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18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学各类 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方剂学理论体系具有基础和临床的双重属性,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沟通 中医和中药,衔接传统中医和现代生命科学。方剂学的基本任务是阐明方剂与病证之间治法的关 系,揭示构成方剂的诸要素与功效之间的关系。本教材对选收的基础方、代表方及常用方的编写, 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准确性原则,方剂的方名、方源、药物的用量或用量比例、用法等与原创方 书相符,且前后保持一致。二是科学性原则,以辨证论治思想为核心分析方剂的制方原理,以“药 力作用靶点”为依据阐述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以法统方”的逻辑思维融汇当时创方人关于功 效、主治、方解等学术思想;方剂的运用真正把握方证要点,加减变化、现代运用、使用注意等 言之有据。三是实用性原则,编写做到好学好懂,每章的导读,知识点清楚,临床病案有启发性, 复习思考题明确,启迪思路。四是先进性原则,实验研究体现复方研究的综合调控的实质,展示 方剂研究的最新成果。 本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重点介绍方剂学的起源与发展、方剂与治法、方剂分类、 组成和配伍变化、方剂的剂型、方剂的煎服法等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下篇各论主要根据以法统 方的原则,按照功用将方剂分为解表、泻下、和解、表里双解、清热、祛暑、温里、补益、固涩、 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 20 章。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 351 首,其中正方 194 首,附方 157 首。 各论每章方剂分为概说、正方两个部分。概说的内容包括每章方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 使用注意,每节方剂的适应证、临床特点、常用药物、配伍方法、代表方等。每首正方内容有方 名与出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运用、使用注意、附方、类方鉴别、文 献摘要、病案临床报道、方中主要成分药理、实验研究等项。 本教材的总论部分的绪言、方剂的起源与发展由闫曙光编写;方剂的分类、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方剂与治法由武密山编写;方剂的剂型、祛暑剂由乔明编写;温里剂、解表剂由韩红伟编写;和解剂、 清热剂由王慧娜编写;理血剂、补益剂、涌吐剂由武密山编写;开窍剂由袁立霞编写;安神剂、 治燥剂由吕光耀编写;方剂的煎服法、古今用药度量衡考证、治风剂由刘春慧编写;理气剂由孙 洪生编写;祛湿剂由李刚编写;消食剂、泻下剂由黄欣编写;表里双解剂、固涩剂由廖慧玲编写; 祛痰剂、驱虫剂由钱月慧编写;统稿由主编完成。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教材的质量,有利于教学,希望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和高等医药院校教师及 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以便再版修订。 武密山 2016 9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Jul-2020

2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前 言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20 章。 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51 首,其中正方194

前  言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学各类

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方剂学理论体系具有基础和临床的双重属性,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沟通

中医和中药,衔接传统中医和现代生命科学。方剂学的基本任务是阐明方剂与病证之间治法的关

系,揭示构成方剂的诸要素与功效之间的关系。本教材对选收的基础方、代表方及常用方的编写,

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准确性原则,方剂的方名、方源、药物的用量或用量比例、用法等与原创方

书相符,且前后保持一致。二是科学性原则,以辨证论治思想为核心分析方剂的制方原理,以“药

力作用靶点”为依据阐述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以法统方”的逻辑思维融汇当时创方人关于功

效、主治、方解等学术思想;方剂的运用真正把握方证要点,加减变化、现代运用、使用注意等

言之有据。三是实用性原则,编写做到好学好懂,每章的导读,知识点清楚,临床病案有启发性,

复习思考题明确,启迪思路。四是先进性原则,实验研究体现复方研究的综合调控的实质,展示

方剂研究的最新成果。

本教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重点介绍方剂学的起源与发展、方剂与治法、方剂分类、

组成和配伍变化、方剂的剂型、方剂的煎服法等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下篇各论主要根据以法统

方的原则,按照功用将方剂分为解表、泻下、和解、表里双解、清热、祛暑、温里、补益、固涩、

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 20 章。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 351 首,其中正方 194 首,附方 157 首。

各论每章方剂分为概说、正方两个部分。概说的内容包括每章方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

使用注意,每节方剂的适应证、临床特点、常用药物、配伍方法、代表方等。每首正方内容有方

名与出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运用、使用注意、附方、类方鉴别、文

献摘要、病案临床报道、方中主要成分药理、实验研究等项。

本教材的总论部分的绪言、方剂的起源与发展由闫曙光编写;方剂的分类、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方剂与治法由武密山编写;方剂的剂型、祛暑剂由乔明编写;温里剂、解表剂由韩红伟编写;和解剂、

清热剂由王慧娜编写;理血剂、补益剂、涌吐剂由武密山编写;开窍剂由袁立霞编写;安神剂、

治燥剂由吕光耀编写;方剂的煎服法、古今用药度量衡考证、治风剂由刘春慧编写;理气剂由孙

洪生编写;祛湿剂由李刚编写;消食剂、泻下剂由黄欣编写;表里双解剂、固涩剂由廖慧玲编写;

祛痰剂、驱虫剂由钱月慧编写;统稿由主编完成。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教材的质量,有利于教学,希望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和高等医药院校教师及

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以便再版修订。

武密山   2016 年 9 月  

Page 2: 前 言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20 章。 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51 首,其中正方194
Page 3: 前 言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20 章。 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51 首,其中正方194

目  录

上篇 总  论

第一章 方剂学概论…………………………… 2 第一节 绪言………………………………… 2 第二节 方剂学的起源与发展……………… 2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7 第一节 治法概述…………………………… 7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7 第三节 常用治法…………………………… 8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13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5 第一节 方剂的配伍目的………………… 15

 第二节 方剂的组方原则………………… 17 第三节 方剂的变化形式………………… 18第五章 方剂的剂型………………………… 20 第一节 剂型概念与分类………………… 20 第二节 常用剂型………………………… 21第六章 方剂的煎服法……………………… 25 第一节 煎药法…………………………… 25 第二节 服药法…………………………… 27附 古方用药度量衡考证…………………… 29

下篇 各  论

第七章 解表剂……………………………… 32 第一节 辛温解表………………………… 32  麻黄汤(附方:三拗汤、麻黄加术汤、

   大青龙汤 ) ………………………… 32  桂枝汤(附方: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

