û *ÙÁ : 7¸ ' ù Ü p· ! ¤c y - swjtu · 2018-07-02 · Ö5 ¸ ÿ s :s ßÄ 2004 ü 2015...

5
铁道运输与经济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 28 经济研究 经济研究 402要:为研究经济与交通运输协同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差异水平,基于灰色关 联综合指数法对全国一线和二线城市 2004—2015 年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差 异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 个一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的差异性整体呈 上升趋势;5 个内陆二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的差异性在时间趋势上呈现出先 轻微下降再上升的趋势;10 个沿海二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差异性整体呈上升趋 势。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一线城市在合理规划城市发展格局的同时应转移生产力 与生产要素以缓减城市发展压力;二线城市应加强人才引进、加大交通基础设施 投入以提高城市发展水平。 关键词: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差异性;灰色关联综合指数法 Abstract: The objectives of this paper are to fi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ransport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to determin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i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Using th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 the authors investigate the transport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first and second tier cities across China in a given period from 2004 to 2015.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ur first-tier cities demonstrated an upward trend. The five second-tier cities in the country’s inland area witnessed a slight downturn before they were on the rebound. The 10 coastal cities, despite being counted as second-tier, featured a trajectory similar to their first-tier counterparts. Proposals based on the findings include: Planners are expected to ease the pressure on first-tier cities by transferring resources to new platforms while formulating proper development plans; In an effort to boost their growth, second-tier cities are encouraged to further invest i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nd to attract more talented individuals. Keywords: Transport;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Trend; Difference;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 文章编号:1003-1421(2018)02-0028-05 中图分类号:F5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68/j.cnki.issn.1003-1421.2018.02.06 我国一线二线城市经济与 交通运输发展差异性分析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of Transport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tier Cities in China 王冬雪,欧国立 WANG Dong-xue, OU Guo-li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

Upload: others

Post on 31-Jul-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û *ÙÁ : 7¸ ' ù Ü P· ! ¤c Y - SWJTU · 2018-07-02 · Ö5 ¸ ÿ s :s ßÄ 2004 ü 2015 A® b r è¸ ¦ x [7 } ¶ 2 ¿ ü!e2004ü 2015 A5 ý b r è¸ ¦ x [7 } ¶ 3 ¿ ü!e2004ü

铁道运输与经济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

28

经济研究经济研究

第40卷 第2期

摘  要:为研究经济与交通运输协同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差异水平,基于灰色关

联综合指数法对全国一线和二线城市 2004—2015 年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差

异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4 个一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的差异性整体呈

上升趋势;5 个内陆二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的差异性在时间趋势上呈现出先

轻微下降再上升的趋势;10 个沿海二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差异性整体呈上升趋

势。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一线城市在合理规划城市发展格局的同时应转移生产力

与生产要素以缓减城市发展压力;二线城市应加强人才引进、加大交通基础设施

投入以提高城市发展水平。

关键词: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差异性;灰色关联综合指数法

Abstract: The objectives of this paper are to fi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ransport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to determin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i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Using th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 the authors investigate the transport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first and second tier cities across China in a given period from 2004 to 2015.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ur first-tier cities demonstrated an upward trend. The five second-tier cities in the country’s inland area witnessed a slight downturn before they were on the rebound. The 10 coastal cities, despite being counted as second-tier, featured a trajectory similar to their first-tier counterparts. Proposals based on the findings include: Planners are expected to ease the pressure on first-tier cities by transferring resources to new platforms while formulating proper development plans; In an effort to boost their growth, second-tier cities are encouraged to further invest in transport infrastructure and to attract more talented individuals.Keywords: Transport;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Trend; Difference;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Method

文章编号:1003-1421(2018)02-0028-05 中图分类号:F5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68/j.cnki.issn.1003-1421.2018.02.06

我国一线二线城市经济与

交通运输发展差异性分析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s of Transport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tier Cities in China

王冬雪,欧国立WANG Dong-xue, OU Guo-li 

(北京交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44)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

