗屍時,母親的內臟全部被吃光,事件懷疑與嬰兒有關。嬰兒的身軀與正常人無異,但頭部面積卻較常人大三倍,剛出世便懂得站起來。護士硬著頭皮幫怪嬰洗澡時,發現其頭顱的皺紋下,生滿眼睛,狠狠瞪著自己,被嚇得精神失常。

潘紹聰補充,現時香港的環境、文化、氣氛很難再出現經典鬼故事。從前很多人住在公共屋村,鄰里關係和睦,容易有相同的話題,令《大頭》等鬼故迅速傳播。

  他更指社會進步,市民的批判性提高,令現今鬼故內容更加真實,「觀眾看見不合理情節,會懂得判斷內容是假的,來電責備主持」。他補充,現今受眾選擇多,不再滿足於「聽」鬼故,需要另類衝擊,希望看見「真鬼」。因此他亦需要親自到鬼屋進行實地「探鬼」,將恐怖視頻放上網給觀眾視覺衝擊。黃永安補充,很多靈異節目會安排主持人與靈異大師,親身到鬼屋「探靈」,測試鬼魂存在的可能性,所運用紅外線等流行、先進設備,是現今科技發達的象徵。

跳樓鬼教人勿尋死

按《電影檢查條例》,若電影情節過於恐怖等,有機會被訂為三級,禁止 18 歲以下的青年觀看。而電視節目出現令人不安的恐怖內容,也會標示「家長陪同收看」等警告字眼。黃永安則認為,現時的部分鬼故內容

p.23

富有哲理性,無論家長抑或年青人觀賞後,亦可從中領悟人生道理。

有鬼故更提供另類親子教育,鼓勵家長棄用高壓管教方法。例如電影《見鬼》中,女主角換了有「陰陽眼」的眼角膜後,不斷看到有個男童跳樓的畫面。原來這小孩大意地遺失成績表後,被父母誤會自己說謊,以掩飾考試欠佳的真相。男童百口莫辯下,選擇跳樓自殺,鬼魂冤氣極深,故重複跳樓的動作。女主角將真相告訴小孩的父母,讓他們相信、原諒兒子,自此女主角再沒有看見男童。   黃永安認為,這類靈異電影具有警世的作用,提醒家長與子女溝通時,切忌過於「一言堂」,拒絕聽取子女的想法,亦教育年輕人凡事皆有解決方法,遇到挫折時,不應自尋短見。

Page 24: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讓孩子走出圍城 走到大自然哈比學堂

「小朋友,你們有聽過火的傳說嗎?」活動一開始的時候,跟一般幼稚園課堂沒有太大分別,小孩子會圍圈坐在一起,只是孩子們會直接坐在地上「聽課」。

跳出書本 實戰教學

由於小孩的專注力通常較低,所以在說故事的同時,家長們會加入一些特別的元素,例如在說明熱如何產生時,他們會叫小朋友不停的磨擦雙手,令他們明白熱力是由磨擦而成,然後將理論化成實踐─教導他們如何生火。

一般家長都不會容許孩子接觸火,怕孩子會受傷。參與讀書會的家長反而鼓勵感害怕的孩子去嘗試。示範的家長先用生火器擦出火花給孩子看,再將生火器傳給圈內的孩子嘗試,完全不怕他們因此而受傷;家長又叫小孩利用自然資源,到屋外執拾可燃燒的物品如枯草和柴枝等,協助生火,令他們親身明白到如何才能令火繼續燃燒下去。

摘水果造麵包 小孩全包辦

拾完助燃物品後,小孩子就要為晚餐張羅,不論到果樹摘水果,還是把水果搾成汁,全個過程除了家長抱起孩子摘水果外,其他都是小孩子自己處理。

另外,他們還要自製麵包和包水餃,當中雖然烏龍百出,但孩子們的笑聲卻是不絕於耳。「我覺得這個活動很有趣,我學會了如何生火,平時學校都只會帶我們到迪士尼或者歷史

博物館。」參與活動的趙心言興奮的說。

參與讀書會的佟氏夫婦認為,小朋友多與大自然接觸令他們成長不少。「小朋友一開始都怕髒,亦害怕一些小動物,加上我們住在港島區,孩子們沒有太大機會接觸大自然,但現在參加了讀書會讓他們不再怕髒和小動物。」