   芍药汤、桂枝加桂汤)……………… 34  九味羌活汤……………………………… 36  小青龙汤(附方:射干麻黄汤)……… 37 第二节 辛凉解表………………………… 39  银翘散…………………………………… 39  桑菊饮…………………………………… 41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附方:越婢汤)… 42  柴葛解肌汤……………………………… 44  升麻葛根汤……………………………… 45 第三节 扶正解表………………………… 46  败毒散(附方:荆防败毒散)………… 46  参苏饮…………………………………… 48

  再造散(附方:麻黄附子细辛汤)…… 49  加减葳蕤汤……………………………… 50  葱白七味饮……………………………… 51第八章 泻下剂……………………………… 52 第一节 寒下……………………………… 52  大承气汤(附方:小承气汤、 调胃承

   气汤、复方大承气汤)……………… 52  大黄牡丹汤(附方:阑尾化瘀汤、

   阑尾清化汤、阑尾清解汤)………… 54  大陷胸汤………………………………… 56 第二节 温下……………………………… 57  温脾汤…………………………………… 57  大黄附子汤(附方:三物备急丸)…… 58 第三节 润下……………………………… 59  麻子仁丸(附方:五仁丸)…………… 59  济川煎…………………………………… 60 第四节 逐水……………………………… 61

Page 4: 前 言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20 章。 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51 首,其中正方194

方 剂 学iv

  十枣汤(附方:控涎丹)……………… 62 第五节 攻补兼施………………………… 63  黄龙汤(附方:新加黄龙汤)………… 63第九章 和解剂……………………………… 66 第一节 和解少阳………………………… 66  小柴胡汤(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66  蒿芩清胆汤……………………………… 69  达原饮(附方:清脾汤)……………… 71 第二节 调和肝脾………………………… 72  四逆散…………………………………… 72  逍遥散(附方:加味逍遥散、黑逍遥散)

   ………………………………………… 73  痛泻要方(附方:痛泻要方《临证指南

   医案》)……………………………… 74 第三节 调和肠胃………………………… 75  半夏泻心汤(附方: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76  黄连汤…………………………………… 77第十章 表里双解…………………………… 79 第一节 解表清里………………………… 79  葛根黄芩黄连汤………………………… 79 第二节 解表温里………………………… 80  五积散…………………………………… 80 第三节 解表攻里………………………… 81  大柴胡汤(附方:厚朴七物汤)……… 81  防风通圣散……………………………… 83  疏凿饮子………………………………… 84第十一章 清热剂…………………………… 86 第一节 清气分热………………………… 87  白虎汤(附方:白虎加人参汤、白虎

   加桂枝汤、白虎加苍术汤)………… 87  竹叶石膏汤……………………………… 89  栀子豉汤………………………………… 90 第二节 清营凉血………………………… 91  清营汤(附方:清宫汤)……………… 91  犀角地黄汤(附方:神犀丹、化斑汤) … 93 第三节 清热解毒………………………… 94  黄连解毒汤(附方:泻心汤、清瘟

   败毒饮)……………………………… 95  普济消毒饮……………………………… 96  凉膈散…………………………………… 98

  仙方活命饮(附方:五味消毒饮、

   四妙勇安汤)………………………… 99 第四节 清脏腑热………………………… 101  导赤散(附方:清心莲子饮)………… 101  龙胆泻肝汤(附方:泻青丸、当归

   龙荟丸)……………………………… 103  左金丸…………………………………… 104  泻白散(附方:葶苈大枣泻肺汤)…… 106  苇茎汤…………………………………… 107  清胃散(附方:泻黄散)……………… 108  玉女煎…………………………………… 109  芍药汤(附方:黄芩汤、香连丸)…… 111  白头翁汤(附方: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 112 第五节 清虚热…………………………… 114  青蒿鳖甲汤……………………………… 114  当归六黄汤……………………………… 115  清骨散(附方:秦艽鳖甲散)………… 116第十二章 祛暑剂…………………………… 118 第一节 祛暑清热………………………… 118  清络饮…………………………………… 118 第二节 祛暑解表………………………… 119  香薷散(附方:新加香薷饮)………… 119 第三节 祛暑利湿………………………… 121  六一散(附方:益元散、碧玉散 、   鸡苏散)……………………………… 121  桂苓甘露散……………………………… 122 第四节 清暑益气………………………… 123  清暑益气汤(附方:清暑益气汤

   (《脾胃论》)……………………… 124第十三章 温里剂…………………………… 126 第一节 温中祛寒………………………… 126  理中丸(附方:附子理中丸、桂枝

   人参汤)……………………………… 126  小建中汤(附方:黄芪建中汤、当归

   建中汤、大建中汤)………………… 128  吴茱萸汤(附方:小半夏汤)………… 129 第二节 回阳救逆………………………… 131  四逆汤(附方:通脉四逆汤、四逆加

   人参汤、白通汤)…………………… 131  参附汤…………………………………… 132

Page 5: 前 言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20 章。 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51 首,其中正方194

目  录 v

  回阳救急汤……………………………… 134 第三节 温经散寒………………………… 135  当归四逆汤……………………………… 135  阳和汤(附方:犀黄丸、小金丹)…… 136  黄芪桂枝五物汤………………………… 138第十四章 补益剂…………………………… 139 第一节 补气……………………………… 139  四君子汤(附方:异功散、六君子汤、

   香砂六君子汤)……………………… 140  参苓白术散(附方:七味白术散、

   资生丸)……………………………… 141  补中益气汤(附方:升陷汤、升阳

   益胃汤)……………………………… 144  生脉散…………………………………… 146  玉屏风散………………………………… 148 第二节 补血剂…………………………… 149  四物汤(附方:胶艾汤、桃红四物汤、

   圣愈汤)……………………………… 149  归脾汤…………………………………… 151  当归补血汤……………………………… 154 第三节 气血双补………………………… 155  八珍汤(附方:十全大补汤、人参

   养荣汤)……………………………… 155  泰山磐石散(附方:保产无忧散)…… 157 第四节 补阴剂…………………………… 159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

   (附方: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

   麦味地黄丸、耳聋左磁丸、都气丸)

   ………………………………………… 159  大补阴丸(原名大补丸)……………… 161  左归丸(附方:左归饮)……………… 163  一贯煎…………………………………… 165 第五节 补阳剂…………………………… 167  肾气丸(附方:加味肾气丸、十补丸)