Page 2: û *ÙÁ : 7¸ ' ù Ü P· ! ¤c Y - SWJTU · 2018-07-02 · Ö5 ¸ ÿ s :s ßÄ 2004 ü 2015 A® b r è¸ ¦ x [7 } ¶ 2 ¿ ü!e2004ü 2015 A5 ý b r è¸ ¦ x [7 } ¶ 3 ¿ ü!e2004ü

铁道运输与经济

第40卷 第2期29

经济研究经济研究我国一线二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差异性分析  王冬雪 等

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前后拉动

关系 [1],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在学术

界得以广泛研究,学者们更多专注于分析经济和交

通运输间的协调性,但将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

的协调性与差异性联合比较分析的较少。协调性只

能评价经济与交通运输间发展速度是否保持一致,

而无法探索在不同发展水平下的协调性。另外,交

通运输对经济发展有溢出效应 [2],经济发展速度与

交通运输发展速度的协调性对二者的共同发展有较

大推进作用 [3]。由于区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性,因

而探索不同层次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差异

性的规律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及交通运输发展具有

重要作用。为此,基于灰色关联度综合指数法,

对 2004—2015 年我国一线和二线城市经济与交通

运输发展水平趋势及其系统间的差异性进行探索,

寻找其发展规律并探究其原因。

1 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分析

1.1  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是 2 个复杂的系统,对其

发展的评价不能仅仅依靠单个指标,需要从多方面

全面对其进行评价。因此,通过分别建立综合指标

来表示城市 2 个系统的发展水平。根据数据的可得

性,选取以下产出指标对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系统

的发展水平进行研究 [4]。在经济系统方面,选取人

均 GDP 表示经济系统运行的整体情况;工业生产

总值反映经济增长水平;就业率、第二产业增加量

及第三产业增加量均能反映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状

况。在交通运输系统方面,选取交通行业就业率、

客运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客运周转量等反映

交通运输发展产出的直观指标。城市经济与交通运

输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如图 1 所示。

1.2  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模型构建

经济与交通运输的综合发展水平由多个指标决

定,而对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综合水平的测度有多

种方法,综合指标测量的原则是将多指标归一化,

研究选取灰色关联综合指数法测算城市经济与交通

运输的综合发展水平。灰色关联综合指数法在对事

物的发展水平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经济社

会领域。灰色关联综合指数法研究的基本对象是数

据列,分为母序列和子序列。通常称母序列为参考

数据列,子序列为比较数据列。灰色关联分为绝对

关联与相对关联,研究选取相对关联建立综合指数

评价模型。参考数据列是灰色关联分析法中的标准

数据列,设第一个指标值记为 x1,第二个指标值记

x2,第 n 个指标值记为 xn,因此,参考数据列可以

用以下公式表示 [5]。

参考数据列:x0 = max{xi1,xi2,…,xk,…}。

比较数据列是研究的对象数据列,记为:xi =

{xi1,xi2,…,xik,…},其中 xik 为第 i 年的第 k 个指

标数值,i = 1,2,... ,m;k = 1,2,... ,n。

极值化方法对数据去量纲化:xi' =

xi

max (xi)。

关联度 rk 为

rk =1m

i = 1

m

mi

in mi

kn|x'

0(k)-x'i(k)|+β ma

ix ma

kx|x'

0(k)-x'i(k)|

|x'0(k)-x'

i(k)|+β maix ma

kx|x'

0(k)-x'i(k)|

式中:x'i (k) 为第 i 年的第 k 个指标标准化值;β 为系

数,通常情况 β 取 0.5。

综合指数 z 为:z =j = 1

n

ωk×x'i,其中指标权重 ωk

[6]

为:ωk = rk

i = 1

n

rik

差异性 Δz 为:Δz = ze-zt。其中,ze 为经济发展

综合指数;zt 为交通运输发展综合指数,Δz 的大小

与趋势反映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水平的相对水平与

速度。

图 1  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水平指标体系

Fig.1 Transpor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ex

发展水平综合指标体系

经济系统 交通运输系统

第三产业增加量

就业率

工业生产总值

客运周转量

货运周转量

客运量

货运量

交通行业就业率

人均

GDP

第二产业增加量

Page 3: û *ÙÁ : 7¸ ' ù Ü P· ! ¤c Y - SWJTU · 2018-07-02 · Ö5 ¸ ÿ s :s ßÄ 2004 ü 2015 A® b r è¸ ¦ x [7 } ¶ 2 ¿ ü!e2004ü 2015 A5 ý b r è¸ ¦ x [7 } ¶ 3 ¿ ü!e2004ü