▲火旺起來時,家長就叫小孩到屋外執拾助燃物品。﹝黃雅盈攝﹞

▲小孩子要自行弄果汁和自製麵包。﹝黃雅盈攝﹞

教育

記者

黃雅盈

- 編輯

易淑麗

今的小孩自小在石屎森林長大,見到昆蟲或者踏到泥土都會大呼小叫,而且被包圍在父

母的城牆之下,他們的抗壓性不高之餘,部份更患上抑鬱症。在這大環境下,有一群家長不希望兒女這樣成長,所以組織了「哈比學堂」,讓孩子接觸大自然,其中「綠腳丫親子讀書會」除了可以讓家長和孩子多相處外,更透過閱讀繪本加深孩子對大自然的認識,希望能帶領孩子們走出城牆之外,探求課本外的世界。

Page 25: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讓孩子走出圍城 走到大自然哈比學堂

「綠腳丫」 走出去的大自然

哈比學堂自 2012 年成立,最初成立的目的竟是由於政府政策所促定。哈比學堂創辦人 Kenny 一開始其實只是希望帶女兒去遊玩,誰知道香港有不少的地方都需要用團體名義申請才可以去,因此他就聯絡女兒幼稚園同學的家長,促成哈比學堂。在運作了一年後,哈比學堂的核心小組決定作出改變,就是加入閱讀的元素,「綠腳丫親子讀書會」隨之而成立。

「腳丫」的概念源自台灣,有出走和體驗之意,加上綠字就是體驗大自然。哈比學堂核心成員馮淑玲認為,「現今的學校要求小孩子讀很多課外書,但是就算他們讀到 100 本書又如何?這都只是數字。」她強調,「綠腳丫親子讀書會」最核心的精神是將書帶到小朋友的周遭。馮指出,和小孩親身到郊外可加深他們對大自然的認識,更重要的是令他們感

受更多,從而去愛這個城市、愛這片土地和身邊的人。而在野外閱讀則令小孩能有所體會,例如書中的昆蟲在他們眼前出現,都會加深他們的印象。

馮淑玲又以自己的女兒為例,她說,有一次到馬寶寶農場去閱讀有關螢火蟲的繪本,農場的負責人親身講

解和帶她們去看螢火蟲的生長。結果,女兒不只記得繪本的內容,更在回家後自己上網找有關螢火蟲的資料。另外,讀書會所採用的繪本亦是別出心裁。因為圖像可以令小孩更易理解故事,亦可培養他們的藝術感,例如用一些布藝的繪本可令孩子理解到藝術的風格。

▲在活動中亦有加入音樂的元素使小孩更投入。﹝黃雅盈攝﹞

▲▼小孩親身到郊外可加深他們對大自然的認識。﹝黃雅盈攝﹞

p.25

Page 26: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巧固球倡禮讓 

禁身體碰撞  

巧固球由瑞士生物學家在 1970年發明,集手球、排球及壁球玩法於一身,特別在於運動過程中球員完全不可有任何身體接觸。球員射球後,球反彈出網的聲音,類似國語「巧固」的發音,故命名為「巧固球」。   比賽一般於籃球場進行,並以場內底線中點為圓心,畫一個三米半徑的半圓為禁區範圍。巧固球運動的靈魂在於反彈網,它長闊各一米,呈仰角 60 度。  

賽事中,進攻球員要把球射到反彈網上,使球落網後,彈回禁區外的有效區,若在禁區外的防守隊伍成功接到反彈出來的球,防守隊伍便得分。相反,若防守隊伍不能接到球,進攻隊便得分。若防守球員能接到

球,或球反彈到禁區範位內,防守隊伍便可以得分。兩隊隊伍輪流更換攻守的角色,得分較高之隊伍為勝。

  在雙網賽中,比賽時需要兩個反彈網,並設置於籃球場兩邊底線的中央。雙方球隊可任意把球射到兩個球網之中,每隊並沒有固定的龍門。

  巧固球一般分五人賽或七人賽,一般國際賽採取雙網七人制方式。 七人賽中,每隊共有 12 個球員,當中七人落場比賽,其餘五人為後備球員。比賽有三局,男子組每局長 15分鐘;女子組每局則為 12 分鐘。

鮮有發「黃牌」

  巧固球又稱「君子球」,球賽過

程中,防守球員不得以任何形式,阻擋對方攻擊前進、傳球或射球;而攻方球員,亦不可阻擋守方之防守動作。因此,在雙方的遊戲過程,球員要發揮不同攻守技巧。中國香港巧固球總會秘書處林潔芝認為,巧固球是一項君子、禮讓的運動,「沒有一種運動是球員不主動防守,只有對方進攻時才間接防守。」