   ………………………………………… 167  右归丸(附方:右归饮)……………… 170 第六节 阴阳双补………………………… 172  地黄饮子………………………………… 172  龟鹿二仙胶……………………………… 174 第七节 气血阴阳并补…………………… 175  炙甘草汤(复脉汤)(附方:加减

   复脉汤)……………………………… 176第十五章 固涩剂…………………………… 179 第一节 固表止汗………………………… 179  牡蛎散…………………………………… 179 第二节 敛肺止咳………………………… 180  九仙散…………………………………… 180 第三节 涩肠固脱………………………… 181  真人养脏汤(附方:桃花汤)………… 181  四神丸…………………………………… 182 第四节 涩精止遗………………………… 183  金锁固精丸(附方:水陆二仙丹)…… 184  桑螵蛸散(附方:缩泉丸)…………… 185 第五节 固崩止带………………………… 186  固冲汤…………………………………… 186  固经丸…………………………………… 187  完带汤…………………………………… 188  易黄汤(附方:清带汤)……………… 188第十六章 安神剂…………………………… 190 第一节 重镇安神………………………… 190  朱砂安神丸(附方:磁朱丸、生铁落饮)

   ………………………………………… 190 第二节 滋养安神………………………… 192  天王补心丹(附方:柏子养心丸、

   孔圣枕中丹)………………………… 192  酸枣仁汤(附方:甘麦大枣汤)……… 195  交泰丸…………………………………… 197第十七章 开窍剂…………………………… 199 第一节 凉开……………………………… 199  安宫牛黄丸(附方:牛黄清心丸)…… 199  紫雪……………………………………… 201  至宝丹…………………………………… 203  行军散…………………………………… 205 第二节 温开……………………………… 206  苏合香丸(吃力伽丸)(附方:冠心

   苏合丸)……………………………… 206  紫金锭…………………………………… 207第十八章 理气剂…………………………… 210 第一节 行气……………………………… 210  越鞠丸…………………………………… 210  四磨汤…………………………………… 212  柴胡疏肝散……………………………… 213

Page 6: 前 言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20 章。 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51 首,其中正方194

方 剂 学vi

  金铃子散………………………………… 214  瓜蒌薤白白酒汤(附方:瓜蒌薤白

   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 214  半夏厚朴汤……………………………… 216  厚朴温中汤(附方:良附丸)………… 217  天台乌药散(附方:橘核丸)………… 218  暖肝煎…………………………………… 219  加味乌药汤……………………………… 220 第二节 降气……………………………… 221  苏子降气汤……………………………… 221  定喘汤…………………………………… 222  旋覆代赭汤……………………………… 224  橘皮竹茹汤……………………………… 225  丁香柿蒂汤……………………………… 226第十九章 理血剂…………………………… 227 第一节 活血祛瘀………………………… 227  桃核承气汤(附方:桃仁承气汤、

   抵当汤、下瘀血汤)………………… 228  血府逐瘀汤(附方:通窍活血汤、膈下

   逐瘀汤 、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

   ………………………………………… 229  补阳还五汤……………………………… 232  复元活血汤……………………………… 233  温经汤…………………………………… 234  生化汤…………………………………… 235  失笑散…………………………………… 237  桂枝茯苓丸……………………………… 238  丹参饮…………………………………… 239  鳖甲煎丸(附方:耆婆万病丸、大黄

    虫丸) ……………………………… 240 第二节 止血……………………………… 241  十灰散…………………………………… 241  咳血方…………………………………… 243  小蓟饮子………………………………… 243  槐花散(附方:槐角丸)……………… 245  黄土汤…………………………………… 246  四生丸…………………………………… 247第二十章 治风剂…………………………… 248 第一节 疏散外风………………………… 248  川芎茶调散(附方:菊花茶调散)…… 248  大秦艽汤(附方:小续命汤) ……… 250

  消风散(附方:当归饮子)…………… 251  牵正散…………………………………… 253  小活络丹(活络丹)(附方:大活络丹)

   ………………………………………… 254  玉真散…………………………………… 256 第二节 平熄内风………………………… 256  羚角钩藤汤(附方:钩藤饮)………… 257  镇肝熄风汤(附方:建瓴汤)………… 258  天麻钩藤饮……………………………… 260  大定风珠(附方:三甲复脉汤、阿胶

   鸡子黄汤)…………………………… 261第二十一章 治燥剂………………………… 264 第一节 轻宣外燥………………………… 264  杏苏散…………………………………… 264  桑杏汤…………………………………… 266  清燥救肺汤……………………………… 268 第二节 滋润内燥………………………… 270  养阴清肺汤……………………………… 270  麦门冬汤………………………………… 271  百合固金汤(附方:补肺阿胶汤)…… 273  增液汤(附方:增液承气汤)………… 275  益胃汤(附方:玉液汤、琼玉膏)…… 277第二十二章 祛湿剂………………………… 279 第一节 燥湿和胃………………………… 279  平胃散(附方:不换金正气散、柴平汤)

   ………………………………………… 279  藿香正气散(附方:六合汤)………… 280 第二节 清热祛湿………………………… 282  茵陈蒿汤(附方:栀子柏皮汤、茵陈

   四逆汤)……………………………… 282  八正散(附方:五淋散)……………… 283  三仁汤(附方:藿朴夏苓汤、黄芩

   滑石汤)……………………………… 285  甘露消毒丹……………………………… 286  连朴饮(附方:蚕矢汤)……………… 288  当归拈痛汤(附方:宣痹汤)………… 289  二妙散(附方:三妙丸、四妙丸)…… 290 第三节 利水渗湿………………………… 291  五苓散(附方:茵陈五苓散、四苓散、

   胃苓汤)……………………………… 291  猪苓汤…………………………………… 293

Page 7: 前 言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20 章。 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51 首,其中正方194

目  录 vii

  防己黄芪汤……………………………… 294  五皮散…………………………………… 295 第四节 温化寒湿………………………… 295  苓桂术甘汤……………………………… 296  真武汤(附方:附子汤)……………… 297  实脾散…………………………………… 298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又名肾着汤)… 299 第五节 祛风胜湿………………………… 300  独活寄生汤……………………………… 300  羌活胜湿汤……………………………… 301 第六节 祛湿化浊………………………… 302  萆薢分清饮(附方:萆薢分清饮)…… 303第二十三章 祛痰剂………………………… 304 第一节 燥湿化痰………………………… 304  二陈汤(附方:导痰汤、涤痰汤、