铁道运输与经济

第40卷 第2期30

经济研究经济研究

2 实证分析

城市等级的划分最初起源于房地产,之后被

用来研究我国的城市发展。各界对城市等级的划分

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依据 2016 年《第一财经周

刊》对我国一线和二线城市的划分,一线城市包括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4 个城市;二线城市包括

成都、大连、杭州、南京、武汉、宁波、青岛、西

安、厦门、沈阳、苏州、天津、无锡、长沙、重

庆 15 个城市。通过探索我国一线和二线城市经济

与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及其差异性,为更好地比较城

市间发展的相对性,在计算过程中选取人均GDP、

第三产业增加值、货运量及客运量作为系统的比较

序列;指标计算年限为 2004—2015 年,基础数据

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及各地区统计局和 eps 数据库。

因数据单位不同,为消除数据性质引起的误差,在

数据整理时对其进行了去量纲化处理。

2.1  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趋势分析

运用灰色关联综合指数法计算出一线城市与二

线城市的经济与交通运输综合发展水平, 2004—

我国一线二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差异性分析  王冬雪 等

2015 年一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综合指数如表 1

所示。基于灰色关联综合指数法计算的二线城市经

济与交通运输发展水平中,选取发展水平最高的城

市与发展水平最低的城市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杭

州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水平整体上最高,长沙经济

与交通运输发展水平最低,其他城市处于杭州与长

沙之间。2004—2015 年杭州与长沙经济与交通运输

发展综合指数如表 2 所示。从表 1、表 2 可以看出,

一线城市属于发达城市,其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发

展都处于较高水平,自 2004—2015 年间,经济和

交通运输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与一线城市相比,杭

州的经济发展多年来略高于一线城市。

2.2  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差异性分析 

我国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在不断的发展中,同

时经济与交通运输存在着交互推动的作用。因此,

只评价各自的发展水平无法深入分析经济与交通运

输之间的差距性,进而无法有针对性地为经济发展

或交通运输做出规划。为进一步研究我国一线和二

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的差异性及其规律,对

一线和二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水平差异性进

表 1  2004—2015 年一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综合指数

Tab.1  Transpor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ex of first-tier cities (2004—2015)

年份 综合指数

系统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北京经济系统 0.410 4 0.485 6 0.423 9 0.479 3 0.5071 0.561 1 0.640 5 0.696 0 0.745 6 0.845 4 0.845 8 0.874 0

交通系统 0.503 9 0.503 2 0.461 3 0.506 7 0.5263 0.680 5 0.709 1 0.760 7 0.804 9 0.687 2 0.730 0 0.736 3

广州经济系统 0.362 9 0.402 5 0.4325 0.488 8 0.5474 0.569 9 0.647 0 0.740 2 0.775 5 0.887 4 0.862 0 0.890 1

交通系统 0.347 8 0.370 1 0.385 1 0.403 8 0.4286 0.443 5 0.478 7 0.524 0 0.605 2 0.763 6 0.812 4 0.837 8

上海经济系统 0.398 6 0.477 1 0.487 2 0.555 4 0.6049 0.605 2 0.726 2 0.795 8 0.816 3 0.864 9 0.890 2 0.917 6

交通系统 0.416 7 0.448 4 0.474 5 0.514 8 0.5205 0.512 0 0.553 2 0.637 8 0.616 6 0.642 4 0.665 8 0.702 9

深圳经济系统 0.340 1 0.412 8 0.469 5 0.472 7 0.5366 0.541 8 0.615 0 0.678 3 0.719 2 0.781 3 0.815 1 0.857 8

交通系统 0.336 8 0.358 3 0.371 0 0.390 7 0.4518 0.617 7 0.706 5 0.806 6 0.815 5 0.740 0 0.648 7 0.673 0

表 2  2004—2015 年杭州与长沙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综合指数

Tab.2  Transpor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ex of Hangzhou and Changsha (2004—2015) 