  香港女子巧固球代表隊隊員何凱菱指,比賽時難免會有身體接觸,但不會像其他球類運動中有多次碰撞,「撞到人還會跟別人說對不起,是非常和平。」雖然巧固球同樣有「黃牌」、「紅牌」的罰則,若球員主動做一些侵犯性動作,如阻擋攻擊隊的球員射球或推撞球員,球證也會給犯規球員「黃牌」、「紅牌」,不過,

體育

記者

鄺慧敏

- 編輯

魏綺婷

  部份球類競賽中,運動員為求勝利,推倒對方、阻礙對方進攻在所難免。近年本港一種新興運動,俗稱「君子球」的巧固球卻提倡禮讓,禁止球員阻礙對方進攻及防守。有巧

固球代表隊隊員表示,比賽非常和平,從未見過有球員犯規。巧固球避免身體碰撞,逐漸成為男女老幼歡迎的運動,但本港缺乏相關場地,有團體促請政府投放資源,解決巧固球租場問題。

Page 27: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林表示,「出了這麼多次比賽也沒見過出黃、紅牌。」

射球角度仍致勝關鍵

   巧 固 球 取「 靈『 巧 』 進 攻,堅『 固 』 防 守 」 之 意, 鬥 智 鬥力。 由 於 球 員 不 可 阻 擋 對 方 進 攻或 防 守, 故 進 攻 球 員 要 令 防 守 球員 無 法 接 到 反 彈 出 禁 區 外 的 球,而 防 守 球 員 則 要 看 準 對 方 的 射 球位 置 及 角 度, 以 判 斷 接 球 位 置。   球射到網中的角度不同,會影響球反彈出來的位置。何凱菱認為,巧固球充分考驗球員的智慧及臨場反應,球員要思考如何把球射到一個精準的角度,令防守球員無法接到球,「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思考,射甚麼位置會令球反彈時彈到較低的位置,令對方(防守)難以接到球。」   

球員在攻擊時絞盡腦汁,防守時亦要加倍細心,才可知道進攻球員的射球角度。香港女子巧固球代表隊隊員陳巧兒稱,隊員在防守時會拉開隊員之間的距離,設計陷阱讓攻擊球員無法得分,「分散球員位置,對方便會把球打到防守球員之間的空隙,但其實這是陷阱,防守球員會撲到那個空位中接球。」她續稱,比賽時雙方隊伍要用不同技巧互相欺騙對方,觀察對隊的一舉一動,是非常「用腦」的運動。

本港有約 20 隊伍

  現時全港有約 20 隊巧固球隊伍,分佈小、中學及大專院校,當中,香港女子巧固球隊大部分活躍隊員也是大專生。林潔芝表示,巧固球與手球的玩法類似,吸引了原本有手球隊的學校增設巧固球班。她指,本港現時並沒有具規模性的比賽如大專賽、

學界賽等,總會會定期舉辦公開賽予學校的球隊參加。

  巧固球運動在港並不普及,但在瑞士、意大利、台灣等地方十分流行。香港女子巧固球隊曾到外地出賽,與不同的亞洲球隊互相砌磋。林潔芝表示,計劃爭取明年在香港舉辦大型的國際邀請賽,冀令更多人認識巧固球。她相信,巧固球沒有身體碰撞,將會是受家長及學校的歡迎的賣點。

租借政府球場難   康文署轄下的室內外籃球場均不設合符巧固球場地的球場線,林潔芝稱,每次練習時,隊員要自行用膠紙貼上禁區線,球隊惟有向多間相熟的中小學校借用籃球場地練習。她盼康文署投放資源到巧固球,解決租場問題。

巧固球基本規則﹣四個「三」

三 秒持球 / 球員持球不可超過三秒,三秒內要傳球。

三 傳   / 隊友之間傳球不可超過三次。

三 射   / 在雙網賽中,球場內有兩個反彈網,以兩隊合併計算,一個網不可以連續射多過三次,否則犯規。三 步   / 球員拿到球時要在三步內傳給另一位球員,單腳踏地計一步。

▲防守球員要在禁區線外接到從網中反彈的球。(鄺慧敏攝)