   金水六君煎)………………………… 304  温胆汤(附方:十味温胆汤、茯苓丸) 306 第二节 清热化痰………………………… 308  清气化痰丸(附方:清金降火汤)…… 308  小陷胸汤(附方:柴胡陷胸汤、

   滚痰丸)……………………………… 309 第三节 润燥化痰………………………… 311

  贝母瓜蒌散……………………………… 311 第四节 温化寒痰………………………… 312  苓甘五味姜辛汤(附方:冷哮丸、

   三建膏)……………………………… 312  三子养亲汤……………………………… 313 第五节 化痰熄风………………………… 314  半夏白术天麻汤(附方:定痫丸)…… 314  止嗽散…………………………………… 315第二十四章 消食剂………………………… 318 第一节 消食化滞………………………… 318  保和丸…………………………………… 318  枳实导滞丸(附方:木香槟榔丸)…… 319 第二节 健脾消食………………………… 320  健脾丸…………………………………… 320  枳实消痞丸(又名失笑丸)…………… 321第二十五章 驱虫剂………………………… 323  乌梅丸(附方:理中安蛔汤、连梅

   安蛔汤)……………………………… 323  化虫丸…………………………………… 325第二十六章 涌吐剂………………………… 326  瓜蒂散(附方:三圣散、救急稀涎散、

   参芦饮、盐汤探吐方)……………… 326

方名笔画索引…………………………………………………………………………………………… 329

Page 8: 前 言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20 章。 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51 首,其中正方194
Page 9: 前 言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20 章。 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51 首,其中正方194

总 论上 篇

Page 10: 前 言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20 章。 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51 首,其中正方194

第一章 方剂学概论

第一节 绪  言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方剂又称“药方”,含有医方、医术、调剂之意。中医学“轻药重方”、

或者说“重药更重方”。西医学“重药轻方”。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后,遵循一定的组

方原则(规矩),选择适宜的药物,酌定用量、妥善配伍而成的药物组合。“方剂”一词,首见

于唐·姚思廉所著之《梁书·陆襄传》云:“襄母卒患心痛,医方需三升粟浆……忽有老人诣门

货浆,量如方剂。”方,即医方、药方、处方。如汉·王充著《论衡·定贤》云:“譬医之治病也……

方施而药行。”《庄子·逍遥游》云:“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方,又有规定、规矩之意。如《周礼·考工记》云:“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孟子·离娄上》

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剂,古与“齐”通,即整齐之意,又作“调和”解。如《汉书·艺

文志·方技略》云:“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简言之,方剂乃药物按组方原则配伍而成之有序

组合。方剂学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阐明和研究治法与方剂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

是中医学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剂学的学习目的,是通过学习一定数量基础方、代表方及常用方,掌握配伍组方之要旨,

并能根据临证需要,圆机活法地掌握方剂变化之精妙,即所谓“医之成,悟也;方之精,变也”。

学习方剂学,第一,要具备熟练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第二,

要掌握方剂的组成,背诵和熟记一定数量的方歌;第三,对组成、功用、主治相近似的方剂,要

加以鉴别比较,从中掌握其特点与配伍变化;第四,理论联系实际,课堂学习实际上只进行了一半,

更主要的是在临床工作过程当中不断地通过实践去反复深化、理解,才能在临证时熟练地运用方剂,

增强辨证、立法、处方的能力。

第二节 方剂学的起源与发展

方剂学是先民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 2000 多年的辛勤努力,从无到有,从低级

到高级,逐渐完善发展起来的。现存的方书,根据《全国中基图书联合目录》记载,仅从晋、唐

至今已多达 1950 种,与方剂相关的医籍就更多。方剂学正是伴随着这些书籍的相继问世而不断发

展起来的。了解方剂学发展的概要过程,熟悉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方书的特点和成书背景,

对于学好方剂学这门课程以及今后的研究和运用,是十分重要的。兹以历史发展的前后为顺序,

阐述方剂学发展的简史。

方剂学的起源(夏→商→周),据文献记载,商代(公元前 16 ~ 11 世纪)的伊尹创制了汤药,

著有《汤液经法》,创立了“五味调和说”与火候论,被奉为“亚圣”。晋·皇甫谧(公元 215 ~ 282 年)

在《针灸甲乙经·序》中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汤药的创制是用药知识

长期积累的结果,方剂产生的年代已无法确定,但据《周礼》中关于“和药”、“和齐”的记载,

说明周代已经通行将药物配合成方,煎成汤液用于治病,是方剂学的萌芽状态。

Page 11: 前 言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20 章。 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51 首,其中正方194

第一章 方剂学概论 3

一、先秦时期

先民们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世世代代、日积月累的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药物

知识。早期的方剂,多数是单方,或仅由二、三味药组成,十分简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

组成复方加以利用,由此来增强作用、提高疗效,并减轻不良反应和毒性,是古代医药学发展过

程中的进步。《周礼》中已有关于“和药”、“和齐”的记载,还有“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

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食医掌和王之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等内容。《史

记》中还提到:“战国时扁鹊治虢太子之暴厥,曾用八减之齐”。上述所称的“齐”,即后世之“剂”,

显然是指和合、调配不同的药物组成方剂。西汉初年,淳于意的《诊籍》中,提到“火之汤”等

四个方剂,惜年代久远,其具体药物组成已无从考证。1977 年,在安徽阜阳出土汉初残简 130 余片,

名曰《万物》,其中有用商陆、羊头治鼓胀,理石、茱萸治劳损,是迄今通过考古获得的最早的

复方文献资料。1973 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 3 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和竹、木简,其中有《五十二

病方》、《养生方》、《杂疗方》、《杂禁方》等方书,尤其《五十二病方》卷帙大,内容多,

而且保存较好,是现存最古老的方书。全书共有医方 283 个,涉及临床各科病证 100 余种。诸方

用药 242 种,有不少品种是《神农本草经》中所未收载的。

二、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方剂学的理论基础主要集中地反映在《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中,在治

则和治法方面,较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谨察阴阳,以平为期”、“治病必求于本”、“治求期属”,

以及整体治疗、标本缓急、三因制宜等有关治则的理论。在制方的基本结构方面,提出了“君、

臣、佐、使”的组方理论,并对君、臣、佐、使药的涵义作了概括性的界定,提出:“主病之谓

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使”。载有生铁落饮、四乌鲗骨一藘茹丸、左角髮酒、兰草汤、半夏