年份 综合指数

系统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杭州经济系统 0.437 6 0.482 9 0.539 0 0.596 7 0.657 5 0.671 9 0.731 5 0.799 6 0.836 5 0.836 7 0.870 8 0.878 6

交通系统 0.406 7 0.426 8 0.455 5 0.488 9 0.509 6 0.572 0 0.664 5 0.718 5 0.759 8 0.794 0 0.714 1 0.691 8

长沙经济系统 0.329 1 0.326 9 0.351 6 0.377 4 0.393 6 0.528 4 0.548 4 0.666 7 0.685 4 0.734 2 0.742 6 0.773 6

交通系统 0.131 4 0.158 3 0.179 1 0.208 3 0.269 5 0.326 3 0.387 0 0.478 8 0.534 0 0.592 9 0.649 1 0.693 6

Page 4: û *ÙÁ : 7¸ ' ù Ü P· ! ¤c Y - SWJTU · 2018-07-02 · Ö5 ¸ ÿ s :s ßÄ 2004 ü 2015 A® b r è¸ ¦ x [7 } ¶ 2 ¿ ü!e2004ü 2015 A5 ý b r è¸ ¦ x [7 } ¶ 3 ¿ ü!e2004ü

铁道运输与经济

第40卷 第2期31

经济研究经济研究

行分析。通过计算发现,二线城市中,内陆城市与

沿海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的差异性具有较为明

显的区别。因此,在分析过程中,将二线城市又分

为内陆城市与沿海城市分别进行分析。2004—2015

年一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差异性如图 2 所

示,2004—2015 年内陆二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

展差异性如图 3 所示,2004—2015 年沿海二线城市

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差异性如图 4 所示。

从图 2 可以看出,4 个一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

输发展的差异性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北京和深

圳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的差异性呈现 U 型,表明北

京与深圳经济发展水平从低于交通运输发展水平转

向高于交通运输发展水平;上海和广州经济与交通

运输发展差异性整体为正,即上海和广州的经济发

展水平高于交通运输发展水平。

从图 3 可以看出,5 个内陆二线城市的差异性

整体上具有一致性,既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的差异

性在时间趋势上呈现出先轻微下降再上升的趋势,

由曲线的平缓程度可以看出,成都、西安、长沙与

重庆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的差异性较低,即经济与

交通运输的发展速度较为一致。

从图 4 可以看出,沿海二线城市的经济与交通

运输差异性整体呈上升趋势,南京和杭州经济与交

通运输的差异性自 2004 年至 2015 年一直为正值,

即南京和杭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交通运输发展水

平;除宁波市 2003 年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差异性

为正,其他沿海二线城市差异性表现为由负值转向

为正值,即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沿海二线城市的

经济发展水平由低于交通运输发展水平转向高于交

通运输发展水平。

3 研究结论

3.1  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差异性原因分析

一线城市是发达城市,其经济与交通运输发

展处于高水平阶段,但经济的发展不仅受交通运输

的影响,同时也受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等其他因素

的推动,一线城市相对于二线城市具有高度的开

放性、高素质就业者、

较高的软实力等条件,

知识的积累、技术的进

步、产业结构优化等内

生因素在较大程度上推

动了经济的发展 [6],使

得其资源被高效分配利

用,因而一线城市经济

发展处于高度饱和状

态,并对交通运输产生

了负效应。相对于二线

我国一线二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差异性分析  王冬雪 等

北京

差异

广州

年份

上海 深圳

-0.2

-0.1

0

0.1

0.2

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图 2  2004—2015 年一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差异性  

Fig.2 Differences of transpor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mong first-tier cities (2004—2015)  

图 3  2004—2015 年内陆二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差异性

fig.3  Differences of transpor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mong second-tier cities in the inland area (2004—2015)

成都

差异

武汉

年份

重庆西安

长沙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0.4

-0.2

0.0

0.2

0.4

-0.4-0.3-0.2-0.1

00.10.20.30.40.5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差异

大连 杭州 南京

年份

宁波 青岛厦门 沈阳 苏州 天津 无锡

图 4  2004—2015 年沿海二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差异性

Fig.4 Differences of transpor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mong in second-tier cities along the coast (2004—2015)