▲進攻球員要跳起,打球射到反彈網上。(鄺慧敏攝)

p.27

Page 28: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街角樓

▲十多扇窄小玻璃窗依樓角弧度排列着。

▲人們匆匆而過,沒空瞧那別緻的街角樓。

攝影

記者

鄭秋玲

- 編輯

楊羨庭

五十年代建築遺珠

日轉個彎,匆匆走過,可曾想過自己就站在一棟歷史遺物下?「街角樓」,50 至 60 年

代的建築,外牆呈弧形,為適應兩條街道的夾角而興建,在旺角、灣仔、長沙灣等舊區抬頭可見。

近年流行保育,如民初的「騎樓式」建築獲得保留,而街角樓卻未被重視,不受保育,陸逐被地產商收購重建,買少見少。也許,街角樓將會無聲息地消失於你我曾走過的街頭街尾。

Page 29: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街角樓被新住宅包圍,自成一角。▲人們匆匆而過,沒空瞧那別緻的街角樓。 ▲樓下電車沿軌道駛過,穿越回到那舊香港。

▲清拆中的大廈是面鏡子,對照出對面街角樓的命運。

p.29

Page 30: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香港路牌趣聞

港華洋混雜逾百年,即使是街道名稱,也盡顯中

西交匯點的特色。而在每個街道名稱背後,都記

錄著它的一段歷史,展現著香港面貌變遷的點點滴滴,

現在,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香港街道背後的故事!

香港路牌經多次更改,由傳統的T型路牌到如今的長

方形路牌。2005 年至 2011 年間,舊式街牌量銳減三

成,僅剩不足 120 個。而在下亞厘畢道上,還保留着

一塊 T 型舊式街牌。(孫雷攝)

▲利源東街是香港首條以華人名字取名的街道。19 世紀末,台山富商金利源獲得中區的一塊填海地,在建樓的同時將附近的街道以自己的名字命名。1950 年代起,街道開始售賣布疋、皮革及舶來品等的攤檔,後來則逐漸改為售賣日用品、手錶、手袋及服裝等。利源西街,亦被稱為「中區女人街」。(孫雷攝)

▼從 1960 年代起,這條不足一公里的廣播道曾經是佳藝電視、亞洲電視、無綫電視、香港電台、商業電台,共三家電視台和兩家電台總部的所在地,故又被稱為「五台山」。當時參與節目的明星時常在這條街道出沒,故吸引大批影迷在此守候徘徊。不過,由於一些傳媒機構或倒閉、或搬遷,現時廣播道僅剩商業電台和香港電台兩家留守。(孫雷攝)

▲西營盤附近的街道多以簡單命名,例如第一、二、三街、東 ; 西邊街、高街、正街。 (孫雷攝)

攝影

記者

孫雷

- 編輯

梁崇碧

Page 31: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

▲水坑口街被認為是香港最古老的街道。1841年 1 月 26 日,英國遠東艦隊支隊司令伯麥(J. J. G. Bremer)乘高爾合號(HMS Calliope)在此登陸,沿著小路登上香港島西區的一座小山崗,並舉行升旗儀式,在海面鳴炮,象徵正式佔領香港。開埠前,該處有一大水坑,坑口位於如今的馬路間,坑水由山坡流下,流入維多利亞港。隨著不斷發展,大水坑被填平,但水坑口的命名,卻保留至今。 (孫雷攝)

▲利源東街是香港首條以華人名字取名的街道。19 世紀末,台山富商金利源獲得中區的一塊填海地,在建樓的同時將附近的街道以自己的名字命名。1950 年代起,街道開始售賣布疋、皮革及舶來品等的攤檔,後來則逐漸改為售賣日用品、手錶、手袋及服裝等。利源西街,亦被稱為「中區女人街」。(孫雷攝)

▲西營盤附近的街道多以簡單命名,例如第一、二、三街、東 ; 西邊街、高街、正街。 (孫雷攝)

▲砵甸乍爵士于 1843 年成為首任香港總督,依據《英皇制誥》成立香港政府,設立了行政局、定例局和最高法院,行政局和定例局,即行政會議和立法會前身。由於駐港軍官不滿砵甸乍干預軍務,英國商人又不滿他嚴守《南京條約》,不准英商在通商口岸以外的地方走私鴉片,結果砵甸乍備受孤立,終在1844 年 5 月 7 日卸任總督一職,成為任期最短的港督。香港政府在 1858 年決定將此街命名為砵典乍街以紀念第一任香港總督砵甸乍。(孫雷攝)

p.31

Page 32: 新報人第四期 一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