秫米汤等 13 首方剂。《汉书·艺文志》载有“经方十一家”,共 274 卷之多,但俱已亡佚。但仅

从 1972 年在甘肃武威旱滩坡出土的文物《治百病方》来看,简文中有方剂 36 首,其主治病证

涉及内、外、妇、五官诸科,各方中用药共达 100 种之多,其剂型有汤、丸、膏、散、醴,反映

出此时方剂已有较高的运用水平。

汉末,由于疫病肆虐,张仲景出于拯夭救枉之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以《内经》理

论为基础,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完成了旷世巨著《伤寒杂病论》。此书经晋·王叔和及宋·林

亿等先后整理编辑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使之得以广为流传。《伤寒论》载方 113 首,《金

匮要略》载方 245 首,不计两书并见的重复方,共计 323 首。这些方剂,大多有理有法,组方严谨、

选药精当、主次分明、变化巧妙,辨证准确,并对煎服法及服药后反应、注意事项等做了精确说明,

其中,如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四逆汤、茵陈蒿汤、桂枝汤、五苓散、大承气汤、白虎

汤、当归芍药散等基础方剂,经久不衰,至今常用。后世大量常用名方,大多是以这些方剂为基

础化裁而成;或是效法仲景药物配伍组合规律,依据理法而选药组成。《伤寒杂病论》被尊为“方

书之祖”。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鼎峙,政权频繁更替,战乱不息,社会动荡,药材的生产、运输、

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临床制方选药多注重实用,略于理论探讨,提倡

用药简捷。目前保存较好,影响较大者,有《肘后备急方》、《小品方》和《刘涓子鬼遗方》。《肘

后备急方》(又称《肘后救卒方》),为东晋著名医家葛洪所撰。葛洪《肘后救卒方》系从《金

Page 12: 前 言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20 章。 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51 首,其中正方194

方 剂 学4

匮药方》100 卷中摘录 3 卷而成,其目的是便于随身携带,此乃“肘后”的由来。该书后由陶弘景

增补,题名《华阳隐居补阙肘后百一方》,再经金人杨用道将《证类本草》部分药方附于其中,

名曰《附广肘后方》。葛洪所集之方,力求“单行径易,约而有验;篱陌之间,顾眄皆药;众急

之病,无不毕备;家有此方,可不用医”。又出“救卒”,其所收方剂,多以治疗中风、昏厥、溺水、

外伤、中毒等突发急症为主。该书共收单方 510 首、复方 494 首,论述文字十分简要,载录之

药方及用法,又为葛氏“皆已试而后录之”,如用青蒿一握取汁服,以治疟疾,为现代青蒿素的

研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后世葱豉汤、黄连解毒汤等,皆为此书首见。简、便、廉、效是《肘后

备急方》的显著特点。陈延之所撰《小品方》,对《伤寒杂病论》以来的经验方进行了系统整理,

在隋唐时期与仲景之书齐名。《刘涓子鬼遗方》原为晋人刘涓子初辑,后经南齐龚庆宣整理而成,

主要收录和论述金疮、痈疽、疹癣、汤火伤等外科方剂,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外科的用药成就,

为现在最早的外科方书。

四、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唐王朝对医药非常重视,朝廷除参与或组织编纂方书以外,还曾命令各郡县将《广

济方》书于大板上,立在乡村要道之旁,以备不时之需。《隋书·经籍志》载有方书 256 种,4510 卷;

其中《四海类聚方》一书,共 2600 卷。《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唐代医药大家孙思邈的力作。

《千金要方》共 30 卷,132 门,载方 5300 余首。《千金翼方》亦为 30 卷,载方 2200 余首,用以

羽翼前书。二书虽以方书为名,实为综合类医学巨著,仅就《千金要方》之方剂部分而言,既有“经

文古方”,又有“俗说单方”;既全面总结前人经验,又不乏作者创新之剂。该书在以病症类方的同

时,又以脏腑为目,对嗣后脏腑辨证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食疗、药膳、保健、美容方剂,

为后世补虚弱、抗衰老、保健美容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方剂和经验。其中的温胆汤、独活寄生汤、

苇茎汤、孔圣枕中丹、紫雪等至今仍为医家所常用。《外台秘要》是一部大规模的方书和临床医

学著作。作者王焘曾因持节邺(今河南临章县一带)郡诸军事兼太刺史,当时又称此官职为“外台”,

故所辑之书称为《外台秘要》。全书计 40 卷,1104 门,收方 6800 余首。该书的特点是整理并保

存了一大批唐代及唐以前的医方,如《小品方》、《刘涓子鬼遗方》、《范汪方》、《深师方》、

《崔氏方》、《集验方》、《广济方》、《近效方》等。清人徐大椿称王氏“纂集自汉以来诸方,

汇萃成书,而历代之方于焉大备……唐以前方赖此以存,其功亦不可泯”。

五、宋金元时期

高度中央集权的宋朝,结束了五代以来的分裂混战局面。国家的统一,经济的振兴使科学文

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北宋一些帝王偏好医药,对方剂也较为关注。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就留

心方药,研习医术,并亲自收集验方 1000 多首。立国之初,即发布“访求医书诏”,进行全国性的

征集医药资料和药物普查活动,并由政府整理和刊行,该活动在北宋期间不止发生一次,直到宋

王室南迁之前仍在进行。宋太宗、宋徽宗等也亲自为方书撰写过序言或总论。当时一批文化素养

较高的儒臣积极参与医药,也促进了宋代方书的繁盛。嘉佑二年(公元 1057 年),集贤院设立校

正医书局,成为我国最早的国家医书编撰出版机构,再加上雕版印刷术的推广使用、活字印刷术

的发明,为医药方书的刻印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宋元时期的方书,既有官修的《普救方》、《太

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集大成巨著,又有众多各具特色的个人著述,如许叔微《普济本事

方》、张锐《鸡峰普济方》、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严用和《济生方》、王兖《博济方》、

苏东坡及沈括《苏沈良方》、杨士瀛《仁斋直指方》及《旅舍备要方》等 120 余种。北宋医家唐

Page 13: 前 言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20 章。 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51 首,其中正方194