Page 5: û *ÙÁ : 7¸ ' ù Ü P· ! ¤c Y - SWJTU · 2018-07-02 · Ö5 ¸ ÿ s :s ßÄ 2004 ü 2015 A® b r è¸ ¦ x [7 } ¶ 2 ¿ ü!e2004ü 2015 A5 ý b r è¸ ¦ x [7 } ¶ 3 ¿ ü!e2004ü

铁道运输与经济

第40卷 第2期32

经济研究经济研究

城市,一线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处于较弱的地位,

当交通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还会受到空间资源和人

口密度的限制,加之城市规划不合理问题的存在,

使得交通资源不能得以高效利用。因此,一线城市

交通运输发展水平低于经济发展,使得二者的协调

性不能保持一致。

二线城市人口密集度较低,资源利用率没有

达到最优状态,因而在经济与交通运输方面仍具有

发展空间。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战略

的实施及就业人员素质的提高,二线城市呈现出快

速发展的态势,而不同的城市性质、支柱行业及产

业不同,交通对城市化及工业化的促进作用也不

同 [7],因而城市发展水平也具有差异性。我国的内

陆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差异性虽然较低,但

受区域的限制其发展速度较慢,杭州与南京具有良

好的地理优势,因而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相对

于一线城市,成都、长沙、重庆、大连、南京、宁

波等大部分二线城市呈现交通发展水平相对高于经

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带动经济发展;除天津和青

岛之外,其他二线城市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其经济

和交通运输协同性较高。

3.2  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政策建议

一线城市经济处于饱和或过饱和状态,经济发

展受到更多非交通因素的推动,同时城市的过饱和

发展给交通带来负效应。为减缓一线城市高度城市

化给交通运输带来的负效应,应对交通资源、城市

规划进行后评估。交通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合理的城

市规划有助于提高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使得交通

运输最大化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另外,一线城

市的生产要素较多,导致二线三线城市高素质就业

人员集聚到一线城市,进而继续推动一线城市的发

展,因而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一线城市可以将

城市内部的生产要素、高校外移,在缓解一线城市

压力的同时带动其他城市的发展。

二线城市的发展尚未达到饱和状态,经济和

交通运输之间仍然存在互相推动的发展空间。因

此,二线城市应发挥自身优势吸引生产要素及人才

的流入 [8]。交通运输作为基础产业,为城市要素流

动、人才引入提供保障,为城市发展提供支撑力。

因此,二线城市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一方面应

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区域贸易等政策刺激经济发

展,另一方面二线城市应提高基础设施及人才培养

的投入、重视交通运输在推进城市发展中的重要

性,发挥交通运输与经济之间双向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蒋慧峰. 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协调性评价与预测模型[J].

系统工程,2014,32(1):133-138.

JIANG Hui-feng. A Model for Evaluating and Predicting the

Coordination of Transportation and Economic System[J].

Systems Engineering,2014,32 (1):133-138.

[2] 李祯琪,欧国立,卯光宇. 公路交通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

展空间关联研究[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6(1):50-61.

LI Zhen-qi,OU Guo-li,MAO Guang-yu. Analysis on

Roa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Spatial Correlation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Yunnan

Finance and Trade Institute,2016(1):50-61.

[3] 谢奔一,黄永燊. 交通运输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的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2016,38(6):29-34.

XIE Ben-yi,HUANG Yong-shen. Study on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between Transportation and Economic

System[J]. Railway Transport and Economy,2016,38(6):

29-34.

[4] 李红镝,邹筑煜. 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及其评价指标的建

立[J]. 交通环保,2003(4):17-19.

[5] 杨竹莘,张军涛.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价

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9):17-22.

[6] CAROLINE M,GREG M. Transport,Economic Competi-

tiveness and Competition:A City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15,49(12):1-8.

[7] 王晓荣,荣朝和. 城市化与交通运输的互动发展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2014(1):52-57.

[8] YAN Li,DA C,MARIA N. Transport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1978—2007[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2013(55):56-71.

收稿日期:2017-04-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29)责任编辑:金 颖

我国一线二线城市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差异性分析  王冬雪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