第一章 方剂学概论 5

慎微的《证类本草》,亦收录有单方 3000 余个,首开本草附列医方的先例,同样留下许多验方的

宝贵资料。北宋政府官办药局“太平惠民和剂局”的建立,使大量成方制剂的生产规范化,标志

着我国制剂和成药销售、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其所藏医方经校订编纂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

金元时期的战争,给方剂学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除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之外,方剂学

的成就主要反映在临床医学著作之中,如刘完素《宣明论方》、张从正《经验方》及《秘录奇方》、

李东垣《东垣试效方》、杨用道《附广肘后方》、朱丹溪《局方发挥》、许国祯《御药院方》、

孙允贤《医方集成》、李仲南《永类钤方》、陈子靖《医方大成》等。在宋儒理学“格物致知”

的理论影响下,开始了医方义理的探讨。金人成无己《伤寒明理论》系统阐述了张仲景《伤寒论》

常用 20 首方的组方原理及配伍关系,开方论之先河。宋金元时期的医家,还留下了不少新颖而灵

验的方剂,如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的六味地黄丸、导赤散、泻白散,刘完素《宣明论方》的防

风通圣散、双解散,王好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的九味羌活汤,李东垣《脾胃论》的补中益气汤、

当归补血汤,《东垣试效方》的普济消毒饮,朱丹溪《丹溪心法》的左金丸、大补阴丸、二妙散等。

六、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的方书,既有搜罗广博、规模宏大的官修巨著,即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方剂大全《普

济方》,又有集约的袖珍良方;有的以收集前人用方为主旨,有的则以记录时下验方和个人心得

为侧重;有的着意于释方训义如吴昆的《医方考》;有的立足于追溯诸方的衍化源流,如施沛的

《祖剂》。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其收方之广,向为医界所称道;张介宾《景岳全书》中根据

“新方八略”所创制的部分方剂,对后世影响极大。此外,吴又可《温疫论》、虞抟《医学正传》、

龚廷贤《万病回春》、秦景明《症因脉治》、汪绮石《理虚元鉴》、薛己《外科发挥》、陈实功《外

科正宗》、武之望《济阴纲目》等,均对方剂学有其特殊贡献,留下了许多传世的新方。如王肯

堂的芍药散、四神丸,薛己的八珍汤,洪九有的天王补心丹,韩懋的三子养亲汤,吴又可的达原饮,

陈实功的透脓散、消风散、玉真散,虞抟的九仙散,缪希雍的竹叶柳蒡汤等,至今仍很常用。明

清时期本草书中的附方,也蔚然可观。仅《本草纲目》一书,就有简便而灵验的单方 11 000 多首。

这些内容,体现了方剂学和本草学的发展,一直是相辅相成的。

清代的方书,博采众家的实用性医方,便于诵读和记忆的入门方歌大量出现,深受医药学徒

和临床医生欢迎,有的至今仍广为流传,使方剂知识进一步普及。清人继《医方考》之后,又将

制方理论、方义分析、配伍关系的研究大大向前推进,成绩斐然。不仅《医方集解》等实用类方

书潜心于阐发方剂释义,诸如柯韵伯《伤寒论翼》所附“制方大法”,对《伤寒论》方的辨证、立

法和制方的深入讨论;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关于方剂理论的发挥,至今仍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这一时期的众多本草,不再满足于药后简单的收载附方,而是将方融于论药之中,加以分析比较,

从而改变了方药分离的不良状况。黄元御的《长沙药解》、《玉楸药解》及周岩的《本草思辨录》等,

名虽论药,实多解方。方书的分类,引入了按功用分类和按治法分类的方法。现代方剂学的雏形,

于此出现。此外,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四库全书》、《医宗金鉴》、《温病条辨》、

《医学心悟》等大量的医学全书、丛书、类书和临床著作,在保存方剂文献资料方面,功不可没,

如前述之《普济方》有赖《四库全书》转引而幸存。清代的实用性方书主要有《医方集解》和《成

方切用》。《医方集解》,清初汪昂著。作者出于诸家方书但言某方治某病,收录之方,组成不繁,

凡“药过二十味以上者,概不选录”,大多切于实用,疗效肯定。各类正方在前,功用相似的附方

罗列其后,主次分明,沿革清楚,加减有法,便于触类旁通。诸方以补养、发表、涌吐、攻里、

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等功用为主,分为 21 剂,首开治法分类方剂的先例。其后,

Page 14: 前 言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20 章。 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51 首,其中正方194

方 剂 学6

吴仪洛兼取《医方集解》和《医方考》二书之长,予以删繁补要,收方 1000 余首,仍以汪氏治法

分类法为主,列为二十四门,辑成《成方切用》,广为流传。此外,还有陈修园《时方歌括》、《时

方妙用》、《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及张秉成《成方便读》等,多成为现代学习方剂学

的参考用书。清代还出现了一大批方论性专著,如罗美《古今名医方论》、王子接《绛雪园古方

选注》、费伯雄《医方论》、吴谦《删补名医方论》等。

七、近现代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中医工作者对方剂进行了收集、整理和研究,突出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人才培养:建立高等中医药院校并招收方剂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了一支专门

从事方剂学教学和研究的专业队伍,为方剂学研究提供了人才保障。

(2)编写教材:编写出版了面向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等不同层次的《方剂学》教材与专

著,使方剂学理论系统化、规范化。

(3)文献整理:点校或重印了古籍方书,编撰出版了载方近 10 万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

(4)创制新方:创制了许多确有效验的新方,如冠心苏和香丸、清胰汤、阑尾清解汤、利尿

排石汤、宫外孕方等。

(5)改进剂型:改进传统剂型,如汤剂改冲剂(小柴胡冲剂)、注射剂(生脉注射液);丸

剂改浸膏剂(如银翘解毒片)、注射剂(如清开灵注射液)等。其次是开发新剂型,如片剂、肌

内注射剂、静脉注射剂、粉针剂、滴丸、胶囊等。

(6)现代研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方剂的实验研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

展。在中医药学基本理论指导下,采用生物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免疫学、化学等相

关学科密切配合和交叉渗透进行研究,利用现代科学验证和阐明方剂的配伍规律和作用原理。

(闫曙光)

Page 15: 前 言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20 章。 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51 首,其中正方194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 治 法 概 述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中医学的治法内容,

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首先,在《黄帝内经》中已有丰富的治疗大法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

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

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益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

等均为中医学奠定了治法理论的基础。至汉末,医圣张仲景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

创造性地使治法和方证融为一体,总结了一整套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随着历代医家对中医理论

和临床实践的不断丰富和总结,使治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能适应各种病证的治疗需要。其次,

具有一定概括性的、针对某一类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称为治疗大法,如表证用汗法、寒证用温法、

热证用清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等,本教材中“常用治法”所讨论的“八法”即属这一层次。

再次是针对具体证候所确定的治疗方法,即具体治法。各论中每一具体方剂的“功用”项目即体

现了该方的具体治法。在临床运用中,只有精确地把握具体治法,才能保证具体病证治疗中有较

强的针对性。治法不但具有多层次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多体系的特点。这是因为中医学在长期的

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临床辨证论治的多种体系,如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

经络辨证等。由于治法和病机的对应性,因此形成了不同辨证相应的不同治法体系,如“宣肺止

咳”、“滋水涵木”等属于脏腑治法体系,“泻下阳明热结”、“和解少阳”等属于六经治法体系,“清

气分热”、“清营凉血”等属于卫气营血治法体系,“宣上、畅中、渗下”及“三焦分消”等属于

三焦治法体系。临床辨证治疗之中,不仅要准确把握治疗大法,更要精确把握针对具体病证的具

体治法,保证方证的高度相关性,才能对具体治法以及遣药组方达到切中病机、效如桴鼓的疗效。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治法和方剂,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治法是在长期临床积累了方药

运用经验的基础上,在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不断丰富、完善过程中,逐步总结而成,是后于方

药形成的一种理论。但当治法已由经验上升为理论之后,反过来又成为遣药组方和运用成方的指

导原则。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形成针对具

体病证最后完成的药物治疗方案,既以治法为依据,又能够具体体现治法,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具

体手段。

一、治法是用方和组方的依据

治法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理论是后于方剂形成的,是从众多方剂和大量

临床实践以及药物性能的认识中总结归类出来的指导组方用药的理论。从《内经》“寒者热之”、“热

Page 16: 前 言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20 章。 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51 首,其中正方194

方 剂 学8

者寒之”、“虚则补之”等治法的提出,到《伤寒杂病论》临床实践中治法和方药的紧密结合应用;

从金元四大家之“寒凉法”、“攻下法”、“补土法”、“滋阴法”,到张景岳“八阵”、程钟龄“八法”

及汪昂方剂“二十二类”等的总结提出,经历了由实践上升为理论的一次飞跃。治法理论一旦形

成,便成为临床之中运用成方和创制新方的理论依据,在治法指导下的方剂应用体系建立之后,

才能选方或组方。例如,一个感冒患者,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

紧。经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确定其为风寒所致的表寒证后,根据表证当用汗法、治寒当以温

法的治疗大法,决定用辛温解表法治疗,选用相应的有效成方加减,或自行选药组成辛温解表剂,

如法煎服,以使汗出表解,邪去人安。否则,辨证与治法不符,组方与治法脱节,必然治疗无效,

甚至使病情恶化。

治法确定的依据是辨证,即“法随证立”;治法可以统领一类方剂,即“以法统方”;治法指导

着方剂的选择、运用、配伍、加减变化、分类,即“方从法出”。方剂的功用必须和治法一致,而

方剂功用的产生来源于该方的药物组成,一方一用,即“方以药成”。正如《医宗金鉴·凡例》中

所说:“方者一定之法,法者不一定之方也。古人之方,即古人之法寓焉。立一方必有一方之精意

存于其中,不求其精意而徒执其方,是执方而昧法也”。

二、方剂是对治法的具体体现

治法是通过具体的方剂和药物来体现的,在具体体现治法的同时,又可验证其治法的正确与

否,可及时纠正辨证立法的错误之处。例如,确定为脾胃虚弱的患者,拟定健脾益气治法后,选

用四君子汤来治疗,组成该方的四味药中,人参益气补中为君,联合白术健脾益气,茯苓渗湿健脾,

甘草甘缓补中,共成健脾益气之功用,立法选方相得益彰,充分体现其治法。而立法的正确与否,

亦可通过方剂的疗效来验证。

第三节 常 用 治 法

历代论述治法内容非常丰富,最早在《内经》中已有许多治法理论的记载,以阴阳为总纲,

提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针对病位提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

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针对病性提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

“结者散之”,“坚者削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等。这些治法已寓汗、吐、

下、温、清、消、补之意。另外“燥者濡之”,“急则缓之”,“惊者平之”,“逸者行之”,“散者收之”,

又成为现代润燥、缓急、平肝、安神、行气、收敛诸法之依据。程国彭将众多治法概括为“八法”。

使其更加系统,更为有效地指导临床用方。在《医学心悟》卷首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

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

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现将常用的八法内容,简要阐述如下:

一、汗法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以促进发汗,使在表的邪气随汗而解的

一种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是汗法最早的立法理论依据。汗

法的主要作用是解表,所以适用于各种表证。然表证又有表寒、表热之别,因此,汗法也有辛温、

辛凉之异。辛温解表适用于风寒表证及外感凉燥证。辛凉解表适用于风热表证及外感温燥证。

汗法并非以汗出为目的,而是通过出汗,使腠里开、营卫和、肺气宣,达到祛除邪气的目的。因此,

Page 17: 前 言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20 章。 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51 首,其中正方194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9

汗法又具有透邪、祛湿、消肿之功效。所谓透邪,亦是通过发散之作用将邪气透达外出,而用于

邪有外出之势,可因势利导使其缓解的一类病证。如麻疹透发不畅,可用之促进疹毒的外透;疮疡、

痢疾、疟疾初起伴见表证者,通过汗出而透邪外出;还可通过汗法这一发散透邪作用,用于一些风疹、

湿疹、癣类等皮肤病的治疗。祛湿则是通过发散而祛除在肌表、肢体的风湿之邪,用于风湿在表、

风寒兼湿、风湿化热、风湿痹证等的治疗。消肿则是通过宣肺发散的作用达到使水湿之邪既可向

外发散而出,又能宣降肺气而消,适用于水肿实证伴见表证者。

临证之中,因患者体质和病情之不同,而汗法常与补法、下法、消法、清法、温法等结合使用,

根据辨证的需要而灵活施治。

二、吐法

吐法是通过各种方法引起呕吐以祛除停留于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毒物的

一种治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其高者,因而越之”是吐法最早的立法理论依据。吐法,

具有宣壅、引导、促使呕吐之作用,而适用于有形之病邪停滞,发病部位较高,邪气有上越趋势,

可通过呕吐排出的病证。本法之特点是,病位偏上,病性偏实,因势利导,作用迅速。

据病情需要和邪气特点,吐法可分为药物引吐和以物探吐。药物引吐又可分为峻吐法和缓吐法。

峻吐法临床常用于实邪停滞,毒留胃中之证,发病危急,法当急救。缓吐法作用较缓,吐中寓补,

邪正兼顾,体质较弱而需吐者用之。以物探吐即是以羽翎或手指等探喉而催吐,以助吐势,轻证

需吐者直接用之即可,重证者辅助药物催吐,达到迅速致吐的目的。由于吐法通过有形之邪的迅

速祛除,而具有畅气机、通阳气、宣壅塞、开郁滞之作用,呕吐时伴见汗出,往往可使外感病邪

亦随之而解,故有“吐法之中,汗法有焉”之说。

吐法虽有驱邪迅速之特点,但由于其易伤胃气,禁忌较多,且呕吐过程本身多有不适反应,

患者常难以接受,现临床应用较少,若必须用之,亦严格其适应证,以防意外之变。

三、下法 

下法是通过泻下通便之作用,使积聚于体内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水饮、虫积等有形

的实邪排出体外的一种治法。《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是下法最早的立法理论依据。下法具有攻下积滞、泻下通便之作用,故为里实证而设立的。临床之中,

由于病邪有积滞、瘀血、水饮、虫积之别,病性有寒、热之异,体质有强、弱之分,病情有缓、

急之不同,故而下法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之区别。寒下适用于里热积滞之实证;

温下适用于里寒积滞之实证;润下适用于燥结便秘之证;逐水适用于水饮壅盛于里之实证,通过

通利二便之作用,分消水饮,达到快速消除水饮积聚之目的,为“急则治其标”之法;攻补兼施

适用于里热积滞而气阴两虚之实中兼虚证。

下法在外感温热病和内伤杂病的治疗中具有其特殊作用。在温热病中,一是泻下通便之时,

温热毒邪亦随之排出;二是“急下存阴”,以挽救温热病中阴液耗竭之危重证候。在杂病中,对中风、

惊厥、昏迷等危重病证常和开窍醒神、熄风止痉等治法配合应用;对瘀血、顽痰、虫积、痈疡等

病证常和消法、清法相配应用。

下法虽具泻下通便之作用,但对于痢疾初起属实者,尽管见下痢赤白,日数次,仍配合下

法,是为“通因通用”之法,亦如“热结旁流”是也。现代还可用于各种毒物停留于肠道或体内,

及时使用下法使其排出体外,如尿毒症常配合下法以期毒物从肠道排泄等,其应用范围亦逐步

拓宽。

Page 18: 前 言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20 章。 选入基础方、 代表方及临床常用方共351 首,其中正方194

方 剂 学10

四、和法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表里、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

而达到祛除病邪、调整脏腑功能的一种治法。该法作用缓和、全面兼顾、应用广泛,药物配伍以

寒热错杂、补攻同施为特点,因此适应于比较复杂之病情。正如《广瘟疫论》中言:“寒热并用之

谓和,补泻合剂之谓之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蒲辅周医疗经验》中言:“和

解之法,具有缓和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于平复”。

和解一法,源于《伤寒杂病论》中主治少阳病证的和解少阳之法。正如《伤寒明理论》中言:“伤

寒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内不外,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

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在脏腑之中,肝胆主疏泄,为气机之枢,位居半表

半里;脾胃为后天之本,为升降之枢;而且肝胆脾胃相克相侮,在发病中关系密切,病证病机复杂,

其证多为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虚实互见、气血失和,攻、补、温、清皆非所宜,因而经历代医

家不断补充发展,针对胆胃失和、肝脾失和、胃肠失和等病证提出了调和胆胃、调和肝脾、调和

胃肠诸法,使和解一法逐步完善。

和法虽言“和”,但仍是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而且多种治法寓于其中。寒热补泻集于一法,

升降浮沉融于一体,于临证之中,用之得当,亦属不易,需仔细体察,方可“方证高度相关”。再

者和法虽应用范围广泛,作用缓和,但亦不可过“泛”。如《蒲辅周医疗经验》中所言“和法范围虽广,

亦当和之有据,勿使之过泛,避免当攻邪而用和解之法,贻误病机”。“当和不和”,“不当和而和”

皆为不宜。

五、温法

温法是通过温里、散寒、回阳、通脉等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治法。《素问·至真要大

论》中“寒者热之”,“治寒以热”是温法最早的立法理论依据。温法具有温散寒邪、扶助阳气之

功效而适用于里寒证的治疗。而里寒证之成因,不外内而阳气之虚,寒从内生;外而寒邪直中,

由外及内。由于寒邪损伤的部位不同,病情又有轻重缓急之异,故而分为温中祛寒、回阳救逆、

温经散寒三种治疗方法。温中祛寒适用于中焦脏腑虚寒证;回阳救逆适用于阳衰阴盛之危重病证;

温经散寒适用于寒凝肢体经脉之证。

阳虚生内寒,寒邪伤阳气,所以,里寒证的病机特点是阳虚和寒邪互为因果。因此,临证之中,

温法常与补法中的温阳益气结合应用,祛寒与温补相配,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在应用温法之时,由于寒邪太甚,而见特殊危重病证,阴盛格阳或戴阳之变,当需配合“反

佐法”,使用反佐之药,以防格拒之现象。

六、清法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体内温热火毒之邪,治疗里热证的一种方法。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治热以寒”是清法最早的立法理论依据。

由于里热证中有气分、营分、血分不同的阶段,病位亦累及不同的脏腑,病情又有热甚成毒,

伤阴耗津的不同,且涉及温热病、湿热病、暑热病、火毒证、虚热证等多种病证,所以,针对本

类病证发病阶段、病位、病性的不同,而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热

祛暑、清虚热等多种治疗方法。清气分热具有清解气分热邪之功而适用于气分热盛证;清营凉血

具有清解营血分之热邪、透热转气之功而适用于热入营血证;清热解毒具有清解火毒之功而适用